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一个人的遭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个人的遭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人的遭遇

第1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1、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木心

2、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要选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当你想要放弃,就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在眺望的远方。

3、可以选择不说真话,但一定不能说假话。不说真话,可以有自己的态度;说假话,则失去了处世的原则。听到颠倒是非的事,不必非得骂回去,只需“呵呵”。看到搬弄是非的人,不必非得去扇耳光,只需从有他的世界消失。冷漠和淡薄,是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最有力的反击。

4、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5、任何安慰都没有自己看透来得奏效,所以不要整天难过了,明明还有好多路要走,好多坑要过,好多关要闯,好多照片要拍,好多文章要写,好多书要读,好多衣服要买,好多价要砍,好多挑战。要面临好多人,要告别好多时光,要细数好多感情,要错过,乖乖闭上眼睛睡个觉,明天还是女汉子一条。

6、对伴侣的失望可以是很健康的。绝望到了一个地步,也许你能因此体会到:自己的幸福快乐是无法仰赖任何人的,这时候你反而能够真正的爱你的伴侣,享受他,而不是需要他。——张德芬

7、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陪伴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使你成为善良的人。——村上春树

8、喜欢就是想吸引对方,哪怕有点可笑;爱就是想保护对方,哪怕有点可悲。

9、曾经以为,浪漫是能够奋不顾身去爱你;后来才知道,浪漫是能够放手给你自由,却默默把你留在心底。

10、你恋爱了,只是你爱的人,有时并不真的存在。他可能只是一堵无辜的白墙,被你狂热的,把你心里最向往的爱情电影,全部在他身上投影一遍。——蔡康永

11、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

12、多少人在异地工作,忍受着孤独寂寞,下雨了没人送伞,开心的事没人可以分享,难过了没人可以倾诉,一个人走完四季,冷暖自知。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度过了一段自己都能感动的日子,就会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踏实一些,你想要的岁月统统会还给你。

13、没有谁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开你的,那些难过无助又一次次忍耐的眼泪你都看不见。就像堤坝下逐渐因侵蚀而拓宽的裂缝,你看见的,只是它崩溃的那个瞬间。

14、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过多的在乎会减少人生的乐趣,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即使生活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你也要找到一个理由让自己笑,因为这就是人生。

15、有时,我们做出的最艰难的抉择,最终成为我们做过的最漂亮的事。

16、口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甜的贼。

17、别因为自己没见识,没拥有过美好的生活,就把别人所描述的最习以为常的生活当成是在。

18、一直相处很好的朋友突然就伤害了你,一直信任的朋友突然就欺骗了你,然后你伤心难过觉得无法理解。()其实有些所谓的朋友本就是两面派,他们习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是你一直被他们用一切你不知道的方式欺骗且还傻傻的以真心对待。真正认识了他们以后,那种感觉就如嘴里被喂了肥皂那样恶心。

第2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一、个人主义是梦的基石

(一)美国梦

美国梦,这个为人们所熟知的词语,是被这个国家的人民深信不疑的,它伴随着这个国家的独立直到今天,在各个领域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英美战争到建国初期的美国梦具有民族性,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属于北美人民的独立,建立一个强大的可以在世界上拥有自己话语权的国家是那个时期全美利坚民族共同的美国梦。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国力的日益强盛,美国梦越来越具有个人性质,到西进运动,它开始成为每个人各自的愿望。这与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主义是分不开的。

(二)个人主义与美国梦的关系

个人主义起源于清教与贵格教,这两派认为无需教会,人可以自己与上帝建立联系从而自我救赎,这种宗教思想不断发展,最终渗透到美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变化为相信靠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奋斗可以获得成功的个人主义,它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美国人性格的一部分。个人主义价值观给美国人以自信和力量,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美国梦的基石。

个人主义是美国梦的理论依据,也是其力量的源泉,美国人依照这样的准则去释放自己的个性,追求自由与幸福。几百年来在个人主义的引领下,许多美国梦堪称奇迹,但是却也有一些阴暗的东西在显现出来,个人主义,在造梦的同时也在毁梦。

