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应聘岗位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工,今年,沈阳市总创新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思路,研究制定出就业招聘的新模式。市总制作了可放340块展板的170个展架,在展板上刊登出企业用工信息,每月更新一次,各区域展板每月一轮换。将这些展板分放在沈阳市17个区(开发区)、县(市)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农民工可以随时看到用工信息,随时与企业联系。
读书励志 岗位建功
近日,公交690路车队工会在女职工中开展了“读一本好书”活动,鼓励她们自尊、自立、自强,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这也是车队工会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之一。
乐陵借“春风”助就业
近日,乐陵市总工会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乐陵市文化娱乐中心共同举行2012年“春风行动”,大力促进2012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缓解各企业春节后的用工难题。本次参会用人单位和应聘者进行双向选择。
中交二公局服务困难职工
近年来,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创新维权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丰富帮扶内容,为困难职工提供快捷完善、行之有效的帮扶服务,使帮扶中心成为了充满爱心的困难职工之家。
河北陶二矿工会搭起党群“连心桥”
邯矿集团陶二矿群众工作室通过建立关爱服务职工群众、基层巡视、职工舆情征集反映等9项制度,完善矿务公开、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等4项办法。自去年组建以来,已接待职工来访18人次。其中,反映问题6人次,申请救助5人次,通过职工群众工作室沟通协调,已全部解决问题,共计发放救济金10000元,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搭起一座密切联系党群的“连心桥”。
[作者简介]蔡森(1979―),男,河南郑州人,硕士,中原工学院系统与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
在当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国内外贸企业招聘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难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一直存在,具体表现为,市场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当下诸多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并不具备这样的职业能力。造成这一窘境的根本原因是在我国外贸企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再适合市场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重视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国内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特点
现阶段,我国市场上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层次化的特点。
首先,对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重要求。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不断完善和健全外贸法律法规及相关机制体制,促使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要求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备法制观念,熟知外贸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求应聘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养,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商业道德、诚信意识、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
其次,重视一般能力、基础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市场上超过90%的外贸企业重视国际贸易人才的一般能力,即通常情况下,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的经营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调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同时,还有超过80%的外贸企业对应聘人员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超过60%的外贸企业要求应聘人员具备进出口成本核算、函电处理与撰写、单据制作与结算等专业技能。
再次,强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是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证稳定的关键所在,已引起国内外贸企业的重视。可以说,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无一例外地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公司打开国际市场、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最后,强调与时俱进和随机应变能力。随着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样化,传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便积极有效地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及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便是国内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一)国内现有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概况
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其专注实践探索,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的稀缺性人才。当前国内高校一般将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过融合课堂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能够熟练掌握一般能力、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此可知,当下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点为:首先,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实践应用与创新;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工作能力;再次,注重沟通协调与执行开拓能力的塑造,以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最后,开展校企结合的互助模式,为学生在校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可以说,现阶段国内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说,很多培养方式都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存在的问题
第一,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现阶段,国内一些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模式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不能发扬自身的办学优势,规避办学过程中的不足,这就导致各地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大同小异,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
第二,重理论轻实践。当前国内众多高校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众多毕业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极度不平衡,不能适应岗位工作。
第三,教学模式单一化。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在对外贸易企业工作过的很少,对该行业的一线情况了解不多,导致实践教学缺乏依据,只能依托书本模式化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欧美国家国际贸易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国际前沿知识及各国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相比,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及对国际贸易政策和环境的了解。而且部分高校压缩国际贸易实践课程教学时间,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缺乏国际贸易实务应用能力,进一步造成高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第五,忽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项目教学不足。一方面,部分市场上的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目光,只关注短期经济收益,不重视接收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习生进行人才储备。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因政策不健全、效果不完善、教师科研任务重等因素,不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市场行情、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检验。
高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及健全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创造性地改进高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当前国内高校必须切实转变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健全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断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建立有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使国内地方性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贯彻落实学校教学服务型办学定位,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宁波某学校为例,其根据地域特点,确立了“以人为本,德能并重”的办学理念和注重“地方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向,重点强调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充分满足宁波地区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岗位的需求。
(二)完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需要。针对当前国内高校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全面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站在学生需求、专业需求、社会需求的角度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比如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类,各类安排适当的学分和学时,注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构均衡。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多层次职业资格标准,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获得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打下基础。
