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当前的国际形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的国际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的国际形势

第1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目前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城市控制、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城市核心区、城市新的发展中心区域、城市重要景观地带的城市设计工作,既有城市发展战略层面上的概念性设计,也有针对某一街区或节点的局部景观设计,不仅类型繁多,而且各种设计成果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都有长足进步。然而,在当前城市设计普及的热潮下,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复杂化,以前许多被忽略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设计研究进一步深化、降低城市设计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 城市设计成果缺乏深入的调研基础和客观目标

城市设计成果虽然最终涉及城市建筑形态和公共空间环境的控制,但却是一系列政策管理、经济转型、土地开发等城市社会要素的综合反映,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其核心是保持和创造城市自身的特色和活力;然而,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更新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已造成了许多城市原有文化和地域特征的丧失,反映到城市设计领域,就是在重视城市建筑形体、景观等表象性研究的同时,忽略了对城市内在经济、人文因素的深层次研究;有的城市设计方案过于强调建筑造型对城市景观和空间的表现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上追求不切实际的所谓“宏大”效果,缺乏对方案长期实施的构想和方法,其设计内容已明显偏离了城市设计自身的特点和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1 城市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缺乏深度和广度城市设计作为一门随现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学科,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城市经济、政策管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明显的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科特点,与我国长期沿用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方式与研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运用上,需要大量现场性的调研工作。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设计缺乏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是导致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量”却缺乏“质”的内容的主要原因,也是许多城市设计不得不偏重于形体设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针对城市旧城更新的城市设计,除了从城市各相关职能部门收集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料和宏观的经济信息外,通过对场地的实地踏勘和长期跟踪观察来收集相关数据尤为重要,尤其是涉及交通、景观、城市意象、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旧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实地就近观察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然而,目前许多城市设计任务要求时间短,工作量大,为了保证设计进度而忽略或减少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就成了一个不得已的选择。特别是在设计所在地没有常驻机构的外来设计单位,一般都缺乏对设计对象城市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直观感受,在设计前期阶段有限的现场踏堪时间里,外来设计单位很难再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去进行基础性的调查,从而导致其对设计地域的社会、人文地理、城市经济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研究,在设计时间较短的压力下,为了赢得投标,照搬国内外的现成模式再冠以一个动听的口号,成为一些设计单位的常用手法;由于没有充分了解设计对象城市的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设计方案往往比较生硬,与城市原有的生成形态和文化背景产生较大偏差,由此造成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美好的设想,却缺乏实施的坚实基础。这种不求实效、一味追求奇特视觉效果的设计方法,将使城市设计逐步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须对此保持警惕。同时,城市设计成果是一个动态的修正过程而非终极的形象界定,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许多具体的设计成果在经历时间的检验后将会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这就需要参与城市设计的各相关单位随时了解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因此,建立一个长效、准确的现场信息收集与反馈体系,既是城市设计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设计成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1.2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缺乏严密论证的现实目标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设计原则乃至实施细则都借鉴于西方的城市建设实践,西方的城市设计成果无论从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远比国内的相关研究丰富;但由于国情的不同以及国内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许多西方的先进理论乃至成功经验是否真正适用于国内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仍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验证、不断总结和谨慎借鉴的问题,若盲目照搬,并不能有效发挥城市设计的引导性作用。

当前,在国内城市设计领域存在一种追求所谓“国际影响”和“先进设计思路”的风气,许多城市在对城市重要地段进行城市设计竞赛招标时,倾向于邀请知名的境外设计机构;但许多境外设计机构在对当地城市原有的肌理、文脉和地域特征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往往将中国城市作为其新的设计理念的试验场,城市设计方案较少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在方案中标后,既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去跟踪城市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也很难了解到自身方案存在的不足而进行针对性的修改,等到后续的国内设计单位接手具体的工作时,许多问题才逐渐暴露出来,其最终结果要么是对原有设计作重大调整,要么根据实际情况重头再来,由此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浪费。

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设计已沦为地方行政部门争夺城市资源、表现政绩的一种新手段,因此常出现行政意志扭曲城市设计基本原则的现象,从而造成城市设计成果缺乏从整个城市未来发展角度出发的前瞻性,缺乏对城市存在问题和所面临挑战的清醒认识,也缺乏长期实施设计成果所需的愿望、手段和长效反馈机制。一些所谓城市标志性中心的设计,实际上是地方行政与管理部门求大、求新、求轰动效应的心态在设计中的反应,并未仔细考虑未来实施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同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当地城市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当城市形态的意义在行政意志和商业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沦落为一种视觉化的广告符号时,它必然会脱离和违反城市本身所特有的发展模式和形态生成机制,成为一种完全主观判断下的形式化游戏,这就助长了纯粹追求视觉效果的城市设计方法及其包装手段的盛行。例如,当前许多城市中心区的城市设计特别喜欢强调CBD的概念。但实际上CBD并不是一个可以预设的目标,而是城市经济和市场发展一个自然的选择和形成过程;以CBD为目标的城市设计不仅容易脱离实际,而且很可能为城市今后的发展带来盲目性和巨大的开费,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建设背景下,片面强调超高层建筑在城市整体形态中的标志性作用,往往缺乏市场需求的可靠依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极易动摇城市设计成果的核心目标。

有鉴于此,为了平衡好城市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应参照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将城市设计流程明确区分为概念性的总体城市设计和实施性的控制性城市设计两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设计单位邀集范围、成果深度作出明确规定;概念性城市设计以整体性的城市形态建构为目标,可通过广泛的国内外方案征集获取更多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念,对参与的设计机构可不作限制;概念性城市设计成果在经过充分论证和综合各方面意见之后,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导引性附件,用以指导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实施性的城市设计以具体地域的城市形态控制为目标,应以熟悉当地情况的设计单位为主导,并设置长期性的常驻机构和建立与城市设计成果实施配套的研究、反馈机制,以保证对应城市规划的修编周期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设计成果作周期性的调整。

2 缺乏对长期有效的城市设计控制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城市设计这一新的城市形态控制手段的出现,不仅需要在研究方法上转变观念,而且需要在管理策略、机构设置、监督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突破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真正将城市设计成果纳入到整个城市管理控制体系中并发挥作用的实例还不多,因此,针对城市设计控制手段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中。

2.1 建构新的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

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城市的发展必须要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使城市居民、行政管理部门、开发企业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受益。如果城市设计的决策与实施过程是非透明的,没有各方利益代表的共同参与,必然带来很大的矛盾冲突。因此,建构一个公正的、具有普遍适应性、得到绝大部分利益群体支持的城市形态控制规则是城市设计的核心,这也是城市设计的目标和控制过程得以延续下去的社会基础;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吸收、综合各利益方意见的沟通渠道和对城市设计实施过程进行长期跟踪的控制机制。然而,我国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方法存在明显的条块分割现象,已不能适应城市设计所要求的灵活性和整合性,政出多门、各行政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是实施城市设计成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主城区和IH城区,相关行政部门的利益互相交织,制约了城市设计的实施和深化。

