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乌鸦爱妈妈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幼儿学习唱歌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唱歌教学过程中,幼儿对单一的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磁带,感到枯燥、无味,学唱歌曲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达不到情感的共鸣,这样老师的教学常常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歌词、图画、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歌曲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生动表现出来,创造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的联合体,能自然地调动起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如在教小班幼儿唱《小鸭小鸡》这首歌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音乐的伴奏下,小鸭小鸡碰在一起,小鸭呷呷叫,小鸡叽叽叫,他们一起唱歌一起游戏……”我们让幼儿先观看课件,然后提问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再教唱歌曲,相信孩子们在观看课件后,对这首歌曲一定有了浓厚的兴趣和鲜明深刻的印象,对歌词也理解了,我们教师教唱起来就容易的多。又如在教大班幼儿唱《双层汽车开来了》这首歌时,幼儿很难理解这首歌的意境,考虑到我们县城孩子见识少,很少有人坐过双层汽车,我们就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教学的方法,给他们放一段有关双层汽车的画面,并配上音乐,使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原来单一、枯燥的唱歌课变得生动、活泼,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会了歌曲。
2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多媒体课件能生动地把歌曲内容展示出来,让幼儿直观的感知,了解和理解歌词,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记忆。如在教小班幼儿唱歌曲《小鸭子》时,因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较困难,特别是不易理解歌词中的“捉迷藏”、“团结友爱”等词语,我们把歌词内容制作成活动的画面让幼儿边看画面边念歌词,重复练习,小班幼儿就比较深刻的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意义。又如:教大班幼儿唱《颠倒歌》时,我们把老鼠、鱼儿、狮子、鸟儿、蚂蚁、大象等动物,制作成活动的课件画面,让幼儿来拖动鼠标,把动物放在颠倒了的不同场景中,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就理解了歌曲的内容。
3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幼儿较快地学唱歌曲
在唱歌教学中,把歌曲内容改编成小故事或把内容制作成几个不同的场景画面,让幼儿通过直观感知,较快理解和记忆歌曲。如:教小班幼儿唱《准会这样》时,因这首歌有三段,小班幼儿要学唱,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容易多了。首先我们把鸟、鱼、兔的不同动态制作出来,设计许多小问号;然后按照歌词内容的顺序设计好操作程序;最后在教幼儿唱歌时,就按照歌曲内容的顺序用鼠标点开画面,这样幼儿在课件画面的吸引下,注意力能集中较长时间,学习唱歌的功效得到提高,在规定的时间内幼儿就能认真学唱,很快记住歌词并学会唱这首歌。又如在教大班幼儿唱《小红帽》这首歌时,我们把歌曲内容创编成小故事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而且把歌曲也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先听故事再学唱歌曲,幼儿通过听故事和欣赏歌曲,就理解了歌词内容,再学唱就非常容易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多媒体教学能深化歌曲本身的教育作用
在唱歌教学中,多媒体能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特定的情景画面、多彩的活动场景等,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唱歌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在唱歌教学中,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幼儿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投影片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课件来指导幼儿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大班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我通过课件再现了小乌鸦怎么爱妈妈的不同情景,让幼儿通过不同的画面感受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让孩子们置身在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他们的情绪受到感染,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关心长辈,热爱妈妈的思想感情,在学会歌益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妈妈的教育。
关键词:情境 教学 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的学习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在游戏中学习,而是需要适当增加一些较为系统而且正规的音乐知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质。由于小学生本身学习的能力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对于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差别还没有完全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的手段。教师采取严厉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们对音乐学习望而却步、心生惧意,最终丧失音乐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方式的适当性与否决定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决定了音乐教学目标能否得到顺利实现。情境教学法和音乐学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能够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彻底放松身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妙,同时也能够将教材中要传递的音乐氛围和情感直观地传达给学生。本文将从情境的来源、情境教学的意义、情境教学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关于情境的来源
(一)情境从生活中来
情境教学的根源在于生活,课堂中选择的任何一种情境都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积累的一种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心理氛围,之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因为它能够通过生动、直观的形象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方式。
(二)情境从自然中来
音乐产生于自然,音乐教学也要回归于自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就要培养学生在自然中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自然、放松、舒适的环境中学生势必会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本质。
(三)情境是人创造出来的
