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全球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球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球经济发展

第1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从国际经济关系看,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各大经济体的现实利益调整,因而必然是一个各国利益博弈的过程,必然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金融关系的挑战。当今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弊端和美元霸权地位是导致危机发生及加剧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回归平衡必须改革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显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和障碍。全球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痛苦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江苏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应采取何种策略应对?

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江苏面临的挑战

1.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经济增长动力构成了严重挑战

过去的20多年,得益于新国际分工体系和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带来的国际市场旺盛需求,江苏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978~2009年,江苏经济年均增长12.6%,而进出口额、出口额年均增长24%和36.5%,分别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和3倍。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市场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1996~2009年外资企业在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6.9%上升到40.9%,1995年进出口额、出口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26%和16%,2006年上升到了105%和59%。根据研究和测算,2000年以来开放型经济对江苏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率在50%以上。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意味着支撑江苏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未来经济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江苏的产业结构外向度很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将近一倍,因而国际需求持续下滑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严重,而高度外向的产业结构也不是短期能够调整过来的。

2.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的产业链分工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核心是在市场规律下改变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发展中国家过度储蓄的全球经济格局,这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链布局。目前,有三方面的因素在推动全球产链布局重构:首先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政策正在促使部分制造业企业回归,同时技术创新也为制造业回归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行性。例如美国一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一次性筷子,已经大量出口到中国。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迅速上涨。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0年江苏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0299元增加到40505元,上涨了3倍。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指出,2003~2008年间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了19%,而美国只上升了3%。此外,土地、能源的价格也在大幅上升。第三是全球分工生产模式大大拉长了产业供应链,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最终组装分布在多个国家,其衔接配合复杂脆弱。2011年3月日本遭受地震和强海啸侵袭,一些关键零部件工厂被毁坏导致全球数家汽车工厂停产。同年10月泰国部分工厂遭受洪水灾害,导致本田汽车的马来西亚工厂被迫停产。为了减少风险,欧美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把工厂回迁本国或“近岸”地点,让供应链尽可能贴近需求地。一场从离岸到近岸的供应链转变正在发生。

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重构对江苏的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分工将形成严峻挑战。江苏目前的产业链是跨国公司在2000年前后以IT产业为重点、以终端加工组装为核心、以大规模出口为导向建立起来的,而终端加工组装不仅受生产成本的影响更大,而且对供应链安全性要求也更高,这两个方面使得江苏的产业链更容易受到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环境要求的压力加大,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大量新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多部署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成都、重庆已成为IT产业的新生产中心,目前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亿台,已超过长三角地区。

3.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未来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本质是各国经济利益的博弈和调整,尤其是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各国政府受到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方面积极采取贸易保护等政策措施,加强对世界经济体系话语权的争夺和掌控,努力使全球经济调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尽可能少承担全球经济调整的成本和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凭借科技实力的优势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强势地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抢抓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运用技术封锁、反倾销等各种手段打压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经济过去发展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投入推动、成本竞争,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低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以企业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虽然近20年江苏主要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形成了目前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在产业的技术层面,基本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为主;在产业的组织层面,主要以分散的要素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分工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薄弱;在产业发展路径层面,主要是跟随和模仿,出口很大但属于自己的创新和品牌不多。在未来发展的竞争中,江苏凭借什么作为核心竞争力?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未来的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江苏可能的机遇

1.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中,我国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当前发达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消费需求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台高筑、劳动成本高、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而我国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不仅综合生产成本仍然有很强竞争优势,而且国内市场巨大,经济结构调整具有较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事实上,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已成为推动和倒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江苏产业基础好,苏南地区早在2006年前后就开始转型升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进一步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走集约发展的道路、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正在逐渐成为普遍共识和社会行动。

2.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中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呼之欲出。由于体制等原因,过去的几次全球性产业革命,我国都远远落在后面,而这次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基本是同步的,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我国甚至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江苏产业基础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强,近两年新兴产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兴起的发展态势,前景良好。而发达国家近年经济不景气,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降低,有利于江苏大量引进,加快创新步伐。

3.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已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当前国际经济治理架构的严重弊端,特别是美国利用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强势地位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功能,把危机转嫁给全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架构将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GDP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整体经济竞争力大大提升,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重大事务中的话语权显著提高。欧美发达国家已清楚地认识到,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架构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和支持,包括全球经济的复苏也得有赖于中国经济的强力拉动。

三、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江苏的基本应对策略

1.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江苏继续保持领先的关键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和江苏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体系,中国贸易的爆炸式增长,充分表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巨大受益者。然而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并不是中国自己创造的,而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其跨国公司给中国创造的,但中国抓住了这一难得机遇,正确运用了招商引资和出口导向战略,取得了辉煌成就。从经济学理论透视中国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其内核可以概括为“利用别国的市场用足本国的低端生产要素”。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但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第一波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已经基本结束,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和调整,但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很大空间和许多有利条件,只是发展的路径必须调整,从被动全球化走向主动全球化。即把进一步扩大开放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优势,主动利用内需市场来调动、吸收国外的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利用国外的创新要素加速发展中国的创新性经济,创造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从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到基于内需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既是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再平衡,消除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过剩产能的困境,更是为了利用国外经济危机给中国引进高级要素所带来的加速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创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平稳持续发展。因此,启动新一轮的全球化战略,大力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含义。

江苏在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中,是实施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佼佼者和领头羊,创造了发展奇迹和可供兄弟省市仿照的经验,也奠定了领先发展的地位。发挥已有的开放经济优势,积极探索从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到基于内需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转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这是江苏转型发展最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路径选择,也是江苏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2.以路径创新探索江苏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提出了很多年,然而进展并不尽人意。原因是,理论上跳不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实践上突破不了路径依赖,始终在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加强外经合作、提升开发区建设等框架模式上做文章,就事论事,所提对策无非是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生产制造”到“服务外包”等等。但是,这些仅仅是现有开放模式的改善和深化,并不是创新和转型,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开放型经济的粗放矛盾。江苏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在创新和升级上下功夫。

