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第1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湛江是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地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所形成的品字形中心位置,湛江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出太平洋,处于亚太经济圈中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当前湛江城市建设正面临历史性的转折,随着产业、资源的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已迫在眉睫。湛江市城市品牌形象的确立对凸显湛江海洋城市特征、拓展城市空间、改变城市面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MI的实现

城市CIS中的MI(理念识别)是城市形象设计中的灵魂和原动力,要进行城市品牌形象设计,首先要重视城市的定位,这是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指路标,成功的城市品牌形象定位能为城市未来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础。湛江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性:粤西中心城市、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海滨风景旅游城市,这样的城市性质是颇为“特殊”的,它不同于一般的中心城市,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化名城,又不同于一般的风景旅游城市,三者兼而有之的,湛江的城市形象,不是向一般的大城市学习看齐就可以了,而是要按“湛江”的“特性”来定位,力求比一般城市高出一筹,以求突出湛江独特的城市性质。围绕彰现城市“特性”导入城市设计的理念,着力构建和谐精致的宜居城市,当今,新型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日益推进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发展步伐,离不开高起点的城市形象设计。

(1)规划性。湛江市政府应该重视规划的控制引导作用。首先是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全市按照“一海三岸”的城市格局,形成了市域和片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完整统一的规划体系,完成了对城市绿地、水系环境、旅游发展、综合交通、环境卫生及排水、消防、燃气等专业规划,为城市目前和未来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产生活活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分步组织实施,加快推进建设,坚持用城市设计的理念来精心打造和谐精致的现代都市。

(2)个性化。近年来,湛江市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海”、“绿”、做好文章,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海岸、文明、生态”的城市性格和特征,“特色城市”的发展理念将为湛江市赢得了新的竞争优势。在2014湛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海湾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从湛江港沿海往北,经保利城市原点广场、西澜湾渔人码头、法式风情街、南珠广场、渔港公园海滨浴场,沿中央商务区、海上运动中心、金沙湾海滨浴场、湛江文化中心,再到滨湖公园,是宝贵的33公里黄金岸线。”还海于城、还岸于民、还景于自然的现实需要,也是湛江城市转型升级、再创辉煌的现实需要。这样的规划很好的彰显了城市的个性,黄金海岸线就是湛江市的独特的城市名片。

(3)细节度。地域条件和城市群定位决定了湛江市不贪大不求高、潜心建设精致城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湛江应该突出“精致城区、舒适生活”的城市特色。要注重人性化在城市设计建设中的作用,对雕塑、路灯、标志牌、铺地、店招等城市设计要素均注入精品意识实施建设,要使得使湛江市能成为精致耐看、意趣丰富的城市。

2 BI的实现

BI(行为识别)是城市中各种制度、行为的体现。它增强了公众对城市的了解、支持、认同与合作。BI的实现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湛江市政府的执政水平。政府的管理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必要干预和导向,是政府与社会共建城市的前提和保证。其次,要提高城市教育水平,以求提高湛江市民的行为素质。第三,要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基础,城市经济有实力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在众多的城市行为形象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形象,因为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城市,规范和约束市民的行为,策划和组织城市的日常活动。湛江城市的BI设计,必须根据湛江市民的需求和现代生活特征进行整体策划。

(1)社会文化。在城市的社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发掘城市历史及地理人文,保护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湛江地处西南,历史遗留建筑,戏曲、民俗独特而丰富,需要政府在规划时将这些融入其中,弘扬和保护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其次需要在“硬件”上下功夫。根据湛江市的需要,可考虑在湛江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馆和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展览馆等,多增设几处文化馆、影剧院,文化广场等,丰富的社会文化建设不仅是城市形象的呈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经济文化。经济文化活动往往是城市形象的主要传播手段和形式之一。例如,一个博鳌论坛,使原本默默无闻的海南博鳌家喻户晓,而东盟文化博览会使得的原来落后的广西南宁名声大增,这些城市建设也实现了大的跨越,只有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塑造湛江城市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提升湛江城市的竞争力。所以湛江市应该引进或承办定期性的大型文化、经贸或其他活动,或举行国际大型的学术交流活动。尽力打造经济文化航母,进而影响周边城市乃至全国。

(3)语言环境。作为行为识别形象,语言行为是很重要的识别形式,湛江地处粤西,方言多,外地人到湛江往往在语言上屡屡为难。一座优秀的城市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首先是要做到语言美。其次是要积极创造的外语环境,尽量在湛江市民中普及普通话,避免因本土方言难懂而带来沟通障碍。

