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雾霾对人体的危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第1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在现代的城市中,霾天并不罕见。霾发生时,你会感觉周围被一层灰蒙蒙的东西围绕着,随之而来的是能见度的降低。当能见度低于10米时,人的正常行走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候,飞机难以正常起降,高速公路如果不及时封闭可能发生“连环撞”,水上运输也受到影响。

是什么引起了霾的出现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前段时间大家经常能听到的一个新名词——PM2.5了。

什么是PM2.5

PM,即Particulate Matter,意思是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们大约只有头发丝直径的1/20,以至于我们肉眼看不到它。但这种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物质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的影响。

在汉语中,与PM2.5对应的词汇是阴霾,包括灰霾和雾霾。当PM2.5吸附气体、固体和少量水汽时,就形成令天空灰蒙蒙的灰霾;当它们吸附大量水汽时,就形成白茫茫一片的雾霾。

伦敦的阴霾灾害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空气污染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十分重视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并对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le,总的悬浮颗粒的简称)和PMIO(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进行监测。

入肺小恶魔的危害

既然PMIO包含PM2.5,为何现在只特别关注PM2.5呢?

这是因为直径越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也就越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以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第2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调查时间:

调查背景:

伴随着猪年春节的来临,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影响,使很多人不能如期回家过年,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医院里增加了很多病人。

调查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

调查方法:

为此,我通过上网查资料、询问家长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x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济宁和邹城市也先后大雾天气橙色预警。而济宁市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形成原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的危害(调查结果)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第3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陈晓东

有一组发到微博上的同样角度的照片,己录了2周中的天气情况,14天中仅2天能看到远处微蓝的天,其余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更夸张的是其中有一天照片就是一片灰白。拍摄者清楚地记得,那天就连离他仅有50米的一栋楼都看不见。照片让众网友纷纷感叹不已:蓝天啊,你去哪儿了?

清晨,睡眼惺忪的眼前,灰蒙蒙的一片,空气中时有一股怪味。许多人会说,又下雾了!这是雾吗?不是!现在城市中我们所见的朦胧灰雾,十之八九都是雾霾,雾霾问题几乎覆盖了1/5国土。2013年底至2014年初持续大规模雾霾污染更是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影响约6亿人口。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近年来笼罩全国1/5国土的雾霾,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高、危害程度加大,已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灾难。

雾、霾、雾霾

小时候我们常见的雾,多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水汽凝结而成的。而近年来大家才耳熟能详的“霾”,则是人为造成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这些“二次污染物”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各地因污染源不同而差异很大。目前所知的主要成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含碳颗粒、重金属、地壳物质等,它们大部分富集在细颗粒物上,散播在空气中,使大气变得混浊,视野模糊,能见度差。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万米时,这种由“细粒子”造成的视觉障碍的天气,就称为霾或灰霾。

雾和霾对人的危害,共同点都是能见度低,妨碍交通。一般雾和霾是靠湿度来区分的。观测的时候,主要是看能见度及空气中的湿度。一般出现雾的情况下,空气湿度会达到90%或者更高。如果出现天空比较混浊,能见度比较低,湿度却只有50%~60%的情况,就记录为霾;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是雾,空气中更多的是水分,如果是霾的话,空气中就会带有很多“细粒子”物质。

雾霾则是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现,尽管在定义上有明确的区别界定,但在实际观测和研究中却并不容易区分,所以经常统称为“雾霾天气”。

不要以为雾主要是水汽,对人体就没啥坏处。确实雾本身无害,但雾的凝结核主要是灰尘,如果这些灰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那么雾就变成了“毒雾”。尤其是一些有害物质一旦与水汽结合,毒性会变得更大。

此外,出现雾或者霾的时候,空气的流动性会比较差,所以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污染物,如汽车的尾气、锅炉烧出的烟尘等就不易扩散,常常会停留在大气中使能见度下降,进而形成“雾霾天气”。

如果说雾有可能“还算干净”,那么霾一定是“非常脏”的。因为霾主要由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造成,长期接触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此外,雾一般不会持续太久,随着气温上升,通常几个小时就会散去。但是霾有可能持续很久,只要没有气团运动,也就是俗话说的“刮大风”,霾可能数日不散,其危害也就持续存在。

“十面“霾”伏,祸起PM2.5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含有很多的细小颗粒。根据颗粒直径有大有小,我们将它们分为三类: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人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人肺颗粒物”,又称“细颗粒物”。

这些不同大小的颗粒中,以PM2.5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PM2.5颗粒的粒径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20,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其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研究发现PM2.5传输能力很强,可在空中“飞行”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公里,在大气中停留长达10天左右。在传输过程中,沙尘和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相互混合并发生化学作用,于是PM2.5就不断地吸收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可谓百毒缠身。可想而知,如果长期将这样的有毒有害微粒吸人人体会对健康产生多大的危害。

PM2.5来自哪里呢?人为排放首当其冲。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再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5年制定了PM2.5的准则值,高于这个值,死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同时还设立了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为目前还无法一步到位的地区提供阶段性目标。我国目前执行的就是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中的最低标准:全年PM2.5平均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一年中PM2.5日均值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连续天数不得多于3天。两项中只要一项没满足,就不算达标。

对于这个最低标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显然也远远没有达到。比如现在北京冬季PM2.5 -般都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上海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上;即使在广州这样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城市,PM2.5的年平均也高于标准值,在38微克/立方米左右。相比美国,我们就可以看到差距:2009年,全美国年均PM2,5为9.9微克/立方米。

鉴于此种现状我国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对外,PM2.5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城市密集致雾霾“传染”

雾霾成因目前已经有初步定论,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直接原因是天气扩散条件极端不利,而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水平。总之,该反思的是我们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太多了。2013年年底至2014年初席卷全国的雾霾,连一向被认为宜居的江南等地也未能幸免,这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环保部门分析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城市密集导致的雾霾“传染”。

首先,污染物的长期累积。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污染就在逐年加重,只是没这次严重,关注度没有这么大而已。从多年数据来看,经济发展使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污染显现出累积效应。从来源上看,很多人不理解南方冬季不集中供暖,为何雾霾还如此严重。其实,火力发电导致的燃煤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都是空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秋收后的秸秆焚烧,对当地空气中PM2.5的增加也负有一定责任。

其次,天气因素不利扩散。雾霾是污染与天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方湿度较大不利于PM2.5的扩散。

此外,雾霾区域化明显是这次大范围雾霾的特点之一,跟城市发展的规模化、密集化不无关系。它体现出了城市发展过程的种种问题,如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留下足够的缓冲带,城市内部存在规划过密的问题。一旦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就会导致污染物的堆积,加重累积效应,并阻碍污染物的正常扩散,即使是临海城市也会受影响。总之,越来越大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间绿化带的不断被蚕食,都会成为日后空气污染加重的隐忧。

雾霾锁城,同呼吸,共责任

有什么比健康呼吸更重要?经济的飞跃?交通的便捷?城市的光鲜?雾霾灾害已成公共危机,在这场人类一手制造的灾害中,谁又能够独善其身?