更好的进行情境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善于对情境进行创造。由于学习的内容是提前规定的,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情境的创设。音乐本身需要更多的是创造,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情境的创设,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都是因为有了一些特定的情境才被创作了出来。因此要善于利用一定的条件来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情境,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学习环境。
二、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来为教学展示艺术。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的教学环境,让音乐这门艺术生动的展现给小孩子们,这样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小学时期还是其他学段,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教育为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小学阶段也就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学作为达当前形势下相应教育部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号召,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情境教学的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多媒体课件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和整合性,它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高度整合,在视觉、听觉、感觉上给予多重刺激,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第感受到知识和原理。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抓住多媒体的这种优势,通过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将歌曲情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堂教学环境更加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乐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情境,培养自身具备欣赏美妙音乐和意境的能力。
教师将直观形象、色彩明艳的动画引到多媒体课件之中去,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一方面实现了音乐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则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利用语言创设想象情境
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还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的过程。小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根据起伏的音乐旋律,在脑海中想象与之对应的情境画面。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将音乐和相应的情感、情境融合在一起,用生动有趣的Z言创设一个具有想象空间的教学情境,并使得教学情境和音乐内容、音乐形象高度相关,使得学生能够陶醉其中,充分释放自身的情感和想象力。教师首先需要突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作用亲切的态度和丰富的情感来贴近学生心灵,和学生产生心灵共鸣,然后再作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音乐情境,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音乐之美。
比如,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要想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告诉学生这首歌曲主要讲了一只小乌鸦的妈妈已经老了不能出去捕食,小乌鸦就出去找虫子回来,一口一口喂妈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和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小乌鸦是怎样爱妈妈的?这样,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想象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也让学生切身感触小乌鸦的孝心,从而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关爱父母。
(三)利用表演创设动态情景
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而恰好表演和音乐密不可分,所以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实时引入即兴表演,创设动态情境,使学生积极进入到教学情境中,用歌声去赞美、用动作去描绘音乐内容与意境,然后抓住音乐节奏和旋律,感受音乐美。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应该抓住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多元和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放飞自我、展现个性,使得学生沐浴在轻松自由的音乐氛围中。
[1] 张思艳. 听音乐想象作文课堂实录及分析[J]. 小学教学参考. 2007(31)
一、加强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数字东湖”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积累后,积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要,东湖区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按照“统筹规划、教育专家指导、教研员把关、示范校支撑、师生共同参与”的模式,开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学科齐全、形式多样、灵活方便的个性化本土教学资源。并且还加快了东湖区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步伐,整合全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分布式教学资源网络,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全区教育数据中心,为实现全区网络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师资培训提供数据服务、基础信息和管理载体。
东湖区努力营造“人人关注资源建设,校校参与资源建设”的良好氛围,改革备课形式,开始推行“电子备课,资源共享”的方式。以语文、数学两大学科为试点,废弃手写笔录教案,采用初始电子教案。具体运作模式是以学校年级组为单位,成员分工备课,定时召开备课碰头会,组内成员互相补充,主备学校综合意见加以修改。完稿后的电子教案在全区各年级学科资源共建、共享、共进活动中评选,评出最佳单元设想、最佳课件设计,然后上传至“数字东湖”共建共享的“精品资源库”。各校各年级语文、数学任课教师可下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这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全区语文、数学所有教师受益。
“数字东湖”平台打破了区属学校不能互联互通、不能资源共享的瓶颈。建立起全区电子备课、教育资源共建等平台,从而达到全区教学资源数字化。
二、用好优质教育资源促双赢
