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教课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造价;案例教学法;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56-02
《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一课程特点决定《工程造价》教学时不应以抽象的理论推理为重点,而应把社会实习、实际问题解决、工程案例分析等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学生不仅要学习与造价有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把与造价有关的理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向的知识传输,形式僵化,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使学生对工程造价学习兴趣低下。加上授课时采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很好地反映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理论脱离实践,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些特点决定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必要寻求《工程造价》教学的新途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通过教师启发与学生互动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对知识技能的需求,确定教学讲解案例,教学讲解案例全部来自工程实践,把教学案例作为讲解的基本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灵活的形式,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研究、分析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对案例进行判断,同时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学习,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具备的特殊功能,为解决《工程造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对《工程造价》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教改研究,在《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拉近教学与实际管理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上课时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对造价知识的兴趣,增强对工程造价的感性认知,加深对工程实践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更加系统地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促进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工程造价案例库建设
对《工程造价》课程进行案例教学,应建立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案例库。案例库的建设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建设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案例应尽量出自工程实践,能正确反映实践所需技能。《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原理、方法,将来能够独立完成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造价工作。选择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案例,可以缩短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2.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案例选择时,应根据《工程造价》课程的知识体系分门别类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操作过程构造案例内容,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掌握分析和评价一般案例的能力。
3.案例选择时,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制定《工程造价》教学案例时,应以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围绕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以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操作为脉络进行案例组织。通过有效的设置案例,激发学生对工程造价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工程问题展开思考,对案例问题深入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案例问题解决方案,加深对案例涉及重点知识的认识,借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4.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综合性。图1为工程项目分解与造价计算过程之间的关系图。案例选择时,应同时考虑建设项目分解与工程造价计算过程之间的联系。案例要具有多个分析纬度,尽可能涉及投标报价、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编制等多方面的内容,注意将不同的造价计算方法和检核方法融入其中。案例的综合性越强,越容易引发学生对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5.教学选用的案例难度适宜,不能太难,也不宜太容易[1]。《工程造价》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学习,学生专业知识面比较窄,没有实际经验,如果选择的案例难度太大,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只能消极地等待课堂灌输。反之,如果选择的案例太容易,结果学生一猜便知,同样也会丧失学习兴趣。
6.案例应能启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选择案例时,应使案例在反映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对案例问题做深入思考,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通过《工程造价》课程案例学习,不仅系统地学习到工程造价知识,还能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深刻的思考学习。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建立有效适用的案例库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要想让案例教学法在《工程造价》的课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应注重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1.注重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工程造价》课程,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为了使学生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应重视案例教学实施前学生的准备工作,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提前布置案例任务,让学生在案例实施前熟悉案例内容,查阅案例相关资料。这样在案例教学时,学生不必再花时间看案例,且学生对案例内容已提前熟悉,查阅并掌握案例相关知识,能够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2]。在布置案例任务时,注意案例材料的选择,尽量将案例结论部分隐去。因为案例教学的目的重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绝对正确的答案,将案例结论隐去,可以避免案例结论对学生思维的导向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而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思维创造能力。二是可以在案例实施前,带领学生参观正在施工的工地,让学生对将要实施的案例有一个感性认识。《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是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带领学生参观工地,亲眼目睹工程施工的实施过程和造价的计算程序,可以加深对将要实施的案例环境和具体操作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案例任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往多是采取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不同教学的环节中,担任着导演与演员的双重角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随便发表见解,很难很好地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应对案例问题进行自由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水平,不受任何干扰地拿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
3.发挥好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导演”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讲解员,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把正确的工程造价知识教给学生,强调的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3]。而案例教学法采取的是不给学生下任何定论,不要求学生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重视学生自己通过资料查阅与思考解决案例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的思考讨论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思考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点拨。因此,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为了更好地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中应在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教师的“导演”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发言或讨论,有效把握课堂讨论气氛,防止讨论过于激烈或过于冷淡,以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课程中,采用案例法教学,不仅可缩短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还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将来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浩.工程造价管理案例法教学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1-12.
