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史记中的小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史记中的小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史记中的小故事

第1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学校事故中的学校责任

关于学校事故的发生及其处理问题, 近年来在报刊上频繁出现, 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从司法实践看, 一方面, 学校事故案件发案率及此类纠纷在增加; 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又没有这方面的具体立法, 所以一旦出现这类案件, 处理起来难度相当大。如何妥善处理好学校事故, 保证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秩序,已成为急迫的问题。

一、学校事故的涵义、范围从接触到的有关材料和案件可以发现, 关于学生在校发生伤亡事故的叫法很多, 诸如“校园事故”、“学生意外伤亡事故”、“学生伤亡事故”、“学校事故”等。前三种叫法都有一定的缺陷,要么界定过宽, 要么界定过窄, 且涵义不便确定, 本文主张用“学校事故”。关于“学校事故”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界定, 社会上的认识也各异。综合各类观点, 笔者主张学校事故的基本涵义应界定为: 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学生人身伤亡事故。这里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大中小学校,当然主要的是中小学校。这一概念应该涵盖以下内容: (1) 从时间上说, 有一两个时间段: 一是正常的教学、管理时间, 即每天上、下午上课时间, 包括晚自习时间、课间休息、学校安排的自由活动、课外活动期间及教师提前半小时到校时间。放学以后的时间不在此列。二是学校利用节假日安排的补课时间。(2) 从区间上说, 一是学校校园内(包括校办工厂、农场、企业等)。二是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场所。学生受到和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不当对待而在校外自杀、自残, 也属学校事故。(3) 从结果上说, 致使在校学生出现伤害、死亡、残废, 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精神失常等人身伤亡、心理失常等事故。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属于学校事故: 一是校内活动期问, 违反《刑法》或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 二是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 但未到学校办理报到手续, 或者已办理毕业离校手续、步出校门的; 三是走读学生到达校门之前, 或者放学离开校门之后的; 四是乘坐学校交通工具走读的学生, 上学时或放学时在规定地点与交通工具接触之前或者脱离之后的; 四是校内住读生, 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在校外自律活动, 或在规定的作息时间内未经批准擅自离校外出活动的(含参加校外单位组织的活动的)。

二、学校责任的类型、性质本文所要讨论的学校责任, 专指在学校事故中学校应承担的责任。按照学校承担责任的角度分为四类: 一是学校直接责任事故(学校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 二是学校间接责任事故(学校承担相应责任或连带责任) ; 三是学校无过错责任事故(依法分担相应民事责任) ; 四是学校无责任事故(学校不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在学校事故中承担什么性质的责任, 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未成年学生具有法定的受保护、以使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权利。这一被监护的权利在家庭里,自然是其父母(或由法律规定) , 当学生离开家来到学校, 如果根据已有的法律, 学校、教师不是监护人、不负有一定监护职责的话, 那么未成年的学生便处于无保护、无监护的“真空”状态, 而这种“真空”状态是有悖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一法理的。所以, 从逻辑上讲, 学生来到学校后, 对其监护的责任便自然从家里转移到学校, 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言自明的“默认”或“约定”, 是自然形成的事实性委托。基于这一点, 以现有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而否认学校对在校学生负有一定监护责任是行不通的。美国的法院判例有一句名言是“学校和教师具有家长地位”, 这无疑明确规定了学校和教师具有对学生监护的权利。在我国虽然当前没有一法律明确规定, 但学校对学生的监护权自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便被“默认”或“约定”地自然形成, 是无需怀疑的。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应把学校和学生、学生家长的法律关系定位在“部分委托监护关系”上。当家长把未成年的子女送到学校时, 就意味着家长已经把部分监护权委托给学校其行使。确立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部分委托监护关系, 从保护学生的安全和利益、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来看均是合理, 必要的。明确学校、教师有一部分委托监护责任, 既突出了学校作为教育、教学专门场所的独特性, 不致于因惧怕成为被告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也会使学校依据法律规定积极实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 尽可能地避免学校事故的发生, 更能使学校在发生学校事故问题时明确: 学校只在部分被委托监护职责的范围之内承担连带民事责任。[1 ]另一种观点认为, 学校不是在校学生的监护人, 双方既是教育与被教育, 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学校履行教育和管理职责, 虽负有对在校学生生命健康监督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但这种责任不同于监护人责任。[2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第一, 因为监护是民法上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定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是民事权利义务的结合体。它既表现为民事权利即监护权, 又表现为特定民事义务即监护职责或监护义务。只要监护人的身份不变, 监护资格没有丧失, 就不会发生监护责任转移的情形。依照一般法理, 权利可以由权利人依法转移或处分,而义务人对其法定义务的转移与处分在一般情况下法律是不允许的。第二, 监护权与监护职责也具有人身属性与法定性。监护的设立, 依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两种方式, 一是法定监护,一是指定监护。法定监护是直接由法律规定的监护, 指定监护是由有关单位、组织或法院指定的监护。《民法通则》规定的监护人的范围有二类, 第一类是近亲属以及近亲属以外的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第二类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本人或其父母所在单位、住所地村、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监护权是一种身份权, 一般由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所具有的特定身份关系而产生, 只有具有一定亲属身份关系的人, 才能担任监护人。当被监护人没有法律规定的亲属时, 才可以由其他公民、组织担任监护人。《民法通则》对未成年人监护范围的规定是全面的, 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学校未被列入其中, 并非立法疏漏, 而是因为从学校的职能、作用、权限等方面衡量, 它不可能完全承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职责。《民法通则》第133 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但单位作为被监护人的除外”的规定即一明证。第三, 规定学校承担监护责任有悖民法公平原则。若立法规定学生入学或上学, 监护责任就由学校承担, 其目的不外是将本属于监护人的责任转嫁给学校, 徒然加大了学校的民事风险。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 作为受教者的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与作为教育者的学校的合法权益保护都必须得到兼顾, 不应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视学校为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认识, 不仅使学校承担难以担负的责任, 而且也难以解释何以学校只有监护责任而没有相应的权利, 何以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要符合法律规定, 而不能像父母管理被监护人一样管理学生。

