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风险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数据;层次分析法;审计风险评估
1引言
医疗会计报表承载着医院重要的财务与经营信息,是医院会计核算的总结与归纳,能够为医院的整体发展与管理层对管理方法的改善提供重要的依据与信息[1]。对医疗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对于医院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在医疗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履行实质性的内部测试与控制程序,即实施风险评估,能够有效避免发生法律诉讼与审计失败问题,对于强化审计报表的有效性,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2]。对于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的研究,国外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影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的因素具体包括被审计的医疗单位管理层的实际道德水平、出具审计报告之后该单位发生财务困难情况的可能性、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信任财务报告的程度、该单位实际存在的经营风险以及显著性水平等方面。还有学者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一种云计算技术下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国内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影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的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3-4]。由于以上方法存在风险评估准确性较低与风险预警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
2基于大数据的审计风险评估方法
2.1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进行选取,选取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可比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以及全面性[5]。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以选取医疗会计审计风险因素指标,所选取的一级指标为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检查风险指标。根据选取的一级指标对其对应的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进行选取[6-7]。
2.2构建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
根据选取的风险评估指标构建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8]。构建的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所对应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具体如表1所示。检查风险指标所对应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具体如表2所示。
3风险评估实例研究
3.1医疗企业概况
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对某医疗企业实施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实验。该医疗企业的股权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实验医疗企业主要经营以下业务:工业设备及医院设备,液体消毒剂、化学灭菌指示物、清洗消毒液,病房护理器具及设备、超声类设备及仪器、口腔类器具及设备、诊疗室、急救室、手术室器具及设备、X线类设备及仪器、灭菌和消毒器具及设备等,属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企业定位为医疗医药服务、制药装备服务、医疗器械服务这三个板块。实验医疗企业近几年的固定资产额度与占比情况具体如表7所示。在对该医疗企业实施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分析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与风险预警能力。为增强实验结果的对比性与可信性,将现有的两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作为实验中的对比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现有的两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同样获取两种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与风险预警能力实验数据,比较三种实验方法的性能。
3.2研究结果
3.2.1风险评估准确性研究结果测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数据,获取的实验结果具体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风险评估准确性实验结果可知,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率最高可达95.36%,一直高于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率,实现了风险评估性能的提升。3.2.2风险预警能力研究结果测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与两种对比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实验结果具体如图3所示。图3的风险预警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高于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4结束语
北京协和医院在原有手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于2012年在全院手术科室开展了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出台了相关制度、流程以及规范化管理方案,各手术科室又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具体工作方案。运行一年来,这项工作在保证患者手术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
分级管理方案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系统由手术患者的麻醉(ASA)分级、手术难度分级、手术时机、患者及其家庭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如经济和社会状况、心理预期、对手术本身和预后的认知等)等4个要素构成,从而形成手术风险分级和相应的分级管理方案。
综合患者的麻醉分级和手术难度分级,医院将手术风险划分为低、中、高、极高4个级别(见表1)。依据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结果和手术时机的分类,确定相应医疗管理方案(见表2)。每个管理方案,均有规范的工作流程、术前检查项目和会诊项目,从而避免术前漏做临床项目,使治疗方案更合理,最终实现降低临床风险、提高手术安全保证系数的目标。各个管理方案包含的检查项目和会诊项目组成不同。A方案为基础方案,以此为起点,B方案包含A方案的管理内容,C方案要完成B方案和A方案,以此类推。
