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民工培训范文

农民工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民工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民工培训

第1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技能培训;返乡;再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从农民工现状出发,对他们的现状做调查分析,将农民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仍在城市努力打拼的人,另一类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返回农村的农民工的各方面的现状。针对他们在再就业中的劣势得出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本文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做进一步分析,也从中探寻返乡农民工在就业真正的短板在何处。农民工群体的数量本就十分庞大,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都是默默无闻的,如今他们的返乡在就业遇到困难不仅是自我的技术水平要提高,国家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社会各界更要合理安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选址和布局,从而达到双赢。

1 农民工现状

1.1 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

许多常年在城市打工生活的农民工做的工作都是福利保险系数低,且多为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许多农民工都是趁着年青多做一些体力活、累活,这样工作时间做长了总是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例如:吉林省对农民工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走访,从反馈的结果中分析得出:一是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技术性水平较低,其中高达88.89%比例的人主要工作是涉及一点技术和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的,而仅仅只有11.11%的农民工涉及到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二是农民工几乎都在私营企业工作,这一数据达到了100%,而没有机会在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因此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将为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三是农民工一般身兼两职,虽然在外务工,但外出就业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呈现出“候鸟式”流动趋势,一般而言,农民工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工作别是一些做流水线的农民工常年生活的环境压抑,工作单调枯燥,背井离乡,对家人的思念以及逢年过节的气氛让他们心理上也很难得到满足。最重要的是由于自身没有掌握一项专业技术,如果工作不稳定很难进行再就业,并且到了一定年龄,有了更年轻的力量工厂就不得不辞退老一批员工,并且随着各地对工人、员工的专业能力要求提高,机器更新换代加快,很多凭着多少年的工作才积累下经验的老员工也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总的说来,农民工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技能不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就算工作了生理心理以及工作稳定性都得不到保障。

1.2 返乡农民工就业打算

随着农民工返乡的就业安置问题还有很多有待优化和解决的情况,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热潮受到外贸形势比较严峻而订单急剧的减少、国家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调控及国内外的经济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的多项惠农政策也是鼓励农民工返乡的,例如:保靖县争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七补两贷三扶持”政策,即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信息服务,促进其重新就业创业。2013年以来,该县共发放职业培训补贴700人50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174人51万元,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资金92万元。县人社局累计注入县信用联社小额担保贷款基金6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624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285万元,70%返乡农民工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实现创业就业。但回到家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农闲时多闲置在家,一是因为家乡没有那么多的劳动需求量,再就是返乡农民工没有掌握实在的技术,所以很多工作都没法做。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便是返乡农民工闲置在家,很难进行再就业。也有一部分务工人员转行做起小生意,但是没有技术支持也难成规模,反而成为街头巷尾城管的驱赶对象,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路边夜市、小地摊等,这不仅严重影响市容,而且使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和车辆通行,甚至造成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

2 返乡农民工培训渠道

2.1 技能培训

很多农民工没能进行再就业很大的制约就在于没有掌握一项专业的技能,进行技能培训,通过专业的学习掌握一项技术就可以使很多人突破这个瓶颈,进行再就业找工作。技能培训要有一个针对性,农民工个人要根据就业导向和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技能培训类别。技能培训也有很多方式,有些是直接报培训班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习,这是很多人的选择,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更愿意用这种方式共同学习掌握一想专业技能,例如:保靖县充分利用本县培训中心的自有资源,并且以沿海发达地区的用工需求为结合点,以电焊工、电平车为龙头劳务输出品牌,通过技能培训让返乡农民工重新掌握技能后再出去就业。继续巩固加强与宁波北仑区、广州文冲造船厂、广东格兰仕集团等8个早年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联系,实行“培训、输出、就业、维权”一条龙跟踪服务,通过培训,133人再次外出,在8个基地实现稳定就业。但是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农村这样的培训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都不够先进,技术更新日新月异,这种学习方式虽然比较系统完成却不见得立马可以在实践中取得效果。

直接跟着有经验的人学,也就是所谓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这种方法主要是能够快速提供一些实践经验,真正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十分缺乏的。不管是那种方式都不够完善,没有一种完全贴切符合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环境。总的来说也就是现在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都不具备针对性,在短期内无法规模发展。

