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元社会教师德育工作
身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体会是最深的: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作为中学的班主任,压力则会更大。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不仅仅是普通中学的教师有此感受,一级重点高中的老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困惑。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社会背景下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他们虽然在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同大小的差异,但是生活背景是相同的,因此,也有着独特社会背景下的独性。
我所面对的是浙江省二级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个群体比起一级重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要差一些,但是比普高和职高的学生又要强一点,因此也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作为仍然以高考为评价标准的高中教师,我在工作中最大的困惑并不是来自教学,而是来自作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我觉得,德育问题是作为我们现在面对的这群学生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大的职责所在。因为,我们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不远的未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与价值观。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的,但个人素质和价值观、民族素质和民族的价值观却是难以再塑造的。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难调理的时期。
从我所接触的这群学生来分析,更带有普遍性。这群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问题,不仅仅是他们年龄上所反映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的问题,还是跟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的。
首先,从年龄上来看,高中阶段,他们都在16到18岁之间,正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对自己的定位最为模糊的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构成了矛盾,使他们自己也处在成熟与幼稚之间徘徊,叛逆性极强。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面对社会规范的要求或师长的教育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倾向,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已经懂事了,不希望大人还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看待,也不想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项规章的制约,这就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其实,他们这种希望得到社会认可、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尊重的心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在尊重他们的意见的同时,也应该看清楚他们的个性特征的另一面,就是不成熟的一面。如果真的以为他们已经成熟了,对他们听之任之、把事情完全交给他们去处理而不过问,肯定是通不过的,而在错误面前,他们又往往会希望我们把他们当孩子一样来呵护和宠爱,不是当大人一样去批评与苛求。在这时,你会看到他们很不成熟的一面,很多事情面前,甚至连基本的是非观都还不成熟。这就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特殊的生理特征。而在这个阶段与之接触最多的老师,则无疑是要面对他们这种叛逆性心理的直接对象。而这个阶段在孩子的发育成长过程中是不可跳跃的,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则更应该倾注最多的精力来对之教育引导。这也便成了教师德育工作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阶段了。
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造成我们这群老师德育工作困难的重要因素。当然,每个人所面对的家庭环境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他们的性格特征也不会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无疑都是家庭中的绝对重心。而现在中国家庭中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也正造成这些孩子性格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弱点:其一,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而总是会忽视周围他人的感受和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其二,不会关心、帮助和理解他人,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比较淡漠;其三,无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的关心与帮助都视为理所当然,视接受关爱位自然、应该之事,不会感恩,也不知回报;其四,劳动观念较差,长期以来在家庭中有父母为之安排好一切的习惯养成他们对劳动毫无意识的心理。这些都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带有共性的特征,而我们现在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为了对社会的未来负责,作为今天的中学教师,尤其是对这群孩子们的道德行为负直接责任的班主任,这种德育工作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此外,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也跟我们今天所处的多元社会环境对这群孩子的性格影响有关。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期,来自东西方各方面的新的诱惑太多,老的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这就很难对这群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形成具有说服力的价值引导趋向。尤其是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我们目前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是不同步的,这种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归纳演绎、逻样分析等方法,时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未来如何发展提出了相应时策。
从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开始涉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算起,我国体育社会学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本文旨在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进行回顾,理清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体育社会学未来研究发展将如何走向?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能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来发现问题,以利于开展我国新时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把握今后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概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本课题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陆地区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涉猎这一领域。除台湾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体育社会学专著问世外,最早是北京大学林启武先生编写的《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在小范围内向国内体育理论界介绍了体育社会学的框架。1983年,由厉鼎禹先生组织江苏省省内的体育工作者成立了我国最早的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江苏省体育社会学研究会;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同年,《中国体育的社会学研究》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这也是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第一次被纳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学会中随之设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组。然而,国内的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相对较小。1990年我国第一本《体育社会学》专著问世,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人了独立发展阶段。此后陆续有5部《体育社会学》专著或教材出版。199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1997年体育学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一时间,体育社会学的学术活动频频举行,各体育类刊物发表众多体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国际上,自1995年起至今,刘德佩教授一直担任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执委会委员,对我国体育社会学在国际上的沟通、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2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趋势分析
2.2.1体育社会学学术队伍趋于不断发展壮大
任何一门学科,学术人才梯队是该学科发展的有效人力资源。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启蒙由一些学者如林启武、蔡俊五、刘德佩、牛兴华等发起。随之,北京体育学院率先在体育理论专业中招收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阶段。2001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始招收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博士。这些先后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有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各院校或单位的学术带头人。目前,各体育院校(系)都已将《体育社会学》这一课程纳人了教学计划。《体育社会学》课程在各体育院校(系)的拓展,使更多的人了解该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一支有理论、有能力、勇于献身的体育社会学专业队伍和一批有兴趣、有热情、不断壮大的业余力量正在形成,预示着体育社会学的队伍在不断发展兴旺,这股强大的力量将持续推动我国体育社会学向前发展。
