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

第1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关键词】股票投资 投资失败 原因分析 投资对策

股票投资有“七赔二平一赚”之说,我国也大致如此。据统计,截止九八年底,“中国股民八成赔钱”(《西安晚报,经济专刊》99-3-23);时过14年,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好转,依然是“股民今年超过九成亏损 近四成赔钱过半”(《武汉晨报》12-11-27)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股票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

股票投资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且各不相同,但以下几个方面是根本性和较为集中的:

1.外行居多。这是大多数投资者失败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影响股市状况、股价变动的因素涉及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多个方面。具体可归纳为:

(1)经济性原因,主要包括经济景气情况、财政金融形势、利率和汇率、产业政策、国际收支和外国股市等;

(2)非经济性原因,主要有国内政局、战争、灾害等;

(3)市场内部因素,主要有市场供求关系、股市政策等;

(4)企业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业绩、技术创新能力、利润分配情况等。

股市大盘及股价走势对上述因素的反应是超前的。所以,没有对上述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就很难自觉地把握大势和股价的运行方向和幅度。这样,没有相当的经济学基础以及对社会洞察力的大多数投资者,与掌握大量资金而且拥有强大阵容的分析人员的机构投资者的较量,其结果不言自明。要知道,进入股市,人人都是为了赚钱。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大多数人毫无优势可言,是处于劣势的。

2.入市时机和动机不当。一般地,自觉地有充分准备和进行了扎实的前期工作再进入市场的人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受周围同事、同学、邻居和朋友的影响或刺激而仓促入市的。股市一跌再跌,所知道的投资者的损失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就会有股市是不宜进去的感觉。例如某人赔了多少云云,暗自庆幸自己未予涉足,并坚定了不入市的决心。岂不知,这时候股市的风险得以释放,已是入市的良机。反过来,某人今日赚了一千,明日赚了三千,过两天又到了八千,有人就头脑发热了,快速致富的心理膨胀了,我还不如他的嫉妒情绪上来了,终于勇敢的入市了。莫不知,人家能够这样赚钱,说明股价到了相当的高度,此时进去,只能是凶多吉少。

3.缺乏自我认识。性格的不同,决定着各人适应的环境不一。股市是一个智力、意志和反应灵敏性较量的高效率场所。其中孕育着无限的机会,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大多数人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是不适应这种现代式的较量的。

二、取得投资成功,避免失败的对策

以上分析了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要成为一个成功者,其关键所在呢?

(一)投资前期准备工作

1.正确认识自己。入市前,通过对股市的基本情况和股票投资特点的了解,确定自己是否适应从事这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有无满腔热血倾注它,有无充分的时间研究它,有无充分的心理承受它,要做出基本的判断。要知道,股票投资是一种艰辛的高智力劳动,如不适合自己,请远离它。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去撞运气,那只是和自己的钱过不去。

2.争取家庭的认可和支持。投入股市的资金是全家的。个人的成败不仅改变着自己,也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要考虑到整个家庭收入的水平、稳定程度、前景及负担情况。一定要安排好家庭生活,尽可能赢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否则,在后方不稳的压力下投资,很难设想有良好的效果。

3.掌握必要的投资知识、方法和技巧。逢低吸纳,逢高卖出是股票投资获利的基本过程。要在数千支股票中选择恰当的投资对象,并在动态中准确把握相对的高低点,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得当的方法和技巧。

(二)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就是投资者对进入股市投资所抱的态度和观念,以及对投资收益所抱的希望。只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正确的指导操作。进入市场前,应对证券市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树立“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而错误的永远是自己”这一指导思想。

(三)遵守投资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掌握和遵守一定的投资原则无疑对减小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是十分重要的。

1.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投资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情绪化的随机投资。

2.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并重。前者重在判断基本趋势,后者重在确定买卖点,两者的很好结合,才能有好的效果。

3.多头市场不做空,空头市场不做多。顺势而为,就容易轻松取胜,这在任何领域都是有效的。

4.操作失误,坚决止损。股票投资错误的纠正方式就是止损,不能让错误不断扩大。

5.忌恐慌和贪婪,保持平常心态。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度,到了一定的度,就会转向。高了还想再高,低了还想再低,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要明白适可而止。

6.收集股市资讯,掌握市场热点。股票投资在很大程度是是投资者判断的较量。要在股市中先人一步,必须收集各方面影响股市的信息,跟踪市场热点,这样才能掌握主动。

7.炒股为增值,不是谈恋爱。买进股票的目的是卖出股票盈利,舍不得卖出股票是不能达到此目的的,甚至由盈利变为亏损。要知道再好的股票也不可能永远上涨,只有卖出股票才能将纸上富贵变成现实。

(四)把握投资中的关键点

1.投资品种的选择。(1)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的公司股票,这些产业的上市公司往往能得到诸如减免税、优惠贷款等待遇而得以高速发展,目前如农业、高科技、基础设施类股票就值得重点关注;(2)高成长股,由于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卓有成就,公司的速度远高于一般经济增长速度和同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业绩较以往有明显增幅。根据价值规律,这种股票将向上定位;(3)机构重仓股,机构凭借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对股票的选择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且其资金实力雄厚,足以影响股价。选择这样的股票进行投资往往利润可观。

2.选择良好的买入时机。(1)跌势末期,股价在低位盘档已久,长线投资者可入场购进;(2)涨势确定之初,是中短线投资者入市的最佳时机;(3)行情上升途中的回档。股价触及30日均线调头向上时也是入货良机。

3.把握正确的卖出时机。(1)涨势末期,股价在高位形成盘旋形态,长线投资者离场;(2)跌势之初,是中短期投资者的最佳卖出时机;(3)空头市场中的每一反弹,都是出货的机会。

4.投资错误时的纠正。股票投资没有人能做到每次投资都正确。重要的是出现错误时能及时认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处理。设立止损、止盈点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1)长线投资一般可设为10%;(2)短线投资者一般可以设为3%。

总之,要避免失败的痛苦,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必须得正确的认识自己,关心国家和社会;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确定自己行之有效的操作准则,并不断加以改进,做一个有心人,而这一切都需付出艰苦的劳动。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参考文献

[1]徐鹏.股票投资策略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2]彭澎.股票投资中的人因失误分析[J].中南工学院学报,2000(04).

