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第1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一)、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数学教学语言。

从听的一些课看,首先的差异是数学教学语言的差异。有的教师语言简洁、有条理、有激情、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有的教师语言呆板、平淡,缺乏感染力。有效教学五种至关重要的行为是:清晰授课;多元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其中第一个行为就与数学教学语言密切相关,而后几个行为也离不开语言的作用。从口头言语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来说,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许多实验,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根据这一结论,教师上课时的目光、颔首、微笑、倾听或期待、满意或赞许等等,都会使学生从学习心理上受到感应和共鸣,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沟通交往作用。

2.数学教学具使用。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会经常使用教学具,包括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合理使用教学具,至少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我们调研的几节课看,大多能运用教具或学具进行教学,但是在组织使用的实效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用的目的性明确程度有差异、使用的时间适合性有差异、使用的过程科学味性等方面有差异。

3.多媒体技术使用。

有近1/3的课运用了课件,都是现成的课件。使用了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并没有达到比不使用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这样的效果。主要问题是:现成的课件基本是教科书的电子化,没有新的东西;虽然有菜单可选,但是教师上课基本按课件设定的基本程序走,没有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变化;可能正因为有课件依赖,对于课前的准备反而不充分了,不再考虑需要准备什么小黑板、卡片,不再考虑需要补充什么习题了。

4.板书的使用。

板书的地位和作用在数学教师的心目中、课堂上不是日渐提高而是不断下降。多数的数学课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板书,有的只有课题,有的通课不着一字,有的杂乱无章。

(二)、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

1.生活数学的理念。

多数课上能选用与现实生活联系的题材、情境,有的教师突出了联系实际生活导入新课,有的教师注重了学生探索知识时联系生活实际,也有的教师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引入诸多生活内容。生活数学的理念应该是现新课程诸多理念中在最深入教师心目中的,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是在形式上有这样的表现,实质的内容还有待提高。

2.探索学习的理念。

多数的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探索过程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想办法解决问题,接下就是全班同学之间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主要通过提问进行。也有老师通过猜想、验证、交流、对比、归纳等一个系列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从大体的过程来看,探索学习基本有个样子了,但是主要问题仍存在: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何时介入,介入的程度如何?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在教师预料之中的问题(即所谓生成),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是实现真正意义上探索性学习的关键所在,而我们现在的关键还没有明显的突破。

3.合作学习的理念。

与探索学习一样,合作学习也在大部分课上运用,基本是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有一些课上合作学习已经初步具有雏形,这主要源于教师的一以贯之的要求和训练。但是多数的课仍停留在前层次,合作学习没能用在必须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也每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态度、能力和习惯。

4.面向全体的理念。

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多数的课看不到教师如何通过不同的提问、不同的练习、不同的要求等来体现对学习有余力或有困难的学生的针对性引导和帮助,二是全体学生课堂上做作业的时间均不能保证,只有个别的课有3分钟不到的作业时间,这对于后进学生巩固知识是很不利的。

二、对策

1.加强师德修炼。

有效教学其基础是教师有优良的师德,师德高尚的教师,即使教学方法、技术等差一点,也能依赖道德的力量弥补这些不足,如果相反,则不可救药。

2.加强基本功的锤炼。

重点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具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机智等几方面的基本功。

3.加强学习、反思。

要把握教学方法的最新发展方向和程度,在形式上像了,更要追求在实质内容上有变化,能创新。特别如探索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如何提高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程度,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另外要注意的是,如何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优秀的东西,如游戏教学,直观教学,预习复习,等等,曾经在我们的课堂中大行其道,有很好的经验,到现在仍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使用。

4.加强效率意识。

如果课堂上经常不能保证充分的作业时间,要提高学习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或只能依靠课后加班加点。教师一定要学会取舍,什么是今天一定要讲的,什么是今天可以不讲的。千方百计省下时间,让学生有时间练习。

