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位论文范文

单位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位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单位论文

第1篇:单位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激励办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科研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尤其需要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如何建设一套能够让科技人员充分施展才华、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人文环境是转制科研事业单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组织管理、薪酬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文化几个方面提出笔者对人才激励方法的一点看法。

1、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

科研事业单位转制首先要处理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把技术从科学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经济紧密结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技术工程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环境。

产学研合作一直被认为是提高科研效率,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科研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后,在企业还不足以承担创新主体的过渡期,推进技术创新更需要加强种创新所需要的创新要素的组合。这种机制应该建立在以产权为纽带的全面开放的基础上,包括资源的共享、人才的共享、研发基础设施的共建,并逐渐消除产学研在技术创新合作过中的各种壁垒。在运作机制上可从原来的科研成果购买制、项目开发委托制向课题制、招标制以及技术要素参与收益薪酬、技术股权、技术期权等方式转变。这些转变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已经进行了试行,在加强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需要进一步突破的是在创新能力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以股份制等形式加快公共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如孵化器、重点实验室以及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开发中心等。

2、其次转制后要迅速建立灵活的薪酬激励体系

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是严重束缚组织活力的问题,在科研事业单位的人员分工不是非常细致科学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非常严重。转制后,科技型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打破的原来的年功、等级薪酬体系,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上,考虑更多由于促进科技进步,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因素,譬如内在的激励因素:工作挑战性、技能挂钩工资和外在的激励因素:业绩挂钩工资、工作条件等。

重构科技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研究制定明确、具体和规范的科技人员在其职务发明中享有的合法经济权益的政策和法规,以此作为技术成果实现商业价值后科技人员获取实际经济利益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在兼顾各方权益的情况下,应注意体现向技术创新者个人倾斜。

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淡化学历、文凭、职称、称号、资历与个人待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取消普遍性的政策规定,放开对企事业单位内部薪酬的审批管理,提倡以实际工作能力、实际工作业绩和竞聘的岗位确定待遇。

要在企业积极推行人力资本制度。激励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科技人员个人利益的多少应主要依靠其科技成果商业价值的大小,即主要是靠企业支付,而不是靠政府奖励和给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才会充分调动起来,科技主攻方向才会更准确,低水平重复研究才会避免和减少,真正优秀的人才才会向科技生产第一线聚集。在产权激励方面,可从净资产增值部分提取一定额度,以股份的形式奖励给有较大贡献的在职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鼓励本单位职工出资购买部分或全部国有资产。鼓励技术、管理要素参与薪酬,建立科技成果股权投资和收益制,积极推行股份期权制,以吸引人才和稳定队伍,调动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此外,积极探索课题费用承包制、年薪制等多种形式,实行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改造,依靠体制创新,形成坚强的人才保证体系。

下面详细探讨了转制后科研单位的薪酬激励办法。

2.1.科研事业单位转为科技型企业的薪酬激励办法

科研单位转为科技型企业,这是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对科研单位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个要求,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激励理论,在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后,提出了适合研究所特点的分配方案,并逐步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1.2.对最高管理者的分配激励—实行岗位补贴

在激励机制上保证最高管理者的责权利的统一,使他们在承担巨大的风险、责任之后,能够得相应的报酬,以保证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应该对所级党政领导实行岗位补贴。

2.1.3.对中层管理者的分配激励—实行岗位年薪制

目前,我国科研单位实行的是所长负责制,单位中层管理者均由所长实行聘任制,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做到了中层管理者“能上能下”,在科研单位中,中层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工作目标是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层管理者实行年薪制比较合适的。

2.1.4.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分配激励—实行岗位报酬制

专业技术人员是科研单位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科研单位生存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专业技术技术人员内部的分配必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切实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责任、贡献、绩效等与其收入挂起钩来,并兼顾公平,实行岗位报酬的分配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骨干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1.5.对技术工人的分配激励—实行按劳取酬制

科研单位的绝大多数工人技术比较全面,一专多能,不仅一个人能承担多工种的加工任务,有些工人还能根据科研任务的要求,进行技术革新,采用劳动定额与辅助奖励的方法能较好地激励工人多干活,且乐于钻研技术。

2.2.科研单位转制为股份制企业的激励办法

科研单位转制为股份制企业,这是科研单位的最终出路,在股份制的新型运作机制下,有必要运用科研单位转制后的激励机制模型,寻求适应此类科研单位的激励办法。股份制型的科研单位,其激励办法主要是运用经济作杠竿,实现对员工和管理者的激励。

2.2.1.员工的激励办法—员工持股激励

员工持股计划,属于企业整体奖励计划中的一部分,是企业员工有权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并有权利参与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即“企业财富是员工创造的,企业利润首先要回报员工”。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科学的分配机制是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竞争和抢夺人才的一项重要手段。

2.2.2.高级管理者的激励办法—股票期权激励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优秀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以致于出现了国有企业优秀企业家政治地位不高、经济待遇偏低的现状。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设计出激励和约束完善的机制来让企业家们得到科学而有效的激励呢?答案应该是股票权办法。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员工的一种权利,该员工凭此权利在一定时间内以一个固定的价格购买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股票期权主要用于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和特殊员工,对公司具有特别贡献或掌握核心竞争能力的员工,它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

有利于单位可持续地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使激励成本在极力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降低到最小;有利于吸引外部的投资;有利于克服经营人员的短期行为;有利于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降低成本。股票期权对企业家和特殊员工的激励力量相当强有力,它是一个符合企业家和特殊员工的合理预期的制度,值得转制后的科研事业单位去探索、实践。3、建立持续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集中在人才与技术的层面时,有效利用知识型员工的智力资本、知识资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是在招聘环节做到宽口引进、多层次吸引,摒弃唯文凭论、唯技术论,着力于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整合水平,保证人才梯队的合理布局。同时要加快科技研发人员的身份转换,完善企业内部的岗级规划。

