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事故发生率正逐年降低,实践证明,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仅受企业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影响,还会取决于煤矿企业整体人员素质水平。因此,提高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培训强度,提升煤矿企业职业教育水平,能有效的提高我国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降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成本,巩固好我国煤矿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
(一)上岗培训
上岗培训是煤矿企业每个新员工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榱税镏新员工尽早的适应公司岗位,全面的认识公司岗位职责。新人上岗培训效果能直接影响到后期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1.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煤矿工作是一个高危险的工种,有些岗位职工的安全操作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煤矿挖掘工作的安全管理。因此,为了打好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企业应该从新员工的上岗培训开始,将安全法律、法规和案例融入到新员工的岗位培训当中,反反复复的强调和重复安全管理在煤矿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大量违规案例和大量安全事故的宣讲来促使新员工建立深刻的安全生产意识。
2.新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
在煤矿工作中,员工的操作水平决定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效果。为了改变新运功文化素质低、安全常识少、自我保护能力低的现状,煤矿企业培训者应该在培训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案例与分析向适应、情境教学和提问讨论联合一起的教学方式,积极的调动新员工的学习兴趣,提高新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水平。
3.新员工的实践能力培训
新员工在上岗之前都不具备实践操作经验,其对煤矿工作岗位的只具备基本的技能掌握和安全认识,井下作业的操作能力较低,井下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也较低。因此,通过新员工上岗前的实践培训来提高新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在职培训
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矿企业安全资格证复训、外出脱产培训、特种岗位职业培训和复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以及企业岗位技能加强培训、通风安全管理培训等。
二、对提高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水平的建议
(一)注重培训效果,树立知识就是财富的培训理念
目前我国职业培训主要以考试成绩的方式来衡量培训效果。因此,很多培训师会过于注重培训成绩分数而忽略员工的整体培训效果考核。有的时候,培训知识分数成绩并不就代表了该培训的效果好,还应该要加强对职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考核强度,促使员工通过培训学习将纸上操作理论转化为现实操作能力。各煤矿企业培训管理者还应该在培训当中向员工灌输知识就是财富的学习理念,激励员工在公司规定的培训课程中学习外,还要通过自学等方式额外拓宽自己的知识路径,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用人单位的煤矿企业也应该从薪酬福利规定上激励员工自身进行不断的学习,对学习成绩突出、工作贡献较大的员工给予奖励,让员工认识到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二)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培训师是既当生产者又当验收者,大部分的培训师在培训工作结束后,为了突显自己培训效果的优异性,会采取比较容易的考核方式,或者是出一些比较容易的常识问题,给考生回答和考试。这样,参与培训的考生就能轻易的拿到高分成绩,认为自己的培训效果非常好。但实际上培训的效果并不能满足煤矿企业的生产需求。也收不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因此,革新目前的培训考核方式,让企业单位的管理者作为考核验收者围绕培训师的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来拟取培训考试题目和采取实践操作的考核方式。如此才能体现出培训的真实效果,保证培训师的培训工作效益。
(三)明确职业培训要求,推行有偿培训
目前许多培训管理师和受训员工认为培训是花企业的钱,所以培训效果如何不关自己的事。所以,施教方和受训方对培训工作不重视,对培训课程也只是走走流程而已。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偿培训的方式,收取员工一定的培训费用,以培训效果作为培训师的薪酬依据,从经济学上提高培训双方的重视程度。另外,针对企业培训师的培训效益的提高,可以从培训大纲、内容、培训课题、备课工作方面对培训师的培训工作进行综合考核,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该项要求,则直接对培训管理师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以此来鼓励培训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三、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培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也具有局限性,对职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仍需要提高。为了提高我国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水平,笔者建议煤矿企业培训师英应该树立知识就是财富的培训理念,不断改革职业培训的考核方式,积极推行有偿培训的管理方式,注重企业培训效果。通过培训使煤矿职工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观念、培训学习理念,弥补我国煤矿队伍知识水平低的缺陷,夯实煤矿安全生产生命保障线。
【参考文献】
[1]刘岭. 关于加强煤矿职工安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职工教育,2012,14:93+95.