2.2.2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城趋于逐步拓宽
20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社会学主要是引进翻译国外资料,同时兼有借鉴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国内体育现象展开研究双重特质。在1980-1986年期间,我国主要以引进、翻译国外资料为主。进人20世纪90年代,研究领域已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产业和体育领域中的社会问题(其中兴奋剂问题占22.9%,竞技体育职业化问题占25.0% ,体育商业化问题占17.1%,球迷骚乱占11.4%)等。卢元镇教授在《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中总结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将其概括为11个方面,包括体育社会功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理论、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大众传播媒介、地域性体育、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社会问题、体育与生活方式、妇女体育和竞技体育异化。这些成果中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既有发达地区的体育研究,又有欠发达地区的体育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由引进翻译国外体育社会学资料到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实证性初步研究,以及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其研究领域逐步拓宽,并向纵深发展。
2.2.3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现了从分化趋向整合发展的趋势
社会科学包括体育社会学,拥有众多系列分支的大学专业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政策法规、体育人口学、体育产业学、体育社会学经过一定阶段的分化发展之后,也会逐渐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转变,并呈现以下特点:1)一些重大前沿课题将吸引众多学科交叉汇聚一点,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2)社会体育学与其同族学科(如社会学、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的融合进一步加强。3)体育社会学跨学科研究十分普遍。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与体育管理学、体育哲学、体育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更是十分频繁,尤其与体育经济学相结合来讨论中国体育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另外一些原来从事其它领域研究的学者转而研究体育社会学,还常常带有原来学科的痕迹,跨学科研究的现象也十分突出。4)社会体育学内部的分支学科将在新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支持下出现整合趋势。
2.2.4体育社会学研究特点趋向于注重以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
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加强与发展,学科体系与学术研究仅赖定性研究则显乏力,因此广大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在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开始从事体育社会学定量方面的研究工作。1997年以来,中国学者吕树庭等人的《体育社会测量方法》出版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定量化研究的开端。随后出现了较多有关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方面的调研,社会体育人群健身的定量化研究论文。随着20世纪90年代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社会调查广泛运用于体育社会学各个研究领域,成为收集体育社会信息的重要方法,建立社会调查网络的意识已经形成。
未来体育社会学将呈现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将承担起观念转移、原理阐释的指导任务,而应用研究则将通过实证的探索提供具体的工具与方法。2)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将通过对社会体育中产生的各种真实问题的切人,逐步纠正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如老龄化社会、网络化社会带来的新的健康问题研究、特殊人群的健康问题研究以及近年来体育社会学中的一些新的研究热点:体育产业问题、体育与经济发问题、体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体育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文奥林匹克问题等。3)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将通过国家级重大工程(如奥林匹克运动)或前沿课题进行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2.5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重视本土化问题
本土化主要是指学科发展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本土化是未来体育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的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此努力挖掘我国传统体育,使之展现于世界体育之林,这不仅对丰富全世界的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使之不被西方竞技体育所淹没与淘汰更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土化的建设中,体育社会学研究将在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i)应努力学习、吸收国外体育社会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中得到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捷径,少走弯路。2)在借鉴与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加强与本国国情的联系,寻找出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体育社会学发展的道路。3)加强我国传统体育的挖掘与继承方面的研究。
3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对策
3.1注重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社会学为描绘和理解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行为和社会互动提供了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体育社会学萌芽阶段,就是通过一些社会学者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体育现象而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其后的发展中又运用各种社会学理论范式对体育社会现象进行深人研究和阐释,不断积累,形成体育社会学理论。在中国,体育社会学是一门引进的年轻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体育科学体系的重建,推动了体育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被引进到中国。而且,由于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大多是从体育教育专业或体育管理从业者转行而来,社会学理论较为薄弱,因此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加强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学习与研讨,进一步明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界限,提高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和研究成果的水平。
2005.9–2007.7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 北京**大学 (排名:4/37)主修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薪酬管理、管理经济学等。
2001.9-2005.7 市场营销专业本科 北京**大学 (排名:3/100)
主修课程: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研、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财务会计、商务英语、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等。
实践经验
2006.11–今 薪酬调研专员 公司
电话确认报名客户基本信息,审核调查问卷,运用SPSS等专业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并完善调查流程。全面了解薪酬结构和薪酬调查流程;提高了人际理解及沟通、问题解决、压力承担等能力;锻炼了管理和指导团队成员协同工作的能力。
2006.6-2006.10 撰写《掉渣烧饼火爆现象的4PS分析》报告
针对2005年前土家族掉渣烧饼连锁店风靡一时的现象,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手段四个方面对其火爆的原因加以分析,并预测了该种连锁店的未来前景。运用了营销学基本理论,实践了营销调研方法。
2006.3-2006.5 咨询助理 ****咨询公司
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电话访问,资料整理和分析;撰写项目报告。掌握了电话访问的技巧,熟悉了咨询项目的运作流程。
2006.1–2006.3 撰写《销售队伍管理》一书的两章
查阅销售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类文献近50篇,撰写《销售人员招聘与选拔》和《销售人员的培训》两章。提高了资料分析和写作能力。
校内工作
2002-2006
研究生会体育部委员、团支部书记
增强了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荣誉奖励
2006.11 校三好研究生
2005.6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2004.11 社会工作奖学金
2004.7
国际企业挑战赛模拟二等奖
2002-2004 连续三年校三好学生
2002-2004 连续三年学习奖学金
2002-2004 连续三年院优秀团员
个人技能
英语水平:六级 560分
计算机水平:国家二级(C语言)
熟练使用office软件,会使用ERP软件
自我评价
真诚、内敛、专注
优秀的思维、沟通和学习能力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管理潜力
联系人信息:...........
