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电一体化从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概念设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同时也是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内最具创造性的阶段。其中,包含的原理与方法论对相关产品研发者起到关键的引导效用。因此,对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性概念设计进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概述
1.1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电一体化基础上建立起的包含系统与构件、基本元内容的集合,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含义则是依据产品使用周期中各个环节所需要求对产品实施功能改造、分析和子功能开发,进而实现其满足功能结构要求的系统化设计活动。这种设计工作的过程包括前期规划、设计概念以及对计划进行详细化和丰富化,并加以改进补充。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的程式化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代为实现,但除此之外难以被程式化的方面还需产品设计人员通过人工设计逐步完成。通过构建人机协同的概念设计理念,对其功能与组织开发的过程按照模块化思想进行划分,以此实现这一设计工作的层次性、协调性。目前,发达国家对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深入研究大体集中于其调控系统的设计。机电一体化的理念自1971年被提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内容也在逐步丰富,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消费需求的升级,更加迫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对自身性能、可靠程度提出更高要求。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感技术、AI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集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进步,都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革新打下了技术根基,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朝着更优质、更高效的方向迈进。
1.2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型概念设计本身有着重要作用,其既是产品品质的深层内容,又是其功能属性得以发挥的保障,对其本身质量的影响也约占60%~70%。因此,建成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具有极其显著的意义。简要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概念设计是保障机电一体化产品品质的必要性要求。机电一体化体系具有多种学科互相交叉、集成融合的特点,本身具有着复杂内涵。因此,现今许多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并不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本身的特色,难以做到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随之作出应对。第二,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促使其理论体系得到发展。要创新这一概念设计,必将建立新的方式、理论基础。只有在合理、可靠的概念设计基础上,才能使之收获具有优异性能的机电一化体产品。再加之如今概念设计的思想理念获得了社会中乃至整个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如QFD理论、公理化理论、TRIZ理论等设计理论的建立,对于推动创新机电一体化产的概念设计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效用,进一步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完善。第三,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对于生产能力与工作质量的提高起到切实的帮助作用。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带有自动处理、调节的功效,通过这些能力的实现,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稳步提升。例如,在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其生产效率要高出普通基础5~6倍,并能够实现机床数量减少50%,节省50%操作人员的效能,生产周期也能缩短40%,进而使得生产成本降低50%左右。
2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理论
2.1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到的系统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该类产品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就其本质来说。它算是一种复杂机械,但与普通的机械相比还有着显著区分。机电一体化体系是通过在机构的动力功效、信息功效、控制功效以及主功能方面引入先进的电子技术,并使之与软件相互联合形成的一类新型机械系统。就其功能来说,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机械力、能量流、运动力等多种动力学有关的特殊机械,以及一些机电部件互相关联的系统。其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又在于集成协调各种技术,通过对机械工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多项技术的联合利用,实现其运动行为可控的目标,而不仅简单对各项技术进行拼凑堆积。这也是利用计算机的调节和处理能力,实现驱动元件可控特征的现代化机械系统。有关机电系统化原理的研究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三环论。研究者认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划分为电子、机械、软件三项功能模块。第二,五块论。通常视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由动力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操作功能和传感检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第三,两个子系统理论。研究人员认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控制系统和物理系统两项分支系统共同组成的。以上三种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三者立足于控制和电力两部分,但没有对机械主体加以强调,也并未对处理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中出现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模糊性等问题提出方法。因此,这些理论对该类产品的概念设计不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概念设计实际工作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往往会被划分为传感检测、执行机构、信息控制处理三个子系统。通过这三个子系统的系统分工,各自完成信息检测、机械运动与信息控制的工作,这种分工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该系统中各项功能的优化和最佳效果的发挥,并以此获得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合理的相关方案。
2.2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方法
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而言,其概念设计是许多领域内知识、技术之间的交织融合,具有新颖复杂、反复迭代、目标多解、结构不良等特点。满足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关键在于发挥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展现设计智慧,满足创新性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在于实现人机协调配合。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促使人们对人工智能提出新的期待。但创新产品设计这类任务,主要还得依靠人类的智能实现。机电一体系统也是人机协同系统,通过对设计者与计算机的分工,来达到创新概念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创新主要方法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落实人才战略,培养专业性人才。科技竞争最终都会落实在人才竞争上。要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人才供应是重要保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在制造行业占据就业满意度第三位的好名次,就业率更是高达100%。因此,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更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国家以及机电行业要在培养、优化道路中贡献出更多力量,从多方面对学生展开培训工作,以此实现增强研究者、开发者、设计者以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素质的目的。