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名师论文范文

名师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名师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名师论文

第1篇:名师论文范文

(1)增强体能。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体能是将来从事劳动和技能服务的基础,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职业学校的体育课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所以,职业学校的每节体育课都应该安排与职业相关的体能训练。(2)职业素质。根据未来职业工作的特点,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有助于防治职业病的体育手段进行锻炼。职业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师应安排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赢得学生的认可:职业学校“好”课的最终评价标准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是教师服务的主要对象,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课有最直接的感受,学生的认可能够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当前,职业学校的体育课堂大部分实行“选项”教学,体育教师的课如果得到学生的认可,这位体育教师的“名气”就大,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他的课。

2取得成绩——赢得体育同行的认可

取得成绩:就是体育教师在立足教学岗位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体育教学竞赛和体育运动竞赛。(1)坚持参加教学竞赛——争取外出学习机会,积极参加教学竞赛。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体育教学竞赛。培训和竞赛是教学业务提高的最佳手段,也只有参加培训和竞赛才可能促使自己研究教学业务。现在,职业学校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比较多,省、市、学校都会组织,特别是在教研组进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更是业务提高的难得机会。如果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能够参加教学竞赛那更是磨炼自己的好机会。江苏省教科院组织的“两课”评比,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是体育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良好平台。因为在参赛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2)坚持带队训练——名体育教师不能够带好一支运动队,不是一个“名”教师。体育教师教育工作的另外一个主要任务是:做好运动队的训练工作。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不愿意做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原因是运动队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候,短时间内的训练是出不了好成绩的。他们恰恰犯了训练学中的常识性错误,那就是训练学中要求的系统性、不间断性原则,对于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来讲,做训练工作确实是对他们考验,而只有经受过这种考验,才能够积累丰富的训练经验,取得更好的体育运动竞赛成绩。江苏省教育厅联合省体育局每年定期举办省职业学校篮球、健美操、田径等传统比赛。在参赛的过程中,是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一次全面的检验,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教师能够获得体育同行的认可和赞誉。赢得体育同行的认可:就是通过自己在教学竞赛和体育运动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比体育同行更好地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把自己的参赛经验毫无保留的传递给自己的同行,并对体育同行的参赛起到指导作用,带领大家共同进步。

3读书写作——赢得专家的认可

赢得学生、体育同行的认可,是体育教师操作层面的,但是体育教师要实现质的飞跃,就必须实现由体育教学操作层面向体育教学理论层面这样一个质的飞跃。读书写作:这是实现质的飞跃的基本途径。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好当,但是当好一个有文化的体育教师难当。体育教师在文化学习上的“先天不足”,是阻碍体育教师实现质的飞跃的瓶颈,突破瓶颈的唯一方法是体育教师要坚持读书和写作。原因在于以下方面。首先,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来自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都是针对普通教育的。但是,进入职业学校以后,面临着许多与普通教育不同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两课”评比中发现,许多的体育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明显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必须要更新,体育教师必须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就要多读书。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何把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遗憾的是:在第一、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中,我们都没有看到与体育教学相关的课题,甚至在市一级的课题申报中,也罕见体育相关课题。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经验体会,只有在不断的总结中,才会积累起来。因此,做一个“有文化”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学习善于总结,勤于笔耕,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高质量的文章。最后,在职业教育领域,体育课程理论、教材建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理论基本沿袭普通教育的理论,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认识;教材由普通高校的人员编写,按照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编写,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专业的不同性,必然要求运动项目的不同性。因此,根据学生的专业开发体育教材是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增强职业体能、防止职业病”目标的必然趋势。赢得专家的认可:在由操作层面向理论层面转换的过程中。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要利用时机,大胆地向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自己的体育教学领域,针对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理论、教材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职业教育体育课程理论,职业教育体育教材编写等理论观点。

第2篇:名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生命意识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死人的信息,往往对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绪等,冲击刺激最大。在社会越来越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有关死人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其中一些新闻,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确立尊重爱惜生命的意识,注重生活中的自我防护,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一些价值不大,社会意义不强,过多展示恐怖、暴力、压抑、心理不健康,有可能对某些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具有暗示作用,容易引起他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有关死人的新闻,也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我们应对这些现象引起足够重视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呼吁:电视人要有生命意识,电视新闻要报道好有关“死”的消息和它的价值所在。

生命意识,就是充分地尊重生命的意识。生命意识带给新闻人的是在自己的传播活动中自始至终保持对生命的尊重。电视新闻由于具有直观的画面,更应该从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文字细微之处着手,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保持对人性的关怀。而在目前的电视新闻(主要是民生类新闻)中,恰恰就是由于生命意识的缺失,导致有关死人的新闻出现了过多过滥,画面过于直露,文字过于轻率的不良倾向。

一、“死讯”过多过滥,“死讯”价值开掘不深,把握不准

虽说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但是媒体传播什么样的“死讯”,如何传播“死讯”,却值得三思而行。在一些电视台,现在随便打开一档民生类的电视新闻栏目,进入眼球的少不了由事故、凶杀、自杀、疾病等引发的,或者是还没有查明原因的“死讯”,还有就是“惊现”一类的报道。几乎到了死人即新闻,每档民生类电视新闻必有“死讯”的地步,有的一档节目里甚至多达几条。(顺便说一句,有的以“贴近”“人文关怀”的名义,把事故受点小伤,喝醉酒摔伤诸如此类的“伤讯”都当作新闻传播,也有小题大做之嫌)

当然,关注生命是新闻人的天职,但是在关注生命的过程中一旦忽视生命意识,那么它的传播也就变得毫无价值,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死讯”过多过滥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因为充其量我们关注的仅仅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与否的浅表象,说通俗一点,就是采访报道一些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大的“死讯”;更重要的,过多过滥的“死讯”,往往会谈化或弱化对相关生命与个体尊严的新闻事件报道,或者无视新闻当事人及新闻受众的感情和需求;在事关个人隐私或情感的报道中,不注重尊重和保护当事人,或由于叙述角度、语气等的不当,造成对新闻当事人情感的伤害和隐私的侵犯;甚至,在文字解释中将新闻娱乐化,以调侃的口吻对待一些本该严肃对待的“死讯”等等。

一个外地拾荒人,在拆迁工地被倒塌下来的房梁压死了,画面血淋淋,惨不忍睹。记者在报道这件事时,批评拾荒人“要钱不要命”。这件事曾在本地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认为,记者批评嘲弄拾荒人是缺少人文关怀,与心何忍,更多的应该关注拾荒人为什么“要钱不要命”和拾荒人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拆迁工地的管理等等。事实上,在这新闻事件里,苦难不仅没有被同情,反而成了被嘲弄指责的对象,自然,与拾荒人之死相关的深层次问题,也就难以得到发现或关注了。

可以说,“死讯”的传播实际上对活着的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毫无疑问,过多过滥,少有新闻价值的特别是把握不准的“死讯”,将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感情情绪、生活工作和生死观人生观的正确培养,甚至对社会主流的判断,更令人担心的是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青少年自杀的消息。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生命信仰的教育。一旦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偏差。而电视媒体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二、“死讯”画面过于直露,画面屡有鲜血和恐怖的现场。

