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信息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变革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企事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原始凭证,按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主要体现出业务发生的时期、摘要、金额和涉及的会计科目等。然后登记会计账簿,根据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的通用记账凭证(或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末结账后,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并对外报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首先归集到某一具体的会计科目,然后按科目汇总,最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
二、构建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
1982年密切根州大学会计系教授W.E.McCarthy在其发表于TheAccountingReview的著名论文TheREAAccountingModel:AGeneralizedFrameworkforAccountingSystemsinaSharedDataEnvironment中首先提出了REA会计模式,其主要思想是对企业的重要资源(Resources)、事件(Events)、参与者(Agents)及相互关系建模,把企业一切经营事件相关的内容,按其原本的实际语义(原子方式)而不是人为加工为借贷分录的形式输入数据库中集中存储。资源是能为会计主体带来经济价值,而且可以辨认并为会计主体所控制的企业资产都属于资源。事件是指包括所有能从某方面直接影响会计主体资源的经济活动,不但包括能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交易事项,还包括其他传统会计不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经营活动或事项,如市场调研活动等能对管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活动。参与者是参与事件的单位、部门或个人,会计主体收集与他们相关的数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计划、控制得评价其基本活动。参与者包括组织内部参与者如销售员、采购员、职工等和外部参与者如股东、银行、客户和供应商等。
由于所有这些相关会计主体的决策有用的数据都以原子方式存储了,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事件驱动的用户视图就可以提供各种管理和决策所需的信息,即各种管理报表和会计报告。用户还可以从原始数据即时汇总出自己特定决策所临时需要的各种个性化信息。
(一)构建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视图驱动的,即所需输出的报表视图决定了系统如何采集、存储和处理经济数据,它仅支持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而不可能跨越几个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提供整体视图,因而使各能部门提供的信息成为信息孤岛。采用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描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在执行业务活动的同时,将业务数据以原子方式输入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企业共享的综合业务数据仓库。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数据仓库的建立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据共享,从而彻底消除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
(二)构建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关键词:会计信息;现状;课程
一、课程性质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与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联系密切,其先导课程既包括计算机基础方面的课程,又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应在理解和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概念和方法之后,再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培养适应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懂得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务的实用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系统地学习,首先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充分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在学生获得会计软件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之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增强学生用现代计算机工具处理经济业务的意识。
三、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1)企业会计事项数据库。
以事项会计理论为基础建立,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所有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都以原始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该数据库中,以便根据不同决策的需要生成不同的信息。企业会计事项数据库是建立多维数据仓库的基础,为会计信息的多维计量提供了依据。
(2)元数据库。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描述数据的结构、内容和索引,元数据库就是元数据的集合,用于管理所有与数据仓库相关的模型、视图和操作策略,是有效管理数据仓库的首要前提。
(3)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
该库是集成的、面向主题的、稳定的数据库集合,具有决策支持功能,存储了经形式化后的传统会计方法和规则,应用数据挖掘与OLAP联机分析技术可从中挖掘新信息,进行多维分析,不同信息使用者根据决策需要,通过面向用户的前端分析工具,如报表查询工具、趋势预测、统计分析工具,与数据仓库系统进行交互,完成决策分析。
(4)数据处理系统。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最大缺陷就是复制手工会计过程,不能提供决策信息,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对会计事项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原始数据以及外部数据信息加以整理、过滤,并根据不同的决策需要进行数据的分类处理。
四、课程建设
结合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不断改进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课件,在教学内容上应吸取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一些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立本课程的习题库、资料库、论文库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数据库,针对这些数据库研制开发灵活、方便的维护与查询功能(包括Web查询功能)。将各数据库的查询功能与课堂教学课件和实验教学课件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网上实现自学、自测和自检,利用多种媒体和多种教学途径整合后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课程的具体建设目标和步骤如下。
(1)与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改进课程的课堂教学课件,在教学内容上将吸取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包括一些新观点、新思想和新成果等。
(2)建立本学科的习题库、资料库、论文库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数据库,并针对这些数据库开发灵活、方便的维护与网上查询软件。
本课程融课堂教学、实验演示教学、上机辅导教学为一体,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教与学的同步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避免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本课程将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下。
1、教学演示课件
教学演示课件与教材完全配套,以系统管理、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四个子系统为核心,与报表管理子系统相互衔接,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备实验演示体系。不仅能供学生学习操作,而且还能供学生学习系统设计和实际编程,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系统设计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2、多媒体教学
