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美国东北大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国东北大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不断增长的索取为基础,以向自然输出与日俱增的废弃物为代价的.现代社会的巨大的索取力和伴随的巨量排放已超出了自然系统的再生与吸纳能力,引发了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对这一退化及其后果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类生活所需的几乎所有物质是由土地(包括水域)提供的,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与废弃物排放就如一只巨大的脚踩在支持生命的土地上,留下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基本思想就是把研究对象(一个地域或群体)的各种消费转换为提供该消费量并吸纳废弃物所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以此定量测度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并通过足迹与实有生态承载面积的对比,测度研究对象的可持续状况.生态足迹的现有计算方法有综合法和成分法.综合法以各类物质的宏观统计量为基础,计算一个地域或群体对各类物质的整体消费及其对应的生态足迹,适合于全球、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生态足迹研究.

成分法则以构成消费成分的单体测量为基础计算研究对象的物质消费量和生态足迹,适合于小单元对象的生态足迹计算,如城镇、村庄、公司、学校、个人或单项活动等.成分法是在综合法之后提出[1],英国的BestFootForward(BFF)环境顾问公司和英国政府机构合作,应用成分法先后完成了怀特岛(IsleofWight)、利物浦(Liverpool)和伦敦(London)的生态足迹计算[2~4];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tock-holmEnvironmentInstitute,SEI)应用该方法研究了1个社区的生态足迹[5];美国、澳大利亚等将该方法的应用扩展到大学校园的生态足迹研究.我国近几年在生态足迹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和省、市层面,用的均是综合法[6~10].本文首次将成分法应用于我国大学校园的生态足迹研究,以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实证计算与分析,得出其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这一研究定量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生态需求,为减小这种需求创建“生态”校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生态足迹内涵深刻、表述形象和计算简单的特点,也为在大学校园这块教育园地广泛开展生态教育,为设计广大师生均可参与的、富有趣味的“生态”校园创建活动,提供了科学的题材、方法和定量指标.

2生态足迹成分法模型与生态效率

2.1生态足迹成分法模型

成分法是从研究对象的衣食住行等活动出发,通过收集和实测相关消费与排放成分的量值计算生态足迹.成分划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而成分划分的种类及其粗细程度与研究对象的消费与排放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取(可测)性有关.显然,应尽可能覆盖研究对象的全部消费与排放,并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以便分离出相对独立的主成分作为降低生态足迹的依据.生态足迹成分法对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分类与综合法相同,分为6类:农耕地、牧草地、建用地、林地、化石能源间接用地以及水域.成分法的基本原理是:1)把每一成分的量根据其土地占用特点转换为提供(或吸纳)该成分所需的相应种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如谷物食品消费量可转换为耕地面积,能源消费可转换为吸收所排放的CO2需要的化石能源、用地面积,牛羊肉消费量可转换为牧草地面积等.转换中使用的土地生产力一般采用世界平均生产力(6类土地各年份的世界平均生产力可从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库中查得);2)将各成分的土地占用根据土地类别汇总得出6类土地中每一类的占用总量;3)用各类土地的等量因子乘以相应类别土地的占用面积后求和,得出一个以全球公顷(globalhectare)为度量单位的土地占用总面积,即生态足迹.对于小研究对象(如校园和个人),一般不做换算,而是直接把4类土地的面积相加.就大类而言,成分法主要考虑能源、食物、垃圾、水、交通工具和纸张等[1].

2.1.1能源的生态足迹

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能源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主要表现为CO2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要抵消这一冲击就需要有足够的林地来吸收CO2,所以能源消费的土地占用是林地.由于这类土地专门用于吸收CO2,不以生产林产品为目的,故将其独立列出,称之为“化石能源地”.上述4种能源消费所需的化石能源地面积为:Ac=QcηCcβ/Pa(1)Ao=QoOcβ/Pa(2)Ag=QgρGcβ/Pa(3)Ae=QeEco2/Pa(4)式中:Ac、Ao、Ag、Ae分别为计算年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所需的化石能源地面积;Qc、Qo、Qg、Qe分别为计算年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的消费量;η为燃煤锅炉的平均燃烧率;Cc、Oc、Gc分别为煤、石油、天然气的C排放因子;β为C与CO2的转化因子;ρ为天然气的密度;Eco2为普通火电厂单位发电量的CO2排放量;Pa为平均每公顷林地一年内可吸收的CO2的量(即化石能源地的平均生产力).

