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前台顶岗实习鉴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旅游与酒店管理;教育;培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市场经济相统一,要从人才链的衔接方面,做好市场需求之下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时要充分运用学校和社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获取学校与社会的互利和双赢,从而使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适应于社会所需,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过程与考核评价等不同方面,进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与实训基地教学相整合,培育与企业相适应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一、市场需求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概述
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是与时代相一致的选择。教育要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要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关注市场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岗位素质标准,只有采取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教学方式,才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竞争“软实力”。面对市场的挑战,教育要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潜力的空间上进行发展,要在教育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其职业化标准,大胆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培育与市场相适应的人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它注重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整合方式,对专业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是未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趋势和方向。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施以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相结合,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利用学校教育、科研资源和社会的实践资源,进行互利双赢的合作,从而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导向构思
在市场需求导向下,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构思,主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设计、培养路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组合:
1.培养目标构思。根据对市场上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人员的调查分析,目前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指知识水平较低而社会经验较丰富的人员,另一类指拥有一定知识学历而社会经验缺乏的人员。为了走出误区,摆脱困境,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关注市场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变化,并以其为指导,进行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培育。
2.注重职业能力优化的专业建设。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具有职业定位和较强的针对性,要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职业定位观念,要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方向为基准,进行专业的优化和调整,要注重采用整合、交叉与渗透的方式,加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内涵的建设,并与专业的职业前景相联系,不断创新这一传统专业。
3.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在立足市场导向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转变原有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分离传授的现象,要以社会实践为着眼点,以专业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职业能力为切入口,进行专业课程的重新设置。例如:在英语教学课程中,不但要开设普通英语课程,还可以开设与专业密切相联的“酒店情景英语”课程和“英语口语与听力”课程等,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综合能力,而且可以学习到与专业相符的专业口语与听力英语。
4.强化社会实践教学。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体,与课程特点和内容相结合,进行理论与社会实践融合的教学。在未来职业趋势的指引下,强化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5.构建职业能力的专业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之下,要严格考核,构建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标准,然后再实施多元化的专业评价方式,实施课程形成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课堂评价与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构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评价体系。
三、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和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不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创新发展。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下,本文重点探索工学结合下的“五段渐进式”人才培养方式,它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使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更具有竞争力,更符合市场的职业需求。
1.工学结合的校内模拟一体化建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校内模拟一体化教室建设,可以通过仿真的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创设,这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前提和重要场所。在这个仿真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室中,学生可以进行初步的锻炼。这些仿真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室中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方向进行建设:(1)形体礼仪一体化教室。在这个仿真职业环境中,学生在教学训练下,培养得体的仪容面貌、优雅的举止仪态、恰当的社交礼貌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角色意识,从而在仿真训练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和专业技能,使学生成为可以承担起社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诸如:对内讲座宣传、对外培训宣传、对外礼宾服务等。(2)餐厅服务一体教室。这可以为餐饮服务课程进行技能训练,并分为中餐零点接待服务和西餐零点接待服务两大内容。在中餐宴会接待服务中,要训练学生托盘、折花、摆台、斟酒、分菜、插花、席间服务等技能;在西餐零点接待服务中,要掌握西餐的礼仪习惯,进行西餐零点、摆台、斟酒、折花等服务技能。(3)前厅客房服务一体化教室。在这个仿真教学区内可以摆放前台、大堂经理台、大堂吧台、圆桌椅、沙发等物,对于前台接待服务区的训练要注重前台接待服务礼仪和规范性操作;对于大堂吧台服务区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酒水服务技能和意识;对于客房整理服务区的训练,要掌握配备中、西式铺床全套用具技能,可以模拟四星级酒店标准间配置,进行模拟的客房实景观察、清洁、查房接待等服务;对于贴身管家服务区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茶艺、插花、熨烫、箱包整理等操作技能。(4)导游一体化教室。在这个仿真模拟训练室内,要让学生进行模拟致欢迎词、欢送词、沿途导游、讲解等服务,同时还可以配备多媒体设备,使学生熟悉导游中的多媒体操作,熟悉运用相关设备进行导游服务;要创设导游情境的模拟比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导游的氛围,在深厚的职业氛围中培养导游的带团能力。另外,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旅游电子商务软件知识,要熟悉运用旅游电子商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下的服务。
2.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基地实训的具体实施。第一阶段: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认知与体验启蒙教育。在为期四个月的专业基础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组织参观和亲自体验的方式,使专业学生明晰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实践形态,从而把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开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大门,领悟“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社会语境与氛围,从而获得对未来职业岗位的感性认知。第二阶段:熟悉旅游与酒店管理基本技能与管理知识。在为期八个月的生产实训中,学生要熟悉和了解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通过到模拟酒店或模拟旅游的实训方式,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针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岗位加以细致的了解和观察,以增强对专业的认知水平。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还要使学生具体进行顶岗实习实践,在集中的实习过程中进行异地授课、讲座的方式,将理论与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相整合,在校企共管的方式下,进行实践的旅游与酒店管理服务、经营、文化把握。第四阶段:综合专业能力提升。在这个阶段面临就业分配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意愿和就职方向,选择合适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岗位,并获取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提升其综合素养水平。第五阶段:旅游与酒店管理实习就业。在为期四个月的实习就业阶段,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体验和实际岗位情况,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拟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毕业设计。