二、个人主义的造梦

个人主义带给了美国和这个世界无数美国梦的奇迹。从爱默生引导美国的文艺复兴创造美国文化的繁盛时代,以及同时期的西进运动中丹尼尔 布恩的传奇到基辛格牛仔式独来独往的外交生涯,再到今天的比尔盖茨、乔布斯,个人主义通过它的所包含的几层含义支持人们完成这些壮举:首先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信任,只有自信才会带给人们坚持不懈的动力;第二是,不受拘束的自由而为,人们不受羁绊,按自己所推崇的方式去做事,才能在奋斗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才能更快的实现梦想;其三,告诉人们以自己的利益诉求为目的,利益是一切奋斗的最终归宿,这极大的鼓舞了的积极性,也是个人主义的核心。个人主义凭借着这些理念创造无数的美国梦,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但也正是由于其理论中的弊端,使得个人主义在造梦的同时也在毁梦,给社会带来隐患与危机。

三、个人主义的毁梦

(一)利益毁梦

个人主义主张以利益为最终目的,这以理论存在着软肋,那便是,当人们只注重利益需求而不顾及他人死活的时候,美国梦的实现就成为一种残酷的社会现象:少数人梦想的实现,是以毁灭大多数人的梦想为代价的。这一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就是两级分化加剧,矛盾尖锐,不稳定因素增多重则会导致冲突甚至革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世纪的大工业时期,那是美国的个人主义被引入了达尔文的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们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压榨工人,不关心国家与民族,不顾及社会的进步,这个时期的象征是以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为首的一批大资本家,他们被称作“强盗大王”,他们忘记了上帝,忘记了个人主义中一切好的东西,将一切的目的归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这便是利益本位弊端的暴露。

(二)自由毁梦

自由是基本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它,但是有前提是不危害他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行使,否则自由会使人万劫不复。美国人也许是过分的强调自由了,他们尊重人权,但是个人主义的自由发展到无所顾忌的时候就是毁灭。一些人为了自己泄愤,可以持枪到街上,到校园里向毫无关联的人群扫射,他们满足了自己发泄的自由,夺去了他人的生命和造梦的权利。再比如,美国生活窘迫的黑人,他们通过运动或是音乐得以成名,创造自己的美国梦,但是过分的自由,他们吸毒、斗殴、乱性最终毁灭了自己。由此可见过分的自由,成人之梦也毁人之梦。

个人主义是美国梦的根基,但是不能没有约束,否则它造梦也毁梦,物极必反。

四、延续美国梦的奇迹

美国为了防止个人主义的变质做出了努力,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强调人与社会的融合,反对个人主义的极端化,强调人们不可以只为利益而奋斗,要将社会与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以及不能放任自由主义。有所成效,但仍远远不足。

我以为,美国梦的延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加强法律控制,用法制的手段防止极端现象的出现,与对社会造成危害。

第二,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这样可以缓和由于两级分化而造成的社会矛盾。

第3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关键词]无意识教育 大学生 人格塑造 效能分析

[作者简介]梁炳辉(1981- ),男,河南驻马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工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63-02

人格,指的是人的品性、道德情操、修养境界等。健康的人格是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诸人格要素的优化组合。人格的养成是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包含对自我的探索、发现、肯定和提升,其最终目的不是对某种抽象的原则和规范的接纳,也不是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而是唤醒和弘扬人性中的善性,让其懂得尊重自身的精神价值,成为具有德性的人。在现实中,大学生人格塑造主要通过意识教育来完成。在教育方式上,偏于单向填鸭式的灌输和说教,忽视了大学生非理性因素等品格的培养,同时还遵循“美德袋”式的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度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呈现服从说教的意识减弱,逆向思维增多,自我判断、自我关注、自我评价、自我实现的个体意识增强的人格特质,这些都使得他们迫切需要平等对话、身心自由和安全舒适感,有意识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需求。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意识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具有对话的平等性、人格的感召力、目标的隐蔽性、情感的愉悦性、环境的浸染力、载体的渗透性等特征。相对有意识教育而言,能强化教育的艺术,扩充教育的空间,更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提升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个体提升内省力,塑造出更理想的人格,为大学生人格养成提供了另一条重要途径。