3 VI的实现

VI(视觉识别),是城市理念识别(MI)和行为识别(BI)的外在表现,包括城市的地理、风貌、格局、建筑、环境、卫生乃至市民行为举止等呈现在世人眼前看到的城市内容,是城市CIS中最直观的部分。

(1)市徽、市树和市花。要建立完善的VI系统,首先要设计城市的徽标,城市的徽标体现了城市的气质,是外来人对城市的最初印象,是城市品牌形象的缩影,城市徽标能够团结市民,加强市民的荣誉感,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视觉识别的核心内容。市树市花则是湛江地域特征的体现,而且还蕴涵一定的人文意义,甚至还可以将其提升到精神文明的层次。例如,提起牡丹,人们就会想到洛阳,进而想到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人文。湛江市的市花是民间民众评选的紫荆花,但人们一提到紫荆花,只知道是香港的代表,这对湛江来说是不利的,辨识度上模糊了,不利于城市形象的建设,任何有代表性的东西都应该有独特性,这样才能便于识别,市树也是如此。湛江的管理层应该注意到市徽、市花、市树的重要性,尽早由政府主导确立属于湛江市自己的市徽、市花和市树。

(2)城市主色调。城市的的主色调是一个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每个城市所处的地域、气候、环境,人文都不同,所形成的城市性格也不同,这些都可以通过色彩来表达。例如,山城重庆,热情,开朗是重庆人的性格,所以它的城市主色调是红色,而他的城市徽标也是红色的。一个明确的城市主色调,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一环,广州就曾经邀请专家专门对广州的城市主色调进行调研设计,结果发现土黄色最适合广州。美丽的希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该城市的统一色调――白色,这个城市不管建筑的风格、类别是否各异,但是外墙主色都是白色的,美丽的海洋的蓝与希腊建筑的白巧妙融合,希腊成为了人人向往的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湛江也有着美丽的海湾,但是湛江建筑缺乏个性,总体色调凌乱,不具识别性,这些都需要城市的管理层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把握好色彩方向。

(3)城市形象广告宣传口号。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告宣传口号是一个城市独特个性的表现,往往一句口号足以让人记住一个城市,这是城市形象识别中重要的一环。例如,大连的口号是:“浪漫之都,中国大连”;佛山的口号是:“狮舞岭南,传奇佛山”;而中山的口号则是:“伟人故里,锦绣中山”,无一不体现着该城市的独特城市形象,而湛江缺乏具有城市形象代表性的广告宣传口号。如今,不少城市与地方纷纷在电视台、网络等公众媒体宣传自己,提升自己城市形象,在短暂的30秒广告中,一句令人深刻的宣传口号尤为重要。所以征集能够彰显湛江的城市特色,展现当代湛江人的精神风貌的广告语,能有效的提升湛江城市的凝聚力,和对外形象。

(4)对外宣画册、电视主题片、礼品等。对外宣传作为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提高城市美誉度、推动区域发展的加速力和重要推手,具有全局意义,应受到高度重视。在对外宣传中宣传画册、电视主题片、礼品等作为具象的城市形象宣传手段也要注意其权威性,唯一性和独特性,要有效的与城市形象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互相呼应,成为城市形象营造的亮点。

4 总结

城市品牌形象(CIS)战略,是一种新的城市战略,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它的本身就是生产力,湛江作为一个崛起中的中等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机遇,如何在中国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是城市管理者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城市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突破口,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中,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它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综合。在目前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就不可能引起世人的关注与青睐,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城市形象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大课题,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2014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N].湛江日报,2014-02-21.

第2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一、城市特色危机与当代城市建设转向

在以改革开放的形式实施的现代化追赶中,技术的标准化、资本力量的高效发挥等,既使我国城市产生了极大进步,也令城市面貌日渐一致,伴生了所谓的城市特色丧失。其实,该历史进程,不仅是国内的事情,也是全球性问题,具有普遍性,某种意义上说不可避免。但在日益深入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格局中,国家与城市的独立性及价值并没有动摇。相反,越是现代化、全球化,越对城市的个性与特征提出了要求和期待,此即城市建设的民族性、地方性诉求在全球化时代不降反升的原因。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可知前者对后者有一种非常紧密的依赖,二者相得益彰、十分和谐,[1]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城市营建方面的智慧。城市源于自然山水等客观条件,却又多姿多彩,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具有生命力、可持续性。但伴随时代演变,人类的实践能力增强,城市不断挣脱自然的怀抱,甚至走向与自然对立、冲突的一面。在城市营造过程中所实施的对基地环境的变动和改造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加深,忽视乃至漠视自然环境因素的托底作用,城市与自然的紧张遂因此而生。淡水匮乏、热岛效应明显、地面下沉,乃至不可思议的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等,就是这种肆意而为的当代城市建设行为的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人们,在工程技术手段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应该自觉坚持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和谐一致,使城市的自然环境诸要素被统筹到建设中。

