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

第1篇: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人生如戏,有喜有悲;商场如战场,有胜有负。然而悲剧总让我们拥有,惨败总让我们承受。无数个日夜,我们不止一次的扪心自问;无数个日夜,我们不止一次的苦苦追寻。同样的开始,不同的结局,是性格决定命运?或是细节决定成败?两者皆有,但都不是最终的答案。观念,观念决定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对比70年代前后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们伟大的邓大人提出了“改变思想,改变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冶国方针。国已如此,人亦甚之。这个世界上,平凡的人多,伟大的人少;伙计多,老板少。芸芸众生,我辈皆凡夫俗子,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逃避在公司上班的命运,在公司中我们是最佳员工吗?我们在老板眼里是“重磅人才”吗?不,我们绝大多数都不是,我们常常会让老板感觉到可有可无,我们常常会让同事感觉到碍手碍脚。这是老板的错吗?这是同事的错吗?不是,这是我们的错,这是我们的观念出了错。《为你自己工作》将从此改变数以万计、碌碌无为员工的命运。改变以前旧有的观念,为老板工作,为薪水工作;给你一个全新的观念,为自己工作,为梦想工作。

为自己工作,对工作充满热忱,尽最大的努力,追求卓越,永不满足。为自己工作,瞄准梦想,全力以赴,成就梦想。为老板工作、机械的完成工作,尽量少做,满足现状。为老板工作瞄准任务,只求完成,获得老板的薪水。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工作态度;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生价值。自己的人生自己计划,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做一个人主动出击的人,做一个自动自发的人,勤奋出色的工作,为了公司更为了自己。

一座大山,往往不会把你拌倒,但一个不经意的石块也许会让你倒下,永远站不起来。注意细节,以主人翁的精神关注公司的小事情,既使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也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极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次对公司不负责任的行为都可能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为自己工作,把公司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从零做起,从小做起,历练自己的心境,沉淀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位,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员工。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一观点不止一次在《为你自己工作》一书中提到。今天,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团结一致。为自己工作,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时主动为别人减轻负担,帮助你周围的同事,这样你就拥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团队,你就无往不胜。

第2篇: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一点一滴的生活都是美好的,在泰戈尔的眼中,世界需要爱,人生更需要爱,就像他在《飞鸟集》最后所讲的那样:我信赖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所以一起乐观的面对生活吧,永远不要丧失信心和爱,每天都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等待着我们,所以,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事物和人。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鸟集读后感,请您阅读。

飞鸟集读后感1在青涩的时代,我常想着什么是“诗意人生”呢?

诗意,是对月光献上一壶清酒,把酒问月。问沧桑?

或是在月下舞墨笙歌,嘴角浮起的弧度与上弦月一样迷人?

若是这样,人生,是否只能让日子在我们呆滞的目光中逃逸呢?是否只能看着季节在我们平缓的呼吸中奔走呢?而自己,却依旧诗意的无牵无挂?

是这样吗?当然不!

我所追求的,是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所写的: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该失去群星了。

书文中的这句话启示了我:我们的人生往往在经意或者不经意间点亮了东方,暗淡了西方;莹亮了西方,却有蒙黑了东方。人生就像是白昼与黑夜,在命运的轨道上交迭,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沐浴春风时不忘低谷时的挫折,在备受煎熬时努力创造新的。

我也曾有过自己的低谷时期,也曾在考试中考砸,也会被父母责骂,也有数不完,堆成山,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是,翻开厚包皮的诗集,找到那一页,那一行,那句话: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为我有一盏还没有燃点起来的明灯。

往往在遇到挫折时轻轻用手抚摸着这行字,似乎能感觉得到字里行间蕴藏着的强大的力量,仿佛在心底悠扬着飘过一段欢乐的乐调,它轻轻的在我的耳边呢喃着:还有一盏灯,你还有一盏未点亮的灯,去吧!去点亮它!

我要点亮我的灯!

我要点亮它!

我有希望,人生路还很长!

加油啊!

强烈的斗志昂扬在我的脑海中,就像这样,我就是伟大的诗人,我就是堂吉诃德,抓起我的帆布包,义无反顾的走出乡村,我要坚定地寻找心中的梦想!

我想,我找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就如同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所写的: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人生。

这,就是我的人生,在泰戈尔的诗海中遨游,在每一次心酸后成长,轻轻抚摸着那本《飞鸟集》,我找到了一盏明灯,我有强大的力量!

飞鸟集读后感2有小事一桩,谨以笔记,以防遗忘。

我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读完《飞鸟集》的,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是很好的。

《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著的一本杰出诗集,他用唯美的语言和清新的文字带领我们走进他用诗句编制而成的世界,令人流连忘返,无法自拔。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依旧还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当翻开他的作品时,都会和他一起体悟人生的哲理,探索生命的意义。泰戈尔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属于他自己的印记。要知道,这个头缠白布,身穿长袍,留着长胡须的老头,早在百年前,就曾问道:

你是谁,读者,在百年后读着我的诗?