其次要提供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培训,是科技开发人员更新知识、提高水平、更新观念的重要途径。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在培训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偏向于短期行为,缺乏目的性。转制后的科研事业单位应该设立专项员工教育基金,立足企业发展,将培训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并围绕企业发展不断创新及拓展培训内容,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探索创新的培训形式;并将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拓展培训的深度和内涵;进一步与激励挂钩,搭建起学习型团队的构架。科技型企业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适合自身的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心理上的成就欲、满足感也正是事业上的激励。企业应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的环境与机会。企业可以采用工作轮换方式,内部公开招募制度,让专业人员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培养跨专业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另外,引入职务设计技术,为重要的人才设计相关的具体工作任务,以“扬其长、避其短”,这也是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满意程度,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方法。在这方面,国内的科研事业单位已经走出了一些新路。

4.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要塑造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保证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建设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持之以恒地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并引进和推动先进的文化,从优秀走向卓越。

作为科技型企业,最应该突出的企业文化就是鼓励创新,创新文化是科研事业单位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摒弃传统落后文化,是研究所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认识与实践其科技价值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与整体价值观念相对应的科研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建立创新企业文化要结合科研单位的特点,进一步消化、融合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企业文化理念,探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有科技企业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创新机制的建立、用工制度的改革、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等,都离不开价值理念这个基础。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要树立以下一些理念:团队融合理念。团队精神是科研事业单位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当今科研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个性的任何创造与发明无论如何也离不开整体,任何一个人、一个课题组、一个领域甚至一个研究院的单打独斗都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科技事业的发展急需力量的整合。团队融合理念是指价值观上的融合,是要在充分尊重个体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靠的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而不一定是行政的力量。资源共享理念。资源共享是最大化发挥科技开发潜力的平台,是构成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束语:本文研究了探索了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的激励方法,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激励办法不是单纯和唯一的,而是几种办法的相互融合。同时,不同企业的特点和所处的行业不同,也没有一个适合于任何企业的激励办法,企业采用何种激励办法,应该根据企业的组织目标、所处的环境、员工的构成等等,来综合考虑,来促进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精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剑白云著激励导向的薪酬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4]彭剑锋饶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李严锋、麦凯编著薪酬管理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璞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作者,2003

[7]刘正周编著管理激励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单位论文范文

很多科研单位由于长期的经费管理体制问题以及管理层传统的管理观念使得科研单位中财务分析工作并不受重视,导致科研单位的财务分析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科研单位中的财务人员对国家科研事业导向了解不深,无法将财务分析与国家宏观科研方向结合起来,分析工作仅停留在数字表面上,无法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为决策提供依据。所以财务人员应该深入科研生产部门进行必要的资料收集工作,以了解科研发展方向,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分析机制,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合理有序的财务分析。

②由于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其研究经费的渠道繁杂,使财务人员难以完全介入这些科研项目中,对其经济效益也了解的不够全面,所以在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原因、变化趋势等因素难以给出准确的分析结论,加上分析报告的专业性用语太强,导致财务分析报告的实用性降低。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首先应该明确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再选择合理的分析方式,以完成合理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为科研单位提供准确的分析结论。以下我们介绍科研单位财务分析的大体内容以及主要分析方法:

二、科研单位财务分析的大体内容

(一)科研经费收支效益的分析

首先,需要对科研单位中所有研究项目的期末经费结算情况作出分析。分析不同项目结算经费占项目总经费的百分比例、不同研究经费结算经费大小以及人均经费结算情况。其次,对科研单位历来所有的研究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对比分析。在经费收入中,要分析研究项目经费的纵向收入对比、横向收入对比、各项目的货款经费占各年总项目经费的百分比例、各研究项目争取经费的力度、各年人均经费数额;在经费支出中,要分析各人员经费支出、人均经费支出、设备购买支出、材料费支出、行政业务费支出等各个支出的结构,并总算出数额,以充分了解各类研究项目的经营情况以及相应的经费支撑力度,并结合当前阶段的战略性发展目标调整经费配置结构。此外,还要对研究项目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做出分析。在科研单位中,其资产结构除了研究经费外还包括科学实验室、科研设备器械、图书资料等固定资产,所以科研生产消耗除了经费支出以外,还包括实验室、仪器等固定资产的损耗等。而研究成果则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获得和转化、研究人才的培养、新技术领域的开发等等。因此,研究项目效益的分析,即是一种对研究项目经费的投入、时耗、人员的成长、研究成果的优劣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且还要结合项目的微观效益以及宏观效益两方面来考虑当前效益以及长期效益,才能真正分析出一个研究项目的效益大小。

(二)科研单位行政资金管理执行情况的分析

随着科研单位中行政资金监督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必须加强对行政资金管理执行情况的分析。重点分析行政资金支出与相应研究项目支出的总支出额中的百分比例,比如水电费支出、研究人员工资支出、公务费支出、差旅费支出等等。财务人员要对这些支出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时发现行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善和调整,使科研单位能够更合法、更合理的利用好行政资金。

(三)科研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效益分析

当前,各个科技单位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是科研人才、研究手段以及研究成果。而各种精密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是研究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的获得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开发探索都离不开先进仪器设备的支持,因此必须做好科研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效益的分析。对科研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效益进行财务分析,就是对仪器设备的运作开支情况、设备管理人员经费的开支情况、设备维修养护经费的开支情况、设备更新经费的开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利用情况和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采取相应的手段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效益,从而更好的为科研工作服务。

三、科研单位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确定财务分析中的基本内容以后,要确定使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比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以分析出科研单位的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费用在总体经费支出中的比例以及资产负债率等财务信息,以进行综合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多期比较分析法

