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教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语文教材文学主题的文章较多,学生不仅要多涉猎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在作品解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性;人文性;主题探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31-01
由于不同地区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在教材中设计的儿童文学作品篇目也不同。很多教育工作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工作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教师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其他题材有什么区别呢?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天然性
儿童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接轨。学生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而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多变的题材构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自己的理解层次。童话世界是充满启发性的,教师不要低估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启蒙作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亲近学生实际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写成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学生往往会被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怀着一种好奇心去阅读,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去挖掘作品的内涵,把其中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章节进行整合,推动学生对教材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树木的一生》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过多地关注小树苗的生长过程和最终悲惨的际遇,而没有探究儿童文学作品揭示的主要内涵。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直接揭示文章主题,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l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多发现文中的重要段落和重要语句。在阅读中领略作品的真情实感,在有效解读中感悟作品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本质解读更加深入。
二、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
儿童文学作品的另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锻造。很多关于自然和成长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提升是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多注重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性,把固定主题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分明,人文性得到强化和重视。人文性的教育特点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所体现,教师要从具体选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进行筛选,秉持人文主义素养的教育目的,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第五册和第十册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关于自然的,如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和《冰花》等,二年级下册的《蚕姑娘》,三年级上《小稻秧脱险记》《东方明珠》,五年级上的《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六年级的《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些自然主题的文学作品解读起来十分轻松,学生可以从书面语言和教师的口头语言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自己学习和理解的层次得以深化。而在学习一些成长励志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如一年级下的《骑牛比赛》,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青蛙看海》和《梅兰芳学艺》,三年级下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年级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四年级下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更是加强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从一些具有强烈情感的文章中选取相关段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在五年级下《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主人公和祖父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作品欣赏中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于亲情的热爱。与此同时激励学生可以直面自己人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变成更加强大的人。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使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得以深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对语文教材文学主题进行探究能深层次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其中的文学作品对于早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寻找到最符合自己学习素养栖息的港湾,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材 选编标准 趣味性 审美性 哲思性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尤其是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成为教育改革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以前的教材选编把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意义放到了选编标准的第一位。为开拓学生阅读视野,近年来语文教材又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选修教材任何优秀的作品都可以选编进去,但必修教材毕竟是中学生学习的范文,对于必修教材文学作品的选编自然就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到底在选编教材时应当更注重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重启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古今中外那么多优秀作品哪些最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最宜选入必修教材中?这一系列的问题实质上都关涉到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也直接跟中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有重大关系。
文学作品作为思想的载体,带给读者的一定是文学熏陶和道德伦理情感教育的潜移默化。因此,中学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真正的营养吸收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教材中选编进优秀又能为中学生接受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才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学鉴赏理解能力,增加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和认识,也才能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必修教材的选编标准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就显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一、注重选编作品的趣味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目前的教材评价标准还主要是编者从成年人角度和经验性评价出发为主,缺乏人文社科作品选编的规范化评价理念,缺乏相对稳定的选编标准也未能真正适应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即使现在的教材选编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忽视了中学语文教材的阅读对象是还缺乏社会经验只注重自己兴趣的青少年。如果教材中的作品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哪怕思想价值意义再高也只能是为了考试的勉强应付而已。比如鲁迅作品,大多学生认为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还看得懂外,《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药》《阿Q正传》等等作品,老师不讲解就读不懂。