关键词:扶贫攻坚战;卫生职业院校;贫困地区
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七千多万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其中因病致贫是一个重要原因。云南省曲靖市扶贫办统计显示,曲靖市23.21万户79.91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有38436户,占16.56%;患长期慢性病的有7.69万人,占9.62%;患大病的有2.09万人,占2.62%。深化卫生职业教育培训改革,加强基层医药卫生工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职业能力,对于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实施健康脱贫十分必要。
1卫生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是加强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实施健康扶贫的重要举措
1.1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健康与脱贫
2014年12月,在江苏省镇江市世业卫生院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实施健康脱贫的基石。乡村医生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支撑”,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农村地区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和保证,是帮助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保障力量。乡村医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决定着困难群众治疗疾病、摆脱穷困的信心和决心,决定着国家脱贫医疗卫生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
1.2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亟待系统培训
近年来,云南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在边远山区老百姓看病就医得到各方救助、个人支付负担有所减轻的同时,却因乡村医疗人才紧缺、服务水平较低、设备短缺等,不得不到收费较高的县级以上医院就医或放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迫切希望通过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百姓,努力实现农村医疗卫生与城市同步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是提高其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1.3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有助于改善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云南基层卫生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总体水平不高,存在“引不进、留不住、养不起”现象。目前,云南还有96个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216个乡镇卫生院仅有一名执业医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曲靖市人民政府按照文件要求,委托地方医学院校为贫困乡村免费培训千名乡村医生,计划用3年时间为全市每个村卫生所培训一名45岁以下的乡村医生,分两期共培训3000名乡村医生,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缺医少药问题。
2深化卫生职业教育培训改革,增强培训实效性
2.1满足基层卫生工作者提高业务能力的需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2015年以来,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动承担了3期近1500名基层卫生工作者业务能力培训任务。培训工作按照市政府和市卫生局要求,紧密结合基层卫生工作者急需提高的业务知识、能力,突出实用性,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1)按照“培养实用型乡村医生”的总目标,结合曲靖乡村医生实际和当前基层卫生工作需求,组织专家为全市乡村医生编写了培训教材;(2)突出培养预防保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全科人才,在培训课程设计上强调“一专多能”,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基本药物合理应用、预防保健、全科医学、传染病学常见病多发病、急救等知识培训;(3)突出实践技能训练,集中理论培训结束后,安排乡村医生到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学习3个月,主要学习内科、儿科、急诊科、中医适宜技术,提高农村常见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2.2坚持医德医术教育培训并举,突出医德教育
结合当前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忠诚、干净、担当”教育活动要求,强化“医为仁之术,必具仁之心”服务理念,强调基层卫生人员是广大农民健康的卫士。要求参训学员不仅提高医术医技,还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识到医德医风建设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是关系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窗口形象的基础。
2.3分析基层卫生工作服务质量现状,突出服务意识培养
学校教师在向乡村医生传授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指导参训学员从改进服务态度入手,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舒心的服务;从提升服务水平入手,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农民群众医疗安全;从改进服务规范入手,按照国家规范,按质按量规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改进服务行为入手,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降低医疗费用,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消除从医牟利的念头,清白做人,廉洁从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乡村医生真正成为农村贫困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2.4规范培训管理,提供经费和设备保障
为实施好千名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市政府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的学费和生活补助。学校组织相关处室安排部署管理、教学、生活等事宜,在人力、物力上给予绝对支持;同时组织教师编写了一套内容适宜的乡村医生培训教材,供乡村医生学习使用;安排专职班主任对乡村医生进行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印制学员培训须知、培训情况调查表及学员对教师反馈评价手册;协调上课教室,安排教学计划及任课教师等,从“为学员服务”的角度出发,认真准备;为了使乡村医生培训期间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专门采购了床上用品及生活用品;乡村医生住宿在学生公寓,有舍管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固定就餐地点,每日免费提供丰富可口的三餐;对培训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专项审批,严格依照资金管理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培训前对培训经费进行预算,培训结束后及时向主管部门上报结算。
2.5加强校院合作,提高乡村医生实践技能
学校承担二十多天的理论培训和校内实训。培训期间,学员完成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诊断、预防、合理用药、急救等临床理论课程学习,之后根据学员要求与培训实际,在课余及晚上增加全身体格检查等诊断实操课程。理论培训结束后,学校与各县、市、区医院联系,制订临床实训教学计划,建立督导制度,定期深入各培训点,督促、指导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与临床实训教学点共同建立学员管理制度,加强培训项目管理,对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估,达到培训要求的学员发放培训合格证,培训不合格的学员重新参加培训。理论培训提高了乡村医生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基层适宜技术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等知识水平;通过安排乡村医生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学习,提高了其基本医疗实践操作能力。
3卫生职业院校要主动为贫困地区实施健康扶贫担责
3.1卫生职业院校要切实履行好人才培养基本职能
卫生职业院校不仅要为地方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医疗卫生人才,还要紧紧围绕国家扶贫工作需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教育,主动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实施健康扶贫担责,发挥卫生职业教育在国家扶贫攻坚战战略中的作用。