5.加强学科建设。

数学学科建设要有一整套规划,既考虑教师成长,也考虑学生成长;既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也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既有高校的课堂,也有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2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为巩固提升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建设成效,力争80%以上的学校达到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学校教育装备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要求配备),对目前各地教育装备情况进行摸底和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找出学校在教育装备环节中的薄弱之处,更好地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013年8月29日,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下发《关于转发无锡市中小学教育装备Ⅰ类实用标准和自查表的通知》,自查内容包括实验室、音乐美术室、图书资料室、体育场地设施和信息技术装备等5个方面。要求各校组织专门人员对学校装备情况认真进行自查,填写自查表。进入本次自查的小学有16所(含甘露学校,不含特殊教育学校),初中学校有14所(含甘露学校,甘露学校中小学共用部分设备),高中学校有3所,共计33所学校。经过对部分学校实地走访和与有关学校多次联系之后,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对自查表进行了汇总统计和分析研究。考虑到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是基础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实践阵地之一,其与师资、实验室并列为学校的三大支柱,是学校不可缺少的办学条件,本文选取图书馆建设为例进行研究。

二、标准依据

无锡市中小学教育装备Ⅰ类实用标准中,图书馆建设包括生均图书、年生均增新书、工具书、报刊种类、馆舍总面积、电脑管理系统、管理人员等项目。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的不同,各项目的建设标准也不同(见表1)。

表1 无锡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Ⅰ类实用(简明)标准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各校自查表汇总的数据和学校实地走访摸到的情况,我们把要分析的问题分成馆舍总面积、藏书量、工具书和报刊种类、管理软件和人员配备五大类。一是馆舍面积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新老校舍学校之间的差异,达标率为57.6%。二是部分学校在生均图书和年生均增新书指标上达不到要求,达标率是69.7%。三是工具书和报刊种类上还有学校不达标,达标率为78.8%。四是图书馆管理软件品牌较多,根据统计共有10个,这种配置不利于各图书馆之间开展交流活动。五是人员配备,每个图书馆均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达标率为60.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还存在馆舍面积不足、藏书结构不合理、图书管理软件品种多、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

充裕的经费投入是建设好中小学图书馆的重要保障。一是各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二是要在自查的基础上对照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Ⅰ类标准进一步梳理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列出缺项,对缺项进行资金预估工作。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装备专项经费和公用经费使用出台有关政策,要求教育技术装备购置费不低于教育事业费的8%,并在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各项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配备、更新和易损易耗品的补充。

2.做好改建计划

馆合面积属于硬性指标,场馆面积未达标的学校较多,说明一些学校当初在建设的时候,参照标准定得过低,导致后来无法改造。一些老校舍学校,要把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列入学校校舍改造计划之中,对馆舍面积、整体装修、配套设施等方面都要有所考虑,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场所。

3.优化图书结构

科学选购图书是优化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基本手段。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一直是中小学图书馆选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对新图书的购买,实现新旧图书配备结构合理;二是征集师生意见,图书管理员把出版社的图书目录下发给教师和学生,让他们根据需要选订,也可以组织部分有经验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现场采购;三是增加报刊种类和工具书的征订;四是适当配置数字图书;五是做好书箱剔旧工作。学校要组织力量认真清理图书,对不适合师生阅读的书籍,尤其是破旧书籍、盗版书籍、不良书籍,该销毁的要销毁,该封存入库的要封存入库,要分批分期补充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新书。

4.配备管理软件

建议全区各图书馆统一配备同一品牌的管理软件,通过创建一个“云” 模式下的开放、协作、互动、实时、高效的新型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打破目前各校图书馆管理软件参差不齐、数据孤立,上级主管部门无法了解各校管理情况的现状,将全区范围内纸质图书、期刊、数字图书的管理集中在一个工作平台上,动态实现区域内纸质图书、期刊、数字图书的联合编目、日常流通、查询检索、配备指导、在线预约、下载借阅、馆际互借等功能。