······

我揉了揉眼,合上那本《飞鸟集》,放在腿上。因为看书,所以没睡中午觉,已经有些困乏了。但是在书中的第42页我有一句话不懂。“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为什么,医治与伤害,爱与惩罚,是互相矛盾的存在,那为什么泰戈尔要把他们说成因果关系?我任怎样也揣想不出。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沉沉地睡去了。在睡眠中,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关于我小时候的梦。它是这样的:

在我九、十岁的一个傍晚,我和一群伙伴在开心的玩耍。忽然一位伙伴的妈妈告诉我,我的妈妈让我回家。我便辞了伙伴,向楼上跑去。正当我满脸通红地要进家门时,突然爸爸一张板着的脸撞入我的眼帘。我才发觉坏了事儿,脸上红红的笑便一点点消逝了。接着,一声炸雷在我头上响起:“这么晚才回来,出去面壁去!”说罢,他就大步走了,带起了一阵风,只留下我盯着家里的地板发呆。我留在楼道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晚饭好像也没吃,才被妈妈叫了进来。她皱着眉,一半责备,一半心疼地说:“你爸这是为你好。你不要看他这么凶,他其实只是想给你点教训。如果你是别人家孩子,他才不会管你呢,你说我说的对不对?你爸那是关心你,爱你的表现······”我听着,两行泪挂在了脸上······

“醒醒了,再睡整个下午都被你睡过去了!”我猛然惊醒,是妈妈在叫我起床。我一言不发,拿起《飞鸟集》,翻到了第42页,盯着那句困扰我已久的小诗。一刹那,我仿佛明白了一切······我慢慢地转过身,对着妈妈。“呵呵呵,哈哈哈哈!”我笑道。妈妈似乎被我的举动所迷惑了。她不解地看了我一眼,一边抱着衣物走出房间,一边嘀咕,“这孩子,一睡起来就像傻子一样的笑······”我摇了摇头,也对自己笑了。

所有爱我的人啊,感恩你们!因为,我懂得了,只有爱,才会伤害。

所以么,再次强调,《飞鸟集》这本书是很好的,天下第一。

飞鸟集读后感3记事起,读得最多的书当属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了。诗人用充溢着爱的感情和充满哲理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认识、世界的感悟和人生的看法。泰戈尔也因此获得了19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荣获这一殊誉的亚洲人。

泰戈尔的诗弥漫着一种清新原野的浪漫主义气息,诗歌是他无拘无束的自由的精神旅行。泰戈尔在自然的变化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飞鸟集》应该就是这种智慧的结晶。“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也许这是泰戈尔听到窗外飞鸟的欢歌与落叶的飘落所写下的感悟。夏天那生机勃勃的飞鸟充满着活力和希望,它们有着青少年的热情和梦想,而秋天的落叶却失去了鸟儿的年轻,只能消失在岁月的流逝里。万物始于自然,归于自然。夏天告诉我们万物开始生长追逐新的梦想,秋天告诉我们万物开始回归自然,扑向大地。人们因为时序的变化,四季的轮回而思索生命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真理。

“静静地坐着吧,我的心,不要扬起你的尘土,让世界自己寻路向你走来。”面对自然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时光会让你成长,让我们静静地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要太烦躁,也不要太轻浮,世界会因为你扬起而看不到你的模样。记得,要让简朴而纯粹的心静静地感受,你要相信,美好的世界总会自己寻路想你走来。

泰戈尔的诗内容丰富多彩,他的诗总能给人力量,让人振奋,使人进取。他以一颗赤子之心讴歌了对人类的无穷热爱。他的诗像珍珠一样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光芒,唤起人们对自然,对人类的,对世界上的一切美好事物保持爱心,启示着人们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理想追求,让人生充满欢乐和光明。

泰戈尔的诗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世界以他的痛苦同我接吻,而要求我以歌声回报。”不要过多的关注痛苦,其实,我们可以笑着唱歌和快乐的接受,要知道你拥有很多,要知道百花盛开的春天在向你招手,欢快的鸟儿将为你歌唱。因为进取,因为乐观,因为这种进取和奋斗,整个人生不仅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充分地显示了生活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泰戈尔的诗让我感动,他总是能给人新的力量,还能给人心的启迪。

飞鸟集读后感42014年是中国首届举办青奥会而我的家乡——六合很荣幸的成为帆船竞赛地点,所以迎青奥的活动便轰轰烈烈的展开了。看着这如火如荼的进程不由想到我最近看的一本书——《飞鸟集》。

短小的篇幅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以格言的形式记录着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以细微之处发现生命之美,启迪生活的智慧,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为人点亮一盏心灯。那便是泰戈尔的《飞鸟集》。

参加青奥的朋友们你们还在为青奥会的比赛而担心纠结迷茫吗?不要想太多,无需言,做自己。人生在世总是免不了迷茫。此时,我们该如何?泰戈尔说:“我的存在,对于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生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总在疑问什么是生活,简单点来说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也许我们都知道对于其他人而言我们都是一个特殊而不可代替的存在,有孩子、兄弟、朋友、父母。却鲜少有人思考对于自己我们是怎样的存在,对于别人而言我们不管是什么都是可以离得开,对于自己泰戈尔告诉了我们自己的价值——永久的神奇。