(三)注重专业实践课程教学
随着市场上对外贸易企业对人才要求从具有后劲的“储备型人才”转向综合素质高的“适用型人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从单纯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转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而且应该认识到贯彻落实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高校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坚持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辅以综合素质、外向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前者包括专业课程及模拟操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后者主要有军训、暑假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工程、学科竞赛、职业考证等。同时学校应大力支持实践课程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构建专业师资队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对高校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师资队伍具备市场所需要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各种能力。但是,当今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相关行业及企业工作经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建立一支由具备一定行业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教师与专业理论基础深厚的理论型教师构成的综合型师资队伍,且保证应用型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以提升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数据,2008、2009、2010年各类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559万、610万、630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杠杆。就业工作的好坏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情况突出
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之后,存在着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超过了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这一层次数量的需求;二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其中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和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原因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情况尤为突出。
2.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经从“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市场也由以学历为主导变为以能力素质为主导。就业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就业观念随之变化,但是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统包统分”的时代,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而是消极等待机会的来临,或是过分依赖家长,等待家里帮助找工作;缺乏忧患意识,不能理解社会的激烈竞争,在校期间不能打好专业基础和锤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就业定位存在偏差,片面地理解工作岗位的性质,追求教师岗位、公务员岗位等稳定工作以及追求薪酬高、名气大的岗位的心理,非某些单位不去,耽误了自己对就业时机的总体把握。
3.高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无法直接达到就业岗位的要求
首先,由于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其次,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于理论和科研的现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弱,操作性差,专业知识单一,缺少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实践性、复合型的人才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最后,由于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使在大学学习期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仅没有踏实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本专业前沿知识,而且也缺少就业岗位对自身其他能力要求的认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职业技能。
4.高校就业工作体系有待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就业工作研究,从而指导和推动本校的就业工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高校的就业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在研究中侧重于理论研究,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不能产生较好的实际效果的缺点。
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实现途径
就业门路不仅仅是指毕业生的具体就业途径,还应该包括为毕业生寻找就业途径的一切工作准备和创造的有利条件。在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有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的情况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面向市场办学,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一是根据地区产业经济特点,增设和建设品牌及特色专业;二是加强新老学科的整合调整,大力扶持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新兴专业,调整或是暂停或是减少就业困难的专业。
(2)高校课程的设置和高校专业设置一样,要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根据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确保课程设置尽量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实现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顺利接轨。
(3)要注重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该与时俱进,兼顾甚至是加大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所占的教学比重,在课堂教学中也能达到增强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2.完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1)完善高校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首先,要完善高校内部的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就是要有统一的就业工作领导机构,要理顺各级就业工作机构关系,明确目标、任务以及明确的工作步骤,增强就业工作的组织性。其次,要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包括就业目标管理、就业工作队伍管理、就业激励机制、就业工作保障等,使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能力。要注重一线就业工作队伍,特别是政治辅导员的就业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就业工作的能力,提高高校就业工作的成效。一是要注重政治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学习机制,拓宽辅导员的就业知识面,锤炼其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的能力和就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重视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切实落实奖励机制,并在地位上和职业发展上给予一定的机会。
3.更新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的更新,不单单是指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还应该包括学生家长、高校以及就业指导老师就业观念的更新。
(1)毕业生应该端正就业态度,以积极的心态,主动了解就业信息和参加应聘活动,改变寻找终身职业、非国有单位不去的想法,依赖家人等找工作,盲目追求高薪以及过分要求专业对口的误区。 转贴于
(2)学生家长要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如过分重视到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缺少对孩子的了解,按照自己的意愿单方面主导孩子的就业方向;缺少就业的长远规划和前瞻性眼光,只关注当前的焦点工作岗位等等。要从整体上了解就业市场的形势,树立起灵活就业的观念,及时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就业情况。
(3)高校也要更新观念,特别是在学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就业管理机制等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
同时,就业指导老师,如政治辅导员,不应把自身的就业工作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解答政策性工作上,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学生的就业动态、心理情况,真正为学生的就业做出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是关键。
(1)夯实毕业生的专业基础,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要求。就是在校期间,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要使毕业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解决学生专业不对口,或是对口专业学生能力不足的情况。
(2)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效果,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注重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增强职业素养。在夯实大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毕业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创业以及创新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另外,高校还可以引进包括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多种形式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加强项目培训质量管理,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获取就业门槛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