另外,急诊或紧急手术的患者病情多为紧急或危重,有时难以进行详尽的术前准备。此时需要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手术风险,或向医院医疗管理部门报告后,再进行急诊手术。术前需依据急诊或紧急手术风险分级管理方案,进行必要的术前流程准备和处理。
手术授权是评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建立在对医生手术资质的准入、确认和管理基础上。各科需要修订和完善已有的手术准入制度,成立手术委员会,依据年资、职称、专业方向、手术经验,对手术医师准入进行规范管理。每年手术医师可申请一次,经批准后,方可从事高一难度级别的手术。
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医院采取医政部门管理人员分工定点手术科室的办法,深入科室,协助工作。
试点先行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最初,临床科室对此持质疑态度。一是由于这项工作增加了临床程序;二是由于将手术进行5种分类分级,环节繁琐,不易操作。有鉴于此,各科制定自身方案,整合临床工作程序,减少了术前检查漏项,并使之表格化。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
因国内外尚无完整的术前分级管理系统。因此,医院采取试点先行、分批推广的办法。
血管外科属外科高风险手术科室。就医患者往往合并心脏血管多种疾病,且高龄和动脉硬化患者占手术患者的74.1%,故而手术麻醉风险大、手术难度大、易出现多种手术并发症、预后较差。因此,医院首先在此科开展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成立了血管外科手术风险管理核心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各医疗组组长为主要负责人。管理组根据文献报道和工作实际,对手术进行了难度分级(见表3)。
在患者全身状况的麻醉分级过程中,血管外科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回顾性病历总结。经数据显示,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心脏疾患为全身系统并发症的显著危险因素。这为制定手术风险评估分级和分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手术风险分级管理过程中,血管外科尤其注重对管理方案的不断完善。他们先后3次修改评级表格,删去和精简了易混淆的条件,增补年龄、肝脏、内分泌等风险管理内容,并对手术风险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反复认证。其方案成为了全院手术科室开展此项工作的样板。
试行一年来,血管外科共有803例患者纳入该风险评估管理,总并发症35例,占4.3%;重要脏器并发症18例,占2.2%。与2011年同期相比,前者下降4.3%,后者下降2.8%,切实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手术安全。
分批推广
血管外科试行3个月后,血管外科主任在全院科主任沟通会上介绍经验。医院领导层达成共识,决定在医院层面分批推行手术风险评估管理。医院选择了高风险手术的4个科室作为第二批试点,包括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和耳鼻喉科。第三批科室为:妇产科、基本外科、胸外科。第四批科室包括口腔科、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等。目前这项工作已覆盖全院84%的手术科室,并延伸至放射介入、超声介入等有创诊断和治疗的临床项目中。
为了提高执行力,各科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每日交班会上,医生需报告第二天拟手术患者的分级情况,由主管医生按时填表,上级医生及时审核,再经总值班严格把关。凡是未经手术风险评估的,不予安排手术。在此基础上,医院总结出手术风险分级的原则是,标准“靠上不靠下,就高不就低”,充分考虑和重视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对医疗后果产生的影响。
一年来,全院2857例高风险手术通过手术风险评估管理,且术后无一例安全纠纷,这项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和支持。最近对手术科室的专项调查显示,临床医生对这项工作的知晓率为93%,落实率为84%,科主任的认可率为100%。
[关键词] 精神科;意外事件;防范;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153-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医疗保险的普及,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除具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外,大多年老体弱,可能伴发有多种躯体疾病,发生意外的可能性相对增加。本文根据意外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寻找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来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意外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老年精神科2008年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306例,2009年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386例。
1.2 方法
统计2008年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事件,主要为摔倒、噎食、压疮的发生率,根据这些意外发生的特点,自制风险评估表(表1)。对2009年住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把患者分为一、二、三级,进行分级管理意外干预,重点防范级别为三级患者,对二、三级患者加强巡视、针对病因做出防范、干预。然后统计2009年的意外发生率,并与2008年进行比较、分析。
表1 常见意外评估内容
2 结果
2008年发生意外患者为36例,发生率为11.8%。2009年发生意外患者为28例,发生率为7.3%。各种意外发生比例见表2。
表2 各种意外发生比例[n(%)]
3 讨论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但身体功能各个方面发生退行性改变,多病并存,且伴有思维、行为、意识、情感的障碍,意外发生率高。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后,重点防范高危人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意外的发生。未进行风险评估的2008年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意外发生率为11.8%,进行风险评估,做出针对措施后2009年意外发生率下降至7.3%。在各种意外中以摔倒发生率最高,这与老年人服用精神科药物后产生的较强镇静效应及行走不便、步态不稳、夜间起床上厕所站立时易跌倒、地面湿滑或疾病等因素有关。对上述因素多种并存的患者应加强护理防范,以减少意外的发生。另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会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表现为吞咽困难,容易诱发噎食。同时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神经反射功能的减退,常多病并存,尤其合并脑血管病后出现假性球麻痹现象,易出现吞咽困难,如进食或喂食不当,容易诱发噎食。在进食时缓慢、进食软食等有助于减少噎食的发生。有效的风险评估,能够让护理人员对于重点患者重点防范,有效地利用护理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意外的发生。因此,风险评估对于意外的防范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华生,杜权新.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2):76-77.
