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

第1篇: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我国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对公路路基和路面质量的更高要求的提出,公路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高。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路基土的填筑方式、压实度的大小、技术人员素质高低以及施工工艺等,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要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和控制。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详细调查,制定方案

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3.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4.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阶段

1.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2.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4.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并组织落实。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路基工程施工的因素很多,由于本人施工经验与水平有限,文章只对影响路基工程施工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第2篇: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运输道路的建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各等级公路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是工程设计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比例相对较少,因此路基工程施工的济效益相对较差。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路基工程的施工效益,作者根据多年基层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认为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内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2)要了解工程所在地全年的气候特点,统计往年在施工期由于阴雨影响的天数,制定出相应的作业方案及相应措施,时时关注气象形势预报,以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和作业方案。

(3)要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并且日进度计划要考虑雨天或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日进度计划的落实。

(4)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5)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返工,给工程带来隐患,从而就影响施工进度、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6)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土质最大干密度直接影响压实度大小,对同一土质来说它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但由于公路工程沿线各类土质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作业范围内各类土质分层状况及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各类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差别也较大,再加上施工作业的千变万化,使土质变得混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根据土质分布路段及土质类别进行确定,更需要根据每一回填层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然土质变化不大、最大干密度变化就小,对工程质量影响就小,最大干密度就容易确定。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7)现场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8)加强政治和业务技能培训

施工管理者要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政治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员工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中树立不怕困难,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把公路建设工作真正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做,并且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进步与提升,带动其他员工的发展,使大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承担起自己的一部分责任,使公路施工工作能够高效、顺利的进行下去。

二、施工阶段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生产出成品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作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着手。

(1)做好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2)严格工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有效的管理。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

(3)形成流水作业、提高工程进度

流水作业是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去编排流水作业计划,同时根据恢复定线及原地面高程、路基设计高程推算出各施工路段的回填层次(包括坑塘等),根据这些不同的层次,寻找出较为普遍的层次,这些较为普遍的层次和少于普遍层数的路段就是路基施工的面,超出普遍回填层数的路段就是特殊路段,也就是路基施工中的特殊的点,路基施工就是这些面和特殊的点的集合,面是可以保证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点是制约整个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的,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要实现整个路基的流水作业,就要消除这些特殊点的制约,就要针对这些特殊路段采取特殊措施。

第3篇: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字:园林工程安全管理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程应运而生,成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是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的,交叉性强,施工过程复杂繁琐,因此做好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方法。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合理布局组成植物群体,从而发挥出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多种功能。城市囝林绿化工程建设能否有效提高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园林城市绿化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绿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的市场化施工与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怎样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是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些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还存在许多盲点,具体表现为:

1.1施工管理问题。

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施工中,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粗放养护管理,技术含量低。该修剪而长期无人修剪、该除草而长期无人除草,致使花园、绿地杂乱无章,病虫害无人防治,并且许多该间苗的苗木因没有及时间苗,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树木严重生长不良。单位、居民法制观念淡薄,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着如城市园林施工队伍不健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景观造景技术,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质量高,整体服务水平欠妥的原因。诚然,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整个园林绿化的缺陷往往是由于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不当所造成,加强和优化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意义重大。

1.2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矛盾。

不置可否,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基本无长远规划,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树木被大量砍伐,砍了栽、栽了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1.3绿地结构问题。

部分城市绿化树种虽然较多,但植物景观单调,在色彩、季相上无多大变化,缺乏生机活力,难以体现其园林艺术风貌。如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仅占全树种的15%,不能实现季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另外,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

2.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2.1园林工程的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

通过各种色彩不同季节植物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

2.2追求人造景观的艺术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意境。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园林建筑等方面更要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享受,而设计师的个别细节部分不一定能达到这种效果,这就需要通过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师的最终意图与境界。

3、加强园林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对工程规范的要求。

一项园林施工作品的成功完成,施工人员的才能及其发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园林建设基础知识、专业的操作水准、用艺术欣赏的跟光,这样才能描述出图纸上没有的多维空间组景、植物的大小、姿态定位及种类间的搭配。通过对图纸设计理念的感悟,施工者才能创造最出理想的作品。因此,要求设计单位详细地介绍出设计思想,让施工方能深刻领会到它的整体设计理念,便于在施工过程中灵活运用,如,栽种植物时,哪株该直,哪株斜着比较好,倾斜的角度如何,怎样搭配才能生动有趣,这些都需要施工者发挥,在图纸上是体现不了的。施工者才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是靠经验总结出来的,而经验又是通过不断实践得来的,所以良好的施工队,除了专业素质过硬,还必须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因为施工队的业绩最能反映其经验的多少,所以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必须考察其业绩。业绩越好,对于质量越有保障。"三分设计,七分施工",好的景观的完成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的共同努力;而创意的产生,更要求施工队伍的精良,否则将会劳民伤财。首先,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要通过提高意识,树立整体形象,培养施工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实在在地做工程,使承建工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大化发挥绿化效果。其次,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1)重视对土壤的处理。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严格按照土壤翻挖深度、质量、基肥等相关要求施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坚决不要。如果遇到污染的土壤,一方面在种植区将原有水泥地破碎后不外运,留作阻隔层,铺大约20 cm 厚,半径1.5 cm~2.5 cm的石子,然后用无纺布覆盖,用来阻止污染水返浸,造成再次污染;另一方面适当增加种植土厚度,抬高地势,使根系远离污染土壤。