一、教学案的实施
美丽的本意是指看了舒服、实际有用。关于“美”哲学家与科学家有许多说法:美即有用、美在天人合一、美在于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统一体,艺术家的天才使个人的感受变得有条不紊,科学家的智慧使自然界的混乱状态变得井然有序。例如,门捷列夫把看来纷乱不堪的各种元素排列成令人一目了然的元素周期表、哥白尼把太阳系排列成以太阳为中心行星各行其道的星系。科学之美在于它发现自然界中的和谐。科学之美还在于自然规律的简单对称:牛顿定律、热力学定律、相对论的方程公式。他们在发现真理、创造有序的同时,发现和创造了美。我们认为“尊重生命、联系生活、自然生动、平衡生成”是美丽课堂的基本特征。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找到了营造“美丽课堂”的有效载体――“教学案”。“教学案”的核心思想是: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有目标、主动地高效学习,并及时反馈矫正,享受过程中的成功与发展的快乐。其主要有6个核心要素:学情调查、目标问题、合作交流、学能监测、反思评价和拓展提高。核心要素之间体现“整体、多样、联系、发展”的特性。
(一) 学情调查
美国教育学家奥斯伯尔曾提出“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或活动,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这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促进学生努力“拉齐起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让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起点,先查后教,促进因材施教。所以,进行学情调查是提高课堂效能的前提条件。例如,在上《二氧化碳》复习课前,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学情调查:高低不同燃烧的蜡烛,罩上大小不同的杯子,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蜡烛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如何判断蜡烛燃烧的产物?
(二)目标问题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上,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针对学情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疑难问题设置课内目标问题。问题设计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突出重难点。教师还要创设影响学习的情境,进行学习定向,以学定教。例如设计实验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讨论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三)合作交流
在新课程呼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探索的一大热点。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杭州师范大学马兰教授针对合作学习提出:建立互赖关系,聚焦小组目标;明确个体责任,确保人人参与;掌握社交技能,直面积极互动;鼓励公平参与,实现机会均等是合作学习不同流派的共同内核。合作,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内容。合作,不只是师生交往,还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是每个学生在合作小组中满足归属、自尊、自由和娱乐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易养成自我中心、自我封闭和不合群的孤僻性格,使他们失去了许多与外界接触交流的机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平台,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让学生进行有效合作。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地进入合作并积极进行交流展示。如果一个学生能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向同伴讲解、说明学科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则,那他就已比较好地理解了学科内容。比如有的同学发现高低不同燃烧的蜡烛,罩上大小不同的杯子后,有时候是高的蜡烛先熄灭,有时候是低的先熄灭,有时候还会同时熄灭,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当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困难时,教师要提示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提供学习支架,突破学习障碍;引导科学思维,体现事物的本质。如果提示学生思考影响气体密度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大小不同杯子里面气体的温度相同吗?学生可能会豁然开朗。
(四)学能监测
学习能力(简称学能)是一种迅速掌握学习内容并能持久保存的能力。它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三大核心要素,学习所需的逻辑思维、阅读理解、写作和空间判断等都有赖于这三种基本能力。监测是指监管并检测。学能监测是按照课堂教学目标编制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能与教学效果进行实时监视的过程,具有诊断、反馈、调节、激励的功能。
(五)反思评价
听懂理解了还不一定会用,及时了解自己,学以致用的课堂才是美丽的。我们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编制学能监测题,监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
学会反思与评价、自动调节,是成长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丽课堂必然因素。反思能使零散的因素结合成统一体,使个人的感受变得有条不紊,使自然界的混乱状态变得更井然有序。评价能使自己受到激励,改正不足之处。所以,运用“教学案”营造美丽课堂还要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对课堂教学效能教学进行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我们采用以下《学习效能监评表》进行评价。
表1 学习效能监评表
自主、合作、展评、监测、规范是学生学习效能监评的项目。各项总分为10分,共50分。自主是指学生对待课前学情调查了解起点、主动学习努力拉齐起点的态度情况;合作是指是否愿意帮助其他同学,乐于承担组内分工的工作,服从组长或任课老师分工,和睦互助,无蓄意欺侮、歧视、伤害同学的行为,为小组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并能为小组展示提出有用的建议、冷静面对组员给自己提出的意见,并能积极改正,也能客观指出组员的缺点,态度真诚,语言委婉;展评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或个人的展示和对他人的评价;监测是指课堂学习效果的当堂检测与分析;规范是指学生课堂纪律情况。
(六)拓展提高
存在多样性、差异性与自动调节功能是生态系统维平衡的重要因素。营造美丽课堂要根据学能监测情况或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其是否要进行拓展提高或者选择性的布置课外弹性分层作业。例如: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
B现象为 ;
C现象为 。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二、建立评价机制
