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报业数字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 本文从报业传媒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入手,提出了“国家主导下。外资疏导与民间资本积聚为两种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建构设想。
基于数字化的推动。中国报业正经历着第二次转型,当我们以“媒介融合”、“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来定义目前报业为延伸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展开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变革,究其实质就是着力构建同一内容的多介质平台。截止到2007年,已经有大约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报业数字化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验计划的组织实施。吸纳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报媒,进行分门别类的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行业共同朝着数字内容产业的方向发展。
报业要实现数字化的宏伟蓝图,策略的制订是成功的第一步。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孵化。全行业启动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且也有了成功运作的模版,而关键的第二步是战略的如何实现?报业启动数字化工程首先必须依赖最先进的传播技术。投人大量的设备、建设通畅的网络渠道等,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撑。而资金紧缺是传媒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中国传媒大学创研市场研究所(IMI)主持的调研表明,目前中国传媒资金紧缺的机构高达82%。而且。现行的媒介产业运作,由于绝大部分都没有上市流通,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所以,要实现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寻找得当的融资平台是首先要突破的瓶颈。以4E战略开启中国报业数字化时代的解放日报传媒集团,凭借其独特的营运模式获得了两千万的风险投资基金,使得风险投资这种致力于中长期、以股权投资为特征的融资模式,开始走进报业市场,它本身具有的价值优越性与传媒市场需要的高度契合,使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融资模式牵引中国传媒市场数字化改革的进程。
一、报业数字化战略引入风险投资的优越性分析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指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但暂时缺乏资金,不具备上市资格的新兴产业做长期股权投资,目的不是通过其所投资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赢利中取得回报,而是通过资本增殖来实现回报的投资行为。
而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将风险投资定义为;“风险投资是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投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高新技术:一类是新媒介。风险投资的过程包括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而退出阶段是风险资本实现和撤除渠道,其顺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风险投资出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大多数人不知道风投的概念到外资频频出手中国市场,投资聚众传媒。引领新浪、网易、分众在境外成功上市,在获得高额的回报时,也让国人充分领略了风投的神奇魅力与资本的张力。风险投资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是文化产业。特别是资金缺口较大的传媒产业融资的主渠道。相对于新媒介和电影产业,报业传媒亦拥有自己的价值优越性,完全可以把这种融资方式导入自己的扩张战略中,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实现两者的双赢。
1 传媒产业的高效益
近年来,风险投资频频闪现在中国的传媒市场,究其原因缘于传媒产业的高收益。据1998年摩根斯坦《全球竞争》报告中对八种产业中的企业成长为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要的年限统计分析。发现传媒产业所需年限为八年,是仅次于金融业和黄金产业的高回报产业。如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在1999年投入120万美元拥有百度49%的股份,2005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迅速攀至每股150美元,按此计算,IDG单此投资即可获得1亿美元的收益。
风险投资是催生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其基本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而依赖高新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报业传媒本身就具有了高新科技的某些性质。报业传媒产业的未来不是新媒体,而是支撑在新媒体后面的新技术。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合作,其实质是“新技术为报业所用”。通过新技术,可以建立报纸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这样稳固了老受众,开发了新受众,同时又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对广告客户的增值服务;更有前景的是通过利用新技术形成新的赢利模式,拓宽报业传媒的产业链。所以,报业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共赢基础。
2 政策的倾斜性
在我国,作为数字化转型先锋的报业集团大都是以党报、党刊为龙头成立的。这种行政手段为主的整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报业的市场化竞争,但是它带来的相对利好就是报业组织能充分享有政策的倾斜,也就是公共性和公益化的性质能够让报业传媒在税收、财政补贴与政策优惠上享有独有资源,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企业不同,传媒的市场虽然亦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但是,这种竞争是在政府的统领下进行,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竞争模型。政策的倾向性能够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性。
3 传媒资本的结构要求股权投资优先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资本主要在两大版块:内在资本的积累与业外资本的融资。而在业外资本的融资中又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即通过上市。在金融市场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资金;另一种为债权投资,即通过银行融资与发行债券融资。而在中国报业组织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在资本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的资本结构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危机,因为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有两种控制选择,一是清算,二是重组。一般而言,股票投资者愿意选择重组的方式,而债权人喜欢清算,因为股票是清算的最后索取者。所以,如果发生危机,中国传媒企业破产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由于债权人占投资者的绝大部分,往往会对传媒组织采取清算的方式,从而导致中国传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
而风险投资一般都为股权投资,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却无法获得实际控制权及国家认可的媒介产权。所以,这种投资模式非常切合报业传媒的资本扩张路径选择。两者的结合是一种资源的互相补充。
4 版权工业的无风险性
中国报业正经历的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的是从内容的供应商跃升为信息提供商,促成升级的核心就是版权,也称版权工业。是否拥有版权是传媒投资的核心。与一般的传统产业不同。后者需要大规模的人员、设备投资等硬件投资,而版权工业是一种高智力、高产出的投资,是典型的以精神产品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贩卖的是创造者的创新智慧。所以,相对之下,投资的经营风险比较小。同时报业传媒数字化战略的实现目的是希望通过资本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最终成功上市。而风险投资的终极目的也是借助股权投资与管理,培育投资企业快速成长,促其成功上市,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投资套现并获得高额的增殖收益,因此,在实现利润增殖的选择路径上,两者殊途同归。
二、国家主导下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曾经说过2008年是报业传媒转型的攻坚年,而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是“破题”的关键。报业传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应该引入风险投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运作经验。在现行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中,国有融资方式占了主流,这种资本原则必定将逐步减弱其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倡导在国家主导下,以外资疏导和民问资本的积聚为两个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其要旨在于大力发展业外资本进入报业传媒的改革市场。
1 何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
提倡国家主导的模式建构首先必须清晰国家的性质,关于国家的属性存在两种理论:契约论和掠夺理论。契约论认为:国家是被公众创造出来的保护公众利益、调解社会纠纷的制度安排。他们主张由国家来组织、实施各种契约或规则,可以节省各种签约成本、实施成本和保护成本。
而掠夺理论或剥削理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阶级或集团的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阶级或集团进行压迫和剥削,榨取他们的收人。按照掠夺论的观点,国家界定了一套产权或制度安排,目的在于使权利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可能无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也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因而,这种理论只能解释不利的产权结构或制度安排为何能够存在。
在我们看来国家是一个大概念,在某种程度而言,代表了一种公共意志表达的产物。只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利。所以,国家和公民通过宪法来规制权利和义务,而国家和政府之间又因为宪法确立了政府和国家问的关系,公民也确认权利由政府行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两个委托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能等同于政府,它的内涵中应该包括普通的民众。
因此,我们提出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与现行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有差异的,后者是市场中实际的“操盘手”。“执行者”,不仅通过行政指令介入与管理市场,而且还是行为主体;而前者不再是实施者,它的作用与功能体现在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也就是国家主导是一种管理方式,不是具体的执行策略。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就是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传媒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
2 国家主导下风投模式的两种取向:外资的疏导与民间资本的积聚
我们倡导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是为了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旨在通过规划、引领、调控实现角色的转换,因而在新的框架内,通过制度供给疏导外资,盘活市场存量;再开通渠道,实现民间资本的积聚,放大增量,发挥业外资本的主流作用。
(1)外资的疏导
自1995年以来,先后有50多家国外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我国,2004年。旗下管理高达183亿美元投资基金的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的美国凯雷集团投资聚众传媒,标志着真正的国际资本进入新兴传媒。外资风投进入中国采取的是大量合作经营与部分独资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的特点是:其一,规模不大。2006年只有10个亿的金额出现在传媒市场上,这个量不仅相对风投机构没有完全展开,而且对传媒的市场需求容量也是微小的;其二,投资的领域狭窄,更多在影视制作与新兴媒介,染指传统报业的微乎其微。所以,我们现在要争取的是外资投入的扩量与增容,将庞大的业外资本引入报业市场,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政策的开放与市场的疏导。
对于外资的利用与疏导,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风险投资形式,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它们都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同属于证券市场中心型模式。但是具体而言,他们介入传媒产业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美国主要采用“赤字模式”,即在新产品的开发中,风险投资者和制作者分担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获得该产品的使用权,而制作者因承担部分市场风险而享有传媒的二级和三级销售权。英国则是“成本附加模式”,即投资者不仅可以委托制作者制作产品并支付全部费用,还要预付利润作为回报,投资者可以获得大部分二级权利。而作为风险投资后起国的韩国采用的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以动员社会资本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方式进行资本经营。中国传媒产业现实特点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相似点,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营造以国家主导。外资与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官、民共融的投资模式。
(2)民间资本的积聚