3.2卫生职业院校要在实施卫生职业教育扶贫方面有所作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管理和劳动教养工作的通知》(国发[*]4号)精神,为继续办好监狱系统的特殊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罪犯的文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向社会输送遵纪守法、有文化、有知识、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罪犯的文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一项对特殊对象的特殊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根据《监狱法》关于“罪犯的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的规定,各地及有关部门和监狱系统的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对罪犯的教育工作。监狱所在地的教育和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把罪犯的文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列入本地区的教育和培训规划,在有关计划安排、参加有关会议、阅读文件、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教研活动、培训师资及教育设施建设投资等方面,为监狱教育与培训工作提供便利,解决困难。监狱的学校应当建设教学场所、设立教学机构、建立教师队伍,为教育与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根据《监狱法》的有关规定,对罪犯的文化教育,应以扫盲、小学和初中教育为主。对成年犯教育的教材,应选用经国家教委审定、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组织编写的文化教育课本;对未成年犯教育的教材可以采用普通中、小学课本。有条件的监狱可开展高中教育。申请举办高中学历教育的校(班),须经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报省(或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高中教育可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成人高中教材。对于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罪犯,鼓励其自学,并为他们参加社会举办的刊授、函授、业大、电大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供条件,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监狱设置考场,经考试合格,按规定发给相应的学业(包括学历证书等)证书。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协助监狱部门做好这一工作。
三、对罪犯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根据监狱的生产需要安排,同时考虑罪犯刑满释放后的不同去向和社会需要,开设各种周期短、投资少、实用性强、见效快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训班。有条件的监狱可与地方学校联合举办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职业培训中心。教材主要选用普通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的有关教材,亦可自行编写部分补充教材。
四、关于罪犯的文化考试、技能鉴定及发证问题,根据《监狱法》第63、64条规定,罪犯凡完成小学或初中文化教育课程或单项课程的,由监狱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考试,成绩合格的,按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单科结业证书。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有一定技术专长的罪犯,其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应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凡经考核鉴定合格的,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或主管产业部门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和《技师合格证书》;符合评定技术职称条件的,可以评定技术职称。教育、劳动行政部门颁发或由其授权监狱颁发的证书,社会应当承认。证书上不表明获证者的罪犯身份。证书按规定只收取工本费。
五、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和《监狱法》关于“监狱应当配合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机构,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的规定,教育、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家庭、学校等都应当配合监狱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切实帮助监狱部门解决未成年犯的文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六、目前,监狱部门的师资力量仍很薄弱,人员数量不足,且缺乏稳定性,与新形势下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各地教育、劳动行政部门应积极协助监狱部门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对专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组织进修,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定期分配一部分高、中等院校毕业生,充实监狱部门的教学岗位,并列入计划,形成制度;也可以有计划地委托培养一批师资力量,定向分配。监狱部门要重视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工作。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培训模式
一、农民工培训模式存在问题的研究
通过对农民工培训模式资料的搜集整理,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行模式还不成熟,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农民工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政府等观念较落后,大都未认识到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从农民工自身来看,由于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就是卖力气,用不着培训,也没有时间培训;用人单位则把农民工的培训视为增加企业的成本或者担心培训后农民工跳槽使企业资金流失而不愿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投资;政府部门也不能将培训视为提高农民工个人素质、走出低技术陷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农民工转移就业而不是培训提高。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得农民工培训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2.政策设计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政府很多部门基于各自职责正在不遗余力地开展着农民工培训,但是由于标准不一、相互掺杂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很难规避个别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部分培训机构急功近利,实施培训时内容不讲针对性、师资不重能力、培训对象随意托等现象。孙正林(2011)认为农民工培训政策不够完善.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可是由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使得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农民工培训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大多冠以某某工程、某某项目来推进,而工程化、项目化的短期行为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长期性的要求。
3.教育与培训缺乏针对性
农民工培训内容、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古板且陈旧,几十年不变,而且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更不能有效预见市场需求而提前更新。王海燕认为目前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与农民工就业实际需求不相吻合。《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组认为培训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地瞄准市场需求开设专业,致使培训后的农民工难以及时就业,培训与促进就业相脱节。
二、农民工培训模式改进建议的研究