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基本途径是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但一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所居地位和实际开放效益,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加入国际分工的路径和方式。从发达国家的开放经验看,尽管时代不同、做法不同,但有三个相同的基本特点:以强大的先进产业作为开放的基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和上世纪初的美国都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产业,日本20世纪60年代也拥有家用电器、汽车等先进产业;有一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作为开放的主体,并在开放过程中进一步做强做大,成为世界级企业;开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张市场的必然结果,市场机制是推动开放的强大动力。而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是基于政策支持而形成的,这同发达国家基于市场推动的开放路径完全不同。基本路径是由各级政府为主导、以优惠政策为手段、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低成本竞争切入国际产业分工链,大量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以分散方式参与国际分工,被跨国公司整合。这决定了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尽管发展很快,并带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价值链低端,并不掌握技术和市场。因此,转型升级的重点,首先是努力改变要素直接参与的方式,提高要素的组织化程度。

企业是组织生产要素的主体,提高要素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是要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特别要大力培育民营跨国公司。只有主体强了,才能有效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固化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环节,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一定要从被国际资本整合资源,努力走向以我为主整合国际资源、包括国际资本。

由于全球经济紧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消费需求已成为十分宝贵的稀缺资源,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质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需求资源。我国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必须好好利用我国的消费需求资源,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放型经济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出口与进口、投资与消费、引进来与走出去等手段,谋求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在内外市场一体统筹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事实上,基于庞大终端市场的采购力已成为国际分工中最重要的竞争力,美国沃尔玛凭借拥有全球1.5万个大型超市的巨大销售能力,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500强的领头羊。同时,产业链的整合也由过去的生产企业凭借技术对上下游进行控制,逐步演变为商业终端凭借销售规模对上游生产企业进行控制,苏宁电器的发展就是很好的案例。江苏拥有9000多万常住人口,不仅是生产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完全可以运用消费资源整合生产资源,提升开放型经济,培育国际化企业,形成新的优势。

3.以国际化为目标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新体系

过去20多年,江苏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形成了以开发区为载体、出口加工为导向、外资企业为支撑的开放体系。在面向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江苏开放型经济应围绕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国际化的目标,以国际化城市为重点、国际化企业为支撑、国际化人才为核心,全面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系。

企业是经济的基础和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本质是把各种分散的要素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生产力,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实质就是整合要素资源的能力高低。因此,无论发展模式怎样演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最终都要落到企业层面,企业的整体发育程度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区域经济竞争力强的实际含义是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从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看,是否拥有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区域的发展资源总是有限的,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大量引进和整合外部资源,而这只能通过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来实现。事实上,区域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整合或者被整合。区域经济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广泛吸收和整合国际资源,显然,能否拥有一批国际化企业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形成了一批至今仍然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大企业。让本土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并实现国际化,这应该是开放型经济的最重要任务。

什么是经济强省?关键是看有没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企业。2010年我国出口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德国出口产品中80%是自己设计制造,而我国出口产品中70%是加工贸易。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企业2300多家,而我们目前主要是给跨国公司加工装配,增值率很低。苹果手机主要在中国装配出口,但我国在其价值链中所占份额不到5%。因此,靠引进外企是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的,江苏的现代化必须有一批世界领先企业来支撑。要大力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企业,这已成为江苏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际化企业并不仅仅是指企业有出口或者"走出去"实现了对外投资,而是指在生产、管理、研发等业务范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了规模化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江苏产业基础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苏宁、红豆等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但总体而言数量太少、水平还不高。推动江苏企业国际化,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主体。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增强体制机制的透明度和预期性,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成长,不能拔苗助长。

4.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江苏的转型发展

江苏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率先发展,就会率先遇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可能保不住。作为地方政府,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从目前政府主导、不计成本的开放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机制的开放模式。政府应逐步退出微观层面的干预,取消目前的招商引资、出口等考核指标。外向、内向,主要由企业基于市场形势和自身竞争力决策选择;出口、进口,主要由市场按照需求和价格自发调节;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在政策上基本平等对待。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不要轻易地去干预市场,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市场功能。

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主体。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正是在大开放阶段,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而我们为了吸引外资,给予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政策,这对本土企业是很不公平的,近年来虽然已经作了调整,但一些地方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仍然热衷于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千方百计给予特殊政策,而忽视本土企业的发展。让本土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并实现国际化,这也是开放型经济的任务。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本土企业成长是政府最重要、最基本的责任。

第2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不同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应对措施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通常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资料等活动的全球化,使全世界经济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正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所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是众多国家需要面临的经济难题,中国也不例外。基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目前已走在改革的深水区,经济体制改革尤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因此探讨分析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影响和深度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艰难历程中,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对外开放的道路,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许多发展活力,但是其作用和影响力相对较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经济加快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引进外资、发展简单加工制造业,而是在资金、投资、生产资料等多方面的活动中积极参与,与世界经济日益接轨,同时也加强了与各国经济往来沟通的联系,成为全球生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国家。搭乘经济全球化的顺风车,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影响力,是中国经济发展在新世纪迈出重要步伐的表现。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中国经济的鼎力支持,中国经济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是当前世界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有利于中国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础基于全球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由此要求经济的发展更多是有市场经济自身发挥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的深度和广度。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要更多的注重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从外部环境方面要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避免出现改革进程缓慢,政府在经济中管理过宽。加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竞争,有利于中国经济尽快走出去,避免陷入改革陷阱,同时也是顺应时展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措施。

三、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经济全球化中倡导积极竞争,讲究优胜劣汰,给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扩大开放的中国吸引了许多外商投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技术、新思想等新鲜事物,给中国本土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竞争激烈,使得中国本身已有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可能会引起收入差距过大、人民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对于年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需要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关注,并积极采取相应举措调整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给我国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更大挑战

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尚不完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大挑战。在西方国家日益成熟的创新发展模式下,中国微观企业创新驱动能力不足,难以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同台竞争,会进一步挫败中国企业竞争力,难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经济转移,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低端、无附加值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型聚集区,威胁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不利于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全球化虽然带来了资金、技术的交流,但同时也加剧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限制。

四、中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一)政府政策方面

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各项挑战,政府政策制定方面需要诸多努力。首先,应当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从顶层设计方面,限制政府活动,避免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继续推出经济开放区的开放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资本注入的同时,为我国企业发展走出去提供广泛平台,扩大开放领域和深度。最后,加快完善我国贸易政策法规,规范国内市场准入原则,促进良性竞争,同时积累外贸摩擦处理经验,为应对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做好准备,减少我国企业商品走出去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损失。发挥政府政策的规范性作用,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竞争中,有利于提高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