5.加强业务培训

我区对各校图书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是“人员配备齐,人员不变化,要求能达标,待遇能落实”。提高图书管理员服务质量的基本途径是进行图书业务培训。一是组织区级培训,利用重新组建新一届图书中心组的机会,把熟悉图书馆管理业务(分类、编目、读者服务等)的人员吸纳进新一届中心组,利用图书中心组的力量,每学期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主题,定期举办区级培训活动。二是以“内部导师制”为平台提升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一些图书管理员由于入门时间短,业务能力差,短期培训只能解决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但实际操作的特殊问题难以解决。通过选拔那些富有经验、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资深管理人员作为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和支持,使其快速熟悉图书管理业务,缩短从新手变成骨干的周期。三是充分利用QQ群开展网上交流,定期进行交流以解决同类学校中带有共性的问题。

四、结束语

今后,我区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队伍,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确保学校图书馆按标配置、运转正常、使用充分,使图书馆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恩德 .补长教育装备短板 发展体育艺术装备[J].浙江教育技术,2011(6):58-60.

[2] 朱婕.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督导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影响及促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43-44.

第3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教育,现状,薄弱,改善

引言: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硬管式的传统教育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改善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三角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现状

三角小学于XX年由东沟小学,小堡小学合并在一起,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为学校将木窗换为铝合金窗,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1个微机室,没有实验室和图书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XX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22台,3~6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2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6个班级,6个年级,分别为学前班、1、3、4、5、6年级,由于XX年没有招来一年级学生,导致没有二年级。因为现在学生人少,所以学校每两年招一次生。学生共105人(具体见表格1),以前学生有200多人,每个班级至少30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表格1:学生人数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师情况

学校有老师12人,2个领导,6个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语文和数学。全校只有一名英语老师,负责3、4、5、6年级的教学,是特意给三角小学派来的,来到三角小学已经有4、5年了。学校无专业音体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在缺少老师时,学校会在村里寻求高中学生作为代课老师。老师大部分住在牌楼镇中,每天上下班有专门的车接送。教师年龄在36~50多岁之间,最长教龄长达30年,最短教龄为XX年。工资2600~2700元∕月,过节时没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补贴100元。学校会逐年评选优秀教师,但评出的优秀教师都会被调走,老师的安排是轮流调换,调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据个人原因。老师在同一所小学最多呆6年,很少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三角小学里有一位刘老师,是6年前调来的,教学认真负责,经常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反映情况,刘老师实行一帮一原则,一好带一坏。(见图表1、2、3)

图表1:教师学历情况

图表 2:教师级别情况

图表 3:教师年龄人数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住在牌楼镇上,来回不方便,平常教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镇上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5~10个学生。学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题。

3、还有一种是父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

4、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管不问。一位老师说,农村家长与镇里家长重视程度相差太多,镇里家长重视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视程度不到10%(老师自己认为数据,不一定准确)。

(五)三角村孩子学历情况

因为由六年级升初中不需要考试,所以村里学生都能念到初中,但初中升高中需要进行考试选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较少了。村里每年都会出大学生3~5个,村里也曾出现过硕士和博士。

二、当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一)现状1:父母重视教育程度低

1、家长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据我们的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家长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2、家长采取“放羊式”教育

农村孩子上学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长因为工作或农活而无暇顾及孩子,老师只是完成上课的任务,课下一般很少管学生是否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散漫、不认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学生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演变为一个个具体到恶性事件时学校才出面干预。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3、留守儿童现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问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4、家长态度微妙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终究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

(二)现状2: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缺乏或不完备,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科目没有专门的老师,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现状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龄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

教师学历水平较低

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愿意来乡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一般都是专科、本科毕业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教学大多是兼职的。

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教师身体不适应

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教师教育待遇不等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想尽一切办法调到城区成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奋斗目标。长此下去,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如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统筹考虑?