曾以“雾都”闻名于世的伦敦,如今更多的是蓝天白云,实现这一切,英国人花了50多年。可见,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

雾霾天气可以很快过去,但对出现雾霾天气原因的深刻反思,和治理雾霾污染的切实行动却不能止步。技术的进步,也许能让我们5~ 10年后告别频发的、严重的雾霾。关键是雾霾锁城,我们同呼吸,更应该共责任。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该从理念和口号落实到行动上,并以信息公开建立及时透明的环境预警机制。对于个体而言,现在就应该从自身做起,少开一天私家车、使用环保包装盒、不燃放烟花爆竹、简化房屋装修、拒绝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等等,用实际行动让雾霾不只是“好了的伤疤”。

第4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 霾;雾;定义;特点;危害;分布

中图分类号 P426.4;P42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38-02

霾和雾均是天气现象中视程障碍现象的一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相对欠发达时期,霾是极少见到的,因而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霾这种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霾和雾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霾和雾的成因、成分,并辨别霾日和雾日,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霾和雾天气概述

1.1 霾和雾的定义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霾定义为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的天气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在科学研究中霾中的物质成分除了细尘以外,还包括硫酸和硫酸盐、硝酸和硝酸盐、碳氢化合物、黑碳等粒子。因此,其发生的频数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溶胶污染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污染性气溶胶的存在,霾天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雾的定义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天气现象,频繁出现的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航运等造成严重影响,其伴随的稳定层结大气也使城市污染加重,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霾和雾是科学界、公众和政府广泛关注的灾害天气。

1.2 霾和雾现象的特点

雾主要以水汽为主,相对湿度在90%以上,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而水平能见度大于1.0 km而小于10.0 km的称为轻雾,就其物理本质而言,由于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则称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200 m。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 μm,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 μm,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出现时主要是浮游在空气中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相对湿度在70%以下,霾的颜色有点发黄,且厚度比较厚,可达1~3 km。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无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在1~2 μm,为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1.3 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

雾、霾天气对空气的污染较为严重,易引起各种疾病。因此,人们在雾、霾天气要学会自我保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市民以及老人、儿童要特别注意,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同时,雾、霾天不宜开展户外锻炼,因为锻炼时需要大量换气,更容易把污染颗粒吸入体内,并在人体内滞留,剧烈运动时吸入空气的量比平时要多,加剧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此外,雾、霾天气压较低,空气湿度较大,会影响运动时皮肤的散热,容易使人出现头晕气闷、身体不适等症状。

2 对霾和雾天气的研究

气象学者对全国或区域的霾、雾气候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成果。如胡亚旦等[1]利用1961—2007年全国721个气象站的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我国霾天气显著增多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北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等经济发达或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特别是近5年来霾天气显著增多。高歌[2]对1961—2005年中国霾的时空气候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霾变化可能原因及其与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变化的关系,指出全国平均年霾日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年平均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吴 兑等[3-6]对珠江霾天气的成因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该地能见度下降。

3 东明县近10年的霾、雾日的变化情况

东明县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以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小县城,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许多化工企业,县城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空气质量却逐年下降,从东明县气象站观测资料显示,每年的雾霾天气日在大幅度增加。

2011年,东明县霾天气出现了93 d,轻雾出现了217 d,10年以前霾天气一般在麦收后出现几天,现在霾天气出现的日数是原先的30~40倍,以前很少受到污染的小县城,现在空气质量也在逐年恶化,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当地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把环境保护提到第一位。

4 参考文献

[1] 胡亚旦,周自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9,35(7):73-78.

[2] 高歌.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7):761-768.

[3] 吴兑,邓雪娇,毕雪岩,等.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1):1-6.

[4] 吴兑,廖国莲,邓雪娇,等.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1):1-9.

第5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遭遇十面“霾”伏的中国人,该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应对这个比“非典”更可怕的“敌人”?该采取什么措施积极改善空气质量,保卫自己的健康?本刊特邀国内环境科学及临床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带给大家一点警示,一些启发。

专家简介

庄国顺

复旦大学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庄教授长期从事大气环境化学和海洋化学的研究,对太平洋及包括东亚及中国大陆上空的气溶胶的研究达30年之久。2013年1月,由庄教授领衔完成的“中国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专家简介

吴吉祥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特聘专家,吴教授长期从事环境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静电除尘小型化技术、特种静电净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专家简介

白春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主任委员。白教授长期从事呼吸内科和呼吸危重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肺损伤和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和治疗。

大众医学:近几个月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引发了人们对大气污染,尤其是PM2.5的空前关注。请问,导致我国多次持续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庄国顺:十面“霾”伏,祸起PM2.5。

空气污染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沙尘,一类是雾霾。中国的西北部是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中东部则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地区。中国中东部地区是全世界雾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而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就是PM2.5。

早在1998年,我的课题组就开始对PM2.5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在典型地区和亚洲沙尘传输途径上设置了10多个采样点,从西部的新疆一直到东海我国最东部的小海岛,每个季度进行采样,至今共采集了2万多个不同粒径的气溶胶(俗称“颗粒物”)样品,并进行全面化学分析,明确了“雾霾”的形成机制,并证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形成与颗粒物,尤其是高浓度细颗粒物PM2.5,以及PM2.5的“长途传输”有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还对PM2.5的运动轨迹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传输能力很强,可在空中“飞行”成百上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达10天左右。在传输过程中,沙尘和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相互混合并发生化学作用,它们不断吸收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提到由PM2.5导致的严重雾霾,不能不提及发生于1952年12月5日~9日的“伦敦烟雾事件”。那次可怕的空气污染事件共导致12000人丧生。过去,我们一直把伦敦称为“雾都”,但现在的伦敦绝对不是雾都。而去年底和今年初同时发生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的大范围雾霾,则说明我国目前的状态已不是局限于某个城市的“雾都”,而是“雾国”了,若再不采取治理措施,恐怕就要“误国”了。

大众医学:什么是PM2.5?其正常值是多少?