(二)微观企业方面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姿态。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的发展契机。一方面,企业应该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这样才能更有自信的站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比如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服务态度、专注产品质量等方面,为跻身于世界知名企业而努力。另一方面,企业在积极引进外资、学习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找准自身定位,汲取先进经验,改善自身不足之处,为企业发展走出去积累经验。微观企业的主观努力发展,是决定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恿Γ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文化觉醒方面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生活方面的冲击,也给中国国人以强烈的经济文化冲击。外来文化给本土文化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与本土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适应的过程,是中国迈入世界经济大门的重要表现。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影响,是继续坚持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西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给中国经济发展严重冲击,在此关头,中国人民需要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影响,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侵扰。

依据本国国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发现自身优势,取长补短,从政府政策、微观企业、文化觉醒三方面积极措施积极协作,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施咏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J].国际经济观察.2006,(1)

第3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 发展机遇

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但是关于全球化的研究并不相同,不同的研究往往有不同的概念。本文在探索全球化的问题上,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分析全球化问题。

1. 什么是全球化?

经济活动全球化泛指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特殊的含义是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对全球化的不同选择的结果,他们通过放宽管制,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全球化的结果。推动全球化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李琮和岳长龄都认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2. 全球化的评述

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全球资本资本主义几乎肯定有益于全球经济的增长,有益于大多数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有益于大多数人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全球化在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并非只是带来了经济繁荣,伴随全球化而来的是更多的贫富收入不等。同时不同的国家的全球化指数也不同。如图1中所示,全球化指数在通体来看,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都有很高的全球化指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也有很高的全球化指数。从趋势变动来看,往往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发达国家全球化指数较高,说明年他们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越高,他们也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对于喀麦隆这样的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全球化指数并不高。同时也没有带来更多的好处,反而使得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下降。如图2中所示。通过两个图的对比可以发现,往往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有较高的全球化指数。同时就变动趋势来看,全球化指数下降的地区,人均GDP也下降。图2中人均GDP的比例说明了,全球化推动了不平等程度上升。

在各国的总体趋势上来看,存在着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但是分析每个国家,也伴随着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并非每个人都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得益。许多传统的社会发展停滞或者分崩离析。甚至在世界迅速发展的地区中,发展成果也没有平均地分配。

3. 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是各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了全球化。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和结果。全球化也给我国带来了众多机遇,我国也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努力使自己成为全球化中的一员。

首先,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我国要使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显著提高,对外贸易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其次,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贸易关系,从国际规则的遵守中获得利益。

再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相互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必然带来国外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大量涌入,从而对我国国内同类商品和服务行业带来冲击。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快速享受到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产品和制度优势,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更进一步发展。使得中国更快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和投资不断自由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其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世界各国陷入失衡和危机的境地。

再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威胁和挑战加大。

结语

全球化增加了各种经济机会,对社会有益。但是,不惜一切代价坚持进行全球化同样是不对的。全球化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两者相比较,利是大于弊的,而且利是远远超过弊。21世纪,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将会更加激烈,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很脆弱;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的优势有限,信息化整体水平还很低; 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视差距,直面困难,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从差距和困难中找到发展的潜力。

注释:

①该图是根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经济形势研究所(EOF)中关于全球化指数的统计数据截取相关国家进行的绘制。该全球化指数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经济,政治和社会。本图中数据是2011年公布。

②该图是根据相关国家人均GDP之比绘制,其中美国人均GDP为分母,各国与之相比所得的数据。人均GDP均采用同期美元数据。

参考文献:

[1] Alfredo Saad Filho , "From Washington

Consensus to Inclusive Growth: 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of Pro-Poor Policy Alternatives ",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J), JAN,2010

[2] [美]杰弗里·弗里登,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琮,经济全球化新发展(J),世界经济,1996年第11期.

[4] 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经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

[5] 魏浩,经济全球化、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差异和中国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3月.

[6] 岳长龄,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J),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6期.

[7] 辛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第4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摘 要 国际经济法对调整超越一国范围的贸易、投资、金融、税收和运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产生的目的是便于国家对经济交往活动的干预和管理,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客观条件。在全球化的背景,国际经济法律会在统一各方规则、调整经济秩序、辐射国内立法和管理电子商务方面形成新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经济法 趋向

国际法由国内法和国际法规彼此相互联系和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体系。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成为了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同时,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经济全球化也成为了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法律制度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重要的综合法律体系,要抓住它在今后几年内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必然首先要联系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找出其对国际经济法所产生的影响。从当前的经济现象来看,国际经济发可能出现的新趋向有:

一、出现更多的国际统一规则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间的依存关系,各国经济互补性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一个国家要想使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实际上,国家间已经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共同体,而国家间的合作必然需要有统一的规范来约束彼此的行为。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连锁反应:经济全球化引起了国家间合作的加强,这种合作有导致了国际统一规则的不断出现。这种趋势在乌拉圭多边回合谈判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此次谈判达成了一系列的多边国际经贸框架协议,并促成了监督这些协议规则执行的常务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WTO的众多规则不仅是对GATT调整传统国际商品贸易关系范围的扩大,而且扩展到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贸易投资国际贸易 争端等多个领域,这些传统上归国内立法管辖的领域将变为一系列在国际上统一的法律规则。随着成员国之间贸易合作范围的扩大,如《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等确立的新的国际规则不再会是一个简单的框架,它们会在逐步的完善中成为具体的运作规则。同时,现在的WTO多边谈判已经涉及了环保、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新的议题,比如会出现涉及这些领域的新的国际规则。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区域经济联盟体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也会不断推着在本区域的具有实际影响了贸易规则。在上述这些客观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使得国际公法性质的统一规范会不断增加和完善,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会日益加强。

二、新的国际法将会成为调整新旧国家经济秩序的武器

经济的全球化没有弥合南北贫富的差距,而且这种经济上的不平衡发展变得越来越严重。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不发达国家的60倍,这个数据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基础之上的,而当前的国际市场迫切需要新的力量的参与和推动。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发达国家的内部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让人们看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想要让世界经济摆脱低迷的状态,从新走上持续发展的稳健道路,必须要为落后国家解决债务问题,建立平等的贸易环境,扩大外部的援助。想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打破就的经济秩序,根据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来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要求出台新的国际经济法来保护不发达国家的权益。当然,在新旧体制的交锋过程中,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会变得尖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战争也会异常激烈,但是矛盾和战争的最终结局必然是用新的规定来制约经济行为,朝着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向发展,所以大家都会选择制定新的国际经济法来进行调和,让统一的规则来化解矛盾和分歧。