将教材的内容制作成电子教案,再加上教学辅助课件配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多方面刺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标,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3、新颖有趣的上机实验
在上机实验教学中,根据不同时期的计算机软件发展水平,选择最流行、最先进的商品化通用财务软件,目前,采用用友管理软件。在上机实验教学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侧重于主流财务软件的应用,使课堂教学与上机实验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真正成为相辅相成的有机课程体系。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对于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编程是不可取的,其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都帮助不大。(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软件 网络会计
一、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2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1996年由财政部实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明确提出“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计电算话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要下大力量抓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体现了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到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国企、事业单位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了手工记账,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就国内的软件市场看来,本土的品牌具有一定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一些国际会计软件商的登陆抢滩,使得会计软件市场面临转型与调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
1.会计信息系统的综合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而会计是从价值方面综合反映和监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供、产、销各项经营业务的好坏,人、财、物的各项消耗的节约与浪费都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要管好财务、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不仅需要财务数据,而且还必须有产、供、销、劳资、物资、设备等多方面的经济业务信息,现有的会计软件在如何更好的综合处理企业业务上程度还不够,一些企业的业务流程有着自身特点,根据不同企业综合程度的不同,有分别对待的处理会计信息,这是一大挑战。
2.会计软件的缺陷
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牌众多,但功能却大同小异,大多数基本上包括账务、往来帐、存货、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报表等一些模块,主要供能是核算,同时会计软件的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比较低。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投资集中、便于交流、设计周到、售后服务较易管理,但我国近几年的会计软件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大、系统定义抽象、系统体积较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各子系统之间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且共享性不足,保密性较差等都构成了一系列的不足。
3.信息安全问题
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将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对会计信息安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因此,会计信息的安全是指会计信息具有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的状态,它来自于会计数据的完整和会计数据的安全。 根据国家计算机安全规范,计算机的安全大致包括三类:(1)实体安全,包括机房、线路、主机等;(2)网络与信息安全,包括网络的畅通、准确以及网上信息的安全;(3)应用安全,包括程序开发运行、数据库等的安全。
三、趋势展望
1.新信息技术的影响——从数据库到数据仓库
企业会计数据信息主要存储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随着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海量的大型数据库将成为必然的趋势。与小型数据库相比,大型数据库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支持数据仓库应用所需的海量数据快速查询的能力。大型数据库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考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二是大型数据库支持网络功能。
2.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融入erp管理
erp是指证和企业内部资源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使企业业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从而减少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方面的管理系统。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结的供应链,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以确立全面竞争优势。
会计软件的发展必须融入到企业erp的宏观布局之中。会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是未来方向,不仅核算企业日常经济活动,更重要的事迹和各种可能的资源进行财务分析和经营决策预测,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帮助,通过智能化,高度模拟财会专家的推理过程,得出可能的最优解。专家智能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学功能,并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功能日趋强大,为更好的与整个企业erp系统地结合提供了条件。
3.会计软件功能细分与统一接口标准的结合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多元性和渐进性,会计软件也必须适应其发展。会计信息输入方式和输出方式的变化、会计期间灵活多变、处理信息方法的多元化,使得会计软件将进一步细分和模块化,根据不同行业会计的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用户模块设置上可以更灵活,软件公司将自身影响对软件独立性降到最低,更大程度上的切合应用企业的需求,针对不同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政府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引导,不断规范市场,针对当下存在的会计软件标准不统
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低档重复开发等问题,都反映了要适应新情况的需要,必须制定规范的统一接口标准,也便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同时也会对审计电算化带来深远影响。
4.网络经济关联的深化——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其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的以电子形式直接的存储与计算机网络之中,网络环境为会计星系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对企业各种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报表、报账、查帐、审计等远程业务的处理,实现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网络会计适应计算机化企业的快速变化,能对企业的环境、竞争、顾客需求和物资供应做出及时反映、虚拟运作、实时核算,实现与其他企业的核算信息连接。
参考文献:
[1]李文刚.论我国会计软件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06.
[2]宰华东.刍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完善.2005.
