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生活变化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尽管不少从沪语演变过来的词成为网络热词,沪语段子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但是在上海中小学生身上,我们却很少看到沪语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上海中小学生传承上海话的问题。为了挽回上海话在年轻人中的缺失,防止沪语在中小学生中断层,我们应当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二、沪语在学校教学和中小学生中的困难处境
我们查阅了上海社科院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约有60%的中小学生能完全听懂和基本会说上海话。上海市统计局在2014年2月初公布的《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显示:97%的受访市民会说普通话,81.4%的市民会说上海话,47.5%的市民会英语。
为了获得较新的数据,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对来自上海不同区县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对上海话的了解程度和使用习惯来说,有3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上海?;没有学生知道上海话的起源地;有86%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上海话也能很好地与人交流。就使用频率而言,有46%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上海话与家人交流。在学校中,上海话的使用频率更低――仅有8%的学生会在学校里用上海话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有51%的学生在学校几乎不使用上海话。
由此可见,普通话已经成为上海中小学生的日常用语,而沪语则处于弱势地位。沪语在家庭生活中不常使用,学校中无需使用,似乎沪语已经在大多数人眼里变成了“鸡肋”,有逐渐被社会大流“舍弃”的嫌疑。钱乃荣曾在专栏中提到:“各管各的上海人,是以上海文化来认同的,唯一维系上海人身份的标志,那就是上海话了。这是一种文化认同,上海人高度认同上海话,因为只有上海话才是这块地域的族群文化的维系纽带和认同基础。”(钱乃荣,2011)如果继续放任沪语被“舍弃”,那么总有一天这条维系纽带会不复存在,族群文化也将割裂。
三、沪语难以传承之谜
(一)处于孤岛化进程中的沪语
先来看一下中小学生个体在沪语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卷数据显示,有将近半数的学生的父母籍贯非上海,与此相对应,他们基本不了解也不使用上海话。而父母籍贯为上海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父母多为“70后”或“80后”,这些学生的父母普通话学习得很好,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与孩子交流时通常使用普通话。问卷显示,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沪语的来源主要是家庭长辈。每个家庭都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交流环境和交流习惯,如果父母减少使用上海话,就会减少孩子说上海话的机会。其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希望推广上海话,也不希望沪语出现在公共场合。他们认为沪语听起来麻烦,幼儿园强制学,家里从来不用,种种原因导致中小学生个人主观上不愿意接受沪语。最后,问卷进行了沪语水平的小测试,从测试结果看,几乎没有学生能完全掌握沪语的基本常识和读音。由此反映了上海中小学生对沪语不够了解并缺乏使用的现状。这样一来会造成沪语传承的断层。
(二)学生群体中沪语生态恶化与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关系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为了方便交流沟通,人们会选择使用普通话,沪语使用频率将大大降低。上海的发展固然可喜,但如果因为经济、科技发展、城市进步而影响乃至破坏语言生态环境,导致沪语“灭绝”,那就得不偿失了。有些人认为上海本地人使用沪语就是排外。这种舆论导向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减少甚至拒绝使用沪语,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或者冲突。但事实并非如此,赵玉成(2012)认为,“上海话或母语,当运用时,往往所代表的是一个私人的空间,即使是在学校、社会等公共场合,往往也代表着一种私人交往的含义,在这期间也就自然而然包含了鲜活、温情、自由的感觉”。在跟别人沟通一些问题时,使用普通话太过严肃和正式,使用上海话则会有亲切之感,同时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双方更容易互相接受和认可。
(三)上海话本身的特殊性对沪语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钱乃荣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经过170年来的发展,上海话无论在语音还是语汇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话的韵母从1853年的63个合并成现今新派语音的32个,上海话的声调也从8个合并成5个,减少将近一半。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上海话已经发展成为吴语区语音最为简化的语言,并一跃而成为我国三大方言之一。其变化速度之快,是我国近代方言史上绝无仅有的。”(《解放日报》2013-11-15)由此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词的加入,一些本地化的词语被取代,上海话“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方言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文化风貌,由外来移民和本地人共同“创新”的沪语也显示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包容。
四、沪语传承之链如何顺利运转
从学校教学来说,可以适当增添一些沪语兴趣课堂。“教师整体上对上海话的传承问题是非常关切和重视的,也特别希望上海话及其文化能稳健地传承下去。”(王兴燕,2012:68)。沪语教材缺乏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2013年前后,有市政协委员建议公立幼儿园合理编配沪语师资,设立“每日沪语时段”,让孩子们用上海话做游戏、讲故事、唱童谣,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和使用上海话。上海市教委作出回应,将在全市幼儿园开展上海乡土文化教育,以学唱上海童谣和儿童游戏的方式,加深儿童对上海方言的感知。同时遴选有条件的幼儿园试点进行上海话教学,积累经验后逐步在全市推广。
从调查问卷来看,有78%的中小学生赞同通过电视节目和广播来推广沪语。上海中小学生对一系列沪语电视剧,例如《老娘舅》《红茶坊》等十分熟悉,这些情景喜剧类的电视剧内容生动有趣,涉及很多沪语的发音、俚语和习惯用语的使用,深深地吸引了年轻观众。通过电视媒体和网络来宣传沪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社会活动也是传承上海话环节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们课题组暑假时在某爱心暑托班旁听过一次沪语教学,教学内容是《弄堂小调》诵读和上海经典早餐小吃的发音。85%的小朋友(大部分是小学生)在两三遍诵读后,能够清晰明确地牢记沪语的发音,并对此充满兴趣,希望能够再多了解一些与上海话有关的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化的赛事活动吸引青少年学习上海话,激发他们了解上海的热情。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曾经举行青少年文化讲座、青少年沪语知识竞赛、“沪语小达人”海选活动等。
五、结语
关键词:语文学习;协调发展;语文实践活动;实践能力;拓展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活动研究》(JCJYC16181047)研究成果