当前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往往直接转化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依据,然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长期行为,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质,既需要不断根据新情况而调整、更新局部设计,也需要为不同城市开发主体和开发区段的建设行为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还要协调不同城市管理机构的执法与监督工作;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建设的控制,更多的体现在县体的城市功能划分及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上,缺乏依据变化的城市发展情况不断研究分析的机能;因此,在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建构一个包含各行业人才、以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为核心、超脱于各个利益团体之上的协调机构,统一对不同地段、不同开发目标的建设项目进行长期、有效的跟踪与反馈,以整合消解各种矛盾,保证城市设计成果实施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在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下,从权力制衡的角度出发,可尝试设置受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具有长期监督功能和一定裁定权限的城市景观控制体系,包括由各利益方代表组成的城市设计指导委员会,作为专业控制体系的城市总景观师、总建筑师制度,以及作为市民参与途径的公众听证制度和设计方案定期公示制度。城市设计指导委员会是针对某一城市设计区域而设立的长期性的技术指导机构,由于城市设计跨越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学科领域,同时涉及经济、人文、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城市设计成果进行审核及管理的机构也应具备相关的专业人才和利益代表,而不仅仅是依靠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或由专业人员构成的专家委员会,一般应包括来自社区基层的居民代表和居委会成员、涉及城市开发的商贸金融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代表、涉及城市市容、文化以及交通、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部门;在城市设计所覆盖的区域内,各个地块的开发活动不仅要满足规划管理所要求的容量、红线后退等硬性规定,还应通过这一区域的城市设计指导委员会的评审,并将评审意见作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之一。

当前国内许多涉及城市公众利益的法规制定都在尝试实行公众听证制度,以保证法规的公正和透明性;城市设计成果的相关控制原则和措施具有强制实施的作用,已经具备了法规的约束特征,其制定过程也应采用公众听证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正和透明性。公众通过参与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的了解,从而产生更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2 完善实施标准,提升城市设计在城市控制体系中的地位

城市设计在整个城市发展控制体系中尚缺乏一个明确的法规地位,设计成果缺乏规范标准,也是造成其实施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长期以来施行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控制体系,重点考虑的是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功能的合理性,很少涉及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相互影响的问题,城市设计这一层面研究工作的出现,对原有的规划控制体系具有明显的辅助促进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城市设计的涉及面较广,既有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又有新城区的整体形象塑造,既有几个平方公里的大尺度设计,也有诸如城市广场、城市街道整治等局部性的设计;由于当前城市设计的内容、范围、目标和手段存在较大差异,很难以一个固定的或量化的标准来统一衡量设计成果的优劣,(实际上许多城市设计成果要经历若干年的实施运行后才能显现出其不足的地方),同时,城市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适应城市变化的动态过程,如何界定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内容和深度,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以上这些难点,就成了将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城市形态控制法规依据的“瓶颈”,而城市设计成果如果不能上升到法规的层面,就很难确定控制的手段和程序,并直接影响到城市设计成果长期的实施效果。近几年来,国内有关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普遍主张加强城市设计工作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配合作用,并依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从技术和城市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城市形态控制的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图则。这种将城市设计成果作为非法律性控制依据的设想,既保持了我国现有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核心作用,又体现出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运作空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扈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oo2.

[2] 李和平。李浩.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左辅强,马武定.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的困境[J].城市规划汇刊,2004,(6):67—69.

[4] 城市规划汇刊社编辑部.花高价,买想法?—— 对境外单位参与国内规划设计和国际招标热的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3):1—2.

[5] 王世福.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7] 金广君,林姚宇.论我国城市设计学科的独立化倾向[J].城市规划,2004,(12):75—80.

第2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关键词]当前;房地产;开发;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在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包括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合理的控制,对购房者进行适当的控制,防止房地产产业中泡沫产生,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房地产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中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房地产需求仍将持续上升,但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过去,而且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逐步显现。城市化所创造的住宅“刚需”将完全无法挽救房地产走向的颓势。未来10年,所谓“刚需”也就是每年城镇首次置业的新房需求年均大约是2.7亿~3.2亿平方米,假设刚需在全部新房成交中占35%的比重,则可以推算出全国每年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至多是7.8亿-9.2亿平方米。这样的销售量即便与2011年的销量相比,降幅也达5%-20%。可见,未来中国的房地产仅靠所谓“刚需”根本无法推动全国住宅销量的持续增长。当前,全国住宅库存积压已达3亿平方米,2012-2014年住宅市场已呈现明显的供过于求态势。预计到2017年,中国住宅市场才能重新恢复供求平衡,但不久之后中国房地产很快将走向2020年后的需求下滑年代。从中长期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由热闹浮躁的卖方市场转向平淡冷静的买方市场,黄金增长年代恐将一去不复返了。

住宅市场的属性将从“商品时代”转为“商品时代”与“产品时代”并重。过去十多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是“开发商拿地就赚钱,购房人买房就赚钱,地方政府卖地就赚钱”,但未来这种所有参与者都赚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而且,未来房地产自身的行业细分将越来越细,住宅市场、写字楼市场、商业市场的各自属性也越来越明确。住宅产品原本只具备消费属性,但在过去十多年由于投资品的稀缺,其投资属性为投机性质,所以才出现“全民炒房”的畸形市场,甚至出现了“博傻现象”。那时的房地产仍处于“商品时代”,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住宅投资化的趋势已大势已去。

未来趋势,住宅房地产不可能完全摆脱商品属性,但无疑会日益回归其产品属性,中国房地产也将从疯狂的“商品时代”转为“商品时代”与“产品时代”并重。笔者注意到,为了更好地迎接产品时代,有些企业(如绿城、龙湖、万科等)已经走在前列。从2012年热销楼盘来看,产品的合理定位和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才能有效地保证去化率。对于刚需客户,“低总价、交通便捷、配套好”是其核心诉求;对于改善型客户,精装提升品质、优化户型结构更加重要;对于精品楼盘,关键点在于区位及环境优越,内外兼修支撑的豪宅品质。

三、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国家出台了房地产的政策的一些重要举措,包括法律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保障性住房政策,借鉴了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积累形成的较为完善的一套政策调控体系,这是我国目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十的召开,再次强调要把房地产调控作为规范房产市场的重要手段,提出了要坚决贯彻房地产多项调控政策,包括限购令的执行和完善,房产税的征收等细则。以上诸多政策细节从理论上讲,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住房保障政策进行调控,并建立常规的制度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举足轻重。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以财政理论为基础,选择和运用各种财政工具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为了实现国家各项特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它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和国家预算政策等。财政在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和供求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主要反映在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调节和控制功能上。财政政策从对房地产影响方面来看,一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这里主要指税收政策;另一方面是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政策手段就是国家利用财政收支的各种工具,通过有规则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向和规模,以达到预定的社会经济目标的各种政策手段。

2、土地政策

我国宏观调控最富有特色之处是调控手段中土地政策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土地所有制的公有性质决定的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因此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而土地作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引导房地产开发投资方向,促进商品房供求平衡的基础因素。因此,土地政策手段就自然成为一种最直接、最现实的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比如说,商品房用地和保障性住房用地比重,商业地产、物流工业地产、住宅地产、农业地产等多类土地用处的分类比重都是土地政策中需要侧重权衡的。

