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第1篇: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

课堂导入,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它虽然很简短,不过三到七分钟,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课堂导入就好比是打开课堂的一座大门,优秀的教师能充分发挥这扇门的作用,吸引学生主动推开大门进入门内来探究里面的知识世界,甚至带活整个课堂世界。语文课由于其文化性、综合性的特点,就更需要课堂导入了。 大多数语文教师特别关注教学内容的设计,而对于导语觉得无足轻重,似乎不太在意。其实,导语并不像某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无关紧要,导语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教学的成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就像一块磁铁,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来,使其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而不太好的导语只能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很难让学生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两者相差甚远,因此,导语的设计异常重要。那么,如何设计导语才能使其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具体方法如下:

一、用精彩的描述

通过精彩的描述,创设出美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进入文本。如讲述梁衡的《夏感》一课时,我选择了一段这样的课堂导语:夏季是热情奔放、激情飞扬的季节,火辣辣的太阳赋予了它火一般的激情,蓬勃生长的万物赋予了它生命的活力。如果说夏是一条小溪,它流淌的是收获的喜悦,它流淌的是播种的希望;如果说夏是一首歌谣,它吟唱的是童年游戏的欢乐,它吟唱的是青春搏击的精彩。夏天到处是诱人的风景,到处是蓬勃的生命,到处是忙碌的人们。让我们踏着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与作者梁衡一起来一次夏天的“旅行”吧!

这段导语很具有夏天的代表性,很具有美感,学生听完之后似乎都接受了一次夏的洗礼,并且很想再在课文中“洗”一个夏天的“澡”。

二、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故事因其情节性强、易于吸引人的注意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把与文章相关的故事作为导语,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时,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么?

学生一听就来了兴趣,而且这则故事与文章主旨相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用逸闻趣事来导入

初中的学生还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年龄,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导入课文时,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故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论语〈十则〉》的时候,我开篇就给学生讲述了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接下来顺势提问“为什么赵普敢夸下海口,说只要用半部论语就能够帮助宋太宗治理好天下呢?论语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讲完之后我发现,虽然这一课是文言文,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非常高。

四、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教学的总体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首先要考虑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仔细研究教学的对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斑羚飞渡》,这篇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球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稍作停顿,教师的叙述继续: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这个导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物保护意识,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五、举一反三,温故知新

教育心理学认为: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知识得到巩固和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比较、对照新旧知识,可体现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以旧拓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新旧知识的对比可多向钩连,从文体比较,用同题比较,在类比中求异。如讲《理想》,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样,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领会了新知识。这样的导入简洁流畅,能让学生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目。如tennis,badminton,relay race,wresting,shooting,diving,gymnastics,track and field等。这种单词练习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进行,谁想到的单词多,谁就是胜者。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进行一词多配、一句多译、一句多型及对课文与对话进行改写等练习,组织讨论和辩论会,使他们畅所欲言,在交流中萌发出自己的独特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启迪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反思性教学 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要摆脱“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展现教学魅力,应对灵动而富于变化的课堂,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怀疑、批判与反思。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此可见,教师要将教与研融于一体,通过反思促进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些认识与体会。

一、反思性教学的再认识

1.什么是反思性教学。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问题设计等进行回顾,以笔记的形式将教学得失记录下来,以便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也就是教学后记。有人认为,这就是教学反思,其实这是对教学反思狭隘、肤浅的认识。教学反思,亦称“反思性教学”,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于行动研究,探索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批判地考察教学行为的表现,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监测等方式,或予以肯定,加以支持,或予以否定,加以修正。反思性教学将研究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合理性。

2.反思性教学的意义。首先,有利于语文学科课程建设。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通过反思自己在教学环节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的问题,建构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成为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其次,是语文课改的需求。以讲为主、满堂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了语文课改的推进。反思性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融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反思性教学通过不断回顾,反复审视,实践——理论——实践,不断地检验、修正,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最后,有利于语文教师的自我发展。反思性教学能使教师从陈旧的教学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虚心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持之以恒地反省自己,改变自己,解剖自己,不断批判,不断超越,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二、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1.树立语文课程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文质兼美,如人教版七年级的《童趣》、《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山的那边》等文章具有文化和时代气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树立语文素养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谈及“语文素质”,无非指“听说读写”。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与情感素养,显然割裂情感的“听说读写”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树立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要改变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陈旧观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分析解决问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4.沟通与合作。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沟通与合作已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因此语文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学会欣赏学生,乐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的深入沟通交流能够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信息,并从中搜集与教学相关的有价值信息,优化与调整语文教学活动。

