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荷塘夜色朱自清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荷塘夜色朱自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荷塘夜色朱自清

第1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每当夜幕来临,我就会独自一人漫步在校园幽静的石子儿路上,这样或许可以让我放松一些。

白日的喧嚣浮华摧毁了我往日宁静的心扉。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否井然有序。我开始有了烦恼悲伤,尽管天气晴朗,却也难容融我心里的冰凌。往日忙碌、井井有条的生活已被新的世界扰乱;庸庸碌碌毫无规律的生活似乎占据了我的身体,浸透了我的心灵。我不想一直这样荒渡一生,我开始寻找心灵的栖息地,寻找心灵的慰藉。今夜夜色深沉,明月高悬,微风拂面,飘荡着阵阵花香,虽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也还算得上一个美丽的夜晚,尽管孤独了点。在月光的滋润下,我有些陶醉,有些神伤。

平静的夜晚抚慰了我的灵魂,细细凝思,仙子起舞、玉兔伴奏的惬意却也算得上别有一番情致。在这里,我是观众,我是评委,我是我到的主角:在这里,我重新拾起了忙碌而充满志趣的生活,找回了奋斗的热情,找准了前进的方向。夜晚浸湿了我的烦躁,一切虚幻暂且擦去了我的悲伤。

今夜的月色又回到了朱自清的荷塘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向婷婷的舞女的裙,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路边的荷塘把我带进了他的世界,让我如痴如醉,难以忘怀。鸟语混杂着游鱼戏水,已失去了远处的喧嚣。青蛙奏出了动人的旋律,“旧时茅店社林边,听取蛙声一片”的夜色清幽雅致,令我神往。夜色挡住了阳光,隐藏了白日里无聊的身影,一切都变得虚幻。我遨游在虚无缥缈的世界,身体和灵魂若隐若现,漂浮不定。也许是白日的原真味失去了,夜晚便宁静的有些让人害怕,心灵始终找不到寄托吧!但我宁愿爱上夜晚的空灵,也不愿待在白日烦恼嘈杂的世界里。

众人都陶醉在皎洁的明月里,抛开了白天的烦恼和忧伤,和着仙子的舞曲翩翩而舞。他们似乎失去了知觉,想要完全逃避白日的烦躁。我对他们的呼唤也没了作用,他们就沉醉在了夜色里。石子儿路不像大路那么坦荡,我行走在上面,尚能感觉到一丝疼痛,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我终于觉得我还有一丝知觉,白日的纯真也还在我这里保留着。我不曾麻木,这是我值得庆幸的。屈子吟“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今夜我就在这个诗意的意境里徜徉着。我遨游在《离骚》多愁善感的空间,回想起曾经庸庸碌碌的生活,显得格外羞涩。但我没有完全被夜色欺骗,我仍能感知白日的忧伤。我也算是有理性的人了。

现世的夜色是无聊者苦闷的解脱地古时的夜色是诗人的梦乡。现代人有太多浮华,太多物欲,整个时代也太过嘈杂;古时,在诗人眼里,夜色是宁静、孤独而又失意的,特别是月夜更令人伤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夜色里,诗人把惆怅分给了明月。这样的夜晚带给人们的不是平静,而是更深沉的忧伤。我不是诗人,但我也失意,也孤独,也惆怅,并且不管生活上还是情感上我都是有的。在夜里,我感受了李白的浪漫,感受了杜甫的惆怅······我的灵魂融进了烦恼的瓶子里,悲伤抑制了我的呼吸。我很伤感,却少有人倾听我内心的苦闷,我也不愿诉说。我只好私语了,让泪水淹没我伤心的尘埃。

深夜,我身边没有人陪伴。我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里,我很想挣脱束我的缰绳,可我显得很无助。我不明白夜色里的古人为什么会是孤独的?他们也有喧嚣浮华的时代吗?可是在夜里,浮华难拭,于是夜空的明月不再美丽,她带给我更多的思念,是亲人之思,是友人之思,是恋人之思······没有了他们,我只能独自一人生活着,可新的生活太难找寻了。

夜色太宁静,虽平静了我烦恼的心情,把白日里来来去去嘈杂的声响拒之千里,但我却也怕宁静而寂寞。我一直思索着离开平庸的生活,我不想让自己埋没在寥无人烟的世界里。

许多人并不喜欢夜色,因为它缺少光明,没有方向,没有热闹的人群。但夜是我亲爱的伙伴,纵然夜晚很虚幻,却给了我心灵的慰藉。我的性格也是夜色的、朦胧的、婉约的。唯有在夜色里,一切变得安静的时候,我才能从庸庸俗俗、喧嚣浮华中解脱,怀着一腔热情思考人生,取得进步。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情来,然而并不容易。现实是这么离奇,这么喧嚣浮华,心里是这么芜杂。所以,我选择了也做我的伙伴。

偶然翻开《庄子》,我似有所悟了。在庄子看来,既然“道”决定社会上的一切,人的命运自然也取决于“道”,人对自己生死富贵等等也就无可奈何,应安时顺命,无所作为,“游乎四海之外”。超脱现实生活的一切,无心于世俗红尘,无情于世间的是非恩怨,无几无待,逍遥自在地遨游于喧嚣尘世之外,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读罢,心向往之,我欣赏他逍遥的生活情趣,崇拜他从浮华的世界中得到解脱。我很想拭去浮华,但我是想有为的改变喧嚣的尘世。

世间太多浮华冲淡了我纯洁的心灵,我尝试着去改变。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看见白日里勾心斗角的人群,我心里涌起阵阵酸痛。但我从不改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我的思绪永远朝着光明的彼岸流动着。浮华打破了我的宁静,我也要尝试着拭去浮华。

夜色里,树木依然挺拔,他们没有昏厥在白日的闹声中,始终奋发着向上生长。这样的精神品质才是我真正想要得到的,一切的平庸都将在坚持和奋斗中淡去。然后,我发现,夜色保留了白天的真性情,这不也很美吗?这时白天不再喧嚣,夜色不再寂寞,一切都有序的进行着。我明白了,拭去浮华,唯有忍耐,唯有坚持,唯有奋斗。

第2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关键词:语感 想象 联想 体验 领悟

所谓鉴赏性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感”。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是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它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那么,怎样进行鉴赏性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受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基本条件。阅读作品,离不开语言的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一个缺乏语感的人,是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性阅读的。语感的培养增强,可以通过诵读这一途径。老舍先生曾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之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需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朱自清先生也曾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可见,通过诵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如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我让学生品读课文的内容,同时抓住双音节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等词让学生反复诵读,和谐悦耳、韵律协调的叠词,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音韵美,而且能品读出作者那淡淡喜悦的情感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审美情趣,我还配以悠扬、舒缓的钢琴曲《月光》,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小声的吟诵品味中感受月夜中光与影变幻的和谐旋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飘渺断续的洞箫曲仿佛是微风飘送而来的似有若无的淡淡荷香……在整个课堂情境里,学生透过品读语言,调动“通感”,身心都溶化在荷塘月色的静谧清幽境界中,与作者一起感受心弦与大自然的律动。诵读,不但能复活言语表达的语气,而且能“得其意味”,驱动了我们的审美想象,从而复活课文内容的生动性。

二.抓住关键语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文学作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往往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例如赏读王维《山居秋暝》一诗,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想象和联想,我们的脑海中可以出现这样的画面:一轮明月朗照秋空,透过参差错落的松枝,把它的清辉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涓涓涧底清泉,映着月色,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继而可以结合写法作进一步鉴赏:“明月”一句,上承“晚”字而来,写夜色的恬静优美;“清泉”一句,照应着“新雨”而来,写山泉夜明的悦耳宜人。月色、松影、泉声和波光,正是诗情、画意、乐感三位一体的小夜曲,那淙淙清泉,潺潺作声的乐音,不是分明就在耳际么?又如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我们的脑海中,同样也可以出现这样的画面;诗人正在面对月照林泉的美景出神地观赏,忽被竹林中传来的一阵少女们的欢声笑语打断思绪,于是仔细一听,方知是洗衣的姑娘们乘着月色归来了,就在此时,忽又见荷塘中莲叶披分,纷纷作响,定睛一看,方知是渔舟出动。进而再去思考,如果就事情发生的自然时序而言,应首先是浣女归而后竹喧,渔舟下而后莲动,但是,就从人的观察过程来说,却又是听见竹林少女的喧声,等她们走出竹林,才分辨出是洗衣之妇女;正是首先被披分作响的莲叶惊动,然后才发现了渔舟夜出。如此先声夺人,不仅真实地写出了诗人具体的感观过程,而且也更符合诗歌讲究句法奇巧的艺术规律。

