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实际上就是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科目和主题,根据一套预定准则有机结合在一起,意在恰当地涵盖整个学习领域.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合理的课程编排.本研究所系的课程主要指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各教学科目及系统.山东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普通和特殊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残疾人康复治疗等相关知识与方法,能够在特殊教育机构、民政、康复机构、社区等部门组织并指导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和功能恢复,胜任残疾人体育教学和训练,以及残疾人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型人才.
1.2体育课程在实现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作用
要研究特殊体育师资培养中课程设置的具体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体育课程在培养特殊体育师资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残疾人体育工作者,不仅要对残疾人的病理和心理有精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掌握体育基础理论、技术技能及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从事特殊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掌握学校体育课开展方式、适应性体育的教学方法、及IEP中体育内容的选择制定等.进行残疾人体育训练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训练原则,训练方法和手段,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进行残疾人课外体育康复锻炼指导,同样要熟悉各项适合开展的体育项目及体育康复手段.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要求掌握培养学生尊重、自信、公平、关怀的品质及社会适应的能力,也需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来实现,这也是凸显特色师资的本质所在.
2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各体育院校普遍采用学科课程(即体育课程)加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技术课程来设置培养课程.课程设置围绕目标进行,培养目标是社会需要在专业上的具体表现,针对本专业开设的体育课程为29项,必修课20项,选修课9项,选修课全部为限选课程;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1470学时,学分79分,分别占总数的57%和51%;专项选修理论与实践课开设三项,选择一项学习;实习课程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十二周.
2.1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更新过慢
体育课程的内容反映到学生方面应该是学生通过学习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社会、学生和学科三方面因素.分析得知: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培养要求中提出培养残疾人体育竞赛组织、管理、裁判规则的能力和残疾人社区体育活动开展项目,在体育课程内容中没有涉及到;从重视特殊体育师资综合素质的培养角度看,缺乏培养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不利于人文教育观和职业道德的养成,这恰恰是特殊体育师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竞技性内容为主线,课程内容少有更新,仅是由于场地或师资的限制对个别项目进行过调整,而非考虑培养对象和就业的需要.
2.2课程结构方面的情况分析
2.2.1专业基础课开设相对偏少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首要条件,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更广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帮助.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偏少,未考虑学生基础水平,本专业的生源为体育考生,文化课水平相比普通考生要低,以2006级为例,文化课分数线为408分,低于430分的学生占53%.专业课过于追求全而广,缺乏针对性,有拼凑学分之嫌,造成课时和教学资源浪费.
2.2.2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小,缺少任选课程必修课程为必须掌握的基础性或重要性的课程知识技能,体现在体育课程上就是基本的体育理论和普及范围广的项目技术.这样的课程因其基础作用往往被过分重视,导致设置比例较大,本专业体育课程中必修课与限选课的数量比例为20:9;选修课程中没有设置任选课程,有限的选修课程限制了特殊体育师资能力的掌握,进而影响培养对象的就业“口径”.
2.2.3课程开设顺序有待调整课程开设顺序对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很大影响.体育课程的开设基本上能做到与其他主干核心(非体育)课程的融合,但也存在开设顺序不合理的现象:部分课程未能很好的考虑与其他主干(非体育)课程的相互影响;同一项群的项目没有做到系统的开设,造成学习困难.
2.2.4实践性课程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实践目的是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运用教育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巩固,同时促进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及课程设置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课程设置的很多环节在课程中没有明确指出,如教学观摩和见习,不仅在课时量上不能得到保证,在具体实施中也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导致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实践课程课时偏短,导致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能力变得困难.
2.2.5专项选修理论与实践课程选择范围狭窄为体现“一专”的指导思想,从运动技能培养及整体课程设计角度考虑,开设专项选修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设时间为四个学期,目的是培养特殊体育师资掌握某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来开展的教学和训练.但本课程的开设受师资和选择人数等因素影响,最终可供培养对象选择的体育项目太少,选择课程与就业需求相关不大,造成设置的专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目的难以实现.
2.3特色体育课程建设有待完善
特色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发现:创建专业特色的目标不够明确,缺少体现特色的体育课程,只是体育理论技能课程与残疾人的心理、病理课程的相加,导致培养对象在体育教学进行指导时不能体现专业的教学指导能力,这与培养要求有一定差距.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尽人意,没有涉及适应性体育教学,体育教育中的融合教育,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专业课程.