5.反思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精心预设。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备课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对教材作简单梳理,并依此决定教法、确定重难点。其实,备课是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教师研究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酝酿构思、优选教学方法的过程,教师要摒弃“放羊式”的预设,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其次是不拘泥于预设。课堂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富有活力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思维创新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瞬间智慧和思维的火花,抓住契机,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构造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最后,要弹性设计。教师要考虑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设计大体的框架,为学生留有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

6.反思教学过程。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首先,反思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要反思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状态,反思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其次,要反思学生的交流状态。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教材提出异议,对教师提出质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最后,教师要反思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投入,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7.反思教学评价。教师要树立“评价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的理念,将观察学生的课堂活动表现以档案袋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尽可能在多方面获得充分发展。教师还要将教学中的反思与经验梳理、筛选出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总之,反思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全方位进行反思,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第3篇: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

听课时的观察要更“细”

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组成牵涉很广:有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教学情境的营造等要素,每个要素都会影响一堂课的效果,这就要求校长听评课要做细致的观察,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1.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细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问题的提出、对课堂突发事情的处理、课堂的导入、教学资源的使用等细节的处理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态,校长听课的时候能否准确抓住这些细节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对校长在听课中对教师的教学状态的准确把握和分析乃至对发现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新学期,一位新语文教师在上《在山的那边》这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文本进行解读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要如何越过这些山?”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又迫不及待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在小学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哪一科的成绩比较不好?”一学生很快就举手回答:“老师,有!我的英语成绩不好。”教师就接着问:“英语成绩有没有哪一次考好?”学生答道:“有!”这时,这位教师满怀期待地接着问:“那次考试考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那次考试的试卷太简单了!”学生大声地回答。全班哄堂大笑。

很显然,这位教师的第二个问题没有达到启发的效果,反而因为设问的指向不清而引起了回答的偏差,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打乱了自己上课的节奏,这位教师因为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达到自己的预设而不知所措,随着这个问题草草结束,这节课不到40分钟就草草收场。

还有的年轻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往往会因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比较小,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倾听和对话,并经常伴随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跟这个被提问的学生对话时,其他学生无所事事,很多学生开始讲起与课堂无关的话来,而作为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时间久了这个班级课堂纪律便成了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被大大打了折扣。

在这些细节中,往往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状态。校长对教师教学行为真实状态的准确把握,为校长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对策提供了依据。

2.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细节。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细节,能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细节包括:互动学习参与与协作、学习资源的使用、倾听教师讲解和同学发言的情况以及发言或回答问题、笔记、实验操作甚至表情等情况。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情况。

对学生课堂学习细节的关注有时还能从中发现学校学生管理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次,某校长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迟到的学生在座位上坐下之后,他旁边的几个同学开始不安分起来了,但因为看到校长坐在后面听课,不敢表现得很过分,只是用表情和眼神在做某种交流,这个校长装作在专心听课,并用眼睛的余光注意着这些学生的举动。这些学生看到校长在专心听课,没注意他们,便偷偷地将零钱传递过来给这个迟到的学生。下课之后,校长马上通知政教处、年段长和班主任过来,将这个迟到的学生和那些传递零钱的学生分开进行询问,一查下去,才知道这个迟到的学生是所谓的“段霸”,这个学生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向同学收“保护费”……校长在听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和处理,及早发现了学生管理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了隐患。

对听课发现的问题的思考要更“全”

校长听完某一种类型的课或某一种群体教师的课之后,要与上课教师、或者相关人员(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一起评课、议课,在评议之后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道,这个过程中要求校长思考的角度要多一些,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想得多一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想得多一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想得多一些。

我过去曾经在一所普通中学任教,该校每年都会举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这样的活动方式,促使教师研究教学、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如何深入实施新课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在这类活动中,校长对学校课堂教学的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有的教师重视自己课前教学设计的完成,忽略了课堂生成问题所带来的教学增长点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校长在全校创新大赛的点评会上,引导教师做了以下两点思考:第一,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他向教师们解释:要求学生表现,不是让他们放弃倾听、观察和思考,而是强调必须经过“表现”这一环节――亲身经历、主动体验而不是简单传递、被动接受,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财富。学生的表现可以充分体现猜测、协商、对话、交流、质疑乃至争辩、反思、探究、调研、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也可以充分体现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公开交流、彼此分享的学习特点。要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教师需要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心理期待、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满足的学习条件和氛围。第二,重视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

