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月的声音范文

四月的声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月的声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月的声音

第1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音乐师资;声乐教育;思考

[作者简介]王容,湖南工业大学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湖南株洲412000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203―02

声乐专长是音乐教育师资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声乐教育的质量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提高与发展。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教师的课堂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师的声乐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高师的声乐教学水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深切地感到目前教学中存在弊端,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够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学生出校之后不能立即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需要。新世纪中国的教师队伍将是21世纪中国社会最具变化的职业。同时,教师角色的转变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是学校确定师资培养方向的重要依据,必定会引发师资教育的深刻变革。

一、声乐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声乐艺术的发展同声乐教育的发展总是紧紧相联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歌唱艺术水平往往反映着声乐教育水平的高低,教师的教学和演唱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高师声乐教学水平,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声乐教师队伍。

1 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地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2 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靠听觉去把关,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发生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3 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生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

5 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学科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师资队伍的培养

1 随着改革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能适应教育和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要求的大批优秀音乐师资队伍。而传统的音乐教育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些基础的知识技能缺乏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节奏感的培养,准确的歌唱能力的培养,听觉能力的培养,多声部能力的培养,读谱能力的培养,音乐创造的培养;音乐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儿童训练及青少年变声期的训练等方面。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仅仅只是琴弹得好,美声唱得好,这样能解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吗?教师的角色不能是等学生毕业以后到工作岗位才培养,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是盲目的。改革后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首先是把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培养,并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早一点地进入教师角色,为学生创设特殊的环境,使学生像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让学生参加与学校的改革,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教师不仅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学生。所以,高师声乐教育专业培养未来的教师要加强人格和道德的修养,更好地适应基础音乐教育。

2 尽管近年高师音乐系科的师资建设有了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院系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教授、副教授的年龄偏大,没有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忽视学科队伍的梯队建设,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合理的师资结构,重点培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他们尽快成长。

4 各系院的领导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合理使用人才,为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第2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对于音乐特长班学习声乐的同学来说,总是希望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到正确的歌唱方法,让自己获得自然、圆润、优美而富有感情的声音,从而顺利地通过高考的专业面试。但是就目前各校音乐特长班同学现有的歌唱状态看,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可以说很少。很多同学对于正确的歌唱方法还很模糊,对于自己在歌唱中所暴露的问题如过压过挤、歌唱位置低、声音虚、声区不统一等常显得无所察觉或不知所措。而且许多同学在学习声乐过程中过于追求音高和共鸣,急于求成,常常忽略了歌唱基本功的训练,学习声乐往往走到了一些误区,最终导致了歌唱器官的损害。

高中音乐特长班声乐教学存在如此令人担忧的现象,我们基层声乐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声乐教龄的我,由于长期从事高中音乐特长班声乐课教学,对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深有体会。现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做一些剖析和探讨,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各校音乐特长班声乐课时设置普遍较少

目前各校音乐特长班的专业课采取学生到校外补课或学校自己设置专业课的形式,在这我们只探讨学校设置专业课的模式。因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文化课教学任务重,音乐特长班的声乐课教学是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每班20至40人左右,一周二到四节集体课,每课时45分钟。每个专业班一个月接受声乐训练的时间如果以小时计算最多12小时,一个学期以四个月来算,一个特长班接受声乐训练的总学时也不过48小时,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即使学生不请假、不生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一个学期中最多也只能接受48小时的声乐训练,而且还是集体课。想想看,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好专业知识,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由此可见,现在各校声乐授课时数是多么急切地需要改进!

二、单一的“大班教学”模式有待突破

各校音乐特长班的声乐课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模式。“大班教学”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有限的教师资源,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授课教师在课堂内可以最大化解决学生演唱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必须集体掌握的知识,学生也可在声乐训练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大班教学”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学生只能接受“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因为上课的人数一多,声乐教师只能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共性的、较为集中的歌唱问题,对于个体学生的个性问题却没时间一一检查和改正,这样一来难免有学生整节课都得不到老师的检查和评价,造成学生隔周才能得到老师的教导,从而间接缩短了学生原本就很少的声乐训练课时。而每一堂课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却是上好声乐课的关键,因为到高三参加专业面试的是学生个人而不是一个班集体。由此可见,“大班教学”并非绝对地适合学生的声乐课。