参加青奥的朋友们你们是否在为青奥会的成败而担心呢?不要想太多,无需言,做自己。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失。此时,我们该如何?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即将失去群星了”。人生那面有失失得得,当时去一件你不在乎的物什时,你也许会无所谓的一笑而过,但若失去的是你期待已久宝贝已久的珍品呢?你会怎样?整日郁郁寡欢,就此沉沦堕落?还是目空一切的发奋努力?对于这样泰戈尔告诉我们,此时应倍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参加青奥的朋友们你们是否在为自己的那点显得丑丑的小不足而担心呢?美与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怎样寻找美?泰戈尔说:“啊!美啊。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中去找寻”相信大部分人的包包中都有一块小镜子,时常拿出来照照或欣赏自己的美,或看看自己的那点瑕疵有没有露出来。恶毒的王后整日在用了昂贵的化妆品后问魔镜,她是不是最美,此时魔镜中出现善良的公主和小矮人们快乐的摘苹果的画面。注定王后不是最美。对此泰戈尔告诉我们有爱才有美。

参加青奥的朋友们你们是否会为一次比赛的失败而责备教练同伴吗?责备是一种大部分人都存在的情绪。对此,该如何面对呢?泰戈尔说:“不要因为你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上帝造人的时候在人的身上缝了两个口袋,一个放在了前面放着别人的缺点,一个放在了后面放着自己的缺点,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首先都认为是别人的错。对此泰戈尔告诉我们必须要先认清自己。

如何处理工作于休息《泰戈尔说:“休息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和眼皮的关系”。人如何突出自己?泰戈尔说:“人不能在他的历史中表现自己,她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如何面对埋没?泰戈尔说:“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飞鸟集》小小的句子,大大的哲理。

飞鸟集读后感5曾经,苦痛,伤悲无数次地刺痛我的心房;曾经,想逃离这个喧嚣的城市;曾经,我以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爱。直到有一天,飞鸟邂逅了我的心,擦出绚丽的火花……

《飞鸟集》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笔下。读他的诗,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在俗世中脱胎换骨的超然,庆幸自己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找到一角宁静。飞鸟带给我的,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种爱与美交织的智慧,是一个真实而清新亮丽的梦。

当飞鸟遇上我的心,我学会了爱。爱自己,是一切爱的前提。

“我曾伤痛过,也曾失望过,还曾体会过‘死亡’,我很高兴生活在这个伟大的世界里。”谁不曾苦恼过然而在失落与苦痛中,泰戈尔选择了爱,爱自己的生命……

年华如潮水般推着我涌上远方的堤岸,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一点一点地老去,于是,我越发珍惜生命。是飞鸟,让我明白“爱就是充实的生命,一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才发现,每个角落,都有爱,有美,还有平凡的感动。当烦恼来临时,把它看得轻一点,淡一点,一切都好。何必要顽固地令自己沉沦在“苦”里头呢风也没动,幡也没动,美也好,丑也罢,能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幸福,何必庸人自扰

当飞鸟触摸我的心,我学会了爱。爱他人,更是幸福的延续。

我喜欢《飞鸟集》中的大树,因为,“樵夫用斧头向大树乞求斧柄。大树给了他。”我欣赏《飞鸟集》中的太阳,“太阳穿上朴素的光之衣,云朵却披上了绚丽的衣服。”我赞美《飞鸟集》中的泥土,因为“泥土饱受人侮辱,却以花朵为回报。”这一切一切都是爱,对他人的爱。它是那么地无私,却又那么地真实。

功名,利禄,似乎在这尘世中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难怪泰戈尔给我们带来了这三百首清新的小诗,让我们在拥挤不堪的日子里获得一道曙光。正因为他的飞鸟,我敬佩大树,歌颂太阳,认同泥土。人与人之间每多一份爱,心与心的距离就近了几分。爱己。而推及爱人,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到我垂垂老去的某一天,我会自豪地说:“我曾经爱过了。”

当飞鸟轻敲我的心弦,我学会了爱。爱大千世界,那是幸福的最高点。

“我热爱这个世界,才生活在这个世上。”博爱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当你没胃口时”,就不会抱怨食物。世界是可爱的,在我们失意时,请别抱怨,请学会宽容,试着用心去亲吻我们的世界。

泰戈尔的爱就像海波一样荡漾开来,遍及全世界。“我的思想随着这些闪亮的绿叶而闪耀着,我的心伴着阳光的抚摸而欢唱;我的生命因与万物一同遨游在空间的湛蓝,时间的墨黑中而感到欢喜。”绿叶,阳光,生命的万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得无法言喻的世界;泰戈尔与飞鸟为我们提醒幸福,歌颂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生命,不爱世界

第3篇: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精选优秀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范文   读了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得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在益于学生的成长?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

  看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有感触,觉得他像一个神话一样,回到我工作中,我觉得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过:“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想要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有时,我们老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对上课迟到、做错事情、违犯纪律的学生严加责罚。这样适得其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好像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批评就什么也没有了?难道师生之间的感情连几分都不值吗?这种思考给我的冲击力很大,我的后背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长期以来我总是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们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了。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进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总之,希望所有的教师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要求自己,做最好的老师,学习他那种对学生的态度,学习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那种对自己永不满意的态度。