2.1.2食物的生态足迹

某类食物消费的土地占用的一般公式为:Af=Qf/Pf(5)式中:Af为计算年内某类食物消费的土地占用面积;Qf为计算年内该类食物的消费量;Pf为生产该类食物的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主要食物分类中,牛羊肉(奶)类产品的土地占用类别为牧草地;猪、家禽、蛋、谷物、糖类和蔬菜等的土地占用类别为耕地;鱼类的土地占用类别为水域.

2.1.3垃圾的生态足迹

垃圾的土地占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吸收垃圾降解所产生的CO2的化石能源地,即间接用地;另一部分是垃圾堆放直接占用的土地(一般为耕地)[5].垃圾场中的废物经细菌作用后产生所谓的垃圾瓦斯.垃圾瓦斯以体积论大约一半为CO2,一半为CH4[11].全球暖化不仅与CO2有关也与CH4有关,CH4量可折算成相当温室效应的全球暖化潜热GWP,即产生同等温室效应的CO2量.计算垃圾的间接用地要根据垃圾的构成物分别计算,一般计算公式为:Aw=1Pa∑Nwi=1Qi(qCO2i+qCH4iχ)(6)式中:Aw为计算年垃圾排放的间接土地占用面积;Qi为计算年内第i种垃圾成分的排放量;qCO2i为第i种垃圾成分的CO2产生率;qCH4i为第i种垃圾成分的CH4产生率;χ为CH4的GWP当量系数;Pa同式(1).

2.1.4纸张的生态足迹

纸张消耗的占地类别主要为林地,计算公式为:Ap=Qpqw/Pw(7)式中:Ap为计算年内纸张消费的土地占用面积;Qp为计算年内纸张消费量;qw为单位纸张产量的木材消耗;Pw为林地的平均木材生产力.

2.1.5水的生态足迹

水的生态足迹主要是由输送水和处理污水消耗的能量产生,这两种作业消耗的能源为电力.因此首先需要计算出年内输送水和处理污水的电力消耗量,然后利用式(4)计算其土地占用面积,土地类别为化石能源地.

2.1.6交通的生态足迹

交通的生态足迹由直接土地占用和间接土地占用组成.直接土地占用包括道路、车站、机场、停车场等,由于交通工具的活动性及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共用性,直接土地占用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依据区域性的相关交通设施拥有量及其利用程度、交通工具的拥有量及其行驶里程等统计数据,将相关设施的面积分摊到研究对象.交通的间接土地占用指吸收各种交通工具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化石能源地,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等,CH4和N2O可依据其GWP转化为CO2当量.交通间接用地的一般公式为:At=DPa∑ni=1qiχi(8)式中:At为计算年内某类交通工具的间接土地占用面积;D为计算年内该类交通工具的行驶里程;qi为单位里程第i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χi为第i种温室气体的GWP当量系数;Pa同式(1).

2.2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一般定义为使用单位生态资源能够获得的产出,应用生态足迹指标构建研究对象的生态效率时,生态资源的使用量即为生态足迹的大小,而产出一般为经济产出,例如,一个国家的生态效率可定义为单位足迹的GDP.生态效率的倒数称为“生态消耗强度”,即单位产出需要使用的生态资源量.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不是经济产出,而是人才培养和知识的创新和传播,大学的“产出”是具有知识的人.因此,基于生态足迹指标,一个大学的生态效率可定义为单位生态足迹的在校生人数,它定量地表述了单位生态资源可以支持的人才培养量.大学的生态消耗强度是培养单位人才需要消耗的生态资源量.

3大学校园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3.1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

在大学校园生态足迹计算中,考虑了能源(煤炭,电力,天然气)、食物、垃圾、纸张、水和交通.电力、天然气、煤炭、水、食物等的数据来自各学校后勤管理处的统计资料;交通车辆数据由各学校公安处配合对每天早7点到晚10点间进入学校的所有车辆进行登记,取样本平均值所得.由于现在各学校都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专门建有垃圾站,因此垃圾量由垃圾站提供的数据估算,而垃圾的各类成分由抽样调查取得;纸张量一部分由学校办公室提供,一部分从对个人的抽样调查得到.考虑到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人用纸量的不同,调查采用按年级和男女比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发放问卷(包括网上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7份,有效问卷943份.数据收集和调查范围均为校园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未包括家属居住区.计算中各相关因子、排放参数和当量系数等取自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相关报告、北京可持续发展中心网()和中国新能源网();各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取自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