有这样一条新闻片:某年夏天,一个小女孩不慎溺水身亡。记者在赶往事发地拍摄时,女孩的遗体已经放进了殡仪馆的冷柜里。大概记者为了强调女孩落水身亡的真实性,竟然请工作人员把女孩的遗体拉出来又拍摄了一通。还有一条片子,把人们打捞一个溺水身亡者的全过程,用长镜头裸的展示出来。而大量车祸中的血淋淋场面就更多了。这种冠以“记实手法”的自然主义表现手法,且不说缺少对死者和死者家属起码的人格尊重,和对他们的情感伤害及隐私侵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画面也缺乏对受众的情感尊重,给人以厌恶、恐怖的心理感觉。因此,拍下真实的死亡画面固然不违背新闻人道的伦理要求,但选取这样的画面放到新闻中播出,则理应首先考虑对死难者及其家人的尊重,以及是否存在过度渲染死亡的滥用危险。

过多过滥的“死讯”报道,使观众没有获得自己需求的、有益的信息,却成为浅薄、无聊的看客;而电视新闻则演化为专业的“窥私者”,小市民茶余饭后谈资的提供者。如果说,刚开始时,观众还被一些有关死的新闻所吸引,所震撼,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面对过多的“死讯”和血淋淋的画面,已经是麻木、厌恶和反感了。还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些“死讯”新闻当事人的家属,其实并非愿意把不幸特别是一些画面,让媒体广为传播。那样对逝者是种不恭,对生者,永远都是种心灵上的伤害。

第3篇:名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作为一个影响力逐渐扩大的而且是全世界观众都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对全世界各国人民而言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的途径。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取得成功,电影片名的作用举足轻重。为了更好地突出电影片名上述的作用,译者往往费尽心思,在两种语言及文化中寻求一个交点,或者是平衡点,使二者可以合理转化并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一、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电影片名的特征

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外语电影,其中以英语电影居多,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广受欢迎,这其中一个好的片名翻译功不可没。不同语言影响下的电影片名的特征也不尽相同,现简要论述。

(一)以英文为主的西方电影片名的特征

1.是以英语为主的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表现

西方国家的历史相对较短,而且由于西方国家近代以前很少形成较大的统一的国家,没有一个被广大人民接受为主流的文化思想以及思维方式,所以西方国家的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各成一派。由于各个方面的研究历史不长,所以思维方式比较注重表象特征及其规律。这样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表现在电影片名上就是比较简明扼要,也相对比较随意。傅雷认为“西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1]。西方文化更加倾向于强调细节,看重局部要素的精度和细度,从分析局部进而扩展到全部,重分析、重局部的思维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文化导向反映在片名上就是经常采用人名这个极具个人主义特色的线索作为电影发展主线。个人主义在英文电影中得到了极大的反映,例如SUPERMAN(超人)、SPIDERMAN(蜘蛛侠)、BATMAN(蝙蝠侠)和007等各种一个人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在西方国家经久不衰,整个故事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为了主角而编写,除了男女主角和主要的配角外,很多其他配角基本难以在电影中表现自身性格和特点,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英文片名结构相对随意

英文电影的片名相对比较随意,短则一个单词(如Avatar),长则一句话(如The Englishman Who Went up a Hill but Came Down a Mountain),而且很多电影以人名命名,如果观众在看电影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人的故事,那么就会有很多疑惑,直到看完电影才知道电影所讲内容。

(二)以中文为主的东方电影片名的特征

汉语经过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往往透过所谓表象深入本质,更加注重意合。因此,中文电影的片名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拘泥某种形式。汉语电影片名有时喜用动词词组,使之更具有动感和气势,像曾经获得奥斯卡奖的《卧虎藏龙》和最近大热并且票房很高的《让子弹飞》。同时,中文电影的片名有时喜用类似于成语的短语,形象生动并且深入人心,便于记忆,朗朗上口,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表达庄重、喜感等不同的情感,如《霸王别姬》《河东狮吼》等。所以,在我国近些年来比较成功的电影案例中,除了极个别情况,如《叶问》,以人名命名的很少。

二、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

需要着重考虑的影响因素电影是一种特别的艺术表达形式。如果过分注重其艺术性,就会忽视其商业性,进而无法保证票房,这不利于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法保证其内在的艺术性在观众之中的传播和影响。但是如果反之,过分注重其商业票房,就会容易形成肤浅的电影业的风气,只看重票房,忽略了电影业应尽到的社会责任。因此,要二者兼顾。这样的情况下,电影片名的翻译就要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

(一)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历史、地理、自然和社会等因素多方影响。东方注重内涵,西方注重表象;东方注重综合,西方注重分析;中国人重感觉,西方人重实证。[2]在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影响。中国人对题目的要求是概括,对影片的主题有提炼和点睛的作用,同时兼顾艺术性,如《非诚勿扰》《倩女幽魂》等。欧美人更加倾向于强调细节,看重局部要素的精度和细度,从分析局部进而扩展到全部,崇尚简洁、随意,喜欢以主角或者主要事件等为片名。如Forrest Gump、 Mr.and Mrs.Smith、Avatar等。

(二)不同文化之间的审美观念中的侧重点差异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审美观念的载体,审美观念对民族语言活动具有导向作用。[3]中国传统美学中不可忽略的一种表现即为对称,这种表达手法在我国的建筑业、书法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受我国诗词等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喜欢用对偶这种表达形式,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文化形式在电影中的表现也很多,如《东邪西毒》。东方以意合为美,西方以形合为美。所以,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就要考察不同的文化中的不同美学侧重点。例如,英文电影Youve Got Mail、 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 Speed等分别翻译成《网络情缘》《廊桥遗梦》《生死时速》,堪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经典之作。

(三)电影本身的特点

电影要想吸引观众来看,创造高票房,片名的重要性有时会大于其他各种宣传手段。这是受电影本身的特点即商业性制约的。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要适当地考虑其商业特性,不能一味地忠于原文,要学会融会贯通,使之可以实现其宣传的作用。这种特性就要求译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译出合适的片名。英文电影Hilary and Jackie译成《她比烟花寂寞》就被广大观众大呼贴切、到位。题目非常具备吸引力,又因为和著名作家亦舒的作品同名,具有强烈的中文特色,最大限度地吸引了中国观众。

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策略

现在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主要有两种,即归化法和异化法。韦努蒂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4]。也就是说,以读者的角度为主要侧重点。而异化法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4]。即译者更加倾向于从电影原本语言的角度。

(一)归化策略及其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法主要使用意译、补译和创译等方法,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从中国观众和汉语习惯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东方文化、审美和思维方式,从而使电影片名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和心理,尽最大的可能缩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且以此为基础提高电影的吸引力。

归化策略的应用可以将影片的内容最大限度地介绍给观众,并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观众迅速记住并回味长久。[5]下面简要列举一下用归化策略翻译的并且传播较广的英文电影,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Die Hard译为《虎胆龙威》、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具有很强的东方味道。另外,除了简单的四字短语,还有部分归化法翻译的电影片名是使用的非四字短语,例如Mission Impossible译为《碟中谍》、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

