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李白的中原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难以割舍的亲情
亲人之间的感情是诸多感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亲情就无从谈起别的感情,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很多诗歌词曲篇章就为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感情信息,而这种感情信息的表达多是采用思念这条线牵连的。下面举例说明。孟郊的《游子吟》,原诗话不多,传递的感情却深长浓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诗中淳厚真切地吟颂了人世间伟大的人性美——母爱。由线起笔,由草作结。从线写到衣,针针寄深情。由衣联想到寸草,想到报母恩。感情回环,母育子艰难,子报母深恩。诗虽短,却淋漓淳厚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最真的情感。此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滋养了读者的心灵,更激起了离乡在外的游子的共鸣,是难得的好诗。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示儿:给儿子们看。元:通“原”。《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们的遗嘱,诗歌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这首诗虽然传递的是爱国之情,但是我们细细一想,作者临终的叹息和嘱咐并没有说给别人听,而把这样可以托付的大事交给自己的孩子们,言语之中可以领略到作者陆游对儿子们的寄望之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该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和对团圆的渴盼,浓化了夫妻之间的亲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表现了弟兄手足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深切感情。回望中国古诗词,可以说是亲情无限。
二.缕缕不断的相思情
中国古诗词中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感情的诗歌也不少,《迢迢牵牛星》是写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和相思之深。秦观的《鹊桥仙》则写牛郎织女的相聚之欢和离别之速,以及依依惜别的情绪。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其内容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之女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内心凄苦与思念的感情。下面的这一首《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把青年男女的依依别离、渴望相聚、思念的憔悴、时光的流逝、想念而不能相见的自我安慰描绘的细腻透彻,简直写绝了青年人之间的缕缕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苏轼想念亡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元好问写生与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李商隐写幽幽的思念。
三.对锦绣河山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忧愁悲怨 思想感情
高考中,诗歌鉴赏题主要鉴赏诗歌中语言、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应是诗人作诗的主要目的。古代文人失意时更容易通过诗文抒发心中的感受,因而忧伤、愁苦、悲愤、怨恨的思想感情在古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也多从这些方面下手。略加分析,这一类情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感叹时光易逝,表达对大好春光、以往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目前生活的无奈、伤感。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感叹人生的大好年华一去不返而产生淡淡的惆怅伤感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通过委婉含蓄的一问一答,吐露出主人公留恋和惜别春光的感伤情绪。
感叹身世坎坷,命运不济,虽满腔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由于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认为自己品行高洁却无人相信,在此托物抒情,心情极为悲愤。再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满腔怨恨,恨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徘徊心境,不知出路在哪里。高中课本中,杜甫的《登高》、《旅夜抒怀》都表达了漂泊四方、老病孤愁的怨愤而又无可奈何之情。
表达羁旅行役、游子思乡之情。思乡可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代文人往往因生活所迫,辗转漂泊,加上外在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作者因听到表赠别、乡思“折柳”曲的笛声而引起了对故园乡里的思念之情。再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两首诗都借春秋迁徙、奋力回巢的大雁抒情,寄寓浓浓的乡愁。
表达思念亲友的感伤之情。如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既可以说写登楼远眺的思妇期待远方亲人的归来,又可以说写眼见归鸟回巢的远客匆匆赶路思见亲人的急迫心情。再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表达诗人在战乱时期,于四处漂泊之际,对四处分散而寄书不达、不知死生的兄弟的苦苦思念之情。高中课本中,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则是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表达凄婉的离情别绪。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通过一个“看”字,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前三联通过对帆船、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烘托蒙蒙细雨,创设了送别时的情境,尾联写别泪如密雨一般,直接表达分别时的伤感之情。高中课本中,柳永的《雨霖铃》表达的正是仕途失意之时与心爱的人离别的痛苦感情。
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激愤之情。如张辑的《月上瓜州·南徐多景楼作》:“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寒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州。”诗人见寒草连天的荒败秋景,见中原为金兵所陷,又见新秋,年复一年,恢复中原无望而心生愁意,抒发了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也流露出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高中课本中,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郁闷、悲愤之情。
表达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借写繁华生活的梦境,写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反衬亡国之君梦醒后浓重的悲哀和处境的无限凄凉。如果说李煜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那么文天祥的《金陵驿》显然境界更高远一些:“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诗人在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之时,触景生情,通过对离宫、夕晖、孤云、芦花等带失落色彩的景物的描绘,表达对事物变迁、国家破碎的孤独惆怅、伤感悲凉的思想感情。高中课本中,姜夔的《扬州慢》正抒发了金兵入侵导致山河破碎而产生的“黍离之悲”。
关键词:弄潮儿《潮声集》内容语言特色
最近,一口气拜读了弄潮儿先生的《潮声集》(菲律宾新潮文艺社2005年5月出版),倍感心脾沁香、块垒酣畅。
弄潮儿本名张弈仁,是菲律宾当代著名华文诗人。他1944 年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古福村,自幼喜爱诗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移居菲律宾,从事文教工作近十载,执教鞭之余勤于文艺创作,多次获奖。八十年代末弃教从商。商余对文艺仍锲而不舍,在华文报开有“西窗烛影”文艺专栏,近二十年从未间断。《潮声集》这部传统诗词集,包括诗人最近几年创作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等各种诗体共四百余首。从书中可窥见作者感情真实的一面,和其人生的情操与独特的审美观。
