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象保障部门只是单纯的提供气象信息,不同的农业生态作物在不同气候下所受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要对农业提供气象保障,有效布局生态农业结构,就需要明白气候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以下几个因素是最为主要的:温度因素,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农作物的活跃生长温度要大于10℃,作物在生长气期每天温度累积的总和,称之为积温,根据积温基本上我国可以划分出5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以及寒温带。当白天温度和阳光适宜便于作物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更多的养分,夜间温度低光照少,呼吸作用下降,便于自身养分积累;水分和光热,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水稻甘蔗等作物就是需要水分多的作物,而甜菜高粱等就相对需要较少,然而我国降雨量分布极不均衡,年降水量以400mm为标准,东西主要产业分别是种植业以及畜牧业,又以800mm年降水量将南和北划分为水田农业以及旱田农业。当水分和光热在空间地域上结合得越好,作物的生长也就越好,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地域水分和光热相差加大,因而对农业作物的生产也有着重要制约作用。
2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气象设备的运用,目前我国的气象预测也越来越准确,气象保障可以为农民提供良好的预防提示,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作物生产的保护对策,从而保障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气象保障服务可以精准地提供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便于作物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进行产业布局,从而避免盲目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产量和质量,在不同气候环境下,作物的产量由于受到温度、光热、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作物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影响,其气象保障正好可以根据准确的气候信息指导种植方法的改善,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预警自然灾害,保护环境,天有不测风云,往往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会使得收成颗粒无收,良好的气象保障服务可以提前预警,便于对作物提前做出方法措施,以免受灾,气候的变化往往也会改变作物生长环境的变化,气象保障服务可以提供有效的天气数据,便于作物种植的转移,从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进一步加强气象保障服务
随着农业结构升级,对气象保障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专业更精确的气象保障,对此,除了继续保持发挥原有的气象服务优势外,也要努力提高气象服务标准,拓展更多的气象保障渠道,进一步推进气象观测业务的力度与精细度,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问题开展更专业的研究探讨,加大气象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密切联系农业基层,从而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三结语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传统和石化农业三个完整历史发展阶段[2],现在正在从石化农业到生态农业转变。一般而言,石化农业被称为传统农业现代化,它主要以化肥、农药和动植物成长激素的高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为特征。石化农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直接威胁了人类生存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农业现代化,认为石化农业把原以生态为基础的农业推向了歧途,积极寻找替代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新的现代农业形式,生态农业因此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生态农业要求将化学化的农业转向主要依靠以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兽药、生物性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品,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和灌溉,生产出更多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美国土壤学家沃•艾博克(W.A1berhc)于1970年最早提出生态农业概念[3]。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确且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4]。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界又提出低投入持续农业等概念。1991年联合国粮食组织在《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持续农业发展”新概念。此后,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就持续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展开讨论,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积极探索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在中国,生态农业概念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在银川召开的中国生态农业学会上,生态农业概念被首次使用,生态农业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广。1980年,叶谦吉认为,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5]。1987年,马世骏等人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工程的简称,应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进行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它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指标,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在性质上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一个类型[6]。1991年厉以宁提出,生态农业是指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它的优点在于导致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稳定地、持续地取得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7]。1996年,钟晓青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行模式,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完全在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统一起来,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8]。在我国学术界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生态农业的实践也随之展开。2002年,农业部全面总结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归纳提炼出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后又经过数年的推广实践及科学论证,又从中最后推出十大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包括:北方“四位一体”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猪—沼—果”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平原与准平原区的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持续利用型的草地生态农业模式;混种与轮作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畜牧业养殖模式;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型生态农业模式;工业化设施型生态农业模式;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模式。总之,尽管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概念的界定不一,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但人们对生态农业存在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强调综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二是强调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强调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技和管理相结合,突出现代科技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在接受三个共识的基础上,给生态农业的定义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采用系统科学方法,继承传统农业的精华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自然或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生态农业模式也将不断创新。生态农业是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水利化、合作化为一体的农业,囊括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涵,发展前景广阔。所以中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它代表中国农业的未来。