庄国顺:PM2.5是指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PM2.5标准值是年平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10微克。

大气悬浮颗粒物一般分三类: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le),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 M2.5,即“可入肺颗粒物”,科学文献中称“细颗粒物”。PM2.5颗粒的粒径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50,不仅会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造成明显影响,对人体健康也有重大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PM2.5标准值是年平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10微克。目前,我国执行的是过渡时期(分3个层次)的浓度标准值,即PM2.5年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35微克,这个标准是过渡时期3个层次标准中最低的。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北京城区某日的PM2.5浓度一度逼近每立方米1000微克,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整整超出了100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大众医学:PM2.5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庄国顺:我国部分城市肺癌高发与PM2.5不无关系。

我们曾对在雾霾期间收集的PM2.5和雾水样品进行全面的化学分析,结果发现,PM2.5和雾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所谓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如萘、蒽、菲、芘等。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列出94种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其中15种为多环芳烃。由此可见,PM2.5和雾水中的大量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多么严重!已有确切数据表明,在我国的几个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首当其冲的,就是肺癌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白春学:PM2.5的长期暴露对健康的危害很大。

通常认为,粒径在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鼻黏膜阻挡,不会进入呼吸道;粒径在2.5~10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被上呼吸道的纤毛阻挡,部分可随痰液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即PM2.5) 具有更强的穿透力,更不容易被呼吸道黏膜所吸附或经由咳嗽排出体外,能够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甚至进入血液循环,从诱发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与过早死亡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以呼吸系统为例,由于雾霾中含有过敏原、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可诱发肺癌、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多种呼吸道疾病。近30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460%,部分可能与吸烟有关,部分则与大气污染有关。在雾霾气候条件下呼吸,有时甚至比吸烟的危害更大。

与此同时,国外的一些研究还证实了PM2.5与人群死亡风险的关系。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显示: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肺癌的死亡率增加8%;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人群总死亡率增加13%;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群死亡风险比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10微克时增加15%。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高达每立方米数百微克,若照上述比例估算,将是一系列多么可怕的数字!

延伸阅读: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值

PM2.5: 年平均浓度10微克/立方米

24小时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

PM10: 年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

24小时平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

世界卫生组织颗粒物空气质量准则值和过渡时期目标:年平均浓度

与24 小时平均浓度相比,通常优先推荐年平均浓度,因为在低浓度暴露时,很少有人关注短期暴露产生的健康效应。不过,如果能达到24 小时平均浓度准

则值,则可以避免短期的污染高峰产生的超额发病和死亡。

近年来,超细颗粒物(UF),即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物的研究引起了科

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当多的毒理学证据表明超细颗粒物对人体有潜在的健康危害。

大众医学:什么是雾霾,雾与霾有区别吗?

庄国顺:雾与霾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大气污染。

有人认为,雾是水汽凝结而成的,不是污染。诚然,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雾,指的是由水蒸汽在近地面自然凝结成的水滴弥漫于大气中产生的自然现象。但如果大气中不含作为“凝结核”的细颗粒物(即PM2.5),水汽必须在相对湿度达到400%的时候,才能自然凝结成为水滴。而当大气中含有诸如PM2.5的细小颗粒物时,这些细小颗粒物可以作为“凝结核”而使得水蒸气在相对湿度不到100%时,就能很快地凝结成水滴而形成雾霾。也就是说,只要有雾,就意味着有颗粒物,即便在空气清新的城市里,雾中也含有大量的颗粒物。雾的频频发生,就是在告诉我们,大气污染有多严重。

霾,是高空中的细颗粒物及其所吸附的水汽弥漫于大气中,引起大气能见度降低的现象。通常,我们将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现象称为霾。从本质上说,雾和霾并没有什么区别,仅在“高度”和“颗粒物与水的比例”上有所差异,都是大气污染的表现。如今笼罩在多个城市上空的“雾霾”,就是因为大气中含有大量PM2.5,不仅极大地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更极大地影响大众的身体健康。

大众医学: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的根源是什么?

庄国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导致雾霾围城的“罪魁祸首”

大气雾霾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沙尘,如建筑扬尘、汽车行驶时扬尘等,还包括从我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区、蒙古戈壁,以及黄土高原,经长距离传输而来的沙尘;二是生物质燃烧,如大中城市周边省份秸秆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经中距离传输而来的污染物等;三是城市中的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目前认为,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以及工业排放,尤其是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制造PM2.5的“罪魁祸首”。

大众医学:面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

庄国顺:控制机动车排放和数量的急速增长是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当务之急。

由于城市大气中的硫酸盐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硝酸盐大部分来源于交通排放,即汽车尾气排放,故我们可以用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硝酸盐和硫酸盐的相对比值来粗略地判断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对城市雾霾形成的相对贡献。

我们曾对北京和上海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观测。结果发现:在2000~2003年,PM2.5中硝酸盐与硫酸盐的比值是0.3左右;此后,该比值一直呈上升态势;到了2012年,该比值已达到1;而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发生的全国性大范围雾霾事件中,两者的比值甚至达到了1.5~2.0。由此可见,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交通排放已经大于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控制机动车排放和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是改善我国大中城市大气质量的当务之急。

大众医学:在雾霾持续期间,普通民众可以做哪些防护工作,戴口罩有用吗?