第二,努力拓宽供应市场,严守质量关。市场是检验产品的试金石,将机电一体化产品投放到市场中,一方面保障其生命周期能够实现,另一方面通过买方对产品性能体验所作反馈也对产品研发起到反作用力的效果,使其优点得以保存、延续,缺点得到改良、进化,从而不断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性能的整体提升。第三,将环保技术纳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中。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电力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应用,往往会伴随着电子、机械污染的问题。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无可避免也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研发过程中要考虑到环保问题,让机电一体化产品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施行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为其提供方法指引。通过一些环保设施和环保科技的实行,有效遏制资源浪费、污染物增多的问题。当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时,也可以反复利用一些资源,以减少资源、材料的消耗。相关生产负责人还应主动淘汰一些产能落后的设备、产品,以此改变过去投入高、输出高的模式,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使人们拥有健康的生存环境。
2.3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的发展展望
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主要发展在于理论的进步。虽然机电一体化体系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分析、研究,但其发展总趋势还是积极向上的。概括有五方面内容:第一,根据被测物理量,建立传感器特点和类型的知识库;第二,构建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概念设计相关的推理方法库;第三,将执行机构的实现运动与动作进行分类,构建执行机构库和驱动元件库,以促进驱动元件、执行、传动机构和两者的集成选择实行;第四,实现对该类产品概念设计在各个环节评价体系的建立,尤其在概念设计初期中构建对功能原理设计环节的评价体系;第五,构建调节和控制信息的资料库,以促进挑选硬件和编制软件中对机构子系统高效管控的实现。随着机电技术与各项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机电一体化研究的逐步深入,促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并具有更为强大的实用功能和操作功能,从而顺利实现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与研发。
3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但关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研究成果目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相关从业者不断加强探索、创新,通过大量细致的实践研究工作,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的完善和成熟,并最终实现其优异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中元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由机械、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综合利用各种技术的产品,也是高科技中微电子技术向传统建筑施工机械工程渗透而形成的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新兴综合技术。建筑机电一体化技术顺应了高科技发展的规律,显示了高科技领域在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中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建筑施工生产需要将数以百万吨的建筑材料在平地上建筑高楼大厦。通过建筑动力机械将建筑材料运送到指定位置上,需要利用大量的建筑施工机电设备联合工作才能完成这一目的,而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的建筑施工机电产品则是实现高产量、高效率的最佳选择。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是将传统的机械设备与高科技的电子技术融为一体,使建筑施工机电在物流、能流、信息流融为一体,成为适应建筑生产的最佳工具。
一、机电一体化是施工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
施工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微电子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实行机电一体化
微电子技术是在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高技术。微电子技术,词一算机技术与施工机械相结合促进了施工机械自动化、机器人化的发展。
2、施工机械的自动化趋势日益增强,建筑机器人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目前已出现采用程序控制起重臂运动的液压挖掘机;系统控制混凝土布料杆的自动化混凝上输送泵;用于喷涂各种涂料的移动式多关节机械手;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上地面磨光、建筑物立面检修,以及钢结构防火涂料喷涂等作业的建筑机器人等。
3、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从高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施工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是一个核心问题。虽然自8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研制开发出多种机电一体化的建筑机械产品,但从整体看,建筑施工机械的技术进步仍然表现在从手工操作到采用机械,经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从世界范围看则表现为建筑机械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施工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样做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筑施工与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建筑业在我国四化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从业人员以干万计,但绝大多数的施工作业仍以手工为主,至多不过是再配上一些原始的机械设备,因此,效率低下,施工危险,环境恶劣,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长期困扰和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本文作者在参与主持"高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的软课题调研中,占有国内外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了我国建筑业高技术发展的方向,可供有关方面参考。关于机电一体化,在"高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课题调研中曾提出过,它与电r讨一算机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建筑机器人、自动测量和检测技术以及施工自动化等均应视为建筑施工领域的高技术。但在这当中,机电一体化是核心,它代表了施工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施工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化同其他高技术的综合应用又开辟了建筑施工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三、建筑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情况
(一) 机电一体化的土方机械
目前国外液压挖掘机已基本实现自控,应用了电子控制的负荷传感系统。它不仅能够对发动机和油泵进行电子控制,而且整个机械的动力系统也全部由电子控制。推土机装有"作业方式自动选择系统",如履带板滑动控制系统,能不断检测滑动率、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牵引力,当滑动率超过一定值时.可自动改变推上机牵引特性,保持最佳牵引力。翻斗车继应用电子控制传动机构,微电子监视系统之后,于8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动机系统和悬架系统(根据感觉行走状态改变缓冲系统,提高操纵的舒适性)。目前国外已出现无人驾驶翻斗汽车。
(二) 机电一体化的起重机械
经济发达国家正致力于智能型起重机的研究开发。智能型起重机装有微电脑,红外线和超声波传感器,能探测施工现场是否有人及其他障碍物。移动式起重机,采用电子控制式全自动传动装置,变速操作自动化,自动检测外伸液压支腿的伸出宽度,防止倾倒。现代的各类起重机均装有电子力矩限制器,当吊重与.吊臂的合成力矩达到额定值的90%时,会及时发出警报;达到100%时,发出强警报,同时自动停止工作。在大型工地上同时使用多台塔吊施工时,为防止吊臂相互碰撞,每台塔吊均装有防碰装置,操作者通过电视监视器可看到与相邻塔吊的三维图像,遇有碰撞危险时能立即发出警报井自动减速和停止。