[2]王保红,甘雪辰.老年精神病人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意外与干预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19-720.
[3]范晓英,陈燕.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发生率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4):145.
1.1风险管理人员较少,技术人员培训欠缺
由于风险管理人员和整体专业素质的问题,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从而对设备的学习、培训、维护要求逐渐增加,专业性也不断在提升,现有的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较慢,对一些大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故障找不到解决方案。
1.2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有待提高
医疗设备使用期间存在操作风险和设备老化、故障等问题,这是由于相应设计缺陷造成的,责任人未做到严格监督医疗设备采购、验收、使用、使用后跟踪及日常监督等环节。
2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5]。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现保障公众安全使用医疗器械的目标。根据该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措施。
2.1规范风险管理监督和法规制度建设
该院应依照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具体规定的相关政策制度,拟定出适合本院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与执行流程,对每个级别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提高风险管理工作价值。
2.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水平
国内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相应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目前风险管理法规标准、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相关管理层应在宣传和培训方面加强教育,将风险管理意识做到全面化,灌输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认知度及管理技能。另外应增加资金投入在风险管理工作上,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意识及水平。
2.3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有效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措施是将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定期监测及建档[8]。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评估分析不同设备、环境下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使全程监控做到实处。为使医护人员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严密精细,要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提升其风险评估的积极性。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其监管作用,对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督促,与临床科室交流学习,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保障广大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医疗设备。
2.4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
在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等环节中,风险信息的准确收集和及时反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理论[8],建立管理制度,包含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评价、考核及维护等,并分析、评估及防控医疗设备安全风险,定期安全监测医疗设备进行并进行电子建档,拟定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议,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把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作为辅助手段。
②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对医疗设备风险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使用前,加强风险分析防范医疗设备、进行评估管理不同环境下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分析、电气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及放射防护。
③在使用医疗设备期间,拟定并严格执行操作制度,以防控为主进行维修,加强巡检及程序维护,将质量、计量检测及维修质量等管理放在首位。譬如: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整改处理呼吸机、监护仪、给类光学窥镜等。
④依据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全面重点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如高风险植入性材料使用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制度、一次性材料用后管理等。
⑤制定《完善的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安排责任心强的医疗设备风险信息监测人员,完善风险信息的收集工作,使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得到及时上报,有效收集,科学分析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评价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整体上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水平。并加强不良事件教育,增强安全风险意识。
3结论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护理安全管理指的是将制度、技术以及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也是预防手术室危险问题发生的重要方式,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近些年来,各类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对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在明确当前手术室护理安全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服务,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
1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分级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等,创设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1.1整体性原则
手术室是手术治疗的集中场所,每日进出患者流量较大,工作人员数量与类别较多,比如麻醉医师、护士、外科医师以及医疗辅助人员等等[1]。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各个环节中,均存在着安全风险隐患。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手术患者安全目标视为一个整体性目标,将术前访视、防护、用药核查等等内容均纳入到安全管理流程中,通过各个单因素的分析,各因素的联合作用分析等,构建完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的综合效果。