3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整合
在特殊体育师资短缺的情况下,保证培养师资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同时结合新兴交叉专业人才培养中体育课程的设置方式,在学校师资、课程资源允许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求培养水平本质上的提高.
3.1细化培养目标,明确能力需要
社会对特殊体育师资的能力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在设置课程时要多元考虑,也决定课程设置的调整方向.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作为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主要形式,其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影响着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分析,明晰培养不同方向的特殊体育师资所要具备的体育能力,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促进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残疾人竞技体育训练和残疾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三者的共同发展,是体院开设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的最根本目的.根据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有所倾向,把握“重点培养,全面提高”的原则,根据分化目标构建体育课程体系,达到“少而精,专而准”的效果,从而更好的实现宽口径就业.我们还应该考虑特殊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逐步将培养目标以就业方向为目标导向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转变.
3.2调整课程内容,充分挖掘资源
对开设的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根据培养对象的需要,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理念,课程中增加人文内容课程,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人文教育观.增加与特殊体育关系密切的课程内容,如气功、有氧健身操、舞蹈.金梅指出舞蹈教学在对听力失聪学生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而且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毅的性格.考虑删减一些技术要求高、动作复杂、在短期内难以掌握的体育内容,如跨栏跑,散打.考虑补充新的课程内容,减小知识滞后性的影响.
3.3优化课程结构,重视融合学科
3.3.1加大选修比例的同时创建限选模块,增设任选课程,调整开设顺序.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就业灵活性的提高,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把握基础必修课程前提下适度加大选修课程的比重,保持课程适应性的同时提高针对性;根据细化的培养目标创建“残疾人体育教学”、“残疾人体育康复指导”和“残疾人训练竞赛组织”三个方向的限选课程模块,要求任选两个模块进行学习,缺少学分通过自选课程补充.
3.3.2“多能一专”课程的合理调整.体育课程的设置要考虑生源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类课程建设.“多能”的培养要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来做出起点定位,基础课程的开设还要做到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专业性:考虑残疾人运动项目,田径、盲人门球、举重、射击项目重点开设;实用性:选择适合特殊群体开展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打好“多能”的基础.专项选修课程因其重要性要创造好的选择条件,做到:一方面积极做好与其他院系教师的沟通,增加课程开设项目,为满足学生不同的课程需求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采取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授课的方式,避免出现因选择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设的情况.
3.3.3加大实践性环节课程比例,重视知识的运用.特殊教育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基地的建立非常重要,体现在特殊体育师资培养方面上更是如此.加大实习课程的比例,利用学校与实习基地假期的时间差延长实习时间,同时注重实践课程内容质量的提高.在实习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进行实习前的初步了解,把握专业发展动态,防止毕业实习时适应时间过长.
3.4彰显专业特色,创新特色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前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的建设,还必须要突出“体育”特色.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培养特色特殊体育师资的前提,坚持大特教视野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突出师资培养特色.明确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体育”会使我们在开展教学、指导和康复中体现出独特效果,体现更专业的教学能力.为更好的提高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同类院校中依然体现学校专业特色,创新特色课程:①利用特色教师开发新课程;②借助听力残疾教师在田径项目上较高的运动水平,开设聋人田径教学课程,实现体育教学与手语训练的结合;③依托全运会场馆,开设特色竞技运动项目.在已开设本专业的体育院校中尚没有开设,体现人无我有特色,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试脚石.
