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问题式教学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应用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就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简单分析。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打破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面广量大,教师应予以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文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提交学生讨论。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法。这里所说"以问题为中心",就是以创造的开始--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构建创新素质。
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适时原则
教师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时机,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的时候,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的深度的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发思维时,要掌握好精到的教学艺术辩证法。
(二)因人循序
教师启发思维应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启发思维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等必须因人而异。教师启发思维的这种个别追求,正是使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紧密结合,增强其针对性的关键措施。另外,教师启发思维还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不过,有时故意打破顺序,使学生超越知识空白而跳跃前进,大胆设想猜疑,然后小心实验求证,也是发展学生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必需。
(三)反馈强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也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及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所作出的反馈信息,教师还应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操作,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相反地,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的错误。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以必修3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为例,首先在复习阶段提出问题"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然后展示案例(①老师三令五申在考试时不允许作弊,但我最好的朋友却要我在考试时给他传答案,我该怎么办?②别人在公交车上都没有让坐,我要不要让坐?③到商店买东西花了三元钱,一位老伯错把10元看成了100元,多找了钱该不该还回去?)提出问题"你遭遇过哪些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你是如何看待上述道德冲突的?"讨论"面对上述材料中出现的"道德两难"现象,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总结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
在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过程学习中,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方式和内容上小组对比,出示"未成年在押人员多为文盲"资料,合作探究"造成上述状况的自身原因?这从正面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最后总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意义,结合生活积极展开论文。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渐探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增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教育教学论坛
第一,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角色。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授课之前,不论是什么内容,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设计、构想,通过加工、梳理、调整,形成完整的教案。
2对于课堂中提问的目的
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课堂上的提问显得尤为的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提问的特点:首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给学生提供口语实践的机会,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书交际水平;然后,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环境;第四,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问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思维;第五,在突出该堂教学的重点之外,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对学生知识了解的程度,及时的掌握教学的进度。
3提问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动机
学习中,兴趣是无形中最好的教师。对英语课程的兴趣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也是获得学习成功的最大动力。人贵有疑,从疑问的产生到疑问的消除是学生学有长进的一个重要过程。课堂中的提问需要精而巧,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脑细胞在课堂的45min内保持兴奋的状态。
4提问方式的改变
4.1增强知识的系统性需要扩展性的提问
别致的、新颖的提问能能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入教学中。课堂中的提问不仅要注重新颖,而且还要重视知识的横向及纵向的系统性。通过几个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对吃早餐这件事情具有系统性的表述。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的掌握语言的灵活使用,还能使课堂的氛围既紧张又欢快。
4.2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且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每一堂课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紧扣着重点呈递进式的设计问题,有层次、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诱发学生一步步的深入。问题的设计应深动、直观、感性,通常不低于或者是高于学生的水品,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效果。对平时较为自卑、胆小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易,以便增强学生的信心;对骄傲的、自满的但是却不够细心的学生提问时,出一些较难的问题,以便于克服该类学生的傲气,促使其细心思考;对与平时成绩较好,对英语的学习教热情的同学提问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散发性的问题,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想要去解决问题。教师的提问既要突破教材的难点又要起到巩固的作用,通常以上等生为准,对被提出问题的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其他的学生也起到引领和辅导的作用;对差生提问时,可以借助检查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知识点的掌握的问题,这样便于督促和调动差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心性;假若是以巩固该堂课为教学的目的,那么一中等生为重,从而确定教学的进度。这样全面性的提问,既发挥了提问的作用,又调动了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少不会感到被冷漠。
体验式教学法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以教学需求为出发点,导入、创造并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且相符的情景和氛围,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法是通过强化师生双边情感体验来创建互动交往的形式,从而产生积极作用的。体验式教学法植根于体验式学习理论之上。体验式学习不但强调学生用脑去思考,而且还要求学生用眼看,动手做,张嘴说,亲身去经历,用心去体会。因为人对认知、概念等的获取是通过体验才得出的,所以如果没有主体与客体间的互动就无法获得体验的结果。
二、传统英语教学与体验式英语教学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教学的方式多以向学生解释教材内容为主。一堂传统的大学英语课有80%的时间是被教师占据的。与之相比,学生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听众的角色,因此才使得“是否认真听讲、是否遵守纪律”成为传统的评价一个学生课堂表现优秀与否的重要考量标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也只能通过卷面考试来实现。这也是造成当前许多大学生英语应试能力极强但实际应用水平很低的主要原因。体验式教学法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它的优势在新型应用技术大学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尤为突出。首先,从课堂教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参与增多了,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在一些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很多学生由于英语底子薄,基础差,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感到疲惫、困倦,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不再只是充当听众,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整个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会大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种在实践中习得的知识不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会让他们的所学在互动中得到实践应用,从而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其次,从英语教材的角度来看,当前很多新型应用技术大学选取与其他本科院校相同的英语教材,对于这类学校的学生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他们自身基础不好,学习材料难度又大。而体验式教学法则强调打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还可以围绕教材设计一些英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学到很多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而不是抱着课本“读死书”。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新型应用技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体验式教学法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已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那么,应怎样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新型应用技术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中呢?