1.2分级性原则
基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空间范畴等,可以针对于手术室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罗列相关风险因素[2]。同时,还需要在手术中明确清点各类手术应用器材、药品数量等等,关注患者安全。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常规内容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分级性原则,罗列相关的等级结构,将所涉及的各项护理安全内容融入到安全管理制度当中,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相互关系等等。1.3动态性原则手术护理干预中,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时间段以及外部环境等,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3]。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结合手术护理的特殊需求,动态调整相关结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通过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等方式,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2.1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分级性原则,明确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对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流程等进行充分规划与设计[4]。同时,还需要结合手术室护理的实际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要求等,坚持动态性原则,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使各项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降低各类手术室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全面的规划基础上,明确各个层次级目标,每一个项目对应的即为标准的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比如感染风险控制,则可以细致划分为感染风险评估流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室环境的感染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子文件体系。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方式,将各类可能会出现的患者安全隐患纳入到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
2.2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特点,有助于规避各类风险,提升整体管理的效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将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融入管理活动中,基于循证医学的方式,设计手术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各类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比如可以构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表等相关内容,构建手术室风险事件分析与完全制度,借助风险评估的方式,对各类事件进行分析,构建安全预防评估体系。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反馈、工作反思的重要价值,分析问题,并且寻求新的解决对策,保证体系、制度的不断改进,力求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护理体验,增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3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
手术室日常进出人员数量比较多,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手术室护理中各项器材的管理效果、药品的管理效果等等,均会直接关系到手术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优化配置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使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均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并且坚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思想精神。各项工作分配到人的方式下,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则可以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提升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降低各类手术室风险问题发生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排班方式。传统的排班方式多是根据日常手术需求,手术当日下午与晚上安排接班,护士长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在手术患者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还需要被动加班,不但影响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且由于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失误发生率显著增加,护理配合连续性较差。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排班方式,以专科分组,明确时间节点,基于各手术专业,将护理人员分为各个专科护理小组,明确各个手术时间,并且使护理人员清晰自己的手术室配合任务[6]。护士长需要明确安排手术室各个时间段,具体内容可以由各个专科护士组长进行安排。上、下午班自由掌握,原则是保证手术配合直至结束。交班的时间节点原则是用于连台手术。分组固定手术间,有助于手术室综合性管理,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专业性的的护理服务,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工作下造成的各类不良问题发生。
3小结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下,为手术患者带来更加专业性、全面的护理服务,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保证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柯胜男 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参考文献
[1]杨莘,韩斌如,应波,等.基于信息数据中心决策支持平台构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5,01(21):10-13.
[2]刘梅芳,刘婕婷,潘丽莹,等.胸外科手术中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6(11):889-891.
[3]陈素兰,陈丽媛,李瑞刚,等.应用系统论构建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策略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1,14(15):66-69.
[4]徐宏坤,周红霞,李华.以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6,22(23):8-10.
关键词:医院管理;内部控制;县级公立医院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