尽管当下中国的城镇化仍在持续进行,但城市建设的模式其实也在悄悄之中出现了新变化,即从追求城市空间规模的数量扩张,转向城市空间美学质量的提升,城市建设由数量向质量转型。简言之,城市开始关注自身的特色、个性以及可识别度,[2]建设具有不同外部形态特征,以及蕴含不同秉性、精神、文化、社会面貌的城市。城市彼此间惟有明显的可识别性,才能够实现较好的竞争与共同发展。

二、特色城市建设与全面资源观

培育特色城市或塑造城市特色,离不开城市特色资源的支撑。城市资源不仅包括可视可见的自然资源、物质条件,还有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人文环境等内在的无形资源,这也是特色城市建设所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

相对而言,城市所在的地理环境等自然资源条件对城市的轮廓形态、结构布局等外部特征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而城市的历史传统、社会人文资源,则对城市的精神风貌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城市内涵发挥着较大作用。

城市特色其实是一个内涵丰厚的概念,表现在多层次与领域,是城市物质空间上的形态结构特征、城市标志性建筑与城市社会文化特征等的结合。[3]特色城市应是城市外部形态结构与内在精神风貌俱佳的城市。只凭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而刻意追求城市外观的与众不同,与试图在保持城市平庸面相的前提下通过发掘和利用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建成富有内涵的城市一样,都是行为偏颇而愿景难以较好实现。仅仅在独特自然地理资源基础上营建的有个性化特征的城市,顶多是“天生丽姿”;脱离自然条件的融合而偏执于所谓的内涵型城市,也难免落入“优而不雅”的境地。凡是在特色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通常是紧密契合了自身综合资源的那些城市:既重视城市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又充分斟酌、利用历史人文资源。

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庞大,地形地势、物产气候等差异性突出且明显,而现今六百余座城市中,大多数又属历史城市,有着长短不等的生命线与前世渊源,可谓在质地条件与人文素养上兼收并蓄,能够进行丰富多变的组合,这为我国能够建成一批综合优势明显的特色城市预备了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地域、人文等稀有而珍贵的综合资源条件,建设别具一格的城市,在国内外城市中树立自己独特的地位,提高城市的吸引力、美誉度、宜居性,在当今城市化时代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努力建设的方向与目标。其中,具有突出自然地理优势和民族、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的西宁市,可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剖析,以讨论如何利用综合资源、建设特色城市。

三、西宁综合资源分析及与建设目标的耦合

西宁是青海的省会,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东部边缘,深居我国西北内陆,隐藏于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湟水的谷地。它西边毗邻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其他方向则被群山环绕,东隔祁连山余脉是联通内地与西北边疆之交通的河西走廊。

从城市属性上看,西宁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当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目前,西宁也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建设具有独到特征的城市。如经国务院批准的该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建设具有文化魅力的高原山水城市。[4]这种目标设定是吻合西宁的各种资源禀赋条件的。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优越的交通

第3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发展设计思路

1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批准的城市规划

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4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第4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300-01

河北省社科联课题河北省域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国际比较研究的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20102039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博物馆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键词:博物馆;城市;文化;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博物馆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么,如何看待博物馆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和发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观点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1博物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

自1905年以来,中国已经有2300多个博物馆,许多大型博物馆的改造和扩建工作也在进行中,我国正迎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替代。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承担着延续文化的使命。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挖掘城市的文化特征,成为城市文化的新标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博物馆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

1.1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博物馆丰富的藏品是人类智慧的凝缩,其中不仅保存着人类创造力的成果,也蕴含着人类对未来发展的天才构想。系统研究和解释藏品中的智慧宝藏,不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更有助于人们掌握探索和发现的方式方法。博物馆藏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们都可从中发现和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这使博物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课堂。博物馆将不同年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文化、民族、性别的人们的经验、追求和创造力整合在一起,为学习型社会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1.2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和象征。 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一个贫穷的城市。博物馆在塑造一个城市的文明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是文化记忆和文化创新的阵地。博物馆以其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其不可比拟的文化象征的优势,无形无声中培育着城市的形象。博物馆的建筑也往往被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和文明形象而存在,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许多著名的博物馆,比如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建筑本身都体现着城市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追求,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塑造城市环境,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重要作用。