多期比较分析法指的是对连续几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逐个对比分析各收入项目以及支出项目,以分析出收入或支出变动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是俗称的纵向对比法。在进行多期比较分析时,一般采用变动差额以及变动百分比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变动的大小,并进行列表,直观的反应出各年经费收支变化的数额。变动差额=本期金额-上期金额变动百分比=(变动差额/上期金额)X100%

(二)百分比结构分析法

第3篇:单位论文范文

一、测算工作量

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出完成一个审计(调查)项目实施阶段所耗用的工作量,是测算审计运行单位成本的难点,也是审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所在。审计项目因行业性质、延伸单位数量、资金规模、审计年限、审计类型、审计目标的不同,所耗用的工作量是各不相同的。可采用先确定基准项目工作量,再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确定不同的折算比例,由此测算出每个项目所耗用的工作量的方法。

以中西部地区地市一级某审计机关为例,根据近三年审计实践的情况匡算,设定1个基准项目工作量为一名业务熟练审计人员完成一个中等单位(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单位年经费收入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且二级单位不超过5个的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年收入15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下且二级单位不超过5个的单位、中二型企业)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实施阶段所耗用的工作量为20个工作日。其他项目以此为基准进行折算:①小单位(项目)按0.8个基准项目计算,大单位(项目)按2个基准项目计算。②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3-0.8个基准项目。③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折算为1-2个基准项目,并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4-0.9个基准项目。④专项资金审计,资金总量500万元以下、延伸审计单位5个以下的项目按1个基准项目计算;资金总量500-800万元、延伸审计单位5-10个的项目按1.5个基准项目计算;资金总量800万元以上、延伸审计单位10个以上的项目按2个基准项目计算;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3-0.8个基准项目。⑤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工程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下的按1个基准项目计算,500-1000万元的视同1.5个基准项目,1000万元以上的,以按2个基准项目为起点,每增加1000万元增加0.1个基准项目。⑥专项审计调查5个单位以下视同1个基准项目,5-10个单位的按1.3个基准项目计算,10个以上单位的按1.6个基准项目计算;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2-0.6个基准项目。⑦党委政府临时交办事项按0.5-1.5个基准项目计算。⑧市级预算年度执行审计统一按6个基准项目计算,县级年度财政决算审计统一按3个基准项目计算。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审计机关可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其基准项目工作量和折算比例。

例如:某市审计局派出4人审计小组对该市某中医院院长2000年至2004年任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该院年度业务收入为1200万元。按照上述标准其工作量测算,该项目属于大项目,折算为2个基准项目,增加了4个会计年度,即要增加4×0.9=3.6个基准项目,那么该项目就共折算为5.6个基准项目,其耗用工作量(工作日)=5.6×20=112个工作日,审计组整体工作时间为(112/4)28个工作日,即人平28天完成此项目实施阶段工作。

二、预算审计成本

审计动态费用内容包括住宿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通讯费、其他费用等。动态审计费用标准可分为同城审计费用标准和异地审计费用标准两种。两种标准的确定则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有关财经政策规定来制定。一般实行几费合一,捆绑使用,超支不补,节约奖励的办法核算和管理。以中西部地区地市一级某审计机关为例,一般人平1个工作日,同城动态费用标准可定为30元(交通费5元、误餐费20元、通讯费3元、其他费用2元),异地动态费用标准可定为140元(住宿费60元、伙食补助费50元、交通费10元、通讯费10元、其他费用10元)。固定费用是以专业部门为单位,在一个年度内发生的动态费用以外的水电费、办公用品费、通讯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之和。如一个专业部门一年发生的固定费用为5000元,共完成了10个审计项目,则每个项目应分摊固定费用500元。

依前例:该项目属于异地审计,异地动态费用标准为140元,应分摊固定成本为500元,则审计运行单位成本﹦动态费用〔项目耗用工作量(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所需要费用标准〕+分摊固定费用﹦112×140+500﹦15680+500﹦16180元。就是说该项目的审计运行单位成本为16180元。

三、调整审计成本

审计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特殊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延长事先预计好的工作量,增加审计运行单位成本,这是必须加以特别考虑的。

1、审计组人员业务熟练程度不同对审计成本影响。上述工作量的测算标准是以业务熟练审计人员为参照测算的。如果一个审计组有1-2名新参加工作、业务生疏审计人员,必将延长审计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日,从而增大审计运行单位成本。

2、审计中增加其他专项审计事项对审计成影响本。如,在审计中,需要对某项群众举报等事项进行深入审计、专业审计中与专项审计调查结合同时穿行,等等,必将增加工作量,追加审计费用成本。

3、审计中遇到不配合或阻挠审计工作对审计成本的影响。如果在审计实施中遇到被审计单位不配合,甚至阻挠审计工作开展,就会导致延长审计时间,增加审计成本。

再依前例:如果在该审计组4名成员中有1名新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人员,业务生疏;在审计中,上级又交办一项群众举报信查实事项,并且审计中被审计单位不予积极配合,处处刁难审计人员,延误审计实施进程。此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考虑这三个因素,调整增加审计运行单位成本。

因素一:审计组整体工作时间为28个工作日,即人平工作日为28个,1名业务生疏人员工作日可在人平工作日基础上延长一半,即14个工作日,折算回熟练人员人平工作日为7个,也就是人员因素影响须增加7个工作日或0.35个(7/20)基准项目工作量。

因素二:审计中增加群众举报信核实,按临时交办事项0.5个基准项目工作量计算,增加10个工作日(0.5×20)。

因素三:被审计单位不予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导致人平延长了2个工作日,即共延长了8个工作日。

第4篇:单位论文范文

摘要: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进行一系列改革的运动,它有着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内容和特征。文章在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寻求可供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运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企业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都实行了政府改造运动。虽然这一改革浪潮在各国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将私营企业管理的一整套原理和技术运用于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它对以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采取了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要求建立与以往不同的公共行政模式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管理组织。虽然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但是其独特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对世界任何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在对西方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和特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挖掘可供当前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借鉴的经验。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涵及实质

