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56-02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是毕业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与提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毕业生就业前一次岗位能力锻炼与体验的机会。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130学时,5学分,占实践教学总量的1/5。由此可见,毕业设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学生多,教师少 扩招使高职院校各专业招生规模大增,学生人数增多,师资力量不足,出现一个教师指导二三十个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现象。规模扩大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般为每周20多学时,而教师精力有限,这是许多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仪器设备和经费投入不足,选题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有多个校区,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训仪器设备往往只集中在一个校区,各校区之间实训设备分配不合理。为了方便学生就业,毕业生迁往离城区较近的校区上课,很难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完成毕业设计所需的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所以选题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加之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所选题目脱离岗位工作过程,致使有些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完成时间短 毕业设计一般在最后一学期进行,而即将毕业的学生急于找工作,心情浮躁,没有心思做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很难完成任务。
创新能力不强,论文写作水平低 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培养操作能力的课程占了半数以上,忽略了文献检索、写作等语言应用方面的课程,致使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如何获取文献资料,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没看过期刊论文,没查过文献,也不知道对本专业有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学生自己想出有创意的毕业设计课题和方案,往往依赖指导教师布置的题目,照着指导教师的设计思路去完成毕业设计。最终结果是,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创新能力不强,没有真正实现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预期功能。毕业设计试验完成后,如何组织语言把结果用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成了一大难题。有时,往往有创新的设计思路,有很好的试验结果,却不能很好地通过论文表达出来,学生论文写作水平欠缺。
缺乏监管和激励机制 对于毕业设计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制定出一套具体的管理办法。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单靠指导教师监督检查是不够的,学生自觉性方面也需提高,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之间缺乏一套激励机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几点经验
延长毕业设计完成时间 把论文设计教学工作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至毕业之前完成。这样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也可充分利用主校区实训室仪器设备资源,解决校区之间实训设备配备不平衡的矛盾。指导教师方面,在不增加师资的情况下,可把外聘教师利用起来,适当给予报酬,采取自愿的原则,指导一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开设的某一课程,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题目来做。如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仪器分析》等课程的教师把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在系统讲授课程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当然,也可根据指导教师的擅长进行选题。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各高职院校把顶岗实习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计划来实施。与很多高职院校的做法一样,以往在我们的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单独设置、单独进行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现场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完成。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摸索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是将毕业设计(论文)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进行的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的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环节同步进行。三年来,学校组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前往广州酒家、东方宾馆、流花宾馆、广州尚加食品有限公司、珠江饼业、东莞东升酱油厂、广东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等多家企业和单位顶岗实习,学习糕点生产、酱油生产等质量管控和检测,完成了近200人次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实践。此外,也有学生到自己联系的各地食品营养咨询机构和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的实践。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学校规定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要轮流带队实习,实习带队教师住在企业里,或每周至少有2天下企业实践,提升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指导水平。同时也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和指导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实习教师共同评价,分别占60%和40%。
完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 我们更加注重毕业设计过程的监控,学院、系、教研室负责人共同参与其中,定期抽查和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在激励机制方面,把学生各种评优与毕业设计成绩结合起来;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课酬,如由原来的2学时/组计算课酬,增加到3学时/组计算课酬,并把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纳入教师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和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挂钩;对于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这样,提高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补修文献检索和写作类选修课程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出现论文设计不够新颖、写作水平低的问题。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化学和检测类等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开设,而忽略了文献检索和写作类课程。鉴于此,我们指导学生在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同时,补修了文献检索和应用文写作等类似选修课,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实践过程中,既有与高职其他专业毕业设计共同面临的问题,又有其特有的问题,以往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弊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能否以更合理的途径来进行,以便更加体现其特色,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崇炯.高职工科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24-26.
[2]穆学玲,吴凌云.对高职化工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28-29.
[3]徐立志,贾敏.对高职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2):36-37.
[4]吴红,冷士良,徐冬梅.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的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6):110-111.
[5]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36(11):210-211.