2004级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第一、我学球、打球15年,先是跟山西大学的一位原先的校队队员学球,所以打法基本上正规,但似乎比不上专业队,在业余这个级别里,我还是注重“形”的那种,反对丑陋打法。我是两面反胶弧圈打法,但是对其他打法也略熟悉。来源:中国求职简历网
第二、我曾经当过别的运动项目的教练,有教别人运动的经验,这一点熟悉我的人都知道。
第三,我的理论水平尤其高,我敢说这个大话,是因为是在1997年出版过一本关于体育的书,《竞技·中国——竞技文化与中国的国民性》,并获过省级奖励。还写过足球和其他体育评论文章数百篇,有两部体育书稿也将出版,《新华文摘》1992年9期曾经全文转载过我的体育方面的论文。到华师大以来,发表体育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
第四、至于乒乓球成绩,只参加过一些系与系之间的对抗赛,打团体,获得过冠军。去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打团体比赛,我是亚军队成员。
第五、我在体育圈子里有朋友,如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老陆,原上海队队员,后当过市队教练。北京也认识几个搞乒乓的,如北体大小球教研室副教授老唐,他们都曾经给过我很大的帮助。
第六、观摩过两次国家乒乓球青年队训练,见过他们高水平的练习。
〔关键词〕 失范;青少年越轨;一般紧张理论;本土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35;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3-011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矫正青少年越轨的‘紧张理论’研究”(08JC840008)
〔作者简介〕翟进,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93。
在我国,有关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犯罪学两个领域。社会学对越轨的研究更多的是介绍西方越轨理论,或者单独分析某一个越轨现象,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均不容乐观。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9-2011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标题含有“越轨”的研究文献,其数量为100篇,13年间平均每年不足10篇,而对于犯罪学,其学科发展状况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益高涨的犯罪浪潮冲击下,作为应答性的产物,犯罪学才慢慢地从刑法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仍是一个充满‘稚气’的学科,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没有自己的专业槽,没有真正发挥对实践的引领作用。”〔1〕而此时,一些影响较大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却频频发生,如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张超抢劫碎尸案、药加鑫交通肇事杀人案等恶性犯罪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各方争议,这些案件的当事人均受过良好教育,案发前均没有不良前科,但是却都采取了极端方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恶性事件为什么会频频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事人采取如此极端的行为?公众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迫切需要加紧梳理现今有关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理论脉络,追踪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宽我国青少年越轨研究的本土化视角。
一、越轨理论发展的脉络:从失范到紧张
回顾整个西方学术界有关越轨理论发展的历程,首先离不开涂尔干的贡献。在其经典著作《自杀论》一书中,涂尔干通过对自杀这一越轨行为进行类型分析,创造性地提出,除了利己主义自杀和利他主义自杀以外,还有第三种类型的自杀即“反常的自杀”(也有翻译为失范型自杀):“工业危机或金融危机之所以使自杀人数增加,并非由于这些危机使人贫困,因为繁荣的机遇也产生同样的结果;而是由于这些危机打乱了集体秩序。对平衡的任何破坏,哪怕由此而导致更大的富裕和生活的普遍提高,也会引起自杀。每当社会机体发生重大的调整时,不管是由于迅速的发展还是由于意外的灾难,人都容易自杀”〔2〕,这一类型的自杀所特有的形式是“恼怒和厌恶,继发性的变化则是强烈地指责一般的生活以及强烈地指责某一个人(杀人-自杀)”〔3〕。在书中,“自杀”这一社会现象,是涂尔干研究的切入角度,通过说明“失范型”自杀和其他自杀类型的区别,涂尔干展示了社会学研究的新方法。在熟练运用严谨分析方法的同时,法国人特有的发散性思维散见于文字段落间, “社会反常状态”亦即“失范”的描述,属于一种较为抽象、含混、让读者眼前一亮的带有一点点隐喻意味的说明,只言片语,间杂于文字之间,但恰恰是这些只言片语,却为后来有关越轨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想像力的理论空间。
第一个敏锐抓住这个思想火花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1938年,默顿以“社会结构与失范”为题,运用系统的逻辑分析方法,分析了引发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4〕,默顿选取社会文化结构中的两个要素――文化认可的目标和可接受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指出社会结构对实现目标手段的限制,导致一部分群体会以越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默顿并没有对失范做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在正文中“anomie”出现的次数也只有3次,但默顿首次将越轨、失范以及后来理论发展中涉及到的压力、紧张等几个较为重要的范畴放在一个整体的理论研究框架里面,并使得社会学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向实证层面转化的方向更加清晰,从而引发了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越轨行为(失范)的热潮。奥尔伯特・科恩在1965年提出:“默顿的‘社会结构与失范’提出了关于越轨行为的一般化理论,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剩下来的任务是进一步的分类、吸收、概念化以及整合了”〔5〕,其兴奋之情溢于文字之间。这说明,当时主流的研究方向或者思路是:遵循默顿的整体框架,继续寻找有关越轨行为的一般性理论。正是在这个思路的引领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越轨理论经历了短暂的兴盛,除了亚文化理论以外,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控制理论等纷纷出炉。其中,理查德・A克劳沃德(Richard ACloward)和洛依德・E欧林(Lloyd E. Ohlin)这两位学者提出的亚文化理论首先得到了政策应用。该理论同意奥尔伯特・科恩关于大多数失足青少年都来自较低的工人阶级的说法,但他们认为,“危险”最大的男孩是那些已经内化了中产阶级价值观,并被鼓励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到一个中产阶级前途的男孩。当这些男孩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时,特别容易产生越轨行为。〔6〕也正是克劳沃德和欧林的著作,引起了当时美国司法部长的注意,他们被请求协助制定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政策。结果是,政府通过了《1961年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法案》,该法案的理论基础是由他们制定的一整套综合行动计划,并且成为林德・约翰逊总统“反贫穷战争”的理论基础〔7〕,此刻,有关越轨的研究从理论到应用达到了一个顶峰。
然而,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最终获得可见的成果好像只是:为没有就业机会的人们增加致富机会的尝试遭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抵制,这项计划最终没有获得成功”〔8〕,这对整个越轨理论的研究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1969年,赫希(Hirschi)提出了一个新看法,将科恩、克劳沃德等人的理论重新命名为“紧张理论”,因为这些理论将越轨行为的原因均归结为紧张。〔9〕从此,对紧张的研究开始成为越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从1980年代始,在美国开始兴起以罗伯特・阿格纽为代表的一般紧张理论(GST),并逐步成为理论发展的新主流。
