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施效颦》的故事谁都知道,现在我为含冤几千年的东施翻案。据我看,东施效颦之所以被人讥笑,原因有三:
一.东施长得丑。可我倒想问问各位,长得丑怎么了?贝多芬、古龙等人都不漂亮,他们的成就你们可以否认吗?《情颠大圣》中的唐僧都说过:“长得丑怎么了?关键在于心灵!”这个道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难道你们还不如小孩么?
二.东施模仿著名美女西施——没有自知之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东施模仿西施,何过之有?蔡依林唱的《看我七十二变》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其中有一句:“人不爱美天诛地灭。”不说明星,说说百姓,有谁敢大喊:“我没用过‘洗面奶’、‘护肤霜’、‘沐浴露’!”若大家都没有爱美之心,那美容院老板还不活活饿死?电视上还有“大宝,天天见”?还会播“美就是更白更细更光洁”?还有什么“超级模仿秀秀出你的精彩赶秀让你红”么?模仿是坏事吗?“活到老学到老”嘛!模仿又有什么错啊?!
三.东施模仿得太着急——适得其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东施只是爱美心切,没有考虑周全而已。现在有人去模仿什么明星,去整容成什么瓜子脸儿,结果有些人失败了成了倒的瓜子脸儿。我们也可以宽容一点,学着she的《美丽新世界》的头两句:“应该学习银河,再宽容一点。
再看看我们的做法“①不够宽容②不光明磊落,有本事你在东施面前提意见嘛!为什么死后还嘲声不断?③得饶人处不饶人,人家做了一件不尽如人意的事,咋们几千年后还在讥笑!唉……
可是这一部书出来之后,尤其是出名之后,就有大量的东施效颦。不管内容怎样,光听着那个名字,就赶紧让人反感。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是这样的心情。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能够理解,所有的故事,都在书中,变成穿越历史的回忆。
如果,我们还是在这里,还是在想着未来的生活,这些终究都不太一样的。大家都在憧憬着另外一个途径,可是即便是通过不了,我们也能够懂得所有故事。
如此简单。
如同梦想一般,让我们看得真切。
好好先生 三顾茅庐 叶公好龙 入吾彀中
天衣无缝 侃侃而谈 买椟还珠 老马识途
必恭必敬 沉鱼落雁 草船借箭 七步之才
千人所指 覆水难收 门庭若市 开天辟地
不寒而栗 门可罗雀 滥竽充数 坐井观天
成语故事 一衣带水 程门立雪 人人自危
千金市骨 大腹便便 三令五申 各得其所
背水一战 不堪回首 南辕北辙 别有天地
乘人之危 如释重负 九牛一毛 不可救药
一暴十寒 东施效颦 马革裹尸 开卷有益
人给家足 妄自尊大 一鸣惊人 一字千金
病入膏肓 狐假虎威 不名一钱 困兽犹斗
后生可畏 牛鼎烹鸡 毛遂自荐 拔山举鼎
曲突徙薪 梁上君子 怒发冲冠 伤风败俗
囫囵吞枣 奉公守法 别开生面 力不从心
人言可畏 雕虫小技 坚壁清野 对牛弹琴
分崩离析 劳而无功 画龙点睛 双管齐下
博士买驴 名落孙山 克勤克俭 博而不精
不遗余力 口蜜腹剑 以邻为壑 塞翁失马
拔帜易帜 瓜田李下 克己奉公 孺子可教
人杰地灵 返老还童 不自量力 负重致远
兵贵神速 宾至如归 风吹草动 乘兴而来
人心如面 掩耳盗铃 人琴俱亡 不远千里
“求异思维”是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方式、不同的关联出发,分析出不同结论的思维方式。对中学生来说,“求异思维”在写作中的实际运用,主要表现为扩散性、独特性和逆向性等三种基本特征:
一、“扩散性”是促使中学生写作出现突破,超越常规思路,走向“创新”的一条捷径
“扩散性”是指“求异思维”的过程并非直线的、逻辑的,而是常常伴随着移植再现、对比联想、相似类比等一系列复杂的扩散思维活动过程。“扩散性”运用于写作中就是对同一问题、同一题目、同一材料和同一体裁的不同认识,既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又能够克服“雷同化”、“模式化”,从而达到“不异而异,同而不同”的写作目的。中学生写作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表面上看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向模式,其实并非如此,中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因而他们对来源于生活的命题,或材料的取舍也会各有千秋。
在具体写作时,中学生可以利用“扩散性”,把不同的生活素材沟通起来,也可以把不同的生活感受结合起来,突破过去的习惯思路,按照新的要求去倾诉、去表达,从而达到比较好的写作效果。比如,可以借鉴作家肖复兴运用移植再现的方法。肖复兴常常把他母亲生前的照片和衣服放在他的工作室里,是想在他写作的时候,借以激起他的灵感,让作品里所描绘的母亲形象,以及所叙述的故事,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又比如,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多年前在浦口东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那段情景,全文只有一千多字,集中还原了父亲送行时的背影。作者联想到家庭困顿、屡遭变故,在外飘零的父亲苍老而颓丧。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给读者留下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两次穿过铁路、攀爬月台慢镜头式的背影再现。借鉴作家的成功经验,巧妙地运用移植再现,中学生自己的作文,也会出现让人难忘的片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求异思维”的“扩散性”是促使作者触发灵感的捷径,通过扩散所获得的信息材料,无论是外在机遇,还是内在机遇,都包含着没有意识到的事物的某种本质联系。中学生在平时就要自觉地运用“求异思维”的“扩散性”激发规律,有效地利用各种反常的信息和反常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常规思路,开辟新的写作领域,从而达到艺术构思和艺术表达的效果。