(2)定点放线要求标记明显、位置准确。

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如遇路灯灯柱,分车带中栽乔木等特殊情况时,必须按相关规范灵活处理。例如,有要求灯柱保持2m距离的规范。种植穴、槽的挖掘,心视土壤情况、苗木根系、土球直径等来定。如土质较差要深挖,便于制造出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第四,严格把关苗木的晶种、冠幅、株形、根系发育情况、土球大小等规格。选择符合没计要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长势优良的苗木,并存栽植前修剪苗木根系、树冠,拆除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对于带土球的,要踏平种植穴底部;裸根的,要将种植穴底部挖成倒一角形;填土时要分层压紧,并留意观察面的朝向。最后,在栽植24 h内用定根水浇透,并固定支撑。只有严格按施工工序操作,逐道工序交接检查一环扣一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3.2施工人员应积极与设计师沟通。

每一个新的施工项目都是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考验。施工人员应积极与业主、设计师沟通,充分理解其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创造出大家满意的园林景观效果。对于施工图纸、施工人员有异议的地方,应与设计师积极沟通并探讨改善。另外,施工前,应针对园林工程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一般比较小型的园林工程的组织形式采用直线型,即整个组织是从上到下垂直指挥,统一领导的。对于大型的综合园林工程一般采用矩阵制,即从企业各职能部门中抽调出专业人员,可以让各职能部门同多个项目有机结合。

3.3加强工程项目部对施工成本控制。

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主要从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三方面进行控制。绿化材料价格根据市场形势,实行价格控制。在采购材料时,要求选择的苗木质量优、价格合理、运输方便。由于园林建设项目施工的特殊性,机械利用率实际上达不到预算定额,因此施工预算中的机械使用费一般也比实际的小。

3.4尊重科学。

为园林工程提供技术保障利用科学克服技术中难点问题。施工中,还会不断有新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和克服,这就需要我们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勇于克服施工中的难点的精神,圆满地完成施工。

3.5把好绿化工程验收关。

从宏观上加强对绿化工程施工的调控,微观上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其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对人的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工程。

结束语:

园林施工是把园林从图纸变成现实的一个环节,在整个园林工程中占据最主要的因素,因此能不能正确意识到在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做出防范,施工过程才能更加顺利,才能保证项目的建设满足合同要求,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文龙.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黄波.浅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年26期.

[3]张洪鹏,唐艳红.园林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4]申驰,喻琴,何小琼.浅论园林工程的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

第4篇: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深基坑;周边设施保护;基坑险情;处理措施;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地下室结构设计、基坑围护设计、基坑周边环境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还与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及现场管理密切联系。本文拟结合宁波财富中心深基坑工程的成功施工实践,就深基坑开挖的施工组织及其注意事项、问题处理和现场施工管理进行经验总结。

1 工程概况

1.1 建筑结构概况

该工程位于宁波市江东区,东侧为江东北路,南侧为外滩大桥。工程总建筑面积139091m2,分1#、2#两部分:1#楼为超高层办公楼,框-筒结构,地上共38层,建筑高度约188m,建筑面积74905 m2;2#为商业用房,6幢单体,均为框架结构,地上3~4层,建筑面积25805 m2。整体地下2层(1#楼地下3层),建筑面积约38039m2。

1.2 基坑概况

基坑大致呈南北长,东西较短的梯形,东西向最大跨度约150m,最短跨度约72m;南北向最大跨度约150m,基坑总开挖面积约19300 m2,周长约545m。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300m,自然地面相对标高约为-0.500。2#和3#楼地下室2层底板垫层底标高为-11.550;1#主楼底板垫层底标高为-17.400,因此基坑开挖深度为11.05m,1#楼电梯井开挖深度则为16.9m。基坑开挖总土方量约22.2万立方。