四、建筑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最高体现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由汽车工业向电子及其他工业部门扩展,现在除工业机器人外,已研制出应用于各种特殊作业的机器人,如水下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微型机器人等。
建筑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开发应用建筑机器人要比一般工业机器入困难得多。建筑业与一般制造业比较,具有以几个特点:
1、建筑业是按定货进行单件生产的,每个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都不一样,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2、倒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工作条件艰苦、危险且环境多变,因此很难保证机器人电子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在制造业中,作业对象是移动到机器人附近的,机器人不需要行走机构,而建筑机器人则需要行走机构。要移动到作业对象附近,尤其是建筑工地凹凸不平,到处堆满材料,还有高坡、台阶及障碍物,所以开发适合于建筑机器人的行走机构难度很大。
五、机电一体化为建筑施工自动化开辟了光辉前景
施工自动化是综合应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部件化技术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划和管理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方法。施工现场的自动化并非简单地由单功能机器人去代替技术工人的部分作业,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显著,而是要重新建立一个建筑生产体系,使之能充分考虑到机电一体化的施工机械特性,就像制造业的工厂心动化生产一样,把现场施工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施工现场的工厂自动化。
国际上对施工自动化持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施工白动化只能应用于特殊环境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未来的建筑工地可以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施工,并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其实前一种意见比较实际,既需要也可能,而且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应用。而后一种意见比较浪漫,近似梦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一种科学幻想到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未来,会成为现实,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六、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快发展,信息流成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特色。建筑机械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建筑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高新技术,是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采、掘、运装备的应用和推广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建筑生产的综合实力,为实现高效、安全、洁净、结构优化的建筑工业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培养方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合成的产物,其产品一般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产生的新一代产品和系统。目前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技能训练教学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1.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根本
面对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当前具体形式,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学习,推行学、做合二为一,产学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拓宽“理技一体化”教学途径。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实习时间很多,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生产设备,学习到最实用的专业技能。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是紧随着现实需要而变化的,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岗位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2.合理利用资源,加强训练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对技术、技能训练要求比较高,对实训条件的要求远比普通高等教育高。据发达国家相关统计显示,培养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成本为应用型人才的2/5,要想搞好高职教育,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仅依靠学生缴费是难以实现目标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1)各高职院校对学校自身发展建设进行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2)创新办学体制,拓宽办学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渠道多样化。从目前湖南高职院校的发展来看,可以采取多元化合作办学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思想是摆脱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通过银行贷款、自筹集资、寻求企业投资、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环境与技能训练条件,使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得到保障。
3.整合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具体讲就是,把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进行有机结合,由一名专业教师担当教学任务,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点是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用实践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4.建设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和与职业岗位群有关人员及专家进行调查,通过对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描述,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通过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5.技能培训为核心
技能实训教学要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5.1基本技能训练认真练好传统的基本功,如钳工锯切割、凿切、切割和备案、锯位置、凿切精度等都要精益求精,扎实到位,使学生达到能干、会干、实干、巧干、精干的目的和水平,真正实现“干啥像啥”的目标。5.2熟练掌握设备及工量器具学生学习各种技能首先要熟练掌握各工种工量器具的使用方法、结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够进行基本的维护和修理。5.3理论后的第一次练习第一次练习激发兴趣,然后探索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钳工的锯削实训,先让学生画线看谁的锯缝直,然后根据训练情况,研究和讨论锯缝歪斜、锯条断和锯齿状的裂缝。如整机组装训练,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基本掌握装配过程,并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上作品,从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课程的运作。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不仅要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更要培养学生生存、学习、合作的综合能力。改变教学模式,应用理论、技能实训、企业实践为一体的“理技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便为我国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更多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巧梅.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及改革建议———进行课程整合、实行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165-166.
