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物流的管理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的管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的管理知识

第1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职物流; 管理战略; 实践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122- 02

截至到2008年,已有255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然而,当学生们怀着对物流专业美好就业前景的憧憬走向社会时,却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学校所学的物流管理战略理论、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各种自动化的操作方式等知识统统毫无用武之地,而自己动手解决一个具体物流问题的能力却如此之差,以至于许多企业负责人也感叹“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这么难”。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成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大部分。校内实训主要以实验室教学为主;实验室教学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设备操作验证实验、管理流程验证实验和设计实验。开设的实践课程主要有专业实验(实习)、相关课程实验(习)及毕业论文。

设备操作验证实验在实训室设有货架、托盘、叉车、分拣机、输送机、打包机以及手持终端和扫描仪等硬件,学会物流信息采集设备、分拣设备、打包设备、货架和搬运设备的使用。

管理流程验证实验一般通过运输软件、仓储软件、货代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等,使学生熟悉物流与供应链的作业流程。

设计实验一般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物流管理模拟仿真实践等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开发设计能力。

校外实习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的方式主要有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安排学生到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国有企业的物流部门作短期参观调研,让学生对物流实操和管理工作有直观的认识。顶岗实习主要是由学生进入企业的相关岗位,参与到企业真正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专业定位不准以致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与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息息相关。不仅仅是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活动,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当中也都存在着大量的物流活动。而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物流都各有其特点。任何一个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物流相关知识全部传授。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上并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专业定位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从而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科学性,体现在实践教学上尤甚。实训室建设多以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经验为主,没有和行业相结合、没有和区域相结合,缺乏高校自身的特色。实训课程的设置方面则有较多的随意性,存在因场地而设、因设施设备而设和因师资而设的情况。

(2) 师资力量薄弱。在我国,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起步比较晚。因此,大部分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转移过来的,多数缺乏物流行业的从业经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再者,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因其规模不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一般控制在5~10人。就是这样为数不多的几位教师要承担十几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使多数教师疲于完成教学工作量,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实训室建设投入高但利用率不高。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条件所限,只能进行物流软件仿真性实训,而无法配备货架、叉车、分拣机等硬件设备,供学生练习。但与此同时,建有大规模、综合性、软硬件实训室的高职院校,无论是物流设备操作性实训还是物流软件仿真性实训往往都仅仅被设计为与某一课程有紧密的关联度。因此,投入不菲建设的实训室也仅仅是在特定阶段、特定学期、特定课程中被使用。大多数时间,这些设备和软件都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但保养维护成本却不容忽视。

(4) 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目前的校外实习多是以校企结合的形式展开。然而,企业毕竟不同于学校,它有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安排。教学不是企业的责任和目标。校外实习必然以不能影响其正常业务活动为前提。因此,多数的认知实习仅仅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而所谓的顶岗实习,企业出于其日常工作的稳定性考虑,也不可能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轮换一个岗位。大多数时间,学生只能在固定的岗位上工作,在经验的积累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方面很有限。此外,学校在对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使校外实习形式大于内容。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1) 专业细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据此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物流行业是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一个行业,不仅需要操作性强、技巧性高的仓储、运输、货代等应用性管理知识,也包括理论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供应链、物流方案规划和设计等设计性管理知识。前者强调对物流活动的操作和管理,而后者不仅要全面了解物流的基本要素。还要拥有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综合来看,物流实践教学根据物流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方向可细分为管理决策型、理论研究型、理论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4种类型。作为高校,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结合所处的区域大环境对人才的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细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引进和培训双管齐下,提高师资教学力量。一方面,高职院校可有针对性地引进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来加强教学师资力量,但另一方面,更应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可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轮岗锻炼,去优秀的高校参观学习,和物流一线的从业人员交流经验,向物流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取经。使教师能够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3) 探讨多校共建实训平台,共享实验实训设施,提高利用率。区域内的各高职院校,结成联盟,对联盟内的高职院校,开放各自的物流实训室,共享物流实验实训资源。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物流实训室建设的高投入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同类型实训室在多个院校的重复建设,节约了教育资源,节省了教育经费。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实验实训室大多数时间闲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多个院校的同一门课程或相近课程可被安排轮流使用某实训室,保证了实训室的课程开出率。

(4) 挖掘校企合作的“双赢”诉求,培育企业的参与热情,并不断完善校外实习的管理体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校外实习的质量。而目前,多数企业对于接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因为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个性尚不成熟,企业需要额外安排人员来培训指导和管理学生。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增加运营的成本,降低工作的效率。所以,发掘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参与校企合作的兴趣点,使企业主动投入到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校方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管理制度、监督考核机制,配合企业一起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第2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链;知识链管理;图书馆;业务流程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一、知识链及知识链管理的概念

知识链的概念最初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他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提出知识链包括内部意识、内部反应、外部反应、外部意识四个阶段,是形成一个组织创新周期的一系列互动过程。美国学者C.W.HolIsopple和M.Sing从组织内的知识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系统的知识链模型。该模型将知识链中的活动分为五个主要活动和四个支持性的辅助活动。其中,主要活动包括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辅助活动包括领导、合作、控制和测量。四个辅助活动促进知识学习,五个主要活动生成知识产出。该模型表明了知识链的“产出”是各个阶段的知识“学习”活动的结果。刘冀生、吴金希从系统的知识管理观出发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修正,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外部知识网和反馈环节。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链是一个抽象化了的完整的知识管理系统。知识链是一种知识链条(网络),在这个链条形的网络中,企业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企业内各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被一种无形的知识链条所连接。