5.积极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开展市场调研,选择适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区域和行业,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如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联系目标区域和行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联系,发挥其资源优势,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组织单位到校举办专场咨询会;通过高校的校友资源、毕业生资源,构建就业资源网络等等。
最后,高校在进行就业市场开拓的同时,应注重学校的整体形象宣传,在用人单位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用人单位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主动吸引用人单位到校选聘毕业生。
6.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工作,增强信息的有效使用,注重就业资源的积累
及时、准确将有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传达给每一名毕业生,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对就业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人员应通过正规、权威的渠道,获取符合高校专业和学生特点的就业信息,并对获取的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出就业信息的主要内容;其次,要通过高效的信息渠道,如高校网络平台、就业信息员、QQ群等,及时通知到毕业生;再次,要注重对就业信息进行跟踪,建立就业信息反馈制度。对于有效的或是产生了工作成果的就业信息,还应该建立优质信息资料库,方便以后就业工作联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高校就业指导,重视实习实践平台的建设等途径和方式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1]洪环.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301-0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概述。近年来,学术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界定和论述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不论是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理论研究的人员,还是就业实践工作者,都越来越关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我认为,简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指的是为方便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相互了解和双向选择而提供或设立的场所和平台,就业市场的构成包括时间、地点、组织者、参与者和参与方式。通化师范学院张晓娟在《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对比分析》一文中,按照是否使用互联网作为双向选择的主要途径,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作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本文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从有形就业市场和无形就业市场两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论述。
2.有形就业市场。有形就业市场是指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高校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专门就业场所组织举办的不同规模的人才洽谈会、交流会和专场招聘会。有形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供求双方得到的信息准确性程度较高,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欢迎。但有形就业市场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目前,有形就业市场在就业双向选择中占主要地位。
3.无形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是以互联网招聘作为就业双向选择的参与方式而形成的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以其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特点,为招聘双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极大地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但在网络招聘中,因供需双方不是直接接触,信息的真实性及信用度的保障尚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网络无形就业市场开始受到许多行业用人单位的青睐,其作用及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作用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四部分构成,每一个组成部分在建设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政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促进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基础性调节,但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譬如供求失衡、就业歧视、创业扶持等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规范、调控和管理。政府应该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2.高校。高校的就业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中间环节”和“服务环节”,高校需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建设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认真、周到、细致地做好各类校园大型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和人才组织举办的各类人才交流会,加大走访用人单位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工作效度,积极开拓有形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要增加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深入挖掘和招聘信息,积极组织和协助用人单位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种网络招聘会,积极开拓无形就业市场。此外,高校应该将就业市场建设与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起来,依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大学生。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大学毕业生,从“营销理论”的角度讲,就是高校生产的“产品”。“产品”要进入市场,要顺利地销售出去,而且还要“卖”到合理的价钱,这个“产品”必须具备四个重要的标准:一是“产品”为市场所需,二是“产品”质量合格,三是“产品”标价合理,四是“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这四个标准即毕业生及其所学专业应该是社会需要的,毕业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应被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毕业生的定位和期望值客观合理,毕业生具有竞争优势。毕业生能否达到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将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
4.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就业的“入口”,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用人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用人单位能否积极参与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来,将直接决定着就业市场的兴衰。用人单位层次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
三、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思路和对策
1.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制度安排上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并加大就业市场的调控、规范和管理力度,彻底消除就业市场运行中的不良现象。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走访和开拓有形就业市场的工作力度,增加对网络无形市场建设工作的投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扎实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中去。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响应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平台,建立相关的职业指导计划,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在建设和完善有形就业市场的同时,应该积极开拓无形就业市场,有形和无形并举。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无形网络就业市场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招聘和应聘的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双向选择的工作效率。政府部门应构建起相应的监控体系,加大对网络招聘信用度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引导和建设真实、文明、科学、高效的网络招聘环境新潮流,杜绝虚假、欺骗、低俗的网络招聘现象的发生。高校及毕业生要提高警惕,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3.引入“营销理念”。从企业产品“营销理论”的角度讲,大学生即可视为高校的“产品”。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和充分、稳定就业,第一,要确保培养的大学生能够为就业市场所需要;第二,要确保培养的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养合格,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第三,培养的大学生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设立客观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第四,所培养的大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因此,高校一要建立招生、教学和就业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二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三要加强就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四要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实施“品牌战略”。要开拓广泛、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应该实施毕业生“品牌战略”。高校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市场合作关系,最终取决于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表现。