2.2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许多社会人员提升学历和技能的首选,返乡农民工在成人教育学院学习到的东西回到家乡对于促进再就业也是十分有用的。这种成人教育有的是直接自考,或者上成人教育培训班,再者是上电大,这3种方式都能在技能上给人一定的提升和促进。但是就现在农民工能够选择的范围十分狭窄,并且农村不像城区信息交通那么发达,农民工返乡后也并不是那么集中,空余时间也很零散,对于这样的学习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在返乡农民工中间并没有普及。

3 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途径

3.1 国家政策引导

农民工在城区工作但是各方面的待遇并不是很理想,并且有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很多人选择回到家乡。而回到家乡之后便面临着失业,很难在家乡找到适合的工作进行再就业。国家在这一块可以制定一列类扶持措施,针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出台政策,把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可以鼓励规模化种植和养殖,一方面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带动片区农民就业。规范培训机构教学管理方式,让返乡农民工技能学习能有一个相对靠谱的环境,如:保靖县争对返乡农民工采取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培训为切入点,围绕该县“一果两叶”产业建设重点,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并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学一技联一户解一难”活动,深入开展培训进乡镇进农村活动,让返乡农民工树立创业意识,学习实用技能。2013年1~7月,累计培训返乡农民工726人次,其中55人实现成功创业,带动163人就业。

3.2 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预见到农民工返乡的趋势都有外迁的打算,在城区设厂一方面土地租金贵,另一方面劳动成本高。而直接在农村设生产基地可以节约更多的成本,也能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献一份力。特别是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与当地的大型养殖业、蔬果合作,节约路途消耗,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组织农民学习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是的规模大也有效益保证,同时为加工线上的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专业的技能,成为产品加工生产不可缺少的技术工人。

农民相互之间也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让返乡农民工一帮一、一带多的方式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当地政府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引商开辟道路,兴修水利,拓宽乡村道路,覆盖电力、自来水和网络,让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愿意到当地农村投资建厂,也就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3.3 农民工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提升

国家和社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如此多的便利和机会,农民工自己要注意抓住机会,把握发展。在技能提升上要有主动性,依靠自身的劳动力终究不能长久,并且技术性低的工作工资也不高。农民工首先要对自身的技能要求重视起来,组团参加培训和学习,主动提升自我能力和技术水平。返乡农民工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来促进就业,在外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回到家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家乡适合发展的产业有一定的把握,对市场有一定考究后通过创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收入,也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培训岗位。

4 结语

本文根据实例分析和各方面的因素研究,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受到压抑,不能得到较好的待遇,并且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影响,很多农民工都有返乡的趋势和打算。而返乡农民工不能实现再就业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专业的技能。不管是国家政策支持还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包括返乡农民工个人创业都是需要一定的技能做支撑的,所以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农民工技能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农民工自己提升对自我技能培训的认识,主动去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升自我能力,从而在各项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同时在各种劳动密集企业大规模迁徙到农村时有一定的优势去把握机会促进再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忠霞,易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2] 于华江,汤民华.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以金融危机十七省返乡农民工实证调查为视角[J].经济界,2009(05).

第2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提高我市农民素质,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__〕35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__〕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__—20__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20__〕79号)以及《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__〕25号)精神,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及农民工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市。抓好新农民培育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失地农民培训转移,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统计,我市有农村劳动力173.6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近65万人。但大多数未经过培训,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就业空间较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城乡经济和加工制造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用工单位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劳动者的要求也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急需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新农民,特别是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园区蓬勃兴起,园区用工量不断扩大,一些园区招工难的问题逐步开始显现。作为与市场、与经济、与社会直接联系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社会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对新农民的培育,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失地农民的培训,纳入整个教育发展规划之中,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坚持多予、少取、方便灵活,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市场手段,以整合培训资源,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有效解决工业园招工不足的难题,为建设新九江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坚持按需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化、社会化培训相结合,多方筹集培训资金;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给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坚持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扩大培训覆盖面;坚持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三、培训目标和任务

(一)构建一个网络,就是农村教育和培训网络。即以市农业类普通中专和省、市已经审定的培训基地为骨干,以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为主阵地,以乡(镇)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辐射点,构建覆盖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网络体系。