就诗歌内容而言,诗集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不平的鞭挞。如《急诊部见闻》:
无钱看急诊,有病任。护士芳踪渺,大夫无处寻。
此种现象,不仅菲律宾,中国亦然。然而,诗歌中却罕有描写。再如《情人节有感》:
情人多浪漫,最重是花香。一束红玫瑰,穷人几日粮。
如此内容与语言技巧,中国古诗中早有类似者。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在古代社会巨大,当今社会亦然。
第二,对亲情、友情的歌颂。如《和亚君诗长》:
学诗炼句日方长,苦辣辛酸笔底藏。每有知音伸正义,常无雅韵觉荒唐。深山闭塞少华报,短信开通奇妙章。友谊能当遮雨伞,真情可作挡风墙。
前四句见出诗人对诗之钟情,后四句表现诗人对友情之珍重。三、四行与七、八行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悉具警句特征,耐品耐味。
词如《清平乐》:
声声问候,胜过银千斗。情谊深深浓似酒,兄弟加好友。
一晃十几春秋,相思似水长流,但愿苍天赐福,一生没有忧愁。
再如《如梦令》:
日昨承蒙相探,蓬荜生辉无限。话语暖心窝,胜过白银千万。千万,千万,来日家乡再见。
二词均为怀人之作。言语浅近,而寄情深远。“弄潮儿者,性情中人也!”(见施约翰《潮声集》序)诚哉斯言。
第三,对客居之乡菲律宾地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当地华人热心肠的歌颂。如写东南亚海啸的《自救》:
印支海啸震全球,苦雨凄风遍五洲。万户萧疏人饮恨,千村薜荔鬼生愁。八方善士齐捐款,四面人翁共计谋。求助不如求自己,靠天徒使泪空流。
再如写菲律宾华人慷慨解囊、献爱心于病人的《菲华情结》:
卧人病重震菲京,游子谁人不动心。慷慨解囊捐义款,从容投笔吐心声。昔时横祸遭冷眼,今日病灾得温馨。欲问爱心何处有,菲华到处有仁人。
第四,描写诗人的逸情惬意、幽居雅韵。如《深山夜读》:
千竿竹影随风舞,万里深山啼鹧鸪。举目欲攀天上月,低头醉读手中书。
竹影、深山、鹧鸪,大有古意。天上月,引人遐思;手中书,遣闷之举。再如《山泉》:
一股清泉天际流,春来夏去乐悠悠。世人不晓深山处,一日能消万古愁。
“一日能消万古愁”,语尽夸张,却极富感染力。对幽居之情稍微铺陈开来写的,如《山居闲情》:
晨起窗前听鸟语,黄昏屋后数流云。三更池畔斟月色,半夜园中探花魂。枫叶烧山山溢彩,梅花傲雪雪迎春。江湖落拓诗心在,客地飘零傲骨存。
诗语颇工。“枫叶烧山山溢彩,梅花傲雪雪迎春”一联,行内顶真,想象诡谲,尤为出彩。“江湖落拓诗心在,客地飘零傲骨存”,可视为作者的自我写照。
第五,抒发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向往之情。如《月夜》:
万籁三更静,月光四海流。无端难入梦,游子起乡愁。
月是故乡明。因此,就中国诗人或华裔诗人而言,思念故乡之诗作,往往少不了月亮的意象。在弄潮儿的《潮声集》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个意象,恐怕就是月亮了,因为“思乡”是这部诗集的主旋律。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在诗人笔下频频出现,且常用常新。《月夜》以“万籁”开笔,气势随见扩大;“四海”一着,想象中的领域随为之开阔。弄潮儿《月夜》一诗,比于李白之《静夜思》,境界更为阔大――如果我们不被李白的诗名所吓倒的话。因为弄潮儿的乡思,是“跨国”的;而李白的乡思,却限于国内。这里,月亮成为一个缠绵悱恻的艺术符号。月光挥之不去,一如乡愁挥之不去、拂之还来。诗歌淡入淡出,真切自然。
如果因绝句短小,而只能集中在月亮这一单个意象的话,在篇幅翻倍的律诗中,作者以月亮意象为主导意象,同时结合其它辅助意象,以抒发淋漓之感情。如《夜思》:
酒入愁肠夜不眠,思飞二十五年前。眼中还是家乡月,脚下依然客地阡。月色溶溶心寂寞,晚风徐徐意缠绵。江东父老若相问,游子思乡年复年。
“客地”、“晚风”,只是起到了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正是这些意象聚焦突出了“月”之意象,从而尽情尽意地表达了作者的离乡别愁。“眼中还是家乡月”,以家常语道出了常人所常见而未尝写出的诗情,故大佳。
地处热带的菲律宾,无雪无春。身处客地,而乡愁不减。乡愁之外,诗人有时不禁唱起中国颂。如《国庆有感》:
五星红旗随风展,四海欢歌动九天。华夏新生半世纪,炎黄旧梦五千年。文明古国风华茂,伟大人民意志坚。试看将来新世界,中华儿女笑开颜。
作为“中华儿女”之一员,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为祖国的繁荣感到骄傲。置身海外,诗人的爱国之心、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对社会的鞭挞,对友情的颂扬,对异乡之地菲律宾的描述,对幽情逸韵的向往,以及对故国的思念,构成《潮声集》的五个主旋律。而在这五个主旋律当中,又以乡愁为其主调,从而凸显了一个海外诗人的赤子之心。
在语言上,诗人显然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营养,古诗词的痕迹处处昭然。如:
采菊东篱下,种瓜北岭坳。(《村姑》)故国多佳节,元宵最火红。(《忆元宵》)落日思君君不至,春闺寂寞恨难休。(《夜上高楼》)寂寂高楼心事重,婷婷玉树苦愁多。(《花园即景》)病树昏鸦危巢,叶败枝枯藤老。(《如梦令?老树》)
借鉴之外,诗人常有创新之处,此自不待言。总之,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潮声集》不事典故,不用雅语。言浅而爽人口唇,情深而动人心弦,气酣而沁人心脾,势畅而浸人心田。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弄潮儿先生竟创作出如此多的佳作。何故?“日吟诗一首,顽疾亦能医。”(《诗情》)诗人对诗神的钟爱,由此可见一斑。
诗人“飘洋过海觅新诗”,不禁仰天慨叹:“孰料异乡少唐韵,心事谁知?”(《浪淘沙?秋梦》)掩卷读完《潮声集》,口里如嚼橄榄,心里如饮醇酒:美滋美味。品味之际,一句诗语不觉从心头袅出:“孰料异乡有唐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 G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62-01
1 领略江山之美,培养爱国情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和美好风光的篇章,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韵味,刘白羽笔下长江三峡的雄奇, 碧野笔下天山景物的绚丽, 李健吾笔下雨中泰山的雄伟,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文本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从而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可爱,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如的词《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北国雪景图,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会词的意境,从直觉而到情感升华,就能诱发学生的真情,榜样的使他们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的《山居秋暝》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直接表达爱国主义思想,但从诗人和作者热爱祖国山河、自然风光的具体感受中,也隐隐约约地体会到所深含的爱国思想的流露,在进行这类文章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课文和古诗中表现的自然美,由此产生愉悦,并升华到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2 追慕先贤风范,激发爱国情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许多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学习《离骚》时,向学生介绍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了解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和对国家“九死不悔”的忠诚;学习《出师表》一课,感受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的心理,了解他“他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意志和“匡扶汉室”的抱负,从而学习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岳阳楼记》里的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把国家忧乐放在心头,展现出心怀国家的博襟和爱国情怀,《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辛弃疾,虽年事已高,在国家民族面临异族入侵之时,依然怀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在国破家亡身处囚牢的境地下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感人肺腑的话语。体现出宝贵的民族气节、爱国情操和浩然正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讲授这些课文,要结合课文的背景,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激发起青年学生爱国情感,感召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 吟诵名言警句,强化爱国情