二、一般紧张理论(GST)的方法论转向
罗伯特・阿格纽的论文《失范和成功:目标对失范的影响研究》是初步涉及紧张研究的尝试,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成功目标和失范间关系的检验。数据来自1973年哈里斯民意调查,涉及样本3001份。通过对指标的提取和分析,阿格纽认为成功取向和越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这一发现可以很容易解释为:随着成功取向的提高,目标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得满足。〔10〕在随后的分析中,阿格纽指出,这一发现带来的重要涵义是:首先,在最普通的意义上,研究支持了其他一些研究者的要求,即认为应该注意到目标差异性在失范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其次,失范受成功目标的影响,但成功目标不依赖于社会阶级而独立存在。默顿的理论认为,下层阶级的成员因为缺少实现成功目标的手段,因而更容易发生越轨行为,而其他研究者却发现这种阶级间的差异仅仅只是比较轻微,因而默顿的越轨理论是错误的。阿格纽根据研究发现认为,默顿的“越轨”理论不必要放弃,只需要做修正,应将着眼点集中在成功目标的差异上。 阿格纽还认为,研究结论将有助于理解其他学者有关失范的一些发现以及涂尔干失范论述中有关无限制欲望的阐述。〔11〕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对默顿理论的修正。如果回顾整个有关越轨的理论进展,涂尔干在整个越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方向性的,他提出了研究的原则: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另一种社会现象去解释〔12〕。然而从哪里入手,却是默顿的贡献。默顿将涂尔干有关越轨的理论具体化到“文化目标和实现目标手段”之间的断裂。默顿所指的文化目标是唯一的或者是一元的,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目标,因为所属阶级的不同,导致了越轨行为发生的差别。这一视角是符合涂尔干的设想的,无论是文化还是越轨行为背后所附属的阶级特性,均属于社会现象的视角,是一个宏观的视角。罗伯特・阿格纽对默顿的修正,是将默顿原有的唯一的文化目标修改为多样的不同目标,即目标差异性,而且恰恰是目标的差异性而不是阶级的差异性,导致了越轨行为的差异性。这时,理论的隐含根基和默顿不一样了,阶级的差异性更多的是社会结构性的,而个人选择目标的差异性则倾向于个人的属性。一般紧张理论(GST)将更多的焦点集中于个人因素上了,虽然罗伯特・阿格纽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修正,但其实是一种根本性转向,是从方法论上的根本转变,开始从结构功能主义取向向个人主义取向转变。
在随后的研究中,罗伯特・阿格纽的研究策略是:选取可能和越轨行为有关的某个单一因素,进一步拓展越轨研究的领域。这些因素有:体罚、自主性、相貌。通过体罚和青少年越轨的研究,发现有两种不同形式的惩罚方式,一是间断性惩罚,二是前后不一致的要求。这两种惩罚方式会对越轨行为的产生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只有当父母亲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性的时候,体罚才能有效降低越轨行为的产生,反之则会促进越轨行为的产生。另外,体罚的结果可能会引发儿童的神经质。〔13〕通过相貌对青少年人格即行为的影响研究,阿格纽发现(1984年),相貌对越轨行为有明显的负效应,而对分数、自我概念、幸福程度和期望具有正效应。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个体,将会获得略微高一点的分数,发展更加正向的自我观念,更加幸福,拥有更高的职业期望和对自我发展的更高需求,越轨行为也更少些。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外表不具有吸引力的个人会发展出负面的品质,并在社会交往行为、孤独、愤怒、挫折、诚实和善良等价值观方面不具有明显作用。〔14〕通过自主性和青少年越轨的研究,阿格纽发现,对自主性的需求和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在其中,有关紧张的数据显得特别引人注目。〔15〕该项研究使阿格纽开始意识到紧张这一变量在青少年越轨研究中的重要性。
1985年,罗伯特・阿格纽首次提出了经过修正的紧张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已有的紧张理论基于的假设认为,挫折来源于目标寻求过程中的障碍。然而,对于个人来说,罗伯特・阿格纽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特定的目标,还包括避免出现痛苦或者令人厌恶的情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避免痛苦的努力也可能遇到障碍,从而使青少年产生挫折,造成青少年的紧张,可能导致青少年尝试非法逃避或者因为愤怒而发生越轨。这两种障碍有时是合二为一的,例如,某个青少年在学校里面经常被老师批评可能会导致他产生挫折感,因为他没有办法躲避这种批评,或者经常性批评会妨碍他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假设,罗伯特・阿格纽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设立了青少年越轨行为模型(见图1)。厌恶性环境、社会控制、亚文化越轨三种主要因素导致青少年越轨的产生,这三种因素互相影响。其中,厌恶性环境会产生一个中介变量――愤怒,导致青少年越轨。〔16〕
图1 修订的紧张理论路径模型
归纳上述阿格纽的观点,假如社会认同的目标是追求某种利益,那么默顿的越轨指的是,在“趋利”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产生了挫折感。而阿格纽所指的不仅仅是趋利还包括“避害”,或单独遇到障碍或同时遇到障碍,从而产生了挫折感。对青少年的越轨行为而言,默顿所言的越轨,没有说明在青少年眼中的周围环境是安全的还是有害的,而阿格纽则加入了这一研究变量,研究的结论则是:青少年躲避遭遇到的苦痛时遇到的障碍是引发其越轨行为的主要诱因。这一结论在中国文化情境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例如林冲的“逼上梁山”,常见的俗语“被逼无奈”、“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等,均类似于阿格纽所言的“避害所遇到的障碍引发越轨行为”这一情境。
关于紧张理论的修订发表以后,阿格纽所做的工作是围绕这一理论开展一系列研究,一般紧张理论(GST)正式形成。阿格纽认为,一般紧张理论是在其他有关紧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犯罪/越轨研究的纲要。和其他理论相比,紧张理论明确关注和他人的负面关系――这一关系是越轨青少年本人所不愿意面对的(见表1)。在面对不愿接受的负向关系时,青少年会产生紧张,其类型是:1.无法达正向的价值目标;2.移除已经获得的正向价值刺激物;3.负向刺激物的出现。
表1 紧张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区别
社会关系类型青少年越轨的原因
社会控制理论重要关系的缺乏不受控制,从而发生越轨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其他越轨青少年的正向关系将越轨行为接受为正当行为
紧张理论与他人的负面关系负面关系产生的负面情绪(通常表现为愤怒)及其他相关情绪所产生的压力
阿格纽认为,当紧张出现时,青少年会形成不同应对策略,这些不同的应对策略相互影响,导致最终一部分人会发生越轨行为。应对策略分别是:1.认知应对策略:忽视/降低负向的重要性、结果的正向放大/负向缩小、责任承担;2.行为应对策略:结果的正向放大/负向缩小、报复行为;3.情绪应对策略:药物的使用、身体锻炼、深呼吸技巧、协商、生物反馈与放松治疗。
究竟采纳哪种应对方式?阿格纽认为首先需要分析影响应对方式选择的约束性因素,包括:个人初始的目标/价值观/认同、个人应对的资源、传统的社会支持、越轨方式的约束性因素、宏观层面因素等变量。其次,还需要分析个人越轨倾向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有的性情、已有的学习历史、青少年的信仰、青少年对负面情境的归因等几个方面。〔17〕根据阿格纽的上述分析,可以制作出一般紧张理论研究视角的整体逻辑框架(见图2),在此逻辑框架内,可对其中每一要素进行测量,并最终用于越轨/非越轨的预测。
三、青少年越轨行为本土化研究视角