(二)实施两项工程。一是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就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训、技术服务、项目引进、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为农村现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服务,围绕强县富民,20__—20__年每年培训新农民2万人,即每年对新进入农民队伍的2万名初中、高中毕业生进行1—2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经纪人以及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新农民的素质。达到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项技术,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二是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为根本目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使其掌握1—2项实用技能。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效果。20__—20__年培训35万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安全生产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培训,目的是帮助农民工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特别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集中办班、开办夜校、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和工种学科,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培训的重点是家政服务、营销、酒店、纺织、服装、建筑、装璜、电子

、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在各级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三)培训教材。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坚持统一规范、实际实用和先进创新的原则。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教材要求选择全国统一编写的规范专业教材,其他教材由各地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或编写。

五、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一)政府扶持,齐抓共管。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和健全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切实研究解决职业培训工作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发改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各类培训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教育部门要为培训提供场所、师资;农业部门负责新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被征地农民培训的组织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组织进城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扶贫开发部门负责组织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部门要根据中央、省、市年度培训计划和政策要求,结合财力情况,分年度提出必要的经费预算建议;科技部门要抓好星火科技培训;国土资源部门要为失地农民培训提供被征地农民个人档案;物价部门要制定培训收费标准。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和各项服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农民工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制。县级负责调查研究,建立本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以及就业基本情况档案,根据市场和群众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市级负责制定规划、分解任务、督促检查、考核验收,并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考评。

(三)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要将目前正在开展的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星火科技计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谋划、统一部署。可原则上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生源,由各培训机构组织教学。

(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县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办好一所示范性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鼓励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可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每一个乡镇都要建立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可以以乡镇中学或中心完小为依托,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办学,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五)校企合作,服务园区。承担培训工作的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大力实行“订单式”培养。要瞄准市场,以提高就业能力、就业率为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策应我市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战略,以解决我市工业园区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各地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工业园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技能人才输送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对接。园区用人单位要预先向培训机构提出用人计划,当地培训机构要按照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人才数量、质量、规格进行量身定做。支持和鼓励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各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鼓励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

(六)完善功能,提高质量。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和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和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建立覆盖全市县、乡、村的农民培训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的乡镇要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加强对培训市场的管理、引导和扶持中介服务机构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协会,以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指导及行业自律,不断完善培训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七)抓住源头,引导分流。全市每年有4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培训直接流向社会,其中,农村学生约占90。要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普及率,必须严格控制初中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直接流向社会。为此,教育部门应采取措施,实行初中毕业生切块分流,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为确保初、高中毕业生在成为新增劳动力之前掌握1—2门简单实用技术,由学校负责开设1-2门职业技术课程。

六、保障与激励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已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各县(市、区)也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民工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的要求,切实履行好职责,制订实施培训计划,确定各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通过制订政策和制度创新,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广泛开展并扎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落实培训经费。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各级政府要加大培训投入,安排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并逐年有所增加,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

(三)完善激励政策。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探索“培训券”等直接补贴做法,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对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所需经费在就业经费中列支;完善用人单位的农民工的岗位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经费从职业培训经费中列支。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应由有关部门按时定额拨付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应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收费标准,对来自重点贫困村的学员应给予必要的减免。

第3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在灵活教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强农民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培训、引导作用。学校把市柑桔所创办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市农科所创办的良繁基地、市种子管理站创办的农业示范场等作为学员实习基地,以便农民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并切实掌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从各个方面,满足返乡农民的需要,培养出适合新农村、新社会的优秀农业人才。

创新培训机制对接返乡农民

第4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利用今冬明春农民工返乡和农闲的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市8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年全市劳务经济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二、时间安排

从月份开始,集中三个月时间,组织实施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政府主导、统筹谋划、部门参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合理推进”的总体要求,各县(区)要在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下,劳动保障、劳务、扶贫、农牧、财政、教育、建设、科技、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抓好今冬明春农民工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好培训前及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培训氛围。

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省、市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相关扶持政策,宣传经技能培训后输出农民工的典型事迹,让广大农民工充分了解有关培训内容、经费补助标准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新培训模式,保障资金投入。

要针对农民工特点和本地培训资源的实际,开展高、中、低多层次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与流动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既要保证培训质量,又要保证培训规模。在资金投入上,要切实落实省委发〔〕32号文件关于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时足额给予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同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要按照“各级政府决策政出一门、县区一级捆绑使用”的原则进行整合,统一实施,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