以教学案的实施为载体,营造美丽课堂,必须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实现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在每个教室内,我们专门设有一块《学习效能评价表》,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小组长用专门的《班级小组长管理表》,课代表用专门的《教学案课代表统计表》,班长用《教学案班长课堂学能监评周统计表》(见表2)等进行量化登记,定期评出个人与小组之星,获奖团队或者个人定期由学校统一拍摄照片在宣传橱窗、校报、校园园展示。学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星级学生”评选,即“合作之星”“三自之星”“展评之星”“进步之星”“规范之星”评选和小组合作星级团队评选。目的在于建立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机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个小组都能为本组的荣誉而合作共进,让每一个组员都能感受到学习、成长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从而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身心。
表2 教学案班长课堂学能监评周统计表
评价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导向,以评促学、以评促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让每一个孩子在大成的“美丽大成,幸福成长”办学思想指导下,感受成功,享受成长。部分评比程序如下:
(二)对教师的评价
以“教学案”的实施为载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中对教师教学进行激励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设计了专门的《教学案教学评价表》(见表3),无论是学情调查,还是目标问题,抑或是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反映了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和评价教学案的运用情况。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极为有效的,而且基于这样的评价标准,无形中会促使教师自觉地去更新已有的教学观念,树立更为科学的教学信念,还可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全方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表3 教学案教学评课记录表
三、初步成效与思考
通过实施“教学案”营造美丽课堂,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整体风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先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通过交流反思变得主动开朗起来,上课抢着发言;原先学习后进的学生因被边缘化而产生自卑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因主动参与表述被加分受到激励,变得很阳光,学习也不断进步;学生对星级团队和星级个人展示情况特别有动力,每月橱窗宣传让校园充满着正能量。教师积极参与,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效能。许多学科教师,所教学生成绩从接班时的后面方队,提升到全区前面方队。启动前,学校教科室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曾做过一次前测,近期在中测中我们发现许多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预习环节;学习讨论;反馈检查
学案式教法与小组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盛行已久,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下,学案式教学和小组合作成为了我校教改时凸显的两种重要形式。在教改过程中发现两类方法完全可以相互配套,嵌入式地融合为一体,而且这种嵌入式的学案教法,既体现了学案教学以老师教变为学生被引导着学的特点,又结合了小组合作组内互助自助的优点,使数学课堂变得和谐、高效。在运用的过程中,我遇到过瓶颈、感到过迷茫,逐渐积累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新教法并不意味着与传统课堂教学大相径庭,而是摒弃落后的,结合先进的在融合中改进。所以,嵌入了小组合作的学案式教法,仍然要追求预习引入、学习新知、运用知识、反馈检查这几个教学环节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而运用这种教法时,这几个环节的处理可以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一、预习环节――因课而异各不同
预习环节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预习效果的优劣可以说直接影响教师导入的效果,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但预习环节的设置也曾经给我带来过不少的苦恼。提前预习,学生或者很主动,但不遵守要求,难以克制的求知欲使学生把完成全部学案当成课前预习,有时带着错误的理解去听讲,想转变已经形成的错误认知,难上加难。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预习,使课堂上的预习层次参差不齐。而不预习的话,就必须留出几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学预习,降低了课堂效率。
于是,我们发现,预习并不能一刀切,每节课都做,要因课而异,各不相同。
1.概念性知识提前预习
概念性的知识,比如,代数中的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和几何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数理统计中的样本、中位数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完全从定义出发,学习时要把握定义,定义的理解和运用就是一节课的重点,这时就要布置知识性的预习作业,比如,要求阅读课本某页,找出相关知识点。
如:立方根(一)教学时的预习引入环节:
阅读自学
(1)计算
①33=_________。②(0.1)3=_________。③求出1~10的立方。
(2)要制作一个容积为27m3的正方形形状的包装箱,这个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__________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__________或三次方根。记作“ ”,其中a叫__________,3是__________。
求一个数的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这样的预习设置,给了学生预习的方向,而且对于这样的概念性知识,教师在预批作业后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类比学习时,预设学习框架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很多是研究结构相似,针对不同的特点再得出各自的性质,因此,类比学习经常出现。而类比学习时,只要给学生预设类比的学习框架,引导预习就可以了。
如:实数的教学预习环节的设计:
阅读自学
(1)复习引入
①写出有理数的分类。(两种)
(2)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_________。
这样的设计,是学生以复习为预习,明确了学习的框架之后,为自主探究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学习讨论――合作交流兴趣高
学习讨论获取新知是数学学习的关键环节。小组合作在这一环节的作用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许多数学学习都是依照猜想发现―证明猜想―运用结论的研究过程完成学习的。那么,学生的自主猜想和证明猜想,就要以积极观察为基础,在大家集思广益、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才能探究出真正的结论。所以,学案设计时要注重结构,适时引导,结合学生的探究能力架设问题,最重要的是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学生因为学习需要而投入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收获、体会快乐,从而互相促进学习。