庄国顺:尽量减少外出是上策。

除了减少外出,减少户外锻炼,尽快离开雾霾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因为PM2.5非常细小,其直径只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50,普通口罩无法将这些细颗粒物隔离在人体外。

吴吉祥:防PM2.5口罩,不靠谱。

当下频发、高发、广发的PM2.5污染已对人体健康乃至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将其称为“一场危机”,并不为过。从专业的角度看来,对于大气雾霾,我们的防护力量显得十分微弱。有商家提出,他们的口罩可以防控PM2.5,这其实是难以实现的。想要阻挡PM2.5,需要采用高效的过滤材料,但这种过滤材料的阻力很大,需要消耗很大的气动力来克服这个阻力,人的气动力没有这么大,无法克服高效过滤材料的阻力。也就是说,想依靠口罩来解决PM2.5污染的防护问题,是不现实的。当然,口罩也有口罩的作用。比如,戴口罩可以保暖,能避免将感冒等病毒传染给他人,以及阻隔空气中的部分污染物等。

白春学: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雾霾污染严重的气候条件下,我们建议大家应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者。同时,还应紧闭门窗,以减少外来PM2.5的侵入。如果必须外出,则应做好防护工作,如戴上医用多层纱布口罩,或防护效果更好的带呼吸闸的N95型口罩。尽管戴口罩可能对PM2.5“无能为力”,但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雾霾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吸入。外出回家以后,应及时清洗面部和双手,清水漱口或刷牙,并及时更换外衣。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大众医学:室外有PM2.5,室内也有吗?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室内PM2.5的浓度?

庄国顺:PM2.5几乎“无孔不入”。

PM2.5指的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在空气中细颗粒物,任何空间都存在,关键是浓度不能高于每立方米10微克。大家可以通过洒水的方式使空气中的颗粒物沉降下来,降低其浓度,减少对健康的危害。

吴吉祥:室内也有PM2.5污染。

很多人误以为,关闭门窗就能把雾霾隔离,室内就没有PM2.5污染了。实际上,大气的PM2.5能通过建筑物的缝隙、门窗的开闭等途经侵入到室内。除此以外,室内还存在许多PM2.5的发生源,如吸烟、烹调、植物的花粉、人与宠物的皮屑、家用清洁剂、杀虫剂、化妆品等,都可能造成PM2.5污染。我们虽然对室外的雾霾毫无办法,但可以通过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将室内的PM2.5浓度降到每立方米10微克以下的安全水平。

测试PM2.5的仪器

问:过去,我们常建议大家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似乎不开窗更好?

庄国顺:当室外空气严重污染时,即室外发生严重雾霾时,不能用开窗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相反只能尽量密闭门窗。

室内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气体污染,如装修材料和家具释放的有机气体,如苯类有机物、甲醛等。当室外空气清新时,可以通过加强室内外对流来驱除室内的有毒气体。不过,若室外空气严重污染,当然不能用开窗的方法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相反只能尽量密闭门窗。

吴吉祥:提倡“有条件通风”。

在雾霾气候条件下,开窗通风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净化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对普通民众而言,应实施“有条件通风”,即在室外空气相对清新的时候,比如中午前后,可以开窗通风,但时间不宜太长,20分钟左右可以了。有条件的用户,还可以安装带有高效净化PM2.5的新风装置,在机械引入新风的同时,把污染物挡在室外。

问:为了应对雾霾气候,很多人开始考虑购买家用空气净化器,不知使用家用空气净化器能够清除PM2.5吗??

庄国顺:有一定效果,但若“大环境”不改变,空气净化器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普通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一般采用吸附的方法,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并使其沉降在吸附物上。在其工作时间内,能够降低PM2.5的浓度。不过,由于无法开窗得到新鲜空气的对流和补充,仅依靠空气净化器是不可能长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的。也就是说,若室外存在严重雾霾,室内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并不能真正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吴吉祥:面对当前挥之不去的PM2.5污染,我们需要这个现代化的家用电器。

在污染面前,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当前挥之不去的PM2.5污染,配备合适的空气净化器,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及时更换或清洗空气净化器的过滤部件,是防控PM2.5与甲醛等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大致有3类:一类是来自欧美的空气净化器,一类是来自日本的空气净化器,还有一类是国产的,但技术大多是国外的。从理论上说,空气净化器应该具有“三除” 的功能,即除PM2.5、除细菌、除甲醛等气态污染物。此外,空气净化器还应当具备在适用空间内开机一小时,使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到健康限值以下的能力。比如,开机一小时必须将PM2.5降到每立方米10微克以下。目前,一些欧美品牌的空气净化器已能达到上述要求,但价格不菲。

大家请看,空气净化器的滤料有多脏?若没有空气净化器,我们的肺就会这么脏。

有人担心,控制了室内的PM2.5,到了室外会不会更不适应?这其实并不用担心。人如果在清洁的空气中得到了休养生息,机体免疫能力得到了加强,那么在外出时,也会具有更强的抵御空气污染的能力。

大众医学:除使用空气净化器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吴吉祥:除借助空气净化器外,还有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1. 严禁在室内吸烟,杜绝二手烟;

2. 配备具有强抽力的油烟机,烹调时油温尽量不要高于200度;

3. 不要将盆栽植物放在室内,植物土壤会散发微生物气溶胶;

4. 有过敏疾病的人不要与宠物过分亲热,豢养宠物的家庭应使用具有消毒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以预防人畜共患病;

5. 勤洗头、洗澡,勤换衣服,勤洗被子,勤打扫卫生,慎用干式吸尘器;

6. 慎用喷雾式的清洗剂、杀虫剂、定型水等;

7. 选择一天中户外空气相对较好的时候开门、开窗通风换气;

8. 定期清洗空调的过滤网与散热片;

9. 有条件者,可使用新风机、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空气设备。

第6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你们好!你们知道吗?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的子孙,原来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

空气中不时弥漫着恶臭的味道;天空中尘土飞扬;塑料袋四处飘散,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缠在电线上,有的则是直接落在地上。非常脏,尽管环卫工人每天打扫,但地上还是有许多垃圾。

这些还不算什么,只不过是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可是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就不好了。

说起天气污染,其中最显着的就是由大量极细微的硫酸、硝酸、盐粒、尘粒、烟粒、有机碳氧化合物等粒子均匀的浮在空中所形成的雾霾天气了!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天气就应该属我们石家庄了!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若是要出门,那就必须得戴上口罩,戴上口罩也不是百分百没事了,只是减少对人体的危害,还要时刻记得,真是太麻烦了。所以,根据以上的内容,我想向大家提一些建议。

雾霾天气人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减少雾霾天气外出的次数,如果必须外出的话,请一定要带上防护较好、较厚的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回家之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的面部皮肤;

第二,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里应关闭门窗,待雾霾散去之后,在开窗散气;

第三,雾霾天气的饮食应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第四,雾霾天气里容易导致眼睛不适,可以到药店去购买人工滴眼液入内,来缓解不适;

第五,雾霾天气里要多喝水,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不要让免疫力因为熬夜下降;

如何治理雾霾天气?