东湖区鼓励教师充分用好“精品资源库”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教师们踊跃登陆“数字东湖”,到“精品资料库”搜寻教学所需资源用于备课研讨和上课。实现了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使得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合作,可以集众人的智慧和长处为我所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和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对这实效也得到了提高。如执教音乐课《小乌鸦爱妈妈》,对这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叙事歌曲,教师先利用“精品资源库”中的资源,出示各种鸟类画面,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鸟儿的世界,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鸟,为什么喜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喜欢啄木鸟,因为它能给树木治病;有的说喜欢百灵鸟,因为它唱的歌很美;有的说喜欢小燕子,因为它最勤劳,能抓许多害虫……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还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趁势说出自己最喜欢小乌鸦,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乌鸦反哺》的故事来说明喜欢的原因。精美、感人的动画片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我是什么》的教学,教师利用资源库中“云、雨、雪、雹”等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图像,让学生亲身体验“云、雨、雪、雹”的直观形象,把文字与自己的所见结合起来阅读感悟,享受学习的过程。 再如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教师利用资源库中课件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学生为本 小学 低年级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我一直在研究学习的方向。因此,如何在平时音乐教学中多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积极实践探索为基础,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轻轻松松地学习,归纳起来,我认为有三点:一、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一事物的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基础。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差,他们很难完成自己不感兴趣的、不愿意做的事,如果教师再不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劳、厌倦、反感甚至拒绝学习的行为,俗语说:“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在于教师采用充实、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活泼新颖、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注意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与趣味巧妙地结合。并善于为学生设计有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情景中,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的兴趣、情感、联想。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
如:在《北京有个金太阳》这堂课中,课的一开始就是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并让学生们置身于《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中,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上音乐欣赏《小青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乐谱的情绪,我出示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挂图,并根据曲调故事情节的发展,贴出各种形态的小青蛙,使学生进入到形象直观的画面中去体验青蛙的情绪。
再如,我在进行认识休止符一课时,我用直观教具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我让学生用椅排成十字路,在路口用硬纸筒设红、绿二个交通灯,再请学生戴上红绿灯头饰,手拿八分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卡片,再请部分同学扮演司机当车行至十字路口时,由扮演红灯的小朋友出示休止符,当出现不同时值的休止符时,司机就按出示的符号停止前进,而持绿灯卡片的小朋友也要按灯放行,这样学生不仅在形象的有色有声的游戏中掌握了音乐知识,而且在变化不同的音乐中得到了节奏的训练。
转贴于
二、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自身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使之发生共鸣,激感动力。针对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经常接触的事情加以细致的教育。凡事抓小、抓细、抓身边。切忌假、大、空,导致学生感到迷茫、无从下手。与学生细心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蹲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贴近他们的心灵。与他们真心的交朋友。只有教师通过和学生零距离的交流,把音乐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和情感揭示出来,音乐对学生才有意义。
比如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那一课时,通过生动的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感动了孩子们。连小动物都知道长大以后要回报妈妈的一片爱,妈妈已经老了,自己应该照顾她,小乌鸦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授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时,用自己对祖国、国旗的热爱去感染学生,然后又引导学生联想到天安门和奥林匹克赛场上升国旗的激动场面。这不但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帮助学生把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去,进入到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
三、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自觉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修养。但是在教学方式上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地唱、奏就会很枯燥,因此要不断变化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
我在课上开展了一次音乐游戏。在放音乐之前我告诉孩子们这段音乐是讲两只小动物在一起做游戏的,请他们听了以后动脑筋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出来。听完一边后接着放第二遍时,孩子们马上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一开始学小兔跳,听见音乐变了马上改成熊走路。由于这音乐十分符合小动物的特征,A-B-A的段式十分明显,孩子们在变换动作时卡的也很准。几乎是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理解了这首曲子,并且用动作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而且我发现,孩子们自己动脑筋理解表现的东西他们特别喜欢再听一遍,再来一遍。在孩子们要求我放第三遍时又学生提议女孩子演小兔,男孩子演熊,孩子们都同意了,高兴的开始分角色表演,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根据这个游戏中体现出来的情况,我在接下来的课中加入了很多表演唱,而且基本上都是孩子们自己主动创编的动作,孩子们十分喜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感恩节的来历及意义。
(2)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发现想感激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听说过感恩节,知道感恩的意思,生活中有过表达感谢的经历。
材料准备:卡纸、胶棒、《感恩的心》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们知道感恩节吗?感恩节都要做些什么呢?(可提前让幼儿自己查资料,多方面了解感恩节的起源)
2、帮助幼儿了解最想感谢的人
师:感恩节就要到了,我们应该感谢身边的人。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为什么?