尤其是特殊的语体风格及语言背后隐晦深奥的思想内涵,常常让学生们焦头烂额。如鲁迅《风筝》中的这些话语:“精神的虐杀”“故乡的春天”“异地的空中”“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等等,如果没有对鲁迅作品复杂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了解,是很难真正理解这样的文章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广阔的社会现实文化背景,有着中西文化文明融汇交流的复杂性。作为读者要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对生活要有深厚的积淀与洞察,有较高的文化和文学的功底与修养,才能对鲁迅文章有较深刻的了解。这显然超过了中学生年龄、知识和能力以及思想认识所能接受的范围,是不符合他们的阅读和接受能力的。这样的阅读,其结果就是让他们过早地对鲁迅先生望而生畏,并因此彻底毁掉他们将来读鲁迅先生文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与改革的深化,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维护,重视对孩子心灵有意识地呵护。这里的教材趣味性主要针对初中生而言。因此这一阶段的作品选编不宜过于深刻,重在常识性和趣味性。他们可能对探求宇宙人生奥秘的知识和现象更好奇和感兴趣。因此在教材的选编上就要选择这个时期和年龄阶段相符合的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体现了“这就是我”的主题,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人自身的认识;第三单元“感受自然”里的《春》《济南的冬天》也可以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化石吟》《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等可以激发孩子们探求宇宙奥秘的兴趣。而像第二卧“漫游语文世界”这样的无主题或第五单元“我爱我家”实质也表现的是童年趣事的内容,要么就完全删去,要么就归入到其他类。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又似乎和第一单元有所重合,如此就可以将两单元进行整合。因此,建议初一初二的文章能多以趣味性作为选编作品的标准,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符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初需要。
二、注重选编作品的审美性,以美育人
以往的编者在选文上过于强调所谓的思想教育,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例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静夜》,大量的重复直白,缺乏感性的力量和理想启蒙时的真正感悟,诗歌形式美与意蕴美的特点无法体现出来;《安塞腰鼓》,其可读性也不强,语言太过质朴,不能把安塞腰鼓激动人心的画面感描述出来;魏明伦的《变脸(节选)》所描述的时代隔得太久远,学生难以体会到那个时代孩子的艰难困苦,且作品的太过理想化、缺乏合理性等等,都很难被读者所接受。按照读者的阅读规律和习惯,初读文章时首先是语言信息的摄入,美的文章第一遍读下来,唇齿留香,沁人心脾,作品对事物和情感的表达一下子就吸引住读者眼球。随后读者会被其精巧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吸引着不由自主地绿径探幽,并到达一个别有洞天的所在,终至被眼前美景所震撼和感动。由此可见,首先吸引读者的并不是文中所蕴藏的深刻道理,而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让人回味无穷的语言魅力。能直击人心灵的文章,靠的不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和谐的美的韵律。如果只注重选思想内容强的文章而忽略了文章的可读性,也就忽略了文艺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这样的教材选编标准是本末倒置,是不符合读者的欣赏阅读习惯和规律的。
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和谐统一且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文章,如王维《终南山》《鸟鸣涧》的清澈空明、《西洲曲》中“莲子清如水”的画面感、李清照的《如梦令・沈醉不知归路》中少年轻狂的自然流露等等,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这样的作品因其语言的清新优美,以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总能慰贴人心,总能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目前的一些作品在选编入教材时也会因为没能坚持这一标准,而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在2004年之前,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直都选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直以来也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但在教学中却因必须面对如何向学生们解释海子自杀原因的困境,被某些老师质疑诗人的“消极”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以至于在2004年人教社新版的高中必修教材中,此诗被撤下了。其实读这首诗最先感知到的是诗歌语言的轻松朴实、意象的温暖明朗和发自内心的对幸福的呼喊和追求。诗中带给人的“乐观向上”、“向往幸福”等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抒写,是能震撼人心的,能激发人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艺术的魅力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在选编教材和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诗人海子所处的精神困境和他最终的选择,就否定了其诗歌带给读者的美好感受和积极向上的影响力。读者也不会因为海子在现实和理想面前的个人选择就不喜欢他的这首诗歌或者会消极地对待人生。这首诗歌从形式到内容的完美和谐所带来的魅力是谁都不能否认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撤换问题,跟中学教材选编标准上缺乏相对比较科学的标准、不能从文章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上来评价作品是有一定关系的。
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或使命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美文是达不到或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的。在如今的教材中也选入了一些优秀文章,如: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余光中《乡愁》、艾青《我爱这土地》等。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深厚朴实的情感,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文质兼美的作品才会对读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因此,建议初三和高一教材可选这类有较强美感的文章去充实语文课本,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逐渐形成感性的美丑善恶的判断。借助富有感召力的美的语言的感知进而深入到作品内涵的玩味和理解,这才是在选编教材作品时应该把握的标准。
三、注重选编作品的哲理思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中学生年龄渐长,特别到了高中阶段,孩子们已经渐渐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观察人生,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选择阅读作品时,就应该尽可能地x择那些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影响的文章。但是如今的教材在选编作品时却没能注意其标准和选择的分寸,导致片面强调作品的载“道”作用。文学作品不是作为文学本身,而是首先被作为道德说教的材料。甚至造成借助作品对中学生进行缺乏说服力的价值观灌输,例如余秋雨的《道士塔》里把对敦煌文物和历史文化破坏的罪责归咎于像王道士这样的小人物,缺乏对这一浩劫的公正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只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揭示人与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和发展规律,也才能够体现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博爱、诚信、宽恕、感恩,等等。这样的普世价值和精神力量借助作品的传承,穿越历史时空渗透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心中,对历代读者有着永久的指引性和启蒙性。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质,非普世价值不足以完成这个使命。承载着这样的思想力量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作品,也才值得教材去选用。例如,读《离骚》《归去来兮辞》,可以让读者理解社会制度与人的存在及未来之间的冲突与对话,思考古今之变,思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文明方向;阅读《我有一个梦想》《短歌行》《将进酒》等等作品,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等人类理想的追求;《故都的秋》《水调歌头》等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于民族国家故乡等不同层面的人文情感;《老人与海》《边城》传达的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人文精神诉求。这样的文质兼美有可读性的作品贯穿着某些现代人文意识,能够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引发读者的思考,帮助他们审视人类社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提供给他们认识和鉴别的范本。