3.2生态足迹计算

本研究选择位于沈阳市内的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应用上述成分法模型对其2003年校园生态足迹进行了详细计算.能源足迹计算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见表1,食物生态足迹计算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见表2.由于垃圾的直接用地数值小且缺乏详细数据,故忽略不计.垃圾间接用地的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见表3.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2003年用纸量分别为244t和179t,平均生产每吨纸需要木材4m3(ht-tp:///),两校分别需要木材976m3和715•6m3.林地世界平均木材生产力为1•99m3,得出2003年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纸张的生态足迹分别为490•5hm2和359•5hm2.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2003年自来水用量分别为3300000m3和1100000m3,同期沈阳市自来水价为1•6元•m-3,工业电价0•496元•kWh-1,自来水中电力成本占1/4,折算成电耗约为0•8度•m-3.因此两校的供水用电量分别为2•64GWh和0•88GWh,相应CO2排放量为2545t和848t,除以化石能源地平均CO2吸纳能力5•2t•hm-2,得两校供水的生态足迹分别为489•4hm2和163•1hm2.由于缺乏数据,污水处理的生态足迹没有计算.大学校园的交通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在汽车的生态足迹计算中,由于CH4和N2O排量小且详细数据难以获得,只考虑了CO2.交通生态足迹计算的相关数据。以上各成分的足迹计算结果汇总于表5.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2003年总足迹分别为24787hm2和17218hm2,也就是说,需要24787和17218hm2的各类土地来支持发生在东北大学、沈阳大学的教学和学生生活区的各项消费并吸纳所产生的废物.需要说明的是,在煤炭足迹计算中,一方面由于没有考虑锅炉的CO2净化,使二者的CO2吸收用地(化石能源地)偏高;另一方面,由于煤炭生产的上游足迹未计入,又使它们的总足迹偏低;食物足迹的计算结果比实际值低,这是因为学生的部分食物消费发生在校园以外,没有统计;垃圾和交通足迹因为没有计算直接占地面积也比实际值低.总体上讲,本文的计算结果应是实际生态足迹的保守估计.

3.3校园生态效率的对比分析

东北大学2003年校本部在校生为23345人,由此计算得其生态效率为0•94人•hm-2、生态消耗强度为1•06hm2•人-1;沈阳大学2003年校本部在校生为13589人,计算其生态效率为人0•8人•hm-2,生态消耗强度为1•27hm2•人-1.可见,1hm2生态生产性土地不足以支持培养1个学生的消费和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构成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生态足迹的主要成分是煤炭、食物、电力和垃圾,四者总和占两校总足迹的比例分别为95%和96•4%.因此,降低生态足迹的措施应针对这4种成分来制定,改善能源结构、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和减少垃圾排放是两所大学提高生态效率,建设“生态”校园的主要途径.生均消费量是影响校园生态效率的主导因素之一,生均消费量越高生态效率就越低,而学生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生均消费量.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学生的经济状况有较明显的差别:东北大学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多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困难生约占30%,十分困难生约占10%~15%,特困生占5%以上;沈阳大学的学生基本都来自城市,平均经济状况比东北大学好的多.这一情形在食物生态足迹构成(表2)和食物足迹占总足迹的比例上有清晰体现:沈阳大学的生均肉类消费是东北大学的2倍,其中前者的生均牛羊肉消费是后者的2•5倍,致使沈阳大学的食物足迹占总足迹的比例比东北大学高许多.这种学生经济状况的差距也是沈阳大学的生态效率(0•80人•hm-2)低于东北大学(0•94人•hm-2)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的专业领域和研究强度对生态足迹也有重要影响,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力足迹.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拥有大量的实验室和重型实验设备;沈阳大学是一所以文理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和重型实验设备相对较少.