三、声乐教师教学水平普遍有待提高

现有的声乐教师都以“口传心授”这种方法来给学生传授歌唱技能和知识。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直观性强,学生易于模仿,可以直接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许多弯路而获得知识。但是“口传心授”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口传心授”者也就是我们声乐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演唱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的科学性,从而使我们学生的发声器官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机能得到提高而不是损害。从目前各校实际情况看,特长班的声乐教师一般都是师范院校音乐系毕业,大学期间不一定都主修声乐,演唱能力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教师总体较年轻化。并且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已经在各校出现:一旦辅导老师的演唱能力和教学经验较弱,他所辅导的学生演唱水平就相对低些,结果必然是学生在高考专业面试中成绩不理想。反之,一旦辅导老师的演唱能力和教学经验较强,他所辅导的学生演唱水平总是更高,高考专业面试通过率和面试成绩必然更好,但也会造成学生都想跟好老师学,导致能力强的老师超负荷工作的局面,让原本就有限的师资力量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声乐是一门复杂、内在的艺术,它不像器乐那样具有很强的外在性。由于歌唱时发声器官的一系列活动情况和状态是没办法仅用眼睛来观察清楚的,它只能由一些外在的手段如用耳朵听音响效果、用手来感觉身体用力和呼吸情况、用眼来观察歌唱的外在状态等来检查歌唱时的方法是否正确。而且这种外在的检查手段只有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歌唱技巧的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再者,人的声带是非常“娇嫩”的东西,它不像乐器的某些零件一样,坏了可以重新安装和修理。一旦损害以后就几乎没有挽回的地步了。这种结果是我们老师和学习声乐的同学最不希望发生的。由此可见,“口传心授”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定的条件。

从各校音乐特长班同学的入学条件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选择通过艺术高考来实现大学梦想,他们专业基础几乎为零,除了会唱一些通俗歌曲外,乐理知识和演奏技能基本不会。只有个别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这就给我们音乐老师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学生毕业后参加专业面试,大部分只能以声乐为考试主项,如果以器乐为主项,首轮初试就会被淘汰。因为以器乐为专业面试主项的考生,演奏水平都很高,一般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器乐,即我们所说的“童子功”。由此可见,要想各校音乐特长班学生高考面试取得好成绩,只有从提高各校声乐教学水平着手了。

既然声乐课对各校音乐特长班同学如此重要,而现行声乐课教学模式又有很多弊端,那么声乐教学模式的改进就势在必行。作为音乐教研组组长,我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了一些解决声乐教学弊端的方法,现将其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一、增加各校音乐特长班声乐课时

此建议是针对各校音乐特长班学生每周接受声乐训练课时太少而提出的(因为声乐是各校音乐特长班学生参加专业面试的主要得分项)。我们知道,要学好知识,充沛的学习时间是保证。学习声乐量变是质变的重要前提,只有增加学生声乐训练课时,学生才有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歌唱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为将来顺利通过专业面试并取得高分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当然此建议的前提是各校的声乐师资力量必须雄厚。

二、声乐课实行“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根据声乐课的特点,声乐课采取“小班制教学”和“一对一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从目前各校声乐师资来看,实行“一对一教学”是不可行的,一是各校师资不够,二是高中不等同于高等音乐院校,两者培养学生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如果声乐课只上“集体课”,教学效果又不理想,如何解决此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采用“集体课”和“小组课”科学交叉的灵活教学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一个人数为30人的音乐特长班为例,全班集中一起上声乐课人数就太多,效果肯定不好。把它分为两个班,每班15人,在同一个上课时间由两位专业老师在不同地点上课,就可以达到“小班制教学”的效果。演唱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课”,演唱个性问题采用“小组课”;低年级学生多用“集体课”,高年级学生多用“小组课”;“小组课”以唱法相同,音域相近,性别相同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为宜。这样在不增加师资和课时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合理、灵活的教学模式来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既不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又可充分发挥全校音乐老师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三)积极为特长班声乐教师创造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

声乐教师队伍的不专业和年轻化,必然导致声乐教学的不成熟性。所以提高专业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最根本方法。如果一个声乐教师不了解又不能掌握发声规律,只局限在让人模仿自己歌唱,用缺乏科学根据的方法进行教学,我相信这种教学是不成功甚至是有害的。有位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说过:“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以能察觉学生的优缺点,他必须为学生的利益而充分熟悉声乐的科学性,而不是仅仅为了夸耀那些肤浅的学说或为了商业性的目的摆出浮夸的架势”。当然话说回来并不是要求我们特长班声乐教师个个都是歌唱家,但有一点确是肯定的,那就是都必须是正确的歌唱者,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使学生学到正确的歌唱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声乐人才。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和演唱者,我深深知道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性。而且本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用,因此从特长班长远发展和科学育人的角度出发,真切希望学校领导能采取一些实际的举措,定期派遣音乐老师到专业音乐院校继续深造,努力为音乐教师创造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