二、“独创性”强化着中学生文章写作的不可重复性
如果说,“扩散性”是就求异思维的广度而言的,那么“独创性”一定是就求异思维的深度而言的。中学生写作过程中求异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中学生特殊的个体精神劳动而言。一个人的“想”决不能用另一个人“想”来代替。此外,求异思维的目的就是写出与众不同的感受与思想。这种感受与思想只有是新颖鲜活的、前无古人的,才称得起是成功的求异思维。千人千般思,万人万般情,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文化熏陶以及特殊感受,受其影响,其选择材料,探讨问题的思路也会千差万别。
三、 “逆向性”驾驭着中学生的写作灵感,使之跨越时空,“反常”或“出格”,从而给写作带来生机与希望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中学生的写作所面对的许多材料都可以一分为二,如果能按照逆向思维的方法,把同样起作用、同样正确,但彼此又完全对立的概念、观点、思想统一起来,就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实际上,大多数中学生在认识一个问题,或一个材料时,总是习惯地认识或肯定材料的此一面,而忽视彼一面,因此,在写作时如果能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从“彼”一面去思考问题,往往就会有新颖独创的发现。所谓的从“彼”一面去思考,就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观点,“反过来想一想”,人褒我贬,人扬我抑;或人贬我褒,人抑我扬;或人从正面入手,我从反面落笔;人就此处展开,我就彼处切入,这样就会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举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其中都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流传日久,人们就习以为常,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某种观点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看法,而实际上,不少名言警句是就其一点或一个角度而言的。中学生在思考或行文时,完全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不妨反其道而写之。比如“东施效颦”这个故事,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日久,人们历来对东施有所非议,认为她不知道美在何处,盲目模仿,把糟粕当精华,这种认识固然不错。但调换一下角度,“东施效颦”也未尝不可。东施之所以效颦,是因为追求美,出发点是好的,现在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力排众议,勇于追求的精神。当然,方法不当会影响效果。照此,“班门弄斧”的人也应该鼓励一下,人们总是嘲笑他们不自量力,卖弄拙技,狂妄自大。但换一个角度,“班门弄斧”也值得肯定。这种不迷信不崇拜、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只有具备这种精神,社会才会有创造,才能在不断开拓中前进。倘若一味拜倒在权威的脚下,屈原以后便再无诗人了。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予以肯定,以鼓励这种“反常”或“出格”,唯其如此,方有好文章出现。
中学生应该相信,逆向思维确实是一把钥匙,能为自觉写作者开启思辨的大门,通过这扇门,可以看到茫茫宇宙,皇皇万物,都包涵着亦此亦彼的矛盾对立面,而在特定情景中,你或着眼于“此”,或着眼于“彼”,都可以让你往来无碍,言之成理。想一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蚕有“无私”的一面,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有“自私”的一面,所谓“作茧自缚”。可见,大量的现实生活为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逆向思维训练的契机,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写作的根本。
和谐是一种美,更是美的最高境界,它能使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的自然万物共生并存,使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天人合一,也能使个人的内心达到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脱俗……它是所有“美”的延续。
