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形势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97-02
引言
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但对国内七所重点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结果显示,世界经济硕士培养中还存在专学不分、实践不足、课程设置趋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对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研究方向。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按照世界经济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等;个别高校如南京大学基本按照地理区域将研究方向分为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整体来看,研究方向的相似度较高,以宏观经济研究为主。另外,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授课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
2.培养目标。七所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十分清晰明确,概括起来就是要培育了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能够洞察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中外现代经济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体又包括两类:一是对中国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发展状况十分熟悉,能够运用各种经济学原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熟练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世界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其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反映的是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以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方式,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并经中期分流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
二、当前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方向不够细化。从目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方针也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经济领域问题时,应该既研究具有普遍规律的宏观问题,又探讨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中国现有世界经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多比较宽泛且偏于宏观,明显不够细化,因而针对性不强。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虽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这样一种倾向,因此这种单一的“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当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校外实践这个环节,包括聘请校外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但是大部分由于各种资源的制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理想,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3.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方向来制定的,由于中国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相对宏观,所以从课程设置来看,都是比较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使得所有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在实践面前显得有些“滞后”,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需要通过更具有时效性的课程设置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完善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增设研究子方向。在培养方案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优势及地缘特点增设研究的子方向。虽然研究的是世界经济,但我们的最终立足点是通过学习世界经济,为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专长及学校所处的地区情况将研究方向细化,形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可以避免趋同性,同时又可以更好地为经济研究和实务工作服务。
论文摘要:2008年美国次货危机攀发,金触危机很快艾延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发撼。时至2010年,这场风基最强劲的势头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开始回吸。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呈现出祈的特点,高失业率、预期通胀率、国际贫易竟争加剧、,易保护重断抬头……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贫易艰难发展。面对祈的经济扶序,我们应该积极训整对外贫易政策,以在祈一枪竟争中盛取更有利的对外贫易地位。
2008年,潜伏已久的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全面爆发,掀起金融市场的狂风巨浪,贝尔斯登岌岌可危,雷曼兄弟土崩瓦解,AIG直面流动性危机,房地美、房利美巫待注资……这场金融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经济,使其遭受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并且很快蔓延至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直至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巨大浩劫。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体已经挺过这场风暴的中心,逐渐过渡到“后危机时代”。
这场令人谈之色变的金融危机一度使世界经济低迷,公众信心丧失,在与之周旋抗衡的过程中,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贸易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据世贸组织(WTO)统计,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下降12%,降幅为60年来之最,而中国在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外贸出口一方面面临极为不稳定的经济大背景,另一方面又因为贸易竞争力的增加而承受着来自其他国家日趋强劲的贸易保护压力。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寻求出口贸易新模式,从而推进我国国际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1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1世界经济止跌回升.增速缓慢
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实,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消费和投资逐渐升温,世界经济开始从衰退走向复苏。
2009年初,世界经济并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长年率下降6.4%;日本GDP也因净出口和投资大幅萎缩,欧元区GDP更是大幅萎缩9.6%。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额下降了40%。二季度美国、日本、新兴经济体经济开始回升,韩国经济触底反弹,国际贸易降幅收窄,但仍高达两位数。进入三季度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回升明显,多数欧盟国家也出现复苏,印度、巴西等国回升势头也较强劲。在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相对较弱,但其5月份和6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均实现了正增长。世界经济基本上被确认见底回升。
中国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仍保持较高增长,第三季度增长率超过8%。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均有所企稳并出现回暖迹象。
虽然目前金融危机最强劲的势头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已经停止了自由落体式的下跌开始有所回升,但是我们却不能对其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金融危机导致居民财富缩水,储蓄率大幅上升,消费需求严重下降;同时由于缺乏新的盈利机会,加之目前全球普遍产能过剩,新的投资需求短期内很难大幅回升。因此,虽然经济开始回暖,但是其复苏的过程也是缓慢而曲折的。IMF估计,未来四年之内,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4.7%,低于危机前几年的平均水平。目前全球经济逐步回稳但仍旧脆弱。
1.2高失业率和通胀预期并存
金融危机给各国产业带来重创,失业问题随之加剧,全球就业问题异常严峻。2009年,美国9月份失业率达到9.8%,创26年来新高;欧元区8月份失业率升至9.6%,为欧元区诞生来最高;日本9月份失业率为5.3%,亦为十年来最高;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也令人担忧。高失业率将直接影响消费一一失业者无力消费,未失业者基于对未来的忧虑而不敢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速度。
高失业率严重的同时,通胀预警也时刻存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国央行纷纷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利率分别降至0%一0.5%}1%和0.1%,均创历史新低。一些地区和国家甚至直接向市场注资从而提升大宗商品价格。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均快于名义GDP增速,全球基础货币持续上升。在经济低迷时过剩的货币供应和较高的流动性往往不会形成通胀压力,但是当经济逐渐复苏时,这些内容则会因为政府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和抑制工具而转化为通胀压力。届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进退两难。
1.3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严重下滑,各国贸易竞争加剧。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内需难以拉动,进一步刺激了其扩大对外出口的决心。内忧外患的状况使得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强硬措施以期有效争夺国际贸易市场,一些国家甚至不惜大幅贬低本币币值、采取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提高本国产品竟争力,扩大国际市场。
除了争夺市场,各国亦希望通过促进本国产业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速经济复苏脚步。这势必使其更决绝的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经贸组织报告显示,2009年4月到8月短短5个月时间,20国集团就出台了91项新的潜在的保护主义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了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
但是在如今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是互相关联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自顾自的采取贸易措施。所以,表面上各经济体会呼吁抑制甚至消除贸易保护,但实质上各国都不同程度的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这就使得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会以更新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正重新抬头,并且即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阻碍。
2经济形势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2.1贸易额度下降.降幅趋缓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下降,整体贸易环境趋紧。2009年全球经济回暖,但全球国际贸易总量仍处于下滑趋势。这一年里,中国的经济形势较为良好,但外贸出口仍下降16%,然而相较金融风暴正劲之际,我国的外贸出口降幅已大大收窄。
2.2跃居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康擦增加