  精选优秀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范文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读后,心里极不平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精选优秀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范文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其次还有做“最好”的老师

第4篇: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一、布置作业规范要求

做作业这个习惯是“坚持写”的习惯,更是“如何写”的习惯。教师根据作业情况,每天在课堂上抽几分钟时间专门布置,进行规范,很有必要。即:题目要求、格式怎样、书写认真、数量多少。回家后学生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轻松完成,逐渐养成良好写作业的习惯。

1.明确要求,端正态度

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布置写《读后感》,我要告诉学生:“《读后感》这种体裁第一次见,但是以后要常写,重要的是大家第一次就掌握好。”随后讲解读后感的格式和注意事项。学生知道了重要,都认真听,认真对待这次作业。

2.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课时,家庭作业是积累资料:搜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的事例,最少一个,如果内容很长,就概括总结;爱因斯坦的名言最少三句;爱因斯坦不同时期的照片最少三张。别忘了告诉:“明天上课要用。”学生知道重要性,就认真积极地去收集。优等生搜集数量远远大于老师布置的,学困生也能完成。所以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兼顾所有学生。

3.自我欣赏,培养美感

布置作业时,告诉他:“写完后用欣赏的眼光看一遍,然后再给家长看。”我经常让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的作业:你满意吗?对错姑且不论,你认为你的作业清楚吗?有美感吗?你自己都不愿意看的作业怎么交给家长和老师呢?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会认真起来,而且还会通过自我欣赏,检查到一些遗缺失漏和疏忽错误之处。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会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懂学会,但是由于分班、分层教学与作业毕竟没有实施到完美的程度,还是不可避免仍有学生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所有作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形,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获得最初的学情反馈信息。在布置作业时心中要有数,做到有的放矢。有难度的可以不做,或重新布置他们能独立完成的作业。

二、检查作业,严格要求

有布置就要有批阅。只要留过的作业就要及时批阅,不能只要求学生完成作业而我们不去批阅。因为学生写作业也很辛苦,特别期待教师的肯定,如果教师不去评价,学生会很失望。还有一些学生,由于一天没检查作业,就存在侥幸心理想偷懒,久而久之养成了不写作业的毛病。偶尔让小组长检查也可以,不过不能长久,否则他们会互相沟通,集体合起来隐瞒、欺骗你。

1.假期作业严格查

新带一个班,在开学第一天就要严查假期作业,以小组检查的形式进行打分。教师根据作业给出具体的评价,评分标准如下:

最后统计得分,给前5名发奖。对没做完作业的同学,希望他们下去补起未完成的作业,另行规定时间继续检查。

尽管不是自己布置的,但一定要严查,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严格。用小组检查的形式进行,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差距。通过对比使学生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使学生在意识上产生一种需要,那就是努力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从而缩短与他人的差距。对于不认真做作业的同学,教师要正确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多给学生及时、多途径、因人而异的引导,耐心地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以及改正方法。

2.家庭作业及时查

作为教师一定要手勤快,及时批阅、及时反馈,这样才能实现作业的有实效性。我通常是第二天中午放学前就把前一晚的家庭作业批阅完,并做好记录,反馈回去。没完成的或不会做的,辅导后,中午回去重做。长此以往,作业“天天清”学生无机可乘,便能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习惯。

3.面批作业经常查

面批就是当面批改作业。经常不做作业或做作业不认真的同学,就需要面批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当面解决问题。面批几次,作业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三、评价作业,表扬激励

1.星级评价

我班开展的星级学生评价,可以按天、周、月评选作业之星、星级小组,能够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版报栏专门设“作业之星”专栏,记录每天写作业写得最好的同学。利用每个星期五的班会,分别评出“勤学星”“帮助星”“进步星”“自查星”,一星期优秀的同学,并由这批学生负责下一周的课代表工作。通过表扬,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好的学生更加努力,差的学生不甘示弱,暗自努力。

2.评语激励

我在批阅家庭作业时,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写上激励性的评语。如:“你全做对了,真棒。”“不要骄傲,再接再厉。”“细心一点,老师相信你可以全对。”“你的作业比昨天进步了,祝贺你。”“不要灰心,继续努力,天才出自勤奋。”“这些字写得真漂亮。”“你今天的作业很认真,这才是你的本色。”“你真令我骄傲。”“这道题还可以这么解吗?你真棒!”等等。片言碎语作用却很大,它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与信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

四、家校联系,齐抓共管

有的学生自觉性差,我就打电话和家长联系,希望家长每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爸爸、妈妈陪着孩子,是最令孩子感动的。当然这种陪,不是让家长在旁边絮絮叨叨,不停地指手画脚。你坐在他旁边可以看书,可以学习,可以缝缝补补,而不是他写作业你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氛围,当他养成习惯后,你可以不用再陪。但开始必须陪着孩子学习,而且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爱学习的家长必定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子女。环境影响一切,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第5篇: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不在明日,就在今天。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孝心无价毕淑敏读后感《孝心无价》这篇文章出自著名作家毕淑敏之手,作者在文章开始举得两个关于“孝”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比比皆是。一种求学的苦孩子,一种离家的游子,作者并不认可他们的“孝”,由此引发出行孝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话题。作者相信天下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但作者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因为人生是短暂的,父母可能在我们想行孝之时已离开人世。