所谓民间资本包括社会机构资本和私人资本两类,在现行的风险投资市场,民间资本很难涉足传媒市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中国市场拥有相当量的社会闲散资本在股票市场,2006年11月,国民存款总额已突破16万亿元。也就是我们并不缺少资金流量,而是缺乏将这种巨量的社会资金积聚成流,渗透于风险投资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那么造成这种“有量无市”的原因在于:
第一,国人的风险投资意识淡薄。国人传统的理财观点根深蒂固。买国债、购保险、闲荡于股票市场是大部分人投资于银行获取固定收益后的主要资金流向,对于参与高风险、高收益的风投市场,赢取长线的增殖回报,尚没有形成强烈的投资意识。
第二,缺乏资金汇流的渠道。要将大量闲散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业外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积聚财富的渠道是关键。一个成熟的风投市场应该有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中介机构组成,他们各司其职。而综观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成熟度不够,社会风投机构数量少、作用低下,缺乏大量直接面对市场的投资者和专业机构。这意味着巨量的社会资本没有直接的释放途径参与到风险投资的市场营运中。
第三,政策对资金募集的限制。报业集团是事业性质的单位。所以政策规定了其社会属性,一是社会公益目的,不是盈利目的,二是国有资产,不是其他资本,因而,总体上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报业集团或者报社是不能吸纳业外资本的。虽然《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简称“44号令”),已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实施,为外资与社会资本进人传媒市场开启了缝隙,在政策框架内,允许业外资本的进入。但是,目前的开放对资本需求庞大的报业市场而言。其力度明显不够。
所以,开掘大量闲散的业外资本,将其引入风险投资市场是解决目前风险投资市场融资主体单一、风险性强。增加放量的必然路径。
三、风险投资进入报业传媒的战略基点
风险投资要进入报业市场,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做贡献,它必定要经历从政策突破到市场孵化到投资意识的培植等多重壁垒,因此,只有选择恰当的战略立足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风险投资与报业传媒的真正联姻。
1 制度的供给
报业传媒的双重属性使然,其产业融资行为必定受制于政府管理,制度供给是风险投资登陆报业传媒市场的必要条件。按照道格拉斯·诺斯的界定:“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构成的,正式制度的制定、变动或修改,往往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执行时具有很大程度的强制性,非制度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自发形成并为社会认可。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史,政府作为供给主体提供了一系列的正式制度,每一项新的重大安排通常会被作为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动力支撑。
对于报业传媒而言,最大的制度供给来源于产权归属,而产权的清晰度是制约风险投资入场的必要因素。中国报业市场正在推进的渐进式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就是传媒的改制与转型,即我们可以按照媒介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取向,将传媒市场分解为社会服务的“国家传媒”、充当社会瞭望哨的“公共传媒”以及实现传媒产业功能的“商业传媒”等几种形式,只有建立多层级、多元结构的传媒市场,才能消解在意识形态化与传媒产业化的两难抉择,产权归属才有最终落实的可能,风险投资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2 发展报业投资基金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了《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近400亿元,投资项目数也高达741个项目。虽然我们明确感受到风险投资市场的增量与放大,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增量并没有惠及对资本融资需求程度高的中国传统媒介。
因此,我们建议大力发展报业产业的投资基金,专门致力于报业传媒的融资建设,借鉴美国传媒产业风险投资的基金模式,在专业领域里缔造由传媒融资家、传媒投资家与传媒项目的管理者构成的投资体系。
3 报业传媒风投意识的培植
一直以来,中国报业传媒推行政府主导下的渐进式、边缘突破的改革,报业传媒既是改革的触动者又是利益的既得者。所以。在触及传媒产权改革的攻坚战时,报业传媒虽然可以获得“自由身”,投身于市场的熔炉,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将导致传媒丧失政策的倾斜与保护,失去部分利益。所以。这从一个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涉及传媒改革底线的产权归属问题受到来自上下两方面的“摇晃”。
[论文内容提要]纵观2006年报业增幅的减缓,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合理性。而国家相关行政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理性、合理的报业竞争秩序的回归,与新技术的融合,与新媒体的合作,都将使人看到报业的又一个“春天”。
慧聪国际咨询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元,同比增长5.97%,而2005年的增幅为9.97%。面对增幅的下降,曾一度出现“报业冰河期论”、“抛物线论”、“消亡论”等悲观论调。实务界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我们没有理由唱衰纸媒,相反,纸媒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新兴媒体共存共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现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如是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以纸媒体的“既存优势”阐述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纸媒体依然具有着改革与发展的广阔的、未可限量的空间”的观点。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从报业总量在不断增长的事实,以及传媒功能说、报业的历史地位说等方面,驳斥“唱衰纸媒”的言论。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程颖刚从纸媒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将新媒体新技术为我所用”的理念批驳了“纸媒消亡论”。
报业经营总额增幅放缓的原因
2006年报业增幅较2005年相比呈现放缓趋势,但其总量在增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报业2006年增幅放缓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合理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以相对的观点来看待报业增长“放缓”问题。应该说它是我国传媒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梅宁华认为,“随着市场竞争逐步规范化,秩序化,报刊市场已经度过了早期较为混乱的跑马圈地式的高速增长期,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平稳发展期。”报业经营总额增长速度的“放缓”,源自于报业多年的增长过快和总量的积淀。1998年全国报纸广告收入近1101亿元,比1978年0.75亿元的报纸广告总额增长了140多倍;报纸发行种类由1978年的186种猛增至目前的2000多种;报纸印量也由1978年的40亿对开张增长到现在的540亿对开张,增长了10多倍。一些大型的报业集团还成立了自己的发行公司,拥有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人的发行队伍和密布所在城市甚至遍布全国的发行营销网络,而如此高速的增长往往会令人忽视隐藏在背后的潜在问题。而网络广告的激增,则是由于其刚刚起步以及基础的“菲薄”,容易以一种强势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2006年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引起报业广告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由于2006年国家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和医药业广告的投资,而房地产、医药卫生正是许多报纸广告的重要来源,从而给广告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也由此可以看到广告是支撑报业经济来源的单一性,使中国报业有理由冷静下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围绕报业主体开拓多元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广告投放体制。“广告、印刷、发行以及与信息收集、整理、、咨询相关的信息服务是报业经营的主体。”而“报业的主体经营在经过多年积累之后,目前虽然已取得初步规模和实力,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显露出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陈旧、市场容量制约以及增长后劲不足等危机的征兆,报业传统的主体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多元化经营应该从媒体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展开。
第三,2006年中国报业增幅的“放缓”,其根本原因在于报业内部的自戕,而不是由于跟互联网的竞争。目前我国有1.6万个商业网站,网络广告仅占据整个中国广告市场的2.83%。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广告份额很小,对整体广告市场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因而其对报纸广告份额的影响也可以说很小。而“媒体内部的恶性竞争,如报业价格战,则导致了广告版面价格的下跌、报纸常年亏损、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市民低价买报的观念固化成型。”从而导致大量内部资源的浪费、办报成本上升、受众减少、报纸质量下降等问题,使报纸经营亏损。
第四,新媒体的出现,因其媒介属性,势必对报业受众和广告造成分流,但目前尚不是主要原因。
中国报业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
在网络媒介等新媒体势力看似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报业不但不会“走衰”,反而会结合自身优势、实际情况博采支撑新媒体背后的先进技术,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第一,国家关于报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报业的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报业因此出现转型和升级:1、报纸出版“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报业结构将得以优化,报纸出版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2、逐步推进报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使报业市场由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报业市场体系转变成为可能。3、报业经营体制的试点改革促使报业经营机制的创新。2006年,中国的报业在推进体制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完成了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的战略升级:评估、重组、壮大和全面利用、综合开发现有的资源,全面推动集团发展,探索党报的合作机制,与地市报合作,利用规模效应扩大区域优势实现双赢;创新实地投融资体制,引进战略投资优化集团核心业务结构,夯实了竞争实力。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创新管理体制,打造新的集团宏观管理构架以及媒体、公司两分开一本账的微观市场主体,推进报业产业化;以报为本、多元经营,以媒体为核心,已形成广告、发行、印刷相互支持的报业产业链,推进了报纸相关产业的拓展,集团营业收入、广告收入和净利润有较大增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确定“打造以报业为核心,报纸、期刊、图书网络等多媒体互动发展的新闻出版文化传播集团”的发展战略等,可以看到,2006年中国报业从体制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都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第二,理性的回归和报业竞争新秩序形成。报界的有志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中理性、秩序的回归是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中国报业的无序竞争局面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规范和调控下,2006年已经逐步得到好转。报业市场秩序的改善使市场竞争主体深受裨益,黑龙江多家报纸共同向社会承诺:“今年订报不送礼,送礼就送好新闻”,同城各报间的关系明显改善。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12家都市报,2006年总发行量比2005年增长6%,发行成本减少1.3亿元。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把省会的15份报纸分为都市类、专业类、对象类报纸,从办报宗旨、读者对象、专业分工等方面作了较为明确的定位,使各报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和转型,以差异化定位规避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恶果。梅宁华在分析中国报业处境时谈道:“目前,中国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从混乱转向规范的整合期,这是中国报业从单一垄断进入规范竞争形态的新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力量和行政手段的整合,加上报业退出机制的建立,中国报业竞争一定会走上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的正常轨道。”可见,理性、秩序的回归将为中国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第三,数字报业的兴起,新技术的支持,为中国报业开辟出一条发展的全新模式。1、2006年,中国报业的从业者们纷纷开始探索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的战略转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E”世界里可谓一马当——2006年前9个月相继推出i-news(手机报)、i-mook(电子杂志)、i-paper(电子报)、i-street(公共新闻视频)4种新媒体,实现以不同的终端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受众无缝覆盖,以全新的理念和措施实现了传统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2、数字报业带来的不仅是形式的变化,同时还有新的发行思路和办报思路。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从发行终端切人数字化转型,推出卫星报,在39个国家《天津日报》可和《今日美国》等报纸同步落地,实现在全球当天发行,即时阅读。社长张建星称:“卫星报的意义不在于发行量,而在于提升整个发行价值。它改变了我们整个发行思路和办报思路,让我们在战略上去谋划未来。”。传媒产业的未来并不是新媒体,而是支撑在新媒体后面的新技术。通过与新技术的结合,实现报业产业链的延伸、对广告客户的增值服务、建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更具潜力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网络背景 文献信息 采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27-01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之下,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就文献采编行业而言,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文献采编工作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环节,最后探讨了如何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1 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