“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和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有如休斯(OHughes)在《公共行政与管理》一书中所说:“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已发生了转变,曾经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种刻板(僵化)、层级官僚体制形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形式。后者并不是一种改革事务或管理方式的微小变化,而是政府作用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变化。传统的公共行政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受到怀疑。新公共管理的采纳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中新范式的出现。”总体而言,新公共管理具有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和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其理论支点的话,那么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行动都是为追求自身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假设中获得政府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益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对比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

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新公共行政管理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私营部门来说,产出就是为了追求利润,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

总之,新公共管理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出发认为,那些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这也奠定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独特内涵和改革走向。

(二)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庞杂的概念,它既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又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同时还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其名称在西方各国也不尽相同,如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英国叫“管理主义”,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等,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1、以顾客为导向,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回应能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门或行业开办“一站式”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与传统公共行政热衷于扩展政府干预,扩大公共部门的职能和规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参与市场竞争,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通过扩大对私人市场的利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门的某些服务。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许多新公共管理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也认为,公营部门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2、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效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公务人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对预算的目标和总量控制,给基层公务人员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充分的自,以适应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法规、制度控制,实现严格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由此达到经济、效率和效果等三大变量。在人事管理体制上,新公共管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成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等。

3、强调“政务”和“事务”的合作。在看待“政务”与“事务”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主张让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责任感,而不应将政策制定和具体管理职能截然分开。这样不仅可以使文官承担相应

的政治责任,而且可以挖掘文官在专业知识、信息、任期等方面的优势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益。

二、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述评

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西方国家政府的公共行政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西方官僚制政府的运行陷入困顿的情况下,它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和革新作为人类的一种革新范式和实践模式,反映了人类社会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后对各国政府管理的必然要求,其所展示的一些理念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突破。

(一)适应了时展的要求

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必然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与以往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官僚制不应主导公共行政的指向,其科层制的管理方式、僵化的公共组织和绝对统一的公共服务的做法,都应该被纳入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之中。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二)积极探索了解决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弊病的途径和方式

对传统的官僚体制所生成的财政开支、人员膨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士气不振等弊病,新公共管理运动采取的企业化、市场化、竞争制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解决了这些弊病。

(三)把当代政府改革和公共行政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它否定了传统行政所持有的政治和行政二分法,主张公务员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治理。

2、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主张政府和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进行有效的竞争,确立了政府和市场的新型关系。

3、强调公共服务的顾客导向,提倡回应,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标准。

4、主张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具有企业家的精神,以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5、主张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管理层级,以消除官僚制的繁杂。这些措施都是对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措施的颠覆,开辟了公共管理的新时代。

(四)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

1、片面追求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原则,抹杀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本质区别。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不同在于,政府部门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性原则和私营部门以营利为目的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新公共管理过于强调公共部门企业化,必然导致公共管理部门对公共利益的逃避,造成对公共利益的侵蚀。政府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实现,“自由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尽管它有不可怀疑的力量,但是他们不足以确保许多牵涉到人类幸福以及能让人类持乐观进步态度的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从本质上混淆政府与企业等私营部门的区别,最终会从根本上丧失公共利益。因此,政府的管理可以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但不能全盘套搬。

2、过于注重效率原则,容易导致政府忽略其所肩负的政治民主责任。追求效率是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公共管理的本质是以民主为基石,强调追求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社会公正、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过于强调效率必然导致社会公正和长期公共利益的缺失。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是当代西方社会行政改革的一个潮流,虽然它还存在如上的一些缺陷,但总体来说是现代政府改革的一个趋势和方向。尽管我国是一个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具体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西方国家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的一些思想和操作方案对我国各级政府的改革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乡镇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和权力边界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大幅度扩张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政府规模急剧扩张,财政开支大副增长,最终在70年代形成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促使人们对以往政府的职能范围进行思考,反思以往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行政方式进行反思。就我国的乡镇政府来说,也经历了一个职能不断调整和机构不断膨胀的过程,最终导致了近年来大规模的机构和人员精简。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乡镇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的增减方面,可以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

就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确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职能和使命,根据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要求确定其具体职能,依其承担的职能来进行机构和人员配置。具体要划清哪些基层事务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哪些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手段来提供的。对于由政府承担的事务要设置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对于可以回归社会的公共事务要大胆放权。

(二)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工作乡镇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来源于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乡镇事业单位的竞争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人才岗位的竞争和公共服务的竞争。长期以来,在人事方面,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人浮于事,导致乡镇事业单位职能的虚化;在基层公共服务方面,实行的是由乡镇事业单位独包独揽,缺乏有效的竞争,各种市场主体和公共组织被排除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之外。因此,提高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引入人事竞争制度,打破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传统思想观念,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另一方面,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供给的公共服务项目,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竞争,形成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竞争的局面,以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三)推进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改革

管理乡镇公共事务是乡镇事业单位的重要职能。推进基层乡镇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是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需要在资金来源、资金监管、工作思路上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1、加大对乡镇公共服务的投入。就西方国家来说,新公共管理有效施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政府对农村基层公共事务的投入较为薄弱。在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势下,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这既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需要。

2、加强对基层公共财政制度进行改革,优化公共财政资金的投资渠道,增强对公共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一方面国家对农村基层公共事务投入的资金较少,亟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极低,亟需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渠道和强化对投入资金的监管。

3、对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可以实行合同承包,吸纳社会力量和资金的参与。当前,一些地方对公共事业民营化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总体而言,这些改革设想还处于初始阶段,规模较小,相关制度还需要完善。对于可以实行外包的公共服务项目,可以实行合同承包,严格规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一方面可以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通过相关的探索,形成制度化的措施来改善基层公共服务状况。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J].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第5篇:单位论文范文