关键词:益生菌,食品,应用
益生菌又称生理性菌群或正常菌群,指与人或动物保持共生关的一类活性微生物。迄今为止,它已在食品、医疗、卫生等领域广为利用。随着我国在野外勘探、科考、部队执行任务等干燥、低温、低压等的特种环境下工作的不断开展,参考并借鉴外国经验,将益生菌应用到特种环境食品的研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益生菌的定义及功效
(一)益生菌的定义和分类
目前国际营养界一般将益生菌定义为“含有足够数量活菌组成明确的微生物制剂产品,能通过定植作用改善食用者某一部位菌群组成,从而产生有利于食用者健康作用的微生物制剂产品”。益生菌来源广泛 ,新鲜的蔬菜、水果自身就带有少量的益生菌,乳酸发酵制品也是益生菌良好的来源。目前,常见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类、乳酸杆菌类、链球菌类、芽孢杆菌类等。
(二)益生菌的益生功效
益生菌的益生功效已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证实,主要表现在益生菌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促进营养物质的产生、代谢和吸收,提高免疫功能,预防胃肠感染和腹泻、抗肿瘤,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起着控制高血压、促进泌尿系统健康、降低与酒精中毒性肝病相关内毒素的影响等等方面作用。
二、目前国外各部门益生菌的研究状况
(一)民间科研院所的益生菌研究状况
法国、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民间科研院所对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较受到重视,而且其研究较显得专业化和系统性。免费论文参考网。就目前的研究与运用水平而言,要数日本与法国处于较领先地位。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时,日本的京都帝国大学徽生物教研室的代田稳博士就已成功地分离出来自于肠道的乳酸杆菌,这种有益菌在经过强化培养后能活着到达肠内生存,而这种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益力多菌的乳酸杆菌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在日本的食品、饮品、医学等领域。法国在益生菌方面的研究也不亚于日本人,目前已拥有一支非常庞大的和非常专业的益生菌科研队伍,另外美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十多个国家也有上乘的表现,培育出不少优良的菌种。
(二)特种环境工作部门的益生菌研究状况
国外的不少特种环境工作部门也在积极开展益生菌的研究,其中美军则走在了前列。据美军军事网食品技术协会网站介绍,为了解决在执行驻伊驻阿军事任务等特种环境下痢疾等肠道疾病的高发比例,美军正在研究三种富含益生菌的特种环境食品,一种是添加了益生菌的冰冻奶油三明治、条状花生酱和香草布丁等的食品,一种是将栎精(一种抗氧化剂)、肉桂胶(含咖啡因)和膏状甜冻(富含大量活性益生菌)加入到野战口粮中去,另一种是由用发酵后的牛奶添加了益生菌和酵母制成的开菲尔粒。
三、益生菌在特种环境食品中的应用对策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在特种环境下富含益生菌的食品,如何研制开发富含益生菌的特种环境食品,从饮食上为特种环境工作人员做好保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一)加强宣传引导,普及相关知识
引导大众关注重视益生菌,可通过开展益生菌知识讲座、广告宣传、发放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益生菌知识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使常在特种环境下工作的人员了解它的保健功效,让他们从心理上亲近它和认可它。在日常生活中加大酸奶等益生菌产品的食用量,促使养成食用益生菌制品的良好习惯,也为接受益生菌特种环境食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相关标准,培育优良菌种
一要参照国际国内现行标准,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特种工作环境等特点,在菌种种类、培养方法、有效活性范围、保存条件等方面制定出适合特种环境食品的益生菌标准。二要加强对益生菌的理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利用现代基因遗传育种技术,采取特种环境工作部门自我研发和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制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标准要求开发培育出一些高品质的新菌种。
(三)运用高新技术,改进加工方法
根据益生菌应用效果的定义,只有活的益生菌类才能产生益生功能,因此必须运用高新培育技术和加工方法使特种环境益生菌食品中的菌群在摄入时保持一定的活性,主要方法有:改造益生菌的PH值温度等培养条件,获得更有活力的益生菌;添加保护性化合物,减少益生菌在加工过程中的死亡率;运用微胶囊加工技术形成保护膜;优化冷冻和干燥条件,增强益生菌的存活性和储存稳定性等。免费论文参考网。
(四)打破传统思维,研制新型食品
在研制新型特种环境益生菌食品时要充分考虑到储藏性、连食性、速食性、食用环境等性能指标,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进行研究:一是研究益生菌压缩干粮,即将益生菌加入到压缩干粮中,这样既保留了压缩干粮的特点又增加了益生菌的保健功效;二是将益生菌发酵后的奶粉制成益生菌咀嚼奶片,既节约了时间又补充了营养;三是研究益生菌泡腾片,投入水中就能达到和饮用酸奶一样的效果和营养;四是在研发改进双歧因子等功能性酸奶,替代牛奶供平时食用,以平衡调节肠胃功能。免费论文参考网。
随着思想认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部队、从事野外勘探、科考等人员就能吃上富含益生菌的新型特种环境食品。
参考文献:
[1] 孙 欣. 保持益生菌食品中益生菌活性的技术方法. 食品工业科技,2007,9
[2] 赵胜娟. 益生菌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现状.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4
[3] 李延华. 益生菌的益生功效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通化师范大学学报,2007,12
吃什么不一定可信
如果说某种食品有抗癌效果,就必然会减少别的食物摄取量,而其他那些食物带来的益处也必然减弱。对整体健康而言,这样过于单一的食品可能是不利的。
很多人都听过绿茶防癌的说法。2004年,有人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这样的认证:“每天饮用40盎司的绿茶可以减轻一些癌症的发生风险。”他们提交了各种学术期刊上的大量研究论文来支持“绿茶防癌”。在许多人看来,那些论文已经足够“权威”、足够“大量”来证明第一句话了。FDA在审查了所有的这些证据之后,结论是只有非常有限的可信证据支持绿茶对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证明绿茶对其他癌症也有预防作用的证据都不够可靠。