当前,各高校争夺就业市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占领广泛的就业市场,必须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下大气力做好毕业生这个潜在的品牌,要在大学生的培养上下工夫,力争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经得起工作岗位和时间的检验,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检验,唯有如此,才能通过毕业生体现出学校的素质和水平,吸引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创新工作方式方法。(1)变传统的由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单独走访用人单位为政府主管部门牵头,高校就业、招生、教学、科研、校友、宣传工作等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为成员的团队走访,既便于与目标地域人事人才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又有利于形成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关系,以点带面,相互带动,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跨越式发展。(2)变过去的单一走访企事业用人单位为走访行业类、协会类等用人单位建立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有利于吸引大型招聘团队来校招聘。(3)走访用人单位,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应该形成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将其从临时性工作任务转变为经常性的专项工作业务,安排专人长期负责。(4)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就业市场建设目标工作考核责任制,并落实相应的奖惩办法,引导和树立“全员参与”的“大就业”观念,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努力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资源。
参考文献:
[1].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2007-10-
15/2007-10-2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企业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1年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解读此报告时说:“劳动力市场变化非常大,而大学对它的反应特别慢。”
实际上,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我国高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该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企业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更多地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在招聘面试中,用人单位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往往是“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工作?”“你做过什么项目吗?”等等。用人单位在对大学生进行招聘时的问题已经明确地起到了导向作用,这一导向清晰地指向了大学生在求职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高等教育要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和素质。这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企业对大学生求职者的主要需求
职业能力是企业对于求职者的最主要的需求,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通过职业能力来衡量应聘者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职业能力同时也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人才素质具有诸多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诸如经验、智商、情商方面的标准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
调查表明,接近100%的大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使用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向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去甚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素质能力不足。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等负面因素的评价,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不高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最为关注的大学生求职者职业能力
2007年,一项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还做不到: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30%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用“所学陈旧”来形容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
通过调查,在职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
因此,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最为关注的五项职业能力,并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企业和社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能够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能够投入热情执着追求,要有与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意识,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的落脚点。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大学毕业生,不会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是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同时,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大学毕业生更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为自己和企业带来双赢。
(二)敬业精神
企业和社会非常欣赏勤奋、上进、肯吃苦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尤其在职场上,很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那么大学毕业生就要有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准备,要耐得住寂寞、敢于拼搏、敢于冒险、不断进取、并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当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成为一名职场人,就不能够再用做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要清楚自己所担负的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大学毕业生无论在今后从事何种工作,即使是纯技术类工作,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企业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职业能力,这就更不用说诸如销售这一类以语言艺术为职业必备技能的工作领域了。尤其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好的想法、完整的工作思路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能够顺利的表达出来,而顺畅的语言沟通往往能够起到展示自我、为工作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必备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但是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企业更为看重的将是大学生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内容,是否能够快速地掌握新的技能,也就是说是否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使自己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材”快速转变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专业型“人财”。
(五)解决问题能力
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般能力要求,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在“创新能力”这一宽泛的领域中,“解决问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从事的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劳动,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棘手难题,这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就更为严峻,所以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乎着是否能够做好本职工作,更为严重时很有可能关乎着企业形象建设等关键问题。所以,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积累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难题。
三、基于企业需求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回归到高校中,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就业主要趋向,通过市场调研和归纳,梳理出学生所需重点发展的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和个人素质,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课程教学,达到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的能力要求,使学生做好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充足准备。
(一)重视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调研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在课程日常教学中,就需要高校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
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可以在高校中引进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准确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
一、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4500余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人,本科毕业生近3000人,专科毕业生1500多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多次邀请到市有关领导及心理专家学者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我们通过印发《就业手册》、编制《成才指导》、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性的有组织有保障的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桥梁工作。