第2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兰州商学院 金融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市场条件和制度背景都有较大差异,对其激励效果的研究,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观点.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才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实行的股权激励制度才真正起到效果,所以本文选择的公司样本都是2006年后才实施股权激励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在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的措施后,其经营业绩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公司在进行激励后,在经营业绩上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在纵向时间维度分析,其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关键词 :股权激励;股票期权;经营业绩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73-03

1 研究假设

现代企业的特点在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问题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阻力,要解决委托问题,激烈的竞争性市场约束机制以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成为重要的问题解决途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市场不够成熟,缺乏有效的竞争性市场约束机制,所以在目前我国的市场发展状况下,要想解决委托问题,使公司业绩得到改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做的越来越好.管理层和股东通过股权激励进行连接,作为这样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完善我国公司的内部治理十分重要.一方面,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一定进步,属于次强式有效市场,说明在这样的环境下实施股权激励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资本市场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另一方面,通过股权激励可以使公司的管理层行使剩余所有权,成为特殊的股东,在某一层面上降低了管理层与股东的目标差异,减少管理层对股东利益的损害,从而更有效的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管理层更多的会站在股东利益层面来管理公司,根据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设:股票期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正相关关系.

根据材料的收集,目前我国A股市场很多上市公司都实施了股权激励政策,大部分A股公司选择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根据国泰安的数据,我国有78%的实施了股票期权这种激励模式.上述模式的选择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种激励方式所耗费公司的财务费用较少,并且在现金流量层面上不会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可以给中层带来很大的财富效应,对这些公司中层所普遍接受,故很多上市公司所采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06年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十分不完善,存在很多的缺陷,股权激励缺乏实施的客观条件,公司中层持股在很多方面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有很大的出入.通过2006年的我国的资本市场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中层和股东利益需求较为一致,从而使股权激励能够真正起到效果.本文选取的样本为国泰安数据库中2006年后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在这个阶段共有418家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为了使本文的实证检验有效真实,本文股权激励样本按一下原则进行选取:(1)只选取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除去那些因连年亏损而“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可信度较低,不具备分析价值;(3)由于金融行业属于高负债、高杠杆公司,因此不选取银行、保险、证券这类的金融公司;(4)那些存在公司重组或有重大变动的公司也排除在外;(5)除去其它形式的股权激励公司,只保留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按照上述原则,共有346家公司符合条件.

2.2 变量定义及说明

2.2.1 被解释变量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有关业绩指标的研究,本文认为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以及主营业务利润(ROM)这几个会计指标可以较准确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选择这几个指标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这几个指标可以体现客观性、可比性等特点,并且它们较容易获得,通过综合分析这3个指标,可以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进行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和具有趋势性的研究.

2.2.2 解释变量

由于股票期权的激励模式在目前的上市公司中使用较为普遍,所以本文只对股票期权这一种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研究,激励模式属于定性分析,所以用虚拟的变量OPTION来代替,并且将OPTION的值设定为1.

2.2.3 控制变量

由于公司的业绩受多个方面的影响,通过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但影响公司业绩的方面还有很多,如公司的规模、资产负债情况等,由于本文作的实证分析,若将其它因素忽略,很可能使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缺乏可信度.为了充分考虑到其它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尽可能的使研究不产生大的质疑,共有五个变量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所以有五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别为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公司的大小.这五个控制变量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若不考虑它们的存在而产生的影响,一定会使结果失真,从而不能很好地找出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2.3 实证模型

通过查阅有关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为了更好的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建立了三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实施股票期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3 实证检验

为了更好的验证股票期权激励如何影响公司的业绩,A代表实施了措施,B代表没实施措施,本文会将A和B进行比较;通过对A和B的比较,对两个方面的分析,综合比较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是否会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3.1 横向比较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通过表1可以看出,对A数据进行分析,2012年业绩ROE、ROA、ROM的平均值分别为0.1681、0.0637和0.1578,与未实施股票期权的公司相比,显著提高.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到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和未实施股权激励,通过模型软件计算出它们的经营业绩分布存在规律性,表现出偏态分布的特点,通过B数据的研究,其经营业绩偏的更加厉害.还有,通过A和B进行比较,通过模型软件可以看出它们的经营业绩的分布更加的密集,若是B,那么经营业绩更加密集,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和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分布都要高一些.通过对两类公司ROE、ROA及ROM的分析比较,A比B要稍好一些,并且业绩分布波动较小,较为均衡.

在确定了配对样本之后,本文使用了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那就是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样本和配对样本进行分析,是从ROA、ROE和ROM这三类数据进行分析的,并取代号分别为C、D、E.通过统计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到,C1和C2的均值分别为0.0832和0.0572,它们之间的差值为0.0260,说明C1比C2高出了0.0260.此外,t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087,对应的双尾概率P值接近于0,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样本公司与配对样本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样本公司的数据大于配对样本公司的数据.通过相同的分析方法,本文得出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与配对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样本公司的数据都大于配对样本公司的数据.

由于本文在选择配对样本时,严格执行上述的配对原则,将若干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已经排除,如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以及控股股东性质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也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排除了这些影响易速之后,上述分析结果的不同可以确定为是股权激励实施所造成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经营业绩好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经营业绩.

3.2 纵向比较分析

为了分析股权激励实施前和实施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如何进行变化,本文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实施前一年和实施后一年的经营业绩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过程中,计划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

根据表1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计划前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公司经营业绩的均值发生了变化.样本公司实施激励计划的前一年即T-1年的ROA、ROE及ROM平均值低于实施激励计划的后一年即T+1年的平均值.

根据表2分析,对股权激励实施前和实施后的ROM、ROA以及ROE简单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分别为0.37、0.44和0.89,根据结果可以得出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它们的相关系数检验概率P的计算都为0.000,说明股权激励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明显的线性变化.

