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创设情境;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近年来,课改浪潮接二连三的袭来,无论是最初风靡一时的“杜郎口模式”、宁达中学模式,还是最近在我县轰轰烈烈的孟照彬EEPO;无论是讲授法,还是小组合作,还是思维导图的学习记忆方式;无论是传统的黑板粉笔,还是现代的多媒体、白板,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大化的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也深入的学习了很多关于课改的理论与精神,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角度而言,课堂有效性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节课教师是否花了30分钟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是否讨论热烈,是否有很多学生举手或发言;课堂有效性也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节课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否精美,是否穿插了音乐或视频。课堂的有效性是不管你采用任何教学方式、任何教学用具,只要能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这就是高效的课堂。有些小组合作讨论的内容建立在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的基础上,这样的讨论是无用的;有些发言仅仅在回答对与不对,却无法说出具体的理由,这样的发言是徒劳的;有些漂亮的课件虽然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内容却华而不实,也是花哨的。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而言,课堂的高效在于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能不能提出问题,有没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不能培养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思考能不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一节课教师内容设定过少,学生以讨论一个极小极简单的问题为主,又囿于小学生知识面的限制,不能有效的拓展和延伸,这不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如果一节课教师内容设定过多,讲解很多,但学生还是知之甚少,言之无序、无物,这也不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高效的课堂要求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趟河水而要多联系教材等。
其次,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学生不可能在40分钟的课堂里每一分钟都能百分百的投入,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适时的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采用 “设疑”、 “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巧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课文《黄山奇石》时,考虑到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外出旅游经历甚少,更不要说离我们有一定距离的黄山。课本上虽有几幅插图,但为静态,而且图片偏小,于是在上课当天,一走进课堂,我就对同学们说“今天的语文课我们是一次特殊的旅游,猜猜我们要去哪呢?”我的故弄玄虚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我们要去的是黄山!下面就让我们的‘小帮手’带我们去吧!”我把准备好的关于黄山的一些素材尤其是课文中涉及到的石头,在课前就用多媒体进行了剪辑,化静为动,此时播放,学生们乐不可支。
此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适时的创设得当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伊始被激发的学习兴趣得以延续。教学生字是比较枯燥的一个环节,我在教生字时就采用了竞争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比一比,哪一组认得快,记得牢,哪一组组的词多,评选出优秀小组加以奖励,并累计积分,评选出周优秀小组、月优秀小组、学期优秀小组以及“识字达人”。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师在用心引导,课堂自然容易实现有效!
再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所得。我们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采用各种学习方式,或是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对内容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或是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研究、寻找资料,理解资料,并找出答案的方式。如果有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安排到共同合作学习的内容中。如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学生首先根据题目质疑:“什么是呼声?这个中国孩子是谁?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了怎样的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等。然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前面3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比较难,也是文本的重难点,所以采用了合作学习。而对于离我们年代较为久远,或是有特定时代背景的课文,尤其是古诗文,我们既要讲授,也要小组合作探究,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在进行小学诗歌教学时,要是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诗人的生平和思想变化等,这些对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都会有帮助。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恰当的讲授。如在教学曹植《七步诗》时,我们可以简单的介绍曹植的生平,以及他和曹丕之间的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不懂的地方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共同疑难解答,并引导学生品读欣赏,体会诗歌情感。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既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交错进行中不觉得枯燥乏味,从而达到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改革还在继续中,我们也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又切合实际,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笔者将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浅谈几点拙见:
一、从语言环境突破,体会感情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谈朗读》)。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像在头脑中“放电影”,通过多种感官,使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把“话”想像成“画”,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其中,他们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如《荷花》,图文结合,想象荷花开放时的动态,让鲜活的画面浮现在学生脑海里,理解荷花的形象美;分内容(总起句、花、叶)朗读,边朗读边想象整段课文;启发学生进入情境,充分感受荷花的美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由读到背,既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又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要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在熟读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专注词语而引发感悟,引导学生品“切中文本脉博处”的词,用自己各具特色的情智去琢磨、去体验、去品味、去创造。让我们到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二泉映月》里去感受品词之精妙吧。
课伊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找到之后,王老师就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它们来了个“集体亮相”: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诗情地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中了文本“脉搏”。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词,让学生在品词中感悟“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此时,王老师仿佛是一位“刺绣高手”,飞针走线,色彩越“绣”越浓,最后姹紫嫣红、光彩照人。学生在数遍的朗读中,读得投入,读得优美,读出了韵味,读出了意境,经受的可谓是情感的洗礼!