西方理论界在越轨行为研究上呈现的总体特征是:从中观走向微观,从理论架构走向理论与经验测量相结合。而国内已有研究在涉及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探讨时,大都从 “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进行讨论,展现的是一幅三个互相独立、彼此没有逻辑关联的越轨发生路径。其不足之处有两方面:一是作为越轨主体(研究中心)的青少年本身,其所思和所为没有在这一路径中得以体现。二是影响越轨原因的家庭、学校、社区等因素没有作出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例如,从家庭结构对越轨行为影响的角度考虑,不同类型的病态家庭结构(如三角缠、倒三角等)和越轨行为的关系等,从来没有被纳入到越轨行为研究的框架里。因此,综合西方有关青少年越轨理论以及围绕理论开展的经验性研究,我国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研究视角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的环境研究。针对越轨行为发生时行为者本人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引发行为越轨者个人挫折和苦痛的环境研究。这一环境研究的涉及面既包括越轨者个人的群体环境,如朋辈群体环境、学校(场所)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地域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个社会环境是一个正负环境的综合体,既包括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和舒缓压力的正环境,也包括促进青少年压力增加的负环境,正负环境的综合体形成了对青少年个体实际压力大小和越轨行为可能性的评定。
2.社会控制与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 在传统意义上理解社会控制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社会控制力越强,青少年发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控制力越弱,青少年发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如果从紧张理论角度引入个体愤怒这个变量,就会发现社会控制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会体现在个体的愤怒以及愤怒的转移上。社会控制力度越大,青少年累积的愤怒越多,就越有可能导致愤怒的转移,在其他方面出现更多的越轨行为。因而,对社会控制力的测量,以及适度控制力的把握和理解,将是这一研究域的重点和难点。
3.青少年紧张越轨发生路径研究。在青少年越轨发生初期,存在着一个个体的紧张状态。然而,个体的紧张状态并不一定会导致越轨行为发生,在从个体紧张到越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续谱。对这个连续谱上发生的关键事件的分析,将会剖开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具体过程和具体细节。从个体越轨的细节入手,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到越轨行为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初步的划分可以解释为紧张刺激物越轨行为这一连续发生的过程。在这一连续谱过程中,关键路径节点的发现和挖掘,将会使得研究的意义更加深刻,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加深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理解,更大的意义在于为未来青少年越轨行为预防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4. 青少年越轨的次文化团体研究。次文化团体,也称为亚文化团体,是社会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次文化团体假定在青少年中存在着有别于一般团体的团体氛围,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很多情况下是受到次文化团体成员不适当的诱导产生的,实际上这个次文化团体本身就往往处于暴力的中心。在这个领域开展研究,可以从次文化团体对越轨青少年的影响程度以及次文化团体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预防作用两方面,开展次文化团体与青少年越轨行为之间的相关因素探讨。
5.越轨青少年及其重要他人的心理状态研究。重要他人一般指的是对青少年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的个人,通常是青少年的父母、亲属或者青少年自己认可,能直接影响青少年行为选择的他人。青少年和重要他人在互动中的心理状态,也能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紧张与越轨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的难点在于双方心理状态的测量,需要建立系列的测量量表和数据分析库,因而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
6.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越轨的矫正社会工作研究。针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频频发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始介入和矫正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经过若干年发展,我国现有矫正社会工作已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矫正工作模式。如上海的“专职社工预防模式”、杭州的“志愿者预防模式”、郑州的“社区文化预防模式”、武汉的“预警系统预防模式”等。从矫正工作未来发展趋势看,上述模式都离不开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从矫正社会工作实务角度去研究如何矫正和改善青少年现有行为状态,将有着较大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的空间。因而,我们除了学会一些基本知识外,在涉及到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介入策略时,还有待于继续总结和纠正。
〔参考文献〕
〔1〕张旭.刑事政策、刑法学和犯罪学三者关系的梳理与探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2).
〔2〕〔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6,275.
〔4〕 Robert K. Merton.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 (October,1938), pp. 672-682.
〔5〕 Albert K. Cohen, The Sociology of the Deviant Act: Anomie Theory and Beyond.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30, No. 1. (Feb., 1965), pp. 5-14.
〔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9-200.
〔7〕〔8〕〔美〕乔治・B・沃尔德,托马斯・J・伯纳德,杰弗里・B・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M〕.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80-181,181.
〔9〕曹立群,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122,124.
〔10〕Agnew, R. ,Success and Anomie: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Goals on Anomi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21, No. 1,Winter,1980,pp. 53-62.
〔11〕Robert S. Agnew,Success and Anomie: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Goals on Anomi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21, No. 1 (Winter, 1980), pp. 62-63.
〔1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9.
〔13〕Agnew, R. ,Physical Punishment and Delinquency: A Research Note.Youth Society, vol15,No.2,December, 1983,pp.225-236.
〔14〕Agnew, R. ,The Effect of Appearance on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Are the Beautiful Really Good ?. Youth Society,Vol. 15 No.3,March,1984,p.296.
〔15〕Agnew, R. ,Autonomy and Delinquenc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Vol. 27, No. 2 .Apr. 1984,p.237.