3、保障性住房政策

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一种新手段,保障性住房也是住宅建设中不同于商品房的一种商品调控手段,国家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通过政策统一划归部分土地进行房屋建设,指定销售或者租赁给特殊人群,或者在租金和房价上进行一定额度的设定。可以分为三类,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现阶段我国要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四、房地产经济未来的走向趋势分析

房地产经济未来的走向趋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在用地的问题上,需要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避免炒地皮的情况的出现。另外,需要不断的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约束房地产市场不断走向市场化和成熟化,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同时起作用,通过这些调整避免房地产泡沫的出现。房地产经济的未来走向主要是要做好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两个方面。市场经济是任何一种经济必须遵循的规律,在市场经济下,根据供求的原则来实现房地产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一旦市场经济出现问题,供大于求或者是供小于求的情况下,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来辅助市场经济。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执行到位,空头文件不但不能起到宏观调控的目的,而且会导致房地产经济泡沫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整手段和措施主要是从土地和房价上入手,借助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各种首选,调整房地产的价格,引导房地产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发展,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还应利用促进房地产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对于房地产泡沫要建立价格预测警报制度。房地产价格预测警报制度需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设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房地产价格预测警报制度设计的合理有效,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在市场经济下,根据各种信息对于房地产的价格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并且需要定期市场分析报告,引导房地产市场,为政府执行宏观调整做好准备的工作。

五、结束语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控制,增加廉租房建设面积,提高二套房购买门槛,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等措施来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使房地产行业发展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关键词:股票期权 问题

0 引言

股票期权激励是通过将管理者的绩效与公司的股价结合起来,形成对管理者的绩效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的方式,在国外被很多上市公司所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期权激励制度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我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的特殊性,使我国目前推行期权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1.1 期权激励缺乏法律保障,法律制度相对滞后。如果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发挥出预期成果,就必须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为依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可以有效减少道德风险,防止高层管理人员利用掌握的权利开展内部交易或不合法持有股票。相较于美国,目前我国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股票期权激励的规定却很不完善。以美国税法为例,股票期权是取得税收优惠的一种激励措施,根据美国税法规定,公司赠与的股票期权,由于不认定为收入,所以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不需要支付税收,股票期权行权时也不需要支付税收,如果管理者出售股票是距离赠与日已有两年,同时距离行权日已有一年半,则所得应长期资本利得缴税,税基为出售股票价格与市场公平价格较低者和行权价之差。持有股票时间在一年至一年半之间,长期资本最高税率为28%,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最高税率为20%。[1]如果管理人员出售股票的时间不符合上述要求,收益则按照普通收入应税,最高可达39.6。但我国的税收政策对股票期权的有关规定含糊,没有明确规定对个人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税率、税基等,只是将行权时的差额归入员工的工资薪资所得。除相关税法不完善以外,其他基础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甚至对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行带来不少约束,比如对股票回购的限制,不允许公司库存股票,不允许卖空交易等,都在一定程度阻碍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行。

1.2 期权激励缺乏成熟市场,资本市场比较弱势。股票期权激励是通过公司股票在市场的股价作为行权判断依据,所以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就需要在一个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中才可以充分发挥期权的激励作用。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股票市场通常被人们认为是“经济晴雨表”,从股价的升降可以放映出公司价值、经济环境的变化。所谓有效的市场是指市场价格能够反映相应的信息,符合强势市场的特征,难以进行内部交易,正是存在这样的市场才使公司的经营成果可以通过股价体现出来,进而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也可以在股价充分反映,使股票期权激励能够发挥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资本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相对比欧美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比较弱势,公司股票的价格往往跟公司的业绩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同整个资本市场的涨跌密切相关,导致在牛市的时候持有股票期权的经理人能够获利,而在熊市的时候股票期权变得没有吸引力,缺乏激励效果。因此股票期权的激励不是依据管理者的绩效而是依据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所以目前我国要实行期权激励,仍需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使市场价格能够充分体现公司的价值。

1.3 期权激励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期权激励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在公司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多个方面,首先需建立起专门的机构或委员来对公司运作进行监督,如薪酬委员会,从而使公司的运作信息公开透明,防止内部交易,暗箱操作。其次还要建立起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仍然属于弱势市场,市场存在投机性,股票价格波动较大,所以股票价格不一定可以体现出经理人的价值。目前我国国内部分公司对管理者的评价指标单一,仅以股价作为期权行权条件显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对期权行权的条件规定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公司,尤其是国企的管理者,容易导致内部操作的情况,有可能会为了行权时获得更高的股价而对公司股票价格进行内部操作,使其背离市场的真实价格。所以除了要建立一套综合考评体系,对管理者的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估外,还要求对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因为综合的考评体系将会把公司财务指标作为公司股价修正的基础,这对公司的财务数据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正确的财务数据,还要有配套的审计制度。但是我国经历过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国有企业部分股份已公开上市,但是保留着未流通的国有股,缺乏流通转让的市场,使得股价偏离市场价格,此外还存在财务数据造假,审计不到位等问题,使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激励作用弱化,对于公司管理者的吸引力下降,甚至由于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而给采用期权激励的公司利益带来损失。所以当前我国要实行期权激励制度,还需要公司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控制机制。

2 结语

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激励的制度,对管理者的绩效激励和公司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外部条件看目前期权激励制度实行不仅缺乏相对应的法律保障,更是缺乏有效市场,从内部条件看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也未能完善,众多问题阻碍了期权激励制度的推广,有待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汪伟农.期股(权)激励方案策划与设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8.

[2]陈维杰.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2012.

第4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困境 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依靠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打破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构建其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

一、低碳经济及其理论基础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强调的是低排放、低能耗和低污染。本质上讲,低碳经济是为了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新能源的开发,打破传统高排放、高能耗产业,研发创新减排技术与能源技术,最终实现绿色GDP,从而改变人类生存发展观念。

(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具备深厚的而广泛的理论基础,是经过许多经济学家、环保主义者以及思想家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得到的产物。其理论基础包含如下两方面:

1、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产生了人类,而人类为了赢得生存在不断地对大自然进行改造。马克思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称之为劳动。人类通过劳动实现与大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对人类来而言,自然界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赢得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自然改造与人类生存间的平衡点。低碳经济便是其中的一大重要成果。

2、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给出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该报告认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且绝不含有侵犯国家的含义。这是目前影响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它考虑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强调了国家间的合作、国家公平、国家神圣不可侵犯、自然资源的基础地位、环境的承载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国家的政策和计划对环境的关注等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公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在它的方方面面。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府重视能源利用,在“十二五”规划对能源发展作了重点强调,并积极探索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现已取得可观成绩。低碳经济存在着两个基本点:

首先,它影响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重要因素,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不断重复和更新的生产活动中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污染,实现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它实现了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的能源消费生态化,使国民经济向低碳化甚至无碳化方向发展,为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现在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其中所有化石燃料中煤炭的比重最大,占到了75%。这就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碳”特征显著,煤炭经济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含量极高,因此,节能减排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分析