G623.2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当今,全球正逐步跨入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人们学会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于是,“综合性学习”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语文学习走进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和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挖掘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结合学校生活开展多种形式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阵地,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符合学校教育的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价值目标。
(一)如六年级上期的综合性学习“祖国在我心中”,在单元内容回顾时,让每个学生积累背诵有关爱国的词语,爱国名言、格言警句,赞美英雄的古诗词等。在说词、背句、播放录音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兴趣盎然。同学们还结成了对子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争意识强,合作精神好,活动效果佳。
(二)为了让同学们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增强民族责任感,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我班举办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每位学生以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做时代接班人为主要内容,展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新成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同学们激昂的文字、饱满的精神、飞扬的神采一次次感染了大家。
(三)再如五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介绍家乡的美丽景色,品德和社会课上有调查家乡环境污染情况的活动,美术课上有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颜料画,于是,我引导学生把几课教材的内容整合起来开展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绘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既加强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加强实践过程指导,促进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我们以“祖国建设新成就”为主题,组织学生设计手抄报和黑板报。首先教师牵引着学生走好第一步,师生合作办好第一份手抄报和黑板报。接着提出要求,慢慢放手让学生办好第二份报刊,碰到疑难问题随时予以帮助。最后可完全放手,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大胆探索自行设计编辑。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能给自己的报刊起一个与众不同、富于想象力的刊名,而且善于博采众长,每期栏目名称千变万化,内容越发新颖别致。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得到了空前的升华。
二、融入家庭生活,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育要走出课堂,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这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耳濡目染。因此,应特别挖掘语文与家庭关系方面的内容,以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一)五年级上期综合性学习“我爱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和家长共同读一本好书,让学生给家长讲精彩语段,共同谈读后感受,感受阅读的快乐。
(二)在三年级下期综合实践活动“人间真情”学习中,教师让学生尽自己所能为妈妈亲自做一件小事,表达爱对妈妈的谢意,然后记下为妈妈做事的真实感想,与妈妈做一次心灵的交流。这样的亲情作业,不仅培养了孩子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而且在引领孩子为家长服务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体会到爱与付出的快乐、幸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它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我们应继续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联系社会生活,开展纷呈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语文学习,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赢得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一)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
(二)再如五年级上期“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让学生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让学生分小组搜集广告、门牌、标牌等使用汉字的情况,拍照录像,把学生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最后交有关部门。这样,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三)另外,在节假日,提倡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旅游,进行参观访问。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家庭做调查采访,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等。通过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深入社会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放了语文课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我们应继续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一般因素:一般而言,女性较男性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由于内分泌紊乱,雌性激素的改变,女性较男性更易焦虑、抑郁。
2.相关知识缺乏:几乎所有人谈癌“色”变,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得知乳腺癌诊断后,认为生活对于她们来说,只不过是在熬时间罢了,有人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多数患者对有关乳腺癌手术、手术后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主观猜疑、臆想多,由于知识缺乏而带来恐惧不安,更加重了心理负担。
3.担心手术:如担心术后形体改变,如乳房缺失,影响家庭生活,还有担心术后肢体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劳动力减弱或丧失,加重家庭负担。
4.担心复发:放疗、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使患者时刻体会到乳腺癌的存在,常担心复发。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乏力、脱发等躯体痛苦均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甚至绝望。
5.其他:如长期静脉输液导致血管改变,疾病带来经济问题等,均可使患者心理蒙上阴影。
总之,所有乳腺癌患者均会经历以下痛苦心理过程:震惊、否认、忧郁、对抗治疗、适应几个阶段。其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疾病的怀疑、否认、恐惧、怨恨、沮丧、焦虑、抑郁、对抗治疗。可见,乳腺癌既是躯体疾病,又是心理疾病。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生命质量普遍下降。患者常存在恐惧、焦虑、失望、自卑等心理障碍。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状况,心理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术后康复的重要部分。尽量满足患者心理、生理双重需求