校长在听课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统一了教师们对新课程的认识,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领了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对听评课的意义的认识要更“深”

对校长听评课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把校长的听评课提升到引领学校课程文化甚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上来。

校长要把课程领导融入自己的听评课这个行动中。在听评课中善于把自己的课程理念、学校课程改革的愿景、方案和推进策略等在听评课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交流、研讨和实践的过程中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在听评课中,寻找建设学校课程管理团队的课程管理力,组织好教学、指导好教学、管理好教学。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高中课改全面实施以后,不少校长在听评课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抱怨课时量不够,教学进度完不成等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教师为此向校长建议减少其他技能课课时,停上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补课等。这种做法明显是违背国家课程计划的,不利于学校课程文化的健康发展的。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些校长还是通过听评课发现:教师们受以前旧教学大纲的影响,加上对高考的担心,把一些现在“课程标准”不要求的或者是降低要求的知识点,都补充进来或者私自提高了教学要求,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课堂效率,直接表现为教学时数不够。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是为了学校课程文化的健康发展。

为此,不少学校决定以学习、制作和使用《课标解读细目分析表》为抓手,引导和促进教师认真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课改的要求。要求骨干教师通过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制作《课标解读细目分析表》,并把《课标解读细目分析表》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命题工作和分析评价工作。这些做法有效地扭转了教师们对课程实施理解的偏差,树立了教师们的“课标”意识,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4篇: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

一、 聚合――以词构句,以句构群

第一学段的学生刚接触写话,教师应指导他们从写好一句话开始。句子由一个个鲜活的词语构成,为了降低写话的难度,在进行写话练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词语,由词构句,聚合能量。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参观动物园猴山”的看图写话为例:

第一步:观察图片,用好词语。通过观察,教师引导:你看到这些猴子在干什么?学生交流后,抓住关键动作的词语:荡、望、吃……教师继续引导:哪些词语可以把这几个动作写得有趣生动?结合学生平时的积累,引出:荡来荡去、好奇地、津津有味……

第二步:以词构句。引导学生讨论,猴子是怎样“荡来荡去”的?第一个学生回答:“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第二个学生补充:“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在上面荡来荡去。”第三个学生继续补充:“小猴子应该是像荡秋千一样荡来荡去。”于是“荡来荡去”在课堂上生成的句子是:“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像荡秋千一样,快活地荡来荡去。”同样的方式,“好奇地”可以生成:“小猴子站在假山上,好奇地望着来猴山参观的小朋友。”“津津有味”生成:“小猴子安静地坐在假山顶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或是:“调皮的小猴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一边抓着假山石摆造型。”

第三步:以句构群。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把这么多小猴子写清楚?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可以用上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或者“这边……那边……”学生最后构成的片段是:“有的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像荡秋千一样快活地荡来荡去;有的站在假山上好奇地望着来猴山参观的小朋友,还有的坐在假山顶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

从词语到句子再到句群,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积累词语,学习练说较为生动的句子。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积累的词汇的增多,他们会尝试着从自己的大脑数据库中搜索出更生动的词语,来服务那一个个鲜活的句子,这种“聚合”发挥的能量是无限的。

二、 撷英――贴近生活,盘活素材

学生有了基本的以词构句、以句构群的能力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写话练习转向更广阔生活空间,从生活中捕捉“微写话”的素材,让同学们将发生在身边的素材及时记录下来。这也是“微写话”的优势,它不是长篇大论,不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教师的指导只需要小而精即可。