然而,何为“美”?人类追寻“美”的步伐几千年,对它的内容也在不断补充,动人的音乐是美、斑斓的油彩画是美、一碧万顷的天空是美、倾国倾城的容颜更是美……想来,说上一天一夜也是说不完的,但是它的内涵却是不变的——和谐。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她有沉鱼落雁的美貌,但是却有心绞痛的缺陷,每每至此就会心痛皱眉。一般来说,皱眉是不美的,然而西施的皱眉却更加增添了她楚楚动人的效果,让人看了更加心生怜爱,不然怎么会有“东施效颦”的故事呢?世间万物,十全十美、完好无缺是难以达到的,从根本意义上而言,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所以,美丽与瑕疵总是同时出现,它们正是和谐的统一整体,是和谐让它们并存在一起,以达到一个更广阔的高度!
西施将她的“美”与“瑕”完美柔和,形成一个经典,更是一种神话,至今无人可比。在现今生活中,我们也不是常常能遇到恰到好处的事情,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谁也不能够保证它会按照既定的趋势发展演变,只有让它和谐的好坏并存,才有可能让它回馈你一个圆满的结局。
有缺陷,也有和谐,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迸发出美的空灵、美的经典、美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 语言文化差异 习语 翻译
中华五千年的渊源历史成就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更是孕育了大量的习语。习语是人民长期沿袭使用的定型词组和短句,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反映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能够生动形象地显示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正因如此,习语的翻译也比较复杂。但只要我们按照严复先生“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注意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结构的整体性,避免死译硬译,在习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以下是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汉语习语翻译译法的几点探索。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译文中既保持原习语的内容,又保持原习语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其比喻形象、民族和地方色彩和语言风格等。各民族的人能够交流是因为在思维表达方式、联想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法。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直译必须以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为前提。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往往作者都会借用习语,使文章生动形象。例:出自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的习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用直译法译为:Like Chiang Tai Kung fishing,they have case the line for the fish who want to be caught.又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提道:“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翻译时把中文的习语“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译成:The monk may ra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意思是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这一类俗语的翻译基本上都采用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
二、意异法