第2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自7月22日以来,A股市场反弹行情来势凶猛,特别是进入11月以来多头士气更是斗志昂扬。上证指数创40个月新高,深证综指创80个月新高,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综指则屡创历史新高。不少媒体声称,A股市场迎来了“红色浪潮”。

本刊一直强调,投资规划特别是股票投资,仅仅是综合理财规划的一个“构件”,绝不能因为市场暖流涌起而像某些专业人士所怂恿的“卖掉房子买股票”那样操作,而是要根据家庭的整体资产配置状况来分析。资本市场上涨是好事,但也不可能将所有资产押上去博取收益。何况目前的A股市场还是有泡沫嫌疑的。以创业板为例,其市盈率大概是70倍,美国的创业板纳斯达克市场的市盈率大概只有21倍,高估了2倍以上。

在资本市场上行,投资人开始有所冲动的时候,投资策略中能够考虑结构不失控的策略当属“固定投资比例策略”。该策略要求以市值计算,将投资在股票或者积极成长型基金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此比例可取决于理财目标、资金可运用时间或者风险偏好。比如你的股票投资比例确定为总资产的30%。当股价上升,其他资产价格(如货币基金、债券资产等)不变,则股票市值所占比例会提高,此时应卖出部分股票,使股票资产市值比例降至30%。反之,当股市下行,相反要买入股票,使股票资产市值比例回升至30%。这个策略可以贯彻“低买高卖”的基准是基于事先设定的固定比例,而不是市场的市值高低,是典型的逆势操作。由于“羊群效应”,此策略执行起来很不容易。比如现在,市场要好了,你却让我卖出股票,是不是觉得很不舒服。在11月27日结束的由本刊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理财年会”上,有专家指出,在降息背景下,下阶段有可能是“股债双牛”。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你的固定收益资产比重较大,目前可能会要求你买入股票。

第3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股指期货有“期货皇冠上的宝石”的美称。 1982年产生于美国,现为全球最大的期货品种,成为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和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的绝佳工具。2007年初我国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一方面将为我国股市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更主要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了又一投资理财工具。

股指期货即将隆重登场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突破了商品期货时代,金融期货登上舞台。中金所10月下旬公开征求《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等四个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股指期货推出进入实质进展阶段。随后召开的衍生品大会,证监会尚福林主席透露了股指期货将在明年初推出。

股指期货推出已是必然,离投资者也越来越近,当前讨论的已经不是可行性、必要性的问题了,更多的是投资者如何利用这一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理财。对于广大投资者,特别是参与过股票投资的大众投资者而言,了解股指期货这一新型投资理财工具特点,熟悉其与股票投资的异同,分析其投资风险及发现投资机会成为当务之急。

在国外,有这样一种所谓的理财方程式:即将除消费外的可支配收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投资理财。1/3用于银行存款、国债、保险等,目标是保障;1/3用于波动幅度较小、收益率较稳定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目标是保值增值,追求一定风险下的收益率;另外的1/3用于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如成长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股指期货作为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投资理财组合中的一部分。

玩股指期货,不能仅靠勇气

股票投资实质上是现货投资,而股指期货首先是期货,是对股指未来涨跌的判断。作为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对于股指期货投资的高风险性投资者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机制能够保证投资者买空卖空,看对方向就赚钱,同时如果投资者做多做空方向错的话两个方向都是赔钱的。有可能一买就跌而一卖就涨。实践上来看,因为期货市场的做多做空均可获利的特性,很多投资者入场交易时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是不对大势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后再进行投资,而是多空均做,频繁交易,往往是踏错节拍,两边挨耳光。

股指期货投资的保证金所致的以小搏大杠杆效应令投资者的风险与收益均被同步放大。对于全额交易的股票投资而言,股价涨跌30%~40%并不会令投资者陷入困境。而对于股指期货而言,满仓操作的话10%的涨跌就会将保证金损失殆尽。同上例,股指从1450涨10%至1595,1450点卖出的投资者损失为43500元,损失近83.4%。

此外保证金追加和强行平仓的风险也不能忽视。股指期货实行的是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就是投资者当天的盈亏实行无负债结算,当天赚的打入投资的账户而赔的直接打出账户。保证金不够时期货公司会要求投资者追加保证金,而未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时会对投资者的持仓实行强行平仓。

在上述风险中,投资者,尤其是从股市进入的投资者经常遇到。我们看到,股指期货是期货投资,应该以期货的交易策略进行规避。投资者掌握了股指期货投资的特性,上述大部分风险可以进行有效规避。

首先,对于做多做空都可能赔钱的双向交易机制而言,投资者要杜绝多空都想赚而频繁交易。在交易时,要对影响股票指数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大势的走向。一般而言,个股的走势影响因素众多而复杂,信息更加不对称,而对于股指来说,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通过宏观经济走势更能够判断股指的未来走势,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分享到宏观经济的成果,而不像投资股票时经常是“赚了指数赔了个股”。同时投资者在判断好大势后,不要频繁在反弹时做多而在回调时做空,抓小波段而失去大行情。

其次,保证金的风险与收益同步放大的杠杆效应,投资者要合理正确应用这一杠杆,满仓操作是股指期货投资的大忌。满仓操作使得投资者在谋取高收益的同时,方向做错的话损失也很大,甚至可能本金很快全部损失。我国股票投资由于全额交易,有的投资者在20元家为买的股票跌至5元,看似股票还在,实质上要解套需要上涨300%,难度可想而知,股票投资者在被套的过程中是“温水煮青蛙”般深度套牢,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的放大效应,使得投资者资金来去匆匆,这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止损更加重要,也就是说方向做错在不伤及筋骨的时候赶快认错,甚至反手,这样就有了翻本获利的机会。

再次,股指期货投资的追加保证金和强行平仓制度对于投资者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股票投资者买入被套后继续持有,甚至在下跌过程中不断买进摊平成本,这一操作策略在股指期货投资中是投资者失败最大的风险,因为大多数股市投资者根本就没有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意识,一般都是满仓操作。股指期货投资中,保证金不足时需要追加,这样要求投资者所持仓位不能太重,一般而言以不超过30%为宜,这样在市场正常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持仓无强行平仓之虞。同时如果需要追加保证金,那就说明投资者先前的持仓方向是错误的,可以先行止损出来甚至是反手,做好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开始股指期货投资之旅吧

股指期货作为资本市场新型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更加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和交易策略。同时又以多空双向和保证金交易等制度使其成为非常理想的投资工具。

进行股指期货投资,投资者要对股指运行的大势进行判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股指期货的特性,使得投资者在看好后市时,并不需要用大量资金去把所有股票都买下来,只要买入股指期货就行了。事实上,用股指期货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投资组合,只需少量的初始保证金就使投资者分享股市稳健成长的收益。将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指与宏观经济状况更多联系起来。

投资者还要更多地了解期货投资的技巧与交易策略,比如严格资金管理,包括头寸管理和风险管理。不频繁交易和满仓交易,顺势而为和严格科学止损等。一般而言,股市上的满仓操作、加死码摊低成本的操作策略绝对不能应用到期货市场,而股指期货的操作策略与技巧则能够提高股票的投资水平,包括前几年叱咤风云的所谓很多庄家,如“K”先生之称的吕梁就是在期货市场出身,而其主要操盘手丁福根也曾为期货公司信息部的分析师。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金融业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新生事物的产生常常伴随着暴利,谁先一步准备,谁就有可能赚到股指期货的“第一桶金”。在正确认知风险、熟练运用各种期货交易策略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运用资本市场这一投资理财工具进行理性投资,获取一定风险下的投资回报。