(一)互动换位体验法体验式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它侧重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换位体验法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探究方式。在这种体验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也可以走上讲台,由传统的“教师讲”变为“学生讲”,使得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比以往增加了。而这种互动换位体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为在这个互动换位过程中,学生的准备工作要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互动换位并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放任学生去做,而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互动换位的体验。做这种互动换位体验之前,教师应就具体操作进行一定说明,确保学生明确换位后应做的工作,然后就学生需注意的重点加以强调。
(二)模拟情境体验法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能够身心愉悦地汲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它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模拟情境体验法要求教师能够依据不同的教学材料,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为着眼点,灵活恰当地借助实物演示、语言描述、多媒体播放、网络平台等直观的手段为学生模拟出一个语言使用情境,然后让学生以分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对话、访谈、演讲、辩论、新闻会、戏剧表演等。这种模拟情境可以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更可以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彼此相互影响,促进学习。
(三)应用实践体验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用知识指导学生的实际应用。任何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都无法迎合学生的需求。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某种知识技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对于其将来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这种观念更是符合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应注重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引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四、结语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32-01
问题有助于学生开启智慧之门,在促进学生思考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热情地探索语文学科的奥秘,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一、准确把握问题式教学内涵,巧妙设计“问题”
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灵活地设置问题。首先,设置问题时,应当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不能随意提问,而应当抓住主要内容。例如《观潮》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潮水的波澜壮阔。因此,学生学习完整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一定对潮水有了更深的印象,现在你们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谈谈心目中的潮水。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要点进行思考,然后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设置问题时,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巩固学到的新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例如,教学《神笔马良》这篇文章时,教师让学生将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之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马良有神奇的画笔,可以为老百姓造福。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借助语文课程的学习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准确把握问题式教学内涵,巧妙设计“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将提问式教学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
二、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有效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质疑。通常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效,即教师使用该教学法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即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发现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与反思。首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所要提出的问题设计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鸟的天堂》一课时,可以直截了当地对学生说:“看了文章的题目,同学们觉得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的提问,拓宽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想:“鸟的天堂”究竟是怎样的画面呢?是不是有非常多的鸟?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自主探究,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一些主要的情境、词和句等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讲授《火烧云》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火烧云形成全过程的紧张情节进行讲解,使学生产生想要了解火烧云的迫切心情,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对火烧云的形成过程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其他教学方式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通过自主探究找到答案。