4结语
(一)学生热衷参与体育社团,但社团活动缺乏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
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教学在校园环境中的延伸,学生有参与此项运动的热情以及积极的态度。体育社团具有一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能够有目的性地进行活动,并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课外活动脱节,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与运动内容比较随意
体育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或者与一部分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或以体育社团形式进行的自主的、独立的体育锻炼活动。它不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也不是体育课程教学规定的内容。体育教师认为课外活动属于“第二课堂”,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对体育课外活动加强管理和指导,学生对课外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以及活动方式都比较随意。这样,体育课外活动无法与体育教学内容相互呼应,无法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到体育课外活动的延伸,更无法使学生通过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而逐渐形成终身运动习惯。
二、构建高职院校多元化的“体育大课程”体系,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领域
(一)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点
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样,才不会导致学用脱节。其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分层式教学法。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分组,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在备课时,要注意使各教学环节协调连贯,有效控制运动负荷,将教学和锻炼有机融合。最后,体育考核不能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考核标准,也不能单纯以技能掌握为考核标准。体育成绩评价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体能测试成绩以及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社团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式才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身习惯的养成。
(二)打造体育社团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体育社团是高职院校中受学生喜欢,参加人数众多的学生社团之一。体育社团是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专项活动的重要平台,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大多热爱体育运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自身专项运动的技术技能水平并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自愿参与体育社团的教学训练活动。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部分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与训练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搭建大型学生课外活动平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无论是体育课堂教学,还是体育社团,其目的都是通过教师的专业教学和指导,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课外活动,从而形成“健康第一、全民健身”的校园运动氛围。所有课外活动的开展,均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交由各体育社团自行组织。应鼓励社团骨干举办各种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培训班或讲座,进行体育普及教育,在校园中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运动。
三、总结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50-02
作者:朱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北京,102206/李百炼,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1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成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本《纲要》的制定紧密结合现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适合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确应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本《纲要》,根据本《纲要》的精神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纲要》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学时不足
《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然而,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学校寥寥无几。据了解,大部分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教学时数在30~34学时之间,即四个学期共计120~136学时,更有甚者,有的院校体育课设置不超过60学时,体育课课时被以各种理由削减或被其他学科挤占。究其原因,与领导重视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各院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侧重点仍有偏颇之处。许多院校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运动队的水平上面,从而忽略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因为运动员、运动队出成绩可以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正常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曾经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真正使体育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纲要》规定的学时要求,为全面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二、“三自主”实施困难
《纲要》第九条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虽然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能尽力实施“三自主”教学,达到《纲要》的要求,满足学生日益上升的体育需求,但受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系统、学生自身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协调等因素的制约,“三自主”的实际落实有很大困难。
在“三自主”方面,第一个自主“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最容易实现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个自主“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专项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多存在于50岁以上的教师中,让他们根据《纲要》的新要求实现转型,从教学大纲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而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个自主“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是执行中最困难的。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只是一种口头承诺,因为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也是其他基础学科课程安排最紧密的时期,若想全面落实“三自主”原则,必然涉及各学校教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将学生四年的课程进行综合合理安排才有可能解决“三自主”原则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目前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安排的具体情况,如果将第二个自主和第三个自主调整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校适当调配为辅”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是一种空谈。要想实现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真正衔接,首先要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更有甚者,极个别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其次,在解决中学阶段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对文化课成绩好而体能弱的学生应不偏袒、不放纵,不要为了学校的高考及格率而损害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中学时代是学生们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打不好基础,养成不爱锻炼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教育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实情况是:知识多、身体差,课业负担多、身体锻炼少。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米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米、男生完不成1000米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在体育课上发生大学生猝死事件。因此,做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四、教师面临的挑战