股指期货投资的四大特点

1、股指期货买卖的是指数化设计的合约

与证券市场交易的是上市公司股票相类似,股指期货交易的是股票价格指数形成的合约。我国交易的是以沪深300指数为对象的期货合约,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合约的价值以300作为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也就是每份合约价值(与每手股票类似)是:股指*300,以沪深300当前1450点为例,每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为435000元(1450*300)。与股市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不同的是,我国当前推出仅有四个股指期货合约,即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当前有当月IF0612、下月IF0701和两个季月IF0703、IF0706四个合约,投资者根据对股指未来涨跌的判断,做出买入或者是卖出上述四个合约的决策。

2、股指期货投资的多空双向交易机制

与股票投资一个重大区别是,期货市场的“买空卖空”双向交易机制,做多做空,也就是看涨时做多,看跌时做空,只要行情看对就可以赚钱。不像股票市场,投资者手上必须要有股票才能卖出,期货市场是,如果投资者判断未来价格下跌,可以提前卖出去,等价格真的下跌后再买入平仓即可。这对做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福音,我国2001年股市一路下跌,广大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价格下跌,所持股票被深度套牢。这一做空机制使得从原来的买进待涨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使投资者在下跌的市场行情中也有获利的机会。

3、股指期货以小搏大的保证金交易机制

保证金交易使得股指期货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保证金交易,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投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股指期货的买卖,以交易所收取保证金8%,一般期货公司加收4%至12%为例。投资买卖一手股指期货合约所需保证金为:52200元(1450*300*12%),12%的保证金水平使得投资者的盈亏放大了8.3倍(1/12%)。我们以1450买入股指涨至1500为例,投资者投入的保证金为52200元,获利为15000元((1500-1450)*300),收益率达到28.7%,指数3.4%的上涨就获得了28.7%的收益率,也就是有了以小搏大的效应。

4、股指期货灵活的“T+0”交易

第4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当成熟市场遭遇经济危机,发达经济体开始寻求用“国有化”解决金融业面对的问题……中国投资者开始困惑:投资全球是否为明智之举?兼之前期推出的ODII产品实在难以差强人意,更使得我们对走向海外信心不足。可是另一方面,股神巴菲特说他“已经开始购买美国市场上的股票了”,还有纽约、伦敦,首尔那些原本价格惊人的物业现在的价格竟然低过国内。更别提冰岛、印度、澳大利亚这样“受灾”严重的国家了。

危机能否成为中国人投资全球的契机?机会和风险在《危机下的全球投资之道》中已经阐明,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教您如何成为―个“有准备的人”。

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动荡不安,国内推出的QDII产品业绩普遍令投资者失望。许多基民只等解套后逃离市场,没有投资QDII的基民大多也都谈虎色变,对投资全球敬而远之a笔者认为,通过实例来参考一下美国的基金业是如何对基民进行投资全球的教育,可以成为国内基金业朋友们的参考,亦可以为目前有投资需求的个人提供一定借鉴。

美国的基金业开始大规模的推动全球投资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纵观这十几年,美国基金业对基民们的教育一般集中在五个方面:

1……通过实际数据解释投资国际与只投资于国内市场相比所提供的优势和必要性;

2……投资海外市场的独特风险;

3……向基民们提供现实可用的全球资产投资配置建议;

4……解释如何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股票投资;

5……解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债券的投资。

投资全球究竟好也不好?

在向基民们解释投资全球的优越性方面,美国基金业一般强调三点:投资全球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的潜在可能性;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分散风险的机会;进一步减少投资回报的波动性。比如,使用下面的图表来显示完全只投资于美国国内股市和在投资组合中包括一部分全球投资所获得的回报及风险性进行历史性的对比(见图1)。

80%投资于美国20%投资于海外的投资组合代表了一般美国投资者投资于海外的资产配置的典型的比率。可以看到,出现在时间线左侧的数据显示了两种不同组合的标准差,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投资回报中的风险波动性或波动程度。标准差越高,波动程度就越大。比如,标普500指数的组合在截至2007年底为止的5年持有期内的标准差是8.54。这就意味着在这5年时间里,该组合的投资回报曾超过5年平均回收率12.83%的8.54,也低于该平均值的8.54。这一标准差同全球组合的8.66的标准差相比要稍微低一些。

在强调投资全球的优越性的同时,美国的基金业也注意指出投资海外的独特风险性。虽然投资全球能够分散风险、在长时间内减少整个组合的投资风险,但是投资于本国股市和全球股市有本质性的区别,会直接影响投资的短期波动性和风险性:外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不稳定能够对投资、特别是新兴市场的投资产生负面的影响;不断波动的外汇兑换率能够提高或减少以美元为基准的投资的价值;在新兴市场,想获得准确透明的关于某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可能很困难。美国基金业还会指出,分散投资并不能保证投资的回报,也不能保证在市场下跌时资产的保值。

投资海外可作为原本投资的延伸

在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全球的优势和独特风险教育的同时,美国基金业还注意为基民们提供切实可用的投资全球资产配置的具体方案和实用的引导。

通常,业内促使基民们将投资于海外的组合作为自己国内组合的一个延伸:同投资于国内基金市场的组合一样,应该包括股票型、债券型和两种相混合的基金组合,并应根据自己的财务目标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同样的,一个基民对全球组合的投资也应该反映出他所预定的投资年限和投资目标。

图二示范了美国基金业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建议的适当的全球投资资产配置实例。

该图表试图通过帮助基民根据投资目标来较为容易的制定海外投资组合。表格的左边的方格显示了一个投资者的投资目标,确定了这一投资目标之后,相应的确定自己的投资年限。在其投资年限和目标确定之后,该表格就显示出了适当的投资组合的配置。

优势一 以实例和数据显示投资全球的优越性 美国基金业对基民们在投资全球优越性方面的教育和宣传不是仅限于讲空泛的大道理或艰深难懂的理论,而是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数据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和引导。如:二战以后的多年来,美国的经济在全世界一直占统治地位。但近几年,日本经济的复苏,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崛起,在东欧和拉美市场经济改革的成功以及欧洲工业化国家经济稳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并同时开阔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的机会。

数据说明。投资海外所能够提供的更广阔的是投资机会。在当今世界中。世界上股票投资机会的58%,以市值来计算,是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以外。在美国以外的海外投资市场中,投资者会发现:10个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公司有9个是在美国以外的国家;10家最大的金属和矿业公司中的9个是在海外;10家多业务、多渠道的通讯公司中的8家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和国家;全球最大的10家电子设备和产品中的7家生产商是在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因此,如果投资者将自己全部的投资组合仅限于在美国市场。那就将会完全错过投资于增长迅速和最具发明潜力的一些企业之中。

尽管美国的股市长期以来有着卓越的投资收益,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年限中,美国的股市很少会在全球范围内独领。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牛市中,美国的股市也被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股市表现所超出。因此,投资于海外的股市可以为一个投资者提供得益于海外牛市的良机。图三显示了在一个滚动的持续期限内,海外股市和美国股市相互表现和超出的数据。

优势二 提供全球资产配置的实用建议和引导

为了帮助基民制定一个长期的投资策略,美国基金业注意引导基民们根据其接受组合每天价值波动的程度来制定策略。这一策略必须使投资者能够感到适应其长期的投资目标,并且不会过早放弃。制定这一投资策略应从确定其全球股票投资的配置开始。美国基金业在这一方面注意向投资者强调制定该策略取决于其投资目标、投资时限、和对风险波动性的容忍程度。