意译主要是指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习俗不同,不同的事物所引发的联想也不同。若照字面直译不仅不能达意,而且可能会使人费解或产生误解。中国的习语有不少源于史实或寓言故事,也有源于生活习俗。因此,对于这种习语的翻译,应着重传达原习语的意义,可更换形象译出其原意,或舍弃其字面意义、形象意义译出其隐含意义。例如:“一五一十”、“三长两短”这类习语。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一五一十”那就翻译成fifteen and ten,“三长两短”翻译成three long and two short,西方读者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舍弃按字面意思翻译,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一五一十”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这里的“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所以根据上下文含义可译成systematically and in full detail or to tell something exactly as it happened.同理“三长两短”的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可译成:If anything/unexpected misfortune should happen to me.这样翻译就清楚明白不会产生歧义了。
三、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不同的喻义。例如“愁眉苦脸”、“不学无术”、“长吁短叹”等。对于此类汉语习语通常可采用节译法,即省去并列重复的部分,保留它的基本喻义。例如:“愁眉苦脸”可以译成gloomy face,无需既译“眉”又译“脸”;“不学无术”即uneducated之意,因而无需把“不学”和“无术”重复译出;“长吁短叹”这个习语“长吁”和“短叹”表示同一个概念,所以译文仅以sighing deeply概括两者之意。
四、借用英语中的同义习语
英语的一些习语和汉语的一些习语采用相同或及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及其相似的喻义。如“班门弄斧”和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以牙还牙”和a tooth for tooth,“一帆风顺”和plain sailing,等等。遇到类似这种情况,不妨借用英语同义词来译。但是在借用英语习语时必须注意两种习语各自的特点,避免时代、地点、条件、名族、习惯、色彩等方面与原作上下文形成矛盾。例如:“我没想到他对同志们的批评竟充耳不闻。”译成英语:I didn’t expect him to turn a deaf ear to the comrade’s criticism.其中对习语“充耳不闻”的翻译就是借用英语同义习语to turn a deaf ear to来表达,十分妥帖。
五、直译和兼译兼用
在采用直译以保留原文比喻形象的同时,又兼用译意,有时略作适当补充,使译文能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例如在的作品《雷雨》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译成英文:But this girl Mei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 to help her.其中习语“无亲无故”译为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同时补充上to help her,点出含义,使全句述意完整。
六、直译加注法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汉语习语也常采用直译,但是需要加注,以免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这样读者容易理解中文习语所要表达的含义。例如:庄周《庄子・天运》中的习语“东施效颦”译成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固然保留了原文典故中人物的名字,但是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何许人?如不加注解,西方读者是无法理解的。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后人用“东施效颦”来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差。所以在翻译这个习语的时候应加注: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中国的习语如恒河沙数,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在翻译习语的时候我们往往要理解其含义,不能盲目按字面意思翻译。与此同时要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具备双语能力和双文化知识,在翻译中结合多种译法,力求促成“信、达、雅”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关键词] 数字技术;特效;特效电影;3D电影;电影语言体系
电影是一门技术化的艺术。罗伯特·C·艾伦指出:“一切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都有自己的技术史。”[1]一百多年来,从默片时代、有声电影时代,到彩时代,每一次电影形式的改变都给电影的创作开拓了新的天地。客观世界更加真实、丰富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观众观影的体验有着质的飞跃。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运用在成就创作者想象力的同时, 也建构出了全新的电影内容、电影市场和受众体验,电影世界又一次发生着深刻的革命变化。在数字时代,看电影已经不仅仅是看故事,还为了体验电影。电影特效营造的唯美、震撼等各式的视觉效果也成为评价一部电影质量的标准,电影进入到特效电影时代。