小结:我们要感谢的人有很多,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在生活中,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
3、引导幼儿学习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4、教幼儿制作小礼物表达感恩
(1)师: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别人的感恩。小朋友肯定会想到很多好办法,今天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个,你们想用哪种就用哪种。
(2)教师展示制作小礼物——压花的方法。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不同的人表达感激之情。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方案2
一、大活动名称
happy thanksgiving day!――“感恩你我,真情成长”
小班:亲亲一家人
中班:让爱住我家
大班:感恩的心
二、大活动目标
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
三、活动安排:
开幕式:11月19日(周五)
主题活动:11月22日――11月26日(包括家长半日活动设计)
闭幕式:11月25日(小、大班) 11月26日(中班)
四、阶段性工作安排:
一、环境:大展板的制作,18号前完成
1、背景(幕布亦是海报)的制作。
各级部将各自活动的具体安排(必须写清活动名称、目标、准备、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在2k的铅画纸上。经园部审核后由中班统一布置和装饰。
2、老师每人制作一个自己的感恩小海报,装饰在各年级大海报周围。
3、各班环境:小、中班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鸡,布置在教室;
大班制作感恩海报
二、开幕式
1、时间:11月19日上午10:00
2、参加人员:全园幼儿
3、主持人:(中班)
4、过程:
a、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幕
b、情景剧表演《感恩节的雨来》
c、“爱的语统”:爱心撒播关怀,四叶草传递祝福,黄丝带洋溢真情!
d、感恩宣言:小班――爱自己,爱家人
中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
大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生活
三、主题教育活动准备
1、各级部按照各自的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并做好过程资料的整理。
2、家长半日活动可以与本次活动相结合。
3、各年级的特色活动
大班年级
(1)护蛋活动:每人从家中带一只生鸡蛋,可以装扮鸡蛋也可以给鸡蛋取名字,扮演鸡蛋的爸妈,一天保护好鸡蛋,不让鸡蛋破碎掉,体验爸妈养育宝宝的辛苦,学会感恩。
(2)大带小活动:大班的孩子到对口小班找一个弟弟或妹妹,照顾弟弟妹妹一天,跟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戏、一起吃饭……体会做哥哥姐姐的自豪。
中班年级
护蛋活动:每人从家中带一只熟鸡蛋,扮演鸡蛋的爸妈,一天保护好鸡蛋,不让鸡蛋破碎掉,体验爸妈养育宝宝的辛苦,学会感恩。
小班年级
火鸡展览:亲子在家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鸡,进行火鸡展览活动。
四、感恩节闭幕式活动准备及分工
1、各班准备一节教学活动。
2、主持人、串词。
3、爱心传递:小班准备好护手霜、信物爱心,
中班准备好信物幸运草,
大班准备好黄丝带。
传递后中、小班由家长将信物贴到“爱心墙”上,拍照留念。
大班活动时间:
25号上午举行
活动内容:
一、室内:亲子制作海报
二、室外:闭幕式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团队爱的宣言:爱家人、爱朋友、爱自己、爱生活;
让爱心在我们之中传递;感恩你我,真情成长!
2、情景剧表演《感恩节的由来》
3、请一名幼儿介绍“爱的信物”――黄丝带的意义
4、全场“爱的传递”。
5、集体欢庆感恩节:跳火鸡舞。
小班活动时间:
25号下午
活动流程:
(一)、室内
用特殊的方式:幼儿、家长互表示爱意
(二)、室外
1、儿歌表演《我爱家人》。
2、爱的宣言:心中有爱就要说出来: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对彼此的爱。
3、童话剧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方案3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4日
活动地点:
各班级
活动过程:
一、 欣赏话剧感恩节的由来
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习俗,理解其意义,懂得感谢、尊重他人。
二 、感恩游行
走入班级,对曾今帮助过你的老师、小朋友表达谢意。
三 、“感恩节”特别活动----护蛋之情,感恩之心。
让孩子们了解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了解父母之爱的无私。
四、 欣赏(感恩的心)故事。
五 、手语(感恩的心)感恩的话。
六 、幼儿制作。(爱心树)
七、 感恩节宴会。
比赛游戏:搓玉米。
以下需要家长配合:
1、 11月24日请家长早晨送孩子来幼儿园前带一个煮熟的鸡蛋,在鸡蛋上面写好宝宝的名字。
2、 11月24日聚餐时请为宝宝准备两种以上水果(苹果、香蕉、桔子、葡萄),我们将制作(水果沙拉)以及感恩节食品富有传统特色如:葡萄干、栗子、玉米饼、南瓜饼(熟的)切片面包、火腿、花生、等以及家长制作的“拿手菜”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注意事项:
1、为了宝宝身体健康,请家长为幼儿准备的食品是正规的厂家食品。
2、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请家长准时送宝宝入园及带好活动所需的物品。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方案4
一、大活动目标
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
二、大活动名称
“感恩你我,真情成长”
三、活动安排:
开幕式:11月xx日
主题活动:11月xx日——11月xx日
闭幕式:11月xx日
四、阶段性工作安排:
一、大展板的制作,18号前完成;
1、小班级部完成横幅的打印及制作。
2、背景(幕布亦是海报)的制作。