因此,东北大学的生均电力消费是沈阳大学的1•75倍,电力足迹占总足迹的比例是沈阳大学的2倍多.东北大学、沈阳大学和澳大利亚Red-landsUniversity生态足迹的对比.三校的最大足迹成分均为能源,但澳大利亚RedlandsUniversity在校园里不直接使用煤炭(一次能源),而是以电力(二次能源)为主,其电力足迹占总足迹的比例为31•4%,比国内两所大学高得多.RedlandsUni-versity的交通足迹所占比例也比国内两所大学高得多,其交通足迹占了总足迹的约1/3.另外,RedlandsUniversity的食物足迹比例比国内两所大学低得多.可见经济的发达程度对校园生态足迹的构成有重要影响.从生态效率看,RedlandsUni-versity的生态效率较高,东北大学次之,沈阳大学较低.从以上实证分析可知,研究大学校园的生态足迹能够定量地揭示高等学校的生态需求及其主要矛盾,为创建“生态”校园提供科学的指标和方法.此类研究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其在唤醒高等学校师生的生态意识中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生态足迹具有内涵深刻、表述形象和计算简单的特点,它为设计广大师生均可参与的、富有趣味的“生态”校园创建活动,提供了科学的题材、方法和定量指标.例如,由从事生态足迹研究的教师开设一门生态足迹普及课,向全校师生提供生态足迹方法指导和相关计算参数;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会组织,每个学生记录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各项消费和产生的各类垃圾;由学校有关管理部门提供能源、水、办公用品、非个人垃圾等公共消费和废物排放数据;每年春季学期的头两周,每个学生计算出自己上一年的个人生态足迹,然后计算每个班级、学院的生态足迹,最后得出整个学校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所有学生参与,使每个人明白浪费1个馒头、1度电能够产生的生态冲击,对提高每个人的生态意识的作用将远远超过空洞的说教.大学校园生态教育的意义远超出创建生态校园本身,通过大批学生向全社会的扩散,这种教育能够在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第2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2018年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包括:

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范德堡大学、圣母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乔治敦大学、艾茉莉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维克森林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塔夫斯大学、纽约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波士顿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布兰迪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罗切斯特大学、波士顿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北大学、杜兰大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关键词]镁合金;差厚板;轻量化

中图分类号:U46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43-01

1 车身轻量化的目的及途径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变得越来越短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减排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件。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兴的新能源汽车都十分注重车身轻量化设计,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约75%的油耗与整车的质量相关,车身重量减少10%,燃油量减少6%~8%,车辆废气排放量减少也会显著;就新能源汽车而言,车身减重,续航能力将极大提高。

车身轻量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结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应用、先进制造工艺。结构轻量化设计是基于车身承载性能在概念设计阶段进行尺寸、外形优化,在车身性能数据分析阶段对进行拓扑优化及多学科优化;轻量化材料应用,用低密度轻质材料,广泛研究应用的材料有:高强度钢板、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等,优化材质,提高轻量化程度;先进制造技术,如液压成型、激光焊接等[1]。

2 镁合金

镁在我国储量丰富,密度低,强度高。与钢、铝合金相比较,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性佳、减震及散热性好等特点。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高强镁合金板材、型材和压铸技术将取得新的进步,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

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镁合金在轻量化材料中,减重效果达到30%~70%,仅次于碳纤复合材料。镁合金将成为汽车工业必须采用的材料,在欧洲和北美汽车的用量更是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2]。

国内对镁合金的研究较为深入,据国家专利局数据,2004年镁合金行业相关专利公开数量为105项,2012年为789项,并且保持直线增长趋势,其中对镁基合金、制造、热处理及加工的研究最多。

长安汽车研究院的刘波等人对某轿车车身前端采用镁合金材料改进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实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及本构关系,并结合有限元对原车身和镁合金车身的刚度、模态和碰撞进行计算对比,结果显示后者减少车身零件的数目及加工工序,使原结构质量降低一半。重庆大学王清在其硕士论文中探讨了直通道线性剪切工艺,改善AZ31镁合金拉压不对称性[3]。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吴迪等人探究了镁合金车身覆盖件的工艺,指出镁合金耐腐蚀性差、金属基体易、成本高等技术难点有待进一步攻克。

除此之外,各大汽车厂商也积极研发镁合金。欧洲正在研制和使用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有60多种,大众汽车用镁合金代替车身的车门防撞杆、车顶横梁、前后保险杠等。通用汽车全球首台“镁合金专用立式挤压铸造机”安装调试完毕,并试制首批工艺验证零部件;重庆科学院成功开发国内首台镁合金专用轧制设备,在镁合金轧制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4]。

3 差厚板

在激光拼焊板之后,具有表面质量好、强度高、成本低、轻量化程度高的差厚板出现。重量上,差厚板是等厚度板的80%,是激光拼焊板的60%,减重效果较明显。

HaugerA在博士论文里探讨了柔性轧制控制技术以及差厚板的制备工艺,还对差厚板的截面形状进行了分类[5]。KoppR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轧制工艺,研究指出:这种板料的应用范围包括具有适应载荷和优化载荷要求的不同厚度结构[6]。

同济大学杜继涛等探讨了差厚板在车身制造及轻量化中的应用,并将模糊重心理论应用于差厚板的工艺方案和轧制过程中进行研究[7]。东北大学刘相华团队对差厚板的成形性能、回弹稳健、轧制力学模型、轧制速度等进行了研究[8-9]。江苏大学姜银方等人探讨了压边力对差厚板U形件、方盒件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正交优化方法优化了差厚板的成形参数,并分别对差厚板梁的回弹进行数值模拟[10]。