三、培养学生“问题”式思维意识,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使用问题式教学法,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思考,能够用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例如,教学《雷雨》一文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打雷下雨的情景吗?当你们问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是怎样告诉你的?”“你们知道雷雨是怎么形成的吗?”听到老师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想象雷雨发生的情景,思考雷雨是怎么形成的。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时,教师就可以对课文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了解雷雨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问题式教学的延伸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问题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就是问题,显而易见,最后也应将问题当作终点。要精心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通过大量阅读、查找资料或小组讨论获得答案。在课外,学生不但要掌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而且还应主动拓展知识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式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巧妙设计“问题”,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培养学生“问题”式思维意识,注重问题式教学的延伸。要着重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一、“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的界说
大学教师个人和师德的关系,一端连着大学教师自我运动的变化,一端连着教师职业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两种运动的“交汇区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大学教师自我及大学教师职业角色、职业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两者构建出不同的关系。
“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下文简称“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未来社会中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的描述。主要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师德的价值判断。未来的师德无论在其内容还是在其功能上,都必须肯定并保护大学教师的合法利益;肯定个人存在的神圣性。但必须反对“唯我论”和“忘我论”的师德。“唯我论师德”认为,师德是由个人决定的,对自我有利就遵守,否则就不遵守。“忘我论师德”则认为,一个人必须为他人牺牲自己,必须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他人奉献是人存在的唯一正当性,自我牺牲是师德的最核心内容。
第二,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大学教师个人对师德自觉态度的集中描述。大学教师不是把师德看成外在于自我的“客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是把师德作为“自我”重要的一部分,主动、热情、自觉地修养师德。
第三,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正在发生的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高度综合,指明其发展的趋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国家政策来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确并肯定,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增多,因此,个人道德,包括师德的主体地位必将为时代所强调。
“师德主体化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是相互支撑的,前两者包溶在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之中,师德内容及功能的变化是大学教师个人自觉对待师德的前提。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特别是对个人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平民个人的崛起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主体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肯定的具体表现。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有界合理性
H·A·西蒙认为,社会事物主要是“人为事物”。“人为事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边界,越出边界将失去合理性;而看不到边界内的合理性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边界内的合理性在内容上既包括了人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愿望、希望、理想,又包括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是人对社会事物的设计,是人主观能动性及客观事物规律的统一。这对探求师德主体化发展的合理性边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教师个体和师德”的关系,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与自身的关系;一是大学教师在职业范围内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师德主体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学教师个人在这两大关系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我们可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其有界合理性。
(一)师德主体化发展与大学教师自我发展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意识到自我对生命本体承担的使命。那么,这种“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使命”是何?马克思认为其“使命”就在于“个人自由发展”,形成“自由个性”,〔1〕具体体现在伦理道德领域则是追求幸福。幸福是生活的本意,是生命的目的。现代伦理学对幸福进行着艰苦而又深入的探究,从其研究成果看,如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幸福应站在·所·有·的·个·人·角·度,而不是·部·分·的·个·人·角·度,即必须肯定所有的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拥有自身、拥有幸福。
——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生活,道德在人生幸福中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描述出师德在大学教师自我幸福中的位置:师德处在大学教师人生事业和道德的“交汇区域”。
从幸福的角度看,师德只有在“自我、事业、道德”三者中保持适度张力,帮助自我的事业域的扩展,在道德域中的提升,才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如果师德过分张扬道德,过分张扬事业,或者过分张扬两者,必然造成对自我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从而破坏自我的幸福。
在我们师德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中,由于对“个人”的误解或漠视,较少从个人人生幸福角度审视师德的合理性。在这种状况中,师德的基本结论有:
——道德事业外在于自我客观存在。对自我而言,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事业具有无限重要性。自我与道德根本上是“遵循”或“不遵循”的关系。自我与事业根本上是“敬”与“不敬”的关系。
——社会强调并鼓励大学教师遵循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表面上看,社会的用意是在通过强调事业和道德的重要,促使大学教师自我致力于事业扩展及道德修养,以而提升自我。但由于道德与事业不以“自我”为目的、为指向,因而历史地看,这种师德实际上导致大学教师将师德作为赚取名利的工具,使师德虚伪化。
