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金融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黑龙江省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研究”(编号:15JYD06)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0日
现代供应链金融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依托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物流的控制,降低资金风险,为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自深圳发展银行最早开始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起,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全新运作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供应链金融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自身信用级别较低、社会公信力不足、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少、经营管理不善、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不受银行等金融机构青睐。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
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国内开始开展货押业务,可以视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最早形态。2003年7月,该银行率先推出了“1+N”供应链金融业务,成为我国首先推出供应链金融的商业银行。2005年7月,提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业务策略,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当年荣获深圳市金融创新奖,成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新者。
随着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取得的成功,众多商业银行纷纷利用金融产品同质性、易复制等特点,改良出符合自身的供应链金融。例如,华夏银行的“N+1+N”模式、广东发展银行的“N+1+M”模式等,至今为止,95%以上的商业银行都拥有带有自己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
2008年之后,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较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处于银根紧缩、信贷业务收缩的状态,但供应链金融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在2010年末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授信规模达到1,755亿元,不良率仅占0.32%,这既体现出供应链金融风险较低的优势,也彰显出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一个重要利润增长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二、“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新发展
当下供应链已由传统模式,发展为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实现了信息与产业透明化。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及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带动物流企业等第三方企业的发展。以互动、协同、可视为理念,利用成熟互联网和IT技术构建平台,链接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各参与方,包括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物流服务商、保险公司等,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在线融资、在线结算等投资理财服务。
相对于电商领域企业,实体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需求更加的渴望,在当下互联网电商飞速发展,像淘宝、京东等对实体企业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实体企业希望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强实体企业的竞争力。
较之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可以利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IT技术构建平台,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密切合作,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通过对相关各方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归集和整合,提供适应供应链全链条的在线融资、结算、投资理财等综合金融与增值服务。这就扩展了供应链金融的规模,由原来的“链”逐渐扩大为“网”,这张“网”覆盖的范围更大,参与的主体更多,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变得更为复杂和高效。
我国互联网企业都在供应链金融这一领域努力发展,京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京东现在已经不单单是电商,而且集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于一身,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京东企业发展战略中,已将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的基础,京东自身建设的物流给它带来了很大的优势,经过京东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为上游企业提供资金与理财服务,为下游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模式。同时,京东拥有优质的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的精准大数据,成功搭建了较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框架。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大数据、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企业发展也必将依靠供应链金融这条道路,谁能使体系更加完善且成熟,谁就会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供链金融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网络化、精准化、数据化方面。从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看,存在着几种比较主流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模式。
第一种是电商平台发展模式。电商平台发展模式是指电商平台通过获取买卖双方在其交易平台上的大量交易信息,并且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即电商平台凭借在商流、信息流、物流等方面的优势,扮演担保角色(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或者通过自有资金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并从中获取收益。电商平台能够方便并快速地获取整合供应链内部交易和资金流等核心信息,由于积累了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和挖掘交易行为数据,分析、归纳借款人的经营与信用特征,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电商平台可以做到合理的风险定价和风险控制,且相关成本很低。电商模式包括综合电商模式和垂直电商模式两大类。目前,国内综合电商模式的成功案例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垂直电商模式主要有上海钢联、生意宝等。
第二种是P2P网贷平台发展模式。P2P网贷的供应链金融是网贷平台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平台直接接触此类企业的经营生产,通过数据共享、实时监控、产品抵押等手段,把企业通过平台的融资风险经由其生产活动化大幅降低,从而为投资人提供低风险高回报的标的项目。P2P的供应链模式面对的是整个行业而非单个核心企业,行业存量、市场空间将会给互联网平台提供更为巨大的成长空间。P2P网贷平台处理和整合信息能力以及审批效率、创新速度都远超商I银行,贴合市场、机动灵活,且资金来源风险偏好多元化,可以满足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P2P平台把相应债权标的可以打包设计成短期产品,符合目前P2P线上投资人的短期投资偏好,且收益率相比银行理财产品要高出很多。一些国内领先的P2P平台在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累积和专业的风控能力的基础上,纷纷深度介入能源、农业、旅游、珠宝等产业供应链领域。目前,国内成功切入供应链金融的P2P平台主要有宝象金融、银湖网、农发贷等。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
因搭上“互联网+”快车而飞速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仍然面对着很多严峻的问题。首先,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滞后,在供应链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急需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这样才会使供应链金融业务走得更加长远;其次,一些行业不正当竞争,也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像一些O2O平台的虚假融资信息等;再次,供应链本身内部的风险也日益突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供应链金融由“链”向“网”发展,在更多企业享受到供应链金融利益的同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最后,当下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需要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从业人员业务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产业发展不是很完善,一些体制中还有很多漏洞,近些年互联网金融诈骗越来越频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发挥在于创新,而与产品和服务创新相伴而来的各种风险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因此,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整个商业银行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风险减弱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信息的了解和沟通,对潜在的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以最小成本、最优化组合对风险实行有效规避、实时监控,以保证供应链金融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燕.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
[2]刘达.基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P2P;运营模式