文献采编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献资源建设又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文献采编工作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传统的文献采编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采编方式过于简单,最为主要的采编方式就是以出版物为主要依据,对相关书籍和期刊进行采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文献采编工作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固定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相关信息服务机构对文献采编工作的定位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大”和“全”。
在网络环境下,目前的文献大多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对文献的整合的共享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些综合性科技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中文期刊文章、专利、会议论文等,使用者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从上述数据库中非常方便的搜索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
笔者认为目前文献采编工作具有下述特点:第一,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作为选择文献的主要依据;第二,采编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采编工作,在工作中考虑文献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第三,在采编时有效的使用各种网络工具;第四,文献采编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鉴别能力等。
2 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
2.1 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
现阶段,多种形式的载体不断涌现,极大推动了文献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文献以纸质化为主,在网络化的环境之下,数字化的文献才是潮流趋势之所在。相关机构应该重视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存储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逐渐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
数字化的文献逐渐引起了用户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偏爱数字化的文献资源,于是文献部门应该大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抓紧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数量。具体来讲,现阶段比较典型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主要是数据库镜像站,如NSTL本地镜像站和“中外专利数据库”等。
2.3 开展专题文献收集与报道工作
文献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各类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采集、整理和报道,这也是文献采编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和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机构可以尝试构建“网上阅览室”,根据不同的专题对文献进行分类采集和报道。
3 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优化管理工作:
第一,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健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文献服务也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精神。重视用户的服务体验,及时了解用户反馈的意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第二,构建多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平台。当今时代处速发展的状态,文献机构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关注热点问题。并以数字服务平台为依托向用户介绍一些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对新事物的了解欲望。
第三,对文献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首先,健全呈缴制度;其次,构建期刊交换制度;再次,关注二次文献的开发工作;最后,进一步完善文献荐购体系。
第四,纸质文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献存储方式,信息服务机构应该重视对现有纸质文献的整理工作,及时开展剔旧工作。对于纸质文献进行踢旧处理不是一项新任务,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相对比价传统的方式开展文献踢旧工作。也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踢旧时充分考虑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同时开展一定的统计调查工作,通过调查透彻的了解现阶段用户的具体要求,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给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文献踢旧方法。
4 结语
网络时代到来为文献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文献采编工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采编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洪武.论网络技术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1.
[2] 卢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D].复旦大学,2012.
[3] 赵晓宇.网络时代高校校报信息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4] 葛连兵.学术文献知识元数据库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6.
[5] 赛青.新形势下图书采编业务工作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230-231.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
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开开心心生活”,对自己,我严格要求,工作认真,待人诚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遵纪守法,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知荣明耻爱报社”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我为报社改革发展献一策”活动中获得过三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集团先进工作者,并获得过“市属机关优秀团员”称号.
二,负重锻炼,鼓劲挖潜,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XX至XX年来是报业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正朝着规模化、多媒体化、多元化,网络化
的方向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管理理念、业务流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报业快速变革时期,记者编辑的数量增加,集团办公区域的扩大,并且在技术人员不足的环境条件下,集团采编流程,经营流程,网络安全,机房建设,信息化成本研究等方面的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设计建设与完善。在信息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在较少技术支持下独立研究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很多系统与网络核心维护,以及大量其他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报业集团这些日子里,较好的完成了集团领导下达的责任目标.
1.报业集团信息中心机房平台安全运转,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工作有序开展,集团网络与系统总体正常运行,信息机房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空调通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系统,机房ups配电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得到提高.
2.报业系统集成,管理流程得到提高,报业采编流程系统逐步升级.渊博系统已为报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文检索功能,报社经略广告系统的研究,使的广告管理模式电脑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广告数据更加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报业集团的发行系统实施已大大推动报业自办发行的进程与规模.二次开发报业业绩考核管理系统,统计出记者和
编辑业绩情况,以便对其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全体员工办报的热情.
3.实现创建集团的域控制系统,采编数据库系统,文件服务器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监控系统,也同时协助设计与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与监控,逐步完善财务经营管理一体化.
4.协助完成集团报业数字化大楼建设,监督与完善3楼发行中心,8楼商报7楼行政经营区域结构化布线子系统,,网络系统接入性,扩展性,使其稳定性得到提升,让区域需求得以改变,使的网络能够逐步向成熟期过渡.并且完成22个镇区网络接入,系统与报社中心整合运行已向多分支性机构过渡.
5.架设网络版防病毒防御系统,并与硬件防病毒墙进行联动,降低网络的安全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性。vpn远程办公系统与报社网关级别防毒墙设计与规划实施为报人提供安全的信息多元化通道,完善的网络存储集中备份,为整个网络中的数据实现统一的存储控制管理,从而防止物理损坏,以及部分逻辑损坏,保护好集团的数据资源。实现核心交换机的双机热备份,维持核心网络层安全、稳定的运行,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的风险。上网行为监控的研究与设计实现。规范报人上网行为,使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报业集团竞争力。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相关的灾难恢复,数据库管理,存储策略得到进一
步的扩展.加强了网络安全,为报人服务,深度研究与准备架构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安全体系: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模块.找出网络,与系统运行规律,进而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趋势.
三,加强责任感、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
这些年来,集团的技术领域特殊的环境使我能够以大局为重、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这些年来很多时候都在超负荷工作,甚至几天几夜才能睡上几个小时,每一次技术改造与创新,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与架设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即要协调维护好集团及报人家庭将近上千万的信息设备,又要进行预测,研究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敢于尝试,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实施过程中,提出高效的解决方案,又要对集团技术管理进行阶段深入研究。
四,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
潜心研究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吸收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关技术难题,并且能指导工程师工作和学习。并且也加强了写作能力、组织
协调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为了加强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于XX年度在微软授权培训中心接受微软系统工程师培训,并获得中国微软颁发的mcse系统工程师证书时.同年也获得北大方正采编高级系统管理证书,在XX年在cisco授权培训中心接受cisco网络工程师培训,同年获得美国思科颁发的ccna网络工程师证书,并自学ccnp网络专家课程.为了掌握更扎实的技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从XX年开始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生专业,并且在XX年底顺利拿到工程硕士文凭。在论文方面,,先后在电脑报,计算机世界,中国地市报人等报刊发表过论文.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今后努力方向
1.陷于较为严重的事务性工作的特殊情况,必须进行角色技术转变,新时期的现代报业技术人员应是技术组织者,网络,网络安全建设者,新闻信息产品的开发员,信息技术服务咨询专家,信息技术教师的身份.
2.要创新,技术管理更需要有潜意识加强,技术和管理应该并重.