这种被称为电影魔术的特效一百多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停机再拍、两次曝光、变速拍摄、前景和背景的投影技术、2D技术发展到现在的虚拟影像生成技术、运动捕捉技术,等等。随着数字技术与电影特效的融合,特效的数字时代与3D时代已经来临。因此,研究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 就不能离开研究作为与观众进行沟通的语言元素的电影特效的意义和影响,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
一、特效和特技
所谓电影特效, 也叫Special Effects,是指为了满足电影画面的特殊视觉效果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电影人利用它们来避免让演员处于危险的境地、减少电影的制作成本,或者理由更简单,只是利用它们来让电影产生更扣人心弦的特殊效果。经常用到的电影特技技术有:遮罩接景技术、前幕和后幕的投影、透视场景的定制模仿等。典型的特效有风雨雷电、火山爆发、海啸、人工效果的海洋、海浪等。如今, 特效的含义已经大大延展,已经可以根据剧本要求和导演意图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物体、角色、环境、场景等。如《精灵鼠小弟》中的老鼠,《星球大战》中的星际空间。
二、中国特效电影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产电影种种成绩的背后依然伴随着诸多问题与压力,其中,国产电影产量大,但质量同好莱坞电影相比,缺乏核心竞争力,投入大收获小是国产片市场的真实写照。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据业内人估计, 90%以上的国产片亏损。[2]
(一)华而不实的电影
电影要讲故事,电影话语模式的主导形态是叙事。电影如何展示情节、塑造人物,随着人物对白、背景音乐、剧本和情节的逐渐深入中,把故事讲精彩是电影叙事的基本要求。“数字特效使电影叙述形式发生变化,使电影不仅是物质世界的记录或反映,其创造的叙事形式呈现了新的特色。”[3]数字电影创造的票房神话让数字特效影像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电影中,特效电影成了谋求商业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电影画面审美性、观赏性、愉悦性成为电影的主要追求,看不见的一些东西,如人物的塑造、叙事的完整性、情节的安排、复杂的线性结构等遭遇排斥。这些内容大于形式的数字技术高超的电影用科技堆砌的“唯美”影像掩盖了虚无的内容,完全忽视了对影片意义的挖掘。《无极》影像的渲染营造到极致,场景设计在电影特技的包装下如梦如幻。陈凯歌在谈到《无极》时曾明确表示:“我可以用特效实现我对中国文化的情怀,特效帮助我的想象力得以延伸,并且能释放出来。”然而,作为中国“大片”的《无极》,因内容空洞、叙事简单而遭到批评。《无极》所遭受的重创为中国电影敲响了警钟。当代特效技术在使电影越来越具有审美性、越来越好看的同时,如果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体验和文化内涵,空洞和虚无将让电影远离艺术的真正本质,沦落为一种视听游戏。
(二)“东施效颦“的中国电影
越是特效比例高的电影,就越是全球化的产品。走特效电影的途径似乎成为中国本土电影与国际接轨,在全球范围内被接受的最好方法。科林伍德说过:最伟大的艺术要得到恰如其分的显示, 就需要有与艺术力量相当的第一流的技巧。[4]中国电影进行了数字技术的尝试,但是大多数中国电影只是盲目跟从好莱坞模式的高科技,其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比如《风云2》在现场布景、特效都模仿好莱坞特效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太像《斯巴达300勇士》了!”走出《风云2》放映厅,观众一致感叹。这些都反映出国产特效影片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目前,国产电影特效大多都是外包给国外的特效公司,中国的电影只能在西方已有的技术上来制作。导演和特效制作人员之间经常会产生意见和认知上的不统一。中方导演要求的效果如果做不出来,就只能修改内容,让内容“将就”特效。内容的存在只是为了展示西方文化韵味的特效,中国的特效电影抹不去浓厚的西方文化印记,东施效颦的笑话在现代社会又一次的发生。张艺谋直言不讳地说:“我拍电影,镜头能表现到什么程度,不是由我决定的,要电脑工程师说了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导演,而我却变成了副导演。”[5]
(三)粗制滥造的3D电影