从表3可知,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一年即T-1年的ROM均值为0.03415,后一年即T+1年ROM的均值0.04516,所以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其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了0.01101,说明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提高了主营业务利润率.另外,T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0.263,其对应的双尾概率P值为0.476,由于其值大于0.05,不能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了股权激励实施前和股权激励实施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虽然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应用同样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实施前和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虽然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综上所述,从ROM,ROA和ROE的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来看,实施股权激励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所提高,但存在的问题是其提高并不十分显著.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6-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通过ROM、ROA及ROE这三个被解释变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研究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1)与未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要好一些.(2)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前后的经营业绩,虽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我国股票市场仍为弱有效市场,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同时经理人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再加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及法规政策的不健全等导致了上述结果的出现.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由于股票期权激励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所以上司公司在公司内部激励方式的选择方面可以考虑股票期权激励.第二,由于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还不完善,为保障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完善成为必要,通过高效的竞争,发现那些懂的管理、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从而更好的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第三,由于在时间跨度方面分析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要使我国的证券市场要更加有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属于弱有效市场,股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价值,从而减弱了股权激励的效果,只有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股权激励制度才能发挥最大效率.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它却是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的方式.在党的十上,国家也鼓励公司治理方面的创新,积极地进行公司改革,提高公司的经营的活力,所以股权激励虽然目前发展还很不完善,但其潜力还很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司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公平有效的实行,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层的积极性,若使用不当反而打击了一部分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要保证公平公正的实施股权激励.

参考文献:

〔1〕Muurling R, Lehnert T. Option-based Compensation:A Surve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4(39):365-401.

〔2〕Holland L C, Elder E M. Employee Stock Options in Compensation Agreements:A Financing Exp-lanation[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6(12):367-379.

〔3〕刘绍娓,万大艳.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02):90-101.

第3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路桥施工;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

1、体外索加固桥梁设计方法

1.理论

为了满足加固后旧桥承载力的需要,体外索一般采用折线形,同时满足梁正截面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的要求。体外索材料一般由无粘结钢绞线、粗钢筋与槽钢组合而成。体外索布置(如图1)所示。体外索加固桥梁受弯构件时,可按偏心构件验算梁的承载力;按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认为截面受弯破坏时,梁内的非预应力钢筋达到屈服,而预应力钢筋达不到极限强度,验算使用阶段的应力及结构的变形;按加劲梁组合结构分别对其受力和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在正使用极限状态的各项指标计算时,按整体变形协调条件计算在外载作用下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

2、桥梁加固设计实例

某大桥为平均跨距L 为13m 的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原设计荷载为汽-10 级、拖-60。由于船体的撞击,下缘混凝土破损,部分混凝土脱落,已出现纵向贯通裂缝,主钢筋已严重锈蚀。加固时,首先凿除松散混凝土,用钢丝刷清锈处理,采用挂模浇筑C40 混凝土修补完整,然后施加体外预应力加固,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要求提高到汽15 级。T 型主梁翼缘宽178cm,翼缘厚12cm,梁肋宽18cm,受拉Ⅱ级,钢筋面积为44.27cm 2,采用C25 混凝土,体外索布置如图1 所示,支点距转向块L3 为180cm,转向块的间距L2 为840cm,端锚固点距转向块L1 为150cm,中心轴距梁上边缘y0u 为19.14cm,中心轴距梁下边缘y0d 为60.86cm,h1 为端锚固点至中心轴距离,h2 为转向块至中心轴距离。每T 型梁配置4 根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共16 根。为了使每片梁受力均匀,采用两端分2 次张拉,固定端与张拉端交叉布置。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为855mpa,有效预应力为62,215mpa。加固后桥梁,采用前轴为55kn、后轴为155kn,两辆载重汽车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对主梁跨中挠度、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进行分析,并确认其加固效果。部分实测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 数据表明主梁跨中挠度为5.43mm,满足桥梁规范要求静活载挠度不超过(1/600)l 的要求,校验系数满足0.6~0.9 旧桥鉴定的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达到汽- 15 荷载标准作用的使用要求。

表中,σL 为汽车荷载产生的应力;σp 为预应力产生的应力;σ为总应力。由表2、表3 数据表明:施加预应力,使主梁的上边缘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和下边缘混凝土产生压应力,则上边缘混凝土总压应力值与下边缘混凝土总拉应力值都减小。钢筋的校验系数满足0.4-0.8 旧桥鉴定的要求。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后,从加固前汽-10 级荷载提高到加固后汽- 15 级荷载标准,加固效果是非常显著。荷载试验表明:在汽- 15 荷载标准作用下,加固后桥梁的抗

弯承载能力系数为1.51,达到加固要求,该加固方法是可行的。

3、施工过程

1.钻孔与碳纤维粘贴

在T 型梁的腹板钻孔洞时,避开梁中受力钢筋.洞口周围粘贴了30cm×30cm 碳纤维,以增强混凝土的局部抗压能力。3.2 穿索与预应力张拉首先对每根无粘结钢绞线贴上编号标签,逐根将钢绞线穿入钢栓孔洞中,并调整至最佳位置。然后安装锚杯和夹片外螺母,将千斤顶和张拉配件安装就位,最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程序:010%σcon(读初始伸长值并作张拉程序:010%σ(测量伸长值l3 作记录)σcon(测量伸长值l3 并作记录)卸荷至零。采用一端张拉

法对钢绞线在梁两侧各一根进行对称张拉。张拉时,采用张拉力和预应力筋伸长量双重控制。张拉过程中,跟踪观测每片主梁的跨中挠度和裂缝闭合情况,挠度记录见表4。

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1 张拉达20%σcon 时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2,二者之差为钢索的实际推算伸长量。张拉应力达100%σcon,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3,l3 与l1 之差为钢索的际张拉伸长量。实际张拉伸长量与实际推算伸长量之差,与理论伸长相比误差不超过+10%,-5%。预应力张拉记录见表5。

预应力张拉的理论伸长量计算按规范要求进行,采用平

均张拉应力法即:

式中,Fp 为平均张拉力;L,Ap,Ep 分别为预应力钢绞线计算长度、面积和弹性模量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分别为120kN(2 片中梁)、100kN(2 片边梁);初应力取张拉力的10%,即分别为12kN,10kN。由表4、表5 数据可以看出,张拉时,跨中向上挠度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说明理论计算的正确和施工质量的可靠。

4 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要点

4.1 放样定位

4.1.1 滑块垫板及锚固支座位置的放样定位

沿梁底从锚固实际中心(投影点)向跨中方向量取滑块垫板的中心位置及跨中位置,分别标记在梁底的两侧,并将垫板的平面尺寸绘在梁底面上,标出有关螺栓的孔位,在垫板放样中可以不计梁的挠度影响。