[2]张平亮,辛望旦,唐育正,何永华,刘福基.高职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5-8+23.
[3]文振华,尹欣,孙新.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1,05:63-66.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
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给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得尤为迫切。
1存在的问题
高职特色不够鲜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制造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等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尚未完全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但很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然受到高等教育的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课程体系的构成在名称上改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训练课”3个模块,但实质上课程设置还明显存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倾向,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没有真正向“能力本位”转变,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学科体系的思维方式。
2)部分课程设置相对独立,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部分课程的选择过多考虑知识点的完整性,对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导致个别课程显得相对独立,同时也造成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例如,“电路分析”“电机拖动基础”“工厂电气控制设备”3门课程中有关电机学的知识有重复。“气动技术”和“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2门课程气动教学内容有交叉。实践性课程的安排受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岗位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
2开发思路
笔者对中国航空一集团、二集团的部分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出本专业领域的岗位需求、典型能力和主要工作任务。以典型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找出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共同制定新的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与整合,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以及湖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抽查标准,将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
3实施过程
3. 1组建校企联合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专业建设委员会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的组织机构,也是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的指导、评价机构。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成都飞机制造厂、陕西飞机制造厂、株洲南车时代电气有限公司、安徽江淮仪表厂等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组成。
3.2企业调研,确定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通过对株洲南车时代电气有限公司、昌河飞机制造厂、空空导弹研究院、成都飞机制造厂、株洲钻石刀具厂等企业调研,跟踪本专业毕业生近3年来的就业情况,归纳出本专业的典型就业岗位群。
初始岗位群为: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和管理。发展岗位群为:通过3 ~5年的工作锻炼,可从事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故障处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高级维修、管理、改造升级及技术支持与服务。因此,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航空机械制造类企业,培养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修与调试技能以及智能化技术、PLC技术等相关知识,能够胜任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技术开发、产品营销和技术服务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 3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归纳本专业的基本工作任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其未来职业主要有3个发展方向:1)维修电工,主要从事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修理。2)机床操作工,主要从事普通机床或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考虑到择业的不确定性,在教学中应兼顾2个方向的内容。因此,我们确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职业能力核心课程3个层次构成。在新课程体系中,职业基础课程为: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实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职业技术课程为:机械零件图样识读与绘制、电气安装规划与实施、零件的手动工具加工、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等;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为: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电机拆装与维修、机床电气检修、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维修等。
3.4针对核心技能,开发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根据工作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规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项目,再由若干个单元项目组成的课程。本专业8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全部采用项目课程形式开发,在设计每个单元任务时,以“理论知识与生产任务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为原则,使每个单元任务中都包含必需的理
论知识、基本操作、设备安装、调试或维修技能等,其最终目标是:每个单元都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完成,或制作一个产品,或排除一个故障,或进行一项试验,或完成一项维修。如“机床电气检修”课程中,设计了5个单元工作任务,分别是低压电器的检测与维修、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普通机床电气系统检修、起重机电气系统检修、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检修,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 5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打破了原来理论+实践(实验、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驱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不仅明确了“要做什么”,也清楚了“为什么做”、“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学习中体验了实际工情景与工作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束语
经过实践,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市场需求、岗位能力重新进行了专业定位,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行了教学做一体、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拓宽了毕业生就业口径,提高了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建设
作者简介:刘存香(1981-),男,广西宁明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副教授;刘学军(1977-),男,山东潍坊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项目(编号:2011JGZ088)、2011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1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101-02
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市场膨胀迅速,我国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份额已从10年前的7%迅速攀升到2010年的31%。2011年,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一系列基建投资规划的出台又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持续上升提供了保障,也为工程机械专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中,整个综合运输体系投资规模约14.5万亿元。在水利建设方面,未来十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其他方面,如房地产开发、矿山开采等各个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相当大的投资规模,如2011年全国将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的指标,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20%,直接投资将达到1.4万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惯例,一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中会有5%~8%用来购买工程机械设备。因此,未来几年工程机械行业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从而引起工程机械服务人才需求上产生新的增长点。
然而,纵观国内各高职院校,多数开设有工程机械类专业的院校均为交通类院校。究其原因,工程机械专业所需实训设备价格昂贵,同时需要有较为宽敞的实训场地。为此,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以专业课程一体化为建设目标的工程机械实践教学建设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实训基地现有基础,进一步介绍该专业基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建设的做法。
一、实践教学建设现状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自2007年开始招生,是广西教育厅“十二五”重点建设的急需专业之一。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本着“围绕学生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的主旨,“以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为目标,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实训基地建设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以创新作为实训基地建设的主旨,努力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带领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同时,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有的、面向该专业的实训室分为四类:一是满足基础课所需的“基础创新型为导向”的实训室;二是满足专业主干课所需的“能力创新型”实训室;三是满足后续能力发展所需的“拓展创新型”实训室;四是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占地约3500平米。
以“基础创新型为导向”的实训室可开展简单而独立有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学生通过分析任务、明确目标后便能独立完成,如“机械创新实训室”、“机械基础实训室”、“金工实训室”等。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能力创新型”实训室,如“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室”、“工程机械底盘实训室”、“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室”等;“能力创新型”实训室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不仅解决了教师设计的任务,而且还能将一些抽象的、复杂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以学生后续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拓展创新型”实训室,如“机电创新实训室”及“智能控制实训室”。“拓展创新型”实训室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工程机械电路特性、智能控制过程,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图1所示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图。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建立的四大类型实训室及其实训教学设备能基本满足培养学生“会做”能力的要求。