所以,FDA最后同意厂家可以使用的表述是:“一项微弱并且有限的研究没有显示喝绿茶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但是另一项微弱并且有限的研究显示能够降低这一风险。基于这些研究,FDA认为,绿茶不大可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特定食物在人体消化后被吸收,其成分必然会发生变化,而且许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恰恰是被人体吸收分解后才会被激活。”此外,欧阳学农主任说:“因此还没有哪种试验能证明某一食物的抗癌成分能发挥多少功效,更无法确定在某个特定人身上能有多大作用。”
“再好的东西也不能长期‘绝对’地吃,只强调吃什么防癌,反而可能‘作茧自缚’。”欧阳学农解释说,特定食疗对某些人有效,但针对另外一些人则也许适得其反。比如蛋白粉、雪蛤、胎盘粉等雌激素替代品可抗衰老,但却容易导致乳腺癌,有乳腺癌高发因素的人应少吃。比如,豆类对肠道有好处,却可加重肾脏负担,肾癌病人不宜多吃。
单靠吃什么、吃多少是不能完全彻底隔离癌症的。想吃出健康,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人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去辨证下方,讲究的在一个时间段里的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
“不吃什么”更实在
“癌症是一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不良的饮食往往是一个诱发过程。所以,防癌更重要的是不吃什么。”欧阳学农介绍说。
美国斯坦福癌症研究院的科学家在近30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癌症发生”是一项长期的可逆性“工程”,在此“工程”之中,只要有段时间中断,整个“癌工程”就得重新开始。因此,不断改变食谱,品种尽可能多样化,做到营养平衡,比例恰当,特别是要改掉固定不变的饮食习惯,吃“杂食”。
那么,要远离哪些食物呢?科学研究发现,高脂肪与高热量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的亚硝胺污染有关;食物过硬、过于刺激性,或进食过快过烫,长此以往,易患食管癌;糖精摄入过多可能是膀胱癌的发病因素之一;辛辣食品、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促使胃壁上的细胞萎缩,从而容易诱发癌变;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引起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
“要想防癌,抗癌食谱最好个体化。”欧阳学农说,要想远离癌症,咸菜、咸肉等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的食物应少吃;发霉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黄曲霉素,一旦发现,应弃之不吃;做米饭、煮粥之前要把米淘洗干净,以减少霉变对身体的损害;吃肉不要过多,因为肉中脂肪含量高,可以多吃些鱼、虾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炒菜时油不要放得太多,不要吃煎炸食物;熏烤的鱼、肉、香肠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烟焦油,应少吃。限制摄取酒精性饮料,别图便宜而买不新鲜或腐烂的蔬菜和水果。
李里特教授在2005年撰写多篇论文阐述“食育”理论。作为国内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专家,李教授从事食品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深谙食育对于传统文化、农业经济、国民健康的重大意义,为此本刊专访了李里特教授,为我们更深入解读“食育”。
食育由来已久
也许,有人没有听说过“食育”。也许,有人纳闷吃了这么多年饭,现在反倒要学如何吃饭了。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饮食偏好,而这些偏好大多数都受环境的影响,尤其与家庭、父母的影响有关。
其实,食育一直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我们在母腹中就受到来自母亲的饮食教育,在源自母亲、家庭、地域的饮食习惯中,我们从小就接受着朴素自觉的饮食教育。各个民族、各个省份、南方北方不同的人对食品的喜好,一生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地说这都是食育的过程。比如有人从小爱吃辣椒,有人从小就闻不惯大蒜味,山东人口味比较重,江浙人饮食偏甜。所以,那么多带有家乡味、母亲味的食物,让人一生怀念。但是,一代代传承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经历时代变迁时却遇到了问题。
专家们希望通过食育让人们在无数的选择和诱惑面前,科学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生命基础――日常膳食,而并非单纯的沿袭多年的口味偏好。
食物越丰富越需食育
食品短缺的年代,人们对饮食营养的认识局限于“吃饱肚子”,为了能够将粗杂的食物吃下去,很多地方烹调时油盐较重,形成了偏咸喜油的口味。
近二十年来,随着农业技术、食品工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饱食时代。人处于不受节制的食物世界中,饮食结构更多地受欲望和习惯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饮食知识对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许多国家做营养调查时,发现了此类问题。
率先提出食育概念的日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在国民饮食生活中存在偏食、饮食不规律、肥胖、生活习惯病增加、过度减肥等问题。此外,还有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食品依赖海外进口和食品信息泛滥成灾的问题。”
“从改善饮食、确保饮食安全方面人们需要知道‘食’应有的状态。先人在绿色和水的恩惠
的自然中哺育出的带有地域多样性、丰富的味觉、充满文化气息的日本食文化有逐渐失去的危机。”于是,我们看到日本的食育教育从婴幼儿就开始抓,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幼儿园中,通过颜色丰富的搭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选择食物的全面性,也把膳食搭配的概念通过日常饮食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养成终生的健康饮食好习惯。
弘扬中华食文化
李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食育概念也正是忧心于“国民吃什么、怎么吃、吃哪国的食品,不仅关系到国民健康,更关系到本国农业兴衰”。