三.设身处地,深入体验

鉴赏,不是消极、被动地感知,而是积极能动的精神活动。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必须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去进一步丰富艺术形象。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与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情感,从而达到“共鸣”现象。例如品读归有光《项脊轩志》一文,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祖母和妻子都是归有光最亲最爱的人,作者如何抒发对她们的怀念之情。学生品读、思考并达成共识,作者在写到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选取了具有特征意义的细节,以多样的表现方法,赋予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以及不平凡的意义。写母亲,再现了当年她扣门扉问寒饥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写祖母,抓住了赠“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写亡妻,并不直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如今”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怀伤。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

四.力求领悟,达到理智认识

领悟,是指我们的理解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前者就是上面所说的情感,后者就是理智认识。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高度结合的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如讲授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抓住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出现的不同背景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少年闰土是在一幅神异的自然美景中出现的:深蓝的天空,金黄色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田。优美如画的景色衬托出少年闰土的英姿:项带银圈手捏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中年闰土的出现,背景是:深冬,阴晦的天空,萧瑟的景象,苍黄的天,一派萧疏、破旧、荒凉的景象。前后背景对比为何如此鲜明呢,经过启发点拨,学生终于明白这样的自然景物描写是为了正面衬托出闰土两个时期的性格、心情和命运,深刻揭示了战乱给农村带来的危机以及兵、匪、官、绅对闰土的压榨。典型环境的描写,给予了旧社会有力抨击。当然,这种领悟,是在品读过程中获得的。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和审美鉴赏。

总之,进行文学鉴赏时,既要重视语言感知,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又要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力求领悟作品深层内涵,才能真正鉴赏作品的意境美,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之共感共鸣,达到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2]杜草甬.叶圣陶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3]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白天,我和孩子们泡在一起,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外,还要及时处理班上的各种琐事,一天下来,身心疲惫,散步便成了我调适心情、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散步时,我才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心灵。乡村的生活贫瘠而寥落,少却了都市的喧嚣和浮躁。有时,我的孤独就像村边的澛汀河水,寂寞就像田埂上疯长的狗尾巴草。

乡村的黄昏,其凄美令人鼻酸。夕阳如一位醉酒的画师,随手打翻了调色盘,任漫天的缤纷色彩恣意流淌。澛汀河如出阁的新嫁娘,脸上涂满了胭脂,心中的激动怎么也掩饰不住。

我扯下一茎狗尾巴草,衔在嘴中,静静地咀嚼,一股地脉深处的清香沁透肺腑。我张开双臂,搅动着浓稠的夕光。我走进林语堂欢乐而爽快的秋风里,走进曹文轩凄伤而诗意的油麻地,走进海子孤独而高傲的小木屋。

乡村的黄昏深深地震撼了我,一种久违的田园的亲情与温馨萦绕于胸。想起自己的事业、爱情和韶华都将留在这块褐土地上,我就会对月感伤。

月光如水的夜晚,路边扶疏的花木如《神曲》里的插图。枝叶在风中飒飒作响,如一首小夜曲。我往往独自一人静静地享受着这片水乡风情,我每每走进朱自清《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忧伤里,走进梭罗神秘而浪漫的瓦尔登河。

白天的澛汀河还像野马一样驰骋于平原上,现在却融化在夜色里。有风了,从远处一波一波而来。轻风间起伏驿动的芦苇,纤腰袅娜,玉臂勾引,如乡间女子,洋溢着丰满野性的风情。

眼前的一切似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水乡处处呈现出一种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景致。乡村的秋夜异常静谧,只听到月光经过树梢来到田野的脚步声。轻轻地,宛如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得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我伸开双臂拥抱着这一切,生活是多么美好。我屏着呼吸,聆听深秋田野上优伶们的吟唱,如同聆听一曲凄婉的埙曲。

散步是极其自由轻松的。你可以没有禁锢地低声吟哦,尽情狂笑,仰天悲歌。有时听到远处隐约传来“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水”的歌声,我常常会热泪盈眶。这样的夜晚,景物是虚幻的,灵魂是真实的。白天的忙碌和琐碎暂且抛开,我的心灵得到放牧,精神得到升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眼前美景,不管坎坷和平坦,我都能“毁誉无动于衷,得失在所不计”。

第4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关键:作文 语言艺术

佳酿总是经过长久的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精心组织的语言如天空的片片云锦,绚丽多彩,灵动鲜活。只有用心的砧去锻造语言,才能让你的作品字字珠玑,流光溢彩。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人杜甫更是大声宣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文采的语言会给人带来有风韵有格调的美感,令人回首频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 、描摹:

例1:“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花开,蝉鸣,叶落,雪飘”。

前句单调乏味,后句就形象可感,给人美感。

例2:“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后句通过女孩眺望远方的意向,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凄凉,给人印象深刻。

具体描摹可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化腐朽为神奇。

二、置换:

数学常用换元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文字同样可用置换法而意思不变却增色,同时能传达一种新的情趣。

例1:“我的生活一贯这样”。

“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前句平淡,后句则显得达观诙谐,积极向上。

例2:“早上道好,晚上道别;上午学习理化生,下午学习语文”。

“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

置换后形象鲜活,增添生活情趣。

三、排比:

例1:《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

意气,是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以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

意气,是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由三位伟人的诗句导入,引用他们的诗句,采用铺排方式,让文章顿时变得气势充沛,强调意气是“豁达的胸襟”、“挺身而出的壮举”、“坚韧不摧的意志”。

例2:《肩膀》“他将致情流动成笔下肆意的华彩;

他将真诚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

他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章;

他用厚实的肩膀承担起生命的重要”。

文章以排比开篇,显得大气磅礴,凝练隽永。

高考作文已由许多考生运用排比这种修辞,且与比喻、拟人、引用等手法兼用造成一种铺排扬厉、节奏齐整的语言特色, 既丰富文章的内涵,增香添色,又增强说服力,渲染气氛,增强气势。

四、引用:

例1:《感谢生活》“我们作诗,‘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们登山,吟咏‘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我们下水,吟咏‘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我们观察星空,信手拈来‘天阶夜色凉如水’;

我们三五结伴,踏青郊游,‘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我们走在路上,会随口唱出‘让我们荡起双桨’ ......”

作者在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信手拈来名言佳句,形象地抒发了对人生的认识,情思流转自然,语言清丽隽永,使语言熠熠生辉。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粹,适当引用,会为你的语言增添文学底蕴;名言警句意蕴深远,耐人寻味,不失时机地引用或化用,会为你的文章增添几分深刻;而历史典故都是先贤们生命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遗产。引用名言佳句,特别是那些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增强理性升华之美。

五、叠词:

例1: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如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脉脉的流水”,写尽荷花的风致,也写出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例2: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雨来了,最轻地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写出冷雨给人的综合感觉:轻细,柔美,温婉,亲切。

例3:李清照《声声慢》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细致地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心理过程。“寻寻觅觅”包括寻思失坠的记忆,追念如烟的往事。这种寻觅,只能是她更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内,如此陷入愁境的不得解脱。亡国之痛,,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描写类作文中适当运用,既能营造出柔婉深情的意境美,又能增强徐缓和谐的音韵美。

六、褒词贬用:

例:“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日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伊拉克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亚洲当裁判”。

运用反语,增添辛辣、讽刺或幽默意味。一个霸气十足的国际警察形象跃然纸上。

七、俗语巧用:

例: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日本保持着暧昧关系,当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暖和。换句话说,如果日本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马上就会把日本蹬出被窝去。

日常用语在分析美日关系上,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用语巧妙,叫人拍案叫绝。

八、非常规句式:

例:雨露成全新绿、构筑一派繁华、送你一个福、读懂每一声微笑、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非常规句式常使人觉得涵义深邃,诠释不尽,韵味悠长,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这种方法运用要求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要多锤炼语言,敢于创新。

“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语言组织得好,如“疏影横斜”,“月移影动”的景致,往往使人产生“姗姗可爱”的造型美感。

参考文献:

葛兆光《唐诗过后是宋词》

第5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朋友在微信上分享了一个链接,打开是美轮美奂的图片并配有一首动听的歌——侃侃的《嘀嗒》。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寂寞的夜和谁说话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伤心的泪儿谁来擦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整理好心情再出发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还会有人把你牵挂

很多人都喜欢这首歌,一把简单的吉它诉说着美丽的爱情故事。我思绪万千,对北京有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感,天真的童年、青葱的少年、迷惘的青年、平淡的成年都在那里度过,那里发生了太多难忘的故事。