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三个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一是没有把减轻财政负担与保证制度公平结合起来,现有的方案主要涉及如何减轻财政负担,而对于方案本身的公平性论证不足;二是没有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与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际结合起来,很多研究简单地照搬国外的做法,殊不知,他们并无事业单位一词,他们的经验只具有方法论价值而不能简单地移植;三是很多研究建立在事业单位员工不缴费前提下进行养老金财政负担测算。实际上,如果个人缴费,那么财政负担将大为缓解,这意味着现行的测算方法有待完善。因此,本文从公平可持续角度出发,立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应当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并就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情况进行测算,以期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建设。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存在问题及优化

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方向迈进。然而,试点省份的改革鲜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财政可持续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以分类改革为基础,财政减负问题难以解决。根据《试点方案》,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对象仅仅针对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而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参公执行”,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并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是说,此次试点改革,财政不用支付那些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但行政类以及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所产生的养老金财政负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部分群体依然享有不缴费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的特权。不仅如此,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参公执行”后将获得高于原有标准的退休金,这无疑又增加了财政支出负担。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公务员退休人员每年养老金支出大约700亿元,均由财政全额拨款,加上机关公务员养老金调整任意性强、增长幅度大等因素,他们的养老金负担对财政可持续能力带来了更大困难。

第二,“统账结合”改革模式,以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为代价换取财政压力的减轻。此次《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个人缴费及待遇计发办法均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此举意在促进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部分财政负担,但将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下降,在没有改革公务员养老制度情形下进行这样的试点改革,其公平性广遭质疑。实际上,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滑,已经“由1997年的76%下降到2009年的47%”[12]。经过测算,如果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总和替代率一般只有改革前的一半左右,如果没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这样的改革只会降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这种以降低养老金待遇水平为代价缓解财政支付压力的《试点方案》必然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第三,缴费基数不清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不统一,未能有效降低财政负担。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则按照缴费工资的8%建立个人账户。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组成,而《试点方案》并没有明确缴费基数是按照基本工资、工资总额还是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或者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等执行,这种含混不清的表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自行设定。如果都按照基本工资为缴费基数势必拉低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反过来,如果以全额工资为缴费基数甚至按照全额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又会徒增财政支付压力。上述情况表明,以减轻财政负担、增进制度公平为导向的《试点方案》并不能实现这些政策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试点方案》加以完善,形成一套既能保障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权益又能减轻财政负担、更加合理可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首先,公平理应是《试点方案》的灵魂,也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价值前提与政策目标。这样的公平要求《试点方案》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它体现为义务公平,要将改革对象扩大至所有事业单位人员,又要逐步扩展到公务员,要求所有人员进行缴费,只有让所有人员都履行缴费义务,才能够避免养老保险体系是否缴费问题上的碎片化,在增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义务观念的同时减轻财政支出总额;另一方面,它体现为权力公平,通过设置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保证这类人员的养老金权益基本上不受损害。同时,它体现为群体间公平,通过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延迟退休年龄等保证事业、机关及企业等三类职工之间的退休养老金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形成更加合理的养老金待遇关系结构。其次,财政可持续是《试点方案》的改革核心与真正动因。财政不可持续,再公平的制度也是空中楼阁。合理的《试点方案》应当在保证公平性基础上积极开源节流,减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负担,使财政支出总量以及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认为,《试点方案》应该采用“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职业年金使这类人员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水准。该制度框架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设计原理一致,便于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与整合。其中,基本养老金由事业单位以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按其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基数为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单位再按照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职业年金,员工个人无须缴纳职业年金。另外,在规定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缴费的同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待遇,已经退休的“老人”不需要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尚未退休的所有“中人”都需要缴费,他们退休时个人及单位缴费部分不退还,但这类人员仍然按照原来的退休办法计发退休金;设定改革期限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按照当地各类职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均值为基数,缴费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计发办法按照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应的计发月数,职业年金也参照个人账户办法进行。为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鼓励这类人员适当延长退休年龄至65周岁,以便也能够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优化的验证

养老保险长期财务平衡是检验《试点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关键。因此,我们将对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可持续进行测算,计算未来一段时期内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支出情况。首先,我们将《试点方案》财政可持续进行操作化,采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这个指标来测量财政可持续情况。通过比较老办法、国务院2008年的《试点方案》以及本文完善后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完善方案”),分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变化情况来说明“完善方案”在促进财政可持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次,我们采用了联合国“世界人口发展前景预测”有关2050年前中国人口总量、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根据2000—2008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与全国人口总数得到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稳定在2.05%~2.19%之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波动不大。因此,本文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稳定为2.11%。同时假定事业单位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与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大致相当。关于每年事业单位新进职工数预测,我们依据2000—2008年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总数情况测算事业单位每年新进人员比例平均为1.03%。因此,我们设定事业单位每年新进职工总数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恒定为1%。“完善方案”的“中人”在相应年份的人口总数由基期“中人”总数减去新增离退休人数以及死亡人数而得。最终得到以下相关人口数据。再次,分别计算老办法、2008年《试点方案》以及“完善方案”实施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总量。其中,老办法情况下每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当年事业单位离退休人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完善方案”中每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由当年“老人”退休金、“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以及“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等三部分组成。“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计算办法与“老办法”支出方法相同;“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当年事业单位“新人”总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而“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当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新人”总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因此,“完善方案”的财政支出总额=“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中人”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总额。为了增强三种方案的可比性,本文假定《试点方案》中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及“中人”与“老人”的界定与我们的“完善方案”相同,即《试点方案》下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总额=“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新人”基础养老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最后,其他相关参数的假设。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入职年龄为25岁,考虑到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将事业单位退休年龄统一设定为65岁。在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以及GDP增长方面,在综合考察现有统计数据、未来工资增长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与GDP年增长速度持平为年增速8%。此外,在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方面,囿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额的可获得性,综合了现有事业单位退休金情况及未来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可接受范围后,本文采用2005年事业单位养老金相对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87%作为“老办法”所能达到的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平均替代率。而“完善方案”后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即“新人”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则设定为改革前的85%,相当于事业单位社会平均工资的74%左右较为合理。由于事业单位按照经费来源可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及自收自支三类,根据有关学者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拨款率的计算结果,假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拨款率恒定为50%左右。按照以上测算,2010—2050年间三种方案下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额在总体上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口数增长以及事业单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注意到,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方案》在各节点年份的财政支出总额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案的支出,“老办法”下的财政支出总额次之,“完善方案”最低。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差距逐渐扩大,《试点方案》与“老办法”财政支出总额增长速度愈发加快且呈现出继续推高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完善方案”呈现出财政支出总额相对较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态势,特别是2050年后,伴随着“老人”逐步消失、“新人”渐次步入退休行列,加上“新人”养老金替代率合理降低,“完善方案”下的财政支出总额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完善方案”有利于降低财政支出总额,减轻财政压力,使事业单位养老金财政支出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使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公平性与财政可持续性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额的测算,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引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个人缴费是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抵抗老年风险的责任所在,加入个人缴费的设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压力大有缓解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压力巨大”其实为一个“伪命题”。