逻辑地看,道德和事业虽是人生幸福中极重要的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自我表演”的舞台。舞台再重要总不能比演员本身重要。再者,我们强调大学教师对道德及事业的自觉,如果离开了自我主体这一前提的自觉,则是自修式自觉而不是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打磨砍削自我以适应事业和道德发展的需要;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道德和事业本质上为人生服务,是因为人生才需要道德事业,不是因为道德和事业才需要人生。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必然日益承认并肯定个人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师德对大学教师个人的建设作用,促使“个人的高度发展”。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与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个体不只是固守着人与自身的关系,还需要向外扩展,与他人、与物等“对象”建立起“关系网络”。大学教师个体对社会承担的角色也包括在这“关系网”中。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其“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曾从反面揭示其病态的存在。他说:“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普遍尖锐的形式,这样就给现有个人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任务:确定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对个人的统治”。〔2〕据此,他区别了“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更进一步地指出:“现实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够使自己的存在对象变得对自己有价值。”〔3〕这是我们分析大学教师个体与其社会角色的关系时根本的价值所在。
大学教师,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最根本最久远的是教书育人。按马克思对个人与其对象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自我牺牲和自我付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建构自我,促使自我自由发展的过程。舍弃后一面,则教书育人便构成了对个人的“统治”及对个性的压抑了。两者相比较而言,教书育人对教师个人构建的作用更为基础。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学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大学教师自身。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5〕因此,教书育人活动只有推动大学教师自我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师德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它充分促使大学教师个体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时,它才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换一种说法,就是要促使师德的主体化发展。
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有其特殊性。按约翰·S·布鲁贝克的观点,这种特殊性在于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材料是高深学问,即教书育人是围绕着高深学问进行的。因此,大学教师与师德的关系不能不受高深学问性质的影响。高深学问的性质中有两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其一,高深性。高深学问反映知识发展的前沿,处在人类已知与未知的交接地带,对社会而言,能进入这一领域中的始终是少数。因此,这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其二,双重性。高深学问无论对人还是对社会,既可以促进其发展又可以阻碍甚至破坏其发展。因此,如C·P·斯诺所言,科学家因为知道高深学问而具有一种直接的个人责任,一种比一般公民大得多的个人责任。对于这种责任,他们应具备的道德,不能以“服从”和“忠诚”为基础。因为“忠诚很容易转化为顺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6〕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以忠诚和服从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是骇人听闻的。二战时,德国许多科学家,其中有许多是大学教师正是基于服从和忠诚才去研究细菌战的。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和技术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其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同时成长。我国也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阶段。大学教师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也是科学技术走进社会的重要中介力量,因此,他们对高深学问的态度就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思考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能没有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从其外部条件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市场经济生活的不充分性。现实的经济生活是师德主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有极短的历史,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真正受市场规划和市场力量所支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行政权力大量介入经济活动中,形成权力经济及市场经济共存的局面。因此,市场经济对个人的解放作用受到了权力的极大抑制。
(2)社会文化支持力度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之中,不见有个人。而近现代以来,一谈个人,便以为只有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为是在中国实践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在现阶段,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化发展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则不小。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但需要社会外部条件,同样需要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看,现阶段也有不少困难:
(1)师德主体不成熟。台湾学者杭之曾言: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大多数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甚至无限地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接受西方文化中无意识地建立起像西欧知识分子一般的“知性之自我反省”的传统。不仅如此,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7〕
(2)道德自我约束机制软弱乏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德治,并且以修身为本,因此人格、道德、政治三者合而为一。如龚自珍所言:“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也。”〔8〕近现代以来这种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
师德主体化发展是一历史的展开过程。在现阶段,为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强政治法律建设,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各自的职责权益,将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交给高校。