[3]程克群.网络会计模式研究.2004.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涵
会计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等手段,解决受托责任和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一个系统。[1]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会计的管理活动逐渐信息化,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将企业财会的日常管理活动实现单纯的用人脑记忆转向先进的信息系统记录,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清晰。
会计信息系统是各单位重要的经济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的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计算机是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的工具,企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公司日常的收支状况进行收集、记录,并进一步完成对企业会计活动的分析研究,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会计信息系统的引入与发展,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单纯的收藏、记录会计信息的功能,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先进的财务软件,企业经营的成本计算、财务分析、绩效管理活动都能够更加清楚的显示出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经济技术的逐步发展也使会计的管理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会计管理活动不能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会计的信息化管理也日益成熟。
会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全面性的活动,在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论是企业的基础管理还是专业的财务管理,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企事业单位会计越来越专业化的同时,我国的会计协会也随之产生,会计协会规范了企业的会计管理活动,同时也给会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日常管理离不开基础的会计管理活动,在会计信息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会计的基础管理。在优化业务方面,还要抓好执行力建设、全面风险体系建设、科技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着力提升基础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2]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管理活动的影响
(一)使传统的会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产品、技术的更新逐步加快,投资活动、经济资产的流动都可以在短时期内快速完成,企业的财务资产更新、变化速度迅速,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复杂。
第一,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会计的交易、记录活动都由人工完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财务人员还要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收集相关的交易凭证,并做好风险评估与财务状况分析。第二,传统的会计管理,财会人员只需根据公司的销售业绩做好初级的经济状况报告,会计的信息系统的应用,使财务管理人员要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对原始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做好长期的会计事务规划。第三,传统的会计活动,每名会计人员的都有其特定的岗位职责,每人只需负责自己的分内事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的管理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会计人员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在安排好日常事务的同时还要学会与各不同职能部门的同事做好相关工作的交流、沟通。
由此可见,传统的会计管理活动,会计师只需利用人脑完成会计的专业工作,在工作岗位中各尽其职。随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每个会计师在做好专业的会计事务外,还需学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做好企业的风险评估与未来的财务规划。此外,熟悉整个部门与公司的整体业务,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也是必要的。工作的深度与质量都要有所提高,为传统会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对原始数据的校对工作有所影响
过去的会计活动,会计的数据、凭证都有会计人员做手工校对,会计人员对纸质的数据更加敏感,在会计数据记录、校对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错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会计的记录、校对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数据处理都由计算机操作完成,计算机能够快速完成想要的数据计算,但也给数据录入、核对工作带来了不便,会计人员不易发现数据错误,只有不断提高注意力和自身的敏感性才能更好的完成数据的录入、计算。
传统的财会管理,各种数据表格都以纸质的形式呈现,在开展业务前,财会人员要核对纸张上呈现的各种数字、符号。信息技术的推广,给这些习惯核对纸质材料的老员工带来挑战,各种核算工作由计算机代为进行,数据保存也不再由传统的纸质文件呈现,不熟悉使用计算机的老员工要逐步学习适应新的办公模式,削弱了会计人员的计算职能。
(三)对会计资料的安全性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会计的信息系统管理需要使用计算机来保存各种资料、数据,与以往的手工处理保存方式相比,这种利用计算机保存的方式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除会计师本人外,任何人都可以打开电脑查看相关的数据,及时有密码设置,也很容易被精通计算机的人员破译。此外,即使不接触保存资料的计算机,网络的黑客人员也能远程操控、黑客入侵盗取相关的数据,造成数据修改、资料丢失。各种网络病毒的出现,也容易给计算机的操作带来影响,一不小心就会将病毒带入到会计的管理系统中。
(四)易导致会计系统修改数据的作弊现象
计算机在会计行业中应用广泛,也使得各种修改数据、造假的作弊现象出现。精通计算机技术的黑客分子受贪污犯罪分子的指使,能够不留痕迹的修改各种数据,很难被工作人员发现。不法分子修改盗取数据资料后,即使被会计人员发现,也很难追踪到相关的嫌疑人,丢失的资料不易找回。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保存管理的办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的信息系统数据的修改、流失现象更易出现。
四、提高会计管理活动的措施
(一)创建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活动的有利环境
构建有利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外部环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同时还要注重规范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管理。构建可以正确推动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文化,储备足够全面的会计管理人才,为会计活动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后台保障,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活动提供有力支持这些都是必要的。[3]
(二)提高计算机操作技术,保障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会计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规范计算机的操作,不允许非工作人员接触工作电脑。在日常使用完计算机后,注重资料、信息的保存,确保及时退出计财务操作系统。此外,要格外注意原始数据的核对工作,在每次更新数据时都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仔细核对,避免出现记录错误。
(三)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操作,避免出现数据更改的作弊行为