第一,一旦停车等人三分钟以上应将车熄火,减少尾气的排放量;

第二,减少工业排放的废气以及有害物质;

各位,为了我们的地球妈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请大家保护环境,一起携手,共创幸福美好的家园!

这些还不算什么,只不过是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可是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就不好了。

说起天气污染,其中最显着的就是由大量极细微的硫酸、硝酸、盐粒、尘粒、烟粒、有机碳氧化合物等粒子均匀的浮在空中所形成的雾霾天气了!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天气就应该属我们石家庄了!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若是要出门,那就必须得戴上口罩,戴上口罩也不是百分百没事了,只是减少对人体的危害,还要时刻记得,真是太麻烦了。所以,根据以上的内容,我想向大家提一些建议。

雾霾天气人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减少雾霾天气外出的次数,如果必须外出的话,请一定要带上防护较好、较厚的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回家之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的面部皮肤;

第二,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里应关闭门窗,待雾霾散去之后,在开窗散气;

第三,雾霾天气的饮食应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第四,雾霾天气里容易导致眼睛不适,可以到药店去购买人工滴眼液入内,来缓解不适;

第五,雾霾天气里要多喝水,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不要让免疫力因为熬夜下降;

如何治理雾霾天气?

第一,一旦停车等人三分钟以上应将车熄火,减少尾气的排放量;

第二,减少工业排放的废气以及有害物质;

各位,为了我们的地球妈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请大家保护环境,一起携手,共创幸福美好的家园!

建议人:xxx

第7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雾霾会“堵肺”? 会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

虽然雾霾危害人体,呼吸系统“首当其冲”,“但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的说法不科学。”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副主任医师万钧表示,雾霾颗粒对于人体的伤害并不是机械性地“堵死”肺泡,而是黏附于肺泡及小气道表面,进而诱发炎症,最终影响气体交换或继发其他病变。

万钧解释说,雾霾里的PM2.5颗粒的确可以通过人体的鼻腔、咽喉下行到支气管、细支气管,再进入肺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颗粒就会“堵死”肺泡,因为人体本身有防止肺部感染的自我保护机制。首先气管和支气管上皮都具有黏液纤毛,纤毛向喉部方向快速摆动,慢速回摆,可将黏液向喉部运送。纤毛上面的黏液分两层,内层为溶胶,随纤毛摆动而运动,外层为不吸水的凝胶,具有防止内层液体蒸发的作用,因而形成了对吸入异物和颗粒的屏障作用,粘着在气道黏膜上的颗粒由粘液纤毛运送至咽部后被吞咽或咳出。另外,在肺部还广泛分布着巨噬细胞,它具有超强的防御功能,能够清除进入肺泡的颗粒――先将颗粒吞噬,再通过溶酶体酶将其分解清除。

“所以,在短期内,我们体内的保护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掉这些吸入的颗粒,但是长期反复大量地吸入,我们的纤毛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吞噬细胞的功能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对颗粒的清除能力下降,进而造成一些慢性损伤。”万钧也表示,这些损伤包括气道的上皮细胞形成慢性炎症、支气管腺体增生、杯状细胞在气道分泌过多黏液等,最终导致呼吸障碍。

万钧指出,PM2.5浓度增加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80个PM2.5微粒堵死一个肺泡”的“精确”计量,目前国内国外都没有明确的医学文献支持。国外开展PM2.5研究比我们早,但他们至今也没有拿出如此具体的PM2.5致病数量值。“现在已经肯定的是,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但由于这涉及长期的、大规模人群实验,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还没有准确数据。”

雾霾易“伤心”? 细颗粒物可诱发心血管疾病

虽然说雾霾会“堵肺”有些言过其实,但雾霾却是真真容易“伤心”。著名心血管I域专家胡大一教授说:“当人们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下,相当于新增了一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同给心脏‘埋下地雷’。同时,在短期暴露下,它又可以使尚不严重的心血管斑块突然破裂,产生血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一道‘导火线’。”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数据证明,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会提高10%~27%。

此外,PM2.5还是引起高血压多发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称,“我们利用时间系统分析研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M2.5每立方米浓度增加10微克,医院高血压类的急诊病人就会增加8%,心血管疾病也会增多。”

胡大一指出,除了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由雾霾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也值得关注,这些负面情绪也可导致一系列连锁性心血管疾病。

对雾霾“投降”? 教你7招降低伤害

那么要如何将其对我们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系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郭新彪指出,严重雾霾天气情况下,降低伤害的首要原则就是要避免外出,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必须要做好个人防护。在连续雾霾天时,也要选择适当时机开窗通风。长期不开窗室内没有新风,污染也会加重。为此,他教给公众防霾7招。

第一招:戴口罩可为阻挡有害颗粒物的吸入多设一道屏障,取下口罩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再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使口罩滋生细菌。

第二招:戴帽子、穿长衣。头发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强,戴帽子可缓解危害,避免过多皮肤在外,可减少和有害空气接触的面积。

第三招:外出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入室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

第四招:饮食方面,多喝水,加快体内的水分更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第五招:雾霾天,老人、孩子、孕妇和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哮喘、冠心病患者若要外出需要随身携带药物。若雾霾刺激呼吸道产生咽喉不适、咳嗽、胸闷等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到医院就诊。

第六招:雾霾天时应停止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晨练除了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外,亦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冬季,天气寒冷可造成血管痉挛,出现血压升高、心绞痛。

第七招:雾霾天气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0.5~1小时为宜。从开窗时间上来说,中午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时间的PM2.5浓度是一天中相对最低的。

