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电火花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火花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火花实训总结

第1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线切割加工;教学策略;解答;课堂实践

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拉扎连柯夫妇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气化而被腐蚀掉,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其加工原理是将电、热、光、声、化学等能量或其组合施加到工件被加工的部位上,以而实现材料去除。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是教学中最为常用和典型的线切割加工机床之一。

一 线切割加工的特点

线切割是通过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热来熔解去除金属的,所以加工材料的难易与材料的硬度无关,加工中不有着显著的机械切削力。它可以加工硬质合金等一切导电材料。线切割加工中最小角部半径为电极丝的半径加上加工间隙。

线切割加工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导线(铜丝或钼丝)做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切割成型的一种工艺策略。线切割加工中产品的形状是通过工作台按给定的制约程序移动而合成的,只对工件进行轮廓图形加工,余料仍可利用。

线切割加工用移动的细金属导线(铜丝或钼丝)做电极。加工中由于电极丝连续移动,使新的电极丝不断地补充和替换在电蚀加工区受到损耗的电极丝,避开了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线切割加工只能加工通孔及边缘,能方便地加工出小孔、形状复杂的窄缝及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

二 提升学生学习线切割加工效率的重要性

由于线切割加工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切削加工思想,因此,学生在初学时往往无法理解其特点和加工历程,感到不理解很难学。随着现代社会新材料、新加工技术的进展,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又必须了解和掌握现代加工技术和手段,所以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线切割加工的基本策略和论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上采取新的措施,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掌握,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目前《线切割加工》的教学情况

国内许多《线切割加工》教材开发了相应的CAI演示课件,配合书本,应能提升学生对各种特种加工策略的理解,但就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单纯配合CAI课件的线切割加工教学虽能提升部分学生对特种加工基本历程的理解,但对教学效果提升并不是太大,究其理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件本身质量不高,制作粗糙、只能体现大致的加工历程,或者在投影仪上投影不清,学生对此印象不深;二是课后没有教学实践或实训教学相配合,达不到学以致用、强化认识的目的。上面陈述的理由导致学生学习流于形式,只是死记硬背一些加工的特点应付考试,考完就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设计中,达到学有所用,学为所用和用为所学的目的。

四 《线切割加工》的教学策略

1.学习线切割加工基础内容。

其中包括: 线切割加工的物理本质及特点、线切割加工机床介绍、主要工艺指标、电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非电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合理选择线切割加工工艺、通过观看由往届学生参加的加工实训录像,进行总结。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线切割加工,所以对所讲述的概念、工艺指标还很模糊,即使通过加工实训录像,对线切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是不足重重,这个时候需要对不足进行总结。

2.解答。

对不理解的知识点提出的不足,教师对其一一进行解答,同时展示往届同学们加工成果来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对加工所用钼丝和加工的不同成品工件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工工具和加工工件的联系。学生明白了上次总结的不足,观看了加工工件和加工工具,产生了对生产加工的兴趣,尤其是看见往届同学加工的样品,自己也开始跃跃欲试。

3.针对学习 。

通过对线切割机床的说明书学习,掌握线切割加工机床基本术语和约定、界面及功能模块 通过实例进行强化学习。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已经吸引不了同学们的兴趣,把机床说明书发给大家,通过以上的学习,联系说明书进行自己的知识结构组建,形成一个自己的论述概念,之后教师在半辅助的操作讲解,让论述和实践达到统一。

4.针对总结 。

总结学生在操作的时候上丝、紧丝、加工起点的应注意的不足、工件的装夹技艺,对于以上关键不足和同学们提出的不足进行加强学习,对错误操作进行改正。学生的线切割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加工工件的精度,是要求最为严格的部分。教师需要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同学们操作时如有错误立即纠正,针对错误讲解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论述的理由和实践的理由,加深同学们对论述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统一。

5.课堂实践。

给出练习题目,通过对题目的设计,让学生掌握设计技艺,之后加工,测量尺寸,改善补偿量,再进行加工,达到标准。此练习题目重点在于对加工零件的设计和尺寸补偿,反复练习到达要求,进行模拟加工,查看加工路线的正确性。最后进行加工,检查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的范围。写出包涵系数选择在内的总结报告。

6.设计 。

参加到校企合作中的一个环节中去,对零件进行设计。通过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挑选生产加工中可以线切割加工的零件部分,通过产品各个部分组装时候的精度和表面出粗糙度的制约,来检查学生生产实践的程度。

7.检测总结

对加工出的工件进行检测之后进行安装,总结出加工零件时各个参数的选择,加工各种零件时参数的范围。让学生参与到组装的环节,感受劳动成果,加强学习兴趣,增加成就感。

通过一步一步的深入学习、探讨、探讨、总结。教学的目的明确,以学生学会为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是采取反复指正的历程,通过教学的历程带动学生们主动深思,对有疑问的不足及时进行解答,实践,再解答。通过论述和实践的解答让同学们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袁伟:数控线切割加工技术课程的组织与教学,《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9期.

[2] 鄂大辛: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开放实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第7期.

[3] 高锋:数控异面切割原理及实践总结,《新技术新工艺》,2012年第8期.

第2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专用夹具;二维可调组合夹具;小型万向台钳;简易分度夹具

Special combined fixture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Li Shido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MT project uses a special type of equipment, the variety of raw materials, different shapes, it needs a dedicated fix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ow-carbon econom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special fixtures including 2D adjustable modular-fixture.

Key words: special fixtures; 2D adjustable modular-fixture; small universal vise; simple sub-degree fixture

先进制造技术(AMT)现正逐渐成为高等院校工程训练项目的新重点。AMT技术设备品种多、配置台套少,以及涉及的加工材料多样、规格形状各异等特点,催生了对特殊夹具的需求。以激光雕刻(打标)项目为例,在实训过程应用范围演示教学和科研协作加工中,经常面临对不同厚度、形状物品表面的固定与找正问题。据了解,在普通的机电工具市场上很难找到这种需求量小的专用夹具,定制适合单位机床工作台尺寸的夹具则价格昂贵。

为此,笔者根据实际需要,总结在实训教学和加工中摸索的一些装夹找正经验,利用工程训练中心设备齐全的优势,自主设计、开发、研制出三套适用于激光打标机等多种设备的专用夹具。

