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心理健康活动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素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心理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感悟和体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增强广大师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提升心理素养,健全人格品质,持续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活动主题
教师:我运动 我快乐
学生:我阳光 我快乐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活动时间:5月21日—26日
六、活动内容
(一)准备阶段
1.召开教科室成员会议
活动目的:研究部署活动月有关事宜,研究活动内容,明确具体分工。
活动时间:5月16日第二节
活动对象:教科室小组成员
活动要求:要求教科室成员增强责任心,立足我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好每一项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负责人:
2.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规划活动月活动安排,落实负责人和活动要求。
活动时间:5月16—17日
活动要求:全面、具体、科学规划。
负责人:
(二)实践活动阶段
1.教师心理瑜伽活动
活动时间:5月18日
活动对象:聘请瑜伽教练引领教师进行瑜伽活动。
活动目的:聘请瑜伽教练,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设置一些基本动作,舒展身躯,拉伸颈部、肩部,带领老师们进行瑜伽冥想,舒缓压力,放松身心,以此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幸福指数。
负责人:
2.观看电影
活动时间:5月16日
活动对象:全校教师
活动内容:观看心理电影《国王的演讲》
活动目的:通过影片观赏,活动心理感悟,增强心理认知。
负责人:
3.观看心理视频
活动时间:5月16—17日心理活动课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内容:心理励志视频《尼克胡哲》、《生命爬行》
活动目的: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学会感恩等心理品质。
负责人:班主任
(三)总结阶段
时间:5月18—23日
2019年5月20日上午,伴随着轻快的歌曲,XX小学的师生迎来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大课间活动——有几位活泼可爱的玩偶宝宝来到同学们身边,原来他们是心理健康宝宝!学校心理咨询师也身穿美羊羊服饰,向全校师生惟妙惟肖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咨询师XX老师说,“5•25”取其谐音“我爱我”,开展心理健康节活动旨在让中小学生关注自己学业、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迎接未来的挑战。几位心理健康宝宝走到学生们中间,给学生们带来巨大的惊喜和快乐,这次心理体验活动,伴随着心理健康的理念,将永远留在16小师生的记忆中!
5月20日下午第三节课,XX老师给全校老师做了绘画体验心理辅导。X老师先让老师们挑选喜欢的颜色,用线条表现出今天的心情,这个热身体验让老师们知道绘画可以用来表达心情。接着X老师让老师们画出自己的家庭动力画——画出家庭成员在家里做最常做事情的样子。之后X老师针对一些老师的话做做了讲解: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分界线太多,表明家庭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有的画面空白留的太多,还没有上色,说明家庭成员的能量较低。还有的缺少某一家庭成员,说明证明家庭成员的位置需要回归。通过这次家庭动力画的绘画体验活动。教师们不仅了解到自己家庭的状况,而且对如何增进家庭沟通,促进家庭和谐的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下午班队会时间,全校各班进行了家庭动力画的绘画实践活动。通过小朋友们的绘画分享和心理作文,让同学们增加了对如何促进家庭和睦和沟通的方法的了解。
近十年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团体心理活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到课程的系统安排中。一些研究认为团体心理活动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工具。目前团体心理活动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在普通中小学开展,在中职生群体中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研究尚少,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
一、团体心理活动在我校的实施情况
(一)指导思想
针对我校中职学生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以活动为主要导向的团体心理活动,借助整个团体的动力及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团体成员更深的自我探索、自我领悟及自我完善。在彼此尊重、安全、轻松、开放的氛围下,团体成员放下个人的防卫,充分投入团体活动中,在体验和领悟中致力于每个成员的内在成长。
(二)实施目标
通过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丰富我校德育载体,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在实践上探寻并建立一种科学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为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一种范式,对促进中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和重要意义。
(三)实施对象
选取我校2014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使用心理测评系统中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其进行测试,最后根据专业、班主任意愿等因素选择9个班作为被试。
(四)实施内容
根据测试结果以及班主任讨论会中反映的目前我校中职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教授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模型为基础,选择和最终确定主要围绕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进取心、抗挫能力、积极乐观九种心理素质来设计和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每种心理素质设计一至两次团体心理活动。
(五)活动设计和开展要求
每次团体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导入、活动体验、活动讨论分享、活动总结、活动结束等环节。导入环节通过一些热身活动或小故事等引入活动主题;体验环节开展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或游戏中体验和感悟;讨论分享环节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促进学生对游戏和活动的感悟;活动总结通过教师对本次活动的小结,点出活动的主旨,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最后的活动结束可采用歌曲、诗朗诵、集体口号等形式,来达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活动效果的作用。其中,讨论分享是每次活动的重点,包括个体分享、小组内分享、班级分享。活动体验完成后,各小组组员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组内讨论分享,然后再由小组代表把小组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二、中职学校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一)团体心理活动丰富德育载体
团体心理活动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分享和感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有别于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可以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范式,在以往的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纪律教育等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教育的载体。
(二)契合中职学生的心身特点,提高教育成效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心理活动课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的教学思想,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这与中职学生不擅长传统教学的学习,好动、好奇、好模仿、动手能力强等特点相符合,能很好地把中职生的优势特点展现出来,进而提高他们的信心和积极主动性。如此,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得到大大提高,教育的成效自然增加。