语文课本中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着动人的文学艺术之美,而且饱含着着深刻的爱国情感,读起来荡气回肠,激励着学生为国家民族奋发向上建功立业。诸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感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式的的雄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的忠贞,“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式的拳拳报国之心,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这样抒发爱国情的名句,如现代作家中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更是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在熟读吟诵中,加深理解,以声传情,并形成情绪记忆,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
4 体悟人情乡情,联系爱国情
在中国社会中,家——家乡——国家是直接贯通的,爱国主义是爱亲爱家爱乡之情的升华,对故乡、对亲人的爱,珍惜真挚的友情,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之一,是民族审美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它是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
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那些怀乡思亲的课文和古诗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诗经 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达了戍边将士对故土对亲人的无限深情。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胜迹中引起了对于故乡的怀念,傍晚时候凭江而望,望故乡而不可见,乡情与辽阔的江水同其迷茫,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加深。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无限思念,思家而不得归的痛彻心扉。与乡土情怀相联系的是对于国家的爱恋,家国之思常常难以分割。通过这些怀乡思亲,珍惜友情的古诗的教学,我把学生的认识和情感统一起来,运用一系列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增进对家乡对亲情以至对祖国的感情。
5 开展综合活动,深化爱国情
爱国意识、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是从认识开始,在形成自主意识后最终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师的讲授和灌输,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巧妙运用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将爱国之情具体化和深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古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唐诗风宋词韵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理解传统文化之民族气节在古诗中的渗透
众所周知,每一首古诗都寄托着诗人一份情怀,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快意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古诗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学习的境界。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曹植也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的爱国豪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和坚贞不屈的志节教育: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这样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强烈的呼喊声中表现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理想;屈原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苏轼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和激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面临死亡之时,他舍生取义,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婉约女词人李清照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学习中,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正气、他们的铮铮铁骨而感动和震撼,并激励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坚贞的气节,为祖国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中的梅、兰、竹、菊等事物都会寄托诗人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精神风骨,而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学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让学生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出身贫寒、才华横溢的李白因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时,他愤然的在文章之中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他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直面挫折
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敢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有大量可以挖掘的素材。教材让我们有了与伟人对话、触摸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灵魂的机会。
(一)运用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坎坷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教这类课文可以以人物的坎坷遭遇,以及与伟人的心灵碰撞为设计重点。如教《史记》,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走近司马迁,知道其人其事。在今中外很多大文豪多历尽挫折才立书着说而名垂千古,司马迁堪称典范。把《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合读,则可见司马迁的坎坷经历、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司马迁出生史官世家,受到良好教育,年少壮游,继承父志。然因替李陵辩解,草创未就,横遭宫刑,囚禁狱中。“最下腐刑极矣”,它是个大辱,污及祖先,见笑世人。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几乎断送性命。他“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受尽痛苦屈辱的折磨。但他为了文采表于后世,忍辱负重,幽而发愤,最终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充分运用作品蕴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运用作品中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唐宋家散文选读》中,王安石游褒禅山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官至参知政事,几番浮沉,离任回老家途中经过褒禅山,处在人生低谷,仍 强 调一个“志”,从 而 达 到 了 非 常 之 观 的 境 界。王安石就这样坚韧不拔地挺进在人生路上,遇到坎坷不轻易趴下,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以及唐宋家之一。各类教材中均有许多这样富有思辨色彩的点睛之笔,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难得的素材。
总结:古诗文不仅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中美丽的一页,其散发的魅力、折射出的精神、蕴育的灵魂将会永恒的扎根于传统文化之地。
参考文献:
帮助。