1.充分认识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政府必须认识到农民工培训对破解“三农”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企业也必须“以人为本”,增强用工责任,摒弃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赢取竞争力的思维定势。再次,使农民工认识到培训是一项必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培训可以摆脱低技术对工作的羁绊,拥有一技之长,进入更好的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完善农民工培训的制度设计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各地政府管理部门应系统制定培训计划,分门别类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行培训券等有利于农民工灵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和培训地点的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农民工培训的多元投入机制。
3.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根据本地实际和农民工需求情况,创新培训模式和方式,拓宽思路,选准培训目标和内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根据农民工的文化层次、技术水平、年龄结构、行业特点及作息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与培训方式。农民工培训要按需施教,注重实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
4.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培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培训针对性,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特别是要因地制宜,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设置专业,开展培训,使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培训中要做到以“量体裁衣”为原则进行分类、分层培训引导。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分化为小企业者、个体工商业者和普通打工者等不同社会阶层,其培训需求、方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就业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培训对象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层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吕小强.论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1(4)
[2]王海燕.关于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0(07)
[3]马嘉楠.新生代农民工半工半读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价值和可行性探究[J].问题探讨,2011(08)
一、培训形式和成效
蓬莱市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主体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开展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要求而开展的一种教育培训方式。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培训等。二是以农广校为主体开展的农民学历教育培训与技能培训。是针对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现状和文化程度,而开展的大中专学历教育和初农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三是以农业项目实施单位为主体开展的项目培训。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而对项目区农民开展的专题培训。农广校以其完善的体系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灵活办学的机制优势,已成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实施主体。
建校30年来,蓬莱市农广校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坚持“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的办学思路,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向下延伸到农村,开展农民培训,向上联合有关大专院校开展联合办学,举办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现已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大中专学历教育、转岗培训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截止到2011年底,已累计毕业中专学员3836人,大专以上学员1143人。共完成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30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5100人、农民创业培训500人、职业技能培训获证578人、绿色证书培训获证1943人。每年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50多场次,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虽然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二是基础条件建设缺位。农广校现有的校舍、设施等大多是建校之初建设的,多年来缺乏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硬件条件、教学手段亟待改善。三是培训任务繁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以后,现行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任务、教学模式、办学路径、方式方法、管理制度、教学质量都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四是投入不足。农民培训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一方面公共财力有限,无力全面顾及;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愿自己承担教育培训费用。
三、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思路、目标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根据农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需求,采取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常年性培训与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既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更要立足于更新观念、传播普及法律、文化、生态、卫生、市场营销等知识,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根据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现代农业的高度组织化,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办到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中,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农民职业教育深纵发展。
(二)发展目标
要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主攻培养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发展带头人三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特别是着力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农机能手、动物防疫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发展对策
1. 强化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事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门类众多,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政府统筹,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育的财政投入。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 建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由农业、人社、教育、科技、发改、财政、广电、涉农部门等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农业局。联席会议负责审查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教育培训资金;指导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协调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研究解决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 改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条件。一是建设标准化农广校多媒体培训教室,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固定课堂”用于学历教育、重点班和提高班培训。二是配备“农业科技直通车”建设“流动课堂”。利用车载设备将农民所需的大量技术光盘、录音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千家万户,放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三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村级站点建设,依托村级站点平台,组织农民收看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等远程教育网的网络视频,建设“网上课堂”。
