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差异化发展;存量规划;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
人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战略基于促进城镇化方式的全面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增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宗旨。
具体来说,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动力机制上,要实现从重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为主向重视城市经济为主的转变,保持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与均衡发展;在发展重点上,要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向重视功能、作用扩张的转变,不可偏重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城市的职能和质量上,发挥其在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水平、与农村优势互补的巨大作用;在空间形态上,要实现只把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转变,大力促进城市群的出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求城乡规划回归到人的本位,以提供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为根本目标。规划师需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注重人口规模转向注重人口结构分析和人的需求研究,从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向全面关注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居民及留守人口的社会需求,并以人的视角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不仅仅是规划目标理念的转变,还会涉及到空间话语体系的变革。
(二)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
在经历了空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先发地区的城市空间框架基本拉开,而环境、社会、文化及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传统专注于空间增长的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以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要逐渐向统筹经济、社会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路径转变。城乡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价值观转换。
(三)规划的主导范式向存量规划转变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城市发展道路急需由粗放
式、资源高消耗式增长向内涵式、资源集约式发展转型,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与提升品质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城乡规划的空间要素从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转变,增量和存量规划并重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的必然选择。
(四)规划的工作方法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
面对日渐成熟的建成环境和复杂的城市问题,规划的工作方法需要从粗线条式规划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梳理和再利用,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挖掘,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优势资源要素的判断
和整合,达到城市功能提升、品质改善、特色重塑和多元包容的目的。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措施
(一)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
1、低环境冲击发展,构筑安全友好的城乡生态文明关系
首先,要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基底,强调区域层面的生态协调和生态管治。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水资源地及基础设施廊道等限制和禁止建设区域。在次区域规划中 (如城市群规划、都市区规划 )将省域层面的空间管制要求进行细化、落实,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职能的限制,按照监管型、调控型、协调型和指引型四种不同类型,分类落实空间管制内容、方式和部门,制定统一、可实施的规划管治措施,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构筑区域整体低环境冲击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将人类文明融入生态文明中,强调对生态空间的关注和友好利用。以绿道为例,通过绿道对生态空间的串联和对环境、游憩、文化与经济多元功能的承载,建立生态空间和人居空间的联系纽带,将人的休闲活动引入生态空间,让公众关注生态空间的保护,且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2、以县域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
县域层面的规划需要协调好以下五种关系:
①协调好城乡规划 (坐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目标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指标 )的关系。
②摸清城乡资源本底,开展完整的城乡空间资源评价,并形成县域空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六线”空间管制,保护好基本农田、水资源、生态林地、自然保护区及历史文化遗产等。
③统筹县域三次产业空间布局,优先确定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和农业养殖区等第一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区的选址和规模,促进产业有序集聚。
④建立由“中心城市―中心镇 (县域副中心 )― 一般镇 (城镇组团 )―中心村 (农村新社区 )―基层村”构成的完整城乡居民点体系,并以此作为城乡人口分布和设施安排的依据,打破传统“就城镇论城镇、就乡村论乡村”的封闭型二元规划体系。
⑤为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保障。一方面在城镇的各类设施标准、容量与布局规划上充分考虑服务乡村的要求,体现“以城带乡、城乡共享”的理念;另一方面明确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及社会服务等设施向乡村延伸的方向,为实现“自来水下乡、垃圾进城、公交到村”的城乡设施一体化提供规划保障。
(二)应对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探索存量规划模式
目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是量大面广且日益成熟的城市建成区,规划主导范式开始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总体规划修改实践中,已经普遍遇到上述问题。其基本的应对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间框架里,通过中观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秩序的梳理,以及优势战略资源的整合、重组,达到功能、品质和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当前阶段,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素有待从适建土地空间向优势战略资源转变,总体规划的空间视角也有待从分立向统筹、从宏观结构向中观秩序转变。
(三)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1、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空间话语体系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认识和规划城市,以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规划构思。而这正是城市设计的优势所在。国内的城市设计需要从过去的重形态、轻功能,重蓝图、轻实施,以及重设计、轻研究向基于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功能安排与设计转变。
新时期城市设计的编制理念包括:①人性化―以人为本,基于人的需求进行设计;②特色化―注重对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③现代化―包括设计理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和设施现代化。城市设计的编制重点包括关注实质功能、关注细节品质、关注文化特色及关注城乡整体空间环境的构筑。
2、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低碳生态社区是在“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指通过碳排放量来衡量城市社区的生态状况,通过一系列减碳、固碳的建设及技术手段,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与生态社区相比较,是一种可以相对量化的城市社区发展标准。通过用地、能源、交通、绿化、建筑与管理等综合手段,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和能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国外低碳生态的典型案例有英国的贝丁顿社区、德国的弗赖堡瓦邦社区等。我国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预计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该类型规划将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许复新.论新型城镇化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J]. 中国发展. 2013(0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路径;江都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长三角,更是处于城镇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得以长足健康发展的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引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1]
2新型城镇化研究背景
2.1世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国家面对的经济情况和社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整合和重组,对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随着信息和知识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开始进入以人为中心,呈现出分散化与集聚化并存的局面。同时由单纯的生产性转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共存的局面。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进入了共生、共享和共荣的状态。[2]
2.2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熏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3]认为如何在此关键时期把握机遇,妥善地应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需要城市规划专业深入去研究和探索的。
本文将结合扬州市江都区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对如何在规划方面去引导控制新型城镇化的有序发展提出一些观点建议。
3研究区域概况
扬州市江都区位于长三角腹地 ,交通优势明显,是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位于扬州泰州大都市圈连绵区。是扬州市的副城,承担了扬州发展的一部分城市职能,是扬州重要船舶产业及港口物流基地。2012年GDP达到639.1亿元。江都区2012年的总人口为10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基本已达到1:1,2012年的城镇化率达到52.2%。根据江都区总体规划,预计在2030年要达到80%的城镇化率。