第二,转制成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成为改革的“阵痛”。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财政需要经受“双重支付”压力:既要支付留在老制度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又要做好“新人”基本养老保险以及职业年金部分的缴费工作,这对我国财政支出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是,应当看到,“阵痛”过后财政压力将得到大大改善,只有经历这场阵痛才能够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这个“阵痛”就是人们所说的改革成本,我们应当做好消化这场改革成本的准备。

第6篇:单位论文范文

1.1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众多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不够了解。不管是从单位领导还是职工方面来讲,都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管理职责与年度考核上,也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标进行纳入。这样的现象也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不自信,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起不到作用。另外,单位对于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认知不足,有的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资金投入与档案软硬件配备,这也严重阻碍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1.2缺乏高综合素质的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更需要技术性较强、专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而当前的情况最为突出的也就是人员素质问题,因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人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机构调整和重组,工作人员与岗位之间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一些不具备专业档案管理能力的人员或者说业务能力不强的人员从事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而对于这些专业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尚有欠缺的职工来讲,单位没能给予一定的培训与指导,也使得职工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更不利于办公室档案工作。

1.3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技术与手段运用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就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而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给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由于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缺乏资金的投入,许多事业单位在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到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上做得不够好。而为了档案资源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资源共享,更应该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此外,因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与应用,对于灵活的设备与软硬件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现代化信息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重要原因。

2事业单位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2.1建立并完善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制度的完善是任何管理工作的前提,想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其制度环境,以保证办公室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其次,必须依据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不断从制度上来改进和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要提高从业职员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来引起重视,要求职工严格的执行档案管理的制度规范,并逐步构建和完善制度。

2.2提高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为了更好的管理办公室档案,人员的因素必不可少。前面介绍过,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综合性高的工作,因此,其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好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岗位职责,从能力与责任上来完善队伍建设,出于岗位变动的考虑,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应不断开展能力培训与实践性的培训活动,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知识,进一步提升其管理经验,增强责任感,扎实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队伍水平。

2.3推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事实上,档案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方向。所以,在实际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起来,切实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利用光盘、缩微等技术,或者声像等技术来实现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工作的数字化。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投入,并加快现代化管理进程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出信息社会中档案管理的价值。另外,必须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资金的投入,与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第7篇:单位论文范文

19纵观多年来的工程施工实践,从水管单位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出发,导致水管单位工程施工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人的因素。人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现场人员以及进入现场的其他人员。人的不安全意识及其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2)物的因素。物主要是指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材料、建筑产品等。物的安全状况或其质量性能往往也是导致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不可小视的一个间接原因;(3)环境因素。主要指气候条件及施工环境。不利的施工气候条件或环境往往会成为施工安全事故的一个诱因;(4)综合因素。人、物、环境有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时会对施工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是构成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综合因素。

2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措施

水管单位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防控主体众多,既有建设、监理、施工、设计等工程建设各参建方,也有灌区工程施工沿线的行人、车辆等第三方。要预防预控好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应从源头上消除以下安全事故隐患。

2.1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往往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因,其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人的不安全意识。主要表现在: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管理盲目自信,对安全事故抱有侥幸心理,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或估计不足。施工中常常表现为:错误地认为施工安全管与不管一个样,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难以满足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使用不安全设备,不按安全防护要求操作,冒险进入无人安全监管的危险场所、区域进行作业等。如:施工作业中不做绝缘保护带电操作、排查潜水泵故障时不拉闸断电所发生的触电事故等往往是人缺乏安全意识所导致的。(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施工作业人员违规施工,违章操作,违章服从,人为失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忽视安全、违章指挥等。施工中常常表现为:作业人员面对违章指挥施工时不拒绝或制止;危险源没有有效排除或整改时仍继续施工;对正在运转中的设备进行维护操作。(3)人的不安全素质。主要表现在: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及技能掌握不够,现场处置安全事故能力差,综合素质难以适应安全生产及管理的需要。施工中常常表现为:施工方聘用民工较多,素质良莠不齐,甚至“老弱病残”人员也在其中。如混凝土搅拌机缆绳碾压事故,多系民工自身缺乏安全常识所致。(4)人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在:施工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以及身处疲劳状态。施工中常常表现为:作业人员带病或带不良情绪施工;为了赶工,处于疲劳状态下的作业人员仍加班加点、连班作业。为此,做好施工安全管理,预防预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还是在于做好“人”的文章。一方面应加强施工现场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应不断地改善、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方式,减少不安全行为,避免人为失误。同时要严防施工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状态,杜绝带“病”,或在“亚健康”状态下进行作业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主观上的安全事故隐患。