(一)资源供需矛盾显著,能源需求日趋扩大

能源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能源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但与之相对应的能源供给却脚步迟缓。1980年到2008年的时间,我国对标准煤的需求量从58587万吨一跃增至到了277515万吨。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的是能源的巨大消耗,2003年的1.4万亿美元GDP是消耗了50亿吨能源换来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通过仔细分析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能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生产滞后。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量,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多种低碳和环保新能源,如核能、电能、风能、太阳能等,来解决我国现有的能源不足等问题,同时这也是我国向低碳型经济转变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污染产业比重仍然很大

其他国家将对环境有污染的产业逐渐向我国转移,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量。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各地政府不断招商引资,忽视了对环境和能源的保护,将国外的很多污染产业引了进来。另一方面,因第三国限制进口,使很多危险废物进入我国市场,造成了我国环境污染。

(四)财税政策不完善,难以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财税政策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如税收政策缺少连续性和针对性;从事能源回收再利用的企业税费负担大;没有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产业补贴较少。

(五)我国人民节能减排意识薄弱

节能减排不仅是我国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更需要全国人民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大军中来,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就需要提高全国人民节能减排意识。从人民消费角度来看,有两个明显的消费问题,首先,我国人民消费了大量的污染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一次性商品的购买;其次,传统消费思想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现代人民的消费观念,很多不良的消费习惯依然存在,比如爱慕虚荣、爱护环境意识淡薄等。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国付出很多努力,不断寻找解决现有能源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在各经济领域主动出击。

(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企业大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单靠企业自身技术改革和市场力量,是改变不了现有能源局面的。只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改变外部大经济环境,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使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一是制定低碳企业标准、完善的低碳企业考核办法等,加大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引导作用。二是加大对低碳产业的补助力度,鼓励企业向低碳型产业转变,这样,既能在企业转变过程中减少其经济损失,又能与企业的风险机制相辅相成。三是加大低碳税收的优惠幅度,减少低碳企业的所得税支出,逐步征收碳税,使企业逐渐向低碳型经济转变。四是完善低碳商品消费制度,通过政府的调节,扩大低碳商品的消费范围,提高低碳节能产品的消费水平。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

不断向高技术、新能源产业型结构转变,淘汰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效益低下的产业,均衡现有产业,大力发展能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产品效益高的新型产业。一是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大的产业发展,不断取缔落后产能。二是调整第二产业的结构比例,减少高能耗产业的占比。加大对高能耗产业的管理力度,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使其向节能型企业转变。三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多引进低碳环保设备。各企业要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使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逐渐向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科技产业转变。

(三)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

节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可再生能源问题,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因为可再生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不需要排放二氧化碳。一是开发水电能源。但必须要处理好因此带来的环境保护、移民安置、资源利用等问题。二是加大核能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建立和完善核电供应体系,开拓现代化核电产业发展新模式。三是发展风能,推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建设。四是加快太阳能发电产业建设,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能源,在城市建设和推广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供热水项目,加大农村和乡镇中太阳能产品的使用范围,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五是开发利用地热能和浅层地温能,通过地热供暖、供热水等技术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能源。

(四)加大技术改革创新力度,推动低碳技术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调整能源结构的强有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和创新低碳技术,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发展核能、电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技术,增加可再生资源技术在我国科技中的占比,将其作为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才能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使我国走上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出发,一是增加技术投入比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低碳产品的范围;二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低碳技术,不断将技术转化成科技成果;三是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的低碳应用技术和成功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参加低碳组织的学术交流报告会,不断引进其它国家先进的适合我国的低碳运用技术和设备,招商引资,吸引外国低碳技术产业到我国发展,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五)全面参与低碳生活,培养低碳消费意识

在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基础上,改善居民原有的消费方式,抑制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的不良消费方式,建立居民理性和低碳的消费理念,树立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企业要在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和领域运用低碳理念,使企业真正的发展为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低碳企业。消费者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理性消费。政府应加大低碳产品的购买范围,为企业和民众树立良好的消费理念,引导广大消费者向低碳产品消费迈进,政府的行为对全社会低碳意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培养公众低碳消费意识、制定完善的民众低碳消费鼓励措施、加强低碳消费宣传等方面出发。

(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能源消费道路是我国发展现代化经济,提高生态能源建设的唯一选择。只有加强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先进的国家交流与合作,参与绿色低碳领域国家举办的交流会,我国才能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一是加大低碳产品的贸易往来,不断消除低碳贸易障碍,让低碳经济在更多国家和企业发展起来。二是吸引国外的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到中国发展,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三是在多方面加强与其它国家间的合作,如人才、资本、科技等,营造良好的低碳经济发展和竞争国际大环境。四是加强与其它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如与企业、学术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出一条新型合作模式。

四、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政策引导、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公众节能意识提升以及国际合作等多层面入手,才能推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低碳经济势必会赢得快速发展,并为实现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窦全勇.关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2]苏杭.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

第5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消费需求;外汇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资金比较充裕。流动性过剩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从小到大,依次是央行所面对的流动性过剩、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和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我国间接融资比重占80%以上,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基本上能反映全社会的流动性,因此,人们谈论的流动性过剩大多是指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当前,流动性过剩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研究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将对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一、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我国当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有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原因。

(一)从国际方面看,是受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当前我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近几年全球流动性过剩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上升、基准利率水平保持低位。2000-2005年,美国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3上升为0.82,欧元区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4上升为0.88,日本M2+CD与GDP的比值由1.29上升为1.44。近年来,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实施低利率政策,使得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严重,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致使大量国际过剩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客观上加剧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从国内看,主要是国际收支中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消费需求不足和制度、技术层面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1.国际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当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结果。为说明这一点,将因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扣除,发现调整后的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均大幅下降。与调整前相比,2001-2006年调整后的M2增速平均下降4.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平均下降0.3。这表明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是形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直接原因。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调整后的M2增速下降了8.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下降了0.47点。

进一步分析,国际收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又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首先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平衡。在我国,由于对未来预期不确定,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因素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而企业和政府由于受体制和机制影响,储蓄也保持较高水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的内部失衡,结果是以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为特征的外部失衡。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00-2006年,国内消费率由62.3%下降至50%,而同期国内投资率由35.3%上升为42.7%。

其次是国际产业的转移。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大量顺差。一方面,日本、韩国、东南亚大量的元器件到我国来加工、组装以后向欧美出口;另一方面,亚洲其他地区直接到中国来设立工厂,生产产品之后回流到欧美等地区。表现为我国对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大量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在这种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之下,我国对欧美的顺差实际上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产业向我国转移的结果。

其三是劳动力成本低廉。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达7.8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4%,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的5-13%,巴西、墨西哥的20-30%。劳动力成本低廉,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其四是汇率因素。人民币汇率,虽然自2005年7月21日进行改革后,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但对不同货币有升有贬,兑日元和美元是升值,兑欧元却是贬值。人民币对部分货币的贬值也促进了出口的增长。

其五是政策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鼓励生产型的财税政策,“奖入限出”的外贸政策,“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进口替代型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生产型”的增值税、收汇增量奖励、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境外投资购汇额度限制等。在这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出口大幅增加,外汇收入不断上升,顺差持续扩大。

2.消费需求不足是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我国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即消费率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62%多一路下滑到2005年的52.1%,这就引发出一幅令人担忧的“路线图”:消费率过低造成储蓄率过高,导致流动性偏多,过高的储蓄率会转化为高投资率,投资膨胀,而国内消费相对疲软,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加剧了贸易顺差,而由于国际收支失衡,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使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放贷冲动强烈,又进一步助长了投资膨胀。如此循环往复,流动性焉能不多?