在帮助基民确定了其整个投资组合中对全球股票进行的资产配置比例之后,美国基金业会帮助他根据其风险承受程度和投资的时间表进一步确定适当的具体投资混合组合。这样做的一个范例是为基民根据风险/回报的比率提供3个具体全球股票投资的组合。这3个具体的投资混合组合一般包括以下3种:1)核心组合;2)核心组合加新兴市场股票基金;3)核心组合+新兴市场+地区\专业主题性股票基金的混合组合。就核心组合而言,基民在选择时,应该考虑主要投资于成熟股市中大型公司的有充分分散投资的外国股票或全球股票基金。一般来说,美国基金业将全球投资基金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国际”或“外国”股票基金,这类基金只投资于美国

以外的外国公司;第二类即“全球”股票基金,这类基金既投资于外国公司也投资于美国境内的跨国公司并一般来讲比只投资于外国公司的股票基金的波动性要小。

必须向基民们指出如果选定投资于“全球”股票基金,其对外国公司股票进行投资的资产配置就很可能少于它已经制定外国投资资产配置的比例,因为“全球”股票基金中的一部分也会投资于美国国内的市场。选择一个核心国际股票基金可以成为投资者配置于国际股票投资的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主要投资于有很好业绩历史的,成熟的,较为稳健的外国公司,为长期资本增长的潜力提供一个较为中和的风险度的投资风格。而这样做的风险则表现在投资于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要比投资于美国国内市场更具风险性,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的风险,政治地理的风险和潜在的新兴市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风险。

如果一个投资者所制定的资产配置中投资于全球股票市场的部分更大,他就应该考虑在投资于核心国际组合的同时也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一个专门投资于新兴市场的组合,作为一个相辅的配置,以进一步扩大其投资的分散程度。专投于新兴市场的股票基金一般会投资于拉丁美洲、非洲、东欧和亚洲的新兴市场。这些地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因此会为投资者长期的资本升值提供很好的潜力。采取这一种投资于核心组合+新兴市场投资的混合投资组合的益处是:投资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部分会由于这些地区的国家快速的经济发展投资提供更高的回报潜力。一般来讲,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市场同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有很低的关联性,这样就会为投资者的全球股票投资提供更高的分散性。而采取这种投资混合策略的风险则是投资于新兴市场的部分会有更大的波动性,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很不规律,因此股票市场的波动和下跌会更为剧烈。

如果一个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话,在选择了投资于大盘核心组和新兴市场的混合组合之后,他还可以选择再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一个国际小盘股基金或专投于某一个特定地区,如欧洲,或某一个国家,如日本这样的主题性基金。这类专投于某一地区或国家的股票基金一般来讲都会将80%或更多的资产投资位于这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公司,目的也是长期的资本升值。将这类特有的地区或国家的主题基金加入自己的资产配置的好处是会进一步增加其投资组合的潜在回报率。而风险则也显而易见:投资分散度会减少而风险性和波动性则会相应的提高。另外,虽然小盘股会进一步提供分散性,但投资于小盘股的内在风险性也会更大。一个投资者如果对某一地区或板块更为看好的话,应该采取这种投资策略。

优势三 投资于国际债券的益处

数字同样显示,全球资本市场中,美国以外的外国债券市场占全球固定收益投资机会75%以上,而20年前只占38%。

外国债券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即新兴市场和非政府机构(如企业)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其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发行债券。由于各国之间利率的波动不同,投资于国际债券是平衡美国债券市场中下跌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下一个图表中表现了1988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之间世界债券市场中美国债券市场及外国债券市场的不同比例。

投资于外国债券可以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潜力。在过去的15年中,美国的债券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只有两次占全球之首。因此,将外国债券包括在一个投资者的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之中将进一步增加他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于投资回报率和业绩表现更出色的地区的债券市场。此外,投资于外国债券还会帮助一个投资者在货币投资方面更为投资多元化并使其抵消本币有可能出现的长期贬值的可能性。

同股票市场的走向一样,外国的债券市场一般在长期的投资时限内,不会同美国的债券市场同步而行。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海外债券投资以进一步减少整个投资组合风险程度的合理性。下边这张图表显示了美国和主要外国债券市场在从1992年到2007年这15年间的关联性。

根据图五,日本的政府债券会为一个投资者提供最大的投资多元化的可能性,因为在这一时期中,日本的政府债券同美国政府债券的关联度最低。同其他国际投资一样,外国的债券也会受汇率波动影响,一个投资于国际债券的基金价值很可能比只投资于美国债券的基金的价格波动性要大。因此,美国基金业也会帮助投资者制定较为合理的国际债券投资策略。

图对一个投资于美国债券90%和投资于国际债券10%的虚构组合的投资回报率同完全投资于美国债券市场的投资组合的回报率在1992年到2007年这15年的投资时期内进行比较。所选择的是大通摩根的非美国政府债券指数,它代表了12个非美国政府债券的市场;另外选择的是雷曼的美国综合债券市场指数,以代表美国的债券市场。

美国基金业一般会采取同股票投资组合的构建相同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帮助投资者确定其在国际债券市场下跌的情况下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相应的资产配置比例,还会进一步指导具体的投资选择。

提供给投资者的三个“标准”策略

在指导投资过程中,一个范例是为投资者提供3个基本的投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所谓核心债券投资组合:即投资于一个较为广泛的,多元化的外国债券基金。这一核心投资组合应该投资于一个成熟市场的主要的投资级别的债券的外国债券基金(投资级别债券一般是指那些能够如期按约支付以使银行能够投资其中的债券。投资于主要是购买高质量的国际政府和企业债券的债券基金能够为一个投资者长期的资本升值提供较为稳妥的投资风格。而其风险是投资于海外的债券往往比投资于美国国内的债券更具风险性。主要是在货币,地理政治和新兴市场所特有的风险。

对能承受更大投资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还可以再将一部分资产投资于质量稍差的新兴市场政府债券。这一做法的主要益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由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扩建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这些地区中的公司由于经济的增长而迅速拓展其业务会为投资者提供更高回报率的潜力。

但同时,投资于这类债券的风险也由于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性和更可能发生的货币贬值而带有其特殊的风险性。特别是债券的价格会由于这些国家所特有的违约和信用上的质量的下滑而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投资于新兴市场债券的投资者就更需要有耐心和更长远的投资期限。

第5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产品点评

产品设计:华安核心优选基金采取“核心―卫星”股票投资策略,一方面通过对“核心”资产,即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投资,力求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大背景下股票市场的整体收益,以及蓝筹公司的长期稳定股息收益,降低股票资产的整体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对“卫星”资产,即非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投资,力求获取超额收益。