各级部将各自活动的具体安排(必须写清活动名称、目标、准备、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在2k的铅画纸上。经园部审核后由中班统一布置和装饰。
二、开幕式及准备分工;
1、时间安排
开幕式将按照大、中、小的顺序进行,时间安排如下:
大班:15:00-15:15
中班:15:25-15:40
小班:15:50-16:05
2、家长宣传工作到位
3、主持人
各级部推选一名能渲染气氛的主持人介绍本级部活动的目标、内容安排及家长配合。
4、开场方式
各级部设计一个感性的开场方式,要能够让家长了解我们活动的意义并支持我们的活动,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如:大班可以用手语表演“感恩的心”作为开场,中班可以排练一个简短的表现同伴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情景表演,小班可以用音乐游戏“小乌鸦爱妈妈”作为开场。)
5、各级部所需音乐由自己年级组负责统一整理、建包后拷到办公室桌面上;
6、开幕式过程资料的拍摄与收集,活动新闻及时上传由大班级部负责。
7、过程设计:
上午活动:(8:30)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幕(陈霞)
2、园长致开幕词
3、大班教师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4、全体表演《幸福拍手歌》(钱婷婷领)
下午活动:
1、大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长介绍级部活动意义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级部推荐及安排)
2、中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长介绍级部活动意义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级部推荐及安排)
3、小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长介绍级部活动意义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级部推荐及安排)
三、中班级部准备好去孤儿院的相关事宜。
1、家长宣传工作到位。
2、联系孤儿院、车子;标语的打印、横幅的制作。
3、领好幼儿园园旗、园服、园帽。
4、慰问礼品的准备。
5、幼儿安全教育、礼貌教育。
6、过程资料的拍摄与收集。
7、活动新闻及时上传。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策划方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情感。
(3)通过活动,培养感恩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感恩节,知道自己应该感激的人。
材料准备: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课件,爱心卡,彩笔。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导入活动
(1)师:我们班这么多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獾的家也是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小獾在说什么?怎么说的?它们的心情会怎样?
(2)师:小獾说出了自己的爱,那你们有多爱爸爸妈妈呢?怎样爱你的爸爸妈妈?
总结: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的说出来。
2、倾听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看相册
师:你们都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更爱自己的孩子,你们听,他们在说什么?
(1)教师读信,提问: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总结: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2)看“相册”,提问:从这一张张相片上,可以看出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一起制作一本“爱的相册”吧!
(3)请每个幼儿说一句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总结: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3、听爸爸妈妈表达爱的录音
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地回报父母。
4、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1)看录像。
师: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绘画爱心卡。
师: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爱,让我们把我们的心愿画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方案5
一、活动目的
知道除了家里人以外,还有很多不同职业的人为我们创造了生活的便利,懂得感激他们的劳动。会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对身边劳动者的感恩之心。知道身边有很多为大家默默奉献的人,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美好。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听过或者唱过歌曲《感恩的心》。
材料准备:有关环卫工人、服务员、警察、农民、司机、快递员等不同职业的工作视频(可以挑选1~2个),歌曲《感恩的心》。
三、活动过程
看视频导入
(1)提问(比如看环卫工人清洁街道的过程):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他在做什么?
总结:环卫工人在扫地,在清理垃圾桶。
(2)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搞环卫的叔叔和阿姨们,我们的街道、垃圾桶,我们社区的周围、我们的幼儿园周围,会变成什么样子?
总结:环卫工人叔叔阿姨们为了让街道、社区干净整洁,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我们都应该感谢他们。
生活中,还有哪些为了大家而辛勤工作的人?