1 二维度可调组合夹具

激光打标机能够用极短的时间在金属、塑料、木材等表面烧刻出永久性的图文标记,精度可达0.01 mm[1],是先进制造工程训练中最受学生喜爱的实训项目之一。但由于其加工的特点,加工表面倾斜或起伏都会造成光束散射,使标记模糊不清,甚至产生局部已经熔化部分还没有痕迹的现象。另外,工作台平面内的旋转角度打标,多工件固定位置打标还需要专用的定位和角度调整夹具,目前的办法是用手工进行大概调整,很难保证一致性,对单件加工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使激光打标机能完成特殊要求或形状的表面打标,利用一些已有的零配件组合装配出一套二维可调组合式夹具(如图1所示)。

二维可调组合式夹具及附件

二维可调组合夹具是为了固定下表面凸凹不平的零件或物体,结构整体上分为基座、底板和上层辅助附件三部分。基座要求按照右手坐标系,在X和Y轴向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转动,用以调整被加工物上表面接近水平。为此利用一个闲置的CRT显示器底座,将其滑动弧形槽切割延长,并扩大原有限位块距离,获得Y轴向90°,X轴向—15°~+10°旋转角。底板采用3 mm铝合金板,上表面用数控机床钻出8×12个定位孔并攻M4螺纹,用以定位和固定装夹用的组合附件。

图1中底板上安装的是夹持手机或MP4的卡爪,附件3是能够三向摆动的支撑架,装在底板上可以大幅提升夹具整体的自由度,弥补基座调整范围局限。组合安装其他附件就可以适应不同的夹持要求。

2 小型万向台钳

在电火花成型和线切割实训与科研协作中,一些特殊形状或倾斜表面小余量加工也需要用到宽范围的专用夹持工具。放电加工主要依赖电火花腐蚀效应去除导体工件的材料[2],进给过程中工件本身受到的机械力很小。但是,形成电火花的高频脉冲电流必须由夹具传导给被加工件,故此类夹具应当由金属构成。

由于实训演示教学的课时有限,一般加工的都是小型工件,加之本单位电加工设备工作台尺寸的限制,现有的钳工或机床用台钳都因体积和高度过大难以安装使用。笔者找寻到1台110 mm×35 mm×35 mm手工制作的小型台虎钳,通过多方搜集技术资料,参考了W.E.Podestra“可摆动特种台虎钳”的思路[3],设计并试制成了摆动方向和角度自由度更高的“小型万向台钳”。结构和具体安装方法如图2所示。

1-小型台钳;2-强磁体底座;3-球支撑架;4-连接座

小型万向台钳

连接座4承担把球支撑架3与工作台固定的任务。图2中是水平安置,也可视需要通过其他连接座垂直安装在工作台上。台钳1将原来固定桌面的附架移除,以两枚螺钉紧固一个强磁性的弧面底座—图中2强磁体底座部分。台钳夹紧工件后,可按需要沿球面摆好角度,强磁体底座与球体近5 kg的吸引力足以应付小金属块或薄板放电加工的固定要求。

3 简易分度夹具

依照等分或指定角度对零件分度处理是AMT加工中经常遇到的课题。在没有合适的现成分度头的情况下,利用示教用的简易分度教具残留部件,组合改造成一台简易分度夹具,在多种先进制造机床上使用,效果很好,其结构如图3所示。

1-摇动手柄;2-分度盘;3-中心轴;4-钢圆盘;5-抱刹手柄;6-三爪卡盘

简易分度夹具

原分度头教具只剩下分度盘、分度叉、手柄和机座,1:40的涡轮蜗杆和一个1:1直齿轮及主轴等都不需要了。经过分析,决定把分度盘的中心轴更换成专门车制的长轴,轴末端直接装配一只小型三爪自定心卡盘。考虑到加工进给时零件受到的扭转力会集中到定位销与分度盘上的孔表面,借鉴了《机械加工工艺与窍门精选(第5集)》的经验[4],将中心轴上留下的直齿轮拆掉,配装一只滚了直齿花纹的钢圆盘,在外加装刹车钢带和抱刹手柄。

使用时,完成分度旋转后,定位销插入盘孔,抽紧抱刹手柄即可锁死中心轴,抵消加工时的扭力。

4 结束语

专用工夹具能够显著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加工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实践教学加工并不要求高精尖的特点,本着低碳经济性原则,采用易于得到的散件和少量机加工配件,组合开发出了三套实用的组合式夹具,使用在工程训练教学和协作加工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群.开展激光打标工程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223.

[2] 张学政,李家枢.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7.

第3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courses in WEDM, several types of training projects was design.Norms and standards of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students was exercised.At the same time, cultivating of the ability of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students and cultivating of the innovat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direction independent gathering knowledge and use of them to form results was emphasised Specially.

关键词: 线切割实训;实训项目种类;评价方法

Key words: training in WEDM;training project types;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13-02

0 引言

特种加工是与普通加工相区别的现代加工技术体系之一,与机械能切除金属表面不同的是特种加工技术利用的是脉冲电能、光能、声能、超声波等能量来加工金属材料获得所需形状和精度与表面质量,其中的线切割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工技术,在模具行业的各种简单和复杂的直纹曲面的加工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1]。自开办模具专业以来,特种加工中的线切割与电火花技能培训课程就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具备线切割加工这一项必备的技能,我们特意选择了与企业实际加工中最有相关联的实训项目,这些项目间一方面存在区别另一方面又有紧密联系;在强调老师教学作用的同时,又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线切割综合运用的技能;在强化掌握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性素质能力的培养,用创新性项目来引导学生开展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创新。

1 项目选择体现“工学结合”思想和渐进学习的教学规律

工学结合的思想体现了高职学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各项技能的训练必须以与行业企业各个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设想。线切割技能的锻炼最终要体现学生今后在模具企业的实际就业能力,培训的项目就必须与企业实际的加工相似或者相近,完全一致目前很难做到,比如材料、机床精度、复杂性等都不允许。我们走访了各个模具企业,经过调查,征询企业意见,确立了以冲压模具的带锥度的凹凸模具的加工项目为最终指向性项目,其它的实训项目都是带有铺垫性的前期项目。前期项目中安排有机床基本操作性的项目、还安排有机床认识、开关机、绕丝与穿丝等项目;程序方面安排有手动程序的输入、绘图与自动程序、虚拟加工等;加工方面有参数设计与调整、对刀与工件安装、简单几何形状工件加工、锥度加工、跳步加工、最后到凹凸模具的加工;从各项目的安排中可以看出:项目间是先从简单进入复杂,先从单项进入综合,充分体现了渐进学习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以下是各实训项目的关联图。