3.制度层面的原因。随着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其资本充足率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加之上市后盈利约束增强,使其贷款扩张意愿较强。

4.技术层面的原因。用两个案例来说明技术层面的原因:其一,2005年6月,央行建成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借助这条“金融高速公路”,企业间的每一笔大额支付都能实时到账。这样一来,银行体系大大减少了支付准备金,企业大大减少了在途资金。这使原来沉淀的钱活跃起来,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从而使全社会的资金更加充裕。其二,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原来每月要搁500元在抽屉,应对买粮、买菜等日常之需。现在,由于市场上产生了基金这种流动性很高的金融投资方式,他可以只留200元,将300元买成基金。若有家用,可随时通过赎回基金份额的方式来获取现金。在另一面,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股票、债券的发行者由此可以拿到这300元去经营企业。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入,特别是众多理财产品的推出,使原来“压箱底”的钱重见天日,这也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放大了流动性过剩。

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其影响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经济现象。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度既表现为近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相对实体经济较多。

首先,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进一步加快,3月末M0、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9.8%、17.3%。

其次,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1.36上升为2006年的1.65。

二是银行体系资金过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2000-2006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增速的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3月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1.46万亿元。这表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间市场。

三是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的流动性,但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2006年,央行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仅上升了0.01个百分点。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1.74%。

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发展,必然表现为货币的泛滥,一旦出现过于流向某一领域,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击,把握不好,还可能由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表现出了一些苗头。

2000-2006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相比之下,由于资金量较大,对房屋的需求表现的更为旺盛,造成房屋销售价格也快速上涨,2000-2006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了39.8%。其中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偏高,2000-2005年,宁波、上海、青岛和杭州房屋销售价格累计涨幅分别达到85.9%、68.7%、68%和54.3%。尽管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但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2007年1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为5.6%,其中北海、深圳、北京、广州的涨幅分别高达15.1%、10.3%、9.8%和9%。

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呈现持续大幅度上扬的态势,上证综合指数由1161.1点上升至2675.5点,上涨了130.4%;深证综合指数由278.8点上升至550.6点,上涨了97.5%。2007年,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截至4月底,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比年初上涨了41.4%、92.3%。1-3月,股票筹资额累计达到864.6亿元。股票市场的持续旺盛,除与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市场制度逐步规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有关外,流动性过剩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扬,容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流动性过剩还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在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银行发放贷款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由于资金成本较低、经济预期乐观而愿意扩大投资,由此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过多。同时,银行间的竞争,导致放贷过程中审慎性标准的降低,有可能使许多贷款在经济增长放慢时变为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随着流动性过剩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还将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

(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需求。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型,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国内消费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完善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抓紧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尤其是要加紧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费政策,尤其是调整消费税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并方便居民扩大消费。同时,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

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市场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方便居民消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着力解决信贷服务不足、零售服务不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差等消费瓶颈问题。

推动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在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措施,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二)完善金融调控,运用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眼下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尽管自去年以来已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11%;3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达2.79%和6.39%,但从目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有空间也有必要再适度上调利率。利率结构上,短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少一点,中长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一点。此外,也可考虑调整票据发行结构,增加发行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定向购买的中长期债券,减少金融体系中的短期流动性。

(三)调整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结构性地大幅度降低出口退税率,对“两高一资”产品可采取加征出口关税,或采用配额管理制度进行调控;同时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适当放宽加工贸易内销政策,减少加工贸易顺差。适当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清理进口非关税壁垒,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

切实强化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出口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严格执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状况,以解决人为压低要素成本带来的价格扭曲。

严格把牢“环境关”,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要对新开工项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标准,还要对运营企业强化环保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同时,要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尽快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特别是完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使各项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

(四)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切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直联系。在现行体制下,绝大部分外汇资产集中于央行,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这是有问题的。应当改革外汇资产持有者结构,一方面,按照“藏汇于民”的思路,鼓励企业和居民购买、持有外汇,形成非官方外汇资产;另一方面,实现官方外汇资产持有者的多元化,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购买、持有外汇,从而减少央行购买、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从源头上缓解流动性过剩。

同时,也要加强对“非贸易顺差”外资流入的监管,防止投机性“热钱”的非法流入;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从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放宽用汇限制、提供信贷支持等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条件,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对海外的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转移部分富余产能和富余资金。

参考文献

第6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关键词】民事纠纷;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一、冲突和纠纷

(1)民事纠纷概念。讲民事纠纷,首先得讲民事冲突。民事冲突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各种原因对民事权利义务状态或民事权利归属的认识相左而产生的矛盾。其产生都是因为社会主体与既定的社会制度、主流的道德不相容造成的。民事纠纷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损害当事人合法的民事权益,而且可能波及第三者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各国都很重视民事纠纷的解决并建立了相应的处理民事纠纷的制度。(2)民事纠纷的特点。一般而言,民事纠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虽然这里讲的民事纠纷是从诉讼法的角度讲的,但民事纠纷主体上的平等性源于民事实体法上的平等原则。二是民事纠纷的内容是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我们知道,权力与义务是相对而言的。享有民事权利的主体必定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义务。对民事义务的违反自然又会产生民事责任。无论是上文提到的离婚纠纷、合同纠纷还是侵权纠纷等等都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三是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指的是民事主体。“权力可以放弃,义务不得违反”。民事权利的可处分性简言之就是可以选择放弃。当然,可处分性不仅体现在实体上,也体现在诉讼当中。

二、民事纠纷处理机制

一般来说,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分为自立救济,或曰私自救济,社会救济和公立救济。(1)自力救济。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和解具体来说就是指我们民事诉讼法学上讲的民事和解。自决虽然是通过民事主体自身的力量来解决纠纷,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调整,但自决毕竟不同与古代社会解决纠纷的方式,如战争、同态复仇。因此,自决在当今社会用于解决民事纠纷任然有意义和必要。而且,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有对自力救济的立法。例如《德国民法典》第229条、《瑞士民法典》第926条、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51条都规定了自力救济。因此,我们的观点是,对于部分民事纠纷,诸如逃避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交通事故逃逸、债务人恶意逃避等行为,可以允许权利人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自力救济(自决)。何况当今各国(地区)多数都规定了自力救济。(2)社会救济。相对于自力救济和下文的公立救济而言,社会救济是一种过渡性的救济方式,主要分为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两种。这两者的共同点是调解更多地体现了主体双方的意愿,而仲裁更多地体现了仲裁者的意愿。另外,调解与自力救济中的和解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有第三方的介入。(3)公力救济。公力救济是三种方式中最权威、最有效的方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国家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判决和执行上。二是严格的规范性,强调对对法律的严格遵守。广义上的公力救济还包括行政救济,而狭义上的公力救济指的是当权利人的权利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权利人通过行使诉权到法院,法院运用审判权和执行判决的公权力来解决纠纷的方式。但是,民事法律上的法院审判权是有一定界限的。如上文所说,民事诉讼解决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但诸如学术、宗教事务等,民事诉讼不予调整。宗教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宗教行为和宗教活动应当在团体内部活动,也是一种自律的活动。但是,当宗教团体与社会发生财产纠纷时,司法可以介入,因为此时的宗教团体是作为民法主体的社会团体的一种,而它与社会发生的财产纠纷也是宗教团体的外部行为,是民事诉讼调整的范围。