三、改变教育现状的建议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经费挪用重点抓,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微机室,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帮助孩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平时家长应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虽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时与老师交流,常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帮助的。孩子教育从小抓起,从小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鼓励孩子向远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细心的开导他,及时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培养孩子的特长,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丰富课余生活,更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多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长与性格,能够更好的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

四、结束语

以上几点建议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2016年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小学团队情况调研报告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前的思索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研报告

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2016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教学视导调研汇报材料

2016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201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小学生家长陪读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村小学教育的调研报告

小学关于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的调研报告

[转载]袁贵仁就中职和中小学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接受专访

第4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课程改革自2003年开始启动,2004年在汉语系全面铺开,2005年民语系也进入课程改革,可以说5年多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在提高中深化,经过广大课改教师的积极参与,努力实践,课改实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在本年度内(5月和9月)由每所学校准备两节观摩课(不同学科或不同年级,小学主要就语文、数学、品社、英语、汉语学科进行研讨;中学就英语、语文、汉语学科进行研讨),课后进行说课、点评、观摩教师间互动交流等项目。各校对所承担的观摩课都能认真对待,课前进行集体研课、在非授课班试讲、再次研课改进教学设计等环节,实现以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校教学教研管理质量提升的宗旨。参与教师在活动中能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出了有改进价值的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努力探索推进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重视经验积累与交流,为大力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做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一)为了有效开展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教研室全体成员有计划的深入学校、课堂,与师生交流,了解教学情况,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及时写出调研报告,将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及时向局领导反映,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编制了《小学双语数学术语汇编》等,规范了中小学双语教学进程。

(二)组织观摩,树典型、谈经验,以点带面。今年3月在五乡巴扎小学、依玛中心小学,10月在奎镇一小组织了汉语观摩课,授课教师为与会者展示了出色的教学功底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六乡的阿米娜老师为全县汉语教师交流了自己在汉语教学方面的经验,帮助汉语教师解决了一些教学中困惑。

(三)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针对我县双语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教研室利用1月寒假、7月暑假组织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观看教学光盘、保教专题讲座,并通过笔试和才艺展示两种方式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使她们不断学习、感受规范的学前教育理念及方法,同时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互动交流,就主要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讨论,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培训,争取培训一次就收获一次。同时在民语学校狠抓校本培训,定期走访各学校汉语教研组,检查指导汉语教师有效开展汉语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第5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行思教育;质量提升;校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38-02

【作者简介】仓定志,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江苏盐城224005)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字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从学校校本文化实际出发,基于对教育理想和管理智慧的个性化追求,提出了“行思教育”的办学主张,以“促进师生发展而行思”为核心思想,通过行思课程、行思研修、行思管理的实施,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找到了一条智慧路径。

一、行思课程:凸显学生本位的个性发展

质量的落脚点是学生。学校把“以质为本”作为发展内核,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积极整合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彰显生本课程建设的个性。

1.文化课程走向多维立体。

一是提升“四色文化”融合度。在“四色文化”基础上开发出系列教材《红色童心》《金色童年》《绿园新语》《银滩情韵》,建成与之相辅相成的“四色文化馆”。二是扩大“四力行动”覆盖面。坚持“和谐德育”理念,确立“引领儿童价值成长,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德育内核,提炼出“感爱力、自信力、耐挫力、自控力”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点。三是探索“四建阅读”创新点。创建阅读基地、组建阅读社团、搭建阅读平台、塑建阅读品牌,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教育环境,探索出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课堂模式与指导策略,深入推进书香工程建设。

2.活动课程走向整体联动。

一是突出“少儿社团”建设。从学生的主体要求出发,强调“学生需要”,把少儿社团这一崭新的文化载体建设为亮点工程。二是丰富“五节两周”内涵。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校园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普周、节能减排行动周,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校园节日风采舞台,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活动天性,奠定了学生阳光成长的基石。三是探索“综合实践”范式,持续推进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各年级活动有方案、有过程、有反思、有报道,动静结合、校韧饨岷稀⒔逃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多个品牌活动项目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前期“1+1+X”自选课程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探索出各年级综合实践范式,目前正尝试研发综合实践校本教材。

3.特色课程走向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们紧紧立足学校优势项目,在做精、做优、做强上下功夫,使得校园足球、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校园足球捷报频传,科技教育独领,艺术教育芬芳满园,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在江苏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有两个节目荣获一等奖并参加全省优秀节目展演。

二、行思研修:践行师本自觉的研修方式

质量的起源地在教师。优质师资团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我们积极打造以教师为本的研修模式,营造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自我实现的良好环境,为教师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让教师研修走向自觉。