江苏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苏南城镇化率超过70%,南京城镇化率80.23%江都区的城镇化率为52.2%,。相较于其他地区,如下图所示,江都区的城镇化率属于低水平。此外,江都区各个城镇的城镇化水平不平衡。
表1:江都区人口与城镇化率
江都总人口(万) 城镇人口(万) 乡村人口(万) 城镇化率(%)
现状2012年 106.9 56.1 50.8 52.5
规划2020年 120 81.4 39 67.8
规划2030年 138 110 28 80
可知,江都区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的结合本区的情况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4江都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4.1土地利用呈现分散、粗放的特点
江都区2010年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16m2,村庄建设用地为296.76m2,土地集约化空间很大。但是居民点布局分散,集约程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浪费较严重。
同时,江都区的工业虽然发展迅猛,至2012年突破了1782亿元,形成了医药化工、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四大支柱核心产业。但是现状的乡镇工业布局分散,村镇之间产业集群效益不高。园区容积率偏低,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江都区在集约化利用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2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不足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妥善处理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彰显生态价值。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要求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在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以节能、环保、生态、和谐概念为基础 ,积极构建生态型小城镇。[4] 而目前江都区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意识,但并未形成具体的规划。
4.3城镇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
城镇职能雷同,特色不明。城镇经济结构雷同,城镇间缺乏分工协作,横向联系少,出现经济同构、相互掣肘、恶性竞争的问题,一方面恶化了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扭曲了各自的城镇职能,加剧了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加重的局面。[6]
江都区目前沿江开发进程不够快。沿江地区建设未成气候,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沿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挥利用不够充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实施不够到位,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各个村镇未能因势利导的利用本地资源,产业布局点分散,规模较小,许多城镇产业同构性大,主要以蔬果园、花卉、渔业和部分工业为主,未能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加以发掘,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
4.4城镇规模偏小,结构欠佳 城镇化质量不高
江都区现状的城镇规模偏小,结构欠佳。镇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普遍偏小,部分镇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城镇体系缺少中间层次的城镇群,5万人以上的城镇廖廖无几。如图8所示,除仙女镇、大桥镇外,其他各个乡镇的镇域人口和镇区人口普遍较低。
此外,“旧城镇、旧街区、城中村”等问题广泛存在。江都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达到116m2。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高达297m2,各镇之间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各镇人均GDP差距大:水平最高的仙女镇达到168830元,是最低水平镇的4.4倍。
5江都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路径探索
图1:江都区产业分布图
为了把江都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江都区通过从体制机制创新、城市功能系统升级、产业升级、设施支撑提升、生态可持续及多层次统筹发展等方面探索了江都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包括:
5.1引导土地利用转型:从粗放经营到“产城融合”
产业结构方面, 江都区现状的产业存在效率地,转型慢和三产内部结构不优化等问题,调整现状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以都市服务型、消费型为主导,乡村生态生活环境为主导。都市区强化服务乡村的支撑产业,反哺广大乡村区域。乡村发展高效集约、现代综合、生态环保型产业。对工业整合现有工业布局体系,集中发展发展具有特色化、规模化,现代高效的农业,第三产业则采取:①强化城市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 ②邵伯湖和渌洋湖水乡风貌旅游度假区;③水产养殖加工基地与水乡风貌旅游区结合中部扬泰机场;④打造空港物流园区农业观光区、生态农业体验区、5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⑤丁伙花木种植基地、郭村蔬果种植基地。
通过这些产业调整和促进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依托于不同区域现状特征与产业基础,突出优势,打造品牌。
5.2引导城镇形象转型:从千城一面到特色城镇
图2:江都区区域空间结构
在江都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构建新型中心,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条件,提高区域统筹发展动力;通过打造高品质生态文化特色城镇空间,美誉度提高,提高城镇吸引力。
在具体规划中,通过规划乡村聚落形成生态社区、特色村两级体系,以达到特色城镇建设的目标。主要措施有划定在区域中具有特定意义的保留村落,同时弱化其他村落,逐步形成向生态社区和特色村集聚的趋势。
5.3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路径
2012 年 3 月 14 日, 国务院总理答记者问时指出“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是本年度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这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将面临着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江都区以在本次规划中,也探索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新方式。通过发展以多样化产业为支撑,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或社区集中。同时在管理上进行探索,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具体实施中,主要是通过统计区内各个村镇产业、经济发展和村庄形态等特征,提出基本的聚落模式,有序引导各个乡镇进行差异化的城镇化路径。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分级配建,和农民的再教育再培训。在精神文明方面同样提升农民的素质,达到物质和文明的同步前进。
根据区内现状村镇聚落的分布,结合规划目标,主要将聚类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表2:带状分布型聚落
涉及城镇 吴桥,浦头,大桥,仙女,宜陵
特征 聚落规模较大、连绵成条带状
镇-村规模差异较小
城镇化目标 “离土不离乡”以周边城镇和规模较大的乡村聚落作为乡村人口集聚目的地
就业目标 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产业相结合
公共服务 分级配置
表3:点式分布型聚落
涉及城镇: 樊川,真武,丁伙
特征 ① 聚落规模较小
② 散点式分布
城乡差异较大
城镇化目标 “离土又离乡”
主要以城市和大型城镇为乡村人口集聚目的地,少量人口向周边大型生态居住社区集中
就业目标 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产业相结合
公共服务 分级配置
表4:块状聚集型聚落
涉及城镇 邵伯,小纪,郭村,丁沟,武坚
特征 聚落规模中等、大分散,小集聚、
城乡差异较大
城镇化目标 “离土又离乡”与“离土不离乡”相结合
主要以城市和大型城镇为乡村人口集聚目的地,部分人口向周边大型生态居住社区集中。
就业目标 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产业相结合
公共服务 分级配置
5.4构建乡镇生态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走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江都区素有“苏中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区内拥有一百多万亩的耕地 ,占总面积49%,河网密布,水资源充沛,水质条件优越。江都区境内江淮冲积平原,土壤对作物适应性广;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全市优质稻米种植面积6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年产稻谷40万吨;拥有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基地,在本轮规划中,通过生态体系的建立,培育和发展生态斑块。
通过研究区分规划区内不同类型的生态基质,划分为坑塘水网农田基质、低洼平原农田基质、高沙平原农田基质、城市建设基质。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发展生态斑块。主要措施包括:保护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特征的生态斑块,包括渌洋湖生态斑块、邵伯湖生态斑块、丁伙花木种植园斑块、宜陵规模农业生态斑块、大桥镇湿地、规模农业生态斑块、武坚、小纪规模农业生态斑块。重点提升、补充建设的生态斑块,包括小纪生态核心斑块、郭村生态核心斑块、浦头、吴桥生态核心斑块,构建网络生态廊道。
表5:构建“区域―地方―场所”3个层次的城乡绿道网络体系
类型 主要绿道 衔接层次 连接节点
区域层次 由渌洋湖生态保育区向南沿运河至城镇连绵带廊道至长江夹江形成的绿道 衔接区域高速路廊道,主要道路,规模农业产业带、主要河流廊道、旅游观光区等 区域湖泊、水库等大型水面、特色生态旅游区、规模农业区等
地方层次 沿宜陵镇-樊川镇的规模农业产业带、小纪镇-吴桥镇的规模农业产业带、安大公路 主要各片区衔接次要道路、河流廊道等 片区主要的公园、开敞空间、广场等
场所层次 以乡道、村道为主的农村风貌观光运动休闲绿道 与乡道、村道、旅游观光区、规模农业产业内部道路衔接 场所内街头绿地、坑塘水面、休憩服务设施点等
通过不同层级不同层次的生态网络,保证江都区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生态不受破坏甚至想更好的趋势发展。使得经济与生态能协调发展。
5.5构建合理多元城乡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互助互利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江都区的产业发展中,构建都市以服务型、消费性为主导,乡村以生态生活环境为主导的模式。都市区强化服务乡村的支撑产业,反哺广大乡村区域。乡村发展高效集约、现代综合、生态环保型产业。
规划包括:邵伯湖和渌洋湖水乡风貌旅游度假、水产养殖加工基地与水乡风貌旅游区、结合中部扬泰机场,打造空港物流园区、农业观光区、生态农业体验区、5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丁伙花木种植基地、郭村蔬果种植基地。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自然等资源,发展青少年启智产业发展。结合历史和教育、农业和教育、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多种教育基地。
5.6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
采用多种方式,构建完善的城乡联系通道,包括规划方面完善县道网布局,加强城区和产业园区、城区和乡镇、乡镇和乡镇之间等的联系,形成六纵六横五联的县路网格局,实现公交线网江都区全域覆盖。在运营管理方面,则不断的推进城乡的公交化。采用低票价和优惠免费政策、加密公交班次、加密公交站点布置。采用定线、定班、定点和定时的运营模式,使得公交的服务更加人性化。
