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服务工作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工作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服务工作论文

第1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满足全校师生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保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是支撑学校整体工作顺利、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后勤工作是实现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有效动力,是开展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其次,后勤的行政工作是降低培养人才的成本,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全校师生开展教育的课堂,可以保障高职院校健康发展与稳定运行。

二、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特性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在占据学校工作重要部分的同时,有着其区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身特性。

(一)基础性与保障性的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后勤保障工作具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用。它不单单在物质上给与保障,在通过后勤人员良好的服务与热忱工作态度的同时也无形中给师生们提供了情感保障。

(二)服务性与安全性的结合

后勤的工作人员应该以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规范的工作来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师生能够拥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进行学习。

(三)管理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就在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表明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学校是一个无形的大讲台,后勤人员同时也是不站讲台的教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劳动教育、爱护公务教育、爱校教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

后勤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与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其自身的特点也正是顺利推进后勤工作改革的基础,所以必须创建节约型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理念作为一种理想、观念,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和教育中已经大量的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尤其是在大型的上市企业。因为理念一词不仅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其中的成分也很多。理念对于实践的意义与意识来说更加的浓郁,其内涵迫切表达了改进对于管理团队的意义。因此,后勤管理与服务制度在高职中不仅是表达了一中观念也是一种理想诠释,可以作为行动指南是它独特的一面。伴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进步,示范性后勤管理观念在高职院校中的不断更新,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格局,在新格局中稳步地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牢固的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我们知道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它不同于任何一个社会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它具有特定的运行目标与市场,并且这个市场的主体也是特殊的,它主要围绕高职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必须在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前提下,以科研、教学的改进和师生的生活水平提高出发,通过公益实现服务带来生存,服务带来发展,服务带来效益的最终目的。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中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是通过管理规范、管理思想以及优质服务来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的。它具有教育与服务的双重性。因此,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与服务理念,是顺应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最基础前提,同时也是科学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有效创新“精细化、柔性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式

一定的模式既体现一种管理的理念,也是活动内容与流程的重要展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进步的灵魂。在国家不断深入地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汹涌浪潮中,高职中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更加有效的创新采用“精细化、柔性化”的管理服务模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管理过程与细节,实施精确的计划、控制、考核、决策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拥有人本与科学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注重细节;二、科学量化;三、立足专业。为了把精细化管理做的更好必须把这三点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更是一套管理方法。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性越来越强的今天,企业要向做大做强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也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其中包括:一是精细化操作,就是指后勤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与标准进行,为了让学校的基础运营更加正规化、标准化,员工都应该遵循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二是控制方面的精细化,它要求后勤的管理工作必须遵循设计、审核、执行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全局控制,这样就可以减少管理上的漏洞;三是精细化的分析,这一点尤为重要,它是精细化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后勤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跟踪。柔性化管理重点强调以人为本,根据组织的文化、精神气氛以及共同的价值观进行人格化的管理。在研究人的心里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强调尊重人格、适应人性,重在文化的渗透与情感的触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必须要加强学生队伍的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服务与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其次要发动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坚持后勤部门的领导基础上建立各种自律委员会,时时掌握学生们的需求与意见。当然要不断加强和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做到以德服人、以情动人,以修己安人方式,在师生中创建持良好的管理形象,进一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三)打造一支业务素养高、竞争力强的后勤团队

高校的后勤工作渗透在包括从师生衣食住行到校园安全,从教学科研到管理服务等等方方面面,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是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高校的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来看,管理与服务人员的配置结构不均合理,后勤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后勤职工或者一些分流职工。这些人很大程度上缺乏娴熟的业务素养,年龄结构老化,缺乏生机与活力,并且知识面比较狭隘。因此,高校就必须适时引入新人新方法,挑选知识性与技术型并存的鲜活力量来充实后勤管理队伍。在建造一支知识型、专业型的骨干队伍的同时,要加强队伍的培训工作,让员工在知识水平与业务水平上不断地提高,增加人力价值。其次,还要加强监督与激励制度,完善招聘、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方法,激励员工的认真工作态度。总之,高职院校中的各种工作与后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模式戚戚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与服务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建立多种培育模式,将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四)着力培养具有深厚底蕴的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形成。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等等内容。对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而言,文化贯穿于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也是管理工作人员和师生生活的具体形式。由此,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就这样地应运而生。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不仅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展示,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它既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战略部署,有效地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在高职院校中的建设与发展并作为精神食粮贯穿在师生的生活当中。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历史使命,他们表现出来的服务意识与道德行为不仅了体现了荣誉感与责任感,还展示了一种文化。通过对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的培育,营造一种向上的氛围,产生顺应发展的凝聚力。这种培育战略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天然动力,大力加强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文化建设的指标之一,同时占据重要地位。