为了保证计算机使用的安全,企业可以采取在财务软件中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或在网络服务器硬件上安装防毒芯片等措施来提升计算机防病毒的能力。[4]在杀毒软件安装完成后,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升级,并及时阻止外来的病毒软件。此外,要妥善保管会计系统的相关资料文件,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定期对保存的数据进行核查,防止出现更改数据的作弊行为。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与会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关学科应用侧重的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对课程设置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培养出不同的专业人才。因此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方案。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以处理会计工作为主要目标,熟练掌握账务处理技能,实现会计核算与管理功能计算机化;更深一个层次,是在能够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工作的基础上,理解和规划会计工作,应用工具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这两个层次的目标对于学生的背景知识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层次目标对于学生的背景知识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学相关知识;而后一层次目标对于学生的背景知识要求更高,不但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更高的计算机知识也是必需的,除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要具备,还需要掌握相关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等中级计算机水平的知识。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一般都只设置了会计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没有大范围的组织学习中级计算机知识。因此,第一层次的目标对于培养广大财会本科学生而言会更容易实现,而更深层次的目标实现起来就要困难得多。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会计信息系统在课程内容上,包括其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系统处理原理、系统功能划分以及系统的使用等多个方面。系统的产生与发展除了需要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了解在国内的发展情况。系统处理原理部分要结合手工会计,方便学生理解,根据业务情况分析数据情况,从而在理论上掌握系统的处理原理。系统的功能划分部分,结合实际经济业务特征,按照账务处理与总账子系统、销售与收款核算与管理、采购与应付核算与管理、存货核算与管理、其他业务核算与管理(包括人力资源业务与固定资产业务等)和报表业务分别进行详细的解析。系统的使用部分可以先分别介绍各子系统的使用,再将各子系统与总账系统联合使用方法以及报表编制方法一并呈现。在教学方法上,会计信息系统更适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光有理论没有实践,那是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不会用系统做账,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而光有实践没有理论,学生无法理解系统的原理,业务情况一旦发生变化可能就不会应对,系统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发挥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利用课堂教学,系统地将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再利用实验教学模拟实际的经济活动来实战,从而保证学生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掌握应用技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会计信息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自开设以来,反响巨大,给学生和社会都带来了诸多益处,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社会储备了大量专业人才,保障了经济社会的财会人才需求,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尽管会计信息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教材针对性不足,两极化严重
目前可供选择的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因受到培养目标的影响,呈现两极化。其一,侧重于实践,结合案例从系统的安装到使用,各子系统的具体操作均面面俱到,手把手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进行账务处理;而理论知识匮乏,只教授如何操作却不明确各项操作是为何,前后操作有何关联。其二,侧重于理论,从系统的规划、分析到设计开发,各过程的原理与实现,各子系统的结构分析与细节处理均清晰明确,而系统的使用却简单带过,或者仅在最后附注个别案例资料以供参考使用。如此两极化使得若要折中实现理论结合实践,在教材选择上存在困难,理论与实践不可兼得,使课程设置陷入困境。
(二)实验条件限制,课程效果不如预期
教学过程中,为达到课程效果实践的部分须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训练。学校为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因为目前通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以商品化为主。但是,由于经费的限制,实验室不可能像企业那样以最新最高端的设备应用最先进的系统,以供学生实践。在实验条件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限制。比如,实验过程中一般不会配备打印机、装订机等辅助设备,而这些设备在实践过程中打印相关凭证并装订账簿是必须要的,这对学生理解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做账的过程会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室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一般都安装有杀毒软件和系统还原卡,而杀毒软件在试验过程中经常会误删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插件,导致系统使用时遇到障碍;还会在关机或断电情况下损失所有账套数据资料,使得学生必须定时输出数据至移动磁盘以保证能够连续实验,否则将会丢失所有资料,前功尽弃。在课程操作考核上,对于上机实验的考核缺乏软件支持,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指出,有些问题反应到数据上时已为时已晚不能补救。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巩固相关知识。另外,系统的更新也会受到经费的影响而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实验环境滞后于社会经济环境,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存在毕业便已淘汰的风险。
(三)与其他学科结合不足,不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经济业务的发生会涉及到多种处理,不光涉及会计处理,还涉及税务和管理的处理。课程在使用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中,没有与报税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也没有与手工会计结合起来。报税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手工会计均以单独的课程设置并教授,它们之间仅以理论指导为联系,缺乏实践操作,不利于培养综合性的人才。
四、改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可能措施
针对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以下相应改进的措施。
(一)根据教学内容自行编制教材
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自行组合理论与实践部分,对于两极化的教材各取其所需的精华,理论部分详略安排得当,再结合案例加入实践部分的知识,自行编制适合的教材,以解决目前教材选择的困境。当然,这样对于任课老师而言,会加大其工作量。如此量体裁衣,才能使得教材与课程配合完好,不至于课堂上的内容与教材风马牛不相及,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二)适度增加投入,保障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的保障需要经费投入的支持,而学校这样收入匮乏的单位不可能像企业那样有充足的经费,可以考虑增加有限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实验环境。增加少量辅助设备以供学生共用,比如购置几台打印机和装订机,这样既不会造成经费支出过多,也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实践过程;同时可以让学生自行配备移动磁盘保障数据安全,克服实验环境的困难;尽可能与系统开发商协调,增加系统控制环节,保障学生实践过程全监督;还可在经济承受范围内适度及时更新系统,使实验运行环境能够赶上社会的发展,不至于使学生还没掌握便已落后。
(三)多学科结合,渗透教学