(二)异化策略及其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在英文电影的翻译过程中,异化法就是保留原有的英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述特点,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陌生感可以给观众一种“洋气”的特殊体验,因为它主要采用的翻译方法是直译、音译等方法。

异化策略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也不乏经典之作,例如,RainMan和《雨人》、God Father和《教父》、The First Blood和《第一滴血》、The Lord of Rings和《指环王》、Chicago和《芝加哥》、Gladiator和《角斗士》、Crash和《撞车》、Da Vinci Code和《达•芬奇密码》、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和《加勒比海盗》,等等。

(三)两种策略的相互关系

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两种方法具有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观众的文化和审美需求。归化策略翻译的英文电影相对比较深入人心,因为中国观众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看过《埃及艳后》的中国观众,通过对汉、英版的电影片名的理解,这部电影讲的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Cleopatra的故事。

异化策略则更加侧重于西方文化和语言的表达。异化策略可以直接性地向中国观众呈现西方文化和语言特色,提高其领悟能力。例如经典电影The SevenYear Itch的内容是一对夫妇在结婚7年后的婚姻危机,被译为《七年之痒》。后来中国观众总是使用“七年之痒”这个词来形容婚姻危机,源自于此。所以不得不说,从某种角度来看,异化策略除了让汉语披上了“洋气”的外衣之外,也增加了部分原来汉语没有的内容。

文化是全球性的,是不断传播的,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翻译也没有严格的答案,在两种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的改变。所以在两种策略的选择上,需要兼顾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不能过度重视商业价值,为了吸引观众而随意乱译,但是也不能直接异化,不考虑中国观众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四、结 语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工作,难度很大。翻译工作者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不要仅仅拘泥于方法的选择之上。每种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异化翻译就要给观众充分展现异域文化,归化翻译就要注重传达影片的内涵和文化。译者还要做到尽量与其他电影工作人员尤其是编剧的心态和理念相近,并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进行再创新,从而翻译出广受好评的经典之作。相信随着文化全球性的进程和我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水平不断提高,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一定会更加频繁,世界性的文化背景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 李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3).

[2] 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名师论文范文

一、摆事实讲道理

“摆事实讲道理”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论证方式之一,但是目前一些语文教学工作者对其内涵和具体操作方式尚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认识甚至存在错误,需要进一步探讨。

有人将“摆事实讲道理”割裂开来,认为它是两种论证方式:“摆事实”是事实论证,“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也有人把“摆事实讲道理”看作一种论证方式,认为它是指围绕论点列举典型事例,然后通过对事例的具体分析证明论点。显然,第一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此必须澄清。

“‘摆事实’是事实论证”,这种认识的错误之处在于把事实论证简单化,将“摆事实”等同于事实论证,将事实论证简单地理解为“观点加例子”。“摆事实”其实就是叙述事实,怎么能说是论证呢,其错误显而易见,无需反驳。

关于“‘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之说,也不科学,其错误之处同样在于把“讲道理”等同于理论论证,将它们的内涵混淆。固然,理论论证和“讲道理”都要进行议论,都要进行说理,但它们本身不是一回事。“讲道理”可以通过叙述事实揭示其本质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引述理论推论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因此,“‘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之说也有瑕疵。

我们认为,“摆事实讲道理”是叙述和议论的紧密结合,是材料和观点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通过概述典型事实和分析其中蕴含的有关道理来证明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的关键在于摆什么样的事实,怎样摆事实;讲什么样的道理,怎样讲道理。

关于摆什么样的事实,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看论点是什么。一般来说,要摆能够证明论点的事实,且事实本身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与论点有较高的契合度,真实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鲜新颖新奇,内涵单一明确,简明扼要概括。具有上述特点的事实,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怎样摆事实,关键要看具体的语境。如果在文章开头需要引出论点,摆事实就应开门见山,径直叙述,从事例中推出观点;如果文章开宗明义直接亮出了论点,就应紧跟论点对其进行阐释,然后借助过渡句或过渡段来引出(摆出)相关事实。譬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开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阐释论点含义:发现真理,必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然后设置了下面的过渡段: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上述文字自然巧妙地引出了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具体事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谢皮罗教授观察洗澡后浴缸里被放的废水的旋转情况,发现洗澡水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分析美欧大陆蚯蚓分布的有关资料,推断出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最早可能连在一起;一位奥地利医生偶然发现熟睡的儿子眼珠子转动,由此追根究底,多次观察实验,进而得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明他正在做梦”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摆事实时所摆的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两件或三件,且叙述应该简明扼要,紧扣论点。

如果要问摆事实后讲什么样的道理,回答自然离不开论点。证明文所讲的道理就是论点所蕴含的思想或者就是论点本身,同时也是所摆事例本身所蕴含的道理,两者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论证才算严密。

至于怎样讲事例中的道理,我们认为主要的方法有归纳推论、对照比较和因果分析。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视选用的具体事例来定。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两则以上性质相似的事实材料,写作者则可以运用归纳推论法。具体说来就是寻找相似材料的共性,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揭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证明论点。譬如前面提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在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之后,水到渠成地进行归纳推论:“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作者在这里揭示了三则事例的共性: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和“见微知著”,就能发现真理,恰到好处地论证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两则性质相反的事实材料,写作者就可以采用对照比较法,通过正例与反例所蕴含的道理的映衬、对照和比较,论证论点的正确。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运用事实对比法非常成功,作者引述庄宗得天下时的谨慎不易和豪迈气势以及失天下时的仓皇迅速和哀伤不已等相互映衬和正反对比的史实,强有力地论证了“国家盛衰兴亡主要取决于人为因素”的重要观点,说服力极强。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事实材料,且事实材料与论点具有某种因果关系,写作者就可以运用因果分析法。使用此法,必须在叙例之后,找准事例中某个角度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所引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说理。具体说来,就是要选准事例中的某个切入点(如某种结果),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写作者所分析的原因,其内涵与论点含义一致,或者说,原因就是论点。这样,事例跟论点便挂起钩来,事例客观上也证明了论点。譬如论证“主观武断会招致失败”,可引用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历史事实,从事件的结局切入进行分析:“马谡之所以失守街亭,大败而归,主要是因为他盲目自信,不听劝阻。因此,我们在做出重大决定时,必须兼听各方意见,不能主观武断,否则,就会重蹈马谡的覆辙。”

二、引理论巧分析

“引理论巧分析”是运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也称理论论证或引用论证,其核心是围绕论点引出相关理论论据之后,要对所引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巧妙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论证方式的着眼点在于“引什么”、“如何引”、“析什么”和“怎样析”。

“引什么”是引用论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引哪些理论,其依据自然是论点。一般来说,要引能够证明论点的相关理论,且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说服力强的理论,新颖前沿的理论,简明通俗的理论,表义完整的理论。理论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公理,也可以是定律;可以是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也可以是权威人士的言论;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格言谚语。典型的理论论据一般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且被大量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因而对于证明论点来说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如何引”相关理论,需要看具体的论证环境。可以紧跟论点直接引用,也可以在论点之后通过说明出处引用。前者只能“引用原文,不作语言形式上的加工”[2],且引文要加引号;后者可以引用原文,也可引用原文之意,不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表意都要准确完整。

