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河文化范文

黄河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黄河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黄河文化

第1篇:黄河文化范文

(读《黄河文化汇宁夏》有感)

                  二十二小学   六年级(3)班    孟龙博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她哺育西夏的事实令人叹为观止,赞叹不已。黄河为了宁夏川,不惜用自己的血肉来滋润着这片土地。

    在宁夏,大约有七百万公顷的耕地是受黄河水的浇灌与滋润,才使这一片片盐碱地成为农业中的良田千顷。如果没有黄河,农民们须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去驮水来灌溉庄稼,由此可见,黄河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及其重要。除了农业,黄河也是一些工业、畜牧业的重要保障。此外,黄河除了水资源,其他资源也相当丰富。煤炭和石油是现今十分重要的两大资源,在黄河流域中,其两者全都十分丰富。其中,煤量是全国的百分之七十二,可见如果没有黄河,中国这些资源将会相当短缺,黄河真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宁夏中卫的黄河左岸有一个被称为“沙坡头”的地方,这里人不算多,可名气大得吓人,是国家级旅游胜地之一。灿烂的华夏文明是黄河母亲用自己那甘甜的乳汁孕育的骄傲,她是中原大地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第2篇:黄河文化范文

沿运风高速公路一路向南,绵延3公里之长,200只“印象风陵”大红灯笼迎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灯笼尽处,就是初具规模、美不胜收的“印象风陵 "黄河文化风情体验园”景区。

商户林立的小吃一条街上、乡村印记大戏台上满载乡愁、各色风味小吃应有尽有、绿皮火车厢西餐屋情调独具、还有依山而建的50孔养生窑洞、古色古香的明清文化一条街、露天开放的温泉泡澡池……这里面对黄河,背靠浮云山,置身其中恍若来到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谁曾想,在这个几近“边陲”的经济开发区,能孕育出这样一个非同一般的旅游园区?

说它不一般,因为它有几个在黄河金三角区域的“独一无二”:高锶含量温泉,具有不可替代的医养价值;既有文化旅游,又有观光农业,还有医疗保健养生等公共设施,不同于一般的乡村旅游;正在建设的200亩薰衣草庄园、集沿黄河九省一市缩微标志景观于一体的黄河流域文化街,更是值得期待……

“印象风陵”以“黄河风情文化”为主,融合温泉疗养和民俗文化,集医疗养老、康复养生、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的大型综合性旅游休闲商业区。

早在2013年,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就审时度势,制定了“创建经济实力之区、发展活力之区、诚信首善之区、绿色生态之区、和谐幸福之区”的战略目标,努力将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河东大地、黄河岸边的现代化小城镇。开发区大力挖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以黄河风情文化为代表的古老民俗焕发出美丽动人的光彩,\河人背冰、西阳锣鼓、提线木偶等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得到科学的发掘和保护。

2015年4月,“印象风陵”利用荒沟改造开始动工建设,迄今完成投资1.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印象风陵民俗小吃街、生态大棚采摘园正式营业;二期工程包含的明清街、温泉窑洞公寓、温泉疗养酒店在“五一”前投入运营;黄河流域文化街、作坊街、珍禽园、滑草场、滑沙场、薰衣草庄园等项目均已全面对游客开放。此外,开发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近期,讨论研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建设“一心四轴八片区”的目标,将文化旅游和精细化工作为开发区的主攻产业。开发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与论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思路,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结合自身特点,从交通区位、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等实际出发,科学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立足保护和传承黄河传统文化,依托当地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资源,以打造黄河民俗风情为主线,以建成生态旅游强区为目标,有力地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2016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古庙会,不仅全方位弘扬了风陵渡悠久灿烂的文化遗存,而且多角度宣传了风陵渡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这次春节古庙会,印象风陵先后共接待来自陕西、河南以及当地游客50万人以上,日均客流量达3万余人,高峰期日人口流量近十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0多万元,是近年来风陵渡及周边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周期最长、活动最多、人气最旺的一次民俗文化盛会。

“印象风陵”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速度快,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弯道超越”。“印象风陵”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林锋告诉记者,“开发区主要领导出思路、出点子,创优环境,为项目建设倾注了不少心血。项目从规划到建设,不断调整思路,从最初的医疗养老、康复养生,不断拓展到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可满足市民和游客食、住、行、娱、购、游多种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第3篇:黄河文化范文