一、看标题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一个人的额和眼,是人们最先看到的部分,往往可以一看定乾坤,一看定分晓。认真审视古代诗歌题目,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信息。古诗题目,有的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的暗示了诗歌体裁,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维的《陇头吟》等;有的奠定了诗歌的感情态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绅的《悯农》、陆游的《书愤》等。抓住诗歌的标题,琢磨其中蕴含的信息,能有效帮助考生打开鉴赏之门,找到解题的钥匙。如,四川卷诗歌鉴赏题,看标题便能浮想联翩,由此及彼,得到解题的种种线索。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四川卷)(8分)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本诗标题为《子规》,一看便能断定这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诗人往往通过对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神韵、品格等的摹写,来寄托作者的感情,来表达诗人的品格、人格或理想操守。本诗以子规作为吟咏的对象,侧重描绘子规的身份来历及其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使得“贪夫”“远客”这些客居他乡之人无不惆怅、“断肠”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思乡难归的情感。考生如果能从题目入手,并联想到这个意象的固有含义,联系诗句,便能快捷、准确地解答(2)题。
二、看作者
看作者,就是说我们在欣赏古诗时,要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际、思想状况、创作风格、创作倾向等多方面,去寻找解题的蛛丝马迹。如果我们看到的是陆游作品,脑海里马上闪现的大都是金兵入侵、中原沦陷,诗人誓死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或者徒有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悲愤;如果我们读到的是王维的诗歌,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笔下的山水风光、恬淡宁静的性情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我们鉴赏古代诗歌,就要看作者,看作者的该作品是否与他的思想、诗风一脉相承或是大相径庭,从中捕捉信息,为解题服务。这其中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如,若对诗人完全陌生或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发散思维、浮想联翩了。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我们要引导考生从作者入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三、看注释
注释往往对诗人情况、写作时间、时代背景或者疑难词语作出解说,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暗示和指明路径的作用,所以考生对这些注释要敏感把握,来帮助鉴赏。比如说,注解上注的有渔夫或者渔翁,考生就应该知道,唐诗宋词里面涉及的渔夫、渔翁是隐居之人,凡隐居之人肯定是洁身自好之人。因此,考生要认真看注释,切不可视而不见。如江西卷,注释为理解诗歌主题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西卷)(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本道诗歌鉴赏题,敏感的考生,只要一看到注释①“韶华”指“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马上就会想到本首诗的主题可能与惜春、伤春有关系。果不其然,只要我们仔细品读诗歌,联系“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再联系上片结处“人不见,水空流”,便会让人陡生岁月如流、青春不再的伤感,再加上暮春时分登楼远眺,柳絮飞坠,落花飘零,大好春光冉冉消逝,心中的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油然而生,而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正是如此。
四、看意象
意象是古代诗歌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诗词中的许多意象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诗人往往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诗歌意境和感情。如,“月亮”就被赋予了思乡或团圆的意
思,“鸿雁”被赋予了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行役使伤感之情,“寒蝉”的叫声意味着悲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折桂”意味着科举及第,“采薇”暗指隐居生活等。因此,考生鉴赏时,要敏锐地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积极调动积累,联系传统意象固有含义,来帮助自己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山东卷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山东卷)(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其实,这两道题都在考意象。其一考意象营造的氛围,其二考意象的作用。所以,考生要敏锐考察诗人在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
象,要营造什么气氛,要表达什么主题。很明显,是人借助秋雨、木叶、雁声、水鸟、孤舟、霜月、枫桥等深秋景象,再辅以“萧萧”“飘”“寒”“急”“遥”等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营造羁旅中凄冷、感伤的氛围,来表达漂泊、思乡、孤寂之感。如果考生不积极捕捉这些意象,并调动知识储备,就很难勾勒出那么一幅深秋羁旅行役图,那意境氛围也就难以准确把握了。
五、看诗眼
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可以是一个字或一个句子,或概括或提纲挈领或点题,能够使诗歌境界全出。诗句、诗篇中的诗眼,也常常为我们欣赏诗歌打开了突破口。如,广东卷诗歌鉴赏题,其中有一句就是关键性的语句,就是“诗眼”。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首联第二句“一晴生意繁”就是本首诗歌的诗眼,第一句点题,本句对全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起着总领全诗的作用。后面的颔
联、颈联和尾联,就是紧扣这一诗句来具体展开和描绘其繁荣景
象:有樱桃青豆配酒爽口,绿草白鹅映衬着村庄;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春风拂袖,飘然翻动;农户们白天闭着门,原来是为了保养小蚕。后面六句诗歌,从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景象,让人赏心悦目、欣喜有加,诗人那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跃然纸上。
六、看题干
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些题干的设置,导向性非常明确,能够让考生思有所托、答有所依,而不是云山雾罩,一片模糊,让人无的放矢。特别是那些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考题,要求考生选择的往往又是错误的一项,意味着设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错误的,有三项是对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其中的三项来帮助解题,以达到以题解题之目的。有的题干以评价性论断出现,其中就暗含了答案,考生只要找到这样评价的依据即可。因此,我们在鉴赏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借助题干,从中获得某种点拨或启迪,来为解题服务。切不可对这些题干无动于衷,那样就会枉费了命题者的一片苦心
和“人文关怀”。如,2012年的北京卷诗歌鉴赏题,只要考生善于利用题干,就会获得许多启发,对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技巧就会有更大的把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北京卷)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也可选取其他诗作。
题干中,题10①AB项就是对首联和颔联的分析鉴赏,考生可以充分借助此来理解诗歌。
而题干11题中的提示,更是让我们懂得了本诗像许多宋代哲理诗一样,富有理趣,由景及理,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考生只要从熟悉的诗歌入手,由已知到未知,由熟悉到陌生,依此类推,便能得出答案。
关键词:修辞现象;语言形式;认知底蕴;“容器――内容”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4-0094-01
一、汉语中的“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新释
客观世界存在着无数的物体,而这些物体之间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就有包含、容纳的关系,即一种物体(所谓容器)包含、容纳着另一种物体(所谓内容),或者说一种物体被包含、容纳在另一种物体之中。人类长时期感知到这种现象,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意象图式(imageschema),即“容器――内容”(container-content)意象图式。
