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范文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

第1篇: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范文

一、饱读诗书――感悟乐趣

写是不能与读分开的,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肯定不会提高。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要让孩子学写作,首先要让孩子爱上语文,并积累好词好句。这就要求教师一步一步引领他们去阅读优美文章,感悟精彩语言,体会思想内涵。

例如,在低年段,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分类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如:描写人物外貌的、心理的、动作的;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描写景物的、动物的等。让这些好词佳句在无形之中变成自己的语言。再通过课堂上的共同学习和课外的自由阅读,逐步领悟语文学习的乐趣。每个年段根据学生实际,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让孩子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好习惯。每个年段教师有意识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为孩子写好作文进行铺垫。比如,一年级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用耳朵倾听,然后要求孩子们进行信息提取:如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经过。再要求孩子同桌间讲述。孩子由听故事内化为讲故事,再可延伸为写故事。无论故事写成怎样,提笔写的劲头教师需大加赞赏,保护激发学生最初写作的热情。

二、大胆表达――增进信心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素材的积累需要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学生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写作的起步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例如,通过写日记,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孩子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去说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真实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孩子平日里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体悟生活。也可让家长配合引导孩子参与生活观察,和孩子一起做些有趣的事,如和孩子一起发黄豆芽,写豆芽生长记。和孩子骑车远行,感受一路的风土人情,记录旅行的点滴。最简单的可留意四季变化和晨起夕落等自然变化,让孩子及时把发现的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积累素材很好的途径。教师再可通过各种表扬方式,增进孩子写作的自信心,让孩子体会到相应的写作成就感。

三、增强实力――以情造文

自信心的增进,让孩子不再怕写作文。如何引导孩子增强自己的写作实力呢?在写作手法上,教师应该提出新要求:能不能在写作时用上成语用上修辞手法让你想表达的内容更生动。孩子写完,只要有好词好句用于文中,教师应该圈出并批注此处用得好。能不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让作文富有生活气息,表扬会将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地方,让孩子体会为何精妙。教师可以通过榜样渲染,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有目标可寻,再结合自身特点,增强写作的实力。

四、追求优秀――享受自豪

写作文想要有突破,要学会构思。有了随意作文作铺垫,才能写好命题作文。给出作文命题,要求孩子动笔之前想一想:根据题意,整理回忆脑中的材料,决定写哪些内容;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哪些最能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必须详写,哪些只要略写;怎样抓住特点细致描写,哪里只要一笔带过,景如何烘托情,如何写出心理变化的曲折度,如何立意新颖,如何取别致的题目等。当然,这些指导虽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却容易使孩子的思维束缚。但孩子若有生活素材和语言知识的积累,有随意作文的铺垫,就会有个性思维表达的需要,写出来的作文自然而然就不同了。

另外,也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如何写人、如何记事、如何写好景物等。掌握这些常用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们写好作文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高年段可以由家长共同配合,孩子归类自己写的作文,策划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书,在班上展示交流,寻找亮点的同时享受写作带来的自豪。

第2篇: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范文

一、在读中感受语言,挖掘快乐的源泉

新课程认为作文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统一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由此看来,作文教学并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有着强大的后援力量,“读写结合”是当前提得比较多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主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作文教学的元素,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深入写起来,内容基于课文,形式灵活多样,篇幅不求长短,训练但求扎实。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印象深刻的地方或触及心灵的语句进行批注,随时将阅读的感受或内心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段内容较为完整的、主题较为突出的文字,既能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又能使文本得到很好的补充和延续。例如教学《爱之链》这篇课文,我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文中的细节描写,即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在读中感受乔依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并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在书本上,这对于课文的深入解读是极为有利的,同时为课后写读后感提供了语言和情感的素材,为学生的快乐作文创造了鲜活的源泉。

二、在说中积淀语言,奠定快乐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说是写的基础,作文教学的起点绝不应该是三年级开设作文课之时,而应前移到小学一年级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建立于口头语言基础之上的说与建立在书面文字基础之上的写原本就是相通的,我们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把握说写之间的联系,合理处理二者关系,在充分说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素材,相信学生会说了自然也有东西可写了。当然,笔者不得不指出的是,说话和写作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差异,说话只是为写作奠定了语言基础,而写作是对说话的条理化、规范化、艺术化和专业化,其间离不开篇章的构思、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润色等。例如指导以“向爸爸或妈妈表达爱”为主题的习作时,我把写作思路大体上分解成如下几个环节:引题――述由――准备――示爱――结尾,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环节进行练说,并随手摘录要点,充实素材积累语言,从而为下一步的快乐作文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在玩中生成语言,享受快乐的润泽

学生的作文素材从何而来?学生的真情实感源于何处?学生的写作灵感如何催生?我想学生的亲身经历最为重要。如果学生没有外出旅游,那么自然难以写好游记类作文;如果学生没有与人交往,那么自然难以写好写人类作文;如果学生没有耳闻目睹,那么自然难以写好记事类作文;如果学生没有亲自阅读,那么自然难以写好读后感类作文……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玩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认为玩会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也不必担心玩会给我们的教学添乱子,事实恰好相反,玩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在潜移默化中生成最为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让学生有事可记、有物可描、有人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例如指导活动类习作,我专门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趣味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别致多样,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多数孩子参与了活动,在尽情的玩中充分感受着活动带来的快乐。由于有了这段真实的、有趣的经历,学生写作时思路明晰,行文流畅,不再有任何畏难情绪,作为教师只需在语言上稍加提携,在手法上稍作点拨即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活动中的那份痛快。

四、在想中丰富语言,放飞快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