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画杨桃教案范文

画杨桃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画杨桃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画杨桃教案

第1篇:画杨桃教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23-02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的教育观念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可以使师生思维活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此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正在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值得深思的误区。

一、重“说”,轻“听”

1.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学生表现非常活跃,口语表达清楚,普通话流利、标准,“说训练”进行地十分有效。但遗憾的是,学生会“说”不会“听”。课堂上,一旦老师没让其进行回答,有的学生就会垂头丧气,无心再去听同学的回答。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各说各的,没有统一的说法。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对策:要走出这一误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把“听训练”当作一项常规训练来抓,要求学生:(1)仔细地听,包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都要听完整,做到边听边想。(2)耐心地听,当同学的回答有错时,也应等他把话说完后再指出,做到边听边驳。(3)虚心地听,当别人提出异议时,要虚心听取意见,做到边听边修正。(4)辩证地听,在他人阐述观点时,应不盲从,做到边听边选择。

二、重“小组讨论”,轻“独立思考”

1.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后,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但是,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小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过于泛滥。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达六次之多,有些讨论间隔的时间特别短,根本就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频频的小组讨论,无疑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削弱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反馈,使学生注意力涣散,影响了课堂学习的质量。

2.对策:要走出这一误区,我认为,教师需对课上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估测一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是否进行小组讨论。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有话可讲,才能出现各种观点的碰撞,激起创新的火花,小组讨论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解决问题”,轻“发现问题”

1.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把“解决问题”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小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策:要走出这一误区,我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消除“小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

四、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

1.分析: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教师往往会片面理解评价的目的,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得出结果的评价。正如《画杨桃》这篇课文,文中写到“一个学生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老师没有马上指出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是错的,而是走到学生的座位上审视了一下,从这个角度观察的“杨桃”确实像个“五角星”,从而悟出这样的道理:如果这位老师没有了解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就简单地加以否定,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就因为教师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被抹杀了。

2.对策: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一旦学生回答或解决的问题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也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作评价。对于那些在探索过程中专心致志、乐此不疲的学生和善于动脑筋、勇于创新的学生,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学习的态度,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重学生轻老师

1.分析。在新一轮课改中,不少人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退避三舍(尤其在合作学习中)。教学中,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后,自己要么走到讲台前浏览教案,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要么在学生中间漫无目的地来回走两趟,最多弯下身子做做样子(给听课者看的)。乍一看,尊重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重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实质上却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将自身当作合作交流过程的局外人。这样的课改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对策。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更应是学生交流的合作者。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同时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该讲则讲,该点则点,该评则评,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得以迸发,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的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含义。

因此,作为处在“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既不能躺在井底“观天”,也不能跳出井口,不加辨析地呼吸外界“空气”。因为外界的空气也有些是“化工废气”(课改误区),更不能因为外界危险而重新跳回到“井”底,重新“坐井观天”。我们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走出误区,使语文新课改的天空更加明朗。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惠军.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