“文学是人学”,历代文学作品都在实践着以人为表现对象的终极价值,它也必然在面对“人”的教育领域中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选编教材时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中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来选择。随着高年龄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增强,教材选编作品就应以哲理思辨类的文章为主。同样是鲁迅的文章,与其选隐讳含蓄的《拿来主义》《药》等作品,不如选《野草・自序》,在感受和体验鲁迅炙热的生命情怀中,点燃年轻人的生命激情,激励他们谱写热血青春。又或者选鲁迅的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剧作品《过客》,让学生在阅读中理智地看待社会人生和人的价值意义,教会学生敏锐地洞察世界,激励他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判一切。只要是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作品,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励志的文章都是可以入选的。近几年的很多作品选编还是有所改善,但在选编时依然缺乏符合文学艺术学科的相对科学和稳定的标准。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新的需求的出现,教材选编的标准与原则也应随之转变。由以前以编者标准为主,转变为以读者标准为主:既要按照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兴趣来选择,又要遵循文艺作品审美性和价值性的标准,还得按照现实的需要重视作品由审美教育到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借助作品帮助学生从兴趣培养到审美判断力的建立,再到启发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审视和思考。只有以这样的尺度和标准来选择作品,才能真正选出为学生所喜爱的作品来,也才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才有利于他们身心的成长。也只有这样,教材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凸现出来。
――――――――
参考文献
[1] 秦世家,杜志明.论素质教育[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 冯光廉,吕振.再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 宋凤英.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 王建燕.正视初中学生心理施行正确教育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⑥以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使之得到含蓄而形象地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有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当代文学;教材
尽管我国大陆各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随着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而逐步成熟,但就广播电视大学的当代文学教材建设依然缺乏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尤其是作为远程开放教育教材的建设思路还不够明晰和准确,这显然影响到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施,从而成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文学教材选用的历史
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始于1982年,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专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最初为36课时的广播课,之后该课程作为长线课程长期开设。同时在部分相关专业如新闻、党政管理、现代秘书等专业中开设。1987年,由广播课改为电视课,课内学时增加到45课时。到2002年,电大作为“开放教育试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开办专科起点本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开设“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分别开设54课时),作为当代文学教学的提高课程。
当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学科内容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状态,这比其他学科和课程更为激烈和明显,因此,随着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广播电视大学该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深度和广度随之也有了明显的发展。电大系统最先采用的教材是《中国当代文学讲稿》(张炯、朱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之后选用了《中国当代文学》(张钟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在这之后将近十多年时间,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原有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也远远落后于其他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于是,从1994年起,中央电大中文系(文法部)即着手教材的重新编写工作。在新的教学大纲酝酿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广泛征求了广大师生的意见,召开了全国各省市(地)电大教师和部分普通高校教师、研究专家参加的专题讨论会,并参考了国家教委(教育部)新制定的《全国高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以及当时几年中新出版的各种《中国当代文学》教材,于1996年底审定通过了新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2000年9月开始选用了陈思和、李平主编,由江苏电大、上海电大、陕西电大“共建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之后在开放教育本科专业中采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除上述的主教材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选定之外,各个时期的教材均配有各类“作品选”和教学辅导书,间或也有少量的广播、录像、课件资源,数量极少,质量平平。
二、当代文学教材分析(一)
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教材的选用,编写历史明显呈现出前后两个阶段。
张炯、朱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讲稿》是专门为电大编写的,内容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和“少数民族文学”五大部分,重点讲授从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张钟等人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则在进一步把当代文学创作的总结向后延伸,更多的新时期文学现象和作家进入到文学史教学中,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分为“诗歌创作”、“散文和报告文学”、“话剧”、“‘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和“新时期的小说”五大部分,主要增加了从“”结束到1982年间的文学发展情况和最新成就。
这两本教材,可以说代表了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的当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也与普通高校的当代文学教学当时的水平基本一致。所以《中国当代文学》教材沿用的时间比较长。
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则显示出了一定的新意。在教学内容上,吸收了当时当代文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教学最新水平,改变了以往以“十七年时期”为主的陈旧面貌,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文学创作成就的内容,同时也对“十七年时期”的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基本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主要成果;在体例上,打破了以往按体裁划分教学内容的模式,采用了一种近似于“断代史”和“编年史”的方式,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文学现象来统领作品,既有利于学习者了解和把握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整体面貌、作家作品与当时各种文学现象的关系,又避免了以前同类课程多采用先集中介绍文艺思潮,再分门别类地依次介绍各种体裁作品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更重要的是教材的个人化风格开始显现,如陈思和个人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如“潜在写作”理论、“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共名与无名”等观点在教材中开始体现。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有7个专题讨论当代文学,该教材的研究性质十分明显,比一般同类的当代文学教材更具有研究深度和个人化特点。同时教材将“样板戏”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也显示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和视野。