差厚板应用于连接件、加强件、框、梁等各种车身零部件上。东北大学与上海和达汽车配件公司、上汽集团合作,完成了长863mm,管外径为70mm,最薄处为1mm的差厚板管材[11]。

4 镁合金差厚板应用是一种趋势

根据汽车行业通用车身轻量化评价经验,依据评价公式如下:

L=M/(K・A)

其中:L―车身轻量化系数;M―白车身质量;K―车身扭转刚度;A―轴距与轮距乘积。

该指标指出车身轻量化系数越小,轻量化水平越高,进行车身轻量化研发的同时,需对车身安全指标、强度刚度等进行设定。

材料方面,高强度钢板的用量已达到50%以上。铝合金在车身的用量逐年增加:2014年欧洲需求量为316千吨,北美为204千吨,中国为48千吨,预计到2020年,欧洲的需求量将增加至685千吨,增加117%,北美为1312千吨,增加543%,中国为264千吨、增加450%,它们在车身轻量化中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低密度镁合金是当今车身轻量化中最适宜的材料,而作为镁储量、原镁生产和出口的我国更应该积极投身于镁合金的开发应用之中,单纯依靠原材料出口永远在世界科技之林中占不了一席之地。

从轧制方法来看,差厚板是先进制造技术中较成熟的轧制技术,将差厚板的轧制技术应用于镁合金板材中,代替原有的普通钢材、高强度钢板及铝合金材料,必将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 范子杰,桂良进,苏瑞意.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05):02-04.

[2] 孟岩、潘建亮.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技术与应用[J],2010,18:24-27.

[3]汪清.AZ31镁合金特种型材挤压成形工艺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3,05:57-59.

[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合金分会.2014镁工业十大事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01.03(007).

[5] HaugerA.FlexiblesWalzenalskontinuierlicherFertigungsprozess fur TailorRolled Blanks[D]. Aachen:RWTHAachen, 2000.

[6] Kopp R,Bohlke P.A New Rolling Process for Strips with a Defined CrossSection [J].CIRP Ann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3,52 (1):197-200 .

[7] 杜继涛,李艳华,费宏斌. 基于模糊重心理论的TRB工艺方案评价.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2009,(09).

[8] 田野.CR340冷轧差厚板的退火工艺及组织演变.东北大学硕士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12,06:19-22.

[9] 张华伟.轧制差厚板成形性能研究.大连理工博士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12:16-24.

[10] 姜银方,靖娟,王永良,袁国定,王友华,李新城. 变截面板放盒形件成型参数的正交实验分析. 模具工业.2009,07.

[11] 刘相华,高琼,苏晨等人.变厚度轧制理论与应用的新进展[J].轧钢.2012,06(29).

第4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发改委的郑重澄清,是对输血式振兴模式的否定。实际上,输血式援助向来并非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长久之道。美国学者威廉・伊斯特利在著作《白人的负担》中说,西方半个世纪来援助非洲等贫困地区投入的2万多亿美元,就基本上未起到预期的作用。说到底,发展的根本,还在于本地体制的改善、经济要素效率的提高。

北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举办了第二届东北振兴论坛,我参会听了专家们的演讲。所有的专家、包括东三省本地官员都认为,东北要加快市场化改革。

上上下下都有加快东北市场化改革的共识,但东北的市场化依旧步履缓慢。如国企改革,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就说,其他地方早就完成的国企改革,东北仍然没有完成,连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的老旧现象都还存在。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的解释很形象:尽管大家都知道要改革,但是东北国企太多,很多人在体制内呆惯了,有了问题还是习惯找政府,地方政府又习惯找中央政府。

而单纯输血式振兴,不会改变“等靠要”的体制依赖,反倒可能助长依赖惯性。就算有“输血”也是为了“造血”,而就“造血”而言,东北也亟需放权清单。

事实上,东北有很好的外贸条件,完全可以给东北更大的设立自由贸易区的自。自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成立后,东北申报自贸区的热情也很高,如设中俄蒙自贸区、延边自贸区等。其实整个东北都可以成为一个大自贸区,退一步讲,东北地区可营造更开放的经贸环境,扩大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第5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 居民科技素养 四位一体思路 三级培养方法

1.概念界定

1.1快速城市化概念的理解

对城市化概念的表述主要有“城市化”、“城镇化”等,城市化是指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所推动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变更。