关键词:雕塑设计;黄河风情线;地域性文化;城市文化

当下的中国地域文化格局中,甘肃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确有归属类别不明确的困惑,尽管少数民族人数所占比重不大,导致文化类型归宿地不明确,但这恰恰说明甘肃非物质文化多元一体的地域特征。明清时期,随着中央政权对西部统治的最终确定,中国汉文化圈趋于定型,那么甘肃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也更多地表现出汉文化的趋同性。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建设实施,和以《黄河母亲》为代表的优秀城市雕塑均享誉海内外,早已成为兰州城市名片之一。为了进一步整合兰州文化主题,将代表兰州主题文化的“黄河精神”通过文化的形式为城市景观轴线注入灵魂,提升黄河风情线文化品质,从而突出兰州作为“黄河明珠”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特色,营造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并以雕塑艺术的形式“为黄河立传、为黄土传神”,使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成为全国独具特色、风采的文化长廊,使兰州市的建设在总体上立于先进城市之列,必须进行城市雕塑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一、城市雕塑设计需要文化定位

雕塑属于人文景观,而文化性又是人文景观的本质,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和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的载体来看,城市文化体系构成有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商业文化、人文景观文化等。此外城市雕塑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承载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民族风情和时代追求,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景观设施。“物乎重于气”,雕塑艺术的文化气韵,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弘扬城市文化传统、提升市民总体素质等尤为重要。

1.地域性文化定位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大都遗存有大量精美的雕塑,这不但是一个城市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和文化艺术爱好者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也是恒久展示一个城市地域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品牌。

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小品则是景观设计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城市中地域性文化的影响,以期形成独具风貌的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雕塑环境,避免各个城市大同小异。而特定的雕塑总是位于一定的地域,在此地域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地域性文化,这是一个大文化,以甘肃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为例,在它的地域文化层次上,包括兰州的地域文化、甘肃省地处的汉文化以及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为该地域的人们所共有。

2.雕塑特定环境文化定位

城市雕塑必然有一个放置的地点,或为道路旁、或为草坪中、或为广场上等,绝大部分是公共空间,所以它不是为某一特定阶层准备的沙龙文化,而是街头的大众文化。因此从景观营造的角度看,雕塑设计必须和周边小环境保持协调统一。另外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雕塑设计又必须继承以往文化的风格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应有所创新。那么如何让雕塑融入现有的地域环境之中,是雕塑创造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雕塑特定环境文化与城市雕塑建设是直接相关的。如兰州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矗立着一尊“黄河母亲”雕塑,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整个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和特定环境文化,也体现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

二、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

1.地域性文化定位下规划目标

兰州作为著名的山水城市,也是“与黄河最亲近”的城市。黄河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她的广褒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所以兰州的城市文化发展,必然基于黄河文化的背景。而规划雕塑长廊,则将雕塑等物质景观作为载体,以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历史文化为大背景,以西北黄土地和自强不息的“甘肃精神”“兰州精神”为基础和根基,以黄河文化内涵为“主线”,以甘肃各地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丝绸之路文化为两条“辅线”,系统地归纳出黄河主题雕塑长廊的文化主题与内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将黄河风情线上各种景观要素进行优化整理、补充提升,规划设计一条以雕塑景观为重点,通过雕塑将黄河文明浓缩为集锦,以绿地景观为依托的“景观长廊”“文化长廊”和“生态长廊”,令黄河更可读、可游、可驻、可亲。使之成为全国最具规模和精品化品牌效应的黄河文化主题景区,成为各地游客尤其是海外华人来华的主要终端目标之一。

2.规划主题构思

规划拟把兰州精神与黄河文化结合,编制主题文化规划,为兰州打造文化主轴,以黄河文化为风情线注入灵魂,让百里黄河风情线成为兰州这座“黄河明珠”城市最靓丽的地段,这五个文化主题分别是:九曲不回、生命之源、高天厚土、河汇百流、飞天锦绣等。

九曲不回区:此段文化主题主要表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华夏儿女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表达黄河儿女们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和愿望所谱写的传奇诗篇。

生命之源区:此段雕塑主题围绕彩陶文化、丝路文化,展现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颂扬黄河及陇原大地作为华夏文明和黄河文明发祥之源的深厚内涵。

高天厚土区:此段雕塑以“黄河母亲”雕塑为中心,文化主题突出黄土与黄河的紧密结合,讴歌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表达中华儿女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眷恋和感恩之情,成为国人和海外游子寄托爱国情怀的精神圣地。