这两本教材的出现,可以说是电大当代文学教材建设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是更贴近当代文学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的教材,从学术性的层面上理解,应该说达到了目前国内当代文学教材的领先水平。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当代文学教材,就其所表述的内容而言,由于编写者基本上都是研究界的名流,处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记录着不断深化研究的轨迹,这无疑对提高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的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教材又是基本上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教材基本一致的,如陈思和在为电大编写教材的同时,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体例、观点,甚至选篇都大体相仿;再如张钟等人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就是北大教材的借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则是“仿照北大的‘作品赏析’课……原为内部讲稿”,性质也是普通高校的。这样的教材内容当然决定了电大当代文学教学的学科前沿性,也决定了其与普通高校在学科水准和教学理念上的一致性。
但是另一个方面,就学生的素质要求和教学的基本定位来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安排,怎样和电大特点和人才需求配置相吻合,则又是值得深思的。
首先思考的是电大培养学生的定位。一般来说,接受当代文学学习的对象大致有三类:最普遍的是全日制高校中的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其次是现当代文学
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然后是非全日制的成人教育的中文、新闻、部分文秘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不同的教学对象,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具体要求和方法。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的主要路径与目标基本明确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层面上。这就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不是普通高校的研究性学习,而是侧重于知识和素养熏陶的学习,特别是电大学生以普通专科或专升本开放教育成人学生为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论上应该将文学的接受和文学人文精神的弘扬与追寻结合起来。因此所谓“应用性”的专业整体目标要求和以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性质之间似乎又存在了矛盾。文学史(包括其他的文学史)的学习只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而不是简单的“技能”和“操作”水平的培训,所以,作为非研究性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显然应该是落脚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阐释上,这一点普通高校也已经开始重视,但广播电视大学尤其应该得到强化。然而广播电视大学的当代文学教材对作品的阅读要求显然不够。上述的基本教材,尽管也有作品的阐释和分析,但一般来说还是落脚在文学史和文学思潮的图解,基本立场还是在史和现象、思潮、流派上。虽然作为当代文学课程对于文学史和文学现象、思潮、流派的讲述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对于阅读量较少的电大专科学生和成人本科学生而言侧重点应该归位到作品的感悟和审美欣赏上,这恰恰是电大当代文学教材的弱点,也是一味强调与普通高校学术同步而带来的负面作用。
三、当代文学教材分析(二)
从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至今,从现代远程教育的第一代文字印刷媒体,到第二代的广播电视媒体,而到第三代的网络媒体阶段,媒体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相关的广播录音资料、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影像资料开始充实,中央电大一直在计划中的录像教材也完成了筹划和样片的拍摄。
现代媒体教材的重视与建设,是广播电视大学相比其他普通高校的优势与特长。这中间以文字教材作为主体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变化,同时也开始逐步辅助广播录音、电视讲解、网络辅导。这个理念是所谓的“学习包”理念。也就是说,广播电视大学在课程建设时,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注重通过系列的学习资源服务来提供学生学习的便利,因此,各类学习辅导资源的建设也就随之配套供应。但从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实施的角度看,技术资源的重点并不突出,首先他还是停留在文字教材阶段,即便是“学习包”,但“包”里面的品种也十分单一,技术手段十分贫乏,曾经有些省市电大还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把录音资源加以记录,整理出版,这既囿于当时学习环境的整体技术含量太低,在开始阶段的以小人书、连环画来满足名著阅读的时代,这不失为一种较实用与无奈的方式,但在这之后,对于“学习包”的整体设计也始终只是停留在文字资源上,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原有的课程设计一体化方案中计划在教材正式投入使用后,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和教学评估,再尝试进行“录音教材”、“CAI课件”以及“VCD教学光盘”等媒体的开发,但始终没有实现,完整的当代文学学习课件至今没有制作完成,更重要的是资源建设者的教材建设理念依旧是十分传统的,始终还是来自于普通高校教材编写的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在主教材之外,配备指导书和作品选讲,大大帮助了他们的学习,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但这种编写方式虽然有“集合教材”的互补性优势,可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只是满足于考试过关的学生而言,就有将指导书来替代主教材的倾向,组合性优势无法显示,因此目前还停留在“拼盘”状态,尽管组合,但有机性不强,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不够,并没有在模式上带来根本的变化。
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广播电视大学在教材建设上的理念是跛腿的,对文字教材的过于看中,对影像教材作“填空”理解,使得后者就往往成为可有可无,或者只是点缀着远程教育的花篮,这样就使得远程教育到目前为止在资源建设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一代的文字函授阶段,要真正进入到第二、第三阶段,就目前的教材建设理念讲,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四、当代文学教材编写的理念
所谓的理念,基于上述的两种倾向而言,一是对于媒体教材建设的加大,这自然是需要更多的财政投资和人员力量,但即便是从文字教材的编写来看,同样也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观念的转变。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中,教材(学习资源)将成为新的核心。学习者、教育者、学习环境三个要素都将是围绕着“教材(学习资源)”为中心展开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导学作用,因而形成了“学/导模式”。然而当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简便的学习路径就是将“教材(学习资源)”建设成为新型学习的基础平台。因此,教材是教师的导学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物化主体和重要的学习路径。作为远距离教学的核心因素,教材的意义在于它已经代替了教师的角色,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在教师从过去的单一性面授传输转化为导修,从全方位详尽介绍转移到重点难点剖析之后,教材的重要性在不断凸现过程中要求以新的面貌和编写方式出现。
延续普通高校的教材(或新编,或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教材,在编写体例的规划时,依然是以编写者或教师作为中心的,注意力并没有转移到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学习的特殊方式上,忽略了学生在开放教育环境中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教材编写的观念没有随着学习模式的变化而变化,编写观念没有突破。
应该说,理想的远程(开放)教育教材。它兼有教学内容和学习指导、学习活动以及其他行政安排资料,有学生学科指南、学习活动、训练内容等学习元素的安排;有指导学习的补充材料……它至少在深入浅出地阐述理念,将理论、参考文献、启发过程、结果评估(完成作业)、甚至口语化的人文色彩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提供反复的学习、思考空间和鲜明的互动性质等方面切合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需求。
在远程开放环境下进行教材建设必须将主体的自主性真正交给学习者。因而,人文色彩的注入,使教材不再是以所谓的学术性而取代它的亲和力,尽量采用通俗、口语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使他们在仿佛阅读家信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如香港公开大学的《开放及遥距教育:理论与模式》教材在第一单元绪言第一句话就是“欢迎你修读这个学科”。简单的一句话,给了学习者温暖的感觉,于是学习不再是与冷冰冰的文字打交道,而是在与朋友笔谈了。轻松与简洁,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将深奥的理论化解成若干个小的问题,在宏观的体系中逐个讲述,也避免了理论、概念的过于密集而导致学生阅读的艰涩与厌烦。
这种人文色彩,同时还表现在文字教材的对话性、互动性上。开放教育的学习,是师生分离状态下的学习,