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的探究环节设计:
自主探究
探究一:
(1)如图,如果ABC≌DEF,试找出其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2)如果ABC与DEF两个三角形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即AB=DE、BC=EF、AC=DF、∠A=∠D、∠B=∠E、∠C=∠F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3)ABC与DEF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如果只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探究二:
(1)ABC与DEF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有几种情
形?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两个有几种情形?
(2)现任意画一个ABC,再画DEF,使ABC与DEF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你画的ABC与DEF一定全等吗?试一试
探究三:
(1)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三个条件,能保证ABC与DEF全等吗?我们可以分情况讨论,有哪几种情况?
(2)我们先探究两个三角形三边分别对应相等这种情况。
(3)将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这个三角形木架的形状、大小就不变了,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依照从定义性质出发(先符合六个条件)到以简化条件为目的的猜想,再到证明猜想,去伪存真的研究思路,通过探究自主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这一设计中,学案中的问题起到了引导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时学生各抒己见,通过猜想和画图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和否定错误猜想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保证运用的准确。
三、反馈检查――分层布置效果好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但不同的学生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不同,在组内发挥的作用和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不同。所以,在反馈时,要设计分层练习,以解决学生吃不到和吃不饱的学习矛盾;在小组合作评价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
这就要求,课前设计反馈检查练习时要重视基础,习题选择上要具有典型性、量力性、针对性和梯度性,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但要区别对待,尽量接近中考题型的难易比例。努力做到弱生保底、优生拔高。根据反馈检查的结果确定学生掌握情况,个性问题组内解决,共性问题在下节课的复习环节中解决。
关键词:课堂实效;课堂学习活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96-01
英语课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短板,高中学生面对自己薄弱的基础,学习动力不足,课堂缺乏生机。针对这种现状,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三体案”式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的“三体案”教学法是将学生的预习提案、课堂学案和课后的作业案结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一、预习提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带着问题进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受到学习基础和课业负担的影响,能够做到有效预习的学生就比较少了,许多学生上课时准备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化预习环节必不可少,预习提案是帮助学生做到有效预习的有力推手。
第一,在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及时将下一节课的预习提案发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预习提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提纲以及一些练习题,由学生自己设计,要求按时独立完成,做到预习规范。教师觉得学生完成有困难时,要适当指导学生找到突破问题的方法。当确实难以完成时,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或者是请教老师来解决,绝不能将问题拖到课堂上,也不要出现不预习的现象。
第二,教师在编写预习提案时,要富有弹性,设计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不断向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迈进,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预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提案不是简单的提纲,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并且要有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能力。
第三,把检查预习提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发现学生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及时微调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检查预习和复习的过程,或者以整体问答代替了个别提问,造就了个别学生“被滥竽充数”的现象,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
二、课堂学案,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学案的设计,是预习提案的推进和课堂教学的引领,既要有课时目标,又要有长远的教学规划。自主学习不是自由放任,只有制定课堂主线,教师牵着线,学生才能够像风筝一样自由翱翔,课堂教学才能高效。
第一,以教材为基础,回归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利用交际问答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利用背诵、范例临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积累词汇。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要培养学生了解构词法,扩大词汇量。在高考英语中,阅读和完型填空在试题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英语教学中十分关键的部分。
第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善于交流的能力。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倾听。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发展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真正将英语学以致用。