乳腺癌患者需面对癌症和乳房缺失的双重打击,其心理变化较其他肿瘤更复杂。在饱受疾病困扰时,亲友的贴心关爱就是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最好的精神支持,给予患者勇气和继续前行的力量,成为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助推剂,能帮助她们通过规范化治疗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帮助乳腺癌患者走出心理阴影,需要四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关爱和理解,丈夫应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心境,多体谅、多理解患者,共同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其次,朋友和同事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交流,也能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关怀支持。再次,医护人员可应用健康教育的手段,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性质、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可能带来的问题,从而取得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最后,病友团体间的相互扶持,也是鼓舞斗志、克服悲观情绪的关键。为此,建议乳腺癌患者可参加癌症俱乐部,从他人处汲取对抗疾病的经验。
集体音乐操促康复
集体音乐操是针对乳癌患者术后心理康复和对患肢功能恢复的渴求而自编自制的一套肢体功能锻炼操,它以音乐为背景、以肢体和躯体适量的有氧运动为前提,集音乐治疗和肢体功能锻炼为一体。相对患者来说,它是一种享受型的有氧运动方式;相对护理来说,它是心理护理措施在临床康复中的运用,是一种新型的心理护理技能。
集体音乐操中的“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患者对疾病的专注。同时,当患者听到自已熟悉、喜欢的音乐或歌曲时,往往会产生对往事的追忆、对美好事情的回味,从而产生愉快的心情。音乐、运动集于一体,以不同速度、旋律、音调、音色,可以有效地促进脑和肌肉之间双向传导的作用,同时缓解乳癌患者焦虑、抑郁和自卑的心理。
一、课题研究背景
留守少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教育引导,产生了许多教育盲区。我们通过收集整理案例,加以分析总结,探索了一套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小组,立题论证,通过调研形成教学设计基本方案。第二阶段: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各课题承担人积极参加实践研究,推广实验研究成果,收集实验工程中的原始材料和撰写实验论文。第三阶段:进行课题总结,召开课题总结会,报告研究成果,申请课题验收,结题。
(二)研究方法
调查报告,查阅资料,寻找理论依据。了解新的教研动向。阅读成功案例,寻找名师指点,召开家长会,总结家校合作成果。
三、课题研究成果
教学成绩大幅提升,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学生厌学少了,分化少了,学生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教师花在管纪律的时间少了,教学效果显著。主要成果如下:
(一)调查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原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一学生80%来自农村,20%是青云镇本地的。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少年,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有如下原因:
1.家长观念不正确。家长在外打工,认为自己的收入还不错,也没什么文化照样可以在社会上生存得很好,所以在教育子女时总认为读书也没什么出息,大学生也是打工,还不如少读点书,早点挣钱,小学毕业的也照样做老板。他们的子女从小灌输这样的思想自然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学习上无所谓,没有目标当然考不出好成绩。
2.监护人监管不到位。我校学生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他们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放任孩子自由发展。对孩子的监管仅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只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根本想不到学习成绩如何,在校表现情况如何。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是老师的责任,使个别学生成了无拘无束的“小野马”。
3.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有误区。误区一是孩子学习不好是老师的问题,不是我孩子问题;误区二是只要孩子说读书就读,不读就带出去打工;误区三是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学好,不会读书做别的可能也行,不会读书没关系,会挣钱就行;误区四是只要不出现比较大的事故,一般不主动找老师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
(二)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课题组通过对初一学生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我们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1.建立学生档案
首先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比如: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父母外出情况、外出地点、外出所从事的职业、家庭生活状况、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是否为住校生等等。
其次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这不仅为教师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帮”“教”“引”及时提供有效信息与客观依据,还能帮助教师对自身的教育行为与经验进行积累与提炼,批评与反思,同时也为家校沟通与合作开辟全新的渠道。
2.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⑴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对学生学习习惯好的给予表扬与肯定,树立榜样。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自己子女在校学习情况,提出要求,共同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⑵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降低问题难度。在课堂上多给他们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小进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⑶在课堂上开展小竞赛,如回答问题答对了有奖励,答错了有小小的惩罚(不是体罚)或者分小组比赛,增加课堂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习作营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作文要写的是平常的自己的经验,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事,就该顺着自然的途径去写,写自己的经验,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事;心中怎么想的,笔就怎么写。这样,作文就不会成为一件太难的事了。根据教学的体会,本人浅谈几点看法。
一、在生活中汲取习作营养
(一)体验独特的家庭生活