3.强化工学结合的保障建设。首先,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要推进教师“学院素质”和“企业素质”的生成,打造具有企业和教学管理能力的优秀师资团队。其次,要选择适宜的合作酒店,以保证工学结合的效果。再次,要注意用合同的方式稳固三方的利益,要以契约的形式,保障学校、学生、酒店三方的利益,从而取得共赢的局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就业导向的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实用价值,要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采用校内仿真一体化教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式,培养学生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方面的操作技能和道德修养,从而推进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中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优化途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刘占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李佳航.普通高校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4]刘旭华.《案例》:A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供求意向调查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旅游 高职教育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规划纲要》提出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 、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旅游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旅游专业必须为旅游行业输送具有最基层业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成为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高职实践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认真学习,不断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改革,并在校内鼓励专业老师成立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是笔者在参与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实习实训教学研究的课题中对实践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相关文件《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都在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改革,尤其是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的改革将日渐深入,尽管如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实施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完整的架构体系,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实践技能教学上,甚至被视为辅课程来设置,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虽然明确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但教学内容大多附属在理论教学系统上,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自身的纵向连贯性和系统性;此外,部分实践教学仅仅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根据理论教学的需求而设计,从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和环境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
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实训,其实训课时在教学计划总课时中所占比例偏小,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发率较低。与此同时,高职旅游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前厅、餐饮、客房等几个传统领域,而对于信息技术、财务管理、营养与烹饪操作等较高技术含量和管理层次的训练明显重视不足。此外,在实训课程内容安排上,由于对“满足社会、企业用人需要”的培养目标存在片面化、绝对化的理解,所以导致实训课程内容不够精炼实用、系统性和时效性差等现象。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过程
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存在着教师说的多,示范演示少,学生听的多,积极动手操作少,文字图片展示多,多样化实物产品展示少,强调职业能力重要的多,对学生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进行培养的少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再练习”的传统教学流程过于简单。实训过程也过多地强调乏味的技能练习,只重视摆台、铺床等单一技能训练,忽视服务中学生对投诉等突况的应变能力训练,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不够。
(四)实践教学考核与反馈
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过于相信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得技能实践考核流于形式。旅游专业技能需要重复练习,但由于高职学生自觉性差,在实训过程中只要老师不严加督促,学生的实训效果将大打折扣。另外为了追求技能考核通过率,教师对学生的技能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往往使考核流于形式。
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考核过程中普遍存在考核标准模糊、笼统,缺少精细化和准确性,只有叙述性语言,没有量化性标准等问题。考核方法简单、评估和反馈方式评价片面。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笔试答卷的方法,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的理论考卷得分,缺少对学生的技能、创新等各方面综合评定成绩。考核结果一是过于注重教学结果评价,忽视教学过程评价;二是注重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情况评价,忽视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程度测评;三是重视可见技能考核结果,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运用的考查。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现代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要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不仅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而且要重新制定各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还要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保证质量、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建立起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入到课程教学和毕业实践学习之中,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立体化,形成认知实践学习一课程模拟实践学习一毕业实践学习等全方位学习过程。
首先,认知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旅游专业的认知实训应分阶段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如从大一的简单参观、了解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到大三的根据一二年级学习所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对所学专业岗位的认知。
其次,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训室,如语音室、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导游模拟实训室等。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践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
最后,有了上述认知实践和模拟实践,毕业实践就有了充分保障。旅游专业毕业实践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实习,能了解旅行社计调、接待、综合业务工作及基本带团规范服务流程等;二是酒店实习,能了解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三是旅游景区实习,能了解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
(二)设置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从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入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首先在选课程内容时,以基础理论“必须和够用”为前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其次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打破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按照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从职业岗位的实际出发来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和合理选择实践项目,同时将原分散在理论课中的单项实训和一些分散的实训课程统筹安排,优化整合。比如将客房管理、餐饮、前厅等三门课程的实验内容综合为酒店服务技能实训环节.这样不仅使实训学时数有所提高,还将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便于学生对酒店服务技能的系统性学习。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应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和合理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着该指导思想,在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练操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旅游接待活动的真实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把课程的知识点设置成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 比如要学会辨认旅游团、学会处理前台突发事件、学会折三十款餐巾花等,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娱乐学习相结合,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演练操作教学法,在课堂中现场示范各种服务技能,在学生掌握了新技能以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在操作技能训练的培养中,教师应研究如何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专业技能的思维能力。一般而言,课程实训教学过程是由课前编排、讲解演示、巡回指导,总结与反馈所组成。
首先,落实课前计划编排,结合实训教学大纲确定的实训要求和任务,合理的编排好学生实训课题,制定出合理的实训计划,编写详实的实训方案,做到有组织、有顺序的实训教学及管理,达到预期的技能实训效果。
其次,讲解演示过程中,要做到操作示范动作准确、规范,演示方法要科学严谨,可通过四步教学法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训练,即讲解――示范――练习――跟踪。讲解,即讲解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目标和即将学到的知识;示范,即重复示范操作方法,解释操作标准和操作原因;练习,要求学生反复操作练习,边操作边讲解,考核学生理解程度;跟踪,即检查学生操作,观察学用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激励与指导学生。
再次,加强巡回指导,教师要注重巡查,点拨指导,使学生的操作动作规范,操作程序合理。巡视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维持好实训秩序,注意时刻提醒学生操作,加强实训管理。
最后,总结实际操作经验,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找出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实训结果所规定的评估标准,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
(四)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反馈
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制度,采取多元化的评分方式,灵活、全面地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情景操作,口试等方式。注重学生的平时考查和动态管理, 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 学生成绩应充分考虑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度,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方面要考虑实践及评价指标应该是学生必需应掌握或能够操作的、可观察到、可衡量的结果,另一方面要考虑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标准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并能应用于工作实践,因此,教学效果评价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情况评价;其二是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程度测评。对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讲,职业资格证的取得,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将相关课程的实践内容与职业技能考证训练有机地融合起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实现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融通,走一条知识与能力并举的全新的高职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李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刘庆.关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几点思考.大众科技.2008,(9).
[3]谢旭阳,桂芳茹.职业教育中实训指导教师具备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探讨.甘肃科技.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