4. 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培训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关键。一是选拔各方面专家、技术人员、农村能工巧匠组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讲师团,建立师资库,实行动态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选送教师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能力与水平,逐步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学、教研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和优秀课件评比,组织优秀教学能手讲公开观摩课,提高教师的授课艺术和水平;开展教学课件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课件制作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5. 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采取集中培训与进村入户、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常规培训与特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与内容,让农民学到知识和技术,学到掌握市场信息的途径,实现农民教育培训从就业型向创业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受体型向主体型的彻底转变。
一是开展学历教育。依托“百万中专生计划”,组织农村青年、新成长农村劳动力、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
二是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配合国家在农业领域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对项目区的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在项目立项时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通过招投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确定培训机构,按照项目方案开展培训,为国家涉农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开展阳光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行业,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制定培训规范、考试考核标准,按照培训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鉴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欧洲国家;合作发展
2002年11月,欧洲各国和欧盟教育(培训)部长聚首哥本哈根,重点讨论如何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问题,并通过了《哥本哈根宣言》。此后,欧洲各国普遍建立能力与资格框架,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移系统,制定共同的质量标准与原则,并陆续承认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成绩。2004年,英国资格与课程执行局组织专家综合31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分析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哥本哈根进程,并全面报道了职业教育培训为实现欧洲全民终身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为此,本文选择其中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潜能、合作发展成果以及优化措施等主要方面,向读者做一简要介绍。
一、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发展的潜能
一直以来,欧洲各国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培训在活跃经济和劳动市场、推进社会与个人发展、最终促成欧洲高新技术经济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和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00年《里斯本目标》和2002年《哥本哈根宣言》以后,欧洲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与社会合作者纷纷结合本国实际,相互借鉴学习,多样化地发展VET与终身学习策略。然而,正是由于欧洲各国职业教育培训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课程内容与评价标准日益分散,培训环境差异明显,培训方式丰富多样,培训对象与目标各不相同,职业培训既要满足企业雇主的各种需求,又必须为各种不同境遇的社会公民提供平等的终身学习机会,这不仅特别需要各个部门、国家内部以至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而且需要各种知识学习内容与技能培训形式方面的相互合作,不断调整VET合格证明的透明度与相互承认,促使欧洲职业教育培训一体化,为欧洲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主要成果
1.欧洲职业教育培训的最新进展。(1)不断提升初始职业教育培训(IVET)的品质。近年来,欧洲IVET的重点在于保持和改善其质量,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措施:首先,注意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培训方式建立各种灵活的连接。例如:改革VET教学法(奥地利、塞浦路斯、芬兰、瑞典);推进VET形式与课程的多样化(保加利亚、法国、波兰和葡萄牙);建立指导与咨询体系;开设职业定向课程,引导职业科目与青年人进入高等教育等。其次,注意吸引更多股东和当事人群体进入初级职业教育,并与企业和社会参与者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注意满足劳动市场需求,逐步提高WET的吸引力和灵活性。最后,普遍建立质量保证机制与合格证明框架,以确保IVET的质量及其学习成绩的透明。(2)努力扩展继续职业教育培训(CVT)。2003年,欧洲议会确定成人劳动人口参加终身学习的目标比例是12.5%,但欧洲国家实际平均值是8.5%。分析各国劳动人口参与CVT偏少的主要原因有:首先,老龄雇员(55-64岁)明显低于青年工人(25-29岁);其次,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机会远远少于大公司;第三,纺织行业职业培训仅占邮电/通讯业和银行/保险业的1/3;第四,企业雇员文化程度越低参加CVT越少;第五,男性参加CVT的比例普遍低于女性;最后,劳动场所实习培训仍有许多障碍等。为此,各国政府陆续制定政策并创造条件,其主要做法包括:提供经费支持;承认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鼓励人们参加非传统方式学习培训,积极扶持和扩展不同行业与部门的CVT。与此同时,社会合作者也在提供不同层次且内容多样的CVT。例如,英国联合学习基金会依靠行业联合,超越工作场所的学习障碍,资助和担保各种非传统环境的职业培训;荷兰则有公司专门鉴定工人以前取得的合格证明与专业培训成绩。此外,欧洲各国都非常重视中老年劳力(55-64岁)的继续职业教育培训。很多国家正在调整劳动市场政策,取消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年龄,努力为老年雇员提供更多的继续培训机会和工作岗位。
2.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包容。提前离校的学生、妇女、移民以及经行业重组后下岗的群体,由于处境不利、语言障碍、缺少经费、时间和基本能力,以及不能主动进入职业培训体系等原因,极有可能成为社会排斥的高危群体。为此,各国VET系统不断创造条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从而预防和解决了许多社会排斥问题。近年来,欧洲国家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以及非传统全民培训和基本技能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会凝聚力,而且增加了全社会劳动就业,提升了职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3.完善新课程内容,注重对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企业技能和信息交流技术的培训。(1)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广泛发展职业能力是VET改革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所有培训内容与形式的核心,而且与培训环境密切相关。为此,各国普遍强调劳动场所实习培训的重要性。其次,为了满足不同国家与行业的需求,欧洲各国正在模拟不同类型生产环境,整合多样性职业技能与知识,努力形成基本职业能力综合学习培训方案,并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特色。最后,许多国家充分认识职业能力发展与形成的能动性,正在倡导学员注意吸收各种非正式知识与经验“反射”,不断丰富职业能力与关键技能。(2)企业技能。企业技能不仅影响雇员的职业态度、品质与能力,而且是他们发明创造、独立承担责任和完成任务的基础。为此,欧洲各国已经把企业技能教育培训作为VET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继续职业培训机构,持续瞄准不同企业的特殊需求,主动提供多种培训内容与形式,并收到良好效果。另外,德国与比利时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继续职业教育,也包括各种企业技能培训。(3)信息交流技术