4、突出培训重点,增强培训实效。

一是做到培训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围绕灾后重建和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开展泥瓦工、木工、电工、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等科目的培训,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二是做到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加强与全国各地特别是深圳市的劳务合作,考察就业市场,了解用工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等方式,重点加强保安、家政、电子、服装加工、计算机应用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工种技能培训。三是做到培训与扶持创业相结合。

在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力争培养一批小老板,扶持一批创业企业,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四是做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按照市场需求和群众愿望,精心筛选一批实力雄厚、工资福利高、社会信誉好的用工单位,通过媒体播放用工信息和印制张贴招工信息等方式,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服务,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加强农民工的技能鉴定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技能鉴定率。

第5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我校xx年5月下旬受xx县委托和授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招生宣传、教学培训以及转移就业工作,为完成xx县政府今年下达我校“富裕劳动力技能培训9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农民工400人”的目标任务。从xx年5月下旬开始,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就业和培训的职能和资源,在xx县县政府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相关科室密切配合下,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务市场需求实际,运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截至xx年10月中旬,我校共完成农民工培训培训任务900人。并转移输出(安置就业)980多人,为促进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增收,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我校5个多月来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这段时间来就业、培训中心的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积极争取xx县政府阳光办的支持,强化农民工培训工的领导与管理。

农民工属于多行业、多工种范畴。因此,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才能使农民工培训和就业转移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基于此,我们根据阳光培训文件精神,主动做工作,并向xx县阳光办汇报申请,取得支持。xx年6月1日学校在原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基础上增加工作人员,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岁昌学校阳光培训工程点”由学校常务副校长吴玉姜直接领导,并在招就办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机构的确立,为顺利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摸清情况,开展宣传,落实工作。

自今年6月份xx县政府以候委农办〔xx〕35号文批准成立我校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后,我们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就业现状和教育培训资源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和掌握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与之有关的培训资源情况,为正确指导全市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学校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学校在教学和教学设施相对空闲的有力条件,学校培训中心组织人力物力深入xx竹歧多个村镇以及福州、xx多家企业,同村干部和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并同多家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关系,尤其是取得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他们参与完成培训学员的招生工作,并积极介入具体培训工作,学校负责组织具体的培训上课工作,企业承担学员相应专业的操作技术指导以及实训岗位的提供,这个阶段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培训(共培训营销专业三个班次,学员3百多人)和就业安置工作(学员全部安排在海峡都市报和东南快报社发行营销部门),并积累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经验,在之后暑假结束的学期初一个月时间中又开展了商品包装和酒店服务员两个专业100多人的培训班,向这部分即将走向社会的新的劳动者传授怎样操作具体的技能、如何适应社会、怎么保护自己,增强了他们的就业本领。并在实训工作进行的同时完成了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的就业安置工作,安置率100%,分别安排在福建岁昌学校师生餐厅和xx东升包装厂,目前培训中心对暑假三个班级的就业跟踪情况显示,就业率巩固率超过了97%。

(三)精心组织实施,开展培训工作和转移就业工作。

在农民工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从自身情况出发,充分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好农民工培训基地。利用职业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和周边企业联合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招生工作,企业需要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我们需要企业为学员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操作型的教师,校企签订订单式联合培训工作,邀请福州市区部分企业的行业专家到我们的培训课堂授课,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师熟悉操作生产流程和具体生产技能技巧,他们现身说法,以师徒的务实培训方式和在生产岗位上手把手地教会学员掌握一门具体的劳动技能(比如营销专业我们邀请了四位平安保险公司高级讲师,汽车美容邀请了欧迈克汽车美容高级技师参与授课等),即达到了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基本目的,在此同时学校还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如把培训班办在市中心方便学员上课,实训课安排在就业企业实际生产岗位上),加大了岗位实训的力度,力求培训的实际效果,在具体岗位上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在扩大农民工培训规模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培训经验,不断提升农民工培训质量。这些培训工作都是在和农村干部以及用工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完成,在目前劳动力匮乏的用工环境下,培训中心的这些工作获得企业的欢迎。因此培训结束之后的安置工作顺理成章,安置率达到了百分百,之后的就业跟踪情况显示这些学员的就业情况稳定,平均工资超过900元。参加培训的农民工都表示了较大的满意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明年的工作要点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前几个月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各方努力配合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培训招生工作依然还是今后培训最困难的工作。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村劳动力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阳光工程深入宣传工作做的还是远远不够,在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遭遇了深入农村宣传费用高效果不好的实际情况,因此学员的招生工作依然还是今后工作的难点,一些农民工对培训学习和培训毕业证存在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企业急需人力是事实,因此学员更加注重培训机构介绍“好的工作”,所以阳光工程的宣传以及让农民工明白提高务工的质量还是应当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具体地掌握一门生产技巧的道理,因此,我们的招生宣传工作还应当做得更加深入细致一些,和一些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结合更加密切一些,充分了解企业急需怎样的人才,农民工需要怎样的务工环境,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民工培训才能真正有效开展下去。共2页,当前第1页1