食育的问题也是饮食习惯的培养,着重于人的健康,还关系一国的农业,维系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和食品战略安全。当今很多发达国家利用他们的食品工业化、营销的优势努力改造世界食品消费最大的中国人的食物构成,借此打开自身农产品的销路,对我国传统食品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如果中国人都愿意吃面包,而中国的小麦恰好比较适合做馒头、面条,那么中国的小麦、大米生产就会受到影响。现在很多孩子口味改变更喜欢吃面包,这实际上对农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和馒头、面条相比面包并无营养上的优势。
所以印度、韩国、法国都引导国民欣赏并喜爱吃本国传统食品。韩国提出的“身土不二”、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营养和基因组学上找到了证据。“水土不服”主要是吃的东西改变后,不适合于肠胃的消化,引起肠胃的疾病。
而李教授也从多年的研究和食育倡导中受益,逐渐改变了口味。“过去食物短缺,吃不上肉,生活水平提高后曾一度喜欢吃肉,现在发现肉、奶酪吃多了对身体并不好,豆浆和豆腐更适合中国人吃”。现在李教授的早餐里必有豆浆,传统的面食馒头也是他的最爱。
李教授强调,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包括继承发扬传统中科学合理的东西,也包括学习吸收世界一切有益的食文化,克服传统中的愚昧和陋习。
食育误区纠正
1.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营养知识普及,而是许多吃的实践。通过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饮食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2.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食育必须吸收现代预防医学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对人们日常饮食生活营养的分析、改进,让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食育当然还要体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原则。
“防癌,首要的是改变一些饮食习惯,不吃什么,而不是要吃什么。”为此,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约有1/3的癌症与饮食有关,主动控制摄食成分和改变饮食习惯,在抗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吃什么不一定可信
在食品领域,如果动物实验证明一种成分能够致癌,那么就足以判处这种成分“死刑”。但是要证明一种食物成分有助健康,动物实验只是非常初步的结论。
如果说某种食品有抗癌效果,就必然要减少别的食物摄取量。而其他那些食物带来的益处必然减弱,对整体健康而言,这样过于单一的食品可能是不利的。
很多人都听过绿茶防癌的说法。2004年,有人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这样的认证:“每天饮用四十盎司的绿茶可以减轻一些癌症的发生风险。”他们提交了各种学术期刊上的大量研究论文来支持“绿茶防癌”。在许多人看来,那些论文已经足够“权威”、足够“大量”来证明第一句话了。FDA在审查了所有的这些证据之后,结论是只有非常有限的可信证据支持绿茶对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证明绿茶对其他癌症也有预防作用的证据都不够可靠。
所以,FDA最后同意厂家可以使用的表述是“一项微弱并且有限的研究没有显示喝绿茶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但是另一项微弱并且有限的研究显示能够降低这一风险。基于这些研究,FDA认为绿茶不大可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对于乳腺癌的表述也大致如此。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特定食物在人体消化后被吸收,其成分必然会发生变化,而且许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恰恰是被人体吸收分解后才被激活。”此外,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说:“因此还没有哪种试验能证明某一食物的抗癌成分能发挥多少功效,更无法确定在某个特定人身上能有多大作用。”
“再好的东西,也不能长期‘绝对’地吃。光强调吃什么防癌,反而可能‘作茧自缚’。”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解释说,特定食疗对某些人有效,但针对另外一个人,也许适得其反。比如蛋白粉、雪蛤、胎盘粉等雌激素替代品可抗衰老,但却容易导致乳腺癌,有乳腺癌高发因素的人应少吃。比如,豆类对肠道有好处,却可加重肾脏负担,肾癌病人不宜多吃。
单靠吃什么、吃多少,是不能完全彻底隔离癌症的。想吃出健康,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人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去辨证下方,讲究的在一个时间段里的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食物经常变化,有益抗癌。”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强调说。
不吃什么更实在
“癌症是一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不良的饮食往往是一个诱发过程。所以,防癌更重要的是不吃什么。”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介绍说。
美国斯坦福癌症研究院的科学家,在近30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癌症发生”是一项长期的可逆性“工程”,在此“工程”之中,只要有段时间中断,整个“癌工程”就得重新开始。因此,不断改变食谱,品种尽可能多样化,做到营养平衡,比例恰当,特别改掉固定不变的饮食习惯,吃“杂食”。
那么,要远离哪些食物呢?科学研究发现,高脂肪与高热量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胺污染有关;食物过硬、过于刺激性,或进食过快过烫,长此以往,易患食管癌;糖精摄入过多,可能是膀胱癌的发病因素之一;辛辣食品、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促使胃壁上的细胞萎缩,从而容易诱发癌变;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引起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
营造营养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对学生负责就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夏经理这位教师出生的企业家,在惠龙成立时就把学生午餐定位在“让学生吃上可口的营养午餐,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标上。