二、中国农业的现实决定了必须走发展生态农业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不注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牺牲农业生态环境,片面追求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了农业资源日益萎缩和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了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农业资源严重萎缩及保证粮食安全的迫切性,决定了必须走发展生态农业的现代化道路。
1.土地的数量与质量江河日下。截至2012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人均不足1.43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尽管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占优补劣”、“硬占柔补”已经严重危害了耕地的质量,目前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1.8%,比欧洲同类土壤低1.5~3个百分点。同时,每年沙化面积为2460平方公里,沙漠及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3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
2.森林与草原锐减。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详查,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20.3%,人均占有林地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7,已基本无成熟林可采,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植被减少。我国现有可利用的草地面积约33.7亿亩,人均不足2.6亩,目前,草原退化面积达13亿亩,而且每年仍以2000多万亩的速度在退化。
3.水资源不足。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同时,水资源缺少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大,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
4.农业环境污染严重。一是大气与水体污染。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区接近国土面积的30%。农村畜禽饲养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总排放的50%,2010年,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约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约占排放总量的57%和67%。2010年,县域污水处理率约为31%,水体污染严重。二是农地污染。全国1/10以上的耕地遭受污染,土壤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平均每公顷耕地使用农药15公斤,高出发达国家1倍,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高达50%~60%;每年化肥施用占世界总量的30%,化肥用量60年增加近百倍,用量是发达国家上限的2倍。三是白色污染。每年有约50万吨的地膜和塑料残留在土壤中,百余年不能降解。四是食源性污染。在农牧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生长激素、催熟剂和添加剂,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21万吨的9.7万吨用于畜牧养殖业,造成了农牧产品生长过程的污染,“有抗食品”已成为人体内的“隐形炸弹”,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五是外来物种侵害严重。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越来越多,有飞机草、互花米草、水葫芦等400多种,20世纪90年代,每10年左右才会发现1种生物入侵,可2005年以来,每年都会出现1~2个“新面孔”。
5.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尽管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十年丰收,但从长远看,粮食缺口仍然会扩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2013年粮食产量达1.2万亿斤,人均占有粮食860多斤,自给率约为88.4%,缺口约11.6%,缺口接近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全年1300亿斤的产量。我国人口每年净增700多万,比青海省还多200万,预计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14.5亿,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需求总量将超过6亿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精深加工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大,转化为肉、蛋、奶、酒的粮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每年仅生产白酒和啤酒消耗的粮食就有4000万吨。13.4亿人口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外国人手中。目前,全世界粮食贸易量仅为5000多亿斤,假如都被中国购买,也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40%,解决不了中国的粮食需求。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的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其中美国出口粮食总量的15%销往中国,贸易逆差133亿美元,已经连续十多年逆差。粮食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国除了18.36亿亩耕地外,还有60亿亩草原、43亿亩林地、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内陆河湖。必须充分循环利用农业资源要素,生产出更多的畜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减少国民对口粮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农情实际出发,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生态农业,尤其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实现较高的资源转化率和维护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这是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粮食生产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的最主要途径。
三、积极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涉及观念、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必须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整体设计,积极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基础。一是中央要明确做出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战略决定,明确指出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明确把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二是加强全党的生态农业文明教育,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最重要,所以要在全党开展广泛的生态农业文明教育,要编写材,在各级各类党干校和农业院校开设生态农业课,普及生态农业知识,用科学的生态农业知识武装广大干部,重点武装农业和农村干部,以提高全党和广大干部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自觉。教育全党和广大干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农业资源,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态。三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广泛的生态农业文明宣传,使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热爱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进而形成全社会的生态农业文明意识。