“析什么”,自然关乎论点。应析理论论据中能够证明论点的道理,应析理论论据中涵盖论点的句子,其实质是选择好分析的角度。只有选对了角度,正确的结论才有可能合乎逻辑地推理出。

“怎样析”,其实质是用什么方法使论点坐实,令人信服。写作者可以采用演绎推论法,也可以采用阐述分析法。前者以理论论据为大前提,推论出与论点内涵相一致的结论,进而证明论点;后者通过对理论论据的阐述分析,析出与论点相一致的道理,进而证明论点。请看下面的论述:

做实验不可有成见。一个人做学问不可能没有一些看法,但是当你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把你的那些看法暂时忘掉。有位科学家说过:“要把一切成见留在实验室的门外。”这句话十分正确。因为只有把成见留在门外,才能客观地进行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反之,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对其他东西视而不见,自然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要想实验,就必须把脑子擦干净,让它像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3]

上面这段文字,第一句提出了论点,第二句阐述论点,第三句紧接着引用名言,第四、五、六句先对名言做出断定,进而进行因果分析和对比推论,第七句得出结论。纵观全段,其观点正确明晰,论据典型有力,分析恰切到位,论证合乎逻辑,结论令人信服。

三、寻相似作类比

“寻相似作类比”是一种借助已知的事物(或事理)和被证明的事物(或事理)之间具有的某些相似点来推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具有某些相似点,进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也称类比论证,“是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实际运用,类比推理是类比论证的理论基础”[4]。类比论证和类比推理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从某事物具有某属性推知他事物也具有该属性。这种论证方式的前提是要寻找和发现已知事物(或事理)与被证明的事物(或事理)之间具有某种相似点,重点在于比较类推,关键是如何寻找相似点,怎样进行比较类推。

寻找相似点,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及其内涵,知道自己想要证明什么。

其次,围绕论点广泛联想,凡是与论点内涵相关、性质相同的事物(或事理)及其属性,都在寻找之列。

第三,鉴别斟酌,选优汰劣。选择那些与论点内涵性质相同且与论点有较高契合度的事物(或事理)及其属性,也就是“选择恰当的类比对象”[5],以此作为比较类推的前提。

进行比较类推和分析说理,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用简明准确的语言陈述选定的用来类比的事物(或事理)及其相同属性,尤其要注意选用同样的词语或者意思相近的词语来表述相同属性,以确保推论的可靠性。

第二,要尽可能多罗列相关事物及其相同属性,因为“相同属性越多,则结论越可靠”[6]。同时应合理排列参与类比的事物(或事理)及其相同属性,以确保推论过程的严密。

第三,要确保进行类比的事物(或事理)之间的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为相关性越强,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譬如要论证“教学工作者应该对教学敏感”这个观点,写作者就可以采用下面的论证方式:“品茶师、品酒师、烹调师和教师都是专业工作者,品茶师对茶叶敏感,品酒师对白酒敏感,烹调师对菜肴敏感,所以,教师也应该对教学敏感。”这个类比推论所借助的前提的相同属性(各类专业工作者对自己的业务敏感)与推出属性(教师对教学敏感)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因而结论是正确的。

以上从“摆事实讲道理”、“引理论巧分析”和“寻相似作类比”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证明文如何进行论证的一些细节问题,错误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6]刘江.逻辑学:推理和论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2;192.

[2]王胜忠.议论文写作训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69.

[3]陈祥书.追求论证的有效与高效[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1,(4).

[4]卢芸蓉.类比推理的论证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

第5篇:名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文化;社会观念;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18-02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的特点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追求真理、崇尚道德,推崇学术,既有包容精神,又要有批判精神。大学文化是大学校园内集体思想、行为以及智慧的结晶和升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学文化的特殊使命。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不仅承担着本校传承发展的使命,更应该是坚守文化理想的最后阵地,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浮夸、焦虑乃至迷失的情况下,帮助师生寻找内心,回归本性。总体来看,大学文化至少包含四大使命。

一 承载着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使命

大学文化是大学定位、办学规模以及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浓缩不断充实的精华,是引导一所大学发展前进的总纲领。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信息的膨胀性传播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何在信息化大潮中准确为学校定位,使学校的发展在坚持本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特色,适应新时展的新需求,成为大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大学文化中校风、校训、学风等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大学文化也因此肩负着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使命。

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以其强势的主导文化去引导非主导文化,抵制消极文化,化解多元文化冲突,保证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能够明确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追求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学校的一切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无不受到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制约。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状态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层次。校园外部环境是全体师生员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直接影响着在校人员的生活方式。健康、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是文化的感应。长期浸润在特定的文化之中,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就会受之影响,特定文化就会成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课堂、最好的老师。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对大学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学校精神的积极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而且对于学校了解本身的办学特色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可以在学校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并深刻地融入到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载体中,对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文化一旦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内心,就会转化成个体和群体的内生且可持续的动力,激励师生员工为学校理想目标、为社会、学校和自我核心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而凝聚力量、奋发图进,从而为大学的长期规划、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制度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管理的三种境界为:人盯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是一种能够同时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管理。制度文化得到普遍认同,个体就会以此为参照进行自我约束,同时基于普遍文化认同而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才能得到自觉的遵守。

大学文化建设广泛渗透在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影响和支配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和发展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大W文化是大学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成这样的大学,以什么样的精神来办这样的大学,既是大学办学的基本要旨,也是大学文化特色的本质所在。因此,大学文化承载着引领大学发展前进方向的使命。

二 承载对学校师生文化熏陶的使命

大学文化的使命之一,就是明确一所大学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受到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制约;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可以为学校规划宏伟的未来,引导学校师生为理想努力。大学文化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渗透到每个师生员工身上,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影响效果。一旦文化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学校中的个人思想和行为就会以群体为参照,自觉规范自我的言行;大学的文化一旦渗透到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内心,就会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能够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大学的使命而凝聚力量,在逆境和困难中无所畏惧、奋发图进;整个学校会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一切有条不紊,就不会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才能逐步走向强大。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有利于让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历史,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历史和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用大学精神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激发他们爱校、荣校的意识和精神。

三 承载影响社会观念的使命

大学自创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塑造社会的文化标准的使命,这种标准不是外来的也不是借来的,而是在民族文化的胞胎中孕育的。如何理性批判世俗文化,传播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大使命。大学文化应当成为体现“社会良心”的文化,为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经说过:“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从本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美国的大学应该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传统,而不能从英国、法国或者德国移植过来。”正因为如此,大学能够而且肩负着塑造一个民族和社会文化标准的使命。因为承担了这个艰巨使命,大学以其文化影响酝酿了实现国家目标和人民利益的基础性力量,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建设了知识、思想、信念的基础设施,从而也奠定了一个国家现代崛起的基石。如果说意大利的崛起离不开博罗尼亚的贡献,英国的崛起依赖于剑桥和牛津,法国的崛起不能没有巴黎大学,美国人则是在哈佛大学的基础上形成理想信念的,德国的崛起则不能没有柏林大学。中国文化的崛起也必然要依赖中国的大学。