的确,子女对待父母的“孝”,无论什么方式,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做了妈妈后对“父母”有了更深的认识,父母为儿女全心全意,尽管深知儿女对父母的爱会大打折扣,但没有哪一个父母会因此控制自己的“爱心”。有了做父母的体会,和妈妈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这方面的内容。村里谁家的儿女孝顺了,谁家的孩子对老人不好了,家长里短成了妈妈的世界的主要内容之一。大致听上去,孝各有各的“孝”法,而不孝之子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儿子妻管严,想孝不敢孝。我一直片面的认为这种情况责任还是在儿子身上,归根到底,是儿子不孝顺。

二、啃老族,父母不断给予,在儿女看来是理所应当,除了伸手要,其他的就没什么事了。在父母需要儿女的时候,儿女则很默然。

三、上梁不正下梁歪,用妈的话来说是——像“根”;

四、天生不孝之子,对待父母的行径令人发指……

反思一下现实中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我感觉许多“不孝”的行为是由于缺乏家教,父母溺爱、纵容造成的。这样的孩子不懂得爱,体会不到爱,更不懂得感恩,在他们眼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做的,而儿女的义务呢,则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不过,从妈妈的唠叨中,我也听出来了,与过去的穷日子相比,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了经济条件的支撑,不孝的人或事都少了许多。但“孝”的界定仅仅与“金钱”有关吗?由此,又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什么是“孝”?

曾经读过《子游问孝》的典故。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仅仅是能够赡养父母罢了,但是像猫狗这样的宠物尚且被人们饲养喜爱。如果对待父母没有顺从恭敬的心态,那么用什么来区分孝顺与饲养呢?”孔子的话虽然有些逆耳,不过我们不得不称道圣人的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父母和子女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样,这一点是做子女应该体谅的。我们不能因此不屑于倾听父母“浅薄”的谈论,剥夺他们倾听儿女“高深”理论的权利。我们讲求的快乐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享受,现在大多数子女都能够满足父母的物质消费,所以“孝”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如果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做事使他们开心,又怎么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呢?喂饱小猫小狗之后,还知道给它们一些线团皮球之类的东西让它们自得其乐,难道“生我够劳”的“哀哀父母”还不如它们吗?其实父母会对子女提出什么非分要求吗?只不过是子女因为各种各样的意愿不愿意去做罢了。只要稍微用一点自制力,我们就可以做到“孝”了。孝心是实实在在的,但它又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一款珠宝是孝心,一双袜子也是孝心。孝心不在于物质的高低,而在于你的心。

凭心而论,要说“孝”,我远不如对象。他的心思细,两头的老人需要什么,他都会想到。但我也感到他的“孝”有些变化。结婚前几年,每次回公婆家(对象家在外地),老公第一个晚上都会通宵达旦地和父母秉烛夜谈。我很是奇怪地问他:说什么说一个晚上?是啊,无非就是说工作,说生活,说鸡毛蒜皮的琐事。可慢慢的,老公自己也奇怪:几个月回一次家,和父母也没什么说的了,可能是老婆孩子现在已经成了生活的全部?我呢,自小妈就比较惯我,有了孩子后,妈妈也一直照顾着我们全家。但不善交流的我却很少和妈妈沟通,可能物质上我比姐姐付出的多点,但我深知,精神上的慰藉,我给妈妈的很少。自己一直在拒绝长大,很少陪母亲说说话,宽慰母亲的一些心结。因为在我眼里,有时候和妈妈简直是无法沟通,她说的我不感兴趣,我说的妈妈又听不明白。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真是个“不孝子”啊!

年轻的朋友们,我们经常谈要孝顺父母,请问你准备什么时间去孝敬你的父母呢?有人说要等到长大了、做事了、有收入了就有能力孝敬父母了,你有没有想过,你做事了以后,每天忙忙碌碌,面对比竞争的压力,你那有时间去孝敬父母?等你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把父母接到身边,说可以孝敬父母了,其实不如说你是让父母帮你养孩子,帮你整理烦乱的生活,是你孝敬父母,还是父母用无私的爱再次为你支撑起一片安静的天空?等你的孩子长大了,你终于有了时间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可是你想过吗,此时的父母是70还是80了,有多少父母可以坚持到80多岁,90多岁,即使坚持到八、九十岁父母又能吃的下多少你做的饭——朋友们,孝敬父母是没有时间和能力的限定的,人生不是总有是守侯在父母身边,趁我们现在可以经常守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敞开心扉告诉父母你应该说的话,对父母说你深深的爱着他们,也感谢他们深深的爱着你;做现在有能力为父母做的事情,为父母沏一杯茶,多用心听听父母好象很烦人的要求,不要等到明天——时间是一条单行道啊……

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但不到老谁都不会知道老人心里想些什么,老人心里有什么需求。但我想我们能做的尽力去做:给他们买件喜欢的衣服,买些可口的食品,耐心地听他们絮絮叨叨地告诉你一些“新闻”,尽管你对此丝毫没有兴趣。把生活中,工作上的事跟他们说说,尽管他们可能并不能体会你的艰辛……这样,才不会在老人离开我们的时候,留下遗憾或者懊悔。

“孝心无价”,从自己做起吧!

