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伦敦书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轨道交通,盾构过站,滚轮,整机
Abstract: from the rail transit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optimization of shield stop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oller type shield stop way, USES the wheel, triangle reaction force support, the use of shield construction machine itself push oil cylinder, make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machine and supporting the whole machine after stop, convenient to achieve stop construction tasks of shield effect.
Keywords: rail traffic, shield stop, wheel, the machine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盾构法隧道工程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为保障城市地面建构筑物及道路车辆运行安全,通过施工监测,在土压力、同步注浆、掘进速度、轴线控制等方面的精确设定和控制,将路基路面、邻近建筑物沉降量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盾构法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首选工艺,受到轨道交通分标段连续性施工和盾构机本身造价较高影响,盾构机的施工范围通常要在一个标段中一次性需要完成施工2~3个区间,相应就产生了盾构到达车站后过站继续施工下一区间的施工方法,本文通过对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7标(迎宾路口站~芙蓉广场站~五一广场站)两个区间单台盾构过站两次的工程为例,在工期和经济效益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同类盾构过站施工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呈东西走向横穿长沙市中心,由西从望城坡站往东至武广高铁长沙站。迎宾路口站~五一广场站区间隧道处于整体2号线的核心位置,是2号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间隧道下穿五一大道,是长沙市中心的形象工程,从工期和社会效应上都处于重要地位,施工筹划采用两台土压平衡盾构从迎宾路口站下井先后一个月始发,过站芙蓉广场站后到达五一广场站,盾构直接吊出。
两台盾构机由中铁重工集团生产,为我国自主生产的盾构机直径Φ6290,盾构机自身重量达350t,后配套共五节重约100t,盾构整体前移摩擦力非常大。
盾构先掘进迎宾路口站至芙蓉广场站区间,采用站内过站形式通过芙蓉广场站,芙蓉广场站接收井和始发井长12.7m,净高7.61m,净宽8.55m~8.4m,标准段长121.8m,净高6.9m,净宽6.45m~6.7m,芙蓉广场站总长147.2m,过芙蓉广场站后,继续掘进芙蓉广场站至五一广场站盾构区间,到达五一广场站后盾构机拆解吊出。
2.过站施工重难点
2.1 盾构过站作业空间狭小
盾构机出洞后过站车站主体结构,过站标准段内净空为6.7m(宽)×6.9m(高),盾构主机直径6.29m,人员现场操作空间最小只有40cm,反力设备及人员安排空间十分狭小,给盾构过站带来很大的困难。
2.2 盾构过站动力
盾构机自重350t,加上五节后配套100t,总重达到450t,盾构机及后配套的移动将会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特别是受车站结构设计影响,盾构出洞后要在接收井13m范围内抬高1.6m上坡至标准段,最大爬坡坡度要求8.8%,盾构过站牵引动力将是最大的问题。
图1大坡度过站示意图
2.3 盾构过站偏移量较大
盾构机出洞后进入接收井,受车站主体结构形式影响,盾构机前移出接收井需要横向偏移80cm才能进入标准段进行纵移,横向偏移需要提前进行滚轮轨道的弧形设计,否则可能出现盾构主机无法进入标准段的情况。
3.盾构过站方案设计
3.1 盾构滚轮设计
盾构过站最大的动力问题主要集中在盾构机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摩擦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经过研究决定在盾构机底部直接焊接4个滚轮,使盾构机类似汽车形式在车站地板上铺设的轨道上行走,使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减小盾构牵引所需动力。
滚轮设计采用双轮套内插入销轴与轮架连接,销轴与轮套注黄油,轮架顶部通过牛腿与盾构主机底部外壳焊接,盾构机集中荷载与4个滚轮在轨道上移动。普通盾构过站采用托架下满铺钢板滑动摩擦移动,由卷扬机牵引动力,需要克服滑动摩擦力非常大,而且前移过程中轴线走向较难控制。滚轮式过站省却托架加工工序,工序简单便捷,只提供滚动摩擦牵引动力。
3.2 盾构过站动力设计
盾构主机采用滚轮式过站方式时,盾构主机与后配套设备不用断开整体过站,所以盾构过站动力来源为盾构机本身的推进油缸,利用三角反力装置作用于钢轨上,顶推油缸作用反力装置推动盾构机向前移动。
盾构机采用4个滚轮于轨道上移动,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系数μ取0.1,牵引动力F=m×g×μ=450×9.8×0.1=441kN。
盾构机单根油缸顶推力最大为1200KN,根据现场盾构机偏移转弯行走及大坡度爬坡情况,最大顶推力为900KN,油缸顶推力可以满足
3.3 盾构过站后配套支撑
盾构机过站后,后配套相应整体跟随过站,由于后配套与盾构主机本身存在高差,高差820mm,盾构主机在车站底板轨道上行走时,后配套需要抬高跟随,抬高装置设计采用型钢钢制排架支撑。
钢制排架支撑承载验算
以钢支架其中一条支腿为研究对象,受轴向压力F1,取最不利情况,重力最大的后配套拖车有4组轮子,纵向轮距为9m,重力为G=16×103×10=160kN。
(1)H型钢支腿受力计算
钢支架沿轨道方向间距1m纵向布置,单个钢支架最大受力F=
受力分解如下图所示。
解之得
F1=20.56kN
(2)H型钢轴心抗压承载力验算
H型钢为Q235钢材,尺寸为125×125mm,截面面积为30.31cm2,实腹式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N―轴向压力
―构件毛截面面积
―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根据长细比查轴心受压钢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表得,取0.9
―查钢材的容许应力表得=140Mpa
则=0.9×140=126Mpa
故满足要求。
4.盾构过站流程
(1)过站前准备工作,主要为一些设备装置的加工件,见下表:
(2)将盾构主机两侧焊接滚轮后,直接使用盾构推进系统使第一组滚轮带动盾构机上轨道。顺延最后一环管片继续拼装底部管片作为盾构前移顶推的反力,使盾构主机焊接第二组滚轮后完全脱出管片进入接收井。接收井靠近标准段9m轨道为弧形轨道,并垫钢板抬高使之与标准段盾构轨道齐平。