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好于一般国家。特别是在2009年,中国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超过9%的,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这充分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自主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我国的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外贸易处在粗放增长阶段,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这种凭借数量型扩张取胜的粗放增长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全球整体需求下降和各国内需难以带动等对国际贸易竞争的刺激,外贸竞争力日益强劲的中国也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对象。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球70%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关。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超百起、案值约120亿美元,两者均创历史新高。同时,中国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突显,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国际贸易经济环境将逐渐好转,中国的外贸前景看好。但我国的国际贸易关系也将随之而更加复杂,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更加严重。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
2.3老牌合作伙伴贸易关系趋紧,贸易对象格局改变
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9年,我国对欧盟出口总值达236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9.66%,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形势将影响总体的外贸形势。然而目前欧盟经济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仅欧元区的货币稳定难以确保,而且由于经济问题而引发的政治问题也在各成员国内频发。内忧外患的状况使得欧盟诉诸于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2009年,欧盟国家频繁针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从鞋类、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光伏、节能灯等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都是欧盟对华进行反倾销的对象。2010年,欧元区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更加严厉。
中国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形势也都不容乐观。奥巴马政府出于减少国内失业率以及2010年面临中期选举政治压力的需要,不断对中国施压,出台了各种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经济陷人严重衰退的日本则更是大大缩减了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
另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也越来越频繁。仅2010年起就有韩国、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相继对中国的马铃薯、西服、高碳锰铁、榨汁机等多种产品施行禁运、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措施。中国与老牌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
而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中非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与东盟、非洲的贸易关系发展保持着较好势头。2009年我国对东盟出口额达到1062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占我国对外出口总额的8.85%。从长远来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与非洲、澳洲等国家贸易关系的促进,中国的外贸环境会逐渐好转,且新的贸易格局也会逐渐形成。
3未来的发展措施
3.1加快法制法规建设.拓宽贸易口径
中国加人WTO近九年的时间内,清理、修订、废除了数千件与WTO规则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及各种红头文件,有效地实现了国内法律法规的配套。然而我国法律的修正并未趋于完善。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需要创造更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如建立稳定、透明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的鼓励政策等。通过规范国内竞争规则促进企业高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国外竞争来看,随着国际贸易竟争的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之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可能采取诸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隐性保护策略。针对此种情况,我国需严格制定细致、规范的制度和法规,以立法的形式确保我国贸易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拓宽贸易口径,增大进出口额。
3,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虽然我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是目前我国仍以粗放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自主设计,没有龙头品牌,产品质量和设计都还比较欠缺。当前我们还主要靠规模优势来赢取市场,在全球需求下降,各国各地区纷纷依靠本币贬值和出口补贴等手段来加大本国产品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无疑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很大冲击。因此自主研发、提升质量、重视国际认证,全面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才一是保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的有效途径。
3.3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渐加强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但是民营企业无论在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上还是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都是无法与国企比拟的。然而中小企业因其灵活性、创造性、对发展机会强烈的渴望程度而对经济促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与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优厚资金实力的国外企业、机构合作,招商引资,同时增进企业自身实力,不仅可以增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对于促进国内就业和扩大外商投资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好的成效。
3.4优化行业发展结构,促进经济快速稳健进步
此次金融危机给欧洲所带来的打击远比美国要重,究其原因则是后者的制造业规模比前者要大得多。这给我们的教训便是,无论服务业如何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也是不能完全统一的。一定规模的、相对独立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可靠保障。因此,我们既要加大发展服务业,增加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效益,也要狠抓制造业的发展。二者齐头并进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有效促进和确保经济健康高速平稳发展。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对策建议分析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成本会计论文2500字(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和实施策略论文
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诞生与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品生命周期、全球竞争态势息息相关,并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成本管理法的推进实施中,诞生诸如价值链分析、零库存准时生产、作业成本法等内容,并在诸多管理方法中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具体成本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如下:
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更具比重优势。在现代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中,进一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在市场中,由单一产业发展到多元产业的全面发展。相较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在旅游经济、信贷货币、基金保险、通讯电器等领域的产业结构化调整及发展,也迸发出了活力。基于此,企业关于自身生产方式和成本管理方法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并在高科技产物如計算机、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技术密集型生产成本中归于新成本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产物之中。
二、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关键点
(一)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主要体系组成目的旨在提高经济水平、满足客户需求、满足市场研究需求、满足设计要求、便于制作和售后服务的过程,其质量高低与相关活动自成一种有效的管理内容体系。主要管理意义为:以产品质量提高为而核心,以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引导、以生产化、流程化管理为重点、以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保障,以完美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基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中,通过低成本、低能耗、低维修成本和低事故发生为管理目标。管理理念适用于为实现管理目标而从事信息活动的协调过程。
(二)成本会计管理理念
物价的变动,催生了资产成本计量属性对象的确认,并注重计量和报告等程序管理。该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核心旨在提高企业资产成本利用有效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各方利益趋于一致化和等效化,并在降低成本中随技术理念、管理核心等发生质的变化。
(三)约束理论管理理念
该理论英译为“TheoryofConstraints,
TOC”主要作用为辅助企业识别目标管理中的相关制约因素并进行整改。约束理论的作用是有效发挥出现代企业产品生产中的管控能力,并实现实际工作技能掌握水平和工作技能需求的相吻合,通过提高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工序等整体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渐趋归于完善和规范。现代成本会计管理及其相关发展中,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在产品供求关系、新工艺及其产品更新换代中,以短运营周期和成本核算工作的精密化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之知识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有利影响,使得成本会计的多样化、个性化及其集成化和多元化趋势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具体来讲,在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进程极快,使得成本会计研究的系统性、独立性得以上升到思维层面,且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体系融入到成本会计之中,无疑使得该领域的著述及其论文和专著趋于详尽化、体系化、智能化、标准化,并在以往的成功经验分析中,从成本会计报表与分析、成本会计管理策略、成本会计可操作性上趋于完善。而在成本会计信息上的质量管控中,以成本会计的发展管理阶段、核算阶段、实施有效管控,以能够将会计信息应用在企业决策中,从事后管理上升到整体管理,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为会计管控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四、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实施策略
(一)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