1.完善团队化发展机制。

以学科组团,由名师领衔,借核心带动,求共同发展,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流动的教师群体中,形成稳定的专业发展力量。一是做实教师社团。立足市级、校级“名师工作室”,完善“校区学科中心组―校级名师工作室―市级名师工作室”的三级名师发展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半亩方塘”读书社、“智慧树”数学俱乐部等教师组织在教师团队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统筹推进各校区、各学科的教师团队化发展。二是做新教研平台。利用校园网站,突破时空界限,组织开展“相约周六”网络论坛、“校区同台”在线沙龙等研讨活动。三是做活教研策略。举行“校际合作教研”,实施“项目集体攻关”,在凝聚教师合力的基础上促进集团师资素质的整体提升。

2.打造品牌化学科基地。

集团统筹,在各校区成立了相应的学科基地,牵头举行各年级各学科的合作教研,通过教材研读、课堂观摩、问题研讨、微型讲座等形式,促进校区、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在江苏省教研室和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江苏省小学数学特色教学交流研讨会中,我校以《关注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行思课堂・数学教学》为题作了经验交流,以“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为突破口,构建“行思课堂”五步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引起与会专家代表的广泛关注。

3.开辟共享式资源空间。

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科学统筹安排并整合物力、财力资源,均衡配置到各个校区,确保各校区各类硬件资源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优化校园网络环境,践行“互联网+教育”理念,以“一库四室”建设为龙头,不断创新实验室应用、江苏省“E学习”项目试点研究,保证各种教育装备的高效运行和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一库”是指学科精品资源库,“四室”是指电子备课室、特色项目室、名师讲课室和互动论坛室。在这样的平台中,教师把优质课例资源,包括典型教案、网络课件、备课资料、优秀题型等上传供大家分享与研究,同时又有效构建出教学研究的互动空间。

三、行思管理:完善校本特色的调控体系

质量的加速器是管理。我们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策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质量调控体系。

1.立足教学常规的基准。

让教学管理制度先行,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教学常规、教研组工作等制度,深入推进“教师阅读促进工程”“教师基本功提升工程”等,为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尤其是抓实、抓新、抓优“教学五认真”,重点是推行“五步电子备课法”。五步即教材解读―个人主备―资源共享―个性设计―教后反思,一人主备,全体交流,所有过程全部在网上实现,所有教案均上传至各年级备课室。下一轮的备课教师在此基础上再作取舍、补充和完善,有效发挥了资源的叠加效应。

2.把准科学评价的基点。

制定《实施素质教育考核评估细则》《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等全面的、可操作的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调控制度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从有效教学的需要出发,推行“四活化”检测规范,即活化命题方式、活化检测方式、活化检测内容和活化评价方式。改学校命题单一模式为多元综合模式,将笔试与口试、听力、动手测试等相结合,将学生自测、互测与教师检测相结合。推进学科能力抽样检测,成立各学科质量监控组,制定所有学科能力检测方案和标准,跟进各学科教学过程,在期中和期末对音、体、美、信息、科学等学科均组织抽样检测。对于学困生,各教研组都建立档案袋,填写跟踪表,详细记录学习情况,及时补差与辅导。

第6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上半年,政工科在工作上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不断改善教师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县教育局年度工作目标,努力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既有利于教师队伍管理,又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的培养。上半年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一)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继我县“323师训工程”完成师训任务后,按照省教育厅精神,又启动了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

(1)骨干教师培训。“领雁工程”全面启动并不断落到实处。2月份,安排好了省“领雁工程”教师的脱产培训和实习生顶岗教学工作;3月份,县“领雁工程”小学数学班28人通过半个月的理论培训和一个月的实践培训顺利结业,初中英语班22人也通过了两个月的集中培训任务,培训骨干教师共计50名;4月份,县“领雁工程”小学英语班开班;

(2)教师全员培训。一是由教科研中心采取菜单式和小班化培训方式。培训了382名中小学教师和381幼儿教师以及105名新上岗的班主任教师;二是由学校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培训本校教师,收到较好效果。5月份,在鹤浦小学举行了全县校本研修现场会暨师训站长培训班开班仪式,表彰了13所校本研修先进学校;