第二是培训的经费还是十分的有限,不能在一些人力资源紧缺的行业开展更加深入的培训工作,为农民工上岗前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岗位实训的指导工作,例如汽车美容和家居服务等,这些行业急需能够掌握一定操作技巧的,具备一定的礼仪知识和较好的敬业精神务工人员,但是这些培训工作需要时间较长,学习的内容较多,费用相对较高,今年,我们尝试开展了这些专业培训,就遭遇了经费问题,我们非常遗憾没有能够为学员提供更加细致的培训内容,因此这些专业的培训,既要邀请较好的有丰富的就业一线操作经验的老师以及提供具体的并且是针对性的教材,又要控制紧张的培训费用,培训工作开展得相当艰巨。

(二)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一是要积极争取县阳光办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增加对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二是加强周边各县劳务输出网络建设,调动各种力量,疏通农民工就业出口,保证畅通,扩大培训后就业输出成果;三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招生队伍以及每年的招生工作,在做好学校招生工作的同时也做好学生家长以及他们周边人群的宣传工作,将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的精神扩大到全省各个农村村落,同时利用省级重点职业校现有的就业资源网络和长期合作的就业单位资源为农民工做好实训和就业安置工作,扩大富裕劳动力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

第6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1.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衍生出来的问题

理想与现实不搭配,表现形式:对培训教育感到迷茫。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信息时代,对于信息的获取与掌握程度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因此,他们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向往城市的生活,对于薪酬、知识等有更高的要求与期望。但与之相对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不一定能达到城市地区用人单位的需求。由此,农民工培训教育机制应运而生。为了能使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与城市需求相一致,农民工应该进行各种知识、能力的培训,获得较为合格的能力基础,作为应聘的条件,这样才会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而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培训教育与工作的关系很迷茫,培训之后的技能可以更加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但不是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都能安排出相对长的时间去满足培训的需要[6]。由于对付出的培训经费是否能得到同等价值能力的回报的怀疑,进而对培训感到质疑。在这个问题上,农民工已经认识到培训教育对就业的好处,但是对于社会现行的培训教育机构感到质疑,不确信付出一定的时间与金钱可以获得等价的知识与能力。此外,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定位与社会需求、职业、岗位需求不适应。农民工对于自身定位不清晰,不能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问题。自身定位包括职责的定位,能力的定位以及观念的定位等。职责定位指农民工能熟悉岗位运作规律,能掌握企业内部的动态;能力定位指能运用多种岗位上必须的技巧,具有各种相关的资格、证书等技术能力的指标;而观念定位指对与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有一定的概念,不过于随遇而安,能团结整体同事以及沟通上级。而农民工在这方面的问题是不能找准定位,对于各项定位概念不清晰,得过且过,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眼高手低,频繁更换工作。

2.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

据《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914所,在校学生429万人。全年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527万人次。年末全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4000多所,民办培训机构1万9千多所。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2200万人次,包括:企业在职培训613万人次,各类农民工培训1080万人次,创业培训145万人次。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30%;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6%。2011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863万人。培训机构正在起着培训农民工的重大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农民工培训机构相当部分为民办,农民工自身支付能力弱,社会及企业支持度低。前面提到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单一的为了赚钱,但是赚钱仍然是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之一。当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其职业素能不能满足当前的职业、工作的需要,他们会开始考虑转行或者进行自身能力的进修。但是农民工自身支付能力是比较弱的,而企业与社会现在对于农民工培训教育的支持力度仍不是很大,培训教育力度不足,不能确保教育质量[7]。此外,培训方法不能满足现行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与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信息时代,因此对于现代的农民工培训教育不能再按照以往的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需要定时、定量教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上班下班时间琐碎,学习地点不固定,这样严重影响了培训教育的质量。