1.3博物馆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伙伴,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形象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风貌和变迁,是人们获取知识、陶冶性情、提高修养的重要场所,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了积极的休闲场所。此外,博物馆本身具有地域性特点,分布于一定区域内的博物馆是社区的组成部分,参与社区文化塑造,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高尚的精神追求。博物馆具有无可比拟的实物优势,它推出的展览等活动能丰富群众的生活内容、繁荣社区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社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正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塑造和优化社会发展环境的建设中去,努力使自身成为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阵地和宣传本地区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必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1.4博物馆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并不只是古老文化的收藏场所,它对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爱国主义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爱国主义的培养正是建立在对国家、对家乡、对城市的深刻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博物馆以实物为基础的陈列极为直观和生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社会道德正处于深刻的转变期,在目前学校教育体制还存在着一定不足的条件下,博物馆作为培养社会道德最理想的人文环境之一,以其丰富的资源大大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

第5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小城市;建筑风格;建筑特点;架构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小城市更是响应时代的要求,快速的成长和发展起来。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城市,由于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构成,因此不同城市的建筑也就有着明显的地方性,尽管不同的城市其发展水平大不相同,技术的滞后和不同文化概念的冲击也直接导致建筑的趋同。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不同地域文化意识的觉醒,这种趋同已经呈现出一种逐渐减弱、消失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城市朝着一个方向开始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趋于相同,城市的特点和风格也在社会的进步中趋于统一。因此本文将会论述不同中小城市不同的建筑风格,明确发展和创新才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保留不同的建筑风格,发扬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对中小城市建筑特色的形成将会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

1、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特点

1.1特点鲜明,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范围庞大,东侧临海,西侧高原,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多样,为适应不同地貌环境,不同地区的居民就要根据不用环境的特点,进行建筑的风格改进和设计。

1.2我国东部较多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模仿大城市的建筑特点,向发展迅速的城市建筑靠近。这一点其实非常典型,任何一个城市都希望自身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小城市。

2、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建议

我国的中小城市特点大多非常鲜明,每一个中小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尽管差别不大,但是不同的民风以及不同的环境都会多多少少对建筑产生影响。

2.1不同的中小城市其空间表现与城市居民对建筑的功能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是究其根本,建筑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因此,建筑活动中,要“以人为本”。每个城市的每座建筑在创造之初,其投资建设者对建筑物都有着明确的使用功能定位,因此创造的都是有效的建筑物。所以建筑物的设计人员必须正确合理的处理空间形式表现与三种相互有关联的功能需求:确保建筑物与使用活动有关的、物质的和象征性的需求。

2.2 每个中小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最高体现。

城市建设应当根据其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其当地的建筑能够与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及社会文化等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为了城市的发展,就盲目的抄袭大城市的建筑风格,导致全国的建筑风格趋于一体化,从而失去了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因此,中小城市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满足物质建设的条件下,加强城市居民的精神建设,确保城市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保持地域文化特色,使得建筑全面反映出城市的技术水平、经济状况及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关注其潜在的文化含义,既突出城市文化氛围,又可以延续和协调城市文化的发展。只有具有文化韵味的城市,才是一个成熟的城市,而不是成为大城市的模型。中小城市最大的魅力就是兼收并蓄,除了基本的规模化、复合化、集约化以外,还要具备应有的小型化、灵活化以及多样化。

2.3建筑设计应当根当地的生态环境适当调整和进步。当前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较多生活条件达到一定标准的家庭,都已经开始移住郊区,回归乡村,就是为了躲避城市受到污染的环境。因此城市建设应当根据生态环境的状况,不可为了紧跟大城市的发展步伐,设计不符合中小城市实际状况的建筑,破坏土地和环境。建筑设计者也应当在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建筑的功能、美学等问题,并且通过设计的智慧改善居住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积极的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

2.4提高中小城市城市建筑设计者的自身知识技能和素养。中小城市的建筑设计者可以说其对建筑的设计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解,但是建筑师也同样需要不断的拓宽知识面,因为建筑行业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包含的内容也涉及到各行各业,与诸多的学术领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具备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出独特的建筑。

3、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架构分析

3.1中小城市的高层建筑逐步增多,首先是高层建筑的受力特征与平面形式。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以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导的相对侧移。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从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建筑的受力方式和特征。