4.1.2 上锚固点的放样定位

(1)斜筋上锚固点位于梁顶或梁端面时,以单梁顶(端)面的纵轴线为基准,沿纵桥向测量锚固点距梁端的距离。

(2)锚固点位于梁端时,应量取锚固点距梁底或梁顶面的垂直距离,再沿横桥向对称量取上锚固点的横向距离,标出锚固点的理论位置。由于梁的顶板和腹板中均有钢筋存在,特别是受力钢筋,在进行锚固点放样时,可将锚固点位置适当调整以避开这些钢筋,切记不应将其切断。

4.2 上锚固点设置

当上锚固点设在梁顶及梁端顶面时,需要按设计的斜筋穿出位置,在桥面板或梁顶面凿穿两个具有与斜筋角度相同的斜孔。首先把桥面铺装层凿去,将梁顶面混凝土保护层凿去,露出钢筋,再将锚固垫板处的混凝土进行细凿。按斜孔的设计角度做一个凿孔架,将凿岩机的钻杆放入凿孔架的槽内,使钻头中心对准理论锚固点,然后再进行凿孔,以便凿好斜孔。上锚固孔凿完之后,将梁顶面混凝土清理干净,除去混凝土碎渣。然后,在开凿后的混凝土表面涂一层环氧胶液,再用环氧水泥砂浆铺平。最后将上锚固设在梁顶时,应保证锚垫板的上表面与梁顶面平齐,或略低一点,以确保锚固点上有尽可能厚的混凝土保护层。

4.3 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是实现体外索加固的重要构件,其传载方式和自身性能也是影响预应力施加效果的关键。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必须通过转向装置改变方向,从而形成设计的预应力筋曲线形式。在转向装置与预应力筋的接触区域,由于摩擦和横向力的挤压作用。如果转向装置设计不合理或构造措施不当,预应力钢材容易产生局部硬化和摩阻损失过大。转向装置的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在折角点的位置必须高度准确,避免产生附加应力,转向装置在结构使用期内也不应对预应力钢材有任何损害。另外,转向装置的加工应在加工厂进行,严禁在现场加工,现场安装中,要严格按图纸进行,在运输及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焊接变形,穿束前应拉线确定安装是否合适。

4.4 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

在安装预应力筋前,首先要检查各种锚具是否能正常工作,特别是粗钢筋的螺杆和螺母的匹配情况,逐个试拧,均应达到每个丝头在不加力的情况下,以手拧动就可将螺母拧至全程。

对于水平筋和斜筋分别采用两根粗钢筋或斜杆为型钢的情况,首先将斜筋与水平滑块固定在一起,并将斜筋的上锚固点固定。用临时支架将滑块定位在其垫板的位置上,然后再穿入水平筋。穿筋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两端均有相等的丝头长度,检查滑块位置并预留滑移量。为了防止在张拉锚固时拧紧螺母困难,上紧两水平筋的螺母,同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中心与滑块锚孔的对中。

而横向收紧水平筋产生预应力的体系,则首先按斜筋的斜度要求将斜杆焊接在梁端的U 型锚固板上,采用夹杆焊将水平筋焊在斜筋上。每隔2 m~2.5 m 用木块将水平拉杆垫起,然后安装锁紧装置,以减少垂度。以备张拉,先安放弯起点处的立柱,再按设计位置安装撑棍和收紧器。

就张拉位置而言,体外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可分为沿斜筋方向在梁顶张拉和沿水平筋方向在梁底张拉。一般来说,由于张拉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梁同时张拉,但对于同一根梁的两侧预应力筋应尽量做到同步张拉,以保证梁两侧的钢筋具有相等或相近的预应力状态。

4.5 压浆

张拉完成后局部有粘结段的压浆工作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首先施工前要进行1∶l 的模型试验,在保证压浆密实饱满的情况下,局部有黏结段的粘结力可达到设计张拉力的108 %。工程中,压浆施工在张拉完成后24 h 内进行,以满足锚固要求。压浆采用手动压浆机,保证压浆过程的均匀稳定和压浆压力的要求。另外,压浆密实程度将直接影响粘结效果,所以在压浆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并保持压力均匀。

结束语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主要用于梁式桥(包括简支梁、悬臂梁、连续体系梁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超限的结构,具有加固、卸载及减少结构内力的作用。通过对旧桥施加体外预应力,能够达到减少或消除裂缝,减小梁体下挠,改善结构各截面应力状态的目的,增强了结构的耐久性。

第4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本文简要分析了应急通信系统及其在灾害事故中的必要性,对应急通信技术做了详尽阐述。论述应对灾害事故中消防通信保障的技术和措施,介绍以卫星通信专网为主体, 公用卫星电话、短波设备、超短波电台等为辅的应急通信框架设计。从通信网的层次结构、组网技术体系、管理平台系统、技术系统等方面介绍消防应急通信网。并对今后消防应急通信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应急通信设备网络

中图分类号:S972.7+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些紧急突发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要求必须迅速得到处置,以减轻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这些事件的发生后,第一要务就是进行抢救,这种抢救工作是一种短期的、需要广泛协同的、高强度的群体行为,因此就需要及时获取信息和进行沟通,通信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个抢救系统的神经环节。在大地震中我们就切实感受到了通信的重要性,一旦现场通信遭到破坏,就可能无法掌握现场情况,使现场与外部指挥中心失去联系,给抢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1.应急通信简述

现代意义的应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同时包括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等通信需求骤增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

应急通信体系在城市运转遭到突发灾害或事故时,承担着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第一手信息的“急先锋”角色,是决策者正确指挥抢险救灾的中枢神经。应急通信只有在突发灾害来临时,真正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抢险救灾信息,而不是紧急情况时的哑巴和瞎子,才能把好城市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

2.应急通信的主要方式

应急通信,并不是专用的通信设备或通信网络,其所采取的方式均为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通信手段。而且,并不是只有高新技术才有资格作为应急通信的方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烟火、击鼓、呼号、手语等有时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1固定电话网

固定电话在现代是重要的通讯手段之一,我们常用的110、120、119等紧急呼叫,就是一种应急通信手段。但是因为设备通常固定在一个位置,受到线缆的限制,所以并不是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使用的,而且固定电话抗毁能力差,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在以前很多的应急通信系统中并没有考虑到由固定电话来承担应急通信。