幼儿自由地讲述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对幼儿的讲述做总结点评:要感谢他们,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
四、欣赏音乐《感恩的心》
请会唱的幼儿跟着唱,不会唱的幼儿跟着用手掌打节拍。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音乐的审美情境
音乐的审美要求体验的这一意境,既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构建音乐审美情境对小学生尤为重要。一首音乐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作品体裁、曲式结构等许多相关的知识。若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能有效地浓缩时间和空间范围,为学生的认知创造具体的审美意境。按《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制定的教材“聆听”部分的所有课时,几乎都可以融入由信息技术资源构成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审美体验需要凭借想象的翅膀,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其提供了这一支持。如《小青蛙》、《三只小猪》、《袋鼠》、《天鹅》、《小小白鸽》这大批乐曲的欣赏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则能把音乐形象由抽象变为具体。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借助生动的形象而更加深刻到位。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到资源丰富的网络中收集各种形式的图片、视频及动画资料,利用媒体制作软件加以有机合成。教师现场的乐器演奏或是此曲目的电脑音乐作品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一起运用于课堂,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上音乐课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不受限制,对于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或发现,都及时给与肯定。如上《我和星星打电话》歌曲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满天星空的不同美丽画面,学生面对那些美丽的画面,赞不绝口。这时候,我就及时提问:美丽的星空里有些什么美丽的东西呢?美丽的星空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美丽的星空下,你想做些什么事?如果你与美丽的星空打电话,最想说些什么?……这时候,学生们个个都特别有兴趣回答问题了,开动脑筋,各抒己见,我及时肯定了有创意答案的学生,对于答案普通的学生,我也及时鼓励他们再开动脑筋想—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下来的声乐教学任务也完成得特别好,很好地完成了该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们在不断的设问与答问中,引发了联想,开阔了思维,培养了思维创造力,拓展了视野。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其与音乐教学的有效整合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单纯到复杂等,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如果说听觉感受是进入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情感的抒发便是音乐审美的中心了。如在教学《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现的对妈妈的爱,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羊羔跪乳”的图片,并欣赏了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到我该怎样爱妈妈。这样既创设了特定的教学情境,又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歌曲所表现内容做好铺垫。又如歌曲《留给我》,如果只让学生干巴巴地学唱歌曲,学生很难理解其蕴涵的深意。在教学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地球环境恶化的一系列画面: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河流污染、稀有物种灭绝、各种灾害频发等,并设计了一段地球妈妈在哭诉的录音,声画一体的教学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损失和灾难,唤起了孩子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文字因为有了音乐而有了生命,情感因为有了音乐才有了共鸣,课堂上看不到嘻嘻哈哈的笑脸了,有的学生的脸上甚至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并强化学生的艺术创新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小学的音乐课上,造成现在教师死抠教材、学生机械模仿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例如《春天来了》是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学的一首欢快的歌曲。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春天来了》,引导学生从音乐节奏方面去感受春天的喜悦心情,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和歌词。在上这堂课时,我将有关春天的视频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被风和日丽、莺歌燕舞、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景色所吸引,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桃花、燕子、蜜蜂”等在高兴欢唱着“春天来了”的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起来。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通道自主学习歌词,去充分欣赏、想象和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一、语文教材是主要内容
(一)深挖教材。
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建立起某方面或多方面的联系,可以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某篇课文的前期准备,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点的扩展,或是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深化,或是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的或全册课文中某个方面知识的延伸。
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国的传统节日》专题,学生们搜集了不少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有话可说。可以在班中举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广会》的活动,进行习作训练,将全班的优秀习作整理装订成一本习作集,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爱多,付出的少,觉得父母对‘我’的所有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经常埋怨家长的种种不是”,结合这种情况,在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教材中安排《了解父母的爱》,设计系列活动,学习了《妈妈的帐单》等课文后,引导学生们收集关于描写父母之爱的诗词、歌曲、文章、名句等,熟读成诵。举办读书交流会;向父母及长辈了解爸爸妈妈生育“我”、养育“我”的艰辛,进行口语交际;观察父母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父母的辛苦;模仿《妈妈的帐单》一文,设计一张“父母的帐单”,与家长一同计算从生育“我”至今,所花销的生活、学习费用,一直到供“我”大学毕业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再算一算父母给我们的爱,又是多少……至此学生感慨:“父母的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限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想想“我”今后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这份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并主动对父母说几句真心话,写几句肺腑之言。
