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单好看的父亲节手抄报的图片欣赏简单好看的父亲节手抄报的图片1
简单好看的父亲节手抄报的图片2
简单好看的父亲节手抄报的图片3
简单好看的父亲节手抄报的资料:父亲节问候语1. 云和风相遇,是为了化作雨;您教育我,是为了让我成才;爸爸,您是我的守护神,我的精神支柱;父亲节到了,送上祝福,祝您父亲节快乐!
2. 父亲说: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并付诸于行动,就是好样的。听父亲的话,努力做个堂堂正正乐观向上的人。祝福父亲节日快乐!
3. 因为电话,信笺少了;因为忙碌,回家少了;因为加班,休息少了;因为应酬,自由少了;因为竞争,悠闲少了。父亲节,愿父亲多点快乐,少点鸭梨!
4. 海水虽深,没父爱深;土地很大,没您的胸怀广阔;您永远任劳任怨,永远为家着想;借着六月清凉的风,我对您说一声,祝爸爸父亲节快乐!
5. 轻轻一声问安-父亲节快乐!心中的祝福化作阳光般的温暖,永恒地留在您眼中、您心中。
6. 有一种爱,是在严厉的呵斥里;有一种爱,是在坚强的臂膀里;有一种爱,在汗珠的总结里;有一种爱,你说谢谢他会生气。这就是父爱!父亲节,道声节日快乐!
7. 有一个人永远住在心房,不唠叨不计较,是你坚强的避风港;有个日子有点特别的味道,不煽情不感伤,是心头暖暖的力量。父亲节到了,祝你的父亲快乐!
8. 也许我总令您操心,惹您生气,但在今天——在父亲节之际,让我对您说:爸爸,其实我很爱您!
9. 浓情六月天,迎来父亲节。父亲养育我,认劳又认怨。父亲教导我,点滴记心间。父亲疼爱我,幸福不搁浅。父爱在身边,力量无穷添。祝爸爸节日快乐!
10. 他说了,你就得乖乖听话;他怒了,你变得无从招架;他笑了,扎你一脸胡渣;他闲了,教你写字作画;他倦了,历经风吹雨打;他想了,在等着你的电话。父亲节了,问候他吧。
简单好看的父亲节手抄报的资料:父亲节由来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 年诞生在美国。
1909 年,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的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触,她心里想着:“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
杜德夫人的母亲在她十三岁那一年时去世,遗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美国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中,独自一人、父兼母职抚养六名子女长大成人。斯马特先生参与过美国南北战争,功勋标榜,他在妻子过世后立志不再续弦,全心带大六名儿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细心特质,让她更能体会父亲的辛劳;斯马特先生白天辛劳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家务与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为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而病倒辞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马先生辞世之年,当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地想念父亲;直到那时,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的辛苦。
杜德夫人将她的感受告诉教会的瑞马士牧师(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伟大的斯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
一、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1、我校分春、秋两学期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了各项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本年度各学期期初,各校都根据学校实际,为留守儿童聘请了家长。春季学期全镇有留守儿童1102人,其中重点留守儿童200人;为留守儿童聘请家长625人,其中为重点留守儿童聘请家长200人,学校安装亲情电话24门,亲情信箱24个;秋季学期全镇有留守儿童1060人,其中重点留守儿童275人;为留守儿童聘请家长458人,其中为重点留守儿童聘请家长275人,学校安装亲情电话24门,亲情信箱24个。
2、各学校安排专人负责,通过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认真搞好了春秋两学期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采集,建立了新增留守儿童档案,掌握了流动留守儿童信息,更换了档案,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委托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各校充分利用好亲情电话、亲情信箱和亲情QQ,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电话和书信联系,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平台,以此增强了孩子与父母的情感沟通,弥补了他们的亲情缺失,使他们欢乐、健康的成长。
3、督促各家长全面、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做到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4、各学校以节假日为契机,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召开座谈会达24次之多,李梓小学等学校不定期的组织重点留守儿童共进亲情晚餐;母亲节来临之际,各校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其中丁村小学开展了“浓情五月,感恩母亲”为主题的全片区学生卡拉ok比赛活动、丛坝片区组织教师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等。家长与学生亲情交谈,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谈心,使其感受到了温暖。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各校利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山盆小学、从坝片区学校开展了第二届校园卡拉OK比赛活动,李梓小学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比赛,山盆小学还开展了各种兴趣活动,从片区组织全片区留守儿童到雨台小学进行庆祝活动等。12月份,全镇开展了留守儿童手抄报比赛活动,各校共向中心学校推荐了65份手抄报,中心学校向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三关办推荐了8份手抄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渴求,体现了学校和家长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到了健康的成长。
5、关爱贫困学生,实行优先资助,各学校把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列为学校的重点帮扶对象,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春季学期共向留守儿童补助金额1800元,秋季学期共补助金额500元。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校亲情是电话使用率不高。
20xx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范文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5月13日是母亲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开展“母亲节——倾听、倾情、倾诉”感恩活动。
一、指导思想
把学生中鲜活、感人的母爱事例,广泛传播,教育、引导学生珍爱母亲,珍惜母亲,明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二、活动安排
1、各班通过班会活动广泛发动学生搜集感动自己的有关母爱的真实故事,通过征文、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到母亲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体会母爱的真正内涵。
2、引导学生积极“感恩”实践活动,让母亲感受到孩子们所带来的那份舒心、称心和开心。队员们也感恩于母爱的春晖,体验到弘扬孝敬美德的重要,从小树立起那份应尽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敬爱母亲,孝顺母亲的好品德。
三、具体活动方案方案
1、为母亲捶一捶背。
2、为母亲洗一洗脚。
3、为母亲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
4、向母亲道一声温馨的祝福。
5、送给母亲一个深情的拥抱。
6、送给母亲一份自制的小礼物。
7、给母亲唱一首反映“母爱”歌曲。
8、给母亲写一封感谢的信。(全班交流后,2—5年级每班上交一封。)
9、搜集一句关于母爱的格言(每班上交2句)
四、活动要求