可以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都感知到容器包含、容纳着其内容的客观事实,而意象图式的形成,除了依靠感知之外,还依靠表象、记忆、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等认知思维活动,其中也有语言参与其间。这一点,《认知心理学》也有明确的论述:“言语或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极重要的作用。人的言语活动包含复杂的心理过程,另一方面它也参与诸如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许多不同的心理活动。”语言既是这种种认知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这种种认知思维活动的成果的载体。也就是说,语言形式承载了、反映着认知结构,语言形式、修辞现象是以认知结构为其底蕴的。
如果以A表示内容,以B表示容器,则作出反映的语言形式就是“A在B中(里、上)”,即(“A+介词结构”)和“A(的)B”、“B(的)A”三种。“A在B中”如:“泪在眼中”、“牙在口中”、“果仁在果壳里”、“肝脏在人的肚子里”、“衣服在箱子里”;“A(的)B”如:“泪(的)眼”、“车(的)库”、“客人(的)房子”、“衣服(的)箱子”;“B(的)A”如:“空(的)客(空中客车)”、“海(的)轮”、“脑(的)细胞”、“试管(的)婴儿”、“火星上(的)‘好奇号”’。可以说,“容器――内容”的意象图式在汉语中是得到了相应反映的。
那么,何谓容器?何谓内容?扼要地说,容器就是那些能够包含、容纳别的物体的物体;内容就是被包含、容纳的物体(这个界说,在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中都可以看到)。“容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为:“名词,盛物的器具,如盒子、筐、盆儿、杯子等。”而所谓容器,从“容器――内容”意象图式的认知角度说,“容器”概念的外延是大于“盛物的器具”的。我们把房子、教室、巢窝、洞穴、袋子、箱子、江河、湖海、肚子、港湾、山坳、口腔等也看作容器,以此类推,凡是能够包含、容纳别的物体的,都是容器。自然,它们不属“器具”,不在《现代汉语词典》对容器的释义和举例的范围之内。至于内容,则是容器内所包含、容纳着的物体。如杯子里包含、容纳着的“水”或“茶”,箱子里包含、容纳着的“衣服”或“书籍”或“钱财”等,房子里包含、容纳着的“住房人”或“家具”或“日用品”,等等。
容器一般都具有容积、容量和容形(容器的形状),如作为器具的盒子、筐、盆儿、杯子都有容积、容量、容形,不属器具的容器:如上文举作例子的坚果的外壳、房子、箱子、大海、天空、口腔、肚子等等,也同样具有容积、容量、容形。不过,应该指出,容器的容积、容量都是有数可计的,而容器的容形有的明显可见,如属于器具的杯子、盒子等的容形和不属于器具的房子、洞穴、袋子的容形,有的则并不明显可见,比如街道、广场、城市、山林、湖海等的容形。
容形的显著与否,是相对而言的,并无绝对的标准,但也可以用容形作为参考给容器作个粗略的分类。
第一个类型是囊袋形,如盒子、袋子、肚子、胶囊、密封室、灵柩等,其特点是容器呈封闭包含形状,容形明显可见。
第二个类型是“凹”字形,如杯子、碟子、墨砚、水井、河床、地盘、陨坑、鸟巢、鸡窝等,其特点是半封闭包含形,容形也较明显可见。
第三个类型是“伞”字形,如山峰、佛塔、坟墓(所谓“土馒头”)、树木等,其特点是从外形看,下面大、上面小,其内容大多被容纳在它们的外形上(如坟墓表层长出来的野草),容形也较明显可见。
第四个类型是“一”字形。其特点是容形依靠周边的物体的衬托才能形成。容形略近于“凹”字形,是较难看清楚的。比如江岸、水面、地面、街道、广场、院子、都市、村镇、桥梁等,它们基本上呈平面状,其容形既不是囊袋形,也不是“伞”字形,我们凭借低于江岸的江水才看到“江岸”的容形,凭借激起波浪的风力和扔进水面的石头才看到“水面”的容形(有所谓“无风不起浪”、“一石激起千层浪”),凭借略高于地面的物体才见到“地面”的容形,凭借略高于街道两边的行人便道或两边的建筑物才见到“街道”的容形,凭借广场周边的围墙或建筑才见到“广场”的容形,凭借院子周围的院墙才见到“院子”的容形,凭借都市、村镇周边的城墙或围墙才见到“都市”、“村镇”的容形,凭借桥梁两边的护栏才见到“桥梁”的容形。它们自身和周边的物体组合成一个有容形的容器,其容形只能说是略近于“凹”字形。“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水调歌头・游泳》),正是这类物体成为容器与容形的真实写照。
现在城市、村镇、院落可能都无城墙、围墙、院墙,但它们仍可以被看作容器,因为词义可以不随着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的变化而变化,词义沿用的情况也是有的。如果要问,一些呈“一”字形的事物,我们找不到它赖以构成容形的物体,亦即没有容形,那么这种呈“一”字形的事物是否还可以看作容器呢?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容器一般说是有容形的,它把内容包含在容器的里边;容器有一些是没有容形的,它把内容容纳在容器的平坦的表面上。容纳和包含在方式上是不同的,但也具有一定的包容的功能,所以它虽然没有容形,仍然应该被看作容器。更何况人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它看作容器,所以它虽然没有容形,也应该被看作有容形。它和内容构成的“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也仍然是这些语言形式的认知底蕴。当然,严格地说,它并非标准容器,我们可以称之为准容器。准容器如树枝、平板、桌面、棋盘等。当“地面”一马平川、“广场”空无一物,找不到赖以显示其容形的周边事物时,自然属于这种无容形的容器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物体,根本不是容器,一旦充当了容器,也就有了自己的容形。如:“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其容形也略近于“凹”字形。其后,敌军溃败,敌军围出的人墙不复存在,这个容器与容形也就不复存在了。
有的物体,并不凭借周边物体的衬托,而是凭借自身的形体变化形成容器并产生容形的,比如平伸的手掌作握物状,则成为囊袋形的容器。“胜券在紧握的手掌之中”便是适例。这样的物体,如果恢复原来的状态,便失去作为这一种容器的特点,其囊袋形的容形也随之不复存在,成为“一”字形容形了。
应该指出:容形的是否显著,是就人以肉眼感知说的,如果借助仪器如显微镜观察,则最不容易清楚看到的容形,也可以看清楚的。
此外,有些“容器”,并非由物体充当,也就不存在容形,所谓物既不存、形将焉附。这些容器,由没有具象的事物充当,是人在一般容器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形成的隐喻性的容器,如“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忆李白》)的“梦”和“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福”。因为它们确实也包含、容纳着各种内容,比如人在梦中梦到的各种人和事物,人在福中享受到的各种幸福。所以把它们归类入“容器”。它们也是准容器。这类容器出现频率是低的。把原本不是容器的物体临时归入容器档次,是从言语角度着眼的,也就是说,把盒、筐、盆儿、杯子等归入容器档次,则是从语言角度着眼的。所以大量的非器具的容器,被当作容器来使用,是言语活动和修辞活动的事。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房子就是人居住的建筑,不是什么容器,肚子就是肚子,“敌军”就是“敌军”,“手掌”就是“手掌”,“梦”就是“梦”,“福”就是“福”,都不是什么容器。“容器”概念的扩大使用,丰富了言语活动和修辞活动的资源,使修辞现象更加丰富多彩。
以多种语言形式反映同一种认知图式,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原因是语言自身有自己的结构规律和使用规律,不大可能对认知结构作出一对一的反映。所以汉语以“A在B中”和“A(的)B”、“B(的)A”三种语言形式反映同一种“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由于各民族有大致相同的认知体系,所以也有相同的认知结构。我们看到英美人在认知上同汉人一样都有“容器――内容”意象图式,并一样反映在语言形式上。例如:The dog roled on the ground,有人译为“狗在地上打滚”。The sun light fell on the water,有人译为“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又如:Pearl Harbor被汉人译为“珍珠港”,Iceland被汉人译为“冰岛”(因为它是一个岛国),原意为“冰的土地”。它们所反映的“容器――内容”意象图式和汉语完全相同,都是“A的B”的语言形式。它们与汉语的“葡萄沟”、“冰的土地”如出一辙。“冰的土地”则甚至在字面上与汉语也是相同的。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则The dog roled on the ground,与汉语的表达语言形式是仍然有些差别的,按英语的语序,不应对译为“狗在地上打滚”,而应该对译为“狗打滚在地上”。而这两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是说狗的打滚的动作还在继续着,后者是说狗打滚的动作已告结束,也就是说,狗已经归着于地上了。可见,不论是这句英语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汉语两种的语言形式的意义,还是这句英语的语言形式只能表达汉语这两种语言形式中的一种的意义,都是英汉语言同中有异的。
就语言的总体而论,对各种不同的语言,我们既要看到相同之处,也要看到不同之处,而各种不同的语言又是以其自己的不同于别的语言的形式完成语言所承担的任务的。
汉语以“A在B中”和“A(的)B”、“B(的)A”映照“容器――内容”意象图式,当然也是以多种语言形式映照同一种认知结构。而且再加细分析,则“A在B中”也有多种变式,而“A(的)B”、“B(的)A”虽然同为偏正式,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