【关键词】老年人;婚姻状况;再婚;障碍
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并于2000年达到进入老年型国家的标准,即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3%,超过了10%的国际标准。到2010年,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3.3%,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3.0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以及由于人口老龄化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老年人的婚恋问题。
一、老年人婚姻状况的现状
老年人婚姻状况的好坏对其健康水平、社会支持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意味着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在逐渐增加。据六普数据,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已达到74.83岁。如表格1所示,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单身者所占比例为32.68%,2010年则为29.45%,尽管2010年单身老人比例较2000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还是占到60岁以及上的总人口的1/3,这样失调的比例势必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据广州市妇联有关统计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人自己来到妇联求助找老伴的人数,从1998年的18人,上升到2013年的186人,人数迅速上升,这说明目前对于大多数城市单身老人而言,他们存在较大的进行再次婚恋的意向。所以,根据上述情况,单身老人的婚姻状况值得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关注。
表格1 2000年和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
婚姻
状况 2000年 2010年
人数(万人) 比例(%) 人数(万人) 比例(%)
未婚 212.17 1.66 313.68 1.78
有配偶 8616.39 67.32 12459.03 70.55
丧偶 3885.58 30.36 4747.92 26.89
离婚 84.26 0.66 138.08 0.78
合计 12798.21 100 17658.70 100
资料来源: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而来。
二、老年人进行再婚恋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中单身者数量的比重日益增加,并且由于孤独、无依靠等原因的出现与日益严重化,较容易地导致一些社会问题。为改善单身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质量,“银发爱情”开始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并受到广泛的关注。“银发爱情”即指老年人的婚恋现象。笔者通过随机采访合肥市市区10位单身老人和再婚老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现在的再婚意向和情感质量状况。笔者发现,“银发爱情”出现的原因,除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外,还有来自个人、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面进行依次论述。
(一)个人的角度
单身老年人面临最大的生活困境莫过于精神上的孤独与生活上的无助。据有关访谈报告,有位单独居住的老年人,面对漫漫夜晚只能数着钟表的咔咔声盼天亮。单身老年人进行再次婚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排解自己心中的空虚与寂寞,能够相互照顾、派遣孤独。有的老人尽管儿女双全,丰衣足食,但终究比不了和老伴彼此照顾的情感交流。为了缓解心中的孤独感,很多单身老年人心中有了进行再次婚恋的想法。
个案访谈1:张某,65岁,丧偶
“我老伴去世的早。早些年,由于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平时给人家打打工,帮帮忙,生活也还好,感觉不到什么孤独。这几年,毕竟年纪大了,也不能从事什么体力劳动了,就白天到社区里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但是,晚上就难熬啊!有时候,临睡前想找个人聊聊天、说说心里话都不行。”
(二)经济水平的角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逐渐富裕,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也在逐步提高,加上传播媒介的正确向导,使得当今老年人对于“再婚”这一以前的敏感话题逐渐能够接受,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进行排斥。单身老人由于有了比较充足的物质保障,在追求自己幸福时,往往不会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会表现的比较独立,不会因为过多的依赖他人而束缚自己的爱情。另外,由于物质资料的日益富余,单身老人们往往想追求更高的精神慰藉,希望通过寻找另一半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个案访谈2:李某,62岁,恋爱中
“五年前,我老伴去世了,我很伤心,毕竟和他生活了近30年。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我们两个人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他是大学老师退休,我是国企退休。所以,对于经济方面,我们彼此都比较独立,不会过多的依赖子女和彼此。我们只是想有个一起过日子的人,能够进行彼此心灵上的交流就行了。我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我相信,对幸福的追求不仅仅只限于年轻一辈!”
(三)社会的角度
单身老人独自居住,不仅有可能使其感到孤独空虚,有时甚至会威胁老人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近年来,很多相关媒体报道过,很多独居老人由于没人照料,死于家中多日却无人知晓的悲剧。老人问题是在众多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它往往在维护社会环境稳定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由此可见,老人再婚不仅是老人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裴晓梅认为,对于单身老人选择再婚不但具有个体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首先,从个人来讲,进入老年期,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少,不再想亲壮年那样扮演父亲、丈夫、朋友等很多的角色,生活比较空虚,所以其对精神慰藉的需要常比他人强烈。此外,从法律层面上看,每个公民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老人也不例外。
三、老年人再婚障碍的原因分析
在当代社会,随着老人的独立意识和追求幸福的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当今城市单身老人再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另一方面,据相关学者在进行老年人婚恋的调查中,几乎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有再婚愿望的多,实现再婚的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笔者就采访资料将从自身、子女、财产和老年人男女性别比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身原因
大多数老年人婚姻属于“二婚”,很多老人在选择新伴侣进行生活时,由于有了前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或降低生活标准,很多老人在确定择偶标准时,常常会表现得过分挑剔甚至于严苛,因此总难以找到合适的老伴进行生活。
个案访谈3:王某,61岁,离异
“其实我挺想接触新的异性朋友的,但是总是没能找到合适的。也许是前段婚姻对我的伤害太大吧,我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会比较高。很多人一接触后,我就觉得不合适了,有人对我说眼光太高。但是,一段失败的婚姻告诉我,降低标准是不行的!”
另外,很多老人在找到合适的对象后,存在着一种好高骛远或是一种怀旧对比的浮躁心理。有的老人一味的追求对方的经济条件、外貌条件、受教育条件等,有的老人则一味的将对方和自己前任老伴进行对比,总觉得现任比不上前任。这样一来,使得想进行婚恋的老人可以选择的范围大大缩小,能成功走向婚姻的就少之又少了。
(二)子女原因
来自子女方面的压力是造成老年人婚恋障碍的主要原因。一部分子女认为自己父或母如果进行再婚,将会招人议论,担心老人和家人受到伤害,使自己“丢面子”。更多的子女则是处于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他们担心自己的父或母进行重建家庭后,使得本属于自己的家庭财产流向外人。
个案访谈4:张某,70岁,丧偶
“说实话,就在几年前,我还真找到一个我比较满意的对象,她也挺稀罕我。但是,当我们把这件事告诉彼此的子女之后,他们竟都表现的非常排斥!我当时特别生气,但迫于他们的态度强硬,并且用不管我死活来威胁。无奈之下,我只能结束那段感情。哎......不说了!”
还有一部分子女则觉得自己的父或母进行再婚,自己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感觉自己对不起生父或生母。由于面子、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子女反对自己父或母进行再婚,他们常常以断绝亲子关系或者拒绝提供生活照顾来威胁老人,老人常常处于自己的幸福和子女的亲情之间作抉择的境地,很多老人就不得不为了亲情而委屈自己的爱情。
(三)财产原因
大多数城市老人都有一定的积蓄,如果老人双方进行婚恋,便不可避免地涉及将来的财产分配问题,这一点也是老年人再婚的又一重大的障碍。在众多财产中,除了现金,房产应该是最敏感的话题。很多单身老人为了避免独居时的孤独落寞,常常会放弃自己的住所和子女们住在一起,可当他们找了新老伴之后,既不想和新老伴与子女们一起生活,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再次购房进行两人居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人就只能为了住处而舍弃爱情。
个案访谈5:谭某,68岁,恋爱中
“虽然我现在在处对象,但是说实话,我真心开心不起来!就因为这个房子问题。以前老伴刚去世的时候,自己以为不会再遇到和老伴那么好的人了,就没想过再婚。当时看见小儿子经济比较困难,就把自己的房子过户给他,然后和他们一起生活,你看,现在,我想结婚后独自生活,房子问题真的让我很头疼!”