5.7区内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在江都区内从户籍制度、土地政策和人口政策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的探索。在不放弃农民既有土地以及宅基地权益为前提下加强区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加大城镇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撑,促使区内福利一体化。不断的扶持新型产业,保证区内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农民权益保护。要逐步弱化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异,弱化附加在户籍关系上的福利供给(住房、教育、医疗等)的差别,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
(2)促进农民城镇化就业。促进农民工创业以推动二次转移,让农民工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真正主体,同时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教育。
(3)探索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三集中”――通过农户向社区集中、承包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资源整合,实行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重大措施来优化城乡布局。
(4)促进空间层级的简化和优势资源的城镇聚集和政府资源投入与合理分配。
6结语
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而产生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责的问题和矛盾。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其情况下,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先进的长三角地区,江都区通过从政策创新、生态体系构建、管理体系优化、产业整合互助及公共交通系统构建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妥善的解决当前的问题和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2014
[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窦金波《经济研究导刊》[J]. 2010, 05
[3]辜胜阻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19(1)
[4]赵莹,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2,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核心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达到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在此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更要按照党所提出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要求,认真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加深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认识,从而走均衡、持续发展的道路。
1、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
城镇化与城市化不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必须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能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做到以人为本。城镇化应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聚集地,而且能以其强大的实力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就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农民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城镇化是人类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居民不断积聚而形成市民居住点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就是让农村居民真正进入城市,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全面改变,他们的经济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创造社会的经济繁荣。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迅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据国家有关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的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单就消费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收1000多万农民进城,进而带动约15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不仅是简单的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而是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下,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资源调配方式的演进,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为此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1、没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
现阶段,在我国城乡的规划设计中,还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各种规划设计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导致规划的缺位。同时,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各种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之间并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缺乏统一的处罚标准,从而影响了城乡规划设计的规范性。
2、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由于规划管理的权限被下放到了地级的区县,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自行运作,不接受规划设计部门的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的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严重削弱规划设计部门的调控职能,从而对城乡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城市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划管理的职能执行,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分析在城市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大多从规划实施管理角度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的有关探讨。这个角度多偏重于案例分析,寻求规划实施管理过程的不足,常常涉及到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等相关问题。
三、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下的城乡规划的建议
1、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
不管是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还是已经从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市民人员,又或者留在农村的农业工人,都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在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庭会因为生病而致贫,如果不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要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重点整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统筹,使其缴费标准和待遇保持统一水平,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推动社保体系由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转变进程。
2、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
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推动或者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等原因,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反租倒包、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委托经营等。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方式还是以零星和分散为主而且在法律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无法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进行有效促进,我国应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进行设计、制定。比如,可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制定,并对交易平台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加以建立,也可以对农村土地交易所加以成立,不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必要要注意有效监管农村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尽可能地对一些腐化和分配不均等现象进行避免,对农民的利益进行保证。
3、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还应该对农村市场化进程加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想发展更加稳定和谐必须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推动,市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村现代化实现有重要作用。农业作为比较弱势的产业,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农产品售出及价格平抑机制的完善,能够使农业市场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其次,农民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农民外出打工虽然一时能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给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方政府可以多开辟一些就业渠道与岗位,对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加以解决。也可以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提高其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工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结束语
总之,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规划,更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对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解放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头等大事来推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如何科学的把城乡规划管理完美结合起来,我们还要在城乡规划管理的实践当中不断开拓探索和完善,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8.