1.2科技素养概念的理解

学界对科技(学)素养有多种定义。如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的“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包括:“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2.实践调查和数据分析

2.1调查思路与研究方法

项目组根据“辽宁省十二五规划”,选取发展较快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三大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大连、丹东)、沈阳经济区(抚顺)和辽西北经济区(朝阳、锦州),实施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问卷涵盖五大方面(如下数据分析所示),并附访谈提纲。

2.2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

①基本信息分析(共收回有效问卷324份)

首先,在受访者中,受教育程度在”初中”水平最多,比例34.9%,居民接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其次,有接近60%的受访者,年均纯收入在15000元以上。但仍有8.6%受访者收入在6000以下,这需要我们加以特别关注。最后,对受访者所处职业情况进行分析,相比个体户、农林从业者,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明显偏低,仅为8.6%。

②科技信息的获取情况

获得最多关注度的信息分别是:卫生、环保、科教,可见,居民对于和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更加了解,更加关注。另外,关于“获得信息渠道”的选项,按比例依次为:电视30%,报纸杂志21.3%,因特网17.0%

③科技活动的参与情况

对于我们所列举的五项活动,选择“经常参加”的比例仅为54.3%,且传统类科技活动仍然占据很大比例,如电视科技节目44.0%,而科普画廊的比例仅为2.6%,这对居民在更大程度上参与科技活动提出了更多要求。“每年参加三次以上活动”中,动植物园比例较高,博物馆和展览就鲜有人问津,比例仅为4.4%和16.5%,可见,居民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好科普教育场所。

④生活中科技实际运用情况

接近71%受访者(230个人)拥有个人电脑且联网,但只有123人选择“经常使用电脑”,电脑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摆设,而不能发挥实际的效用。有169个人拥有邮箱,但其中近一半受访者不会使用邮箱。另外,访谈发现,虽然有不少的受访者听说过“Email”,但是具体知道其含义和用途的人数很少,更多只是作为一个时尚新鲜的名词。拥有手机的人数比例高达89.2%,这证明手机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

⑤对于科技研究现状及科技影响的认识与评价

79.6%的受访者对于科学研究效益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面对别人推荐产品,44.4%的居民仍然偏重于实践经验,能够比较客观理性地认识事物,体现出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达67%的受访者会选择通过新型科技渠道(网络、科研人员)来获得粮食增产的知识,反映居民在潜意识中对科技的信赖和期待利用科技渠道来解决实际问题。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的领域,比例依次是:健康22.3%、食品18.3%、能源12.3%、网络11.8%等。完全不相信算命的比例为48.8%,有68.8%的人认为电脑算命不是科学。

3.问题讨论与对策建议

3.1问题讨论

①五个城市居民科技素质区域之间差异大,整体水平有待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大连、丹东、抚顺、锦州、朝阳的科技素养依次降低,我国一直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但是在调查中实际感受到的却是,居民科技素养早已被经济发展的车轮远远地甩在背后。

②青年群体(定义:18到45岁,比例为63%)科技素养不高,结构失衡。众所周知,青年人群应该是掌握科技素质的主力军,但是通过前后分析发现,这些青年群体的科技素养结构存在缺陷,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

③科普设施滞后,我们一直提倡的农村村社和城市社区建设 “一站、一栏、一员”的任务还很艰巨。据访谈了解到,实际生活中,科技教育与培训资源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科普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归结来看,资源分配不合理。

3.2对策建议

①形成“四位一体”的居民科技素养培养体系思路

促使“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密切配合,各尽其能。政府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为提高市民科学素质服务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政策环境,指明前进方向;社会要发挥熔炉作用,推动社团、媒介及行、企业协会科协参与共建,群策群力;切实加强高校教育中科技教育环节,提高对科学方法、研究过程的教育重视程度;发挥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人才”的良好风尚。

②建立符合辽宁民生科技发展现状的三级培养方法

实行“政府推进、全民参与、主动调试心理”的三级培养方法:政府因地制宜,完善科技场馆硬件、软件配置,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创办社区大学,发挥其“人才孵化器”作用;对于居民来说,要时刻强化科技意识,丰富科技知识,掌握科技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建立合理有效的民生科技心理调适机制,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和谐共处,消除科技迷信和盲目崇拜,也不能成为技术恐惧者。

参考文献:

[1]汤静,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初探[J].人文论坛.