著名的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提出的儿童写作理念让我很受启发:写作是个性化很强的大脑体操,和作者的经验累积息息相关。要让孩子们易于动手,乐于表达,首先应该自觉地确立孩子们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充分地去了解儿童、知晓他们的兴趣爱好、言语习惯、思维方式、现有的表达水平、日常活动形式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成优秀习作的诞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就喜欢和孩子们平等对待,常常和他们打成一片,并在交往的过程中处处留心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发现他们当中多数是留守儿童。由于在家长时间无人看管,这样导致两级分化非常明显:一种是变得懒惰、厌学、逃学;另一种是,变得更加成熟懂事了,自然能力变强,成了一个“准家长”。农村特有的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很典型的习作素材。我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帮助学生捕捉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生活素材富有个性。
例如:一次家访,我来到一个双亲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家里,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为了哄生病的弟弟吃药,大他两岁的姐姐,时而说笑话,时而扮鬼脸来逗弟弟开心。但弟弟就是不领情,不肯吃药。此时,姐姐的眼角里泛着泪光。但她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因为她知道只要她软弱了,弟弟就更不肯吃药了,这是多么懂事、多么有责任心的孩子呀!于是作文课上我以《留守儿的生活》为题,让同学们写出这种生活的感受和想法。有位同学的作文结尾更是发人深省:留守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目标,随风飘动,随时都有坠地的危险。
(二)留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生习作时常叹息作文无从下手,无米可炊。其实,只要认真留心校园生活,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写作素材是不难捕捉到的。
有一天下午,班级里的两位男同学因一团纸而吵得面红耳赤,班里的其他同学有的在起哄;有的在看热闹;有的也许想出来劝架,但又怕别人说闲话。看到这一幕,我伤心极了,索性不上新课了,让同学再现刚才那“精彩”的一幕。这次同学们不但写作速度大大加快了,而且获得了意外的效果,连平时习作最不足,最让同学们头疼的神情描写、心理描写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当然,同学们在这次习作中也得到了教训。
(三)让学生参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大量地收集素材,增加作文实践的机会。我组织学生参观过水库;调查“机砖厂”的污染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寄给有关部门;成立“小记者站”随时采访校内外的好人好事,并在广播中宣讲;访问过抗日英雄;考察过岭下溪水库的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发现、去体验。如:采访获得成功的喜悦;调查出现问题时焦虑,遭到责难、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悲伤。让学生善于把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二、引导学生从各个学科中汲取习作营养
城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信息来源渠道多,像图书馆、互联网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那根本就是奢侈品,遥不可及,仅有的就是那几本教科书。所以,各个学科就成为我们汲取习作营养的主要对象。因为各个学科原本就是相通的,只要能找到他们之间的桥梁,就能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作文之路。如:有趣的游戏作文借助体育课;对社会现象的小议论文,借助的是社会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小实验作文又来源于科学课;自带插图的配画作文,自然离不开美术课的练习。
关键词:作业设计 趣味性 生活化 分层性 自主性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理念的滞后性。通过参考教科书以及本校历史与社会备课组的讨论分析,目前的《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有的作业设计在内容上存在着科学性问题,质量不高,毫无趣味”;有的作业难度要求过高,“初一当作初三教”,盲目拓展,加重了学习负担,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有的作业在同一层次的练习重复过多,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作业与作业之间普遍存在着衔接性较低的问题。
2.提出方式的单向性。综观当前《历史与社会》作业现状,作业基本都是课本、教参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单向提出最终会导致一些优秀生“吃不饱”,而一部分后进生则“消化不了”。
3.内容呈现的机械性。初中《历史与社会》由于属于学科教学中的“副课”,教师在布置作业中往往不愿花费太多心思,课后作业只是随便一布置,只注重格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4.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则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非对即错。更有甚者,《历史与社会》作业从头到尾只有对没有错,教师只是应付一下打个勾,并不做实际批改。
显然,滞后、单向、机械、绝对的作业策略已不受学生的欢迎,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需要探索出新的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策略。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优化对策
1.以“情”为导,推开作业布置“趣味”之窗
(1)拾取鲜活,替换枯燥。可利用歌词、诗句、漫画、时事、网络材料等来充实作业的内容。例如我在和学生分享了在某网站的BBS上贴着的一首有关的小诗,然后布置了作业:BBS上的小诗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愿望?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这样的作业设计内容新颖,趣味性强,学生乐学。
(2)开放形式,取代单一。通过变通作业题型,更“活”、更“新”、更“趣”、更“奇”,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书面作业,还应关注非书面性作业。如可以设计观看型作业,在一些有关篇目教学时要求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以及社会上热播的某个电视剧等,都可以成为新课程视野下《历史与社会》的创新作业形式。
2.以“融”为途,走上作业布置“生活”之路
(1)设计源于生活的作业。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如为了解本乡(镇)、村、本家庭或邻居的生产变化或生活变迁,教师可适当布置一些课外调查的作业,写出短小的调查报告或调查笔记。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这样的作业非常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2)布置回归生活的作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学以致用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如在上述要求学生做课外调查作业后,可以后续布置一些向社区、村委、家庭等提出可行性建议的作业,也可以布置学生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宣传,传播知识,起到激活知识、运用知识的作用。
3.以“生”为本,打开作业布置“层次”之门
(1)多题提供选择。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就某一课程内容设计出对应的夯实基础题、发展思维题和拓展延伸题,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其实现在许多现成的作业本设计上就已经体现了分层,只是需要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选择的布置。
(2)自我设计习题。学生作为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最为了解的主体,其实最有资格对自己的作业提出建议。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习题劲头十足。如我在上《来自家乡的报告》一课后,布置的作业就是“做一件你自己最想为家乡做的事”。于是,有拍照展示家乡美丽景色的,有画漫画展示家乡变化的,有为家乡栽树的,有为家乡张贴宣传标语的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特长,联系在学习中的收获,都很好地完成了作业。