3D电影的制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专门的3D摄像机拍摄。二是用软件把2D电影转成3D电影。相对于拍摄3D 电影,把2D电影转成3D电影所用成本低很多。但是拍摄的3D电影给予人感官上的身临其境的是普通2D 转为3D的电影无法给予观众的。在观看电影《阿凡达》一个下雨的场景时,许多的观众都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感受好像真正从天上落到自己头顶的雨滴。目前3D 电影发展最注重的表达方式—与电影特效结合对观众的视觉进行直观刺激。在故事的叙述语言上还是形式多于内容,甚至有时因为太注重画面的美感而忽略了挖掘电影故事的深度。这种表达在刚开始时是有着巨大作用的,当这三五年后,众把3D技术视为平常之时, 如果3D电影发展还停留靠特效营造的外表美的基础上,3D电影又会重新被2D电影取代。目前许多国内制片商将赚钱目标寄托在了3D技术上,一大批转制国产3D电影项目纷纷上马。导演高群书说: “因为没那么多钱,转一部(3D电影)要600万,拍一部要6 000万。那些都是伪3D,都是卖噱头,骗票房用的。”以提升票价为目的的粗制转3D的行径对产业发展有害而无利。如何进一步去完善3D 电影的语言发展,挖掘其独特的电影表达魅力,从而形成一套属于3D 电影特有的语言表达体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三、对中国特效电影未来发展的展望
2012 年上半年美国特效大片进驻中国, 导致同期上映的几十部国产电影几乎悉数赔本, 2013年在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加14 部好莱坞特效大片外国影片的背景下,中国特效电影的如何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完善特效电影语言体系
数字技术不仅使特效成为电影感情表达、内容叙事的重要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整部电影语言系统中的一个表达元素的特效已经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如果说蒙太奇是电影的叙事语言, 那么特效就是电影的体验语言、修辞语言。因此从本体论角度而言, 发展融入了视听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电影特效自然而然成为未来电影发展的必然路径和趋势。所以,我们认真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去完善特效电影的语言发展,实现电影品质提升,挖掘其独特的电影表达魅力,从而形成一套属于特效电影特有的语言表达体系。使得中国的特效电影创作中理性使用特效, 而不是为特效而特效,为获得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技术含量。
(二)电影制作成本的优化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大半投资上亿的中国国产特效电影连成本都没法收回。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由于特效制作费用庞大,常常造成特效预算超支,从而出现压缩特效费用的现象,最终导致特效效果不足,影响了电影的品质。所以在未来,掌握特效电影的制作规律,从而优化制作成本的分配,对于特效电影的发展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一下国外的一些制作经验丰富的大电影公司,在前期统筹、成本控制、后期特效制作、后期突发风险控制都有缜密的计划和安排,这样就不会有减少或者压缩特效制作部分的预算资金。
(三)规范特效电影的制作流程
制作一部电影电影其实也是和生产工业产品一样,需要有规范化的流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作为一个成熟的运作模式,在电影开拍的时候,特效团队就要加入电影的创作中,而不是等到影片后期合成的时候才来找特效公司制作。而且在电影制作团队中应该有一个特效总监,对特效制作全权把关。“国外这个行业里会有一个视觉指导的人, 他属于特效范畴里面的最高层, 但他不属于技术范畴, 是属于创作团队的, 他和导演进行讨论, 如何设计镜头等, 达成创作要求, 再和特效指导进行沟通。在中国,导演与特效人员进行沟通, 直接告知特效人员需要做什么, 特效人员提供建议, 缺少创作层面上的视觉指导人员。”[6]
(四)加强特效软件的研发工作
中国电影特效大多都拿到国外制作,这是造成成本增加、特效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国内的特效公司使用的电脑软件工具严重依赖进口,别人开发的软件在我们还没有学精时,又有更新更好的技术软件被别人开发出来。中国的特效制作就会一直处在无止境地引进、学习的怪圈里。在好莱坞特效的制作理念是每部电影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才能营造独特的视听效果,而这种独特是通用的技术无法实现的,因此他们在根据电影创作需要进行软件的再开发,支持特效创作。所以中国的特效要有自己的技术研发,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创新,不要总是处于“跟随”状态。
四、结 语
本世纪是电影特技发展的最辉煌的时代,纵观中外电影特技的发展历史,特技始终伴随着电影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而成长。虽然面对诸多结构性问题, 但电影特效仍然通过延展电影表达空间和范围的方法获得了创作者和受众的青睐, 是未来电影产业竞争的重要环节,对电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44.
[2] 艺恩.2012年中国新媒体影视研究报告暨优酷指数研究报告[OL]..
[3] 魏庆前.电影效镜头的叙事[J].大舞台,2008(06).
[4]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 张艺谋.预测:数字技术将终结传统电影[EB/OL] .http://.cn/2004-07-13/1459442133.htm.