“A在B中”的语言形式有多种变式,常见的是“A+动词+在……中”。介词用“在”,方位词用“中(里、上)”;这里的动词,常见的是表示存在、出现、进入义的动词(如“海内存知己”、“心生一计”、“堕入爱河”以及其他的动词,如“我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再如“行李放在过道上”、“客人住在客房中”。下例只用“在”,不用方位词:“行李放在过道”、“客人住在客房”。再下的例是用方位词,不用“在”:“行李放过道里”、“客人住客房中”。最后的例则是“在”和方位词全都不用:“行李放过道”、“客人住客房”。当这种语言形式中的动词挪到句末时,就成为另一种变式,如:“行李在过道上放(好)”、“客人在客房里住”。
此外,“A在B中”也有“A”与“B”语序换位的形式,如:“过道放行李”、“客房住客人”。
如下两例,则是语句虽然不能直接看到“A在B中”的语言形式,但从句意还是可以看出它的确也是一个隐含着“A在B中”的语言形式:“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杜甫《空囊》)。这不就是说“钱在囊中”(“A在B中”)么?“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不就是说,“牛羊在似穹庐的天空笼盖下的四野中”(“A在B中”)么?
如果对“A(的)B”、“B(的)A”这两种语言形式细加观察,则可以看到,尽管它们同样映照“容器――内容”意象图式,其认知底蕴是相同的,但并不可以互相转换。比如,“A(的)B”“花圃”、“鸡窝”不能互相转换为“B(的)A”“圃花”、“窝鸡”,一经转换成“圃花”、“窝鸡”,就不成词了,当然,没有重新转换成“花圃”、“鸡窝”的资格。“B(的)A”的“海龟”、“河鱼”、“水怪”如果转换成“A(的)B”作“龟海”、“鱼河”、“怪水”,也同样是不成的。至于“B(的)A”的“盒饭”、“碗酒”、“盘花”能换成“A(的)B”作“饭盒”、“酒碗”、“花盘”,则虽然成词,但词义不同了,破坏了语句转换应该基本上保留原来的意义的转换规则,所以同样失去了转换的资格。
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凡是语法上“名词十介词结构”和名词偏正结构都映照“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不能把它们和“A在B中”与“A(的)B”、“B(的)A”等同看待。比如,“中华在复兴中”、“工厂在建设中”与“私人秘书”、“粮食价格”就都不属于“A在B中”与“A(的)B”和“B(的)A”。
我们还应该看到,有的偏正结构语言形式,与“A(的)B”非常相似,但并不等于“A(的)B”。比如,广西柳州的“立鱼峰”、黄山的“莲花峰”、广东肇庆的“七星岩”、海南的“五指山”、武汉的“龟山”、“蛇山”。我们只要看看柳宗元和叶圣陶对柳州“立鱼峰”、黄山“莲花峰”的描写,就可以明白这些偏正结构的“偏”的部分的词语是用以描述正的部分的词语的形貌的,它们并不能成为“A(的)B”中的“A”(即内容)。柳宗元说:“(立鱼峰)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柳宗元《柳州近治可游者记》)。叶圣陶说:“(莲花峰)就整个峰看,我们想象到一朵初开的莲花。莲花峰这个名字,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居然形容得那么切当”(叶圣陶《黄山三天》)。“立鱼”并不是“峰”的内容,“莲花”并不是“峰”的内容。
“A(的)B”和“B(的)A”都是名词或名词偏正结构,有的用结构助词“的”、“之”联结“偏”和“正”,使“偏”与“正”的关系由意合变为形合,更加显豁;也偶有用方位词“中”、“里”、“上”的。
以“A(的)B”形式出现的词或词组,如:花圃、鸟巢、鸡窝、虎穴、鱼池、雁湖、衣箱、货栈、画室、宾馆、囚牢、子宫、卵巢、精囊、心房、五羊城、芙蓉镇、杏花村、麒麟阁、黄鹤楼、紫竹院、碧云寺、尼姑庵、山神庙、黄帝陵、鹦鹉洲、莲花湖、珍珠港、葡萄沟、威虎山、野猪林、九马画山、名画的长廊、魔鬼峡谷、粮食的宝库,等等。
以“B的A”出现的词或词组,如:海龟、河鱼、水怪、山虎、田鼠、碗酒、盒饭、盆花、盘景、盘中餐、席上珍、坛子肉、竹筒饭、笼中鸟、龙井茶、茅台酒、波斯猫、美洲狮、中国龙、荔浦芋头、人间万象、塞上风云、试管婴儿、月里的嫦娥、沧海中之一粟、井底里的青蛙、火星上的“好奇号”探测车,等等。
“A(的)B”与“B(的)A”的语言形式与“A在B中”不同,但它们都可以转换成“A在B中”的语言形式,如名词“花圃”、“鸟巢”、“鸡窝”等名词可以转换成“花在圃中”、“鸟在巢中”、“鸡在窝中”;“粮食的宝库”、“名画的长廊”等名词偏正词组可以转换为“粮食在宝库之中”、“名画在长廊之中”。“海龟”、“河鱼”、“水怪”等名词可转换为“龟在海中”、“鱼在河中”、“怪在水中”;“沧海中的一粟”、“井底里的青蛙”、“火星上的‘好奇号’探测车”等名词偏正词组可以转换为“一粟在沧海之中”、“青蛙在井底里”、“‘好奇号’探测车在火星上”。
“A在B中”的语言形式自身就明确表示内容在容器之中,而“A(的)B”与“B(的)A”并无此种明确表示。不过,它们确有与“A在B中”的“A”和“B”相同的表示“容器”和“内容”的词语,并且都可以转换成“A在B中”,这使我们确信它们和“A在B中”语言形式一样,都是映照“容器――内容”意象图式的,在这一点上,它们和“A在B中”是完全相同的。
上文主要对“容器――内容”意象图式及其在语言形式中的反映作出说明,下文将在这个基础上对有关的汉语修辞现象进行观察,并从理论上作出分析和评论。
二、评某些修辞格的界定
(一)对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借代界定的一些想法
首先说明,“A在B中”也有因承前蒙后和泛指而省略了“A”的,如:“长城在中国大地上,也在中国人的心坎里”,后一句承前一句的“长城”省略了。不过,修辞学最关注的,是以“容器”“B”借代内容“A”而省去“A”的所谓“借代格”的修辞现象。如把“大江(B)之水(A)”说成“大江(东去)”,以“大江”借代“水”,将“水”(A)省去了。
借代格以其格式新颖、应用广泛、辞效显著,备受修辞学界关注。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对借代格就有许多深入的论述。《发凡》把借代大致分为两类:一为旁借,一是对代。《发凡》给借代作的界定是:“所说的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发凡》对旁借,也有一个类似界定的说明:“旁借――是随伴事物和主干事物的关系。在原则上是用随伴事物代替主干事物,用主干事物代替随伴事物,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事实上是多用随伴事物代替主干事物,用主干事物代替随伴事物的,虽不是完全没有,却是不大有的,名为旁借,便是为此。”《发凡》所说的“所说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A),所说的“那关系事物的名称”,就是我们所说的“容器”(B)。所说的“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容器”(B)借代“内容”(A);《发凡》所说的随伴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容器”(B),所说的主干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A)。所说的用随伴事物代替主干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用“容器”(B)借代“内容”(A),所说的用主干事物代替随伴事物,就是我们说的用“内容”(A)借代“容器”(B)。《发凡》的借代界定和旁借界定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互补的。
我们的说法,则是在《发凡》所举的例句得到验证的。在旁借一节,《发凡》所举的例句中至少有11个例句是反映“容器――内容”意象图式的,即例八、例九、例十、例十一、例十三、例十四、例十五、例十六、例二十、例二十二、例二十三。例八引“我亦无诗送归棹”,并解释说:“归棹是归客所乘所在,代归客。”例九引“高谈雄辩惊四筵”,并解释说:“筵代筵上的人们。”例十引“将来要备祭桌”,并解释说:“祭桌是祭品的所在,代祭品。”例十一引“故此备个粗碟”,并解释说:“粗碟代碟里的鸡鱼火腿之类。”例十三引“四海之内”,并解释说:“四海之内代四海之内的人。”例十四引“食敌一钟”,并解释说:“钟代钟里所盛的粮食。”例十五引“大江东去”,并解释说:“大江说大江里的流水。”例十六引“主人西侧则酒肆也”,并解释说:“主人为灵石旅舍所属,这里就用主人代灵石旅舍。”例二十引“锦茵银烛按凉州”,并解释说:“凉州代凉州所传之乐曲。”例二十二引“比翼鸟在其东”,并解释说:“用比翼鸟这个产物代比翼鸟的产地参山。”例二十三引“又西回仙弈之山。其鸟多秭归,石鱼之山,在多秭归西”,并解释说:“后面一个多秭归系代仙弈山。”从“容器――内容”意象图式说,则都是以容器借代内容或以内容借代容器(后者仅见于十六、二十二、二十三三例)。以内容代容器的借代格,如《发凡》所说的从原则上说可以有,但事实上不大有。不大有当然不等于没有。为此,我在这里补举两个例子。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这是以“铜雀”代“铜雀台”,亦即以“铜雀”(内容)代“台”(容器)。又如“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寨山怀古》),这是以“石头”代“石头城”(今为南京),亦即以“铜雀”(A)代“台”(B),以“石头”(A)代“城”(B),就是以“内容”代“容器”的借代了。
《发凡》成书于上世纪的30年代,对这些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为底蕴的借代修辞现象的分析,同新近兴起的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是基本相同的。我们不能不说,《发凡》在当时是超前的,在现在仍然闪耀着传统修辞学的光芒,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当然,新兴的修辞学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在过去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之上取得更多更大的创获。
我以为,如果要给以上这些借代修辞现象作个界定,无妨说:“凡是以‘容器’代‘内容’或者以‘内容’代‘容器’的修辞现象都属于借代格。”