(三)促进班主任和学生心灵成长,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通过团体心理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团结合作及情绪调节等方面受到积极影响,促进其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使班主任在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方面有更多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与自我效能感。
1.在活动体验中收获自信和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不少班主任反映自己班上的学生刚进校时明显缺乏自信心,很多学生不敢上台发言,上课不敢与老师互动交流,班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还有一些学生照相时不敢把自己亮出来,总是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对自己没有一点自信心。还有很多班主任反映绝大部分中职生都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他们在学习社团、学校、班级活动等方面,都抱着消极的态度,不愿主动去参与和争取,班主任需要在班上做大量的动员工作,很多时候还是收效甚微。
在一次次团体心理活动中,很多学生收获了老师、同学和自我的肯定,在这些肯定中他们成长了,进步了。在课堂上他们能自信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相机镜头前他们会自如地微笑……一位班主任老师说:“今年学校组织的校运会和艺术节,我们班的学生不用我动员就自发地报名参加了,在校运会上他们努力拼搏、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取得了入场式第五名、一个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很大的进步,看到他们的点滴变化,我觉得特别高兴、特别自豪!我和他们一起在成长。”
2.在活动中增进感情,提高班级凝聚力
活动的互动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和接纳,因此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友善,班级氛围更融洽。班级的凝聚力提高了,同学们更有青春活力,班风更积极向上。他们更加懂得团结合作的力量,更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与同学真诚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任务。
14会计2班的班主任分享说:“通过团体心理活动,我们班的同学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了解,感情更加密切。他们学会了接纳、倾听和沟通,真诚对待他人。”14模具班的班主任感慨地说:“我们班的同学在每次活动中被带动起来,放松身心,打开心扉,彼此合作,营造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还拉近师生距离,班级的凝聚力大大提高。” 14物业班的同学说,这些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3.在活动中学习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
学生在活动中对各种心理和情绪调节方法的学习和体验,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心情是可以去自我调控的。当他们有郁闷、愤怒、难过等情绪时,懂得了运用一些方法去自我调节,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
4.在活动中体验担当,提高责任感
团体心理活动在促进学生各方面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他们对责任的理解,提高责任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生活更有活力。他们更加积极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更积极努力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三、思考与建议
(一)设计独具特色的校本化的团体心理活动方案和课程
中职生有其共同的特点,但是每个学校由于专业设置、专业构成、招生情况等因素差异,学生的情况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独具特色的校本化的团体心理活动方案和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决定着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拿我校来说,我校是工科学校,专业以工科为主,90%左右均为男生,在活动方案设计时必须考虑性别因素,很多其他学校适用的活动方案未必适合我校学生。
(二)组建一支优秀的研究和实践团队
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要有机地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实践的改革和提高。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也是一样,学校可组建一支研究和实践团队,把活动的开展作为科研课题来抓,班主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学校德育主管领导是必不可少的团队成员。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对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和决定作用。
(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讨论、反思和改进
团体心理活动的方案在设计出来后需要召集团队成员进行讨论、修改,然后开展实施。方案实施后还需再集中团队成员就实施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再次对活动方案修改和完善。
二、 德育工作整体目标
1、抓活动,继续开展“五园”创建工作,围绕“幸福德育”,启动“有效德育工程”。
2、抓管理,继续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
3抓常规,继续夯实德育的常规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抓途径,继续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5抓提升,继续加强德育科研,注重对德育课题的研究,逐步使学校德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理论化的轨道。
三、 德育工作内容和措施
1关注生命安全,创建平安校园。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包括防溺水、防踩踏、道路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黄赌毒安全等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幸福地成长。
2、注重养成教育,创建文明校园。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学生学习、生活、运动等习惯的养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为建设文明校园、文明城市多作贡献。重点解决乱吐乱、语言粗俗和不友善对待外来人员问路等问题。让好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陪伴学生幸福的一生。
3、发展个性特长,创建艺术校园。通过选修课、课外文体活动以及组织艺术节、科技节、文艺汇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校园生活,发展学生才艺;广泛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调查与研究,来接触社会,感知社会,进而培养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校园。广泛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爱心家访助成长”活动。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加强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开好间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搞好心理健康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职后提高工作。真正让所以的学生享受平等的、没有歧视的教育,享受成长的幸福。
5、深入实施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全区优秀班主任评选和市“功勋班主任”、“十佳班主任”、“百优班主任”的推荐工作。每年开展一次班主任育人艺术,展示优秀班主任的育人经验和成果;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培训,落实班主任队伍的校本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激励的教师当好班主任。