关键词:小古文 目标 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59-02
作者简介:柯向妹(1977―),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福建泉州市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
小古文被称为中华语文的“活化石”,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选编了经典小古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生年龄特征及小古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就成了小古文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趣读
诵读是小古文教学的命脉。小古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更具音乐美、对称美及节奏美,尤其适合诵读。小古文的诵读形式丰富多彩:除常见的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男女生轮读、创设情境读外,还可古文今文对照读、根据平仄音律读、插图补白读、古文版文本和现代版文本对照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灵活地选择。
著名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平仄”规律吟诵诗文,深受学生欢迎。对于短小精悍的小古文,教者可以让学生先用“―”“|”表示“平”“仄”,遵循音韵规律趣读。如《鹬蚌相争》语句的吟诵指导:
| ― ― | ― | ― ― | | ― ― ― ―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这样,既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诗文的节奏之美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尝试,在快乐的诵读体验中亲近小古文。
二、趣品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文本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小古文的词、句、段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皆可纳入品味范畴。
在《鹬蚌相争》一文中通过比较,品味“箝”的精妙:
师:刚才有同学说“箝”就是“夹”的意思,那么直接把“夹”替换进句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思考,摇头,但似乎说不出个所以然)
师:伸出你的手,试着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学生伸出双手,比划着,若有所悟)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可以说是――
(生的思路顿时打开,答案精彩纷呈:使劲地、用尽全身力气地、牢牢地、竭尽全力、死死地等)
师:同学们都从力度上来回答,那么,从速度上来讲,那是――
(生:迅速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等)
师:孩子们,想想此时此刻鹬蚌的心情,那么,鹬蚌又会怎么“箝”呢?
(生:狠狠地、互不相让、毫不示弱等)
师:是的,在文本中,牢牢地、死死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地、迅速地、互不相让地,这样的“夹”,就可以说是“箝”。一个小小的“箝”字,让我们感受到了鹬蚌相争的激烈程度及二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一个小小的“箝”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用字的精准与独到。
通过“箝”和“夹”的比较品味,挖出了“箝”中无限的精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带领学生领略了古文所传递的情感和语言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趣拓
选编入教材的小古文大多出自《论语》《战国策》《韩非子》等经典,所选编的小古文背后或有脍炙人口的故事,或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或在谋篇布局、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方面有精妙之处可挖掘。“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叶芝语),教师要适当取舍,巧妙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努力点燃学生学习小古文及课外阅读的兴趣之火。
内容方面的拓展。《鹬蚌相争》一文,学生反复品读感悟后,教师可告诉学生这则小小的寓言曾经制止了一场战争。在学生迫切想深入了解之时,把《鹬蚌相争》在《战国策》中的原文呈现出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听了苏代的话后,赵惠王就消除了攻打燕国的念头?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寓言的特点及魅力,也体现了古文浓浓的文化味。
写作方法的拓展。著名特级教师林莘老师执教《东施效颦》一文时,抛出“你怎么知道东施长得丑”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讨论交流,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并适时引入《陌上桑》内容:“行者见罗敷……但坐观罗敷”,体会侧面描写之精妙。
情感升华的拓展。《伯牙绝弦》一文,学生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情谊后,配乐诵读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短歌,学生深深地被这旷世“知音”之情感染,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趣说
不同版本的教材均为学生了解文言文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如北师大版教材直接附译文,人教版教材附注释等,这也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挑战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文言文翻译、创造得更生动有趣,甚至超越教材。如《鹬蚌相争》一文中“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一句,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趣说:“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嘴里还哼着小曲儿,瞧,它多么惬意呀!有只鹬循声望去,一阵激动:啊哈哈,我的美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嘴伸到蚌壳儿里去啄肉。歌声戛然而止,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河蚌猝不及防,它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这样的趣说,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文本创造性地读“长”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五、趣演
小古文中人物形象很鲜明,比如《杨氏之子》中聪慧的孩子,《两小儿辩日》中活泼可爱的小儿和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孔子,《郑人买履》中迂腐的郑人等。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讨论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试着辩一辩,演一演,激发兴趣,领会主旨。《鹬蚌相争》一文中,鹬蚌相争可谓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白热化程度。教师让学生组内分好角色,合作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学生情绪高涨。