2012年财政部财会[2012]21号文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起施行,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立医院也应遵照执行。内部控制总体来说,经过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点,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制定相关控制制度,实施控制程序与控制方法,实现控制目标,并对控制活动进行评价与监督。从单位层面来说,重点关注单位内部控制的组织建设、内控机制建设、管理制度、关键工作岗位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方面的风险与控制,从业务层面来说,重点关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风险与控制,控制方法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合同管理控制、票据控制、内部信息公开控制等方法。
二、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及内部控制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域内医疗中心和龙头,我国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关键环节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枢纽,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深化医院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保障基层群众就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有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重要的管理措施,早在2006年,卫生部卫规财发[2006]227号就印发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通知,针对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要求,2015年财政部财会[2015]24号文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了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完善的内控管理对提高县级医院财务管理能力、预防舞弊与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县级公立医院纷纷建立起相应的内控管理措施体系,为加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同时提高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是,由于县级医院发展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和管理制度中的缺陷,医院的内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和缺陷。
三、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管理层意识不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层多数由临床一线有能力的医疗骨干担任,绝大多数都没有放弃临床,本身是医疗技术骨干,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方面的培训,管理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多数根据惯例与经验来管理医院,侧重于临床业务管理。目前,县级医院内控建设中存在的一大现实问题就在于,管理层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有效实施要求上至管理层下至全体员工全员参与,现实工作中往往是任务落实到财务部门,有些单位财务人员缺乏,多年不引进财务人员,现有的财务人员兼职多个岗位,财务部门本身事务繁杂,致使内部控制管理形同虚设,比如说,预算管理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轮岗制度、决策议事机制等,因现实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都流于形式,未真正落到实处。
(二)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
实施内部控制是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为依据,风险评估是医院实施内部控制活动的依据,针对评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在现实工作中,多数医院风险评估大多流于形式,有的根本没有进行风险评估,很少医院能做到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从单位层面与业务流程层面进行风险评估,大多仍停留在过去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所谓的内部控制着
(三)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机制不健全
县级公立医院受所在县域人口因素影响,人口基数大的地方医院规模大,人口基数小的地方医院规模小,规模不同,科室设置也不尽相同,内部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一些县级医院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过程中,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没有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岗位去实施监督评价工作。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内控管理中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县级医院管理层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医院审计大多数由财务人员转任,思维仍停留在财务审核方面,缺乏审计质疑的思维,规模小的县级医院一般不设独立的审计部门,审计由财务人员兼任,更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无法发挥审计对医院内部控制应有的监督与评价职责。
(四)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人才缺乏
国家层面是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以前都是以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为主,内控离不开财务管理,但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和所有的员工。多数医院均由财务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决定了一个单位的炔靠刂浦贫鹊慕立与实施效果,而绝在多数医院财务人员也仅限于会计核算业务方面的学习,业务培训方面财务人员出去的机会也比较少,县级医院在引进人才方面优先考虑临床,行政管理方面是能不增就不增加,基本没有人才储备。
四、针对县级医院内控问题的改进方法
(一)优化医院内控管理环境,持续建设内控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层示范作用
根据当前县级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设的实际状况,医院完善内控管理应从提高包括医院管理层和基层医疗服务人员在内的全体在职员工的内控意识和内控水平,在内控制度建设与实施方面由管理层亲自负责。通过开展院内内控相关报告会、研讨会和长期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内控理念的普及与推广。同时在内控制度上,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的经济业务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制度建设。
(二)加强预算控制,保障资产安全与使用有效
预算控制是关键的控制方法之一,为了加强预算控制在保障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上的作用,首先,明确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不能由财务部门唱独角戏,要求全院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的业务发展情况,编报本科室收入、设备购置、耗材使用等收支计划,财务部门要与各科室多沟通,结合医院年度工作规划、各部门各科室的收支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预算要尽可能细化到科室,细化项目,提交相关部门审批,一经批准,严格按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评价。