《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确实,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要实现这八条规定还任重道远。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同时,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纲要》的要求。总之,在体育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方面,成绩不显著,不能全面落实《纲要》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满足《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纲要》自颁布实施已有六个年头了,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纲要》的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等等。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真正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才能使本《纲要》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2002
[2] 苏玲,张楠. 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3] 吴燕丹,王建军.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论文摘要: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课程则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怎样进行大学体育改革?怎样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是首要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质。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受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能用简明概要,生动形象,风趣多彩和逻辑性强的语言进行讲解,这才可以达到感染学生,激趣的效果,加上教师准确,熟练,轻松而优美的示范动作,才能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劲头。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改变传统授课观念和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溶入到游戏中。目前,体育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有些体育教师惯用“一统天下”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改变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又一重要方面。如能利用游戏将所讲内容要领充分展现采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去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其次,给学生一定的个人练习空间和自我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首先要加强大学学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潜力的挖掘。在教学项目上,大学体育应该加强非竞技运动项目,个人运动项目:易于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健身手段,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三、安排新颖、合理的体育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扩展知识,选择内容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学课程往往是看病治外,不治里,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熟悉教学业务,扩大知识面,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个性化需求中探索发展。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奇、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性的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赋予变化的体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课堂上要适度地给予学生“自和”自由度”,让他们在自觉动脑筋的学习过程中练习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灌输教学,从而达到学生愿意学,自主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氛围融洽,教学充满乐趣。
四、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贯彻高校体育“人文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必须引起重视。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用脑子”,新疆大学副教授王珏瑞,形象地形容现在大学生在上体育课的状态是“不用脑子,把身子带来,听老师发令,学些简单动作就行了。根本不用脑子,不思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清华大学马新东副教授表示:目前不少体育教师已开始意识到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体育环境的效能,提出将人文精神贯彻到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体育社会实践及人生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构建既具有引导作用、又切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
(二)明确“健康第一,体育育人”指导思想
中国依然在强调“竞技体育”的时候,“快乐体育” 这一观念很早就在国外兴起。大学学校体育应该把以前以追求体质的发展和技术的传习,转变为“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健康第一,体育育人”是指在基础性、娱乐性、多样性、健身性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设计和继承传统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热情,使之形成健身的意识和行动。当前,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已随着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应当明确“健康”、“育人”的结合教育模式。
(三)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一方面,任何课程包括高校体育都是以教材为中介。所以,改革体育课程体系首先要改革教材,避免教材的老化、繁多,教材要适合时代要求,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有待改进。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是体能和技能测试内容单一,评价工具也仅仅是纸笔考试、体能和运动机能测验,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学校可以就体育课程相关的评价内容和工具进行改进和完善。
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全面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意义影响深远。通过体育课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根据长期的教学与对相关政策指导精神的了解,提出上述建议。
参考文献
[1]彭冰.高校教育少不了人文精神[N].中国青年报,2006,08.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质健康测试 课余体育 关系
一、引言
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以下四个方面尤为突出:第一、学生体能(柔韧性、速度、耐力)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第二、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第三、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第四、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体力活动不足和体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育锻炼不够是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问题。在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学校体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现状
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效果却与其实施的初衷大相径庭,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各地各校只负责把数据上报给国家,缺乏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管。不少地方和学校领导意识淡薄,为了取得好的评价,允许甚至怂恿体育教师弄虚作假,直接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更多的部门或学校把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当作一项任务,只求每年把数据上报完成,却并未对学生进行反馈并提供锻炼指导意见,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育学习及锻炼完全脱节,等等。
目前,我国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全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家虽然建立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但也只是为了从各省收集数据,并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了解全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于地区、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监测管理体系及其与学生体质健康的互动,却显得十分脆弱。如何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合理、及时的管理与监测,如何把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和体质健康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的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并提出改进建议,如何构建地区、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体系等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虽然目前也有一些相关的管理系统,但均未能充分地发挥与使用监管功能,在这方面亟需优化和完善。