学生在教师“不在场”状态下的学习,教材要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设计时应努力建构一种虚拟的对话机制,使教材自主地带有教师的情景性的教师功用,从而让学生在教材阅读时进入一种情境,学生面对的应该不仅仅是单纯的一本书,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信息源,它应该引导、激发学生去思考。于是设计出相关的互动机制(教材――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互)是重要而且必须的。互动的关键在于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出信息,也要注意随时反馈信息,设计教材的各个段落时,要引导学生在一个问题出现之后,立刻激发反馈,并加入形成性思考和问题的总结、分析与反思,表面上看似乎思考的空间缩小了,但实际上是将一般教材中最后留下的“思考题”的空间分解到每个子单元里,实际空间增大了。
在操作层面上讲,可以从问题设计入手兴趣激发,启发学生先得出自己的判断与立场,然后介绍各类相关的参考文献,并通过形成性作业(问题)的训练,在自我修读中获得新的见解,最后总结与分析、反思,再次激发学生与开始时的自我判断进行对比。这样互动在接受中完成,信息在互动中产生了效益。
如《开放及遥距教育:理论与模式》第一单元“开放及遥距教育的概念”的编写模式:
绪言:(主要介绍单元内容及主要内容;提出对该单元的相关术语、名词以及基本理念、各学者对不同的概念诠释)
学习提示:(提出本单元阅读材料,指定读物……)
单元目标:(主要提出修习该单元后应达到的目标)
思考活动一:(则往往置于相关学习内容接触前,进行自我思考,然后对相关术语进行介绍)
……
指定阅读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指定读物;再一次进入思考活动,进一步思考上述相关的术语、概念是否与自己的思考产生认同,说明理由:思考活动一般设计若干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的)
(以下基本体例基本相同)
……
摘要(主要对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提炼观点……对应单元目标部分,再次强化单元内涵和意义)
参考书目……
词汇对照表……(对本单元内容涉及的相关参考书和词汇进行介绍)
[关键词]文秘专业 《中国文学史》 整合改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77-02
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课堂教学强调应用性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问题上,潘懋元先生曾强调,应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区别开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按照研究型大学来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也不能按照职业教育只要‘够用’就可以。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1]应用型本科文秘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秘书或管理工作,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读研从事研究工作。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与研究型大学有明显的区别。“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基础理论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安排授课内容。目前我们将《文学史》和《作品选》配合使用,以“史”为纲,以“作品”为目,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构建课程结构,课堂上突出经典作品教学。选用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基本教材,该书为教育部推荐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学术性强,观点新颖稳妥,文学本位与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三位一体,涉及作家作品和文学史材料十分丰富。从高校分类和教材建设应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看,此套教材特别适用于研究型中文人才的培养。在目前尚未出现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学史》教材的情况下,选择袁编《中国文学史》作为教材时,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观照对其进行系统的整合改造。
目前,应用型本科在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后,正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培养特色愈益凸显。在课程改革中,由于强调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因而传统的文学类课程不断受到挤压,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从几年前的近300课时缩减至如今的不足200课时,而本课程使用的两种教材(即无论何种《文学史》与《作品选》配套)总字数却超过370万字。在课时愈来愈少,教材愈编愈厚的情势下,为了适应培养应用型文秘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对袁编《文学史》进行较大幅度的系统删减、合并,有些则要给予必要的补充。
袁编《文学史》共四卷,多达179万字,再加上100多万字的《作品选》,在不足200个课时内教师无法面面俱到。因而必须对教学内容区分主次,把握重点,精选经典,对次要内容忍痛割爱,加大删减的力度。在课堂教学中,应将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重要文体和重要作家作品作为讲授重点,一般的文学史知识,二三流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的影响应该删减,如:宋代文学中的二三流诗词文作家作品(像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理学家的散文,四六文等。元代文学中元杂剧的二三流作家作品(像金仁杰、杨梓、秦简夫、萧德祥、王晔、范康、朱凯等),一般诗词文散曲作家作品(像卢挚、姚燧、戴表元等)。明代文学中一般的杂剧作家作品,文言小说以及散曲与民歌等。清代文学中才子佳人小说,一般文人的戏曲作品(像夏纶、桂馥、杨潮观等),骈文,一般的诗词文曲作家作品(像曹贞吉、顾贞观、蒋士铨、张问陶、舒位、胡天游等),以及讲唱文学和地方戏等。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将不再提及,删减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自学,教师可以用课堂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也应有所涉及,这些内容对学生考研可能有用。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对文学史中的一流作家应列为专章详加讲授。袁编《文学史》有时以文体划分章节,将一位作家割裂开来,如宋代文学一编,将欧阳修、王安石、陆游的诗、词、文拆开,分别在不同的章节论述,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授课教师应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对重要作家的各类文体创作进行系统完整的教学,使学生对某一重要作家的全部创作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家如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柳永、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皆应列为专章重点讲授,其他知名作家则可按文体进行一般综合讲授。
袁编《文学史》内容十分丰厚,资料非常翔实,但也遗漏了一些很重要的内容,有些重要内容则解释粗略。如一些重要的文体、重要的流派和经典作家的生平思想,教师在授课时应加以补充。需增补的重要文体知识如辞赋(包括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骈文、古文、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慢词、杂剧、南戏、明清传奇、话本、章回体小说等。这些文体均为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文学体裁,教师应从文体发展史的角度讲清某一文体的渊源和嬗变。一些经典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历程介绍不详的,如柳永、李清照、欧阳修、陆游等,教师应给予补充。教材未解释或概括性不强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有:玄言诗、永明体、宫体诗、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元白诗派、花间词派、南唐词派、西昆体、江西诗派、辛派词人、永嘉四灵、江湖诗派、吴江派、临川派、桐城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等。这些文体和流派均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文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我们把各体文学作品的解读作为重点,作品学习在课堂结构中占有大部分份额,但文学史的教学并非不重要。我们认识到,文学史的教学在整个“古代文学”课程结构中具有纲领性的作用,具体作品是一个个“目”,只有“纲”举,“目”才能张。学生只有明晰了文学发展的流程,认识到了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了具体文体的特点,才能深入解读具体作品。“因为真正要透彻理解作品,必须有文学史的基础。不同阶段的诗歌有不同的创作风貌,看一首作品要把它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联系诗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充分理解其创作特色。同时还要考虑体式发展的因素,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等,这些都要联系文学史的教学才能讲得比较透彻。”[2]对这些重要的文学史常识进行详细解释,讲清其来龙去脉,会对学生准确理解、深入感悟文学作品产生很大帮助。教师应对有关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补充,或对教材中的有关材料加以增删、整理、概括,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和清晰化,以便学生掌握和消化。