[2]林聚任.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2.
[3]王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关系辨析[J].中州学刊,2012,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镇规划;科学发展观;方案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70
1村镇规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规划管理缺位,规划的理论体系不健全
村镇规划的问题在村镇的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在村镇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启用原有的演进模式,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村镇规划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很多地区在村镇规划中没有相关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很多村镇着重视建设却轻视管理,进而形成了规划编制体系的不完整、规划编制标准的不明确、规划编制内容的不完善和规划编制实施的不全面现象。
1.2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决定着村镇建设的步调,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长久以来,因为村镇的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乡镇企业的分散式发展,都导致村镇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与此同时,村民居住布局过于分散,使得土地利用率不高,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甚至造成耕地荒废、宅基地浪费的现象。再加上村镇规模小,布局分散,使得村镇环境治理难度很大。
1.3村镇整体收入偏低,村镇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的低下以及名特优农产品比例不高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造成影响的同时,产业化率不高的农业生产也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改进。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造成了村镇规划建设中公益事业发展难、村容村貌改善难、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等诸多问题。
1.4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弱,村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基层党员干部是村镇规划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在群众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很多工作需要他们去引导。但是,目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培训导致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村镇规划形式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发挥不了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存在许多贫困山区,也有许多地方财政困难,投入力度十分有限。
1.5盲目发展城市化,乡村传统特色消失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村镇建设出现盲目照搬城市化建设的趋势,传统民居、乡土建筑等传统建筑风格遭致破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乡村建设失去本有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取而代之的是行列布局的住宅小区和城市型聚落结构,变得机械乏味,缺少生气,丧失了传统街坊巷道活泼自然的风格特色和亲切温馨的生活气息,以往和睦互助的友好邻里关系也日趋淡漠。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的建议
2.1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
村镇规划在进行规划前,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村镇规划应与社区民主决策结合起来,发动村镇居民共同参与,广泛听取村镇集体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使村镇规划能促进村镇基层民主化进程。与此同时,村镇规划应以想着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让村镇在经济上得以发展,农业要实现现代化,这样村镇的经济才能够得以发展,农民收入才能够得到增加。
2.2建立统一完善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村镇规划的关键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深化管理体系,在规划当中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对于规划的内容要确定下来,要有系统化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有重点地进行规划,针对性要强。规划的规范与技术的运用应该因地制宜,符合现实,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起科学的体系。使工作者在村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按章办事,村镇规划应该站在高瞻远瞩的角度,合理布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2.3村镇规划方案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并不一致,财政收入也不平衡,村镇规划会存在快慢高低之分,因此,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村镇规划应以村镇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自身情况,编制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村镇规划。在规划中并不应该强调同一种办法、同一种标准或者同一种模式,必须应该从自身出发,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违背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独有的鲜明特色,一定要走最适合自己的建设规划模式。在保护传统特色的同时要大胆创新,不能墨守成规,不能照搬城市或其他地区发展模式。
2.4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是村镇规划的前提条件。村镇规划首先应对分散式发展的乡镇企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支持和鼓励资源集约型企业、富民产业的发展。同时主张因地制宜,要科学有效地使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根据村镇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来找寻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模式。
2.5加强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村镇建设及村镇居民生活的基
本保障,对提高村镇环境质量有着即为积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村镇规划管理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投入,对村镇进行整体的规划,提高公共设施的可持续性以及可操作性,从而令村镇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环境质量也有良好地保证。其次是加强环卫建设,做好环卫工作和保护环境的宣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最后是在村镇规划中要确实解决村民用地、用水、排水、供电绿化等基本生活供需问题。
2.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村镇规划的重要基础,国家应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原则。在注重城市化发展的同时,还应着力于村镇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不能一边倒,使城乡发展失去平衡。在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镇、示范镇进行规划的同时,还应着力于经济发展较好的部分村镇。此外,对于不发达的村镇,国家应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2.7突出村镇文化特色,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和传统
村镇文化特色是村镇规划的精髓。在村镇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保护自然风貌,坚持努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全方位发展的原则。工作者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保护好自然生态与文化历史景观的同时,结合当地的民俗来实施村镇的规划。与此同时,利用具有村镇独有特色的自然要素以及生产方式,将村镇的文化资源与现代的产业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村镇旅游业和绿色旅游业。
2.8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村镇规划提供动力
政策支持是村镇规划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外部支持。为了更好地建设村镇,地方政府应该在财政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建设基础设施作为中心。坚持的原则是政府投资为主、农民群体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无限支持,在各种有关于民生的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力度进行建设,地方政府自然要加大村镇建设的帮扶力度,财政在适当的时候要快速启动资金,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而出现迟缓的状况,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建设相应配套的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维护措施。