高度重视——各班要以此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强势开展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活动;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手抄报、书信、网络、贺卡等文化阵地,把精美的母亲节心意卡、感人的母爱故事,通过宣传,展览,形成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注重实效——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此活动,在此基础上,可将感恩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感谢与关怀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解体会父母师长的辛劳,懂得助人以及回馈他人,培养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
20xx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范文2一. 活动背景: 五月份得第二个星期天,作为一个向母亲表达爱的节日,往往被快捷的生活节奏所代替,出于自身的不善表达,很多人也往往不知道以 什么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这样的一个节日, 我们希望人们能放慢生活的节奏,与我们一起,来共同表达对母亲的爱以及祝福。
二. 活动主题:爱在心中,感恩更美。
三. 活动地点:成栋学院,中央广场(待定)
四. 活动时间: 5 月 10 号到 14 号
六.活动流程:
一.校内部分:
(一).“感恩母亲树”
1. 5 月 10 号用彩灯彩带装饰好“母亲树”并在当晚点亮“母亲树” 。
3. “母亲树”5 月 10号到 14号从晚上六点持续点亮到 11 点半。
二.校外部分:
(一). “感恩母亲树”:活动内容大概与校内一样。但是“母亲树” 有商家提供 。 (二). “美丽妈妈街头留影” 5 月 13 号当天活动在中央大街设点,商家 : 准备好即影即出的照相机,为经过广场的带着小孩的妈妈在母亲树前免费拍照, 拍完后一张贴于我们之前准备好的墙板上,另一张则留个妈妈做纪念。
(三). 亲情电话连线” 此环节旨在为在外务工人员和在外地读书的学生们提供一个便捷的表达爱的 方式,活动当天将在中央大街两个入口设点,由商家提供10 部手机,免费让他们打电话联系自己的母亲送上祝福。
七. 活动前期准备:
1.4 月 14 号前将策划书交给外联部,联系商家。联系电影放映商家。
4.5 月 4 号前策划部准备好相关道具材料,联系好场地
5.4 月 25 号前联系好特校方面。
八.资金预算:
2.母亲树祝福书签:500 张 2. 500*0.5 元=250 元
3.宣传费用(三条横幅,两条是用于校内,一条是校外活动现场.7 张宣传海报: 四张校内三张校外):横幅:3*60=180 元
4.亲情小灵通由商家提供
5.贴相片的展板也由商家提供 海报:6*30=180 元 小计:360 元
6. 即影即出照相机:商家提供
7.流动资金:200 元 7. 共计:1010 元
20xx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范文3一、活动背景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有一次迎来了“母亲节”。母亲,多么神圣而纯洁的字眼,叫一声妈妈,是那最纯真、最动人的原始蕴藏。那是我们对母亲最深切的呼喊,很多人也往往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这样的一个节日,我们希望人们能放慢生活的节奏,与我们一起,浓情五月,感恩妈妈。
二、活动名称:爱撒满人间,感恩母亲节
三、主办单位:药学系团总支
承办单位:药学系团总支青年团
活动对象:药学系团总支全体成员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步行街、街道、人口密集的地方(双汇广场)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
A、联系各商店做赞助商
B、做好宣传
C、提前安排好各成员任务
D、打理好一切,校报记者对活动过程全面记录,做新闻材料
2、活动当天
A、早上8:00在4号楼前集合
B、点名宣布活动纪律,出发
C、给带着孩子的妈妈打招呼,送祝福,母亲快快
D、把鲜花给孩子,让孩子献给妈妈
E、美丽妈妈街头留影
3、后期活动
A、负责人对活动进行
B、把照片冲洗后公示
C、参与者写活动心得
七、所需物品:
志愿者帽子20顶,鲜花20束;相机1部;团总支旗1面
八、经费计算:
鲜花由赞助商赞助,条幅100元(尽量争取赞助)
九、细节及要求:
一、营造氛围,让感恩融入学生心中
每学期开始,学校要率先确立学期德育活动重点,由相关部门拟定感恩教育方案,加大宣传,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利用星期一升国旗仪式,可以由少先队总队发起《感恩教育》的倡议,倡议每位同学与感恩同行。校园里,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栏,悬挂感恩主题条幅,各班布置与感恩教育相关的环境,如张贴感恩教育倡议书、感恩教育宣传画,布置感恩教育板报,创设校园感恩氛围。在课间播放感恩的歌曲,规划红领巾广播站专题播音,播放感恩故事。策划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写感恩书信、唱感恩歌曲,举行感恩祖国,争做美德少年讲故事比赛,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演讲活动,召开“感谢有您”的主题班会,举行感恩手抄报比赛等。通过氛围的营造、活动的策划,学生从无感恩的意识到心灵的洗礼,再到实践的体验过程,让感恩融入学生心中,让学生心中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二、体验生活,让学生与感恩同在
1.感恩父母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开展亲情征文活动,如《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我和父母在一起》等。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每逢周末,深化感恩行动,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在父母生日那天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亲自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让父母享受感动;适逢母亲节、父亲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主题一封家书活动。
2.感恩老师
引导学生对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在成长路上谆谆的教诲、无私的奉献才使得学生健康地成长。感恩教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可以举行演讲比赛,如《感谢您,老师》《我爱您,老师》。举行作文比赛,参考题目:《师恩难忘,师情永存》《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将感恩教育进一步强化。
三、树立榜样,让感动与学生同行
树立榜样,让感恩行动,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感恩教育开展以来,学校涌现出大批榜样,有关爱学生,常年如一日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岗位上的张代华校长;有倾情培育,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陈思滨老师;有以生为先,爱生如子的张占秀老师;有精心呵护留守儿童的陈帮连老师;他们的感人事迹化作春风细雨融化在学生的心中,在榜样的引领下,一批批有感恩心、有道德的少年茁壮成长起来了。校园里,乐于助人的同学多了,拾金不昧的同学多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同学多了,老师的讲桌上,同学们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办公桌上经常留有孩子们自制的小礼物和写有祝福等内容的小卡片。每年的教师节,老师们都会收到学生送的一束束鲜花、一条条短信……校园里,同学们互相谦让着,“谢谢”“不用谢”“没关系”“对不起”“再见”的话语回荡在校园上空,文明礼貌、感恩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同学们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接受到奉献,从知恩到感恩,从感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整个校园呈现一片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