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这两个部分对于声乐课来说,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体。这也就意味着良好的教还需要学生良好的学。我相信随着普通中学音乐教师声乐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音乐特长班声乐课的教与学定能呈现一片春意盎然的新气象!

第3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 音乐课堂 预设 生成 反思

“让每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音乐课堂要致力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聚焦我们的音乐课堂,关注课前预设,让课堂具有弹性空间;关注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情趣;关注教后反思,让课堂走向灵动自然。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在音乐课堂自由呼吸,师生共同演绎生命成长的精彩。

一、关注课前预设,让课堂具有弹性空间

如果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那教师课前都要进行充分备课,关注学情,解读教材,预设教法学法。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着明显差异,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不相同,课堂上给学生留下的探究空间理应各不相同。同一份教案,在不同班级进行教授,效果可能完全不同的。

因此音乐课堂要充分关注课前预设,对于同一节课,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教学程序,牢记教学内容,以便能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课,教师要根据每节课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发挥出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独特魅力。让每一堂课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体现出音乐课堂的乐趣与生机,智慧和潋隋。要使课前预设具有一定弹性空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充实知识,储备足够的“源头活水”。

教学五年级《我们美丽的祖国》一课,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设计动作表演、根据节奏填空和听音填空等音乐练习。教材要求先让学生学习歌曲,再让学生学习节奏填空和听音填空。我在备课时考虑到这首曲子旋律很有特点,有的学生听一遍歌曲就能进行节奏填空,为了顺应学生的思路,我在教学设计别注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组织教学,当学生没有特意表现要进行节奏填空时,就先教学歌曲,让学生了解旋律的特征;反之就先教学节奏填空环节。由于老师事先预料到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能方向,课堂教学中能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从而在课堂上能及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高效的音乐学习。

二、关注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情趣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音乐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课堂要努力凸显生命的灵动,要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课堂上也许是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或是学生一个幼稚、搞笑的动作,都可以生成一些别样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动向、情感态度,不放过学生出现的每一个奇思妙想,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流程、疏导学生情绪,让学生爱学、乐学,彰显音乐课堂的智慧情趣。

在一年级教学《听,谁在唱歌》时,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模仿小动物,于是我让他们施展自己的表演才华,“叫一叫”。听,李丹成了一只“嘎嘎”的小鸭,王翔成了一只“嗡嗡”的蜜蜂,许诺则成了一只“汪汪”的小狗。突然刘伟“嗷嗷”叫了两声,这一叫,把其他的男孩子也都带动起来跟着叫,顿时课堂上一阵狼叫。我示意孩子们坐好,可很多人根本不在意,我敲击讲台还是无人理会。看着一群“小狼”各个歪着小脑袋,双手握成喇叭状,张着小嘴,感到这是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呀!突然,我想起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于是故意大声说:“怎么我们班都是灰太狼呀?喜羊羊在哪呢?喜羊羊上课最认真了。”孩子们都有英雄情结,各个都想成为喜羊羊,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了。接下来的教学效果也是出奇的好,这首歌曲很快就被学生学会了。

唱《两只老虎》时,在课前我就想到学生对这首歌曲很熟悉,已经不用教师过多地教,就在演唱形式上进行变通,试着让学生进行轮流展示唱。在课上,刚唱了一次,就有一位学生用《两只老虎》的旋律唱起了“黄金搭档”(广告),边唱边做动作,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是呀,这个广告那么熟悉,难怪学生记忆深刻,何不让学生也为歌曲创编广告呢!于是,有的学生编“爽歪歪”,有的编“图画书”,也有的编小动物……简单的一首儿歌生成了新花样。成果展示时,学生们个个开心无比。

实践证明,课堂中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发展区,要善于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而调整,教师要在教学中及时进行“动态生成”,合理地利用这些“偶发事件”,充分凸现音乐课堂的乐趣,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关注教后反思,让课堂走向灵动自然