2.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认真研究西方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发展完善已有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最大限度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一是在沿海地区和太湖、洞庭湖、三峡库区、滇池等高集约化地区,借助3S技术,科学施肥施药,减少用量,积极防治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环境污染预警,保证农地和农产品免遭污染。二是在长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华北和东北风沙综合防治区等生态脆弱区,加大生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开发适合这些地区生长的优质速生林木品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生产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农林牧渔产品,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成都平原农业区,防止农产品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尽可能多地生产绿色食品,积极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把黑龙江省和豫东平原建成亚洲最大的生态农业区。四是重点推进各地区主导生态产品建设,笔者认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是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重在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加速建立不同产业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农林牧渔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制定完善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律规范。一是制定和完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扩大并提高对生态农业产品生产的补贴额度,扩大对生态农业产品生产的信贷支持,使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受益。各级政府都要加强生态农业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农田水利、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减少生态农业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劲,尤其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投入。二是将必要的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政府必须明确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支持做什么,不许做什么,奖励遵循者,处罚违规者。三是运用法律手段支持和保护生态农业建设。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要以此为基础,加快制定《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生态农业补贴条例》等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配套法律,尤其要加快制定规范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的法律,依法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4.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生态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一是调绿,大力发展非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中绿色食品生产,它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加速有机肥、有机农药和有机生物调节剂的研发与生产。二是调红,非生态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都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五大牧区必须率先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发展生态型畜牧业为主,严格按草原合理的承载力放牧,对严重沙化与退化的草原禁牧,对一般退化了的草原周期性休牧,加快恢复草原生态功能,各级政府要增加休牧补贴数额。三是调白,即大力发展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农业是典型的高科技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新的菌种,做好白色产业的精深加工,搞好产业化经营。四是调蓝,大力发展海洋和陆地江河湖泽水产业,变非生态养殖为生态养殖,做大做强海洋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海洋菜园、海洋粮食和海洋牧业。五是调特,大力发展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产品。总之,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农林牧渔业各业间相互依存关系,充分发挥各农作物在生态链条中的作用,建立各种各样高效优质生态农业模式。
5.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的指导,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扩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面积,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一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选取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采取整县推进的方法,边推进边总结成功经验,做到以点带面,直至推广到全国。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鼓励支持企业加速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借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龙头企业与农户均享加工利润和销售利润,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三是加强生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更多依靠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生态农产品出口数量,使其成为农产品出口的生力军,进而成为平衡国际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依托其进一步拉动国内生态农业发展。
6.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科技创新是生态农业发展之本,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客观要求。一是加快生态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种子,种子的科技含量占农业总科技含量的40%,尤其是要加快培育适宜粮食主产区生长的新品种,积极开展分子生物育种和天空育种,抢占世界种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二是集中力量开展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主要包括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农田控磷减氮、畜禽清洁养殖和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等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循环农业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及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节水节肥节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技术。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建议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子报考农业院校,提高农业院校生源质量;国家免费培训基层生态农业科技人员、生态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奖励优秀受训者。四是加快新型生态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推广。农业科技推广的重中之重是基层,加强基层站点设备等硬件和队伍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入户进田,畅通“最后一公里”。加速建立完善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的利益驱动机制,实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基本工资保底,绩效工资与推广的数量与质量挂钩;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农科教产学研推相互衔接的机制,强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9]的科研与推广评价导向机制;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农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必须承担生态农业农技推广任务,国家要做出农业高等学校的教师将1/3的时间、科研院所将1/2的时间用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的规定,在职称和利益分配上予以更多的激励。