总之,感恩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肩负培育祖国下一代的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教育学生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健康地去对待生活,让真情充溢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长幼之间,让感恩、感动与我们同行。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又是其中的关键。学校要积极利用网上研修和集体备课等方式培养年轻教师,鼓励年轻教师虚心向前辈们学习以充实自身。教师平时要多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应经求其他教师的意见以改进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并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他们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积极拓展美术教学新思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美术课程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完善欣赏课教学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索、思考和合作等学习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积极开展美术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充实学生校园生活近年来,我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发现和培养,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每周安排专业教师在相应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带领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在校园橱窗里,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强烈兴趣。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美术第二课堂使学生的校园课余生活更为充实,对稳定校园秩序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作铺垫
教师要有观察的眼睛,发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寓思想教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例如,五年级教材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一文要求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德。结合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一课,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通过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classroom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爱护班级,爱护集体,从而爱国家。通过Meet my family 一课的学习,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关爱家长,爱家感恩的情感。我们还利用教材里许多文明礼貌用语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注意礼节,尊重别人,与人为善,有关爱护环境的课文类型等等,一课一课的教学,点点滴滴的渗透,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设情境和语境,通过活动育人
教师作为现代教育者,要经常利用情景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要跳出课本里的框框条条,从自己的身边出发,在生活中找教材、寻知识,从而活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如教对话时,可创设情景或通过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让学生听音、模仿、跟读表演,以活动开辟交际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活动为载体,创设情境和语境。正如我们所研究的市、县级课题――《游戏在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我可以采用双人、小组等比赛游戏活动方式,在小班化创设的情境和语境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合作交流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学生不仅活学活用了知识,通过体验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在班内开展英语德育格言背诵会,英语小故事能手等活动,举行“生活中的英语”手抄报评比活动”。进而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Happy English you and me”英语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大胆展示。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在育人,希望在外语课堂中点点滴滴渗透。
三、搭建平台,在实践中成长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来到中国历史久远,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梦想外企,出国深造,当然人各有志。小学生的理想远大,当学会dream(梦想)时,他也曾激动,心潮澎湃,诉说着自己的梦想,teacher(教师)、doctor(医生)、clerk(职员)、driver(司机)等,作为教师可以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让他们梦想成真。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而交际活动就是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模拟运用。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做好导演。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完讲解后,再根据所讲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台兴致勃勃地表演,自由发挥。让同一内容出现几个趣味不同的“小品”。他们表演不同的角色,分布在不同的场合。如:在学校里、在家里、在动物园等,各种情景也不一样。当所学知识浅显易懂时,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换位为“小老师”,主导课堂,组织课堂,在共同参与的形式下深刻体会。采用这种模拟情景的方法,就是运用以境生情的机制来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来促进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情境气氛的感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今后在生活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另外,作为教师要有计划、阶段性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结合节日计划开展“母亲节” “教师节” “国庆节”等的专题活动,进行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发挥,秉着处处渗透“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精髓,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四、扎实学习英语文明语,提高自身内涵和修养
首先,小学英语的语句多是日常用语、文明礼貌用语、日常问候语较多,也比较容易上口。比如,Thank you! Excuse me! 等。让学生在操练中学会礼貌,学会与人相处。
其次,结合具体语境和相应的语句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如,What time is it? It’s…的句型操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合理安排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再如,Can I help you? 教育学生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们,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扎扎实实学习,争做文明小公民,提高自身内涵。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中职语文的学科特点阐述了感恩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中职教学 语文教学 感恩教育
一、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做人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当代中职学生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漠,他们大部分忽视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之恩、他人的相助之恩、在公共场所缺少社会公德等等。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进行感恩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