一、无意识教育的内涵

无意识教育作为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相对“有意识教育”而言的。其作为一种无形和潜在的教育力量,不需要意志努力,侧重于利用人们的非理性心理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主要起到感化作用,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各种文化、活动和宣传媒介为载体,在大众传媒的牵引下,让教育者发出的刺激信号来挖掘、调动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激发他们的自省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让受教育者在一种完全自由和愉悦的熏陶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丰富想象力,启发灵感,感受人性的自由,获得自我同一性,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开放、平等、创造和主动参与意识,对受教育者的知识体系和人格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1.无意识教育蕴涵的情感愉悦性帮助大学生获得自由人格。无意识蕴涵的情感愉悦性特征使无意识教育较其他的教育而言更生动形象,更容易打动人心。情感教育在人的接受系统中居于最高层次,愉悦的教育情境是发展人认知能力的动力,当人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情感能获得有效表达,心理能量能得到充分释放。无意识教育能通过形象性、典型性的塑造给主体创造愉快而轻松的教育情境,以此来顺应人情感的特点和需求,不时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激情和心理潜能,让受教育者的情绪体验和想象力变得丰富,非理性因素得到解放,创造性思维变得活跃敏捷,并在一种陶醉、愉悦、亢奋、激动等愉快的情绪中被熏陶,情感中的尊严感和使命感得到空前的洗礼和升华,人格也得到空前的自由。

2.无意识教育倡导的平等性为大学生人格成长创设良好情境。无意识教育倡导的平等性推崇的是一种平等和民主的双主体的存在,能有效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为其人格成长创设愉悦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所谓的平等性是指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之间表现出最直观的关系是脱掉由于监督、禁忌所造成的虚假面具,表达出真实的意见和感受。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的主体彼此都具有精神领悟的能力,交往中更多的是超越知识进行交流与沟通,不断地进行双向理解。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主动、自觉地去接受和认可教师所传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在内心深处激起同样的心理体验和情绪波动,这种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感应所产生的共鸣,在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上能达到奇特的教育效果。

3.无意识教育的潜隐性特征让大学生获得人格的自性化发展。人格发展最终就是自性的实现。如果人格要获得精神和心灵上最大可能的圆润和谐与统一完整,需要自性化的发展。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无教、无意、无形、无声的含而不露的非标签式的潜隐性教育,它不搞形式单一、模式固定、言语直白的教育动员和政治宣扬,也没有开门见山的直述道理和引经据典的劝导,其讲究的是教育的艺术性,将教育的内容、意向、目的进行潜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积极引导,悄悄将教育的意图和内容润入学生的心田,使其获得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自主产生各种各样的精神顿悟,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内化为受教育者强烈的信念和意志,让受教育者获得自我超越的快乐感、高尚感和幸福感,最终让受教育者得以重构自我概念,调节自我认知,发挥自我潜能,激发自我力量,产生一种自觉追求,促使受教育者去实践,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协调与整合,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实现人格的整合和完善,获得自性化的发展。

4.无意识教育的渗透性将大学生人格塑造从时空限制中解放出来。传统的有意识教育通过采取正规的教育形式,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的教育和塑造,受到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无意识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性教育。这种渗透性和多元性特征能突破以教师和教材为主的单一教育场景和讲究固定教育模式的教育方法,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极走向多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能随时随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塑造。这种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更注重在每个教育的环节中加强情景的创建,让受教育者在不露声色的情境中受到无形的影响和暗示,且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和熏陶,达到自我感受、自我顿悟和自我升华的成效,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和谐圆润的人格。

无意识教育中主体人格的感召激发大学生的人格仿效。主体人格的感召就是通过一个个具有高尚人格的生动、具体、形象、感人的典型,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价值取向的启迪教育,用道德范型来满足大学生对真善美的心理需求。大学生在对道德范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心比心,产生感动、赞叹、崇敬、仰慕等一系列积极的情感,在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推动下产生效仿的动机。同时因为道德范型就在大学生的身边,亲切、自然也容易促使大学生产生效仿的动机。这些以真实性为基础的道德范型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影响着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他们的带动下,受教育者的情感得到激发,想象力变得敏捷,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升,创造性思维变得活跃,人自觉自愿地接受和服从教育,主动要求对自我进行提升和充实,并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剖析、自我认识,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达到人格结构的顶端层次,获得健全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龚志宏.论高校德育工作的无意识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2]薛红亮.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隐性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10(2).

[3]张浩.论潜意识或无意识认识[J].东岳论丛,2007(7) .