7.加强与完善生态农业服务保障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研究制定生态农业基地、生产资料、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加强生态农产品质量保障管理。严格执行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对农户和龙头企业实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质量监测,严惩生产过程不达标和质量不达标者。通过对生态农产品全面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生态农业教育培训。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对广大生态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的培训,传播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使其掌握各项标准和规程,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加速县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努力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在广大农村的全覆盖。加强生态农业信息质量管理,确保生态农业信息的真实性。五是加强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对生态农产品,尤其是绿色和有机食品及标准的宣传,积极促销;实行生态农产品分级包装进入市场销售,优质优价;实行生态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专卖销售,实行销产连带追溯赔偿制度,以保护消费者利益,防假打假。六是加快建立健全气象、疫病防治、科技推广、信息等全方位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服务部门人事管理事业化,强化公益性。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1.1生产基地发展迅速,生态农产品开发快速推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土地资源和土壤质量良好,地表遭受污染少,其中93%以上可满足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无公害水稻、蔬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各县(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纷纷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0个,规模达到10.47万hm2。种植示范基地230个,种植业规模18.83万hm2。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有19个。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积极开发生态农产品,而且大力宣传生态农产品品牌,探索品牌经营之路。近5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优质粮、棉、油、茶、鱼等产量快速增长,形成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2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涌现出许多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区域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农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以浮梁县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6%。同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近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
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分县(市、区)都承担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努力建立合理的施肥体系,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在保证生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对种养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的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茶等生态农业模式,以稻鸭共育、病虫机械化防治等为主的绿色大米技术,实现了粮牧渔、种加养的结合,建立了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如余干县在河虾、湖蟹以及特种鱼等经济高效的养殖水体种植芦苇稻,不仅促进了虾蟹的生长,反过来虾蟹也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采用鱼稻共生新型养种模式,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阻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2.1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农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从一定程度上说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公众整体生态环保素质不高,部分农民仍会忽略环境代价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4]。另外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一时间难以接受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这些都不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短缺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是否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5]。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财力普遍有限,对生态农业的补贴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额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许多生态农业建设项目难以进行,从而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3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滞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紧迫。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农机装备水平也需提高,一些农田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甚至还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如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保障能力下降、抗灾能力弱、效益不断下降等。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6]。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撑,但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保护耕地土壤技术等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发展很快,但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够,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比较薄弱,无法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时间不足、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率低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民仍按照传统耕作模式进行生产[7-8]。2.5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慢,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部分县(市)对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热情,出台的政策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另外龙头企业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但由于银行要求一定的经济担保或财产抵押条件,这加大了龙头企业贷款的难度。此外,从生产方式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