(3)盾构主机进入标准段,连接桥部位位于接收井内,接收井内铺设后配套轨道,拆除盾构轨道,同时在车站底板上安设后配套型钢钢制排架支撑,排架支撑上铺设后配套轨道。
(4)盾构主机继续前移,后配套进入接收井。后配套利用盾构偏移弧形轨进行偏移,跟随盾构主机上标准段。
(5)盾构主机在纵向移动过程中,由于电力供应没有断开,使用盾构机上底部8#油缸作为纵向移动力,在车站标准段盾构机轨道上钻孔,利用三角反力装置连接轨道,销轴进行固定,8#油缸顶推反力装置前移,到达油缸最大伸长距离后,倒运反力装置至新的轨腰开孔处,进行循环推进作业。
图6 三角反力装置 图7 现场钢制排架支撑
(6)盾构机到达始发井前在始发井底板上确定始发托架位置,并做好标记,然后在始发托架横梁标记的位置铺设10根43kg/m钢轨,钢轨长7m,调整钢轨轨面标高以满足盾构机抬高2cm始发的条件。始发托架放置于钢轨上。盾构机上始发托架之后,先后割除两组滚轮装置。
(7)利用2000mm液压千斤顶顶推盾构机与始发托架使之整体横向平移80cm就位。
5.结语
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迎宾路口站至芙蓉广场站区间右线2011年7月6日到达,盾构接收2天,采用滚轮式过芙蓉广场站标准段121.8m用时5天,盾构二次始发3天,从盾构接收、过站至二次始发掘进共用时10天时间。保障了盾构施工工期要求,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滚轮式过站第一次应用于盾构过站工程实例中,经过不断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通过本工程的圆满实施,总结了一下以下一些经验,用于同类施工中进行借鉴:
(1)滚轮式过站区别于常规的钢板小车过站,盾构主机与后配套不用断开,形成了整机过站模式,过站过程中省却了盾构重新拆机、组装的工序,节省了工期;同时整机过站为盾构机前移提供了自身牵引动力,不用借助外力进行施工,有效快捷的完成盾构过站移动任务。
(2)滚轮式过站利用的材料消耗非常低,主材包括过站50kg/m的钢轨、滚轮、钢制排架支撑、反力装置等,但这些主材在盾构过站过程中可往复倒换利用,为过站成本进行了较大的节约。
(3)整体过站的工序简便、快捷,有效地转换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创新制作的滚轮不需要复杂的安装拆卸,只进行焊接、切割牛腿就可以完成滚轮过站的目的。
(4)滚轮式过站方案满足了本次盾构过站需求,但还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张凤祥,傅德明,杨国祥.盾构隧道施工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
[2] 周立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李世蓉,兰定筠.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奥运会 吴静钰 下劈 技战术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吴静钰击头技术的运用和得分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吴静钰在比赛中攻击对手头部共91次,得58分。其中下劈技术为主要使用和得分的击头技术,共使用61次,使用率为67.03%,得33分,得分率为56.90%;其次为前横踢技术,共使用21次,使用率为23.08%,得12分,得分率为20.69%;少量使用后横踢、后旋踢以及其他技术攻击对手头部。
1.2 吴静钰在三种战术中击头战术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吴静钰在进攻战术、反击战术、迎击三种战术中攻击对手头部主要采用进攻战术,使用进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共49次,使用率为55.06%,得30分,得分率为51.72%;其次为迎击战术,共使用23次,使用率为25.84,%,得19分,得分率为32.76%;吴静钰使用反击战术击头次数较少,共17次,使用率为19.10%,得9分,得分率为15.52%。
1.3 吴静钰在三种战术中使用下劈技术击头情况分析
从表3看出,在进攻战术中,下劈技术使用次数最多,共使用32次,使用率为80.00%,得9分,得分率为30.00%;在反击战术中,吴静钰主要采用前横踢技术攻击对手头部,下劈技术紧随其后,攻击对手头部共9次,使用率为45.00%,得6分,得分率为66.66%;在迎击战术中,主要使用下劈技术攻击对手头部,共使用20次,使用率为64.52%,得12分,得分率为63.16%。
2 结论
2.1 吴静钰在伦敦奥运会中攻击对手头部主要使用下劈技术,得分最多的技术依然为下劈技术。
2.2 吴静钰在三种战术中主要采用进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其次为迎击战术,较少使用反击战术共击对手头部。
2.3 吴静钰在进攻战术中击打对手头部主要采用下劈技术,得分率最高的同样也为下劈技术;在反击战术中较多的使用下劈技术攻击对手头部,下劈技术得分率最高踢,但主要使用的击头技术为前横踢;在迎击战术中主要使用和得分的击头技术同样为下劈技术。
3 建议
3.1 由于比赛规则的改变和分值的调整,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应加强比赛中击头的比重,鼓励使用击头技战术。
3.2 在保持积极主动攻击对手头部的同时,增加击头技术在反击战术和迎击战术中的运用,使击头技战术多样性。
3.3 加强下劈技术在比赛中的成功率,同时鼓励旋转技术击头在比赛中击头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8,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兰孝国,跆拳道的基本战术探析[D],体育世界,2008.5,
[4]谢云,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6,
[5]张会景,我国跆拳道优秀女选手历届奥运会技、战术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11.8,
[6]姚强、高志红,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7]孙茂君、朱海燕,对跆拳道战术运用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巴别塔”的神话传说不足为信,但多种语言的产生,却令世界文化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被莎翁称为“全世界营养品”的书籍,有了多种语言版本,犹如多种维生素的滋养,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修炼了乐观、豁达的心灵,也成就了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诸多语言文学美不胜收的碰撞和交融盛况。
各国书籍的大规模出版与交易,催生了蓬勃的国际书展。2012年4月举办的英国伦敦书展,是全球英语图书出版及版权市场最重要的交易平台,为世界各国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伦敦书展开幕式当天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所说,伦敦书展让优美的汉语和优美的英语相遇,成就了一桩非常美妙的好事。