可以说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其内部大学的功劳,大学文化担负着影响社会观念变迁的积极使命。因此,大学在确立其文化标准时,需要参悟人生与社会的关系,不能与社会脱节;更不能凭借理想来设立一个乌托邦的概念。大学文化的建立需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要开拓创新。大学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紧跟历史并面对社会现实,塑造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崛起的文化标准,是国内大学必须承担的文化使命。

四 承载继承传统、引导时代潮流的使命

学校自古就是传承文化、引领潮流的场所,国内外大学均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大学被认为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也有人则主张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机构”。无论如何,大学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教育等途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其主要能就是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以欧洲为例,中世纪的大学培养了像哥白尼、伽利略、培根这样的学者,正是他们开创了现代科学,引领了欧洲的新文化,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国内大学以北大为例,大学引领文化潮流以五四以来的最为典型。因此,从历史来看,不管西方还是东方,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承文化,开拓创新。大学文化的这种承前启后的特殊性,使高校作为培养高等文化人才的摇篮,必须重视大学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一方面,大学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能够与先贤往圣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关注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使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以保证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但注重传统并不意味着排斥现代先进文化和西方进步思想。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先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闭门造车不可取,因为不能产生先进文化。因此,大学文化的发展在纵向上承旧启新的同时,横向上要海纳百川。大学不仅需要继承传统还必须积极开放,不断创新。正是纷繁多样的世界文化造就了今天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这就需要当今的大学不仅要传承本民族文化,更要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大学开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对话。

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引导时代潮流。大学是青年人聚居的地方,是青年知识分子大有作为的地方,积极努力地推动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努力创新,不仅是一所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所大学服务社会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场所,是科学知识承传与创新的重要源头;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是文化积累、交流、繁荣的重要阵地,理应成为文化选择与优化并形成优秀民族文化气质的前沿动力,大学文化应当承担不断开辟文化的先进性方向并引领文化的发展的责任;作为社会进步的特殊角色,大学是引导和促进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最终是实现人民利益和实现人在某种程度上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傅林.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9.

[2]周远清.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J].高等

教育研究,2008(4).

第6篇:名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姓名权/价值内蕴/法律规制

姓名权是人格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人的基本人权。自然人因姓名而与他人相区别,自然人又因姓名权的行使而使其人格利益及非人格利益得以维系和延展。自然人是否享有独立的姓名权以及姓名权能否在吻合公序良俗的基础上自由行使,直接关涉自然人的人格平等与人格尊严。因为,姓名乃人的符号标记,是自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延伸,是自然人的存在方式。由于自然人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故自然人与其姓名相同一。姓名是自然人重要的人格利益,姓名权是自然人重要的人格权。

一、姓名权的近现代审视

近现代的生活场景以工业文明为标志,以个人主义的最终确立为依皈,个人主义衍生出人格的独立、平等与自由。个人主义之下的“姓名是公民特定的人身专用的文字符号,是公民自身人格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文字符号。”姓名中的“姓”虽然表达了血缘遗传关系,但名则体现了人格的独立。故姓名权是“公民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近现代关于姓名的法律规定,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且姓名的权利性质也在发生演变。最初的姓名权表现为公法性质,且权利内容以姓名的变更、取得为限。如“17世纪始见关于姓名的公法规定,但其内容不过规定姓名不得任意变更,变更须得政府的许可。这并不是关于姓名权属人格权的规定,尚未认姓名权为一种私权”。即便是19世纪初期的立法,如奥地利民法、萨克逊民法等,也仅规定了姓名的取得方法,未将姓名权定位为私法性质。及至20世纪初期,姓名权才被定位为私法性质。私法性质的姓名权的出现,以“平等、民主、博爱”的人文精神为立法基础。基于人格的独立平等,姓名权不再具有身份箝制的色彩,即不再以身份的高低、性别的差异、辈份的尊卑等决定姓名的有无及行使,姓名权成为人人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只要是自然人,就有姓名权,姓名权演化为一项人格权。伴随姓名权由公法范畴向私法范畴的移位,由身份权向人格权的演化,由实然的权利转化为应然的权利,姓名权也由最初的取得、变更的权能,拓展为使用和救济的权能。如《德国民法典》第12条规定了姓名的使用及姓名利益的维护,《瑞士民法典》第29条规定了姓名被冒用时诉请损害赔偿的权利。上述规定使姓名权的内容日臻丰富与完善,对姓名权人利益的维护更为具体和充分。

中国的近现代是姓名权得以规制的时代。在近代,基于变法维新、变法图强的思考,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国外器物文明的同时,开始学习国外的制度文明。其中,法律的学习与移植是重要内容。伴随“天赋人权”、“民主政治”、“人本主义”精神在中国的传播,人格的独立、平等与自由成为学习和移植外国法律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在仿效外国相关立法例的同时,植入了人格平等与人格尊严的理念。如《大清民律草案》关于姓名权的规定就摒弃了古代身份法的特点,体现出权益平等救济的内涵。民国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也就姓名权的被侵害提起侵害之诉进行了界定。上述规定使我国的姓名权开始纳入民法保护的范畴,体现出私法的性质。1986年4月通过的《民法通则》则将姓名权纳入了人格权的保护范畴,从而使姓名权成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姓名权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承载了观念的变革、法律的更新、习俗的超越及人格的解放。但就其实质意义而言,姓名权由最初的基于风俗习惯的调整到近现代的基于法律规范的调整,演绎着由身份到人格的转变过程,是身份权向人格权的衍生与蜕变。

二、价值内蕴

姓名权近现代的转变,实质上是由身份权向人格权的转向。无论是作为身份权的姓名权,还是作为人格权的姓名权,均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