(ICT)。信息交流技术是职业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VET系统,都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制订具体培训计划与技能评估方案,并为公民提供ICT技能合格证明。有些国家已经把ICT作为国家初始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培训项目;有些国家规定雇员技能文件夹必须包括ICT技能说明;而奥地利和德国早已把正规与非正规ICT学习纳入职业教育。当然,从总体看来,欧洲国家ICT培训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有待不断转化与提升。
4.形成终身学习的新环境和新方法。(1)新的学习环境与方法。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鼓励人们自主参与批判性地思考和行动,有助于人们认同并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这种学习环境支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文化;关注学习者的需求与动机;尊重多元学习风格;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归属感。例如,丹麦于2000年改革职业学习管理体系与教师任务,曾在一些职业学院建立了开放的学习文化环境,支持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已经创造出许多自我管理或集体管理学习的范例。(2)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是提高VET教学效能的必要形式。欧洲许多中小规模企业围绕大公司,组织开发性学习培训,建立分享知识能力、协作培训成绩的共同平台。而学校教育与企业劳动实习场所的连接和平等交往,既可以保证学校安排充分的劳动实习和地区性信息和网络服务,又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区域性关系和市场信誉。在法国,优先改善学校本位的VET劳动实习,加强职业本科教育与劳动实习课时的密切联系,可以作为这方面良好实践的样本。(3)电化学习。电化学习是VET的有效辅助工具。它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材料,促进师生互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学习者克服空间或时间障碍。目前,欧洲各国VET系统正在积极推进各种电化教学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和相关培训形式的潜能,提高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的效益。当然,还有许多国家不能提供计算机辅助、网络终端和直接网络学习的机会,其主要原因并非是受到硬件与软件问题的限制,而是各类管理与培训人员缺少经验或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5.学习评价与认证。学习评价与认证是欧洲职业教育培训系统改革的关键领域。当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回应各种个性化学习培训形式,发展新的评价方法,促使正规课程与职业知识考查转向日常能力评价,建立与其他考试与评价系统相互联系的标准,增加各种职业技能及其合格证书的透明度和可移动性。有些国家政策已经承认公民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绩,并充分考虑相关认证的累计性和形成性。它们重视学习评价在控制培训质量、鉴定雇员优势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希望最终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并促使人们更积极地参与终身学习。当然,无论是通过正规、非正规还是非正式学习获得的能力,其评价与认证都必须严格考查学员定向培训的内容、质量、数量及其个人简历说明,并注意把握相同的标准。
6.质量保证体系及其改革。由于VET日趋分散独立,因此特别需要国家层面的质量管理。目前,所有欧洲国家都非常重视质量保证问题。当然,各国标准质量管理序列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ISO系列,有的是根据学校需求制订的QIS(如奥地利),还有一些国家则采用自我评价质量保证程序(如丹麦和荷兰)。考察不同国家的质量保证策略,主要是看它能否既快又好地促进VET改革。丹麦质量保证试验项目具有明显特点:(1)选择多个试验场所,形成工作网络,减少机构重叠与政策障碍,便于实践经验交流。(2)明确规定地方经验要在固定周期内向更高层次转移,并与师范教育和学校发展规划相互衔接。(3)重要质量问题则由学校、地区或部门顾问委员会以及国家决策者密切合作加以解决。当然,任何国家质量保证体系的改革,都应该充分依据欧洲合格证明框架(EQF),积极借鉴别国经验,才能不断开发新的质量保证工具与手段,完善质量保证机制,最终实现相互协调与信任。
三、优化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主要措施
1.相互尊重是良好合作的基础。相互尊重各自国家、部门、地区职业教育培训系统的价值观念、重点与基础,是欧洲VET合作发展的基础。哥本哈根行动计划,首先支持各成员国家根据自己的传统、现状、目标与速度来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培训。而欧洲合格证明框架(EQF)以及普通教育质量保证框架(CQAF),已经成为欧洲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多样性发展与和谐共存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和基本保证。
2.加强行动协调。《哥本哈根宣言》强调欧洲国家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当前,VET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继强化欧洲范围、改善透明度、承认能力与合格证书以及促进质量保证以外,需要欧洲各国相互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特别需要各国给予足够的重视,增加开放性合作,注意吸引各级从业团体积极参与VET教学改革,相互协调VET教学政策与实践研究,不断提升 VET教学质量。
3.不断增加新的手段,改善IVET质量。欧洲各国IVET需要制定更多系列措施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灵活性和吸引力;注意加强关键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的培训,增强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培训形式之间的联系;帮助所有青年人成功进入劳动市场,并帮助他们选择接受普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同时,IVET还要包容被社会排斥的群体,并在知识、技术与能力全部等级系列,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
4.促进公民参与继续职业教育培训(CVT)。面对社会人口老化、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劳动技能需求变化、技术革新以及信息交流技术的普及,欧洲各国需要不断加强继续职业教育培训,注意发现和跟踪处境不利的劳动群体及其就业需求,认证先前学习的各种成果(无论正规、非正规还是非正式学习),并通过经费奖励、创造更多学习机会等措施,鼓励人们重新开始学习,更多地参加继续职业教育培训。
5.注重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当前,师资培训与补充是欧洲国家VET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几乎所有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部长都认为,需要加强各类培训机构间的密切合作,不断改善VET教师专业技能。他们希望:(1)重新树立教师职业威信;(2)强调职业教育培训教师的企业经验;(3)增加教师培训课程的投入;(4)引入VET教师培训合格证明机制;(5)规划更具吸引力的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等。当然,各国教师培训策略还必须注意不同教学目标与职业的特殊需求。
6.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00年里斯本欧洲峰会要求各国不断增加人力资源人均投入。比较而言,欧洲与美国公立教育支出(5.1%)大体持平,但在私人教育投资方面,美国与日本明显超过欧洲。然而,职业教育培训作为长期投资的效益是可以预见的。为此,无论是政府、公共部门、劳动组织、社会参与者还是雇员个人,都有必要不断增加投入。与此同时,还有必要增加一些配套措施。例如:加强中央各部门合作;制定职业教育培训投资法规;下放资源分配权利;鼓励公/私投资联合办学;补贴和奖励企业和个人投资VET;保证各类投资的“合理性”等。
7.充分注意数据的和谐一致。适当的统计指标与可靠数据是计量职业教育培训进程的先决条件。然而,各国VET统计数据不仅缺少连续性和内在联系,而且也不容易存取,制约着欧洲VET合作发展战略。为此,有必要加强VET经费、基本技术与核心能力、高中以上VET以及CVT等数据的统计分析。