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有学者认为从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的角度看,知识链是指以企业为创新核心主体,以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的,通过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而知识链管理(简称KCM)是指核心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过程,促进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从而将各成员的知识优势集成为知识链整体知识优势的过程。知识链管理应遵循系统原则、共赢原则、公平原则和共享原则。知识链管理的短期目标是实现知识共享,中期目标是实现知识创造,远期目标是形成知识优势。

二、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图书馆知识链

(一)图书馆知识链。陈耀盛教授在分析知识的本质时指出,知识通过知识工作者开展知识活动,将知识传播给用户利用,才得以发挥其效用――为社会、经济、科技作出贡献或创造出新的知识。这种活动过程,称为知识链,实质是知识活动业务流程。图书馆在业务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增值、知识服务、知识外化和知识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中所有业务部门和成员都被一条无形的链联系起来,这条无形的链就是图书馆的知识链。它揭示了图书馆的业务活动是以知识流动为中心,围绕知识的创新而展开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图书馆知识链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二)图书馆工作中知识流过程及其分析。图书馆知识链揭示了图书馆的业务活动是以知识流动为中心,围绕知识的创新而展开的。那么,要将知识链管理应用于图书馆业务活动之中,就要对图书馆知识流过程进行分析。

1、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指确定组织外部环境中的知识并将其转化到组织内部,使之成为能够为组织创新所用的知识过程,它使组织与外部知识环境形成动态沟通,是知识链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获取是图书馆与外部环境交流的桥梁,要保持图书馆知识库的动态更新,就要求图书馆的知识获取过程具备适应能力,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动。知识获取通过对已有传统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采集辨识,来获取包括用户读者、出版商、供应商、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的外部信息。

知识获取是知识链管理的第一步,它要求获得尽可能全面的情报信息。图书馆首先要根据馆藏资源信息、服务信息、资源使用信息以及自身定位来制定全面规划配置。还要加强对外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综合,以用户实际需求对图书馆功能定位,创造更多附加价值。

2、知识组织。知识组织是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运用一定的组织工具、方法和标准,对知识进行整序和存储,最终要提供给用户直观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化知识,知识组织强调的是对图书馆内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组织。

对显性知识要进行多层描述,由于图书馆传统运用的分类标引法和主题标引法属于揭示文献主题内容的方法,不能反映文献中的具体知识单元。而知识组织对显性知识的多层描述就包括了基本信息描述、对象信息描述、总体信息描述和单元信息描述。知识组织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对隐性知识的深入开发,它要求图书馆员根据读者的交流过程中掌握的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倾向,向读者提供服务。同时,利用数据库技术捕捉和积累咨询的问题与答案,并将这些内容建设成可检索的数据库,这样就将读者与馆员在咨询过程的一些隐性知识显性化。同时,对于馆员隐性知识的开发,可以建立内部局域网,使馆员有一个可以把个人工作经验、心得以及对知识管理活动的理解进行交流探讨的平台。

知识组织的具体过程包括:①图书馆通过书目联机系统(OPAC)馆藏资源和外部资源的知识进行组织;②构建基于概念关系为脉络的知识语义网络,所有的信息资源都组织到概念之下,并通过概念间丰富的语义关系构建知识库;③建立良好的知识导航库,知识导航以知识网络的形式说明知识元的发展变化,它能够为用户提供知识库浏览方式;④创建图书馆知识地图系统,把分散的图书馆知识分布图整合起来,按照逻辑形成图书馆的知识地图系统。知识地图是重要的知识管理技术,能够直观地反映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分布;⑤建立专题系统,图书馆通过与用户的沟通,了解其信息需求方向,进而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再传递给用户,以推动科研工作的前进;⑥建立专家系统,满足更高层次需求。

3、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建立在知识增值的基础上,图书馆运用馆员独特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解决用户凭自己知识和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图书馆凭借自己生产的知识信息、拥有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设备,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知识服务促进知识信息的传播、利用和再生产,使用户掌握知识并使知识创新转化为技术,成为作用于经济社会的生产力。知识服务中要通过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组织协作与交流的环境,实现知识在获取、组织和增值管理基础上满足不同主体对各类知识的需求,最终促进知识外化和知识创新。

知识服务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要建立信息资源库作为知识服务的基础。它是个性化的服务,即站在用户的角度,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加强网络定题情报服务;提供多元化参考咨询系统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开展馆际互借。

4、知识外化。知识外化是在知识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从图书馆到用户的转移过程。知识只有经过接受者的学习和理解,才能真正转化为接受者自己的知识。显性知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转移效率,而隐性知识是个人经验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往往很难用编码化和形式化的语言表述,可以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直接的交流来实现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这种方式受到知识发送及接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知识转移的难度较大。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增加图书馆和用户的互动交流,促使知识更方便地被用户所知晓和利用,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交流。

5、知识创新。所谓知识创新,就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它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和特色数据库建设,充分揭示隐性知识的内涵,减小灰色文献带给人们的副作用。图书馆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在服务观念、规章制度、组织体系上进行更新,实现数字信息技术创新和知识再造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为知识创新的顺利进行提供信息保障。