第4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关键词:公交车;产品风格

1前言

工业的革命推动技术的革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消费结构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信息密集型产品,以达到对高层次的审美情趣需求的满足。经济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社会的传统观念、价值标准、人类物体系的变化。产品由“生产导向“转变到了今天的”消费导向”。人类消费结构从“物系统”向“消费系统”的转变,人们在消费文化中也出现了新的趋势,不仅是消费产品,而且对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消费者开始对产品的关注重点逐渐由产品的功能移向至产品“精神”方面了,产品所传达的语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产品所表达的情感是其中重要的一点。用户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体会和感觉,作为产品设计师而言,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准确地把握和理解用户对产品所寄托的情感,在设计的过程和产品的呈现中体现出这种情感。其中充满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产品设计的意象尺度法

2.1意象尺度法的基本概念

意象尺度(Image Scale)是一种具体的研究和实用性的方法,意象尺度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人体工程学中深层次的心理活动的应用,它主要是基于科学的方法,通过心理测量,计算和分析的方法,是为了减少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知维度,通过一个具象的比例尺图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规律。在产品设计中,意象尺度法的运用结合了心理、情感认知等多种因素。意象尺度图的建立综合了多个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统计学等方法和原理。

2.2产品风格意象认知

产品风格,可分为个人风格、群体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指材料的构成、语法的不同形式,在产品的形式上体现了独特的造型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感受,而造型风格的构成是由产品的物理特征(产品形状、颜色、材质、质地等)和用户的心理意象组成的。风格形象可以从物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来定义:(1)产品风格属于对造型元素物理层次的认知和理解;(2)产品语义是用户对产品解读后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对产品语义表达心理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意象和风格两个部分组成了人们对产品风格意象的认识。其中产品风格的研究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发展,国内外运用语义差异法对产品造型的设计研究广泛运用在各类产品的造型中,目前在数控机床这个领域中已经有较成熟的运用和研究了,而对于客车驾驶台设计的研究还没有具体的研究和完善的案例。

3驾驶台造型意象尺度研究方法

3.1基于人机工程的意象尺度评价研究框架图

由于产品风格各异,因此对于风格意象的研究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如NorikoMori提出了基于形状来研究系统辅助的过程,本文提出了基于意象尺度的驾驶台造型设计研究框架。

该框架结构是以意象尺度与其相应的评价方法为基础,结合公交车驾驶台造型的设计的要求构造的模型。以1957年由奥斯古德等提出的方法(语义差分标准差分)语义差异法为基础,首先寻找可描述试验样本的意象形容词对,同时使用例如“现代-传统”等多组相反意义的形容词对从不同的心理层次和角度来衡量“意象”的模糊概念。根据这个理论基础建立5点或7点心理测量量表,以非常、较、有点、一般(都不是)来表示不同S度的的连续的心理变化量(如非常赞同、较赞同、有点赞同、一般、有点反对、较反对、很反对等),再运用多元分析法来进行解析。

3.2研究流程及方法

在设计产品前期,利用意象实验(图2),研究法,对现有产品进行调研、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帮助设计师在实操过程中高效,有目的性的诠释产品的造型。使产品更能够满足用户的一般需求。

本次研究客车驾驶台的意象尺度实验过程分为三个步骤;(1)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驾驶台造型意象前期调查研究;(2)对驾驶台造型样本和形容词的收集;造型样本和感性形容词对的筛选确定;(3)建立驾驶台造型的感性关联。

德国客车的制造工艺与设计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公交车内部的装饰也是极尽豪华之势,对于人机关系和空间的处理都恰到好处。而国内很多公交车大多都受到工艺限制和控制成本等因素,对人机关系及外部装饰考虑甚少,造型也基本是单一的,给人沉闷、死板的感觉。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的公交车驾驶台造型设计的综合对比、分析,通过意象尺度法以语意差异法来进行对比研究。

4驾驶台造型意象尺度实验研究

4.1实验架构

此步骤主要目的是选出具有概括性的驾驶台造型样本和感性形容词对及挑选具有实际设计与项目操作的经验的30名工业设计师被试者。

过程:准备实验材料,从上述步骤中列出40对感性形容词,以及若干驾驶台样本。再将样本制表打印出来,每位被试者独立在心理7点量表上对样本进行评分。

结果:将30位被试者的计分表逐项进行平均统计,然后用Spss Statistic聚类分析。

实验准备:参考国际上目前公交车驾驶台造型设计,结合国内的驾驶台设计的实际情况,以成都蜀都客车为例。我们选取蜀都客车现有的3款造型的公交车(样本1、样本2、样本3)和8个国外公交车驾驶台为初期研究样本(如图3所示)。本次实验只考虑造型因素,为避免色彩及材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故将样本图片全部处理成灰色。同时从40对形容词对中筛选出1 5对能形容驾驶台造型的词对。如图4。