对于中国来说,能够走进包括伦敦书展在内的世界几大书展,展示数千年古老文化的鲜活魅力,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西方有识之士都了解,在西方工业革命前,中国曾长时间雄踞经济总量第一的位置。中华文明也是世界唯一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没有中断、完好延续的文明,曾让多少有机会接触她的外国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不少人为此选择留在中国,成为用文字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的可尊敬的探宝者。
第三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近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和英国文化、通信与创意产业部长艾德・韦泽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主旨演讲,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晨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情况,通过网民规模、互联网产业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额等大量事实,说明中国互联网充满生机与活力,互联网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晨阐述了中国有关互联网的政策主张,即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贯彻这一方针,将重点推进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不懈地推进互联网发展。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互联网对外开放。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互联网的依法治理。四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五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网络安全。
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联合主办,2008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了首届会议,第二届会议于2009年7月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圆桌会议的主题是“合作共赢”,议题包括互联网商机、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云计算等。
“感知中国”图片展在日内瓦闭幕
作为在日内瓦举行的“感知中国・日内瓦行”大型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此次图片展共展出图片60余幅,内容涉及农业、工业、教育、医疗、城市建设、文娱体育等多个领域。
“感知中国”活动是国务院新闻办在世界各地组织的一个品牌文化交流活动,自1999年以来,“感知中国”已先后在美国、德国、俄罗斯、韩国、以色列、土耳其等国举办,受到有关国家民众好评。
“2010年澳大利亚、新西兰中文书刊巡回展”在悉尼举办
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澳大利亚中国书店等机构共同举办的“2010年澳大利亚、新西兰中文书刊巡回展”近日在悉尼闭幕。
在此次中文书刊巡回展的开幕仪式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林弋说,目前中澳之间的出版交流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紧密。希望澳大利亚的读者能够从书展中获知当代中国各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进一步加深两国出版界的友好交往与相互了解而共同努力。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赵立领事说,举办图书展和研讨会,反映出中澳两国图书出版界进行交流的积极性和强烈愿望。她希望大家向世界多介绍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介绍中国图书,增进中澳同行的友谊。
据悉,在此次书展上,中国出版代表团组织了53家出版单位、近百位出版界代表出席。在书展期间,展示了1万余册涵盖中国历史、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精品图书。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举行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文化和出版“走出去”的方针,积极调研论证,加上中青社从新世纪伊始就在版权贸易中表现不俗,对国际出版市场建立了认知,所以当年决意通过在海外直接建立子公司进行本土化经营的方式,让团队和资金“走出去”,成立中青国际,真正了解西方市场,整合国际资源。
六年来,中青国际成绩不凡。2007年8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青国际推出了它的第一本英文本图书《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 Practice》(《产品创意设计》),此书第一版在博览会期间便以包销的形式售罄,似乎为此后的六年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几年间,中青国际坚持“中国文化,国际表达;中国图书,国际包装”的出版理念和“高端精品”战略,在古典文化与艺术、当代艺术、摄影画册、创意设计等门类形成成熟的出版线,相继出版了百余种高档精品图书,销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60%的产品以英、法、意、俄、中等多种语言版本与国际著名发行商合作,实现全球同步发行,其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获得了分销商和读者的广泛认可,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艺术出版品牌,积极推动了中国文化在国际的传播。
同时,其国际商业化运作也让国际出版界不断关注。虽然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恶劣发展环境,但中青国际在公司创立第二年即实现盈利,此后每年投资回报率均超15%,被英国出版界称为“中国出版人创造的奇迹”。因为在出版业务和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中青国际在100多家企业中胜出,入围英国政府颁发的“2012英国商业大奖”(The British Business Awards 2012)的“年度中国投资人奖”。
书香:为什么会选择在伦敦,而不是其他国外城市?