四、结语

第2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1.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广大社区统战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立足基础工作,基本上建立健全了社区范围内统战成员数据库,并分门别类、建档立簿,输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夯实了统战基础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社区统战工作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统战对象的构成状况和变动情况,实时动态更新统战对象资源数据库,实现了社区统战资源底数清、情况明、工作实,为更好地服务社区管理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绝大多数社区都建立了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坚持把社区统战工作与社区党建、社区管理、社区宣传、社区服务、创建和谐社区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社区统战工作有效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大部分社区着眼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社区统战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学习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等工作机制,形成了领导带动、社区联动的社区统战工作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社区统战工作。有的社区还广泛开展社区党员会、居民代表会、统战成员联谊组织、信教骨干群众座谈会等多种“同心”活动,畅通联系渠道,倾听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把社区统战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轨道。

3.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各社区在充分整合社区党政资源、统战资源、社会资源、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化的理念积极推进社区统战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统战工作全面融入社区管理和建设的方方面面。广大社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各方面资源,采取结对、帮扶、共建等多种形式,有效利用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场地、设施、器械等资源条件,形成共享共创工作合力,促进了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大部分社区都积极开展“双向服务”,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医疗服务、法律咨询、便民服务等活动,调动社区统战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同时,通过依托社区优势,把秧歌队、腰鼓队等文体活动作为联系统战成员的阵地和桥梁,吸引广大统战对象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营造了社区统战成员、居民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服务社会管理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1.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组织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虽然社区统战工作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但有的社区统战组织网络仍不健全,有的社区统战工作队伍力量短缺,大部分社区统战委员身兼数职,负责多项工作,往往疲于应付,开展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精力不够,社区统战干部更是严重不足。

2.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载体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年来,社区统战工作活动载体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但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社区统战工作载体不同程度地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有的社区没有统战成员活动场所,甚至有的社区统战成员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活动。

3.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虽然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多,但在更好地融入社区管理创新、更好服务社区管理等工作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为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

4.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虽然各社区在创新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上,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但社区统战活动平台不够宽阔,统战部门组织开展社区活动不多,影响力不大,甚至有的统战成员常年不参加社会管理活动。

三、关于深化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统战工作,必须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创新组织网络,工作载体、体制机制、活动平台,从根本上化解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制约瓶颈,更好地发挥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创新组织网络,努力扩大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影响力。社区统战工作是一项对象广泛、社会性强的工作,必须从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上完善纵横交织、立体交叉的网络体系,实现社区统战工作网络全覆盖。探索建立完善社区统战工作组织体系,社区、楼宇层层健全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充实人员力量,统筹协调统战进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统战网格化管理,在一个或几个相邻楼区形成的网格中,按照有队伍、有场所、有制度、有牌子、有办公设施要求,设立网格统战工作室,配备专兼职统战干部,广泛设立统战沙龙、统战之家、统战工作室,组建统战信息员、统情快递员,加强网格单元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浓厚的社区统战氛围。积极搭建社区统战成员联系平台,通过建立“统战快递站”、成立社区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共建社区联谊小组等形式,实时全面掌握社区统战成员情况,提高社区统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统战成员“建一策”直通车,通过在网站上公布征求意见信箱、编印“献一策”活动简报等方式,及时反映统战成员意见诉求,最大限度地畅通统战服务社区管理渠道,更好地推动社区建设。

2.创新工作载体,努力增强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凝聚力。完善的工作载体是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必须坚持把加强基地建设作为统战工作融入和服务社会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建设统战成员教育基地、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统战部门联谊交友基地、统战理论调研基地等,不断拓展社区统战工作阵地,更好地发挥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定期联系党外代表人士的交友谈心制度,搭建社区统战成员之家、少数民族之家、社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席会等社区统战工作阵地,紧密联系各方面统战代表人士,通报情况,增进交流,把统战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中来。探索完善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统战成员创业基地、统战部门联谊交友基地、统战理论调研基地等阵地建设,为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造完善的工作载体,更好地发挥统战成员服务社区管理工作。