该基金核心组合的投资比例不低于股票资产的60%,以期由此获取股票市场整体增长的收益。其中,核心股票资产投资策略主要以沪深300指数所包括的成份股为备选股票池,采取抽样复制的形式,在核心股票备选股票池中选取一定数量的个股进行投资,使核心股票组合的收益率基本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以使核心股票组合的投资表现和沪深300指数的表现在一定范围内联动。卫星股票资产以非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着重考察价值显著低估的公司股票,基本面良好且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公司股票,以及有望进入沪深300指数的公司股票。

在具体的投资中对两类资产采取不同的操作策略,其中对核心资产采取相对主动的投资策略,亦即通过跟踪宏观数据和产业景气度等信息,对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组合风险。对卫星资产,则采取相对消极的投资策略,以时间换取潜力公司的成长空间,从而获得更大的超额收益。

此外,该基金可投资于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可转换债券等债券品种,基金经理通过对收益率、流动性、信用风险和风险溢价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合理分配固定收益类证券组合中投资于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短期金融工具等产品的比例,构造债券组合。

费率水平:该基金的认、申购及赎回费率均采取阶梯式模式,认、申购费率随认购金额递减,赎回费率随持有期限递减。其管理费为1.5%(年),托管费为0.25%(年)。

基金经理

陈俏宇,12年的证券从业经历。2007年3月14日至2008年2月13日担任基金安顺和华安宏利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管理业绩较好,其中后者为五星级基金。2008年2月13日起担任基金安信的基金经理以来,该基金的业绩排名已经从当时的第21位上升到了现在的第6位,基金安信也因此被评为五星级基金。

第6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建信公司作为一家银行系的合资基金公司,有实力较雄厚的股东背景。该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实现与股票市场的同步增长,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求获得标的指数所代表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沪深300指数的有效工具,以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的投资收益。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策略。原则上,股票投资组合的构建主要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来拟合、复制标的指数,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而进行相应调整。

拟任基金经理梁洪昀,CFA,有6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未曾担任过基金经理,但有与指数基金相关的研究经验,现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预计该基金与市场同类沪深300基金相比,业绩差别不会很大。

诺安中证100 综合评价

该基金实施被动式投资。与主动式投资相比较,被动式投资有着运营成本较低、投资透明化等优点。基金秉承被动式投资理念,以跟踪中证100指数为投资原则,通过投资于同时具备较强市值代表性、较高流动性以及大盘蓝筹等特征的中证100指数成份股,力求获得该指数所代表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使投资者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成果。

诺安基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截止到2009年6月,其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已经超过470亿,目前公司管理8只开放式基金,产品线较为丰富,而诺安中证100是其发行的首只指数型基金。

信达中小盘 综合评价

该基金通过投资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盘股票,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美国和国内的相关数据均显示,在经济复苏期,中小盘股的年收益率超越大盘股。因此,相对于占据多数的大盘股基金来说,中小盘基金有更多的机会跑赢同类。与此同时,该基金还将对即将上市的创业板中部分优秀公司进行投资,使投资者能分享创业板的收益。

第7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一、保险资金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导力量之一

保险资金入市究竟影响多大?许多人仅仅算了一个静态的账,即按照2004年12月底的数字,保险总资产为1.18万亿元,5%的比例也就是590亿元,加上投资连结险的因素,大约也就是600亿元左右,对股市的影响十分有限。

从当前来讲,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观点是短视的,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保险资金渠道放开后的巨大潜力。以保险资金进入基金投资为例,5年多来,基金成为保险资金除银行存款、债券之外第三大投资渠道,投资额度从最初不超过保险公司总资产的5%扩大到目前的15%,保险资金对基金的投资份额不断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约占基金资产的1/4,占保险总资产约6%,保险业已经成为证券投资基金最大的投资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保险业虽然经历了连续多年的超常规发展,但保险的密度和深度依然不高,未来若干年内,保险市场仍然是我们最具成长力的行业,因此,进入股市的资金也会随之增加。从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与证券投资基金一样,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保险公司未来势必扮演资本市场重要的主导力量。

现在市场最关心的是,保险资金是不是马上进入股市、“养命钱”会不会赔在股市、保险资金会有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我个人认为,第一,中国a股市场经过4年熊市的洗礼,股市风险已经在较大程度上被释放,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可以这么认为,在沪市综合指数1300点以下批准保险资金入市,不仅仅是一种政策姿态,也是给保险资金历史性投资机会,是保险公司战略性建仓的良机;第二,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安全采取了有力的风险监控措施,比如实行托管制度,进行比例限制,制订投资禁止制度等,对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也有明确要求。当然,保险资金将面临着与过去不同的市场,有一个适应过程。只要股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深层次矛盾获得解决,建立正常的资本市场预期机制,保险资金会加大在股市的投资力度,取得长期稳定回报;第三,在投资理念方面,不同的保险资金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要求。从共同点看,保险资金会追求稳定收益,关注有持续增长能力的蓝筹股,分散投资,均衡配置资产;从不同点看,寿险资金可能会更多要求资产负债匹配,非寿险资金强调资金的流动性,投资型产品则对价值投资要求高。

二、与基金的合作多于竞争

有些投资者担心,保险资金一旦直接入市,是否会从证券投资基金上进行较大比例的赎回?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从2004年的情况看,保险公司一方面在积极准备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对基金投资是在增加,截至2004年12月底,保险资金投资基金为6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5%。

保险公司直接入市后,为什么还会投资基金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从保险公司自身资产组合管理角度来看,在权益投资里面,必然会选择一些具有成长性和分红能力的基金进行投资,通过分红实现投资收益,而且开放式基金分红收入可以免税,而投资股票分红是不确定的。因此,保险资产的投资组合中,必然少不了基金品种。第二,从保险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角度看也需要投资基金。比如保险公司从开放式基金申购或赎回2个亿,都非常方便,但是如果2个亿要在股市上买入或卖出,不仅需要较多时间,而且可能还会受到法规限制。第三,从保险资产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基金的投资组合能为保险资产过滤一道风险。从今年开放式基金的整体表现来看要优于大盘,投资开放式基金实际上能够为保险资金降低风险。因此,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与基金业将是合作多于竞争。

当然,保险资金入市,会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一起,正确引导市场投资理念。在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都倾向于选择流通性好有持续分红能力的大盘蓝筹股。但保险资金也会根据不同资金的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比如说寿险资金首先是应该满足资产与负债匹配管理的需要,财产险资金则相对而言可长可短,灵活掌握。至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是相对于短期投机而言,并无时间限制,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对投资期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从目前中国股市的实际状况看,我个人认为,保险资金会从一级市场申购新股和购买可转化公司债券开始,因为这些投资品种风险相对较小。这应该是保险公司投资和基金投资不尽相同的地方。

三、改变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格局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同时也给基金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带来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格局的根本变化。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它将要求基金投资更加专业,要求基金公司针对保险资金的特点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甚至不排除保险公司未来参股、控股基金管理公司。