第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围绕课堂内容展开,并且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想象空间。在情境展示时,教师要转变观念,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第四,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文化意识的渗透。如果把英语教学单纯地理解为克服语言交流障碍,而忽视克服文化障碍的话,那么它的教学成果是很有限的。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把文化交流纳入进来,让学生把英语学习当作了解世界的窗口,在英语阅读中了解励志的一些名人逸事。高中英语教学,不要局限于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上的理解,而是将孕育的文化背景渗透进来,将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编写英语手抄报,听英语广播、英语歌曲,集邮等,使学生受到英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感受到英语的语言美。同时,通过了解中西方的文化民俗、风土人情差异等,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体味了异域风情,弥补了我们课堂的不足。
三、课后作业案,查漏补缺,完善师生的教学行为
课后作业案,既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的依据,又是学生自我检测的凭据。它是上一节课的完善,又是下一节课的导向,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一,课后作业案的设计要避免重复,在预习案和课堂学案中出现的题目不宜重复出现。还要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题目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富有层次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满足感和挑战性。同时要留白,满足学生自选题目的要求,也可以是学生设疑同老师交流挑战的平台。
第二,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能够贴近生活实际时要尽量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英语和实际生活的关联,产生快乐学习的感觉。
第三,强化写作训练,规范书写要求。高考英语的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一百字左右的短文,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化训练。在课后作业案中,要求学生选择准确的单词和短语,注意人称、时态等的正确运用,能够写成结构完整、意思明确的句子。
实施三体案式教学,各环节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并不是和部分教师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将教案印刷给学生而已。我们在设计各环节时,要考虑到每一阶段的特点,既不可逾越,又要关注各阶段联系,层层推进,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收获。经过师生的不断完善,三体案整理后将成为高考复习备考的宝贵资料。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装工程预算;项目化教学;教学理念
从我国的人才结构上来看,现在社会需要的大量高技能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大部分出自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怎样才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急需的技能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讲,进入高职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尽管这些学生在理论方面不尽人意,但大多数学生对于技能训练却有较大的兴趣。只要方法得当,经过合理的引导、适当的训练,完全可以在技能操作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使其在就业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中心来进行的。教学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主,集中表现为引入、讲解、提问、作业这一系列固定的程序,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理论实践分离,教学互动大多限于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已,缺少行为引导和能力训练。
1.2 评价教师的标准存在偏差。传统的评价教师的标准在于备课是否充分,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教学环节是否流畅,能否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是否齐全,课件、教具使用是否合理,忽略了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
然而,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干活的职业人而非能考试的读书人” 。知识可以传授,但技能却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大量训练。
2 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在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预算这门核心专业课程中,我们以项目化教学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在本课程项目化教学中,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据来选择或开发教学项目,而项目则根据工作过程来展开并完成,即通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创设“学习情景”,使技能训练职业化;并构建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自主化。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理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达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的。
在项目具体实施中,教师事先讲解该项目的有关难点和重点知识点,再根据项目的工作量、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6~7人为一组,每组按照“分析工程系统的组成―识读工程图纸―编制工程量计算书―去建材城询价,确定主要材料预算价―编制工程计价表―编制费用汇总表―完成工程预算书”的流程完成该项目。同时要求按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标准格式来编制预算。在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教师应从旁指导并监控项目实施的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2.1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重构教学内容,有效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远离职业工作任务和生产实际的弊端,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项目有机地融为一体。