实验过程:将11个驾驶台的样本以及15对相形容词对制成意象调查问卷,分别请30名产品设计师依次进行心理感受调查。用每一组感性形容词对对11个样本图片进行心理感受对应的七点量表分别打分,量表最左端的形容词语义代表肯定意义,量表最右端的形容词语义代表否定意义。在试验中,30名被试者分别单独完成,并且各自独立计分统计。在测试的中途休息10分钟,尽量控制外界不必要因素对被试者带来的干扰。

实验结果分析:测试结束后,将30位被试者的心理量表打分逐项进行平均统计,然后收集起来用Spss Statistic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聚类分析。在聚类分析中,有三个类别的样本数少于2个,因此本文不做研究。保留的3个样品感性语义描述见表1、表2,从而建立驾驶台的意象分布图。

将收集上来的驾驶台调查问卷的数据录入电脑,利用Spss Statistic软件进行统计,叠加计算相关统计数据。根据表5上数据显示,公共因子高于0.8的有10个变量,占绝大多数,基本反映了各原始变量80%以上信息,只有局部少数的变量丢失,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满意。由此可以从表3可以得出,一个维度可以解释整个驾驶台造型分布的46%的特征,在二维平面上可以解释整个驾驶台造型分布的近70%的特征。从表4的数据可以得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因子有4个,能够解释总方差的82.688%。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数值的特征值分布已经可以基本解释大部分样品意象尺度分布的特征,可以满足我们本次研究的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实验样本的意象尺度分布图,如图5所示:

不难发现,样本造型风格意象图的分布并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从图5的结果来看,沿横向x坐标轴是表示传统风格到现代风格造型的变化,特征变化比较明显,从造型复古到造型时尚,简洁的变化。竖轴Y坐标轴分布规律是上半部分的造型变化不大,无论是形体和曲面都无较大的变化,对比较弱。下半部分的形体造型相对要复杂,变化单一,且无明显差异。

根表3因子累计特征值从可以得出结论,15个形容词对变量在第1个因子“简洁一复杂”和第5个因子“现在一传统”;第11个因子“灵活-呆板”;以及第15个因子“亲切-冷漠”上的载荷的绝对值比较高,意味着样本造型语意与这些因子相关程度较高。因此这4个因子很重要。结合意象尺度图的分布分析,我们可以用“简洁”与“复杂”、“传统”与“现代”、“灵活”与“呆板”、“亲切”与“冷漠”这4对因子来概括整个驾驶台意象尺度分布特点。大多数样本都集中在坐标原点及x轴正方向周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造型简洁,偏现代感的驾驶台造型更容易得到被试者的青睐。这种造型变化的结果是在满足相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的不同造型的同类产品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没有极限的划分。

第5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时时处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有自信才能赢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很难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做不好时,你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做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心动更要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生活不会因为你想做什么而给你报酬,而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才给你报酬。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一个人的幸福是从心态上把握的,而一个人的成功则是在行动中实现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暂时得不到并不会阻碍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剂。

适时放弃才会有收获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地放弃。也许在你殚精竭虑时,你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得到的东西,会在此时有意外的收获。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和外界的因素,会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

盲目的坚持不如理智的放弃。苦苦地挽留夕阳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伤春光的人是蠢人。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会放弃,才有可能获得。

宽容是一种美德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几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使一个人得到尊重;宽容是一种良药,它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宽容就像一盏明灯,能在黑暗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照亮每一个心灵。

学会给心灵松绑

人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激励与抚慰。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心灵快乐无比。

学会给心灵松绑,就是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别把挫折当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都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所以每次都深深打击他取胜的勇气;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输了。

第6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1、刻在记忆里的那个夏天,是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流下的泪水。

2、感情就是这样,你伤了别人,无论有意无意,就总会有一个人来伤你。

3、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的时候,快乐就在其中。当一个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动,睡得好,没牵挂,很满足的时候,幸福就在其中。

4、当伤痛成为了一种习惯,就会奋不顾身的站起来,继续前进。

5、把眼泪留给最疼你的人,把微笑留给伤你最深的人。

6、别轻易对我许下承诺,誓言到最后只会是谎言。

7、如果很久以后,你还会不会怨我,像普通旧朋友,还是你依然会心疼我。

8、曾经发生过的事请不会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

9、暧昧总有,事端不断,却也总等不到真正的爱情。

10、不见面不等于不思念,不联络只是为了掩饰眷恋。

11、一个是华丽短暂的梦,一个是残酷漫长的现实。

12、没有快乐,微笑还在。没有童话,童年还在。

13、苦的,不是牵挂,而是没有应答的牵挂,当你牵挂他的时候,他并没有牵挂你。苦的,是没有归途的牵挂,他牵挂的是另一个人。后来的一天,曾经眷恋的身影已然远去,但我们永远不