我们知道,目前基金管理公司主发起人全部是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在过去的近15年中,证券公司等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类新兴主体的弱点也是明显的:资本金过小,没有融资渠道,缺乏自律文化,违规问题突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客观上需要像银行保险这类主力机构加入到机构投资者行业里,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中国资本市场所以长期不稳定,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机构投资者,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中国a股市场流通市值约12000亿元,真正合规的资金也就证券投资基金3000亿元。目前证券公司累计亏损2200亿元,其资本金仅有约1100亿元。而美国资本市场之所以经得起股市大起大落的考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有大的机构投资者。根据美联储统计,1999年美国保险资金(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及退休金)总额约12万亿美元,占美国货币及资本市场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34.7%,是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就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新的机构投资者和新的资金从哪里来?必须需要“银行号”和“保险号”基金管理公司启航,才能完成资本市场资金结构的根本改善,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佳组合。国务院的“九条意见”特别强调鼓励合规资金入市,鼓励保险公司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要求抓紧落实“九条意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也公布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保险行业未来也会参股、控股或发起设立基金公司,保险集团公司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公司投资,有利于为资本市场引进长期资金,有利于丰富发展基金产品,有利于基金业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四、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保险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传统保险业务,轻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从国际上看,保险业资产规模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第三方资产管理。国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可投资的保险资金;二是通过法律规定,只能由保险公司销售,具有保本性质、账户独立、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独立基金;三是第三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其中包括一般互惠基金和定向募集的专户管理基金。许多保险公司管理的资产相当多的一部分来自第三方资金。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资产管理市场规模的扩大,保险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大多数保险公司或者收购、或者建立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荷兰国际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全球排名第10,为全欧第5大金融保险集团。它的经营范围:共同基金、机构资产管理、专业商业/产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等方面。截至2000年底,ing资产管理旗下管理的总资产达到5030亿欧元,其中约有71%属于代客管理的资产。2002年12月27日,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全资子公司荷兰投资入股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1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中持股30%。

美国保德信集团作为著名的保险集团,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人寿保险、养老保险,还提供资产管理、基金、房地产投资等各项业务。保德信集团主要通过旗下两个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基金业务,根据公司2003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保德信集团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业务规模812亿美元,盈利为4.81亿美元。该公司与我国光大证券合资建立了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

中国保险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毕竟处于初级阶段,整体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还较小。2003年底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总资产分别为27.66、4.98和0.91万亿元,保险总资产仅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2.7%;保险深度也仅为3.3%,大大低于7.8%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中,购买保险的比例仍然偏低。如央行2003年4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储户选择“更多消费”的比例为33.1%;选择“更多储蓄”的占比35.8%;选择“购买国债”的占比13.5%;选择“购买股票”的占比6%;选择“购买保险”的占比9.7%。居民选择购买保险和投资的意愿依然偏低。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约11万亿元,随着城乡居民保险意识和投资意识的提高,储蓄资金分流进入保险领域或其他投资领域的速度将加快。这些金融资产有两种可能的渠道进入保险资产管理领域,一是随保险意识的提高直接分流进入保险领域,再进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二是随投资意识的增强分流进入国债、股票等投资领域。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有利于保险公司产品创新,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与保险连结的基金产品等方式分享分流的储蓄资金,从而扩大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做大中国保险业。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梅君  博士)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提要:

直接入市是各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共同经验和重要方式,但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存在很大差异。从结构看,寿险与财险、单独账户与一般账户由于资金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其股票投资比例也截然不同。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经验对中国启示有二: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在新的竞争条件下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为有效控制风险,中国保险公司应根据保险负债性质严格控制权益投资的最高限额。

直接入市是各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方式,研究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差异及原因,分析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保险业的资金运用及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都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

(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整体性比较

1、横向比较:国别差异及原因分析

2000年主要国家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比重基本都在10%以上(随着2000年以来美、欧股市的回调,近两年,这一比例有明显下降,如英国目前比重仅40%左右)。但各国股票投资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英国比重最高,达到近60%,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比重接近,都在30%左右,而瑞士、日本、意大利比重较低,分别仅有18%、16.6%、11%。

为什么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保险产品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的原因,又有金融体制、监管制度、会计制度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如英国和美国都同为资本市场十分发达、经济金融体制十分接近的国家,但两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重却存在很大差异,英国的比例几乎是美国的2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两国保险负债结构的差异。英国投资连接险十分发达,2001年英国投资连接险资产总额达到了6000亿欧元左右,占到了整个西欧投资连接险的57%,占本国总保费收入比重也达到了40%以上。而美国年金类产品十分发达,且近年来在总的保费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达到了40%以上(根据资产负债要求,年金产品几乎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而投资性保险只是在1990年以后,随着美国股市的不断上升才有了很快发展,从而导致股票投资在整个保险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有了快速上升。

二是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英国是传统的金融中心,股票市场发达。而美国虽然股票市场也很发达,但债券市场更具比较优势。美国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市场特别发达且具有流动性好、期限结构齐全、收益率稳定且相对较高的特点(2003年底美国债券市场规模达到21.9万亿美元,是股票市场的1.6倍,而整个欧洲债券市场规模仅9.8万亿美元,且市场分割、流动性差)。因此,美国保险公司将绝大部分资产投资到了债券特别是公司债,而英国则将较大比例资产投资到了股票。

三是监管制度的差异。英国是保险资金运用最为自由、宽松的国家,监管当局对保险资金运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美国对保险投资特别是风险性投资监管十分严格的国家,各州不仅对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进行十分严格的、直接比例限制(对单独账户不限制),还通过rbc监管等方式对风险性投资进行间接限制(股票的风险资本因子为15%,政府债券为0)。

2、纵向比较:历史变动及原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变动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美、欧国家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比例在1999年以前快速上升,但在1999年之后却显著下降。如美国在1992年时该比例仅11.6%,但到2000年时就迅速增加到了30%,此后快速回落,目前仅24%左右。二是与其他各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比例1990年以来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1992年时比重为21.5%,到1998年时仅为14.9%。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会出现如此变动呢?为什么日本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变动会呈现出与美、欧各国截然不同的变动趋势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股市表现是最主要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美、欧主要股市出现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道琼斯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巴黎cac指数大幅度上涨。但2000年以后,随着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美、欧主要股市出现了明显回落,各主要指数回落幅度都在20%以上,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比重在快速增加后有所回落。

美、欧股市的戏剧性变化推动了保险公司产品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美、欧投资性保险产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远高于传统保险产品5%左右的增长速度,在保险公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从10%左右快速上升到了30%左右。单独账户中的投资性保险资金主要投资于股票(比重基本都在70%以上)。2000年之后,随着美、欧股市的大幅回落,投资型保险产品发展及其股票市值都有显著回落。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变动情况却与同期欧、美有所不同。日经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泡沫经济顶峰时达到了36000点以上的高点,但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股市急剧下跌并陷入了长期、持续的低迷之中,目前一直在1万点左右徘徊。与此相应,日本保险公司也不断降低其股票投资比重而增加风险性较低的债券资产比重。

(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结构性比较

1、寿险与财险的直接入市比例比较

对海外保险行业直接入市进行结构性分析可以发现:寿险与财险直接入市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保险集团,其寿险与财险直接入市比例都存在很大差异,寿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比例显著低于财险。