2.2 引导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我们的项目化教学中采用的是开放式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协作精神和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和积累,并通过对项目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实现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突破。
2.3 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项目化教学所凸显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使学生可以明确、概括性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自己在所从事的在建筑施工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并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从整体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确立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并培养对自己职业的热爱。
2.4 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来自生产岗位一线的教师的介入,使项目化教学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引入了编制预算的丰富实践经验,在更深层面上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3 教学理念的调整
我们遵循这样的原则实施教学过程,通过分析岗位技能、知识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模块,配套考核方法监控教学目标的实施,加强过程性考核。
《安装工程预算》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专业课,前修课程为:建筑概论与识图、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与施工管理、建筑安装材料、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建设工程定额等,授课对象是工程造价专业二年级学生。根据职业活动的需求,明确了《安装工程预算》的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目标。
3.1 能力目标:
3.1.1 能识读一般的给排水、采暖、煤气、电气照明等安装工程施工图。
3.1.2 能计算简单的给排水、采暖、煤气、电气照明等安装工程施工图工程量;
3.1.3 能正确选择套用预算定额;
3.1.4 能进行市场价格询价、分析和确定安装工程主要材料预算价;
3.1.5 能正确使用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3.1.6 能编写格式正确的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3.2 知识目标:
3.2.1 了解建筑业常见的安装工程所涉及到的专业内容,了解安装工程的特点;了解安装工程预算的作用和意义;
3.2.2 熟悉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程序、编制依据;
3.2.3 熟悉人工、材料、机械台班预算单价的组成,掌握人工、材料、机械台班预算单价确定,了解价格分析方法;
3.2.4 熟悉《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2000版),掌握其中给排水、采暖、煤气、电气照明安装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3.2.5 熟悉2003《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表》第二册、第八册、第十一册;了解《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3.2.6 熟悉2009《江苏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取费计算程序;了解《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文)。
3.2.7 了解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格式要求。
3.3 素质目标
3.3.1 公平、公正、诚实信用
3.3.2 尊重事实,按章办事
3.3.3 深入研究、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标准,
3.3.4 坚持原则,敢于承担责任
3.3.5 耐心细致、认真可靠
3.3.6 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人为乐精神
4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具体的综合项目、教学模块设置如下。教学实施过程
4.1 教学内容及项目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4.1.1 项目从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符合认知规律;
4.1.2 符合工程造价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证书考试要求;
4.1.3 所使用的载体,便于开展教学。
基于以上原则,根据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本课程设置三个课内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项目一、编制某小区住宅燃气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项目二、编制某住宅给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项目三、编制某商住楼电气照明安装工程预算书
4.2 教学模块的确定:
教学模块根据项目确定,具体内容见下表:
序号 模块名称 学时
1 课程介绍 2
2 分析工程系统的组成 4
3 识读施工图图纸 8
4 安装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22
5 市场价格询价、分析和确定材料预算价 6
6 2003《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表》套定额、计算直接费、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内容及工、料、机单价的组成和确定 10
7 2009《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取费计算 4
8 按预算书的格式要求编制预算书 4
合计 60
4.3 项目课时汇总表
序号 单元标题 单元编号 学时 序号
项目1 编制某小区住宅燃气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1.1课程介绍 2 16
1.2分析工程系统的组成;识读施工图图纸 2
1.3编制工程量计算书 4
1.4上网询价,确定主要材料预算价 2
1.5编制工程计价表 2
1.6编制工程费用汇总表 2
1.7完成工程预算书 2
项目2 编制某住宅给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2.1分析工程系统的组成 2 20
2.2识读给排水工程施工图图纸 2
2.3编制工程量计算书 8
2.4去建材城询价,确定主要材料预算价 2
2.5编制工程计价表 4
2.6编制工程费用汇总表,完成工程预算书 2
项目3 编制某商住楼电气照明安装工程预算书 3.1分析工程系统的结构组成 2 24
3.2识读电气照明工程图纸 4
3.3编制工程量计算书 10
3.4去建材城询价,确定主要材料预算价 2
3.5编制工程计价表 4
3.6编制工程费用汇总表,完成工程预算书 2
课时
合计 60
课次
数 30
5 考核方法