(三)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图书馆知识链。知识链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表现为业务流程与知识链相结合,要求图书馆内的组织结构按照知识链进行功能整合,使之工作内容适应知识链中的相应活动。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知识链的各个环节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过程。而且知识链中的知识不一定严格按照单向顺序流动,各环节之间都可以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例如,组织从外部获得的知识,一些高端有序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读者服务中。而知识创新同样是自始至终贯穿于知识链的每个环节,对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以图书馆组织内外各种知识高效有序的运动为出发点,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标,从知识采集加工和存储积累,到知识传播与共享,以及知识的使用和创新都要进行优化。将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内嵌于知识链中,脱离以前按智能分工的死板实现业务与知识的整合。使流程节点和知识链的每个环节相对应,知识能够随着流程节点从一个环节进入另一个环节。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建设要以知识链模型为参照,按其知识的获取、组织、应用和创新的核心内容进行组织部门的合理重组。建立组织内部的知识反馈系统,增强组织协调性,最终达到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知识链管理的目标。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图书馆业务流程的知识链模型,此模型还有待完善,如图2所示。(图2)

三、结语

目前,基于业务流程的图书馆知识链管理研究还不够成熟。关于业务流程与知识链管理的实践还不深入,如何做到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实现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链管理,还需要更多研究。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8级软件工程在职硕士;2.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C.W.Hollsapple,M.Singh.The knowledge chain model: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 & Expe rt Systems withApplications,2001.20.

[3]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版),2002.17.1.

[4]顾新.知识链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当前知识管理体系推广还在初期阶段,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具体表现在:一是目前公司的知识归集都是采取统一规模化的收集,未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导致知识归集时效性较差,而且无法灵活滚动修编,大量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知识不能随时随地归集起来,无法发挥价值。同时由于知识管理与日常工作分离,员工往往认为知识管理是额外工作,所以在贡献知识上缺乏正确认识和参与的动力,导致知识管理的推广存在一定阻力。二是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若想获取到知识必须登录知识管理系统查询,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效率不高,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查找到相关知识和相应专家。

本文希望通过对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关系的研究,挖掘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融合点,探讨知识“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归集及利用方式,提升知识的归集及利用效率和效果,促进知识管理体系在公司的推广。

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关系

学者罗伯茨・比尔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的知识,并传递给正确的员工,以提供竞争优势。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要实现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创建、知识评价、知识分类、知识应用、知识维护及知识使用反馈,使每个企业员工在最大程度上分享知识、贡献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知识资源的利用率。

业务流程的管理一般通过图形化的过程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提炼出业务逻辑的方法、监督和控制节点,对商业伙伴、内部合作、员工作业等活动进行协同与优化,使信息的流动无障碍并自动化。

知识管理尤其是知识流动与业务流程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相融合,能够有效地打破业务流程各环节间的壁垒,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提升业务流程运作效率,同时激发知识管理的生命力。

业务流程是公司知识产生的源泉,亦是知识积累的载体。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在业务流程执行的过程中产生,并沉淀在业务系统中,其中相对完整的文档化材料可以及时补充进入知识管理体系,而分散在各个环节的信息以及个人经验也可以经过整合及显性化处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纳入到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并在分享中实现知识的转让。另一方面,知识需要在业务流程中释放其价值。员工在日常工作的很多环节都需要知识支持,但是目前他们还未意识到知识管理对其工作的价值。只有帮助员工在最需要的时候方便快捷获取到所需知识,才能使知识管理成为业务发展和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的助力,使知识管理体系深入人心,成为员工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司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融合方法

要将公司知识管理与业务有效融合,需要开展几方面工作:建立清晰、完整的业务流程模型库;建立完善的知识分类体系;构建知识与业务流程的关联模型;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的有效融合。

梳理业务流程,建立公司流程模型

目前公司各关键业务域已经建立了标准流程体系,仅资产和生产2个业务领域的业务流程就超过了280个。本文将从这些业务流程中选取生产缺陷管理流程进行实例分析。

建立完善的知识分类体系

知识分类的维度不唯一,一般来说知识分类可以按照知识业务属性、内容类型等多个维度划分。从公司的角度看,可以综合几种维度,形成知识类型矩阵。公司在知识管理体系建设中主要从2个维度进行划分,构建了知识分类矩阵。

(1)知识资产架构维度。根据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将知识分为规划建设、安全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9大领域,每个领域下又分一级业务、二级业务直至业务事项。

(2)知识类型维度。从内容类型角度知识可以分为制度流程、标准、政策法规、最佳实践、报告总结、培训材料、模版表单、建设方案、作业指导书等9个维度,每个类型有其特有的知识属性特征。

构建公司知识与业务流程的关联模型

公司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有效融合(见图1),将形成知识的良性循环。首先业务流程中积累的大量知识将通过有效的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归集起来,然后对每个知识对象都要明确其知识类型,成为知识资产的一部分,进而为推荐知识奠定科学的基础。最后确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明确该节点需要的具体知识对象,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当业务人员进行知识检索或推荐相关知识时能够提供最佳的匹配结果,为业务人员执行业务流程提供知识支持。

实现公司知识与业务流程的集成需要建立知识和业务流程的关联方法,主要包括:业务流程的知识供求关系图、知识对象类型匹配图、业务流程的知识应用图。

(1)业务流程的知识供需关系图(见图2)。对业务流程模型进行扩展,将知识对象加入其中,用来描述为执行一个特定的流程环节,需要的具体知识对象或知识类型是什么,或者是当一个功能执行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新知识或已有知识的具体增量。

(2)具体知识对象的类型匹配图(见图3)。当业务流程关键环节相关的知识输入和输出对象确认后,要明确其类型归属,依据划分的知识分类体系将具体的知识对象定位在某一类别下,纳入整体知识管理体系中,这样可对知识对象进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为知识的查询和推荐奠定基础。