(三)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医院内控监督与评价机制,实现责任落实
为了确保医院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办法和制度的落实,加强院内内控监督管理和监察工作必不可少。因此,县级医院要参照院内内控制度的具体要求,在院内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聘请外部专业审计人员,明确相关职权,对各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及时发现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贪污贪墨等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领导层,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制度的完善。
(四)加强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评估是实施风险控制活动的依据,为保障控制目标的实现,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医院应成立由院领导亲自任组长的风险评估小组,小组内成员应由财务、审计、法律、各科室负责人等方面的人员参加,全面梳理医院岗位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业务流程,并随着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的要求,定期开展评估活动,形成书面形式的评估报告。
(五)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加大人才培B力度,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目前县级医院普遍缺乏内控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应将引进相关专业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对现有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促进医院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保障医院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彤.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才智,2015,07:337.
[2]翟丽波.县级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08:96.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是指从风险管理角度,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运用相关技术和手段,系统地分析档案馆建筑所面临的风险,评估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可能对档案馆造成破坏的范围、规模、强度等,提出有针对性的防灾对策和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自然灾害自古以来就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认识的加深及对防灾减灾课题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关注“风险”问题已形成一种明显趋势。人们发现,原先侧重于灾后应对以及灾后救助的灾害管理机制,缺乏对灾害以及灾害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使社会对灾害只能进行被动式反应,具有很大盲目性;而带有前瞻性、宏观性和多样性的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更多考虑灾害动态发展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灾害最终结果,所以能更好地对灾害的发生及灾害造成的破坏进行有效预测和预防,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的观念也从“减轻灾害”逐渐转移到“减轻灾害风险”,风险评估也就成为采取成功减灾政策和措施的必要步骤和基础环节。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1.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起点和基础工作大部分档案馆建筑都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风险,如部分老旧档案馆建筑采用的是砖木、砖石结构等墙体承重体系,抗拉抗剪强度较差,延性差,抗变形能力小,容易造成结构破坏;部分档案馆建筑在雨水、日照、风化等自然因素侵袭下,结构出现老化和损坏情况,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部分新建和已建档案馆建筑因为节约成本或改扩建等方面原因,构造标准在设防烈度以下,安全存在重大隐患;部分档案馆建筑的灾害应急系统不足,缺乏对档案库房等重要部位的保护机制;部分档案人员缺乏灾害应急知识,灾害应急能力不足等。由此可见,档案馆建筑安全应该是档案安全的基础。2.是实现档案馆建筑安全持续性和动态性的保证风险评估贯穿档案馆安全体系整个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直至废止,都要保证安全的持续性。同时,由于各阶段安全需求不同,使得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也有所不同,实现安全的动态性。因此一切安全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3.是正确评估档案馆建筑各种风险的前提通过建立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标准,规范评估程序,能有效地改变凭主观印象随意评估的现象,从而实现对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对风险的影响进行科学预测,动态地反映内控措施与风险隐患的关系,有利于采取最适当的控制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4.是确保档案馆建筑安全适度保护的需要所有建筑安全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风险评估根据相应的安全等级、存在的风险做出科学判断,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从而既不会出现保障不力,也不会造成过度保护。5.是强调档案馆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的要求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只有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相结合,才可以建立真正的安全体系。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技术指标
目前公共建筑的安全防灾体系建设已逐渐成为国内建筑发展的新热点,汶川地震后,国家出台了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已开始对不符合新的防灾设计标准的档案馆进行风险评估和改造,如天津市档案馆进行的消防系统改造项目、保定市档案馆进行的抗震达标改造工程。2000年国家档案局与原建设部联合修改、颁布的强制性标准《(JGJ25—200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同时要求“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GB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特级档案馆为国家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其使用年限要求在100年以上。”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GB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城市用地评价与选择、抗震防灾措施应根据城市的防御目标、抗震设防烈度和《(GB5011——2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现行标准确定,列为强制性条文。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内容