1.3 基坑围护设计

本基坑支护形式为钻孔灌注桩+两道钢筋砼支撑,支护桩外采用Φ650@450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钻孔灌注桩规格:Φ800~900(24m~26.5m),冠梁标高-1.500,截面尺寸为500×1100;第一道支撑梁面标高-2.50m,截面尺寸为750×750;第二道支撑梁面标高-7.60m,截面尺寸为850×850。1#主楼电梯井部位的坑中坑采用Φ600@900钻孔灌注桩(桩长14.2m)+ 3排Φ700@500高压旋喷桩(桩长3~6m)。靠近西北角深坑及东侧内桁架部位被动区采用Φ650@450三轴搅拌桩进行加固,桩顶标高-8.450,桩长2.9m,被动区桩顶标高-11.350,桩长5.0m。

出土口共设有两个,位于基坑西侧和北侧。基坑西北交界范围的道路进行加固设计,以作为运土车辆的施工通道。土方从工地西侧运至甬江边的码头,经水路运出。

1.4 基坑周边环境

东侧:距江东北路约12m左右,该道路交通流量大,来往重型车辆多;在人行道地下埋设有电信管、电力管和燃气管,呈南北走向平行整个基坑,管线最近距基坑边沿约15m,位置浅层,埋深2m左右。

西侧:为规划的滨江大道,距基坑边沿约20m;滨江大道以西为待拆的混凝土厂房和旁边施工用房。

南侧:为在建的外滩大桥施工场地,距基坑边沿约13m。

北侧:为待拆的夜市大排挡,距基坑边沿约15m;东北角22.5m处为白云宾馆;地下埋设有DN900的砼污水管,呈东西走向平行整个基坑,最近处距基坑边沿约5m,埋深约2m。

基坑开挖总平面如图1示。

图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5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底部位于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底部,局部位于3层粉质粘土夹粉砂层顶部,在基坑开挖和围护所涉及到的土层主要有Z层杂填土、1层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3层粉质粘土夹粉砂、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示。

表1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层号 土层名称

%

kN/m3

%

% 固结快剪

kPa

°

1 粉质粘土 34.0 18.7 0.964 37.5 16.4 0.78 4.77 23.3 14.0

2’ 粉质粘土 36.2 18.3 1.041 38.2 16.9 0.91 3.78 16.5 12.7

2 淤泥质粉质粘土 42.3 17.8 1.185 36.0 15.0 1.42 3.51 12.2 10.5

3 粉质粘土夹粉砂 32.8 18.6 0.931 29.8 8.7 1.35 9.67 11.1 29.2

4 淤泥质粉质粘土 38.2 18.1 1.084 33.7 13.4 1.34 4.31 13.1 11.7

场地地下水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和松散堆积层孔隙承压水两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组由全新统海积淤泥质粘性土、粘性土组成,含水性差,渗透性弱。潜水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其水位年变幅可达1.0m以上。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位埋深为0.1~2.0m左右,相当于黄海高程1.58~2.41m之间。

1.6 基坑施工重点与难点分析

⑴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合理组织。本基坑开挖范围土性差、周边环境较复杂,主楼的深基坑位于出土口附近。现场土方开挖施工应结合基坑围护设计工况,对基坑开挖的平面分区及开挖顺序、土方分层开挖深度划分、基坑内挖机布置、土方运输路线、垫层分区块浇筑顺序等进行合理的施工流水作业组织。

⑵ 主楼深基坑和角撑密集区域土方的开挖及传递。主楼基坑深达16.9m,相对临近裙楼基坑深度5.85m,且出土口和出土通道离其距离仅10余米,因此应对主楼基坑土方开挖及其转运、出土通道标高控制以减少土侧压力差等问题进行细化。此外,各角撑区域范围较大,最大尺寸约40余米,在保证支撑梁承载安全前提下,挖机的选型、布置及转运方式亦应细化。

⑶ 周边环境的安全保护。本基坑东侧为车流量大的江东北路,人行道下浅层埋设地下管线,马路对面为多层框架结构住宅楼;东北角为浅基础、砖混结构的白云宾馆,房龄旧、整体性较差;北侧有污水管,西南侧为四川路桥的施工材料堆场,因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周边设施的动态及安全保护。

2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2.1 施工部署

本基坑施工根据设计工况,依照“开槽设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开挖”原则,按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五边法”进行分区、分层、分块施工。平面上按后浇带分为A~D四个区,剖面上按开挖深度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部署如表2示。

表2 土方开挖部署

阶段 开挖深度 开挖方法及施工内容

一 从自然地面到第一道环梁和支撑垫层底(支撑范围内) 先从自然地面开挖至压顶梁垫层底,做好出土平台、施工道路、护坡砼、压顶梁和地表排水系统,然后依照CDBA顺序开挖各角撑区域土方并做好支撑梁。