(3)业务流程的知识应用图(见图4)。当明确了业务流程的知识对象后,以知识类型属性和关键字关联度为中介构建关键环节的知识获取逻辑,当用户需要某一具体知识时,只需提供知识对象的相关关键字,则可快速匹配相应知识列表,为该环节提供知识支持。同时还将依托于专家名册,在业务人员执行业务流程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查询或智能推荐技术为员工的知识需求匹配相应的专业人员,支持其与专家直接沟通获取所需信息。

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的有效融合

目前各关键业务领域的业务流程已固化到相应的业务系统,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也已上线,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结合可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实现。具体可通过对业务系统的改造,在关键的业务流程节点中增加知识/专家查询、相关知识及专家智能推荐,以及问题及百科词条推送等功能,不仅提升员工在处理业务流程时获取知识的效率,同时也可以让员工在业务流程中随时将个人经验转化为显性知识,发挥其价值。通过融合形成知识“获取―存储―分享―利用”良性循环,使公司知识管理体系更具生命力。

公司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融合实例设计

生产缺陷管理流程是电网生产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业务流程,涉及到输电、变电、系统运行相关的多个部门,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业务知识。目前缺陷管理业务流程的执行主要依托于生产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知识沉淀,在一些关键环节已形成了一些结构化的知识资产,如缺陷表象库、标准缺陷库以及处理措施等,固化在生产系统中成为业务流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已经形成的知识不能完全满足业务需求,无论是原因分析还是措施方案都只侧重“是什么”即缺陷的表象描述及针对表象的具体措施,而没有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如对缺陷原因、措施及工单选择判断的经验总结,因此一些员工在判断缺陷原因或提出措施时由于缺乏经验而出现“拿不准”的问题,而老员工拥有的相关经验只是以隐性的形态存于脑海中,没办法有效进行知识转移。

经过对缺陷管理流程的深入分析和调研,利用前述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给融合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第一,明确缺陷管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填报缺陷信息、生产工作计划编制、组织消缺、工作验收。

第二,分析缺陷管理业务流程关键环节的知识供需关系(见图5)。经过对缺陷管理流程的分析,判断出关键环节的知识产出,将这些知识在各个环节进行归集,最终形成一份消缺案例。在填报缺陷环节可产生缺陷表象的判断依据,缺陷描述和图片;在生产计划编制环节需要提出消缺措施及相应的选择依据,同时需要能在明确措施后选择出最恰当的工单;组织消缺环节需要具体操作消缺动作的指引和相关注意事项,并填写对注意事项的补充;工作验收环节,需要说明判断缺陷完全消除的依据并进行问题总结。

第4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传统会计业务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有效地了解这一管理模式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国外先进会计业务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有针对性地对当今会计管理职能进行详尽分析,以期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会计管理系统。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会计业务流程 会计知识管理

会计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若财务管理任一环节出了差错,那将会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因此,构建一个基于会计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从会计人员的立场出发,基于会计业务流程角度,对会计知识管理进行科学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及其支撑设备,最终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经济价值。

一、传统会计运作模式的缺陷

(一)无法达到管理者的需求

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相关财务组织仅仅只是记载资金的流动记录,通常难以收集到会计业务活动中的所有资金数据信息,因此,就系统的业务项目管理而言,其是分别被保管在财务人员和客户手中的,当然财务人员所掌握的信息也只是单纯表述业务事件的少量数据。对于这种方法,常常会出现财务管理人员忽视大量管理数据的情况,造成了会计管理系统与其它数据系统间的数据误差,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大量的经济差额。

(二)难以达到实操需求

以前财会人员所应用的信息系统所表现出的资金信息往往是相对落后的而且只有货物的流动信息,同时其所反映的财务数据并不是当前所需要的,从而导致企业无法从生产效益上及时估算项目盈利情况,造成企业无法对运作项目做出及时调整。在财会人员所运算出的数据中,一般是在交易活动发生以后进行收集的,而对于会计数据的整合则是将已经过期的信息进行结算与汇总。所以,这样的财务统计数据其实是无法真正得到利用的,必定需要大量的程序加工才能交给使用者。在经济发展风云变幻的现代社会中,及时地获取到数据信息,能帮助从业人员快速地掌控业务流程,避免因为信息的迟缓而造成数据的管理得不到有用的信息,从而减小了信息的关联度,丧失了数据信息的价值。

二、现代化会计管理职能

(一)统筹会计数据管理信息

对于会计知识的管理,序列化的会计数据信息是会计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会计事务所中,平均每天都会容量巨大的数据信息,能够及时、迅速地找出有效信息将其整理归档,这对会计从业人员是相当重要的。运用序列化的会计管理技能,可以为会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分享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将自身的会计储备知识运用到集体组织中来,能将会计数据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方便其他会计人员进行工作协调,能有效降低因为员工离职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序化的会计信息整合也可以建立健全公司业务储备库,帮助新入职的员工快速熟悉公司环境,了解工作业务运作。

(二)统计数据,增强会计人员的审查力度

会计的数据信息仅仅表现的是公司业务运作的具体情况,其运作目的不是为了显示庞大的数据模式,而是通过仔细研究后了解它背后运算的意义。国外优秀的会计管理人员曾表示,发掘数据信息,从中获取重要的数据,它所带来的效益会远胜过会计预算对资金成本的削减。就我国现代会计行业的形势来看,大多会计公司仍然处在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常常受制于复杂数据信息的干扰。造成会计从业人员往往因为无法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使得工作质量无法提高,其策划、实操的能力也大打折扣。所以,在会计业务管理中,我们应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合理掌控,发掘出庞大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从而为业务的决策者带来帮助。