孝心无价毕淑敏读后感孝,这个字仓颉造得很好,也很特殊。

孝,包涵了很多,有时候它只是几个字组成的一句朴实的话语,有时候它只是几个简单的动作构成的一件事情,但,这就是孝。实实在在,情真意切。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一定没有人会否认。但一个人如果连孝都没有了,又何谈善呢?一个人连自己家里的事都懒得管,而整天跑到外面去做那些所谓的善事,请问这还能叫善吗?

孝,不需要理由,你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借口来敷衍了事,那其实是在忽悠你自己;孝,也没有界线,无论对谁,家里家外,都有职责尽孝;孝,不分地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都有义务尽孝,一辆宝马叫尽孝,一辆自行车难道就不叫尽孝了吗?孝,其实对每个人都是一份义务和责任。

孝,虽然只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却不能让她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一旦这条生命与生命交接的链条断裂,留下的将是终生的遗憾与悔恨。

朋友,不要让孝成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憾事,行孝,请马上行动,趁现在还为时不晚哟!

论语师生专题读后感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__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师生专题读后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的杏坛剧场内传出朗朗的诵读声。2000多名少年儿童齐声诵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和中国历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悬,孤灯一盏。橙黄色的灯光笼罩着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于桌旁,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又安详的初春的夜晚,仔细背诵着一本蓝色仿线装的,薄薄的小书——论语。

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著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呢?

从辩论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赢家,是大赢家。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不是我说的。也许,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获胜,辩论为何不出这样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资太差,脑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说了些什么,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学!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领导,开公司,或是你去当土匪,做强盗,当恶霸。如果你想做强,作大,你就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

说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学。我们中国人可是不会陌生。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等级社会的生活经验,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比不上。比如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互相倾扎,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还有什么,大家补充。

总之,我们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国人是适应力最强的生物,在任何的环境里都可以生存。并且还有一整套自我娱乐的方式,我们是最喜欢内耗,窝里斗,最容易忘记过去,最经常变得麻木不仁,最喜欢隔岸观火,充当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说了,鲁迅先生比我说的强多了,不敢班门弄斧。

论语师生专题《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第6篇: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地震中的父子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外,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向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父亲赶到学校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请求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有帮他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_____,儿子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对描写父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哪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两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因为他看到儿子上课的小楼已变成废墟,认为儿子一定死了,感到绝望。

2.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对他深表同情,但断定孩子绝无存的可能,继续挖下去还会有危险。

3.责任感 信任

4.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表现了父亲的执着(坚毅、坚韧、顽强),对孩子深挚的爱。

(意对即可)

5.①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②校长、队长关心父亲的生命安全;

③警察劝父亲控制好情绪;

④好心人劝慰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如果你的儿子已被昔日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学校的废墟所埋,你会不断挖掘,救出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你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会让别人先脱险吗?就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则新闻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文章我一口气读了三遍。文章写了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失去了孩子极度悲痛的情况下去儿子昔日的学校不停的挖掘。在他挖掘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里,痛苦的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喊完后便绝望的离开。也有许多好心人来劝他,但都被他拒绝。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在他不停的挖掘了38个小时后,听见了孩子的声音,并最终开辟了一个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表达了这位父亲对儿子多有责任心啊!而他的儿子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让同学们先脱险,这个儿子又又是多么无私啊!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这位这个儿子畏惧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话,那他的14个同学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玩具,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第7篇: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鸡仔文学;特点;流行原因

“鸡仔文学(Chick lit)”:指的是女性的流行读物,在英美出版界,是一个专门的流派,称作“鸡仔文学”。chick在英美俚语中是对年轻女郎的统称,鸡仔文学是女性为女性撰写的情感小说的总称。“lit”是“literature”,是文学的意思。实际上Chick lit这个表达在书面中的使用最初见于1988年,当时是大学里对《女性文学传统》这一课程的俚语表达。虽然翻译成“鸡仔文学”很不雅,不过若是译成“ 年轻女性文学”则太道学,表达不出Chick lit原有的戏谑调侃和时尚轻松的味道。大多数喜欢“鸡仔文学”的读者是20多岁的女性,有不错的薪金、渴求独立,寻求自我的尊严和价值,希望做魅力女人。这些书中对女人关心的话题都囊括其中:女人、友谊、家庭、工作和两性关系,女人对时尚的追求和名牌的迷恋……这些元素也正好迎合了她们的口味。虽然此类畅销书已成为一种门类,但国外很多媒体将此类文学称为垃圾。在图书营销上,营销部门也常常用女性身体或者象征消费的“购物袋”进行封面设计,但事实上,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封面常与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在五颜六色的封面和诱人的标题下,仍有好作品出现。在鸡仔文学的专门网站上,编辑为“鸡仔文学”正名。她们认为,“鸡仔文学”不同于普通的女性小说关键在写作基调,作者更多的是用吐露秘密、个人化的口吻进行叙述,就像你最好的朋友在倾诉她的生活,充满个人化、轻松、幽默的语气,读完之后通常有满足感。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曾发出“成为你自己比什么都重要”的呼喊。从人类中发现女性,到从女性中找到自我,这些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影子的作品,不单单是女性认识自己的镜子,还是女性学习的教科书,力图在重塑女性观念和女性价值方面做文章。除此,“鸡仔文学”还拥有在当下欲望丛生的社会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论。在大都市生活中,年青女性的精神和物质双重生活不仅让女性追寻对自我的理解,也使人们对女人理解得更深刻。正是这样,使得现代时尚都市女性对其欢喜有加。