此外,有很多老人为了避免以后的财产纠纷问题,常常会选择婚前个人财产公证,但是这样做也存在彼此之间缺乏信任的问题,使得婚后生活过的不幸福。
(四)老年人男女性别比不平衡
老年人男女性别比不平衡是造成老年人婚恋障碍的客观原因。由于女性生存优势这个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男女两性的丧偶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值。依据六普数据,2010年我国丧偶的男性老年人比例为16.30%,而丧偶的女性老年人比例则达到36.96%。由此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男女比例不协调,常常形成“女多男少”的现象出现。另外,很多男性单身老人在寻找新老伴时,常常选择年龄比自己小的对象,从而使得很多有意愿进行再次婚恋的老年人受到了婚姻挤压的影响,不得不独身一人。
四、老年人再婚的可行性建议
正如上文所阐述的内容可知,老年人再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老年人再婚与年轻人初婚相比,就有诸多不同之处,如在财产状况、婚姻长度以及亲子关系上等。可见,老年人再婚比年轻人更为复杂。下面笔者结合现实情况和采访资料,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端正再婚的动机
就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单身老年人再婚并不是因为找到了适合的人,而是出于某种功利性目的,很多老年人在见了一两次面后就领证结婚。没有经历一段恋爱的过程,感情基础是不牢固的。据采访资料整理,有些老人由于需要有人照顾,希望找到一个类似“保姆”的人或者有些则因为经济拮据,希望能找到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由于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目的,使得双方没有较好的感情基础,这样就有可能使婚姻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单身老人在确定进行再婚之前,应该先端正再婚的动机,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婚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较牢固的感情基础为前提
现今年轻人的婚姻阶段大致经历恋爱、结婚两个阶段,老年人再婚也需如此。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是不牢固的。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了解和接触,对彼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非只为找寻生活伴侣,缓解自己心中的寂寞。在采访过程中,老人再婚后又离婚的例子较多,其中由于“闪婚”缺乏感情基础而导致的“闪离”现象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婚前双方之间进行一些交流、观察,了解彼此的各个方面,再决定是否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三)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捍卫
上文在谈及老年人再婚障碍时,曾提及子女方面是较大的障碍。很多老人不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受到子女对其不进行赡养的威胁之后,就一味地委曲求全,放弃自己的晚年幸福。其实,单身老人面对子女的反对时,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婚姻法》第三十条就指出: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因此,面对子女的阻扰,单身老人应该知道运用法律的武器来进行捍卫。
当今社会,关于老年人婚恋的问题,社会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斥、敏感渐渐转向接纳、包容。老年人婚恋,具有减少核心小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单身老人心理孤独寂寞等的正作用,但是被社会所完全包容仍是任重道远。如上述所言,说明大多数单身老人确实有再次进行婚恋的动机,同时也要阻碍其再婚的障碍的存在,如何更好地进行解决和完善单身老人再婚问题,是值得整个社会和国家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姜向群,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林倩.论当代社会老年人再婚[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5] 马全祥,塘萍.银发爱情―当代中国老人情感调查实录[M].华龄出版社,2005.
[6] 王茂库.老年人再婚的社会问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4(01).
关键词: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名义账户制 过渡性名义账户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型进程不断加速,成效较为显著。1993年"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和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首次被提出;1997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将个人账户确定为11%;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目前,我国的保险制度正逐渐向建立统账结合,做实个人账户过渡,但对如何做实,何时做实个人账户各方意见不一。依靠中央财政支持,中央、地方和个人按比例做实个人账户的做法在现实中遇到了严重的阻碍,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我国"老人"与"中人"人数庞大,而依靠国家社会统筹积累的养老基金又十分有限,致使了养老保险金收支不平衡、收不抵支的情况时时产生,尽管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不断加大,但仍不能填补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因此不得不动用到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从而产生了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且日益严重。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对外的《中国养老金保险发展报告2013》,个人账户空账额超过2.6万亿元,远高于2011年2.21万亿的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因此做实个人账户任重而道远。
(二)现今做实个人账户面临的困难
对个人账户的改良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回到当初建立制度时的初衷,做实个人账户,但做实账户困难重重。困难主要有以下两各方面:
1、转型成本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且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必定会随之提高,国家一定会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以鼓励居民消费,拉动内需。因此,刚性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显然是无法适应的。
2、措施实施困难
至今为止,政府尝试的各种措施有: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变现固有资产,扩大养老金覆盖面,提高个人缴费比率等,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1)财政拨款,杯水车薪
多省市的个人账户规模不断下调,国家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大,负担也随之加大。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改革工作具有较大难度。
(2)提高缴费率,弊端重重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国的养老保险费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我国居民享受的待遇却远远不如其他发达福利国家。高缴费率直接打击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雇主希望减少待遇性支出,更倾向于雇佣非正式员工,甚至逃避缴费,这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3)覆盖面难以扩大
国家一直致力于鼓励民企参加养老保险工作,但费率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使企业与个人一再止步,也使提高覆盖面的政策不断遭受质疑。
在做实个人账户上,困难重重,此时欧亚六国引入的名义账户制发展的良好势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二、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的涵义及其实施条件
(一)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的涵义
名义缴费确定型现收现付制(NDC)是由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养老保险基本模式的一种创新,即名义账户制或记账式个人账户制,是指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的一种混合模式。