学生营养午餐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和营养,如果不能保证安全,营养就无从谈起。她带领员工认真学习,把食品安全卫生放在首位;通过二级责任,三级管理,建立监督机制;把岗位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奖勤罚懒制有机结合起来,使食品安全卫生、营养搭配人人皆知,人人有责,人人严把供货关、储存关、配送关、营养关、操作关,几年来,企业服务的单位从未发生过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学生营养午餐怎么做?在夏经理的带领下不断“摸着石头过河”。1999年服务部聘请了资深的高级营养师,指导营养室拟订学生营养午餐菜单,制定了“学生营养午餐菜谱拟稿规定”,严格按编制流程实施管理。在配餐过程中按原则建立菜谱公开制,每周向全体师生、家长公布,接受社会的共同监督。夏经理认为中小学生午餐的营养素供给量是循序渐进的,根据这一规律,企业采取先控制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热量),逐步扩大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计算、摄入和控制。营养菜谱先在小学生中推广,然后再普及到中学生,现在进一步试验和推行小学低年级和高中生营养菜谱,企业在2003年承办了4期《杨浦区学生营养之友》小报(每季一期),免费赠送学生,宣传合理营养,科学用餐知识,深受学生、家长欢迎。企业主动参加市区的科研工作,与区疾控中心一起参与市疾控中心的《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干预模式》的研究,参与上海交大“关于蔬菜农药残留测试”的研究,自定科研课题《营养与口味》的研究,把学生午餐的合理营养和科学配置“揉合”到一起。“世界银行卫VII项目”办公室专家以长白二村小学为例,对服务部提供的学生营养午餐进行了跟踪测试,测试证明经过服务部的综合干预,该校学生的营养结构渐趋合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中、小学生菜谱参加全国学生营养菜谱竞赛,于2002年、2003年分别获优胜奖和三等奖。2003年11月出版的由全国“学生营养餐规范管理研究”课题组编写的《学生营养午餐规范管理》中,多次提到了惠龙服务部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并肯定了该模式。
关注社会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企业在经济上实行全成本核算,为校办企业带了个好头。前不久服务部在所服务学校的家长和师生中做了一个书面调查,学生、家长认为学生营养午餐荤素搭配好,品种多样营养好的占75.8%,价格便宜能接受。
学生营养午餐,在副食品价格频繁波动的情况下,其成本会迅速上升。多年来,夏经理坚持微利经营,将企业获得的部分毛利按区物价局的规定让利给学生,以确保学生午餐科学配置的实现。因此服务部荣获上海市第六、第七届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光荣称号,也是本行业中唯一蝉联此殊荣的企业。夏乐勤荣获1994年~1995年度上海市校办产业先进个人,1996年杨浦区“三八”红旗手、1994年、1997年杨浦区校办产业先进个人、1999年杨浦区校办产业先进经营者、1999年杨浦区校办产业开拓创新奖;2002年9月《以创新精神做好学生营养午餐工作》一文获上海市普教校办产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论文摘 要: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发挥,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要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不断充实课程知识信息量,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合理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知识信息,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有意识的对学员传授的各种素材和有用信息。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适应教学目标的提高,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要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营养、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获取本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训练学员发现和处理常见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要求必须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员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本文探讨和总结本科室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如何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以促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不断充实课程知识信息量
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应该合理,信息量要充足,知识点要求能系统的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全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个部分,前者应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膳食、营养状况评价、特殊营养保障、营养与疾病6大内容,涵盖营养学学科领域的各主要分支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普通人群营养学框架之上,着重强调了高原、寒冷、湿热、低照度、电子对抗、航天、航海等特殊作业条件下的营养保障,以及野外供膳、营养教育等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合理。食品卫生学部分主要介绍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应包括食品污染、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与处理、食品法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中常见化学毒物和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检测等。我们在保证以上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特别对重大活动或战时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卫生的快速检验方法与制式装备等内容做了详细论述,进一步充实了课程的知识信息量。