3.不能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以一街市田亩为乐,这将不利于集团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4.加强报人计算机知识培训力度,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减少建设的整体的维护成本.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现代传媒环境;报业;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79-02
自诞生之日起,报纸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大众传媒,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最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报纸首当其冲的遭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国内的报纸成长缓慢,发展的经济支柱,广告增长速度明显下滑,读者市场逐渐萎缩。在现代传媒环境下,甚至有学者提出报纸的“消亡论”、“拐点论”等种种不同的断言。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介绍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媒介的发展,一些学者对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然而,笼统地将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仅仅归结为是一种满足个人需求的活动并不能说明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必须注重对受众所处的环境或社会条件因素研究。因此,在考虑到社会条件因素重要性的基础上,传播学家卡兹等人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新模式。这一新模式的提出说明,影响受众选择使用某种媒介的动机除了媒介自身因素以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受众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使用与满足”理论更加完善。
现代信息环境变化的基础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尽管“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较早,但是在网络环境下,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同样有效的。
二、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业发展及网络化生存现状
(一)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业现状:
1、经营状况衰退。伴随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报业可以说在现代传媒环境的巨大挑战和压力下艰难前行。2004年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广告增长额下降,市场空间缩小。自2005年春天,中国报业市场出现拐点,全国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额普遍开始大幅下滑,平均跌幅达15%以上。08年印刷纸张的上涨加重了报业的经营成本,09年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使报业市场进入了“寒冰期”,而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以其便携性、平民化等传播优势,逐步吸引着读者及广告主的眼球,与传统报纸分享着本已有限的广告份额。
而此前十几年,国内报刊的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让人担忧的现象是,这种下滑趋势已在国内几家最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报纸中普遍出现。
2、受众市场萎缩
比报纸广告份额下滑更严重的是报纸受众向新型媒体流失的事实。有调查报告显示:在18岁~54岁的人群中,排名最前的媒体是互联网和电视,其中45.6%的人首选互联网,报纸只占3.2%;在18岁~24岁的人群中,互联网是最受欢迎的媒体,50.5%的人首选互联网。
在现代传媒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报纸媒体的主体地位正逐步被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所取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不仅是互联网,另一种由通讯工具衍生的新媒体――手机,也凭借移动便携、信息交流互动的优势迅速成长。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3.56亿,此外,以论坛、博客、播客、微博、户外等各种形式存在的新媒体形态也层出不穷。
报纸媒体原本受众人群庞杂这一优势,也因为信息化发展而流失了大批的读者人群,前景堪忧。有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30岁以下人士已不怎么看报,网络原住民(25岁以下人群)的队伍在壮大,上网者的年龄范围也在扩大。
(二)中国报业网络化生存现状及不足:
中国报业在现代传媒环境的竞争压力下,大力发展新媒体特别是数字报业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也即实现报业网络化生存。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将其列入《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
利用新技术、开拓新平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报业的共同选择,报业网站与手机报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状态的确存在很多不足,诸如技术较弱、资金不足、机制不够灵活等。所有这些对报业网络化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虽然很多报业意识到要向新媒体或新技术靠拢,但目前大多数报社自办的网站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单纯地停留在电子版阶段,大部分的报业网站还未实现盈利。这些都是报业网络化生存的隐患。
三、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纸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创了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认为媒介接触和选择行为是基于受众的“能动性”的需求动机,受众媒介使用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受众以后的媒介选择行为。也即是说媒介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因此这一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重视。
(一)报纸媒体的“使用与满足”
对报纸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较早的是B.R.贝雷尔森。贝雷尔森以1945年6月30日纽约报纸的发送员为背景,通过调查没有报纸带来的不便来揭示报纸在日常生活中的效用。并于1949年发表了《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的研究论文。根据调查结果,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六种使用形态: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憩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2]
这六种报纸的使用形态(使用动机)对在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纸的使用动机仍然适用。综合这六种动机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受众对报纸媒介的三种使用动机或者称为依赖:信息依赖、娱乐依赖和社会交往依赖。报纸作为一种“古老的”大众媒体,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前,发挥着全能媒体的作用。伴随着上世纪30、40年代广播电视的出现,报纸的娱乐功能被压缩,在强势竞争之下,报纸不断自我完善,扬长避短,最终形成了与广播、电视鼎足而立的局面。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勃兴,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以其新颖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传播优势迅速走红,快速侵蚀着报纸及其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传播价值受到侵蚀,尤其是娱乐和社会交往功能,但是报纸自身强大的信息功能仍然存在。
(二)网络媒体的“使用与满足”
网络媒体是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新的传播媒介,具备传统传播媒介的一切表现形态和特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交互性强、时效性强、受众主动、信息海量等特点。交互性强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的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
网络媒体在信息的海量存储和海量传输方面满足了受众的信息依赖;其参与式、即时式、交互式的娱乐和信息平台满足了受众使用和选择媒介的娱乐和社会交往需求。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如前所述,在网络媒体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仍然适用。
(三)报纸网络化生存的优势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要想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长远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媒体之于受众需求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因为制度和历史原因,“党报”一直做为我国报业体系的指导,在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了报纸作为一种“意见主导型”媒介的权威。报纸在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方面更胜一筹,而这些优势也成为报纸网络化生存、发展的基石。网络的兴盛带来的是海量的信息存储和传输。但是受众面对成千上万条信息,难以辨别真假,难免会产生“无助感”。因此,报纸网络化生存的另一依托点在于新闻价值观的保留和引导。
结束语:媒介竞争的实质就是受众市场的竞争,在现代传媒环境下,中国报业不仅面临着来自新兴媒体的冲击而且还面临着报业自身的竞争压力。中国报业要做的是充分发挥报纸媒体自身的核心价值优势,在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新闻信息的采集权方面做深做强,加强深度报道、转变信息观念,实现信息的优化和有效传播,发挥新闻价值观的保留和引导功能,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也是中国报业网络化生存的必然选择。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尹韵公曾谈到:“在重大挑战与变革面前,不同的表现对应不同的结果:一是未雨绸缪,积极地预测和应对变化,从而走向卓越;二是随大流,跟随变化,从而落得个平庸;三是漠视、逃避、抵抗变化或无所作为,最终被淘汰出局。”在现代传媒环境下,中国报业在网络化生存的必然而漫长的道路上,就是未雨绸缪,积极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应对挑战。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红,1982.10,单位: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研究方向:广告传播目前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广告传播方向研究生,职称:助教。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新闻传媒,文化产业
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渡过爆发期,全球经济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明显复苏,进入后危机时代。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众多企业破产。虽然金融危机对新闻传媒等文化产业的影响有限,在传导上也具有滞后性,但其消极影响也已显现:媒体广告收入普遍下滑,生存维艰,《芝加哥论坛报》等百年老报甚至申请了破产保护。在遭遇经济寒冬的同时,金融危机也给新闻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文化产业强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抢抓机遇,适时调整战略,对于发展我国新闻文化产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金融危机对新闻文化产业的影响
1、“口红效应”及历次金融危机中的文化产业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蕴含机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对包括新闻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来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加之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会产生良性效应,这些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往往会逆势上扬,经济学上称之为“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期诞生的经济理论,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消费者因收入下降会减少大额消费,通过购买如口红之类的廉价化妆品和文化产品来缓解压力,获得购物的愉悦感。美国、日本、韩国的新闻业等文化产业在历次经济危机中的表现,都是“口红效应”的生动印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成就了美国广播业的鼎盛时代。罗斯福的“炉边谈话”通过电波传遍美国,给公众带去温暖和信心。广播信息传播的真实、亲切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与欢迎。1932-1939年间,美国公众通过收音机接收的消息量几乎翻了一倍,1940年初,2 800万个家庭(占总人口的86% )总共有4400万台收音机,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娱乐和益智类的广播节目,出现了此后盛行不衰的“肥皂剧”。随着广播听众规模的大幅增加,电台广告收入也逐年上升,1941年达到2亿美元,[1]形成与报纸、杂志三足鼎立的局面。