4.以“评”为源,喷出作业布置“自主”之泉
(1)学生自批。对当堂作业及练习课作业可由学生自批,尤其是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客观题,采用这种批改方式最为适宜。不过教师需要在批改前跟学生确定好批改的标准、批改的符号等,还可以随手订正,省时有效。
(2)师生共批。对于一些开放型题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个别或几个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批改。如差生,出发点可以是让他们看一看其他优秀作业,提高他们的自我要求;中等生,则是教会他们题目的思路、答题的要点,让他们以后答题更加答到点子上,找到与标准答案的差距;优等生,则是教会他们边改边揣摩、领悟出题者意图,以多角度、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题目。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优化作业设计的作用
1.切实减轻了师生由作业带来的过重的负担。当教师摆正了作业的位置,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设计作业,基本上学生也就能恰到好处地完成作业。对于学生,作业减少了、容易了、有趣了、多元了,还时而能主动选择作业、批改作业,完成的质量自然提升了。对于教师,从批改作业中得到解放,自然有更多的时间研究课堂设计、提升教学质量,如此,便产生了一种良性循环。
2.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进入良性循环后的学生,学习兴趣势必日益浓厚,作业速度和质量自然也会逐步上升,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涉及更广的知识面,接触更富有挑战性的综合性题目。
3.明显改善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自我设计习题和学生参与批改作业的过程,就是师生相处的过程,更是师生培养默契、培养感情的有利时机。
当然,在现有的中考模式下,《历史与社会》的分值不高,导致有些家长和学生只愿花时间去研究所谓的“大课”、“主课”,对《历史与社会》这样的科目只是临时抱佛脚地背一背、记一记,而提不起兴趣参与《历史与社会》的作业设计改革。但我想,现实的教育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也不可能改变,改变只能来自于自身,来自于心中“为了每一个孩子发展”的信念,在现实中把抱怨变成研究、变成思考。
参考文献
[1]熊英 李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M].南方出版社,2000,9。
[2]周祖海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设计学科作业[J].神州,2013,(36),49。
[3]方龙 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J].课外阅读,2013,(2),250-251。
关键词: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适方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对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数据曝露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的日益严重。
调查显示82.2%的教师认为工作的压力很大,49.7%的教师情绪衰竭的指数为高,56.1%的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减退主动性不足,68.2%的教师成就感低落[1]。
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综合症状,典型症状是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2]教师这种对自身职业的烦感厌恶的情绪,令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处于一定的危险中。职业倦怠不但会对教师的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因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3如果职业倦怠感不能得到适当的调节,就会形成得过且过的心态。[4]
职业倦怠的三个主要判断指标为情感衰竭,即对工作和生活缺乏热情与活力;去人格化,主要表现为和工作环境保持距离,冷漠忽视工作同事;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消极评价自我,认为工作乏味无聊,没有挑战感。长时间处于这种倦怠心理的阴影下,缺乏信心和自我肯定,不善于自我调节的教师就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一种心理上的不良倾向。有倦怠感的老师容易对他人的行为做出负面解释,攻击增多,导致同事关系疏远、家庭关系紧张。
二、职业压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
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改善教师的薪资待遇和地位。但物价飞涨和房价暴升等情况促使部分教师发展副业,如补习班或家教,公然收取红包等现象,是对教师传统角色定位的冲击。
另外,“向国外学习素质教育”“回归本土教育要遵循中国特色”等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断探索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的把握,一方面呼应国家政策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保证学生中高考成绩,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和压力。
(二)教师管理体制的不先进
中小学的管理体制虽然在不断变化、改革,但根本上行政管理的一刀切,教师工资和评比与学生的成绩挂钩,注重量化而不重视质性评价,班主任责任制等一些管理手段都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缺乏人本管理。
部分学校的工作环境复杂,拉帮结伙,溜须逢迎等对教师的工作无形中增添了压力和负担。学校职称评比和工资评级的“数字化”和校领导党派之争等致使许多优秀教师待遇低下。管理体制的僵化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易消退由成就感低落发展到工作倦怠。
(三)教育对象的复杂化
社会高速发展,当代学生对事物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再对老师言听计从,甚至有些“不服管”。学生行为和沟通方式的转换,也是教师角色从领导者向引导者的转换。在教师与学生思考模式、思想交流的冲突中正确理解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教师的任务和挑战。
另一压力源则是家长的“老师万能”和“质疑”说。万能说家长认为孩子由老师管理,孩子的变化或退步是教师的责任,老师应全权负责。有高学历经历的质疑型家长对教师工作成果和工作方法质疑和反驳是诱发教师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消极情绪的诱因之一。
(四)社会舆论的期望与现实
传统的社会舆论倾向认为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私奉献已经成为教师道德品质标签。但教师首先是有个人情绪的人,社会舆论强制为其安上“神化”“模范化”的帽子对教师心理压力的影响日积月累也易于诱发心理倦怠。
(五)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
教师工作琐碎忙碌而失掉照顾自己和家庭的时间,感觉被工作束缚无个人空间是引起教师心理崩溃的导火索。陕西年轻教师于2001年自杀事件是压力下心理崩溃的例子之一。期望工作回报的结果与现实成反比。教师的投入与回报失去平衡,使其心理失衡、自我价值实现感降低和职业倦怠感迅速提高。
三、调适职业压力和倦怠的方法
(一)教师自身调节
1.对自我正确定位和职业规划的明确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对教师角色的自我肯定和自信才会有信心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了解教师的本质和定位并逐步设定目标,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将自己的职业作为实现自我和梦想的载体。
教师职业成长中对应不同阶段设定工作目标和激励手段能激发其潜力和动力。正确理解职业本质领悟工作真正意义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基础。教师理解自己本身,也就学会爱护自己爱护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和轻松愉悦的工作心情,多关注自己的成功,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增强工作的效能感,激起工作和生活的热情。[6]