作者简介:

康永琦(1990-),男,汉,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第6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第一届(2009)与第二届(2010)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国际研讨会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交叉科学学会、大连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学术机构、院校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大力支持。2010年会议出版的《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已经被CPCI(原ISTP)检索,同时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香港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学术机构与院校图书馆收录。两届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管理领域的研究思想融合,丰富了现代金融研究的视野,为各校金融财务专家的交流与深入探讨提供了良好契机。

本次研讨会由美国新泽西州大学Rutgers商学院著名的金融学专家吴仰儒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彭龙教授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李延喜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参会的嘉宾来自于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此外,参与国际会议的还有国内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期货机构、证券公司等)代表,知名企业的财务高管人员等。

在此,本届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组委会所有成员与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诚挚地欢迎您届时光临。希望在您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本次会议提供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您的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本次会议将继续出版《第三届(2011)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将被CPCI(原ISTP)收录。欢迎您就本次会议的议题积极投稿,与大家一起分享您的研究成果。

会议的具体情况及投稿要求,请登录:

【重要期限】

即日起至2011年4月30日 论文投稿截止

2011年5月15日 论文录用通知

2011年6月29日 会议报到

2011年6月30日-7月1日会议召开

【会务组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邮编:116024

电话:+86-411-84706507,84706391,84707982 传真:+86-411-84708342

第7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赵闯开始了对恐龙的渴望。像五官都装上了雷达一样,他能捕捉到所有关于“恐龙”的字眼,小学期间他就读完了能够弄到的关于恐龙的全部资料。他写了好几个关于恐龙的小说,在其中一个故事里,苏家屯在一场沙尘暴之后跌进时空扭曲的虫洞,侏罗纪和白垩纪重叠了,剑龙和霸王龙在屯里展开了搏斗。他还自己编过一本书,叫《中国恐龙》,50页,抛开前言后记,用水彩画了36种恐龙。

2004年,赵闯考上了东北大学,他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和恐龙之间因为高考而沉默了一段时间的“激情”,重新被点燃了。“以后不能随便画(恐龙)了,要画就画精确。”而任何一个细节的精确都意味着无数的知识点:从骨骼结构到肌肉纹理,比如画巨棘龙时你不但得知道它的皮肤样式,还得知道它“小鳞片里零星散布着大鳞片”的排布秩序;再比如画霸王龙时它手指有几根骨节也无法含混过去。

他从网站上找恐龙骨架照片,研究化石,想象凹凸,甚至需要考虑解剖。对于系统受训的古生物系学生而言,这些往往是老师一嘴带过的常识,而东北大学室内装潢专业的赵闯则需要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小心地记录下他个人的每一项恐龙学发现。

当然还有看论文。他那时候英文一般,但“每天拿出几小时生生看英文论文”,至今如此。

十年下来,赵闯练就了一口古怪的“古生物英语”。一次,他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Mark Norell坐在一辆出租车后排,一开始挺尴尬,聊吃饭喝酒这些家常话聊得他张口结舌,后来他硬着头皮问了句:苍龙的舌头是不是像蜥蜴一样分叉的?

聊起这个,赵闯就high了。两人从三角龙的灭亡聊到其刚毛再到有没有证据显示它身上到底是肉还是角质层,一路畅通无阻,下了车还意犹未尽。直到对方又问他爱喝什么啤酒,赵闯又完全反应不过来了。

200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中科院的BBS上发现了赵闯。这个躲在ID “draw”后面的人上传了一组特暴龙和灵龙的彩铅素描,无论是技法和准确度都让汪筱林吃惊不已。他立即询问赵闯是否愿意合作,为他们即将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论文《最早的飞翔者――远古翔兽》画插图。拿到汪筱林发来的化石图片,赵闯花了一个星期研究动物形象,画出草稿,交回科学家们检查、讨论、定稿。两个月后,他画的《远古翔兽》登上了Nature的封面。

对这群研究古生物的科学家来说,发现赵闯令他们如获至宝。之前他们只能用化石照片,表现力上差很多,有时候会找外国人画,但国外大多也是博物馆馆员兼职,专门从事这个(古生物形象复原)的人非常少。在达尔文的年代――那个人人都是博物学家的年代,这项工作大多由科学家本人来完成。而现在,在国际上,这小小的专门一群人被称为科学艺术家――医学、物理、天文、古生物,这些领域都需要这样的人,兼备科学素养和艺术才能,将研究成果具象化。当然,相比去描摹细胞和中子,古生物和天文学领域对科学艺术家的创造力提出的要求要高得多――尤其是古生物,通过一堆零散的、破碎的化石,去还原乃至创造古生物的生前样貌,令赵闯偶有“创世”的惊惶感。