三、国际经济法会对各国国内的经济立法造成重大影响

对外开放是全球化形势下各国共同作出的战略选择,要想实现国内经济和国际一体化的对接,必须要改革本国的市场,把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发达国际,也有如民航、铁路、电讯等重要的公共服务行业为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仍需要彻底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 以放开价格管制,打破部门垄断,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的需求流动。而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更需要扩大市场化的程度,加大各产业对外开放的程度,改革经济制度和立法中的不合理成分,废除行政指令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来代替政府决定商品的价格,让企业自主选择投资发展方向,让市场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指挥棒。所有这些面向世界经济和面向市场经济的调整必然与经济立法相伴随,国内经济发是国际经济立法的渊源,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个经济法尤其是涉外法律比如弥合差异,走向趋同。这不仅仅会涉及到各国的合同法、公司法,还会影响到反垄断法、竞争法等。要做到经济和世界接轨,必然要参照国际经济法的标准来修正国内法律,因而国际经济法对各国国内立法的辐射作用会不断加强。

四、面向跨国电子商业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商业运转的形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夸国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缩短了国家间的距离。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模式逐渐与互联网结合,带动了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同时,仅对传统交易形式起作用的国际经济法律遭到了严重冲击。电子商务的兴起必然会影响到合同的订立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子货币和网上支付的管理、网络商业活动的税务管理等多个法律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必然需要在国际经济立法上作出调整,现在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出于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纷纷在研究新的法律政策,以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约束和管理,1998,经合组织出台了《电子商务税收框架条件》,这个报告就税法适用于电子商务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方案,今后,针对跨国电子商业活动的国际经济法律必然会有重大的发展。

结束语:全球化是当今的时代背景,国际贸易会之间受到这个趋势的影响。作为调整和管理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规则,国际经济法律必然会依照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来作出调整,从而更好的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人民日报.1994.09.04.

第5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证券化;趋势

金融证券化能够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其具有的优势与好处十分明显。金融证券化究竟能够创造怎么样的优势,对我国经济发展能够产生怎样的意义,本文中给予详细阐述。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为一个国家创造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因此,现代国家也均大力倡导经济发展,并实现经济金融化发展。金融证券化开始发展并取代了经济金融化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必然趋势。网络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飞速,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本都实现了更好的流动,金融证券化正式基于这种需求的一种满足。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实现飞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金融证券化概念

金融证券化主要是指以金融形态完成的证券化发行,主要是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间接金融贷放转变为证券发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完成对资产流动化能力的提升,并可以将债权以及债务关系实现证券化,从而可以让贷放以及证券发行两者之间相互融合。金融证券化所形成的趋势主要形成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特定阶段,也就是市场发展的成熟期。世界金融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将近六百年的时间,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则只能够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计算,尤其是进入到七十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工具、市场以及金融体制才开始变革,金融实现证券化的发展已势不可挡。

金融证券化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融资证券化内容,其二就是银行贷款证券化。金融证券化实际范畴更加广泛,但是资产证券化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相对更加单一,金融证券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流动性特征以及可实现债权的市场化特征。

二、金融证券化的实施背景

1.金融管制层面存在问题

金融证券化发展的速度十分快,为此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我国实现资产金融化面向金融证券化造成了负面影响。现阶段国家与相关市场监管部门针对金融管理方面采取了放宽管制的策略,市场准入资格不断降低,促使商业银行与其他形式的金融单位之间产生的竞争性越来越强,为此,金融市场当中就开始形成大量的资金流动,促使客户并不需要通过银行就能够获取大量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大客户以及商业银行两者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关系受到影响。基于此,西方国家之间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后就不断进行金融自由化方面的改革。结合改革现状,商业银行以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在经营形势与范围方面都存在重叠现象,彼此之间的经营界限不断模糊,使得金融投资机构等开始将金融服务内容范围进行扩大,并开始在金融市场当中存在大量的资金。

2.金融创新发展问题表现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化建设程度加强,这些都促进了多种类型的降低利率风险以及相关功能的金融工具。结合现代化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针对传统类型的金融机构的数据化以及功能拼接等都发生方式上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大量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其中包括了零利息债券、金融期货以及欧洲商业票据等多种类型的产品。

除此之外,我国金融证券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国有银行当中所产生的商业道德风险问题同样十分严重,因为并不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市场,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会从中收取费用,这样一来客户信用开始丧失,也会造成用户发生信用方面的问题,金融证券化市场的稳定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三、金融证券化的问题分析

金融证券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能够促进证券化的优势发展,需要正视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实现金融证券化的过程只能够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资产内容,但是现阶段能够提供给予我们的资产部分十分缺乏,我国企业主要采用的是负债资产方式存在,并不需要通过资产抵押或者是稳定供给等。尽管能够对银行逾期房地产进行抵押,但是这种方式仍然无法真正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证券化需要。这种畸形资产发展形势也是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我国金融证券化的过程中,缺少投资机构运作,为此只能够通过借助房屋抵押债券等形势进行,住房抵押债权也需要具有长期的稳定资产提供支持,这样一来又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制造苦难。我国现阶段证券化发展水平不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较多,国有银行当中商业道德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形成的市场存在缺陷使得商业银行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不断下降,当客户信用发生问题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就会对证券失去信心,这样一来就将会严重影响金融证券化的发展。

四、金融证券化的发展

1.放宽金融管制实现证券化

从我国投资方式当中分析,金融证券行业当中完成证券化阶段,商业银行采取的主要投资类型包括:财政债券、国家债券、保值公债、以及股票等,现阶段我国主要应用的投资形式主要是国家债券。针对当前阶段可实施的金融领域方面的管制策略需要能够有主意实现商业银行发现优质稳定投资,并且也有助于提升对闲散资金方面的使用效率,实现对投资的收益回报。与此同时,也能够转变对证券市场方面的调控与管理方式,结合金融证券行业方面的创新并能够不断加强对投资力度以及相关间接调控手段,能够更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方面的良性稳定发展。