2 知识的讲解融入具体的实训项目中

线切割实训的理论知识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分散在各个实训项目中,在实训的步骤、要点中以提问方式探究行动的理论背景,认识其为什么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能力,让其明了要改变老师所教的内容应该从那些地方去探索才有可能获得好效果[2]。

为了让学生理解线切割加工的原理,我从学生已经理解和实际操作过的车、铣、钳等加工出发总结这些切削方式的共同之处,也就是原理:利用最终的机械能来挤压金属表层,从而剥离多余金属获得所需金属表面,条件是加工工具必须比被加工金属要硬、强。而比较线切割的加工工具极丝与被加工金属的硬度强度却并不需要两者间的强弱差别,从而引导出线切割加工的最终使用能量是电能的概念;从雷电、开关插座起弧等现象再引出电流击穿介质放电产生弧光高热融化金属;脉冲的电流电压有利对其大小强弱能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方便控制加工的速度、精度等;最终对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原理再进行归纳。

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加工质量的影响知识也是不容易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加工中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先从感性上体验出来,激发好奇心之后,再进行每项参数对于加工质量的影响情况的总结。

如对加工表面质量有影响的有脉冲宽度、脉冲间隙、电流功率等因素,可以每次只改变一项,每项取大、中、小三个段做比较来获得不同的加工结果,最终引出各个因素的影响表面质量的经验公式。

故障的诊断与维护是线切割加工中最困难的操作内容,常见的一些小故障应该让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线切割机床是机、电、数控高度融合的设备,要充分理解故障的内在含义不容易,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在加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某方面故障之后在排除这些故障时来引发学生思考,并让他们积极查找各方面的资料来逐步找对原因。如断丝问题,处理起来只是重绕丝、再穿丝等,但是理解为什么会断丝,则原因很多,有加工材料、加工参数、绝缘介质、机床等单项或者综合因素[3],针对具体问题,每解决一次,引发学生理解某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那些方面还可能产生相同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有兴趣去找原因。

3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素质

在机床基本操作、程序基本操作、加工基本操作三个模块的项目中,老师讲解详细,包括操作的步骤、操作的要领、知识背景等都要作尽量详尽的说明,并具体演示出来和加工出来,以师带徒方式地做到手把手教,但是在演示过程时做到不断地提问,让同学根据前面所讲内容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综合项目中,则只是布置几项加工的凹凸模具的题目,要求加工出需要的内外各个轮廓,并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改变前面各基本操作一人为操作评价方式,将两人划分为一组,允许加工二件中取一件为最终成果。两人一组就有了加工前的计划、讨论、做方案并选择等一系列所有完成任务前都必须的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准备内容,学生要将前面各基础操作中的技能全部综合起来才能完成任务,从而培养锻炼了学生行动前思考问题并做决策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老师只是在学生有疑难时点醒学生,不下正确或者错误的结论。因为加工材料与基本操作有所不同,加工中工艺参数的选取也是鼓励学生根据基本操作中所获得的感性经验、与一定的理论知识,再查询各种资料,选择比较方案,又经过实际加工后调整方案,比较中所获得的经验是学生十分珍惜的。

我们为培养学生创新性素质专门设计了一个项目,这项富有一定挑战性的全新创意性项目深受学生喜爱,并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该项目是让每个学生加工一个复杂轮廓外形的图案工件。在这一项目中,我们将它设定为竞赛项目,每个班创意成果被评定为前六名的作品都会被专业永久收藏,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以上的综合加工件项目不同的是复杂轮廓件的加工难度不体现在加工过程中,如工艺参数选择、精度控制、对刀等,因为HL系统(其它系统也基本相似)中复杂轮廓图案绘制难,出程序难,因此难度主要体现在程序不易产生,且图形的来源十分广泛:Autocad中的曲线轮廓,照相机所摄照片的人物和事物的轮廓图形,网络上的点阵图、矢量图形,报纸杂志上的图片等都可以作为原始素材,学生要搜集和制作原始素材,要学习如CAXA等线切割软件、PHOTOSHOP等处理照片图像成轮廓曲线的的软件,最后产生三B程序导入线切割系统中。老师只是在学生有疑难时大致介绍大的方向,一切全靠学生自学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最后才能完成任务。成果的提交必须除了加工的产品外,还必须提供创意过程的文字和图片的介绍,相当于创意作品制作过程的说明书。

4 创新线切割技能培训的教学评价方式

根据线切割实训的几个方面设定了教学评估考核的几个指标:基本操作部分、综合运用部分、创新性项目部分。每个部分又划分一些二级指标:基本操作部分相当于入门性的师带徒式手把手教学,且涉及操作安全、操作规范与操作标准,要求操作过程的正确为主,成果为辅;综合性项目则要考虑到实践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实践结果是否达到指定的精度与表面质量;创新性项目则要评价实现项目过程中的复杂性、知识含量,成果的复杂程度与可观赏性。以下是线切割实训成绩评价表。

根据上表,学生自评占权重为1,学生互评权重为2,老师评价权重为3。

5 结语

线切割加工实训的项目选择与评价方法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了规范标准的操作内容,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他们在单项技术基础上的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塑造-自主根据研究方向搜集知识加以应用并产生结果的创新性素质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晋春等.特种加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4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

1.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训设备建设不足的问题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涉及高低压供用电设备、电力线路设计、远程抄表技术、继电保护、配电网调度、二次回路等方面。一般来说,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训不仅涉及到大量的高低压设备,而且还与这些设备互联形成的电力网络密切相关。一方面,高低压设备和二次设备的价格通常都比较贵,要形成较好的实训能力需要的投入比较大,另一方面,对高压设备的实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电力公司一般要设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来规避,这对于学生的实训学习来说比较困难。另外,对于电力网络方面的实训课程,如配电网调度等,实现起来则根本不能采用上述模式,通常都要采用各种仿真技术。总之,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训特点是设备昂贵、安全性问题严重、电网课程只能采用仿真方式等。2.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实训训练不够的问题由于实训设备不足,实训课程的开展和学生的实训训练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将研究强化学生实训的措施。3.课程实训科目内容跟不上企业需求的问题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实训科目内容还不够丰富,与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存在差距,本文希望通过仿真技术的引入革新现有的实训科目内容。