一、P2P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所谓供应链金融,借助核心企业的优势,以真实存在的贸易为背景,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进行有效控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为整个供应链的可控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最低,从而提高链条上的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的能力。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理念地不断深入各行各业,P2P网贷与供应链金融产生了融合,P2P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孕育而生。近日,中瑞财富和网贷天眼联合《2016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左右,银行、电商、上市公司以及P2P平台争相布局。现阶段,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加开放,P2P平台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二、P2P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更加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供应链金融与P2P网贷的融合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P2P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这种模式的兴起有内在的必然性。
首先,从P2P平台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大多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类似,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必须实现行业的转型发展。P2P网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资产的筛选,因为优质的资产直接决定了平台质量。同时,供应链金融由于依托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在真实贸易的前提下,将单个企业不可控的违约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可控的风险,能从资产端和风控端这两个角度实现了对P2P平台运营风险的有效控制。因此,供应链金融成为P2P网贷行业寻找的优质资产端。其次,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领域融资需求巨大,供应链金融迫切需要多方资金的来源,P2P迅速的发展成为供应链金融寻求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
P2P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P2P平台处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审批效率、创新速度都远超商业银行,对企业融资门槛要求也较低,贷款流程简化;其次,相比于商业银行,P2P平台更贴近市场,资金来源风险偏好多元化,可以满足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的各种需求;最后,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到的借款标的往往都属于周转性的短期资产,P2P平台可以把相应债权标的打包设计成短期产品,也符合目前P2P平台投资人的短期投资偏好。同时,P2P与供应链金融结合本身也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的基本精神,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三、P2P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
P2P供应链金融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模式。本文根据P2P平台是否直接介入供应链的角度分为直接介入供应链和间接介入供应链两种模式。直接介入供应链模式根据融资标的不同分为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动产质押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根据核心企业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模式、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模式和以ERP企业为核心的模式等等。间接介入供应链一般指与保理公司合作的模式。
1.直接介入供应链
(1)根据融资标的不同
直接介入供应链也就是P2P平台直接与核心企业合作,典型代表有与上海钢联合作的葫芦金融,与瑞茂通合作的中瑞财富,与海尔集团合作的海融易等等。在以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通常会发生在采购、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因此也对应了三种不同的融资模式,分别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①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类融资的基础实际上是赊销的存在。上游供应商向核心企业提品或服务,由于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通常资金结算需要一段账期,上游供应商就会出现资金短缺,而这类资金需求急、时间短,在传统金融体系里难以获得,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由于核心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之间存在真实的债务关系,且核心企业无法偿债的风险很低。在这种模式中,以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由P2P平台撮合投资人与供应商达成借贷关系,核心企业往往还需要对供应商的信息核实、风险监督,甚至对P2P投资人本息保障等兜底责任。
②动产质押融资
在供应链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下,P2P平台主要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签订仓储监管协议,借助物流企业的监管。物流企业负责对中小企业质押货物进行有效地保管、物流跟踪、价值评估与损失控制等服务。同时P2P平台与核心企业一般还要签订担保协议,约定在中小企业违约时,由核心企业负责偿还或回购质押货物,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③预付账款融资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指在中小企业在与核心企业签订采购合同,P2P平台与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管理协议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凭借物流企业的仓单向P2P平台申请质押贷款的融资业务。在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一般要承诺回购,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由P2P平台控制中小企业的提货权。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分批归还借款,P2P平台再通知物流企业释放相应比例的提货权。这种模式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2)根据核心企业不同
在一条供应链中,除了直接参与供销的核心企业,还有很多辅助参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包括物流企业、电商企业以及ERP企业,这些企业的典型特点都是基于真实交易的数据,它们对中小企业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都有一定的控制,对中小企业的征信更加容易,对借款标的的审核更加方便。
①以物流企业为核心
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中,物流是线下闭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P2P平台首先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即物流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这种供应链关系中,物流企业为上下游的交易提供租用仓储场地或者货物运输服务,通过提供物流服务能有效掌握上下游之间的第一手交易信息,从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各类型的信用贷款。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企业需要协助对货物价值进行评估与库存监管,同时提供一定的增信承诺。
②以电商平台为核心
电商平台由于存有大量企业真实交易数据,能够对其平台的商户信息实现了点对点式的监控,并且可以不断通过积累的大量真实数据分析借款人的信用特征。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存在于大宗商品B2B平台,以“找钢网”和P2P平台中瑞财富的合作为例,找钢网是一个针对钢铁贸易全产业链的B2B电商平台,对于在找钢网上进行买卖交易的钢铁企业来说,找钢网就是这条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目前,找钢网已与全国40余家钢厂展开合作,下游有两万个左右买家群体。
③以ERP企业为核心
由软件公司控股的P2P网贷平台,其主要的模式是围绕使用同种软件的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通常是基于ERP软件或者其它数据软件,利用这些软件上的历史数据寻找融资项目。具体实现一般是首先ERP企业与P2P平台达成合作协议,融资企业需要向P2P平台提供ERP系统的访问接口,软件提供商虽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辅助方,但是在长期的经营中与企业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并且在系统中沉淀了大量有价值的企业经营数据,P2P平台可以很方便地查看企业的动态经营状况。以ERP用友为例,旗下P2P平台“友金所”主要服务于使用用友ERP软件的小微企业主。
2.间接介入供应链
P2P平台对于供应链的信息掌握相对并不透明,往往会通过间接的介入供应链。主要指P2P平台利用保理公司对供应链信息掌握更加透明的优势,间接介入供应链,是供应链金融另一种重要的方式。
商业保理是指中小企业将基于与核心企业购销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保理公司。由商业保理公司为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管理、催收等综合金融服务。商业保理的本质相当于债权转让,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转为自身信用。当P2P平台参与其中时,商业保理公司再将应收账款的受益权转让给P2P平台,到期后商业保理公司从核心企业处收回本息并支付给P2P平台。这一过程中,P2P平台将应收账款的审核转交给商业保理公司,可以通过保理公司回购或者引入保险、担保等方式来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
根据《2016-2020年中国商业保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共有注册的商业保理企业2514家,2015我国商业保理融资业务量超过2000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1.5倍,商业保理正在成为中小企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P2P平台引入商业保理商项目,一定程度上即保证了平台充足的项目资源,同时也有助于保理行业的迅速发展。
四、总结
P2P网贷行业正在服务于各个行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丰富的渠道,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优势明显,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市场前景广阔。当然,由于P2P网贷行业以及供应链金融本身的特点,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风险性,比如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保理公司的信用风险以及P2P网贷平台自融的风险,这些风险与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丁杰,马柱,P2P网贷模式异化及风险管控[J].开放导报,2015.05:101-104.
[2]王子柱,张玉梅,P2P行业发展新趋势研究[J].征信,2016.05:25-28.
[3]颜浩龙,王琳,互联网金融视域下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5,03:78-82.