总之,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既有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以“有用”和“能用”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为目的,所用教材和讲授的内容应与研究型大学有所区别。“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精品教材,……水平很高,但是不一定适合应用型高等学校。”[1]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使用同一种教材,或者应用型高校使用研究型大学的同一种教材,会给授课教师带来不少困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麻烦,也与分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我们呼吁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材。在目前尚未出现有关教材的情况下,实在有必要对现有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改造,以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关键词:儿童文学 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
伴随着儿童文学发展的日趋完善,儿童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完善提供了指导性的帮助。在儿童文学的研究成果中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日趋完善和成熟。
一.“儿童本位论”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运用:指导思想
为解决儿童文学的概念问题,五・四时期,有关的研究学者引用杜威的观点提出了“儿童本位论”的观点,强调了儿童的独特性、自觉性以及独立性,这一观点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指导思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变得更美好,使人生变得更多彩。”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课文内容的编选应本着挖掘孩子的天性而进行,能够以儿童为主体,启发儿童,引导儿童,真正做到“发现儿童”而避免儿童的集体“失语”现象的发生。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现出了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成长等方面的内容选择倾向。以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三年级上册的教材编写中,整本语文教材共32课,分成了8组(见表一),每一组所关注内容都不同,但都拥有相同的指向――儿童。
周益民老师认为,是否做到儿童本位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张扬孩子的天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儿童真正成为编写教材的基本出发点,儿童的成长成为教材所关注的逻辑起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在教材编写中以儿童为本位关注儿童的成长,要求我们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文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相应的文学接受能力划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幼儿文学常常是通过对现象世界的描绘来帮助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和一些简单的道理;而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从思想和情感上都有了提升,要求儿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幼儿文学被运用于低年级的语文教材编写中,而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则被运用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编写中。以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的教材内容在逐步提升,要求也在提高。
儿童文学的不同形态在小学语文教材不同年级的编选,即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是教材编写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的体现。这样,教材既能使儿童对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激发儿童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学习激情。
二.儿童文学作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运用体现:资源保障
“儿童本位论”的运用使得儿童文学作品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资源,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倾向也愈发的明显。所谓儿童文学化,就是用科学的知识做材料,拿儿童的兴趣做编制标准,从实质方面看,是各科知识的读本,但是从形式方面看,却是文学。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首先表现为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占了很大的比例。以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见表三),随着儿童的学段的提高,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也在提高;而且,在不同的学段会有不同的儿童文学体裁占主要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出随着儿童学段的提高,语文的要求和难度也在提高。这是儿童文学的文学性与儿童的学习规律的相互统一的结果。儿童文学作为重要的语文教材资源已经进入到了语文课堂,正在当代语文教育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文学的功能发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运用:目标要求
小学语文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设置的课程,强调在学习中实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生在语文学习阶段完成从字到词到句子到段落到文章的外在认识性学习外还必须要进行运用、思考、审美、创造等内在活动的培养。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能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儿童文学的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还是儿童文学的符合儿童天性的丰富的内涵都是符合儿童语文学习的接受能力的,能帮助儿童把文字与生活很形象的联系在一起而完成文学化的审美。以儿童文学为重要的教材资源的语文课程便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完成了人文性教育的基本要求,也使语文教育的培养人的本质要求的实现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儿童教育包括语文教育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天性,避免以成人的视角和价值观来拘束儿童。丰子恺先生提出“时间世间教育儿童的人,父母、先生,切不可斥儿童的痴呆,切不可盼望儿童像大人,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宁可保留、培养他们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这痴呆就是童心。”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就应该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儿童观”,教材的编写不仅要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的成长,而且教材内容应该能够与儿童产生共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语文。而儿童文学的成熟发展从各个方面都逐渐吻合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要求,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更加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成果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利用》(项目编号:0605150)和贵州省基础教育省级科研课题研究项目《儿童文学研究成果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利用》(项目编号:2006B072)的研究成果。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形式较为枯燥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形式较为枯燥的现状是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思想与传统较为行为影响而造成的。所以,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下,就使得教师的教学行为难以以学生的需求、需要为中心,难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仅仅采用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语文课程教学问题。而这问题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教学与教学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于时代、科学的进步,一些更有诱惑力的产品吸引着学生的大脑。教师教学的问题主要便是收到了传统教学形式与教学技能缺乏的影响。
3、仅仅注重课本教育,忽略文学素养培养