2.2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

物的不安全因素往往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外因,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物的不安全性。主要表现在:施工设备及安全防护产品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或缺陷。如机电产品绝缘层因质量缺陷破损而导致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脚手架扣件质量问题造成的垮塌事故等就是物的不安全性所导致的。(2)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在:堆放不当的施工材料及设备,正在拆卸过程中的施工模板、脚手架或支撑平台等。渠道整治工程施工时,因客观施工条件所限,往往因地制宜沿渠旁道路设置移动式拌和站进行施工作业,材料堆放或机电设备摆放有时难免占道,有时发生过往车辆擦碰侧翻,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工地现场木模板堆放杂乱且铁钉朝上,常导致铁钉扎伤事故;混凝土搅拌机料斗处于提升状态,因故失控跌落伤害事故。这些施工安全事故往往都是因物本身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为此,规范物的安全状态,加大物的安全状态性巡查整改力度,设置安全事故隐患警示标志,尽量减小施工材料及设备占道面积和减少堆放时间,并做到随用随占、工完料清,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2.3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往往也是导致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外因,主要表现在:冬季、雨季、夜间及极端气候等不利于工程施工作业的外部环境及施工条件。不良的气候环境及施工条件有时会对施工安全事故起到“负催化剂”的作用。有些施工安全事故往往就是人在不恰当的施工气候条件或外部环境下做出了不恰当的施工作业安排后发生的。抓住有利的施工环境及条件,确保工程施工在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进行,可以有效地规避不利环境给施工安全带来的事故风险。为此,在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时可考虑将不利施工条件下的施工时间作为网络进度计划控制中的自由时差来处理,使工程施工处在较理想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这不愧为施工安全管理上策。

2.4消除水管单位工程施工特点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是针对工程施工特点,制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消除人、物、环境,三者不安全因素的同时,加强现场安全施工巡查管理,及时排查并整改安全事故隐患,落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重点加大对工程施工高峰期、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的安全管理力度,以消除因施工特点本身所带来的安全事故隐患。

3结语

第8篇:单位论文范文

如今建筑施工中还是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有质量保证资料方面不足、主体结构不足、装饰及楼地面工程存在问题、防水工程不足以及暖卫工程不足等。比如:室内外抹灰存在开裂、空鼓、脱壳的问题,墙体渗水或漏水,地基变形甚至是楼体倾斜等问题。这些问题部分是由于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够,还因为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与此同时,建筑材料方面作为施工质量的关键方面之一,也明显存在监督不严的现象,产品质量残次不齐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也是施工质量问题之一。

二、人员问题

施工单位在聘用施工人员方面的标准比较宽松,纪律不是十分严明,这使得施工队伍人员素质水平比较低,影响施工的质量保障。并且施工单位对于人才的专业培训方面也有明显的缺陷,使得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例如,由于对管理人才的不重视,施工方面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导致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专业知识的匮乏,就难以避免会出现在管理问题上走过场,走形式,不仅会发生消极怠工的现象,还缺乏责任感,导致施工人员的团队凝聚力不足,团队协调操作能力差,使得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问题。此外,施工企业招工时标准不规范,多是招收随时随地可招收的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训练以及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差,技术素质也低,也是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与质量隐患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设备问题

施工设备作为施工工程的关键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一些施工单位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施工设备机械等试用期限过长,设备发生陈旧和老化的现象,不及时地更新替换,成为施工质量安全的隐患因素之一。此外,对于设备的定时保养和维护方面,没有严格按规章制度实施,不少企业也没有足够地重视此方面。

四、监督问题

施工过程中监督方面的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监理旁站记录的缺少;施工现场监场管理不严格;监督机构检查不严格;施工人员监督方面不完善等。有时,施工项目完成后,没有能够严格的进行监督和检查,导致一些质量问题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影响了施工项目的安全保证。

五、管理问题

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分包现象十分普遍。分包的情况下,施工方就会自然而然的希望相关的单位完成更多的工作,因此会导致施工协调管理方面的工作难以到位,施工工序有时会发生遗漏或顺序错位的现象,影响施工工序的质量。此外,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方面经济和组织的管理较为的忽略,因此也带来不少的施工问题,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的发挥。

六、制度问题

建筑施工方面,制度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监督工作做得不到位;质量管理制度不够严谨,导致施工人员责任心不足,施工质量方面有所懈怠;材料选购制度不规范,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此外,对于施工过程中相关的人力资源体系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乏合理的科学的制度进行施工方面人员的规范。同时,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具体的实施也大打折扣,实际操作性也存在不足,影响了建筑施工过程的进行以及建筑施工的质量。施工过程中也缺少公平科学的激励制度,奖惩体系不够完善,约束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施工方面人员调动积极性上存在不足。

七、解决建筑施工过程问题的策略

(一)绿色化施工

1、在建筑施工中面临不少的环境污染问题,施工单位应该秉持绿色施工的理念,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护周围居民的合法权益。2、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有针对的采取各项措施。比如,针对噪声污染,可以在打桩时采用静力压桩的方式或挖孔桩的方式来减少噪声污染;针对粉尘污染,可以安装除尘器在水泥罐和搅拌器上;针对固体废弃物污染,施工相关单位不能随意的丢弃建筑垃圾,更要及时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以及及时拆除临时的工棚等。3、施工单位应该加强环保技术资金上的投入,坚持创新理念。并且要与时俱进,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科学技术,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基础上开展施工项目,可持续发展地进行建筑施工项目。

(二)加强施工安全的投入力度

1、施工相关单位要重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加强加大对安全措施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保证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2、对于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一定要彻底落实到位,不能为了贪图利益,能省则省,减少安全投入的资金支出。并且安全防护产品一定要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不能以次充好,做表面工作。3、施工单位要落实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为施工人员进行投保,加强安全保障。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从人员自我根本做起。例如,可以定期的为流动民工举办安全意识的科学讲座或者是安全训练的培训,减少施工过程中伤亡事故的发生。5、施工单位也要壮大安全管理的队伍,培养安全保障人才,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三)加强对施工质量的关注