[4]李国英.论供应链金融与P2P平台融合[J].开放导报,2015.05105-108.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动产;应收账款;质押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9-0038-03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关于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存在多种解释,从金融机构的视角来看,供应链金融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模式是在供应链中选择一家核心企业(一般为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向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三个主体: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需求者―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货物仓储、配送、监管等服务的辅助部门―物流企业。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避免了供应链因资金短缺而导致的断裂。在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而这些企业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融资,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Demica公司(2007)研究报告指出,73%的欧洲大型企业一方面不断向其供应商施加降价压力,另一方面又不断延长向这些供应商付款的账期,导致许多供应链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将资金有效注入相对弱势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资金失衡问题。同时,供应链金融业务将银行信用融入了上下游企业间的购销行为,增强了其商业信用,巩固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的长期协同关系,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主要业务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特点
1.从供应链整体出发进行融资准入评价。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仅关注企业本身,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是整条供应链,是系统安排下的一(金融机构)对多(企业)融资,信用风险评估从对中小企业静态财务数据评估转为对整条供应链效率的评估。在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行业地位,以及其对整条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准入资格取决于其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以及与核心企业的交易历史,金融机构以核心企业的实力和信用为中心,将融资服务向上下游中小企业拓展。
2.融资资格严格限定于企业间贸易背景。一般认为,供应链金融是贸易融资的延伸与拓展。所谓贸易融资,是指商业银行向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融资,贸易融资强调的是特定交易环节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买卖双方形成的基础贸易交易关系的局限,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为纽带,使融资活动沿着产品的贸易链条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消费者联结在一起,对整个链条的资金流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管理。与贸易融资相比,供应链金融强调的是一个贸易链条上的多重贸易关系,尤其是上下游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的贸易关系。
3.融资担保模式多为动产抵押。由于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仅占企业资产的很小一部分,应收账款、存货等动产占据大部分资产,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普遍采用的担保模式是动产担保。深圳发展银行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研究指出,国际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关键词是“应收账款融资”,国内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关键词是“存货融资”,无论是应收账款融资还是存货融资都属于动产融资范畴,这种担保方式符合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在贷款偿还方式方面,供应链金融强调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将企业的销售收入自动导回银行的特定账户,以此归还贷款或作为归还贷款的保证。
4.往往需要引入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一般需要银行与物流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其中银行居主导地位,物流企业发挥辅助作用。在该模式下,银行向企业提供动产或货权质押融资服务,物流企业由于在质押物监管及价值保全、资产变现、市场动态监测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承担“物控”和“货贷”职能,这样双方能在供应链金融平台上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二)供应链金融主要业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主导业务是融资类产品,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其他中间业务类产品,而融资类产品是典型的动产质押业务。
1.存货质押。存货质押是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最基础的产品,是指借方企业以其拥有的动产作为担保,向银行出质,同时将质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款的业务活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业务。存货质押又可分为静态质押和动态质押,在静态质押下,质押物不允许以货易货,借款人必须还款赎货;动态质押是设定质押物价值的最低限额,允许限额以上的质押物以货易货。仓单质押是存货质押的衍生业务,是借款企业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出的仓单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信贷业务。
2.预付款业务。预付款业务是存货融资的进一步延伸,指企业(买方)从银行取得授信,在交纳一定比例保证金的前提下,由银行向卖方支付全额货款,卖方按照购销合同以及合作协议书的约定发运货物,货物到达后即设定质押,作为银行授信的担保。保兑仓是一种新型预付款业务,它是在企业(买方)交纳一定保证金的前提下,银行贷出全额货款供企业向卖方采购,卖方出具全额提单作为质押物,买方分次向银行提交提货保证金,银行再分次通知卖方向买方发货。
3.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向银行取得短期贷款的一种担保融资方式,目的是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使融资费用与其业务周期同步。应收账款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90天。所有应收账款均可作为担保物,但贷款额度要在所有应收账款中扣除不合格的应收账款,再按照一定的折扣率确定。在国外,应收账款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动产担保物,据调查,在美国动产担保的70%以上是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比较常用的应收账款质押方式主要有保理、票据池融资、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等几种类型。
除上述融资业务外,供应链金融还包含多种中间业务服务,如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结算、资信调查、汇兑,等等。
三、天津供应链金融发展基本情况及前景
(一)天津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基本情况
目前,多家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围绕中小企业在企业运营各方面的核心需求,利用新型信贷产品,沿企业价值链锁定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企业,以其现金流和物流为突破口,切入中小企业的业务经营链条,从而纾缓中小企业业务困局。如,天津银行采取收取保证金、货物监管、仓单质押等方式开办信贷业务,推出了存货质押第三方监管授信、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等业务;天津农商银行开办了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及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贷款业务;民生银行建立了包含供应商融资、动产贷在内的特色产品体系;工商银行推出了出口双保理业务、进口代付业务、融资性买断型出口双保理业务、预付货款项下付汇理财通业务;渤海银行在进口汽车供应链融资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目前,金融机构推出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多为动产质押贷款业务,据统计,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中,抵(质)押贷款占比达到86%。由于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对中小企业的集群划分和整体评估,强调以系统论的视角面对中小企业市场,有助于金融机构在降低风险与成本的基础上,培育数量众多的客户群体,因此,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多家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的新业务。
(二)天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优势与前景
1.多条产业链条渐趋完备。目前,天津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船舶、石化、新能源、信息、医药、钢铁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各行业的产业链条渐趋完备。另外,天津已确定至2012年,将陆续建成20条具有较高水平的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框架,主要包括4条化工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3条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2条汽车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及电子信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等多条产业链。产业链条的发展与完善,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打好了基础。
2.市场主体齐全。在天津各条产业链条中,都集聚着一批处于龙头地位的核心企业。比如,乙烯产业链条上的大乙烯项目,钢铁产业链条上的天铁集团、荣程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汽车产业链条上的天津一汽夏利和丰田汽车总装厂,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上的摩托罗拉、三星等通讯集团公司,生物医药产业链条上的天津医药集团、天士力集团等龙头企业。这些核心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在同行业中具有优势地位和良好的信用,对整个产业链条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具有较大影响。在产业链条中,更多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天津市中小企业已达16.6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户数的99.9%,其中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中小企业占全部中小企业的60%。产业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构成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需求主体。
3.第三方机构规模庞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供应链金融最重要的外包主体。目前,天津物流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如丹麦马士基公司、日本冈谷物流公司、新加坡叶水福集团,以及中远物流、中外运公司、中储股份公司等纷纷落户天津,形成了一定的国际性物流企业集聚优势。在现代物流业务中,主要利润来源已由基础性的物流服务如仓储、运输,转向各种增值服务,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已成为物流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为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物流企业可以全程控制供应链,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提升综合价值。天津一些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集团)纷纷选择与银行合作,探索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参与金融服务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的需求更为强烈。
>> 线上供应链金融浅析 线上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 探索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监管问题探讨 线上供应链金融及其交易联动分析 线上供应链金融应用和服务分析 我国汽车产业线上供应链金融现状与发展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线上供应链金融 基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思考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及对策研究 供应链金融与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李强.供应链金融:从线下走到线上[EB/OL]新华网,2014-6-16,http:///info/2014-06/16/c_133411001.htm.
[10]潘意志.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3).