3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作为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如果能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然会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生态农业便可得到真正推广和应用。建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生态知识培训、开展生态农业讲座等活动加强宣传,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吸引农民参加培训,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公众心中,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9]。大力营造和渲染生态农业发展的氛围,树立生态责任感和参与感,提高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3.2拓展融资渠道,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要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吸纳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建议省、市、县、乡4级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农户从事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5]。鼓励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生态农业专项担保基金,改革农村体制,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股票等融资形式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此外要倡导富裕农民对生态农业投资,将富余资金用于扩大生态农业的生产投入。
3.3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农业硬件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道路设施建设。建好并且管理好生态农业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加强田间灌排、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建设,提高生态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同时要加强道路勘察设计和农田道路建设工作,解决好农田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落实通村公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
3.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研发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在生物应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指导,使先进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10]。同时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改善我国目前存在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状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能使分散、小规模经营集聚成规模化效益,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建议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生产。
4总结
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华南农大、中国柑桔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井冈山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聘请了39位高层次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园区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2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
2.1区位条件优越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是原中央苏区的发源地。地处香港、广东经江西到中原的核心地带,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内地前沿,北与长江三角洲对接,南与华南经济圈呼应,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的“黄金走廊”。京九铁路、105国道、319国道、赣江航道、赣粤高速公路、泰井高速公路和井冈山机场构成了水、陆、空“三路并进”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吉安无论承接沿海还是通往中原,都处在“产销半径”的最佳范围,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枢纽。京九铁路纵贯全市200多km,从吉安火车至深圳只需8h,至北京只需10h;高速公路8h左右即可到上海;赣粤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南下深圳、广州只需5~6h。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和成都至厦门的319国道分别贯穿吉安市南北和东西,飞机只需50min,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2.2生态环境良好
吉安以山水清幽,环境优美著称。吉安生态资源丰富,全市山林总面积170多万hm2,森林覆盖率67.6%,是国内湿地松、竹木、油茶等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吉安位于赣江中游,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初夏多雨、秋季干燥,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对农作物和植被生长十分有利。多年平均气温为17.1~18.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87mm,平均日照数1600~1810h,平均无霜期275~300天。土地肥沃,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丘陵的山地有利于各种林果业的发展,空气环境综合指数55,为二级清洁水平;赣江吉安段及其主要支流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水质标准,水质整体状况优良,自然生态环境为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生产条件,发展生态农业潜力巨大。
2.3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吉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以赣粤、泰井高速及吉泰走廊105国道沿线为核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聚焦聚力区域内特色产业、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农村基础建设,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中央苏区振兴大战略中,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全市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面积达6666.7hm2,市本级的井冈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正在进一步扩建提升,13个县市区都在建设一个333.3hm2以上的农业科技园。2013年市委、市政府将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入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明确了建立以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带动各县(市、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步推进的现代农业科研、示范、推广体系。
2.4完善的平台配套优势
吉安先后被授予“赣台农业合作实验区”、“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地”;开通了吉安至厦门、深圳的铁海联运和“五定”班列,形成了“一中心、一平台、多园区”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全市物流零担配送专线和配送服务平台。
2.5优惠的政策支持优势
2012年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支持吉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等方面将给予大力支持。吉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将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摆在促进吉安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龙头地位,在政策和资金上将给予大力扶持。近几年中央连续1号文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的大发展,其中明确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要具有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园作为我国示范“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未来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和各种项目资金投入的重点,因此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大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建设规划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通过台湾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与示范推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精传统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创业园的目标定位,拓宽园区的多功能性,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创业园组织管理和经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创业园的引导、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良种繁育、精致农业、食品加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吉安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3.2规划布局