三、结论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既然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纠纷会随时随处发生。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也随着历史和法制的发展而发展和进步。上文阐述的三种纠纷解决机制是现今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其中,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是有法律规范来调整的。也是理论界重点研究和实践界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纠纷方式。然而,法作用的局限性告诉我们,法的调整范围并不能穷所有的社会矛盾。所以,自力救济应该也有必要被提到和社会救济、公力救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不应该被“闲置”和放在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位置上,并且,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的衔接和互为补充也是立法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第7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一、当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

尽管我国今年经历了冰雪、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但钢铁工业上半年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需求旺盛,效益较好的态势,7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盈利1326亿元。9月份以后,形势陡变,使行业面临着近10年以来最严峻的形势:

(一)钢材价格急剧下跌

10月31日,国内钢材价格指数跌到108.59点,比最高点时下降53.67点。尤其是国庆节后的一周内钢材价格快速下跌了1500元/吨,多数普碳品种钢材已从最高价累计回落了2500元/吨以上,降价幅度超过40%。目前,螺纹钢价格在3400-3600元/吨,基本上止跌企稳,略有回升;中厚板在4600元/吨,热轧卷在3500元/吨,冷轧板在4800元/吨,无缝管在5700元/吨,仍处于下跌态势。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也相应大幅回落。

(二)市场需求陡然萎缩

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速下滑,钢铁下游行业景气回落,下游用户开工率严重不足或处于停产状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从6月份的16%回落到9月份11.4%,为2002年4月份以来最低。发电量、原油加工量仅增长3.4%和3.7%。汽车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其中8月份已出现同比负增长;集装箱行业9月份接单锐减,全行业亏损;9月份全球新船订单同比减少66%;国内家电行业产品积压严重,开工明显不足。

(三)企业面临亏损局面

9月份71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32.2亿元,同比下降72.9%,环比下降66.6%,其中23家亏损。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多数品种价格已经回落到成本线以下。我国今年进口矿预计在4亿吨以上,其中长协矿占60%以上。由于目前国内进口铁矿石现货价已低于长协价400-500元/吨,国内焦炭价格低于焦煤的价格,相当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如宝钢股份、鞍钢股份、首钢、马钢等9月份当月出现亏损,吨钢产品亏损约1000元左右,整个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急剧下滑。据协会统计,10月份钢铁企业亏损面达到80%。

(四)钢铁产量同比回落

10月份铁、钢、材分别同比回落16.8%、17.0%和12.4%,这是近10多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10月份钢材出口462万吨,环比回落205万吨,四季度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导致国内钢铁企业近期纷纷减产,平均减产幅度在30%左右,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近期国内钢材价格大起大落的直接原因是外部环境恶化,市场需求陡减,固然与市场需求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有关,也暴露出我国钢铁行业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

一是与国际原料市场关联度高,且无安全保障体系。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增加,铁矿石进口比例逐年提高,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50%以上,2008年进口铁矿石预计将超过4亿吨,而有矿产权益的进口量只有4000万吨,不足10%。因此,国际铁矿石的涨跌,直接影响到我国钢材价格的起落。

二是产能过剩,市场定位雷同。我国钢铁产能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部分钢材品种严重过剩,钢铁投资也出现了装备和市场定位雷同的情况,如普通热轧板卷、H型钢等近几年产能增加很多,供需关系失衡。当前市场发生变化,价格率先暴跌,甚至一度跌破3000元/吨,低于普通线材的价格水平。

三是市场培育不成熟,风险防范能力脆弱。我国钢铁市场发展滞后,中间商环节过多,钢铁企业直供用户比例不高。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贸易商等市场流通环节的恐慌心理蔓延,加上,钢铁企业保值销售机制(钢厂承诺中间商不定价格销售,以销量提成),使中间商不按价值定价,而是竞相降价,非理性因素的推波助澜,放大了需求萎缩,造成了价格短期内急剧下跌。

二、近期钢铁形势的基本判断

2008年预计产钢不会超过5亿吨。今年后两个月,北方钢厂进入传统淡季,一方面要继续消化库存的高价进口原料,部分企业要到明年5月份才能完全消化;另一方面为保证城市供暖,相当一部分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的高炉设备要保持正常运转,不得不亏损生产。今年1-10月份全国累计产钢42729万吨,按照10月份生产水平推测,后两个月产量为7000万吨,全年预计钢产量为4.9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进口钢材1500万吨,同比回落11.1%,出口钢材6000万吨,同比回落4.2%;粗钢表观消费量为4.52亿吨,同比增长4%;1-9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326亿元,预计全年实现利润1480亿元,将比去年有所回落。

明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严峻,国民经济发展增速将放缓,如果GDP增速按8%计,钢铁工业增速将与今年持平或略有回落,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经与协会研究,初步预测2009年的钢产量为4.7-5.0亿吨,钢材进、出口与今年基本持平,但企业生产效益将比今年有明显下降。

三、相关政策建议

面对全球经济下滑、市场萎缩、产能过剩、行业面临亏损的新形势,钢铁工业下一步应如何发展。我们在广泛听取业内专家及企业的意见后认为,此轮经济危机是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机遇期,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抓住契机,化风险为机遇,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调整相关政策,创造良好宏观环境

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恢复以产顶进政策,减少钢材进口;支持机电等行业外贸出口,拉动钢材需求;贯彻落实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取消热轧卷、合金钢、H型钢等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钢材出口征税,维持适度钢材出口,增强钢铁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抓住市场机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钢铁工业现有产能5.6亿吨,其中,按照钢铁产业政策规定限期淘汰的落后产能为铁1.14亿吨,钢5678万吨;项目建设承诺关停的相对落后的炼铁能力3217万吨,钢3192万吨。到2008年底,预计淘汰落后的炼铁能力5269万吨,钢4480万吨。此次金融危机造成市场萎缩,企业被迫停产的设备,按照年产量折算,约4000万吨产能,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本应淘汰和承诺关闭的能力。借此机会,采取积极的财政安置政策,拆除落后设备,使其产能彻底退出市场;加大差别电价和水价,增加落后产能生产成本,迫使其失去竞争力;调整产业布局,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储备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防止死灰复燃。

(三)加快联合重组,防范市场风险

目前企业亏损、资本缩水,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跨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阻力也明显减小,因此,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支持企业兼并和联合重组,提高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增加国际竞争能力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同时,培育成熟的市场营销机制,形成以产品价值为基础,市场需求为指导,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销售秩序。