[11]尹志宏,宋华,于亢亢.商业银行金融供应链创新与风险控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mmercial Bank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
Tan Zhibin Zhang Hui
(Nanjing branch of HuaXia Bank,Nanjing Jiangsu 210005)
摘要在广东省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利于科学协调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处理好区内区外关系,促进广东省制造业优化升级以及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广东省自贸区在粤港澳一体化、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多元化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建立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同时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金融风险防范
在广东省自贸区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于自贸区经济的稳定、持久发展以及广东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广东省自贸区成立,自贸区以贸易、金融、物流、通关等诸多政策性优惠的实施使得自贸区成为众多国际供应链汇集的供应链集成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从供应链整体出发,对供应链上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的匹配和控制,有效释放自贸区经济增长活力,促进自贸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此外作为国内最大的制造业供应链枢纽,广东省存在大量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亟需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新型金融业务,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但受政策束缚以及产业生态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效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自贸区的诸多优惠性政策以及开放的营商环境使得自贸区成为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最优平台,在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可有效降低自贸区内核心企业与广东省内中小制造企业间的资金运作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撬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支点。在此背景下,对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展开研究,对于处理好自贸区区内、区外关系,科学协调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自贸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提升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及主要模式
(一)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始于20世纪初,深圳发展银行是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先行者: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其广州和佛山分行开始试点贸易融资业务;2001年,创新性推出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在保持存货流动性前提下,允许企业随时赎取部分抵/质押物用于销售;2002年推出票据CPS业务以票据为核心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解决方案;2003年,首创“1+N”模式,利用供应链产业集群的伴生网络关系,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引入对其上下游的授信服务之中,并开展面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批发性营销;2005年,提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银行;2006年,正式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2008年,启动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工程。在深圳发展银行先行先试后,广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供应链金融服务:2002年起,招商银行率先对电子供应链金融进行探索;2003年广东发展银行推出“民营100”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货押业务;2006年,工商银行在进行了沃尔玛供应商保理业务试点后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产品;2007年,浦发银行提出了“供应链融资”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虽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已逐渐推广,但总体来看,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二)我国供应链金融主要发展模式
从图1供应链的结构图不难看出,供应链是连接供应市场和需求市场,是围绕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和需求商所形成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自由流动的动态网络系统。与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融资形式不同,供应链金融服务并不局限于对单一企业的资产状况和信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而是从该企业所处供应链的整体交易风险进行评估,利用供应链运营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等资产和权力作为担保进行融资。供应链金融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中大型核心企业凭借其优势地位向上、下游的弱势地位的中小型企业进行赊销、赊购,导致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又因资信状况不佳难以获得融资的财务困境,有效盘活了中小企业资金链。受供应链形态多样性的影响,供应链金融服务也有多种模式,其中最广泛、最典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针对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等带来的问题所设计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这三种典型融资模式的运作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三)我国供应链金融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深圳发展银行率先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至今,我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服务形态都进行了诸多创新,但总体来看,我国仍旧尚未形成真正高效、普惠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
以核心企业作为业务切入点致使服务覆盖范围有限;多方参与致使服务效率低下;商业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本质并无太大区别致使融资产品种类单一,创新动力不足;分业经营的体制致使商业银行难以从供应链整体出发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缺乏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致使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化的范围仅局限于其所在的节点,无法形成一个数据自由流转的、完善的、高效的供应链信息处理系统;缺乏风险监管机制致使供应链金融风险难以得到有效规避。
二、自贸区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
2015年广东省自由贸易实验区成立,自贸区因其在贸易、金融、物流、通关等领域的众多优惠政策成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最优平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是供应链发展的核心,广东省自贸区在市场准入与监管、通关、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实质上是在推动供应链的改革与创新,具体而言,广东省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大型国际企业落户为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良好的产业链是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提与基础,广东省自贸实行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负面清单制度),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随着自贸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推进,必将会有大量处于国际供应链核心地位的企业入驻。大规模的企业落户不仅会带来大量的物流和资金流,更会使广自贸区将成为一个多元化、集群化的供应链汇集平台。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广东省传统制造业企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利用自贸区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延伸制造业产品线和产业链,对接国际供应链金融,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粤港澳一体化助力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粤港澳一体化是广东省自贸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粤港澳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在自贸试验区设立总部,建立整合物流、贸易、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探索自贸试验区与港澳联动发展离岸贸易”、“加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以人民币进行新设、增资或参股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等直接投资活动”“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与粤港澳商贸、旅游、物流、信息等服务贸易自由化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降低港澳资保险公司进入自贸试验区的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保险公司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等政策将有效促资金流在自贸区的汇集以及资金流在粤港澳间的自由流转。
(三)通关便利化促进物流、商流自由流转
贸易便利化是自贸区的最基本功能,广东省自贸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通关监管服务模式,促进了物流在自贸区内的快捷、高效流动。2015年底,深圳海关提出了以“供应链协同”促进跨境电商B2B出口的理念,“先进区,后报关”“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等政策简化了报关流程,极大的减少了报关费用。此外,《方案》提出在交通航运领域放宽对粤港澳投资企业的限制,建立自贸试验区与粤港澳海空港联动机制有效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国际航运服务业务的发展,为自贸区开展国际供应链金融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推动自贸区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与创新的几点建议
相较于我国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突破传统模式的发展瓶颈,释放自贸区改革红利,发挥自己的优势。具体来看:
(一)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瓶颈,构建多元化供应链融资模式
随着自贸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推进,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展,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中,银行独立完成供应链风险评估和在规定时效内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将会越来越困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显的尤为必要。具体而言,第一,自贸区银行业逐步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逐步开放券商牌照,建立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辅以券商、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的综合化经营格局,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完备服务。第二,积极促进港澳金融机构参与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来。港澳金融机构的加入,不仅有效突破了银行融资规模瓶颈,更带来了竞争,打破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独大的局面,国内商业银行与港澳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将会有效的促进商业银行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供应链金融服务成本。第三、充分利用自贸区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对接国际供应链,探索与港澳在货运和货物运输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对接。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建设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发展航运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等业务,探索以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缓解银行业务压力。
(二)建立电商+物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营造金融新生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刻的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自贸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便利的通关服务模式、金融领域的深度开放必然会使各个领域的信息和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在此背景下,将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有效结合,将电子商务平台引入供应链金融是实现供应链金融中海量数据高效整合与汇总、促进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自由流转的有效途径。互联网巨头和商业银行带头,电商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协作企业、物流企业合作,共筑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将传统的线性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连结成网,整合自贸区供应链金融运营过程中涉及的海关、税务、物流、仓储、保税仓储、生产、采购、分销等诸多环节,为各环节提供专业化、批量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有效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风险与成本。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促进供应链金融向更垂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纵深演变,整合和重塑产业链,构建一个新型金融生态圈。
(三)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管,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相较其他信贷模式,供应链金融具有多方参与、信用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在供应链金融中,拥有雄厚资产和良好偿债能力的核心企业成为了资信状况不足的中小企业的“隐形担保人”,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都成为了风险的承担者,有效分散、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是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但供应链金融运营过程中跨越多行业、涉及多领域、多方参与等特点同样也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运营风险。核心企业与协作企业的合作关系破裂、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以及企业利用自贸区事后监管等政策及制度的漏洞不当获利行为均会给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风险。因此,为了有效规避发展供应链金融带来的风险,政府、银行、企业必须通力合作,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管,建立健全有效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我国传统的分业监管模式已难以对供应链整体运营进行金融监管,难以适应自贸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因此,自贸区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应在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风险处理数据库和风险协调、处理机构,从供应链运营的整体出发,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
(四)发挥产业辐射、联动效应,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受劳动力价格上升、土地升值,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国内经济整体减速等因素的影响,中低端制造业亟需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以广东省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将自贸区作为供应链的核心,发展供应链金融,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对自贸区内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带动自贸区辐射范围内供应链上下游加工制造、物流、航运、金融等行业的一体化发展,对接国际供应链,促使广东省传统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迈进,将成为促进广东省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最有效途径。
四、结语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整合广东省自贸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广东省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传统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服务范围有限、效率低下、缺乏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和风险监管机制等问题,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广东省自贸区在粤港澳一体化、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摒弃传统链金融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同时,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构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风险处理数据库和风险协调、处理机构对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进行监管和防范。此外,利用自贸区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也将为广东省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契机。
参考文献:
[1]武剑.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J].新金融,2013(11).