14、爱你不是游戏,落泪不是演戏,瞬间的幸福不美丽。

15、我说我们是一个园,走了谁都是残缺。

16、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敢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17、不要再折磨我,我的心已被割破,流尽的不是血,是爱你的错。

18、每看到一张凄美的图片,我的心就会轻轻地疼一次,然後,麻木地复制,粘贴,像是把别人的忧伤一起复制。

19、都说时间可以抹掉一切伤痕,而我的伤口却在发炎。

20、得不到,就永不会患得患失,不需追索美好的背面,不必顾及爱情泯逝。一个人的天堂,也没什么不好。

21、当你做对的时候,没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22、那些可以恣意哭笑张扬的日子,那些固执地一直仰望天空的日子,我们转身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23、关于我有多想念你,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24、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25、两人在一起,不要去想对方爱不爱你,因为爱是经不起想的,你想得越多,伤就会越痛。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爱情真没那么重要。因为一生中会有很多段爱情,而陪你走到最后的,始

26、一个人,在空无的网路上,找关於一个人的影像。输入孤单,寂寞,痛等一系列病恙的文字,然後开始一个人找寻。

27、爱情让青春蒙上了一层灰暗,原本清澈的眼眸隐藏着忧伤。

28、在爱情的世界里,总有一些近乎荒谬的事情发生,当一个人以为可以还清悔疚,无愧地生活的时候,偏偏已到了结局,如此不堪的不只是爱情,而是人生。

29、时间被轻轻踏碎,再也无法拼接完全。

30、遇见一场烟火的表演,用一场轮回的时间。

31、只是一天离开了你,你就狼狈得像是一个只需要我安慰的孩子.

32、记忆犹如一本泛黄的相册,无声的诉说着那些已经老去的故事。

33、嫉妒是一把刀,最后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就是插在自己心里。

34、记住了并不代表是永恒,忘却了也不等于没发生

35、于是我只有不停地告诫自己,不要停止漂泊,信任一路的风景。世界辽阔,任我随意行走;心灵广垠,由我自在倾听。把灵魂寄托在天空之上,让神话居留在心间。

36、世界上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37、有一种爱叫放手;有一种情叫心痛;有一种幸福叫守候。

38、不幸对一个人的杀伤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不幸的程度,二是对不幸的承受力。其中,后者更关键。所以古希腊哲人说:不能承受不幸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幸。承受不幸是一种能力,来自坚强的意志,更是一种觉悟,来自做人的尊严、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的智慧和超越尘世遭遇的信仰。

39、在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整个世界崩溃在我的面前。废墟中那一片片的瓦砖都刻有鲜活的记忆,现在安静地贴在大地上,即便我有多小心保持行走的安静,终究会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被记忆放逐的人。

40、当你越想挽留些什么的时候,就越容易失去些什么

41、从前的我没学会哭泣,现在的我时常泪流满面。

42、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43、每个的一生,都与那么一段或几段刻骨难忘的感情,有那么一个或几个携手风雨的人。有一天,流年也许会将这一切都冲淡,而我们拥有的只是自己。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岁月山河里,

44、童年时的一场旅途是不是真的很短暂,距离缩短了,时间拉长了,我们迷失了。

45、分开的岔路口,转向的不只是人生。青春散场,不小心遗落的碎片,扎伤的,不只是心。思念无果,终于滂沱。

46、我听见有条河流在你我之间,它比那季节更长,比天空还远。

47、终只有一个人。这一路上你会受到伤害,有一些爱,也会成为隐隐作痛的回忆。其实真正需要强大的,不是你的外壳,而是你的心!