做足、做透这系列活动,学生不再口是心非地承应老师“我要爱父母”,空洞地承诺“我要怎么怎么做”,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
(二)课前预习。
一些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在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教学前,就可鼓励学生去寻找更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一同分享《春天的诗会》。一年级下册《识字6》是数量词归类识字课,只有4句话,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幅不同的画面中。语句十分简洁,每句话中又包含了4种事物,其中几种事物是学生少见的,认识事物就成了学好本课的前提。这个问题可以预先解决,让孩子们分组合作在各科教材上找到课文中的事物,理解“一畦、铜号”,区分“海鸥——飞鸟;帆船——军舰;秧苗——稻田”。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响亮的呼声。可一些教师埋头苦干,寻找资料,制作课件,一个个精美的课件成了“道具”,学生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围着展示台团团转。为什么不让他们从唾手可得的材料入手呢?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只有六七岁,但是他们搜集资料的潜力令人吃惊。教师应该放弃“个人秀”,挖掘学生预习收集的潜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小主人。
(三)课堂争论。
教学中常有疑点令同学们争执不休,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研究课题。当教学到“非比寻常”一词时,有学生质疑应该是“菲比寻常”,并振振有词“电视里的广告就是这样说的,还是王菲代言的呢,超市里的可乐罐上也是这么印着的”。现代传媒的“偷梁换柱”,误导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理解。可引导学生课余在超市里和电视节目中、街旁广告牌上……咬文嚼字,打假!
(四)课后延伸。
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延伸,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让学生编辑小报、班刊、作文选,都是给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文,就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编绘连环画;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第八组教材,可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中国神话、传说,举办“神话、传说故事会”。
二、家庭学校生活是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耗时多、效率低的状况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过分重视教师的教,未能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在语文教学内部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把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而未能将语言学习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范畴中来,忽视了“生活是‘源’,书本是‘流’”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次外地访问团来我校交流,我班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我是小导游员”的主题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学下列内容:搜集图片并给图片写简短的文字说明,或尝试做小导游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名胜,或扮演角色表演,两三个人一组,一位同学当“导游”,访问团老师做“游客”,“导游”根据展示的画面依次介绍景点,“游客”边听边看边向“导游”提问。
丰富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大课堂,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库,身边的人、事、物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关于学生使用压岁钱问题,可以设计“喜忧参半的压岁钱”、“使用压岁钱浅谈”、“你对压岁钱知多少”、“打理压岁钱妙计多多”等主题,运用口语交际、编小报、作文展、故事会等形式展开活动。
这些校内、家里的主题系列活动,内容丰富且有层次,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善自我。
三、学科融合是补充内容
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比如《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有一个单元是《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进行了小调查,收集了有关动物的资料图片,可以请学生展示、介绍喜欢的小动物,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展示与提高。
再如《人自然社会》这一课,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分组了解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其间可以走访环保部门,还可以做一些实验,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讨论确定治理方案,再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给有关部门写信或者写倡议书。除此之外,学生自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设计宣传标语、成立环境督察小组等。
【关键词】多媒体 运用 优化 音乐 课堂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以其利用计算机的各种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种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因此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这为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例如,在教授唱歌曲《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入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生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我也骑马巡逻去》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少儿歌曲,在教学中把有关蒙古大草原、那达慕盛会等风光录入光盘,再配上二胡独奏曲《赛马》。在导入新课时,先问学生去过蒙古没有,想不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然后点击鼠标,放映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正骑马扬鞭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再如,在欣赏《十面埋伏》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乐曲表现的那种四面楚歌,悲切壮烈,气吞山河的历史场面,可将电影《西楚霸王》的片段剪辑下来,配上乐曲,让学生边看边听,营造一个如临其境的欣赏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楚汉之争的战场,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表现的涵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直观形象,突破难点