>>相关链接

靠饮食清除污染物很难

网络上各种防霾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提到比较多的是吃猪血、鸭血、木耳等清肺食品能够清肺除尘,这是真的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井路路表示,PM2.5的入侵依赖于我们的呼吸系统,细颗粒物通过鼻腔进入到肺的细支气管甚至肺泡,最终沉积于此,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而食物是从口腔进入人体,其后的消化吸收依赖的是我们的消化系统。”井路路解释说,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经由食道进入胃后,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初步分解,形成的食糜进入小肠后进一步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小分子营养素,再通过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见,归属于呼吸系统的“雾霾”和归属于消化系统的“食物”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因此,无论猪血、鸭血以及黑木耳等几乎没什么机会和有害物质“碰面”,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反应了。

第8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全民健身 危害 对策

上世纪80年代,洛杉矶盆地空气质量是美国最糟糕的,近几年我国雾霾天气天数也在逐步上升,甚至有网友调侃:“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京津冀不相信好肺”。如今国务院批准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并颁布《全民健身条例》。由此引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可是,雾霾范围涉及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雾霾天气下如何全民健身的问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一、雾霾天气与全民健身

(一)雾霾天气

雾和霾混在一起的统称叫做“雾霾”,它是在一定气候条件下与人们日常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危害归于两种,第一,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危害,第二,对交通产生的危害。目前,我国已经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各省、市也出台了关于治理雾霾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看似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可是我国雾霾天气的现状,并没有因此而好转。

(二)全民健身

1995年国务院先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实施,已经开始将政策侧重点从竞技体育转向全民健身。健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可雾霾天气持续下去,国家将必然面临新的问题.健身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而在雾霾天气下进行锻炼,显然违背了健身的初衷。在雾霾天气下健身,健身者就相当于是“人肉空气净化器”,持续这样“净化”只会损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是对个人、对家庭不负责的表现。

二、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的危害

(一)对呼吸道的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各种细菌和化学物质,它能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此时进行户外健身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引发气管炎、哮喘、鼻炎和眼结膜炎等等。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在雾霾环境中进行健身活动几小时或者数天,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溢血、高血压等;近年研究显示,大气污染颗粒尤其是PM2.5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直接关系,大气污染对心血疾病的影响以及超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1】’。

(三)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从心理角度上讲,雾霾会给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受,甚至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四)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中国社科院与中国气象局联合《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雾霾天气对身体的危害不止呼吸系统和心脏系统疾病,同时还会影响生殖能力。目前雾霾天气影响人体生殖系统的过程还不是非常了解,这是一项需要时间和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问题。

三、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健身时间、地点和项目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的健身意识明显提高,无论是随处可见的广场舞还是如今深受年轻人热捧的跑步类运动,其共同特点是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所以,健身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中午至下午的时间段落,避免清晨、傍晚和人潮高峰期;健身场地最好选择空气流动、有大量绿化带的地方,若遇到重度污染的时候应该立刻停止运动,或选择室内进行,选择运动幅度较小的项目,比如跳绳、深蹲等局部运动;少量多次锻炼,同样达到体育健身效果。

(二)政府参与和支持

防止大气污染首先应该调整能源战略,充分发展并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较清洁的能源以缓解大气污染问题。全民健身现在是出于自由、松散的阶段,参与运动的人数分布较广,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统领机构和科研队伍,保障在雾霾环境下群众健身运动的科学性,及时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全民健身保驾护航。

(三)发挥媒体的作用

事业单位、社区等相关部门,利用网络、电视、广告等方式,推广关于雾霾天气带给人体的危害及在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的保护措施,使群众重视在雾霾天气下健身的危害性,树立科学健身的意识,达到真正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小结

在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对群众身体的各个器官、生理机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需要健身者选择合适的健身时间、地点和运动项目。另外,通过政府部门参与和支持,及时调整能源战略、建立专门的统领机构、科研队伍和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等措施,为群众营造一个美好的健身环境和更贴心的服务,确保全民健身活动持久开展。

参考文献:

第9篇: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范文

“雾霾”的白白书

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雾?是霾?

气候学家眼中的雾与霾: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尽管理论上的区分非常明确,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大气浑浊”、“相对湿度”依旧是十分生涩的词汇,因此简而言之空气潮湿时出现的是雾;空气则相对干燥时出现的就是霾。

雾霾从何而来?

雾霾的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没有大风等冷空气经过时,霾持续出现时间较长,很难消散,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1.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2.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3.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雾霾天里我们有话说

“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汪粑汪妈的忧虑

Candy主人:

只能减少出门时间,尽量就不要出去了。出去不要剧烈运动。最近很多狗狗咳嗽。

Dollar主人:

空气这么差,整天在家就是开着空气过滤器和加湿器。Doliar是只小宅狗,至今对出门还没什么大的兴趣。加上刚刚能出门,就碰到这种烂天气。在家宅了两天了,今天早上我看有点能见度了,就带Dollar出来溜了溜。出来了才发现一点儿也不舒服,回家后Doliar就咳嗽了。

小泰迪主人:

北京的雾霾天气这么严重,我给我家宝贝亲手制作了口罩,出门遛狗时,我们让狗狗也带上口置吧!

狗狗主人孙女士:

我家的狗之前就有些咳嗽的症状,本来以为不是什么大毛病,它可以自己好起来,但是这几天感觉越来越严重,有可能是早上带出去遛狗的原因。

Golden:

貌似给狗狗食用熟猪血(猪红)有益于肺部的清洁。

狗狗主人陆女士:

我家狗狗最近有点宅,不太愿意出门,总是呆在狗窝里,吃东西也只吃红薯,其他蔬菜、肉类一概不沾,我猜测这跟最近的雾霾有点关系。

狗狗主人褒褒:

雾霾天气不仅使人的呼吸道不适,狗狗也会受到影响,有时候我感觉个头矮的狗狗吸到的路上的尾气、灰尘可能比我还多。前几天大花小花睡觉的时候,经常时不时咳嗽一阵,让我非常心疼。我从网上看到的偏方介绍说,给狗狗食用熟猪血(猪红)有益于肺部的清洁,大家有听说过这个说法吗?还有哪些方法能减少狗狗受到雾霾的伤害呢?