[2]裴长洪.中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进展与前瞻[J].金融论坛,2015(08).
[3]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02).
[4]蔡春林.广东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议[J].国际经贸,2015(01).
[5]卞绩.探索自贸区对接国际供应链之路[J].浦东开发,2013(12).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和主力军。截止到2012年底,各类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5.17 万亿,仅占到所有贷款余额总数的39.96%。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近六成的经济总量和近一半的税收,提供了近八成的就业岗位,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活力之源。中小企业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与其得到的资金支持极不相称,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受到资金不足的约束。国家虽然积极出台各种政策,仍然未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此,探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找出合适的融资解决之道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普遍认为,企业信用缺失、缺乏贷款担保及融资渠道受限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顺应产业竞争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换为供应链之间竞争的态势,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它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这种金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同时解决了物流企业盈利、中小企业融资以及银行业务低风险拓展的难题,实现了多方共赢。本文以安徽省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供应链金融发展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
二、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供应链金融概念
供应链金融是为解决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问题而衍生的一种增值服务,但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还未有统一的定义。Michael Lamoureux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优化的过程。而在国内,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大多数都是以银行为主导,所以国内学者多从银行的视角阐述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李善良将供应链金融概括为:基于对供应链交易结构和交易细节的把握,借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物流企业进行风险监控,通过金融创新,由金融机构对供应链某成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以实现价值增值的全过程。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价值
为基础,银行通过向供应链嵌入资金或信用,从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解决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金项目:2012 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安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SK2012A015)成果之一。
安徽大学2011级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01001770)子项目《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安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10117700432)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平(1959-),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刘佳慧(1990-),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案。Min Hu 、Qifan Hu(2008)和Martin R. Fellenz(2009)认为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是针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体系中,利用大企业信息优势来弥补和缓解中小企业信用缺位和信息不对称,进而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
在国内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文献中,陈祥锋、石代伦(2006)和许祥秦(2007)对其运作模式、网络结构等进行了详细描述。马佳、赵文杰、王小琰(2009)通过对影响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从中提取主因子然后利用logit 模型评估主因子对融资企业信用水平的影响。于连鹏等人(2009)以供应链系统中的物流金融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模型分析探讨了交通枢纽上的仓储融资,指出供应链系统中的物流融资管理具有提供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的功能。但是这些研究并未基于科学的实证模型进行研究,尚未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这一命题提供有力证据。故本文以安徽省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
三、模型选择与研究假设
对于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国外学者主要使用投资―现金流和现金―现金流模型进行研究。Fazzari、Hubbard 和Petersen(1988)基于Myers和Majluf(1984)的优序融资理论率先提出了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这一结论被Kashyap、Lamont、Stein(1991)和Hu、Schianterelli(1998)分别用不同的融资约束指标和不同的研究样本进一步验证了。然而,Kaplan和Zingales(1997)对FHP模型中选择的样本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后来学者逐渐意识到,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不是导致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唯一原因,Whited(2000)提出对未来投资机会的测量偏误、现金流与投资相关而引发的内生性问题及管理层的成本等均有可能影响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
Almeida、Campell和Weisbach(2004)提出了以新的现金―现金流模型来度量企业融资程度,以解决投资―现金流模型存在的问题。随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研究, Khurana、Martin 和Pereira(2006)利用此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下各国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发现,金融市场越发达,企业的融资约束就越低,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不高,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反之则反是。Charles和Joshua(2010)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连玉君和丁志国(2008)以国内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即可以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基于此,本文选择现金―现金流模型作为研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安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出发点,并提出以下两个基本假设:
H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安徽中小企业存在明显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H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安徽中小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逐步降低。
四、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数据选取
2012年12月底, 在安徽省的中小企业中,有25家在深市中小企业板上市,3家在创业板上市。本文选取深市2005-2012年所有安徽中小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对数据进行了如下筛选:(1)选取上市三年及以上的公司;(2)剔除金融类和被ST、PT的公司;(3)国内投资者主要关注的是A股上市公司,故剔除发行B股、H股和N股的企业,保留只发行A 股的公司。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包括安徽中小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货币市场数据,其中前者来自于国泰安的CSMAR 数据库,后者来自安徽省统计局网站。
(二)实证模型和研究变量
为了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借鉴Almeida、Campell和Weisbach(2004)的现金―现金流模型,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构造了如下模型:
其中,α为随机误差项,其他变量的定义见下表1。根据上文假设,可以预测:b10,b20。
表1 变量名称、符号及其定义
变量性质 变量 预期符号 变量说明
因变量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动, =货币资金/本期总资产
自变量
+ 现金流=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总资产
+ 供应链金融发展度量指标: =全省短期贷款(发生额)/本期总资产; =全省贴现(发生额)/本期总资产
- 现金流与供应链金融发展指标的交乘项,用来表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融资约束产生的影响
控制变量
+ 未来的投资机会: =销售的增长率; =总资产的增长率
+ 本期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五、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安徽省2005-2011年金融机构短期贷款统计数据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安徽省2005-2011年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数额呈递增趋势,而本文选取短期贷款作为衡量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指标之一,说明安徽省供应链金融保持不断向前发展,为研究安徽省中小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这里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见表2。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偏度 峰度
0.050 0.820 0.313 0.222 0.882 0.200
0.093 0.698 0.167 0.322 1.244 1.547
0.009 0.097 0.053 0.029 -0.010 -1.309
0.001 0.008 0.005 0.003 -0.010 -1.309
1.044 4.667 1.801 0.823 3.116 11.091
0.093 1.299 0.467 0.322 1.244 1.547
19.705 22.122 20.508 0.739 0.899 -0.156
注:数值为保留三位小数的结果。
样本数据表明,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有显著差异,最小值是同期总资产的5%,最大值是82%,最大值达到最小值的16.4倍。这说明企业的现金持有率有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为安徽省中小企业的现金管理留下了操作的空间。现金流的均值仅为16.7%,最小值为9.3%,其标准差为32.2%,约为均值的2倍,表明安徽省中小企业现金流相对波动较小。与其他企业特征变量相比,作为企业投资机会的度量指标销售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相对差异不大,前者标准差约为均值的50%,后者标准差约为均值的70%,选取它们度量安徽省中小企业投资机会的合理性有限。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利用整理的数据,通过SPSS 17.0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假设上述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按照模型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结果如下表3:
表3 模型整体拟合度情况
R方 调整R方 F 显著性
0.607 0.344 2.312 0.005
从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方程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拟合优度R方为60.7%,相对较高,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
相关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水平等回归结果见下表4:
表4 模型线性回归结果
回归系数 标准误差 T检验 对应P值
0.643 1.728 2.595 0.029
-0.020 7.684 -2.438 0.038
0.054 1.872 1.318 0.041
0.079 0.072 0.606 0.159
0.049 0.052 1.875 0.094
0.021 0.209 1.397 0.196
常量 0.306 1.560 0.709 0.296
从上表中的回归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现金流Cflow的回归系数为正,对应的P值为0.029,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即安徽省中小企业表现出显著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假设H1得到验证。这表明安徽省中小上市企业存在着从经营现金流中提取现金加以持有的倾向,说明在当前的融资环境下,安徽省中小企业存在较为明显的融资约束。现金流与安徽省供应链金融发展指标(全省短期贷款发生额、全省贴现发生额)的交乘项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支持假设H2。这表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难题。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
供应链金融的关键之处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价值传递给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通过提高供应链中小企业的获得信贷的可得性,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财务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利用安徽省中小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数据对Almeida、Campell 和Weisbach(2004)所提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安徽省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融资约束,而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安徽省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基于实证结果,为促进安徽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缓解其融资约束,应进一步发展供应链金融,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首先,大力发展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关键角色,核心企业是最具有供应链大局观的成员,并存在为供应链整体利益的优化作出主动安排和调整的动力。其次,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性。改变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方式,将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实现自身传统信贷业务转型的契机。再次,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物流的配合。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物流企业不仅进行抵押、质押物的监管服务,而且为银行提供提高质押物授信担保效率的服务。最后,要解决安徽省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供应链金融的政策环境、理论创新与企业运作创新等多个层面着手。政府在做好政策引导的同时,应该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各个市场主体加入供应链金融体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Lamoureux M. A Supply Chain Finance Prime[J]. Supply Chain Finance,2007,(4).
[2]Timme S, Williams-Timme C. The financial-SCM connection[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0,(2).
[3]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金融供应链与融通仓服务[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3).
[4]马佳,赵文杰,王小琰,张今.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J].南开管理评论,2009(4).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发展演进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产业链的价值分工和供应链实践的推动下,供应链金融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型融资手段,其以核心企业作为支撑点,通过信用捆绑机制,把资金注入整条供应链中为其提供综合授信,以促进供应链中资金的有效分配,最终实现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对各类融资模式的演进进行梳理。
1.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的演进式发展
纵观国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史,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出现在发达国家早已存在了几个世纪,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前到公元后20世纪中期。
在西方,金融和物流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早在古巴比伦与希腊时期,当时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的大量农耕谷物生产和流通,需要一定的交易方式给予支撑,由此就出现了谷物仓单作为交易融资的凭证,成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最早的雏形①。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仓储行业迅速发展,其主要业务模式之一是面向农产品的仓单质押。在英国,也出现了可以兑付流通纸币的银矿仓单。到20世纪初,美国在1916年颁布了《仓储法案》(U.S. Warehousing Act),并以此建立起了一套关于质押的标准,该业务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范,当时最为流行的农产品仓单既可以作为结算手段而流通,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增强了存货的流通性,促使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1952年,美国《统一商法典》出台之后,该模式由单纯的农产品类仓单质押逐渐发展成为存货质押融资方式,可以质押的存货产品范围也大幅度扩展。
这一时期的供应链金融理念只停留在以仓储行业为主要参与对象的仓单与存货质押业务为主,虽然较传统融资业务相比改变了银行与借款企业的关系,激活了动产的融资需求,提高了融资效率,但该类融资业务还没有考虑到产品的整个供应链环节上的资金融通问题,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理念。
第二个阶段,20世纪中期一直到现在。
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全球贸易总量得以快速增长。在交易支付与结算方式上,由于交易双方需要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且交易较频繁,赊账贸易正在越来越多的被采用。该方式通过延迟买家的付款时间,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财务成本,但该资金需求的压力却推给了上游中小企业②。由于降低成本的需求和贸易条件的不平等性,供应链的稳定性必然受到资金供求和财务承担能力的不对称性的影响。那么如何解决资金流问题成为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供应链管理提出了"财务供应链管理"(Financial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SCM)的概念。所谓财务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金筹措和资金流动统筹安排,合理分散资金成本,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如何解决供应链所有参与企业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板"效应③,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来增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理论衍生而出,成为世人瞩目的新型金融创新服务。简单地说,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在某一企业现金流缺口结点上,将资金注入该链条,从而激活整个供应链有效地运转。
2.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跨越式发展
在我国,除受西方国家供应链金融发展实践的启发之外,国内供应链金融的诞生与发展呈现出了自身的特点。本文基于以下国内环境的三大特征事实,分析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由此对供应链金融概念和融资模式的发展演进进行详细梳理。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需求。
随着经济一体化、市场化的发展,一批市场适应能力强、需求反应快、经营机制灵活、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表现出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产抵押物少、信用额度低,且贷款规模小、周期短,商业银行往往会出现拒贷现象。
为了解决该问题,任文超(1998)最早提出"物资银行"的概念,指出物资银行不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的金融机构,而是专门以生产物资为经营对象,其两大基本职能包括:物资融通和资本经营。该模式主要通过解决企业"三角债"问题,推动企业资金良性周转、物资良性流通,最终获得经济效益④。一方面该融资模式取代了民间融资,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提高了盈利水平;另一方面,"物资银行"的融资支持可以激活整条供应链上的资金周转,使得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得以扩大,赢得更多的商机。
(2)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值业务创新需求。
国外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更多是金融机构,而国内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⑤。得益于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自1999年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开展国内第一个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开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物流企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融资创新实践。
其中,金融物流的概念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物流、流通加工、监管、评估、融资、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陈祥锋、朱道立(2005)认为金融物流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资本流通模式(其中包括: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资产流通模式(包括:仓单质押、卖方信贷、统一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和综合模式(物流公司拥有自己全资或控股的金融机构,如UPS金融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该增值业务的拓展,可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经营利润。
(3)商业银行融资产品服务创新需求。
一直以来,银行的主要融资对象都是大企业。2006年我国对外开放银行业市场,银行业呈现出多元竞争的格局,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传统收入来源的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必然选择。其中,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在基准利率之上进行,对于银行来说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因此,银行必须尽快转型,研发特色金融创新产品,提升中小企业贷款的战略地位。
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其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融资方式。商业银行推出的主要融资产品包括存货类、应收类和预付类融资三种融资模式。其中主要包括:对供应商的信贷产品(如存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对购买商的信贷产品(如仓单融资、未来货权融资等)。除了资金的融通,金融机构还提供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应收账款清收、结算、资信调查等中间业务产品。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还不断有新的产品被开发出来。
4 结论
纵观供应链金融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的发展演进过程,随着各类融资方式不断的衍生,最终实现银行业、中小企业以及物流仓储企业等多方共赢局面。在国内,基于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巨大潜力,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成为必然要求。
注释:
①李毅学, 张媛媛, 汪寿阳, 冯耕中.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M]. 科学出版社, 2010:5-7.