在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检验教改效果,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方式。为此我们加强了过程考核。考核方式由过去以期末笔试考核知识为主改变为以过程考核为主,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的能力。具体的成绩分配如下:
5.1 考核要求
总成绩=平时成绩+项目成绩+理论考试成绩
其中:项目成绩= 技能考核成绩(个人)+ 课程项目成绩(小组)
5.2 各种成绩所占权重
5.2.1 平时成绩 20%:
5.2.2 项目成绩 50%。
5.2.3 理论考试成绩 30%
5.3 考核评分表
成绩评分(一级) 成绩评分(二级) 总分值 分值细项
名称 分值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 15 出勤 10
课堂表现 5
项目成绩 技能考核成绩 (个人) 35 项目1 8
项目2 12
项目3 15
课程项目成绩(小组) 20 项目1 5
项目2 5
项目2 10
理论考试 30
合计 100 100
5.3.1 平时成绩(20%):认真做好出勤率、平时作业的纪录,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5.3.2 项目成绩(50%):根据各个项目不同单元完成的情况打分。作为项目成绩的依据。因为在做预算项目的编制工程中,为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相互帮助,把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参与的,因此,项目成绩分为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个人成绩总分值为35分,小组成绩总分值为20分。
5.3.3 理论考试(30%):基本理论储备,培养职业人的理论素质。项目或课题所用的知识就是上课需要重点介绍或讲解的知识,同样也是重点考核的知识。
6 实施效果
实践表明,实行了项目化教学之后,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较好地掌握了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在三年级顶岗实习期间,能很快适应预算员的岗位要求,对编制预算不再陌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施工单位对他们的实际能力给与了较好的评价。这也是对我们教学成果的充分肯定。
这种模式符合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两案合一,先学后教,分层训练”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先学后教,分层训练”教学模式就作了很好的回答。“先学”和“分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两案合一,先学后教,分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特点和操作要领。
“两案合一,先学后教,分层训练”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基本结构一般有七个环节:板题、示标、示导、自学、检测、导学、练习。在这七个主要环节之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接下来的四个主要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紧紧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正因如此,每堂课学生的学习也就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1.板题环节。(1分钟左右)板书课题,简称“板题”,包括导入和板题两部分内容。
上课以后,教师先用一两句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或由回顾旧知导入,或由启发思考导入,或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半分钟。
2.示标环节。(1分钟左右)揭示目标,简称“示标”。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呢?(1)要明确具体、能够测量。(2)要准确、实事求是。即在广度和深度上应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随意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3)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内容不宜太多,一两句话即可,要便于学生理解记忆。(4)出示目标的方式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内容简单的就用一两句话口头表述,内容多的就用书面形式表达(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5)要始终围绕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
3.示导环节。(2分钟左右)出示自学指导,简称“示导”。
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教师有效指导的规律,即能体现“五个明确”(明确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的自学指导就是有效、高效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或低效的指导。
4.自学环节。(8分钟左右)学生读书或看书(自主学习)。
“自学”,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试验、发现难点做记号、模仿例题做习题等等。学生自学时,教师干什么呢?教师此时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组织教学,确保人人专心自学;二是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为检测做准备。(二次备课,为教做准备。)
5.检测环节。(8分钟左右)检测自学效果。
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之后就及时转入检测。教师先要弄清检测的目的、方法、内容和对象。检测的目的是了解学情、发现问题。检测的方法,一般以练习、板演为主,这样更容易暴露问题。教师在检测时,应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的对象。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可以把培优补差落实到课堂上。
6.导学环节。(13分钟左右)
检测是进入导学的前提或桥梁,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
(1)补充:教材上不足的,学生理解不全面的,教师要适当补充。
(2)更正:学生做完检测题以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学生的板演,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四看结果,五看规范。从这五个方面看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学生理解有错误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错误思路、原因给予分析、更正、指导。
(3)归纳总结:不要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要一类一类地讲、一步一步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即由这一道题或几道题归纳出理论知识,总结出解题步骤或规律,再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拓展延伸:教师既要把学生领进教材,让他们学得懂、记得住,又要根据教材的范例总结出一般规律,再用这个规律去指导实践,把学生领出教材,让他们学得活、用得好,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作用。
7.“训练”环节。(15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