2.促进金融资产领域的证券化发展

完成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就是对金融资产方面的一种证券化建设。我国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证券化建设就需要不断适应国内外证券化发展经验,以此实现对我国国内证券化领域与国际市场接轨。为此,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实现多样化发展,也就是对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与形式进行多样化建设,实现单一类型资产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方向发展。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面向商业抵押的方式发展。第二,环节不良资产类型,借助于资产证券化建设形式解决存在的资产不良等情况,降低资产浪费等问题的发生,降低证券市场实际发展情况。

3.实现证券化发展的主要策略

第一,需要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资产主要形式,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可以发现,采用住房抵押的方式毕竟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证券化发展,因此,需要加大投资机构的建设。商业银行所采用的贷款形式与其他类型的住房抵押贷款具有较为良好的收益效果,风险相对较低。为此,住房抵押主要对象经济行为相对更加的简单。但是因阿红高低压住房贷款所产生的期限相对更加漫长,形式也更加单一,这些原因都是造成金融证券化的主要成因。

第二,作为具有专门性特征的服务系统,针对证券化的中介单位需要建立严格且具有标准化的标准,以此实现对市场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水平提升。中介服务员也应当对掌握的相关信息内容等进行规范。

五、实现金融资产证券化相关建议

金融证券化发展属于经济背景环境下的产物,属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进入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金融证券化发展开始成为了能够代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容。金融证券化债券实际发行比重不断提升,金融证券化同时表现出流动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金融证券化除了具有一定优势,还具有产生一系列效应的能力,能够对我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金融证券化能够促使集资规模不断扩大,并可以促使资产社会化规模加快,实现更好的融资,刺激双向投资机制形成。

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对我国金融证券化的发展,需要从分借鉴当前阶段国内外成功经验。第一,国家政府应当给予政策性支持。我国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因此,政府对证券市场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大,为此,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对金融证券化发展提供帮助,此外,政府也可以形成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促使金融市场的发展符合法律要求,促进金融市场的合法化运作。

第二,提升对金融创新方面的建设要求。通过放宽管制形式,可以为建立金融管理机制环境,实现汇率的市场化建设提供帮助,并能够更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证券化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证券化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获得的收益不断提升。在实现金融证券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其造成的问题的思考与分析,通过加强对相关策略的完善与调整,以便可以有效提升金融化的推进。由此也能够不断适应现代我国社会国情与市场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富强。并在文件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也应当加强对其他金融领域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泰,刘万明.自由化背景下全球金融监管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金融监管变革的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2010,01:32-37.

[2]胡军.法国公司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在资本全球化下的变迁——对中国金融法典化道路的借鉴与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0,02:37-40.

[3]杨继贤,何迎庆,张秀云,张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及煤炭企业对策[J].中国矿业,2010,08:54-57.

[4]徐亚平,张瑞.证券化、流动性与货币政策——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J].财经科学,2009,07:18-25.

[5]梁洪杰.论全球经济低碳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抉择[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清华大学法学院.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清华大学法学院:,2010:9.

[6]李雪,张宁,刘洪甫.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研究[A].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集(上册)——智能交通[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1:9.

第6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 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

一、引言

很多人近年来才感受到全球化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影响。而事实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几千年来人类的交流和沟通,在近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助力下扩展到世界范围的产物。在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三次新科技革命的洗礼后,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的渗透力、攻克力已远远胜过当年殖民主义者的军舰、飞机、大炮,它能把地球上任何一个“世外桃源”卷进世界经济和文明的发展浪潮。

二、全球化的内涵

当前,在学术界普遍关注全球化的同时,对“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看法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即是指“经济全球化”就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经济的同质化;另一种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经济的殖民化”,即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资源掠夺与变相的经济侵略。

学术界的研究尚未定论。而为了使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必须将其置于当今全球化的现实框架和背景之中。为此,我们不得不全球化现象进行如下阐释:

“全球化”不仅仅是指从孤立的低于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进程;还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并逐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的人类交往的状态或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与本国市场的冲突与整合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中国家

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在“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各国间发生利益冲突。

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不是指“经济全球化”本身与“走自己的路”必然会发生冲突,而是强调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在“全球场”进行的新的经济实践,带有原有政府、国家不同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必然会对经济全球化作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认可、不同的选择,从而可能发生争夺资源等的冲突[1]。二是不同政府、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进程中的力量对比的差异,尤其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经济力量的悬殊差别,使美国等发达能借助其强势经济实力主导全球化进程,进而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全球场”发生冲突。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和冲突主要表现在:“资源掠夺”与“不合理分工”的冲突、外来资本与民族企业的冲突、“主导全球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冲突等。归根结底就是追求共性与保持个性的冲突。

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给民族资本的发展带来种种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也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发展方式,实现新的融合,民族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一种整合。

需要强调的是,“整合”不是要民族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抛弃自己的“民族性”(即根本的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在新的全新经济实践中,在新的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建构中,提升民族性(特色),体现“世界性”。

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显然是要建立在减少对抗性冲突、加强整合创新的基础之上的。不仅需要抵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和“经济殖民主义”,对“全球场”中的经济发展实现平等、公正的整合目标。更需要各国的经济发展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奉献民族特色,在整合传统发展方式与现代化、外来资本与本土企业的关系中,对本国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创新,促进全球经济新体系的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应对它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二)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形势来看,欧债危机的影响远没有消除,而比欧债危机更加严重且尚未完全爆发的危机,是美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动荡。从国内局面来看,经历了过去十年“超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已经面临投资率高达50%、基尼系数突破0.5、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失控、腐败泛滥等一系列瓶颈因素的制约[2]。而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全球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边界的流量越来越大。想“独善其身”游离在全球化浪潮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明显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中,不仅负担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同时出现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国内巨大的市场割裂的局面。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也意味着相应的环境污染也迁移到中国,导致生存环境恶化以及人口医疗费用激增,这是全国上下目前高度关注,并且不得不面对的现象。

追本溯源,经济全球化的深层,进一步指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跨国界的经济协作等实践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在本国与他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合理分工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来的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模式。

(三)经济全球化与“走自己的路”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对各国市场机制的整合,但这并不是要求各国放弃个性而追求共性,更不是应当是世界强势经济体消弭弱势经济体的流动形态。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走自己的路”是并行不悖的,一包含着多,多制约着一,这不是表现在经济领域的丛林法则,实现“优胜劣汰”,而是表现为市场分工与协作与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应当树立起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理智应对国际竞争,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国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和强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智力密集或知识密集型产业[3]。并且,应当高度重视资源战略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推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大千世界的经济发展自有异彩纷呈。这片繁花似锦之下,是跨国经济体的广阔自由的交流平台。经济全球化凭借其鲜明的价值特征和传播规律,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美丽中国,在文明享受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更应重视发展背后的问题及代价,力求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期之以始,御之以终。

参考文献

[1]赵春晖.全球化下民族文化的发展.[J].社科纵横.北京2000,6.