十二月十二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XX年青岛三高校毕业生及华东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和海尔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青岛市人事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1080余人,我校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1.2万余人。共有28000余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青岛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5000余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青岛建设集团、青岛钢铁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特种汽车集团、青岛碱业股份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中建八局、戴尔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山东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奖弦瞪?氖只?希蝗?潜弦瞪?蛋竿?喜檠?低常?弦瞪?胄:笃涞蛋缸?萸榭鋈?柯既肷贤?1弦瞪?蛴萌说ノ恢灰?淙胨?楸弦瞪?谛F诘哪昙丁⒆ㄒ怠⑿彰??纯梢源油?喜槌銎涞蛋缸?牡刂芳白?鍪奔洹?br/>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明年我校就业工作思路安排
(一)、加强我校就业工作与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青岛,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青岛,立足青岛,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三、对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2、多组织宣讲团到高校宣传青岛的发展和环境,从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礼仪培训等;
3、对志愿服务西部的提供优惠政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管理;职业素养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驱动和影响下,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亦越来越明显。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留学教育不断呈现新的发展,留学教育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集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于一身,成为各国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利器。在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纷纷重视并积极发展留学教育,开拓留学生市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提供的统计数据,自2002年至2010年,全球留学生人数已从210万增至360万。201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已突破37万。
我国教育部为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制定了《留学中国计划》,根据“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方针,提出到2020年,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要达到50万,“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学历留学生的数量应达到学校学历教育学生总数的10%。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跨越式增长,留学生生源和来华途径也呈现了多样化,从过去单一的公费来华留学生到既有自费的来华留学生、又有享受中国政府或上海市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以及校际来华交换生和海外孔子学院的长、短期来华交流生等。因此,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对从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职业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一)政治素养。是每位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应具备的首要素质,也是综合素质的核心。是确保来华留学生工作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有利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局的根本保障。面对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应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工作中体现应有的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政治水平。具体体现在正确的信仰、法制、组织纪律观念,逐步提高把握国际形势的战略眼光,具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事实求是、廉洁从政的作风以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二)思想素养。是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品性、认知等的水平和品质。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在工作中的思想素质贯穿和决定管理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管理干部理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人生价值观。思想品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根本,在管理工作中要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应通过加强教育、主动学习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达到文明、科学、高尚的思想境界。
(三)道德素养。 “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强调的是“德乃做人之首”。培养良好的道德是建设文化内涵的基本内容之一,要从自身做起。良好的道德素质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管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文明、诚信、奉公、公平、正义、正直等等方面。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心理素养。是人的认知力、意志力、信心、情绪、气质和性格等的综合体现。在管理工作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的几大要素是:①信心和勇气,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②理智和宽容,冷静处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顾全大局,体现的合作精。③恒心和耐心,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要做到目标明确、统筹安排持之以恒。④爱心和热情,在外事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包容性,架构中外友谊的桥梁。
(五)社会素养。就是要求管理干部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具有相对丰富而又广博的知识和真、善、美的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感恩心回报社会,用同情之心去帮助发生困难的人。
(六)专业素养。是包括主观心理特征,专业业务技巧两大方面。虽然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专业背景有差异,但管理干部应保持对工作的敬畏之心和良好的学习欲望,尽快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并主动承担重任和自觉完善工作环节。这也是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使用、锻炼、培养来提升的综合素质。这不仅是当下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的要求,更是学校来华留学生事业发展和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共同努力的方向。
(七)文化调适素养。在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干部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既要了解外国的文化习惯,办事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二、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下日益增长的留学生人数,存在管理上的不相匹配之处,以SHU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为例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飞跃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目前从事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队伍,无论在管理干部队伍的规模、管理干部的思想水平、管理工作作风和管理工作能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仅以SHU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为例,呈现二多二少的现象:“二多”一是转行的多,无论是一般干部或是领导干部,大多是从别的专业,别的岗位转行过来的;二是短期应聘的多,学院工作人员中,临时聘用的人员占较大的比重;“二少”一是管理干部职业培训、进修少,甚至基本是无,二是系统研究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少。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国际化与我国社会转型不期而遇,在一些管理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浮燥现象,追求功利,精神迷失和虚脱。因此,加强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在机制上改革创新,突破阻碍自身发展的瓶颈,共同建设具有学院文化内涵的精神家园,是学院迫切的工作,需要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应该意识到,推进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是一大趋势。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职业素养培育的机制与措施
(一)逐步推进由专业化管理向职业化管理的发展。研究和探索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职业化发展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特征,可以充实来华留学生管理理论,可以丰富高校教育管理理论。自改革开放后的来华留学生工作也已近四十年,随着对来华留学生工作的不断积淀与探索,对建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职业化制度,已具备一定的条件,也是今后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