创业园规划选址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控制区(1000hm2)范围内的西南面位置,位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吉州区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武吉高速至吉州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中轴线上。创业园规划建设布局为:特色果树、有机蔬菜、保健蔬菜和药材、食品(保健品)加工等四大功能区块,总体规划用地366.7hm2,其色果树园面积100hm2,重点发展蜜柚、桑椹、火龙果、草莓、台湾大枣等品种;有机蔬菜园100hm2,重点发展芦笋、百合、番茄、食用菌等品种;保健蔬菜和药材园100hm2,重点发展铁皮石斛、金线莲、金丝线、金草、藤三七、黄秋葵等品种;食品(保健品)加工区66.7hm2,重点发展粮深加工、蔬菜(保健品)精深加工、水果精深加工、有机茶叶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林产食品加工等产业。粮深加工和循环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发展以大米为原料的营养米、天然米乳饮料、淀粉加工,以及米糠营养素、大米蛋白、婴幼儿营养米粉、方便米饭和米线加工;以冻肉为原料的食品类等产业;林化产业重点开发天然香精香料、天然冰片、合成香料和茶油等植物油脂类、笋类等精深加工产品。
3.3功能定位
台湾精致化的有机农业、科技化的生物农业、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品牌农业、特色体验之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在国际上都处于先进地位。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充分利用台湾客商在资金、品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农业优良品种引进、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农业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和开发,经过3~5年努力,让一批台商在创业园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精致农业、种苗繁育、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把创业园建设成为台湾名、优、特、新农作物品种引进、试验和生产示范、高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出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休闲观光和科普示范园。
3.3.1生产示范功能
园区立足本地自然资源,选择符合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引进与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在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升级的同时,对区域农业优势产业起到导向作用;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良种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农业产业链延伸工程,为做大、做强、做精吉安农业优势产业提供“样板”。
3.3.2休闲观光功能
充分利用创业园自然景观,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以及农事活动的展示内容及当地特有的人文资源,拓展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生活、生态、文化功能,开发体验农村生活和农耕文化的农家乐等,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市场对休闲旅游的强烈需求,打造成吉安城郊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示范园。
3.3.3教育培训功能
农业经济要发展,农民需要增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业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利用成熟技术、信息、经营、知识、先进的农业设施,通过高投入得到高产出的成果,通过现场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让广大青少年和农民接受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工厂化农业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的。对农民进行培训,真正让农民看得见、学得起,用得上,从而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农民自我发展,走向市场,实现教育富民。
3.3.4农产品加工功能
为了节省农产品加工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与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区相互糅合对接,建设规模为200hm2,其湾创业园农产品(保健品)精深加工区66.7hm2。引进和培育台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农副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的都市新型农业加工体系。
4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规划建设目标
4.1农田标准化
通过土地平整,沟渠路配套以及沃土工程等措施,努力使基本农田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土肥沃、产出高”的标准。
4.2装备现代化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围绕栽培设施化、灌溉现代化、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机械装备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4.3生产科技化
生产过程中,要持续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营养,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地流失,实现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建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4农业集约化
紧紧围绕种子种苗繁育、农民培训,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等关键科技措施,大力促进科技兴农战略实施,主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技贡献率达到90%以上。
4.5加工生态化
园内食品加工区建设坚持走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可持续理念的路子,按照“绿廊、局部平整、保留山体、管线顺路”的原则,让加工企业建在林中。同时,注重入园加工企业质量,确保园区土壤、空气、水的环保安全,建设生态加工区。
4.6产品品牌化
积极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营销品牌化。
4.7服务社会化
创业园建设要致力形成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且通过农业信息网站,及时收集国内外农产品的价格,国内市场的销售量、进出口量、最新农业科技、气象资料等信息,并尽快将这些知识和信息传达到企业、农民手中,使其尽快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推动创业园农业现代化快速向前发展。
4.8管理信息化
在现代农业中,产前、产中、产后的分工越来越细,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创业园的经营管理工作变得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园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所以,创业园管理中要借助信息高速公路,建立沟通国内外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信息源,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业信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并聘请相应的管理技术专家,对信息进行处理,以供创业园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5.1组织服务