日本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众多行业遭受重创,文化产业却独领,增速迅猛。为了促进新闻业发展,1997年11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振兴经济方案,决定“将企业和个人对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出资比例最高限额从原来的10%提高到1/3”[2]。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把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导,以青少年和家庭为主要消费对象,大力开发动漫产品,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HelloKitty 、奥特曼等动漫形象深入人心,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宣传了日本的文化和国家形象。目前,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占据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韩国以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复苏的拉动力量,于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除了加强相关立法,健全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外,2001年8月,韩国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机构——文化产业振兴院,全面支援和培育文化产业,并从资金供给、市场开发、人才培养和建立奖励机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虽然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但影视业却获得长足发展。韩国政府将影视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给予重点扶持。韩国影视剧没有宏大的叙事主题,关注平凡人、小人物的生活与情感,并将韩国传统文化、饮食、服饰、旅游等融入其中,制作精美、感情细腻,富有生活气息和亲和力。这种差异化的定位让韩剧迅速成为一股强势潮流,占领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市场,并由此带动旅游、服装、日用品等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影视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的主导产业。韩国也于2004年跃升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到2007年,韩文化产业产值约为650亿美元,连续5年年均增长达到9%以上,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近7%[3]。
通过对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口红效应”的作用下,每次金融危机都会成为文化产业逆势发展的机遇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此次金融危机后国际新闻传媒业现状
由于各国传媒业的经营模式、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度不尽相同,受金融危险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媒业与金融投资关系密切,受危机影响较大。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新闻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受危机的影响较为间接和滞后。
(1)美国传媒业遭遇寒冬,破产裁员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于美国,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也是首当其冲。论坛报报业集团申请破产保护,《西雅图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百年老报纷纷停刊或取消印刷版。报纸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大量流失。据美国产业集团统计,2008年美国全国性报业的广告收入下降了17%。传媒业为减少开支,纷纷裁员。如美国传媒巨头维亚康姆裁员7%,《洛杉矶时报》裁员10%;除了公布裁员计划外,维亚康姆还冻结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09年的薪水。[4]与此同时,很多传媒集团削减预算开支,节俭度日。美国电视巨头NBC环球公司2009年的预算开支减少3%——约五亿美元。CBS电视台和传媒巨头维亚康姆也调低了盈利预期。
虽然新闻传媒业在经济寒冬中瑟瑟发抖,但“口红效应”也带来了些许暖意。尼尔森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平均每天在电视机前消耗的时间长达8小时18分钟,打破了尼尔森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统计的收视时间纪录。危机时期,人们对经济信息的关注推动了财经媒体的发展,《华尔街日报》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广告收入和销售量双重增长。美国传媒业长期以来积累了雄厚的发展实力,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新闻传媒业对经济直接或间接的贡献率仍达到7%。[5]
(2)日本报业雪上加霜,经历“史上最严峻阶段”
金融危机对日本新闻业的影响在报业中表现明显。《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五大报中,除《日本经济新闻》外,其余报纸在2008年财报中均出现赤字。世界第二大报《朝日新闻》为创办130年来首次经历财政赤字,并且赤字高达100亿日元;《日本经济新闻》虽未出现赤字,但2008年度营业利润比上年度暴跌61.5%,[6]2009年广告收入同比减少30%[7]。与此同时,网络等新媒体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报纸的发行收入。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国家,日本人从小接受良好的媒介素养,一直保持着阅读报纸的习惯。与一些国家报业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的经营机制不同,日本报业的发行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最高能达到70%。由于新媒体影响,报纸的年轻读者大量流失,而在金融危机时期,民众为了减少订报支出,更是纷纷选择免费的网络信息。日本最大的日报《读卖新闻》两年间日发行量已经下降400多万份,《产经新闻》2009年的发行量更是跌破200万份大关。[8]面临金融危机和新媒体双重威胁,今年3.15特大地震和海啸又使日本经济遭受致命打击,日本报业可谓雪上加霜,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阶段。
(3)广告锐减、投资匮乏,“韩剧”瘦身转型应对寒流
金融危机后,韩国影视业投资萎缩,电视台广告收入锐减。 KBS、MBC和SBS三大电视台2008年11月的广告收入同比减少24.6%。为了控制电视剧制作成本,三家电视台决定将电视剧单集长度由80分钟缩短至72分钟,并降低演员薪酬,同时减少播出数量。 KBS不仅取消播出KBS二台的每日连续剧,还决定今后每年只播出一部长篇历史剧;MBC已停播周末连续剧,增加重播节目时间;SBS不但已停播每周五晚上的连续剧,还计划缩减每日连续剧的拍摄数量论文格式范文。[9]
二、后危机时代各国发展新闻传媒业的经验启示
1、宏观导向上的政策支持
新闻业等文化产业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在危机的传导上也有滞后效应。文化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创造财富、扩大就业、提高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与潜力,这些独有优势使很多国家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振兴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金融危机,从宏观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虽然在危机中遭遇寒流,2009年韩国政府仍指定文化产业为绿色增长产业。2010年,政府投入2000亿韩币支持文化产业振兴院完成200个项目。继“韩流世界化”之后,韩国提出“打造亚洲文化”的概念,目前正在建设“亚洲文化殿堂”大型文化产业园,这是韩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项目。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促进传媒业的自由开放式发展, 2009年7月22日韩国通过了《媒体法》,逐步废除广播电视的垄断体制。美国政府历来被视为是管的最少的政府,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加大了对新闻传媒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3月1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报业减税法案。根据这项法案,直到2015年,报纸和报纸出版业将少缴40%的营业税。[10]
启示:目前,文化产业因其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优势已经悄然成为扩大内需、推动就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社会凝聚力的主导力量。2009年7月,我国出台了首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从战略层面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序列。通常认为,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达到1%,文化产业才能获得充分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但是,文化产业投入仅占财政总支出的0.39%左右,与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财政投入还远远不足。与欧美、日韩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外文化贸易、提高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需从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加强与新媒体合作,开拓发展空间
传统的新闻传媒业高度依赖广告,而广告又对经济变动极其敏感,所以传媒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与经济发展形势正向相关。因而,金融危机使传统媒体感受到阵阵寒意,但是对于数字化的新兴媒体,却是一个发展的良机。网络、手机、移动IP电视等新媒体具有传播快、伴随性强,互动便捷等传播特点,能够满足危机时期人们对于各类信息的即时接收,目前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和发展潜力的传播媒体,受众群体仍不断增大。同时,由于新兴媒体运行成本较低,广告价位低,在金融危机时期,广告主广告投入减少,将广告市场从传统媒体转向低廉的新媒体。
国外很多主流媒体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转战新媒体。美国《西雅图邮讯报》、《落基山新闻》和《督教教科学箴言报》等百年老报停止出版实体报纸,全力投身网络版经营。SNS社交网站的兴起开启了新媒体发展的一段新里程。针对当前很多人习惯于在社交网站获取新闻信息,美国四大电视台,ABC(美国广播公司)、FOX(福克斯广播公司)、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NBC(全国广播公司)纷纷进行Facebook的网页改版,推出新服务加入新功能,以提升在SNS用户中的影响力进而吸引用户购买频道收看。[11]
日本报业加快了向新媒体的转型。《日本经济新闻》专门设立了电子媒体局,利用已有的网站平台,提供音频、视频等新闻服务,开发针对手机用户的新闻产品。在企业利润萎缩,广告市场低迷的不利条件下,《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等报纸将多年存储的新闻报道及专业信息等数据资源建成网络数据库,提供收费商业信息服务,探索出新的赢利模式。
启示: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已经从竞争转向合作。我国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腾讯2009年财报数据显示,2009年腾讯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5.307亿元(13.9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9%。目前,传统媒体大多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开通了手机版,但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创新形式、突出特色,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创造更为有效的赢利模式,仍需我们思考和探索。
3、加大技术创新,实现传媒产品多样化
新闻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创新。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发新型传媒产品是媒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很多传统媒体加强了内容产品的开发转型,大力开发面向新用户、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新闻产品。2009年4月,《华尔街日报》推出针对iPhone手机的新闻阅读客户端,《纽约时报》推出一款名为Times Wire的网络新闻阅读产品,以类似于博客传播的形式来实时推荐新闻。时代华纳公司从2010年开始正在致力于推出一项“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的服务,有线电视的付费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终端来欣赏有线电视公司提供的视频内容。
继数字电视转型后,2010年韩国政府投入17亿韩元进行数字广播、三维立体节目广播、新一代DMB(视频传输速率提高两倍的新一代地面波)的现场试验,通过开发新型广播节目,使韩国广播业迎来新转机。2011年4月,韩国政府又出台“智能电视三大政策”——提高智能电视核心技术、丰富智能电视内容和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借此巩固韩国在智能电视市场的领先地位。[12]
启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受众信息需求、传播生态环境、传媒经济发展模式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主流媒体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借助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采编流程的数字化、传播平台的互动化、新闻产品的多样化、信息服务的人性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4、降低成本,走资源共享,低投入、高产出的道路
目前,世界各国对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这不仅是一场大规模的环境保护革命,更是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成为推动各经济体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资金产出效益,新闻媒体之间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通过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如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两大报在2008年底就达成协议共享新闻资源,《达拉斯晨报》和《沃思堡明星电讯报》则互为发行业务,并共享图片和部分新闻产品的资源。福克斯电视台和NBC电视台也在酝酿共享视频资源。[13]
面对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日本报业巨头也开始抱团取暖,加强合作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读卖新闻》与美国《华尔街日报》牵手合作,从2009年3月起,《读卖新闻》每周两天在其国际版刊登《华尔街日报》解读性报道的日文译文,《华尔街日报》则依托《读卖新闻》进行其亚洲版的印刷和发行。《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三大报还共同组建了一个新闻导航网站,将三家报纸新闻报道的部分内容放在一起,供读者进行比较阅读。读者点击感兴趣的内容即可进入各报独立网站查阅详细报道。这种联合导航的方式既融合了新闻资源,又能使各报保持自己的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除此之外,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三大报还在信息、发行等方面联合互助。在偏远地区实行联合送报,当灾害发生时,为受灾方提供内容制作、印刷、发送等帮助。
启示: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此次金融危机催生了低碳经济。文化产业由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非常契合低碳经济的要求,面临宝贵的发展机遇。目前,由于竞争剧烈,我国新闻业面临内容资源紧缺的发展瓶颈。实现新闻文化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地区、行业界限,变各自为战为联合作战,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合作中求得共赢。