到2009年,赵闯手上的恐龙画稿已有了大约超过1000张。这时他遇上了投资人李青,他对赵闯的恐龙计划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其资助下,赵闯和志趣相投的同伴成立了啄木鸟科学小组,他们发起的第一个项目叫作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古生物(包括恐龙)化石进行严格复原。

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超过10000种古生物化石的形象复原――但在赵闯看来,他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在他的理想中,他想复原的远不止是静态的恐龙形象,而应当是整个生态空间――比如,三角龙遇到突然袭击时的反应,剑龙是如何摔它的幼崽的,而中华龙鸟在面对不是自己的蛋时会呈现出什么状态。

第8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的蜂蜜研究小组负责人指出,蜂蜜能够为较小的伤口消毒,并有助于伤口快速愈合。蜂蜜含有一种特殊的酶成分和抗氧化剂,它们能够有效减轻局部红肿。高粘稠度的蜂蜜还能在伤口表面形成一种保护层,有效防止伤口受到再次感染。从某种意义上讲,蜂蜜比创可贴的疗效更显著!

鼻子不通?揉按印堂

最快,最便捷也是最省钱的治疗鼻子不通的方法是什么?请听好:用舌头抵住上牙膛,然后用一根手指挤压眉毛中间的印堂。这样可以使你的鼻子里通向嘴的通道前后摇摆,这个动作可以缓解鼻子充血,20秒钟之后,阻塞的鼻子就通畅啦。

心跳异常?吹吹手指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医务急救专家本利说:“心跳异常,应该首先抑制神经过敏,有节奏地吹吹手指。主管心跳节奏的迷走神经,通常被呼吸所控制。这种方法可以使你的心跳回归正常。”试一试吧!

做屈伸二头肌运动能够治疗近视

很少有人的近视是由于遗传造成的,美国华盛顿的验光师理查德说:“近视通常是由于你长时间地盯着一个点而引发的。”换句话说,就是你盯着电脑屏幕的时间太长了。所以,马上改变你的用眼习惯吧。每次用眼一个小时后,就应该闭起眼睛,拉紧你的身体,做深呼吸,几秒钟之后,呼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绷紧和拉伸肌肉,比如经常做二头肌的活动,可以使你身体的其他部位肌肉放松并休息,包括眼肌哦。

越恐慌越勿深呼吸

很多人一紧张就会深呼吸,用来保持平静。事实上,对于恐慌症患者而言,深呼吸不是一个好主意。恐慌症是一种由突然且频发的恐惧感引发的病症,伴有心率过快,手心出汗和呼吸过度等症状。患者深呼吸会引发眩晕和麻木症状,并感到窒息。“二氧化碳检测仪辅助呼吸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变患者呼吸频率,缓解短期恐慌症状和过度呼吸症状。

大脑杏仁体大小决定你的朋友有多少

美国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58名志愿者大脑中杏仁体的大小,发现杏仁体在大脑记忆他人的面容,名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脑许多部位都是越用越发达,杏仁体越大的人,通常具有更大的社交圈子,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哦。

第9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

英文名称: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业委员会;陕西省计算机学会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种:

本:

国际刊号:1005-3751

国内刊号:61-1450/TP

邮发代号:52-12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原名《微机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计算机学会和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共同主办。刊名为著名科学家胡启恒院士亲笔所提,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效祥院士写了创刊词。1991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1450/TP,国际刊号:ISSN 1673-629X。该刊为综合性学术技术刊物、月刊。 该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国内读者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国际读者分布在北美、西欧、韩国、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等38个国家和地区。几年来高水平的论文刊登数量明显增加,各类自然科学基金论文刊登数量已超过80%,各项指标在我国自然科学自动化、计算机类(TP)多种期刊中排名前列,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科学杂志之一。 该刊在我国计算机界有广泛的作者群体,主要稿件来源单位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数百所重点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航空、航天、电子、中国水电、中国建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重点研究院所等。 刊载内容涉及国内外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技术和创新的最新成就、软件工程的最新成果、应用开发的成功经验等,在学术界有较好的影响。为我国计算机的创新、设计、开发、应用创造了一个宽舒和谐的学术交流的氛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技术展示的平台,成为我国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的刊物之一。 该刊的编委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九所知名大学和七所重要研究所,以及美国、加拿大的外籍专家共22位著名教授或研究员组成。以沈绪榜院士为首的编委会顾问组把握着期刊的大方向.

主要栏目

综述评论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经验交流

研究探讨

开发应用

网络通信

学习园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