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建议与意见

1.农民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训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毕业到社会后增值自己的机会,但是丰富的知识不是一两天可以形成的。对于学习,每个人都一样,通过积累知识可以使自己具有各种与专业、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生活中更加顺利。另一方面,技能的训练也是不可少的,因此学校应在新生代农民工在校期间鼓励其在具有相关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训练自身技能,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中快速上手,得到重用。假如培训教育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农民工的自身学习习惯比较差,也是不能跟上培训教育的要求的。

2.创新培训教育手段与方式

综上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信息时代,对于电脑、手机等技术产品相对熟悉,对于信息时代比较感兴趣,未来一个世纪,仍将是电脑时代、信息时代。因此,培训教育应该贴近时代的步伐,能够根据时代的现行要求与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结构,出台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对于学习感到有兴趣,增强培训教育的效果。在当前电脑、网络较为便利、便捷的时代,教育应同科学技术联系起来,使知识承载便捷的风气,让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接受科技与文化的培训。

3.培训教育要具有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

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经验与实践。当新生代农民工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社会所需要的是技能型的人才,需要其上手能力强,而新生代农民工正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农民工培训教育应站在需求的前方,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增加实操性的内容,使农民工在就业时不处于被动的状态。

4.培训教育应获得多方面的支持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会越来越多。所以,企业、学校以及社会应该关注这一工作人群,为农民工教育培训增添一份力量。在企业方面,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是接触新生代农民工的第一场所,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层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教育的投入,给予农民工更多的机会,健全农民工培训上岗制度。在学校方面,学校是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知识的场所,作为教育机构,其中的师资力量应关注农民工培训教育问题,尤其应关注农民工上岗后的继续教育问题,学校应该与企业联系起来,增加沟通与交流,掌握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专注培养[8]。在社会方面,社会是个大熔炉,不应对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做过多的区分,但同时要更加重视农民工的培训教育问题,使农民工能获得更好的工作;要增加对农民工培训教育经费的投入,减少企业与员工的负担,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教育培训的支出,使支出落到实处,真正为农民工培训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5.增强企业责任感

第7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关键字:福州市;农民工;培训;

一、调查背景

2003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 2003―2010 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2003〕79 号],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各地都依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了农民工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明显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为此,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11号],指出“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福州市根据〔2003〕79 号精神,加强了对本市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工作,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贯彻〔2010〕11号文件精神,2010年下半年,我们对福州市农民工培训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选取了福州市五个城区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餐饮业、制造业、家政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企业。

调查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对农民地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培训信息来源、培训方式、资金来源、培训内容及对未来培训期望等。本次调查共发放了320份问卷,回收297份,问卷回收率达92.8%,其中有效问卷268份,有效率为90.2%。

从学历结构上看,被调查的农民工当中有35.1%的人受过小学教育,有37.7%的人受过初中教育,高中及以上的占27.2%,也就是说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人是初中及以下学历。

三、结果分析

1、对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认识

对于农民工自身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上,在被调查对象中,有142人认为农民工参加培训是有重要意义,占53%,107人认为无所谓,占39.9%,认为不重要的有19人,占7.1%。

这说明多数农民工还是比较重视工作技能的培训,在这些认为农民工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调查对象当中,对于参加培训的目的认识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换份更好的工作”、“更好适应工作”、“获得晋升”,这说明农民工对自身参加培训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2、接受过培训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158人参加过培训,占59%,有110人没有参加过培训,占41%。对于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当中,有129人参加的是企业组织的培训,占81.6%,仅有29人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占18.4%,他们1年参加1次培训的比例为45.6%,1年2次的占42.4%,1年3次及以上的占12%,参加培训的主要形式是讲授,占50%,其次是师傅带徒弟,占31.6%,参加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岗位生产技能,占72.2%,其次是管理知识,占19.6%,比例最小的是法律知识,仅占8.2%,培训的经费主要是用人单位承担,占74.1,其次是用人单位与个人按比例分担,占10.1%,政府全部承担的占8.2%,政府,企业和个人分担的占7.6%。

3、培训的信息来源

培训信息对于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被调查的农民工当中,在被问及“您平时从哪里获得的培训信息”时,选择比例最高的三个途径为“亲朋好友”、“企业”、“报纸杂志”,比例分别为76.1%、71.3%和56.7%,而政府部门和网络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9%和13.1%,其它途径占16.8%。