二 第一道环梁和支撑垫层底至第二道环梁和支撑垫层底(支撑范围内) 采用中心岛方式(自然地面标高),按CDBA顺序分层呈阶梯状开挖,土方通过挖机间的相互驳运至中心岛处的运土车,分别从北出土口、西出土口运出。支撑区挖土结束后再挖中心岛区域土方,从自然标高降低至-4.5m。

三 第二道环梁和支撑垫层底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 仍采取中心岛方式,只能从西出土口出入。按CDB顺序并以后浇带分区块进行各区的垫层和底板施工,砌筑砖胎模、地梁和承台,再进行 A区各区块垫层施工(不包括圆内部分)。该阶段结束后中心岛标高降低至-9.00m。

四 地下室底板垫层底至1#楼电梯井底板垫层底 对主楼深基坑采用中心岛方式分层阶梯状开挖,通过挖机驳运至运土车从西侧出土口运出。

2.2 各阶段施工重点

土方开挖是动态施工过程,随着支撑围护系统的形成、基坑土层的开挖、排水系统的设置等系列工序,各阶段施工重点有所区别:

第1阶段:施工应注意地表排水系统的合理设置及有组织排水、基坑监测点的设置、出土口和施工通道的养护及保护。

第2阶段: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注意对支撑梁、立柱桩、塔吊基础、工程桩的保护,并根据土质对挖机作业平台进行适当放坡以防坍塌。

第3阶段:施工应考虑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对围护结构、放坡空间的限制以及运土通道坡度等影响,中心岛标高应适当降低;支护桩临近区域和主楼深基坑临近区域范围垫层厚度及浇筑时间应快速完成,其它区域垫层考虑到对基坑底侧向支撑作用亦应尽早完成。垫层根据各区挖土顺序以后浇带为界分区块宜按跳仓法施工。此外,合理利用地梁、承台、后浇带进行基坑内有组织排水。

第4阶段:在保证主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前提下注意保护1#塔吊基础、及时截断超高工程桩以及加强基坑排水措施。

2.3 施工隐患与难点处理

⑴ 基坑周边设施保护措施。将北侧DN900砼地下污水管往北移位20~30m,尽量减少基坑外挖对其影响;事先对东北角白云宾馆做好裂缝状况和监测点布控,由动态监测记录分析房屋结构状态并做好应急措施;合理布置材料堆场和限载高度,对土方开挖进行合理分区和出土;加强对东侧江东北路和住宅的沉降据监测和日常巡查,重视监测数据的反馈和处理。

⑵ 角撑区域土方开挖方法的细化。安排多台120挖机在铺设路基板的支撑梁上,通过挖机间的驳运转至停靠在中心岛边沿的200挖机,再由其转运至运土车上。当支撑梁底土开挖到足够空间后,200挖机开到支撑下逐渐将内部土方翻至立柱桩外,再通过200挖机转运至运土车上。

⑶ 主楼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法。采用中心岛方式,挖机停靠在圆中心区域,从外往里径向挖土,分2次挖:第1次挖至-13.050处,凿桩、做砼坡面、压顶梁;第2次则挖至-17.400,分2层阶梯状开挖。通过两台ZX200挖机驳运转至停靠在小中心岛东侧出土口的运土车,通过大中心岛从西出土口运出。

3 基坑险情及其处理

3.1 围护桩间漏土

在基坑开挖第3阶段从第2道支撑梁快挖至地下室底板时,东南角接近白云宾馆处发现围护桩间漏土渗水较严重,地面出现较大沉陷,从而导致浅基础的白云宾馆沉降差异明显,其南侧山墙往工地一侧已整体倾斜。

东南角基坑支护桩为Φ850@1100,外侧采用Φ650@450三轴搅拌桩做止水止土帷幕。分析帷幕失效原因,主要是基坑第二道支撑梁以下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率高,土性差,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成型质量差,没有起到联桩止水止土效果,致使桩间大面积漏土引起地面沉陷、房屋倾斜。

对于围护桩间少量的漏土漏水,工程中一般通过砌砖、模板封堵进行处理,必要时可用塑料管引水结合密封材料封堵措施。但在本工程中,因漏土较严重,砌砖坍塌封堵无效;通过降水提高土的强度但亦会因加剧地表沉降而排除。最后采用钻孔注浆方式进行加固封堵,其主要做法:在渗水漏土点附近钻一排注浆孔(以该点为中心,宽度根据渗漏程度而扩宽),深度比渗漏点大40~50cm,采用42.5水泥浆压密注浆。待基坑漏水位置渗水或漏土终止后结束注浆。