6、进一步夯实德育的常规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加强对晨(夕)会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对班级管理的作用;二是利用开(散)学典礼、升(降)旗仪式、课间操、重大纪念日等大型集会时间,设计形式多样的教育情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三是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橱窗、校刊校报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四是要发挥团队的阵地作用和学生的主人 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五是进行优秀学生、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等。
7、利用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
8、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育人意识,把学科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将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
9、发挥“班级博客”、“教师博客”等网络资源优势,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促进家校联系和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期末,教育局将进行各校“博客”展评活动。
10、进一步加强学生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和假期的教育活动;有效规范学生春、秋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有收获。
11、深入推进“诗文素养”和“写字育人”两项人文教育,推进“光谷少年读书工程”,倾心打造光谷“书香校园”和“墨香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教育局要求:新近托管的学校全面开展以“诗文素养教育”和“写字育人教育”为主题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抓好抓实这项影响学生一生的工作。适时举办“诗文素养”、“写字育人”工作现场会、展示会。
12、加强学校德育教科研工作。围绕“幸福德育”,以课题的形式开展“有效德育”研究,组织德育干部和班主任教师参加市、区德育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撰写德育教研论文,促进德育队伍理论素养的提高。
四、德育工作活动安排
九月份
1、 筹备开学典礼工作,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 开展第七届“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
3、 组织参加校田径运动会
十月份
1、国庆六十一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2、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活动。
十一月份
1、启动区“有效德育工程”。
2、三跳比赛。
十二月份
1、“诗文素养”、“写字育人”现场会。
元、二月份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用人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中职德育课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呢?本文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24-02
近年来,随着用人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中职德育课实施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职业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呢?
一、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素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中职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努力学习、钻研技能,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时展的要求,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开创新时期新阶段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紧紧围绕德育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中职德育课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来展开,通过目标教学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1)通过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通过学习《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4)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使学生了解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通过选修课《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切实改进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要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式、角色扮演式、小组合作教学式、仿真教学式、现场教学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恰当使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及校园网等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外的德育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总结等方式,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引进社会各界的相关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一线的劳动者或企业家参与学校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内容,积极开发校园德育资源,收集优秀学生和成才典型的先进事迹以及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特别是社会的新发展、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和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事物、新典型等充实教学内容。
・德育研究・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切实改进德育课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很多中职学校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往往简单的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为依据,这种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改革评价方式,就应当改变过去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要坚决克服以考卷定成绩,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倾向,即把教师评价、班级评价、个人评价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评价相结合,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相结合。
(1)评价学生的学,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中形成的品格和态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方式。
(2)评价教师的教,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估等。
(3)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包括课内外学习表现和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主要是评价学生人生成长实践的实际表现,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人生成长的趋向。通过对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陆.探究性学习[J].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2]《教育部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出台》教育部网站.
[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12月10日颁布执行.