大数据给企业带来了海量的、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存储、分析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困难与挑战。管理会计从20世纪诞生以来,其理论、技术和实践在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工具也日益丰富和专业化,其研究大多倾向于单个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较少;实践中多样化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只强调自身的应用而缺乏系统性,鲜有企业建立较为完备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鉴于此,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战略的视角,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来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有效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不仅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当前状况,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以战略为导向,利用平衡记分卡将企业战略、业务流程、财务紧密结合起来,让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管理等管理会计职能充分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所提供的数据量、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方式正好满足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需要,使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利用准确、全面的企业整体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有效提升管理会计的预测力、决策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建立在云平台上的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历经二十几年的丰富与完善,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的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方面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其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①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②经营预算。主要是对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它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图
(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系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此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项目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1)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2)经营预算。主要是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动因、作业、资源及财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基础,分配资源并编制经营预算。(3)财务预算,根据战略预算与经营预算有关数据进行编制。在分级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下,建立分级预算控制体系,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系统,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将预算执行情况真实、完整的记录录入到预算管理系统,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定期对执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2.成本管理子系统。在分级平衡记分卡体系下,企业成本战略转换为具体的成本指标和行动计划,提供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框架,并有效融合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构建一种向上与企业成本战略相适应、向下深入到价值链各个作业过程的成本管理系统。首先,在成本管理核心框架指导下,利用价值链分析和作业成本法核算预期成本,通过流程重构、技术改造等方式确定当前最优价值链,然后采用目标成本法的原理确定目标成本,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成本定位的目标成本体系,主要包括新产品目标成本体系、原产品成本体系和按作业流程分解的责任成本体系。其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以作业成本核算为基础,按照目标成本计划来控制作业成本,实时监控作业成本数据,超过目标成本计划时系统自动产生预警信息,提交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最后,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分析有效地辨别价值链中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进而确定需要改善的流程和优先顺序,实施价值链的优化,并以此修正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持续改进,使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系统。3.业绩评价子系统。以财务层面融入经济增加值(EVA)的平衡计分卡框架为主体来构建业绩评价子系统,既可以保持企业经营不偏离战略轨道,又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其构建步骤如下:一是根据平衡记分卡框架确认的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预算系统为基础,结合行业标准、历史水平等形成业绩评价标准体系;二是从企业整体、部门、个人角度,根据系统搜集的反映战略执行的有关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自责任中心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定期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业绩进行考核与分析,进而为短期决策、激励以及实施战略反馈与调整提供依据。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用户对各责任中心评价的不同要求,该子系统应提供定义业绩评价报告、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及输出业绩评价报告等功能。
(三)构建企业内部云平台
企业内部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集成平台,在云计算模式下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和数据服务,如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等,具有 “资源共享、快速交付、按需服务”等显著特征。不仅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集成与实时共享,也能满足企业对海量结构化、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数据深度挖掘的分析需求,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运营系统整合的关键。通过企业内部云平台,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NCR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业务运营支持系统进行有效对接,高效、精准地获取管理会计所需的业务信息,并实施反馈控制。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外部云获取市场、经营环境、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外部数据,在全面数据上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决策。此外,企业内部云平台具有动态、稳定和可扩展的特征,无论是在企业云平台新接入系统还是原有系统优化升级,该平台始终发挥稳定器作用,使得整个系统的动态调整平滑而有序,更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全面对接与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结语
关键词:Excel;会计信息系统;系统设计;计算机
在实际企业会计工作中,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优化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以系统信息化方式管理企业会计工作,相较于传统手工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效率,也可以有效促使企业未来的会计信息管理向现代信息化方向发展,发挥积极影响。以下本篇将会对此做具体分析。
一、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
我国当前企业办公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层面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会计工作中,不仅常常会用到Excel软件,也会应用专门的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公务。对此,基于Excel平台,优化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将Excel集成到系统设计中,在系统中可以应用Excel对信息数据的加工、提炼技术,也可以有力支持企业会计信息处理决策,并提升系统管理各种会计信息的决策分析能力,发挥技术应用优势。
(二)效益可行性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中,基于Excel平台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运用Excel表格对会计管理信息数据进行相应的加工、提炼,并且可以挖掘分析出对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有利的会计信息,从而能够为企业制定会计信息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制定更好的会计管理决策,提升应用该系统管理企业会计信息的工作效率。在实际中,可以使用Excel平台中的模拟运算表,对会计信息进行敏感性分析;也可以对企业会计信息数据运用计算公式进行统计,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方式更加简便高效。基于Excel平台优化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升会计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发展效益,发挥积极影响。