二、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水平先进性的前提和保障。教员在教学工作中,应及时把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成果引入教学,体现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理念教学。要密切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紧扣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各章节原则上安排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研究优势和背景的教员授课,保证其教学内容与科研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尽力追踪国际研究前沿,及时总结和撰写本学科相关热点领域的进展综述和研发动态,并实时将本科室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必要的介绍,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例如在营养学基础部分,对近期研究热点植物化学物及其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其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活性及机制,我们做了最新综述和讲解;在特殊人群营养部分对高寒、湿热、低照度等特殊作业人员营养保障问题做了最新国内外研究概述;同时注重对本学科在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将本室长期从事的科研及取得的优秀成果恰当地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如脂肪酸与乳腺癌、牛磺酸与视觉保护、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效应、特殊环境(高原低氧、低照度作业等)下的营养保障措施等。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教学的先进性,也增强了教学的特色性。
三、合理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重视优化组合,各知识点要顺序展开,符合学员的学习规律,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但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完全照搬教材内容的框架体系,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重组。如在讲授各种营养素的内容时,对于教材中的营养素代谢内容可以舍去,因为学员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已经学习,而有关营养素摄入量标准的内容又可以并入到后面专门讲授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这一节当中。其次是要正确处理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新内容的关系,在注重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前沿性,充分反映当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与学关系,运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形成有利于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坚持发挥教员作为课程教学主讲人的作用,要求教员从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通过合理编排和生动讲解,启迪学员的思维,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与日常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与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员的关注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种种事例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竭力避免“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力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着重于启发式教学。在每章节授课前应设置“导课”环节,以近期热点问题或生活中鲜明的事例为引线,引发学员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相关问题的思考;在讲授各知识点过程中尽量引导学员发现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主,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员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例如,在讲蛋白质含量测定时,我们以三鹿奶粉掺假三聚氰胺事件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员来分析讨论这种化工试剂为何添加进了奶粉里?传统的凯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弊端在哪里?现实中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在讲授各类食物营养价值时,抛出曾经叫嚣一时的“牛奶有毒”、“红薯排毒”、“绿豆治病”论等,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和判断,批判盲从和无主见,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争论,引导学员课下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并提出合理的证据支持,教员只作为其中平等一员参与讨论,不做是非判断,引导学员学会辩证的、批判的思考问题,能够从正反两面看问题,对同一事物能够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避免片面的、极端的思维观。在学习平衡膳食内容时,要求学员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应用,在周围同学中开展平衡膳食的健康宣教活动和膳食营养调查工作。这些措施都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学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向萍, 李革, 杨德海, 等.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9): 947-948.