3结语
对于在城镇规划中呈现出的各种问题与不足,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将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作为指导,采取科学创新手段来务实工作,改变传统观念,将村镇规划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继续深化并完善其内容和方法,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到社会与经济效益,探析不足的情况下,找出城镇规划持续规划的办法,结合工程建设实施理论意义上的检验,使村镇规划设计确实对村镇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受到收集资料和作者水平的限制,文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增梅,李桃.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商业研究,2007,(4):20821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往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要求,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是国家想要继续前行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大趋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的要求下,加快全面转型和深化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城乡规划战略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1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概述
自1949年国家成立以来,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的国家发展项目之一,期间出现过一些起伏,但在整体上我国仍在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前行,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逐年稳步上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新时期新的背景下,国家要求城镇与乡村要共同发展进步,逐步缩小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上,兼顾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共同发展,以城市化集群作为城乡规划主要发展形态,协调城镇乡村之间相互关系,加快发展城镇化进度。在制度规划上,积极推行建设新模式,取代传统的从下至上的探索方式,设立以基础创新为根本,高度结合顶层O计探索的发展战略。在生态文明方面,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提高城镇化质量”,规划绿色低碳、智能节约的新型城镇化路线,避免走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圈。在思想上,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认识到人文发展的重要性,以人类城镇化替代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能极大地满足人内心的真正需求。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城乡规划的新要求
2.1 做好城乡关系协调及区域内关系协调的工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做好各基层单位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区域内和城乡之间的联系,将眼光从中心城市转移到区域中的中小城市及乡镇,转变规划角度,着眼于区域间的协同作用。合理调配区域内发展的多种资源,在结合城镇集群功能、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区域资源调配的合理化,实现城乡规划发展体系的快速构建和发展。
在城乡关系协调工作上,要彻底反思以往的重大城市轻小城镇的发展路线,转变思维,结合城市与乡镇两者独有的经济发展优势,加强协调工作,真正实现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弥补,在保证城乡经济发展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活、社会经济、空间模式、生态产业等多方面做好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资源互补,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步伐。
2.2 做好改变工作模式及规划方案的工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城乡规划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规划方案也一定要做到相应的转变,在空间要素方面,城乡规划正在从土地增量模式向土地存量模式转变,因此存量式定将成为未来城乡规划战略的主要发展方向,将存量规划与增量规划二者放在相同的战略发展高度是当前社会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工作模式上,规划工作细分化也将替代传统的工作方式,逐步发展为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要规划方式,由于工作细分化模式能够比较完整地考虑到规划体系内各个部分的细节,相比以往更能实现城乡规划的精准建设,这也是实现城市与乡镇各类资源科学调配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3 优化城市内部结构及完善各类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城市如何更好地发挥功能而不再是如何对城市进行建设,但城市内存在的各部分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集群功能的发挥。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正在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的宜居性、安全性、包容性、环境处理能力以及多功能性的期望已经远高于对传统的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的期望,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也不再用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标准,对当前的城乡规划工作来说,建设宜居家园战略应当放在建设发展目标中的首位。
2.4 优化城乡规划传统工作理念及核心价值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往的城乡规划工作理念和价值观念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因而作为当代的城乡规划工作者,就更加需要做好传统城乡规划工作理念及价值观的优化工作。人类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共创良好的生活环境才应当是城乡规划工作的终极目标,因此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在全新的发展战略下,城乡规划工作者的社会价值观必须要以贴近人们日常生活,而不再是以往注重经济快速发展忽视了人文的不科学价值观念。
3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城乡规划工作转型应对策略
3.1 促进城乡关系协调与区域关系协调工作的科学发展
在具体的城乡规划工作中,要采用相对灵活的规划应对策略,重视全局规划中的统筹兼顾性及区域的特色性,根据各区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灵活应用各类规划方案。以发挥各区域的特色为工作基点,切实考虑该区域在文化、民俗传统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所独有的优势并加以利用,在全局上对各区域进行协调和统筹兼顾,在共同繁荣发展的同时,保证各区域的独特性,充分利用区域独有的资源及文化优势,在发展经济、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同时又可以保留各区域独特的民风民情。灵活运用各类发展策略,针对具体情况以及实际工作中每部分的独有特点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通过灵活的变动和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促进城市科学建设及内部结构优化
在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背景下,规划细分化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必然要求,而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要针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和发展时间段对规划方案和思路不断进行调整,加强工作模式优化与规划思维分析,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城市内部结构的优化工作中,不断梳理城市空间发展顺序及宏观优化城市结构,使城市内各个部分都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提升城市内部品质的目标。在规划工作模式方面,要不断促进向存量土地规划模式进行转变,在保证城市空间发展减缓的情况下,实现城乡规划方案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优化城乡规划发展中的空间因素。
3.3 积极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变规划思维、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实施城乡规划工作时,要注重人本身的需求,在方案的制定思维与表达形式上,也要彻底改变以往重形式、轻内涵、过分追求观感的特点,真正把工作的重心从物质转移到人上来,充分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尽最大可能解决医疗、学习、工作、生活保障等与日常息息相关的问题,这才是城乡规划发展的终极目标。
4 结束语