第4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孤独如蛊

吞噬着灵魂的体魄

手捧的相思撕开了心底的裂痕

情字无情的飘动着若隐若现的身影

哭了梅花三弄 瘦了雨巷春秋

-------------------------------------------------

躺在雨里

淋湿着心情

任闪电雷雨叩打着我的心门

所有的誓言都在雨水里冲刷的一干二净

只剩下我抱着一副孤独的躯壳

望穿在潇潇的雨里

我知道 你如这场突来的大雨

在雷声的轰鸣中 越走越远

而我 却成了落寞窗前的剪影

-------------------------------------------------

曾以为 你素手芊芊弹得是高山流水

哪曾想 粒粒音符流的却是相思的水

那曾悬挂枝头的红豆迷失了谁的眼睛

那轻盈飘荡的流苏摇曳了谁的情怀

泪水一次次打湿了我的眼角

思念一次次涂抹着雨后的天空

-------------------------------------------------

于是

我在踌躇里画地为牢

把你放在心头

用心聆听你远去的呼吸

然后

把对你的相思

放在我的日记里

在你走的日日夜夜里

我用心记录着与你的海誓山盟

-------------------------------------------------

窗外的雨 打痛了天空刺伤了我心

罢了 不想了 合上落泪的片页

拨一柱千年的琴弦 抒一勾弯月的情怀

第5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为读者营造浓郁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定期更换楼前的20余块宣传橱窗,使大学生多方面了解图书馆藏与服务;在大厅入口处设置新书、新刊推荐角,每天向学生推荐约200余种图书;还有饱含人文关怀的温馨提示,整洁、有序摆放的书籍,赏心悦目的金黄色桌子,随处可坐的舒适的座椅,宽敞明亮的落地玻璃等,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亲切、温馨、便捷、放松的阅读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图书馆,使图书馆成为广大学生充实专业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提升自身素养的精神家园。

将“服务至上”的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用人文关怀感染每一位来馆阅读的大学生。我院图书馆的办馆宗旨是“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把服务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的理念和意识从心底真真正正地树立起来,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时刻以读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并将此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第一、在五大系和基础部设立了信息联络员,及时将图书馆文献信息至各系部,同时从系部收集需求信息,开展双向服务。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用户教育服务。其一,为新生制作了《图书馆利用指南》多媒体课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同时向5个系发放晋中职院图书馆基础知识问卷3600份,通过答卷,使新生了解本学院图书馆。其二,分别对信息系、机电系、生物系近1500名2011级新生做了专题讲座———《阅读点亮心灯,成就多彩人生》,通过阅读辅导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新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第三,通过读者调查服务,获知进馆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这样订阅图书文献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兼顾专业性和普及性。一方面,满足钻研型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的需求。根据我院示范校建设五系部重点专业的情况,为大学生订阅一些重点专业的核心期刊,并定期将目录送给系部,通过专业课老师的讲解,把学生引导到图书馆来;另一方面,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阅读需求,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订阅一些畅销的优秀杂志和励志作品,如《读者》《意林》《恰同学少年》《周国平作品精选》等,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美好的精神食粮滋润大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德育教育等方面的渗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校园文化节、科技节为契机,开展“图书馆与读者”系列活动,服务向系部、学生延伸。在文化节活动期间,图书馆向全校170个班级,发放了阅读倡议书,推广全员阅读计划,使大学生成为阅读推广计划的对象。为经贸系学生组织了“图书馆资源利用专题讲座”,介绍图书馆馆藏与服务,重点结合经贸系专业特点,进行了图书与期刊的阅读导航。在第六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期间,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立足岗位,认真热情为学生提供借阅咨询与阅读辅导,广泛发动学生参与“阅读点亮心灯”读书与征文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

通过阅读提高素养,图书馆员要为学生阅读做表率图书馆员要想引导大学生阅读,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自己成为全民阅读的一分子,学生才能如影随形,也才能谈得上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说图书馆员在这方面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图书馆员置身在书的海洋里,坐拥书城,自然最有条件博览群书,理所应当手不释卷,以书为友,引导学生阅读,做大学生阅读的表率。1.专业知识、信息知识的扩充。图书馆员首先应阅读图书馆专业方面的书籍,精通专业知识,以便为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阅读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搜索及检索能力,提高专业服务技能;第三要阅读外语方面的书籍,提高外语水平,了解国外图书情报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2.通用知识的阅读学习。图书馆员应阅读学习通用知识方面的书籍,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就能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还要阅读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书籍,积淀文化底蕴,开阔视野,以便在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为学生当好阅读参谋;还要对学院32个专业的开设情况,对各学科领域的学科内容、前沿方向的总貌有一个把握,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生;就业个性化;多样化;市场化