3.2地面严重开裂

为保证基坑施工和周边设施的安全,在基坑周边设置布控点进行监测。根据监测资料显示,2011年1月初西南侧沿基坑边沿10余米地面开裂较明显,裂缝宽度最大达4cm,大大超过预警值2cm。分析原因,此时基坑已开挖至地下室底板位置,垫层还未浇筑,基坑施工工况处于最不利状态,由围护设计在该工况下的变形包络图显示坑顶地面沉降影响最大。此外,该侧四川路桥集团堆置大量的钢管材料,增加了地面超载,加剧地面沉降开裂。

为避免该侧地面开裂继续加剧进而威胁基坑安全,项目部采取对应措施:外部通过业主协调四川路桥集团将堆置的钢管转移,减少地面超载;内部则对现场施工进行调整,加快西南角区域垫层的浇筑时间并进行加厚。在综合措施下地面裂缝的扩展速率大为降低,措施有效。

3.3围护桩钢筋笼上浮

在开挖A区第2道支撑以下至地下室底板深度范围土方时,发现主楼Φ600@900围护桩大部分出现钢筋笼上浮2~4m现象,对于总长14.2m的围护桩,桩底抗弯主筋缺失严重影响其抗水平土侧压力性能,从而导致主楼深基坑围护系统安全性不能满足。

分析原因,可能因Φ600@900围护桩直径较小,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较大,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致使其下落冲土导管底口向上反冲顶升钢筋笼而上浮。为保证基坑的安全施工,综合比选围护设计方案与结构设计对基础做法调整的工作量及对造价、工期的影响,决定通过主楼深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变更进行加固。其主要采取增设腰梁、变更腰梁标高、周边垫层加厚、中心岛土方留设以及土方开挖间歇时间调整等综合措施进行围护设计加固。后续施工严格遵照设计工况要求进行,保证了主楼深基坑的安全施工。

4 深基坑施工管理要求

宁波财富中心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历诸多问题,但均成功解决,基坑施工安全得以保证,在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上亦有心得。

4.1施工单位与基坑围护设计的沟通。

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进行基坑围护设计,其一般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对施工操作性的考虑相对较少。施工单位常在施工道路设置、材料堆场合理性、出土口加固、降水井设计、支撑梁加固、支撑梁底挖机作业净高要求等方面与设计有差异,这样可能导致施工操作困难、工期影响等问题。

为更好地使方案和实践相结合,施工单位若有条件,应与设计单位沟通其挖土施工部署、施工总平面布置、基坑安全施工关键控制点。积极参与基坑围护设计专家论证,提出设计在方案中考虑结合现场施工的要求,增强设计方案的实际可实施性,其在施工安全性、工期保证方面亦有裨益。

4.2 周边环境的了解与风险防范。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土层中应力、地下水位的原始状态发生变化,周边环境亦因此受其影响,为此在基坑开挖前应对四周的道路、建筑、地下管线以及其它设施进行详细的资料调研和收集,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围护设计要求、工程地质特性和设施安全使用要求梳理出管控和保护重点,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有高度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其不仅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范,还包括经济风险防范。部分业主单位由于对造价总额的控制,其对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再三要求经济性,价格限制导致基坑设计的安全富裕度很小而给现场施工带来风险,基坑周边设施的保护及相关费用一概由施工单位承担,这样基坑施工的经济风险全部转嫁到施工单位。对于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应有风险防范和自我利益保护意识,要求业主承担现场条件限制或设施保护所采取技术措施引起的费用增加。

4.3 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

基坑开挖施工是围护设计方案的实施,承担安全风险最大。施工单位应掌握设计工况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点,事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控制现场挖土总体部署,落实基坑围护系统、塔吊基础和周边设施的保护措施,日常做到坑边堆载、临边防护及安全通道、基坑降排水系统、现场施工用电和机械安全作业的巡查工作。

4.4 基坑监测的重视与应急措施及时到位。

基坑监测贯穿于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地下室结构完成过程,监测数据既可以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又可以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或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因此监测数据应当高度重视,及时分析其反馈信息。

当基坑施工过程中遇到监测数据报警或异常、流沙渗水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按应急预案发挥各相关单位的联动机制,采取措施进行抢险救援,有效减少事故伤亡、降低事故损失。

5 结论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可遇见问题,其安全风险性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施工处理,由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深基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进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

[2] DB 33/T1008-200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第5篇: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方法;经验总结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settlement of the audit main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just do the settlement of the audit work experienc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to colleagues.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settlement; Audit methods;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F83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 言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之一,是业主节约资金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则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减少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浪费,从而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