8.推进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欧洲国家适当通报各自VET进程,形成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是促进欧洲VET改革、最终实现里斯本目标的重要条件。然而,欧洲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市场政策仍然缺少有效的交流与协调。为此,需要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培训自我评价系统,及时反馈统计数据,为开放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条件。
9.强化欧洲劳动市场要素的作用。欧洲合作发展VET,已经在适量控制劳动力与学生流动、减少就业障碍并缓解冲突、开放欧洲跨国劳动市场等方面做出贡献,它是支持欧洲劳动市场健康发展的要素。欧洲各国应进一步鼓励所有职业教育参与者,根据欧洲合格证书框架不断提出、评价与完善各种培训方案,并提倡考察访问与现场实习,促进国家间职业教师的相互交流,积极开展双语教育培训课程等。
10.扩展欧洲VET信息网络。应当鼓励更多群体参加合作,并逐步建立和形成包括各级决策者、研究人员和特殊从业者团体在内的信息网络,促使欧洲VET各项政策与教学实践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得到充分的交流与利用。
参考文献
再夺湖北省职业教育培训课题
研究单位团体奖
文/特约通讯员 周大勇
日前,在2014年度湖北省职业教育培训课题研究成果评审中,荆门市技师学院陈卫民院长主持研究的课题《职业素养基本训练》获得省级省重点课题一等奖,彭彬林老师制作的课件《flash动画——制作逐帧动画》获教案、课件类一等奖,柴玉姝老师的《中职课堂师生冲突的校本研究》获论文类一等奖,学院连续五年获得湖北省职业教育培训课题研究单位团体奖。
近年来,荆门技师学院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围绕现代产业转型与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大了教研教改的力度,多举并措,教研教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是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学院贴近企业生产岗位,引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设计生产性工作任务,实现“教室车间化、学生员工化、课题产品化”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达到更好的教改效果,被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
二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学院经常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积极倡导和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通过视频、图片、声音、文字形象化地展现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传授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引领教师成长。学院定期组织教育教学课题研讨会、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际同行交流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听课、评课及优质课评比活动,为全体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和研讨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的热情,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营造了学习型、协作型的教师文化氛围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据悉,荆门技师学院今后将不遗余力地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打造一支教学教研水平都领先于同类院校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加快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获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和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文/特约通讯员 赵启文
近日,山西交通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公共管理系现代物流专业分别被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两个项目共计获得省级财政支持资金400万元,项目资金将用于设备购置、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
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期为3年,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企业与学院共促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步伐,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实现一体化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强化实践育人。
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成功,为学院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实训水平,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向山西产业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举办意大利高级服装创意制版研修班
文/特约通讯员 李文胜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服装行业技术人员的制版水平,同时加快提升世界服装大赛中国赛区选手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时装技术接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作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日前聘请了意大利服装创意制版大师卢西亚诺·迪纳尔多先生来校授课。卢西亚诺·迪纳尔多先生是意大利时装界权威的制版专家和资深的服装技术教育家,是著名时装大师费雷的专业老师,曾先后担任多家世界著名品牌制版总监。
关键词: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背景
纳米比亚全称纳米比亚共和国,原名西南非洲,地处南非高原西部,全国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1000~2000米,北与安哥拉、赞比亚为邻,东面、南面与博茨瓦纳和南非相邻,西濒大西洋。纳米比亚国家建立的时间较短,自1990年3月21日宣布独立至今,只有16年的历史。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纳米比亚面临经济形势的频繁多变,使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陷入重重困难,其经济格局的多变是由多种因素所致。重要工业领域或企业出现的培训不足直接导致技能型劳动力的大量缺失以及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私人机构数量的减少。与此同时,初中入学率较低,10年级和12年级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比例较小。总的来说,由于人力和资金来源不足,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效率非常低,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也较低。这就出现了一种状况,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年轻人能够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而接受培训的人员中又有大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培训,中途流失,这就使大部分公共教育机构的生均培训费用十分昂贵。
及时有效地解决培训、就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主要工作。目前政府已经有针对性地在以下几方面实施了行动和计划:(1)鼓励、授权私人培训机构开展培训;(2)成立纳米比亚培训局;(3)授予职业培训中心以管理权限;(4)对培训资金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培训税收体制用于技能开发的财政支持,根据培训实施的情况和效果给培训提供者、培训部门以资金支持;(5)对实施培训的地区和接受培训的学生数量大幅度提高,增加、改善培训机构的设施;(6)针对教育培训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进行课程改革;(7)建立和加强职业资格体系,对开展的学习和培训给予认证,同时加强社区培训中心、学校、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为了满足企业和社区对人才的需要,纳米比亚政府制定了“2030远景规划目标”,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是“2030目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30目标”中提到,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确保公共教育机构的建设,并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培训体系以解决青少年失业的问题。
2030目标