3.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信力。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区统战融入和服务社会管理,必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筑牢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制度保障。积极建立健全社区统战委员(干部)职责及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党政有关部门统战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处理突发机制和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关制度,有效推进社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联席评价进出机制,采取上级评议、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工作业绩等予以评价考核,建立客观公正、重点突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违法违纪一票否决和综合评价末位淘汰的方法,对党外代表人士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确保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代表性和纯洁性。

第3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2011年,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按照相关要求,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都逐步实行了免费向社会开放。经过两年多免费开放工作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证明,免费开放使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文化的能力明显增强,对社会文化服务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强化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对群众文化需求的正面导向作用。

1免费开放提升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社会形象

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益的重要阵地,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公民的文化服务及正确的文化导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重要媒介。免费开放,取消了公共图书馆办证费、验证费、自修室使用费、电子阅览室上网费、存包费等,将图书借阅服务、视障阅览、音像资料、信息查询、上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资源浏览、自习自修、特色馆藏、公益讲座等资源彻底向公众开放,不设限、零门槛,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公共”的资源,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使用公共图书馆,激发了广大公民的学习热情,大量的人群进入图书馆成为免费开放的受益者。

2免费开放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职能的发展

由于免费开放,对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抓这一契机,增强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图书馆要形成自身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丰富免费开放内容,提升综合效益,提升文化品味,影响人民群众文化修养。通过开办各种展览、阅读活动、读者交流活动、读书日、与省外公益文化讲坛联动互补、视听在线等特色活动,利用新服务技术,提供免费电子阅览室、馆内开放的免费Wifi服务、免费各类电子出版物、免费数据库等服务,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加强开发馆藏文献资源,重视特色专题建设。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宣传免费开放工作,吸引更多社会大众,扩大免费开放公众知晓率,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公共图书馆,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功能作用。

3免费开放丰富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内涵

免费开放要求图书馆必须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适应公众多层次的需求,从多种渠道提供各种服务,加强新技术服务方式的建设,如网上借还、自助借还、网上新书通报,微信读者圈等形式,拓宽服务对象范围,从过去坐等读者上门到随时可以与读者保持联系,了解读者的文化需求。加大数字图书馆建设,重视虚拟网络资源,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知识服务,满足深层次读者需求,将公共图书馆从单一的阵地服务,变成发散性的数字化远程服务、个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积极开设分馆,方便读者阅读需求。

4免费开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要求免费开放与一年365日天天开放,造成读者数量激增,一年新增持借书证读者大概增加数千人,对图书馆的藏书、服务、工作人员及经费保证都是极大的考验。各地政府应将免费开放工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加强领导,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免?M开放工作平稳、规范、有序开展。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量大量增加,而人员、设施、技术配备跟不上读者需求,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积极争取增加人员编制,增加聘用人员数量,向社会聘请志愿者。

第4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中新网7月2日电 据福建侨网消息,6月30日,福建省侨务工作课题调研优秀论文暨侨务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福建省侨务办公室新办公大楼召开。福建省侨办副主任叶康勇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课题调研是开展侨务工作的指南针,新时期的调研工作,要注重深入基层、突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提高调研的可操作性、对策应用性和前瞻性,扩大课题调研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注重提高全省侨务干部素质,锻炼侨务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型机关。

会上,福建省侨办纪检组长闵惠君宣读了获得2009年优秀课题调研论文的名单,省侨办领导为23篇获奖论文的作者和3个组织奖单位的代表颁发了奖状和奖牌。副巡视员郑惠文主持会议,他总结了去年福建省课题调研的经验成果并且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侨务课题调研工作。

会议强调,全国侨务工作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随后福建省侨务工作会议也将召开,今年全省侨务干部要围绕如何开好这个会议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提高调研课题的可行性和影响力。福建省的侨务工作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今后的课题调研工作,各级侨务干部要善于总结福建省在海外华文教育、华侨农场改革、散居归难侨扶助、侨务引智引资等各项工作的亮点,在理论上积极思考,全面提升,为全省乃至全国侨务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会上还进行了侨法颁布20周年的纪念活动,省侨办为各地市分发了新编的福建省《侨务法规汇编》。