二、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的主要方法分析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也称为重算法,它和编制预算一样将图纸内容按照预算书的顺序重新计算一遍,核查每一个预算项目的工程量和定额套用标准等是否有误。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审核人重新编制施工图预算。首先,根据施工图全面计算工程量,然后,将本人计算的工程量与审核对象的工程量一一进行对比。同时,根据定额或单位估价表逐项核实审核对象的单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审核后的工程造价准确度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实质是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是将预算中的重点部位,重点项目进行审核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的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将主要精力用于审核影响面大的项目,如砖石结构(基础、墙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木结构(门窗)、钢结构(屋架、檀条、支撑)以及高级装饰等;而对其

他价值较低或占投资比例较小的分项工程,如普通装饰项目、零星项目(雨篷、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审核者往往有意忽略不计。这种方法在审核进度较紧张的情况下,常常适用于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或施工单位审核设计单位的预算。这种方法与全面审核法比较,工作量相对减少,而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差,但仍属重复劳动。

(3)常见病审核法

由于预算人员所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则观点、方法亦不同。在预算编制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某些常见病。

1)工程量计算正误差:①毛石、钢筋混凝土基础T形交接重叠处重复计算;②楼地面孔洞、沟通所占面积不扣;③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不扣;④挖地槽、地坑土方常常出现“挖空气”现象;⑤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⑥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⑦接地面、墙面各种抹灰重复计算。

2)定额单价高套正误差:①混凝土标号、石子粒径;②构件断面、单件体积;③砌筑、抹灰砂浆标号及配合比;④单项脚手架高度界限;⑤装饰工程的级别(普通、中级、高级);⑥地坑、地槽、土方三者之间的界限;⑦土石方的分类界限。

3)项目重复正误差:①块料面层下找平层;②沥青卷材防水层,沥青隔气层下的冷底子油;③预制构件的铁件;④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设施。在采用综合定额预算的项目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

4)综合费用计算正误差:①措施手段材料一次摊销;②综合费项目内容与定额已考虑的内容重复;③综合费项目内容与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临时设施费中内容重复。而某些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或施工单位的初学预算者却常犯有另一方面的常见病:工程量计算负误差。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预算项目遗漏负误差。缺乏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施工常识、图纸说明遗漏或模糊不清处常常遗漏。

由于上述常见职业病范畴,且具有普遍性。审核时,可根据这些通病,剔除其不合理部分,补充完善预算内容,准确计算工程量,合理取定定额单价,以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之目的。

(4)其他审核法

对某一问题有疑问,而以上方法又都不能解决时,我们还可以采用下述几点审核方法:

1)市场调查法:针对价格高、用量多的材料进行市场调查测算价格,防止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所有工程中,主材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各种主材的价格信息。

2)实地审查法:是指审核人员对与审核事项相关的工程量所进行的实地视察和复核,这是审核取证最基本的方法。实地审查法有利于审核人员评价审核事项的真实性,确定核实结算工程量与实际是否相符。

三、做好结算审核工作的一些具体体会

(1)对有做招标的项目结算审核前应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条款内容,为开展审核工作打下基础。

招标文件是一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的纲领性文件,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其中的每一条款,每一个文字表达,都必须牢牢掌握和深刻把握,将其作为结算审核的原则。了解该工程拟采用总价合同,还是单价合同;了解该项目的招标范围,哪些施工内容清单已包,哪些未包;了解建设方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如何,其他有些什么特殊要求;了解报建手续由谁办理,相关的费用由谁支付;了解投标单位须注意事项,对招标事项有何承诺;了解中介清单应执行的相关定额及取费文件,材料单价采用何时的信息价;了解投标单位是否应将临时设施、场地租用、文明赶工措施费、保险费、税、临时排水设施费、停电、停水费及其他不可预见费等各种费用考虑在投标报价内;了解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了解工程变更工程价款的确定方式,工程量及单价如何确定;了解签证的手续,是否需要监理及业主的签字认可;了解砼采用散装砼还是商品砼;了解工程预留金的金额,如何使用该部分资金;了解工程质量需达到何种标准,是优良还是合格,达到优良与否有何奖罚措施;对工程工期有何要求,在哪一天一定要竣工验收,对提前或落后有何奖罚规定;对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有何规定;了解质量保修金预留的方式,保修期限多少。只有将招标文件精神吃透了,在结算时才能有的放矢,不会犯原则上的错误。

(2)理清施工合同每一条款的精神实质,是做好结算审核的重点。

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就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造价签订的约定性文件,明确了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施工合同有最高的法律解释效力。通常地讲,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在表述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也有例外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有时合同的个别条款与招标文件的表述存在互相矛盾的现象,双方往往产生争议,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施工合同第三部分“专用条款”第2小点:“合同文件”的解释顺序,施工合同在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之前,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表述作为结算的依据。如我在某项目的结算审核中,招标文件约定由由分配单位支付给总包单位的总包配合费,而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由建设单位负责给施工单位的总包配合费,此时应据合同条款来结算。