然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课程建设关系不紧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仍有很大空间,课程建设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推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距离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目标仍存在很大差距。
二、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建设思路及措施
为使实践教学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自2011年开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该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即:借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与“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两个重要机构的作用,利用广西交通系统间的互帮互助关系,引入企业人员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依托课程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功能。在学院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的支持下,实现实践教学建设推动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又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建设的良性、高效的“螺旋盘升式”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具体建设思路和措施如下:
1.依托课程,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发挥行业优势,在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建设
根据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的需求,课程建设中已确定“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与“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两门核心课程为建设的突破口。为此,实践教学建设将重点围绕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室和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实训室两个实训室开展建设,并通过两个重点实训室的建设,将其成功经验辐射到其他实训室建设当中。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将根据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进行,扩建内容包括实训设备的合理配置、实训场地的合理规划等。实践教学建设中所开发的一系列实训项目将被融入到工学结合教材建设当中,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将基于“课程工学结合”建设理念进行。考虑如何将“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与“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的每一个基础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展。
此外,实践基地建设还将倚靠广西交通系统行业企业关系,与广西交通运输厅下属的西江航运建设投资集团、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等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和强度。
2.通过实践教学建设,提升校内专职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训项目开发能力,提高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室和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实训室两个实训室的建设将由4名校内专职教师和2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任教师具体负责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规划、运作方案和实训项目,2名企业兼职教师完成2门核心课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运作方案和实训项目。
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交流建设经验。校内专职教师根据校外兼职教师所提出的最新机型的发动机故障、液压系统等故障案例,不断设计、更新“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室”和“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实训室”的实训项目;而校外兼职教师将根据校内专职教师所编撰的工学结合教材、“任务驱动式教学”及“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手段,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基于课程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
通过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展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室和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实训室建设,将有效提升校内专职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训项目开发能力,提高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3.实践教学建设在促进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建设能够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后续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加快了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三、结语
推进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新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专业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衡量依据,通过课程建设推动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最终实现三项建设的“螺旋攀升式”递进。这种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模式将会快速提升专业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48
在职业教育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形式及课程目标等等。现如今,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致力于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到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与优势,进而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机电专业人才。
1 机电专业办学现状
(1)专业定位不明确。就机电专业的专业定位而言,要求学生对“机械”“电子”两方面内容同时掌握。但从机械与电子学科性质来看,两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涉及面广、知识内容复杂,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同时掌握其理论与技能是不科学的。当前阶段,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陷入一种尴尬局面,即对两个学科内容均略知一二,而对于相对深入的专业知识却无法掌握,这就很难实现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教学理念落后。对于机电专业而言,是为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而服务的,因此,教学活动应根据企业需求而展开。但是,在当前的机电专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遵循“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对机电专业知识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被严重挫伤,不利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3)课程设置不合理。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而言,与生产实际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传统课程设置相对较多,而与学生就业、实际生产等方面相关的课程却设置较少,这样一来,导致学与用难以有效结合,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法对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专业教育与实践训练得不到满足,进而难以达到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1)多元性。现如今,产品结构日益多样化,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各大企业在人才招聘中,逐渐转变了以往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转而倾向于实践能力强、知识运用水平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上针对于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日益增多,而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则涉及了产品的开发、加工、管理、检验、维护与销售等各个环节,人才需求面广,并呈现出多元化与层次化的发展趋势。
(2)复合性。在机电专业所涉及的就业岗位中,不管是在机电设备的调试与操作上,还是在机电设备的维护与营销方面,对机电人才的综合知识与专业技能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从机电行业特点来看,机电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所有环节均需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与合作,这也要求从业人员对产品的所有制造过程全面掌握,这也体现了机电行业对机电复合人才的真实需求。
(3)基础性。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全掌握机电岗位所涉及的所有知识与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正视这一教学现状,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基本技能,拓宽知识涵盖面,保证学生具备机电相关岗位的基本素质,并能胜任相应岗位,以进一步满足基础岗位对基础人才的需求。
3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1)完善课程设置,满足市场需求。在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坚持以就业为培养中心,立足于市场需求,通过广泛调研,掌握市场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走势,为机电专业教学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同时,科学评估人才需求方向,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机电课程设置,做到教育与市场接轨。在教育创新模式中,应勇于打破以往课程设置框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增设新型课程,并调整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育与市场的同步发展。
(2)改进教学设施,强化师资力量。第一,改进教学设施。在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设施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应集中力量更新教学设备,健全管理机制,合理设置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
第二,强化师资力量。要想培养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培训,聘请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进而保证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在机电专业教学中,以往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可通过“教、学、练”一体化教学形式的实施,实现专业知识、理论验证与动手操作的有效融合,进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其更多的发展潜能。
4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实行教育改革与创新。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必须正视教育模式的创新,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拥有现代职业观念、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机电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育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力与创新初探[J].轻工科技,2014(01):128-129+145.