第5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开展知识化服务是专业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也是专业图书馆快速持久发展的主要途径。2006―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连续组织召开了以知识服务为主题的学术年会,深入讨论了知识服务的理念和实践,明确了知识服务的基本内涵,总结了各个专业图书馆机构的服务经验。2008年,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主题,以“知识化服务进程中的专业图书馆:技术、方法和服务”为主题,从知识服务的组织技术、服务方法和服务工具角度,深入讨论满足知识服务需要的资源组织方法、技术系统开发、平台工具建设、服务产品开发和营销等问题。现面向社会广泛征文。

征文提示:年会重在业务实践探讨与成果交流,旨在反映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进展与趋势,反映各个专业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实践,以及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和平台构建等,以促进业内同仁的沟通与学习。征稿体裁不限,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研报告、项目实施、发展规划、业务布局或建议方案等,但内容应侧重于图书馆事业发展或工作业务开展中知识服务的实证分析、成果交流、系统建设、产品开发、服务体验等,鼓励机构、团队、小组以群体作者身份参与。

一、征文主题内容

2008年年会论文征集范围包括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系统、服务工具和产品开发等,同时征集专业图书馆服务的各个方面来稿。

1.支持知识化服务的资源组织

・资源共享建设:体制、模式和实践

・深度信息组织:方法、系统和技术

・专题信息组织:方法、技术和运行

2.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学科化信息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

・专题信息服务

・情报服务

3.知识化服务的系统、工具和产品

・专题信息服务系统

・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服务工具平台

・知识服务产品开发

4.专业图书馆管理探讨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

・专业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图书馆服务文化

二.征文要求

1.内容要求

(1)研究问题明确、具体,论点明确;

(2)论据充分且有实际材料(如统计数据、事实、自己或他人的调研发现、工作中积累实证等)的支持;

(3)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笔精炼,

2.格式要求

(1)投稿文章必须为以前未在公开刊物或会议上公开发表过的文章。

(2)字数以5000字以内,推荐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WORD格式);

(3)论文请用A4纸打印,格式为:中英文标题、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工作单位、电话、E-mail、邮政编码);

(4)征稿截止日期:2008年8月30日;

(5)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三、论文评选及出版

专业图书馆学会将邀请资深专家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征文进行评奖并颁发证书,优秀论文将结集出版。

四、其 它

1.会议地点:待定(初定扬州)

2.会议时间:2008年10月中旬

3.参会方式:投稿参会;直接报名参会。

4.正式报到通知将于会前20日发出。

5.来稿请寄: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编:100080,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收(请务必注明“年会”字样)

联系人:赵树宜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

传真:(010)82626821

电子邮件:wangyy@mail.1as.ac.cn

http://www.csla.org.cn

第6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现刊厅;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0-0074-02

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它将人类推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众多的馆藏文献资源中,期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参考价值。它以内容丰富、新颖,出版快捷,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高校的科研和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资料表明,在图书馆众多类型的文献中,80%的文献信息来自于期刊,期刊已成为人们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必备资料,是图书馆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网络化和知识经济迅猛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现刊厅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现刊服务工作的机遇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随着网络期刊的发展和普及,对于纸质期刊提出的更多是挑战,其实不然,网络期刊的发展提高了期刊的知名度和利用率,某种意义上也对高校图书馆现刊厅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电子期刊更新的滞后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提高,我们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知识的更新,而当今学术界传递学术观点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书籍和论文,论文期刊的出版速度要远远快于学术论著,而电子期刊数据库一般都是半年更新一次,有的甚至更长,这样的更新速度就为纸质期刊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为了获取最新最快的学术资源,人们目前只有首选纸质期刊。

(二)人们长期阅读习惯的影响

人类对纸质文献的依赖、依恋及其千百年来形成的线性阅读的习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彻底改变。纸质文献伴随着人们跨越了近两千年的风雨历程,人们已经习惯于它,并且对其充满了感情,在笔者工作的现刊厅,对于一些中老年学者来说,通过到馆阅读纸质书刊、获取学术信息已经成为每天生活的习惯。

二、网络环境下现刊服务工作的挑战

(一)期刊已全面开始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统计资料显示,高校图书馆已经全面进行网络化建设,数据商对文献数据库的提供,使得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有相当大的进展,高校读者已经享受到并习惯网络、电子资源带来的巨大便利。数字化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馆藏的主力军