48、它说它有悄悄话想跟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

49、在这个匆忙与现实的世界里,张望着重复着,习惯着而又疲倦着,同一辆车,相同的风景。

50、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51、不要执着的为谁沦落,不要在等待中让沧桑爬满脸庞。

52、那些我们以为的深爱,也许只是习惯了有人陪伴。

53、没有谁可以替代谁,()永远都是心里住着的那个曾经,最唯美。

54、一个人继续徒步天涯,只是我们并不孤单。

55、一个人,或许真的孤单。或许,一个人的孤单,只是一种生活。

56、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

57、当我最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最沉默的时候。

58、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

59、一颗心属于你很久,分开了依然爱着。

第7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隔阂。生活中,基本上用不着文言文,所以学生大多读不懂,也不喜欢读,正所谓: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心就烦。可是能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教好、学好文言文作品,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是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文言文成了大多数语文老师教学实施过程的重头戏。于是,讲台上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台下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案例主题

要不是浔阳江上“铮铮然有京都声”的琵琶声,消弭了“谪居卧病浔阳城”的白居易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琵琶女的心灵隔阂,就没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浩叹。同理,流行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很受学生欢迎。如果能用恰当的流行歌曲在学生和文言文之间搭建起桥梁,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使学生和作者思想碰撞、情感交融,应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愿。

案例描述

因人教版必修2《离骚(节选)》一文比较诘屈聱牙,所以我尽量将文章的意蕴定位在通俗易懂的层次,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欣赏、学习“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流行歌曲《一个人的精彩》营造氛围,调动阅读意愿,在这基础上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阅读、小组合作探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体悟作者历经变故,依然对理想不离不弃的勇敢。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词句,体悟作者的“勇”不言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因此课堂便紧扣“勇敢”二字,按以下步骤展开:

(一)导入

播放经剪裁的歌曲《一个人的精彩》,并在屏幕上显示原歌词(附文后),以渲染遭遇失恋后,努力向前的勇敢,调动起学生读懂文本的欲望。

师:这首歌曲,为什么叫《一个人的精彩》?

生:面对失恋,女主人公勇敢地走出阴霾,走出了一个人的精彩。

师:是的,直面挫折,生命将因挫折而精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走进屈原,看看他遭遇了什么样的挫折,又是如何让生命散发光茫的。

(二)课堂探讨、分析

1.感知、分析第一段

(1)齐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句

师:屈原为什么哭着感慨人生非常艰难,他遭遇了什么样的挫折?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謇朝谇而夕替”(他失宠了,被楚王抛弃了)

(2)分析屈原失宠的原因

师:为什么楚王要抛弃屈原呢?请找出原因。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灵修浩荡、众女谣诼谓余以善、时俗工巧

(明确后齐读“怨灵修……以为度”)

(3)分析屈原失宠后的选择

师:失宠后屈原有何内心感受?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吾独穷困”的痛苦、“伏清白以死直”的决绝

(明确后齐读“郁邑……前圣之所厚”)

2.感知、分析第二段

师:快速找找写诗人很行为艺术的穿戴的语句

明确:“制芰荷……芳菲菲其弥章。”

(明确后一生读“制芰荷……芳菲菲其弥章”)

师:失宠后,屈原穿戴得如此另类,是自甘堕落吗?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另类的打扮正是为了张扬“鸷鸟之不群”、“余独好修以为常”的品格(哥采的不是花,是理想)

(三)小结

根据屈原的抉择,师生一起修改《一个人的精彩》的歌词(附文后)并在屏幕上显示,再次播放剪裁的歌曲作为结束语,试图造成余韵袅袅的效果。

(四)板书设计

上课过程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学得比平时投入。回答问题比平时积极多了,对文章的理解似乎也更快更准确。当我提问“失宠后,屈原穿戴得如此另类,是自甘堕落吗”时,我已经做好了利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引导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比喻义了;可是学生并没有给我机会,他们很快的就回答出“哥采的不是花,是理想。”

案例结果

第二天准备上课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刚进教室,班长便说:“老师,我们觉得用《一个人的精彩》演绎《离骚》好像不很到位,应该用《出卖》、《一个人的精彩》两首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变化。”接着他解释:“第一段写作者理想受挫,陷入人生的困境,不正因为楚怀王把他给“出卖”了吗?第二段展现作者‘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的坚强,《一个人的精彩》再适合不过了。”

我发现,学生主动深入而细致的体会到了作者那理想受挫的苦闷,以及痛定思痛后的勇敢。为了鼓励他们以后再接再厉,脆在课堂上和学生听起了他们所说的那首歌曲,并详细介绍屈原得宠、被疏远、被流放的经过,以期加深学生对屈原“勇”不言弃的理解程度。