二、从主要内容入手,整体感知
小学阅读教学应扎扎实实地加强朗读、默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连贯上下功夫。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感知当时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气氛。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充分抓住示范朗读这一环节,把当时的情景通过语气的变化创造出相应的情感渲染,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久久地,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
三、从生活经验激活,领会思想
一、整合提问,共享师生同乐之“味”
曾几何时,我们常常扮演大卸八块的屠夫,比如教学《翠鸟》一课,会有这样的系列问题:翠鸟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教学《火烧云》一课,必问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霞光和火烧云有什么关系?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着逐段串讲,繁琐分析的弊端,问题提得过细过碎过多,教师“满学问”的做法,严重影响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无需多动脑筋,只要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就能得到“棒棒你真棒”的褒奖。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只会培养出亦步亦趋的庸人,而非锐意进取的能人。而且这些提问偏于理性分析,情感的熏陶大大减弱,人文性也难以凸显。
假如整合这些琐碎的提问,给学生这样的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翠鸟可爱吗?为什么?”“读课文,说说火烧云为什么会让作者觉得那么好看,那么有趣。”整合后的提问涵盖了原来的系列问题,但不是肢解后喂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提炼、整理、表达,无疑这其中的思考量大了,训练量足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自由度高了。也许一开始围绕议题讨论时需要教师较多的点点拨拨,但久而久之,学生得到锻炼,能力提升,必定能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因此,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理解课文,一二个大问题既覆盖全文又突出重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广阔空间,留给学生个性体验、富有“弹性”的自由天地,学生必定乐于动情、动脑、动口。
删繁就简,整合提问也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教师不必再为记一大堆的问题而伤神,只要轻轻松松地拎出主线,缀起细节的珍珠,就能秀出一串串精彩。如此师生同乐之事何乐不为?当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景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讲得头头是道。教师听得津津有味时,谁能不被这个性语文的魅力所吸引呢?
二、启发想象,品尝体验与训练之“味”
教材中常有关于想象的训练要求,如古诗教学每每要学生想一想诗句描写的景象。《富饶的西沙群岛》提示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海水瑰丽无比的景象。再如《小珊迪》一课有这样一道选做题:把小珊迪去换零钱到小珊迪死了这部分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教材中编排的这些想象训练,提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启发学生想象,花时间训练、落实,扎扎实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正是小学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总目标之一。当学生敢于而且善于“天马行空”时,才能孕育出富于个性的奇思妙想。这些想象训练中有的是有形的,如《小珊迪》课后的想象训练,它把想象变成语言。教师指导方便;有的是无形的,是从文字中去想象,比如前面提到的《古诗两首》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例子。想象描绘的景象,那么想象到什么也就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了。这样的想象训练要不要练?要!不但要练,而且教师还要作精心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想得怎样,途径至少有两条:一说二画。可以让学生说说头脑中想象的画面,或者画下来,从中了解情况。接着,教师要指导学生想象,或利用直观挂图、录像,或用语言渲染启发,或用板画辅助想象,帮助学生体验文本,训练学生无穷的想象力。比如教《登鹳雀楼》时,为了帮助学生想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情景,我播放有关录像让学生欣赏,这样学生积累了表象再读诗时,壮丽的画面就自然浮现脑海。
文字赋予想象轻灵的翅膀,想象为文字增添斑斓的色彩。让文字与想象相得益彰,启迪想象方显个性语文阅读之本色。
三、学习表达,展示积累与运用之“味”
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公认捷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领悟表达方法的练习,涉及到用词准确性的训练,涉及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学习,涉及到篇章写法的探讨。再看看语言积累的题目,出现了以摘抄为主要特征的积累,以背诵默写为主要特征的积累,还有感悟认识某种汉语特征的积累,如“读一读,再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等,这就指明了我们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延伸到习得语言、学习表达的层面上来。也就是常说的,不但要懂得写什么,还应当知道怎么写,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更是张扬个性的坚强后盾。
对生字词,教师应根据教参要求抓落实。对课本中一些不确定的要求,如“把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不能放任自流,摘记多少算多少,要通过表扬摘记多的学生去激励其他学生,要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苦心经营学生的语言学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记得上《矛与盾的集合》时,在说文章大意时一名学生问什么是“大显神威”,我先让学生交流了对词语的理解后,再让学生联系看过的动画片、身边的英雄人物,用“大显神威”写句子,既懂了词意又练了表达。学习《燕子》一课,品味了作者对燕子外形简洁传神的描摹后,鼓励学生模仿写一段动物外形,这些小小的练笔夯实着学生的文字功底,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四、渗透学法,融合学会与会学之“味”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辈的至理名言昭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寓学法指导于其中,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小学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总目标第三条就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样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更离不开对方法的学习,使个性萌动于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当我试图引领学生体会孔子的品行时,我用课件出示这样的议题: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受到孔子品行的句子,圈出句子中重点词谈体会。这个议题融三维目标于一体,既有对文本的解读,又内含着学法实践。在议题中我提示学生可以找句子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围绕遗体交流反馈时,我也重在关注学生是否找句子、抓关键词体会。交流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强调学法:“刚才同学们找句子、抓关键词谈体会交流得很热烈,而作者正是这样通过精心的遣词造句,来展现人物的特点。”读书方法的指导一直贯穿在课堂始终,此处小结对学法进行概括,以凝练的语言梳理方法,更易于学生掌握:结
合学法告诉学生文章的写法,学生就易心领神会,教材的多种功能就能挖掘得更加充分。
学习是终身的,随着白驹过隙,曾经学过的故事也许会渐渐褪色,但学会的方法却将如万能的钥匙开启前方的一扇又一扇大门。
五、促进自主,张扬个性与共性之“味”
1 促进自主,转变说话的方式