结 语
金融危机后,由于外需急剧萎缩,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优势不再。为了扩大内需,2009年我国政府投入了4万亿的救市资金,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近期日本大地震对经济复苏的消极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和汇率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促消费、调结构、保增长稳通货”的经济政策实施起来仍面临很多困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新闻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契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科院新闻所)
注: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金融危机对我省新闻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457206D-16)
参考文献
①王家新《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光明日报》2009.1.20
【关键词】新疆 维吾尔族读者 报纸
为了了解维吾尔族读者接触报纸的现状与信息需求量,以及影响维吾尔文报纸传播效果的诸多因素,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课题组成员在全范围内对维吾尔族接触媒介的受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活动,发放11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49份。调查问卷包括读者的阅读兴趣、读报时间、阅读动机、报纸来源、报纸评价、影响读报的原因等内容。
新疆维吾尔族读者接触报纸的基本情况分析
1、各地区维吾尔族读者接触报纸的情况
(1)报纸覆盖率。据统计,在11个抽样地区中,当地维吾尔群众能读到报纸的为923人,占总样本量的96.94%,报纸覆盖率比2002年的89.22%高了7.72个百分点。这证明经过6年的发展,维吾尔文报纸发行区域在扩大。
(2)报纸接触率。发行区域的扩大并不代表读者人数的增加。正好相反,数据显示,2008年,维吾尔读者报纸接触率为75.66%。读报纸的维吾尔族人口比例比6年前有所减少。
这也与新疆整体报业的发展相一致的。据07年《新疆统计年鉴》,2006年报纸的发行种数只占2000年发行数的43.61%,发行份数为51.33%。报业整体发行量下滑趋势明显。
调查显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伊犁等地区的读者对报纸的接触情况好于其他地区,特别是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这两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较好,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群众报纸接触率最低,几乎不读报纸的人所占比重为37.38%、其次是喀什地区,为28.81%。这与当地的经济收入、报纸的发行情况,维吾尔族群众读报习惯、看电视听广播代替报纸都有关系。各地区维吾尔族接触报纸的具体数字见表1
2、维吾尔族群众反映不读报的主要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维吾尔族读者不喜欢读报纸的原因有“文化低”、“没时间”、“用电视广播代替”、“收入低买不起”等。详细情况见图1。
(1)从数据可以看出,影响维吾尔族群众不读报纸的主要原因是电视和广播的替代作用,这一比例为50.65%。
(2)排名第二的因素是没有时间,所占比重为34.63%。这说明随着当前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在读报纸上花费时间,转而寻求更为快捷及时方便的信息渠道。
(3)选择文化低这一因素的只占被访者人数的6.06%。一般认为,新疆维吾尔族读者接触报纸的情况,与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但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文化程度和报纸接触率并不成正比,接触过报纸最多的是初中学历的读者;但文化程度与读者经常读报纸的情况有直接关系,学历越高,经常看报的比率也就越高。详细百分比请看表2
(4)因为收入低问题不看报纸的人群中,从各地区的情况来看,比例最高的是喀什地区,所占比例为22.59%,其次为和田地区,占22.50%;第三位是伊犁州,为17.65%。这基本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成相一致。详细情况见表3
(5)在影响看报情况的诸方面因素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报纸从出版到到达读者手中的时间。发行时间越短,新闻的时效性越强,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越高,对报纸的依赖性就越强。
3、读者使用文字的情况
在被调查的维吾尔族读者当中,有87.33%的读者只使用维吾尔语言和文字阅读报纸,有12.67%的人使用维、汉两种语言读报纸。乌鲁木齐与克拉玛依两地使用维、汉双语比例远高于其它地区,分别为28.97%和23.81%。在只使用维吾尔语言和文字阅读报纸的群众中,比例较高的地区有和田、喀什和阿图什等地。特别是和田,这一比例为97.01%,这些地方维吾尔族聚集度比较高。人们对汉语的使用率比较低,使用汉语阅读报纸的就相对很少,基本上都是政府工作人员。(见表4)
4、报纸的来源情况
从本次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在维吾尔族读者中,公费订阅率依然较高,有39.14%的读者阅读公费订阅的报纸。在新疆许多农村、牧区、半山区、山区和草原地区普遍没有售报点。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得知不少农牧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以及报刊发行情况所限。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及其传播媒介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在不少人眼中,通过报纸获得信息,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了。调查当中,不少读者向我们反映,许多县、村干部受到强行摊派,是为完成任务而订报。他们称,读报其实是一种重复劳动,因为报纸上的大部分新闻他们此前就从电视中看到了。订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5、报纸的发行时间
在读报纸的718名群众中,能看到当天的报纸比例靠前的分别是乌鲁木齐市,这一比例为76.64%的,克拉玛依市为71.43%,吐鲁番地区为60.00%,昌吉州为58.33%。这些地方的报业相对发达,报纸发行情况较好。
调查当中,许多南疆地区维吾尔族读者反映,报纸投递得比较慢,使得他们往往看不到当天的报纸,只能读到两三天以前的报纸。
这一问题也反映在数据中,全疆平均有23.26%的读者看三天以前的报纸,这一比例在南疆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更高。其中和田41.79%、喀什33.33%。具体数据参看表6
6、读者读报时的内容取向
调查发现维吾尔族读者对国内和国际新闻的关注度远高于区内新闻。有53.06%的读者选择看国内新闻,有52.92%的读者选择国际新闻,选择区内新闻读者的只有37.60%。读者最喜欢读的报纸版块是要闻版,最不爱读的是广告版。报纸内容中读者最不感兴趣的是会议报道、理论文章等,认为这类新闻宣传色彩过浓,贴近性较差。
调查显示:维吾尔族读者的信息消费趋向表现为注重现实性、娱乐性的特点。在这次调查所列出的十多种的新闻与信息中,法律类新闻被选率52.79%;反映群众呼声的新闻的被选率位居第二,达到43.59%;社会类新闻的被选率位居第三,占41.23%;倒数后三位的分别是先进典型报道,占15.46%;民族团结类,占21.17%;青少年教育报道,占22.42%。在调查中,不少读者反映维吾尔文报纸的法律新闻报道层次较好,希望汉文报纸加强国内外新闻和法律新闻的报道,同时增加知识类新闻的报道。
7、读者对大众媒介内容的评价
调查显示有46.89%的维吾尔族读者认为广播、电视、报纸上关于民族类的内容丰富,有32.35%的群众认为这一内容较贫乏。有20.76%的群众选择一般。
在对“我区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题目的选择中,比例最高的是“反映群众呼声不够”,达到了55.64%;其次为“舆论监督力比较薄弱”,占44.99%;有30.98%的群众选择“报道不全”。详细情况见图2
问题及建议
1、广播、电视等电子新闻媒介的挑战,使一些维吾尔文读者流失。
近十多年来,由于来自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的威胁,纸质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据2007年新疆统计年鉴显示,新疆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超过了报纸发展。从数量上看,报纸萎缩趋势明显。
对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发展数字报业,尝试开展手机报纸。报社可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络来改变报社困境就成了最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已有一些维吾尔文报纸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取得较大成功,如新疆《乌鲁木齐晚报》等已经开始了数字出版战略层面的考虑和战略规划的制定。
手机报纸也是传统报纸顺应数字化传播技术发展的一条出路,其发展前景令人向往。
2、报纸发行依然存在问题,应做好报纸发行工作:
(1)进一步提高报纸覆盖率,把报纸送到边远地区。
(2)增加零售摊点。方便群众购买报纸。
(3)提高党报的有效阅读率,把党报送到家。
3、要加强报纸的舆论监督功能,增加反映群众呼声的报道;要增强贴近性、满足受众的趣味性要求。
4、逐渐改变过去被动盲从的形象,着重报道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
(本文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金资助项目“新疆维吾尔族受众与大众传媒接触现状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①阿斯买・尼亚孜.新闻传播与少数民族受众[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电信业;广电业;出版业;产业分立;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6.017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电信、广电和出版三大产业的融合已成为现代传媒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者多从理论框架、路径选择、某一产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对这一融合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拟在综合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业界发展动态,揭示这三大产业在数字环境下的产业融合趋势。
一、传统电信、广电和出版三大产业的分立机械生产及其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业时代(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使生产与消费相分离,分工渐趋成熟,形成了具有固定边界的产业部门。这些固定化的产业边界与工业化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使工业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在生产上扩大了分工,并对这种固定化的产业边界起到进一步强化作用,从而使产业边界越来越清晰。这种具有固定化边界的产业分工被称为产业分立。
产业边界是对产业分立进行分析的一个必要理论基础,然而产业边界这一概念在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中并未明确提出。鉴于其对于研究产业分立的重要性,周振华[1]从理论抽象角度,确定产业边界的4种基本类型为: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和市场边界。技术边界,即每一个产业是用一种特定的技术手段及装备和与此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来生产某一种产品;业务边界,即每一个产业通过不同的投入产出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其产品或服务,并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链;运作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活动有其特定的基础平台及其配套条件;市场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交易是在一个特定的市场(包括其规模、区域等)通过不同的环节与流转方式进行。由于笔者认为运作边界和技术边界存在交叉之处,因此,本文着重就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和市场边界进行分析。据此,尽管电信、广电和出版三大产业提供的产品都可划归为信息产品或服务,但由于它们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使用的技术、市场领域等有很大差异,存在明显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和市场边界。因此,像其他产业部门一样,1990年代之前,它们在产业分类上通常被区分为电信业、广电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三大类。
就技术边界而言,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的分立集中表现在信息传送平台、信息接收终端的差异性。在信息传送平台方面,这三个产业拥有各自独立的传递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网络平台。如电信业的电信网、广电业的广播电视网、出版业的有形分发网。在信息接收终端方面,这三个产业提供信息产品的终端设备均为专用设备,用户只能使用特定的设备接收特定的信息。例如,接收双向语音信息需要使用电话机;接收单向声音和图像需要分别使用收音机和电视机;接收单向的文字信息需要文本资料。尽管信息产品和传送网络会存在交叉现象,如传送双向文件和数据既可通过电信业的电信网,也可通过出版业的有形分发网,但从总体上来看,不同的信息产品与其传输网络和接收终端基本上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就业务边界而言,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的分立表现在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电信业提供的是点对点的信息传递,通常指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在特定用户——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进行相互交换;广播电视业提供的是声音、图像等信息服务;出版业提供的是书、报、刊、CD等产品。这些信息产品或服务针对的是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具有替代性。
就市场边界而言,传统独立性媒介产业之间往往是一种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有各自分割的市场领地。[2]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各自在市场中相对独立,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二、数字环境下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融合的成因1.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融合的内部条件
早在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尼葛洛教授就用三个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电视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相交处将会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随着产业融合发生的领域不断扩大,学术界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及其概念的界定也在不断发展。进入20世纪后,哈佛大学的欧丁格和法国作家罗尔与敏斯试图用创造的新词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来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3]欧洲委员会绿皮书、美国学者Yoffie、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以及中国学者周振华、马健等[4-7]都对产业融合做出了不同的定义。无论怎样定义,产业融合都是对产业分立的否定,标志着原有固定化产业边界(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市场边界)的模糊甚至消失,以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的实现。