3.2中小城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任何建筑都会出现水平和纵横面的荷载与压力。对任何平面形式的高层结构来说,一般可以通过尽量使平面的质量中心接近于抗侧力结构的刚度中心来避免由于水平荷载与抗侧力结构刚度中心所偏离而产生的扭矩。对于平面形式比较复杂的高层建筑,也可以通过调整抗侧力的结构位置,使得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尽可能接近。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建筑的设计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很多,城市建设的发展不仅掌握在城市的管理者手中,积极主动的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确保建筑能够人们对建筑的设计和风格提出的新要求,使城市建筑越来越贴近时展的步伐,能够更好的彰显新时代城市空间的生活气息,能够还原更好的生活环境,回归自然,因此,不断的更新建筑设计,不断的追求新的建筑风格,使城市能够达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润生,邱天,徐静. 从城市文脉内涵到建筑地域性特征――以青岛为例[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05:29-33.

[2]宋超. 刍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 科技展望,2015,20:22+24.

第6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城市生长的过程,体现为城市结构及形态演变的空间演化特征——聚焦地域文化性的设计建构领域,尤其应侧重文脉的梳理,即关注城市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此外,正如阿尔多.罗西在其1966年发表的《城市建筑学》中所强调的:传统的建筑形式、场所和空间在城市发展及其形态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建筑、街区、社会文化与事件等所构成的肌理表现,构成了城市发展特征的重要分析方面。同时,在追求多元城市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聚焦政策力、市场力以及社会力的合力作用对空间发展的导向和调控,借助于特色环境的承载与塑造、触媒空间的驱动与催化等,则有利于激发区域空间和功能的良性循环,促进形成空间发展良好的协调和联动机制,清晰城市特征、强化本土特色。

2、载体:人的生活方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体制更新、信息与交往的扩大等,都必然对在原经济方式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造成冲击,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进而影响生活方式、带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重构。而地域文化性以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中介得以体现和传承,促使我们将与人们生活方式相关的权利、安全、健康、公共活动等社会要素内容纳入进来,密切关联传统基础、本土格局来对城市空间发展进行一种动态性的过程建构。当当代文明世界里充斥着利润追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并进而加剧贫困与阶层分化,是否享有基本适宜的环境权利便成为地域文化性延续的关键所在,而对一定地域的人的活动体系、空间环境进行结构体系上的调节是一种有效举措。安全、健康则与城市的密度、可达性等因素密切关联,是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环境及设施建设状况的反映,构成了影响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此外,当游览公园成为一种普遍的公共休闲活动,当体育场馆成为日常休闲运动场所,当乡村旅游融入生态体验模式公共活动及交往越来越与人们生活的经济条件、人文背景联系在一起,并往往与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场所建构等密切关联。

3、感知: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空间存在,随着其不断生长发展,自身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地理条件、功能和形象特质等,因此城市品牌形象具有自身的地域文化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品牌形象与地域文化性的结合往往体现为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内含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多元碰撞与交融。作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城市品牌形象往往借助于城市的个性与差异、感知与识别体系、城市事件与体验活动等主旨表现,来向人们传递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呈现对城市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其中,城市的个性往往构成城市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基础,有利于独特城市意象的打造,而“城市物质空间的特色化规划和建设是地方感诞生的基础要素”(张中华等,2012);感知与识别往往与标志建筑物、城市天际线、公共环境等符号系统与体现方式相结合;城市事件与体验活动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活力与知名度。

4、结语

第7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理论视角;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25-02

一、基于制度依赖理论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的身份制度[1]是造成农民工身份认同和其特殊社会阶层的最主要的原因,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平等,是城乡差距巨大的最根本原因,其进而体现在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对于这种不平等的感知深深地影响着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有部分学者认为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而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体都没有改变现行制度的激励。农民工也就慢慢地放弃了其改变身份的努力[2];也有学者认为是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农民工现在的特殊地位[2]。

针对城乡二元分割的现状而导致的影响,李强教授提出了“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的城市居民和农民身份外的一种新的身份群体——城市农民工,这类群体与农民相比是一个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群体,但同时也是被排斥于正式的城市居民之外的非正式城市群体。周大鸣教授提出了“二元社区”的概念,他从分配制度、职业分布、消费娱乐、聚集方式和社会心理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导致了城市本地人和外地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

随着改革开放和户籍制度的改革的逐步推进,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也在逐渐的消弱,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在经济上的身份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但是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消失,它们的存在使得进入城市的农民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困境,可以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是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

二、基于文化融合理论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学者帕克(R.E.Park)通过研究美国著名移民城市芝加哥发现,移民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三个阶段。在刚进入迁入地时,由于不懂或不能熟练掌握当地语言,因而缺乏进入主流社会的通道,他们只能在边缘地区暂居,通过从事廉价的体力劳动求生。后来他们逐渐地接受主流文化的影响,认同于主流社会族群,进而实现城市的融入。