郭光:伦敦是全球文化创意和出版传媒中心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软硬件优势(如语言优势、人才优势、出版资源优势、发行网络优势)以及非常国际化的平台。另外英国政府也非常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吸引外资在英建立文化传媒类企业有着一整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系统。因此,选择在伦敦注册公司是我们周密调研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书香:在国外投资、开设专业出版社,此前国内很少有出版社去做。中青国际作为国内第一家在欧洲投资的出版社,应该很少有经验可以借鉴,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
郭光:的确,在国外投资开设专业出版社几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面对激烈的国际出版市场竞争,我们在公司成立初期的确遇到了不少困难。
目前,西方出版仍然占据着世界出版的主流。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出版在偌大的市场中正渐渐获得关注,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市场对中国题材相关的出版物接受度并不高,在不少由西方出版机构出版的中国题材图书中往往存在着偏见和误导。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我们在公司成立初期就选择了以中国文化艺术为主体、以视觉传播为介质的出版方向。一则以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艺术财富去打动西方读者,一则以没有国界的“视觉化”语言去感染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譬如大型视觉艺术画册《中国》、《》,还有大型古典艺术画册《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都是突破文化藩篱、令全世界读者都为图书内容叹为观止的案例。
其次,东西方读者阅读习惯的巨大差异,对我们选题的策划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过去,有的出版社拿着中文书(非文学类)直接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市场针对性不强,往往很难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我们认识到,除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之外,即使在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层次与阅读习惯也不尽相同。唯有真正地融入市场,才能策划出受欢迎的选题。我们在出版过程中会注重与我们的外籍专家顾问、包销伙伴、分销商充分沟通,了解本土需求,解决了很多问题。
对于所有“走出去”出版社都最为头疼的文字翻译问题,我们也当作重中之重来抓,不仅请来母语为外语的翻译家、学者来进行重要项目的翻译,还邀请由著名汉学家、出版家组成的审校团队进行审校与润色,使得很多项目的翻译和审校费用都远远高于作者的稿费。
再者,中青国际创立初期,投入有限,要参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如何用好有限的资金,最大程度地规避经营风险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不做大而全,只做小而美”,在选题中实行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推出有影响力、有分量的精品图书,这对我们成立初期的品牌建立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为了降低运作成本,有效规避风险,中青国际把策划、翻译、营销、审校等对国际化要求较高的环节放在伦敦进行,而把素材搜集、编辑制作和印刷放在中国本土实施,并特别利用中青总社原有出版资源成立了中青国际北京编辑制作中心(中青雄狮数码传媒)作为后援,提供版权和产品支持。这样的举措减少了中青国际前期的巨大投入和商业风险,使其国际出版业务能更加迅速地展开。
书香:伦敦分社的创立和发展,对中青总社是否也有促进作用?
郭光:国际化一直是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战略之一,中青国际的海外事业开展也是一个具有六十多年光荣传统的老牌出版社进行文化推广的积极探索。中青国际的创立和成长,对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提升品牌,扩大国际化视野也有很大贡献。
同时,借助深入国际的英国平台,中青国际也为总社收集国际出版信息、寻找出版资源作用良多,几年来,先后为总社引进了一百多个优秀的海外艺术图书安全,为保持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艺术出版品牌的领先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书香:中青国际目前同国外出版社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哪些内容和方式?
郭光:目前,中青国际和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形式以合印包销为主,通过国际书展和日常营销,建立起了样张征订—合同确认—投资印刷的作业流程,分工专业,资金回收快,风险被大大降低。我们的《中国园林艺术》和《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都是在策划编辑阶段就通过样张来进行市场测试,广泛寻找有意向合作的出版社,在付印之前就已经分别签订了多个语言版本的合印包销合同。这两本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上市,前者与美国兰登书屋、法国西特戴拉、意大利扬卡图书和俄罗斯的罗德尼克等社共同合作出版了6种语言版本;而后者则与美国的艾比威力、法国的西特戴拉、意大利的蒙达多里等社合作出版了5种语言版本。
文化艺术和创意设计类图书都适用于这种合作模式,但前者出版周期更长,每次参与的合作伙伴更多;后者产品更新周期更快,但是如法国的艾赫勒出版社已经几乎成为我们的固定合作伙伴,每次都会参与合印。
除了以上提到的合印包销之外,我们也会和一些不具备合印条件的地区的分销商合作,直接进行现货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国际著名的兰登书屋营销公司(Random House Publisher Service)与中青国际进行了接触,他们认为中青国际的选题方向和产品质量都已达到了国际水准,双方正在讨论由RHPS未来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地区对中青国际的产品进行分销。
书香:这几年中青国际是否有一些发展方向上的转变?