1.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它的形成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估内容。致灾因子的强度评估。一般根据自然灾害的变异程度(如地震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以及对受灾对象造成破坏的程度来衡量(如地震烈度,表示用地震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的大小)。致灾因子发生的频率评估。一般根据一定时段内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来确定。对于具有规律性的致险因素(如台风等),可以通过检索相关部门的有关数据获得其年发生频率;当一个特定事件的年发生频率没有办法获取的时候(如地震等),可以根据一个统计时段(如五年、十年)内的灾害发生总量,除以统计年数,得出灾害发生频率的年平均值。一般来说,致灾因子的强度与其发生频率是紧密相连的,某种自然灾害的强度越大,发生的频率就越小。致灾程度综合评价。是把致灾因子的强度、致灾因子发生的频率及致灾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档案馆建筑所面临的某种自然灾害的危险性程度等级。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课题组在汶川地震后,提出档案馆灾害预防机制,建议绘制一张全国地震带档案馆建筑防震标准示意图,标注各地区档案馆建筑防震标准,同时规定强地震区的档案馆,应将特别珍贵的档案备份或寄存于弱地震区的档案馆。
2.档案馆建筑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1.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FMEA)方法识别肾脏疾病生化检测项目的风险点[5-6]。FMEA是用于分析产品设计、过程设计可能导致的故障及后果的一种技术方法,其充分利用员工的知识和创造能力,以规范化和文件化的FMEA分析表格来辨认和评价可能发生的故障,并通过拟定和实施措施来防止故障的发生,以保障质量。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将风险结果(consequence,C)的严重程度根据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分为10个等级,用数字1~10表示;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robability,P)根据检验结果发生错误的概率分为10级,用数字1~10表示;将风险被发现的概率(thechanceofdetermining,简称D)即检测结果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分为低、中、高3个水平,用数字1~3表示;风险总评分(overallriskscore,简称R)的判别标准用风险造成结果的严重程度与风险发生的概率的乘积来表示,即R=P×C,可分为可忽略的风险、需采取措施降低的风险和不可接受的风险3级,每级再根据D分低、中、高3个水平;R≤25为可忽略的风险,25<R≤50为需采取措施降低的风险,R>50为不可接受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整改杜绝。见表1。具体打分评级由风险评估小组8名成员完成,包括4名有5年以上临床化学工作经验的资深检验工作人员和4名在职的生化组工作人员,利用品管圈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模式列出造成影响肾脏疾病生化检测项目质量的原因[7-9],然后给这些原因进行评分,分别为1~5分。综合全组的评分结果选出7条得分最高的原因进行风险度评级,给各项风险点打分选出影响检验质量的不可接受的风险点,针对这些主要风险点绘制特性要因分析图——鱼骨图[10],以全员投票方式选出要因,针对性的拟定对策进行整改。1.2研究对象。分析2015年1—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肾内科患者的肾脏疾病生化检测项目复检率的变化。2015年1—6月的肾功能检查生化项目复检率为未实行风险评估前的结果,2015年7月开始实施风险评估,之后不断持续改进,用2015年8—12月的肾功能检查生化项目复检率的变化进行效果确认。
2结果
由4名有5年以上临床化学检验工作经验的资深检验工作人员与4名在职的生化组工作人员选出7条影响肾脏疾病生化检测项目质量的风险点,分别对其C、P及D进行评级,并计算R,R>50为不可接受的风险,从中选出不可接受的风险点。见表2。影响血清Cr、BUN、UA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风险主要为患者准备不当,影响血清CysC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风险主要为检测方法。针对此2个不可接受的风险点绘制鱼骨图,见图1、图2。根据8名成员对造成风险的原因进行投票分析,得出造成血清Cr、BUN、UA项目患者准备不当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不遵循标本采集前告知和医护人员对项目检测的标准操作流程不熟悉,针对这2点原因拟定以下对策:(1)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告知患者准备对于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并在病区张贴患者标本采集前注意事项小告示;(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检验分析前注意事项的培训,在各病区发放标本采集手册,使医护人员了解样本分析前的准备工作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熟悉项目检测的标准操作流程。整改措施实施后,患者生化标本检测由于标本采集前准备不当引起的复检率有明显下降。造成血清CysC检测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原使用的CysC检测试剂采用免疫比浊法,有明显的钩状效应,试剂还需要每日混匀,造成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影响检验质量。针对此原因拟定对策,更换CysC检测试剂,选择线性范围广的试剂(经性能验证符合该项目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为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不需要每日混匀试剂,更适用于生化分析仪。该整改措施实施后,CysC项目的复检率大大降低。整改措施于2015年7月开始实施,将2015年1—6月与8—12月肾内科患者肾功能生化检测项目复检率作比较。实施整改措施后,标本复检率从0.98%降至0.13%,检测结果更符合临床,更准确,检测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见图3。
3讨论
手术是解决多种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也是肿瘤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0%的肿瘤患者因年龄大、合并症多、心肺功能不全,以及术前风险评估不到位,导致失去及时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一个专业的、完整的术前评估,将给部分患者带来积极意义。
术前评估成为专业学科
术前评估是一个新的学科,不同于现有的专业细分,不同于心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泌外科、心外科等学科,而是游走于各个学科之间,是在外科、内科等各个学科间架起的一座“沟通”桥梁。
在与患者探讨疾病治疗方式时,涉及到做手术,床位医生都会评估患者的综合状况看患者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是否适合手术。手术风险包括手术中发生的紧急事件以及术后恢复状况。在以往的临床中以及现在大部分临床中,此类风险评估都只是一个未具体量化的指标,不全面、不专业,不足以给这些有手术风险的患者是否继续手术以清晰、科学的指导。
而专业的术前评估,是对手术有风险的患者进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等各个系统全面的评估,给出一个风险量化指标,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医疗行为效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量化评估结果可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通常20%左右的手术患者是有较大风险不能做手术的,通过这样的术前评估,这20%的患者就可以通过相关风险的针对治疗进而排除“风险”,使之适应手术,获得治疗。
多项评估系统构建完整术前评估
围术期风险构成有三类因素:患者的、手术的以及麻醉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又是克制后两项因素的关键因素。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系统,并将各系统风险指标结合起来,通过风险相关因素及公式计算出具体的量化值。但是,评估门诊只做评估和进一步治疗方式建议,具体治疗过程和方式还需患者在相关科室进行。
有“手术风险”的患者,做个全面评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