案例反思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对话的有效程度决定着学习的效率。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老师如果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硬要把自己对文本的体悟,强加在学生身上,只能吃力不讨好。在这“快餐文学”盛行的环境下,如果文言文教学能走近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可能调动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欲望。走近的方式有很多,这堂课只是本人的尝试,感觉效果还不错。

将流行音乐引进语文课堂,至少有以下几种做法:

①用流行音乐渲染氛围。开课前,播放与文本相关流行音乐可以渲染气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并让学生隐约感受到文本的内容。

②用流行音乐理清文章脉络。文本的感情总是起伏变化的,在不同的感情点,选用不同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感性的理解文本。

③用流行音乐收尾。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有了一定的个性体悟后,可以让学生根据体会“点歌”让学生在歌声中再次将自己的体悟与文本进行印证,从而加深体悟、提升体悟。

④对歌曲进行必要的剪裁。一堂课的时间很宝贵,同时一首歌曲并不是整曲都适合文本的意蕴,针对文本的意蕴对歌曲进行剪裁,可以提高歌曲和文言文的融合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⑤可以对歌词进行必要修改。歌曲的原歌词所传达的意蕴并不一适定合文本,但有时候只要对歌词进行简单修改,就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到与文本相同的意蕴,阅读也因而变得更有意思。同时让学生参与修改歌词,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举两得。

第8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近日偶然看一个访谈节目,一位学生家长抱怨孩子执意要报考中文专业,“我都搞不懂,这个专业学完出来能干什么?还不如学金融或者计算机专业,有个一技傍身,出来好找工作嘛。”这位家长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群的心声——读书就是为了工作,为了赚钱。

说到读书,人们往往将其与名和利紧密相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读书人之所以能够忍受寂寞,寒窗苦读,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时至今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很多人都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了自己认为最有用的书籍阅读上。以便在残酷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当然,人们在追求功利性读书的同时,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才能。受书本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自不觉中提升了自己,正所谓“开卷有益”吧。

这里要说的是,读书除了功利性的境界,还有第二层境界,那就是修为性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让我们超越功利,读书不要只想着实用,更要注重修养,丰富人生的内涵。每个人的生命和生活领域都是极其有限的,个人的意志受制于环境和时代。在这一前提下,当面对苍穹或是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我们时常会感叹自身的渺小。人的生命脆弱如一支芦苇,在岁月的河流中起起伏伏。一场火灾、一次车祸,一场意想不到的疾病、一次不期而至的遭遇,都可能突然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甚至让一个生命戛然而止、烟消云散。而阅读,赋予每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风雨飘摇中摇曳出最动听的音符。

读书可以打破个人生命的局限,极大地扩展我们人生的视野。书籍无疑是人类思想的汇集区,先贤的智慧在这里储存。透过一页页泛黄的书页、一行行睿智的文字,我们看到历史在这里沉淀,数千年的波澜壮阔、社会变革的动荡,人类命运的跌宕,在这里一一呈现。一个人只能生活在当代,而阅读可以突破自身狭窄的生活空间和单纯的感官局限,通过对先贤智慧的传承,反思过去,连接未来,感性的生命得到无限延长,我们将获得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心智的成长。

为“功利”而读书也罢,因“修为”而读书也罢,这两层境界并无正误之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有这么一个故事:小和尚认为整天敲鱼诵经,不见收获,所以准备下山。主持让他走前用竹篮把缸里的水畜满。小和尚提起竹篮来到河边,结果可想而知,刚跑几步水就漏光了。如此几次,小和尚都空手而归。老和尚坚持让他再去,又往复几次,小和尚最终还是提着空竹篮回来了。老和尚看着小和尚,指指竹篮说:“你看看篮子有什么变化。” 小和尚看了看竹篮说:“篮子变干净了。”老和尚又说:“修行,就像这竹篮打水,看似毫无收获,但洗涤了心灵。”小和尚顿悟,又返回念经了。由此联想到读书,无论功利与否,只要投入其中,必有所获。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每天“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生命就有了经典的滋养,文化就会在心灵里积淀,人生的视野便会日渐辽阔。当有一天,我们对山川万物充满了热爱,对每一个生命满怀尊敬。在遭遇困境时能够从容淡定,在事业发达时依然心静如水。那么,这就是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了。

第9篇:一个人的遭遇范文

2、《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德谟克里特: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

4、莎士比亚: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5、亚里士多德: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6、贝多芬: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7、爱默生: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