在北京度假期间,心血来潮买了一对龙凤铃,小巧精致,简约又充满风情,轻轻晃动,就发出清脆的叮铃铃的声音,准备回去把它们挂在我的爱车里。知道它们的存在是源于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它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对铃铛,一个是龙铃,一个是凤铃,大铃的声音深沉而厚重,小铃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当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发出第三种声音。在中国古代,龙比喻天子,凤比喻皇后,这对铃也寓意龙凤情缘。

龙凤铃的创作来源于有上百年历史的云南彩云印象铃:

龙铃――阳性,似古代武士头盔,下部一圈古战车铁钉,头顶祥云,中间为汉代龙纹造型。

凤铃――阴性,似女性罗裙,下沿一圈汉代凰鸟线条纹,头顶祥云,中间为汉代凰鸟的经典造型 。

没想到这小小的龙凤铃竞蕴含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多年前曾经与好友去过云南旅行,短短数日便爱上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和迷人的古镇风情,大理的多情,丽江的浪漫,曾经多次梦回丽江,更期待有机会再去彩云之南住上几日。

来到澳洲之后,我对以北京为题材和背景拍摄的影视剧更加关注,因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出了国,那种地域的范畴就变大了,见到华人亲切,见到北京人好象家人一样的感觉了。以前总以为上海是一个浪漫之都,穿城而过的黄浦江、光影迷离的外滩、闪烁的霓虹灯、茂盛的法国梧桐以及红男绿女等等元素构成了上海的浪漫与繁华,以前大多数的都市爱情剧都是在上海拍摄,似乎浪漫故事发生在上海是自然而然的事。曾经也喜欢上海,现在看来,上海太过浮华,更喜欢北京的醇厚。

欣喜的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都市剧选在北京拍摄,北京,中国的文化古都,它拥有的不只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古朴和风韵需要时间去细细体会,红墙碧瓦、帝王之都的高贵,与市井平民的祥和融为一体。“燕京八景”对很多人来说多是耳闻,蓟门烟树、卢沟晓月、金台夕照、琼岛春荫、居庸叠翠、太液秋风、玉泉趵突、西山晴雪,这些美景连我这个地道的北京人都没有一一领略过。我真正体会过的是热闹的胡同、幽静的柳荫街、迷人的后海和宽阔的长安街。西山的黄叶村有曹雪芹的故居,清华园的荷塘月色有朱自清的文采,北大的未名湖有文人墨客的,圆明园的石柱有历史的遗迹,这些构成了北京不朽的文化。远在万里之外,我更加热爱它,欣赏它,发现它的美。

这次回京,有幸见到了一些阔别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老同学,大家坐在一起回忆多年前的一些往事,快乐而悠远,时光雕刻了我们的容颜,不变的是那份情怀。惊喜的发现,我们的心未曾远离,有同学将二十年前的旧照放在微信群里,一张张青春的面孔,曾经的少男少女,如今已是人到中年。对于那些外地来京的同学,在北京求学四年,春光明媚,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冬雪飘飞,相信每一种景色都深深印在他们的心中。

把那个美妙的图片和歌曲分享给好友,他很快回复,“喜欢这些图片和侃侃的《嘀嗒》,曾经在车里一遍遍地听!”我能深切的体会好友形容的那种心情,在这座城市,我们拥有过共同的回忆,有欢乐,有忧伤,有寂寞,有奋斗,很多时候我们孤独地前行,支持我们的就是心底那份温暖和柔情。

与好友一起去鸟巢观看一场视听盛宴,夜色下的鸟巢,瑰丽多姿,红色的灯光把鸟巢烘托的神秘而凝重。“水立方”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时而是梦幻般的粉红色,时而是幽静的湖蓝色。九月的风柔和清凉,河边的垂柳在风中轻舞,夏悄悄的离去,秋即将到来,来来往往的人流,让我清晰的意识到这里是北京。坐在好友车里,看四环路的车流,霓虹灯的光影,静静地听着轻柔的音乐,诉说彼此的故事,这一切既真实又梦幻。

每一次回北京,都想去感受它的一些变化,甚至想去那些我没有到过的角落走走,那些地方就象一个城市的神经末梢。只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才会对一座城有如此特别的感情。“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当汪峰写下了《北京北京》这首歌时,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青春、追梦、彷徨、孤独,似乎是很多人成长的足迹。

要回墨尔本了,不知不觉中我对这两个城市都生出眷恋之情,从收藏夹里打开那个链接,任时针转动,任嘀嗒声起,拿起那对龙凤铃,轻轻地晃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小雨她拍打着水花

第6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一、个性的魅力

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的才华通常是由人的个性表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无个性必平庸。

音乐教学是一种审美加情感的艺术,而这种情感艺术又总是个性化的。不同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尽相同,有着各自的个性,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教师就必须有个性。这种个性越突出,越明显,就越有魅力。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极富个性的教师。教师兴趣、特长的丰富性,将表现出自身人格力量的丰富性,同时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像一块磁场丰富的磁石,学生会被他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只有长期勤奋好学,不断日积月累,努力形成鲜明个性的教师,才会有其个性魅力的丰富底蕴。

比如在上《歌剧》一课时,我特意穿上了一件波西米亚风格的裙子,演唱了一曲经典歌剧《卡门》的《哈巴涅拉舞曲》,并配上了相关的动作,学生看到老师的表演,听到老师功底扎实的演唱,一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主动要求了解歌剧的详细内容。

学生们对音乐老师在这堂课的仪表仪态、服饰、语言、举止等表现都非常佩服。教师表现的个性魅力对学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广博的知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有三十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课后,大家问他备这一节课花了多少时间,他回答说:“这一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一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实的准备,大概只用了一刻钟。”这无疑告诉我们,只有平时注意学习和积累各种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有了深厚的功底,在课堂上才能出口成章,得心应手。

现在的音乐教材内容中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科学技术等内容。只有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才能满足如今学生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渊博的知识能把学生完全带入宽广的知识境界,无形中产生个人教学魅力,迅速地树立教师威信。我在一堂欣赏课的实践中,讲到小提琴时,有意识地把知识拓宽到了文学领域。我联系到朱自清写的散文《荷塘月色》。先是声情并茂地朗诵原文中的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夜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鸣曲。”接着讲梵婀玲就是小提琴“violian”的译音,说明了小提琴奏出的音乐是非常柔美动人的,就像荷塘月色的美景一般。

三、语言的艺术

“言为心声”,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精通融入语言之中,就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产生号召力。

说话清楚有力,生动风趣,思路清晰,应当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非礼勿言”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不合乎礼仪的话不要说,使用规范、正式和文明的语言,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语言的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而有信实际上体现了教师的才气,体现了教师的知识底蕴,更体现了教师的人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记得一位教师在上初一第一堂音乐课时,尽管各方面素养还不错,但语言组织能力极差。果不其然,课上经常停顿,还不时出现词穷现象。下面学生窃窃私语,课堂秩序混乱不说,还给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后患。当学生对于音乐课不甚重视时,音乐教师更应该下苦功夫说好“话”,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如果对自己的临场自信不足,就将每堂课要讲的话写下来,课前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做足了充分准备,课上就会出口成章。

四、丰富的情感

马克思曾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所以,作为人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到学生这个“人”的因素。具体说,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真正解放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情感的交流。要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动作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创造出一种生动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这种心灵的融洽和沟通要以感情为纽带,而感情纽带应该由教师积极主动地抛给学生。教师必须尊重和热爱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

第7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力争做到多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力争搞好“教”与今后“不用教”的关系,我注意仿学,钱梦龙先生教学生的“六步自读法”。认读,品读,审题,发问,质疑,评析的阅读方法,使之从阅读方法上,提高作文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文章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如果学生头脑中缺乏这种“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能力,那再多的客观景物也只能是过眼烟云。平常,学生们春游,劳动,集体活动,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但是在写作时结果却难尽人意,写进文章的春化秋实只是一堆僵尸的景观,缺乏内在的神韵,索然无味,如我曾以“春”“夏”“秋”“冬”为题,让学生作文,结果篇篇似曾相识,翻不出新意。因而,我下了决心,要解决好学生习作“无米下锅”的问题。我注意引导他们把“米”拿来,为我所有,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分析探索事物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体会,触类旁通,使之升华为写作的动机和表现的内容。