仅仅注重课程教育,忽略了文学素养的培养就需要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来说。语文教学目的不仅需要实现文学常识的熟知与传达我国优良文学成果的目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成效来看,教师仅仅注重语文课程知识的传授,学生、家长仅仅注重语文成绩的提升,所以,实现文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就难以有效实现了。
二、破除语文教学困境重要性探讨
语文教学不仅是我国教学课程的基础性科目,也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革除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破除语文教学存在的困境。可以试想,当语文课程不再枯燥,教学方式不再单一,整个课程内容极为融洽的时候,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也一定能够逐渐上升。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就需要在新教材的指导下,在新教材的指引下,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创建新时代需要的教学课程。并且改革旧的语文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塑造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新教材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1、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把握教师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为了能够取得更为优良的教学成效,就需要教师能够割除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活动里以学生为整个教学任务的中心,一切活动以学生的需求开展。所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就需要让教师进行辅助,能够自觉的挖掘有效方式,去明确学生的不足,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组织与引导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2、巧用教材新内容,促使教学方式多元化
达尔文说:“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破除当前的教学弊端关键还在于加强教学方法的探讨。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优化,就需要巧用教材新内容,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而这种过程的运用,就需要教师能够将学习活动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开展互动、讨论及情境模拟的教学模式。
3、进行文学氛围熏陶,塑造文学精神
为了更有效地是实现语文教学,就需要定时的、不定时的进行文学熏陶,以使学生塑造文学精神。进行文学熏陶,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文学朗诵,让学生领悟朗诵过程中的文学气息,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文学探讨,让学生能够自觉的发觉文章中的文学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感悟、领悟、挖掘的教学模式下,实现文学气流的探索,实现文学素养的熏陶,最终实现文学精神的塑造。
四、小结
一.文章分类与文体排列的问题
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董Χ主编的《应用文写作》,广东省技工院校教材(ISBN 978-7-5406-8291-0,2011年8月版),在“应用文写作概述”章节里(第一页)有如下表述:
应用文在文章中的位置如下图
以上图表的分类,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是不恰当的。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并不是并列或归属关系,而是属于两种分类标准不同的文体分类体系。记叙文、议论文、是着眼于表达手法和功能的表达型文体分类体系;应用文是一种独立的分类系统,它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社会实用功能。有些应用文体又与记叙文、议论文,是一种相互交叉、渗透和重叠的关系。
具体地说:其一,记叙文、议论文属散文里的一种,并不是非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子项,这是个基本常识,无需引经据典。其二,说明文是应用文中的一种,它们之间不是“兄弟”辈份的关系,而是“母子”间的种属关系,因此,它们不能骈列。其三,将记叙文与议论文划分到非文学作品之中,也是十分错误的。譬如:《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六国论》——苏洵,是议论文;《登泰山记》——姚鼐,是记叙文。再如:选入广东省技工院校《语文》教材中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论教育》,是议论文吧;《天山景物记》——碧野,是记叙文吧,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记叙、议论、说明作为文章的基本表达手法,从来就是文学作品谋篇布局、组织架构的基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哪一种文学样式能离开它们呢?岂能将记叙文、议论文划到非文学作品里去与应用文并列呢?这种分类法,犯了思维逻辑错误,毫无科学依据。
为此,笔者建议:该教材应立即停止发行,迅速纠正其错误。
二.“真实性”的问题
仍以上列教材为例,第二页中关于“真实性”的论述摘录如下:“应用文不管哪一个文种,要求作者写作时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准确客观。对所涉及的数据材料要准确无误,用词要恰如其分,避免用词不当或因歧义引发纠纷。”在观摩课上,C老师强调指出,这段文字中,两处提到“准确”一词,并且前提是“应用文不管哪一个文种”,必须要求准确、鲜明。
初看这段文字,它是对应用文中语言文字的基本要求,是应用文的特点之一,这没有错,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生活的现实,又有跟书本与教师所论相悖的公文。如:“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这里的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没有指明,无需言明;再如“近期发射……”,可以理解为:三五天是近期,三五十天里还是近期,不必明言,无需说明。诸如此类,属于模糊语言或外交辞令。事实上,这样无需言明的模糊语言,在表达上反而更加合适,更有效果。
以上事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教师的讲授中,编辑、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数,并应该向学生指明: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并不表示杜绝运用模糊语言。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反而表得更准确、更鲜明、更得体。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和讲授者要针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三.“注意事项”中轻、重之分的问题
在观摩某教师讲授《契据类应用文》时,课堂教学进入到尾声,拟订和书写契据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摘录如下:
1、订立契据,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在双方或多方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
2、内容要明确,条款要具体,用词要准确,不能有含糊不清、产生歧义的地方。
3、在涉及到货物、金额等数目字时,一定要大写。
4、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要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教师提问:“以上注意事项中哪一条最重要?”A学生回答事项1;B学生回答事项2;C学生回答事项3;D学生回答事项4。众说纷纭,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最后,教师揭底,掷地有声:注意事项3最重要。并解释说:无论写哪一种应用文书,如果是该大写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天长日久,数字就很容易被人改写。老师还板书演示,振振有词地强调,既可以改写某一个数字,又可以在原来的数字中添加1个数字(板书演示略)。其结果将造成重大的损失,那是相当危险的。通过教师释疑,一锤定音后,学生们似乎豁然开朗,但依然是雾里看花,云遮雾罩。
然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这样的吗?我认为:未必!一是,一般来说,“注意事项”中的事项没有轻、重之分,大、小之别,条条是并列关系,项项都重要。每一项都是习作者所要注意的,马虎不得。否则,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二是,如果一定要分轻、重,大、小的话,当数第一项。因为无论写作哪一种应用文书,如果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这类应用文即使写得再漂亮,也被视为无效文书,法律不认可,等于零。你拿着所谓的“合同”或“协议”等文书打官司,法院不可能作为有效证据,充其量作为一个参考。三是,某老师的回答还违背了学生认知的习惯,造成学生逻辑思维的紊乱。一般情况下,当“三”比“一”重要时,想必编辑老师就会将“三”改为“一”,把它放在头号的位置了。
四.“此页无正文”的问题
在听课中,还发现某教师在讲授公文写作时,仍用早已过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教学:“当签名、日期与盖章一页上无正文内容时,一定要写上‘此页无正文’,进行说明,并用上括号等。”
其实,针对这种过期的提法,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24日颁布,并于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新解释中要求:当公文排版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单纯有印章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