(二)提高来华留学生管理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且能直接影响到活动成效的心理特质,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养成的基础,是通过对职前、职后在工作实践及生活阅历逐步积累和沉淀的反映。拥有核心能力的管理干部,有助于在工作中的通力合作,引领团队进行高效合理的管理。(2)行业通用能力。是经过对一定的专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修养,使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以保证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得到来自各个不同国家的外国留学生的配合与支持。(3)行业职业特定能力。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除了储备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外,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或缺。外语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其中以英语为最基本的国家语工具,亚洲国家仍然是以日语、韩语为主要交流工具。
(三)制定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岗位标准。岗位标准的制定首先要符合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人员的招聘要求,其次根据来华留学生岗位的工作特点(包括所在学院的管理定位),制定合乎管理岗位要求的条件,既要与时俱进,因岗而异,但也要防止滥权私利下的“量身定制”,从而破坏了党风、校风、院风建设。以高校管理来华留学生较多的国际交流学院院办为例,岗位的设定标准应为①具有较好的文书写作能力,以能完成学院的各种材料的写作任务。②具有活动组织能力,以保证筹办并具体落实完成学院各类教职工活动。③具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工作思路,用以处理好人事及其它上传下达的工作。④有协调与对外交际能力,以利于在与外部部门工作上的沟通与交流⑤熟悉计算机的同时,具有基本的外语能力,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与来华留学生的交流和管理。
(四)重视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在来华留学生管理中还是很缺乏的,新的管理干部基本上以自己摸索或“传、帮、带”为主,来完成在行业中的自我成长。老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基本上对自我学习和提高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用多种手段来带动管理干部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各种方式的行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五)建立合理的来华留学生管理评价与发展体系。(1)对于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工作评价,不能简单停留在靠用电脑打分、领导不透明的打分形式上,还应该突破程序化的手段,实现更实用、更具体、更细节的评价标准。(2)对于行政岗位上的管理干部,目前除学校的定职定级、学院的定职以外,应有再向上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这样有利于管理干部队伍的再建设和合理流动。(3)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包括精神的、心理的、财物的等多方面。
四、结语
对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职业素养的培育机制的研究是长期的,就目前来讲,对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要求、各种素质教育从领导层面及相关组织,都有较多论述。但是如何形成有效培育机制,切实培养和提高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职业素养,还需进一步地系统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建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应用型本科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地方高校向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始终坚持“高起点、高层次、有特色、国际化”建校方针,坚持错位发展的理念,打造品牌专业;秉持“学兼中外,知行合一”的校训,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面向全国,主动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勇于改革创新,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1 学校转型发展的多方探索
1.1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初步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的办学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专业特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形成服务地方(行业)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涉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我校紧紧瞄准市场就业导向,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和特色。
在确立办学定位中,学校领导层坚持把学科专业定位作为重点和核心,紧紧围绕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大力建设学科专业群,密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实践,突出应用性和技能性。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一方面加快发展小语种专业,开设英、德、法、俄、西班牙、日、韩、阿拉伯语等8个语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涉外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类专业。基于“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延伸全国,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到2015年,学校本科已建立了涵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三个学科,包括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金融学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9个专业类,20个本科专业。经过“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我校已基本构建起了以外语为基础,以涉外经济、管理、贸易、旅游、艺术、语言等专业群为主干,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我校能够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适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院系专业布局,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增强专业集约度。强化外语和以外语为基础的应用型专业建设,组建相应专业群;瞄准就业导向,大力发展新兴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对部分专业作必要的院系间调整;逐步停止部分专科专业招生,提升专业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
我校坚持做到因时、因地、因势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移”与“低就”。在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移”时,能够充分考虑地方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动态性平衡,科学评估我校的办学实力、优势项目及发展潜力,预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及对高层次人才的潜在需求量。在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低就”时,坚持立足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认真调研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态势和产业状况,分析就业潜力大、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并以此对相关学科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坚持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加“接地气”,从而实现专业培养、学生就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1.2 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不断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体系为主导,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本科合格评估标准为引领,强化本科办学理念,加强本科基本教学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倡导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
继续坚持错位发展,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从培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在认真总结自身经验,充分借鉴省内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丰富新内涵,将语言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外语+专业+综合素质”或“专业+外语+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涵指着力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国际视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外语基础扎实”,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强,能够胜任涉外岗位对外语的要求;“专业特长明显”,主要指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综合素质较高”,主要指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一方面,外语类专业增加应用型专业方向和语言技能培养课程,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基础上,同时学习定向专业课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涉外经济、贸易、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强化外语基础及行业外语的应用。
我校还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整合各类教育活动,形成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成长设计,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根据学生实际,突出学习引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把专业知识教育、操作技能培养、基本职业能力训练和学校精神塑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综合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者的有机结合,力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相关的学科知识面、一定的复合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作为外语类专业院校,我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交际外语、应用性外语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努力强化双语教学,继续推进英语分层教学;围绕外语口语教学开展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紧紧围绕本科专业,特别是小语种专业、特色和重点建设专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推进教学改革,谋求教学创新,努力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和优势。