(四)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市场信心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钢铁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可带动国内码头、交通、电力、冶金装备、机械、城建、化工、耐材、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启动国内市场,拉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且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在经济低迷时期,项目建设成本下降,产品结构调整理智,工程质量有保障。因此,应加快建设一批对全局有影响力的项目:一是广东湛江、广西防城两大沿海钢铁基地建设,优化布局,促进企业重组,储备先进产能;二是加快城市钢厂搬迁,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第8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关键词:欧债危机;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欧债危机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导致了欧元区各个成员危机国的经济衰退与政治动荡,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冲击。金融风险已经从政府传递至全球的整个金融和银行体系,欧洲银行业正面临着极大的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另外,欧洲国家国债大量到期与欧洲银行大量补充资本金的双重压力,短期内前景仍不容乐观。

1.当前欧债危机面临的潜在问题

从短期而言,不论是金融层面还是实体经济层面,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都相对有限。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欧洲采取债务货币化的手段解决债务危机,势必会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样,成为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的又一个源泉。我国也将面对更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有可能会成为欧债危机可能给我国带来的最大潜在问题和挑战。

2.欧洲债务危机应对措施的分歧

从本质上,德国应该认识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成员国地位给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因此,很多欧盟成员国认为德国应该主动承受更多的责任分担。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主要以贷款的形式来表示,而经济调整的责任被直接置于债务人身上。近两年以来由于贷款变得越来越容易,各种不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渠道竞相出现。关于责任分担的辩论将继续,直到这场危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得到解决。欧元区并没有计划去改变目前相当有限的责任分担的立场。根据新的财政协议,这次调整的责任将由那些债台高筑的国家来承担,其意图是去杠杆化将在很大程度上由实现可观初级财政盈余的国家所取得。

3.未来欧元区债务危机面临的措施选择

第一是面临欧元区解体的问题。这是当前对于形势的最悲观的一种预见的可能性。主要想法是否选择将希腊等不能满足欧元区条件的国家逐出欧元区,或者由德国、法国及西北欧一些财政状况较好的国家组成一个新的货币区。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首先,如果将希腊逐出欧元区第一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其次,一旦退出的弱国极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现象,如果这样会间接地影响所有欧元区国家,特别是会造成冲击各国的银行和金融系统,后果是不可控的。

第二是欧元区协同会做出一系列的强有力的承诺,通过发行“欧元共同债券”共同担负起相关债务,同时开始着手建立有共同货币及财政机制的联邦制。这是最为乐观的一种预见的可能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各国能够从此协调起货币与财政政策;投资者的信心可以逐渐得到恢复;各种问题可以从最根本的机制上得到解决。但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小。

第三,继续目前的情况。即在市场持续波动和各重政治压力的情况下,各国以及欧洲央行不断地协商和妥协,并不断地推出零散的、短期的、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情况渐渐稳定,情况可能会向上面第二种可能的方向发展,即各国逐渐携手去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在此市场情况之下,投资的策略应偏向于保守。在很大程度上应该以保有本金和维持一定的流动性为中心,而不应该急于追求回报。从全球范围看,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而言,未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应该面临更好的投资机会。

二、欧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

1.欧债危机对国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我国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受欧债危机影响我国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欧债危机导致的欧元持续贬值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外受投资者对债务危机的忧虑所致,在未来一个阶段之内,我国的资本市场将会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明显;这种影响之下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小的影响。但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欧债危机将会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格局发生根本的转变。具体来看,我国由相对依赖于出口的经济增长会逐渐演化成为扩大内需建设,从而有利于带来国内产业化经济格局的结构调整的变化。而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结合我国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对审视我国国内债务问题也异常重要。

2.欧债危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我国而言,从对外投资角度看,欧债危机带来欧元资产的进一步贬值,将有利于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海外“抄底”,以参与全球市场和技术竞争。从国家层面看,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倒逼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进一步“向内”寻求增长动力。此外,未来如果欧洲重债国需要更多国际资金援助,中国可以考虑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参与,从而在全球经济治理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拓展空间。从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化角度看,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欧元这一人类货币史上的重大创举受到重创,再加上美元凭借储备货币地位“绑架”世界经济的内在矛盾,全球对一个“多极化”货币体系的需求更盛,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或将更为有利。

3.欧债危机对国内进出口贸易产生严重影响

受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以出口为导向的传统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出口受阻,生产出的商品境内滞销,银行不良资产或信贷违约率增加,国际结算欠款增长,实际失业率飙升,对金融、民生、经济、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三、当前面对欧债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思考

第9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困境;优化

一、国际金融危机下创业教育的意义突显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扩张,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2009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与此同时,受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GDP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经济的高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外的金融危机和国内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突破就业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被社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从理论上讲,创业在解决毕业生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还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创业型就业,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有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机会型创业者,当年带动的就业数量平均为2.77人,未来5年带动的就业数量为5.99人。显然,如果能让一部分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大学生成为创业型的劳动力,无疑会对缓解我国当前和未来5-10年内的就业压力发挥重要作用,也势必大大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高校的创业教育在唤醒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方面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困境

(一)国内多数高校未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其使命和目标

创业教育是大学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大学应该通过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商业化、企业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果将创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当老板”的教育,这不仅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创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偏离。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上缺少鲜活的本土案例

1.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比例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严重滞后,仅有少数重点大学开设了专门的创业课程,大多数院校尚处于空白状态。一部分院校则把创业教育简单地归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且仅以某一章节的形式出现,内容过于简单,无法产生积极影响。在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数属于选修课,甚至是非限定选修课。授课对象基本是商学类学生,并未向理工类、医学类、文史哲等专业的学生开放,更谈不上与不同的专业背景相结合。可以说创业教育尚未真正纳入到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中。

2.创业教育的教材质量不高,且课程差异较大。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差异较大、效果不一。从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大学来看,教材的开发基本沿袭美国的做法,缺乏本土化的转换。一些教材明显是从国内外MBA专业教材改编而成,未能考虑到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适用性。由于我国国情不同,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律环境迥异,国外的创业学理论在中国本土的适用性大打折扣,从而大大降低了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即便是作为国内创业教育的领头羊――清华大学,其教材也有很明显的“舶来”痕迹。

国内自编的创业教材,编的成分多,著的成分少,往往只是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学基础、励志案例等内容简单拼接而成,先天“鲜活度”不够,教师很难深入浅出地向学生加以诠释,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指导意义不强。

3.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对目标学生的细分,未能就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与之相对应的创业教材与创业课程。从对多所大学的调查与访谈来看,应届毕业生与在校大学生对现有创业教育的课程普遍不够满意。

(三)创业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缺乏与企业的联系和必要的创业活动设计

我国开展创业教育时间不长,教学方式虽有进步,但仍不完善,多数学校仅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必要的案例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模拟和基地见习。创业教育基本停留在课堂讲授层面,且以教师为主角,学生缺乏有效的参与。这种情况主要是受课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一门创业教育课程一般是2-3个学分,36-54个课时,由于选课学生较多,授课地点一般安排在容纳100人以上的大教室,课堂讨论很难开展。而且,在未能得到校方资金支持下,难以开展与课程有关的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企业和企业家联系,只能通过任课教师的私人关系。受个人资源的限制,任课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能力去组织有关的实践活动。