②胡跃飞, 黄少卿. 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 金融研究, 2009(08):194-206.
③木桶效应指: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里指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取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小。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的良好运行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生物总是离不开环境,金融的运行和发展也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功能发挥同样会大打折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政府在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应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建设良性、可持续的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环境,使得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健康有效地发展与完善。
二、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内涵
国内对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还没有系统的阐释,但是有关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与全面。对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为了明确金融发展需要的环境,从而保证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在国外,关于金融发展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的类似研究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与风险理论和实践展开的。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其背景是讨论中国金融风险成因与防范,并指出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促进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由此系统地引入了对金融生态及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研究。
供应链金融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具备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了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引导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简单地说,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从本质上看是金融风险控制理念和手段的创新,是对金融产品与技术的一类创新,具有金融的一般特性。
因此,本文将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框架划分成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和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两部分。其中,参与主体由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小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组成;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由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环境、金融风险监管)和技术环境(供应链金融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组成。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即为各类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之间、参与主体与其外部生态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三、建设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意义
(一)为了改善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中小企业的现状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供应链中,为链上核心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7%,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1%,上缴税收占48.6%,出口总额占62%,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分别占66%和82%。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出口,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供应链金融生态中各个企业所处的产业不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熟悉的产业提供金融服务时,会减少甚至不贷款给供应链内的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就必然产生。
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1DJY052)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来看,53.8%的企业选择资金不足为企业发展最不利的问题,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使得链内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具有与链上核心企业同程度的信用水平,可以形成融资的规模优势,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和信誉制约难以融资的困难,增强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可得性。
(二)增强了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性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完善,使得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更具柔性化;资金流可以在供应链内更有效运转,解决了处于供应链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资金流转不畅而不得不面临资金缺口的问题;保障了中小企业生产性资金的连续,强化了中小企业快速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中小企业进一步形成核心竞争力。
链上核心企业主动加强与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供应链上企业的整体信用,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支持与便利,最终使自身受益。
在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主体将不再局限于单个中小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因此降低了银行的贷前审核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监督的总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信用风险,刺激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供应链金融外部生态环境构成了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的约束条件和选择边界,而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的创新活动又可以对已有的制度和技术环境进行改善,进而推动了参与主体产生新的行动,它们之间相互约束、共同演进。
四、我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环境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优化,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供应链金融赖以生存的外部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制度环境的问题
只有制度,才能对金融主体的各个层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只有在制度上做出安排、明确界定产权,才能对人的经济活动产生激励效应,才能产生有效率的组织,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制度对于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制度决定了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行为的选择及约束条件,并由此决定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各个参与主体通过改变制度重塑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进而改善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
制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现有法律制度对金融机构信贷权利保护不够,金融机构只有通过逆向选择进行自我保护。
我国没有关于信贷人权利保护完善的法律,现有的规定也分散在若干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应的司法解释中。法律合同和抵押制度是建立信贷人权利保护框架的核心内容。信贷合同对保护信贷人权利的重要性已被发达国家的信贷实践充分证明。而我国基于供应链的融资刚刚起步,信贷合同流于形式,不规范,与国外同类合同比较,有很多必要的内容空缺。
在抵押制度方面,我们缺乏规范的、高效率的登记系统,可担保的资产范围有限,担保登记公示制度也是混乱,以及没有明确合理的保障债权人在清偿过程中优先受偿的规则。
问题之二是金融机构普遍缺乏评价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机制。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也由原先的合规监管转向了风险监管,金融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在风险控制理念、客户群导向、盈利模式及担保资产选择等方面与传统业务大相径庭,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技术环境的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各类衍生工具为代表的金融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供应链金融技术是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开发出不同的融资产品。中国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由于金融技术环境的欠缺,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异。
我国金融技术环境的现状是国有银行业的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约65%,并且占有75%以上的存贷款份额,而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租赁业等其他金融机构所占比重偏低。
中国金融市场的种类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间接融资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比重偏小;资本市场中重股票市场而轻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重流通市场而轻发行市场;债券市场中重国债市场而轻企业和地方政府证券市场等。
金融交易工具品种的缺乏使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时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利于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
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使交易信息更加的透明化,也为供应链金融中企业信息流动带来了便利。然而,中国的金融业信息尚在形成与整合之中,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也还没有完成。