对于企业而言,管理方法及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及其管理技术的变更,无疑对企业生产价格调整、成本主导、额外盈余、产品研发、目标利润成本值变更、市场经济的发展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渐趋成熟,且在管理体系、制度、理念、模式中以其先进管理经验和成效获得了比之常规管理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以此来从经验、模式上加以借鉴。国内企业应以此为借鉴,在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目标中以及时变革和成本缩减,确保会计管理成效最大化。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进程加快
加快会计制度研究与改革步伐,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法规。以信息化市场发展为饵,在企业业务范围、业务种类拓展及其会计管理技术高效化中,寻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最佳助力。管理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奉行财务信息互动交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化等措施。在管理环节,人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成效突出,适度以激励制度、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作为问题解决的关键。避免过度管理造成管理成效下降,有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提升,违背现代管理思想的初衷。
(三)成本管理全面启动
现代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在成本管理方案设计中进行全局掌控,并鼓励各参与方全局动员并配合上述价值链分析、零存货与及时生产、作业成本法管理方法,囊括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理念、持续提高理论的管理理念、约束理论管理理念并进行合理设计,最终协同不同层级相关管理人员、基层车间人员的全面支持和身体力行。持续深入全面对标,形成管理、技术、财务成本三大生产经营指标对标体系。围绕安全、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推动成本、技经、管理等指标持续改善,整个管理过程中保“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污染”,关键指标达到或领先行业先进水平。
(四)综合持久的管理方略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要应用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需以合理存货模式避免存货流通速度过快对企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在持久成本管理中,以完善的思路运用于管理理念之中,以中长期发展目标为己任,全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分析了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的基本理念,进一步阐述了成本会计管理的实施方法,旨在总结企业以现代成本会计理念为基础,以减少成本、提高利润为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以为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探究提供依据。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认知和发展策略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目标成本管理与调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成本会计如何有效发展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同时针对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认知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成本会计新经济形势认知和发展策略
一、新经济形势下对企业成本会计的认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一场信息化产业革命浪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经济体制发生巨大改变。经济发展核心是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依托信息产业,实现科技与知识的有效融合。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有形化资本经济社会逐渐转变为无形知识结构。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日益激烈,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创新产品、新工艺的产生与应用,帮助企业缩短生产周期,但成本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低成本战略管理理念成为企业管理核心,帮助企业掌握市场经济发展准确信息,成本结构更加完善,减少成本支出。
受到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企业制造环境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市场经济变化生出的新型产品制造、资源规划以及集成化系统,给传统成本会计带来巨大冲击,新经济下,传统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再适用。
由于受到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市场经济物价出现波动现象,这时企业成本会计要以现有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确认核算对象,采取正确计量方法,规范报告流程。
预测、核算和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支出的成本费用,工作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管理控制的方面的参考依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和经营理念相结合,同时融入成本管理理念,跟随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体现企业价值变化,决策性更高。
二、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策略
(一)加强理论研究
加强理论研究是企业会计发展的基础,以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在企业成本会计理论方面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忽略其重要性,导致传统会计成本缺乏理论支持,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果缺乏有利理论支撑,企业成本会计会很难发现问题并解决,不能站在理论角度分析市场局势,最终导致企业发展与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立足之地,只能被淘汰。所以,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在理论指导下,通过专业理论知识深刻探索,找寻问题最佳处理对策。
(二)借鉴国外经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成本会计的作用与优势逐渐显现,在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时代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采取有效对策,确保自身成本会计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在成本会计体系的建立方面并不够完善,相较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对此,企业首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基于实际,有目的选择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符的国外先进成本会计发展经验,并结合国内市场形势和基本国情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成本会计改革提供保障。
(三)更新思想观念
传统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传统企业成本会计陈旧僵化,在评价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对成本评价,将成本看作唯一评价标准,企业成本会计思想观念落后,企业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增加盈利,一味的减少成本消耗,节约成本是每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所注重的,但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企业长期受到这种错误、滞后思想观念的影响,严重阻碍自身发展探索脚步的前进,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势无法有效应对,适应能力渐渐降低。所以,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丰富成本工作评价标准,全面加强工作力度,促进成本会计发展,才能总体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四)建立长效企业成本会计机制
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是企业首要工作。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指引下,完成企业成本文化的建立。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环境风云突变,企业每天可能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要想稳中取胜,必须采取低成本战略策略,企业全员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另外,企业可通过成本会计工作,利用数据辅助管理,企业决策更客观,成本管理思维更具全面性。
其次,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组织体系,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成本会计组织体系的完善,要求企业先建立专门的会计部门,并设置相关会计人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成本會计人员全面了解掌握生产流程,并数量使用成本控制方法,利用各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实现对企业成本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以上要求的满足,不仅需要成本会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手段等内容,而且还要数量操作、正确使用先进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企业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自主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养,确保成本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五)建立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虽然有大多数企业已经建有财会核算系统并日趋成熟,但在成本会计管理信息化方面水平较低。基于传统手工成本核算增加功能板块最终形成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反馈可以说是闭环效应企业理念中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增强信息反馈速度,还能够保障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控制和预算功能充分展现,确保企业成本会计工作高效运行。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少不了对计算机的使用,所以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给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效率;财政收支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13)02007005
一、 引言
自2012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延续及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并未好转。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数据,2012年1—5月,CPI同比上涨3.5%,低于全年4%的调控目标0.5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高峰值8.1%低4.6个百分点,物价增速仍处于回落通道。2012年1—5月,中国出口7 744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8.7%,较上年同期下降16.8个百分点。另外,5月工业企业出货值同比增速仍位于低位,显示外需并未实质性好转。
出口大幅下降,内需无力拉动,这对于刚刚经历经济寒冬的地方政府雪上加霜,2012年5月之后,各地纷纷推出相应的刺激计划。天津、山西、黑龙江和江苏等10余省市陆续了累计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经济刺激计划[1]。其中,贵州预计投资3万亿元,重庆预计投资10年6万亿,四川预计投资6.49万亿元。
大规模的地方政府投资势头足以盖过2008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本轮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是应该快马加鞭,还是应该放缓节奏,三思而后行。地方政府大规模投资应该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和条件下启动,是否应该作为刺激经济的常规手段都是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二、 地方政府投资动因