二、基于Excel平台会计信息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
(一)优化设计系统架构体系
图2架构体系对于本次设计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基于Excel平台,优化设计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确保实际的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Excel平台下系统的分层架构体系如上图2所示。
(二)设置Excel服务器
基于Excel平台,设计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确保将会计信息数据存储到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之中,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的成熟、强大的管理数据功能,提升系统应用性能。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中,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自主的定义会计信息管理模板,并且能够将模板中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之中,发挥强大的数据保护功能。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之中,Excel平台能够自动提醒待处理任务,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数据查询功能,让系统用户能够通过该系统随时追踪到会计报表单据流转的情况,提升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效益。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构成
会计信息系统包含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以来自企业外部,也可以来自企业内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同时提供给内、外部使用者,没有内、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如下图3所示。图3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由上图可知,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处理,因此可以在后续设计步骤中,优化设计系统数据库。
(四)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文件设计时,为增强系统安全性应采取一些控制技术,如文件被封设置文件存取权限。如某企业凭证库内.DBF数据格式,如下表1所示: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从DBMS所提供的存储结构中选取合适的加以实现(确定存储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存取时间、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维护代价三个方面);2、存取路径的选择和调整;3、优化确定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于Excel表格数据的存放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都会把数据表格中的易变部分以及稳定的数据部分进行分开管理,并且也分开存放系统中经常存取的数据与不常存取的数据);4、确定存储分配。
三、系统设计实现效益分析基于Excel
平台优化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效率,发挥积极应用效益。基于Excel平台优化设计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相较于直接编程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也能够为系统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会计管理交互界面,这样不仅可以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也可以减少开发费用。同时,基于Excel平台开发系统,只需开发者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与Excel软件知识,即便系统开发者不是高级程序员,也不是数据分析员,依然可以开发出企业适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基于Excel开发设计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定期对系统自行维护,维护方法简单,不仅可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系统维护费用,发挥积极经济效益。故此,在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中,随着未来Excel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基于Excel平台设计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也会不断提升,不仅会加强对Excel数据表格的处理功能,也将会不断完善Excel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功能,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率,发挥积极影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Excel平台优化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效率,也可以运用Excel平台技术,使设计的系统更具可用性,使用户更加青睐应用该系统,也可以有效促使企业未来的会计信息管理向现代信息化方向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冯长艳 单位:北京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参考文献:
一、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批专业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才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传统审计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有很强的专业性。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审计知识,而且还要在信息系统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对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来说,往往都具备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但在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尤其是懂得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我国具备信息系统审计资格的人才也很缺乏,虽然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信息系统审计资格,但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市场的要求。所以,在我国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需求方面只能是专业审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合在一起共同来审计,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审计工作。如果不继续扩大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队伍,将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缺乏有效、易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在企业得到了一定的运用。我国现已开发的很多实用软件,它们的功能都很强大,但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而言,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就相差甚远。一方面是由于审计人员不会运用这个软件的功能,又或是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的功能不能满足审计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审计软件本身效用性差,如有些软件的数据分析和执行能力弱,只能实施一些常规的审计程序,这都是审计软件系统程序功能设置所面临的问题。尤其在审计软件销售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尝试利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工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审计软件的销售市场也不容乐观,更不用说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来促进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市场的成熟了。