(三)完善交际管理,增强会计人员业务能力

交际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会计业务管理的运作流程。所以,会计单位经常性地组织日常内部协调沟通活动,可以为员工自身工作技能带来锻炼机会,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会计运作能力。会计从业人员不应仅满足自身所拥有的工作知识,而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在组织中不断提升自我,以小实现大我。只有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相互沟通,互相借鉴,积极吸取前人经验教训,才能在以后的业务活动中取得优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会计知识管理能力,对于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对会计知识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三方,即对主体、客体以及所具有的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前人经研究后所取得的优良成果,提出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应将会计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同时知识管理这一环节需要融于业务流程中,这样便能够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体系,使会计知识管理这一流程能够落实,使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得到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王东娣.基于会计业务流程的会计知识管理研究.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2012.

[2]陈高才,吕建玲,王忠谦等.会计师事务所知识管理问题的解析和模式创新研究.会计研究.2013(05).

第5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物流业务的执行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财、物及信息等资源,这也是物流管理的性质特点。然而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就在于对于市场机会和威胁的识别,对于客户需求的清醒认识,对于市场变化的灵敏感应等,这也形成了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即以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为行动导向,利用先进的、创新型的经营理念,将物流业归为一个整体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它的目的就是实现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而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活动,以此来增强和提高物流的整体增值潜力。

2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在探讨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关于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管理包含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是指对物流活动的管理,其中包括对运输、仓储等环节的管理,第二是指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其中包括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这六大要素的管理。所包含的内容分别为:人,包含有物流从业人员的选拔和录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训、及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财,包含有物流成本的计算与控制、物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资金的筹措与运用、还有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物,包含有物流活动中诸多要素的管理。设备,包含有对各种物流设备的选型、配置、合理使用与更新改造,以及设备的研发与引进。方法包含的内容有各种物流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普及,物流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与开展,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信息包含的内容有各种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内容仅仅是针对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而已。第三则是指对物流基本职能的管理。如果将这些内容统一概括并归纳为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来进行统一的管理,那么需要强调以下几点:首先,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更多的是要有融合的理念。只有通过有机融合的过程,才能使物流经营和物流管理服务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通过将物流资源融合一体化,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系统也逐渐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部门和职能领域。其次,依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如: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不同的分工进行不同的管理,使管理专业化、专门化。将这种不同的分工进行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此外,采取资源整合再分配运营的手段,利用将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的各种物流资源分离,再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形成一种经营型模式。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体现企业管辖物流的保值、增值的功能。总之,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是指以“经营”二字为核心主体,运用各种管理职能,对物品流动过程进行系统的统一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也就是用经济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管理物品流动的规律问题。一切物流活动都在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中。也就是说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中更注重的是对物流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具体体现在对物流系统内各种计划的编制、执行、修正及监督的全过程。此外,在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下更要注重对物流中所存在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物流的工作,调整物流策略,提高物流经营水平。在物品输送环节中更要对其中的活动进行评价、分析、比较。控制合理的物流成本构成,尽可能的减少物流成本。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发挥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市场需求的价值分析

20世纪50年代随着物流概念的提出以及对生产经营重要作用的认识,理论界越来越重视物流模式的价值分析与思考。从实际角度而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经营性物流管理更为信赖。特别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的网络化,更是让现代物流呈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为市场经济不仅要发掘、刺激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和欲望,而且还要适当而适量的提品给消费者或用户,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为此经营性物流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们所体现出的价值更是在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和便利顾客购买,提高效益角度上体现出来。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为物流企业在物流的管理、创新经营和产业运作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其核心理念就是让物流管理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化、产业化。此种模式贯穿于物流管理所涉及的整个领域,而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具有收益性环节的物流及相关物流项目的经营管理,并且在物流的技术转化,新的物流形式开发等方面实现最优化的物流动态发展。由于这种最优化的物流动态发展有效改变了物流管理企业过度依赖传统的物流模式,促进了物流管理从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化,使物流行业在社会经济角色中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企业的社会地位更是与日俱增。

4构建经营型物流管理模式的思考

4.1提高经营效益,彰显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物流利益的取得并非是以增加客户成本为代价的,而是要将它的竞争力体现在企业本身提高的经营效益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必须用心经营,以此来突出资源优势,体现出专有功能特点并将其做大,尽显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才是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一大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本身就是作为综合和精神产品提供给市场的,因此除了给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以外,毋庸置疑,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创造利润。物流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经营型物流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企业在不增加经营成本的前提下控制好成本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高成本效益和经营效益才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要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保证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总成本。将全部的物流活动视为一种营销活动,不能因为个别项目的营销业务而导致物流费用的增加。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为了维持或提高顾客的服务水平而增加的某项成本则视为必须,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刻意压缩。以物流活动中最核心的运输环节为例,为了提高经营效益,就必须采用一些运输策略。运输策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流策略,企业选用何种运输工具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定价、准时交货与物品到达目的地的情况,而所有这些都将关系到顾客的满意程度。以铁路运输为例:在提高经营效益理念下,铁路运输中可以采用整车装运大宗散装产品,如长途运煤、沙、矿物等。铁路运输的收费标准比较复杂,但一般来说以整车运输收费标准为最低,零担货车的收费较高。因此,制造商可将发往相同目的地的物品合并配载运输,以利用整车费用低的优势。此外,针对不同货物还可以建立不同方式的供应链,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总之,运输方式的权衡与选择是提高物流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2创新经营理念,提升物流的市场价值