1.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美国点燃,向全球蔓延,顷刻间,全球股市暴跌,实体经济一度陷入停滞状态。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的宽松政策,各国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务来筹集资金。但是在多数延续高福利政策的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却不得不面临债台高筑而无力偿还的局面。欧洲债务危机,使世界各国对经济丧失了信心。
经济形势一度恶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势必对国内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自2011年以来,中国对外出口的数据就一直不乐观(如图1所示)。
图12011—2012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自2011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1月,进出口总额2 726.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出口总额1 498.6亿美元,同比增长-0.6%,创下了2009年以来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速的新低。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导致世界商品需求萎缩,而中国又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出口在GDP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避免国内经济伴随世界经济持续恶化,维持地方经济正常运作,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重新抬头。
2.国内经济二度探底,内需严重不足
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落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也并不乐观。2008 年第3 季度和第4 季度的GDP 增长率分别为9.0%和6.8%,自2001 年第4 季度(6.6%)以来第一次下降到7.0%以下。为了避免经济继续下滑,2008年11月15日,中国政府提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即“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全面转向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增长。“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之后,国内一度进入投资“”中,各地投资项目纷纷上马。利用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是反映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景气合成指数,由工业增加值增速等10个预警指标构成的经济预警综合警情指数。可对“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后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自2008年“4万亿”计划出台后,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开始回升,于2009年触及经济趋热区域,达到经济景气指数最高值。但在之后的3年里,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开始回调,特别是到了2012年初开始出现急速下滑。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即将触及趋冷警戒线(如图2所示)。
图21996—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上述分析可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国
际经济形势并没有好转,国际需求不振,传导至国内直接导致出口锐减。面对国内通货紧缩,投资刺激冷却,国内外需求不足的局势,政府理所当然地开始酝酿新一轮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希望在投资的拉动下,缓解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的局面。
为缓解经济危机过后当前地方经济压力以及建立中长期地方经济新体系,本轮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更多的是出于地方经济自发需求,似乎是经济运行至此的一个必然产物。
三、 重启大规模地方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刺激力度大,能够使经济快速复苏是政府投资的特点,与此同时,政府投资也会带来低效率、挤出效应、产能过剩及地方财政收支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围绕历年地方政府投资效率、产能过剩及地方财政收支情况,研究本轮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的必要性。
1.地方政府投资效率逐年下降
投资效率主要体现为投资规模与其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适宜程度,即在一定时期内,投资规模大小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衡量地方政府投资效益,可借助边际资本产出率,该指标的经济含义是一单位投资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2]为:
边际资本产出率=新增生产总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100%
新增生产总值(GDP)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三大部分组成,由投资直接引起的GDP增长应该是GDP的资本形成部分。所以上式可以改写成:
边际资本产出率=新增资本形成额/新增地方(中央)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额×100%
计算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投资边际资本产出率逐年下降(如表1所示)。自1978—1990年,地方政府投资边际资本产出率还有一个上升的阶段,但从1991年特别是1993、1994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边际资本产出率快速下降,直到2009年已经跌破100%。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疲软,递增的地方投入带来的效益却一年不如一年,地方政府自主投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超过市场有效需求,从而给经济运行带来危害。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间展开激烈的竞争,采取各种手段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由此引起市场分割、投资过热以及过度或无效行政干预等,这实际上是导致中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加剧的重要体制性因素[3]。结合近年来国内经济运作情况来看,一些扭曲的刺激措施,往往对市场发送不正确的信号。如通过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手段增加市场有效需求,这样反映到企业就是增加生产、扩大产能。但消费只是在经济低落的时候起到快速恢复经济的作用,所以刺激不是持续性的,一旦消费刺激结束,高消费不再持续,这种一时性和寅吃卯粮式的解决方式,必然使得企业扩张的产能出现过剩。
但工信部及发改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和项目审批环节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担忧。以钢铁行业为例,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根据发改委公布的信息,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 000万吨、钢材938万吨,总投资为696.8亿元,并将在广东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 614万吨的基础上实施[4]。而宝钢2011年产量也不过4 427万吨,其钢铁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出口至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产能能够足够满足国内需求的水平上,又新建年产量如此大的钢铁项目,其钢铁区域产需不协调发展的解释似乎并不能站得住脚。
国家“十二五”规划针对电力、钢铁、房地产、装备制造业和煤炭等12个重点产业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划,截至2012年8月,2012年发改委审批项目约2 400个,新开工项目计划累计总投资197 119亿元,同比增长24.9%;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05 432亿元,同比增长14.2%。而2011年1—8月,新开工项目计划累计总投资不过157 821亿元,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30 311亿元。在给国内经济注入强心剂的同时,不禁让人感到后怕,药性过后,过剩的产能该如何处理。
在刺激的同时,国家在2009年9月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抑制产能过剩,但地方政府在抑制产能过剩方面却并不乐意主动地配合,因为多数产能过剩产业都是纳税大户,是拉动当地GDP的主力军。所以,地方政府在投资对象的选择上似乎没有太多新的调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政策的导向下,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还是集中在基建和制造业等产能过剩领域。
3.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构成。在税收收入总额上,2011年地方税只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45.8%。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52 547.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0.6%;中央财政收入51 327.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9.4%。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主要由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和交通运输等方面构成。其中2010年上述几项就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的62.4%。2011年地方财政支出92 733.7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4.9%;中央财政支出16 514.1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5.1%。
地方政府在只拥有50.6%的财政收入下却要承担84.9%财政支出,收入与支出的不匹配必然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失衡。2002—2011年,地方财政赤字从6 766.5亿元一路攀升至40 186.6亿元,在10年间增加了将近500%。从地方政府赤字占GDP比重可以清晰地看出,自2008年起,比值快速增长(如图3所示),凸显出中国地方政府赤字状况越来越恶化。
图32002—2011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巨大的投资资金缺口,反映出近几年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和投资是极为不正常的。为了拉动地方经济,投资必须跟上去,但财政预算是有限的,只能依靠预算外资金。所以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国内贷款等手段筹措投资资金,大量的贷款积压使得地方政府时刻处在高负债危机边缘,若财政收入无法归还贷款和利息,地方政府破产一触即发。在存在巨大投资资金缺口的情况下,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必将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的恶化,若不能配套出台有效风险防范措施,地方债务危机将日益凸显。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历年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每况愈下,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重,地方政府收支极为不平衡的情况下,本轮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过于草率和盲目。不能否认地方政府投资对地方经济的刺激作用,但前提是应该在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本地产业结构,估算产能情况,预算当地政府财政收支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所以,本轮大规模的地方政府投资时机还不够成熟,而且规模过大,容易对经济产生剧烈影响,若市场无法正确捕捉正确信息,容易进一步加剧经济恶化,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一,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投资的原始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对社会投资和资源配置起到宏观导向作用。地方政府投资也是如此,其出发点应该以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为原则,充当经济的监督和维护者,调节当地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往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代表地方政府的意愿,用投资创造地方收益,破坏市场规律,挤压地方民间投资,从而导致盲目投资,制造产能过剩。