(1)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技术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没有技术的迅速发展,就不会出现技术融合,而没有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也就无从谈起。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在信息领域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1990年代后期,数字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它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使媒介传输的信息产品或服务融合为一种传输方式,并导致在线报刊、在线视频等数字产品的大量涌现。此外,网络技术尤其是IP技术,以一种共同的地址界定方式和开放而非独家专用的标准,不仅将计算机联在一起,并采用分散式结构处理多媒体,而且使不同网络之间只需增加网络智能即可相联通,独立的各种网络联网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信息交换。[8]随着IP 技术的发展,以IP 协议为基础的网络(互联网)正成为各种环境中的主流网络方式。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在电信业、广电业、出版业之间扩散并广泛渗透,为这三大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此外,信息接收终端也不断趋于融合。例如,近些年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阅读终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读书、看报、看电视……可见,信息化使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之间有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原有的技术边界正在被打破。
(2)业务融合与技术融合是相关联的。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技术融合后,原有的核心技能和知识基础、产品生产流程、业务结构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产业分立阶段,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所经营的业务范围各不相同,但随着技术融合的不断推进,三大产业间的业务融合也进一步扩大。如手机增值业务使得手机电视、手机阅读等产品出现。与此相对应的服务融合同样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的选择具有了可替代性,为用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便利。
(3)市场融合是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最终结果。业务融合后,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间的业务联系日渐紧密,从而能为社会提供替代性很强的信息产品或服务。在共同的技术基础上,使用同一接收终端设备的用户由一种产品的消费者变成了多种产品的消费者,消费者趋向统一,进而导致消费市场趋向统一。产品融合后,原来呈线性的市场结构相互交叉,呈复杂的网状结构,并出现相互竞争-合作的关系。因此,市场融合只有做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应以市场融合为导向,才能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2.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融合的外部原因
我们在讨论技术、业务、市场融合的同时,不能忽视相关产业政策的变化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制度就是产业融合的外部推动力。
由于我国电信和广电所属部门不同、体制不同、追求的效益也不同,一直以来,国家对电信、广电控制严格,严禁二者之间出现任何业务上的融合。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对电信、广电之间产业融合的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2008 年,在[2008]1号文中明确提出推进“三网融合”,要“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9]。国家广电总局在2009 年4 月14 日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要求,“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10]。2009 年5 月25 日,国发[2009]26 号文明确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负责)。”[11]国家对电信、广电等产业融合的相关政策贯穿始终,这对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的融合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数字环境下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在数字环境下,电信业、广电业和出版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利用新的生产模式,产生新的信息产品,从而形成三大产业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
1.电信业的新发展
(1)电信业中的手机阅读发展势头良好。通过技术融合,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和电信公司不断渗透到出版行业中,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网络出版物和手机出版物的出现。作为便携式手持终端,手机是最被看好的新媒体。2008年底,中国移动在杭州建立了阅读基地,该基地意在依托中国移动的用户规模,集中各方资源来推广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推进G3电子阅读器的开发和推广。截至目前,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开展战略合作的共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等79家单位,入库图书30万册。[13]数据显示,2011年此举带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信息费收入15亿元。[13]同样,中国联通“沃阅读”也有很好的发展,2011年访问量接近40亿次,与多家出版集团和内容提供商合作引入图书15万册。[14]
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激增及其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手机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阅读终端,人们通过手机上网、读书、看报、娱乐等。因此,手机报、手机出版物的发展势头迅猛,其前景被多家出版机构看好。《扬州晚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上海日报》等纷纷推出了手机报业务。
(2)电信业正以3G技术为依托,全面开发3G业务。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融合。3G(第三代通讯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15]与2G相比较,其传输声音、数据的速度极大提高。未来的3G不仅能提供手机办公、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手机网游等服务,还将和社区网站相结合,目前流行的微信、微博等已采取了此应用。
2.广电业的新发展
(1)广播电视数字化。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新技术使有线电视网络从原来的传输模拟节目向数字化业务领域扩展。广播电视数字化使电视机变成一个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信息接收终端,可以向电信业和互联网领域提供具有可替代性的数字产品,实现业务融合。2004—2008年,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分别为97万、397万、1 266万、2 686万、4 528万户,增长势头明显。[16]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经有229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106个城市已经完成转换,广西、宁夏等地基本实现数字化,北京、天津、青海、海南、贵州、吉林等地的城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比例超过了50%。[16]电视节目数字化制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大媒体集团渐成规模。基于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电信业、广电业、出版业之间出现融合,它们之间打破了原有的产业分工的限制,实现了资源在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产业重组、融合过程中,信息产业之间的联盟不仅是实现产业融合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还可以使企业做大做强。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整合了中央级广播电视、电影及广电网络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成为综合性传媒集团,经营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互联网站、报刊出版、影视艺术、科技开发、广告经营等业务,这使我国传媒集团跨行业整合成为可能。而在国际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维旺迪环球公司、迪士尼公司、维亚康姆公司、贝塔斯曼公司等纷纷进军电影和出版业,形成横跨出版业、影视业的大媒体集团。
3.出版业的新发展
(1)出版业正积极拓展数字出版领域。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内容——出版产品的重要组成因素——在担任传统出版的重要投入要素这一角色的同时,成为新兴出版物的生产要素。它们通过技术融合,实现影视书刊互动、报网互动,逐渐形成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态势。网络运营商、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通过技术渗透到传统出版业中,通过开发电子书、网络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新产品,改变传统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一些硬件厂商,如汉王科技,通过研发“汉王阅读器”创造出新的阅读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阅读器直接在电子书上进行批注、修改和编辑。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发光电子书、可以卷起来的电子书相继出现,带给人们真实阅读的感觉。同时,一些数字出版企业,如龙源期刊、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文在线、盛大文学等,将大量的学术论文、文学作品、个人原创作品放到互联网上供人们下载阅读并广泛传播。除了这些新兴的数字出版企业外,传统出版社也积极向数字出版领域迈进。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1993年开始研发《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截至2011年已出版了10多个版本;2011年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开发了手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同时,与iPad合作的“掌上百科”也在积极研发过程中。再如,被誉为“工具书的王国”的商务印书馆开发的“商务印书馆·精品工具书数据库”,将传统的内容与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完美结合,打造出我国首个权威性的工具书查检学习数字平台。这就逐渐打破了出版业和电信业、广电业的技术边界,实现了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2)出版业正在颠覆传统图书出版产业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营销方式。为了应对出版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它们进一步打破原有的业务边界,实现业务融合。传统出版社纷纷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图书宣传和发行渠道。如利用网上书店、专业性的团购网站进行图书销售,解决了物流配送和库存问题;还通过网上书店中各类图书的销售排行榜、书评等影响读者的消费选择;利用微博对图书信息进行,开展作者与读者、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线上线下活动,开创一种新的媒体营销模式。此外,产业融合还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约了运营成本。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开始和作者直接签约,并准备向他们开放部分后台数据。这样,过去是作者—经纪人—出版社—亚马逊—读者的产业链条,缩短为作者—亚马逊—读者。
(3)出版业积极利用新技术打造全媒体出版。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的融合标志着全媒体出版时代的来临。全媒体出版,又称作“复合出版”或“跨媒体出版”,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先生认为:“全媒体出版就是同一种内容通过多种媒体同步出版。包括纸质媒体,也包括互联网、手机、阅读器。”[12]这样,一方面将图书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出版,另一方面以数字出版的方式将图书进行出版。在全媒体出版时代,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影视传播实现产品服务一体化,2008年,冯小刚的影视作品《非诚勿扰》就是全媒体出版的首次尝试。
随着科技的发展,MPR出版物(多媒体印刷读物)成为全媒体出版的新成员。MPR是一种专有创新技术,它将二维条码编码解码技术、微距数码摄像技术、语音压缩及播放技术和现代出版印刷技术进行了整合,是集纸质印刷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为一体的全媒体出版,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读者闻听看读的同步进行。目前MPR技术拥有方深圳天朗时代公司已推出多种应用成果,包括MPR版本的《诗经》《楚辞》,与书法家合作的MPR书法、国画作品,以及可以消除阅读障碍的MPR盲人读物等。
四、结语
信息产业的融合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过程,需要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及市场融合,它摧毁了传统产业经济运行的基础,呈现出一种新的产业经济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电信业、广电业、出版业之间的产业融合会迸发出更大的生命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而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电信、广电、出版三大产业也将会加强资源整合的力度,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在新一轮产业经济的发展中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1):2.