[2]杨立军. 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3; 33.
[3]贾建丽.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模式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0(2): 102-105.
[4]谢和平.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创高校教育教学新局面[J].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5(1): 1-3.
[关键词] 酒精肝;诊治与预防;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7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c)-222-02
近年来对我科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类发现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变程度与饮酒总量成正比。酒精肝是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重要类型,发病隐匿而且发病率高,持续发展可演变为酒精性肝炎乃至肝硬化。本文通过对我科近年来治疗的酒精肝患者100多例进行临床研究,总结出如下酒精肝诊治与预防的方法。
1酒精肝诊断方法
1.1病史与症状体征
一般有有长期饮酒史,临床症状及体征:轻症会出现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还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发热、少数有脾脏肿大等症状或体征,中重度酒精肝除上述轻症所具有的症状外,还可能有持续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减退、男性有功能障碍等。
1.2酒精肝生化指标的变化
血清胆红素
1.3酒精肝病理变化
从整体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而言,酒精肝只是酒精性肝病早期出现的一种疾病,或者说属于酒精性肝病的一个病理阶段, 若继续发展会发生肝细胞的炎症,以及肝脏纤维化,肝细胞坏死等病理变化。这主要与酒精(乙醇和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毒理作用,以及伴有的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乙醛(高活性化合物)干扰肝细胞功能,阻碍肝脏释放蛋白质,抑制糖原异生作用,阻碍维生素的利用,促使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乙醇可阻碍硫胺等向活性型转变或阻碍其利用,最终加速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炎症、坏死。加速和促使肝硬化形成。
2酒精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2.1 预防与一般治疗
戒酒,加强营养。完善患者的临床相关检查,包括肝脏B超,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综合评价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的不同阶段及个体差异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2.2药物治疗
近20年来,几种药物被用于治疗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它们均作用于酒精性肝病病理生理学的几个关键步骤。一些药物作用于高代谢状态,降低耗氧量,预防缺氧,减少组织损伤;抗感染药物作用于酒精性肝炎的白细胞,降低局部巨噬细胞(枯否细胞)的活性以及侵入肝内的炎症细胞的活性;枯否细胞内氧化应激可以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成,进而导致肝脏产生炎症和细胞凋亡。
2.3抗纤维化治疗
如果酒精肝已进展成肝纤维化需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抗肝纤维化药物大致可分为:①细胞保护类。②星状细胞抑制剂。③中和细胞团子活性类。④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及分泌类。⑤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类。其他还有基因治疗等。
2.4辨证论治
中医循症学将酒精肝大致分为:湿热蕴结、胆热瘀积、气滞血瘀等几种类型,针对上述类型辩证论治,将取得好的效果。
3酒精肝的预防
酒精肝应提倡以预防为主。包括节制饮酒(戒酒)、改善营养、防治肝损伤、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治:
3.1少量饮酒或戒酒
要把握好饮酒量。适量饮酒有益健康,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酒精直接影响蛋白、脂肪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出现酒精肝无论属于哪一期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必须绝对禁止饮酒。
3.2合理饮食
①营养要平衡: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比例要恰当,摄入量与机体需要量保持平衡。所需热能与热能来源配比平衡,氨基酸平衡,脂肪酸平衡,酸碱平衡,维生素平衡,无机盐(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平衡。②食深色食品:一般深色、浓色的天然食品,营养价值高,所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多,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过多吃淡色天然食品,对人体健康不利,如淡色的蔬菜、糖(精制砂糖)、盐(精制的盐)、精面米等。③品种要多样: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不可偏食。常规膳食每天须包括谷、薯类、动物性食物、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同一类食物也要经常变换不同的品种,还要与多品种的副食及零食结合混食。④食物搭配应科学:主食、副食和零食搭配合理,粗细粮结合。⑤天然无害:提倡吃天然食品,食物原料及生产制作食品的辅助材料,包括色素、香料、调味品及添加剂等,均应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化学合成物。
3.3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酒精肝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因心理压力和精神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影响整个疾病的康复过程和治疗效果,对于心理压力及精神因素过大可给予心理治疗。
3.4劳逸结合
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节,晚上九点到十点之间就睡,建议九五制,早起可以做有益的事,如看书,运动之类。午间有条件的话,可小睡半小时,不能睡,可闭目静坐一会儿。在康复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体质强弱不同,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如散步、慢跑等运动。
3.5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应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以及体格的检查,尤其是对于长期饮酒和素有肝脏或者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而言,更应如此。
总之酒精肝虽然危害性巨大,但想从症状上进行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因为酒精肝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消化系统和肝病的指征。如未采取有效的措施,病情将继续恶化加重,逐渐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发生肝硬化。虽然酒精肝发病隐匿,但是只要细心检查也可早期诊断酒精肝,从而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厉有名.酒精性肝病的研究现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77.