(3)认真理解投标书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将其作为变更工程的结算依据。

要认真阅读中标单位的投标书,将每一个清单的清单描述搞清楚,里面描述的是就是施工单位投标时承诺的应完成的施工任务,也就是说,里面文字有描述的就是合同内的工程项目,否则就属变更项目,这部分既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部分施工单位对清单未包的内容就积极申报增加造价,而对减少的未完成的清单内容只字不提。

(4)加大工程变更签证的审核力度,是结算造价控制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对招标投标制度的执行和监督,通过招标投标方式确定工程合同价的建设项目占了绝大多数。工程的竣工结算价就是由中标价和合同外变更价组成,中标价在结算环节是不需要审核的,所以工程变更签证自然成为审核的重点。个别施工单位因为在投标时的价格偏低,所以在变更签证上大做文章。作为专业的造价审核人员,必须在对变更签证的审核上下功夫,一方面既要把签证中不合理的部分审核出来,另一方面又要尊重事实,对签证单上反映的、实际已施工的项目予以肯定。这就要求我们要熟悉综合定额及计价依据,知晓现场实际情况,出具客观公正的审核结果。如在某次审核中,发现施工总包单位在签证单上反映有配合水电安装的补洞工料费,该项目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在措施项目中计了2%的预算包干费,据计价规范中说明,预算包干费中已包含了此类补洞部分的费用,在审核时便将这部分的造价核减。

(5)注意相关联清单项目的“联动”效应,结算审核中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许多项目是彼此互为因果,数字之间是相互衔接的。如土方与土方外运数字的衔接关系,钢筋用量、混凝土用量与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门窗面积、外墙砌体与外墙块料的勾稽关系。根据逻辑推理的方法,桩打的长度比设计少,相应接桩数量肯定减少,且在打桩记录上接桩个数均有详细记录。综合运用推理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往往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6篇: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的意义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高校审计部门及由其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审查、监督和评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有利于规范管理

高校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控制环节多、计价次数多、处理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难以适应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项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能及时发现、纠正建设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并向建设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持续地反馈审计意见或建议,促进建设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2.有利于提升绩效全过程跟踪审计注重

对高校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的跟踪审计以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延伸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写入不合理条款而使高校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工程变更签证事项的合法合规性、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隐蔽工程验收情况等进行审计,为后期的审计结算确认签证,并将问题和矛盾提前解决,避免事后相互扯皮。

3.有利于预防腐败造成高校基建领域

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决策、管理、监督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高校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建设过程,通过对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对权力形成制约,促使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一开始就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能有效预防舞弊案件的发生,使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关键控制点

根据高校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序,结合我国部分高校跟踪审计工作的实践,可以将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分为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审计阶段。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在每个审计阶段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有助于审计人员选准介入时机,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

1.投资立项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决策程序。审查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建设方案是否在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是否经有效批复。(2)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真实、完整、有效,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功能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投资规模是否适度。(3)审查投资估算。审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投资计划是否得当。

2.勘察设计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审查勘察设计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内容、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程序及合同签订是否客观、公正、严密。(2)审查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是否通过招投标方式征集;设计方案的论证,是否贯彻了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原则;是否组织有关权威专家对图纸进行会审。(3)审查概(预)算编制。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是否按程序进行评审,编制方法是否合适;概(预)算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有无漏项或增项;编制原则和计价依据是否现行适用;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是否符合,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是否符合。

3.施工准备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招标文件。审查施工、监理、代建等单位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完整、严密,其中的暂定价、指定价等的确定依据是否明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2)审查合同。审查合同是否违反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限制性条件;合同条款表达是否清楚。(3)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编制说明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是否有漏项、重项;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内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4.施工实施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隐蔽工程。审查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如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程序和手续等;隐蔽工程验收是否由建设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审计人员共同到现场验收、签证,否则不予承认;隐蔽工程记录的内容是否详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反映是否全面。(2)审查主要材料及设备。审查材料招投标情况,建设管理部门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对于不需招标的其定价方式是否与审计组共同确定;材料、设备的采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或安装前,是否根据合同约定对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进行确认。(3)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查所报进度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及实物工程量相符;进度款计量计价方式及支付办法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报的现象,工程预付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扣回等。(4)审查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查工程变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要严格控制由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完备;签证内容、签证材料价格是否真实;签证是否及时,事后补签不予承认;是否符合签证批准权限;签证计量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相符。(5)审查索赔费用。审查索赔证据是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索赔证据的提出及取得是否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率;索赔的工程量计算、套价、取费和工期是否合理。