河汇百流区:此段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表现黄河文化的包容宽广和博大精深,以“丝路花雨”等为次主题,结合兰州的历史文化要素,表现兰州作为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汇点的包容性,颂扬黄河文化及黄河儿女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飞天锦绣区:此段主要表现新世纪黄河明珠的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华夏儿女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以及陇原儿女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祖国富强的憧憬与向往。

三、人文始祖园主题雕塑的建设

1.地域性文化定位

甘肃作为伏羲、女娲的故里,在省会兰州建设华夏人文始祖园,符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符合甘肃省建设“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的总要求,不仅对于传承华夏文明、弘扬黄河文化具有历史意义,同时对兰州市、甘肃省打造“黄河文明之都、华夏文化圣地”文化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文始祖园主题雕塑的建设也受到古丝绸之路留下的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的影响,在此地域性文化定位下希望其成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甘肃最大文化雕塑、兰州新的城市地标,成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一个重要节点。

2.设计构思

人文始祖园位于兰州黄河风情线“生命之源区”,“源”作为生命之源段的主题雕塑,寓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和民族文化。所以其主题雕塑设计构思就利用现有的“生命之源”雕塑,该雕塑尺度较大、形式严谨,如伏羲女娲主题雕塑为一铸铜雕像,高19.5m,基部直径4.2m,材质为军用锡锌铜,总重约60t,故较为适合作为此地段主题雕塑。

3.具体建设

华夏人文始祖园项目建筑总占地面积5289m2,总建筑面积10451m2,主要由伏羲女娲雕像和基座承台两部分组成,地面总高度为36.95m。其中伏羲女娲雕塑深刻把握中国文明精髓,设计时将文化精神融入历史发展生生不息长河之中。伏羲雕像以创造八卦立意,呈半蹲姿势,身体雄浑凝重,双目炯炯,俯察大地,演绎八卦;女娲雕像以“补天”传说立意,呈站立姿势,体态行云流水,形象端庄优美,仰望宇宙,抬手补天。伏羲与女娲造型组成“S”形,整体雕塑体现了男性阳刚与女性之柔美,阴阳协调,天人合一,极具律动感和曲线美,喻示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延续,而基座承台主题为黄河文化博物馆,呈金字塔形,按中华传统建筑“坛”的形制建造,稳重雄厚,方正大气,总共四层,其中地上三层,高17.45m;地下一层,高6m。地上部分在契合雕塑形态的基础上,为了高效利用内部空间还设置青铜器馆、彩陶馆以及文化长廊、3D球幕影院、4D环幕影院、贵宾接待室、游客接待中心等功能区,极大地宣传和展示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承台将按照功能需要,深度打造周边环境,南侧建造永久性文化演出场所,承台南部设置观看台,将引进大型主题文化演艺;北侧主入口处设置音乐喷泉,并建设大型地下停车场,尽力为游客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等。

四、小结

在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中,应合理地挖掘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瑰宝,同时应将地域性文化遗产作为设计载体来实现和传达具体的雕塑设计理念。因此在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与建设时,也应该充分吸收甘肃悠久的传统地域文化的内涵,通过对黄河文化及兰州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升华,紧紧围绕“情系母亲河”这一主脉,将兰州精神融入其中,将城市精神融入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注入城市轴线,从而塑造城市的灵魂,创造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王国荣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李明华 兰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赖远纯.雕塑与环境[N].美术报,2000

2 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J]. 雕塑,2005(3)

3 李晖.宝鸡市历史文化的载体[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4 徐辉.谈标志性城市雕塑创造的文化思考方向[会议论文].广州城市公共艺术,2006

5 林雪源.关于当代公共性艺术中环境雕塑的思考[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3

6 刘开渠.城市雕塑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J].文艺研究,1982(4)

第4篇:黄河文化范文

一些不知哪来的牵牛花籽跑到了菜园里,生了根,发了芽,竟盘绕在黄瓜架上。牵牛花得了势,猖狂极了。它迅速地爬遍了黄瓜架。每天放着“喇叭”得意地宣传自己能耐,没人比得过。可怜的黄瓜被牵牛花遮住阳光,夺去了养分,已经奄奄一息,有气无力了。

一天,菜园的主人来摘黄瓜,看到这个情景,十分生气,便说:“我非把你们其中的一个拔掉,另一个才能好好生长。”牵牛花听了,高兴地说:“快把没用的黄瓜拔掉,让我自己在这个架子上,我会开出许多花给你看的。”说罢,又摇了摇自己肥绿的身子,开出了一朵“小喇叭”。