近年来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在全国“艺术热”的大背景下,艺术人才呈现出了供需两旺的态势。造成音乐生就业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音乐招生和报考的非理性状态:“一是社会需求量较小,基本趋于饱和状态,而各高校为了多收取学费,不考虑社会需求还在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二是在高考利益的驱动下使总体素质较差、既不喜欢音乐又缺乏音乐天赋的学生纷纷涌向音乐考场,最终导致音乐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过低。”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音乐生择业观念和心态都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在就业困难的大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就业,成了音乐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高校音乐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1.受高校扩招大环境的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高校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截至今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和去年基本持平,因此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就业市场上各种职位的空缺越来越少,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

2.受就业渠道不畅的影响。目前的就业渠道基本上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两个渠道并不能保证求职的安全性,带有很多诈骗成分,因此这两个就业渠道并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3.受高校专业设置与教学质量下降的影响。“艺术热”使得一些不具备师资力量的大学纷纷开设音乐专业,这些学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另外,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非常陈旧,授课内容程序化。一些高校为了填满大学四年课程时间,竟把很多与本专业不相关的课程安排进来,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4.受用人单位挑剔的影响。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生对口就业的单位相对较少,不少就业单位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适应,才能成为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5.受期望值过高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二、高校音乐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供大于求的矛盾。高校音乐生就业单位一般为中小学校、民办学校、私立学校、演出团体等等。目前每年所增的劳动岗位数量远远比不上高校音乐生毕业的数量,社会能够提供适合音乐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将长期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2.相互竞争的矛盾。在高校音乐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着日益突出的各类竞争:专业性院校和非专业性院校;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大专、本科、研究生;音乐理论、教育、表演等不同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竞争。现阶段学校之间、层次之间、专业之间、素质之间、能力之间的比较屡见不鲜。

3.自我认识的矛盾。除社会因素外,由于择业中对自我认识上存在的不少误区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学生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有的学生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有的学生对未来发展状况思虑等,人为压缩了个人的求职空间,致使高不成低不就,直接导致求职难。

4.本身素质的矛盾。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低,有的学生进校之前已经有很好的专业基础,而有的学生是为了考上一所学校突击学习,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三、指导高校音乐生就业的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呈现出多形式、多元化的局面。学校、中介机构和网络媒体纷纷为大学生的求职就业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并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他们为大学生的求职择业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指导和服务,为企业和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搭建了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在当前形势下,解决高校音乐生就业难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学习就业政策。就业政策和法规不仅仅是对毕业生的就业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而且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条件下,更重要的是保护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学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指导毕业生掌握当年相关的就业政策和规定,依法就业,走出择业的误区,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现象,以实现顺利就业。

2.响应政府号召。为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加强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音乐生可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响应政府号召,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如:去西部或偏远地区支教,到地方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地市级的小型文艺团体等工作。

3.参与人才交流会。鼓励将要毕业的学生多参加人才交流会,通过不同的交流会,留意和搜集社会人才需求信息,了解自己对职业需求的范围、职业素质要求、待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同时可深入有意向的单位,接触该单位员工、单位领导和工作岗位特点,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

4.调整就业观念。高校音乐生应有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从众心理,培养科学决策能力,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第7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案例1:节外生枝,造就精彩

教师上《非洲的灵感》时,为了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非洲,播放了一段非洲的舞蹈。正当同学们看得聚精会神时,教室后面传来一阵嬉笑声,转头一看,原来是班上两个最调皮的学生在模仿非洲的舞蹈,滑稽的动作惹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老师向他们走去,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那两个男生紧张地低下了头,好象等待着“暴风雨”的降临。

老师走到他们前面笑的说:“想不到我们班还有两个‘舞林高手’啊?”