郭光:中青国际在英国成立6年半,仍然属于蹒跚学步的探索阶段,在继续用心做好出版的同时,我们作为中外尤其是中英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定位也日益突出。2012年,我们承办了“中英出版传媒产业论坛”,这是中英两国政府首次就推动出版传媒产业深度合作及双边投资举办的高层论坛,也是2012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最高端的主题论坛。此外,2009年,我们还与法兰克福书展合作在法兰克福中心图书馆举行了“世界遗产在中国”摄影展,2012年与中国驻英大使馆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作举办了“中国式风景”中国当代摄影展等文化交流活动。未来我们还会在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这个可能算是我们的一点特色吧。
此外,我们还与国外合作出版社一道,对一些大型艺术画册(如《中国》)的电子出版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书香:中青国际在“走出去”方面已取得很不错的成绩,是否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郭光:第一,在近五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出版工作流程的不同,国际出版与国内出版在选题、编辑、营销等各个环节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特性。而唯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了解和融入西方出版文化环境,积极进行调整,才能取得突破甚至成功,才能赢得国际市场认可与尊重,才有实际推广效益并能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我们主打中国文化艺术元素出版。中青国际选择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当代自然风光和当代建设作为发展初期的重点选题领域,并采用视觉艺术形式展示给外国读者。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视觉艺术较之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是“无国界”的表达方式。它让外国读者在接触中国艺术和风光之初,能够无障碍地去感知其中的魅力。
第三,坚持市场高端出版理念,推行“精品战略”,形成独特的出版理念和出版特色。中青国际一贯坚持施行精品战略,在初创阶段,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以产品数量取胜,而是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精品图书项目,例如成立初期出版的《中国》、《》等大型摄影艺术画册,被国际出版界评价为最具震撼力的反映中华文化艺术的出版物,成为同类书籍中无可比拟的经典力作,多次再版重印。再如近年出版的《中国园林艺术》、《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均达成了中、英、法、美、意、俄等多种语言版本的全球合印包销,成为中国出版走向国际的成功案例和标志性产品。
第四,注重整合国内外出版资源,优势互补,降低了运作成本和风险。作为中国出版社,起步阶段还是要用好我们的资源,利用海外的平台和国际化营销方法进行营销,中青国际把策划、翻译、营销、审校等对国际化要求较高的环节放在伦敦进行,而把素材搜集、编辑制作和印刷放在中国本土,借助中青总社和外包公司资源和力量实施, 从而大大降低运作成本和商业风险。
第五,借助伦敦传媒中心平台优势,全面提升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积极与国际名社、大社联动,实现合作双赢。我们采用直接注册公司这种彻底“走出去”的方式使中青国际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英国这个国际出版平台在语言环境、专业人才、出版资源、发行网络等各方面的优势。唯有深入了解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研究表达形式,才能做出真正贴近市场、定位明确的产品。在境外的本土化操作,全面提升了中青国际的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更使产品贴近了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市场需求,以一种西方读者乐于接受的模式自然而然地推广了中国文化。
本人作为一名拥有十年图书版权经验的出版人,对这一点更是深有体会。但是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如何扩展思路、多方位立体式地做好图书版权工作?笔者认为:
一、建立同国外出版社的直接联系,加强信息交流。
以往的版权工作,主要是依靠公司,被动地接收公司提供的各种图书信息。这样往往受到公司的制约,一个公司同时推荐给若干的出版社,即使看到适合的选题,也会被公司要求竞价,往往是哪个出版社出价高就卖给谁。因此,版权工作者应该针对本出版社的出版种类和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发达的网络找到国外与之出版种类和特点相似的出版社,通过各种方式找到相关的版权负责人员,直接建立交流渠道。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大社纷纷在中国成立办事处,这也方便了我们同其建立联系,进行信息交流。
二、对于不能建立联系的出版机构,合理利用机构。
虽然强调要多同国外出版社建立直接联系,但是,对于有些出版社,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够直接联络,这时就要积极利用已知的机构。还有些出版社,虽然能够直接联系到版权经理,但是他们却不愿意直接同我国的出版社合作。以日本出版社为例,他们比较倾向使用,对于直接联系他们的出版社大多不予以合作。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积极利用的天独厚的优势,让其帮忙联络我们选中的图书。
三、积极参与图书推广,使优秀本版图书“走出去”。
怎样做好图书的输出工作也是图书版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版权工作者,应该熟悉本社出版的各种图书,找出具有输出潜力的选题,并同编辑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图书的卖点和特色,以便做好图书推荐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外出版社的深入研究,对其进行分类。同时,还要对图书本身和作者进行必要的包装,以便吸引国外出版机构,增加版权输出率。此外,在输出后要及时跟踪图书的销售和读者反馈情况,作为参考之用。除了将本社出版信息推荐给国外相关出版机构外,还可以推荐给各大机构,这也是版权输出的渠道之一。
四、及时关注各种版权信息和出版动向,抓住有潜力的选题。
国外出版机构每周都会最新的畅销书排行榜,这些排行榜对图书按照出版类别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类。及时关注这些出版信息,有助于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及时了解国外出版社的热销图书,有助于第一时间抓住潜在的畅销书选题。此外,版权机构也会提供一些版权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很新,数量也较多。对于这些信息,版权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筛选和选择,对于感兴趣的图书也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因为最先回应者往往能够占据先机,并且能够获得机构的认同和好感,有利于今后的合作。
五、积极参加国际书展、增加版权交流机会。
一年一度的伦敦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为世界各地的出版机构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版权交流平台。每个出版机构或者集团,都会在书展中推出一系列的重点图书和新书,并会在书展中引进大量的优秀作品。因此,如果有机会,版权人员应该积极参加这些展会,这也是同各个出版社的版权人员面对面交流的绝佳机会。因为,有些时候,虽然平时也有联系,但是面对面的洽谈往往事半功倍,邮件或者电话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见面之后就轻松解决。版权谈判也是如此,如果在书展中看到适合的图书,往往直接就可以坐下来和对方出版机构的版权人员洽谈,这种情况下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有媒体说,成都办了一个糖酒会,一届的收入就高达38亿元。武汉人对会展的商业渴求,也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武汉有3个大型会展中心,可供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规模位居全国第三。按照相关计划,到2016年末,武汉年办展会数量突破1000场次,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展会10到15个。武汉人雄心不小,但方向没错吗?