一、特点与发展

“鸡仔文学”基本是由女性撰写,并且主要面向二、三十岁的单身职场女性的文学作品。大致以时髦的都市女性为主角,以她们的爱情、事业、生活为主线,语言轻松活泼,常穿插使用大量流行词汇。这一类小说中描绘的女性要么过分注重外表,要么是购物狂。鸡仔文学大行其道,也不过是近十年间的事情。将其称作是“20世纪末现象”也并不为过。1998年英国美女作家海伦・菲尔丁(Helen Fielding)的《BJ单身日记》的热销,为此英伦风暴掀开了头幕。紧接着,次年在美国纽约,梅莉莎・班克(Melissa Bank)的小说《少女渔猎手》便问鼎畅销榜。一系列“美女作家”的连环出世,形成了英美流行文化界的新现象,即粉红潮流。由“鸡仔文学”(chick lit)到“鸡仔戏”(chick flicks),仅是出版媒介顺其自然地扩张罢了。这些以英美式“布波(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文化为主,女性视角为辅,不同的类型语调的都市女性文学,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侵袭入不同语言载体之中,逐渐形成了一股大气候。人们的沙滩与机场读物中,都是要有一两本“鸡仔体”小说的。这些文学中的故事,当然保留着英式独身日志式俏皮话与荒谬场景的情节轮廓。但是它又形成了一种多流派的阵容,譬如在其旗帜下又涌现出了悬念式、言情式鸡仔小说,甚至还有为中老年妇女推出的“母鸡文学”(hen lit)和为基督徒出版的教徒鸡仔文学(Christian chick lit)。

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开山鼻祖拿破仑及作品

拿破仑――法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早年写就的小说于英国出版。拿破仑作为一位帝王、一名战争英雄、一个杀人魔鬼被人们熟知。如今,他又拥有了一个新头衔:浪漫小说家。人们已经知道,在拿破仑写给妻子约瑟芬的加急电报中,使用了一些十分浪漫的语言,例如:“盼望你明晚就能到巴黎,不要洗尘就来到我怀里。”但是对于不合口味的人来说,这些语汇显得有点令人讨厌。再如“我觉得生活索然无味,不要迟疑,来到我这里。”这段话不像他著名的情书那样热情洋溢。但是,自从写过这段话以后,他就再也没见到过约瑟芬。除了这些含情脉脉的信件,拿破仑的长篇小说《克利松与欧热妮》也已经被翻译成英文并于2009年秋天出版。英国学者彼得・希克斯一直专注于研究拿破仑及其生平,他在两年前把全书文稿收集完整。当年,有人以17000英镑的价格拍得原稿。在拿破仑当政期间,包括英格尔在内的大批画家为他绘制了光彩夺目的画像。但是,拿破仑并没有放弃他作为一个年轻士兵时创作的故事,当时,拿破仑也正处于热恋中。在这个故事中,英勇无畏的士兵在战斗中英雄般地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拿破仑失势以后,他的爱人也与他分离。从那时起,他开始转向文学创作,并被看作是“鸡仔文学”的开山鼻祖。历史学家希克斯在位于巴黎的拿破仑基金会从事研究工作,他花费了多年时间修复拿破仑的手稿。修复完成的版本已经于2008在法国出版,希克斯亲自翻译的英文版也于2009年在英国出版。英国的出版商声称:“尽管这部小说十分简短,但是它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拿破仑。我们一般认为它是一个严肃的军人,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他浪漫的一面。这本书将为拿破仑赢得一个称职的小说家的名号。”

2.“鸡仔文学”的衍生作品

英国式鸡仔文学的掌门人,譬如伊莎贝尔・伍尔芙、加卡罗・马特修斯、莉莎・朱厄尔、温迪・霍顿、安娜・迈克尔斯特都是精力旺盛的一帮,几乎年年有新作问世,譬如马特修斯刚刚推出了新作《有你无你》(With or Without You),霍顿前不久推出了《巴思的太太们》(Wives of Bath)。近年来“职场八卦”与“异族妞”的鸡仔文学体开始盛行。前种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劳伦・维斯贝格尔。此人曾为时尚杂志《Vogue》美国版的总编安娜・温特的私人助理。后来她撰写了《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译林出版社出版其中译本),讲了一些时尚界的八卦,此书让她一举成名。如今的维斯贝格尔开始走“白领日志”路线,推出了一本叫做《成圈成套》(Everybody Worth Knowing)的小说,书中充斥了曼哈顿上层社会的夜生活场景。