可是,主人却说:“黄瓜不像你这么居功自傲,它虽然没有好看的花儿,却把清凉、美味的果实献给人们,它从不夸耀自己。你却跑来争它的营养,让我拔掉你吧!”牵牛花羞愧极了,只得让人把自己拔掉。

黄瓜秧又旺盛地生长起来,结出了一条条肥嫩的黄瓜献给人们,而且还是那么默默无闻地奉献。

第5篇:黄河文化范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

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希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第6篇:黄河文化范文

1、第十三届全国磷复肥产销会召开

2012年11月9-11日,第十三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议在山东潍坊举行,开幕式上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讲,希望磷复肥行业要增强勇气和信心,学会在低价位求生存,在低增长中求发展,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向的转变,搞好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质量安全环保,借助全行业的智慧破解经济运行中的难题,积极主动地打好调结构转方式的攻坚战,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据悉,此次会议为期三天,议程包括硫磺市场分析、 政策研究专题、 化肥市场分析等专题报告会。

全国磷复肥产销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十三年来,产销会始终坚持“工商携手、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推动中国磷复肥工业成长壮大,为开拓国产磷复肥市场、增进磷复肥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产化肥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知名度、促进磷复肥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努力,展销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肥料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成为肥料界产业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探讨未来市场趋势的大平台。

2、农用硝酸铵钙、中元素水溶肥等行标通过审定

近日,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在北京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就近期审定完成的《农业用硝酸铵钙》、《农业用改性硝酸铵》、《中量元素水溶肥料》等农业行业标准向相关企业进行释义。

在水溶肥料标准相关生产企业工作会议上,共有来自境内外50余家生产企业、逾70位代表参会。目前,中量元素水溶肥料登记证数量70余个,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于境外企业。标准后,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生产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经营好企业品牌,生产出优质、高效的产品。

3. 硫磺严重依赖进口局面正在改变

今年以来,我国硫磺行情一路下跌,国内硫黄价格几近触底,我国经济正趋稳回暖,未来下跌空间不大,反弹行情不会太远。并且随着国内硫磺生产路线的多元化,我国以往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二、2012年1-10月份磷肥、硫酸生产情况概述

1、磷肥总产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份全国磷肥累计产量1723.0万吨,同比增长16.7%。根据协会核实,前10个月高浓度磷复肥产量1082.2万吨,同比增长2.7%。

2、磷酸二铵产量、销量环比下滑

1-10月DAP产量累计达到1202.45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3.9%。1-10月DAP销量累计达到1152.36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1.1%,累计产销比为95.8%。10月末企业库存量为141.56万吨,环比上升12.4%,同比上升22.2%。

3、磷复肥进出口情况

1-10月份累计进口NPK 119.4万吨,同比增长47.2%;进口氯化钾591.0万吨,同比增长9.9%;进口DAP 16万吨,同比增长71.4%。

1-10月份累计出口DAP 316.7万吨,同比下降9.6%;累计出口MAP46.0万吨,同比下降38.4%。

前10个月,累计净出口磷肥(P2O5)203.7万吨,同比下降36.3%。

4、硫酸产量下降

10月份硫酸产量为608.4万吨,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3.7%;1-10月份累计产量6363.8万吨,同比上升5.7%。

5、11月份硫酸需求下降,价格下滑

11月份,硫酸市场需求疲软,全国除华北地区外,价格较10月份均继续下滑,平均降幅在30元/吨以上。以98%商品酸为例,东北地区酸价从475元/吨下滑到300元/吨;西南地区从450元/吨下调到360元/吨。

6、硫酸、硫磺进口量增长,库存攀升

第7篇:黄河文化范文

数千年至数万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环境更好,可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是我们中华名族的“摇篮”。然而,在近2000年间,黄河的变化让人大吃一惊。在这期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成为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我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口大量增加,所需要的食物越来越多,人们无限制的开垦荒地、砍伐树木,地上绿色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使大地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水土就会大量流失,土壤的肥力就越来越下降。人多、吃得多,就要种得多,越减产越开垦荒地,开垦过多就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看,全部是人为原因。从“摇篮”到“祸河”,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到周围瞧瞧,到处都是破坏环境的痕迹,污染环境依然上演着。人们乱砍滥伐、往河里排放污水、工厂排放出污气、噪音不断、汽车车尾也排放着尾气、乱改河道……