去年年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打了一个1亿元的豪赌。王健林说:“我跟马云先生赌一把:2020年,也就是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不管谁赢谁输,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电商会逐渐挤压传统商业的空间。业内人士预言,传统商业有可能向“展示”功能转型。如果传统卖场走向“展示”,会不会对各种展会构成挤压?不会。当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享受网上购物,他们反而会对参观、看展产生补偿性需求,参观展会也就越来越有市场。
展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实际上包括办展与看展两个范畴。在很多人印象中,展会就是各种厂商把自己的产品放在展览馆里,向参观者展示,接受订货,办展者和酒店、餐饮业者一起赚钱。很少有人会从观展的角度来看待会展业,特别是对参观者的感受缺乏考量。很难设想,如果缺乏大量参观者的参与,会展业还有明天?
世界上第一个博览会,是1851年英国举办的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当时人们从英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赶到伦敦海德公园,看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大型模型。用中国俗话说,就是“看稀奇”。
万国工业博览会后来成为世界博览会,很多国家争着办,目的之一是展示成就;与此种需求对接的,是民众在家门口“博览”世界的浓厚兴趣。综合性的博览会,开始细分成汽车展、时装展、图书展、电影展等,接着再细分,比如时装展细分出流行趋势会、各种品牌会等。人们被各种创新吸引,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上海世博会干脆直指“生活”,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主题。进入会场,我们看到世界级的建筑艺术、文艺表演,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可以买到非洲的木雕,也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美食。博览会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马云赢了那场豪赌,而传统商业转向“展示”,那时候商品展示就变成了一种吸取人流的手段,大型购物中心就跟展会没有太大差别了。换句话说,展会在不远的将来可能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业态。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将抢占未来商业的制高点。
用活外宣品牌,“最特色”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在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打造下,“感知江苏”文化交流品牌已走遍美国、法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座城市。特别是2014年“感知江苏”活动,将版画、农民画带出国门,大大提升了活动影响力。成功举办了“土耳其―中国江苏文化周”和“塞浦路斯―中国江苏文化节”活动,塞浦路斯总统亲自出席活动,当地民众在“脸书”、推特等网络社交媒体上自发推介文化节各项活动并予高度评价,外交部专门致电江苏表示祝贺。
用活文化符号,“最江苏”文化名片享誉海外。江苏符号全球征集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15万余人次参与,评选出112个最能体现江苏特色文化及人文价值的符号,已列入“符号江苏”系列丛书出版计划。“符号江苏”精品丛书中文版在伦敦国际书展首发,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深受国外嘉宾喜爱,英文版权由英国新经典出版社购买,所出书籍分送英国各主要公共图书馆收藏,成为江苏版权输出的经典案例。在英国伦敦书展“符号江苏”系列口袋书首发式及版权签约仪式上,国际通行小开本、全彩印、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的《昆曲》、《明孝陵》等13本中英文版《符号江苏・口袋本》,受到国外读者、出版商和媒体的热捧和青睐,被誉为精巧便捷的“江苏符号指南”,为英国最大的中文图书馆查令阁图书馆所收藏。丛书版权也成功输出到英国仙那都出版公司,电子书、数字APP等衍生产品随即进入大众市场。
用活文艺精品,“最精湛”文化地标立足全球。江苏打造了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形成了江苏特色的文化地标,如省演艺集团出品的昆剧《1699・桃花扇》、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海内外都引起了轰动。苏州昆曲团的《青春版牡丹亭》、《桃花扇》,无锡的舞剧《绣娘》,在美欧多次成功商演,打开国际市场之门。凤凰出版集团和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剧《锦绣过云楼》,作为中国唯一原创音乐剧亮相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用活民间力量,“最亲和”交流方式联动内外。通过官方渠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往往会被认为是宣传;以民间身份出现的传播主题,更容易获得国际受众的信任。联合麦秋传媒文化企业赴扬中、阜宁等地举办“洋眼看江苏”活动以及江苏工艺美术体验行、美食体验等活动,20多个国家120余位在江苏工作、生活、学习的外国友人参加活动,深度感知江苏城乡发展风貌。
用活传播媒介,“最时尚”宣传方式接轨国际。按照提出的“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求,江苏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好新兴媒体,传播正能量。在“同乐江苏”、“洋眼看江苏”等系列活动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全时、全域、全民、全速传播优势。中江网将全省各市推送的300多部形象片同时上线展播,并开通网络投票,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凤凰网、联合早报网、江苏国际频道播出,同时利用青奥微博、微信和微视平台,以及脸书、推特、优兔等社交网站进行。省广电总台推出的全媒体大型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不为人知的中国故事,深受观众好评。
当前,全省文化交流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不断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推介江苏特色文化,塑造江苏美好形象,讲好江苏故事,传播好江苏声音。