固定电话也具有本身的优势,它具有通达范围广、适应性强、费用低、容量大、通话质量高,语音清晰等特点,而且,经过智能化(SHLR)改造,固网的新业务、新功能层出不穷,固定电话作为应急通信的手段被大大低估,在灾害面前它应该成为最主要的通信手段。目前我国的固定电话运营商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2.2移动通信网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顾名思义,移动通信的优点就在于它的移动性,只要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就可以自由通信,而且客户端携带方便,所以,它在应急通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SM/GPRS、3G 等,移动通信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线通信网。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运营商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但是移动通信带宽窄,在人口密集区域易拥堵,在偏远地区会出现信号盲区。为了保障在灾害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下的移动通信的通畅和安全,需要临时增加一些应急基站,如消防通信指挥车。

2.3卫星应急通信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机型的通信。卫星通信是应急通信的终极武器,它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广,不受地面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线路稳定,传输质量高,能实现在地面传输手段无法满足的地点进行通信。目前常用的卫星通讯系统中 VSAT(VSAT 是 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 的缩字,直译为甚小口径卫星终端站。所以也称为卫星小数据站(小站)或个人地球站(PES),这里的“小字”指的是VSAT卫星通信系统中小站设备的天线口径小,通常为1.2-2.4M。) 卫星通信网应用较为广泛,它的最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建造成本很低,维护操作简单且组网灵活。在特大地震中,VSAT 通信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加快了救援工作的进行。运用VSAT 通信网实现天网与地网的结合,辅以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处警能力,完善应急通信系统。

2.4应急电台

利用短波(波长在10~100m,频率在3~30MHz 的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称为短波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短波频率的自适应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使系统能自行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抵御人为干扰,极大地提高了短波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短波自适应应急电台不受网络枢纽制约、设备体积小、运输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便于维修,非常适合野外操作。它可用于背负行进间通信,固定台之间中远距离通信,也可以作为车载或船载移动通信使用。短波通信在目前在通信领域应用广泛,难以取代。

3.消防应急通信技术

3.1消防无线通信网的层次结构

适应公安消防部队指挥通信体系结构, 城市消防灭火救援无线通信网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即三级组网。每个层次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技术组网。

3.1.1以消防一级网(城市消防管区覆盖网) 保障城市消防指挥中心与在本城市消防管区内的固定位置和移动中的消防力量之间的通信联络。

3.1.2以消防二级网(现场指挥网)保障作战现场范围内(一般为500--1000 m 范围)总队指挥员、支(大)队指挥员、 中队指挥员之间的通信联络。

3.1.3以消防三级网(灭火救援战斗网)保障消防中队指挥员、战斗班长、消防车、水、消防战斗车辆驾驶员之间的通信联络。

3.2消防应急通信组网技术体系

针对灾害事故,设置独立的消防指挥调度网。建立战斗分队救援战斗行动通信、消防中队救援战斗行动通信、消防支队救援指挥通信、消防总队救援指挥通信等4个通信层次的消防通信体系结构;建立以无线三级网为基础的,可加入公安或政府无线集群通信网络,与多种形式救援力量协同通信的现场通信体系;确立基于上述层次和网络的应急指挥通信组网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能保证各级消防部队辖区指挥通信,保证灾害现场指挥通信的覆盖,保证跨区域、多部队协同作战调度通信的互联互通。消防通信组网管理平台系统能实现各级指挥部或指挥员指挥任意一个作战单元,监控任意一个作战单元的通信设备,与其他网络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协同作战消防力量随时编组加入通信网。

3.3消防通信组网管理平台系统

在指挥中心和移动指挥中心设置消防通信组网管理平台系统, 整合消防无线通信资源, 实现多种网络、多种通信技术系统接入和集中管理控制, 实现不同通信系统的互通互连和动态组合。具体为:(1)多种通信技术系统接入;(2)跨频段、跨网络的通信交换;(3)通信用户终端管理;(4)指挥通信控制。

3.4重特大灾害消防应急通信技术系统

3.4.1无线通信网

无线通信网是灭火救援指挥和战斗行动通信的基础通信网络之一, 主要包括无线常规网、集群无线电通信、消防无线数据网。

无线通信主要设备包括固定转信基站和车载转信基站、用户基地台、车载台和手持台。转信基站: 进行覆盖区内的无线信号转发, 为不能直接通信的终端提供中继转发服务。固定转信基站一般建在需覆盖区域内制高点, 以提供更好的覆盖效果。车载转信台集成于通信车, 可机动开设, 灵活补网或中继。

基地台: 配置在各级消防指挥中心和消防站, 完成消防指挥中心和消防站与救援现场的指挥通信。

车载台: 配置在消防车上, 完成消防力量在行进中的指挥通信。

手持台: 灭火救援现场的指挥员、班长、战斗员配置手持台, 完成现场指挥和灭火救援单兵间话音通信。

3.4.2卫星通信网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面 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该技术发展至今已非常成熟,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大量应用于消防应急通信指挥中,我国的一些应急救援部门现在也有应用。

消防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有固定和移动两大部分组成,固定部分主要包括指挥调度中心和卫星地面站,移动部分主要是卫星便携站、卫星通信指挥车(包括动中通和静中通)及其附属设备。到达现场后,卫星通信指挥车主要负责现场指挥、现场图像采集、图像发送,接受指挥中心指令。指挥中心可根据接受到的现场图像进行远程决策,制定最优方案。

3.4.3短波无线通信网

作为跨区域协同作战时的应急通信,短波电台作为一种可靠的通信手段,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在破坏性灾难来临时,短波电台本身无需传输媒介,不依赖基站和线路、光缆等基础设施,操作简便、灵活性高,在紧急情况下是卫星应急通信的必要补充。

4.消防应急通信今后发展的建议

4.1加强消防应急通信网建设

在灾害事故现场,由于话务流向和流量短时间内集中增多超过了交换设备的设计极限值,会造成手机、电话等常用通信工具无法使用。另外,由于地震、泥石流、飓风、滑坡等地质灾往往对公众通信网络设施产生破坏,光缆等有线传输手段很容易被损坏。同时电力的中断,也会造成基站瘫痪。