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我充分地认识到让学生充分认识感受生活的重要性。文章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色 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纵观古今,古人挥斥风月也好,与花鸟共忧乐也好,不全在风月花鸟有情缘,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为之。“花间蝴蝶成双时”尽是梁祝的忠贞之情;“城春草木深”则是杜甫的国破之悲同是“萧瑟秋风今不是,换了人间 ”。时代不同,感受不同,诗的内涵也就不同。同在天地间,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把握,也不相同,这正是艺术家独具慧眼之处。而我们的高中学生,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又是“一代天之骄子。”应具有超时代的感受才行。而实际上他们能做到吗?……我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这一点,本着“课外走路,课内搭桥”的原则,我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引导;鲁迅为什么会如此深刻地刻画出祥林嫂,阿Q这样说我悲剧形象?创作《包身工》前为何要反复到纱厂去调查?朱自清《荷塘夜色》为何会如此令人陶醉?是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注入了深切关注。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刻体会,有个人情感和客观情景的和谐交融,这就是所谓:“深入生活眼入微,体验生活身 入境。”这正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可以这样说,没有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没有写作的成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获得生活的真谛。作家萧殷在谈写作时说:“应该的成功之作,不是由某些进步的社会学概念所决定,它是由深埋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决定的。”它告诉我们,并不是你理性上知道什么,就感受到什么,只有当某种事物触动了你,成为你的灵魂和意识,当你敏锐地感受和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你才会有升华。因此,我们的学生,不只是做生活的“记者”,而应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教育方式,从外部给学生以适当正刺激,诱导他们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便会获得自觉的发展。这正如法国的教育家斯弟多惠所归纳的那样:教学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不是“传授本领”。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这种“教学的艺术”除了渗透在课堂上外,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也行之有效。如:我们的学生在作文里错字连篇,别字成堆常常是我们教师头疼的事,而在批改时如何处置这一问题,也有一定认识的问题和方法问题。我遇到这类现象时,总是不忍心让学生的卷面上打满红“x”,认为那样做实在是件煞风景的事,对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无情的伤害;而总是从鼓励出发,网开一面,“笔”下留情,即,只是在错别字下面划一横杠,以示有误,并在旁边画出待纠正的框子,启发学生自觉改正,最后在批语里写上:“这么多常用字写错了,一定是粗心所致,完全相信你在下次作文时会用心在意起来”。不是吗?做文章可得有点林黛玉进贾府的谨慎劲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样的做法证明,下批语本着启发诱导的精神,“心慈手软”些,总比那“恨铁不成钢”式的硬办法好。

我认为,培养差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差生写作水平非一日之功,要注意措施的连续性,对差生的平时训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命题训练。根据教学进度,教材要求和教师作文设计,每学年度发五篇以上优秀作文,这五篇作文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有不同特点,所印作文空下标题,要求差生认真阅读后给它们加上题目,每篇文章能加几个,只要恰当即可。

(2)找材料训练。与命题训练同时进行,根据作文教学计划,每次有针对性地出作文题3-5个,老师提供多个可用与不能用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模仿,由浅入深,由易而难逐步增加可交叉使用,模棱两可的材料,并及时组织他们讨论,做好辅导。

第8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关键词:语文审美教育 形式美 形象美 情感美 哲思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①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即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培养个体对于语言的形式美、语言性文艺作品的艺术美、语言交际中的社会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树立个体崇高的审美理想、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不仅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而且有逐渐被弱化的趋势。高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时候对语文科投入的精力是很少的,也无暇去发现和感受语文的美。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应当从美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观察语文中的“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欣赏。

一、让学生学会欣赏形式美

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指文章结构上的美,包括语言、段落、节奏、韵律等。以语言美为例,散文经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语言是越品越有味道。

(一)叠词美

叠词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二)动词美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挨着……”好一个“挨”字,不仅使荷叶人格化,而且活脱脱地画出了一群穿着短裙的少女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点活了月光,又托出了一个在月光照耀下的水气朦胧的境界。

(三)修辞美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纤尘不染的美质。通感的运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是黑白相间的画,作者把它移植到了听觉上,好像听小提琴名曲一样,这样就把月光令人恬适而惬意的感觉写出来了,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深遂美感。

每篇好文章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所采用的结构往往是它自身所能采用结构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种。巧妙结构的选择会更能彰显作品的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行首错落写法,契合了全诗的轻盈、舒缓的节奏,从而具备了结构美和节奏美。

二、让学生学会欣赏形象美

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更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高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比如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选了三篇古代人物传记,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感受人物形象之美,学习他们身上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胸怀广阔、才干卓绝,廉颇心地正直坦荡、勇于改错;《苏武传》中苏武忠君爱国、坚忍不拔;《张衡传》中张衡不慕名利、潜心科研。这几个人物形象都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引导,定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果。

还有教材必修一中勤劳善良的保姆大堰河,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刘和珍,敢于忏悔、“解剖自己”的巴金,幽默睿智、博闻强记的梁任公,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感悟的地方,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领会这些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自然能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三、让学生学会欣赏情感美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学习时就可抓住文中景物描写以及“苏子”与“客”的感情变化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苏子与客人泛舟夜游赤壁,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赏心悦目,乐在其中。“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客人吹箫伴奏,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客人触景伤怀,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人生感慨,苏子也被客人的情绪感染而满面愁绪。最后,苏子以“水”和“月”作比喻,从“变”和“不变”的角度阐明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道理。这是一种多么阔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使得苏轼在被贬黄州的这段时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赤壁怀古》、《定风波》。

学习苏轼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其曲折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临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临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四、让学生学会欣赏哲思美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充满哲思的精品佳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意韵、探求文章哲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虽然兰亭盛会早已成为陈迹,但《兰亭集序》中,作者表达的生命的欢愉,寄情山水的超然,乐极生悲对生死问题的浩叹,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令人感动。生死和人生价值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兰亭集序》因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和哲学意味而使其后的人得到不同的启示。

再如庄子的《逍遥游》,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简单说来,以道为体,任物自然,就是逍遥游了。这种游,是无穷的,没有局限,无需凭依,是彻底的自由。 对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而言,无形关系网的束缚总是存在的。庄子告诉我们,要摆脱这种束缚,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做到佛家所说的“去我执”,就可以解脱了。庄子的哲学理念即使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巨大的积极影响及启发作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作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品味作品的哲思,也是促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之一。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生活中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把这种美传递给别人。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必要而且义不容辞的。高中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热情洋溢的抒彩和名家作品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让学生多多发现语文中的美,让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第9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家庭装修

一、形式和色彩服从功能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二、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的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三、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四、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室内设计基本规律。但对于不同民族来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同。因此,室内设计时,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殊习惯和气候条件。

色彩包围出的好心情

作为装饰手段,墙面色彩因能改变居室的外观与格调而受到重视。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

个性风格。

色泽功能

色彩的心理作用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联想。例如,从红、橙、黄等暖色会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从而有温暖的感觉;从白、蓝和蓝绿等冷色会联想到冰雪、海洋和林荫,而感到清凉。

色彩与空间感

基于色彩的彩度、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可产生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色彩的空间感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空间狭小的房间里,用可产生后退感的颜色,使墙面显得遥远,可赋予居室开阔的感觉。

色彩与人的情绪

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白色和其它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例如,自然光不足的客厅,使用明亮的颜色,使居室笼罩在一片亮丽的氛围中,会使人感到愉快。

墙壁用色

墙面的色彩,构成了整个房间色彩的基调,其次,如家具、照明、饰物等色彩分布,都受到它的制约。墙面色彩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居室的朝向。南向和东向的房间,光照充足,墙面宜采用淡雅的浅蓝、浅绿冷色调;北向房间或光照不足的房间,墙面应以暖色为主,如奶黄、浅橙、浅咖啡等色,不宜用过深的颜色。墙面的色彩选择要与家具的色彩、室外的环境相协调。墙面的色彩对于家具起背景补托作用,墙面色彩过于浓郁凝重,则起不到背景作用,所以宜用浅色调,不宜用过深的色彩。如果室外是绿色地带,绿色光影散射进入室内,用浅紫、浅黄、浅粉等暖色装饰的墙面则会营造出一种宛如户外阳光明媚般的氛围;若室外是大片红砖或其它红色反射,墙面以浅黄、浅棕等色为装饰,可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正确地应用色彩美学,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红棕色的餐桌,有利于增进食欲。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运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变环境气氛。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希望温暖、室内墙壁、地板、家具、窗帘选用暖色装饰会有温暖的感觉,反之,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采用青、绿、蓝色等冷色装饰居室,感觉上会比较凉爽些。

音乐与色彩的关系

声色迷离

如果黑暗是音乐的形体

朋友们约我谈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我自忖是个“乐盲”――此时忽觉这个词格外有趣,为什么不说“乐聋”呢?构造法似乎也暗示着“看”的优先性,更准确地说,是人的生活状态对“看”的更深的依赖感。但我在懒散中忽然读到张爱玲的《谈音乐》,有段文字触动了我:

“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张爱玲在文中漫无边际地扯着洋腔土调,似乎都不如在开篇谈气味谈色彩时那般痴迷,让人可以觉察到肌肤上纤毛的微颤。回顾起来,我对色彩的好感逊于文字,对音乐的好感逊于色彩,这种感官的偏好,本是天生的。但好事者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暧昧关系来。而诸多窜来窜去的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

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被频频引证的一句话:“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理解这种层次的通感,在一个“像”字。“像”是一座桥,使听觉与视觉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且时时做偷机取巧之用。大学时听一位音乐教授讲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他诱导我们动用形象思维,去想象出神灵活现的侏儒、古堡、牛车、基辅大门――并告诉我们这些形象就是乐曲的内涵。虽然素材与作品之间并非隐喻关系,但我总怀疑那位教授的潜在动机是他的“通感”情结。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形式跃居为内容(而成为内容的形式将受到新的瓦解),康定斯基完成了令人振奋的一跳。虽然德拉克洛瓦早就说过:“众所周知,黄色、橙色和红色具有快乐和丰富的含义”,但在跑道上运势滑行和腾出地面的一瞬毕竟不同。这一跳是如何完成的呢?我发现“形式”的色彩是踩着音乐摇摆的荷叶跳上“内容”的宝座的――这只宝座也是荷叶做的。因为“乐曲声直接作用于心灵并在那里激起回响,因为乐感是人所固有的”,只有和音乐相通,色彩才能“直接”地作用于精神。这里,“像”字那座桥梁从平卧忽而竖了起来,音乐变成了雅各的天梯。

似乎是宿命,在上世纪之交,艺术的各领域都有着“九九归一”的抱负。任何艺术形式,都希望无限地接近音乐,这一思想似乎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里得以完成。在诗歌领域,比如马拉美对音乐性的追求,远远不是寻个押韵、悦耳了,而是一种在“音”中忘却“义”的诱惑。这种诱惑,会让诗歌消弥于乐音之中,会让生活的脚掌脱离尘土,正所谓“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马拉美是造梦的高手,但我更信服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词汇的音乐性在文字语言与口头语言中永远不是单纯发声问题。它也不仅仅产生于元音和辅音的和谐上。它产生于语言与它的意义的关系上。所以意义――即内容――应当永远占主导地位。”当“音乐性”这个词泛滥成灾,在消费者的狂热中贬值之时,我更愿意保守地坚持,每种感官每种媒介的独立性,因为“像”不是“是”,爬上“梯子”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望见天堂;都上了天堂,人间岂不寂寞荒凉?

攀上音乐梯子的色彩是什么样的色彩呢?康定斯基举了红色为例。“这种红色没有任何独立的冷暖过渡;而且我们应该这样设想:红色调里的各种微妙的变化也是如此。为此我才说这种精神视觉是模糊的。但是既然这种内在声音在没有冷暖倾向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同时也可认为它是明确的。”柏拉图的理想我想在这种奇妙的色彩中实现了。它既为人世所无,又分明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声音;它既有理性的冰冷明晰,又有感性的温情脉脉,撩人心扉。在我们说“蓝调音乐”时,我想就是康定斯基的蓝。

如果说康定斯基是让色彩向上爬的话,兰波则是让音乐向下滑。因为,对音乐色调的直觉把握并不足以催发我们的想象力,奇妙的是色彩的繁衍能力。“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终有一天我要道破你们隐秘的身世。”元音隐秘的身世是什么呢?如果仅停留在寻找色彩的对应上,兰波的发现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就像只找到通往家园的路径,而对家园的门廊仍然一无所知。于是兰波接着想象到:“A,苍蝇身上的黑绒胸衣,围绕着腐臭嗡嗡地飞行。”“A”找到了黑色,黑色在人世上找到了一只苍蝇,有点借尸还魂的意思。找到了尸,黑色才不会空虚,“A”才能有安稳的感觉――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次尼采式的形而上学的颠覆:如果没有繁复的生活经验,没有无意识的沉积,我们是否可能对色彩、对音乐的色彩有起码的感知?那么,什么找到了“A”呢?在康定斯基的论证中,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引述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词:

“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

不会为甜蜜和谐的乐声所感动,

他们为非作恶,使奸弄诈,

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

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

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

听这音乐!

“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我觉得是这段词里最有“音乐性”的两句。出现这两句时,我忽然预感着琴弓绷紧,第一声乐音将从黑暗中勃然而发。没有这两句,那么再“甜蜜和谐”的乐声也会象吊死的幻影一样。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诗的结构,头三句只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莎士比亚惯用的花招,你会感到,不是“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而恰恰是说话者对音乐一无所知。只有当说话者一步一步走过了“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这两句后,他才察觉到自己对黑暗的胆怯,对音乐的胆怯。他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开始他在贼喊捉贼。这时,他听到了黑暗中发出的声音:“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听这音乐!”

音乐从黑暗中发出,但我们无法把黑暗理解为色彩,正如黑暗中的无声,我们无法把它理解为音乐。大音虚声,大象希形,我们触到了象与声的极限;太初有道,太初有光,但道人听不见,光人也看不见。我相信,在神的王国里,音与色,本是一体;只有到人的王国,才有音与色的等级。

色彩叫人安心,音乐让人心慌,张爱玲说的是实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常识,常识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还有一条,就是他总想超越自己的本性,老歌德一年只敢看一部莎士比亚,不知他听贝多芬时会不会战战兢兢。听音看色,是人的本能;听音有色,看色有音,也是人的心灵的本然构造。那么我们在什么层面上谈论音乐与色彩的问题上才能有些意义呢?我好象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在此,我想引一段杨小彦在《读图时代》中的话:“长久以来,我总是把莱辛所写的美学著作《拉奥孔》看作是文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一个象征性转折……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描写死亡可以尽可能地使用想象力,极力去渲染其中真实的恐怖气氛,人们在阅读当中自己去体会这种气氛并在体会当中去获得审美的升华。可是,如果画家们真的把死亡的景象如实地画出来,人们就会受不了,因为视觉本身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接性,会导致生理而不是心理的不良反应。所以,莱辛对于”美“的最后规定是在视觉上以不导致生理刺激为底线。的确,从古希腊开始的艺术,为了视觉上的愉悦感,画家们发展出了一种样式,雕塑《拉奥孔》便是这种样式的一个著名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拉奥孔和他的三个儿子的垂死挣扎是如何变成了优美的形体展示。”

今天,“图已经成为千变万化的足以和文字抗衡的另一类存在,成了文字真实意义上的异化物”。而我发现在人们对文字与图像――当然图像的外延远远要广于色彩――的争论过程中,音乐一直处于缺席状态,不知它欲当旁观者,还是当大法官。所以,当我们把音乐引入这场注定要旷日持久的争论中时,无疑是一次冒险,而新的生机和意味将在冒险中被发现。

色彩与视觉

颜色感觉要素

一个物体在视觉上引起的颜色感觉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的:

(l)物体表面将照射光线反射到主间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表面物理与表面几何特性。

(2)照明光源的性质,即光源的波长构成特性一光能在相关视觉波段范围内的能量分布,从光源的色品质量而言,也就是它的色温。

(3)眼睛的感色能力,主要决定于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系统的光线感受能力和处理与传送光刺激的能力。

色彩视觉的三要素

1.色相色相是色彩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属性,这种属性可以使我们将光谱上的不同部分区别开来。即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感觉采区分色谱段。缺失了这种视觉属性使无所谓色彩了就像全色盲人的世界那样、根据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的色感觉分成两大体系:有彩色系与非彩色系。

(l)有彩色系即具有色相同性的色觉。有彩色系才具有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量度。

(2)非彩色系即不具备色相属性的色觉。非彩色系只有明度一种量度,其饱和度等于零。

2.饱和度饱和度是那种使我们对有色相属性的视觉在色彩鲜艳程度上做出评判的视觉属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鲜艳程度与饱和度成正比,根据人们使用色素物质的经验。色素浓度愈高,颜色愈浓艳,饱和度也愈高。描述饱和度感觉的程度词是浓、淡、深、浅。非彩色系是饱和度等于零的状态,正如同我们在彩色显示器上将色彩逐渐调淡,到最后便成了黑白画面一样。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对色彩的饱和度感觉也不一样。眼睛对红色的光刺激强烈,对绿色的光刺激最弱,饱和度低。因此,中国满大街小巷里跑的红色出租车。从视觉科学来讲,其实是一种视觉污染,没有人喜欢长时间盯着红色的出租车,这么多的红色会引起人的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司机之所以选择红色的理由无非有两条,一是红包车价格便宜(红色染料易得到),另一个理由即是所谓中国人喜欢红色的吉利。其实真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解,毫无科学道理。