电子资源在众多数据商的开发下,已经由期刊、图书、学位论文、标准、专利、会议论文等主要文献类型向其他类型扩展。海量数据及便宜的价格已超过纸质文献。类型也从最初的文字型向视频型扩展。特别是电子资源以其强大的阅读、检索平台带给读者极大的阅读便利。电子资源的主要品种期刊、图书已成为各馆必备的馆藏资源。特别在高校中,已成为馆藏文献资源的主力军。

(三)传统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本应包涵文献管理与信息管理两个不同层次,但部分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不太注重期刊的信息管理, 普遍停留在“验收―登到―上架―阅览―装订―入库”的简单文献管理方式上。至于期刊里的内容,充其量只做些篇目报道,许多时效性较强的信息,被淹没在无序的信息海洋之中。对期刊信息用户的调查、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没有深入开展起来,期刊信息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三、网络环境下现刊服务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文提到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现刊厅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多年来现刊读者服务工作的经验,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同仁探讨。

(一)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读者为中心,就是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馆员要做到态度亲和、友善,把读者当成主人、亲人,使读者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最大的服务满足。

1.要学会探析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的心理,做好期刊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可以说,没有大学生就没有高校图书馆。因此,要探讨不同年级大学生读者的不同心理,有效地满足大学生读者的阅读需要。针对新生盲目的心理,要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增强新生对期刊服务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每年新生开学首次到现刊厅时,能够给予专门的指导和帮助,让新生真切地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这对新生认识图书馆进而有效认识期刊服务,为日后充分利用图书馆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侧重选择一些与本校各专业相关的期刊文献,满足这部分读者的心理需求。四年级学生,因其就业和考研的需求,图书馆现刊厅应该给予这部分读者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就业和考研的最新信息,努力成为学生就业和考研的信息中心。

2.了解读者阅读规律,做好导读工作。导读工作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一项重要工作,期刊馆员要为读者提供直接、有针对性的服务,要主动热情地对到馆的师生介绍各专业期刊的检索途径、方法,推荐新到馆的期刊。对不同的读者要区别对待,对于新生,期刊馆员要对其介绍图书馆概况、馆藏期刊分布,并帮助引导新生阅读;对高年级学生重点介绍专业期刊,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对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主要提供相关文献,提供专题论文索引、专题资料汇编等服务。同时,通过宣传栏或网络宣传园地,对馆藏期刊加强宣传报道,使读者充分、及时地了解馆藏期刊动态及其重要内容。

(二)协助期刊采访部门构建合理的期刊馆藏体系

期刊订购是整个期刊工作的第一环节, 它是搞好期刊工作的物质基础, 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合理化的期刊馆藏结构, 关系到期刊的利用率,因此, 必须优化期刊订购管理。据统计, 我国目前公开发行的期刊已有8700 余种。高校图书馆由于经费、空间有限, 不可能将所有期刊全部订购, 因此,订购期刊表面上好像只是期刊采访部门的事情,实则不然,作为处在读者服务一线的现刊厅工作人员, 我们最为了解读者的需要和喜好,因此现刊厅工作人员应当协助期刊采访部门深入调查研究, 征求广大读者的意见, 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读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因而期刊的订购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和期刊的利用率等不断调整, 及时增订读者急需而图书馆尚未收藏的期刊, 停订利用率低的期刊。既可通过在现刊厅设置意见箱或意见簿, 供读者随时推荐新刊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也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出读者利用率高的期刊,有时还可以利用和读者交谈、开设网络论坛等方式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需要。

(三)全面提高现刊厅工作人员的素质

作为一名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人员,不但应具备图书馆管理基本知识,还应具备现代信息的技能。既要精通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信息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懂计算机、软件开发、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数据库生产服务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可以说,新世纪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人员将不再是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借借还还的管理员,而应该做电子信息资源海洋的导航员。

具体到现刊阅览厅,面对网络期刊的兴起和发展,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将读者当作自己的亲人,尽所能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上所列的各项技能,要通晓各类报刊的相关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读者提供他们所需的各项信息,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具备该高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主动与各学科带头人建立联系,请他们提供能够反映该学科学术前沿的主要杂志,向采访部门反映,以便阅览室能够订阅到本校各学科所需的主要杂志,满足读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芳芳.谈技术信息环境下校园学习网络与研究式学习的整合[J].济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李玉芬.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工作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杨明秋.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第7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红网长沙11月30日讯(记者 刘怡斌)受湖南省教育厅委托,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正在开展面向全省的“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论文征集活动。该活动是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扩大湖南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湖南教育国际交流,使之真正成为推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力量。