五.应用文借用文学元素的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教师在教授《应用文写作》时,抑或受“非文学作品”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课堂上生怕与文学作品沾上边、搭上界,过于程式化、公式化。使课堂如同数学课、模具课教学,过分地刻薄与呆板,似乎就是教师给出一个模板,学生填写几个数字或文字内容就行了。其实,教师要明白,应用文是应“事”而生,应“时”而作,有些应用文既可兴,也可颂。如“教师节”快到了,可以要求学生给老师写一句或一段问候语,这问候的内容就可以借用一些文学艺术的元素,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反而更好。
再则,不要狭义地理解应用文就是非文学作品,或一提到非文学作品就单纯地理解为应用文。那种简单地将应用文划归为非文学作品是片面、武断的,也是不完全正确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有些应用文体逐步引入了一些文学艺术的元素,具有极强的文学色彩,如演讲词、导游词、广告文案等。这就要求我们遇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类优秀篇目有:《我有一个梦想》【美】马丁·路德·金的讲话、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导游词《秦兵马俑》等等。所以,在应用文教学中,对于某些已借用了一些文学艺术元素的应用文,我们不能轻易把它淡化,更不能随意把它抹掉。
一、数学文化的内容分布
广义地说,数学文化是指数学与人类其他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美国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M・克莱因曾指出:“知识是一个整体,数学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每一个时代的数学都是这个时代更广阔的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将数学与历史、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艺术、音乐、文学、逻辑学以及与所讲主题相关的别的学科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组织材料,使数学的发展与我们的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基于这个理解,可以把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分为数学史、数学与现实生活、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与人文艺术四个方面。此外,由于孩子天生就对游戏感兴趣,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采用游戏的方式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避免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本文把数学游戏也作为数学文化的一个方面。上述数学文化五个方面的含义是:数学史指数学家肖像、数学家生平介绍、数学概念的历史和背景、历史名题等;数学与现实生活指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公共生活、经济生产、社会常识等所涉及的数学内容;数学与科学技术是指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包括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高新科学等;数学与人文艺术由人文语言、美术、音乐、建筑等组成,而普通的图画和建筑都不属于人文艺术的范畴;数学游戏包括了代数游戏、几何游戏和组合游戏。现对人教版的数学文化内容进行了统计,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内容最为丰富,总共有330处。弗赖登塔尔的数学现实观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这也反映出,小学数学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数学的基本看法。数学与科学技术达到109处,数学与人文艺术共有59处,数学史的内容有54处,数学游戏有14处。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数学游戏,仅统计教材中明确标明了数学游戏的内容,而事实上,数学游戏还贯穿于正文和习题中,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数学文化在教材栏目中的分布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栏目设置有引文、例题、练习、复习题、阅读材料等,各栏目都含有数学文化内容。为了方便统计,将“练习和复习题”统称为习题。表1是教材中的栏目分类。数学文化在各栏目中的分布见图2所示。
从图2可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材习题栏目中的分布是最多的,多达353处,占62%,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教材中,习题的数量是最多的,习题是学生学习最简单的一种呈现形式,也是便于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习题更易于与数学文化结合,数学文化作为数学问题的背景,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感到有趣,课堂上更加生动活泼。相对来说,数学文化在引文栏目的数量确实少了一些,这导致数学文化内容的分布不够均衡,而一个好的开篇能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因此,在引文中融入数学文化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
三、数学文化在不同年级中的分布
将数学文化内容按照不同年级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数学文化内容很多,共有566处,其中一、三、五年级数学文化的内容较少,二、四、六年级的数学文化内容较多。总体来看,高段数学文化内容比低段数学文化内容多。
数学文化在各年级也有不同的特色。从数学史内容来看,四年级到六年级课本中内容涉及面广,形式也丰富,既有简单的知识点介绍,也有数学思想的引入。数学与现实生活在每个年级的数量都很多,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数学与科学技术的知识较为复杂,因此在一、二年级教材中相关内容很少,而根据小学课程安排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三年级开设科学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渗透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内容就相对容易得多,因而在后面的年级中包含了较多的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内容。数学与人文艺术除了二、六年级稍多外,其余年级基本平衡。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数学游戏的数量相对较多,这也是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的。不过,总体而言,数学游戏的数量还是偏少。
四、数学文化在不同课程内容中的分布
把数学文化的内容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进行统计,见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各数学领域包含的数学文化数量差异较大。数学文化的五个内容在数学课程四个领域中的数量是逐渐递减的,其中,数学文化内容在“数与代数”中是最多的,共有411处,其次是“图形与几何”部分,在“统计与概率”“C合与实践”则很少。小学数学教材中最多的学习内容是“数与代数”,最少的“综合与实践”内容,因此,上述数学文化内容的分布与教材内容的分布是成正比的。数学史与数学游戏仅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中呈现,而在“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没有相关内容,这反映出数学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五、数学文化呈现形式的特征
数学文化的呈现形式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文字呈现数学文化,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感官上的刺激,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获得知识。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形式分为四种:文字、文字为主、图片为主、连环画。其中,“文字”呈现形式指通篇仅采用“文字”这一种方式介绍,学生完全通过阅读文字来学习有关知识;“文字为主”指用文字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同时又穿插少量图片,起到衬托的作用;“图片为主”指用图片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同时又辅以少量的文字,其作用在于对图片作简单介绍;“连环画”指通过一组图片来讲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对数学文化呈现形式的特征进行统计,见表4。
表4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以图片为主的形式最多,共有315处,其次,文字为主共有133处,文字形式共110出,最少的是连环画形式,仅有8处。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单纯的文字比较枯燥,图片为主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加上少许的文字可以更加容易看出编者的意图,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因而,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形象、直观为主。
数学文化内容几乎都是以图片为主的形式占主导,其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数量是最多的,共有205处。连环画形式在数学史、数学与人文艺术中有所体现,在其他三类数学文化内容中没有呈现。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数学史内容,不仅可以看出数学发展的历程,也可以看到人类对数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数学游戏以图片呈现为主,其中代数游戏的数量较多,几何游戏和组合游戏的数量较少。总体来看,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具有“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