狗狗医师的看法

宠物医生王启顺:

最近来医院给狗狗看病的人激增,而其中大部分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就是由于狗狗对雾霾天的抵抗力不足造成的。狗狗是没有人类那样的鼻毛的,对于细小的颗粒物就没有抵抗作用,另外,它们的鼻黏膜的防护作用也比人类差了很多,PM2.5超标就让狗狗直接从鼻孔吸入了大量的污染颗粒物。所以,这种天气是绝对不应该出来遛狗的。

宠物医院陈医生:

狗狗是没有鼻毛的,所以他们在呼吸的时候,主要是靠气管上的纤毛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跟人类相比,其实狗狗更容易受到雾霾天的影响。在雾霾中呆久了,狗狗们呼吸道极易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咳嗽、感冒等症状。

宠物医院院长:

最近,如果发现狗狗莫名其妙的咳嗽,最好带到医院看一下。针对雾霾导致狗狗呼吸道发炎过敏,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便是雾化治疗。

民众的声音

中国经济网网友江文:

我们每个人要明白,大气污染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每个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源。要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做到全民参与。每个人少开一天车、少放一只烟花爆竹、少在户外烧烤……这些都是为改善空气质量做的贡献。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和政府一起,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共同改善空气质量,政府、个人“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经济网网友周义兴:

社会公众会产生这样的担心,就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是不是会在落实国务院这个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过程中,仅仅只在满足于对企业“发号施令”同时,却对可能影响地方GDP与涉及自身利益方面“网开一面”?应该说,这样的公众担心,在目前国内具体国情环境中并非只是杞人忧天之想。可以肯定的是,地方政府率先垂范社会监督与共同参与的方式好处就在,一方面,对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推进与落实,对社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与引导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公开透明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可以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相关工作形成相当压力。

改变的前景

国务院:

9月12日,国务院全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了大气环境治理的“目标”,即经过五年时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细化到具体指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茫茫霾海”危害大

雾霾由细颗粒物组成,而其本身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又是污染物的载体,所以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雾霾对身体器官影响依次为:肺脏、口鼻腔、心脏、消化系统,对老年人、儿童的健康危害极大。同时,雾霾对呼吸道的损害表现在症状上偏多,因此不一定出现“发烧”、“头疼”等常见现象,让人和狗狗在难以察觉的情况下患病且很难发现。

粑粑麻麻VS雾霾

近些年来PM2.5成了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汇,这种直径还不及我们头发丝粗细的颗粒物,成了空气中的隐形杀手。PM2.5富合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同时PM2 5还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雾霾带来的疾病

雾霾的危害主要在于一旦被从呼吸道吸入,就会沉积于肺泡,沉积肺泡的烟尘被溶解后进入血液,容易造成血液中毒。而未被溶解的部分被细胞吸收容易破坏细胞造成尘肺。

霾中所合有的其他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主要是刺激人的呼吸道,对人的危害更大。

雾霾严重时,其内的污染物杂质可使人的中枢神经发生病变,引起肺水肿或慢性气管炎,特别是当人们吸入肺部,严重时可导致肺气肿及肺癌等症。

霾中的化学烟雾,当浓度达到某一界限后,就会对人的眼睛、呼吸道产生危害。霾中的碳氧化物,对人的眼、鼻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将对肝、胃和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产生破坏作用。

雾霾天还会影响人的情绪,因为整天天气都处于阴霾沉沉,太阳昏黄阴暗,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使得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一旦减少,细胞就会“偷懒”,变得极不活跃,人也就会显得无精打采。

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家长和汪星人而言,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鼻炎、咽炎、哮喘,更需要进一步加强防范。

雾霾VS汪星人

PM2.5让狗狗更受伤

我们和狗狗共同生活在被气体包围的陆地上。气体呼吸使得我们的生命活动得以维持和延续,呼吸一旦停止,生命也将结束。人和狗狗等哺乳动物一样,上帝创造了一套巧妙的呼吸系统来进行我们身体和外界大气的交换,吸收氧气提供给细胞养料,呼出二氧化碳等废气。同时也设置了三道防线来抵御空气中的不良分子。鼻腔内盘旋的结构、分支的气管防止了异物深入到肺部构成了第一道防线;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和肺的表面都富合粘膜,粘膜上的纤维纤毛能捕捉颗粒物质及清洁吸入空气,并使空气被加热和湿润;粘液合有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帮助肺抵御病菌的侵害。可上帝在创造如此精密的呼吸器官时,肯定没想到,一种叫PM2.5的无形物质正逐渐成为了致命杀手。

PM2.5会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症状,甚至导致肺癌。甚至,还可以进一步穿过肺泡进入血液,并随血液流窜到其他器官。他们沉积在血管中导致血管硬化,从而危害心血管健康。

除了具有高级哺乳动物的共性外,狗狗还有与人类结构和生理的特殊性。

1.没有鼻毛过滤差

同大多数动物一样,狗狗没有鼻毛,过滤和清洁大微尘颗粒的能力比人类要弱些。

2.嗅觉灵敏善于闻

狗狗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是嗅觉和听觉,狗的嗅觉器官极为发达,鼻粘膜上布满嗅神经,其嗅觉能力超过人的1200倍。探路、追踪和社会交往,无时无处不在认真地闻,这种“过度用鼻”在获取有利信息时也增加了粉尘和病菌的趁虚而入。

3.低易吸入汽车尾气

狗狗的身高较低,决定了呼吸区域正处于汽车尾气高度附近。狗狗接受汽车尾气及马路微尘的影响比人高。

4.张口呼吸

遛狗时,狗狗习惯于张口呼吸。不经过鼻腔狭窄且复杂的过滤清洁系统,受污染的空气直接从口腔进入气道,大大增加了损害程度。因此,狗狗更容易受到PM2.5的威胁,雾霾天气谨慎防护。

细数雾霾对狗狗的七宗罪

第一宗 上呼吸道感染频发

雾霾天气,空气中浮游大量微尘和有毒物质,一旦吸入,就会刺激呼吸道粘膜,破坏呼吸道粘膜的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鼻涕、呼吸困难等常见呼吸道症状。患有老年性心肺病的老年犬,症状会明显加剧。