2.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合理安排
教师不要局限于学校家庭的固定路线应培养自己的兴趣,通过在业余活动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如音乐欣赏、插花等陶冶情操使心灵平静。教师应了解心理保健知识进行自我调节,学会使用宣泄、激励、自我补偿等手段疏导情绪并缓解压力。教师应加强与外界的联络,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分享自己的乐趣。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时间安排围绕着学生的各种问题及各种琐事的管理。家庭成员对教师工作特殊性的体谅,保持家庭生活愉快也是教师工作动力来源之一。
(二)学校行政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和多样化
1.评价手段强调质性与量化结合
学校内部环境和谐可帮助教师减轻工作压力。因此,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应以“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公原则为基础。由于教师工作质量反馈有一定滞后性和特殊性,应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质性评价,实行人本主义管理。教师的工作倦怠行为不能简单地归结与教师的道德品质问题,应更深层次地认识其引申意义。91.8%的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工作倦怠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全社会积极思考的问题[7]。
2.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
学校不应回避敏感问题,应设法疏导教师累积的倦怠感如设立心理咨询、安排心理知识的培训等。教师不仅能获得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法和自我疏导的心理保健知识。另外,在职进修、教学方法的培训和先进理念的引入也是促使教师对自己职业深入挖掘避免职业枯竭办法之一。
在招聘教师环节中,学校在看中学历和经验的同时也要考虑应聘者是否把教师作为终身职业还是谋生手段。两者职业态度不同影响其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高低获得不同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超平.中国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R].北京:新浪教育频道,2005
[2] 白霞.教师职业倦怠的表象形式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8):45-46
[3]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4
[4] 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5-139
[5] 汪长明,金凤宇.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论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01):5-8
关键词:家庭寄养;孤残儿童;苏州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73-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孤残儿童的照料也逐渐由“福利院集中模式”向“家庭寄养模式”演变,彰显“人文关怀”。作为社会事业发达的城市,苏州也引入了家庭寄养模式。苏州市社会福利院本着“城乡结合与点面结合”的原则,将寄养工作从市区扩展到东渚和西山,现有寄养儿童75人,寄养在市区的有26人、东渚29人、西山20人,其中28户家庭寄养了两个孩子。苏州的家庭寄养模式运行效果究竟如何?本文从寄养家庭生活照料、寄养家庭成员互动、寄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对苏州市家庭寄养模式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一、苏州家庭寄养模式的调查
笔者从寄养家庭生活照料、寄养家庭成员互动、寄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寄养儿童劳动技能、寄养儿童学习能力、寄养儿童人际网络发展等6个方面,对寄养家庭以及邻里发放问卷(寄养家庭65户,邻里108户)调查苏州市家庭寄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调查结果如下。
(一)寄养家庭生活照料
总体而言,寄养家长对寄养儿童的生活照料较好。其一,家长对孩子穿衣较为关注,不仅勤帮孩子换洗衣服,而且关心孩子冷暖以增减衣服。帮孩子换洗衣服的频率高或较高的家长比例分别为45.3%和54.7%。常关心孩子冷暖并且及时加减衣服的家长占37.5%,较为频繁地给孩子增减衣服的家长占60.9%。其二,家长对孩子日常饮食关注度高,常注意营养均衡和荤素搭配。对孩子日常饮食的关注度高的家长占52.4%,关注度较高的占46.0%,关注度一般的占1.6%。其三,绝大多数家长会半夜起身去探视孩子的睡觉情况。不仅如此,由于寄养孩子的身体情况不佳,有半夜哭闹、抽搐的情况,寄养家长时常在夜里起床照顾孩子。经常或较为经常得半夜起身去探视孩子睡觉状况的家长比例分别为50.0%和40.6%。
但是,在生活照料上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家长帮孩子添置衣服的频率不高,帮孩子添置衣服的频率不太高的家长为四成,而且添置的衣服大多是已有的旧衣服或福利院定期发放的衣服。其次,一些家长带孩子出行较少。4.7%家长从不带孩子出门,18.8%的家长偶尔带孩子出门。
(二)寄养家庭成员互动
调研发现,寄养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动良好。55.6%的家养家庭中家人经常关心孩子,39.7%的寄养家庭中家人比较关心孩子;92.1%的寄养家庭中的家人经常或时常和孩子玩耍;95.3%的寄养家庭中的家长对孩子有耐心。
(三)寄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寄养儿童中的生活自理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但生活自理能力总体情况偏差,同时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大。完全不能穿衣服的所占比例超过70%;完全不能自己用调羹吃东西的比例为57.8%;完全不能自己洗手擦脸的比例为70.3%;不能自己脱鞋袜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也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完全不能自己脱鞋袜。
在被调查的所有寄养儿童中,寄养在东渚的孩子大多是脑瘫的孩子,他们在肢体上有很大的缺陷,很难用手脚进行自理行为和劳动。在市区的孩子大多年纪较小,不能自理;在西山的孩子,虽然年龄都比较大但由于大多是脑瘫,因此仅有少部分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值得庆幸的是,仍有29.7%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脱鞋袜;25.0%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用调羹吃东西;17.5%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穿衣服;12.5%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洗手擦脸。
(四)寄养儿童劳动技能
完全不能出门去小卖部买东西或帮助家务劳作的寄养儿童的比例均超过90%,多数寄养儿童在家务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常模仿父母干家务活,但是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常常会“好心干坏事”。当然,寄养儿童的劳动能力既与年龄有关也与所患疾病有关,不可一概而论。调查发现,为培养寄养儿童的劳动技能,不仅需要寄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导和福利院工作人员的配合治疗,更重要的是引入更专业的机构和组织,提供更全面以及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以便改善寄养儿童在运用肢体方面的细节,针对性地提出康复建议。
(五)寄养儿童学习能力
调查发现,儿童智力的缺陷比身体的残疾更严重。在动手和模仿方面,寄养儿童表现较好,有简单模仿能力的寄养儿童占35.9%;69.2%的寄养儿童能单手抓握东西,双手能抓住塑料玩具球之类的东西;40.0%的寄养儿童能指出身体上的三个主要部位;38.5%的寄养儿童能单手开合剪刀。但是,在语言和理解力方面,寄养儿童中超过84.4%的孩子不能做到发音清晰,甚至不能讲简单的句子,比如“我饿了”。在识字和算术上,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差,87.3%的寄养儿童不会简单的算术,93.7%的寄养儿童完全不识字。