3.明度明度是那种可以使我们区分出明暗层次的非彩色觉的视觉属性。这种明暗层次决定于亮度的强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请注意:不要对这一定义产生误解,即并非有彩色系便没有明度属性,只是强调明度这一视觉属性是排开色相属性,只涉及明暗层次的感觉,就像用黑白全色胶卷拍照片,只记录明暗层次而不记录色相那样。根据明度感觉的强弱,从最明亮到最暗可以分成三段水平:白-高明度端的非彩色觉;黑-低明度端的非彩色宽;灰-介于白与黑之间的中间层次明度感觉。绘画中的素描和不着色的雕塑就是利用这种明度层次来表现艺术主题的。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眼睛的明暗层次感随光线变暗而急剧变得迟钝起来。当光线弱时,我们不太能分得清明暗层次。同样在强光下,眼睛对明暗层次也会变得迟钝。研究也发现,人眼睛在555nm的黄绿色段上视觉最敏感。因此,从打动知觉能力的强弱角度看。略带黄绿色光最醒目。人们还发现。人眼的光谱敏感度也是与亮度水平有依赖关系的在低亮度水平下这条光谱机敏度曲线将会向短波方向平移。使人眼对短波系列的色彩变得相对地更为敏感起来。这使得拂晓之前和日暮之后,室外景色变得幽蓝,蓝紫色的花草或物体变得醒目起来。夜色总是一派乌蓝景象便是这个道理。这为我们设计户外广告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日照特点和不同的环境,设计选择醒目的色彩基调,同时根据广告的面积和高度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

视觉适应效果

视觉适应主要包括距离适应、明暗适应和色彩适应三个方面。

l.距离适应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眼睛构造中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由于水晶体能够自动改变厚度,才能使映像准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这样,人可以藉水晶体形状的改变来调节焦距,从而可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明暗适应这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例如,从黑暗的屋子突然来到阳光下时,人的眼前会充满白花花的感觉,稍后才能适应周围的景物,这一由暗到明的视觉过程称为“明适应”。如果暗房亮着的灯光突然熄灭,眼前会呈现黑黝黝的一片,过一段时间视觉才能够调整到对这种暗环境的适应上,并随之逐渐看清室内物体和轮廓,这是视觉的“暗适应”。视觉的明暗适应能力在时间上是有较大差别的。通常,暗适应的过程约为5~10min,而明适应仅需0.2s.人眼这种独特的视觉功能,主要通过类似于照相机光圈的器官-虹膜对瞳孔大小的控制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量,以适应外部明暗的变化。光线弱时,瞳孔扩大;而光线强时,瞳孔则缩小。因而在任何光亮度下,人们都能较容易地分形辨色。

3.颜色适应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法国国旗为红白蓝三色,当时在设计时,该旗帜的最初色彩搭配方案,为完全符合物理真实的三条等距色带,可是这种色彩构成的效果,总使人感到三色间的比例不够统一,即白色显宽,红色居中,蓝色显窄。后来在有关色彩专家的建议下。把一者面积比例调整为红:自:蓝=33:30:37的搭配关系。至此,国旗显示出符合视觉生理等距离感的特殊色彩效果并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受、这说明光的颜色会使人的眼睛产生形状大小的错觉。

受色光影响而发生视错的现象还有著名的柏金赫现象。据国外科研机构测定,红色在680nm波长时,其在白色光照中的明度要比蓝色为480nm波长时的明度高出近10倍。而在夜晚,蓝色明度则要比红色的明度强出近16倍。对视觉来说,白天,光谱上波长长的红光其色感显得鲜艳明亮,而波长短的蓝光则显得相对平淡逊色。但到了夜晚,当光谱上波长短的蓝光色感显得迷人惹眼时,而波长长的红光色感则显得惨淡虚弱。换句话说,随着光亮条件的变化,人眼的适应状态也在不断地被匡正与调整,对光谱色的视感也与之同步转换。由于这一现象是1852年捷克医学专家柏金赫在迥异光亮条件下的书屋观察相同一幅油画作品时,偶然发现并率先提出的,故此而得名。研究柏金赫视错的现实意义,就是引导色彩应用者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活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地组合好特定光亮氛围中的色彩搭配关系,从而尽量避免尴尬色彩现象的出现。如在创作一幅用于悬挂在较暗室内环境中的磨漆画时,在色彩构成万面,不宜配置弱光中反射效果极差的红、橙等暖润色,否则不仅起不到任何装饰效用,反而会使墙面显得更加沉闷。但是如果画面选用少许光亮便能熠熠生辉的蓝、绿等冷调色搭配,就会使整个作品充满美丽诱人的意趣。这对于幽静的环境而言,无疑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烘托与渲染。

心理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心理因素一知觉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理性机带或视差”。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范畴。

l.连续对比连续对比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作用突然停止后,人的视觉感应井非立刻全部消失,而是该物的映像仍然暂时存留,这种现象也称作‘视觉残像“。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视觉残像形成的原因是眼睛连续注视的结果,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而引发。

所谓正残像,又称“正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一种色觉现象。它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状态,也是神经兴奋有余的产物。如凝注红色,当将其移开后,眼前还会感到有红色浮现。通常,残像暂留时间在0.1s左右。大家喜爱的影视艺术就是依据这一视觉生理特性而创作完成的。将画面按每秒24帧连续放映,眼睛就观察到与日常生活相同的视觉体验,即电影或电视节目。

所谓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的又一种色觉现象。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通常,负残像的反应强度同凝视物色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持续观看时间越长,负残像的转换效果越鲜明。例如,当久视红色后,视觉迅速移向白色时,看到的并非白色而是红色的补色一绿色;如久观红色后,再转向绿色时,则会觉得绿色更绿;而凝注红色后,再移视橙色时,则会感到该色呈暗。据国外科学研究成果报告,这些视错现象都是因为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把眼睛移向白纸,这时由于红色感光蛋白元因长久兴奋引起疲劳转人抑制状态,而此时处于兴奋状态的绿色感光蛋白元就会“趁虚而入”,故此,通过生理的自动调节作用,白色就会呈现绿色的映像。除色相外,科学家证明色彩的明度也有负残像现象。如白色的负残像是黑色,而黑色的负残像则为白色等。

利用眼睛的这个特点,在设计户外大型喷绘广告时,可以采用大对比颜色,以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高速公路旁边的立柱广告。

2.同时对比同时对比指人眼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即眼睛同时接受到坦异色彩的刺激后,使色觉发生相互冲突和干扰而造成的特殊视觉色彩效果。基本规律是在同时对比时,相邻接的色彩会改变或失掉原来的某些物质属性,并向对应的方面转换,从而展示出新的色彩效果和活力。

一般地说,色彩对比愈强烈,现错效果愈显著。例如,当明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加明亮,而黯淡的颜色则会更加黯淡;当色相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邻接的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像推向对方,如红色与黄色搭配,眼睛时而把红色感觉为带紫味的颜色,时而又把黄色视为带绿味的颜色:当互补色同时对比时,由于受色彩对比作用的影响,而使双方均显示出鲜艳饱满的魁力,‘如红色与绿色组合一块,红色更红,绿色更绿,在对比过程中,红与绿都得到了肯定及强调:当纯度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饱和度高的纯色将会更加艳丽,而饱和度低的纯色则相对黯然失色,霓虹灯的色饱和度最高,因此霓虹灯的色彩在晚上也最诱人、最醒目;当冷暖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冷色让人感到非常的冷峻和消极,暖色令人觉得极为热烈与主动:当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颜色同时对比时,有彩色系颜色的色觉稳定,而无彩色系的颜色,则明显倾向有彩色系的补色残像。如红色与灰色并列,灰色会自动呈现绿灰的效果。

同时对比这种视错现象曾被许多艺术家们关注及运用。而真正以科学的观念去系统地认识、表达和总结这种色觉现象的画家、科学家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他把具有同时对比性质的黑与白、黄与蓝、红与绿等各颜色从其他色彩中分离出来,并根据主题和艺术创作的需要,将它们巧妙地构成到给定的造型中去,从而使画面展示出不同凡响的色彩美感。

综上所述,无论是同时对比还是连续对比,其实质都是为了适合于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从生理上分析,视觉器官对色彩具有协调与舒适的要求,凡满足这种条件的色影或色彩关系,就能取得色彩的生理和谐效果。

视觉观察特点

1.视觉光和暗适应由于人的眼睛存在视觉的光适应和暗适应,因此这一过程表现为视觉的劣化,这种现象有助于为照明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两个相临的环境中,照明的光源亮度对比不要超过20倍,提倡局部照明与整体照明相结合的环境设计。如,看电视时不将所有灯都熄灭。在地铁和一些地下走廊的灯箱广告的设计中,就必须考虑照明的适应性和局部灯光的亮度选择。