这样的界定,有助于我们在深化对这种借代的理解和增强对这种借代的敏感度的基础上按图(意象图式)索骥(借代格),发现许多常用语也是这种借代格。如:“百川(之水)归海”、“湘江(之水)北去”、“江(之水)河(之水)日下”、“大河(之水)满了,小河(之水)不干”、“三个臭皮囊(内中之躯体,即人)胜过一个诸葛亮”、“两个凉碟(菜)”、“三碗(酒)不过岗”、“九大碗(饭、菜)”、“壶(水)开了”、“哪壶(水)不开提哪壶”、“这几个人缠着你,够你喝一壶(酒)的了”。甚至那些字面上连容器与内容的名称也不出现的语句,我们也明确感到它们的存在,如:“直抵黄龙,与诸君痛饮尔”(《宋史・岳飞传》),尽管“饮”必须具备的容器如“杯”和“饮”的“内容”如“酒”,都没出现。又如“逢人只合千场醉”(龚自珍《广陵舟中为伯恬书扇》),“醉”必先要饮酒,饮酒必需有盛酒的器具,而句中既无酒器(容器),又无酒(内容),但我们凭着“容器――内容”意象图式看到了它们的存在。不过,这些语句中既不出现“容器”,也不出现“内容”,也就说不上是以容器代内容或者以内容代容器的借代,可以看作是一般的省略。
至于下例,出现容器“枝”,而隐去内容“春花”中之“花”,而留下“春”,一字之留,让人领会到所指者为“春花”,即“春天的花”,此诗句也以此成为别具一格的借代格修辞名句:“江南无所赠,聊赠一枝春”(陆凯《寄范晔诗》)。据《辞源》对“一枝春”释义:“一枝春,指梅花。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并赠诗日:江南无所赠,聊赠一枝春。”后来多把一枝春看作为梅花之别名。黄庭坚诗:“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二)对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列锦格界定的一些想法
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给列锦格作的界定是:“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词组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这种修辞手法叫‘列锦’。”举例20多个,并都作了详细的解释。其中约有10个例子最引起我的注意。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解释说:“前三句由九个定名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可以说是一个镜头,这几个镜头又组成了一幅浑然一体的画面。”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解释说:“(这)是诗人早年经历过的抗金往事的追忆。一件事是在瓜州渡,时间是在冬天,作战时用的是艨艟巨舰;一件事是在大散关,时间是在秋天,作战时用的是骑兵部队。”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解释说:“这两句写出了旅子的辛苦。鸡叫了。天还没有亮,残月挂在茅店的上空,赶路之人已经登途了,走过满是凝霜的板桥,留下一个一个的足印。”如“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解释说:“王力改写为‘万户竹鸣,秋风飒飒,五陵松黯,寒色凄凄’,改写得非常好。”
就这几个例子和对它们的解释,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就算这些名词或定名词组真的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非主谓句,但《汉语修辞美学》的界定和对例子的解释都没有交代到底是如何组合的。不过,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常见的释义方法,即给这些名词或者定名词组,根据它们自身的含义,补出作谓语的形容词、动词,使它们成为一个一个可以理解的句子。
我也曾用这种释义的方法把齐己的“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改写为“山寺高悬钟楼之月,江城时送鼓角之风”。
对这种释义方法,我曾引用李东阳的与这种释义方法有关的话:“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怀麓堂诗话》)。这话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用一二闲字”,即用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将名词、定名词组所要表达的意思补足。我也曾用现代语言学术语说,这些名词、定名词组就是“意义支点”,而补出的动词、形容词则是把这些支点连成一起的链条。这种释义的方法,通俗地说,就是“串句法”。公平地说,这种“串句法”是用之有效的。但是,它还不能回答这些名词、定名词组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问题。
我曾经用层次分析法揭示这些名词、定名词组之间存在着的组合关系。认为它们在语言形式上是并列的,但组合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层次的。我把“春风桃李一杯酒”(黄庭坚《寄黄几复》)分析为“春风||桃李|一杯酒”,就是说“春风”与“桃李”组合在一起,“春风和桃李”作为一个层次,又与另一个层次“一杯酒”组合。现在看来,《汉语修辞美学》所举的一些例子,也可以如此分析,如“古道|西风||瘦马”、“楼船||夜雪|瓜州渡”、“杨柳岸|晓风||残月”、“鸡声||月|茅店”。当然,这种层次分析,只说明了这些名词、定名词组的组合,是分层次进行的,不是挨个平列地组合的,不能说明它们各自在句子里在语义上担任什么角色,这些不同角色又是怎样在意义上组合起来的。而现在如果我们用“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来分析,则可以发现名词、定名词组的语言形式,有的是以这种意象图式为认知底蕴的,即表现为“A在B中”。所以,“春风桃李一杯酒”就是“春风、桃李(A)在一杯酒(B)中”,意即“春风桃李在一杯酒的(兴致)之中”;“古道西风瘦马”就是“西风、瘦马(A)在古道(B)之中”;“楼船夜雪瓜州渡”就是“楼船、夜雪(A)在瓜州渡(B)之中”;“鸡声茅店月”就是“鸡声、月(A)在茅店(B)之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就是“秋声(A)在万户竹(B)之中”,“寒色(A)在五陵松(B)之中”。其他如“杨柳岸,晓风残月”、“花月池台王傅宅”等也应这样分析。
其实,这样的分析,早见于清朝人《千家诗》的编注者王相对“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的分析之中,他说:“四野之秋声,生于万林之竹籁;苍茫之寒色,生于五陵之松涛。”这用“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来分析,不就是“四野之秋声(A)在万林之竹籁(B)之中,苍茫之寒色(A)在五陵之松涛(B)之中”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无论是层次分析也好,“容器――内容”意象图式分析也好,都只适应一部分列锦格的例句,并不适应全部例句,如“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因为这例只有一个层次,也无“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作认知底蕴。第二,是不是因为可以用“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作出分析,就从整体上不认可现有的列锦格界说呢?还是把能够用“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作出分析的所谓列锦的修辞现象单独处理,另行界说、另行立名呢?都有待修辞学界同仁深入研究正确裁定。
三、从容器与内容各自的特点以及配合使用进行观察和分析
容器与内容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内容,一般说,容器仍然可以是容器,如离开了水,杯子还是容器(器具),当然,离开了水,“大海”就可能不再是海水的容器了,它或者变为“大陆”,即所谓“沧海桑田”;“内容”如果离开容器,就不成其为内容,如作为“箱子”这个容器的内容的“衣服”,如果把它从“箱子”取出,它就不再是“箱子”的内容,只是衣服而已。不过,当“容器――内容”意象图式反映到语言形式时,“容器”与“内容”就互相依存达到缺一不可的程度了。既然缺一不可,也就产生二者各自特点以及配合使用等等问题。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修辞现象,也就成为我们的关注的焦点了。
(一)借代式
即容器或内容或隐或现形成借代格的语言形式。对于借代,上文主要从界定上论述,这里着重从辞效上说明。
以容器借代内容为例。洪迈说:“吴中人士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日,‘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更为‘满’,凡如是十余字,始定为‘绿’。”①洪迈未说明修改的原因。作者王安石说“不好”,但也未具体说明何以“不好”。
我们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来解释,则“绿”的对象并不是“江南岸”,而是“江南岸”上的逢春又萌绿的庄稼、杨柳、野草等等绿色植物。也就是“江南岸”是“容器”,而这些绿色植物是“容器”“江南岸”上的“内容”,这“内容”字面上却未出现,是被“容器”代替了。其结果是春风所到之处竟然不是以语言形式出现的“江南岸”,而是不见于语言形式的庄稼、杨柳、野草等等绿色植物。从语法看,“绿”是形容词,而用如使动动词,就是使“江南岸”变“绿”的意思。如果不用“绿”字,则“到”、“过”、“人”、“满”就是“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就构成春风在江南岸上(A在B中)的“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江南岸”作为“容器”就不能借代“绿”(A),也就无从把千里江南岸一片绿色的春天景色描绘出来了。
意象图式本身是一种抽象的认知结构,并没有具体可见的形象性。但这又并不妨碍在体现这种认知结构的语言形式中的词语可以具有形象性。正如语法结构是抽象的、概括的,却并不妨碍在其语法结构中的词语可以具有形象性一样。从认知上说,有的客观事物,表象值是很高的,反映它的词语,形象性当然也是很强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形象具足,就是这样。
我以上对何以选用“绿”字的理解,如果王安石、洪迈地下有知,冒昧请教,不知以为然否?