学校德育工作要继续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德育的规律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效融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开展“两纲”教育;坚持创建和谐校园,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两纲”教育
1、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感恩、诚信”的人格修身教育,提升文明素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提升学生个性素质。
2、构建学科德育体系。根据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全面梳理各学段、各学科落实“两纲”的核心内容,组织学科教师学习解读好《*市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进一步贯彻落实‘两纲’工作的实施意见》,把“两纲”教育融入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中,充分挖掘学科内涵。
3、开展“两纲”教育的实践研究工作。开展“走近人物经典”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研究工作,开发德育校本教材。
4、以德育月活动为契机,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系列活动,注重体验和感悟。
二、坚持基础道德教育,创建和谐校园
1、基础道德教育与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多渠道地学习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重点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胸怀,树立开拓创新、敢于竞争、勇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继续开展诚信教育,培养良好道德素质。
2、以行为规范教育与实践为重点,开展基础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以《*县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实施手册》、《*中学生形象50条》和《*职校准军事化管理实施细则》为抓手,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做文明可爱的竖职人”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社区资源,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开展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礼貌素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及关爱他人的能力。
3、继续坚持德育工作“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工作思路,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继续倡导“三别、四带、五无”活动(三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顺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地面无痕迹、室内无纸屑、桌椅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抓基础道德,规范学生行为。
4、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行规的教育与训练活动。利用市县级德育教育基地的资源开展课外素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勇于和善于建立遵守公共秩序、团结友善、互帮互助、明礼诚信、宽容待人的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5、创建县行为规范示范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开展行为规范道德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把学生的道德建设与“行规”示范校评比、市县优秀班集体建设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学生道德建设的实效。
三、加强法制教育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落实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
1、呼吁社会力量共同探讨研究严重违纪和违法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寻找教育良策。
2、研究法制教育渗透在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课程和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中的操作方法;要在普及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提高学生的权力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公正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法律规则和守法技能;要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遵纪守法的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3、深入开展“二法一例”的学习宣传活动,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市青少年保护条例》,让青保法规深入人心。
4、认真开展禁毒教育,把这一工作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5、重视对行规偏常生的帮教工作。坚持党员、班主任、教师联系偏常生制度,采用结对、建卡、举办学习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化工作,严格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
6、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事权力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协助作好整治校门口乱停车问题,解决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游商”问题。配合文化稽查等部门共同做好违反国家规定,进入经营性互联网、电子游戏机厅等场所活动的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7、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化上岗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的综合性、渗透性与开发性研究。加强青春期教育、自尊自爱教育、生命教育。
四、坚持构建“两纲”教育课外活动体系,推进“温馨教室”建设
1、按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要求,根据市教委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温馨教室”的创建与研究工作,以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学校把“温馨教室”建设和班集体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班集体建设的评估标准,使之更科学化,提高班集体建设的实效性。
2、通过行、习、赏、唱、礼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参加以“扬青春旋律·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开展高雅艺术的欣赏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以创建星级班集体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和德育科研活动,重视德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提高经营意识。