帕克对于移民身份和文化强调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同化,也有学者主张“文化多元论”,与“同化论”强调移民对当地主流文化的认同,对原有社会习惯和传统的抛弃不同,“文化多元论”强调不同群体有保留自己独特的社会习惯和传统习俗的权利[4]。

对于进城农民工来说,同样存在“同化”还是“多元”两种情况。进城农民工如果在社会交往方面非常积极、与城市居民的交往活跃,以大众传媒接触或者其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城里人”为参照群体,从生活方式到消费习惯上对参照群体进行模仿,其最终可能是实现了与城市文化的同化融合。而“多元”的情况其实更为突出,部分进城农民工在进城之后依然保留着家乡的生活习惯,交往对象也大都是同乡,这种行为就是在城市里重建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5]。农民工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是其同乡,主要的社会交往对象也是同乡,虽然在城市里工作,但是与城市人有限的交往使得他们选择保留着家乡的各种习俗和生活习惯。

三、基于社会适应理论

进城农民工要适应城市社会的生活,可以归纳为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心理这三个方面的适应。目前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仅仅停留在经济方面,由于农民工特殊的身份、有限的受教育程度等自身特点,他们无法在社会文化和自身心理方面进一步的适应城市社会,因此逐渐形成的过客心理,使得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从而在主观上更加认同自己的“农村人”的身份[6]。

有学者认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仅仅是完成了社会角色(从农民到工人)、资源获取方式(从依赖土地到不依赖土地)和空间位置(从农村到城市)的改变,而并没有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和自身心理层面上的转变,因此他们尚未完全融入城市[5]。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从事二三产业与第一代农民工主要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相比,他们在资源获取方式上更加地脱离农村依赖土地的方式,与此同时,他们更多地接触到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更多地接触到媒体提供的各种社会文化方面的资讯,他们对于城市的主流社会文化有了更明晰的理解,对于城市现代性有了更多的向往,或许这也会促使他们从自身心理方面去改变,进而适应整个社会,但同时乡土世界、农民工脑海中的想象世界、真实的城市世界和具体的工作生活的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四个世界的巨大差别,新生代农民工能否有效的适应,抑或是这四个世界的巨大差别,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

有学者认为,乡土性在他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较大的路径依赖作用,获得一些现代性特征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适应、融入城市[7]。

四、基于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是一些个体因为地位、能力、社会资源占有的缺乏或只是因为歧视而无法公正平等地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处于社会边缘的过程。社会排斥的种类多种多样,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排斥,同时也包括个人、群体和空间的排斥。

在农民工研究方面,农民工赖以生存的就业情况是研究的热点,因为农民工不具备定居城市的身份、缺乏合法的就业资质,往往被阻挡在正规部门劳动力需求的门槛之外[8]。“次级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就是来阐释农民工在就业市场方面的社会排斥,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隔绝,形成了一个以城市农民工为主体的次属劳动力市场,这是一种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

此外,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往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农民工和市民的关系紧张,农民工受到市民的歧视,这也是他们和市民起冲突时非常重要的原因[9]。随着越来越多的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出台,加之大众传媒的宣传,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紧张关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除了在就业市场和与城市人交往方面感受到的社会排斥外,部分有孩子的农民工还会感受到子女在受教育问题上的社会排斥。新生代农民工掌握的知识更多,维权意识更强,他们更能感受到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受教育权利、劳工权利等方面的社会排斥,这对于他们对城市市民身份认同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和障碍。

五、基于社会建构理论

“‘社会建构’一词最早是由Berger和Luckmann提出,他们的研究致力于探索社会现实与社会现象被建构或者被创造的方式。现实的社会建构被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的‘现实’是根据人们的解释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认知行为再生产出来的。[10]”

人的身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人的身份认同受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共同建构起主体的身份认同,正如霍尔所说,“社会学中的身份认同是人、机制和实践之间交互作用的建构和结果;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做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

农民工进入城市,意味着生活的物理空间和场域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他们自身的身份认同面临着一个重建的过程,杨嫚通过对武汉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的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通过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来极力使自己摆脱传统“农民”的形象,并尝试着建构自我“新生代”的形象[11]。

有学者从“市民权”概念入手,探讨城乡迁移人员成为“非市民”的制度背景和身份建构机制,作者认为,作为中国社会中的第三种身份,“农民工”的被建构和被广泛认同,既构成了现有“农民工”制度的合法性基础,也影响了城乡迁移者的权利意识和利益表达行动[12]。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从消费方式与身份建构方面开展研究,有学者通过研究DM杂志《头等舱》,发现此类杂志通过各种消费时代内容的呈现,实现受众的自我身份想象性的认同[13]。

参考文献:

[1]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徐林清.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J].岭南学刊,2002(3).