基于电力仿真技术构建实训教学模式

1.构建以电力仿真技术为基础的实训课程建设内容目前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学生实训大多是基于实物进行的,由于高压附带一定的危险性,且无法详细了解学生的操作步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可利用电力仿真技术建立虚拟的电网系统和各类设备、仪表,使学生通过软件灵活地选择各类仪表,动态构建各类试验。学生利用界面的仿真操作建立相应模型,并将其反馈给后台的仿真计算模块,计算模块将结果数据实时传输到界面,界面根据仿真结果显示学生的操作应该引起的结果,包括仪表显示数据、可能的过热及电火花等现象,从而实现高压试验的实时操作仿真。同时学生的操作过程均可以记录保存下来,供随后的考核和评估使用,优秀的可供其他学生学习。针对配电网调度实训、变电站环境模拟这一类的电网运行类课程,可引入电网实际使用的一些调度仿真类软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电网运行整体概念。而继电保护实训、二次回路实训、远程抄表技术等涉及控制、测量、保护功能的电气系统,传统上主要是建立一些教学实验装置完成实训环节,这些装置的确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操控能力,但由于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实验装置跟不上实际需要,并且很多新设备、新技术也无法引入,因此考虑引入相应的仿真类软件,这将有效地拓展实训内容。电力设计类课程所属岗位群对于经验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考虑引入相关的专业设计软件来训练学生的设计制图能力。2.引入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及地方经济要求的电力仿真软件,强化教学手段改革针对以上以电力仿真技术为基础构建的高职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课程,必须引入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且使用较为广泛、性价比高的电力仿真软件来支持实训仿真教学的改革。通过实训教学过程摸索,本文提出了采用如表1所示的仿真类应用软件。其中图1为配电网调度实训课程所采用的DR-OTS电网调度操作防误系统软件截图。

总结及研究趋势展望

第5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34-02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正逐渐向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转变。[1]这对我们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探讨符合我校特色的先进制造技术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整合及优化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制造、技术应用、技术革新、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我们的教学要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以便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工程素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先进制造理念深奥,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课时较少,难以全面讲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相关内容。[2][3]由于缺乏适合我们校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我们结合本校办学模式和本专业学生深造、就业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重点讲述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和自动化加工技术两大类,缩讲现代设计和先进制造生产管理模式。现代制造工艺包括特种加工、快速成型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微纳技术;自动化加工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其中数控技术前期专门开设课程讲述,这里就不再讲述。另外,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一门动态课程,其教学内容与重点会随着相关支撑技术的进步而发展。[4]为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热点,力求把最前沿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点,而是要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素质和应用能力。板书和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为达到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授本门课程时应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手段。

(一)讨论式教学

例如在讲授快速成型技术时,预先布置下题目,让学生分组准备,在课下查阅资料,收集关于快速成型发展的最新信息,并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主,分组讲授发言,自由讨论补充,最后教师总结。这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的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得还不是那么普遍,许多新工艺新方法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条件都去实训。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制作了丰富的课件,收集了很多加工视频影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适量插入视频播放,深入浅出地讲清了枯燥的原理。比如在学生喜爱的成龙电影《十二生肖》里有一段兽首从扫描到打印成型的过程,整个过程十分生动,学生对此兴趣浓厚,视频直观地展示出了快速成型原理。

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浏览制造技术的网站、网络课程等,网络课程上有丰富的课件、视频、习题、往届学生的大作业等资源;也可以利用微信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注像先进制造技术、材料+、军工圈之类的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能第一时间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三)现场教学

用课堂板书加课件的方式讲授制造原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把课堂搬到制造现场,让学生边听边做,边做边学,这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柔性制造技术时,我们采用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柔性制造实验室,让学生现场观察柔性系统的各部分组成,通过介绍各部分特点与结构分析,让学生了解现代机械的特点及发展趋向,从而掌握相关工作原理。通过演示,学生对于柔性系统工作过程有了初步认识。这样的现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图片灌输式讲原理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先进制造技术原理会让学生感觉很高深、很遥远,而学生通过实训亲自动手操作后,会感觉到原理很直观,记忆深刻。楸Vな笛堤跫,近几年学校花费大量资金建立了柔性制造实验室、机器视觉实验室,工业现场过程控制实验室,并拥有按工业4.0标准建设的智能加工车间,数控加工中心,拥有数字扫描3D打印、电火花切割等特种加工设备,为学生建设了实际的工程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开设实训项目,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1.学生将典型零件通过三维实体造型零件,选择性地用快速成型光固化法(SLA)和数控加工机床编程加工出来。这个过程能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动手操作,体会增材制造和去除加工两种成型方法。电火花线切割实验不仅能让学生认识设备结构、加工原理、操作方法,更能让学生通过实训体会在加工精度的控制上,出现误差后怎样进行误差分析及优化工艺,而不是单纯的根据设计图形,加工出来就完了。通过实训操作来提高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工程素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2.根据实验室设备情况,我们还设计了综合实验,比如创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分小组设计机械作品,选出优秀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加工出来产品。这个过程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艺规程编制、数控程序编制加工仿真、实际数控加工、装配性能检测。这样的综合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熟悉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使得学生能够面向制造过程,考虑实际工程问题。

3.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实训中心,鼓励学生利用资源参加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的科技大赛。在2015年举办的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我校获得三等奖三项,并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多次获奖。我们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让毕业生具有项目开发背景。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仿真与虚拟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开展毕业设计,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组织学生到企业了解当前先进制造企业的现状,要求他们写出相关企业的重要产品特征。这能让学生建立现代工业制造思维模式和先进制造工程意识,熟悉不同企业的社会地位、历史、产品分类,并且熟悉本专业在这些企业中的应用,同时,这也能为他们毕业后应聘做好准备。组织部分学生到机床展览会、工业博览会参观,近距离感触当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应用情况、研究热点,拓宽学生视野,并要求学生选取先进制造技术的某一方面撰写文献综述。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能力,必须配备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适应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培训暂行办法》,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培训基地。教师不定期地去生产企业培训,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促进自身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专业职业证书的培训考试,制定了继续教育暂行管理办法;实施双语教学培训,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还从企业聘用实践技能丰富的工程师参与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了教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上述各项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还有不足之处。目前,实验室时间和空间都足够开放,但实验内容开放还不够;先进制造设备相对较昂贵,成本投入较大,需要发展虚拟实验等教学手段。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要持续探索和改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明.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06.

[2] 葛英飞.面向应用型本科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科技信息,2008(26):393-395.