1、把班集体建设和安全文明校创建结合起来,重视过程管理,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体验。积极参与县级的优秀班集体验收活动。
2、认真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科学探索,增强德育科研工作意识。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好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自身和班级管理素质。
4、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研讨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抓好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的二级培训,提高家教指导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德育信息管理。
6、协助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严格执行《*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附:月工作要点:
二、三月份:起始教育、德育月系列活动
1、班主任会议,布置开学工作及德育月活动动员;检查寒假工作,完成有关评比。
2、开学典礼;“文明礼仪伴我行”德育月启动仪式。
3、检查各班学生报到、交费情况,统计学生人数,对流生进行家访。
4、制订德育月活动方案和德育工作计划。
5、学校、部分别召开住宿生、班团干部会议。
6、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三别、四带、五无”教育
7、时政知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等。
8、纪律教育、行规偏常生帮教活动;法制教育现场会。
9、课外素质教育活动(少教所参观)。
四月份:道德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审美教育
1、班主任例会;德育月活动总结会
2、市级主题班会评选活动;高雅艺术欣赏活动
3、法制系列教育活动;高二学农劳动
4、学生安全文明测评;助理班主任考核
5、家庭教育研讨活动;青春期心理健康专题辅导
6“我身边的榜样”学习活动。
7、诚信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安全教育。
8、德育工作阶段总结及研讨活动。
五月份:爱国主义、创业教育
1、班主任例会;星级班集体申报、评估,县优秀班集体申报验收工作。
2、协助开展“红五月”系列活动,学生才艺展示。
3、青春期、自尊自爱、生命教育。
4、搜集名人资料,品读名人逸事,拜读名著活动。
5、协助创建“温馨教室、宿舍”活动
6、“走进人物经典”校本德育教材开发研讨活动
六月份:班主任考核、德育工作研讨、“班主任节”
1、心理卫生讲座;德育工作研讨会。
2、各部组织审核各班评语;“创建安全文明班级”工作测评。
3、班主任工作考核评定。
4、召开行规偏常生座谈会;
5、召开学期总结表彰会。
6、各部班主任工作总结及布置暑期工作,各班发放学生成绩单和学生暑期工作意见。
7、德育论文收集;班主任工作论坛
8、班主任节系列活动
【关键词】“感恩父母” 心理班会 案例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99-02
一、活动背景
目前,在校的高职生大多是高考本科录取的落榜者。面对残酷的竞争现实,不少学生感到惘然,看不到希望,对未来的失去信心,表现出来的是消极、萎靡甚至是由无助引发的敌对状态等。因为这些表现,他们背负上了很多指责,如自我中心,把父母的无私付出、别人的慷慨相助视做理所当然,漠视各种情感、淡漠感恩意识等。然而,笔者通过观察、调查和访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烈的内心情感,他们重视各种感情,尤其是亲情。尽管他们绝大多数不否认自己与家长之间存在不理解、沟通困难等现象,但他们依然将亲情排列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的首位。
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感彩最浓的父母之情为切入点,设计主题为“感恩父母”的心理班会,借助高职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借“知感恩之理”,让他们产生充分的情感共鸣,得到责任和生命的力量,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应对生活的挑战。
二、活动定位与目标
该主题班会定位为心理班会。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它侧重解决的是学生的政治倾向、思想倾向、社会倾向及高层次的社会定向等问题。心理班会不同于传统的主题班会。传统意义的主题班会,往往内容空洞、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阻止或阻碍了学生主自主、理性地思考,使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引起学生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而心理班会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引入主题班会,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使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通过精心设计,实现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知、情、意”的提升。因此,心理班会的内容准备、心理辅导技术的操作是相当关键的环节。
本案例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目标有四:第一,通过设计隔空的情感交流环节,促进亲子间的深层次沟通、理解,深化情感教育;第二,通过相关影像、音频的呈现,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其学会存感恩之心;第三,在感恩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报恩之责,发掘生命力量,激发其生活的动力,行报恩之事;第四,通过总结、引导,帮助学生在体验、反思后自我提升,实现感恩思想的升华。
三、活动准备与步骤
该活动需要作以下方面的准备:一是准备班会各环节背景音乐,搜集与亲情有关的感人素材,制作PPT;二是搜集家长工作影像,设计家长访谈提纲,做好访谈实录和剪辑(与家长阐明活动目的,请家长配合保密工作);三是搜集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影像;四是设计、绘制 “我说”亲情树;五是制作PPT。
活动步骤如下:第一,播放歌曲《父亲》,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活动目的。第二,播放感人PPT《小孩与树》(背景音乐《假如爱有天意》):PPT讲述一棵有求必应的大树和一个百求不厌的孩子的故事。第三,播放家长们辛勤工作的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天亮了》)。第四,播放网络视频《那一年的我们》:抽烟、喝酒,买名牌……第五,播放网络视频《这些年,藏在父亲心中的一些话》:视频上的父亲表达着孩子对自己的不理解,但是自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孩子过得好。第六,播放剪辑好的本班家长采访录音,问题包括:(1)他(她)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孩子;(2)他(她)做过的让你最高兴的事;(3)你计算过在他(她)身上的花费吗;(4)希望他(她)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七,由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经历。第八,请学生现场自行录制一段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要求学生在班会后给父母拨打电话的时候播放。第九,心理辅导教师做活动总结。第十,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思考生命责任,在卡片上写下此刻的决定以及对自己的祝福,并张贴在“我说”亲情树上。
四、活动分析与思考
班会取得较好效果,源于设计的周密,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的合理选用。
(一)整体设计分析
本研究要解决的靶问题是学生迷茫、无助、丧失信心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它借助的是情感的唤醒力量。因此,本班会既是感恩教育,也是生命教育。那么,“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意义何在,它们的现状又如何?