第二宗 诱发肺癌

肺是呼吸的核心器官,完成身体和大气交换的重要场所,这里和外界相对隔离,一尘不染。更细的微粒一旦更深入地进入细支气管和肺,就会引起肺通气的障碍,严重会引起肺脏实质性的病变,这种病变是不可恢复的,长期如此会导致肺炎,甚至肺癌。

第三宗 病毒性传染病肆虐

雾霾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此时气温降低,正值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高发期。雾霾天气发生时,风速小,气压低,抑制了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同时也使病毒不易被吹散,活性增强,极大增加了狗狗被感染的可能性。

第四宗 损伤毛发

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微粒和有毒物质,不仅会被吸入到呼吸道,而且还会附着在体表。长期暴漏在外的毛发成了藏污纳垢的载体,被有害物质包裹的毛发营养损失,因此容易出现干枯的现象。有毒物质长时间附着在头皮,甚至通过毛孔进入毛囊,对毛囊造成损伤,有皮肤病史的狗狗还容易复发。

第五宗 引发结膜炎

雾霾天空气中的微粒附着在眼睛上,可能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出现干涩、红肿和流泪的表现。

第六宗 幼犬骨骼发育受阻

严重雾霾天气,昏天暗地,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若连续处于雾霾天气,太阳光照射减弱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合成,导致幼犬佝偻病高发。

第七宗 易受惊吓 容易咬架

雾霾天气一片灰茫茫,可视距离大大降低,视觉不发达的狗狗比平时更难看清周边环境的形势,因此警惕性上升,有点风吹草动变吠叫。尤其在户外流浪狗集中的地区,咬架和车祸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面对雾霾怎么办?

雾霾天时应尽量减少外出

对于汪星人的粑粑麻麻而言外出尽量戴上口罩,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常用的口罩一般用脱脂棉沙布折叠数层缝补而成,三层沙布的口罩能阻挡70%~80%的细菌,六层沙布的口罩几乎可阻挡100%的细菌。为了戴上口罩后不至于太闷,通常选用6-8层为宜。

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为汪星人们设计的防范雾霾的口罩或相关设备。同时外出归来,应立即洗手洗脸及清洗的肌肤,将尘埃、病原微生物清洗掉;尤其要重视居室卫生,居家一定要在雾霾散后再开窗通气,保证空气清新。

遛狗、出门最好避开浓雾

俗话说“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不少人都喜欢雾天朦胧的感觉,认为这时候吸入的空气很湿润,对身体有利,习惯于进行深呼吸。但是雾与霾是不同的,在“阴霾”久久不散的时候,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霾”对有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有极大的危害,因为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所以,在雾霾天气要停止晨练,如果雾天太阳一直不露面,取消一次锻炼计划也是可行的。

同时对于要每天出门遛狗的主人们而言,遛狗时间最好避开大雾时段,待到雾气消散后再外出活动,所以遛狗时间不宜过早,最好以太阳出来为准。同时,在出门之前,人和狗狗均要注意适当喝点开水,补充水分。另外,冬天锻炼不宜过于激烈,以快走的方式为最好。

调整饮食安度雾霾天

面对雾霾天,要多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因为此类人群抵抗力较弱,钙需求量很大。平时应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或者多吃黄花鱼(及其他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乳酪、坚果,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对补钙很有利;老年人还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由于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大,最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此时,应多吃润肺食物,例如雪梨、橘子、百合、莲藕、荸荠等。此外,增强免疫力很重要,冬季增强免疫力最好的食物是牛羊肉,牛肉炖萝卜就是一道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家常菜。

及时就诊

在雾霾天气里各位狗爸狗妈如感不适,自己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一些感冒冲剂或含片等。由于大雾和阴霾天湿度大、气温低,容易诱发关节炎,因而要多穿衣服,注意防潮保暖;外出要注意眼部保养,预防雾毒对眼睛的损害,或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汪星人要怎么办

在雾霾天气,我们会每日关注PM2.5指数,减少外出时间,少开窗通风,外出戴专业防尘口罩,对皮肤做深层清洁,这已经是大家公知的有效防霾措施。那由于生理差异,狗狗不能戴口罩,雾霾天气又该做哪些防护呢?

1.减少遛狗时间,最好避开清晨

雾霾天气不主张遛狗,但大多数狗狗都已习惯在户外大小便,外出还是不能避免的,解决完大小便问题因尽快回家,不要在户外过多逗留,尤其是做奔跑等运动。外出一定要栓牵引带牵遛,限制狗狗随意行动,可防止过烈运动和走丢。雾霾天气更不适宜早晨遛狗,尤其是幼年和老年抵抗力弱的狗狗。

2.外出可适当穿衣

狗狗全身毛发,雾霾天空气中的颗粒会附着在毛发和体表。小型犬外出时穿衣可阻止微尘的附着,预防毛发干枯。

3.补充营养

冬季雾霾多,日照少,由于霾减少了紫外线的照射,狗狗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长期雾霾天气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防止微尘对皮肤和被毛的损害,必要时也可补充一些富合不饱和脂肪酸的皮肤营养品。

4.清洁护理

对于汪星人这些“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言,“宅”在家中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最好尽量减少狗狗外出活动的时间。在狗狗回家后,注意消毒,特别是对狗狗经常使用的脚垫、狗窝、宠物进食器具等。消毒的时间不宜太过频繁,一周一到两次为佳(狗窝等大型器具可一个季度清洁一次),消毒时记得要使用稀释后的消毒水浸泡狗狗经常使用的器具。同时,每日的被毛梳理是保证皮肤和被毛健康的重要护理方式,雾霾天气从户外回家后,可先用小型吸尘器将身体吸一遍,把灰尘吸走再进行梳理。每周滴洗眼液进行眼睛清洁,可预防结膜炎的发生。

汪星人出门指南

三大提醒

提醒一:能不遛狗尽量不溜;

提醒二:必须遛的,备清水外出,随时饮用;

提醒三:遛完狗后,回家尽量让狗狗多睡觉。

八项注意:

雾霾严重,能见度低,外出遛狗时注意主人和宠物均需要佩戴反光装备、携带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