学校食堂每天都有各种汤,最受欢迎的就是牛肉粉丝汤。下午第一节语文课,教师引出话题:“今天中午,老师在食堂吃饭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一下子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老师,期待得知这个奇怪的现象是什么。教师问:“午餐时,你们为什么排着长长的队伍等食堂阿姨分牛肉粉丝汤呢?”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罗列了以下几个原因:汤特别鲜美;粉丝又细又长,吃起来很有趣;……教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下:鲜美、又细又长、有趣……写完后继续引导:说了那么多牛肉粉丝汤的优点,如果让你用上刚才大家说的这些词语,来为这么好喝的牛肉粉丝汤“做广告”你能吗?同学们显得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说:“能!”学生拿起笔,在“微写话”本子上写起来,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食堂的牛肉粉丝汤真是太鲜美了!雪白的粉丝又细又长,吸进嘴巴里发出“辍钡南焐。我喝完一碗还想再喝,就排在长长的队伍中,阿姨盛汤的速度太慢了,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教师即时评价:这位同学会用“辍闭庋的象声词来写他吃粉丝的有趣,学会用“!”这样的标点来表达他对牛肉粉丝汤的喜爱,还把大家说的那么多好词写进去了,活学活用,多么能干啊!

最后,教师选取几篇“微写话”作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大家一边读一边议论一边修改,相互取长补短,似乎那鲜美的牛肉粉丝汤再次回到了嘴中。

三、 破点――抓住要害,集中指导

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写话,缺乏全局观念,往往是想到什么便写下来,完成写话后,也很少会回过头仔仔细细地再读一读。因此,他们写话的障碍往往是局部的障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抓住要害,集中指导。以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秋天”。尽管这单元的部分课文都在描写秋天的美景,可是学生的写话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个障碍:

1. 视角混乱,随心所欲。学生会在文中一开始写山野变化,接着写果园的丰收情景,可果园还没写清楚,又跳回山野的变化。

2. 季节混乱,审题不清。部分学生会在秋天的变化中,掺入像“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同学们忙着放风筝”之类不属于秋天变化的景色。

3. 主次不分,轻重颠倒。有的学生开头在描写秋天的变化,笔锋一转,转到秋天过去,冬天来了,然后大篇幅地描写冬天的景色。

结合这些“病症”,教师作出如下指导:

1. 学会分类,重点描写。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和生活的观察,讲述关于秋天的变化,把这些变化综合起来进行分类。主要有山林的变化、田野的变化、果园的变化、校园的变化、小动物和人的反应等。

2. 学会定点,有序介绍。引导学生讨论,怎么介绍才能把这么多的变化写清楚,学生总结出:分成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写。比如可以由远及近描写山林,可以抓住水果的颜色、形状、滋味描写果园……一旦学生有序地写好了其中一个部分,写话的难点就突破了。

3. 补充拓展,帮助提升。教师补充阅读小诗《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

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小诗,以提升写话质量。教师提问:诗中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学生经过朗读发现:作者写庄稼和果子都经过仔细观察,能抓住它们的形态、颜色写下来。如此一来,也教会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经过这样分步指导,教给第一学段学生用几句话写好景物的方法,让手足无措的他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写起话来就顺畅多了。

四、 类化――凸显主题,整理归类

为了让每次“微写话”练习都具体且集中地针对不同的写作主题,教师尝试着结合单元主题或校园活动,设计写话练习,不贪多求全,目的是培养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来服务自己的“微写话”练习。

比如,教师在布置每次的写话练习时,可以和学生一起提炼“关键词”来明确写话的主题。例如,可以整合单元主题和校园活动开展“微写话”练习,以二年级上册为例:

有了词语的铺垫,教师再将学生所学的句式进行分类,提供可供借鉴运用的方向,以训练学生有序表达,使写话言之有“格”。例如:

这样,做到课文学习、校内外生活与写话紧密相连,主题、词语、句式高度整合,形成了结构化的“微写话”序列。当整个学期下来后,各个主题又可以串联成一条写话发展的脉络。

总之,短平快的“微写话”练习实现了三个重要的转型:

1. 从指向“结果”转为指向“过程”。“微写话”主张在课堂上写,写几句话,重视教给思维的方法,激活个体的写话思路。

2. 从关注“文”转向关注“人”。充分关注写话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人”,即儿童,尊重儿童的特质,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特点。面对刚刚接触写话的同学,不要求大而全篇幅的“文”,而是从写好一句话开始,消除了学生对写话的畏难情绪。

3. 从“教”的本位转化为“学”的本位。“教”不是霸权,而是一种因学情需要而设,因学情变化而随时调整的活性的“教”。“微写话”考虑的是儿童在写作过程中的需要,在课堂练习中儿童碰到难点,适时讨论,及时解决,清除障碍,教给的方法是学习写话中需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