现阶段,消防部队在灾害事故现场的指挥主要依靠350M

无线通讯系统。该系统一般只能进行语音通信,并存在通信半径小、频点资源少、有通信死角、易受环境干扰等弊端。在极端情况下,基站不能正常工作时,较易出现通信盲点、

甚至使通信障碍瘫痪。为了保障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时的通信畅通,就要求消防部队在常用的无线和有线通信之外,必须加强卫星、短波等应急通信网络建设。

4.2加强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有了先进的装备,还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操作维护,才能使应急通信装备发挥功效。目前的现状却是,很多支队、大队级单位通信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通信保障工作由士官和义务兵负责,且人员更换频繁。由于通信专业知识的缺乏,设备维护管理使用不当,给执勤备战带来不利影响。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完善各级消防部队的应急通信保障机构,配齐配强网络和通信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部队提高通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在开展消防通信业务理论知识和通信规章制度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消防部队灭火和应急救援的实际,不断探索编制通信操法,组织通信训练,使官兵熟练掌握各类通信器材的使用和各类通信组网方法,有效提高应急通信保障水平,全面提升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4.3规范和健全应急通信组织指挥程序

在重大灭火救援行动和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时,由于参战力量多,指挥层次多,现场通信指挥往往陷入混乱,直接影响了组织指挥效率,建立健全现场组织指挥通信规则是体现应急通信成效的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认真思考现场通信组织、指挥层次、通信组网、通信用语的规范,确保组织指挥的快速、畅通。要针对不同的灾害事故类型和现场环境条件,按照通信规则的要求,正确采用各种通信手段,最大限度的实现现场通信准确、迅速、不间断。

4.4建立完善应急通信联动机制

各级消防部队应当建立和完善与当地政府应急办、安监、公安、地震、环保、供水、供电、医疗等部门的应急通信联动机制,实现应急通信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明确应急救援状态下的调度指挥、通信联络等工作流程,适时的组织开展联合模拟演练,不断提升应急通信联动机制,避免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

4.5充分利用地方技术优势

对于通信网络建设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目前在国内,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信营运商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和专业人才队伍优势。消防部队在注重自身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发展的同时,更应当主动加强与通信营运厂商的战略性合作,充分利用地方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对消防通信建设提供各类平台业务支持,尤其是在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时,为消防部队提供专业、高效的通信技术保障支持。

5结语:

加强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建立一支由消防队伍为骨干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消防部队自身的不懈努力。只要我们不断地提高风险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 加强协作意识, 定能有效地提高政府应对紧急事件和抗风险能力, 更好地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滕波.从应急联动建设的角度谈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科技

信息.2005,(21):69

第5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内容 提要:1998年以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国债规模与日俱增。在民间资本增速下降、消费增长持续低位运行、外部环境恶化导致出口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国债投资在国民 经济 中的地位愈发显得举足轻重。从

(二)国债投资平抑 经济 波动的福利绩效 分析

世界各国的经济 发展 史证明,剧烈的经济波动将极大地降低经济增长的总体绩效和 社会 总福利。短期超速的经济增长的往往被随之而来的低速和负增长所带来的痛苦所抵消。经济增长的巨幅波动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潜在运行风险。据统计,1953年以来,

第6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方法 

一直以来,小学生都觉得古诗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小学生古诗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展开联想,深入感悟作者写诗的意境 

在古诗鉴赏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古诗中所传达的意境。 

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唐代诗人王维所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然后问学生:“王维此时在何地做官?”学生回答:“长安。”这时,教师再适时启发,指出王维孤身一人在异地做官,他在长安遥想华山之地的亲人,心中充满着思乡的情感,于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便脱口而出,令人感慨万千。这样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呼之欲出,然后教师通过“插茱萸”这一词语,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义。 

二、切合诗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某些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重阳节的习俗比较陌生,于是笔者把介绍重阳节的习俗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笔者在网上寻找相关图片,制作成课件,然后展示给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在重阳节时,古人有喝酒、登高望远、插茱萸的习俗,为学生学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歌打下了基础。 

三、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诗中出现的‘地上霜’到底是什么?”“古诗中常常用什么来代表‘相思’?”等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大胆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也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加以解释,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了。 

此外,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而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来回答。只有完整地回答问题,才能体现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含义。 

四、巧用多维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用“好!”“你真棒!”来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这样的评价既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又没有指出“棒”在哪里,毫无针对性。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一位学生读了几遍诗之后,就对笔者说:“老师,苏轼一定很喜欢西湖!”笔者笑了笑,摸了摸这位学生的头,说:“你怎么知道?”他说:“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景,更把西湖比作一个美女,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都很适宜。”笔者听了他的解释后,说:“你真聪明,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听完笔者的话,学生的脸上笑开了花。可见,教师运用多维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五、演绎古诗中的含义 

第7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1. 股权激励机制的概述

股权激励机制是一种经营者长期激励方式,主要是让经营者持有股票或股票期权,让他们成为股东,将其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在一起,借此来激发经营者提升公司价值的动力以实现其自身财富。股权激励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委托―资本理论、公司剩余索取理论。现股激励、期股激励、期权激励是按照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所划分的经营股权激励方式。“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是现股和期股激励共同放入基本特征,即高管在享有股权增值所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股权贬值的风险。在期权激励方式中,因股权持有者不承担风险,所以其风险承担能力并不会限制期权数量的设计。现股激励、期股激励、期权激励是股权激励的三种主要类型。高管股权激励主要有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延期支付计划、业绩股票、储蓄参与股票六种股权激励模式。股票期权这一激励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单就收益水平而言,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在我国效果并不明显。然而从成长率这一标准来看,其效果则非常显著。

2.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机制成果研究

大量实践成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得到了提高。然而,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不具备完善的外部市场,多种制度缺陷及不合理的内部机制仍然存在,致使此机制的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多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与我国未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相比,已实施此机制的上市公司的发展业绩并未拥有明显优势。