(三)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执行的准则、规范和法律,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执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具有规范指导的意义。与国外相比,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存在很大的差距,因为国家只颁布了一些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某一方面的准则和规范,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会计信息系统经过一定的发展,就必须把审计的内容、程序、方法、技术以及模式等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才能形成行业的准则,促进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行业的发展。如果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将得不到法律的保证,最终将阻碍审计工作的实施。
二、完善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建议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审计专业人才队伍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形式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会计、审计和计算机各方面的相关知识,但目前我国这种人才还比较缺乏,实施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审计工作。另外,国家应该支持会计、审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考试,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壮大审计专业人才队伍,以实现信息化形势下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提倡并研发相应的审计软件
审计人员除了要对投用后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外,还应提倡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让审计人员参与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如在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可事先在被审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执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其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跟踪追查。这些程序也可以执行一些特设的审计功能。
在系统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要注意调查和考核下列问题:一是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用户核算和管理的要求;二是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法令和财经纪律的要求;三是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以防止或及时发现无意的差错或有意地舞弊;四是系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能否为日后顺利开发审计提供必需的条件;五是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为系统日后安全可靠地运行和系统地开发控制提供保障。审计人员最好还能参与系统的调试、检测和验收,尽可能及时地发现系统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三)建立健全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审计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很多工作不能做到有法可依,只能依靠主观判断和职业判断进行工作。因此,要在会计审计行业内尽快建立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会计审计制度,加快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发展。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一)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审计工作的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内部控制与系统数据文件处理工作。第一,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抽样统计工作。第二,对于一些复杂、大量的工作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第三,利用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内部控制制度等都可以进行可靠性测试。
(二)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由于信息技术的特点,审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化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处理,大大减少了手工处理中因疏忽而造成的错账。假设会计信息审计系统的应用程序出现故障,就会以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会计、审计事项,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会计信息化之前,审计工作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审计标准和准则;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审计线索和审计对象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审计方式和审计标准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必须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基础上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审计准则,以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发展,促进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四、小结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 风险问题 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经济在不断发展,竞争在不断加剧,在全球网络化得环境中,国内为的会计管理软件公司也纷纷推出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即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应用信息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手工采集处理数据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但是传统会计的核算环境和信息载体管理模式安全控制体系均发生了变化,这样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信息系统风险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防范和控制系统风险的措施。
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风险的原因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产生的,互联网网络风险即是会计信息系统风险。除此之外,还与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风险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该系统的特点决定的。
1.系统本身的庞大性。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传统的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和各业务信息系统集成的,这样就会使信息系统由部门级别系统升级到企业级别系统。而传统的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包含很多子系统,再加上各业务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现在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庞大性就不言而喻了。
2.资源管理的集成性。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的各个子系统集成一体并与外部系统(如银行、供应商等)相连接从而使所需要的原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采集和整理。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从根本上促进了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正因为这样参与的人越多,需要处理的信息越广,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就越严峻。