[2]王仲民,邓三鹏,阎兵.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09):98-99.
【关键词】高职 工作过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74-03
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数量将达到100万台,大概需要20万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的相关从业人员。这就意味着,从2016年开始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培养3万名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但是,与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相比,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人才培养却处于滞后状态。目前,本科院校培养的机器人相关人才,大多从事原理研究、本体开发及特种机器人开发等,因此,国内急缺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方面的对口人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业现场。为了适应机器人技术人才的需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应运而生。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而课程又处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该课程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立项建设的课程,它的开设对接了现代工业机器人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培养目标是满足工业机器人相关产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与机器人技术有关问题的能力;根据典型案例进行程序编写及应用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夯实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该门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内容的学习,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综合应用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的基础操作知识I/O通信、程序数据、程序编程和硬件连接等。本课程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安装、编程、调试、维护、保养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
课程以机电一体化设备PLC控制与调试、机床电气线路维修及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为前导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路
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进行课程设计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开发。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式课程模式,以工程项目、工作任务来重组课程内容。同时将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术标准融入课程。课程实施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用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核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组建包括学院专任教师和ABB(中国)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专家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
2.引入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职业标准,以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工业机器人操作、安装、编程、调试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析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对完成工作任务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形成团队成员认可、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3.根据职业能力的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召开有企业专家、课程建设团队人员参与的课程标准建设会议,确定本课程的工程项目,并将工程项目即学习模块细化,具体划分为若干学习任务。
4.在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设计上,按照“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以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情况为载体,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将课程内容分成认识工业机器人、让工业机器人动起来、工业机器人基本训练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四个主要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任务来组织教学。
5.在教学效果考核上,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侧重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为了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业机器人设备的操作、安装、编程、调试、维护、保养工作,并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能追踪几种常见品牌的机器人使用方法和机器人方面的新技术、新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全面掌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机器人的基础操作知识,I/O通信、程序数据、程序编程和硬件连接等。能力目标:熟练操作机器人,能独立完成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程序编写调试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素质目标:注重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具体工作过程分析
根据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方面的能力需求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解构课程传统知识,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重组课程内容。调整后的学习模块及学习任务如表1。
三、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选用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如表2所示。
(二)教学评价
由注重知识考核,转变为注重能力和过程考核,采取实操、作业展示、项目任务完成考核和期末笔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60%,结果考核成绩占40%。
为了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过程考核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学习模块完成后,由各小组提交一份工作总结,教师根据总结的内容和内涵进行评分,并进行小组内答辩,对提出创新见解的小组适当加分,小组成绩由教师先给出各小组得分,组长再根据组员在工作完成中所起的作用和表现状况,给出各组员的得分,教师将每个学生的个人成绩与小组分配成绩相加,得出课程过程考核的最终考核成绩,如表3所示。
(三)师资条件
组成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兼比例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主讲老师应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职称,应具有2年以上控制系统实际项目设计经验,具有扎实的机器人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机器人操作技能,能综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动手能力强;辅助老师应具有较强的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方面的技术技能,具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经验。
(四)教学条件
“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所如机器人实训室、自动化生产技术控制实训室,实训室配备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实训装置、常用电工工具等,并具备多媒体教学的环境条件,以具有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自动控制设备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五)教学资源
1.教材使用与建设。根据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条件,校企专家合作编写适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的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2.教W资料建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习题试题、视频动画及操作手册等教学资料库,便于学生课下自学和拓展提高。
3.建设课程网站。课程网站的建设利于课程资源整合和共享,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汤晓华,蒋正炎,陈永平,栾秋平.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朱英华.试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标准的开发思路――以汽车机械基础为例[J].职业,2015(12)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高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桂职院〔2014〕142209);2015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建设项目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provid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 standard docking.