第二,高校要努力建设师德自我约束机制,抑制“唯我论师德”的发展。师德主体化发展并不是说高校可以不管师德建设工作,高校在师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工作,在现阶段要致力于师德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主要取决两方面,一方面如前分析的师德自我约束机制弱,另一方面师德约束机制对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校规校纪建设等,通过多方面建设,有效抑制日益泛滥的“唯我论师德”。“唯我论师德”是目前最严重的错误师德倾向。
参考文献
〔1〕黄克剑·个人自主活动与马克思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8、515页
〔4〕〔5〕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4页
〔6〕C·P·斯诺著、纪树立译·《两种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216、217页
关键词:学生课堂提问;教师反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26-01
一、学生课堂提问
1.学生课堂提问的界定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和表现,也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方法,还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主要手段。课堂提问效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它关乎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获益程度。从课堂提问的种类这一角度出发,学生课堂提问也是其中之一。因为此类研究甚少,所以此处无法对学生课堂提问进行定义。但是从“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一种状态”。这一定义中,笔者将学生课堂提问理解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思维所引出的一种主动提问的学习行为方式。
2.学生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新课改中提到:“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然而,通过观察可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有问难提。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疑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地意识到学生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培根曾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爱因斯坦,则在更高的境界上阐述了此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陶行知先生一贯的治学准则。学生能因疑生问因问生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学生课堂提问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从传统教学模式上看,课堂倾向于师问生答这一提问模式。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学生的提问意识愈发减少,学习方式逐渐走向被动;教师所应具备的课堂应对能力也会逐渐下降,这样的课堂提问模式成为了教师教而不思的温床。对此,学生课堂提问无疑是一剂良药,可以激发教师的斗志,加强教师的应对能力,增加教师的知识量。因此,学生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生本身,也在于教师。
二、教师反馈
1.教师反馈的意义
教师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采用语言、非语言等形式对来源于学生的信息作出回应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反馈占用的时间极少,但教师反馈的意义却很大。从反馈的对象来思考,教师的反馈让学生可在提问后,体验成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到教师给予的尊重。此外,教师的反馈还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同学开拓思维。在此过程,学生不仅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从反馈的主体来思考,教师的反馈也让教师本人获益匪浅。一方面,教师可以因为学生的课堂提问,构建更为缜密、庞大的知识体系,提高授课水平,利于教师的职业成长,并增加教师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的反馈有利于创建融洽的教学氛围。
2.教师反馈的方法
常见的教师反馈方法:
(1)拒绝反馈: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经常担心课堂计划完不成,便通过此法来保证授课进度。但这样会极大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甚至让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精神不复存在。
(2)搪塞反馈:大部分教师都会尽量避免使用拒绝反馈,而选择搪塞。出现此种回答,不仅是因为教师担心课程进展被打乱,还因为教师本身对该问题不够清晰明,为了掩盖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就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推辞、简单重复或是无意义的“赞扬”搪塞学生,导致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3)课后反馈:许多老师在遇到学生的提问后会诚恳而简洁地回答,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课程的进度,也给学生以提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但这种反馈会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依赖于教师,进入被动学习状态。
(4)课上反馈:教师在备课时会根据课程的需要,从学生思维水平以及心理特点上设计一些学生提问的环节,教师会思考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加以准备。从而可以在课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课程的导火索,环环相扣。此外,有些教师并非经过预设,只是认为学生的问题具有价值而进行的课上反馈。在此过程中,不仅教师会因自己的解惑而产生成就感,学生也会有获取知识的喜悦。但是这种反馈方法也忽视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课堂的中心依旧是教师。
一、紧扣课堂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原则
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所讨论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一个个递进式的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进难前后的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
例如在讲授《电能的输送》时,由于教材写得详细、通俗,所以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问答:(1)为什么要远距离输电?(2)在输电过程主要考虑什么问题?(3)根据已有知识,请你说明在输电过程中为什么有电能损失?(4)从理论上分析应怎样减少电能损失?(5)减小电流应怎样做?(6)应怎样升高电压呢?(7)用户需要较低电压怎么办?(8)从理论上分析能不能减小电阻来减少电能损失?(9)如何减小电阻?(10)在实际情况下用减小电阻来减少电能损失有何局限?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而最后又进行追问深问,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化提高,培养了学生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达到了引思路、教方法和举一反三的目的,又引导了学生从实际出发来考虑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任何理论都不能脱离实际的道理。