“以人文本,科学发展”是当今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要素。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工作重心要向着区域关系与城乡关系协调、城市内部结构优化等方向不断迁移,工作理念要向着“以人为本,促进生态文明和谐”的目标不断靠拢,完善城乡规划的工作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城乡规划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已经由原来的简单人口转移变为人口迁移和结构转型升级共同发展的时期。科学实现城镇化在这个重要时期中显得更加重要。因此为了能使城镇化发展目标合理有效的实现,必须充分重视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经过对新型背景下城乡规划发展的合理探讨,才能更好的解决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国的城乡规划得到科学的实施。
1 关于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的现状分析
1.1 城镇化的现状
所谓的城镇化就是指将现有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城镇化率就是一个指标,用来表示城镇化水平高低状态,具体是指一个地方城镇人口数量占这个地方人口总数的比例。同时各国工业化进程中都会经历城镇人口越来越多的城镇化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现如今,全球城化水平越来越高,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占一半以上。在我国的有关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推进城镇化的主题形态是城市群”,我国有关规划还多次提议,范围大的城市群要一步一步逐渐形成,要依托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以达到大中小城市城镇全面协调促进发展。
1.2 城乡规划的现状
在我国有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城乡规划这项工作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特点,其中涉及面也极为广泛,涵盖领域也更加丰富。因此,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在建设上遵循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要将现在与将来统筹兼顾、把握全局、综合发展。要兼顾部分与整体、供与求、近期与远期、建设与发展、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带来的破坏与环境的保护等等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完善和优化城市规划工作,以使得城市更好的发展,使广大的人民群众有更好的生活生存空间。除此之外,我国之所以进行城乡规划,就是为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资源能合理的利用,进而促进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使之得到质量的提升,达到城乡居住空间的合理利用。为此我国才实施了大中小城镇乡村等的一系列规划。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现代化建设,城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以更好的解决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等相关的问题,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也离不开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更能带动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在内需的扩大还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上都很重要,它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城镇人口也在快速增加,增长了好几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甚至有的国家对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感到惊叹。然而我们不能满足于我国的现有发展现状,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随时应对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做到既要能迎接机遇还要能应对机遇所带来的挑战。
2.1 城乡规划层面不合理
在目前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城乡规划层面不合理就是其中一种。如某些地方大肆修建一些假山公园,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作用,而人们天天走的道路却残缺不堪不修理,地下光缆线路也不检修,该修的不修,不该修却大修,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很不满意。
2.2 城乡规划具体职能降低
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数城市将自身的规划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级部门,导致出现重复审核的现象发生,对于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管理并不能有效落实,进而逐渐降低了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职能,对城乡的协调统一发展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3 乡村规划整体水平较低
在现阶段我国城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区域的整体规划水平落后现状,尤其是中西部区域,严重缺乏较专业的规划人才或是规划思想较为陈旧,都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稳定。
3 关于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转型的具体措施分析
3.1 统筹统一城乡规划体系
若想保证城乡发展的统一协调性,首先就要制定完善的统一规划体系,然而城乡规划工作的编制工作又属于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大对城乡规划工作的推进力度,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构建系统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由规划局进行统一管理,而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从规划局内部的工作人员中选取;第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工作,严格落实乡村建房的许可证明,并将乡村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工作作为城乡规划转型的重要考核内容。
3.2 加大对城乡规划的投资力度
对于目前城乡规划的发展现状来看,不但需要加大对其具体编制工作的项目资金投入,并由政府财政部门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展开项目编制费用的支付,还要加大对乡村规划的经济投入,保证其能够顺利的展开规划设计。除此之外,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水平也要不断提高,积极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综合提高城乡规划的工作质量。
3.3 提高自身对规划管理的责任感
若想有效提高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实行的效率,首先就要实行“三会”制,做好严格的把关监督,进而不断完善专题会议的规划章程,进一步突出城乡规划的主要职能。然后相关部门要以重大规划项目的单独评审、小型项目的重点评审为规划工作的基础内容,并且全部规划项目都由规划主任统一审核,从而重点突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的核心作用。
3.4 构建系统的城乡规划体系
虽然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多的挑战和机遇,并且由于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虽然国际的一些发展理论对其有一定的积极启发作用,但万万不可使用“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要以我国发展的国情现状为基础,进而构建出符合自身,拥有自身特色的规划管理体系,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保证城市和乡村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由此可知,在进行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发展阶段时,应将部门合作、专家引导、政府支持及公众参与等环节进行有效融合协调,合理解决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保证城乡规划的顺利转型。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乡发展也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城镇化发展背景条件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加强对城乡规划转型重视是目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大力推进转型进度,提高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城镇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陈鹏,吕晓蓓等.转型中的城乡规划――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谈起[J].城市规划,2014,38(z2):67-76.
[2]赵丹,何永.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变革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7):34-38.
[3]王兴平.面向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规划转型的方向[J].城市规划,2015,39(1):16-21,29.