关键词: 专业;课程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对接
Key words: major;curriculum standards;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docking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51-02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由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变为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为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选取、教材的开发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改革等方面),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它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制定好每门课程的教学标准,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培养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
1 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内涵
1.1 高职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是依据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为教与学提供详细指导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每一门课程教学过程的执行规范,是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 “教学评价”、“课程相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1.2 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将职业资格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对应为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高级工(三级)、技师(二级)与高级技师(一级)。由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规定了具体岗位的一些基本要求,具有典型的行业特点,因而对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很强的指导性。
2 在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
2.1 应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制定高职专业课程标准时应引入现行职业资格标准中的中、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代表现在的岗位要求)。
2.2 应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通过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一起联合开发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课程标准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为学生后续从事职业工作提供素质、技能与知识储备,还可以将其作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的标准,通过专任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则给企业带来了方便,可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
2.3 应便于开展工学结合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课程内容要体现主要职业行动领域的要求;课程实施要注重学校、企业双线工学交替,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任务,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4 应明确具体,便于考核 课程标准关于工作过程知识的描述应是企业技术交流和管理实施过程中通用的术语,应明确具体,以便学生能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制定的课程评价标准应便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过程考核。同时,课程标准不能制定的过于宽泛,否则无法有效落实。
3 如何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
3.1 课程体系设计应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可能涵盖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岗位,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按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程将岗位划分为基本岗位、提升岗位和发展岗位。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按能力递进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针对基本岗位设置了 “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课程,课程标准与“电工”初级的技能与知识要求对接,也与企业对员工能胜任电工、电子产品安装调试等岗位的要求对接;针对提升岗位设置了“机床电气控制”和“PLC编程与应用”两门课程,课程标准与“维修电工”中、高级工的技能与知识要求对接,也与企业对员工能胜任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调试维护等岗位的要求对接。
3.2 选取的课程内容应与工作任务对接 课程内容的选取一方面要坚持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优化教学内容(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CAD/CAM应用”课程,把电风扇的外形设计作为一个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该项目所包含的机头、扇叶、扇盖等部件的设计及最后组装,对所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有了很好地掌握,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另一方面要按“分级别、模块化”的开发思路将不同的教学项目组合成独立的教学模块,并按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技能训练的复杂程度对模块进行合理序化,形成柔性化的模块结构。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课程,针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了“数控车床、铣床的操作与维护”(A级)、“加工中心的操作与维护”(B级)二个项目,每个项目含若干教学模块。B级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学习,A级供相近专业学生学习。
3.3 课程的教学过程应与生产过程对接 将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并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情景通过视频传输到课堂中,如果有合作企业的,可以切身的到现场去体会生产过程,进行现场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专职教学和企业兼职教师联合进行授课,发挥各自的长处,通过企业的工艺,质量以及管理要求来进行教学行动,并做到教学和生产过程的对接。
3.4 课程的评价应与社会评价对接 课程评价既要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将行为目标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强化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在课程评价上,应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针对提升岗位的要求,可帮助学生取得从业资格;学历证书则主要针对基本岗位和发展岗位要求,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中级工水平,以满足基本岗位的工作要求;参加工作1至3年,应达到高级工水平,能满足提升岗位的工作要求;参加工作3~10年,应达到技师水平或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水平,以满足发展岗位的工作要求。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期间,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到高等教育中所要求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并做好学校教学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这是真个教学活动的关键。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并对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1,(14).
泰 州 技 师 学 院 孙潇潇
摘要: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家庭教育、自我评价、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有针对性地展开探索,以摸索出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五年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128-02
一、问题的提出
五年制高职生由于入学年龄小,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较大,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与规划。五年制高职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也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将影响五年制高职生的就业定位、工作适应性,甚至影响其职业竞争力,以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探索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为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在样本的选择上,笔者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选取研究对象,遵循知情同意与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泰州市三所五年制高职学校2009级的学生,分别选自机电一体化、会计、计算机技术、模具制造4个专业。共选取访谈对象16人,其中机电一体化6人、会计4人、计算机技术3人,模具制造3人;男生10人,女生6人。
2.研究方法。
(1)访谈提纲。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笔者根据课题制定访谈提纲,内容为:①对专业了解程度如何?通过何种方式了解自己的专业?②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吗?自己适合哪种类型的工作?③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如何看待?对这种期待采取了哪些行动?④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是否开设了课程?该课程是否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过影响?⑤是否有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的活动经历?对这种影响是如何应对的?