2030远景目标是国家实施多元化发展进程的一个综合表述,期望到2030年纳米比亚人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同等国家的水平,能够使所有可预防的传染性和寄生虫类疾病(其中包括艾滋病)得到安全有效的控制,人民的生活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其他有效服务,使纳米比亚成为一个健康、食品充足、安全的国家,同时,使人民的寿命延长,人口增长率保持稳定。
2030远景规划提出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着重强调在生产力建设过程中私立和公共部门中技能的需求与开发。生产力建设包括机构建设与重组、人力资源开发等,通过建立合理、稳定的政策环境,加速生产力建设进程,建立良好的法律体系、经济体制和社会准则,以此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并且适当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使其达到基本平衡,实现完全就业。
纳米比亚总统在“2030远景目标”的前言中曾提到:国家拟建立一套完全综合的、弹性化和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对纳米比亚人民进行培训,以使纳米比亚人民在迅速多变的全球化环境中占得先机。
因为纳米比亚将进入知识社会,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变革在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随处可见,必须要增加生产性建设投资,商业部门和机构将会越来越依赖教育和培训机构为其培养专门人才。
纳米比亚在实现持续、稳步和有效发展的进程中,必不可少地要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包括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以及政府的不同分支机构、私人机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2030远景规划的目标(1)开发建立一个多样化的、高效的人力资源与机构体系,充分挖掘人力潜能,提供高效服务,使人力不仅在国内地区乃至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使纳米比亚由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国转型,同时,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国家经济稳步、快速增长,改善纳米比亚人民的生活质量。
2030远景规划的战略决策(1)保持经济稳步、高效、可变性增长并具备较强的竞争性;(2)实现充分的、完全的就业;(3)为各级各类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4)在公共、私立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机构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共同完成政策的制定、计划的开发与实施等工作。
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目标教育和培训体系主要在初等教育与第三级教育之间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有效的、持久的技能培训体系,对年轻人和成人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促进个人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发达国家 农民 职业培训 现状
一、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培训的特点
(一)法国
法国农业教育可划分为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3个部分?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农业经营者或具有某项专门技术的农业工人?高等农业教育则是高中后教育,主要包括2年制的高等技术教育、4-5年的工程师教育和6年或8年的研究生教育?农民职业教育面向农民,讲求实效,不拘形式?
(二)美国
美国农民职业培训的目的是为农业领域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 “为养成勤俭耐苦、富有科学知识之农民”, 而不是培养升学者或专业研究者。因此, 学校对入学者的要求普遍比较宽松, 一般不对其进行入学考试, 小学毕业后欲学习农业者和年龄在14岁以上、曾经从事过或现在仍在从事农业工作且有志学习农业者都可以入学。
关于教学内容,从事中等农民职业学历教育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进行安排。从总体上来看, 它们的教学内容都很偏重职业课程的设置, 开设的课程中, 80%属于职业的农艺, 仅20%为普通教育课程。在农艺中, 又以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农场的经营管理等为主。讲授农业课的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 职业课程的比重比其他类从事中等农民职业学历教育的学校要少一点。实习是所有从事中等农民职业学历教育的学校设立的必修课, 且其所占教学时间也较多。学校4年的课程基本上以实习为主, 实习时间约占所有课程时间的一半。
(三)英国
英国政府在全国成立了16个地区培训中心。 并将高校、科研咨询部门和农业培训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英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力量,再辅以高校及科研与咨询机构,已基本形成高、中、初三个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等各种教育目标相互配合,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补充,分工相对明确、层次较为分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
(四)日本
日本的农业教育层次丰富,涵盖了高、中、初等各个阶段成员的教育,且各个层次的培训对象、培养目标都不同。既造就农业高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教学人员,也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及对城市在职人员或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短期农业技术知识转岗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都道府县不管经济发展规模、程度如何,都设有1~3所农业高中、农业职业大学、综合大学农学部。农业职业高中和职业大学招生规模都不大,严格按实际需求和就业情况而定,并由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管理,经费、编制、设施有保障,与区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教育市场化大潮中惟独农业职业教育是行业部门管辖并有财政、人事制度保障的。
二、我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很不健全,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职业培训无长期规划,无系统的组织。
目前我国的农民职业培训工作往往是以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出现,没有一个整体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和规划,没有按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工程”来开展。
(二)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我国可承担农民职业培训的机构主要有农业大学、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成教中心等。然而,农业类高校大多在大中城市,且仅招收高考成绩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县级职教中心可算是贴近农村的合适的教育培训机构,却也只是仅招生初中毕业生,专业设置也与农业技术无关,而且仅些年县级职教中心的精力大多放在了学生对口升学率的提高上;而作为在基层的乡镇成教中心,却在人力资源、经费、技术方面远远不能承担起农民职业培训的重任来,只能流于形式的每年到各村放几场科技电影。
因为没有专门负责农民职业培训的部门和机构,自然就没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导致这方面的人才匮乏。
(三)农村职业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虽然目前中央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自2005年起每年拿出100亿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但这部分投入分配到基层用于农民职业培训的却远远不足,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还缺乏制度保障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渠道。
(四)培训内容不切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流于形式,农民积极性不高
有的针对农民的职业培训,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安排,不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设置培训内容,使得培训流于形式。这样的培训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参考文献:
[1]田英,安宝洋.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农业经济.2015(01).
[2]刘艳珍.国外农民科技培训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