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外,在塑造学生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也应担起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责任。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加强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让他们具有以“感恩”为主的道德品质。
1.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
包括感恩在内的道德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学校有所不同,很多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及自控能力较差,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迟到、旷课、厌学、不尊重他人,甚至有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发生。
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握好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性质,注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培养更多道德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2.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
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如今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正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职学生将是我国未来建设力量的主力军。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高低、成为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除了教会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感恩意识都没有,将来是很难成为社会合格的从业者的。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生命个体完善的过程。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情感,贯彻感恩教育,为学生建立“精神”账户。
3.符合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求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以感恩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
把感恩教育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了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的素材,进行感恩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
(1)挖掘养育之恩。教材中很多课文都从多角度去表达亲情,诠释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从《我的母亲》中可以看到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在困境中,是坚强的母亲和“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从《一碗阳春荞麦面》中,可以看到母亲对于两个孩子的关爱,课文中浓浓的亲情时时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2)体悟家国之爱。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安栖之所,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祖国。从《药》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雷雨》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和阶级矛盾,从《荷花淀》中可以看到祖国的儿女是如何击退敌人、保家卫国的。
(3)感受社会温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时要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在学习《职业》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以“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否则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陶更为重要”,所以要通过学生自己理解并主动接受感恩教育。
(1)在朗读中体验感恩之情。大部分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具有情感真挚的特点,语言都体现着“自然之美”,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中真挚的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恩、知恩,用声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通篇文章语言朴素亲切,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现母爱的伟大。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母爱。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文章类型相应的音乐种类,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体悟课文中的情感。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可以让学生自然地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等都是可行的手段。
(2)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恩。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设置,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讲解《我的母亲》一文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视频《懂你》,歌声蕴涵母亲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学生们边听边看,歌曲配合MV画面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出强烈共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感恩教育的目的。
除了播放音乐渲染气氛以外,也可以给学生观看图片。在《我的母亲》课程结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下载以“感恩”为主题的图片。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教师朗诵一段话“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乡打工的血汗是望子成龙的梦想……怀着感恩的心生活,感恩父母,感谢生命”。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3.坚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1)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心灵上的独白与洗礼,在灵魂深处进行反思与回望。教师可以布置有关感恩题材的作文,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知恩报恩,使学生能够领会父母养育之爱、教师教诲之情、同学帮助之情、祖国的培养之恩、大自然的馈赠之恩,学生通过思考,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2)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利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播放一些感恩为主题的影片、纪录片、图片等,再配合语文教师的启发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感恩得到升华。
教师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形式自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受到激发而主动探寻答案、寻找真理。
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张贺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在国庆节可以组织感恩祖国的征文比赛,劳动节、七一建党等节日组织手抄报比赛,或者是办好宣传栏等。在这些节日的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这些语文活动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感恩教育。