3.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

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以及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激励制度设计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不明显,并且后者占有很大比例。由此可见,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治理结构存在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差、董事会规模与高管长期激励相关性不高、存在传统家长式管理方式等诸多问题,执行主体行为发生了严重扭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管内定薪酬计划导致出资人利益受损的情况。因此,保证薪酬计划有效的关键是合理有效地解决董事会的独立性及工作方式问题。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是管理层购股资金的两个来源。外部融资成为股权激励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因为管理层所需资金庞大,单靠其自有资金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此过程中,向银行、自然人、法人借款都是比较困难的,此时信托融资为股权激励融资开启了一扇大门,提取激励基金也使得激励对象有资金去购买股票。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高管股权激励的最终目标,拥有许多积极利益。作为设计激励机制的一个基础环节的业绩考评标准主要包括财务价值(FV)考核指标和市场价值(MV)考核指标两种。

4. 股权激励机制设计中的股票期权

股权激励模式将引导高管人员努力工作,使公司的运营更加平稳,有效地避免了过度的冒险。期权是高管人员的一项不确定的预期收入,是在市场上实现的,没有现金支出的形式也使得公司降低了激励成本,因此受到了股东的支持。

4.1 设计思路

前面已经说过,使出资人与人的目标利益统一起来以使人的追求结果与投资方的利益达到高度一致是股票期权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当然,如果设计的稍有差池就可能与预想结果背道而驰,侵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为此,股票期权收益应与公司未来业绩、长期盈利能力挂钩,并且需要考虑如何能使优秀管理人才留下及使各出资人的利益统一并集中的方法。

4.2 我国上市公司期权激励机制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缺乏相关的规章,导致一些困难阻碍存在于实施过程中,所以致使这项机制就需要通过多种变通途径来促使制度进一步行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出台,解决了股权激励中股票的来源问题、认购资金的来源得到了明确、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得到了细化、持股比例有了适度的界定。在相关市场的有效性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股票市场起步晚,致使其离成熟和充分有效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其二,经理人市场的建设比较滞后,市场化程度低;其三,公司的治理还不是十分有效,稍有不当就有可能使高管进行暗箱操作,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4.3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的主要要素的设计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设计中的主要要素包括授予对象、授予数量、行权价格、有效期限四个内容。合理设计授权对象能使股票期权数量的限制和利益要求达到一致,并且,只有公司内部职员的经营决策层有资格拥有。授予数量也必须设计合理,它直接关系到经营者的利益,反应该机制的效果。行权价格这一因素直接影响经营者的利益以及制度实行所取得的效果。在有效期限内,高管需等待行权时间的到来。

4.4 意外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再除上述正常情况之外,在股票期权遇到意外情况下,需要适当的调整方案。第一,雇佣关系终止。当高管任职期满或退休时,仍然可以享受离职前的权利。而授权人自愿离职,并且合同期满则可继续享有权利,若未满,需将股票期权自离职之日交还给公司。非自愿离职且没犯错误的情况,可继续持有,若有失职,则失去权利并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是可将其作为遗产转给继承人。送红股、转增股、配股或增发新股及购并、控制权转移、破产清理时也需要另做处理。

5. 主要问题及关于该制度的建议

5.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施过程中,如果将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的条件指定的过低,则实现不了该机制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员控制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当然,行权价格过高也会达不到实施该机制的目的。另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制度的不规范。出现这些问题不外乎两个原因,我国资本市场及相关法律不完善、激励方案设计不合理。因此,解决方案也应该基于这两个问题。上市公司应该设计出合理、科学、有效的激励方案,要避免首次行权数量过多,禁售期限过短等问题。要不断完善股权激励的相关法律,努力做到在实施股权激励时能有法可依。

5.2 相关建议

为改变上述情况,我们建议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股权激励,建立一个可以长期有效均衡的激励机制,并通过股权激励改进公司治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有效可行的办法,但是也要牢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要在借鉴基础制定符合国情的机制。公司可以设计出符合公司战略及文化由现金、期权、限制性股票等组成的最佳方案,以便更有效地激励员工。实施该机制,不仅要对高管有绩效考核,内外监督与约束机制也必不可少。对于大股东及高管来说,迫使公司治理得到改善所带来的股票溢价,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8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湿性愈合;肌腱;骨外露;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08-02

小腿下端、足踝处外伤后由于皮肤薄、肌肉组织少等因素的存在,易导致肌腱、骨外露,若长时间不愈合,将诱发骨髓炎等危险性病症,危害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常用换药方法伤口愈合缓慢,且易并发感染,甚至导致伤口经久不愈,不但影响患者行走功能,还致使患者失去治疗信心,从而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2]。因此,探讨一种合理、安全的换药方式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将抽选我院接收患者30例,分别给予不同程度换药方式,旨在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肌腱及骨外露患者30例,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15例,包括: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位于22-62岁阶段内,平均(26.3±1.3)岁;肌腱、骨外露面积位于2-4cm阶段内,平均(2.6±0.1)cm;其中,胫骨外露患者6例,踝部骨外露患者5例,肌腱外露及跖骨外露患者各2例;对照组患者15例,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位于25-65岁阶段内,平均(27.5±1.5)岁;肌腱、骨外露面积位于2-3cm阶段内,平均(2.4±0.2)cm;其中,胫骨外露患者5例,踝部骨外露患者6例,肌腱外露及跖骨外露患者各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药物换药,如:使用氯化钠溶液清洗患者伤口,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若患者伤口处于黑色状态,且伤口部位存在诸多腐肉,应先给予腐肉清除处理,然后再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清洗,最后用氯化钠溶液清洗伤口并借助无菌棉签将其擦干,彻底去除坏死组织;伤口清创处理后,使用复方黄柏液溶液进行常规换药,待伤口周围坏死组织减少后,使用重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在此基础上加凡士林覆盖伤口,每日换药1次。

1.2.2医治组:

医治组患者临床伤口清洗和清创等同于对照组,伤口处于黑色期状态时根据渗出液体颜色选择合适敷料覆盖,针对不易清除组织,可借助清创胶进行清创;针对伤口渗出液体较多患者,可利用泡沫进行覆盖;针对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患者,可联合银离子+清创胶进行覆盖,以预防感染,该阶段患者可每2-3天换药1次;若患者伤口处于红色期状态,骨外露、肌腱部分存在肉芽覆盖伤口现象,首先应借助泡沫敷贴换药,这样可加快肉芽生长进度,快速填充缺损创口,此阶段每3-5天换药1次;待患者肉芽完全覆盖患者伤口,且伤口上皮组织开始爬行后,可借助透明贴覆盖伤口,以便加快上皮组织增生进度,便于伤口愈合,该阶段每4-6天换药1次。两组患者临床伤口换药期间均评估患者伤口及伤口周围颜色变化情况,观察伤口大小、深度、伤口是否肿胀、供血等,详细观察渗出液颜色,并详细记录渗出液总量。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比对其治疗效果。