(2)访谈方法。访谈准备工作:事先与被访者约定好时间和地点,访谈地点为不受外界干扰的安静办公室,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被访谈者了解本项研究的目的、内容、基本程序、保密措施等。在访谈过程中,隐去受访者的姓名,以编号代替。为了使访谈达到一定深度,选择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访谈过程中充分鼓励受访者发表看法,结束后及时整理并分析资料。利用录音软件记录访谈内容,及时转换成文字资料。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①仔细阅读整理的所有资料:②提取受访者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汇集编码后的观点: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返回受访者处求证。
三、结论
1.概念不清。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认识不清。个案一说: “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意思?”个案二说: “我们怎样做才是职业生涯规划?”个案三说: “我们在四年级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但还是不清楚怎样给自己规划”、 “学校最好能对我们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对专业了解不足。少数受访者表示对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其他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现出对专业不同程度的不感兴趣或是了解不深入。主要来源于下面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所学专业是家长和初中教师选择的,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意愿:其次,了解所学专业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专业课教师的介绍,但信息量不足,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同时,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相关就业信息了解不够及时:最后,对自我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认知模糊。例如,个案四说:“机电专业是初中老师帮我选的,这个专业将来做什么我也不清楚。”个案五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学模具,总觉得我更适合学计算机”个案六说: “我很喜欢计算机专业,但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哪些呢?”、“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呢?”
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五年制高职生虽然有独立的诉求和走向社会的意愿,但依赖性较强,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少必要的思考与理性的规划,必将影响今后的职业发展。个案七说: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学校分配工作。”个案八说:“我想过将来的职业,规划算不上,但没有想出头绪。”个案九说: “希望学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帮我们规划一下。”
4.职业认同感偏消极。五年制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感偏低,机电一体化和模具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明显,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最高。近年来,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认可度比普通教育低,许多家长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低人一等。这样,职校生比较自卑,降低了职业认同感。个案十说: “我们的工作跟机床、油污还有铁料在一起,家长都看不起。”个案十一说:“工作危险性大、环境差,在工厂实习一千就是12个小时。”
5.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调查期间,2009级五年制高职生或面临求职应聘的人生决策,或在单位顶岗实习。因缺少相应法律常识、社交经验等必要培训,导致学生在面对社会时往往手足无措、自信心不足。个案十二说: “面试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不清楚”个案十三说: “面试时怎样让用人单位重视我,怎样和他们沟通、表达我的想法?”个案十四说: “求职时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四、讨论
1.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困难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中职业意识的缺失。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职业意识的产生和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知识背景、思想观念、工作经历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学生对职业兴趣的取舍和择业方向的确定。有些学生在父辈观念的影响下,过于注重自身的职业期待和兴趣取向,忽略了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当现实与期望发生冲突时无法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规划。
(2)缺乏有效的自我评价。大多数五年制高职生的自我认知不全面、不深入,无法从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等方面对自己准确定位。从受访者情况来看,学生的自我评价呈两极分化:一些人过高估计自身的不利因素,造成实际能力偏低的误判:另一些人过高估计自己的职业能力,造成“眼高手低”的能力差异。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遭遇现实与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因而无法重构自信心,只能屈从众人的选择,甚至自甘堕落。
(3)职业环境定位不及时。五年制高职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环境的了解,主要依赖于专业课教师的介绍,带有很强的个人随意性,缺乏系统而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学生主动了解职业环境的意识淡薄,相关的社会需求、专业发展信息在职业学校相对滞后。五年制高职生对于职业环境的认识,往往从四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时才开始,此时学生对职业环境的认知与现实情况已产生巨大偏差,导致职业认同感偏低,产生消极的职业期望。
(4)缺乏切合专业、以生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分专业实施,大都设置在四年级,教学时间为一至两个学期不等。在如此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及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要求没有全面的认识。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伴随五年制高职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个体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社会化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发展而成熟。同时,学生还要根据社会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调整自己的观念。
2对策。
(1)规范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规范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人的终生教育的基石。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说来,可在五个年级阶段,分别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中,包含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这八个步骤。
(2)拓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渠道。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担任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将来的从业环境等。例如,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每个职位的名称、职责、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以及该工作对个人的兴趣、资质、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各项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所选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发展趋势对该职业的影响及人才需求。
(3)培养专业化的导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导师队伍。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导师梯队,并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