[2]邓向阳.媒介经济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223.
[3]汤文仙.技术融合的理论内涵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4):31.
[4]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2):12.
[5]刘宇青.对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化的认识[J].商场现代化,2009(25):124.
[6]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三联书店,2003.
[7]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许道友.信息通讯产业融合下的产业边界和市场结构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9):11.
[9]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08]1 号)[DB/OL].(2008-01-18)[2012-08-26]..
[10]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DB/OL].(2009-04-15)[2012-08-26]..
[13]网易.中国移动阅读信息费收入去年达15亿元[EB/OL].(2012-04-06)[2012-08-26]..
[14]王鹏.联通沃阅读去年访问量40亿已引入15万册图书资源[EB/OL].(2012-07-25)[2012-08-26].http:///telecom/detail_2012_07/02/15712937_0.shtml.
加强新闻策划 提升引导能力
一是以策划引领新闻。阜新地处辽宁西部,是一座因煤电而兴起的城市,2001年以来因被确定为全国唯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而声名渐起。《阜新日报》为阜新市委机关报,以“主流时政媒体”定位;《阜新晚报》创办于2002年,是阜新市唯一的都市报。
在全面吃透中央、省、市方针政策和工作重点的基础上,报社结合阜新实际情况,紧密围绕城市经济发展及惠民发展这两大主旋律,一改以往零散报道居多的新闻模式。报社群策群力,全方位加强新闻策划,围绕大型会议、“三大基地与五大新城建设”、“决战500天”等全市重点工作提前着手、精心策划,集中优势兵力深入采访,并以专版、专栏等形式进行大规模报道,使宣传有力度、有深度、有气势。如《阜新日报》推出的《推进转型振兴的里程碑》专题策划、《城市向北,玉龙腾飞》跨版策划、《再掀新,打赢大会战》专栏策划等重大宣传策划等,以及《阜新晚报》的《绘制“十二五”蓝图――关键词解读》《高端访谈》等专版,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多年来,《阜新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新闻报道及时有力,舆论引导形式多样,围绕“突破阜新”“十大产业集群”“十项民生工程”“建设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等工作重点,在头版相继推出了系列专栏、系列评论和深度报道,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阜新日报》在做大做强主题报道上均有突破,把每一次重大主题报道作为一场重大战役来打,超前组织策划,统筹制定报道计划,编辑完美呈现,使《阜新日报》在市委、市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同时,从贴近百姓的角度,使新闻既有深度又通俗易懂。近年来,阜新日报社每年的新闻策划报道都在百篇以上。
二是以版式强化新闻,注重版面的策划意识。从2010年开始,《阜新日报》《阜新晚报》编辑部全面实行了编采分开,出版任务由两报总编室负责。这样既保证了版式风格的整体一致,统一了版面语言,又整合了编辑部的新闻资源,做到合理、有序刊出。此后,《阜新日报》强力启动了版面的改革创新,多年沿袭、一成不变的旧有模式被打破,重新设计了一版报头,强调一版由单一视点向双视觉区和多视觉区过渡。同时要求稿件标题精、篇幅短,加大版面信息量,并保持疏朗、通透风格,使重磅新闻一目了然,视觉冲击效果明显。
《阜新晚报》大力探索一版图片、内版“头题加看点”的模式,即一版强调视觉感染力,内版重要稿件由一条增加至两条,强调阅读冲击力,将极大有助于凸显、强化新闻的影响力。改革之后的采编体制,激发、培育、塑造了更多记者的潜力,“奔头题写”成为很多记者采访的动力。今年《阜新日报》头题是“自选动作”最多的一年,全年仅经济部就刊发头题近百篇,年轻记者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报社65周年纪念特刊、纪念册《探路者》的采访、出版,标志着新闻队伍持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2014年,报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举办“周末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到报社给年轻的编辑记者讲课、论文研讨、写作模板带动及老记者、老编辑言传身教结对帮扶等活动,有力推动了年轻记者的快速成长。
三是以评论烘托新闻,画龙点睛。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引领思潮,意义非凡。站在这样的思维角度,阜新日报社成立了理论评论组,不断加大对内部评论员理论素质和实战能力的培养力度,并在《阜新日报》设置了《海棠思语》专栏,在《阜新晚报》开辟《话吧》专版,刊载评论,适时发声。无论《阜新日报》还是《阜新晚报》,每有重量级新闻刊出,必有相关评论同时配发或相继刊发,针对某一时段中心工作的评论有时多达9篇以上,这些评论有的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有的提出建议、引发思考,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烘托新闻的重要作用。
补强舆论监督 倾情关注民生
一是为解决问题做监督。“三贴近”要求媒体以关注民生为第一要务。近年来,报社不断加大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补强以往受地域等原因所限一度被忽视的舆论监督。报社将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在报社范围内予以明确:舆论监督绝不是以监督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为帮助市民解决一个个“针头线脑”却久拖不决的问题,记者们往往要往返多个部门,但待到问题解决之时,收获的不只是当事人的笑脸,还有报社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二是辟出版面保监督。报社在《阜新日报》《阜新晚报》分别开辟《民生》版,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类信息的同时,其主要承载的就是舆论监督稿件。在出版前的稿件选择过程中,舆论监督稿件的跟进、回声类报道优先选用,使监督有始有终。作为都市报的《阜新晚报》,舆论监督方面着力更大。《阜新晚报》刊载的《三环公交车干活“不给力”》《百米冰路成“滑梯”》等稿件均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促成了问题的尽快解决。多篇稿件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注并批示。于2009年设置的《深度星期五》《小题大做》版,以整版一稿的形式刊发了大量监督类稿件,成为颇具地域影响力的报社品牌。
三是完善机制促监督。为调动记者积极性,鼓励记者深入第一线、最基层采写监督类稿件,报社调整完善了记者工作量绩效考核中舆论监督类稿件的打分比例,实行双倍计分考核。同时在每周评好稿、年度评先进过程中,向舆论监督稿件和采写此类稿件较多、较好的记者适当倾斜。多措并举之下,带来了舆论监督类稿件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攀升,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工作,通达社情民意,更好地搭建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增强报道时效 构建多重媒体
一是以投入保证。当今时代,数字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传统报业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多。报社清晰地看到,此种背景下,全球报业集团无不在积极拓展寻求数字化转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逐渐呈现出一种相互借鉴、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
报社决定要打好主动仗,以《阜新日报》《阜新晚报》共同构成的本地强势新闻采编队伍和已经实现平稳运行的阜新新闻网为依托,抢占本地数字化媒体融合进程中的绝对先机,组建起“FBN多媒体采访组”。“FB”意为《阜新日报》的缩写,“N”为英语“新闻”一词“NEWS”的缩写。“FBN多媒体采访组”由文字、摄影、摄像多种媒体记者组成。2011年5月,该采访组正式组建,报社不仅斥资购入了采访车、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备,在人员方面也抽调了《阜新日报》《阜新晚报》从业多年的资深记者组成实力班底。
二是以时效取胜。时效性是新闻的命门。“FBN多媒体采访组”的组建,使报社很好地解决了报纸出版周期与新闻时效性的不协调问题,使记者到现场与读者看新闻的时间实现基本同步。
每当有各类适合报道的重大会议、突发事件等新闻发生,多媒体采访组会立即驱车赶到,而后由文字记者使用笔记本电脑现场写稿,以简明、多条、实时回传为原则,第一时间在新闻网上刊发;摄影记者的现场图片同步回传,直观反映现场情况;摄像记者拍摄资料返回后迅速制作上传,视频新闻。与此同时,根据新闻属性,文字记者另行撰写完整、深度稿件在次日的《阜新日报》或《阜新晚报》上刊发,刊发时标注“视频新闻见新闻网”,充分实现报网互动。
从2013年开始,结合“新闻质量提升年”活动,编采队伍坚持开展“走转改”活动。报社也先后开辟了《新春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春耕行》等专栏。在2013年“7・19”特大暴雨中,记者冲到一线,权威报道,编辑连夜组稿,受到市委表扬;彰武发生5.3级地震,记者第一时间冲到一线,发回现场报道。一年来,刊发在《阜新日报》《阜新晚报》上的“走基层”稿件300余篇,社会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