为什么同一国家甚至同一保险集团的寿险和财险直接入市比例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呢?保险负债性质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般而言,寿险具有投资期限长、具有最低收益保证要求的特点,从而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实行比较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因而主要投资于收益稳定、风险相对较小的固定收益类资产,而对股票等风险性资产的投资则比较谨慎。而财险大都是1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且一般没有最低收益保证,因而一般要求要有较高的收益和较好的流动性,从而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相对较高。

2、一般账户与单独账户直接入市比较

对海外保险公司一般账户与单独账户资产配置结构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在直接入市比例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以美国寿险业为例,美国寿险单独账户中股票投资比重很高,且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的不断上涨而不断上升,目前这一比例达到了近80%。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寿险一般账户股票投资比重很低,仅5%左右,且近年来比重还略有下降。

为什么同一保险公司的一般账户与单独账户在资产配置及直接入市比例方面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保险负债性质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单独账户资金主要来源于变动年金、变额万能险、投资连接险等投资性保险产品,投保人一般追求较高的资本利得和投资收益,而愿意承担较大风险。因而其主要投资于流动性较强、风险、收益都较高的股票投资。而一般账户资金主要来源于一般寿险、健康险和年金产品,其不仅具有保险保障功能,而且一般还要求有最低收益保证,从而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因而在投资策略上一般采取比较保守的投资策略和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严格控制权益资产的投资比重并随账户资金来源的结构性变动做相应调整。

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对中国主要有如下启示:

启示之一: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在新的竞争条件下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前所析,虽然各国保险资金在直接入市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但直接入市是各国保险资金投资的共同经验。即使在基金业十分发达的美国,也主要是中小型保险公司采取委托管理方式进行股票投资,而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一般都主要通过自己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直接股票投资。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发展的起飞阶段,保险资金正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加速积聚。据粗略估计,到2010年,中国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将达到4万亿元。保险资金的加速积聚对中国保险业日益提出了专业化资产管理,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迫切要求。另外,随着居民投资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理财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保险业日益面临着来自基金、证券、银行、信托等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不断兑现,中国的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将陆续全面对外开放,国外保险金融机构将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参与市场竞争。届时,中国保险业将直面来自全球的实力强大、金融服务全面的国际综合性保险集团、金融集团的全面竞争和冲击。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新阶段和面临的日益复杂、激烈的新的竞争条件对中国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不仅进一步拓宽了中国保险企业的投资渠道,增强保险企业资产配置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且还将强有力地促进中国保险企业资产管理经验的快速积累、专业性资产管理人才的加快培养和资产管理能力的显著提高。

启示之二:为有效控制风险,中国保险公司应根据保险负债性质严格控制权益投资的最高限额

前述对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和寿险与财险、传统保险与投资性保险直接入市比例差异的分析表明:保险负债性质差异是影响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的重要原因。对于保障性产品应实行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严格控制其权益投资的比例限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整体投资风险。

在这方面,美国寿险业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寿险业对于不同负债来源采取了严格的账户分类管理,一般寿险、健康险和企业年金资金进入一般账户,投资性寿险资金进入单独账户。对于寿险一般账户,美国则采取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将绝大多数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对于权益类投资则进行严格的比例控制。即使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10年大牛市,美国一般账户对股票投资比重并未相应增加,相反还随着寿险公司负债中年金比例不断增加而将股票投资比重由1992年时的5.02%进一步降低到了2002年的3.46%(年金几乎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

中国保险业在进行资产管理和直接入市时应充分借鉴国际保险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加快树立“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努力塑造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文化,在对不同账户的资金性质、风险-收益要求、投资期限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保险负债的资产配置策略。当前,中国绝大多数保险产品为保障型产品,因此,中国保险公司在进行直接股票投资时,不仅应区分寿险与财产险、传统险与分红险、投资连接险,对其分别设定不同的权益投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般寿险、分红险等保障型产品应严格控制其权益投资的最高比例。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廖发达  博士)

策划人手记

崭新格局下的理性思考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近期金融业界的焦点话题,三大金融监管部门为健全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体系,完善稳健运行机制作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目前,于2004年10月颁布的我国《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配套文件已全部出台,相关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也已基本形成。

由过去的间接入市,到现在的直接入市,这意味着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所有通道从政策上已经完全打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市场化、国际化大趋势带来的新生事物,在入市之初,可能对股票市场影响不大,但若干年后,这一事件无疑将对中国股票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本版特邀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的两位博士撰文,从国内市场前瞻和国际经验比较两个不同角度,对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此,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业内专家和实务操作者参与探讨,共同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记录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进程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提出,要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这标志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政策坚冰开始融化。

2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在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就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两方面而言,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4月保监会公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使保险公司搭建资金管理运用平台有章可循。

5月保监会出台《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试行)》。《指引》对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建立运营规范、管理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6月22日首发的我国第一部保险行业发展蓝皮书——《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报告》认为,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时间,取决于研究分析、认识判断风险及风险控制的各方面技术基础能否到位。

6月23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明确表示,要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要全面推行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建立投资决策、投资交易和资金托管三分离的防火墙制度。保监会与有关部委和监管部门要加强交流合作,加大监控力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7月31日保监会通知,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可转债,可转债投资规模计入企业债券投资余额内,合计不得超过保险公司上月总资产的20%。这标志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已近在咫尺。

8月20日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主任曾于瑾表示,目前关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完成有关法律程序,中国保监会正与有关金融监管机构协同推动此事。

9月12日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孙杰表示,贯彻落实“国九条”六小组之一的发展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专题工作小组将提出鼓励长期资金的概念,支持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获准。

第8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跟着基金经理炒股是很多股票投资者热衷的投资方式。一般来说,基金每季度工作报告会披露前十大重仓股,或是每半年披露全部持仓股,然而投资者若按照这种组合买股票,也未必能够赚到钱。笔者发现,追踪所谓明星基金经理的股票是个别媒体一直热炒的话题,但事后结果总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基金经理的提前潜伏可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待投资者盲目跟进,也只能是扮演抬轿子的角色了。

切忌盲目跟风

基金持仓的组合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基金的重仓股通常是基金公司经过严格的股票筛选流程而选出的,体现了研究员与基金经理的研究价值,中小股民可以借助基金公司的研究力量进一步精选个股。

但投资者容易忽略的是,基金经理的股票布局往往具有前瞻性,即提前布局一些股票,以合理或严重低估的价格购买,并等待股价上涨获取价值回归的超额收益。通俗地讲,如果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持仓成本不同,即使和他们持有一样的股票,其收益也未必可观。

况且,不同的基金经理对股票采取的策略从季度数据来看可能是相反的。例如三季度机械股可能被一些基金经理增持,但同时也被另一些基金经理减持,即不同的基金经理对行业和股票的看法不同。在这种背景下,跟着基金经理炒股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与其用数据结果来指导股票投资,不如探究基金经理的选股策略以及组合构建的策略,为投资者做股票投资或是基金投资提供一些借鉴。