我校在充分发挥外语教学特长和优势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各类科学研究。继续强化翻译、外国语言与文化、安徽涉外经济、安徽历史文化旅游等重点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特色科研,努力在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外语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教学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建本科高校,只有依托地方特色的优势,着眼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在探索中思考定位,在实践中凝练特色,走出一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顺利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②
1.3 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以立德树人、建设和谐校园为根本任务,以构建学生工作大格局为目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我校建立健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体系。
建立制度、强化机制,落实具体职责、推进全员育人;狠抓纵向培养环节,从招生宣传、入学教育,到在校四年学习全过程指导,再到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应聘培训、毕业后的跟踪服务等,实现全程育人;拓展培养领域,抓住教室、公寓、校园、校外等关键阵地,构建“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厚德明理、立足国情、放眼全球,增强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学校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如:加强校园网、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及重大活动、典型人物、重要事件、特色和亮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内对外的新闻宣传工作,增强舆论宣传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建立融创新性、趣味性、职业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打造社团活动精品,丰富教职员工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创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1.4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校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面向全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勇于改革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涉外型应用型人才优势和特色。在办学思想上突出“地方性”这一鲜明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和办学体制机制上体现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针对性,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为此,我校充分整合和科学优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我校坚持以生源市场为基础、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新生素质水平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力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指导体系,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就业工作流程,建立毕业生动态管理系统和实训就业信息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保障机制
我校在转型发展中,能够主动适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型发展的主线,坚定不移地发挥民办体制优势,建立可靠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既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优良传统,又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创新举措,促进发展。
(1)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队伍优先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办好学校的理念,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摆在全局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领导,构建大人才工作新格局,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任务,表彰先进;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骨干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
(2)统筹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坚持规模与质量并举,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的方针,同时兼顾效益。从本校实际出发,用好国家对民办和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积极发展本科专业,努力扩大本科招生规模,适当控制和合理调整专科招生规模,以保持总规模得到适度扩大;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更加注重深化教学改革,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条件保障和经费保障等措施,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3)统筹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关系,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全力以赴做好提高生源质量、建设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施、保障实训条件等方面工作,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学科建设和提高师资水平,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从本校实际出发打开服务社会的局面,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知名度;走文化立校之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3 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我校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积淀少,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顺利实现向应用型职业高校转型,还有一段较长的探索之路。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几方面应予以关注和深入思考:
(1)坚持产学研深度合作,走合作办学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供给地、主要的科技支撑地;
(2)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格局,走地方化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经济社会发展引智的有效服务地;
(3)瞄准市场就业导向,走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专业人才的储备地、社会建设的积极参加者。
注释
关键词:高校基建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 o)09-111-02
扩招以来,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较原有的校舍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办学需要,扩建成为必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给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新形势下高校基本建设的特点
1.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几乎所有高校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每年的投资额少则数千万元,多则上亿,有些高校异地建设新校区,建设周期长迭三五年,投资高达十多亿。据统计。有的高校仅一年的基建投资完成额就超过了90年代期间的全部基建投资完成额,基本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投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建财务的监督工作,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建设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2.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多元化。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高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渠道逐渐趋于多元化,基建资金已由原来的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发展为国家拨款、地方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学校自筹、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多元方式。高校基建投资方式的转变,为高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不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就盲目上马项目,不切实际地提高建筑标准,造成固定资产重复建设和闲置: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基础管理比较薄弱,无视偿还能力与筹资成本,盲目贷款,造成贷款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甚至到期不能偿债等财务风险;项目建设中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较为普遍,投资成本高、效益差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管理,才能保证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3.基本建设项目报批、报建手续规范化。随着国家对基建项目投资管理的加强,建设单位必须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发改委备案或立项;初步设计报有关部门批复;建设用地规划批复;环境评价报告及批复;取得施工许可证后,进行招投标;组织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基建项目从报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且环环相扣,只有做好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才能保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二、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基建财务管理,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管理模式,重核算轻管理,随着高校基建投资体制的改革,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1.会计核算制度方面。我国高校目前实行事业会计制度,基建会计独立出采,使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即一个会计主体使用两种会计制度,编制两套会计报表,并分别按不同口径上报,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信息。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基建会计制度的“存”与“废”争论不休,但直到现夸。理论上的争论,政策上的滞后,实践中的复杂,制度上的真空,使得基建会计制度改革面临着进退雏谷的局面,给基建财务管理,特别是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有些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是由财政拔款、学校自筹和银行贷款组成,银行贷款中又包含外国政府贷款、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贷款期限各不相同,有些项目使用的外国政府贷款(如日元贷款)期限长迭30年。在现行核算制度下。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在固定资产、固定基金和贷款债务的会计核算上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有些项目竣I后不能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手续,使这部份固定资产的管理处于“真空”地带。