第二,改革地方官员考核与晋升制度。
以GDP为纲的地方官员考核制度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旺盛和投资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财政分权制度下,一方面,在收支不合理分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平衡财政收支,投资创收是一个很好的创收途径;另一方面,GDP是中央政府考核地方官员的主要指标,地方官员在任命制下,为了表现其在任期间的政绩,投资是快速增加当地GDP的有效办法。但是一旦官员升迁换任,这些巨额投资背后的债务就留给下一任官员,下一任官员为了弥补上一任遗留债务和政绩表现,必然又会大规模地投资,如此恶性循环,地方投资需求必然会飞速攀升。中央政府应设计合理的官员考核制度,改变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和投资低效的局面,让地方政府退出GDP竞赛。
第三,改革项目审批与核准制度,下放市场自主投资权利。
2004年国务院改革单一投资审批制度,将投资项目的管理分为审批制和核准制,即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而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但事实上,审批制的改革实质上只能说是“制度的改良”,审批制的改革未能完全下放企业投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由政府管理企业投资。
政府投资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纠正市场失灵,因而其项目审批制还应该保留。并且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和审批,控制其投资的热度,将投资的机会和权利下放给市场。具体可以通过减少企业税收、建立企业投资补贴机制等优惠措施,鼓励市场自主投资。地方政府应逐步减少和取消核准制,进一步完善当地市场运作监督体系, 保证市场公平运作。
参考文献:
[1]10月17日盘前利好消息解读[EB/OL].http:///2012/1017/10136134.shtml.
[2]刘敬芝.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益分析与评价[J]. 经济管理,2008,(15):32-35.
[3]王立国.张日旭.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12):30-35.
[4]江国成. 发展改革委:广东、广西及武钢将累计压缩粗钢产能2684万吨[EB/OL]. http:///fortune/2012-05/29/c_112064135. htm.
[5]龚强,王俊,贾坤.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J]. 经济研究,2011,(7):144-156.
[6]郭子佳,王振宇.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2,(2):66-70.
[7]张婷婷.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财经纵横,2012,(9):161-163.
[8]王立国. 投资项目决策前沿问题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9]张卫国,任燕燕,花小安.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2011,(8): 26-37.
[10]朱玉明. 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J]. 经济经纬,2007,(3): 93-96.
战后以来,区域一体化蓬勃。根据WTO统计,截止到年月1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仍然生效的总计达142个,其中101个是年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所有WTO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国;协定当事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区域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即调整对拉美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好拉美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与拉美一些国家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尽快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美洲自由贸易区;影响对策
引言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乃至经济政策趋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而这种一体化又首先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它首先出现于西欧,其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维纳(J.Viner)于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先引入了关税同盟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写作
在维纳提出现代关税同盟理论之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贸易的自由化,并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1]
英国经济学家宾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关于“将部分合成一体即一体化”的解释,指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仅允许商品在它们之间自由流动,而且还允许生产诸要素自由流动,为此消除各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各种歧视,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2年)在其论文中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定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的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2]3
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一体化是国家经济间发展深层次且稳定的生产分工关系的过程;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群体框架内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形成过程,这一经济一体化过程显然由统治阶级所操纵,因而,也是一个商品化的过程。这一定义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国际经济学出发的。
霍兹曼(Holzman,1976年)强调,一体化是一个成员国家间相似产品和同类要素价格一致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是成员国间在有关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货物、服务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的状态。这一认识实质上将区域一体化的讨论由关税同盟进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场的层次。曼尼斯和素迈(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则将经济一体化同产业部门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统一联系起来。
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强调了一体化中传统经济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内克(1988年)的研究则提出了一体化同开放经济及经济相互依赖等观念的差别。[3]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随着实践的而演进的。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4]
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对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对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5]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6]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不同的组织模式。以一体化的目标高低为序,最低层次的是“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在这一组织形式下,区内各国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政策仍保持独立。
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同盟内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关键的是建立统—的对外关税,从而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
较关税同盟再高一层次的是“共同市场”(CommonMarket)。除了统一贸易政策外,各国间还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更进一步在超越交换关系安排的基础上,将协调机制延伸至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在财政政策、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谋求建立基于成员国部分让渡的超国家协调管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经济、一体化”(FullEconomic&PoliticIntegration),最终形成一套放大至区域尺度的“国民经济体制”,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享有相当充分的超国家,从而拥有区域内各国所认可的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各项谋求不同层次制度性安排的组织形式外,还出现了另一类更关注功能性目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即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即在谋求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和经济融合中反对对区外国家“以邻为壑”;其次是非体制性安排,即支持为达成经济一体化开展国家政府间合作和设立一体化的辅常设机构,但反对组建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让渡。
论文摘要:美国次级贷款金融海啸以次级贷款危机为起点,迅速蔓延到美国的金融、股市、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并且随着全球经济链条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地,进而演变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基于美国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中国经济、金融、外汇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政府必须进一步结合自身经济特点参与到美国的救市行动中来,实现救己与救美的统一。
一美国次贷金融海啸
美国次贷金融海啸是指近期发生在美国的以次级贷款危机为起点,迅速蔓延到美国的金融、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并且进一步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所谓美国次贷危机,指近一年多来发生在美国由房地产泡沫破产引起的次级贷款机构破产,大量投资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亏损甚至被迫关闭,经济增长衰退、股市剧烈震荡的金融风暴。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大爆发。随后一批投资银行因为涉及次级抵押贷款而倒闭,大量的次级债券信用等级下调,大量的企业和基金被迫暂停发债。接下来欧洲金融市场也出现严重的震荡,我国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六家金融机构也因购买了部分美国次贷抵押证券损失了约49亿元人民币。2008年1月15日,花旗银行宣布该行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并表示将通过公开发行及私人配售方式筹资125亿美元;9月7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将出面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14日,美国银行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达成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收购后者;15日,美国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美国史上最大破产保护,债务逾6130亿美元;17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2%不变,美政府正式接管AIG ,美联储提供850亿拯救AIG。截止2008年10月份,全美国有无数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宣布停业破产。