大多数不识字、不会简答算术的寄养儿童都是智力上有很大问题的孩子,但有些情况较好的寄养儿童也不识字,不会简单的算术。主要原因是寄养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寄养家庭中,主要照顾者是奶奶或者妈妈等家庭主妇,一般是非上班族。17位照顾者是文盲,10位拥有小学学历。即使识字的家长,在教育上也缺乏正确的方法或认真的态度,致使有些情况较好的孩子也不能认识字。
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寄养儿童中能进行简单交流的人只占到30%,但是与机构照料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不仅如此,许多儿童的社会行为增加,待人礼貌,热情好客等。从儿童进入家庭以来,近50%的孩子封闭的性格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寄养模式对孩子的性格健康发展更有利。在寄养家庭中,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得到寄养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疾病的痛苦。
(六)寄养儿童人际网络发展
在社区中,寄养儿童和其他寄养孩子玩得比较多,与非寄养孩子玩得较少。经常跟其他寄养的孩子一起玩的寄养儿童占64.0%,经常跟社区里非寄养的孩子一起玩的寄养儿童占50.7%。许多寄养儿童接触到其他寄养孩子并不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而是在福利院安排的康复训练过程中。
在简单的交往上,寄养儿童的邻居对寄养儿童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当涉及更深层次的交往时,则接受度明显降低。寄养儿童常会被邻居抱抱或者逗着玩,大多数寄养儿童看到邻居会很开心。70.1%的邻居愿意遇到寄养儿童时会简单打个招呼;52.3%的邻居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寄养儿童一起玩;49.5%的邻居愿意抱抱这些寄养儿童。但是只有17.8%的邻居愿意邀请寄养儿童来自己家里玩;12.1%的邻居能接受有空时帮忙带寄养儿童;只有8.4%的邻居愿意寄养儿童暂时住在自己家里;而只有3.7%的邻居愿意成为寄养家庭。这表明邻居并未完全接受寄养儿童与寄养事业,对寄养问题仍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二、进一步完善寄养模式的思考
总体而言,苏州在推进家庭寄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寄养儿童在各方面都有进步。但也必须看到,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寄养评估机制
当前应建立完善的寄养评估机制。寄养前,应评估儿童健康状况、学习能力状况等,以确定是否能寄养。并不是所有的孤残儿童都适合家庭寄养,若孤残儿童存在严重的或者容易复发的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则不能够进行家庭寄养。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寄养家庭适合寄养。要对寄养家庭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寄养家长和家庭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情况以及对寄养儿童有何要求等。这就需要福利院与所在居(村)委会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对寄养家庭基本情况和人际交往情况的了解不仅要从当事人处获取,更要通过第三方(包括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和邻居)予以获取。
寄养后,也要加强动态评估。隔一段时间对孩子进行身体、智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方面的评估,对于照顾不合格的寄养家庭应做更为严谨全面的相关评估,比照多方意见、衡量得失,决定取缔或是继续寄养。对于那些照顾得当并且有成效的寄养家长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褒奖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应及时对这些家庭进行宣传报道,让百姓了解她们的存在,认同与支持她们的付出,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成为寄养家庭。
(二)注重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的匹配问题
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的匹配问题十分重要。目前在苏州,市区的寄养家庭分布较为松散,东渚和西山的寄养家庭分布较为集中。市区的寄养儿童中有健康者,但更多的是患有疾病或残疾的,而且病种比较杂,但大多比较轻微或能治愈。寄养在东渚的孤儿的病因比较集中,主要是癫痫或脑瘫患者。西山的寄养孤儿主要是智障(或低智)和唐氏孤儿。针对这一现状,福利院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寄养方式。建议如下:其一,患有突发性疾病的儿童寄养应尽量寄养在市区范围内,避免远距离就医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其二,对于那些对外界有反应和感知、比较接近正常儿童的孩子应将其寄养在家长文化素质较高、能对孩子进行认知和学习能力训练的家庭。其三,合理搭配寄养孩子的数量。目前寄养制度在苏州的辐射范围比较小,呈现出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的数量不成正比的状况,于是一户寄养多个孩子就成为必然选择。一户多个孩子固然能缓解孩子数量多与寄养家庭数量少之间的矛盾,但是也加重了寄养家庭的负担,失去了“一对一”照顾的专一性,如果寄养在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存在一好一坏的明显差别,还容易造成家长偏袒现象,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建议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寄养儿童,一个寄养家庭最好只寄养一个,以便家长专心只带一个孩子,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个孩子身上。如果一户寄养两个孩子,建议将病情比较轻的两个孩子放在一起,这样,除了减轻家长负担外,两个孩子还能一起玩耍,之间还能产生互动与交流。
(三)提高寄养家长的素质与能力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主要采取“城市与农村家庭结合寄养型”,具有城乡结合与点面结合的本土特点,把正常及轻残儿童寄养在城市家庭,把残疾程度较重儿童寄养在农村家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各自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的城市家庭寄养和农村家庭寄养的不足,是一种创新。但是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寄养家长整体素质和能力可能偏低。寄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孤残儿童享受家庭的温暖,同时对于患有疾病的孩子而言,家庭寄养还意味着悉心的照料和康复训练。但很多寄养家长没有意识到后者。寄养家长大多仅满足孤残儿童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重养轻教”的现象。为此建议:其一,福利院应利用好在东渚和西山的基地和工作站,加强康复中心的建设,对寄养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和紧急救助知识的培训,使之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康复或减轻病情。其二,对于那些有简单认知能力和反应的孩子,福利院应安排儿童社工和特殊教育老师对寄养家长和寄养孩子进行训练,三方共同努力以弥补孤残儿童在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其三,引入社会工作方法,通过个案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孩子进行辅导,以解决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小组工作使寄养家长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寄养家庭模式开展的难点之一是缺少寄养家庭。因此,加大宣传扩大寄养群体是必由之路。加大宣传不仅有助于扩大寄养家庭的数量,而且能够帮助普通百姓了解这一模式,认同、支持甚至是赞扬这一行为,奉献爱心。另外,加强宣传也可以使更多的人关心寄养家庭、关心孤残儿童。除此以外,加强宣传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寄养,作为寄养家庭的邻居也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五)调整收养条件