第6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车间实训;项目教学法

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所中职学校办得是否具有特色,是否具有影响力,是否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学校实训课的开展。如何开好实训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道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下滑,学生基础差,学习的兴趣低的情况下,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笔者在长期的车间实训教学中,认真总结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应用,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好的成绩,达到了“教与学”共同提高的很好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该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具体项目的学习,掌握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知识点,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强化多向思维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

二、项目教学法具体设计过程

(1)明确任务。教师提供零件图纸,布置任务,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获取工作任务的信息,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分析。学生根据工作任务,集思广益,分析图纸和加工内容,确定加工工艺和切削用量、刀具、量具的选择。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对工作任务的细节描述,该过程着重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

(3)决定计划。学生各组开展工艺和加工的可行性分析,教师听取学生的各个方案,并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该过程重在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4)实施计划。各组根据正确的工作计划,选择正确刀具、量具,同时重视安全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学生要认真操作,耐心细致,教师要不断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重加工过程中的细节,注意观察和总结,并做好记录,以防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

(5)检查工件。工件完成以后,组内分工完成零件尺寸的测量。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检测过程,按中、高级工的标准控制好质量关,切合工厂实际,使学生体会质量问题重要性。

(6)评价反馈。各组根据加工出的工件,对工艺、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在听取各组的总结后,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对各小组加工进行综合评定。切记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注重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的严肃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车间实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学校先后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机械加工车间,购置大量设备,例如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铣床、电火花、线切割等,充分满足机电、数控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为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打下基础。

下面,讲述一例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套类零件采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第一,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合理搭配,并选出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间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又有助于顺利完成任务。第二,教师给出轴套零件图,要求学生明确加工要求,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零件加工工艺、选择切削用量、进行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第三,通过本项目的训练,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熟悉套类零件加工相关工艺知识,掌握外圆及内孔加工工艺制定,工件加工操作中具备对刀、尺寸控制与机床调试的能力,掌握类零件尺寸的检验方法等。

(2)任务分析与决定计划。各小组根据图纸,做好任务分析,教师帮助指导决定出加工计划。①分析图纸。看懂零件图,零件材料为45 钢,毛坯规格为φ50 mm×50mm,确定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②加工工艺分析。选择沈一CA6140车床,制定加工方案及加工路线。③工、量、刃具的选用。量具方面选择必要的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刀具选择45°外圆车刀、90°外圆车刀、φ20mm麻花钻、φ20×45mm内孔镗刀等。④切削用量选取。粗、精车外圆,粗、精车内孔等加工内容,根据实际生产经验选择合理的主轴转速、进给量、背吃刀量。⑤确定加工工艺。1)用三爪卡盘夹持毛坯外圆,约伸出20mm左右,找正夹紧,加工图纸右端;2) 用45°外圆车刀平端面;3) 用90°外圆车刀粗、精车φ45mm外圆到尺寸要求;4) 用φ20mm麻花钻钻通孔;5) 用内孔镗刀粗、精车φ22mm内孔到尺寸要求;6) 用45°外圆车刀对φ45mm外圆倒角;7) 检查无误后,调头用软卡爪装夹φ45mm外圆,找正夹紧,加工图纸左端;8) 用45°外圆车刀平端面控制总长40mm;9) 用90°外圆车刀粗、精车φ35mm外圆到尺寸要求,同时保证φ35长度25mm;10) 用45°外圆车刀对φ35mm外圆倒角,对工件去毛刺;11) 仔细检查各部分尺寸,卸下工件,完成操作。

(3)实施计划及检验过程。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第一位完成加工任务,生产出合格零件。本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总结,适当做些记录,找出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以避免自己实际操作中重复出现该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答疑,时刻强调安全,遇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示范,以便各组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

(4)评价反馈。第一,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的加工过程,展示成果,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再由教师对各组的工件进行综合评测,做出中肯的点评,让学生明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实习报告”,把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思考方法、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都总结出来。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注意事项

(1)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车间实训课实践性很强,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能让学生更好接近生产实际,利于就业。车间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学项目的设计必须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完成的任务比教师讲解实例要难些,尽量结合其他学科,有一定的综合性。

(2)指导要准确清晰。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要抓住重点,避免重复,对技能的演示要合理规范。同时,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的深度有所不同。

结语: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将不断地探索、完善和总结项目教学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郁庆寿.项目教学法在钳工技能与训练课中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0(11).

[2]范晓鹏.谈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职业,2011(10).

第7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1

 

  为期五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实习期只有短短的五周,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通过这次金工实习,我了解了钳工、车工、铣工、磨工和数控车、铣、火花机、线切割机等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钳工、车工、铣工、磨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

 

  在钳工实习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我们实训的项目是做一个小榔头,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们的任务是把一根为30的115cm长的圆棒手工挫成20×20长112cm的小榔头,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作品报废。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

 

  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几天来奋斗的结果。

 

  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下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晚上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和我们一样,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几天之后,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了。

 

  第二项:轻松的车工、铣工

 

  车工、铣工不是由数控来完成的,它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首先老师叫我们边听边看车床熟悉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铣床主要由主轴箱、主轴、立柱、电气柜、工作台、冷却液箱、床身。车床、铣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让我们熟悉随便练习加工零件。老师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加工。车床加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刀,一开始我们要车个轴承样的零件。这对我们这种从来没有使用过车床的人来说,真是个考验。

 

  不停的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个下午,自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准备在加以最后一刀,却操之过急,把圆弧的直径车小了!我痛心不已,惨啊!最难受的是站了一整天,小腿都疼起来。但当把车好的零件交给老师时那种成功的喜悦使我忘记了站得发疼得小腿。这种成功的喜悦只有通过亲身参加实训才能感受得到。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金工实习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是另外一种学习课堂。通过我们动手,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质疑。这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好相反。这两种学习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能填补其中的空白,弥补其中一种的一些盲点。通过金工实习,整体感觉实际生产方式还是相对落后,书本中介绍的先进设备我们还是无法实际操作,实习中的设备往往以劳动强度大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较低,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第三项:磨工操作和数控车、铣、火花机、线切割机等参观

 