第7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一、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及其出路

中国区域经济的演进和发展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英国Surrey大学的刘夏明教授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上个世纪80年代呈缩小趋势,但自199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缩小的迹象。经济性、地理性和历史性等因素使得东部自然地处于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以及要素市场的扭曲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央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采取措施使不同区域具有同样的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2)采取措施消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因素;(3)提业发展指导;(4)帮助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鼓励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配置经济资源。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的李国平和范红忠认为,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不是生产要素过度地集中到了核心发达区域,而是在过去的50年里,生产向东部沿海不断集中,而人口没有相应地向那里集中。我国生产的极化程度不高,人口的极化作用过低,因而核心发达区域的生产与人口分布高度失衡。因此,逐步完善人口流动的市场机制,鼓励中西部贫困人口向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核心发达区域流动,是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策略。同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代替了传统的经济增长目标之后,只有将环境因素纳入比较优势理论,才能更好地解释和指导专业化生产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需要对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创新。

英国Leat大学的吴忠民博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开放与体制改革互动的结果,开放取决于体制改革,开放促进了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战略的变化、政府鼓励人口流动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较为有效地扩大了就业。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使许多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这也是影响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瑞典G¨oteborg大学郑京海等提交的论文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制造国。中国不断增加的生产能力会对其他国家和全球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有些方面甚至有能力影响世界的工业生产。从1985年到2003年,中国产业结构方面最明显的变化是大量国有企业的退出和非国有企业的进入;除少数垄断产业外,国有企业在非垄断产业不再占有主导地位,非国有部门促进了竞争,提升了效率。实践证明,所有权和市场结构两个方面的变化都是中国工业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

剑桥大学教授DavidWall认为,加入WTO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区域经济的集团化大体上是符合WTO的原则和宗旨的,但在某些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对WTO具有一些负面影响。现在,各国对WTO基本原则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许多问题上也存在分歧。现在,世贸组织最大的威胁来自美国。世贸强调的是非歧视性,如果只对一个国家或两个国家提供优惠而不是全部,则与世贸协议精神相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要考虑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的影响。如果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加快,则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刘树成研究员在专题发言中,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国际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独具特色的结论。他还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提出了“有扩有控、有松有紧、扩控结合、松紧结合”的宏观政策思路。具体地说,就是在总需求管理方面,控投资,扩消费;在产业部门之间及内部根据不同情况有扩有控;在地区经济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扩有控,从而实现中国经济持的续稳定增长和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他还就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认为应该从纯理论层面、经济政策层面和政治层面等多个层次和角度分析这一问题,提出只有综合考虑影响汇率的各个因素,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厦门大学的马理认为,不发达国家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全球化的经济策略,但事实上却未能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出口导向型经济在短期内可使发展中国家取得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却可能使这些国家的经济陷入“发展的陷阱”,原因在于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短期正效应和长期负效应。短期看,它对经济的拉动既可发挥立竿见影之作用,又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政府对实行该政策有较大的偏好。但长期看,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剩余大量流失,发展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制约,净出口趋于回归,加之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会不稳定。所以,在全球化过程中,唯有抓住积极出口引致的时差与暂时优势,积极培育国内市场,才能赢得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知识要素与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和提升

知识已成为影响经济成长的最主要的要素之一,目前全球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知识———知识创造和应用能力的竞争。西安交大司训练、陈金贤认为,知识流转和产业演进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知识流转机制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指标;产业结构演进的基础在于知识流转的方向,因而产业结构演进必须成为以知识流为指向和动力的演进模式。进入21世纪的中国恰好缺少知识流转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良性互动机制,正确把握这一机制,有助于中国在新世纪实现产品的有效生产和供给、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充足。

西安交大的魏建忠、段新民认为,对教育的投资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对中国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改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知识获取、知识创造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贡献很大。虽然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大改进了劳动力的生产技能,但是从1978年到2000年,这种提高呈缓慢下降态势,其原因可能是政府对教育投资不足和教育质量的下降。同时,中国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未能显示出劳动者素质的变化和生产技能的差异,因而这种工资率水平不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因此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变这种状态以释放劳动者的潜能,从而产生效率改进效应。

英国的RichardSanders教授等认为,新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但是如果政府不能建立有助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新经济不可能自动实现。处于经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面临改造旧经济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挑战,因此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平衡发展和转轨的过程。高新科技是发展新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使用的渐进主义和实用主义策略仍可以用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863计划)、火炬计划和高新产业开发区计划,以及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向生产能力转化的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政策安排有助于克服转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中国具有产权模糊、公共企业家等路径依赖特征,但这些特征是帮助中国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基础。如果没有这些路径依赖型的制度安排,中国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四、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