[2]王际云.中西结合治疗酒精肝病进展[A].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C].2005.
[3]曲鹏,刘延英,王彦君,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炎34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5,15(4):56.
[4]宗坚,徐伟君,高庆森.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5):18-19.
[5]徐阿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浆及血小板磷脂脂肪酸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硕士论文,2007.
[6]赵殿法,段化端,赵己未.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炎40例[J].陕西中医,2005,26(9):16-18.
[7]范建高,丁晓东.酒精性肝炎的治疗现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1):65-66.
关键词:公安院校;食品安全概论;教学探讨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限于“吃饱”,而是更加注重“吃好”,也就是不仅要求食品要满足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而且对食品的适口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社会大众的期望有所不符的是目前越来越因起关注和重视的危害食品安全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目前已将危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到危害公共安全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重新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从而希望改变以往相关部门在整个食品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分段管理”所导致的“九龙治水”问题;通过《食品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进行定罪量刑,并从严从重打击等。
作为大学生,不管从自身、家人健康的角度还是从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未来从业等角度考虑,都应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而食品安全概论课程内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知识点多,非食品专业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引导,就很容易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作者建议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 定位课程属性、选择合适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食品行业具有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庞杂等特点(如食品添加剂目前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大学生不论从自身、家人健康、未来可能从业方向等角度,都应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但目前大学采取“厚基础 宽口径”的大背景,同时,食品安全概论作为一门课程没有其它相关课程的职称,因此除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外,其它专业作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都是不合适的,建议先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
目前,食品安全概论课程可选择的教材版本较多,主要有张建新等主编的《食品安全概论》(普通高等教育食品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食品类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教材);谢明勇等编写的《食品安全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精品课程建设教材)等。其共同特点为供食品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使用,教材的内容是以总论的方式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并有食品专业其它课程可以相互支撑,从而成为食品安全专业整体知识体系。
而在除食品专业的学生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食品安全基本相关知识,重视自身、家人的健康,并可能在未来工作中排上用场,侧重点和落脚点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是有所不同的。基于现阶段没有符合此目的的教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结合实际的案例对课本进行补充,有重点地进行讲授。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师生互动。
作为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使学生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公安院校中,如何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活跃起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到有用的知识是至为关键的。作者认为,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问题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未来工作中常用的知识点分成不同模块,以问题或案例为先导,采取“观看案例或提出问题——讲授理论知识——师生讨论学生——得出答案”的教学流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知识与实践直接对接等正面效果[1]。
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问题作为引入点,比如讲授“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先通过商场、超市、实验室进行调查、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准备,在课堂上通过讲座、讨论、制作PPT轮流上讲台授课等方式对学生们讲授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运用好多媒体、实验室等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课题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实用工具,应在课堂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图片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因为课程的课时、侧重点等原因,在授课时应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而是在一堂课中通过“案例——获得的经验教训——应学到的相关知识点——此知识点的理论架构——实践操作”这样的教学逻辑顺序,通过PPT来讲清楚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学有所用并建立起正确的思考问题的逻辑方式,使得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即使没有学到此知识点,也能通过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工作[2]。
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均属于理工科的范围,在执法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运用相关食品安全检测仪器来确定该食品是否违反了相关指标、规定标准。学生学习此类知识对未来工作中涉及到的相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仪器分析技术水平日新月异、迅速发展,教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滞后性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讲授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查看最新的相关学术论文、收集最新的科技新闻、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得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具备应有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三 结语
在大学中开设实践性很强的食品安全概论课程,在授课中要突出体现为实际服务这一重点,使学生们认识到学习本课程不管是从自身、家人健康还是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的角度都应引起重视,作为教师还应通过贴近现实的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式等途径启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实际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得以锻炼,从而重视自身、家人的健康,增强学生毕业后开展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大学中开设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是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郭丽萍.食品营养与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