  在我们实训快接近尾声的时,老师把我带到了磨工实训室边讲解边操作磨床,在我们认真听完以后自己开始动起了手,自己操作机床,磨自己前面钳工实训做的榔头,在老师的精心知道下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再次利用车床加工了一边,使我们的第一件作品更加完美。在完成磨工任务以后老师在利用空余的时间把我们带到数控实训室讲解一些数控设备原理及操作,这样使我们在以后学习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虽然在五周的实训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最值得高兴的是没有同学在这些具有不同程度危险的实习工种中受伤,反而在实习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甜甜的笑,这是和同学们的认真与用心分不开。金工实习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金工实习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世间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2

 

  10月12日起,我们XX班在信工楼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钳、车、焊、刨4个工种,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两周的实习。

 

  在实习之前,曾经听过师兄师姐说金工实习挺辛苦的,但初次走进车间时有点兴奋。老师给我们说明了注意事项时,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列举一件件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在这时,我们彻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分别被安排不同的工种,第一天我被安排车工学习。在老师的简单介绍下,我们明白了车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利用车床车一个圆柱体形状的工件。在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如何车这个工件后,我们就开始熟悉车床各个转盘和手柄的运作,接着到我们每三个人一组,亲自动手操作车床。但是当我们车第一个工件时,并不是那么顺利,反复的车磨,反复的计算尺寸。经过大半天的折腾,第一个工件终于出来,虽然尺寸不是那么精确,但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经过两天的练习和总结经验,我们基本掌握车床的操作,完成老师对我们的考核。

 

  第三天,我要学习的是焊工和刨工。对于焊工,我并不陌生,曾无数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闪烁的电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但是亲自动手焊还是第一次。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焊接的相关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在操作时要懂得保护自己,要求带上面罩和手套。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焊条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间,运条的速度,要求是匀速。刚开始时,一些女同学对这个东西有一种恐惧感,但练习几次后,自然习惯了。而我本想着操作起来很容易,然而事实却并非那样,比我想象的要难的多了,焊起钢管,那里一个洞,这里又没接上,原来这个真是易学难精。在学习焊工期间,有时会被焊接时的电弧刺痛了眼,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坚持下来,基本掌握了焊接的知识,但要想作到职业工人那样标准,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焊接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我们亲手焊接过,体验过,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实践。接着,要开始学习刨工了,经过学习车床,操作起这个刨床,感觉容易多了,并顺利完成了老师所要求的工件。

 

  这么快就到了金工实习的第二个星期,也是到了最辛苦的一个工种。老师告诉我们,钳工是一项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接着开始介绍虎钳、手锯、各种锉刀的正确用法,而我们要用这些工具将一个圆柱体制作成一把铁锤。首先,我们要锯一个平面出来,这是我才体会到钳工的辛苦,保持一个动作,来回地反复地锯,几百个来回下来,手和腰都酸了。但我明白,这考验的是我们的毅力和耐力,所以我们只有坚持,一点点锯。锯完后,还要用锉刀一点点地把它锉平,先用粗锉,再用细锉,真是费时间。经过两天的努力,我的工件终于有一点锤子的形状了,然后打孔,又用圆锉锉平孔的边缘。当把工件拿给老师审评时,我以为我的作品已经成功了,但是老师看了看,一连串地指出我的作品的缺陷和不足。这时我才发现钳工的严谨和技巧性,精准的尺寸,美观的形态,正确地操作手法,缺一不可。

 

  短短的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结束了,看着自己手中的纪念品(一把锤子,两颗圆柱体),这是用无数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回想起这两周美好的时光,心中有一种充实和收获的感觉。

 

  通过这次学习,虽然我们所学到的不是很多,正如老师所说的,三年出师,但我们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到了书本没有的东西,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才是科技的真正意义所在。我相信这次实习能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就业积累经验,而且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3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卖力,因为都想多学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下面就金工实习做一简单的总结。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是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动手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同学,平时自己动手的机会少,动手的能力差,很难适应以后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而金工实习课程为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带来了实际锻炼的机会,让我们走出课堂,在各种各样的工件和机器的车间里,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这些对我们的帮助是巨大的。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同时也感谢辛苦带领和指导我们学习的老师们。

 

  再一次穿上军服的我们,成为校区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还记得第一次,我们带者好奇而兴奋的心情,向着工专金工实习基地进发,想象着自己亲手完成工件加工的快乐。然而,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短学期两周的18个学时的金工实习已经结束了,在当蓝领的日子里,我们有过艰辛,有过畏惧,但我们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和宝贵的动手经验。和老师,同学们聚集在车间里的那种亲切,那种体验,将是我人生里永恒的回忆。

 

  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参加了车工,焊接,,钳工,铣工,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它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一课 车工

 

  第一次金工实习,对我们来说感觉很新鲜,一大早,我们迎着朝阳,兴致勃勃地向实习基地出发,今天提前上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解金工实习的意义,课程安排,以及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总体而言,我们上的实习课明显偏少,这可能由于场地的原因,不过相信以后学生的实习时间会逐渐增加。接下来,老师又一一为我们详细的介绍各种刀具,工件,车床的相关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对我们很陌生,但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们开始产生了兴趣,听的也比较认真,因为这些知识是最基本也是最最重要的,接下来我们按照分组,由不同的老师带领参加各自的工种。

 

  我分在第三组,首先接触的工种是车工。车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移动来加工各种回转体的表面,包括: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端面、沟槽等,车工所用的刀具有:车刀、镗刀、钻头等,车销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的运动,刀具相对工件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面对着庞大的车床,我们除了好奇外,对它十分的陌生,老师给我们细心的讲解车床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操作细则,我们逐渐熟悉车头,进给箱,走刀箱,托盘等主要部件的控制,老师要求我们先不开动车床,重点进行纵横向手动进给练习。要求达到进退动作准确、自如,且要做到进给动作缓慢、均匀、连续。到一定程度后可开车练习,每项操作都进行到我们熟悉为止,接下来,老师要求我们做自动走刀车外圆,每次车的直径为20 mm,那么刀具只能前进10mm,并要熟练掌握操作顺序:先将托盘对准工件调零,退刀调节刀具要前进10mm,开车,待走刀前进到3/4时,改为手动走刀到精确位置,退刀停车。经过几次的训练,我们已经熟悉了本项操作。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能给这个任务,不过我们做的很认真,也第一次看到自己在如此庞大的机床上的劳动成果,心里真的很高兴,相信自己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越做越好!