(3)重点学科培训。一是利用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英语等名师工作室深入基层学校进行深度蹲点培训,二是利用县研修团队。县研修团队的导师们到农村学校进行上课示范培训。

(4)各类专项培训。一是对三年内的新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二是对外来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三是师训站站长进行专项培训;四是对团队干部(班主任)进行专项培训。这些培训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奖励制度

(1)健全对名优教师的考核奖励。4月份,完成了“名教师奖励方案”出台的准备工作。摸清了我县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市名校长、市学科骨干教师、市双师型教师等有关情况,同时也了解了周边县市有关名师的奖励额和考核细则,现已制定出我县的初步奖励额;

(2)还出台了“关于开展象山县优秀教师跨校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意见”,充分发挥优质教师的应有作用。

(3)6月份,安排了对校长的年度考核工作,在7月份完成,评出了20名优秀校长。

(三)认真做好各项评选、评定工作

(1)3月份,积极开展市教育管理名师评选活动,推荐了市教育管理名师2名;

(2)4月份,完成创新学校管理校长论坛论文评选、论坛评选工作。

(3)教师职称评审是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1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这项工作,发出了有关通知;6月份,完成了教师职评的推荐、审核工作,并于7月18日进行了考试,公布了考试成绩。

二、加大力度,有序做好教师交流工作

根据县委文件精神,为继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进一步做好教师区域交流工作

4月份,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区域交流的调研活动,先后召开丹城城区义务段校长座谈会、石浦城区义务段校长座谈会两次、文峰集团班子座谈会及有关教师座谈会,进行教师问卷调查统计,写出了关于教师区域交流的调研报告;5月份,出台了《象山县义务段学校教师区域交流工作补充意见》,计划把石浦城区义务段学校教师也纳入教师区域交流之中;7月份,汇总好有关校上报的教师区域交流名单,丹城城区25名,石浦城区43名,最后确定丹城城区交流16名教师交流,石浦城区考虑到情况特殊,决定暂缓交流。

(二)继续做好教师支教工作

一个是城区教师到农村进行支教,拟订出了《象山县教育局关于城区学校教师支教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选派了6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22名上挂培养两年的新教师全部回到原农村学校任教。另一个是选派县骨干教师到四川青川支教。根据省市有关精神,3月份,选派了首期1名骨干教师赴四川青川支教,现已圆满完成支教任务,并顺利返回象山;6月份,又组织了第二期赴青川支教报名工作,并在8月中旬确定了支教人员,现已到岗支教。

三、确保需求,顺利完成教师招聘任务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招聘程序和办法,认真做好教师的招聘工作。

今年的教师招聘工作比较特殊,分为两次二类三种形式来完成。第一次为县内常规性招聘,第二次为宁波市特岗定向招聘;招聘时分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两类招聘,招聘形式为专业知识考试,教学能力 测试和专业技能测试(音体美学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师考)。根据师范类毕业生逐年减少的实际,招聘对象又有新的变化,今年除招聘象山生源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外,还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师范类、非象山生源的毕业生报考。结果符合条件报名的有443人,拟录用21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职教专业教师16人,学前教育55人。这些拟录用人员的体检工作全部完成。第一次招聘的毕业生已全部签订好就业协议书,完成了毕业生的档案检查、考察材料撰写及报到录用等有关工作,并全部分配好;第二次招聘的毕业生也安排好了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

四、城乡兼顾,顺利做好人事调配工作

教师调配的面比较广,量比较大。主要包括跨县市调动(调出去和调进来)、跨系统调动、城区内调动、跨乡镇调动、进城调动、新进教师分配等。今年城区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师需求增加,但又要兼顾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进一步加大了教师调配工作的难度。为此,我们首先充分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5月份,出台了《县教育局教职工调配工作意见》,从紧控制教师进城调动的数量,规定各校上报人数控制在在编公办教职工总数的6%以内,同一学校同一学科调出不超过学科上报数的50%;6月份,完成了度各学校教师需求统计汇总工作和教师进城调动、跨系统调动、跨乡镇调动、跨县(市)调动、城区内调动的有关统计工作;7月份,完成了教师进城调动考试工作;严格控制跨县(市)、跨系统教师调动,共调出57人,占比例1.2%,县外调进16人,至8月中旬整个教师的调配工作全部完成,总体上比较顺利稳定。