5.竣工验收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实际施工是否与竣工结算资料相符;工程造价结算方式与合同条款是否相符;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竣工项目的单价计量、定额套用、相关规费和税金的计价标准是否准确、合理。(2)审查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数据填报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建设项目的内容与批复的概(预)算投资是否相符;建设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来往帐隐瞒、转移、挪用结余资金的行为,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理;交付的资产是否符合交付条件,核算是否准确;工程项目完成投资是否超概算。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运行程序

根据上述审计阶段的关键控制点,结合审计工作的常规程序,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运行程序可划分为三个步骤。

1.审计准备

(1)确定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依据学校年度审计计划、年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及相关规定,综合单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立项,并确定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并报学校批准。(2)成立审计组。根据学校批准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完成社会审计机构的选聘、委托和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成立由社会审计机构和高校审计部门共同组成的审计组。

2.审计实施

(1)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根据立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2)下达审计通知书。向高校建设管理部门下达全过程跟踪审计立项通知书和实施细则,明确告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具体送审要求以及相应的审计时效承诺等事项。(3)送交送审资料。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列为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建设管理部门应对送审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审计时效承诺,提前送交送审资料。(4)出具审计意见书。收到建设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活动的送审资料后,审计组按照规定的审计时效承诺,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书。(5)反馈意见落实情况。送审业务活动审计完成后,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将相关业务资料以及审计意见的采纳与落实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审计组备案。(6)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审计组听取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7)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8)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在财务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财务决算送审资料后,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3.审计终结

(1)出具造价审计意见书。高校审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意见书,用于工程款项的尾款结算和审计费用的结算。(2)出具最终审计报告。高校审计部门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如实反映跟踪审计过程中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尚未整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3)归档审计资料。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审计成果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和归档。

二、提升运行效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为了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项目,应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校内跟踪审计规章制度

高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围绕高校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在校级层面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如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界定高校审计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目标、主要内容及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管理工作流程,既为建设单位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也为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建设管理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变更联系单管理办法、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具体制度,与跟踪审计形成良好的制度衔接,使审计目标与建设目标协调一致,促进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和谐进行。

2.建立和完善委托跟踪审计相关规章制度

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或聘请社会审计人员的形式来开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委托社会审计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审计部门要细化对社会审计机构选聘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组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委托社会审计的合同签订、过程监督、报告核实、质量评价等重要管理环节的制度建设,以确保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如制定审计组岗位职责制度、重点审计环节工作流程、审计工作汇报制度、审计交叉复核制度、委托跟踪审计质量考评制度、审计组廉洁自律制度等。

(二)夯实跟踪审计队伍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关键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高校审计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完成,但要求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审计及法律、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加强在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

高校要为在职内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鼓励内审人员要勤下工地,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咨询、协调沟通等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审计实战经验;要经常与兄弟高校及社会审计机构之间开展横向审计业务交流,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的平台。

2.适当引进

具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完善和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

3.聘请社会审计人员或社会审计机构

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社会信誉良好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为此,在开展社会审计机构的招标过程中,要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信誉、审计业绩和质量、审计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考核,选择更优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另外,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专业倾向性,在不同的审计领域其实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技能匹配原则,选择与跟踪审计内容匹配的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与审计任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审计人员,从而提升审计效果,保证审计质量。

(三)控制委托审计过程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保障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委托审计已成为高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频繁互动,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者的定位,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一旦越位,全过程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不复存在。因此,要强化对委托跟踪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控制。

1.做好关键环节的直接控制把关做好建设项目的委托跟踪审计

除了受托社会审计机构按合同履行职责外,高校审计部门还必须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直接把关,如工程量清单审核、招标控制价编制、合同审核、隐蔽工程签证、工程量变更签证、材料价格签证、工程进度款审签、竣工结算审计等关键环节。

2.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的复核

检查高校审计部门要组织审计组进行定期汇报,讨论、询问有关问题,促进审计的深化和补漏;对审计内容相同的项目,要组织审计组集中对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差异,促进平衡。另外,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与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及社会审计机构的聘用、报酬挂钩。

3.明确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

高校审计部门要建立事前议事机制,使审计人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代替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避免口头答复的做法,对需要回答的问题,要通过议事机制来妥善处理。

4.提高委托跟踪审计的时间效率

高校建设项目有工期要求,每个环节具有时效性,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应先于或同步于项目建设的进度,才能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控制风险。跟踪审计要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服务,而不是影响工程进度。

(四)科学评价审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