前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以及近期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的低迷不利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供需不平衡是导致房地产市场波动的直接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房地产的开发规模过大或不足。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新型城镇化肩负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房地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需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全面仔细的分析研究城镇的各项基本功能之后,将城镇化过程中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分别从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与环保四个方面来对城市房地产开发规模进行分析。经过严格筛选并最终确立了以下12个指标来构建研究区域的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主要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选取的经济指标主要有: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GDP增长率。
二、社会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反映了城市社会发展状况,本文选取的社会发展指标有: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率。
三、生活质量指标。生活质量指标主要测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状况,本文选取的生活质量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每万户人拥有医生数。
四、基础设施与环保指标。本文选取的生活质量与环保指标有:人均道路面积、人均绿地面e、公共交通车辆数。
本文选用全国31个省市2005-2014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开发规模的影响程度。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如下指标:被解释变量为房屋施工面积,解释变量依次为人均GDP、城市化率、人均道路面积、公共交通车辆数。对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以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把平减后的数据取对数,同时将房屋施工面积、公共交通车辆数的数据也取对数。经过处理后,所有数据都表示变化率。
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模型不满足随机影响模型的假设,所以选择个体固定影响模型。利用Eviews6.0对上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
最终的模型方程为:
从上面的模型方程中可以看出人均GDP(AGDPit)、城市化率(URit)、城镇居民平均收入(AICit)和拥有交通车辆数(NTit)与房屋施工面积(HCAit)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GDP每提高1%,房屋施工面积上涨0.141%,说明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房屋施工面积;城镇家庭人均收入提高1%,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086%,说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使消费者对住房有效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房屋施工面积;城市化率每提高1%,房屋施工面积增加0.192%,说明城市化率提高人口增多,能产生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房屋施工面积;拥有交通车辆数提高1%,房屋施工面积增加0.101%。
结合本文分析结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保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的作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严格控制土地出让规模。地方政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本地区发展水平情况和长远发展战略,严格把好土地入市关,规范土地规划、审批和招拍挂交易程序各个环节,打击土地供求中的投机现象,确保与房地产开发相适应的土地供应总量和增长速度,保证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上,通过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抑制交易投机,确保房地产产品交易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市场秩序。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城镇的经济、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城镇规划的重要性已日益突显。城镇规划是指预测城镇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镇规划多注意城镇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镇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一、城镇规划管理的意义
一般来说,城镇主要就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加强对于城镇的管理以及规划能够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去,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很好的提高,而且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村劳动力的进入能够减少大中型城市的一些压力,使得城市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建设来说,加强规划管理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能够促进城镇中的一些民营企业经济有良好的发展,还能够使一些农副产品进入到城市的市场中,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其次,这样能够使得能使农业将经营方式转变为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促进城镇的经济发展。再次,加强对于城镇的规划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得农民的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提升。最后,对于城镇来说,加强规划与管理对于社会稳定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城镇规划管理问题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城镇的发展。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在城镇的规划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着城镇的发展,想要加强对于城镇的规划以及管理就需要对于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对于城镇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因此,在对于小城镇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对于相关的管理部门来说,想要履行政府对于城镇的管理职能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来说,县级的一些管理部门只能够在工作上给予城镇一些指导,但是具体的执行的时候,还是需要城镇中的一些政府部门来执行,这样就给政府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外,由于在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由于管理权限的问题,使得城镇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时候,存在非常大的困难。
2、实际执行中的问题
在对城镇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会因为这些城镇中的政府部门因为人手不足其涉及的方面又比较广,因此在实际的执行的时候,对于城镇中的一些不符合建设规范的建筑没有办法做出更加有效的管理,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危险建筑以及违法建筑的存在。另外,在小乡镇中,这些违法建筑会因为乡镇政府的庇护,根本没有办法实际的进行下去。
3、人力和经费不足
在一些城镇中,对于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根本就没有引起相关的政府部门的重视,这就使得在对于城镇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相关的政府部门根本就拿不出足够的费用以及人力来对城镇进行规划管理。这就直接导致绝大一部分政府管理人员不具有专业的素质,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城镇管理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对于城镇来说,一些政府中的管理人员在对城镇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缺乏专业的知识,这样在对于城镇进行规划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定位,并对于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城镇的管理规划的时候,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严谨的素质。
三、城镇规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管理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是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城镇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城镇总体规划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抓好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各种关系,切实发挥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1、严格控制城镇规模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是我国城镇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其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镇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合理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规划要体现应有的整体性和战略性,重点加强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可开发利用的耕地储备不足,这就要求在城镇规划、建设中首先要确定城镇总体发展目标、方向和规模,严格控制大城镇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镇和小城镇,不断提高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切实搞好近期建设规划和长期整体规划的关系,城镇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切实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
2、保障城镇规划实施
我国是法制国家。因此,要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必须充分认识法律在城镇规划中的重要性,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在《城镇规划法》指导下制定的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调控城镇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城镇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以城镇规划为指导,不能超越规划进行。要切实加强城镇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各类专业规划由规划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编制的制度,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