1、选取合理科学的施工计划。2、采购有质量保证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得到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才能够有所保障。材料采购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材料的采购,不能够为贪图经济效益,而在施工材料上打折扣。在采购方面,也要进行货比三家,选取环境污染小,质量安全有保证的材料。3、购置先进的科学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并且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的同时,对于老旧设备的淘汰做好检查工作,及时的更新替换。

(四)建立完善制度体系

1、完善管理体系。施工相关单位以及部门要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项目。2、完善监督体系。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杜绝形式主义的出现,切实的制定合理的施工监督制度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要落实到位,不要浮于表面。对于施工进行中的项目,安全监督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和报告。当施工项目完成后的质检工作更是要加强对其的重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查工作,避免遗漏质量问题,造成未来的安全隐患。3、完善奖惩机制。施工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公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起施工相关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也能杜绝消极怠工,不负责任的劳动操作现象,减少因人员方面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4、建立民工准入制度。要保证每一位劳工与劳务公司签署了劳务合同,保障流动民工的自身合法权益。

(五)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第9篇:单位论文范文

1.1对套用单位进行审核

1.1.1对直接套用定额的单价进行审核最初应当注意一定要使项目的名称及内容都和设计图的要求标准一致化,其中包括构件的名称、强度的等级和断面的形式等等。再就是确定该工程是否存在重复使用的情况,这包括沥青卷材的防水层,沥青的隔气层下方的冷底子油,以及块料面层下的找平层等。在一些按照额定的预算项目中,这样的情况较为常见,尤其在该项目的总包及分包都与此项目有联系时,一般会出现工程量重复的现象。此外还包括,判定定量的主材的价格的套用合理否,以及有最高的限价材料定数额的套用规范等等。

1.1.2对换算的定量单价进行审核按照上述的要求进行审核外,还应该清楚允许进行换算的内容是指定量的材料方面、人工方面或者是机械方面当中的部分还是全部,以及进行换算的方法是否正确得当,换算选用的系数是否正确,这些都会影响单价的准确度。

1.1.3对补充的定额进行审核这方面主要是对编制的方法及依据的正确性进行检查,还包括材料的预算价格、机械台班的单价和人工工日等的合理性。

1.2对工程量进行审核

预结算审核过程中最为繁琐的环节之一就属工程量的计算了。工程量的计算会直接对预结算的准确度产生影响,是进行预结算关键依据。对工程量的计算表项中每一个工程量都要对照图纸进行核对,查看签证以及工程的修改通知是否相符,对不太明白的地方要向现场的代表进行咨询,也可在必要的情况下到现场进行核查。

1.2.1口径要一致图纸上的工程项目要和计量规则上所规定的对应的工程项目保持一致。工程量的计算要求必须对图纸熟悉,还要对计量的规则中各个工程项目的范围以及内容熟悉。

1.2.2计算工程量的规则在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求其内容不能出现漏算、重算,甚至是错算的现象。李金莹大庆石化建设公司

1.2.3计量的单位确定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单位是否与所套用的定量的单位保持一致,甚至要考虑小数点的位数正确与否,因为这些很小的误差,可能会造成成倍数改变的现象。

1.2.4累计计算施工单位经常会出现最终累计计算不准确的问题。而为了使结算的数值不是太大而造成错误,施工单位可能会将总数减小来避免错误。

1.2.5工程量计算的误差误差种类有两种:负误差和正误差。负误差是出现在完全按照理论的尺码对工程量进行计算。而正误差则出现在土方的实际的开挖的深度要比设计室外的自然的地面到槽底的深度小,计算的时候要按照图纸进行计算;钢筋的计算时经常不加保护层;墙体中的过梁和圈梁占据的空间重合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量的审核来说,熟悉工程量计算的规范十分重要的。

1.3对取费进行审核

要按照当地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部门所颁布的规章制度,并依据有关文件,例如合同和招标投标书等,确定取费的费率。在审核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取费文件的有效性,以及取费表与工程性质相符与否,费率计算的正确性。

2、工程造价的审核方法

2.1重点审核方法。要抓住工程预结算过程中的重点是重点审核的关键。这个方法是有针对的,一般将工程量较大且费用较高的各项工程的工程量看做审核的重点对象。例如砖石工程、门窗墙体的工程、混凝土工程等。高层建筑结构更要关注内部和外部工程量的审核。

2.2全面审核方法。该方法要按施工图纸的规定,同时兼顾施工组织的设计、承包的合同以及协议等,全面对工程的数量以及相关费用经血审核。此方法往往适合初学者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核;一些投资较少的项目。

2.3比较审核的方法。此方法是依据总结预结算的相关资料,而分析得出同类型的工程造价的规律,分析出在结构的形式、用途、地区各方面不同的工程造价,以及材料消耗的数据。进而将这些数据与待审核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从其中分析出不符条件的子项目工程,并对这些子项目进行重点的审查,对其差异性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2.4分组计算的审核方法。此方法是将预结算的相关子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利用同一组的一个数据,对分项的工程量进行审查的方法。此方法是先把这些项工程按照一定联系进行分组,考虑同一组中分项工程中相近的计算基数的关联,对一个分项的工程数量进行审查,进而对同组的各分项工程量的准确度进行判断。

2.5筛选方法。此方法属于统筹法,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相对于每个单位面积上的工程量及价格基数,总结为工程量和价格及用工三个基本数值表。当遇到审查的预算的标准不同于该基本值所对应的标准时,就要调整。这个方法较为简单,易于掌握和审查,易发现问题,可是其对差错问题的处理有待审查。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