5.1.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实行党政主管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创业园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台办、发改委、农业、林业、财政、科技、国土、水利、新村办、扶贫办、农业开发办等部门参与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形成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创业园发展的格局。
5.1.2优化环境,搞好服务
一是营造氛围,打响“国家级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这一品牌,营造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创业园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部门优势,大力宣传创业园优惠政策、重大举措、发展成效,扩大品牌效应,努力提高创业园的知名度。二是强化服务。实行市级有关领导、市级有关部门领导挂包台资企业制度,每个台资企业分别由一个以上的县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台资企业进行走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立高效、优质服务机制,凡在创业园投资的台商项目,其投资规划、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办理执照等事宜,由园区管委会安排专人协助办理。三是提高效能。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速度,严格规范有关部门对台资企业的检查制度,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
5.1.3主动对接,争取支持
紧紧结合国家和省里对国家级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深入研究,加大项目策划力度,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围绕农业、交通、卫生、文化、旅游、城镇建设、流通服务设施及创业园重点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上级更大的支持。
5.1.4项目带动,引领发展
积极加强两地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探索建立对流合作机制,有重点地与台湾现代农业企业加强联系,实现两地产业对接。持续发展壮大现有在赣台资企业,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扩大生产、加强技术改造、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按照“策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要求,抓紧策划、生成、对接、引进足够多的项目来引领、支撑台湾创业园的发展。
5.2扶持措施
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位于国务院确定的原中央苏区(吉州区)范围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扶持发展的吉泰走廊范围,创业园享受其具体规定的优惠政策,同时享受在井冈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给予的优惠。
5.2.1用地保障与优惠政策
科技园区将整合土地资源,根据台商需求,优先保障创业园规模化农业科技示范及农产品加工区用地。在创业园种植业用地租金及建设用地出让金方面科技园将按用地成本价予以优惠。
5.2.2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整合符合条件的各类支农资金,用于创业园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创业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为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5.2.3多种形式的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来赣台资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信贷投入。台资农业企业享受国家和省有关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和完善台资企业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加大贷款投入力度,逐年提高企业贷款金额,扩大融资渠道,积极协助解决台资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支持台商成立信用担保公司和参股信用担保公司。
5.2.4落实出口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关于台资产品的出口政策。对台资企业采用大陆农业原料生产加工出口的产品,可实行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台资企业为履行农产品出口合同而进口的用于出口产品的原材料(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海关给予保税进口。出口农产品可按国家相关政策,实行检验费减免。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台资企业进口自用的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等有关政策外),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数量合理的配套件、备件,凭国家发改委或省发改委、经贸委、商务厅等部门出具的《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到海关办理免税手续。对台资企业进出口贸易中涉及的预收、预付、延收、延付资金收结汇给予贸易信贷政策支持,满足合理用汇需求。
5.2.5技术创新支持
1.1农民观念上的排斥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广大农民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另外,由于资金投入、技术服务、文化素质以及社会经济大环境等方面的限制,造成农业新技术在推广应用中难度大、周期长、短期效果差。我国的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因为质量管理不规范、资金保障与技术服务不到位等各种原因而先后衰落,给农民造成了思想上的阴影。
1.2沼气生态农业推广技术上的困难
沼气生态技术是以沼气应用技术为纽带,连接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各技术的综合体系,这套体系随着各种专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也受到这些专门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组合方式的制约。在各地的实际推广中,形成了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五配套”模式、以辽宁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四位一体”模式、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方地区“猪—沼气—果”模式。然而,在推广过程中,不同地区农民掌握沼气技术的程度不同,沼气配套技术的发展状况等因素,都对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实际困难。另外,不同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是自己先研究学习然后再进行本地示范性的推广,这一过程也不同程度地对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影响。
1.3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沼气生态农技推广同样也需要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况且沼气生态农技推广又是集沼气建设、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系统性的工程,就更需要丰富的资金支持,完善的政策支持。从目前来看,资金方面,虽然广大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资金储备,但因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无法在农业发展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无法保障。在政策方面,虽然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家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法律体系来保障生态农业的顺利推广。在农村侵占耕地、乡镇企业污染等干扰着生态农业的建设,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行为仍很突出。
2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的困难与对策
2.1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生态农业观
为了解决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中思想观念上的问题,离不开宣传教育。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政府、学校及新闻出版单位等是教育宣传的主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及农民技术培训等渠道系统的分期的组织各级干部和农民,进行专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开展此项浩大工程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在内心引起重视,通过教育,让他们掌握生态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消除思想上的排斥。
2.2联系各地实际情况,加快技术研究