其他同学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老师又说:“请他们给大家表演一段好吗?”“好”同学们热烈地鼓起了掌,旁边一位同学说:“老师,他们会跳街舞。”“是吗?”老师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是的”、“是的”更多的同学叫起来。“那好,我们就请他们来展示一下,大家热烈欢迎。”老师说完,带头鼓起了掌。

两位同学在老师再次鼓励下,向全班同学展示了他们热烈奔放的街舞,赢得了满堂的掌声、喝彩声。他们也是激动溢于言表。

这时老师乘机引导同学们找找街舞与非洲音乐的联系,并归纳非洲音乐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的探讨着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这两名男生代表班级参加了校元旦文艺汇演,他们表演的街舞获得了二等奖。

音乐课堂教学中,常会有突发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打乱老师原本的教学流程。如果教师采用的处理方法、手段得当,非但不会影响正常教学,反而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镜头三中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更不能对差生心存偏见。学生模仿跳舞可能不是故意的,是兴致高所致。老师如果生气发火,必定会影响课堂气氛,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镜头三中的教师无意间发现了两名男生的特长,通过鼓励、赞赏,最终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音乐潜能得以开发,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音乐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学生们智慧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让学生们的智慧之花在巧妙一“拨”下熊熊燃烧,尽显其个性、灵性。

案例二:适时放弃,彰显智慧

音乐课开始,老师带领学生正在复习歌曲《摇篮曲》。午后的阳光庸懒地照进教室,同学们显得无精打采,歌声也有气无力的。老师听了一遍很不满意,站起来想调动一下气氛,发现后排一名男生趴在桌子上打瞌睡,她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已经把姚定同学催眠了。”

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男同学,在一片笑声中,那名男生不好意思的抬起了头。

老师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这种天气下唱《摇篮曲》确实想睡觉了,有一名聪明的音乐家,专门创作了一部可以帮我们赶跑瞌睡虫的乐曲,你们想听吗?”

同学们都笑了,“想―”,有的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乐曲”

老师笑地说:“不信你们可以趴下来睡一下。”

同学们将信将疑地趴在桌子上,老师播放《惊谔交响曲》。当音乐响起,很多学生闭上了眼睛,过了不久,一声巨响,同学们都从座位上惊跳起来,愣了一下,才回味过来,互相哈哈大笑,认真地聆听起音乐来…….

接下去的课师生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自不在话下。

欣赏《惊谔交响曲》显然不是老师预设的,学生在天气情况下表现出昏昏欲睡的状态,影响了课堂气氛,破坏了教学环节,镜头二中的老师果断地放弃了原先的教学思路,针对学生的精神状态,选择了《惊谔交响曲》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跟着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思路走,老师对于学生预料中的表现或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于那些消极的表现,尴尬的答案往往不够重视,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新课标提出的:“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适时放弃也能体现教师的一种智慧。

结束语

第8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识谱能力;教学思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识谱、唱谱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难点。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识谱能力,音乐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教师要从提高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识谱的兴趣,让兴趣帮助学生打开音乐殿堂的大门,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音乐的美好。

一、利用感知特点,在游戏中讲授乐谱知识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识谱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那些陌生的乐谱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天书,学起来也非常困难。识谱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难以掌握和接受的复杂知识。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孩子的感知特点出发,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分辨音的高低、进行模唱等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模唱、听音能力,增强学生对音准的感知能力。

在快乐的氛围中,儿童的大脑往往处于兴奋、灵活的状态,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游戏中,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音符与时值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教学2/4节奏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模仿开火车的声音: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呜。学生在游戏模仿中不知不觉地就进行了节奏训练。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仔细聆听熟悉的大自然的声音,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使学生对音乐节奏有所体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识谱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设施,在视听赏析中轻松识谱

在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音乐教学情境,把刻板枯燥的音符变成生动形象的音乐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教师可以把音乐知识与动画、图片、视频等因素组合形成音乐画面,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学生的视觉感知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乐谱的兴趣。如,在教学上行音节与下行音节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音乐动画,先制作八个楼梯台阶,在每个台阶上面标出相应的八个音节do re mi fa sol la xi do。然后再制作一个小女孩的动画形象,当鼠标点击小女孩时,她就由低向高依次跳上去,同时奏出这八个音节来。小女孩可以边跳边讲解,“音是有高低之分的,音的排列就像我上楼梯一样,由低向高排列就是音的上行。从高音do跳回中音do,这就叫下行音”。教师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把无形的音乐知识用直观、有形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对音的“上行”与“下行”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很快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音乐知识。