(一)姓名权的社会价值

姓名权的社会价值,可表述为姓名权在行使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效用。即行使姓名权所引起的社会效果。从宏观角度看,姓名权的社会价值集中表现在四方面:一是社会交际的功能。姓名权包括命名权、用名权和更名权。行使姓名权,即是对姓名利益的支配。不论是命名、用名抑或是更名,均是社会交际的需要。即通过命名、用名或更名,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予以区分,并通过姓名间接地认知人、社会和自然,从而把握被认知对象的特性。二是社会定位的功能。人是社会的人。当人被命名后,其姓名便通过户籍管理、身份证件、人事档案等进入社会管理体系,从而完成自然人的社会定位和社会化转型。即自然人通过姓名的使用,使姓名涵盖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得以明确和定型,进而使自然人在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下,平等、自由地建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彰显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三是社会记忆的功能。姓名权的社会记忆功能既表现为现实或当下的社会记忆,也表现为历史或久远的社会记忆。即社会中人既可记忆生者的姓名,又可记忆逝者的姓名。对逝者姓名的记忆是对逝者身份、地位、价值和贡献的盖棺界定,牵涉逝者的名誉。故逝者姓名利益被侵犯时,其近亲属可进行相应的法律救济。对生者姓名的记忆,是通过姓名这一自然人的自身符号和社会代码的明晰和界定,记忆某一自然人的自然面貌和社会身份,即记忆某一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故姓名权的社会记忆功能表现为未成年人基于被命名而为社会记忆,成年人基于用名或更名而为社会记忆以及逝者基于后世的用名而为社会追忆的功能。四是社会整合的功能。姓名权的社会整合功能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姓名权的行使,是社会分类的要求。姓名权的行使基础是姓名的存在。在历时态下,自然人有无姓名以及有着何种性质的姓名,是身份高低贵贱、人格平等与否的标志。如,基于姓名的有无及性质不同,奴隶与自由民、贵族与平民、皇亲国戚与黎民百姓、男人与女人而被社会分类和定位。在人格平等的当代,基于姓名权能否独立行使,又可将自然人分类、定位为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非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非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在与自己的年龄、意识相吻合的前提下,或在监护人的监护下行使姓名权。其次,姓名权的行使,是社会统治的要求。行使姓名权,须符合公序良俗、法律规范及姓名标准化的要求。姓名标准化,是国家宏观调控姓名的途径和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再次,姓名权的行使,是社会团结的要求。国度、民族及不同,姓名的标准化及姓名的行使模式也不同。尊重姓名习惯及姓名权的行使模式,是平等、民族平等、平等的体现,也是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的标志。

(二)姓名权的人文价值

姓名权的行使对象是姓名。姓名不仅是个体或群体的符号,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

(1)人与姓名相同一。德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GottlobFrege)认为:专名既有所指,也表达意义。两个专名所指对象虽同,由其父亲确定,如果父亲已故去,由父亲的家庭确定。

(2)孩子额外的名字由其母亲确定,如果母亲已故去,由母亲的家庭确定。

(3)如果不知孩子的父亲是谁,或孩子的父亲方面没有亲属,孩子的母亲可以给其确定两个名字,如果母亲故去,由其母亲的家庭来确定名字。

关于姓名变更权,其行使须符合法定情形和公序良俗。就姓的变更而言,多数国家将其界定于自然人身份的变化。具体变更情形有两个:一是配偶身份的取得或丧失。二是养子女身份的取得或丧失。如《日本民法典》第810条规定:养子女称养父母的姓氏;《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41条第1款规定:被收养的子女的姓得随收养者的姓。就名的变更而言须遵循如下规制:一是公序良俗的要求。如《魁北克民法典》第54条规定:“如其父母选择的姓名包括古怪的复合姓或显然给子女招来嘲弄或耻辱的古怪名,民事身份登记官可建议父母改变子女的姓名”。《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38条规定:‘新生儿的名字不得毫不更改地袭用其活着的父亲、母亲的名字或兄弟、姐妹之一的名字”。二是文字规范的要求。日本《户籍法》规定:子女的名字必须使用通用易认的字。三是变更情形的限制。我国台湾地区《姓名条例》第8条规定,姓名的整体变更限于三种情形:“一、原名译音过长或不正确者;二、出世为僧尼者或僧尼而还俗者;三、因执行公务之必要”。至于名的变更情形规制较详细,如姓名在同一县(市)相同或相近;与被正在通缉的重大犯罪嫌疑人姓名完全相同且年龄相近、体貌相似;名字粗俗不雅,违反文明道德和良好风气;名字易于误解致本人受歧视或伤及本人情感。四是变更次数的限制。我国台湾地区《姓名条例》规定:“夫妻之一方得申请以其本姓冠以配偶之姓或回复其本姓;其回复本姓者,于同一婚姻关系存续中,以一次为限”。“依前项第6款申请改名者,以二次为限。但未成年人第二次改名,应于成年后始得为之”。姓名变更的要求与限制可保障姓名变更的秩序化和法律化,维护公序良俗。姓名使用权,则是姓名权的主要权能,也是姓名权人的基本权利。为确保姓名使用权能的实现,许多国家对姓名的使用作出相应规制,规制内容可分三类:一是禁止不当使用姓名。不当使用姓名包括干涉、盗用、假冒、忽略、贬低、诬辱他人姓名和故意混同他人姓名。二是对家族姓名和笔名予以保护。基于维护家族利益的需要,或当自然人使用的笔名等与姓名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时,该家族姓名、笔名等受法律保护。《意大利民法典》第8、9条对此有规定。三是对姓名权的救济。当姓名权被侵犯时,权利人可提起停止侵害之诉,并可诉请损害赔偿。

三、我国姓名权的法律规制

姓名权的规制,既牵涉姓名权在人格权法乃至民法典中的编纂模式,也牵涉民众姓名利益的维护。故我国在创设民法典的进程中,必须关注姓名权的规制模式与救济内容。

1.规制模式的选择。姓名权属人格权,且属精神性人格权,故姓名权应置于人格权中加以集中规定。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的法定情形,采用姓与名分别规制和姓名整体规制两种立法模式。至于人格权的规制,应与民法典的编纂一并考虑。如《绿色民法典草案》共分四编:序编、第一编人身关系法、第二编财产关系法和附编国际私法。人身关系法一编下设自然人法、法人法、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四个分编。“人格权”作为第三题规制于自然人法中,而“姓名权”则规制于第三章保障自然人的社会存在的人格权中的第二节,介于第一节“平等权”和第三节“肖像声音权”之间,共计21个条文,涉及姓名的登记、决定、使用和变更等内容。此种编制模式凸显了自然人的社会存在,标表了自然人的人格内涵。

2.规制内容的梳理。规制姓名权,除沿袭我国有关姓名权的立法传统外,还应借鉴法典制国家的相关立法例,以确保我国的姓名权立法既兼顾社会生活的多种需要,又能体现人权平等与价值多元的立法理念。具体规制内容可包括以下五方面:一是姓名权的主体。主体为自然人,且自然人享有平等的姓名权。二是姓名权的内容。

其一是姓名决定权。未成年子女的姓名由父母协商确定。不知父母的未成年人由有关机构决定姓名,但应遵循公序民俗。

其二是姓名使用权。姓名使用权人人平等,禁止干涉、假冒、盗用。侵权者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三是姓名变更权。自然人在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时可变更姓名。变更姓名须遵循申请、审查、批准、公告和登记程序。其四是姓名利益的支配权。基于商业利用、社会利益的需要和法律规定,有关姓名利益的支配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三是姓名冲突的规制。当姓名发生混同时,恶意者构成对他人姓名权的侵害。当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未达成协议时,可诉请法院基于子女最佳利益的原则裁决。子女在成年后可根据意愿申请变更姓名。养子女既可随养父母的姓,也可保留原姓。未经认领、准正的非婚生子女,随母姓;非婚生子女在认领、准正后,由生父母决定其姓名。四是姓名权的保护范围。基于社会生活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凡取得姓名地位的网名、艺名和笔名受法律保护。死者的姓名被侵犯时,死者的近亲属可予以法律救济。侵权者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五是姓名的登记管理。姓名以公安机关登记确认的为准。变更姓名仍须经公安机关的登记确认。