二、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善于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问题。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发问,以便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要抓住知识的模糊点提问点拨,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认为转化为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结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利于迫使学生思维,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例如在学习《大气的压强》时,教师做完托里折利实验后,在学生疑团莫释的情境中,及时提出问题:(1)测得水银柱的高度是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2)为什么托里折利管中的水银面比槽中的水银面高76厘米?(3)实验时玻璃管不竖直时,对读数有什么影响?此时管中水银柱长度怎样变化?管内外水银面高度有没有变?(4)有内径不同的玻璃做这个实验时对读数是否有影响?(5)实验时如果管内进入少量空气对读数是否有影响?(6)这个实验为什么不用水来做?如果用水来做实验,那么玻璃管至少要多长?这几个问题一环扣一环,不仅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这个实验全面辩证的理解。
三、量力性原则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它包括若干类的好奇心、上进需要、自激作用和同伙伴的相互作用等。激发内部动机的刺激特点,通常有新奇、惊异、复杂性、趣味性、矛盾等,它们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确定信息。如果说不确定信息(如问题)是引起内部动机的原因,那么信息不确定的程序是否适当,则是引起好的内部动机的重要问题。例如确定度过高的信息,学习者的心意不致丧失均衡,固而知性冲突较弱,内部动机不能充分激发起来,相反不确定度较低的信息学习者开始就接近不了,经不起过强的均衡丧失,就会弃之不顾了,所以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具有的“要求水准”,使信息的确定性程序达到最佳水平。
比如,在教学中所提的问题应遵“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原则,即量力性原则。所提问题应当像摘果子那样,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问题提得过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松的心理。例如在教《声音的发生传播》时,如果叫学生讨论拉紧的橡皮筋受到拨动后会怎样?显然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用经过讨论也能轻松做出回答。再如问学生为什么发音要靠介质传播?显然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是没有办法也用不着知道的问题。所以教学中是不要设置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等,都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来决定。
四、教师的指导原则
学生能否积极地进行思维和有效地进行问题的讨论同他们的思维是否受到“点拨”有关。教师在进行问题讨论法教学中不仅要善于设疑同时还要善于导疑、点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困境或对某个问题发生争执无法深入时,教师要迅速而细心地分析学生成疑原因,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点破迷津,另辟新径。这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能力,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思维障碍,并通过巧妙的设疑,将问题化整为零,突破难点和关键,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五、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认为成人学生的学风问题值得深思。
当前,学风建设我认为主流是好的,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有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意识到大学生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认识到肩负的重担,希望掌握新的知识,为祖国四化建设做出贡献。很多学生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年龄偏大的学生,学习劲头特别高,刻苦攻读的拼搏精神令人赞叹。
从严格的高标准的意义上讲,当前学风情况却难称得上良好,很难令人满意,学风建设的确还存在另一面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对学习成绩好与坏无所谓;学习纪律松弛,上课睡觉、聊天、迟到早退现象大有人在;有的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上一些人不读书照样挣大钱,学历高的不如学历低的挣钱多,觉得读书吃亏,影响情绪,分散精力,学习不专心;因此对自己的行为不克制,对辅导员不尊重,对学校的管理规范忽视不理;随着西方国家东西的不断进入,男女生谈恋爱的大有人在,这些不良的学风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及教学管理。
学风上出现的上述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学生中尚有影响。认为读书毕业不过就是为了混一个文凭,为找工作评职称用。
2、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追求钱财而不重视成才。
3、有的教师对教学质量不负责任。
4、大部分学生并不追求学习成绩好与坏。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再好跟工作没有关系,目前只要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学习只不过是顺便的事情。
5、成人教育的学生因工作压力太大,家庭负担过重不能正确处理家庭、工作、学习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校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尽快建立新的运转机制,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使教育手段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勤奋好学,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内容要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重视考试方面的改革,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向学分制倾斜,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淘汰不合格的学生,使学习好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业。总之,要使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就受到高等教育浓厚的学术文化气氛的熏陶,受到创新空气的激励和鼓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重政治思想教育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使学生真正感悟到教育管理者、辅导员是他们以赖的知心人,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
严格管理