首先,从融资的方式来看,"名义账户"制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基础之上的,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DB型现收现付制,因为"名义账户"制建立的个人账户只是"名义上"和"模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即"资本化"的积累制。然后,从养老金给付的条件和规则来看,虽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是"名义"性质的,但在退休时却变得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成为计发标准的根本原则。退休金的给付标准严格按"DC型积累制"规则运行。一般来说,养老金给付的标准主要取决于记入个人账户缴费的积累、"名义资产"的投资增值、"名义资产"转成退休年金的计算公式、退休给付指数化的公式等,上述4个因素的合计便可得出养老金给付的总额。
(二)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的实施条件
第一,政府大力的支持,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去向民众宣传并进行民意调查。一项政策的实行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然后民众才会得以了解并支持。波兰在进行养老金改革时,政府非常重视改革宣传的重要性,向全社会解释现存保障体系的不可持续性以及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且还进行了广泛民意调查,组织研讨会,建立网站,使改革能够得到民众的了解和支持并最终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建立独立的储备基金。可以稳定未来缴费率的波动,通过较高的公共养老金缴费率来形成公共储蓄,弥补私人储蓄的下降。瑞典自1960年ATP制度建立以来,政府确定的缴费率要高于养老金支出融资所需的费率,每年养老金收支盈余积累起来,形成养老储备基金。波兰的储备基金是由第一支柱中的所有余额、私有化国有资产的收入,再加上2002-2008年间从养老保险总缴费额中提取的1%三部分组成,为了应对未来人口数量波动引起的退休人数增加而提前进行筹资①。
第三,提供最低保障养老金。瑞典建立了旨在消除退休人员生存危机的基本养老金,以是否是瑞典居民为条件,从而确保瑞典老人退休后都能够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这笔资金来源于政府税收,降低了养老金制度的支付压力②。拉脱维亚也提供最低保障养老金,最低养老保障养老金的标准与缴费工龄挂钩:在工龄少于20年、20-30年之间和30年以上3种情况下,分别用系数1.1、1.3和1.5乘以当年国家社会保障津贴的标准。
第四,有延长退休年龄的效果。名义账户制的筹资模式是现收现付制,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当前的退休者,提前退休在减少缴费人口的同时还减少了养老金的收入,可能会造成中短期的收支失衡。因此,欧亚六国在新制度里规定了最低退休年龄。吉尔吉斯斯坦的一些修正法案规定到2004年6月实现男女公民的退休年龄分别提高3年的目标,即女性58岁退休,男性63岁退休。拉脱维亚还把最低养老金领取年限从女性55岁和男性60岁统一提高到62岁。
三、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在中国实施的条件分析
任何一项制度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都要与当时的基本环境相适应,欧亚六国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优越的基础条件和完善的制度设计,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促使名义账户制的诞生并得到成功的应用,然而,因国情不同,我国并不能简单的套用该套模式。
第一,在政府支持方面,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要对所有的劳动者承担责任,保障群众的生活,保持社会的稳定,同时还要保证社会的发展。名义账户制虽然没有大量的基金积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前年轻然缴纳的保费被直接用于支付当前年老人的养老金,名下的资金账户名义上是"空账",但实际上是"实账",可以较好的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向积累制过渡争取了时间。
第二,在建立独立的基金储备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养老保险、职工的退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办的,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到今后大量职工退休可能承担的资金压力,所以没有个人账户的安排,也没有相应的基金积累。目前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不足,就用个人账户的钱来弥补,个人账户只是一个空账,而严重的空账问题不仅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是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而且随着个人账户"空账"规模越来越大,所要建立的新体制也必将难以为继。
第三,在提供最低保障养老金方面,欧亚六国充分注意到名义账户制缺乏社会互济功能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弱势群体老年时期的基本生活。他们建立了最低养老金制度,其资金完全来源于财政预算收入,最低养老金的资格条件主要是年龄和缴费年限③。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社会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积累的财富也很有限,因此立即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金目前还难以做到。
第四,在延长退休年龄方面,欧亚六国在这方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制定了较为灵活的退休年龄,越晚退休所得到的养老金待遇越高。名义账户制有助于退休年龄的延长,可以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但是鉴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巨大的特殊国情,对于直接改变退休年龄问题比较敏感,所以目前并没有法律文件明确表明可以实施弹性退休。
四、我国养老保险政策转变的可行性分析
将"统账结合"养老保险直接转变到过渡性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第一,名义账户制并没有解决转轨成本的问题,只是延缓解决时间的问题④。名义账户制缺乏内在的收支平衡调节机制,不能有效地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未来的50年里,随着中国老龄化缺失的加重,养老金的支出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定的财政兜底,名义账户制就很难运行下去了。
第二,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模式,如果转向名义账户制必须是全面的系统转变,否则很难成功。这样的全面转变也必然带来新的转轨成本,不利于保证现行政策的持续、稳定性。
第三,在"统账结合"养老保险转向名义账户制后,养老金收益取决于账户累计以及寿命预期因素,公众没有得到未来养老金将会增多的承诺⑤。另外名义账户制中的指数化和年金计算的复杂性,不是普通民众能理解,向普通公众宣传改革内容会寻求普遍支持的难度将会较大。
第四,名义账户制的监管会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名义账户不存在实际资金积累,而只是纯粹的账面记录,增加了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篡改等问题,由于没有实际资金数目,难以建立"账、钱分离"的双向监督模式,容易导致账户信息管理人员的失误、失职甚至违规行为,不利于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保障体系⑥。
名义账户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不能简单的套用,它只能作为一个过渡性的计划,但是最终还是要转向积累制的。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名义账户制灵活性特点,对名义账户制适当变形,使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国内目前的问题,更是能促进做实账户的时机。
注释:
①郑秉文、陆渝梅.名义账户制:波兰社会保障的有益尝试[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3).
②谭卉.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③汪杨.社会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西部财会.2010(5).
④汪杨.社会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西部财会.2010(5).
⑤翁仁木.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不宜采用名义账户制的原因分析[J].就业保障.2010(8).
⑥郑伟、袁新钊.《名义账户制对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贡献和挑战》.第五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论文集.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 [J].《管理世界》(月刊).2003(8).
[2]蔡洁.论"名义账户"制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0(5).
[3]王新梅.全球性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文汇.2005(6).
[4]郑秉文、陆渝梅.名义账户制:波兰社会保障的有益尝试[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3).
[5]谭卉.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6]郑秉文、郭倩.拉脱维亚"名义账户制"运行十年的政策评估--兼评三支柱体系的架构设计.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5).
[7]郑秉文、胡云超.吉尔吉斯斯坦社会保障"名义账户制"运行10年经验与教训[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