所谓创新经营理念,就是要由新的想法,新的观念作为指导。物流市场的价值是靠服务来实现的,那么在经营理念中始终要以消费者的所求和所需为中心。将物流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都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所需与所求,比其它行业或其他企业更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才能够逐渐的提升物流的市场价值,只有得到顾客的关注,实现顾客价值才是企业获利之道。这种认知价值的产生恰恰是提升物流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因为顾客在选择启用物流的决策时,往往要从价值角度与成本角度进行衡量比对,从中分析比较出哪些期望价值最高,也就是物流的运输水准,包括包装的合理化、配送的科学化等与物流运输相关的事项。除此之外,顾客还会选择购买成本最低,具体为:花少量的钱,省很多的时间,不劳心费力的物流公司。也就是说将期望价值最高和购买成本最低两项融合起来,也就是认知价值最大,从而决定最终的选择。而最终的选择也决定了物流市场的占有率,更决定了物流市场价值的提升。

4.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物流管理人力资源价值

物流业强调关于“物”的运输,但实际上,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脱离不开人的管理。人才机制的建立关系到对物流企业实现物流管理人力资源价值有实际或潜在利害关系和影响力的团体或个人。物流企业人才机制建立的态度,会促进或妨碍物流企业发展。物流企业或是其它任何一家企业其实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资源保持良好的关系。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还可以发展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企业实力,在企业与大学间构架起一座为物流科研而努力的桥梁,通过实际的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术技能上的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宏观发展。而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更能开拓物流企业的视野。

5结语

第6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物流;两化;工学结合;物流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提出物流业发展的十大主要任务,其中两大任务属于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内容,要求物流业“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受到了政府和业界的高度重视[1-3]。近年来,各省市相继提出“大物流”发展目标,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与系统对接。物流信息化同时也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内容。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提出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在大宗工业品物流、工业园区和物流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提高物品管理的精准化水平。

《物流信息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在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两年,高职教育的生源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在“大物流”及“两化”背景下行业企业需求及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已不能满足现行教育的状况,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 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建设从物流行业、企业物流人才需求调研、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岗位群[4]分析及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2012年下半年,《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组借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科技博览会暨2012中国(苏州)国际物流技术装备及配套设施展览会”的机会,对江苏省近60家物流企业展开调研,调研了本门课程对应岗位及技能要求(见表1),并参照“(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认证考试的要求,与校企合作企业一同确定了学习领域,并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开发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5-7]的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教学的课证融通体系(见表2)。

2 教改设计

课程以理论够用、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面向就业的理念组织教学(见表2),重点突出关键能力和物流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的训练,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教改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基础篇、物流信息技术篇、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篇。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见表2),较以往内容增加了物联网技术及物流信息平台相关知识及技能内容,反映当前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及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3 教改特色与创新

第一,校企合作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的课证融通体系。在充分调研本门课程对应岗位群及技能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认证考试的要求,与校企合作企业一同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设计了“基础篇——物流信息技术篇(物流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跟踪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篇(仓储配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内容体系。

第二,工学结合,双线并行,多维动态实践教学法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改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实行“工学结合、双线并行”,实现任务驱动、学校+企业、学生+模拟员工的双重身份。在教学模式上设计出四大环节,分别是情境任务导入、理论讲授、实验实训和考核。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维动态实践教学法,即“仿真视频+游戏模拟+小组专题讨论+校内上机软件模拟+校外调研(实习)等”,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第三,开放式考核评价。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采用能力测试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效果情况、调研及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4 结束语

课程教学改革是基于“大物流”和“两化”大背景下,结合现行教育的现状,在充分的专业和课程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展开的,课程教改的实施可以较好地克服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教改效果良好。课程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的课证融通体系,工学结合,双线并行,相得益彰,多维动态实践教学法容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桂珍. 2013年物流信息化展望[N]. 现代物流报,2013-01-08(B03).

[2] 邹大斌. 商业智能促生智慧物流[N]. 计算机世界,2012-10-15(20).

[3] 张彤. 物联网环境下制造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 商业时代,2013(1):51-52.

[4] 崔媛.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技术与教育,2010(1):68-71.

[5] 姜大源. 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 职教通讯,2006(1):7-9.

第7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QFD;质量屋;知识重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57-02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是面向市场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一种计划过程,是质量工程的核心技术。QFD自本世纪60年代末由日本质量专家水野滋(Shigeru Mizuno)和赤尾洋二(Yoji Akao)提出后,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实践证明,QFD是产品设计与开发全过程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正确地运用QFD可以实现市场、创新、设计与开发、制造和顾客满意的综合集成。通常QFD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产品规划、零部件规划、工艺规划和制造规划。QFD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HOQ),在QFD中具有基本和战略的重要性,这是由于它是一个具有下述特征的重要阶段:作为“顾客的声音”(Voice of customer,VOC)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声音”(Voice of technician,VOT)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得QFD系统中其他阶段能够通过它展开其过程和制造等规划。一般HOQ采用矩阵形式表达可以将顾客需求转换为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