参选论文(或调研报告、经验文章)应围绕湖南建设教育强省、扩大教育开放的实际,探索湖南作为中部地区、内陆省份的教育对外开放的特点,从而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总结经验的文章要突出特色,未来构想的论文重在改革,调研报告要有现实针对性。

此次论文评选,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外事工作的领导出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协会会长出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协会副会长和相关权威机构负责人出任评委会委员。协会秘书处负责论文收集和评审组织服务工作。

所有论文免费征集。拟设一、二、三等奖,将颁发获奖证书和纪念品。一等奖将在协会2011年换届会议上交流经验。优秀论文将由《湖南教育》等教育媒体开辟专栏,摘要发表。入选论文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欢迎湖南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外事工作和国际交流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在湘教育系统外籍专家、教师撰写论文,踊跃投稿。截稿时间2010年12月底。

稿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第8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一)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完成市局科技工作任务

通过认真调研、了解,按照单位科技需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全年科技创新工作。按照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于各项治黄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原则,组织各方面人员,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根据技术需求,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本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并将任务和计划分解到相关单位和部门。

今年市局下达我局的科技工作任务是:(1)研制、革新、引进科技项目一项;(2)完成研究课题一项;(3)省水利学会交流论文二篇;(4)三篇;(5)市治黄工作论文交流三篇。

根据市局下发的2015年度科技创新任务指标,现将任务分解如下:防汛办公室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在做好相关组织管理的同时,今年至少组织协调完成一项创新项目,并至少撰写两篇科技论文,参加市局以上学术交流或在有关刊物上进行发表;办公室至少完成一项体制类创新项目和应用技术类创新项目,并撰写完成三篇以上科技论文。工管科结合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实际,积极探索在改进施工方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至少完成一项创新成果,完成三篇以上科技论文。公司在工程施工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力争完成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财务科、水政科、服务处、码头管理段、台子管理段,根据工作实际,尽量独立或参与完成一项科技创新项目,必须完成两篇市局以上科技论文。

在做好科技项目技术研究的同时,各单位要注重对成熟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和推广应用。除了要重视对本系统内部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和应用外,还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其它行业、其它领域适用于防汛、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土地开发与种植等工作的较为成熟的技术成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根据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治黄理论研究和探讨

全体干部职工要结合防汛、防洪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淤背区开发和经济等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治黄理论研究和探讨,分析研究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积极撰写科技论文或技术总结,参加黄委、省、市局及省市水利学会组织的论文交流,并积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宣传我局在治黄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我局治黄理论的研究水平。

(三)做好科技项目和成果申报工作

对已经确定的科技项目要及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项目申请,积极争取上级的科研经费;已经完成的项目,要抓紧时间完成内业资料的整理,通过上级各个部门上报成果申请,争取更多技术成果奖。

(四)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工作

防汛办公室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信息来源获取技术资料,并及时进行搜集和整理最新科技成果信息和相关资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内部办公自动化网提供给基层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以尽快应用于具体的治黄实践。

二、主要措施

(一)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性认识

科技工作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手段。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成多少个项目、撰写多少篇论文,而是为了改进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各级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真正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从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作为出发点,竭尽所能,提高本单位的科技工作水平。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做好科技创新工作,领导是关键,责任制落实是重点。因此,我局实行主要领导对科技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科技工作,科技管理工作主管部门明确一名部门负责人负责,各个项目明确责任人,实行职责明确、分工到位、任务到人的科技管理机制,为我局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三)加强科学思维与创新方法培养,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方法的人才,是促进治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治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技术攻关、技术比武等有效手段在广大职工中开展灵活多样的培养、培训活动,促进各类科技人员掌握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增强创新素质与技能。

(四)完善科技创新工作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级管理积极性

为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身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县局将进一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奖惩机制。一是对科技创新项目、论文主要完成人进行物质奖励。县局将按照河务局《科技创新项目奖励暂行办法》和《科技论文奖励暂行办法》的要求,获奖人在获得上级奖励的基础上,县局按照市局奖励办法再次给予同等奖励。二是对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根据任务量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五)保证科技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科技资金投入是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是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除要积极争取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外,要形成以上级投入为引导,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运用节约的成本用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在科技项目的开发引进研究上实行分级负责制,重点抓好治黄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用性技术研究和群众性技术革新工作,进行一些能取得经济效益和解决技术问题的项目研究,积极争取上级以奖代补资金。