二美国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不断通过贸易、金融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渠道传递到我国。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火车头,美国次贷金融海啸的冲击力也影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2008年1月21日,全球股市发生罕见的股灾,欧洲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5%,22日,日本股市收盘跌5.65%,香港恒生指数大跌8.65%,印度股市下跌10%后一度暂停交易。1月23日,索罗斯在《金融日报》上撰文指出“全球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从直接影响看,次贷危机时中国外汇投资只损失150多亿,而第二次风暴,中国持有的房利美和房地美3760亿美元的债券就有风险。根据金融专家宋鸿兵的预期,美国次贷危机只是一个引爆器,其背后的48万亿美元的总债务和45万亿美元的财政亏空才是真正的巨型火药库。目前美联储以及欧洲、日本央行的联手海量注入流动性行为,只能“救急”而不能“救穷”,这些措施虽然能够暂缓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枯竭危机,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本身的巨大债务问题。而且随着增发货币所导致的通胀压力抬头,也将制约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范围。最近,美国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破产,美国5大投行就倒了3个(前面有美林、贝尔斯登)。美国所谓救市,其实就是用美国国债做担,一旦国债出问题,中国近两万亿美元就找不到了。
从我国的外汇储备状况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约2万亿美元,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而这些外汇储备,绝大多数以美元资产的方式持有。这样,美国经济的高跌起伏直接影响中国财富数量的增减,国内母公司发生资金不足,所有外资企业都必然回国救主,包括在中国的所谓热钱,也首先选择回国救自己的母公司。数千亿外资企业留存利润外撤,数千亿美元热钱外逃,数千亿美元直接损失,必然造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外汇储备危机,资本撤出还会引起中国股市崩盘,楼市崩盘。
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来看,中国现在外贸依存度达到65%,也就是说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当于GDP的65%。中国现在的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DP比例)已经超过35%,而日本和美国在对外经济发育水平顶点年份,外贸依存度没有超过25%的,出口依存度没有超过15%的。中国已经创造了世界空前绝后的,最全球化的对外依存经济体,别说变成内向型的了,就是达到出口依存度在15%以下,就意味着GDP将减少20%的需求部分。
从中国企业来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离不开美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也离不开美国资本家、企业家对中国工厂的投资与建设。美国经济走势直接影响中国产品的销量,进而影响中国工厂的订单,影响中国老板的生意,影响中国工人的饭碗。西方发生经济危机,中国必然发生大量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有统计资料表明,从利润增速来看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在去年全年是36.7%,去年上半年是43%,而今年头两个月仅为16.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很多。得出一个经验结论:美国企业利润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利润增长下降10个百分点,如果美国从去年2.2%的增速降到0,中国从30%左右降低到百分之十几,我国企业受外部影响的程度很大。
从中国商业银行来看,据2007年第30期《证券市场周刊》报道,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中国内地金融机构止于2006年6月的一个年度内,投资美国次级债高达1075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接近1倍,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将在次级债市场损失惨重。鉴于目前中国各家商业银行没有披露持有美国次级债券的规模,只能通过2006年财务数据进行估算。据测算,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中行亏损额最大,约为38.5亿元。建行、工行、交行、招行及中信银行依次亏损5.76亿元、1.20亿元、2.52亿元、1.03亿元、0.19亿元。
三未来中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建议
中国政府的初级救市行动已经开始如财政部、税务总局将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中央汇金公司回购工、中、建三大银行股票,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降0.27%,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等。除了以上措施,对于未来中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建议还有如下几种:
(1)扩大内需、救己与救美相结合、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健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60%,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企业的订单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一旦这一市场出现问题,导致订单大量减少,将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生存,以至工人的收入和就业。因此,在世界经济形势难以掌控的前提下,必须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另外,我们拥有一个人口基数庞大且消费层次丰富的国内市场,可以通过刺激内需,弥补出口市场增长减缓甚至萎缩的空缺。要想解决消费增长不振,出路在调整结构,而调整结构的关键在于改革,短期应厉行减税,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欲;中期应理顺价格,主要是能源、农产品和劳动力等价格,让价格信号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长期则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等改革,让中低收入者不再被动储蓄,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消费。如果政府能够提供足够好的福利保障,公众就可以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支出并驱动经济增长。因此,现实的选择,一方面在于现有的财政收入更多地向公共财政倾斜;另一方面在于税收政策的变化,真正藏富于民、藏富于企。 转贴于
(2)中国金融体系仍需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这些年来的改革,特别是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后,国内金融机构在资本充足率、治理结构、盈利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观, 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就完全可以高枕无忧。首先,要继续加强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同时,一定要不断提高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的能力,让创新与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其次,要继续推进混业经营,拓宽盈利渠道。但在发展混业经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风险在不同业务领域的传递,注重构建不同业务之间的风险“防火墙”。监管体系也要逐步顺应未来发展的趋势,就目前来说,为减少监管盲区,“一行三会”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
(3)购买美国企业股权为美国救市
我国应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配合美国的救市行动,帮助美国渡过这次危机。随着美元贬值、美国通胀风险上升,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实际收益很可能为负,更严重的是,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用国债置换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美国投资者利用资产置换增加的流动性投资于中国,这等于用中国高成长性的资产与美国固定收益的资产互换,美国可以通过稀释美元来减轻其实际偿债的代价。中国不宜再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应开放中国购买美国的实物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限制,如美孚、微软、IBM等质地优良的大公司和部分金融企业的股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的主要投资者和债权国需要采取联合行动,在确保投资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分享被救援企业的成长性。
参考文献:
[1]宣文俊:《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中引起的警示与思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廖湘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求索》,2008年第6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次级贷款的危机研究———背景、原因、影响及启示》.,http: // soufun. com, 2008-1-25。
[4]邓卫红:《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6月第3期。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理念的同时,首先需要根据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见表1),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3.4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二是一些机构根据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对高校的排名,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专门评价。工商管理教育要走得远,走得快,还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评价体系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市场化程度,在教育体系中的自身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教育绩效水平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工商管理教育的改进和提升。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一:国际经济贸易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因此,我国也随着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但是,目前的全球经济市场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渐加大以及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的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思考如何制定准确的对外贸易战略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和实施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主的对外贸易模式。本文着重讨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性选择等主要内容并希望以此来使得自身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对外贸易战略;战略选择