一方面,近几年来,感恩教育已受到广泛重视,甚至有人呼吁将感恩条款列入《大学生守则》。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刻意强调和强行灌输的形式,使得感恩教育无法产生预期效果,甚至导致学生情感上的逆反。所以需要强调的是,“感恩”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应该源自内心、出自真心,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个关乎“知、情、意”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校园危机事件的频发,“生命教育”也已经渐渐受到关注,那么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为个体唤醒生命意识,使其充满生命活力,而“情”在这种唤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上述两方面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教学经验及课堂调查结果,本次感恩班会,拟定以“情”而且是学生最看重的“亲情”作为问题突破口。班会设计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感共鸣,帮助学生以“主动接受”的态度进行反思、获得感悟,从而实现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总的来说,本次班会设计,遵循由“知”(班会步骤1~2)到“情”(班会步骤3~6)再上升到“意”(班会步骤7~10)的过程。
(二)具体实施分析
本次心理班会的开展,主要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它讲究心理辅导方法、技术的运用。
1.方法。包括: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根据朋辈心理辅导相关理论,具有相似成长经历、心理特点的朋友和同伴,相互理解,心理距离近,更容易产生一种共情的心理氛围。据此,本次班会将主持人设定为学生。在选拔上,选拔依据为主持人必须在班级中具有影响力、亲和力,言语上具备感染力。选定人选后,对其进行非言语行为及相关心理辅导技术、技巧的培训,以便其在班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音乐心理调适。音乐是一种能够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情感意象的艺术形式。它可以丰富情感,使人产生心理共鸣,进而产生更深刻的感悟。本次班会,应在各个环节中合理、准确地融入音乐,既有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比如《父亲》、《天亮了》,也有广泛传唱的经典老歌,如《烛光里的妈妈》,更不乏持久经典的纯音乐,如《假如爱有天意》。歌曲的选择,不是单纯的亲情歌曲堆积、拼凑,而要讲究贴合主题,“曲”能发挥作为背景音乐的潜移默化的情感暗示作用,而“词”又能传递一种生命的正能量。
第三,阅读疗法。阅读疗法,指的是同学阅读、学习书籍或相关资料,领悟其中的含义,以到达解决问题或自我成长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严格来说,本班会并没有使用而是借鉴了阅读疗法的内涵,选取了一些能对学生心理产生触动的文字、图片材料,如图片故事《小孩与树》以及诗歌《母亲,何以为报?》,通过材料的阅读,让学生产生“暗示―投射―升华”的心理过程,从情感共鸣中得到情感的支持。
此外,本班会还运用了个人经验分享的方法――让学生在班会结束前谈论个人的感受和观点,使学生通过倾听别人,反思自我,通过思考,提升自我;采用了布置真实任务的方法,如请学生现场给父母打电话或者录制一段最想对父母的话、用笔写下自己的反思及对未来的决定,这些任务,促进学生的情感表露,有助于情感的升华。
2.技术。班会合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倾听和情感反应,以及影响性技术面质、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以及影响性概述。
其一“情感表达”、“自我开放”和“ 内容表达”技术。在班会中,主持者充当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他要在串词中善用“内容表达”,准确传达各种信息,也要善用“情感表达”、“自我开放”等技术。如在看父母影像时,主持人指出“我们经常手机自拍,却几乎没有父母的照片”的问题,表达愧疚,向同学告之自己的情绪,这样,既能创设平等的氛围,又能引发同学反思。
其二,“面质”技术。在播放父母访谈录音,如回答“你希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时,很多父母的回答是:“希望很简单,就希望他幸福快乐。”“不需要他成为多么伟大的人,懂得回家就行。”等等。这实际上与很多同学内心所认定的父母希望很不一致,这个时候可以使用“面质”的技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误解,消除一些压力,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其三,“倾听”、“情感反应”和“指导”、“影响性概述”等技术。尽管教师不是本次班会的主持者,但是他是参与者,因此要善用“倾听”和“情感反应”,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完成好“指导者”的角色,在参与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总结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因此,教师在班会结束前的“影响性概述”非常必要而重要,它概括活动意义,又指导行为方式,更揭示活动深层次的内涵。但必须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和过程中,需要注意“度”,既要明确具体,也要委婉含蓄。
总之,本次班会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设计缜密,前期准备充分,并合理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它的相对成功,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很大的提示――工作必须真正做到用“心”、动“情”。
【参考文献】
[1]张骞.感恩教育的解读与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
[2]谭志敏,郭亮.心理辅导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l、认真领会并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召开慈善进校园活动主题会议
成立以黄则前(校长)为组长,陈强(副校长)、黄国华(副校长)、程代豪(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及班主任为组员的慈善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松山中学《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制定实施方法,并分三个步骤实现,即宣传发动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活动总结及成果上报阶段。将《慈善读本》列入教学课程,并开设以传授慈善文化为主的感恩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课程,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有效的宣传慈善文化理念,使师生感觉到慈善其实就在身边。
二、形成合力,开展活动
贯彻上级精神,重在落实。围绕着慈善文化进校园这个主题,我校在黄校长的领导下,展开了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
l、积极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
利用《国旗下讲话》、课间操时间、校刊、班刊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
举办主题慈善班会,由县慈善总会发起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之“致力慈善,与你同行”主题班会由我校承办。意在启发学生们慈善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慈善不仅仅是单纯的捐钱捐物,更多的应该是爱心的付出。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增强慈善意识,努力为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与会人员与全体师生纷纷在横幅上签字、留言,许下承诺,今后将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依托《松涛》文社,在学生中开展慈善文化征文活动,并选出优秀文章参加上级征文评选,荣获市级一等奖。