三、当前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现状
纵观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除清华大学少数几所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均开设体育课外,一般院校只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体育课。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时数而言,一、二年级的总学时为144学时左右。每周一次90分钟体育课,这其中还包括理论课、风雨天的停课,教学中往往以传授体育的知识和运动技能为主,若使大学生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仅仅依靠体育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顾渊彦在其所著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认为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概念。大学体育不应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然而,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有组织的课余体育活动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实效不强,忽视了学校体育另一有机组成部分“课余体育”。
四、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与课余体育的有机结合
(一)理念引导:全校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首先,将每年学生体质测试具体研究报告及学生课余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呈报学校,以引起校领导及各级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依托体质测试平台,建立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让每位同学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最后,建立养生堂网站,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二)实践角度:氛围营造、制度约束、多管其下
首先,依托现有学校体育体育课及体育社团开展一系列的“阳光体育”活动。街舞、轮滑、花式篮球、养生八段锦、健美操、瑜伽等受场地局限性较小的项目进入学生生活区巡回演出;篮球、羽毛球、网球、排球、跆拳道、乒乓球、剑道、田径等项目通过各种类型的竞赛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其次,建立学生体育锻炼监测系统,在网络成瘾的时代改变学生已有生活习惯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必须多管齐下。再次,建立学生身体素质考核体系,运用行政干预方法进一步保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三)虚拟空间:利用网络建立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所需、所想
首先,建立论坛、贴吧,及时了解学生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各学院建立自己的“阳光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体育”平台,及时更新社团活动内容,特色社团活动视频,以此来激励各学院、各社团的争相发展。同时,还应完善网络教学模块建设。
综上所述,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并未发挥实际的效用;与此同时,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课余体育的重要性。因而,如何把学生从网络毒瘾中解救出来不仅仅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我们必须多管齐下,以期将我国高校大学生从网络中解救出来,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探计适应社会发展的析的体育教学模式。
“大学的牌子、中学的形式、小学的内容”,一直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突破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规津和特色的理论和体系。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人,高校体育教学必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进行改革。
1高校体育教学现存的缺陷
目前,大学教育体系将体育课设为必修课程,对增强学生体魄,锻炼提高体育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体育成绩的优劣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评优、毕业等。但在实践中,体育教学主要是围绕达标、考试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而进行。体育课是按“大纲”、“计划”授课的,因而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 - 2‑.’’岁之f可、兴趣爱好趋于稳定、集中、已不满足于被动的教学形式。更热衷于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课外锻炼。而现在体育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难以体现个性,很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却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体育课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科学性不强;体育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方法单调、陈旧,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体育课考试和评分方法不合理,重实践轻理论;不能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相配套的教材等,所以有必要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
2面对目前状况应采取的对策
2.1构建新的体育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的发展形势和体育教学的规律,新的课程体系应以锻炼和养护学生身心为主体。理论部分除在概论教学中注重选择有助于强化体育意识,培养兴趣和观赏能力的教学内容外,同时还应突出增加锻炼原理和养护原理的内容,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积极的体育意识,以保证理论教学的完整性,这是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延伸点。实践部分应在简化高难度运动技术为体育手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探讨编写多项运动技术的锻炼方法和养护法的教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提供完整的教学内容。这是把传习式体育升华到现代科学体育教育层次上的递进与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已着手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清华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从学期开始,将实行更多体育科目男女合上。从明年9月开始,体育课程以必修形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体育课不分年级.只分高、中、初三级,学生可以从30门专项课中选择。简化体育考试,但毕业时应达到会长跑、会游泳、会武术一类的要求。他们认为:会长跑的含义不仅要求学生长跑成绩达标,还要求学生具有锻冻的主动意识,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量等。清华大学还将开发体育多媒体课件,引进现代教育观念。学生从运劫中找到乐趣,就会喜欢体育,喜欢体育课.这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总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只要抓住锻炼与养护的核心内容。就能保证大纲、教材与课程建设目标的一体化,符合当今提倡传授发展的知识体系,培养具有适应2I世纪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才能真正打破“以技术为中心的传习式教学体系’的旧格局。
2.2实现教学目标、大纲和教材一体化
从教育发展来看,大纲安排的运动项目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会体育手段的问题,但为达到目的更需要运用体育方法。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在科技革命时代的教育,重视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传递和储存知识更重要。所以大纲重手段轻方法是不科学的,以运动的内容为主体也是不全面的。因为运动过程是消耗人体物质和能量的异化过程,是引起强身健体的诱因过程,而产生强身健体结果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运动后的恢复养护过程实现的。所以重运动轻养护的体育大纲也是不完整的教学体系,为此必须使教学目标、大纲和教材一体化,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2.3改革考试方法。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考试是课程建设的导向,过去考试重技评和达标,偏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各项体育技能。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对于身体条件不好,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造成心理负荷过大而引起负性思维,无益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体育考试应按强身育人的体育标准实施,即体育成绩应以学生的锻炼态度、次数,本人运动成绩进步幅度和掌握的体育知识为主要评定标准。同时教学考试改革必须重视考核学生应用体育原理、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体育综合能力十分重要,是实现科学、全面课程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