4.从语文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践行感恩之道
课堂教学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只是局限在学校内部。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将学习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感恩”外化为行动,将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行”的过程去体验和实践。
语文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志愿者和义工的身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自觉践行感恩行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真正理解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老师的付出、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引导他们真正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5.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无时无刻地都在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导向性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所以语文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建设校园文化中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积极营造一种充满温馨气息、向上舆论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始终陶冶在良好的风气和氛围中,不知不觉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协助并参与到学校、各种团体举办的感恩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中,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经常性的受到启发、得到启示。
四、小结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感恩教育,担负起对中职学生的感恩教育。但感恩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责任,每一门学科都应该充分挖掘感恩教育的素材,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行列中来。各门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必能取得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左兰英.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特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以“大爱之心无私奉献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为办学理念,德育工作坚持以“德育为先,全面育人”的德育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紧扣时展脉搏,始终把德育工作当作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德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德育新思路,开创德育新方法。
一、创新育人模式,实施全员育人。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因此我们校在德育管理中,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按照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制定了德育全员育人的实施方案。全体教职工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育人职责,首先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丰富的德育因素,做好“两备”(备渗透目标,备渗透过程)、“三结合”(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年龄特点、结合年级特点)工作,方法上要讲究科学性,要精心设计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
二、创新育人载体,增强育人实效。
1、用“规范”育人。
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吉化第九小学“文明礼仪示范班”评比细则》为依据,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加强观察、监督、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和卫生等习惯,继续以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班”、“红叶明星”活动为抓手,逐步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常规教育体系。
2、用“活动”育人。
学校坚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继续规范升旗仪式、提升国旗下讲话的教育。以班会课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课教育活动,通过教师节、三八节和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3、用“文化”育人。
我们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相结合。积极开展丰富的绿色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内涵,协调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的氛围,提高教育品位。做到让每一寸花草、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一楼是教师价值观,二楼是学生价值观,三楼是学生手抄报作品,四楼学生美术作品,学校处处营造了和谐的育人氛围,打造和谐校园。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科学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目标,激励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高水平、高品位的德育活动。
三、创新家校形式,提高育人效果。
好的教育应该是孩子、老师、家长三方步伐一致,形成最大合力的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才更能绽放出人生的美丽之花。然而,现实中家校沟通实际操作中的盲点、难点频显。为探索高效的家校沟通方法,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全新的共同体,我们学校开始致力于打造活动载体,创新家校沟通模式,提升教师的沟通能力,尝试走高效教育合力之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1.交流困惑,分享智慧,打造班主任德育论坛
我校已经成功举行了2次班主任论坛活动。其中一期就是从班主任角度,谈怎样做好家校沟通。上台的各班主任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谈了家校沟通的众多好方法。既有自身的家访案例,又有名师的优秀经验。班主任借这次机会,反思工作,交流困惑,分享经验,更加明确了有效的沟通是一座桥梁,能架起新时代家长和学校老师间心灵的桥梁,能取得教育的理解与配合。
2.精彩对话,明理导行,牵手德育课堂
如何引导孩子与家长沟通,如何让孩子愿意接受教育,如何给予孩子成长路上必须的“营养”,这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开学初,我校要求学生处每月出台“德育关注点”,引导各学科老师结合德育关注点,与学科知识结合,尤其是与实际生活紧密关联的感恩教育,进行德育牵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美化心灵,滋润行动,学会感恩,学会理解父母,学会感激他人。
3.引领智慧,搭建平台,巧借网络平台
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除了在理论上给予我校班主任知识的充实外,更在实践操作上搭建网络班级平台,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学生,教师,家长沟通的模式。网络班级平台是一个学生,教师,家长完全对话,教育嫁接,思想交流的集体的开放空间。既有师生的互动,更有家校,家师的互动。学校利用四个培训班主任为点,安排他们在例会上做经验交流,计划下阶段根据实际进行以点带面地尝试推进。企在巧借这个新型的网络模式,让家长更直观地,动态地关注了解,参与班级乃至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