一部分寄养家庭与寄养儿童建立了深厚感情,愿意变寄养为收养,但是现有的收养制度限制了这一意愿。因为收养要求家长无子女,但寄养家庭往往都是有子女的家庭,不符合条件。建议适当调整收养条件,能够为部分寄养家庭开辟一条通向收养的“绿色通道”。当然,寄养变为收养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诸如如何监督,是否应该提供补助等。这些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六)扩大医保范围
现有寄养模式下,寄养儿童生病配药、住院往往需要到指定医院才能报销,弊端很大:一方面,寄养儿童家长因为不能报销放弃在较近医院治疗而去较远的能够报销的医院,对于需要紧急治疗的儿童,有可能会耽误病情。另一方面,对于寄养家长而言,常常很不方便,削弱了她们投入寄养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可以尝试扩大医保范围,方便家长带寄养儿童就医。
参考文献:
[1]卜会亭,周建才,金平平,郑红东.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探索[J].社会福利,2011,(6).
[2]崔丽娟,吴明证.寄养家庭属性对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4).
[3]李婷婷,崔磊.关于沈阳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0).
[4]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5,(6).
[5]王先进.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看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的转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1).
[6]王彦斌.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昆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余纪东,王幼丽.中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之探讨——以南昌市社会福利院为实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6):185-190.
[8]银平均.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云南昆明安宁市草铺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J].社会福利,2003,(1).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时,可利用教材113页的阅读《温室效应》,结合86页图 5-9 二氧化碳的循环。借助电脑动画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并意识到,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大家在切身感到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同时,接触了温室效应的概念。师生共同分析温室效应可能带来的危害。在教学中介绍环保知识,让学生既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认识环境改造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的同学纷纷立志为改造环境而刻苦学习化学。
二、结合化学实验,强化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许多化学药品,体验到了许多的化学变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此机会,使学生在体验化学实验的时候,体验环保,强化环保意识。
1、利用药品的贮存方法,规范化体验环保。如易挥发的浓硝酸、浓盐酸等要封闭贮存;对大多数有机物如苯、甲苯、丙酮、甲醛等用专柜避光保存;对剧如汞、白磷等用专柜上锁保存,定期检查贮存情况。
2、演示实验中强调尾气的吸收处理,体验环保。如在讲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一定要通过演示实验讲清吸收的原因(有害气体不允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使学生深深认识到只要涉及气体的排放问题就应考虑尾气处理。
3、规范实验操作使实验在严密的情况下进行,体验环保。化学实验中,师生都要接触有害物质和无害物质,在实验中也会闻到有害和无害气体。因此,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实验。严格教育学生规范操作,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取有毒性原料。甚至如何盖瓶盖、放置试剂、取药品的各种工具的选用,取用药品量的多少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尽量采用封闭措施,减少师生被动接受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实验结束后,处理化学废物和实验中产生的废气。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桌面,这些都要认真细致指导,使实验活动从始至终成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课堂。
4、实验微型化,防止使用过量药品实验体验。目前在常规实验中,药品用量较多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因此,在实验中,用玻璃管弯制各种可加热的替代实验仪器、安培瓶、点滴版等进行微型系列实验。这种方法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操作安全,实验不会造成危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同时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如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要求学生不用试管做实验,而是改用点滴版,实验时只需取一滴稀盐酸在孔穴处,在取一滴硝酸银溶液滴在孔穴处,立即可见白色沉淀生成,然后取一滴稀硝酸滴入沉淀中,沉淀不溶解。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操作中不仅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而且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渗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育环保行动
1、专题讲座。对教材中讲得少而对环保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如针对有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的观念。可举办《家庭生活与环保污染》讲座,实际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占污染的41%,家庭污染占59%。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0.9kg垃圾,5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发、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升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一个人每天平均用20克的化学用品在污染着环境。可见环境保护不止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传递,使学生感到自身在制造污染破坏环境,都多么可怕又多么可悲,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2、课外实验。积极利用课外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模拟水体受硝酸汞、硫酸铜等污染的检测及危害”“干电池的收回和利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强化环保意识。
3、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邻近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实地调查。如空气污染调查、水污染及对策调查等调查报告,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