2.4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据了解,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固然有中学教育忽视体育的原因.但也和体育老师的业务素质有关。多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都是采用专业对口的定向化模式,在进人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时,就明确地确定了毕业后从事中学、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因此,学生的培养就框定在非常专门化的范围内.课程表现出专、窄、深的特点。不难看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难以将新思想付诸于实际,一是师资培训滞后于教改,二是师资素质不高。要想解决这二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组织教师研讨教改后的新恩想,其次在思想趋向统一后探讨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以确保教师既有新思想,又能掌握新内容,从而使教改的目标与内容融为一体。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索质,学雄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修、考研.拓宽知识a同时也要结合请进来和强化内部培训来共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实现课程建设总目标莫定高素质的师资基础。
3结论
3.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展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在国家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课程设计、大纲教材、体育考试、师资培训的整体进行改革是提高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主要措施。
3.2为真正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传习式体育课程体系,必须把早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革。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新的课程体系.开设若干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既满足兴趣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过程 延伸 可行性 公共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33-01
1 前言
1.1研究背景
大学生公共体育课是每所高校公共必修课,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未开设体育课程,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导致肥胖,形成懒散的生活习惯等。高校在取消公共体育课程的理由上大致相同或相似。
学习、论文科研以及就业成为很多大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最直接的原因,而且很多学校在大三大四取消体育课程也是出自于考虑学生学业或者就业问题。强健的体魄是做好一切事物的保证,体育教学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反应速度和思维活跃灵敏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在大三大四取消公共体育课,导致学生体质下滑、抵抗力下降,形成各类疾病,妨碍学生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科研。在大三大四取消体育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3选题目的及意义
根据现阶段存在的现实状况,分析取消公共体育课程的原因和利弊,旨在为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思想价值观。
体育教学过程不仅在身体健康方面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是培养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体育教学过程在大三大四的学习中的延伸对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科研和踏入社会就业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该方面的研究也迫在眉睫。
2 结果与分析
2.1学校教学理念使体育教学过程延伸受到阻碍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访谈得知,全国很多省市高校都在大三大四取消公共体育课程,而且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行为,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难以改变,使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的延伸受到极大的阻碍。
学校考虑学生在大三大四学习任务繁重,并有毕业论文需要完成,同时大四学生还需要面对就业问题。
长期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和一个学校的教学安排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行为,学生接受教育信息主要受学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2.2教学效果也是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延伸的重要因素
体育教学过程本身是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身原有的技能基础上充分运动体验乐趣;并能使学生在向新的技能水平挑战中体验乐趣;最终使学生在技能习得后进行战术和技术创新和探究中体验乐趣。乐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和保证。
通过了解发现,很多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够,首先是因为没有基本的技术和技能,不能达到发展运动爱好的水平阶段。追其原因,主要是在大一大二体育课期间没能学习一项技术,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是敷衍过关,导致在开设体育课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形成没有必要继续开设体育课的思想。
2.3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是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延伸和发展的因素
全校性体育课全部由体育学院专业老师担任,体育学院专业课程多,教师任务繁重,加之公共体育课学生多,课时多,师资有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部分教师个人专项技术水平突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零基础学生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一项能和同学交流的技术,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2.4地区差异和地理环境阻碍教学过程的延伸和发展
海南省地处热带,夏季时间长,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致使很多学生不愿意进行室外体育活动;冬季阴雨天气较多,也不宜进行室外体育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来看,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场地场馆以室外较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多场地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2.5学生主体意识也是影响教学过程延伸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体意识是影响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对自我体质和健康状况的认识关系到体育课程的质量,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也是影响体育教学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3 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1)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观念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延伸和发展,学校是否重视体育课程是体育课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直接影响因素。学生在选择自我喜欢的项目的前提就是学校首先安排体育课程,而海南师范大学现实状况是学校在学生大三大四期间未开设体育课。(2)学生在大一大二体育课上未能真正学习到一项可以和同学朋友进行交流的项目。(3)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体育教学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4)师资力量决定体育教学能否满足庞大的学生数量。(5)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6)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对体育课的重视度欠缺,不能认识到个人身体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3.2建议
(1)首先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理念,应该在学生大三大四期间开设体育课程。(2)加强教学监督,设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同时应该激发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时间内学会一到两项可以与同学朋友交流的运动项目。(3)学校和其它教育部门应该加强体育学院师资力量的建设,至少满足庞大的学生群体对师资的需求。(4)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等的硬件建设,尽可能满足学生体育课程需求,做到物尽其用,定期对已有的场馆设施进行维修管理和统计。(5)学校等应该开设体育知识讲座或者进行其它方式的宣传,从思想意识上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普及体育知识,加深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佩.辅助体育教学的有力工具――结构方程模型[J].学校体育学,2004,07.