1.3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标准[3]:患者伤口完全愈合,肉芽生长较多为治愈;患者伤口腐肉彻底清除,伤口分泌物减少为好转;患者伤口和治疗前相比未明显变化为无效;(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对: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借助不同药物换药后伤口部位均转变,医治组患者治疗好转率(93.3%)和对照组(73.3%)相比,差异性鲜明(P

2.2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比对:

结果显示,医治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间隔换药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

3讨论:

临床资料显示,肌腱、骨外露后如不及时处理,将诱发各种危险性病症,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必须探讨一种安全药物进行处理。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为优锁尔、复方黄柏液溶液及重组纤维生长因子,优锁尔溶液含有石灰硼酸,具有杀菌、除臭等临床作用,可用于皮肤溃疡患者;黄柏液溶液为外用药剂,具有杀菌作用,可用于黏膜感染患者[4]。但两种溶液杀菌作用相对较弱,且药物作用时间缓慢,尤其是针对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来说,临床效果微乎其微;再加上该溶液敷料后无需覆盖,纱布干燥快,药物更换时易再次损伤创口,延长伤口愈合进度等因素的存在,影响临床效果,在刘春娟等[5]报告中有所提及。重组纤维生长因子为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修复受损细胞、再生细胞等临床作用,可加快伤口血管再生进度,改善伤口周围血液循环现状,加快伤口愈合。但是,该因子不具有清除坏死组织作用,只能单纯性的应用于伤口愈合期,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对肌腱、骨外露患者伤口处理药物的不断研究发现,湿性敷料效果明显,该敷料具有阻隔微生物作用,可有效控制细菌生长,便于细胞功能发挥,降低临床伤口感染率。任莉[6]研究报告显示:湿性敷料包含种类相对较多,包括:清创胶、泡沫敷料、透明贴等,清创胶不仅具有快速吸收渗出液作用,还具有加快失去活性组织脱落等临床作用;泡沫敷贴可阻止微生物、灰尘等污染性物质进入伤口,预防感染;且该敷贴还具有高吸收性,长时间保持伤口湿润,加快伤口愈合进度,避免换药期间创口损伤;透明贴等水胶体敷料可为创口提供湿性环境,加快创口肉芽生长进度,吸收渗出液效果突出。虽然该湿性敷料治疗效果明显,但目前并不存在理想、单一、适用于任何伤口阶段的湿性敷料,因此,临床处理期间应根据伤口不同程度选择合适敷料。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湿性敷料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3.3%)和常规药物组(73.3%)相比,差异性鲜明(P

综上,临床肌腱及骨外露伤口患者护理期间使用湿性愈合敷料,安全、有效,可加快伤口愈合时间,提高好转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压疮护理与湿性愈合疗法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16):15-16.

[2] 占婷婷.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医药,2012,26(06):841-842.

[3] 郑瑛,朱俊锟,兰树华.湿性愈合在肌腱及骨外露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28(06):530-531.

[4] 陆月红,蔡子英,吴梅.髌骨外露感染性伤口愈合不良1例应用湿性疗法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4(03):299-300.

[5] 刘春娟,钱丽蓉,文曰,等.湿性愈合模式在P-J综合征外科术后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6(15):1379-1381.

第9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

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必要的内容之一,而古诗词中也有不同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但因为小学生缺少古诗词的积累,不易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客观分析问题,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承载

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其了解历史,提高自身的学习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深度理解,浅层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传承传统文化,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形成发散性思维。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以死记硬背居多,缺少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背诵古诗词,并未真正理解其表达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

课上,教师只会用较短的时间讲解古诗词,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与背诵,使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记住,又在较短的时间内忘记,记忆不牢固,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会偏重其他部分的教学,常常忽略古诗词,只用较短的时间讲解,剩余大部分时间来讲解现代文,没有给古诗词以足够的重视。另外,又因为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并未深层解析古诗词中的含义,只是简单介绍作者及诗词的背景,增加学生理解上的疑惑,让古诗词的教学变得不完整。

(三)教师没有深层次理解古词

古诗词是文化的载体,从不同角度理解都可以得出多种内涵,有美好的意境,而很多教师虽然会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但只是字面意思,机械式的分析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直接的感受是学习枯燥,很难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让学生的审美处于较低的水平。

上述的不足,会掩盖古诗词内容中包含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承载。

二、完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观念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并以古诗词为载体,代代传承,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学会知识,还可以通过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知道历史的演变,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为此,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发现其包含的文化性,深度了解古诗词所讲的内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实现文化的传承。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不可以只局限于自己现有的教学水平,而是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参考成功的教学案例,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让自己充分理解古诗词表达的内容,营造意境,引导学生在意境中学习知识,让其用发散性的思维从不同方面理解古诗词,形成自己的理解,帮助记忆。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古诗词中包含的文化,传递给学生。

(三)注重讲解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

古诗词会用寥寥数句话,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内容精练、语言优美,把读者带入古诗词所创造的情感意境中,而读者进入意境后,会在脑中形成古诗词描绘的画面。对此,教师要注重古诗词意境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另外,因为古诗词对人物及事物的描写词汇非常精练,按照字面的分析虽然可以理解古诗,但只停留于表面,所以,教师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学生一起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而通过字、句的分析,学生可以用抽象的思维想象描绘的场景,结合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感受文化具有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让古诗词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四)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依然用传统的方法教学,会让课堂学习氛围僵化,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用新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另外,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古诗词内容的讲解外,还要适当向外延展,介绍作者的生平与当时的朝代,找到与某首诗或词内容相近的古诗词,做课外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文化理解古诗词,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以死记硬背居多,因此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没有深层次理解古诗词。其对策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讲解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古诗词,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