2.眼睛的注视注视是一种发挥中央视觉分辨能力的视觉功能,即将被观察点聚焦在中央凹处。在注视中,被注视的目标虽然应被聚焦在中央凹处,但仍然伴随有一种不随意的眼动,这种眼动主观并无意识,而是下意识的。将眼睛不动地盯住远处某点坐着发愣的时候,不一会儿功夫你就会感到周围一切都从视野中消失,留下一片茫然。此时若你猛然清醒而将视线从原来盯住的目标移开,便又会恢复原来的清晰视觉来。这便是视网膜上视像固定便会导致视像消失的现象,这从反面证明了这种不随意眼动对于维持视觉的作用。

3.视觉的跳跃性人的眼睛在观察对象的形态时,例如看一件物体的外形轮廓或它内部各部分的细节时,视线总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便需要配合以眼动使观察点一个接一个地相继落在中央凹处上。研究发现,便视线移动的眼球运动是不平滑的,而是跳跃式的,即视线不可能沿着对象的外形轮廓平滑地移动。研究测试的结果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眼睛观察物体时,视线在那些最具特征的部位停留的机会最频繁:二是观察时视线移动是跳跃式的。研究还发现,视线的跳跃式移动速度很快,水平方向移动5~20°,视角仅需35~96μs;垂直方向移动5~20°,视角则时间长些,需35~108μs.在两个注视点的移动之间,即在视线跳跃过程中视觉是模糊的、这个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在设计户外大型广告非常具有指导作用,即,广告版面有主决之分,突出特点,通过文字、色彩、人物或醒目的对象制造视觉停留点,吸引顾客的注意,避免大面积背景色彩过强。

4.空间分辨率指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即分辩视野中最小空间距离的本领。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不仅取决于物体的大小,更决定于观察物体的距离,因此眼睛判断物体细节不是根据物体大小,而是根据视网膜上的物体的图像来判断。因此广告设计中,特别是大型广告,由于观察距离较远,必需减少版面的复杂程度和局部细节,以方便行人远距离观察的视觉特点。

5.视觉观察距离人的眼睛在观察距离中,比较适宜的观察距离的范围一般为2~20m,因此广告的设置高度和距离要充分依据人的身高和平视效果。如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cm,然而具体由于环境的因素,广告媒体的安放不可能完全按照预想的进行。因此就必需依据广告内容进行版面的协调,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使其设计更具人性化,更具融合性,更具吸引力。

音色与颜色

就象绘画离不开颜色一样,音乐艺术也离不开音色,而音色与颜色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从物理角度上说,它们都是一种波动,只是它们的性质和频率范围不同而已。人们耳朵能听到的声波大约从每秒十六周-每秒二万周左右,人们眼睛能看到的光波(电磁波)大约从每秒四百五十一万亿周-每秒七百八十万亿周之间。

在音乐作品中运用不用的音色与在美术作品中运用不用颜色是极为相似的。音色与颜色同样能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感觉。有许多音乐家把音乐与颜色相比拟,把它们分别联系起来,1876年,当时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提出了一个音乐家们可以接受的比拟:弦乐、人声-黑色。铜管、鼓-红色;木管-蓝色。而指挥家高得弗来提出的见解是:长笛-蓝色。单簧管-玫瑰色。铜管-红色。这种比拟得到更多人的赞同。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明朗的长笛声部吹出了蓝色的天空,而单簧管的独奏乐句,从它那纯净而优美的音色中。似乎呈现出了玫瑰花一般的美丽色彩……。

至于铜管的音色与红颜色联系起来的确是很恰当的。它强烈、红火、振奋而又雄壮。另外,我觉得双簧管的音色常常是绿色的。这种音色与颜色的联想是人们在艺术欣赏中逐渐获得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过去研究过色彩与音乐的人也指出这种联想往往是随意的。著名作曲家柏疗兹的乐器法中说:“要给旋律、和声、节奏配上各种颜色,使它们色彩化。”而他的作品在音色上确实是很丰富多采的。他和瓦格纳、德彪西等人被认为是色彩感强的作曲家。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想,产生于生活实际和艺术实际。又了这些联想我们可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加形象的多彩的艺术感染力。

(二)色彩音乐

色彩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掉性、音区等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人们提出这种联系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早在二世纪古希腊的伟大科学家托勒密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以后就陆续不断地有人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早指出音乐与色彩(光)在性质上有联系的要算阿其那修斯。柯撤尔,他认为音乐是光现象的模仿者。1697年,沃根里尔在他的《名歌唱家》一书中有这样的形容词:“晚会上的红色音调”、“蓝色的矢车菊般的音调”,“黑琥珀色的音调”等等。

十八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粒子性质以后,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光的波动性质,并从白色光中析出了七种色彩,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从此人们就试图找出音频与光波之间的联系规律,最简单的是把音阶中七个音与七种颜色联系起来,但那毕竟没有什么意义。其它有许多作曲家、美术家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在1720年路易斯。卡斯勒就写过一本《现代音乐与色彩》的书,有的人曾把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与可见光的光谱色带按比例地联系起来,即最低音开始是红色直到最高音紫色。这仍然一种机械地联系。还有许多人从节奏、曲调、掉性、和声等多方面去寻找音乐与色彩的联系,而且想找出一个规律能使音乐与色彩可以互相“反译”,在这种意图下,第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了。

1789年,科学家、诗人达文一一个油灯的光线通过可以活动的彩色玻璃射到银幕上,它可以随意变换色彩,然后将它与一架竖琴连结起来,使琴声与色彩按设计好的联系规律而同时改变,这样就产生了称为“可见的音乐”。这可以说是色彩音乐的开端。在历史上有人把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古诺的音乐引起紫色的联想等等。这些说法虽然有些过于笼统,可是却说明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理想到丰富色彩的。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对音乐与色彩的关系都发表过各种见解。譬如,他们都认为调性的色彩是明显的,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见解:调性里姆斯基斯克里亚宾C大白红G大棕、金色橙、玫瑰色D大黄、明朗地黄、辉煌A大玫瑰色、明朗绿E大蓝宝石般的色彩浅蓝B大铁青、暗(同上)#F大灰、绿湛蓝的bD大暗淡紫bA大暗紫色紫红E大黑、沉闷铁色、有光泽bB大(同上)(同上)F大绿红我们可以从上表中斯克里亚宾对调性色彩的见解中发现,随着升种调号的增多,它的色彩感由红向紫按光谱顺序移动,这恰巧符合两者自然的联系,可见人们主观感觉和现象,也往往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规律性。斯克里亚宾是色彩音乐的理论家和倡导者之一,在这方面他作过许多实验

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各种艺术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色彩音乐也就形成了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人们不再去分析音乐(声音)与色彩(光线)的具体联系了,而着重研究色彩本身的艺术性,音乐家们以各种色彩光,以及通过不同折射二产生的图象去伴随音乐演出。在二十世纪初,这种色彩音乐表演颇为流行,有许多音乐家与美术家,以及科学家进行这种形式的创作和表演,这种表演最初要算里明顿图教授于1895年在伦敦皇家学院进行的“彩色风琴”表演,这架“风琴”以它所产生的彩色光线映在乐队和钢琴上方的银幕上,以它伴随乐队所演奏的肖邦、瓦格纳的音乐。到1911年,他还写了《色彩音乐-流动色彩的艺术》,同时他还在音阶的12个半音上拟出一个色彩音阶,这个音阶不只是一个8度,而是好几个8度。色彩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创造是制成了Clavilux(克拉维拉克斯)色彩投影机,它是一个能调制出各种彩色光与图象的仪器,由一个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威尔弗莱德创造的,形状有如一张斜面的写字台,面上有产生各种色彩、图象的控制开关、旋扭等装置,它能放映出富有幻想性的彩色图象,有的如轻纱飘渺,有的如动物轮廓,这些富于变化的彩色影象伴随音乐演奏,使人们感到音乐与色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1922年在美国公开表演以后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人们形容音乐与色彩是“在感情的平行线上奔跑”的,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声音与色彩的具体联系和互相“反译”了。1926年威尔弗莱德在费城交响乐队的合作下演出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取得很大成功,听众形容现场色彩气氛时说:“音乐几乎被一种俄国芭蕾舞式的鲜明节奏和流动的激情所融合”,在广大群众中也普遍确认了由文学、美术、新的色彩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色彩音乐。在色彩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音乐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创作,著名的如:亚历山大。拉兹罗发明的色彩钢琴,它能在演奏过程中射出彩色图象到银幕上以伴随音乐,他还著有《彩色光线-音乐》一书。弗里德里克。本顿发明了色彩控制台。阿德里安。伯尔纳德作了一个练习曲《色彩音乐-光的艺术》,1913年出版了他的《色彩音乐的作曲》和《线条和形象的练习》。弗。斯契尔巴契夫写了一个钢琴、竖琴、弦乐四重奏、小提琴、舞蹈和光的“九重奏曲”。1922年布利斯写了《色彩交响曲》,乐章标题是:1.紫色,2.红色,3.蓝色,4.绿色。并寄各种颜色以特定感情,如他认为:艳绿表示希望、幸福、春天、胜利等。色彩音乐的名著-斯克里亚宾的《普罗米修斯》(即火的诗)与勋伯格的作品联合表演,使色彩音乐获得了更丰富的艺术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技术也应用到色彩音乐中,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天文馆内就表演了激光色彩音乐,由于激光具有与普通光线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使色彩音乐又进入了新的领域。

色彩音乐在我国还未有过有影响的实验与创作。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我认为音乐家们也不妨同美术家们合作,进行一些尝试,说不定它真的会使我们的音乐生活名副其实地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哩!