五、增强意识,整顿规范编外用工

编外用工管理关乎社会稳定,必须不断规范使用。一要严控数量,依法核定;二要健全制度,签好合同;三要落实待遇,缴好保险。4月初,根据县劳动监察大队检查反映,部分中小学在使用编外用工上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对此我们十分重视。在5月份,对系统内各单位的编制外用工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并做了具体的统计,对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了归类;在6月份,专门召开了编制外用工管理工作会议,通报了有关情况,还邀请县劳动局领导作辅导讲座,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强调下步整改的措施;再次,在会后加强督促,要求各单位整改到位。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各校领导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编外用工的使用得到进一步规范,有效的消除了一些后遗症。

六、突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教育,提升素养,对于提升教育的形象和战斗力显得十分重要。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德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继续在全县教师中广泛开展宣传、学习、贯彻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了我县教师职业行为五条禁令;利用余姚梁弄中学校长徐立科先进事迹,在全县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向徐立科同志学习活动,组织了“党员教师谈师德”系列活动,包括“我谈师德”讨论活动和“师德高尚我先行”论坛演讲活动。

2、开展评选活动,用身边的榜样教育人。积极配合教育工会,先后参与了评选优秀教师三项活动,分别是县百名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县百名优秀教师德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县“双十佳”(“十佳农村教师”、“十佳师德楷模”)评选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第7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异步教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122―04

一 引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1]寻求适合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要、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养成主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学习、工作的习惯与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同步教学模式下,因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大,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能否借鉴异步教学法的思想与方法,构建一种适合高职学生个体差异、能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课主要采用投影讲授与上机练习相结合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先统一讲授,然后学生上机练习。尽管教师和学生均对该课寄予很大的期望,也付出了努力,但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1 学生成绩两极分化

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据《计算机基础教育调研报告》中对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程度的最新调查显示:入学时真正已掌握大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占14%,学过但未达到要求的占36%,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占50%。[2]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2 教学效果差

因投影课与上机练习分开上,投影教学以满堂灌为主,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上机练习时学生主要模仿教材中的案例,学习好的学生做完案例后便无所事事,学习差的学生则做不完案例。由于只听或只练,形不成新的学习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仅能保持较短时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自学能力欠缺,导致整体教学效果较差。

3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课堂教学以课本为纲,不能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及未来工作需要,存在为考而学、学用分离的倾向。学习内容缺乏挑战性,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学习兴趣逐减。

4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学生在上机练习的时候通常只会模仿教师课堂做过的案例,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设计、制作有创意的作品。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解决,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发现,以上是当前高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急需一种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个别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教学实验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异步教学法,为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三 异步教学法

1 异步教学法的内涵

异步教学法是在班级教学的建制下,以学情为基础,使学生的个体学习与教师的异步指导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目标同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需要直接挂钩的开放的信息化教学方式。[3]异步课堂教学采用六段教学结构: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其实质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解决了班级教学中学生人数多与个别化教学的矛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和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了教学“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思想。

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

(1) 教学内容问题化。异步教学将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学以致用。

(2) 学习方式个体化。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使用“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步学习法学习,学习以“独学”为主。[4]

(3) 指导方式异步化。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的情况下,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方法和评价标准,创设一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思维特点和理解水平进行独立的个体学习的异步教学环境。

(4) 教学活动过程化。异步教学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以人为本,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交流,为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 异步教学在高职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对于同步教学,异步教学是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具体的实施需要有相关条件的支持。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行异步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课程方面

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对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学习内容需要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实用性,而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与生活实践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紧密结合易于生成多层次的良构和劣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实施异步教学的前提。