 

  第二课 焊接

 

  曾无数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闪烁的电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这节课,我们也要接触到令很多同学畏惧的焊接,本想着操作起来很容易,然而事实却并非那样,比我想象的要难的多了。

 

  今天,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焊接的相关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在操作时要懂得保护自己,穿上工作服,带上面罩。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焊条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间,运条的速度,要求当然是匀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是不快则慢,很难保持匀速,因此焊出来的结果是很不流畅的,有的地方停留时间短则当然没有焊好,还有裂纹,停留时间长的地方,则经常会出现被焊透的毛病,出现了漏洞;焊条的高度要求保持在二至四毫米,然而在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漏洞百出,因为在运条的同时,焊条在不断的减短,因此要不断的改变焊条的原有高度,这控制起来就有些困难了,高了则容易脱弧,而低了则容易粘住。每个同学都尝试3根焊条,看者自己焊出来的千奇百怪的形状,心里那个着急啊,还好在自己多次焊接后,开始慢慢地找到手感,在最后的考试中以良的成绩通过。通过此次焊接,我们已经掌握了点焊接的知识,但要想作到职业工人那样标准,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焊接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我们亲手焊接过,体验过,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实践。

 

  第三课 钳工

 

  今天,我们要进行最累一项工种―钳工,老师告诉我们,钳工是一项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一些伟大的工程师,他们都很重视自己在钳工方面的锻炼,而且都能很好的掌握钳工。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顿时觉得钳工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种,实习期间应该好好去体验。

第8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数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23

The Experience Discussion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C Technology Major as Example

SHUAI Qi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90)

Abstract For the higher occupation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o cultivate high-skilled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extens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enterprises. The effective manners and patterns are needed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For NC technology major, the experie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ence involve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training and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C technology major

0 前言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数控技术本身也在经历着发展变化,企业界由于其自身特点,往往希望所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尽快融入其生产经营中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为企业输送有能力、有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不但需要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具备教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创新能力,能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数控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不断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营造出贴近第一线的学习环境。

1 校企合作方式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今后很大一部分就业都面向产业园区和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与产业园相关企业联系,通过解沟通,了解数控技术行业整体发展动向,确定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群,确定专业的企业岗位设置和企业人员素质要求,以缩短学校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专业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通过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也能够极大地促进专业相关建设工作。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将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工作开展、师资队伍提高,以及学生能力素质提高这四方面对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探讨。

1.1 课程体系建设

企业的生产实践往往需要用到跨学科知识,并且需要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从而可以更好地从生产实际出发摆脱传统学科设置束缚,以学生就业为目标,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及职业发展能力,从而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理事会”,是一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可以了解专业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责,将所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要求进行分类细化,进行总结,并转化到相关教学实施工作过程中去,设计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整体教学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保证教学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与企业合作,可以明确数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制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企业的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等内容,从而可以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的直接对接。我校数控技术专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即:(1)专业基础储备模块,主要包括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内容。(2)专项技能训练模块,包括数控机床操作能力、零件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数控软件应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力、数控机床电气、机械、气液部分装调能力等方面的技能训练。(3)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为目的,学生通过参加顶岗实习和生产实习进行相关技能训练。

1.2 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工作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了解,数控技术专业的三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中都贯穿以“真实产品项目”为载体,将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的工作任务要求和工作流程与教学环境进行结合,使学生切身了解真实的企业氛围,强调教学与生产的协调一致。

专业基础储备模块主要通过教师组织相关课程教学,对于例如高数、英语的一些基本素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同时兼顾到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以“够用”为目标。对于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由专任或兼职教师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项目化教学,以企业的实际产品和项目作为参考原型,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安排。

专项技能训练模块主要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这部分内容教学主要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进行,在校内已有实训资源的条件下在通过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使用到诸如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等大量先进设备,并可以充分保证实训时间,在具体实训项目上引入企业实际生产零件,如车削加工中的装配类零件,铣削加工中的模具零件,同时引入企业相关技术标准,对加工精度、零件工艺工序编制、机床操作等方面进行规范,加强学生的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模块,这部分教学在校内外教学企业中进行,此阶段,学生的教学培训计划、生产任务计划由教学企业和专业共同制定,并主要由教学企业负责学生的教学培训过程,学生在企业师傅与指导老师带领下,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边学习边工作。实习结束后,教学企业依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反馈学校。通过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能接触到第一线生产环境,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综合训练,锻炼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教学企业本身也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发展进步,通过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充实自身人才的储备。企业将学生实习情况反馈学校,也可以帮助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实际能力状况,进而作为依据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修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产过程,能跟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不断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完善。

1.3 师资力量培养

(1)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应该在学校、政府及企业界的配合下,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研习活动(短期/中期/长期)。研习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组织教师到企业走访参观、下企业锻炼等。我校数控技术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承担了“五轴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装调”省内教师培训任务,除其他兄弟院校教师参加外,也推荐本单位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培训过程全程在企业进行,通过培训开拓了教师眼界,同时学习了相关技能,提高了教师的实务能力。老师通过到企业参加培训锻炼并获得相关实践经验后,可积极鼓励教师依据企业行业的相关职业技术岗位要求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从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2)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实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引进有业界工作经验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的专任教师,或者聘请业界资深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学校也可以通过创造条件使校内老师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接触,加强双方联系,结识更多的企业界朋友。由于企业员工有充实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我校数控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开设了“大专班”培训课程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提升了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学校教师也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积极互动,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了解了企业技术能力特点,了解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企业的实际应用过程,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

(3)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教师可以和企业进行技术项目合作。可以通过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工作。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特点与行业专家以及其他专业的教师合作成立了 “技术创新研发团队”,并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从企业积极引入合作项目,与企业合作申请、开展科研课题工作。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团队” 可以提升校内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支持企业为企业技术进步做贡献。“技术创新研发团队”的有些技术研发成果,也可以申请技术专利,通过校企合作将自己的研发成果向企业进行推广。

1.4 学生能力素质提高

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除在常规的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中加以强调以外,还应该依据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对于数控技术专业,有些学生对数控加工、数控工艺编制非常有兴趣;有些学生对数控CAM/CAD软件应用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在数控机床结构、机床装调方面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成立“学习兴趣小组”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学校提供 “学习兴趣小组”相应的校内外学习环境,联系教学企业,安排时间指定老师例如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学习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学习兴趣小组”的一些优秀成员也可由教师带领参与一些校企合作的技术项目工作。可以鼓励和组织 “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参与到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级别的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进行广泛的学习交流,并通过取得良好的成绩,展示自己,让企业界认识学校的专长,提高学校知名度。

2 总结

企业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自身的发展壮大上,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只有提高自身吸引力,充分调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才能数量、内涵上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企业所需,同时也需要加强专业及教师的自身实力,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校企合作还有许多经验需要总结,应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也使企业也能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动因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1-3.