传统教学着眼点是教师的教,语言多是指令式的,要求是确定的。今天的教师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学,因此十分重视激发阅读兴趣,把指令式、确定式的要求,变为自选式或不确定式的要求,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主动去学好,如“默读课文,找出几个问题和大家讨论”;“默读课文,说说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的这些课堂语言,尊重了学生个体喜好,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度,谁都想做自己的主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主动性的激发就水到渠成了。
2 促进自主,关注个性中的共性
尊重个体,促进自主,并不意味着只盯着个性差异,每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许多共性,抓住了共性,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把握教材中的共性
引领学生感悟、学习语文规律的百花园是由众多文本汇聚而成,因此虽然每篇文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每篇文本个体中包孕着语文的共性,即一些语文的规律,教师善于把握其中的共性,就能使课堂洋溢语文的芬芳。比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我捕捉到的值得学生玩味的语文规律有:用他人的评价和典型事例写人物特点,用排比、重复、感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等。于是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如何写出父亲的卓越,对第三自然段中排比句反复涵咏。从充满个性的文本中感悟这些规律性的语文知识,这才是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源吧。
(2)分析认知中的共性
千人千面,的确不假,然粗略而言,谁不是都有眉、眼、鼻、口、耳?此谓共性。教学前客观进行学情分析,寻找学生认知中的共性,抓住共性教学,其事半功倍之效可想而知。比如四年级学习生字己重在自学,但课堂上的点点拨拨不能省去,该点在何处?自然是学生认知中的普遍易错点,因此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在检查自学的字词教学中,我只精选了七个新词用不同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预设时我想到文中雷利的呼唤源自丧父之痛,而学生是很难对此产生共鸣的,我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呼吁和平。有了对这种共性的认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带着孩子移情体验,入情入境。
3 促进自主,呵护共性中的个性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在善知、善用共性之余还要呵护个性。只见个性的课堂是低效的,只重共性的教学是平庸的。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善于创设情境的李吉林老师就已经在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广阔天地。在她教学《燕子》时,她先范读课文,让学生自由发表听后感言,再让学生自学课文,看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接着让学生观察春景图时,引领学生自主选择观察顺序看图说话……这一系列的“留白”多么高明,抛砖引玉,为学生创造机会说自己想说的话,让课堂遍植个性之美。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阅读教学;提高;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班通”也飞入寻常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只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究竟怎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有哪些策略?根据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动机和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兴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主动去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老师们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积极性就高,阅读时就投入,思维就活跃,阅读效果就特别好。而情景的呈现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情景,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迅速进入教师所设定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开天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看视频猜故事,这个视频是这样做的,我下载了《西游记》、《葫芦娃》、《哪吒闹海》三段动画片视频并配上三个故事的主题曲,学生一见动画片顿时就激情高涨了,老师还未说完就大声的叫出动画片的名字。在游戏结束时,我说:“同学们,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神话故事,比如――”学生就齐读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激情带入了阅读学习中。又如我在上《全神贯注》这一课时,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古筝曲《平湖秋月》的伴奏下,一张一张的呈现罗丹的雕塑作品:《开拓者》、《上帝之手》、《沉思》等,欣赏过后请学生谈谈对这些艺术品的想法,学生发表看法后,我又说:“你知道这些精美的作品罗丹是用怎样的工作态度来完成的吗?”学生带着对这些艺术品的欣赏,对罗丹这个艺术家的好奇进入阅读学习。有了兴趣这一动力,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
小学生由于见识少、阅历浅、知识面窄、理解能力有限,常常难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这时,教师适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他们的思维积极主动地架桥铺路、排除思维障碍,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理解能力。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再现出他们没见过的、不熟悉的,而课中又涉及到的人、事、景、物,帮助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让重难点在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解决,我是这样做的。
1、运用音乐促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会
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读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感情。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经过的感情阅历有限,有的学生就领悟不到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如:我在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在读这一课的第三段时,怎么读就读不出那种悲伤的情感,何况学生。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就给这一段配了一首比较忧伤的小提琴曲《卡农》。第二天上课,我和着这首乐曲范读第三段时,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学生读的时候,我看到很多的学生也流泪了,也就是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在恰当的音乐烘托下,渲染下,学生深深地体会到雷利知道父亲为世界和平献出生命时的那种悲痛。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上《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时,朗读的时候我配了音乐《告诉我为什么》,下课后,有的学生就跑来告诉我,伴着音乐读的时候她哭了。我相信他们这是真正体会到在战争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童年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悲惨。这泪水已表达了学生对课文最深的理解。恰到好处的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的情感与体会完全提升到一个高度,这绝对不是其它教学手段可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