理念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形神兼备”。进一步深化拓展“同乐江苏”等既有活动品牌内涵,把传统文化深刻思想内涵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引入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当代价值观念与世界各国人民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以“美好江苏,快乐汉语”为主题举办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江苏人文环境的魅力,提升江苏国际影响力。通过承办外交部“欢乐春节・美好江苏”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梦的对外宣传不断引向深入,把中国梦的宣传与江苏实际、民生现状、凡人故事结合起来,使中国梦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动载体。
内容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无缝对接”。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一是以艺术途径感染人。充分借用微电影、动漫卡通等新颖时尚的交流形式,把江苏声音、江苏形象转化为国外受众爱读爱看的故事、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增强亲和力感染力。今后努力将近年来涌现的如赵亚夫、王继才夫妇等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江苏好人”的凡人之美、生活之美,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以文化途径吸引人。在“符号江苏・口袋本”系列图书推介中,我们将围绕《论语》等文化经典素材,结合江苏历史文化名人,编写翻译更多适合于不同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阅读的中国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三是以教育途径培养人。支持省重点文化企业自建共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中文学校,促进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四是以活动途径凝聚人。借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契机,在米兰举办“感知江苏”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江苏文化的多姿多彩。
平台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高屋建瓴”。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善于借助和利用大型海外平台、国家级平台和各种有效的传播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平台,提升江苏国际知名度。利用国际性书展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经贸活动、节庆庆典等活动契机,积极与目标国建立广泛联系,推动社科文学精品的版权贸易输出。借助法国巴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国际平台,联合商务厅举办淮扬菜美食展等活动,集中展示被列为技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美食品种。二是充分运用国家平台,提升江苏对外影响力。借助国新办、外交部、文化部等中直部委的“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大型活动平台,开展“欢乐春节・美好江苏”江苏民俗彩灯文化展和江苏非遗展示活动;三是充分整合利用江苏外宣海外阵地。充分利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江苏文化产业(欧洲)促进中心、“符号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广电总台的金色梦想英、美分公司,以及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在各国办事机构的场地人员等资源,组织城市形象宣传、江苏书画文艺精品等活动,打造江苏形象常态化展示窗口。
用文学奖为2009年画上完美句号
三月初,九歌《九十八年小说选》、《九十八年散文选》出版了,小说选和散文选如果迟迟不露面的话,2009年总感觉没有正式散场,还不能够漂亮地收尾。每年一换的评审很大程度决定了小说选和散文选的入选作品。《九十八年小说选》由骆以军担任编选人。以小说为镜像,骆以军深深感慨台湾岛屿所浓缩、折藏,化石岩层压挤,呈现的竟是如此丰饶复杂之心灵地貌,几股1990年代以降的叙事伏流:原乡、、性别、认同、都市漂流、青春启蒙……在这一年汇聚与混种,恰如王德威当年描述的“众声喧哗”。
骆以军并称这是台湾“小说狂飙,风云再起”的一年。小说选收录童伟格、甘耀明、周芬伶、壹通等十六位小说家作品,饶富意味的是,《流水账》、《杀鬼》、《附魔者》这三大长篇小说各被截取一段入选,朱天心中篇《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则因以一种“小说百科”的全景,“赫拉克利特河床”之小说覆盖小说之幻技写暮年之哀,获年度小说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因为不论是河是人,都已经不同了,这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大名言。
《九十八年散文选》由张曼娟主编。她义无反顾挟带一点忏情的如此自陈:虽然创作25年,却始终处于边陲地带;虽在大学教授现代文学20年,却一直树立不起专业形象。既是这样自我认知的编选人,思前想后,便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设想读者喜欢的作品。
散文选总共选出余光中、王鼎钧、痖弦、龙应台、吴钧尧、童伟格、李冠颖等老中青三代作家47篇作品,写历史、器物、时代、旅行、亲人与亲情……获年度散文奖的是隐地《一日神》――“对于时间有深刻体会的人,方能造出这日日皆不相同的神”。
终于把2009送进了历史。
房产宝典撞击2010年现实
回到纷乱的2010年生活现实,对台湾读者来说,近日最重要的一本书恐怕是《张金鹗的房产七堂课》。
这一年台湾房地产飙涨,但涨的只有台北市和台北县。最新调查显示,年轻的双薪家庭要在台北市买房,必须26年不吃不喝,逼使政府不得不祭出政策以抑制房价。高房价为十大民怨之首,这是小市民的现实,小说、散文拯救得了人类灵魂,却无力撼动现实。政大地政系教授张金鹗研究房产二十多年,几度预警房价泡沫化而遭建商恐吓。《今周刊》选他为2008年年度财经风云人物,他在电视上大声疾呼,对抗建商的身影深植人心。《房产七堂课》是张金鹗的第一本非学术书,也是台湾第一本房地产专家为小市民写的房产书,披挂上阵第一回合就来个超猛的“破解五大房地产神话”――有土真的斯有财吗?不景气可以投资房地产吗?高通膨或低利率时代,租不如买吗?只注意“区位”就可以吗?买在捷运站线上是对的吗?