[3]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2000(2).

[4]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5]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3(5)

[6]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7]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J].社会,2006(2).

[8] 潘泽泉.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市场排斥与边缘化研究[J].天府新论,2008(4).

[9]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

[10] 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J].社会,2007(6).

[11] 杨嫚.消费与身份构建——一项关于武汉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6).

第8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简析全球城市的成因——以纽约为例

论共和至帝国早期罗马城粮食的供应与分配

城市包容性社会的社会工作机制

上海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性别视角与观察

现代人的都市病:对城市化的怀疑与反思

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外商电台及其影响

空间与形态:历史时期的中外城市比较

冲突与融合:近代上海娱乐文化的现代性思考

网络社会里的传播、权力和反权力

美国城市史和美国环境史:互补且交错的领域

从雅典到底特律:城市空间和知识写作

元代地方城市城墙修筑的历史地理研究

城市和社区:罗伯特·帕克的都市理论

作为近期历史学一个范例的美国都市史学

奥斯曼帝国城市行会结构与作用初探

考察作为系统的城市:对一种思想史的思考

中国学者对英国中世纪城市的研究评述

城市群体空间: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向

中韩交流中上海、首尔都市文化之比较

斯宾格勒城市终结论的哲学反思

城市语言与城市文化区隔

语文教材中城市形象的三种书写倾向

唐诗记忆:江南都市的商业场域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研究述评

论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艺术价值

传统艺术在都市的沉浮——以苏州评话为例

近代上海法租界医疗机构研究

20世纪初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与发展

意识、理念与策略:刍议城市病及其防治

伙伴间企业特征的差异度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几则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上海派报业的史料

20世纪初上海女性生存状态的客观镜头

反思希腊化城市节日之意义和功能

对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罗马城形象的再认识

愈禁愈演:清末上海禁戏与地方社会控制

20世纪20年代前后商务与中华的出版竞争评议

上海电影院宣传营销今昔与国际视野

新好莱坞简史:溯源、发展进程、经济学及美学意义

改业从艺——近代评弹外打进艺人研究

城市化与生态文明——芒福德遗产的当代意义

197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

近代报刊和城市文化研究——以近代上海小报为例

城市文化变迁中的社区记忆与地方性传统研究

都市社区临终关怀中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调查

芒福德和社会学思想中的有机主义概念

船上的广州——源自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视阈

第9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绥化;城市音乐文化;人群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17-02

一、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内涵

“文化”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典文献及西方的理论著作中,它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ultural”,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斯德恩曾经根据文化的结构将文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人们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另外国内对于文化的定义也有很多种,如1989年版《辞海》也对文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社会学简明词典》也同《辞海》具有相似的文化定义:“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城市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或者说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伴随着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城市音乐文化属于市民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式,但无疑它是社会文化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种。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市音乐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健康发展是城市文化乃至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城市面貌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城市音乐文化发展的人群的研究,可以对城市的音乐文化发展乃至社会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近年来依靠传统的农业优势,绥化正努力实现向从工业化城市的跨越,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这种城市化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发展态势,而是更多的包括着文化内涵的城市精神实质。研究绥化市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人群,对提高文化发展和繁荣,引领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绥化市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人群现状

(一)发展传播城市音乐文化人群的分类

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群的推动,绥化市的主要发展推动人群从结构上初步分为四类:(1)广场音乐爱好者。他们多为业余时间从事音乐活动,比如茶余饭后的广场舞、各企事业单位的大型团体歌咏比赛等。他们对音乐的精准度要求不高,主要为了修炼身心。(2)民间艺人。他们酷爱音乐,通过对音乐的执着兴趣,主动把自己的音乐向外传播。(3)中小学音乐教师。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不断加强,学习专业音乐教育的人才不断扩大,仅在2000-2010年绥化市北林区具有正规本科音乐教育的人才数从初期的十几人已经扩大到现在的上百人。这些通过系统教育的音乐人才对绥化市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4)音乐学院的专业教师。音乐学院的教师90%以上具有国内外高等音乐院校的研究生学历,他们掌握着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技术水平,对音乐有较高的造诣,他们既是培养音乐教师的推广者,又是高水平城市音乐文化的引领者。