3.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由于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系统,所以它不再是封闭的。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会计信息在不同地域之间传输不再受限制,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远程审计,远程查账等多种处理功能,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筛选出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这样有利于监督和管理,但也容易遭到病毒的攻击和黑客的入侵。
4.人为因素的干预性。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人、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所以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不是人机相互作用的智能系统。因此,人为因素的干扰对系统风险则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会是一个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系统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软件、硬件以及人的作用。所以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存在是必然的。
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风险存在的形式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开放的、处理是分散的、数据是共享的,这些方面较以前的会计信息系统都有很大的飞跃,改变了以往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模式,拓展了运行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风险。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
1.系统故障风险。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可能因为操作失误或者硬件、软件或网络本身出现问题而故障,这样就导致了系统数据丢失甚至是系统瘫痪的风险。但是在互联网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其具有分布广、开放性、远程实时处理的特点,系统的一致性和可控性降低,一旦出现了故障问题影响面很广,数据的一致性很难保障,恢复处理系统的成本更高。
2.人员道德风险。由于互联网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可以通过访问Internet来访问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这样就使认为的风险加剧。不同人员有着不同的需求,其风险可以划分为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和社会道德风险。
总之,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它带给我我们的方便快捷的同时我们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律来控制,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技术来避免,还需要不断提高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手段。
三、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问题,除了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要有完善的基于网络社会的法律环境外,我们还必须根据互联网系统的特点和风险来源的形式,从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方面来重新考虑和设计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系统。
1.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护资产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障经营管理政策的执行而采取的全部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可以分为应用控制和一般控制两大类。不同的应用系统和环境模式,所选用的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是不同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数据库控制。威胁数据库安全主要有系统故障和系统受到非法访问。针对系统故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子模式定义数据库,既是用户需要什么数据就向其开放什么数据;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设定不同权限,即对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改等操作赋予不同权限;数据备份和恢复,建立数据备份文件,除此之外还需建立事务日志文件和检查点文件。系统恢复时,可以根据事务日志文件、检查点文件查询最近业务点使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系统非法访问是系统内部人员的非法访问和外部人员非法访问。例如企业内部人员为了解自己或别人信息情况越权访问数据文件,或者好奇非法访问企业机密文件等行为。企业外部人员非法访问,例如,网络黑客、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出于商业目的获取系统数据的非法访问等等。
(2)系统维护控制。系统维护控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信息系统的修改和日常维护。软件本身功能就能完成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其实现于系统的操作控制中。系统的修改包括,调整代码结构、修改原程序、修改数据结构、系统功能的扩充等等。所以,系统维护也包括了系统开发控制方法。即是严格控制系统的维护方案、软件测试、维护过程。系统内部的功能结构会受到系统修改的影响,对系统的任意修改都会造成其它功能混乱或功能协调不一致,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对系统维护需要严格的审批程序,禁止私自维护系统。此外,营业用机和维护用机也需特别维护,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运行。
2.外部控制体系。此处的外部控制是指对企业外联网以外的系统空间进行控制。对企业外联网意外的环境进行控制也是由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所决定的。其外部控制包括电子商务控制、远程处理控制、周界控制、大众访问控制等。
(1)电子商务控制。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涉及到网上交易的各个方面,虽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畴,但是电子商务活动室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如: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合同承诺生效的时间与地点、电子文件(如电子凭证、电子签字)等。除了要完善法律来保护以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网上交易安全协议,需要有成熟的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需要建立权威安全的论证中心等等。
(2)远程处理控制。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为集团型企业实现远程查帐、远程报表、远程审计,以及对交易事项的远程财务监控创造了条件。建立相应的远程处理控制系统,讲成为企业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需要在线实时处理的内容,如在线审计、电子转账等,都需要在严格的操作规范下进行,以确保处理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验证性。
(3)周界控制。周界控制是通过对安全区域的周界实时控制来保护区域内部系统的安全性,它是一切防外措施的基础。但是目前周界控制还没能引起应用界的重视。从防外的角度来考虑最便捷的作法是对安全区域的周界实时控制,在实时周界控制前首先要定义出明确的周界范围和安全要求。一般来说,周界控制包括建立防火墙、设置外部访问区域、建立周界控制制度等。
周界监控实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技术措施是指通过一定的安全技术产品和软件功能实施对周界的实时监控和情况记录;管理措施是指企业要设置专门的内审小组,负责对系统的周界监控系统的管理,实时检查记录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开展定期的风险评估分析活动来不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大众访问控制。网上大众访问包括电子邮件传递、网上查询等内容。由于网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社会大众的网上行为实际上是无法控制的。因此,除了加强社会法律的作用外,主要是企业要在系统的外部访问区域采取防护性控制措施。包括邮件系统控制和网上信息查询控制。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风险的变化也呈多样性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防范风险,仍将是我们今后所要研究的课题。然而,人才是最根本的保证,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与时俱进,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许永斌.电子商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李荣梅,陈良民.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上海三联书店,2005
[5]张孟,李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探讨,观点,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