(四)创业课程的师资大多缺少创业经验和相关研究

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明显不足,任课教师缺乏对创业的专门研究、专业训练,更没有实践经验,缺少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的课堂参与,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前,高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部分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另一部分则是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他们一般缺乏创业经历,难以实现与创业项目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对接,“纸上谈兵”的色彩较浓。

现行创业教育基本没有引进导师制,缺乏一对一的辅导。更无职业经理人员或企业家兼任创业导师,即便有些学校聘请了部分兼职的实业界人士,也大多是“花瓶”,有名无实,至多是每一学年举办一、两次创业讲座。笔者的调查和访谈表明,许多学生都希望得到实业界人士的言传身教,渴望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一些具体运作。

(五)创业实践活动有日益“学业化”、“正规化”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学生课外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变成学生的学习任务,甚至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与学业评估相互联系起来。各省市每年一次的“挑战杯”已经成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一个重要指标,使得“挑战杯”越来越功利化。参赛学生在创业计划书的撰写过程中,对形式的追求远胜于对内容的考量,例如,在可行性分析方面,不做切实的市场调查,而一味粉饰财务数据。

此外,许多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竞赛”不但强行要求学生参与,而且在职业价值取向等方面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估指标狭隘、价值取向单一。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为了获得好的名次,一味迎合评委的评价体系,失去了“职业生涯规划”应有的意义。

三、优化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

(一)发展高校创业文化、培育创业精神

在社会层面,政府应通过大众传媒广泛开展创业

宣传。鼓励电视等媒体开展诸如“赢在中国”一类的创业竞赛节目,培养全社会、全民族的创业精神,形成创业为荣的风气。

在高校层面,应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技能做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和目标。大学不但应该向商学类的学生普及创业教育,而且应该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其他各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并将此作为大学一项新的重要使命。高校对于促进全社会形成创业文化、培育创新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开创事业的意识、品质、能力,激发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由对命运的依赖变为对命运的自主把握。创业教育培养冒险精神、创业勇气、合作意识、诚信原则、共赢理念等,对每一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创业教育将创业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和过程,应更加注重对创业者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为此,高校要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开展创业精神教育,这对学生和创业投资事业,无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加强本土创业教材与课程的编排

大力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首先要在创业教材的编排、模拟创业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让大学生有比较好的创业读物。

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创新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对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制定相应的创业教育教学大纲。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设立专项扶助资金或进行课题立项,设计一批创业教育精品课程。进一步讲,高校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设置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三)建立全过程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在开设专门的创业管理课程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体现创业与创新精神,形成全过程的创业教育流程。因此,用创业的理念全面审视高校的专业课程,在授课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是十分必要的。

而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生活动,在创业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有机会把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变成实际行动,并提供一个让学生自我学习、相互学习的平台,形成浓厚的创业气氛。为此,可从以下途径开展工作:

1.设立创业教育与创业促进机构。大学创业教育要深入发展,创业活动要真正展开,必须具有一个固定的组织机构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领导。这样一个机构应该是我国高校的一个全新的组织形态,它既负担创业课程的教学职能和研究创业问题的科研职能,也负担一部分学生的管理职能,还负担师生的创业咨询、创业融资、创业辅导、创业推介等方面的职能。

要建立诸如大学生创业联盟、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科技协会之类的学生组织,普及创业理念,增进创业意识,提高创新与创业能力。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由大学创业促进机构派遣创业导师或导师团进行全程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难题。

2.将官方组织(如各级共青团组织)举办的挑战杯等创业活动与学生社团的创业实践、创业探索相结合。通过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扩大创业的群众基础,使挑战杯等活动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3.应尽量避免把学生创业活动变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尽量使学生活动与学业评估脱钩。

(四)创新符合本土特点的创业教育方法

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极大差异,更强调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因而,教学方法要结合创业教育的特点进行积极创新,例如:①发展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案例分析;⑦开设以获取创业实用知识、经验为中心的专题讲座;③开设以拓宽知识面为目的的专题讲座;①获取创业经验为目的参观创业企业,和创业企业家面对面交流;⑤开展团队军事训练和拓展训练;⑥团队建设与沟通、市场分析策划与拓展、创业融资和财务管理等分项实践;⑦企业创立和运作实战实践,如开办文印社,电子商务等;⑨在创业教育中引进发展式教练(Developmental Coaching)模型。

(五)优化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拨与培养

创业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课教师授课水平的影响,因此,选拨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任课教师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可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创新:

(1)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从校内外选拨对创业有较深研究和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教师组成创业教育团队(中心),选拔有研究专长的教师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

(2)有目的地培养骨干教师,选派培养对象参加SYB、KAB等培训项目,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将创业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边干边学中成长为优秀的创业教育专家。

(3)有针对性地聘请一批SYB培训教师、职业指导师、青年企业家作为青年创业培训的主讲教师。

(4)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参与创业教育,担任学生创业团队的导师。对校外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一般不支付薪酬,因为真正愿意为创业教育尽义务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才会是高质量的。

(5)在优秀师资的利用方面,可以开展校际合作、区域合作,建立创业教育的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互补和充分利用。

(6)鼓励在职教师研究创业问题,将创业研究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

(六)开展基于行动的创业教育

开展基于行动的创业教育,也就是在创业教育项目中把创业教育与实际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并使得大学创业教育及相关项目成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

鼓励大学生结合专长设计创业计划书,在高校模拟创业竞赛和创业展示活动中,积极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的参与,促进高校师生的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移。同时,企业也可以就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与经营难题与高校开展攻关合作,吸引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创业教育项目应通过把大学的发明商业化,把教学与科学研究、创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这样不但能为大学生的创业搭建坚实的平台,也有助于大学实现技术转移与扩散的使命。

高校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企业或校友等多种途径获得创业教育项目资金,设计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项目,每年从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创业计划中筛选一定数量的方案进行创业扶持,把实际创业活动作为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的传授与具体技能的培训,以对其他学生形成示范效应。行动导向的创业教育项目,应面向全校学生,在学生个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组织心理学专家和创业教育项目的导师组进行面试,选拨在心理素质、个陛特征、专业基础、管理能力等方面适合创业的学生。基于行动创业教育项目可以按排在大四即将结束的时候,延长1-1.5年的时间进行,也可以选择在正规学习期限之内完成。

显然,创业倡导项目需要大量的自愿型资源,包括愿意成为创业导师的富有经验的商业人士、成功企业家。当然,要推进基于行动的创业教育,也不能完全依赖自愿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公共部门的资金和私人资金的资助。

此外,必须把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和好的创意联系起来。因为研究者本人可能并不想创业,而要将研究成果变为商业理念并使企业产生兴趣,又需要研究者的进一步参与和发展其成果。因此,由创业学生和发明者进行合作,能够很好地发展这种以研究为基础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