注释:

[1]马原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89页。

[2]马原主编:《民事审判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3]杨立新:《人格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页。

[4]依据徐国栋先生对“人身关系”的考查,“身份是人相较于其他人被置放的有利的或不利的状态”,“人格是以陌生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某个市民社会的主体资格”。引自徐国栋:《民法典与民法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第51页。

[5]纳日碧力戈:《姓名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6]徐一青、张鹤仙:《姓名趣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2-83页。

[7]纳日碧力戈:《姓名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8]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57条、第60-61条、第264条、第330条、第333-334条、第357条、第363

条。

[9]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费安玲等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条、第143条、第156条、第237条、第262条、第299条。

[11]薛军译:《埃塞俄比亚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3至46条。

[12]孙建江译:《魁北克民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4条。

[13]孙建江等著:《自然人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14]《魁北克民法典》第51条规定:“子女的姓和名是经由其母亲或父亲选择的”。第52条则规定:“在双方未就子女姓的选择达成一致时,由民事登记官享有最终决定权。”我国澳门地区的《澳门民法典》第1730条规定:“父母有权为未成年子女选择姓名,双方未就子女之姓名达成协议时,法官须作出符合子女利益的裁判”。

[15]《意大利民法典》第143条附加条(妻子的姓氏)规定:妻子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加上丈夫的姓氏,并且在孀居期间保留该姓氏直到再婚为止;《瑞士民法典》第160条(姓氏、婚姻的一般效力)规定:夫的姓氏为配偶双方的姓氏。

第7篇:名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文明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的建设事业也蒸蒸日上。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地组织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使施工现场具有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施工秩序。但是,在文明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文明施工的问题表现

(1)管理制度不健全,违反有关章程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广泛存在着安全不文明施工等际情况,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力度不够;另外,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下,管理人员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 建筑法》、《 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违反有关的安全施工规程,没有及时落实规章制度或者忽视了规章制度的存在。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文明施工讲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的检查不到位,造成生产安全隐患及安全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人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的许多安全管理工作是被动开展的,活动记录随便编写,挂接地线不验电,线路上的施工作业不挂封闭接地线,施工人员对施工作业不戴安全帽、登高作业不正确使用安全带等违章行为。因此,最根本的就是应当抓好提高安全意识主要环节,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每一名员工真正把“安全为天”的思想牢记在心,真正意识到“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民生”,让每一名员工从执行制度开始,接受安全的培训教育,形成行为规范,做到可以在现场施工中及时预见隐患,消除隐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监督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失察

我国的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对安全监督力度不够,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理生产职责,对发现的隐患,未能及时消除及更正,最终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4)建筑施工企业对文明施工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 标准等建筑文明施工安全文件未及时传达和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只停处于口头上讲解,应付检查走过场,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

二、文明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文明安全施工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认真执行“谁施工,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原则;进场工人实行三级教育,建立安全管理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在施工前逐级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加强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施工现场严格使用“安全三宝”,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主要出入口,人行通道,车行通道搭设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架。在针对文明施工的问题上,可建立以下制度措施来预防并执行安全文明施工。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部负责施工过程安全措施的实施与管理,确立本工程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工程安全总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是现场的安全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安全员负责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施工员是现场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负责人,在生产中指导工人班组对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不得违章指挥。

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班组兼职安全员对生产操作面进行班前、班后检查,查出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严禁在有隐患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2)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专职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进入工地的所有员工进行书面的入场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要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接受教育人员要有签字记录。

(3)实行安全设施验收制度,安全设施按照工程技术安全措施配备,为了保证数量、质量、位置、性能都符合原措施规定的要求,必须经公司生产安全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对下列项目实行验收挂牌制度:施工防护外架;塔式起重机、搅拌机;“四口”、“五临边”防护;施工中为作业安全、机电安全、防火需要等专门配置的其它各种设施。

(4)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每月一次的全面安全检查,由公司生产安全部组织实施,对整个工地从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各个方面检查。安全员和施工员每周进行一次例行检查,检查结果在班组会议上进行讲评;整个施工现场完全封闭,只留对外的材料运输及人员出入口。非上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杜绝非工人员穿行于生产区发生安全事故。

(5)明确本工程安全事故防范重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并作显著的警示标记。

最后,推进文明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少数施工企业的重视参与尚不能形成气候。只有政府在立法、在加强实施上做足功夫,才能保障这项工作得以强有力地实施。主管政府部门应及早制订出可操作性以至强制性的文明施工实施纲要。同时,政府监督部门严格进行监督,并对不遵守文明施工的企业给予当的惩处。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筑安全,2005,01

[2]唐春凯,《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建筑安全,2005,07

第8篇:名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

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文献情报学:研究有关情报信息的生产、搜集、整理、存贮、检索、报导、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

研究

1引言

科学技术正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知识的创造和积累都在加速发展,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播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新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也在不断加快。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新时代的经济特征——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新的经济和信息环境对文献情报学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信息作为现代社会三大支柱(能源、材料和信息)之一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传播和利用已成为社会经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工作倍受重视,信息服务业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变革了文献情报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加工、传递的效率,为文献情报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也给文献情报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正在不断变化,文献情报工作的手段需要寻求新的技术支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深入,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需要创新,信息专业人才还未能满足文献情报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等等。因此,开展关于在知识经济和新信息环境下文献情报学发展的研究,便成为一项十分重要且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拟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出发,分析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进而探讨文献情报学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使命。

2知识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自本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这种积累以加速度的形式迅猛发展,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的阐释,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1〕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前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机会,导致知识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增长对于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大,“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古老的真理在今天也就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知识信息已经发展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本。一方面,这些知识资本同传统的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属性,即它是带来未来经济收益和其他收益的源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特殊资本,即它是唯一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的,并且是不断增值的,可以为全世界所共享的资本。知识正在逐步取代资本和权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据统计,世界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以知识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美国连续近90个月奇迹般的低失业、低通胀、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是约5000家软件公司的巨大贡献。这些都表明知识以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后所实现出来的巨大作用。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人类在20世纪后期,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这些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全面产业化为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有关专家认为,知识经济将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据统计,1982年世界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通信产业的产值为2370亿美元,1988年为4700亿美元,到2000年将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因此,把握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前提。知识经济一般来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新的更高劳动生产率将不在于简单的资本增加和劳动力的量的投入,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运用。整个社会生产将围绕信息流来组织实施。据经合组织在一份报告中估计,在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现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在制造业产值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25%,比20年前增长了近1倍。据专家预言,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技术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可能由本世纪初的5%至20%提高到90%。〔2〕因此,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效率以及所获知识的质量将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因素之一。

第二,劳动资料的信息属性将在生产中占居主导地位,生产过程的技术基础和工作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主要活动将逐步变成以对知识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为主的工作。

第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使生产组织的管理机构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使组织中的成员对决策过程的广泛参与成为必要和可能。生产管理将进一步科学化。