QFD理论作为一种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分析方法,在国外主要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餐旅业以及教学上。在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面,Murgatroyd认为该理论可以用于远程教学,进而改善教学服务,减少课程设计的时间,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以QFD为基础,评价了MBA的课程设置情况,以期得到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目标;Wisconsin-Madison University运用QFD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切入点,设计了本科的课程。总之,QFD理论在国外的应用十分广泛,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上。QFD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尚属起步阶段,目前主要应用于企业经济、计算机软件开发、航空航天、建筑科学等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冯良清,2012)、高教质量管理(雷平艳,2011;秦敬民,2009)、课程设置(董春芳,2013;安轶龙,2012)等方面。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质量管控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支撑,应用质量屋理论和方法,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有效衔接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效果的密切度。

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知识体系设计

构建知识库的前提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基础工作是进行知识重用。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出发,将人才培养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层、素质层和能力层。把对象M、特征c及关于c的量值v构成的有序三元组E=(M,c,v)作为描述对象的物元模型,其中M、c、v称为物元E的三要素,该模型是一维物元。对象和特征值是一对多的关系,以对象M、n个特征

参照可拓物元方法(黄柯,2015),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三种物元,分别构建知识物元、素质物元、能力物元模型,其中知识物元的特征可表述为通识性、工程性等,素质物元的特征可表述为专业性、胜任性等,能力物元的特征可表述为创造性、实践性等。

三、基于质量屋的人才培养知识重用质量控制

1.顾客需求分析。物流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个性化和动态性的特点。对物流人才需求表现在性能、功能和环境需求等方面。例如性能需求指物流人才具备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实操业务技能,功能需求指物流人才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较强,环境需求指物流人才能随环境灵活变通,能动态反馈提升。通过质量功能配置(QFD)把顾客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要求,从而建立物流人才需求物元。

2.质量屋构建。搭建质量屋的屋顶、天花板、房间、地板、左墙、右墙六个模块,分别构建知识、素质、能力质量屋,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洞察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及分辨需求的重要程度提供了系统的处理手段,参照知识库进行实例匹配和可拓变换,最终实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重用与质量控制,如图1所示。

四、结论

在已有的研究中,以质量屋为研究工具主要集中在产品规划和服务型行业,教育行业特别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管控领域并不多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质量管控为目标,探索质量屋理和方法在人才培养质量管控的研究,扩展质量屋方法的应用边界,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管控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决策支持工具。

参考文献:

[1]张志文,罗天宇,王康康.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体系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5,(11):96-98.

[2]韩煜东,张子健.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159-163.

[3]刘金林,曾凡明,吴杰长.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第一任职需求与课程标准的映射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4(38):10-15.

[4]王秋莲.基于可拓理论的产品绿色设计知识重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167-171.

[5]黄柯.基于可拓创新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1):135-136.

第8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1.1 物流配送中设施落后

    在目前地质勘探单位中,由于对物流管理认识不足,物流配送理念落后,配送设施利用率低以及发展缓慢等问题。有些单位虽然建有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其物流仓储设施还比较落后。很多仓储物流中不仅设施结构不合理,而且还无法满足地质勘探单位的需求。

    1.2 物流管理及配送的现代化水平差

    在目前我国很多地质勘探单位物流管理中,其现代化水平还是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而且物流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一部分地质勘探单位中,其物流中心并没有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这样不仅降低地质勘探单位的工作效率,更是提高了管理上的成本和难度。对于物流上的供应链,更是没有进行现代化的控制,不仅降低了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的应用,而且还处于物流运营的初级水平。

    1.3 物流管理水平差

    由于我国多数地质勘探单位对物流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一些人员简单地认为物流就是将所需的物资安全送到目的地,所以单位没有必要开展物流管理,所以导致物流的管理上不仅小而分散,而且管理中更是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物流的配送环节上更是因为衔接不合理使得其服务水平降低。物流管理中更是缺少专业的物流人员,使得物流管理水平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地质勘探单位生产一线工作的开展。

    2 地质勘探单位物流管理的措施

    2.1 树立全新的物流配送理念

    在物流学中,配送的规范定义是在物流据点依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对货物进行有效的分配,然后将这些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质勘探单位应该切实做到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其全新的物流配送理念。近年来,地质勘探单位的一贯工作宗旨就是一切以生产服务,将物流配送管理理念引进了地质勘探单位,物资供应部门大力实施了物资配送工程,该工程的中心是钻机,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尝试,以期促进供应时效的显着提升和物流成本的显着降低,并且随着电脑的日益推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地质勘探单位物流管理数据库系统已经告别了以往单一、粗放的模式,转为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图1为地质勘探单位物流管理系统。

    2.2 地质勘探单位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

    (1)对于货物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货物查询、浏览以及物资的添加以及删除。这是地质勘探单位物资信息管理的基本方面。(2)采购入库、出库(下转第38页)(上接第31页)管理。这两大模块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依照着统一准则进行,即设计出单位设备以及物资查询、设备信息查询以及入库、出库信息登记。(3)查询插入管理模块。 这一模块属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模块,囊括的内容也相对更加齐全,主要功能包括为登录人员提供更加详细的人员、物资信息以及其他功能的查询,该部分是对上述几部分的必要补充和完善,能够让登录人员获得更加详细的消息与信息,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方便。(4)打印模块。正如该模块的名字一样,本模块提供的基本功能便是登录者在应有的权限内可以对他所拥有的全部信息进行打印。(5)登录模块,登录模块主要功能分别是供管理人员登录以及相关口令修改,登录模块主要的服务对象为管理者而非一般用户。