2 学生方面

在高中阶段,多数学校已开设过信息技术课,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理论与操作基础,教师不需要在基础操作上花费较大的精力。高职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性普遍较强,不愿受太多约束,具有根据自己兴趣学习的主观愿望。另外,学生来源广泛,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很大,若要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实行异步教学是必然的选择。

3 教师方面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无升学压力,教师因不受升学利益的驱动,有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普遍能够承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无偏爱和歧视,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具有良好的民主观念与作风。这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这正是实行异步教学的基础。

4 学校管理及设施方面

高职教师具有较大的教学自,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决定所任教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评价方式。最近几年,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投入,高职院校多媒体计算机房数量较多,除供学生正常上课使用外,还在课外时间开放,学生个人拥有计算机数量也逐步增加,为开展异步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 信息技术课程异步教学实验及结果

1 研究对象

对我市职业技术学院07级一年级4个会计电算化专业班的学生进行汉字输入、编辑排版、网络使用三个项目的测试,经统计,从中选择两个成绩无差异的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男生14人,女生31人)和对照组(男生15人,女生30人),每班学生45人。

2 实验设计及过程

(1) 实验条件及时间

实验组采用异步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信息技术课全部在多媒体机房内上课。机房内安装有投影设备,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对照组采用传统同步教学方式上课,投影课与上机课轮流上,地点分别在投影教室和机房。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任教,所用计算机设备和教材相同。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实验结果使用SPSS 14软件统计。

(2) 实验组教学流程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活动如表1所示。

3 实验组异步教学实施策略

(1)目标设计策略

同时设定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对同一项学习内容提出难度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学习“在Word中制作表格”的内容时,基础性的教学目标是“在文档中插入表格;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合并、拆分、删除、添加单元格;表格线条、颜色、字体的设置”,拓展目标是“除掌握上述任务外,能将表格与文本进行转换;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计算”。

另一方面,目标的选择要做到“指令性与指导性相接合”[5],明确各层次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对目标定位加以引导,在学生完成基本层次的目标后,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向更高一层次目标迈进。

(2)问题设置策略

异步教学实行问题化教学,即要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化为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指导学生按照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逻辑顺序,逐单元进行自主学习。刚开始时,先实行小单元问题化教学,将一个单元分解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适时地进行大单元问题化教学。

(3)教师指导策略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较多地介入他们的活动并及时反馈和辅助,提供铺垫性问题以形成学习支架,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达标。对程度较好的学生要以“放”为主,倡导独立学习,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公平的机会,让学生相互补充、完善。程度好的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后,可在机房内离座巡查,承担作业检查、辅导程度差的学生完成作业等职责,以缓解学生人数多而教师指导时间有限的矛盾。

(4)学习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纵、横结合评价法,即个人纵向和班内横向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以更好的实现评价的激励和矫正功能。纵向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与自已比”,把自己近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作前后对比;横向是选择与自己学习状况相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对基础差的学生重在评价学习态度和过程,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对基础好的学生则评价学习活动的质量和结果,激发提升自我的欲望。

(5)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教师使用E-mail、个人博客、班级网站向学生提供任务、资源,同时作为与学生交流反馈、展示作品的工具。将学生作品分类上传,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的成长和进步情况。创建虚拟学习环境,形成积极向上、互信互助的氛围。

4 实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综合考试成绩统计见表2。为检查两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两组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回收率100%。满意度划分为“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两组选择“很不满意”的问卷数为0。统计结果见表3。

六 分析与讨论

为避免其它无关变量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由同一个教师任教,安排同样的教学时数,使用设备相同,两组学生男女性别比例高度相近,实验前两组学生计算机基础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SPSS软件对期末成绩分析(见表2、表4)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成绩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5

根据表3中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统计可知,实验组学生满意度达到100%,且全部在“满意”程度以上,远高于对照组。这反映出学生对该课程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对异步教学方式是欢迎的。说明在高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使用异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七 结论

异步教学法为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它所倡导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念,符合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直接接轨的合格学生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但它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有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2007]14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EB/OL].

<省略/zwgk/2007-05/23/content_623645.htm,2007-05-23/2008-11-12.>

[2] 刘爱国,褚建立,马雪松.高职高专《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6):122-123.

[3] 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