[2] 段志坚,马仲明,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思考.职教论坛,2006(8):23-25.

[3] 于巍巍, 张雪.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与对策.创新教育,2014(1):30-31.

第9篇:电火花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控技术;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刘馨潞(1978-),女,江苏南通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94-03

一、引言

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中提出的重点发展的科学技术,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也是各工科院校重点进行建设的学科方向。我院于2008年新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制专业),为船舶设备制造企业培养应用型数控人才。

机制专业开设三年来,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摸索已有所进步,但由于学校数控师资力量及一些软硬件设施都较薄弱,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数控技术课程的认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亟待提高。为进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在数控技术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使用、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数控技术的教学现状,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面对我院机制专业09级和10级的学生展开,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92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问卷共设10个问题, 其中1-9题为选择题, 第10题为开放式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数控技术给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带来的深刻变化,无论是从社会还是到学校,几乎所用的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数控技术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表1中的问题后,我们发现,95.6%的学生认为数控技术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只有4.4%的学生认为数控技术不重要。

(二)学生普遍认为数控技术的学习困难

通过调查发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数控技术课程很重要的同时,他们也同样觉得数控技术的学习是困难的。通过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课上老师讲的内容是一知半解的,只有很少的人能完全理解,而有部分人甚至是一点不懂,这当然是认为所有人都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还有不完善之处,学生先修课程不够,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实训设备条件数量严重不足,且不配套,虽然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但“只能看,不能摸”与“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再者由于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设计、工艺、机床、刀具、夹具、切削原理、材料、气液传动、自动控制、电工电子技术、检测原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很多方面的内容,知识面太宽,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很难学透。

(三)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使用教材及教学方法等的评价与要求

从表3 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数控技术教材及参考书的选用是基本合理的,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教材的选用不存在问题,事实上现有的数控技术教材,形态都比较单一,内容也陈旧,实践性不强,虽然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适用于高职高专使用的教材,质量却良莠不齐,很多教材在数控系统原理、数控机床机电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维修方面都只是基本理论,条条框框的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本来就很枯燥的知识学起来更是晦涩难懂。再加上老师在教材的选择上也缺少经验,教材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以至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跟不上数控前沿技术的发展,与现实脱节,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表3 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使用教材及教学方法等的评价与要求

由表3中第6、7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可以看出,大部份学生都认为如果没有实验实训,仅靠多媒体教学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只有一成左右的学生认为上课仅靠老师讲就行,九成的学生希望课上有实验,或有实践项目引入,学生自己参与进来。

我院现在的数控技术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几乎是完全分开的,一方面,这跟学校目前的数控设备硬件条件不足有关,另一方面,这也与学校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关,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理论老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在上理论课的同时很好的完成实验实训项目,而实训老师往往在理论方面又比较薄弱。

(四)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

表4的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满意程度不太高,大多集中在基本满意这一选项,不满意的比例达到三成以上。而另一问题即要求学生感受自己所学的数控知识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要的调查更令人堪忧,只有45%的学生选择能适应或基本可以,55%的人认为不能适应。可见学生虽然尚未走进社会,却也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距甚远。这一点本人在教学中就深刻认识到,因实训条件所限,数控加工刀具和工艺的教学相当薄弱,上课都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效果较差,实践技能培训的重点仅仅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学生都不太熟悉,还有企业需要的如模具设计、CAD/CAM与自动编程、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训练都远远不够甚至没有。

表4 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

(五)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的建议

本次调查的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是请学生提出自己对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的建议,其中有相当多的建议都集中在希望增加实验实训的问题上;也有一部分是希望老师改进课程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有提出对教材的要求和学习自动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我院目前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数控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行业需要;数控实验实训设备条件数量严重不足,且不配套;数控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数控技术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落后。

综合上述问题,我们对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一)目前学校为了强调实训,很多课程都采用了压缩理论课时的办法。数控技术也不例外,但是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宽,学时太短会导致很多知识老师上课只能一带而过,不能跟实际结合,最终老师讲的费劲,学生学的吃力。

我院现在的数控技术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几乎是完全分开的,一些实训课程中的内容在理论课中已经讲过,如果我们可以将一些实训课程与数控技术课程合并教学,把传统的“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教学改为“实践认识一针对实践的理论一再实践”的项目式教学,通过设计项目课题,把培养某项综合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按照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加以筛选归纳,不但能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还可以减少数控技术与一些实训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重复内容,大大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应有的知识。

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也不需要把所有的内容都改为项目教学,因为项目教学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针对性,有些内容如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编程等方面的内容比较适合项目教学。但有一些如数控加工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就没有必要改成项目教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二)必须选用合适的教材,即便在课堂上的效率很高,大部分学生在课后都还是要利用课本来进行温故知新,才能真正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我发现,在课时紧张,课堂节奏很快的情况下,如果教材与课堂内容不配套,学生在课后就会很少去看书,从而对课程的一部分兴趣也就会缺失掉,因此最好是课堂授课内容与教材配套,如果必要,可以根据学校或专业的特色,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去重新编写适用的教材。

(三)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必须要有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针对理论老师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学校应当有计划地送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了解数控技术的新知识,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数控加工工艺、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只有老师“能文能武”,才能带领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老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也才能游刃有余。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授课,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

(四)学校应优先满足教学与培训需求,利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应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和线切割机床等基本加工设备,数控模拟仿真软件、数控机床典型零部件装拆、数控系统调试等的综合实验台。可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机调速与控制、机床精度检测与调试技术等基础实验。

也可以采取一些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习,使学生全方位的接触企业的数控产品,了解实际的生产过程,这种直接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五)要注重开展CAD/CAM和自动编程软件的教学,CAD/CAM是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学生进行CAD/CAM 的设计软件如Master CAM、CAXA、UG、Pro-Engineer等教学及技能培训是当今数控技术教学方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在数控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形下,开展自动编程软件的教学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因为虽然学校的数控加工和实验设备不足,但计算机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学好了一些自动编程软件,学生将来的就业会更具竞争力,而目前我们在数控技术课程中对只是略作介绍,这也是不妥当的。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总结出目前我院数控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此,教学改革将从调整数控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强化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来展开,通过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边执行、边修改,最终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数控技术的教学质量,使其符合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同时也为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