为了小鱼能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了小鸟能够安定一个家,为了我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携起手来,制止破坏,保护环境吧!让明天的世界变成一个空气清新、充满欢歌笑语与春意的美好人类家园。

河南郑州登封市崇高路小学四年级:紫兰花

第8篇:黄河文化范文

关键词:冲淤;水文;海域

黄河口至小清河口地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近几年该区域的海域开发的力度逐年增大。为了科学开发黄河口至小清河口地区海岸和海域资源,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征和冲淤变化非常重要。

1 水文特征

1.1 气温

该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内气温差较大。

1.2 风

本区常风向多为SSE~SE,强风向为NE向风,强风多发生在春、冬季。该区累年平均风速为4.1m/s。该区强风向为NNW和NE。最大风速为28m/s,为NNW向大风。

1.3 地貌

本区为冲积海积平原,以海积为主,河口区浅滩宽阔平坦,近岸多为盐田和养殖区,多有石堤护岸。本海区近岸底质自上而下分为泥质粉砂、亚粘土、粉砂、亚粘土,上部为海相沉积,下部为陆相沉积。

1.4 潮汐及风暴潮

该区域潮汐性质均属于不规则半日潮。85国家高程下,平均海平面0.21m,平均位0.89m,平均低潮位-0.56m。工程区所处的莱州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地区。

1.5 波浪

本海区常浪向为NE向,频率为25.3%,强浪向为NE向,从季节差异来看冬季是一年中波浪最大的季节,常浪、强浪向均为NE向,NNE向次之。从波高的月际分部来看1~3月和10~12月为大波浪多发月份。

1.6 潮流

本海域潮流的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潮流矢量的旋转方向以顺时针方向为主。涨潮流流向主要集中出现在偏西向,落潮流流向主要集中出现在东到东南向;以涨潮流平均流速大于落潮流平均流速为主。

2 黄河口至小清河口海域冲淤变化

2.1 区域冲淤变化

黄河口至小清河口海域,等深线的明显走向变化及淤积强度区域分布的差异性,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区域,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灰色区域1自1976年以来一直处于迅速的淤涨中,在黄河口走向的轴线上,1976~2002年之间2m等深线向外淤涨32.5km,-5m等深线外推24.7km;1994~2002年与1976~1985年相比,淤涨速度明显下降。白色区域2与区域1相比,虽也有所淤涨,但速度大大减小,-5m等深线1976~2002年外推只有1.8km左右,而且-2m等深线还有所蚀退。广利河口南、北侧-2m等深线总体后退;-5m、-8m等深线总体淤进,在1996年以后有所蚀退。

2.2 断面变化

图3~图5为黄河口至小清河口海域断面水深变化情况。断面D1设置在清水沟老入海口,从图3上可以看出,在1976~1990年之间,河口沙嘴外等深线一直处于迅速外推状态;1994~1998~2002年之间,基本以-6m等深线为界,-6m以内表现为蚀退,-6m以外表现为微小淤积。1976~2002年断面D2在近岸浅水区(基本以-4m为界)处于冲刷蚀退状态,-4m等深线以外的水域在1976~1990年期间保持持续的淤涨,而在1990年以后则表现为时冲时淤。

断面D3位于广利河口南、北侧6km范围内,-4m等深线以内在1976~2002年期间全部是冲刷蚀退状态,在-4m等深线以外,1976~1990年为持续淤涨状态,1994~2002年则表现为先淤涨后冲刷的形势。浅水区的冲刷主要是该时段黄河口泥沙扩散至本区的数量较少,以及周围海岸泥沙补给不足。深水区前期持续淤涨主要是黄河口泥沙扩散、沉积的影响增加,而后期冲刷则主要与入海口改道,以及黄河的水沙量减少有关。

3 结语

(1)黄河口至小清河口海域为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流以不正规半日潮流为主,潮流的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潮流矢量的旋转方向以顺时针方向为主。

(2)本区为冲积海积平原,本段海岸处于冲淤平衡,接近稳定状态。

(3)黄河排沙对工程海区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在1996年以前黄河泥沙扩散对本区有影响,但不大;二是黄河改由“清8断面”入海后,其浑水扩散对本区的影响趋于减弱;三是从本工程海域-5m等深线以内的浅滩物质具有易起动、悬扬也易沉降,海区滩坡平缓,波浪掀沙是本区泥沙运动的主因。

参考文献

第9篇:黄河文化范文

关键词:装潢艺术 理念 中国文化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