表演中,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对比:那样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到头来却是双双失去性命的可悲下场,这两个场景鲜明而突兀地呈现在眼前,学生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哈哈大笑之余触发深深的思考,心灵受到震撼。
六、趣“得意”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课文、释读课文、解读课文达到对课文“言”与“文”的把握。
2 理解庄子故事中的比喻意义,了解庄子惠子的性格特点。
3 通过课本剧让学生领会文章的趣味。
教学重点:
通过三读课文,达到对“文”与“言”的综合把握。
教学难点:
领悟庄子的思想进而理解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我课前的构思,可操作性强,要求的等级也是逐步上升。《惠子相梁》全文只有108字,要讲解一个课时,必定要填充许多内容,怎么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成了我思考的重点。我决定,在“言”上,重点从实词的一词多义突破。在“文”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排课本剧,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教学的重点依旧关注了“文”与“言”。而且特别强调这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的,以“言”促“文”,以“文”解“言”。
教学难点的设定主要是在拓展这一环节实现,需要学生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化和文人有个基本的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到位,学生应该能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三幅图片,分别代表成语邯郸学步、井底之蛙、东施效颦,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成语并解释。学生很感兴趣,马上有学生答出,而且解释“东施效颦”很到位。教师介绍这些想象丰富的成语就出自于《庄子》一书,自然的引出对庄子的介绍。通过投影,学生把握了关于庄子的重要信息: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对这些内容识记之后,转入到诵读的环节。
诵读课文:让学生由开头读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让学生体会“庄子来,欲代子相”这句话的感觉,或谓惠子,“或”指的是谁?他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学生回答这可能是惠子的门客,回答时在挑拨是非,进谗言,模仿读的时候一惊一乍,能够领会这句话的感觉。我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感觉重读这一小节。接下来让学生体会:“南方有鸟,其名为鹅,子知之乎?”这句话,怎么读出庄子的疑问语气,怎么读出庄子当时的心理是关键所在。我找了两个学生来读都还有所欠缺,我就示范朗读,学生通过听朗读感受到庄子那种潇洒自然、娓娓道来的气度,也体会到了句子的疑问语气,我让他们自由朗读时个人的体会进一步具体化。对于“夫鹅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句话,我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双重否定句式,又让学生关注排比的修辞,希望学生读出特有的感悟。有一位男生读得比较到位,重音有强调,而且能读出排比的语势。对于文章的最后部分,我强调了两个“吓”字。对于鸱发出的叫声,学生都能戏剧化的模仿,对于“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这句话,学生能领会庄子那种不屑的语气。可以说整个诵读教学很成功,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时有了明显的提升。
释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出示原文,重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自行翻译。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都能做到句句落实。在释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穿插了实词一词多义的考查,比如讲到“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这个句子的时候,我就考查了学生对于“见”字意思的掌握:
1 岐王宅里寻常见
2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班
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 胡不见我于王?
出示了以上四个句子,这些句子都是学生课堂上接触到的,学生很顺利的说出了“遇见”、“拜见”、“出现”、“引见”四种意思。
又比如我讲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时考查学生对于“国”字意思的掌握。
1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 国险而民附
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死国可乎?
出示以上四个句子,这些句子学生都学习过,学生的回答既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又加深了对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
释读课文重“言”而不失趣味,为下面解读课了很好的铺垫。
解读课文,课堂板书如下图所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上面的这些词语加上横线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分析,学生练习的结果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能认识到故事中鸱鹅、鸱和腐鼠的所指,能够体会到庄子视名爵如腐鼠的态度和惠子那种热衷功名利禄之心,达到了解读课文的效果。
利用课本剧趣味提升:
学生课前自排了课本剧,有五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庄子、惠子、门客、家丁甲和家丁乙。课本剧分两幕,第一幕惠子与门客商议,派出家丁搜查庄子。第二幕庄子登门拜访,与惠子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学生排演的课本剧能够忠实原文,又有自己的创新,体现了学生的智慧与幽默,得到了其他同学鼓励和听课老师的赞赏。学生表演完后,我适时地请学生点评,让他们思考:通过课本剧对课文有了哪些新的领会?《惠子相梁》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在哪?学生都做了精彩的发言。课本剧这个环节让本来严肃的课文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来,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拓展延伸,最后一环节我让学生朗读以下的句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介绍了庄子那种清静无为,潇洒自得的隐士情怀,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赏析以上句子,从而分析出道家学说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因为时间有限,学生未能深入体会,但基本达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