4、对培训的期望

对于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期望,首先,对于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满意度来看,对于接受培训的158个农民工当中,有130人感到满意,占82.3%,有17人感到不满意,占10.8%,有11人没有回答。

对培训费用分担的期望,在被调查的农民工当中,有119人认为由用人单位全部承担,占44.4%,有110人认为由政府、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占41%,26人认为由地方政府全部承担,占9.7,13人认为应该有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占4.9%。

当被问及“您当前最需要的培训是”这一问题时,选择比例最高的是“生产知识与技能培训”,占82.5%,其次是“法律知识培训”,占72%,“财务会计知识培训”、“管理知识培训”和“其它”的比例分别为53%、44%和13.4%。

5、对培训的担忧

对培训的担忧主要是指农民工对参加培训所面临的风险,在被调查的农民工当中,对参加培训的担忧排在前三位的是“怕培训耽误工作,影响收入”、“培训费用太昂贵”、“怕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握所要培训的知识和技能”,选择的比例分别为90.7%、77.2%和66%,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担心所参加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一比例高达34.7%。

四、结论

通过对福州市农民工培训的情况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工自身对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从事的大多数是体力劳动,对参加培训从而提升自己技能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把参加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看作是影响工作和收入的因素加以拒绝。

2、农民工培训的供给严重不平衡。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福州市农民工参加培训的主要组织实施者是企业,其经费也主要是用人单位来承担,这表明政府在提供农民工培训这一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同时,企业对农民培训的内容上主要是与生产岗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对农民工维权方面的培训严重不足。

3、农民工培训存在信息障碍。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民工对获取培训信息的手段仍然是比较单一,方式比较落后,主要还是依靠亲朋好友提供培训信息,这主要是由于有关单位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使他们对政府、企业组织实施的农民培训工作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同时,由于文化水平因素的制约,也限制了他们利用现代网络手段获得相关政府部门关于农民工培训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省略/gn/news/2010/01-25/2090583.shtml

2、郑小琴.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和路径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3-237.

第8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现状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the future that will provide training work of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construction;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status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业中,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相对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建筑业中的从业人员以农民工居多。当前,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对技能的掌握也不够娴熟,在农民工队伍中,持证上岗的人员较少,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参与到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其结果就是不断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项目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状况说明了我们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势在必行。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一)文化素质偏低

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技术性和实践性新型建筑工人,但是很多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技术等级证书以及相关的岗位操作技能,在实际的建筑工作中,不懂得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侵权和被侵权时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

(二)建筑企业不愿承担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企业和农民工之间往往无法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因为建筑企业注重短期的效益。员工培训的经费支出会造成建筑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在建筑企业中有很多建筑工程都是具有时间性,如果长时间的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必然会对工程的进度和完工期限带来一定的影响,影响建筑企业的业绩,还有很多培训由于花销的费用非常的大,企业不可能完全报销,需要培训的农民工自己支付一定的支出,但是由于很多农民工的经济条件有限,导致了无法承担相关的培训费用,所以建筑企业往往不愿承担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造成了建筑企业只用农民工,却不培训农民工的现象,也就是说,目前依靠建筑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还不能促成农民工技能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农民工队伍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农民工队伍的不断装大,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但是,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中,相应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建筑项目的建设一般都采用劳务分包的形式,在施工工地采用的是以罚代管的管理方式。通常是由工程项目部直接与所谓的“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而包工头则聚集一些同乡、亲属等来进行具体的建筑施工工作。第二,由于农民工的队伍庞大,人员松散,流动性大,也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农民工在进入建筑工地时,往往都是自行、自愿组织的临时性团体。只是因为建筑企业工程量大,急需用人。所以包工头才去劳务市场大量的召集劳动力,当工程结束后则解除劳动合作关系。使得农民工团队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组织松散,难以进行相应的培训。

二、建筑行业对农民工培训的方式和对策

(一)建筑行业对农民工培训的方式

1.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培训。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主要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的要求来进行的,培训的内容以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文件精神为主。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这种培训方式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也是保障建筑安全的基础性培训力量。但是,这种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对建筑行业中的管理人员和一些特殊的工种进行培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可是,这种培训对于普通的建筑施工要领的培训却很少涉及。