各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生态农业发展的全局为出发点,集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部门,抓住适合当地生态农技的关键性问题,规划好推广项目及资金,设置推广区域示范点,开展与之配套的相关技术研究。重点要研究出适合本地的沼气建池技术、种养配套技术、日常管理技术,研究出不同模式的沼气生态农技体系,让农民有选择的空间,用先进完善的技术来支撑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
2.3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国家把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任务,大幅增加沼气建设的资金投入,这是广大农民发展沼气农业难得的机会。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上,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巨大意义和影响,积极争取国家的建设项目和资金,并切实的投入到应用推广当中,积极推出相关政策,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3结语
采用生物转化、离子分化、稀磁磁化、纳米催化、营养强化、沼气厌氧深度发酵、蝇蛆蚯蚓及其过腹生化,以及融合生物、物理、纳米三大工程等多种高技术科学融于一体。发明了动、植物二种高能营养液,用其生产高能饲、肥料,可产出不仅有机而且高保健的安全功能性粮菜瓜果、肉蛋奶鱼等系列农产品。同时,无污染、零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使种养殖成本比传统成本降低20%~50%,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160倍。是现有各类农产品的换代产品,是种养殖有史以来的重大突破,是实现“五超一高”现代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2生态循环流程
(1)猪粪———养蝇蛆———抗菌肽胶囊、抗菌肽渣为保健鸡羊抗菌饲料,取代抗生素、激素;———蝇蛆粪料、羊粪少量秸秆粉———养殖蚯蚓———产蚯蚓肽;———蚯蚓粪料、大量秸秆粉———产沼气———沼气发电———余热供暖;———沼渣———保健生物高能肥;———用于种植保健系列粮菜菇瓜果。(2)保健稻稻田内养殖河蟹、泥鳅、青蛙,(泥鳅松土、透气、增氧。河蟹、泥鳅可施肥、促长。河蟹为稻田吃净草芽。青蛙为稻秧吃净虫和虫卵。稻秧为鱼蟹遮荫,供氧,净化空气。河蟹、泥鳅所排有害气体为汽肥增强稻秧光合作用。保健稻糠营养保健成分是大米的85倍,可产出高保健排毒免役胶囊和糠肽渣为保健饲料;保健稻草可转化为高能保健羊粗饲料。(3)保健玉米或甜玉米高秆作物(间种换茬)隔两垄种两垄低矮南瓜等瓜菜作物,玉米一垄双行、一埯双株密植(需用高能肥),玉米产量不减,间种的作物偏得。保健甜玉米产保健甜玉米羹,其渣、核转化为保健羊青饲料,保健玉米秸秆转化为保健羊粗饲料。(4)保健玉米生产保健酒,同时产出糖化酒糟(比玉米粗蛋白高4倍多),取代1/3玉米精料。(5)保健粪———用高能营养液转化成猪羊精饲料(可节约玉米精饲料30%)。(6)种养殖加工进入生态循环,可降低种养殖成本25%~50%。
3间种“高风、光效”
(1)边垄效应:隔一垄种一垄,每垄都成了边垄;(2)高风、光效应:间种紫薯,通风光照率提高了5倍以上;(3)互利效应:进入高温期,紫薯秧爬满地,给玉米地保湿,雨水大时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微生物繁殖,提高活化改良土壤。同时高温期玉米长高可给紫薯遮荫减轻暴晒;(4)换茬效应:间种换茬可以不用转基因就可降低病虫毒害,还可以改善土壤营养供应能力;(5)总产量效应:间种玉米一垄产量3年分别提高30%,第四年一垄玉米只施5%化肥,等于施100%化肥的产量,5年以后不再用化肥还可保持原产量。不仅一亩地产二亩粮菜,且无残留无毒害,品质高、口感好,含保健成分总体高于原来10~100倍;(6)食品安全效应:本项目主要通过功能营养液制成功能基肥、功能灌根和喷施液,可化解残留和解毒,农户完全施化肥和农药的田地,使用后可越过无公害达到绿色功能性标准,连续种植4年后达到保健标准。
4生态循环产业化创造“五超一高”农业
超高产、超优质、超高效、超低投入、超低成本,高生态。
4.1超低投入
(1)由于形成了生态循环产业化,大部分原料和半成品就地循环利用,不用运进运出,不用大量库存,占用资金少,所以投资很低;(2)便于整合兼并项目区内的有关生产加工厂家;(3)由于是整合一个村的农户,先以订单农业后以土地入股方式,并整合农户宅基地,依法土地置换成非征用建筑用地。
4.2超低成本
(1)由于形成了生态循环产业化,大部分原料都是循环多次利用,上游下脚料、废弃料成为下游主要原料。特别是将粪便作为原料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减少了大量原料费、运输费、人工费、库存积压费、残损费等;(2)由于不是租地,用工费用减低1.5倍;(3)由于立体多层操作,所以省工,节约工时费。
4.3超高产
(1)不论什么品种,在同等条件最高产量的基础上,采用发明专利技术动植物高能营养液,生产高能饲、肥料,农作物产量二年内提高超5%左右;(2)采用间种换茬、立体多层种植和立体种养殖,不同品种分别获得50~700倍的高产。
4.4超优质
(1)化解了残留,改善了品质,原营养元素均有所提高,将非蛋白物质转化成蛋白,将蛋白转化成氨基酸,将普通氨基酸转化成必须氨基酸小肽;(2)在达到绿色或有机标准,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含有最佳组合硒、锗、铬、锌、钙及黄酮等六种矿物质生命营养元素和天然能量营养素高保健成分,品质高、口感好,使农产品成为功能性高保健食疗食品。
4.5超高效
(1)将普通农产品变成功能性保健食疗农产品,有的变成药用原料。而形成循环产业链后不仅不增加成本还可降低成本20%~50%,使不同品种分别获得4%~160%的效益;(2)采用名优特奇珍品种,再用高科技升级为高保健系列,精深加工出高端药用食品,可提高效益10倍以上。
4.6高生态
生态用水量的计算
从生态用水研究的意义及水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天然植被生态系统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少数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径流补充。大气降水首先被天然植被利用后形成地表径流或地下水资源,才能被人类管理利用来满足经济水量和生态水量需求。它直接参与水资源的分配与调控,用于工业、农业等经济水量。
1各试验区生态用水量核算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农作物生态用水量可采用气象因素计算各试验区参考植物蒸散量,蒸散量乘以用水系数,可以求算各阶段林木、草地、农作物耗水量。采用桑斯维特公式来计算潜在蒸散量通过计算各阶段潜在蒸发量PE,然后利用具体林木的植物需水系数Kc和耗水系数K进行修正,便可得到该林木的需水量和耗水量,即:式中:ETc为林木需水量(mm);ET为林木耗水量(实际蒸散量,mm);Kc为相应时段林木需水系数;K为相应时段林木耗水系数;
1.1月潜在蒸散量根据襄阳市气象局提供的各区实测气象资料,得到多年月平均温度T,结合襄阳市的地理纬度推测出襄阳市各地区的月时间改正系数K,再用公式计算得到的热量指数H、指数A求得襄阳市各级生态区在各月的潜在蒸散量PE,详见表2。
1.2林草植物需水系数与耗水系数的确定根据襄阳市林地面积及林种组成,通过综合分析,按乔木林、灌木、经济林、作物、草地分类,根据气候条件权衡加以调整,确定计算不同类型林木、作物、草地需水量的植物系数和耗水系数。
2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
该值为植物实际耗水量的重要参数,随植物种类、同一种植物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生长季节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它随不同地区的湿润、干燥程度而发生变化,具体情况见表3。根据表3的结果,通过各县(市、区)月平均潜在蒸散量计算出襄阳市各主要生态区的森林生态用水量,详见表。
3草地生态用水量
通过各地区月平均潜在蒸散量,计算出襄阳市各主要生态区的草地生态用水量,详见表5。
4农作物生态用水量
农作物耗水量包括水田灌溉用水和旱地灌溉用水资源量。根据确定的作物系数,得出襄阳市各县(市、区)农作物生态用水量,详见表6。
5襄阳市农作物、林木、草地生态总用水量
襄阳市农作物生态用水、林木生态用水量、草地生态用水量、总用水量见表7。
结论与建议
襄阳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生态用水量18.58亿m3,占54.55%;林木生态用水量15.30亿m3,占44.92%,襄阳市所辖的保康、南漳、谷城三县由于以山地丘陵为主,因此所占林业生态用水量比重较大;草地面积较少,用水量只有0.18亿m3。
据《2009年襄阳市水资源公报统计》可知,襄阳市2009年总供水量28.5亿m3,地表水供水量26.4亿m3,占供水量的92.61%;地下水供水量2.1亿m3,占供水量的7.39%。在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10.1亿m3,引水工程供水10.7亿m3,提水工程供水5.62亿m3,地下水工程供水2.1亿m3。
由襄阳市各县(市、区)、各行业用水的供需分析结果可知,2009年襄阳市农业灌溉用水量最大,达18.19亿m3,占用水量的63.9%;城镇公共用水0.27亿m3,占用水量0.9%;生态环境用水0.014亿m3,占用水量的0.049%;农业需水比例最高,其次是工业。目前,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持平,随着襄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汉江水量减少,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将长时间存在。
根据襄阳市各县(市、区)用水量的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制定统一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确定各水政部门的权限,并充分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发挥水资源在各区域、各行业的综合效益。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农业节水的途径包括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渠系利用系数,降低单位灌溉用水,选用抗旱节水高产品种,实施作物节水、高产、低耗栽培技术方式。
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把提高水的利用率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采用水利工程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一是根据襄阳市农业特点、不同作物的需水量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