公司治理是近些年来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部分与会代表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的陈健博士等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应该从分析企业的产生,特别是以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的产生开始。与此相关的产权理论、理论、不完全合同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人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理解。他们认为,上述有关理论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任何将它们完全分离的做法都可能导致对公司治理问题理解上的混乱和片面。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应在不完全合同理论框架下以理论为中心来进行。产权理论提供了分析公司治理问题的基本框架,它与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隐含假定所有权是对剩余现金流的索取权;相反,后者把所有权看作剩余控制权,即对合同未规定的偶然事件的决策权。产权理论的一个潜在缺陷在于用所有权来界定控制权,因为相关研究表明要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两个相同的概念。试图将这两个概念完全区分开来也不利于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因此,产权理论可能更适用于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二为一的小型或私营企业,而理论更适合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大的上市公司。尽管交易费用理论从新的角度揭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但它也存在许多缺陷,比如说,它缺乏一个界定企业边界的标准;再如,它难以解释如果将具有相同专用性投资的不同企业合为一个更大的企业且没有补偿成本的话,为什么这样做是没有效率的,等等。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冯根福教授对如何构造有效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关键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积极发挥政府在现阶段的特殊主导作用。一般人认为公司治理的主体是股东或相关利益者。这种看法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即疏忽了国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司治理主体。任何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都与该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否合理,对于能否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所以中国政府必须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积极为形成有效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奠定良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基础。二是要恢复和重视有效投资者的作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要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按照现代公司的本质要求,重新恢复和重视发挥有效投资者的作用。所谓有效的投资者,主要是指有直接制约经营者行为能力的私人股东。中国上市公司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在于“一股独大”,而在于“一股独大”者的身份是国家,而不是有效的投资者。所以,中国要构造有效的公司投资者,一个关键环节是要尽快把国家“一股独大”改变为有效投资者“一股独大”或多个大股东共同控股。三是要有效发挥董事会的作用,特别是要在有效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上下功夫。四是要加快推行各种有效的奖惩机制,真正调动和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刘小玄研究员认为,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竞争规则很难适应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规则,所以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必须通过民营化来解决上述问题。民营化是中国企业改革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的阻力在于政府对其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成本是资本和土地投入,利益是利润、寻租机会和工资。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则政府不愿意退出;如果成本大于收益,政府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目标也不愿意退出。促进民营化的动力来自于经营者对其人力资本投入的未来价值的预期,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企业家进行民营化可以解决原经营者无法胜任的产权重组任务。只有解决职工的再就业和补偿问题,才能使外部经营者发挥作用。民营化的本质在于,通过所有权改革促进人力资本投入增加,这种投入增量必然创造新的价值回报。当重组后新的人力资本投入所带来的预期回报大于其投入成本时,民营企业家就有足够的动力推动民营化。在企业转让价格的确定方面可以现有的市场竞争收益率为评估标准,形成产权买卖的价格基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民营企业达成共识也是大规模民营化发生的合理的市场前提。但是,要给企业的职工进行补偿,补偿的基本方法是以当地的市场平均工资为基础再加上其他补助。政府实际的退出通常落后于最佳退出时机,二者的不一致导致国企进一步的空壳化和资产流失,也造成职工补偿不足的后果。改制被拖延的时间越长,改制成本就越大。民营化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家能够实现其最优目标,其中股权变量的选择及由此激励产生的人力资本积极地投入,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源泉。

五、金融市场发展与开放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问题,也是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要论题之一。法国的Eric教授等运用马尔科夫转换技术(Markov-switchingTechniques)分析了上海证券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主动交易以来A股每周资本收益的变动情况的分析,发现上海A股市场除熊市、牛市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投机市。这个市场对于一般的市场投资者来讲是难以把握的,它主要存在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认为,投资于上海证券市场伴随有较大的风险。他们通过对上海证券市场1993年到2002年的月度资料的分析发现,通常A股市场前半年上升而后半年下降,5月份的资本收益率一般高于一年中的其他月份,该特征非常明显,可称作“红五月”效应。这个市场存在着一个能够利用这一特征获得较高收益的短暂牛市。在这一投机性市场上,以资本收益变化衡量的风险正在加大。他们认为“赌博”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

第8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及效应

“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20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经有了模糊的轮廓。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明确提出的,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因此,当人们讲全球化时,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也采用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它意味着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以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

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表述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状态,主要属于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表述世界通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和统一制度为基础的权威性国际组织机构,来统筹世界经济,它更多属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B・巴拉萨给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人为障碍的完全消除;C・金德尔伯格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障碍消除,并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我国学者张幼文的定义是:再生产过程各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从上述定义看,他们都强调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应是人为的“经济障碍的消除”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求各国政府签订一系列的协议和条约,并建立相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来统筹世界经济,将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法律和制度上确定下来,使各国共同遵守。目前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要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的国际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关系;二是各国之间要做出更大的让度;三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应大大缩小,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四是要在国际上建立一套各国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消除国际经济活动的人为障碍。因此,经济全球化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很多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还是生产力。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而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第二,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但资本的产生与扩张,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才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而生,资本也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扩大积累,不断向外扩张的。因此,资本的产生与扩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三,有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几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资本的扩张,还是科技进步,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归根到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还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会产生什么效应,它对世界各国来说,是福还是祸?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有其发展的客观性,是呈现在人们面前活生生的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总的说来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带来机遇和利益,也给各国带来挑战和弊害。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此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利少弊多。

首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与落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走向了富强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美、德等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甩掉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亚洲“四小龙”原来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由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跃居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的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是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

其次,经济全球化确实对发展中国家利少弊多,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迎头赶上的有利条件。一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始于战后。然而,他们是在殖民体系瓦解,各国纷纷独立,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大背景下,启动现代化的;同样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机遇。二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但它们的现代化起点较低,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漫长发展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绝大多数国家真正起步于信息时代。这样,发展中国家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又可以自身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各国之间彼此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深。当今世界,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速自己的发展。四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晚,长期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经济比较落后。但在独立之后,要求发展经济,摆脱落后状态的愿望比较强烈。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经济区域化进程与趋势

从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交往总是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全世界,即从局部扩向整体。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再波及到世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性的组织发展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全球已建立的区域性组织多达109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此外,还有次区域性的组织,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

战后区域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但到七十年代末受挫;第二次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源于发达地区――西欧。1958年《罗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其后经过几次扩大发展为欧洲联盟。该区域组织在内部实行统一的关税、贸易、货币等政策,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堪称世界各区域组织的典范。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引发了六十年代第一次区域化的浪潮,这次区域化浪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最早尝试组建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首先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组成东非共同体;1964年一些讲法语的国家,包括刚果、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和加蓬成立了关税同盟;1973年西非经济联盟宣告成立。

拉美地区第一个区域化组织出现在1960年,当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率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第二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共同组成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其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一些区域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第斯条约组织和加勒比自由贸易联盟,后发展成加勒比共同市场。

亚洲第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1961年7月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三国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新加坡和印尼又加入了这个联盟,改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

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中,除了欧共体保持发展势头并逐步升级外,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都受挫。但是,区域化的发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欧共体得到新发展的典范作用,美国贸易政策的理念转变,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区域化又出现了第二次。这次,无论是在区域经济组织的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合作的方式上、发展的趋势上,都比第一次有较大进展和不同,因此有人将这次的区域化发展称为“新区域主义”。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与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早期的区域组织往往是内向型的,保护性关税是维护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区域组织大都是外向型的或开放性的。各区域组织不仅强调区域内的贸易发展,同时也比较关注与区域外贸易的发展。其次,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时,区域组织的组建主要有两种平行的模式,一种是南―南合作模式,即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另一种是北―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如欧共体。但到了第二次浪潮时期,新的区域化组织更倾向采取北―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集团。再次,区域组织之间的重叠也是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相比较,旧区域组织和新区域组织之间的不同点,可概括为下表:

三、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对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都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交易跨越国界的流动与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合作的范围和合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多属于自然流动方式,而区域性组织是人为地把世界划定板块,多属于人为的流动方式。特别是早期区域性组织具有自保性和排他性,即区域组织内部实行贸易、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区域之外的国家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全球性的经济交往,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正是因为如此,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在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我们更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第一,各区域组织由于在内部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促进了区域组织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其经济活动向全球扩展,这就使区域组织中的成员间能够以一个整体面向世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区域化并不是贸易和生产全球化的障碍,而是推动;第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组建的各区域经济集团相互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跨越地区的区域组织,有助于区域集团之间的交往,成为联系各区域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新区域组织往往实行北―南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把各国的经济活动拓展到全球;第四,从区域合作的理念上,新区域主义更主张开放性。

第9篇:全球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24-02

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江苏小城镇建设,同时也为江苏小城镇建设寻找新的发展形式带来了契机。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江苏小城镇发展面临着哪些新问题和新局面,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城镇本身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镇用地的扩张、就业人口的迁移、城镇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等,这些都使原先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跟不上城镇发展的步伐[2],无法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局面。

1.对小城镇规划理念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革。为了融入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江苏小城镇在发展建设中也积极响应。对多数小城镇而言,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和职能雷同是共同的弊病[3],这也是小城镇竞争中的一个不利因素。而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很多小城镇已开始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区位条件,转变政治或经济职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开展因地制宜的规划建设。除此以外,近几年江苏小城镇在规划决策中,对小城镇合理规模的确立逐步受到重视,更加注重城镇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浪费[4]。与此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对外联系加强,在规划建设中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2.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结构的影响

区域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导致江苏小城镇的空间布局、用地结构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镇的空间布局上,沿江、运河及沿铁路或高速公路的城镇用地扩展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不同区域的小城镇群依托区域有利的交通走廊形成城镇聚合轴,并沿交通走廊形成各自的产业带[5]。

此外,由于目前许多工厂、企业纷纷落户于江苏,也进一步影响了江苏小城镇的用地结构,导致一些小城镇出现了生产用地比例偏高、公共建筑用地及绿地偏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土地利用方面,由于20世纪80至90年代江苏省兴起的小城镇热潮,导致圈地用地频繁,小城镇用地比较粗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都很低,缺乏有效的调控,使小城镇建成区内存在不少空闲地,常常出现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现象,使原本宝贵的土地资源受到浪费[6]。

二、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产业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农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近30年来,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商品经济的冲击,江苏小城镇农民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在不断变化。但由于江苏小城镇农业总体上尚难适应入世后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因而江苏省政府积极调整支农理念和支农政策:2001年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又逐年降低“两工”(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以资代劳,取消特产税;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中采取了严格的检疫制度和鲜活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对江苏小城镇农产品构成了一道“绿色贸易壁垒”。近年来,江苏不断增加在农产品科技和加工增加值方面的投入,但江苏农产品无论是在卫生标准、品质、质量还是加工、包装、口感等方面都还不能完全与国际水平接轨。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地遭遇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的限制,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从而导致江苏小城镇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且由于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等原因,江苏小城镇发展与分布具有区域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在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和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南北差距较大,因而在利用外资和技术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这加剧了江苏小城镇农业产值的地区差异,最终导致江苏小城镇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不断加大。

除此以外,经济全球化也促进江苏小城镇“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对耕地资源的破坏、浪费和占用,导致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并且随着江苏省农业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剧变,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这将严重制约江苏小城镇农业的发展,最终将导致农业经济的衰退。

2.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影响

加入WTO前江苏小城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之所以有辉煌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和国家特殊政策的扶持。加入WTO后,关税和贸易壁垒不断降低直至逐步取消,同时也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这给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国内市场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使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的、质高价廉的工业品与农产品更自由、廉价地进入国内市场,给江苏小城镇乡镇企业带来较大压力;由于江苏小城镇发展和分布的区域不平衡性,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发展也呈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呈现由南向北的梯度发展,南北差异较大;基于世界制造业大量向珠三角、长三角转移的趋势,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扩大产品出口,改善了融资环境,但在吸引外资进行建设的同时,部分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也被引进,导致大气和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给江苏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服务业发展速度,使得江苏省农业服务业体系发展的更健全,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化,也促进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细化分工越来越明显;改变了小城镇乡镇企业的经济环境,乡镇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国内企业,而是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全球企业,这使得乡镇企业改善了资源有限、环境监管部门缺乏、产业技术层次低等方面的不足,推动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从而加快推进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繁荣;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基础环境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周边农村居民到小城镇定居,推动了与小城镇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增加。

经济全球化在给江苏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江苏小城镇依靠人力及土地成本低的优势吸引大量资本投入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小城镇资源大量被消耗,导致乡镇企业对资源的外部供给方依赖性越来越大,增大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江苏小城镇对依托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小城镇空间聚集效应的认识不足,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建设模式,追求消费层次高的第三产业,对基础性社会服务事业投入不足,致使第三产业整体服务水平降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房地产热、开发热,导致江苏小城镇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盲目的开发、模仿大中城市的建设,从而造成了过于城市化、模式化的建设,加快了小城镇传统空间特色的遗失,对周边居民的吸引力减弱,难以发挥小城镇第三产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风潮同样席卷了文化领域。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应尊重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传统和个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然而现实中,江苏小城镇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冲击与挑战。近十余年来,江苏小城镇为了更好的发展城市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对城市过度开发,造成了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居民对古镇保护意识的淡薄,一些江南古镇以及历史遗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无法估计的损失,给江苏小城镇传统文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结语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深刻影响着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以及小城镇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发展变化,也极大地冲击了江苏小城镇产业及小城镇文化的发展。在今后江苏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我们应该高瞻远瞩,全面考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保留弹性,以便及时调整,以应对不可估量的变化,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小城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刘新卫,吴初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调控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9,(4).

[3] 张文奇.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2,(8).

[4] 张文,等.按照主体功能区理念规划特色小城镇[J].小城镇建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