[2]黄刚,肖雪武.浅谈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化作用[J].科技世界,2012,30.
[3]马春英.教学过程的三个延伸――兼论体育课堂中的素质教育观[J].体育学刊,2000,3.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9-02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各方面能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的重要途径。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对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研究,而作为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评价,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为什么评?评什么?怎样评?评价指标如何建立?事关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现状,然后针对现状设计一份专家调查表,运用德尔菲法对调查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再对相关专家和教师进行访问座谈法以落实浙江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二、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1.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改革现行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2.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化,它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刚要》的指导下,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目标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的机会,促使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内容的确定。利用德尔菲法咨询相关专家,将各专家对两两因素重要性判断,按A,B,C三个层次构建判断矩阵,再利用最小二乘的AHP方法来进行计算,最后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主要包括5各方面,即学习态度、心理评价、社会评价、《体育与健康》理论和运动能力评价,这5个方面又包括15小项具体评价内容,结果可见表1。
4.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方法的落实。以往的体育课程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注重终结性评价,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不仅注重定量评价,还要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重绝对性评价,还要重视相对性评价。不仅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的外部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以及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
5.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仔细研究《纲要》的基本精神,结合专家调查分析,最后建立了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如表1。在“健康第一”思想和《纲要》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了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这种新的评价体系既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充分体现了教育性、健康性、公平性、快乐性、现实性于一体,又充分强化了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由此可见,新构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夏惠贤.现代教学论基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浙江省教育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2002]228号文件.
[3]郭英,许砚田.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0-113.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和普通高校进行比较研究,找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模式 比较研究 问题和方法
一、绪论
任何形式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得以实现的,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区别,都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当代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之所在。高职体育教育也不例外,无论是高职体育教育定位,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通过体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才能实现。作为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应该具有高职教育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职业岗位和市场需求为核心组织教学,积极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相应职业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人才。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能力本位”,构筑“大体育”。形成运动技能与职业能力并重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实施“平台+专门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与利用体育手段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1]。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体育教学应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突出对职业体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核心是构建体育项目自主锻炼体系,基础理念是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方针。是“能力本位、行动导向、职业技能”等教学思想的内在统一。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
(二)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秉承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结合到体育教学中,其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2]。
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它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导的“技术教育”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竞技能力、提高运动技术的竞技项目教学为中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的理论,按照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3]。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特点的比较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体育教学特点的不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体育课教学采取学生双自主,即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教师。学校将体育课按体育项目分类,并将授课教师及其基本情况公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4]。在课程内容上以一个项目为主线,系统传授该项目的发展史、基本技战术,基本规则和裁判法,并以该体育项目为平台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化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高职院校体育作为必修课开课时间少,所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高职院校在体育课外组织了大量的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开展大量的体育竞赛活动,这种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是对体育课课时较少的有力补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好平台。
(二)普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在突出竞技体育的发展上形成的,所以它的教学目标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为主。国家对体育教学进行统一管理,采用相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进行教学,突出的是对学生竞技体育项目的培养和提高[5]。
教学方法上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首先讲解技术动作的要领和要求,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一定的动作概念,而后通过学生反复的练习,以达到掌握技术动作以及熟练完成。课程中就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
教学程序上,它是学生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排课列入课表,每周在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教师进行授课,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同,都是按照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以“三段式”为标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过程的中心是技术、技能的传授,动作技术的教授成为体育课教学的核心[6]。
通过归纳和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统一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以教授动作技术为核心,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四、高职体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高职体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都逐渐走向规范。体育课程教学也一样正在逐步规范中。但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值得去研究和改革。
1、师资力量是制约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瓶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大部分是原来普通高校调入或转型过来的,他们熟悉的教学模式都是普通高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虽有一些形式上的改变,但从本质上来讲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且对整个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改革方向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统一的认识。
2、现有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教材的内容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3、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课程教学严重缺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体系。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要想达到上述体育课程目标,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4、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不能适应高职体育教学的需要。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只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技术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评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二)解决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问题的对策
1、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特别是加强现有师资的思想转变,加强理论培训学习和改革研究,使得他们从思想上和理论上认识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特点,明确要求,改变以往普通高校的那种体育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