“异族妞”的代表人物特丽・麦克米伦也是非常多产的作家之一。她早在1992年就推出了畅销小说《待到梦醒时分》(Waiting to Exhale),此书开启了异族女性小说的风尚,并被改编成电影。近日她又出版了世情小说《中断一切》(the Interruption of Everything),又是一本讲述现代美国黑人家庭生活的力作。另外一位要提及的“异族妞”是拉丁裔的美国作家阿莉莎・罗德里格斯。此人长期任《洛杉矶时报》拉丁音乐的乐评,2003年推出了处女作《下流姑娘俱乐部》(Dirty Girls Social Club)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年又有新作《与郎共舞》(Playing With Boys)问世,走的依旧是拉丁都市女郎故事的路线。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在鸡仔文学领域的新气象是美式悬念小说振兴。近些日子相继有一批名目相似的小说被推广于世间。它们糅合了“异族妞”与“情节剧”等的种种特质,配以黑色片式的题目,其作品有譬如克拉・戴维斯的异族奇幻故事《Sex,Murder and A Double Latte》与托莉・凯琳顿的混合《我的巨型希腊婚礼》《逃跑新娘》《纽约重案组》为一体的《Sofia Metropolis》。

另有一本新书也颇有为鸡仔文学正名的味道。此书名为《调情与傲慢与偏见》(Flirting with Pride and Prejudice),编者为新进鸡仔派作家珍妮弗・克茹丝。此书收集了数位畅销女作家对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并将奥斯丁比作是鸡仔派始祖。文辞颇具煽动性,是本妙趣高过学术性的书,很值得奥斯丁爱好者一读。

影视作品的代表作就是从1998年到2004年播放的美国电视连续剧《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在多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时隔4年,在2008年这部电视连续剧制成了电影。《欲望都市》拍成电影以后,也是轰动一时。这部喜剧的内容主要说的是四位住在纽约的单身女性的生活、工作和爱情。四位主人翁都是职业女性,可能是由于他们华丽的服装、浪漫的爱情故事、深厚的友谊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看了连续剧和电影的妇女都觉得,剧中人的生活就是自己梦想的生活, 如果自己也能像她们那样生活就好了。

三、流行原因及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影响

鸡仔文学通常是乐观向上的,是关于当代女性角色及她们每天面对工作、家庭生活、友谊或爱情时发生的有趣故事,作为一种女性成长小说,以往的鸡仔文学描写的基本上是20岁之前的女性,现在则同时关注30多岁女性的成长。与中国流行的充满纯爱和伤感的青春文学相比,鸡仔文学更为现实,通常描述大城市中男人“三十不立”、女人“三十不嫁”的现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鸡仔文学将成为二三十岁女性读者的首选。哪种鸡仔文学较受中国读者欢迎?现在的都市女性被社会赋予了太多的责任,这些职业女性大多具有独立、坚强、感情丰富的共性。在大城市中,女性的压力几乎比男性还大,她们被要求在工作上表现出色,同时又要照顾到家庭。因此,她们迫切需要一个喘息的空间。那些能够真实反应她们生活的文学和影视作品,自然最容易引起共鸣。作为侧重娱乐性的轻松休闲读物,鸡仔文学是否真的会成为未来的阅读方向?年轻女性在国内不仅是阅读主流群体,还是购买主力。虽然鸡仔文学目前正处于培养期,但会逐渐成为畅销品种,代表未来的阅读方向。而且,鸡仔文学更有可能缔造一种永恒的流行。

女性主义批评家荒林认为,鸡仔文学读物在欧美市场有成熟的读者市场,这与国外的市场经济与生活的成熟有关。市场经济成熟使得女性具有公共空间的生活,尤其是独身女性、职业女性的生活非常成熟。她们同时具备独立的财产、人生选择,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不受传统的束缚并形成新的传统,且读者群和作者群是完全成熟的互动的群体。这类阶层女性的存在,也就有自己的文化选择,出现了圈子代言人来抒写她们的生活,书写她们认可的传统,为该阶层的女性提供女性生活指南。而女性的生活,不仅是如何购物穿衣,时尚杂志已经为正形成中的职业白领,提供了太多的精神方面追求,超越物质层面的内容。但从精神层面来说,西方女性独立生活的传统更悠久,而中国具有真正独立的精神层面的自觉的读者并不多。中国女性仍处于物质指导和精神启蒙的阶段,面临着物质、身体、精神、消费多种问题。虽然大城市的女性很多,但她们的自由度和自愿度无法和国外相比,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女性自我成长中的问题,而是外部问题没有解决。就社会发展来看,这种书未来在中国有前景,会成为畅销书,毕竟,这是部分女性存在和成长的追求。对中国的女性作家对此类写作不积极情况,可能作家认为这种小说不太能体现写作价值,且和主人公相对小资的青春身份相比,写作有距离。相比之下,欧美的女性更加独立,因此能够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男女关系、职业、爱情、婚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艾尤.都市文明与女性文学关系论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7).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邓芳.论当代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价值前提――当代女性文学“身体叙事”价值论之一[J].当代文坛,2011(4).

[4]宁大治.中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之比较[J].理论界,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