一、引言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势发展使得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它的影子。这一点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自从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进行经济往来和资金往来,这就是目前为什么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成果是各个国家在相关的规定下实行相对自由的贸易往来,跨国之间的资金投资和资金融通等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往来活动。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经济领域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中,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世界各国如果想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来并实现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的话就必须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发展的福音。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贸易的活动也与日俱增,由此产生的贸易顺差也是稳步积累并使得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中的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并且在近10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经济总量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是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所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必须认识到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在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全球性的自由对外贸易带来的利润和成本。争取在整个对外贸易的活动中能利用这个契机实现更多的经济利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要注意将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以带来更长远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实现长期的经济利益。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注意整个过程中的对外贸易的安全。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经济市场,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要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做到逐步转向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尽早实现贸易多边化等内容。要做到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接轨才能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一直稳步发展。
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步发展
根据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取而代之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行了相关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及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的逐渐吻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近10年以来都是以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来实现着我国的GDP的增长。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光是我们国家,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是稳步向前。相对于这一点来说的话,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相对比较缓慢。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之前就已经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在后期的经济建设中,由于在同一时期内他么的起点较我们来说相对较高因此难以实现跟以前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性的对外贸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道路相对曲折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性对外贸易中的运用以来,世界各国的对外的贸易发展速度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带来的世界贸易的总量也逐年增长。从上世纪到2000年这短短的将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贸易的发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世界贸易总额在2000年这一年间就达到64560亿美元,增长率为12.5%。但是,世界贸易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的任何大事件都会对世界贸易产生致命的打击和绝处逢生的鼓励。例如美国在2001年出现的恐怖袭击事件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在那一年,世界贸易的总量与前面相比也的确有下滑的趋势和结果。在世界性事件的影响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世界贸易又逐步恢复到以往的水平并出现上升的势头。在2004年结束的时候,世界贸易的总量又达到以一个全所未有的制高点。这一年的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对国际贸易影响巨大的一个事件应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一事件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体现着经济危机为全球性世界贸易带来的损失。虽然经济危机的在世界各国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其留下的余波式的影响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完全停止。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对外贸易也在2010年左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所以,根据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曲折的,这种曲折取决于当前的世界经济的整体环境。然而,全球性的经济氛围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也就注定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三)多变贸易进程的缓慢
要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跟经济市场的市场化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才会使得世界各国在世界贸易的活动中都能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样才会最大限度的实现各个国家的资源优化配置。所以说,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自由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存在着自由贸易的说法也就自然存在着贸易保护。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存在着贸易保护就会阻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其存在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加强,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发展领先于日本、西欧,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其经济份额在国际市场中占到了最大的比例,因此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强势。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国争夺市场的斗争越来越加剧。最后就造成了护主义兴起,损害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为了对世界贸易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及监督管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就形成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个负责对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当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其责任除了解决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以及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外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组织新多边贸易谈判。由于各个国家对贸易市场的竞争等导致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贸易冲突的加剧使贸易谈判面临诸多困难。虽然有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个全球性的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努力,但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进展缓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成果。但是这并不难否定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存在以及世界各国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需求的加剧使得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一直都是各个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目前世界贸易组织在以前多边谈判中涉及的困难问题诸如:农业问题、农产品、非农产品、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转让、贸易便利化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谈判。目的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立场,寻求各国一致同意的解决办法并最终实现实际贸易一体化和自由贸易。
(四)服务贸易的崛起
目前的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同传统的强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同。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第三产业例如服务业和金融业等发展。在全球性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也面临着同样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全球经济贸易向服务业的发展势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具体的特点就是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关于服务贸易组成部分问题上,运输与旅游所占比重较大,这两者在所有的服务贸易的总量中可以占到60%左右的比例。在2010年的时候,关于服务贸易了相关的统计数字。其具体内容是: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量36950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出口7850亿美元,占总量的比重为23.2%;旅游服务出口9400亿美元。虽然世纪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已经转向了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且其发展的速度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是服务贸易的发展中也存在着问题于缺陷。具体的内容表现如下: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看的话,不同的国家以及国家的不同区域的贸易增长速度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亚洲、独联体、非洲、拉丁美洲增长较快,北美、欧洲增长较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贸易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还是西方发到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占到了主导地位。通讯、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中附加价值较高的部门。在这些新兴服务贸易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仍是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及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活动的频繁度的提高使得我国的贸易自由化的速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的实施也使得我国的贸易体制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和逐步完善。带来的成果就是我国的国际贸易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化的贸易进程的加快。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量的加大以及贸易自由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面临着如何选择贸易战略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混合外贸战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即90年代初期的时候,国家经济部门提出商品贸易与资金、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大经贸战略。加入WTO之后,我国面临的就是如何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和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2010年在现在的这几年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仅次于美国。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的战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适合当前形势的具体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创新与选择的问题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创新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