2、增强慈善意识,大力践行慈善活动
(1)由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活动。党员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在思想上、心理上予以辅导、在生活上予以帮助。
(2)以学校工会牵头,看望慰问离退休教师以及困难师生。
(3)由学校德育处发起,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和“日行一善”活动。每逢节日以团员同学为主的志愿者常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并给他们捐钱捐物;教育学生与人为善,日行一善,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4)由教务处发起,开展“知识扶贫”活动。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做耐心细致的义务辅导,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也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勉励的良好风气;有些班级的同学自觉成立慈善自愿服务小组,利用双休日为生病在家的同学补习功课。
3、建设慈善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本着“多读书、读好书、勤读书”的理念,许多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编辑了丰富多彩的班级刊物、手抄报。学校文学社举办了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借助社会慈善力量对贫困学生予以捐资助学
一、指导思想
以xx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的讲话为指针,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准确把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方向,培养志向远大、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二、具体措施
(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各中队和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进教室,不扔杂物在场所;同学间团结友爱不追逐打闹;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
2.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对红领巾监督岗和校值日生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以检促进。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努力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
(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10月13日”建队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
2.开展各种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提升少先队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
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
4.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节能环保教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
5.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切实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理想情操教育、培养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言一行抓起。
(三)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1.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
(1)定期组织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及教育交流活动。
(2)认真使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
(3)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4)抓好班队与学生管理,强化班风建设,努力使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向精细化、特色化、实效化发展。
2.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
3.重视德育主阵地建设。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少先队室、图书室、宣传窗、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建好少先队鼓号队。
三、本学期重点工作
1.要用中国梦激发学生心中的理想梦,本学期将继续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理想信念主题队会等方式,使学生树立起远大志向,并把梦想的实现蕴含在每一天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的过程当中。
2.培养“爱学习”的好习惯。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是每一个少年儿童成长、进步以及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以后不管做什么,如果没有小时候认真学习打下的基础,纵然有很崇高的理想,也是没法实现的。
3.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创造梦。本学期将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将少先队活动渗透到家庭中,让学生感受到长辈工作的不容易,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4.常规教育及活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队干部的培养及评优,国旗下讲话、广播站等阵地建设。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暑假活动总结表彰;
2.根据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制订中队工作计划;
3.深入开展学生常规的教育活动。组织队员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教师节感恩活动;―――出一期黑板报
5.中秋节亲情教育活动;
6.理想信念教育;
7.广播站播音员选拔、演讲赛;
8.一年级的养成教育;
9.完善大队组织、中队组织、广播站组织、常规检查人员;
10.社团活动报名、开展活动。
十月:
1.庆祝国庆节活动;―――出一期手抄报
2.庆祝建队日暨新队员入队活动;
3.“体验科学、快乐成长”科技系列活动;
4.加强常规、安全教育;
5.行为习惯教育,杜绝乱扔垃圾现象;
6.组建校篮球队;
7.筹建少先队队报组织;
8.组建铜管乐队,加强训练;
9.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进行队干上岗培训;
10.举行新生入队仪式。
十一月:
1.强化养成教育,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2.“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活动;
3.召开一日常规检查人员会议;
4.各班开展主题班队会(消防、食品等安全教育)活动并做好记录;
5.组织全校“感恩”演讲比赛;
6.出一期黑板报。(感恩)
十二月、一月:
1.法制教育活动;
2.寒假实践活动安排;
3.庆元旦活动―――讲故事比赛;
4.各中队总结本学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