再如,《布娃娃》这一课中节奏的强弱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音乐情境:在一个雪花飞舞的夜晚,一个小女孩独自走在街头,突然发现躺在地上的布娃娃。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就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小女孩的心情。教师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渗透音乐教学,让学生进行“强、弱”模仿训练,把情感与音乐的节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音乐、表达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

三、利用比赛形式,调动学生识谱的自主性

自主性强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客观事物,从中找到规律,更快地达到学习目的。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想真正调动学生识谱的主动性,使学生多方面地发展就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分组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自主性教学尝试。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编号,然后再由师生共同制定比赛评分标准,以5分为基础分进行加减,比赛结束后进行总结,对优胜组进行适当的奖励。教师还可以设置个人表现优秀奖,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奖励。为了全组的荣誉,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乐理知识,积极地参与答题。比如,在音节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集体练唱,然后再利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唱,哪个同学唱得音不准,可以向本组成员求助。最后教师再指定人员演唱,出错的人会被淘汰出局,哪个小组留到最后的人多,哪个小组就是胜利者。这种结组比赛的练习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听音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识谱的自主性。

总而言之,识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愉快地感受音乐,轻松地学习识谱。

参考文献:

第9篇:四月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音乐创新 能力 培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名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近年来我对音乐教学效果发现,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教学中应多具匠心。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教法:

1.优化语言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艺术化的课堂语言,是学生学习与情感体验的动力之源,它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尝试并体验创造的快乐,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课堂氛围。例如:学习《春来了》这首歌曲,讲授新课时,教师用充满艺术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达到以言导新的目的。师:“迷人的春天慷慨的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那么,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想不想对春天说点什么?”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春天在嫩绿的柳枝头”、“春天在含苞欲放的的桃树上、杏花头”“春天是藏在冬爷爷身后的小仙女,她一溜出来,大地就变了样……”、“春天给我们温暖,春天给我们希望,我们爱春天”“春天,你把阳光洒满大地,给万事万物以生机和活力,我们离不开你”……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激发兴趣

音乐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据说有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听音乐,一听音乐就缴发了创作灵感,从音乐中得出新的创意。我在教《粉刷匠》这首歌曲时,也让学生进行了边听音乐边作画的尝试。我说:“你们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打算怎样作画呢?”一个学生忙说:“我想象的房子应该建在树上,粉刷匠正往上爬呢!”另一个学生说:“我想象粉刷匠右手拿着刷子,左手拎着油漆桶,站在架子上正刷房子,房子应该是粉红色的。”还有一个学生抢着说:“我要画的房子是大蘑菇房,上边还有好多漂亮的花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丰富的想象力好像插上翅膀在翱翔。我这时地引导他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就动手画吧!”话音刚落,孩子们就高兴地说:“太好了!”大家按分好的小组边讨论边分工:“你画房子,我画粉刷匠,他画梯子。”只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就在欢乐的和谐气氛中完成美丽的图画,每个人都沉浸在愉悦之中。通过边听音乐边作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不仅仅得到情感的体验,还培养和增强了实践能力。再例如:学习小学三年级的音乐知识“音符与休止符”,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借鉴现有的儿歌学习音符:“全音符像鸡蛋,二分音符扛树干,四分音符抹黑脸,八分音符尾巴尖,十六分音符双尾巴。”学生一边听、一边思、一边学、一边记,听着、学着,学生的兴趣就一步步的被调动起来,教师借机提问“你能也用儿歌的形式为休止符编首歌吗?”引导学生仿照着用儿歌将休止符学习一遍。在认识全休止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想想怎样才能准确记住?”经过讨论,学生自己编出:“全休止符在四线”、“全休止符贴四线”。我借机让学生比较“在”和“贴”哪个更形象、更生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贴”字更贴切。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法编出:“全休止符贴四线,二分休止符落三线,四分休止符像小鸟,八分休止符像镰刀,十六分休止符像牙刷……”在学生编儿歌中,教师借助形象记忆用生动、形象、贴切的比喻,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以喻激趣,学生学的有趣,记的牢固,在达到教学目的。

3.展示情景

音乐源于自然,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教学也不能只拘泥于课堂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去聆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小溪的流淌声,鸟儿的歌唱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或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如教学《爱劳动》这一单元时,我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参与听、看、想、说、唱、动的感官体验,模仿劳动动作、节奏,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在音乐中亲身体验情感,以情感体验来学习、感知、掌握歌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是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共同感知来进行的。其独特性在于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使之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激发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拓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