第四,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遍布全球的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使得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管理、市场、劳动、技术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明显。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促进着生产力的国际化,使得那些在知识创造、采集加工、传输和应用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将不再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也不再主要依赖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而更多地依赖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的能力。

第五,知识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知识创新和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提供了大量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特别是支配着大众文化的大众传媒,而且通过其特有的形式改变人们看待自身以及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方式,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

3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创新与整合

由于知识经济依赖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因而知识创新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创新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重要的问题在于:知识创新如何带动经济的发展,即怎样将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里的关键在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结和整合,即缩短从知识创造到应用的周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知识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创新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例如,晶体管从发明到商业化的过程用了将近10年左右的时间,集成电路用了8年,第一代微处理器用了5年,64K芯片用了3年,256K芯片用了2年,而目前广泛应用的0.6微米芯片和即将大量生产的0.35微米芯片所用的时间则更短。

只有当知识创新的成果最终落实到生产领域,实现产品更新的时候,才能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例如,微电子技术科学的创新带来了微处理器的更新,导致新一代计算机的生产。这种新的产品启动了新的市场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生产新产品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形成生产基地,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以北大方正集团为例,他们把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上的创新转化为一种先进的汉字排版系统,这种产品刺激了市场需求,实现了广泛的商业化,占据了国外80%以上的中文报业市场,导致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报纸印刷业革命。〔3〕可见,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是通过“知识创新产品市场基地产业”这一链条来带动经济发展的。这里关键就在于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应用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结和整合。其中知识的创造是基础,加工和传播是条件,而知识的应用是关键。

4从文献情报学的对象和任务看文献情报学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使命

文献情报学是随着知识文献的巨大增长和积累与人们对知识信息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研究情报的构成和基本特性,以及研究情报信息的生产、组织、传递、开发和利用的规律性的科学学科。具体地说,文献情报学就是研究有关情报信息的生产、搜集、整理、存贮、检索、报导、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4〕它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解决情报知识的积累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知识和信息,使之有序化,成为人们便于利用的形式,以向用户提供所需的知识和信息。鉴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那么专门以情报信息的生产、搜集、组织、传递、开发和利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文献情报学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献情报系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支柱之一。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它是由知识创新系统来完成的,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信息服务体系被列为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报信息基础设施也被看成是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之一。〔5〕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知识创新有赖于对现有知识的充分吸收和利用,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决定的。而以知识信息的搜集、组织、传播和提供为己任的文献情报系统无疑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近代以来知识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文献的指数增长,更使人们获取和消化知识的能力达到饱合。文献情报服务工作使人们从繁重的查找文献资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广大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科研质量与工作效率,达到又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目的。而文献情报机构的情报研究工作不但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而且对于科学工作者了解科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跟踪科学前沿有重要参考作用。

第二、文献情报系统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如台湾学者顾敏教授把“传播讯息和推广知识”看成是文献情报机构的基本经营活动。〔6〕事实上,由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增加,从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缩短以及新技术、新产品过时速度的加快,使得知识的老化周期加速,只靠在学校学习的“一次教育”已经不够,“终身教育”、“学习社会”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文献情报机构作为国家的情报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人们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和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人甚至预言,“21世纪学校形式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以图书馆来代替,……因为图书馆的形式也在变化,教育的方法和方式与图书情报的发展形式可能会走到一条路上去。”〔7〕此外,文献情报机构对用户的各种信息教育则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授活动,而且对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更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文献情报工作是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知识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赖于文献情报工作的媒介作用。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首先要进入文献情报系统,在经过文献情报系统的组织和处理后再交流传播出去,进入广阔的社会生产领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当然,文献情报工作作为促进知识成果向社会转化的重要因素,不仅在于知识成果是以文献情报工作为媒介被推广应用的,而更为重要的是文献情报系统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活动激活知识成果,加速知识成果向经济生产领域的转移和渗透,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效果,极大地推动经济建设的步伐。

可见,文献情报系统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不仅对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把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地联结起来。这种各个环节上的联结与整合作用,也是知识经济对文献情报系统功能、作用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献情报系统在知识经济中担负着极为重大的使命。文献情报学的研究成果和文献情报工作的实践将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尽管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水平与知识经济的标准尚有一定的距离,但鉴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知识经济的浪潮必然会对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予以重大的冲击。面对世界知识经济的冲击,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寻求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发挥文献情报学研究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为此,笔者认为文献情报学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在宏观层次上,文献情报学应以广阔的视野面向国家整体文献情报事业,为增强文献情报服务能力,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文献情报业的发展,建立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当前,要加强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研究,优化文献情报系统的运行机制,使知识的生产部门与应用部门更好地联结起来,促进知识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第二,在微观层次上,要不断寻求新方法和手段,为改善文献情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是围绕信息流来实施的,知识的获取方式与效率以及所获知识的质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对知识组织和控制的研究,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的研究。事实上,知识获取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知识组织的方法和水平。

第三,在实践层次上,文献情报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经济,面向社会,改善服务方式;要重视信息资源开发的研究,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为各类决策提供服务的情报调研与信息咨询的研究。情报调研和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科技向经济的有效转移。发展知识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方面需要壮大研究开发队伍,充分组织社会资源投入研究开发活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则需要引导和帮助科研机构、企业科学正确选择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具体方向,使之与国家发展目标、市场需求、自身优势相一致,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集中有限资源重点突破。我国大多数科技产业经过一段快速成长期后速度明显减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向不明,多头出击,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文献情报机构依托稳定可靠的信息渠道,通过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市场调查,无疑能为科研机构和企业“选择方向”助一臂之力,进一步降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微观运行中的盲目性,大大提高科技向经济转移的有效性,并在新产品的市场营销策划、合作对象选择、完善经营管理等环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加速高技术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当前知识经济理论研究有待深化的若干问题>>.朱厚泽.未来与发展,1998(5):16~17

2.<<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顾玉清.光明日报,1998-03-05(3)

3.<<从北大方正谈技术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王选.科技导报,1998(7):3~4

4.<<情报学概论(修订版)>>.严怡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42~43

5.<<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与我国现代化>>.何传启,张凤.中国科技论坛,1998(6):8

第9篇:名师论文范文

城市是人类的智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留于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然而,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病也在爆发,交通瘫痪、城市内涝、环境污染等等,让城市生活“灰头土脸”,让城市发展陷入困境。因此,城市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才能让城市生命更加健康充满活力。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绿色可持续。绿色是发展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然而当前,城镇化过程中,一味追求高速度、大规模,忽视人居环境建设。当我们身处蚊蝇滋生、臭气熏天的垃圾包围圈里,当我们吸着气味刺鼻、损害健康的空气时,幸福感从何谈起?获得感从何谈起?文明城市从何谈起?城市要想充满活力首先有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当前全国各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为绿色生活指明道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了力量。城市管理者应进一步思考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底色。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开放促交流。城市的发展水平,发展活力与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迅猛发展,领先全国,归结原因在于持续几十年的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带来了与国际市场的大交流、大融合、大交易。同时,也有部分城市开放程度低,与外界交流不畅,限制了发展的脚步,甚至发展停滞、倒退。因此。城市发展要推进开放、交流,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