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脱节。一些基本建设单住在基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前期工作中。主要以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为主,财会人员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和概算构成以度单位的中长期规划和项目储备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加强项目投资控制和概算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建财会人员往往只局限算账、报账,对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及合同执行情况不了解,不能确实起到监督、管理和控制作用,不利于建设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以及投资效益的评价。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建设,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建设单位的组织目标是按投资计划完成工程投资建设,实行质量、进度和资金控制。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监督和管理,投资控制是关键,合理的投资应力求做到建设项目平面布局合理,使用功能完备,造型美观,在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功能的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由于有些高校实行财务支出分块审批管理,有的资金支出脱离了基建程序的监管。不利于建设程序的规范管理,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财务支出。例如,有的高校基建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由计划部门实施;报批、报建,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由基建部门完成:一些修缮和装饰工程由后勤物业部门进行;资金的筹措、使用和控制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资金的管理是控制的关键点之一,贯穿整个项目始终。为使基建投资项目管理更加完善,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高校应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对基建项目实施统一管理,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协调。建立起一套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机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投资管理,探索基建项目集中支付的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采购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环节,紧抓基本建设资金的归口管理,使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与新基建管理体制相协调。基建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业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还应了解一些建筑学、工程造价学、工程预算学等与建设内容相关的知识:熟悉和掌握基本建设设计、预算定额、施工图纸、工程材料及进度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还应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熟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对政策的执行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把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转向对投资全过程的决策、控制、核算、反映和监督。现代基建财务管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工程管理,走出办公室,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和掌握基建工作的各个环节,随
时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真正成为管理性财务。例如财会人员可通过参与招标考察、合同谈判和签订、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改变传统财会工作的局限性,扩大基建财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增强基建财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大大地提高投资效益。
2.以项目管理的理念进行基建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在新形势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基建投资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由单纯资金投入、配合基建项目进度支付,逐步转化为将基本建设财务工作作为高枝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纳入统筹管理范围,建立起从项目筹建到经营运作、从资金筹集使用到贷款偿还、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完整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在此种情形下,运用财务的核算、监督手段以及项目目标规划理论知识,促进基建资金的有效运用,一方面可以在项目基建资金的频繁流转中加强资金的全过程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与基建投资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基建I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基建财务监控的约束力,确保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始终处在最优控制状态。基建财务管理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核算,而应渗透到基建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要参与整个基建项目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
(1)项目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管理。高校决策管理部门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聘请专家对校园建设做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总体规划并进行公示。基建投资项目要符合校园总体规划,项目建设建议提出后。由基建管理部门牵头,聘请专家对相关技术、社会经济指标和环境效益指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诸多论证方面,基建财务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对项目建设所带来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可行性论证,对项目建议书中所涉及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分析过程中的预测分析方法及结论的可靠性等进行分析。对财务成本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参考建议。这要求基建财务人员必须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建设项目投资收回状况、财务收支、资金来源与分配等进行预测,开展论证,充分发挥基建财务在基建项目决策中的管理和控制作用。
(2)建设阶段的基建财务管理。建设阶段的基建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计划与合同的控制。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编制年度基建投资计划,为预测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资料;基建财务人员应参与招标,分析评价参与竞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参与签订各种经济合同,审核合同中关于经济方面的条款是否符合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法规,提出合理建议。以免在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等方面出现漏洞,造成经济损失。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基建财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工程进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如预付款的比例,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尾款的支付方式,质量保证金的扣取,及合同中约定的优惠条款的执行等。特别是对工程量变更的补充合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审批程序办理,防止高估冒算。在工程建设阶段,通过计划与合同的控制,发挥基建财务管理的职能,实现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
(3)项目竣工后的监督管理。主要通过审核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及竣工结算,对基建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和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基建投资过程,提高投资效益。项目竣工后,基建财务人员应会同工程管理人员根据工程签证和实地踏勘,对施工企业完成的工程造价决算书中的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进行核实;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对基建会计账目进行审计,基建财务人员根据审计结果鳊制竣工财务决算,确定项目合理的建设成本;并按合同核对、审查各类工程款的支付情况,处理债权、债务,提出支付意见:对待摊费用进行合理分摊,确保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相符,尽快办理固定资产的移交手续。
3.项目建设资金筹集的管理。计划经济下的基建项目投资是由财政全额拨款,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拨款在高校基建投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大部分基建项目需由高校自筹资金建设,筹资成为基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和其它一些融资方式的出现,使如何优化资金结构。降低筹资成本,控制贷款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成为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