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相类的修辞现象也是有的。如“朋友啊,请你干一杯”(《祝酒歌》),“干”的对象也并不是“杯”,而是“杯中的酒”,“干”也是形容词用如使动动词,是使“杯中的酒”变“干”的意思。不过,“干”并不改变“酒”的颜色,其表象值也并不像“绿”那么高。因此,它是谈不上形象具足的。
(二)非借代式的各种形式
即容器或内容的或隐或现都不形成借代格的语言形式与其他各种语言形式。
1.隐内容而现容器或者相反
例如“空箱子”、“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内容”是离不开容器的,即使隐而不现,实际上仍然存在。说到“空箱子”,我们会意识到衣物等内容的实际存在,说到“空城”,我们会意识到居民、房子等内容的实际存在。这是不言而喻的语言表达方式。至于“赤膊上阵”、“赤脚大仙”,则是隐去容器“衣服”、“鞋子”,只现内容“赤膊”、“赤脚”。
2.容器小内容大
成语“胆大包天”只是一个极言想法非常之大的比喻、夸张,并不是说人的“胆”这个小容器能够包含了“天”这个非常大的内容。阎婆惜说:“我只知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水浒传》21回)这同样是一种比喻、夸张的说法,并非真实的事实。这话既违反了逻辑事理,也违反了认知规律。因为小容器是不可能容纳大内容的。阎婆惜对宋江平素控制着她心怀不满,这时拿到宋江暗通梁山的把柄,可以告官,于是说了这些泄愤的话。从修辞上说,这话颇有价值。因为这话既适应了阎婆惜倒打一耙的心态,也适应了施耐庵要写的宋江以此怒杀阎婆惜、最后被逼上梁山的题旨。
相声《扒马褂》大意说,一个人说他的一只大黄狗掉进茶杯里给淹死了。另一个人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个人说前几天在茶馆里喝茶,损坏了别人的东西,把那只大黄狗赔给别人了。这不就是大黄狗在茶杯里淹死了吗?这也是这种比喻、夸张的说法,巧妙地用于相声设包袱了。
3.容器疏而内容不漏
所以有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说法。再如“这样的光景,只要太平过三年,漏碗也能盛满水”(高晓声《水库》)。“天网”是抽象的,不能用视觉直接感知到,而“碗”是具体的,明知它疏必漏,现在反而说“漏碗也能盛满水”,就必然使人想到这是极度的夸张,意在强调水库的水非常充足。这与歇后语“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容器疏必漏的说法恰恰相反。修辞极尽正反利用语言达意之能事。
4.容器的真与假
把衣服、帽子、鞋子作为容器,护着作为身体的内容,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所为,飞禽、走兽是不会自行穿衣、戴帽、穿鞋来护体的,它们只能以羽毛、皮肤作为容器护体。因此,衣服、帽子、鞋子对人类而言,它们是真容器,而对飞禽走兽而言,它们是假容器。因而所谓“衣冠禽兽”、“沐猴而冠”,对禽兽而言,“衣冠”便是假容器,对“猴子”而言,“冠”便是假容器。当然,容器虽假,而这些成语作为比喻修辞现象所表达的意义却是真的。兽类以自己的皮毛作为容器,但不同的兽类也不可能互换皮毛,所以“披着羊皮的狼”的“狼”身上的容器“羊皮”也是假容器。这话用于凶恶而伪装善良的人,是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说法。
5.内容进入作为死地的容器而竟然栩栩如生
“沸鼎”对活“鱼”来说,是死地,“热锅”对“蚂蚁”来说,是死地。而在丘迟的笔下,却有“鱼游沸鼎之中”的话(《丘迟与陈伯吹书》)。事实上,沸鼎中的鱼是无法再“游”的。在日常用语中,也有“急得我像热锅里的蚂蚁”的话。事实上热锅里的蚂蚁,早就被热死了,不可能再“急”了。这些都是出于想象的修辞现象。前者比喻人处险境之中,后者比喻心情万分着急。
6.内容尚未进入容器,就在容器中产生效应
这种修辞现象,就是窜前夸张。这从认知上说是时间与空间配合的错位。比如“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就算“酒”(内容)喝进肚子(容器)可以成泪,但未喝进肚子时,是不能产生“泪”的效应的,如果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则是可以接受的。这种夸张,以窜前为其特色。再如:“他酒未沾唇,心早就热了”(郑直《激战无名川》),如果说“他酒喝进肚子,心就热起来”,就既不是窜前夸张,也不是夸张,变成直白的说法了。
7.内容溢出容器,到达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江水溢出“江”之后,竟然流到天地之外了。而“天地之外”是江水不能到达的地方。当然,所谓不能到达,是就自然环境说的,就修辞境界说,则是可以到达的。而且一经到达,便成了一种基于认知上的错觉或者基于认知上的联想、想象的修辞现象。王维在诗句里,溢出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思维定向,让汉江之水溢出汉江,流到“天地之外”,而汉江临眺就取得了浩瀚的江水薄天而去的最好的视觉效果,所见的景色也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也就和王维一样身同感受了。
8.容器与内容在句中互换角色
容器与内容存在包含、容纳和被包含、容纳的关系,但是容器与内容在数量上说并不是一对一的,一个容器可以包含、容纳多种内容,如一个杯子,既可以包含、容纳水,也可以包含、容纳酒、醋、咖啡等等。一个内容,也可以被包含、容纳在多种容器里,如“水”既可以放人杯中,也可以放人桶里或者缸里等等。自然,一个容器也可以同时包含、容纳多种内容,如一个杯子,就可以同时包含、容纳咖啡、白糖。从内容上说,就是多种内容同时放人同一个容器之中。我们从中看到,即使容器与内容相互之间变化多端,而在上文的例句中也未出现过容器与内容互换角色,即容器变为内容,内容变为容器的。而事实上,这种角色互换的语言形式是有的,这就是在一个语言片段中由于语序的变换在上文作容器的词语在下文变为作内容,或者相反,在上文作内容的词语在下文变为作容器,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有的容器它可以放在别的比它更大的容器之中,它也就变为这个比它更大的容器的内容。比如肠、胃作为容器,它包含、容纳着作为它们内容的有待消化的食物,而人的肚子作为容器,又包含、容纳着作为它的内容的肠、胃。当这种情况表现在上、下文时,就成了这样的语言形式:“肚里有肠、胃,肠、胃里有待消化的食物。”这种变换可以构成修辞的回环格,如“祸(容器)兮福(内容)之所倚,福(容器)兮祸(内容)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再如:“摔碎了泥人再重和,再捏一个你来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容器)有妹妹(内容),妹妹身上(容器)有哥哥(内容)”,这种回环格,可以收到善于表示两种不同事物“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修辞效果。如果不是容器与内容互换角色,如“阳光充满了教室,也就是说教室充满了阳光”、“一个房间住十个人,也就是十个人住一个房间”,就不是这样的回环格。所以只从变换词语的次序或位置来观察,是不能准确地阐释这种形式的修辞现象的。
9.一个“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中的容器或内容包含着另一个“容器――内容”意象图式
这是可以称之为“套娃”的修辞现象。比如“林教头误入白虎堂”中作为容器的“白虎堂”就是一个“A(的)B”的语言形式。成语“心怀鬼胎”则作为内容的“鬼胎”是一个“A(的)B,,的语言形式。“冠盖满京华”(杜甫《梦李白》)则“冠盖”作为内容而它本身又是一个以容器“冠盖”借代了内容“达官贵人”的“B(的)A”的语言形式。(套娃也可以由借代充当,附举此例,以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作套娃的还可以有它自己的套娃。如“他侨居美国珍珠港多年”,“美国珍珠港”作为内容“他”的容器,而这个容器又可分解为“美国的珍珠港”(“B(的)A”),“珍珠港”还可以分解为“珍珠的港”(“A(的)B”)。
以上9个小目所阐释的大都是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为认知底蕴的无逻辑之理而有修辞之妙的语言现象。
10.容器与内容在“A(的)B”与“B(的)A”中的命名特色
它们长于给事物命名,使事物名称富于修辞色彩。例如增加事物的美感,如杏花村、芙蓉镇;突显事物的产地,如龙井茶、茅台酒;蕴含事物的文化韵味,如五羊城、滕王阁;渲染事物的神秘感,如魔鬼峡谷、空中楼阁。
11.方位词在容器词后边对容器的定位作用
方位词的使用受到方位词的词义的制约。比如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上”、“中”、“里”都可以表示范围,所以可以互相通用,如“冰山(上、中、里)的来客”,而“上”还可以表示“表面”,“中”、“里”都不能,所以要说“脸上”用“上”,不能用“中”、“里”,“海面上”不能说成“海面中”、“海面里”。
四、借助语法分析来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