色彩心理理论:色彩与听觉、嗅觉、味觉

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这种伴随性感觉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共感觉”或“通感”。

听觉:

神经医学家萨克斯曾描述过一个完全色盲的病例,这个罕见的病却不幸地降临在一位抽象画家艾先生身上。他于一次车祸意外之后完全丧失辨识色彩的能力,从此陷入一个灰色的铅铸的世界:他那只棕色的狗变成暗灰色,蕃茄汁是黑色,彩色电视机成了一堆乱糟糟的东西。然而更奇怪的是,在丧失感受色彩的能力的同时,他也丧失感受音乐的能力。他原本是一位对色彩与音乐有极强连带感觉(伴生现象)的画家,他可以将“不同的音调立刻转换成不同的色彩,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似乎也同时看到内心各种翻腾的色彩;如今他已没有音乐-视觉影像……音乐不再完整,因为可以与它互补的色调已经不见了,音乐变得贫乏至极。”

艾先生的眼睛不仅丧失了看的能力,也丧失了听的能力。艾先生的例子反向地证实了视觉与听觉的强烈紧密联系的存在,它也说明了眼睛不仅仅具有观看的能力,也具有倾听的能力。艾先生并不是具有视觉与听觉的“共感觉”(synesthesia)的唯一一人,许多艺术家(波特莱尔、乔艾斯、吴尔芙)都具有这个被俄国小说家纳博可夫称之为“彩色听觉”的能力。在音乐领域里,最知名的就是俄国作曲家,史克里雅宾(A.Scriabin,1872-1915)。他试图将这些色彩与音调的共生感觉谱进他的第五交响曲,一个“音乐与色彩水融的构想”。他并精确地罗列了曲调、每秒震动次数和色彩的对应表:

C调256次红色

升C调277次紫色

D调298次黄色

升D调319次森林的钢铁之光

E调341次珍珠白和月光的闪烁

F调362次暗红色

升F调383次水蓝色

G调405次偏玫瑰红的橙色

A调447次绿色

B调490次珍珠蓝

这首交响曲在演出时,“除了安排完整的交响乐团之外,还需要用到一架钢琴、合唱团,和一部能将色彩投射到布幕的色光风琴。”可惜首演时,这部色光风琴的装置被人以“不切实际”的理由删除了。

然而这个对应表后来得到抽象绘画的创始人-康丁斯基(W.Kandiski,1866-1944)的青睐,并引为其绘画理论的根据,还指出我们不仅能从音乐中“听见”颜色,并且也能从色彩中“看到”声音:黄色具有一种特殊能力,可以愈“升”愈高,达到眼睛和精神所无法忍受的高度,如同愈吹愈高的小喇叭会变得愈来愈“尖锐”,刺痛耳朵和精神。蓝色具有完全相反的能力,会“降到”无限深,以其雄伟的低音而发出横笛(浅蓝色时)、大提琴(降得更低时)、低音提琴的音色;而在手风琴的深度里,你会“看到”蓝色的深度。绿色非常平衡,相对于小提琴中段和渐细的音色。而红色(朱砂色)运用技巧时,可以给予强烈鼓声的印象。通感并不只发生于视觉与听觉之间,还发生于嗅觉、触觉甚至味觉之间。

味觉:

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彩排在首位,色彩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有色彩变化搭配的食物容易增进食欲,而单调或者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则使人倒足了胃口。不同彩色光源的照射也会对食品色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食欲反映,农贸市场中许多出售肉食的摊位用红色玻璃纸包裹灯泡用红色灯光照射食物,就是为了使肉食看上去更加新鲜,引起人的食欲。

嗅觉:

色彩与嗅觉的关系大致与味觉相同,也是由生活联想而得。从花色联想到花香,根据试验心理学的报告:通常红、黄、橙等的暖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香味,偏冷的浊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腐败的臭味。深褐色容易联想到烧焦了的食物,感到有蛋白质烤焦的臭味。

色彩窥视心灵的颜色

依色彩喜好度做性格测验,目前在世界各地可谓风行不衰,极为流行。

第一位以心理学方式延续研究这项测试的卢休指出,颜色的嗜好也显示出其人对异性的态度和日常生活的形态。换句话说,对于色彩的喜恶,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心中潜藏的愿望。这里有八种颜色,依你按由强到弱“讨厌”的颜色的顺序,选择你排列第八的颜色:A、绿色B、茶色C、蓝色D、紫色E、红色F、橘色G、白色H、黄色你选择了哪种颜色?

最后选出的第八种颜色,是了解你的性格的关键。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不要与喜好的服装颜色相混,请你直接选出感觉深刻的色彩作答。

最后选择绿色的人绿色是“红”与“蓝”的中间色。挑选绿色的人性格上也居于两者之间。既有行动力,同时又能沉静思考,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特质。也就是兼具优雅与理性,喜好寂寞又谨慎保守。行事不会逾越本分,非常明白自我的立场。由于性情冷静,无论面对任何事都能冷静处理,而且绝不感情用事,所以深受别人信赖。对于别人的请求或委托,总是欣然接受。

最后选择茶色的人茶色是深沉而朴素的颜色。喜欢这个颜色的人,服装嗜好也偏爱不华丽但富有韵味的款式。正因为这种倾向,你很在乎事物内层的精神性表现,所以很能了解人世间的寂廖、孤寂。虽然你的存在并非引人注目,但是内在却具有良好的潜质。由于诚实又富有责任感,很容易被别人接纳。但是,有时太过于孜孜不倦,而显得有些不知变通。此外,对于容易明白的事情,偶尔会用力过度,做无谓的深刻思考。

最后选择蓝色的人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正巧和红色所具有的形象相反,它象征冷静和浪漫。一看到蓝色,就令你心情安定沉静,同时提高想象力。喜好蓝色的女性,多具有女性善良和丰富的感受力。神经纤细,容易感伤,对人也十分敏感,一个人独处时,常无法忍受那种孤寂。经常渴求恋爱的对象,而且也希望为温暖的爱所包围。是与其爱人而宁愿被爱的典型。个性朴实,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

最后选择紫色的人紫色,是红和蓝两个性格极端的颜色混合而成,因此,这个颜色充满着神秘不可理解的复杂情调。喜欢这个颜色的人,可以说艺术家类型的人,内心强烈渴求世人肯定你的才能,有时显得太过虚荣,装饰过度。面对知心朋友,不妨坦率以待,但是由于平时内向又性情不定,旁人很难理解你真正的想法。此外,有时你也会大发雷霆,但决不至于歇斯底里。

最后选择红色的人红色是代表精心和行动的颜色,而红色的食物或饮料也通常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喜欢红色的人,个性积极,充满斗志。而且意志坚强不轻易屈服,凡是依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一旦无法实现便觉不顺心。如果完全不依原先所预期,会又猛烈反弹的举动。尽管如此,碰到多少困难,都不能轻易打倒这个精力充沛的人。

最后选择橘色的人橘色是不太讨人喜欢的颜色,特别是不受女性欢迎。可是,喜欢橘色的人却具有出众的社交性格,可以与任何人融洽相处。这种人最舍和从事推销员、空中小姐、旅馆服务员的工作。经常笑脸迎人、先向人打招呼问好。喜欢与人相处,不喜欢独处。喜欢上别人时,通常以朋友的身份爱慕对方,而不会以大胆热情示人。另外,这种人非常喜欢新鲜事物或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对人生拥有永不熄灭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