五、政府在改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职能行为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践证明,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将直接关系到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大小、供应链金融安全程度的高低。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与否,对于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及供应链上企业融资可得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转型期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力量,比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来进行中小企业资金配置,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一)政府应当加大对产业的研究,完善结构授信安排等金融技术
现阶段,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没有一种产品或服务可以由一家企业完全提供。具有某些方面优势的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供应链中,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提供专门化的产品和服务,与核心企业一起成为供应链的成员。
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产业不断演进和企业市场地位的经常变化,针对供应链融资中的成员来自于不同产业部门或同个产业部门,在秉承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在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
政府要加大对产业的研究,了解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产业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具有市场的行业和有发展潜力的链内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安排,使资源尽量合理配置,为供应链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及融资服务。
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结构授信安排,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基于同一交易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和总体抗风险能力,在了解到链内企业进行真实贸易的前提下,对相对封闭的供应链贸易链条上关联环节客户进行主动组团授信安排;为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和差异化服务,完善与提高了金融技术的种类与安全性,提高了银行授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营销效率,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风险。
(二)完善与供应链融资模式和融资产品相适应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1.法律法规
目前国内关于供应链融资的法律很少,因此政府在支持供应链金融和完善结构授信安排制度,有必要、有责任通过立法来规范供应链融资的行为,减少供应链中各企业的法律风险。
完善贷款担保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可进一步扩大抵押动产的范围;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建立起统一的财产抵押登记体系;同时建立高效的破产制度,使债权人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担保利益。
用法律手段来重塑中小企业信用,充分保护契约关系。在银行与企业的信用交易过程中,用法律来保证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对不能履行契约的当事人进行严厉制裁,使违约者付出高昂的成本,可对潜在的违约者起到震慑的作用,防范违约之风蔓延。
2.相关政策
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为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链内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产业制定适合不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标准,以此来巩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稳定性。
增加政府的金融支持,如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对供应链融资中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为了解决链内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问题,政府可以提供优惠的贷款,可以比一般市场利率低2-3个百分点。
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建在县域内或乡镇,因此可以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中小银行,为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力量的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提供更加专业化和贴身的产品与服务。
鼓励民营金融发展,鼓励金融竞争。成立民间风险投资公司或是信用担保公司,对那些融资困难但具有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促进链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获得高额回报。
拓展供应链内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使资金来源多元化。可以鼓励发行包含有链内核心企业信用的中小企业债券,从债券的发行上市中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推动供应链融资体系和平台的建立,加强供应链融资风险监管
政府需促进供应链融资观念的形成,多为中小企业开展有关供应链融资方面产品及服务的推荐。
加强由政府推动、民间资本主导的供应链中介机构的建设,对供应链融资提供货物仓储、监管、价值评估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国内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政府需要督促链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监管和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以及强化供应链融资贷后的管理和风险监管。同时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供应链上的交易信息进行公示,保证供应链融资是基于交易背景真实性的要求。
建立起银行内部、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系统,如开发同时面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电子化交易平台,并在其中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在线供应链金融是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其它的专用网络,实现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企业,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发挥核心企业的价值链和信息链主控作用、服务企业的辅助作用,通过相关信息的分享,实现对供应链运行中的动产物结、资金帐权、经行为的动态监管和风险控制,从而实现对成员企业提供实时按需的信息,包括融资、赤字结算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正在和实体经济、产业技术密切地融合,以在线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新的互联网机制、金融服务形式,正在实体经济和银行业之间相互交流、推进、促进,推动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推动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在线供应链金融引领信息化条件下产融创新共赢
大会首先对在线供应链金融进行了宏观介绍,强调“争取使2014年成为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元年”。
在线供应链金融引领信息化条件下的产能创新。金融和实体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双核驱动”,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面对面,必须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才能达到二者的融合发展、共赢发展。而在线供应链金融是信息化条件下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推进载体。金融全面开放、信息化发展普及、金融与信息服务业的本质趋同,再加上互联网业和金融业企业家们的共同推进,使得2013年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对金融业创新带来了金融电子化、跨界融合、创新引领三个层次上的影响。其中,在线供应链金融属于第三个层次,推动向信息主导、按需金融、甚至智慧金融的方向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是对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重大变革和创新,它优于原有的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的创新特征有九个:总架构上从1+N走到了N1NM的状态、互联互通、上下一体、风险可控、在线实时、按需金融、资金高效、合作共赢、创新变革。在线供应链金融也是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新蓝海和制高点,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金翅膀。
在线供应链金融推动产业产融共赢。“在线”二字使得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产生了一个质和量的变化。互联网冲击着金融业传统的思维理念、服务模式、业务模式;互联网的创新彻底改变了风险领域和风险控制的级数,使得供应链金融能够真正的在线上有一个可以实现的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正在进行增速扩大,任何企业或者都要寻求在新的经济增长常态中如何更好地发展,对采购、仓储、物流、分销等上下游企业分销链条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建立敏捷的供应链,降低内部的供应链成本,毫无疑问是更好的、必然选择的路径。然而,技术条件不具备难以满足企业和银行迅速增长的动力。需要完善的地方至少有三个:进一步的拓展应用的领域、进一步升级服务模式、进一步的丰富参与的整体。
在线供应链金融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升级
在线供应链金融促进服务商整合创新,助力跨界电商加海外仓创新模式的形成。在打造跨界电商和海外仓业务模式的时候,供应商融资难的问题是一大难题。通过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跨境电商联合多家银行为国内的生产工厂提供应收帐款在线保底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为会员提供在线融资服务,助力企业的发展。跨境电商与银行合作,进行电子信息的交互,让上游供应商供货,为全国的产品供应商提供全国共享的全国承保保底服务。它的特点是低成本的底价无担保,快速高效,24小时及时,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的供应商都可以在易单网说申请贷款;对内支持供应商,对外支持海外买家卖家,此外会员就获得更加优惠的信保汇率,同时在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借助客户咨讯渠道,可以评估它的咨讯状况,保证产品出口的安全。在线信保助推了跨境电商加海外创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与跨境电商的结合,推动了跨境电商在海外仓储的形成。
在线供应链金融优化交易商集成服务。大宗生产资料供应链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宗商品的供应链很长、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窄链条长、大宗商品供应链的体系不健全、物流成本高效益低、大宗商品产能过剩、大宗产品的定价权缺失。大宗商品交易优化后具有了新的功能:在线交易服务为了满足客户各方面的交易富态,评审设有交易打听,有厂家专区,仓储专区多种的在线交易方式能够缩短交易过程中的供应链条。能够交易渠道也变坏,使供销双方压缩各自的成本;在线融资服务,实现银企之间的对接。在平台在线的融资服务当中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实现随借最还随用随取,降低了客户使用资金的成本;大数据分析,构建大宗商品信用连的信用体系。为客户提议行为的可以进行细分,构建大宗商品的供应链信用体系;大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打造物流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