(二)发展传播城市音乐文化人群的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外在氛围,它在内容上包含着崇高的精神理想追求,这必然会激起城市居民对崇高的生活目标与人生理想的追求,进而塑造城市居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2.凝聚功能。城市音乐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它使得具有相同音乐爱好的人群容易亲近,相互沟通和理解,进而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思维和外在行为,彼此间借助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纽带容易建立起高度和谐、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的群体关系,对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进步的意义。

3.陶冶功能。城市音乐文化交流不仅使人获得现成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而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高雅生动的文化生活容易激发城市居民的审美情趣,培养和发展城市居民正确的审美观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美化城市居民自身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此外,城市音乐文化的传播还以其固有的娱乐性和活泼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消除了城市居民心理上和情绪上的自扰,协调了人际关系。

4.辐射功能。城市音乐文化是社会文化及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的文化相比较,它的辐射性更强。一首音乐作品的流传,势必会不断孕育出一些新的思想、观念,这些新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而且城市音乐文化的成果会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辐射,潜在地影响城市文化的发展。良好的城市音乐文化及由此产生的城市形象是城市水平、档次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三)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人群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1.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人群是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城市音乐文化的内容看,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特点。城市音乐文化是一种精神氛围,通过相互间的侵染、暗示和感染作用使城市居民产生心理共鸣。由于城市音乐文化的一些特定的形式,比如群众性的广场舞活动,由于其参与的广泛性,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城市居民在思想情感、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道德水准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人群是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2.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人群对城市文化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提起维也纳,人们就会想到那些著名的音乐家,其城市以精妙绝伦的音乐赢得了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而且还以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的“建筑之都”的美称,又以历史悠久被称为“文化之都”。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人群的精神能够渗透到城市居民文化的主题行为,从而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对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影响绥化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人群的主要因素

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因,绥化市的城市音乐文化底蕴积累得还不丰厚,对城市音乐文化的理解还不全面,因而在建设中缺乏相应的形成城市音乐文化的氛围,这就使得绥化市的城市音乐文化建设的个性不够鲜明,特色不够突出,并在城市音乐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

(一)缺乏对城市音乐文化的长期规划

很多城市在城市音乐文化建设中仅仅是把它等同于多搞几次城市文艺演出活动,而没有把城市音乐文化建设放在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中来实施。城市的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自然人文景观建设,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音乐文化景观建设。传播城市音乐文化的主体是人群,这些人群来自不同的职业,尽管他们具有不同的社会阅历,可是他们需要的兴趣和爱好都具有较高的层次。若城市音乐文化较低,既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也不能有效地发挥城市音乐文化的功能。所以,要提高绥化市的城市音乐文化水平,就要克服在城市音乐文化建设中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才能初步形成具有绥化特色的城市音乐文化。

(二)城市音乐文化的内容不完善

对于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人群的分类中提到有四类,那么要想提高城市音乐文化的整体水平,就要看看这四类人群的传播和发展的范围。在文中提到的前两类人群占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绝大部分,那么,要想提高城市音乐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多方引导,避免在城市音乐文化建设中音乐文化建设高品位内容缺乏,人文精神不足;避免注重形式主义,重复低层次的城市音乐文化建设;避免重物质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否则,由于城市音乐文化的内容不完善,给绥化市的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速度将会带来负面影响。

四、对绥化市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传播问题的建议

城市音乐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决定了加强城市音乐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绥化市的城市音乐文化建设,应着重加强以下两方面:

(一)制定长期目标,加强城市音乐文化建设的规划

在全国进行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形势下,建设优秀的带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才是城市音乐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只有制定了长期的城市音乐文化的目标,才能对发展传播的人群进行规划建设,才能建设成适合时展的城市音乐文化体系。

(二)培育城市精神,实现务实与理想的统一

地方城市文化发展传播的基石就是精神文化建设,而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所以,不断对城市音乐文化进行内化和升华,使其成为城市的品牌和精神。

弘扬城市音乐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城市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绥化市虽然地处黑龙省中部的平原地带,但是其也具有自己的音乐文化遗产,如望奎的皮影戏(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把握城市音乐文化建设人群的独特性,面对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居民的幸福指数及安居乐业的性格,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因此,在把握独特性的前提下,提高整个城市音乐文化的品位、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核心的竞争力是其有效途径。最后,就是要注意城市音乐文化制度的规范性,有人群的存在就需要形成相应的制度,这样才更有利于规范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使绥化市的城市音乐文化在不断提高层次品位的人群中,不断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洛秦.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