基金经理的股票风格

公募基金经理在构建自己的组合时都有一套严格的框架或是流程,这既是基金公司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也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制定投资决策必须遵循严格的准则,且准则是不易变的。如果把基金公司制定的一套选股流程看作是影响基金业绩的外在因素,那么基金经理的投资原则以及经验则是影响基金业绩的内在因素。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做行业配置的基金经理与单纯选股的基金经理在构建组合时存在差异,但两者并非泾渭分明,实际中会互有交叉和借鉴。前者更注重自上而下的配置,注重行业轮动,个股方面以行业的龙头股票为主,这一类股票的流动性较好,有助于控制组合的流动性风险;而后者则注重挖掘价值被明显低估的股票,提前介入并获取超额收益。但考虑到A股市场的特殊情况,基金经理更倾向于以合理价格购买成长性较好的股票。

目前,公募基金经理组合构建中突出选股的如华夏大盘精选的王亚伟、富国天益价值的陈戈等。但其两人选择的股票风格不尽相同。如华夏大盘精选历史上以中小盘股票投资为主,且持有的股票并非基金行业的重仓股;而富国天益价值的股票多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而其历史的投资风格也沿袭了大盘风格。两只基金的相似之处是基金的投资风格都深深地打上了基金经理的烙印,且基金经理的稳定性较好,对基金风格的稳定性以及业绩的持续性帮助较大。

此外,一些规模偏小或是专注于中小盘投资的基金也同样注重选股对组合的贡献。例如国泰中小盘股票的基金经理张玮在管理这只基金时的投资理念也以精选个股为主。

基金经理如何买卖股票

先看基金经理怎么选股。首先,估值是基金经理在选股时都会关注的要点。好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投资对象。即使一家公司拥有较好的市场地位或市场份额、完善的治理结构以及充裕的市场需求,但如果这些有利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中,基金经理此时介入也难以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回报率。因此,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是很多基金经理都希望的。

如何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显然教科书中的所谓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模型只是一个理论,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不同的估算模式,且对现金流的估计也不尽相同。因此,基金经理只能根据自身对企业的相对价值与当前股价的比较来作出买卖的决策,也就会出现不同基金经理对某只股票的判断出现分歧。

其次,基金经理会关注公司的成长性。股票的成长性是国内大部分基金经理关注的重点。如果一只股票的成长性比较好,当前状况下市场给予一定程度的溢价,某种程度上基金经理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以上论述的估值和成长性只是选股的两个方面,具体操作过程中基金经理还会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财务状况、公司规模、行业信息等方方面面的资料,必要时也需要亲自调研上市公司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虽然理论的依据相似,但由于对企业价值认识的不同角度,基金经理持仓的结果也不完全相似、甚至是千差万别。仍以华夏大盘精选和富国天益价值为例,前者以挖掘成长性较好的中小盘为主,其关注的主线可能更多集中在并购、重组或是隐蔽资产等方面,而富国天益价值则更多体现白马股。

卖出股票与买入股票同样重要。大部分投资者在股票上涨的背景下希冀明天依然会涨,试图获取这只股票最好的回报率,在本该将头寸抛掉的时候却一直持有,结果失去了到手的财富。普通投资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投资股票受市场情绪的影响往往要大于本身对股票价值的判断,才会出现追涨杀跌的局面。基金经理卖出的股票的原则通常有三点,最基本的还是估值,即市场价格是否已经反映了相对估值。此外还包括市场上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品种,以及个股的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等。

构建组合很重要

除了选股,基金经理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构建组合,做资产配置,即如何将资产在不同的股票间进行搭配,以满足风险可控下的资产收益最大化。简言之,选股和投资组合构建构成了基金收益的两个重要部分。

与普通投资者仅注重选个股不同,基金经理选择的股票通常较多,但不能保证每只股票都会盈利,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但只要基金经理将大部分头寸配置在成功的股票上,其最终的业绩也会好于同类平均水平。因此,基金经理构建组合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犯错,并不断控制由错误导致的风险,并吸取教训的过程。

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告诉我们,对个股要有自己的判断准绳,并通过组合构建来平衡风险。简单地追逐基金经理投资的股票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

第9篇:股票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

信诚基金首席投资官、股票投资总监兼信诚优胜精选基金经理黄小坚表示,展望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经济增长与压缩资产泡沫构成经济政策的翘翘板效应仍将持续,大盘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维持震荡格局,因此仓位的控制变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结构的选择和股票品种的选择。

自去年下半年至今,A股市场震荡市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指数震荡、行业个股活跃。观察基金的投资操作,以往在熊牛交替的市场中有效的仓位策略已不足以成为目前影响基金业绩的根本因素,对基金经理来说,个股的选择比仓位的增减更为重要。基金之间的竞争,全面进入比拼选股能力的时代。

数据也证明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偏股型基金再度上演绿肥红瘦,只有不足2成的股基逆势实现正收益。同时,伴随基金一季报大幕的正式开启,那些业绩领先的基金背后成功秘诀和投资思路、未来关注焦点等都得以一一展现。

仅两成股基“赚钱”

从基金的一季报可以明显看出,基金经理对个股把握的差异,将使得基金之间的业绩出现明显分化,以往单边市中“同进同退”的局面将再难重现。

信诚基金首席投资官、股票投资总监兼信诚优胜精选基金经理黄小坚表示,展望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经济增长与压缩资产泡沫构成经济政策的翘翘板效应仍将持续,大盘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维持震荡格局,因此仓位的控制变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结构的选择和股票品种的选择。

正是凭借准确捕捉市场时机和优异的选股能力,信诚基金旗下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在众多基金产品中突出重围。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4月20日,在184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仅有31只基金今年以来获取正收益,占比不到2成。其中信诚优胜精选和信诚盛世蓝筹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5%、3.17%,在184只股票基金中排列第10、11位。另外,信诚四季红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3.92%,在3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4,位列华夏大盘精选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4月20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3277.14点下跌至2979.53点,下跌幅度为9.08%。

基金“PK”选股能力时代来临

毫无疑问,能够在一季度脱颖而出,紧跟市场热点自是必不可少,业绩领先基金各有各的“杀手锏”。

从投资思路上看,一季度,信诚优胜精选基金主要资产配置在以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代表的成长类和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类股票上,同时规避了以地产、有色为代表的周期类股票。

而信诚盛世蓝筹基金在一季度也重仓配置了医药、TMT、电气设备等行业和节能环保受益的板块。精准的操作让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排名一路高歌猛进,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在近三个月来,信诚盛世蓝筹基金以6.8%净值增长率在232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4位。

针对近期市场的调整,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张锋称,“从目前整个宏观经济上来看,我们会发现,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还是保持往上走。这就决定市场将会保持一个震荡上升的态势。”在张锋看来,市场调整到目前水平,已经反映了市场对通胀压力以及紧缩政策的这种预期,因此市场下跌空间较为有限。

至于未来操作策略,黄小坚指出,如何在高估值的中小股票和低估值的蓝筹股中作选择变得十分重要,基于短期内市场资金供给增量仍有限的判断,黄小坚并不认为市场风格会转向大盘蓝筹,但对因题材炒作而过快提升估值水平的中小股票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