四、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方式
我国目前是一个贸易顺差极大的国家,这意味着我国的出口的贸易总额基本上占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的总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进口的缺失。虽然我国是一个极大的贸易顺差国,但是我国的出口主要依靠的是低价的劳动力的出口以及中国制造的出口。对于先进的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类的出口是微乎其微的。出口顺差的形成也主要是依靠国内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形成的。而且对于中国制造类的出口不仅没有为我国带来高额的利润还使得我国耗费了原材料以及环境污染作为代价。因此,要真正实现我国的出口顺差的话要逐步形成以核心技术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模式,这样才会为我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真正的优势。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应该以反面的思考方式来面对我国的出口的外贸战略的选择。即我姑应该逐步重视进口的对外贸易。我国之所以存在出口占到了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这一局面,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难道我国的消费者真的是对于国外的商品没有需求而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其中涉及到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问题以及消费意识和消费手段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通过刺激消费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同时促进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同样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这里的进口不仅仅指的是产品的进口,也包括原材料、知识和技术以及人员等的进口等方面。而且进口还可以增强我国同世界各个交流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国民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掌握其他国家产品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有才会有学习和竞争才会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提升。我们应该明白进口贸易是一国对外贸易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安全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进口在可以进一步满足国内的市场从而引进先进的消费理念以及促进出口的发展等作用。因此,进口战略应考虑发挥进口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高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应提高对进口的重视程度。第二个重要的战略的选择就是要明确我国的优缺点。我国的主要缺点就是核心技术还依赖于进口,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缺失,而此类产业的发展涉及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完善,因此,对这类产业应加以保护。以美国为例,他们国家的有点就在于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上,这种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能使自己在国际经济贸易中通过小的成本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需要的就是培养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努力培养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只要有了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才会使得我国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五、总结虽然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近几年来都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但是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上还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努力才会逐步实现我国的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合理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在战略的选择上要注意加强进口以及注重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切实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自由化。
【参考文献】
[1]朱玉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13,01期:19-23.
[2]谷帅.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4,28期:19-23.
[3]董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期.
[4]陈曦.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4,23期:15-15.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二: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兴起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并且电子商务以其独有的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商业触角已经延伸到国际贸易的相关领域,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济贸易;B2B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新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全球商业往来中电子商务成为时下热门话题。自从个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短短20年之间相关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已经影响了到了几代人。电子数据通过光纤的飞速传播,在上千公里的范围内读取只需要几十毫秒。并且因特网的EDI技术随着不断改良成本越来越低,成本的降低为很多国家普及互联网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而电子商务正是在这样全球互联网用户激增、交易信息、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前提条件下诞生的,而其巨大的跨地域交易能力使得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间接的服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进行的数字化交易,而商品由物流进行运输的新型商业模式。与上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当年的电商巨头ebay为我国普及了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并且很快本土企业跟进了相关业务,有阿里巴巴、京东等都是从那些年代成长起来的。并且大量的本土电商企业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国情,为我国的电子商务概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也增加了很多符合我国要求的服务,如:快捷支付、安全认证、物流极速达等。使得电子商务的概念得到了延展,并且在很多领域开展了新的商业往来,如: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B2C),基本涵盖了社会经济领域的各种交易类型。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2.1在促进经济贸易量方面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全部由网络上完成,而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通常都很大。而电子交货的手段通过国际物流的帮助实现了点对点的快速沟通与交易,极大的弥补了空间与时间跨度巨大的缺陷,提高了交易效率。并且客户之间的沟通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类软件都可以完成,省去了高昂的电信通话费用,这样无形中又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繁荣。交易过程成本的下降自然而然的会拉动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例如:今年以来海淘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的优质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商也积极拓展国际经济贸易消费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横向上拓宽了集团的业务领域,优化了企业的商业结构。
2.2国际贸易运输方式改变的影响
电子商务除了提高了国际经贸业务的往来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易方式与货物运输方式。跨国订单的出现使得国际运输物流公司的业务量激增,传统的各级经销商大量进货,逐步消化的方式已经渐渐成为历史。很多国家的订单都是直接从当地的工厂发货,由国际物流公司进行跨国运输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这样节约了不同国家中间环节的仓储、商检、保险、海关等费用,也因为产品均有本地发货从而有效保障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最后通过跨国直接发货的产品交易模式节约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产品零售价,让利消费者,让消费者拿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例如:很多大型的快消品公司均采用原产品发货,国际物流运输的方式,美国本土的百威啤酒、南非的米勒啤酒以及阿尔卑斯矿泉水等国际快消巨头纷纷推出了原产地产品的全球送达服务。
2.3电商对国际贸易交易方式方面的影响
传统的跨国贸易方式需要双方的代表选定谈判地址,双方代表均需要到场进行磋商,虽然当时的国际电信行业发展已经能够保证电话会议的顺利开展。但这样的交易方式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能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微妙的影响。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彻底改变的这一情况,对于需要双方高度重视的交易过程可以采取视频的方式谈判,这样在谈判过程中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双方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从而采用不同的策略保证谈判的成功。而关于其他后续的交易往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以及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补充,大量的跨国企业如:我国的海尔、华为以及国外的欧莱雅、联合利华等都广泛开展了上述的交易模式,保证交易质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交易效率。
2.4电商对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管理模式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管理方面也有诸多优势,通过所有产品订单的数字化。然后设计合理的计算机软件来形成自动化的订单管理方式,这样极大的节约了交易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并且计算机自动化的管理方式也能够提高交易效率,同时杜绝了人工出错的可能性。例如:联合利华集团在全球普及订单数字化管理软件系统之后,使得订单出错率大幅下降,并且能够达到下单到发货过程在30分钟以内完成,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的兴趣极大的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易及管理方式。优化了原有的资源配置,使得更多的公司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来拓展原有的业务,提高公司的整体业务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