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T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再如,教学《敲手鼓的小巴郎》时,由于此歌曲中的音乐记号较多,学生不易掌握,有V(换气记号)#(升调记号)等,在歌单显示时,把它们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并不停闪现,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的变换。如《大鹿》中的后十六节奏,以及表现小兔求救心切的乐句,《放牛歌》的衬词、《雨花石》中的难点节奏,都可以用闪现、移动、颜色变换、放大显示等方法来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乐理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集成化功能制作软件,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如在教授“八分音符”时,就可通过“小兔分瓜”的画面,在屏幕上演示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的过程,并在每份上标上相应的节奏符号,让学生形象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含义,这样一来,学生仿佛在欣赏一则童话美术片,使之眼到、耳到、心到,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三、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例如《鸭子拌嘴》的乐曲发展顺序是出发—到池塘—拌嘴—回家,在录音时,可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击那个乐段,就会播放那个乐段,还可以将“拌嘴”这一乐段设定成循环播放,反复聆听,便于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更深入地理解。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运用;途径
信息技术既可以扩展小学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其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又可以深层次地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加快音乐课程观念的转变,加速音乐教学方式的改变。下面,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角度来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 搜集信息资源,压缩音乐时空,构建音乐审美情境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构建音乐审美情境对小学生尤为重要。一首音乐作品所涵概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作品体裁、曲式结构等许多相关的知识。若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能有效地浓缩时间和空间范围,为学生的认知创造具体的审美意境。按《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制定的教材“聆听”部分的所有课时,几乎都可以融入由信息技术资源构成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审美体验需要凭借想象的翅膀,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其提供了这一支持。如《小青蛙》、《三只小猪》、《袋鼠》、《天鹅》、《小小白鸽》这大批乐曲的欣赏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则能把音乐形象由抽象变为具体。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借助生动的形象而更加深刻到位。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到资源丰富的网络中收集各种形式的图片、视频及动画资料,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媒体制作软件加以有机合成。当然,教师现场的乐器演奏或是此曲目的电脑音乐作品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一起运用于课堂,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美的享受与音乐的熏陶。
2. 综合各种信息,创设音乐情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自然界与生活中也充满了音乐,如何将这些信息也带入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去,相应的网络资源库及录音编辑等技术手段都得到了应用。只有真实的节奏旋律整理展现在学生周围,学生的模仿天性和表演欲望才能被积极调动起来。如在《粉刷匠》、《拾稻穗的小姑娘》、《小乌鸦爱妈妈》等“表演”部分教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同样能够为教学创设音乐情景。学生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自己去想象去体会,在模仿(节奏、音调)、表演(歌曲、乐曲)、编创(填词、舞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音乐素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在音乐欣赏中培养的,学生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如《龟兔赛跑》是一首管弦乐曲。作品里出色地选择了最适当的乐器来表现动物的性格。它用单簧管表现兔子的骄傲,用大管表现乌龟的年迈,用长笛表现小鸟的鸣叫,用双簧管、圆号、长笛、小号来表现树林的热闹……学生原本对抽象的音色不易听辨,通过结合动画欣赏这首乐曲,就很自然地将抽象化的乐器音色与动物形象地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听辨能力。在发声练习中视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第三册中,学习“do、re、mi”三音和四年级的《小音符做游戏》教学中都可以运用网络课件或教师自编的游戏课件将学生对音符的识记运用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结合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视唱练习充满乐趣。
3. 扩展教学手段,呈现海量知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小学音乐课要求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中外器乐,能够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而我国现阶段部分学校的音乐设备建设有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则能够更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而且如果只进行分散教学,学生则不能进行横向比较,无法分辨同类乐器在音色、性能、表现力等方面的不同。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则能比较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从网络中获得各种乐器的图片及演奏片段,让学生边听辨边观察,充分运用视觉来帮助听觉,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及其效果。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把具体的作品乐器与名人名家和音乐故事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4. 拓宽信息渠道,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不仅仅针对教师而言,对于学生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教师必须利用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延伸等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音乐课程资源的建设更应该是学生的事情,让学生围绕课题搜集材料,整理信息(可在家长的帮助下),使学生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具体化个性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培养其音乐学习、信息技术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还不完善,加上判断力辨识力和Www.省略自控力较差,教师应该更好地加强师生交流、师师交流、生生交流,利用课题控制、项目控制等方式使学生自身音乐学习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有效。
5. 搭建实践平台,创造展示机会,提升学生音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