    2.3 结合实际实施物流配送

    野外生产施工物资需求的特点就是较为分散,因此我们在选择运输路线的过程中,应该给予这一特点以充分的重视和考虑,从而将科学经济的选择做出来,同时依据不同物资的种类及需求特点,将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作业方式确立下来,从而切实保证物资配送工作的经济有效和安全高效。首先,直达这种物流配送作业方式就是依据化学泥浆材料、钻机专用管材等具有单一的品种和较大的需求量等特点对该类消耗材料进行整车运送,供应部门在从厂方和供应商处提料时严格依据实现制定的计划,然后找人带车押运,直接将物资送到钻机;其次,配载这种物流配送方式就是在对用料钻机的地理位置及所需材料的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物资供应部门对品种繁多、批量较小的零星物资进行科学合理的配载,设计出切实有效的配送方案,并合理安排配送路线,使之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最终将钻探设备配件、工具器等物资送往各用料钻机;再次,即时这种物流配送作业方式就是在出现孔内事故等特殊情况时,对能够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处理的各类物资进行即时的配送,如钻机生产急需的重晶石粉、专用打捞工具等,切实做到随要随到;最后,协同这种物流配送作业方式就是聚零为整协同配送统一配送线路上的不同钻机所需的物资,从而使一线的生产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第9篇: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

2010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遴选建设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1]

在立项的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中,有20余所将物流管理专业确定重点建设专业,笔者对网上公示的2010年立项的骨干高职院校验收材料进行了考察,重点分析了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其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时期需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格式化范式。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升级、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充实和不断发展。[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亦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一基本要求决定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物流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能独立进行物流管理活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笔者分析的7所院校中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既符合高职教育的属性,又各具地方特色。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热带农产品物流人才,期望学生能胜任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化管理等物流一线工作,并经过三至五年工作实践后可成长为业务主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江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合江西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九江港口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建设的具备德美品质、具备健全人格、具备专业素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四具备”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各高职院校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7所骨干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创建并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了“校企共育、岗课证赛融通、分阶段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共育”是指在“政校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和社会服务委员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基地,从源头上把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充分利用“双主体、双课堂、双导师”资源,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2)“岗课证赛融通”是指在在设计、安排热带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活动时,将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企业工委标准、教学内容、职业资格证书、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集合起来,形成由职业基础素养模块、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与顶岗实习模块三个部分组成的“岗课证赛融通”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内学习――企业实习――校内学习――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流程实现工作于学习循环,生产实训一体。[4]

(3)“分阶段推进”是指按照高职学生的成人成才特点和规律,结合热带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行业特点,将高职3年6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推行工学结合教学活动。

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了“需求导向、标准引领、三维开发、三方评价”为特征的系统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1)“需求导向”是指以适应物流也转型升级队高技能物流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与区域龙头骨干物流企业合作研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标准引领”是指融入国家物流职业标准和浙江物产、浙江八方物流等大中型企业五颜六色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培养方案。按照“产业流程-工委工作-项目于任务”的思路设计课程体系,以项目或任务的完成为内涵构建课程。

(3)“三维开发”是指以项目任务维、规格标准维和实践条件维构建了立体化的综合实践项目库、培养学生高技术手段应用和解决一体化物流的综合能力。依托ICT技术平台,建成专业教学共享资源库,满足学生在校在岗在家学习需要。

(4)“三方评价”是指以学校评测、职业资格考证、企业工委评测形成了三方合作的评价体系。

3.江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了“学训融合、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1)“学训融合”是指校企双方开展实训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教学效果共同评价。通过“课堂企业”实现学训一体化教室的学训融合;通过“企业课堂”实现厂中校的实训融合;通过在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实现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学训融合。

(2)“定岗双元”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元、教师双元、学生双元的双元定岗培养。

4.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完善了基于物流管理岗位能力要求的“岗位轮训、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1)“岗位轮训”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办学管理平台,将企业的设备、场地、标准和技术人才,拓展为教育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2)“学做合一”是指校企双方专家共同参与对物流管理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物流管理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适应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岗位综合能力的需要。专业课程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了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做字当头,学在其中。[5]

5.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探索与实施了“产学合一、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产学合一”是与国内8家高职院校,3家企业合作,进行了人才培养规格,岗位需求,知识,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调研,出版了《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生产情景学习与学生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在企业真实环境顶岗工作训练“的合一。

(2)“双线并行”是指专业教学实现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学生学习实现校内模拟与校外顶岗的“双角色”制;利用物流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实现顶岗学习圈过程的“双线学习”。

6.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三共建、三融合、三阶段、三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三共建”是指“师资、课程、基地”共建。

(2)“三融合”是指“课岗、学战、双证”融合。

(3)“三阶段”是指“职业认知、模拟实训、实战顶岗”阶段。

(4)“三能力”是指“职业认知、职业专项、职业综合”能力。

7.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了“三点一线、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和项目化教学,在教学组织上,根据需要学习场所分别设在教室、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场地“三点一线”和企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按照“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理念,以“前期趋同,后期分流”思想为主导,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构建“一个平台多个方向”柔性化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以第三方物流人才培养为平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把物流专业方向细化为汽车物流方向、医药物流方向、农产品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

五、结论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我国广大职教工作者在甄别、借鉴、引进和消化国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职教实践探索了的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为“校企合作是基础,工学结合是核心,顶岗实习是标志”。高职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创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理论,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星海,吴一丹.高职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历程[J].教育与职业 2013(06)

[2] 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3] 木易.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4] 王端祥.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18)

[5]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示范验收材料。详见http://61.164.87.131/web/ggys/index.aspx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