3、旧城改造保持民族特色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国的城镇也大都是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建筑与城镇的价值更是文化的积淀,以及前瞻性的眼光。沉稳、内敛以及持久的品位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城镇的景观是由建筑物、构筑物、城镇街道、广场空间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纵观中国各大城镇的城镇景观,北京的故宫、开封的龙亭、西安的大雁塔、拉萨的布达拉宫无不透射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渊远历史,在老城改造中如何保持历史的完整性,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又不能破坏城镇本身的景致,同时还要尽量照顾旧城的开发能与城镇的整体风貌相一致,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忽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也不顾城镇所在区域的历史文脉。其结果使得城镇越发缺乏人性的魅力,也加速了中国城镇与建筑传统的消亡。一味的复古,只会使中国建筑裹足不前,沉重而灰暗,失去生机。如何在中国建筑中注入时代的生命,并应用最新的工艺材料和技术建造出新的中国式城镇,是摆在城镇规划者建设者面前的问题。日本同中国一样,具有悠久的建筑文化历史和成熟的传统建筑风格。但是日本形成了现代的日本建筑风格和现代的日本民居风格,而中国目前民族文化的建筑载体仍然是传统的建筑形式。
4、有效解决征地拆迁中的问题
拆迁中的问题,主要是建设项目中往往没有安排拆迁所需经费、材料,再加上动员工作难做,还需先建好拆迁房后才能搬迁、动工建设。征地困难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近郊区土地大量被征,征地光给些土地费无法解决社员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因此征地费时费力,甚至一拖几年,有的只好被迫放弃建设安排。这样因征地、拆迁工作难做,往往最后选点不是按照规划进行,而是服从征地或拆迁工作的难易,不但拖了基建的后腿,而且建设分布不合理造成大量浪费。为解决征地困难问题,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征地后社员的生活出路问题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安排当临时工、合同工,成立郊区劳动服务大队,粮食队改为蔬菜队等等。因为办企业,首先有一个产、供、销综合平衡的问题,砖瓦、旅店的社会需要量也有一定限度,办多了就饱和了。这就使基建征地的路子越来越窄,征地工作越来越难,一些社队甚至表示拒绝商谈。为保证各项建设工程的及时上马,保证城镇各项建设按规划进行,同时为了切实解决征地后社员的生活出路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方针政策上解决征地的困难,面对实际,不回避矛盾,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办法,妥善地进行安置。
思想决定行为,一个正确的思想理念是做好一切实际问题的前提,在土地利用中,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理念根据需要也逐渐由先前的计划经济为指导而向市场经济为指导转变,现阶段,依据时代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将有进一步的强化与升华。
2规划理念的转变与革新,指导城市土地利用
2.1 市场理念和全球化理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要求适应市场供求变化进行调整,同时全球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国家和个人的土地利用决策行为,因此,要求规划决策者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高度,考虑规划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分析规划实施状况,以便确定规划地区适宜的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近一轮次规划实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局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入WTO后,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实施开发大西北、建设三峡、"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众多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实施,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建设项目,这些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许多地方的用地突破了原有的规划设想和控制指标。在保护现有耕地和如何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服务的过程中,规划实施面临两难选择。因此,总结规划实施的经验,规划修编应在遵循"供给制约、引导需求"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跳出规划地区本身,从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从市场的角度等,考虑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调配的协调问题。避免在规划中主要用地指标采用平均或均衡分配方法,造成一些地区规划指标明显偏离实际的问题;在多年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确定和结构调整的影响。
2.2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开放理念
规划既是人们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管理指南,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方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规划应确实反映广大民众建设美好家园的要求。规划地区的公民不仅对规划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对自己生活的地区未来的发展设想最具有发言权,规划师要做的是通过公众参与将他们的愿望和理想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案。公众参与既可以对规划人员收集的资料予以及时修订,又可以将规划的目标和设想及时与公众进行交流,以提高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满意度。同时,由于规划的思想和理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深入人心,规划实施的难度将降低,公众也可及时调整其行为,自觉按照规划的要求调整用地方式和投资方式。
3严守耕地红线,为城市理性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形成的前提和保障,农业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所以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什么时候都应得到重视。1996年开始的第二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护耕地,控制城市规模,但实施几年后,耕地面积减少情况仍未受到控制,因此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从2005年7月开始,其核心问题就是通过修编,要坚决守住18亿亩的耕地这条红线。
一个粗略的估计是:目前13亿人口吃饭、加上工业用粮等等,每年粮食消耗量应该在4.5亿吨左右。200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是4.57亿吨。到2003年降到4.3亿吨。随后的三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连续实现恢复性增长,到2006年为4.9亿吨。同时我国每年还要增加上千万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粮食消费标准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研究,2010年我国达到小康水平时,人均粮食需求量应为42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5.88亿吨;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应为44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7.04亿吨。照此计算,到2010年和2030年,如果我国粮食完全自给,则需要耕地数量分别为19.2亿亩和19.47亿亩;如果实现粮食95%自给目标(这个目标是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确定的目标),则需要耕地分别为15.24亿亩和18.5亿亩。根据国土资保有量每减少2000万亩,粮食自给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如粮食生产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即使保住18亿亩耕地,到2010年、2030年,我们都要增加粮食进口。况且目前,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能力每年仅为2.1~2.3亿吨,未来也不会大幅度增加。就算不考虑他国用粮食来约束我国,想大量依赖国际市场也不可行。
所以摆在土地利用规划工作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任务就是坚守住18亿亩耕地。为了确保城市化能够正常推进,城市生产、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应首先体现耕地的保护,编制出战略性、危机性、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合理配置土地,引导城市理性扩张
我国从1987年开始,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因为当时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发展缓慢,所以规划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各部门用地,协调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实行城市化以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的落后,城市的扩张又是"摊大饼"式的推进,在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城市功能也得不到完善,更引发了许多土地问题。因此土地规划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耕地,控制城市规模。但许多学者认为,土地规划不应单纯限制城市的增长与发展,况且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过严的限制不仅不利于城市发展,而且也不现实,容易导致违法现象产生。所以土地利用规划应体现城市增长管理目标,对城市的增长进行合理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将是必然的,土地规划就是要保证扩张的质量,限制某些行业过快的用地增长,保护适量的耕地和环境。
5 统筹城乡用地,营造城市理性发展和谐氛围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中城乡统筹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周边的郊区或乡镇地区的发展也极为迅猛,使城市发展趋向于区域化,城市与乡村逐渐融合,所以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就应该体现城乡协调发展,综合布局。
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一直是城村分家,在规划的编制中也体现出来,城市土地利用有城市规划,农村土地利用有村镇土地规划,两规划互不干涉,各行其是。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越来越紧密,规划的调控、布局、分区等己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或农村,所以应该从更高层次、更广阔视野、多角度审视社会的发展,编制符合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时,在城市的扩张中,城乡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郊区处于真空地带,发展无序,这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成为城市远景空间拓展的障碍。
6结束语
作为政府行为的土地利用规划,就要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划功能,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土地资源在地域间合理分配,强调土地利用规划不仅是技术行为,而要更自觉地突出规划的社会公共政策属性,坚持公平、公正、公众参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王万茂. 土地利用规划学[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