第9篇:服务工作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论文通过对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特点以及学科馆员应具有的相关素质的分析,阐述了做好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建立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学科馆员内涵与职责

学科馆员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由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专业建立联系。相互沟通,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协助、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帮助用户实现目标任务的图书馆员。

以人民大学图书馆为例。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包括:

1.学科信息联络:在图书馆与院系读者之间构建信息沟通渠道,与对口院系定期联系;及时将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信息传递给院系读者,收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2.学科资源建设:参与学科馆藏建设策略的制定;参与学科资源选择;每学年做出学科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与评价。

3.学科资源宣传:熟悉图书馆学科馆藏,并向学科用户进行宣传。

4.学科用户培训:定期对用户进行学科馆藏资源及服务利用方法培训。

5.学科信息导航:跟踪负责院系学科发展动向,了解院系的学科发展态势,收集、鉴别、整理、整合所对口院系的学科资源(包括馆藏资源及网络学术资源),以学科导航形式向院系推荐。

6.学科动态跟踪:根据学科发展情况,为学科用户提供定题信息服务;提供投稿指南帮助;提供科技查新帮助;提供论文收录引用帮助。

二、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学科馆员作为信息资源和学科专业用户之间的信息组织者和传播者,其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质量。

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对口学科知识底蕴,了解、熟悉对口学科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科用户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掌握他们的信息需求,深入地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开发,更有效地为学科读者提供专业服务。此外,学科馆员要能得心应手为学科用户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

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的形象代表与学科用户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和交往,在表现出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的同时,也应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服务理念包括工作态度、性格、气质、品格、言行举止等。学科馆员高雅大方的气质、亲切的服务态度、文明礼貌的用语、优美的体态语言、稳定的心理素质,都能给用户带来强烈的认同感和参与欲,有利于促成用户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感受到馆员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感受又随时转化成对馆员的尊重与信赖,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馆员服务,服从馆员的要求,从而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三、做好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学科馆员的产生与存在有其必然与合理性,但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是应该引起的注意。由于学科馆员模式是从西方引入国内,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作方式,应该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设置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

1.打破学科馆员模式的局限性,推进多种服务方式学科馆员在服务过程中,不能够完全依赖于与教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应该在保持与教学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应该具备图书馆服务的营销理念。加强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学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的认可与信任程度,实现与他们的直接交流。 转贴于

2.引进与培养人才,提高学科馆员的素质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在当今社会的新形式下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图书馆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进和留住人才,并为现有馆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构建与服务方式相适应的专业化资源与管理模式专业、系统的文献资料是学科馆员实现服务的保障。学科馆员制度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理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一种合理的管理机制,学科馆员服务势必将流于形式,很难生存和发展下去。而分散式和挂靠式管理模式都是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初期的权宜之计,建立集中式管理才是长久之计。学科馆员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是图书馆适应时代的需求。

4.建立学科导航库是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科平台是学科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学科的建设发展中,需要查阅大量的学科信息、教学信息、科研信息,面对信息的庞杂和无序性,用户要快速、准确、全面地查询所需信息十分困难,学科馆员要利用极强的信息检索技能,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主动开发网上学科信息,建设学科导航库。学科导航库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研究机构导航、研究学者及专家导航、学科专业期刊导航、二次文献导航、一次文献链接等内容。将学科导航库链接到图书馆的主页,直接面向读者,供学科专业人员准确、快捷地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国际发展趋势。

四、学科馆员服务的意义

网络时代学科馆员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对科研活动产生更大的影响。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核心馆员,也是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伙伴,他们面向特定学科领域及研究机构,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实施基于需求驱动的学科信息组织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深层次的情报研究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学科资源指导服务。

综上所述,学科馆员是大学图书馆联系全校师生不可分割的学术纽带,是大学图书馆馆员中的业务骨干,是图书馆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主体。随着学科馆员工作实践的不断深人,他们的学科角色也会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信丹丹.以网络为依托我国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述评.图书馆学研究. 2005(11):32-33.

[2]孙向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