为了加强学风建设,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我们既要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端正学习态度。还要对学生加强管理,要双管齐下,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学籍管理条例。对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学籍管理条例和基本概念应及时宣传,使学生心中有数,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定时进行学籍处理,在处理时一定要坚持原则,该留降级的留降级,该退学的退学。
抓教风促学风
一、主体性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
主体性发展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自觉意识的基础上,会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以顽强的意志、刻苦勤奋的精神,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断向前迈进,努力获取新知识。在主体性发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刻苦精神、努力进取的优秀品质,其实就是学生性格的表现。这些积极向上的性格在不断地积累着、充实着、丰富着学生的内部世界,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优良个性。这样主体性发展自然成为优良个性培养的前提,优良个性的形成有赖于主体性发展。同时,学生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等性格特征,又成为学习上的强大动力,推动着学生保持着持久的耐力、勤奋刻苦的精神去勇往直前。这种顽强拼搏的性格,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会不断得到强化,主体性能力也随之不断地提高。由此可见,主体性发展促进了良好个性的形成,优良个性保持了主体性发展。
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共同发展
1、个性培养促进主体性发展
(1)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个性具有独立自主性,主体性则是个性的核心内容。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同客体(语文教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懂得我们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好语文是自己的责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从一入学开始进行早期培养,尽早形成自觉意识。与此同时要注意良好性格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信念、远大的理想以及吃苦耐劳、乐观豁达、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性格。学生的个性愈明显,愈有利于形成主体性意识,自然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可见主体性意识的重要性,它是发展主体性能力、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
(2)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
个性与能力也是在人的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所谓主体性能力,就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基础作用,从而使主体性得到发展的能力。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毅力以及自信、自制等性格特征,都制约着主体性能力的发展。许多有成就的名人,都兼有良好的智力、创造力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而主体性能力的发展又制约着性格的发展。曹日昌教授说:“在儿童有组织的活动中,不仅发展着各种智力和体力上的能力,也形成着性格。”坚强、刻苦、勤奋的性格特点往往能补偿某些方面能力上的弱点。我国有句古语说:“勤能补拙。”这很能说明性格对能力发展的补偿作用。同时性格上的弱点,也能成为能力表现和发展的障碍。因此,坚持不懈地勤奋努力,是主体性能力发展的必备品质。
2、主体性发展促进个性培养
实践证明:优秀学生大都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意志顽强,充满自信心,勤奋刻苦,有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善于独立思考,情绪稳定。由此可以看出,主体性发展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密切相关。良好的性格,就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因此,培养良好的性格,不可忽视非智力因素。不难看出,非智力因素同样对主体性发展有促进作用,在智力与非智力之间也有一种“阐释的循环”,它们既可以对主体性发展发挥作用,又可对优良个性培养发挥作用,只要加强了非智力因素对主体性发展的作用,自然有利于个性培养。
三、促成良性循环的手段
1、教师积极引导,促进良性循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积极引导学生当好主体角色,发挥主体性作用。要精心设计导语导课,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精心安排课堂程序,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学生读,学生讲,学生议,引导学生做小结;要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的最佳状态,增强课堂效果。可灵活加强“四多”:一是让学生多读。课堂上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实践,做到在读中体验感情、在读中理解内容。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在读中学有所得。二是让学生多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问激趣。要锻炼学生问得巧、问得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广阔天空自由飞翔,敢于搏风云雨雪,飞向朗朗晴空。三是让学生多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一定要教师讲明白,也可以让学生议明白。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用集体的智慧,展开讨论、辩论、评论,最后实现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可不问自解。四是让学生多讲。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发挥导演的作用,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讲,给孩子们自由发言的空间,鼓励孩子们敢于讲、大胆地讲、标新立异地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施展讲的才华,培养讲的才能,或许还真能培养出具有个性的演讲家。
(2)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感受成功。
要尊重学生差异,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感受成功,促进主体性发展。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的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成就动机愈强,学习积极性愈高。班级中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长时期感受不到成功(好成绩)的喜悦,会因此缺乏信心,意志消沉,即缺乏成就动机,会越拉越远,就谈不上主体性发展,会与个性培养出现不良的循环,即主体性差,形成消沉的个性。为保证所有学生主体性发展与个性培养形成良性循环,首先要尊重学生差异,帮助所有学生树立成就动机,使其产生内在动力。其次是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确立力所能及的实现目标,让学生不太费力就能获得成功。三是获得成功体验,激发新的动力,去追求新的目标。如此反复循环,由于获得了成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就会不断增加成就感和自信心,随之主体性发展与个性培养就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2、加强教师修养,增强人格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