有钱方能置产。理财书有回温趋势,不管旧瓶或新酒,《投资,越简单越好》、《治富:社长的理财私笔记》、《买基金坐拥双薪》、《写给99%散户的理财笔记》等等,都是新近冒出头的理财书。电视上首度出现为单一一个国家的基金打广告的广告片,这个国家是巴西。《巴西,如斯壮丽》,这是带领巴西走出通膨风暴,奠定它今日经济起飞基础的巴西前总统卡多索所撰写的国家故事。历史上第一次,台湾人如此关心巴西,热爱巴西(的基金)。
奇幻书的火爆与书市的奇幻
无论如何,买不起房子总还买得起书吧?说书市衰疲慵懒比较像一种心情,书店其实还是给人热气腾腾的感觉,特别是以《波西杰克森》套书为代表的青少年奇幻冒险小说。波西杰克森第一册《神火之贼》出版于2005年,此后便如旋风般横扫美国各大排行榜并不断获奖。2009年推出第五册完结篇《终极天神》。远流在2009年初出版第一册,一年之内连推五册,并以电影书衣版及套书形式在书展热烈促销,声势惊人。
《波西》有红翻天的条件。小说家雷克莱尔顿创造了一个希腊天神与现代人类并存的世界,所以它成了一部希腊神话入门书,这是教育工作者热爱的“寓教于乐”。主角少年波西被设定成天神与人类产出的所谓混血人,具有某种不自知的特殊力量,但在学校的表现则是问题学生一枚,有阅读障碍兼又过动,后来被送到“混血营”受训,就此展开他从平凡到英雄的旅程。这样的故事,大人小孩都会上瘾,一如《哈利波特》。
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冠军书仍旧是丹・布朗《失落的符号》,但在美国,打败《失落的符号》的布兰登・山德森,正是此次台北国际书展首卖奇幻大书《迷雾之子首部曲:最后帝国》的作者。对奇幻迷来说,山德森乃是在奇幻冒险尽头打开新路,靠着解构与颠覆以及说故事能力,再创奇幻魔境的新世代英雄。
说起来,《机场里的小旅行》也有几分商业与人文的奇幻。
在台湾,英伦才子艾伦狄波顿拥有蔡诗萍、陶晶莹、郑华娟、褚士莹、李清志、刘轩等等名人的“名人粉丝团”。
不知这算不算置入性营销,总之伦敦希斯洛国际机场聘请了艾伦狄波顿担任“驻机场作家”(恐怕是全世界第一位?),他可以进出机场任何地方,访谈里头的任何人,最后据此写成关于旅行、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本质的《机场里的小旅行》。
所以说写作这件事,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题目是人发明出来的。
本土新作平平,翻译小说值得期待
藤井树、九把刀、蔡智恒三大网络小说家没有新发明,交出的是看起来没有太大创新的新作。藤井树《流转之年》写四个同学的成长故事。蔡智恒《鲸鱼女孩,池塘男孩》写没有说出口的爱情。九把刀《上课不要看小说》,内容是――根据某位读者的说法,“瞎扯乱掰”。
上课不要看小说,小说家千万不要轻视读者。读者会进步,也会督促着小说家进步,非进步不可,不然就别混了。
如果要跟着电影看书,这一波重推或新推的电影原著小说可说多是一流文学作品。“魔戒”导演彼得杰克森把曾入选2004年金石堂年度十大影响力书的《苏西的世界》拍成了电影。当家园崩毁,一个父亲带着儿子往南方寻找生机,无论环境如何让人绝望,他仍旧教导儿子坚守心中的美与善,这是《长路》的故事,作者戈马克麦卡锡被封为海明威、福克纳“唯一后继者”,现在它被拍成了很文学的电影《末日浩劫》。很多人因为电影《神秘河流》而认识丹尼斯勒翰,再进一步读他的小说《神秘河流》。《神秘河流》虽属推理惊悚,但写作层次上已跨越类型,成为主流文学。三年前推出中文版的《隔离岛》则是他在《神秘河流》之后的“再登上一次高峰”,也是这一季的大片。《分手信》(电影《最后一封情书》)则是美式纯爱小说。而若要看懂提姆波顿的三D片《魔境梦游》,《打开兔子洞:深入解独艾丽斯梦游奇境》(远流出版)诚属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