2.企业组织的培训。建筑企业自己组织的培训。这类培训,一般是以安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培训的,其培训的核心就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讲解,同时对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等进行学习。这种培训的对象一般都是以建筑施工现场人员为主。

3.相关的岗位资格培训。主要是对某些专业建筑施工岗位的上岗资格培训,这种以农民工种学历较高的人为主,属于自愿参加培训的范畴,培训的对象多是在建筑施工现场中的特殊岗位从业员,或是农民工中具有很强上进心,要求获得更多报酬的人员。

(二)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对策

第一、加强农民工培训的意识,为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效率。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增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宣传,让农民工从心里对施工前培训有一定的认同和了解,并使其认识到岗前培训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用工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制度,确保上岗人员符合要求。

第三,建立科学的薪酬评价和分配机制,使不同级别的人员之间有合理的薪金差异,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第四,要对培训工作的模式和质量进行监督,避免出现走形式的现象,严格控制培训的时间和内容。

第五,要认识到目前建筑业是吸纳农民工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加大政府对农民工岗前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采用多种培训的形式和方法,对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培训,让农民工接受系统的建筑知识的教育,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从而打造出一支建筑行业新型农民工队伍,从而确保建筑业中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最终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结束语:

农民工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基层力量,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管理和技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也是势在必行。在新时期,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及建筑企业都要积极的进行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使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民工培训范文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体系

近年来,国务院及各地有关部门已把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提上议事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情况看,目前农民工培训仍存在着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时间无法保障、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和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等一些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创新培训机制,以促进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培训对象要具体化

目前,农民工出于提高职业竞争力增加收入等目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意愿十分强烈。江苏技术学院课题组对江苏沿江8市1516名农民工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很想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比例为43.73%,想但没时间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比例为32.7%,二者之和即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约占被调查对象的76.43%。为了使有限的培训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明确重点培训对象,把有限的经费和培训机会分期分批地分配给有需要的农民工。培训对象的确定,可以从培训意愿、文化基础及是否愿意承担培训费用三方面考虑。

二、师资的选聘及培训要制度化

针对农民工群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培训组织难度大等特点,要求参与培训的师资除具备教师资格外,还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农民工的心理特点。相关部门要根据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为长期有效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奠定基础。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的管理,一要建立专兼职教师选聘制度,建立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师资库。二是要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借助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资源,构筑双师型教师培养网络。

三、培训内容要实用化

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必须紧贴区域和地方特色,紧贴社会需求实际,为地方经济行业和企业发展服务。因此,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紧紧围绕不同区域内的支柱产业的技能需求展开,以实现产业开发与人才开发的有机结合管理农民工培训的部门应针对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动态地调整培训内容。根据国家专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细分市场,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

四、培训大纲教材要规范化

各级政府要结合区域产业规划和劳动力需求,在充分考虑农民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的前提下,坚持统一规范、实际适用和先进创新的教材使用和编写原则,逐步完善培训教材保障体系。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印选购和管理。农民工培训教材建设应着重于实际应用,突破传统的观念,不拘泥于学科体系。在内容编排上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在坚持适用和够用的原则下,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五、培训模式要多元化

(1)定向培训。各地劳务部门各类培训机构要根据本地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编制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计划,采用通过各种传媒宣传和推介或深入企业等手段组织招生培训,以增强培训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推进招生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安置一体化。

(2)委托培训。各培训单位根据企业生产需求,与用工企业签订就业订单,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书或就业订单,以明确的就业承诺开展招生培训,有的放矢地搞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联合办学。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企企联合、学校与中介组织联合、学校与行业部门联合、企业和中介组织委托办学等培训方式开展农民工培训。目前最常见的联合办学模式为校企共建模式与校际共建模式。

六、教学制度要灵活多样化

培训机构应根据农民工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切忌套用全日制教学模式,在授课时间上,既可以采用短期辅导形式,也可以采用长期开班的形式;既可以采用全日制半日制形式,也可以采用周末班晚间班循环授课形式,以适应农民工业余时间不规律的特点。

在授课方法上,可以坚持自学方式和面授方式相结合的做法。对于专业技术操作水平不高较易接受的工种,可采取短期培训;对于社会需求量大、专业技术操作要求高、教学设备和场地要求高的工种,可以采取到培训机构或学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统一面授的教学形式;在培训手段上,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外,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录像机、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和多途径地灵活开展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尊重对象和因人施教的原则,采取故事案例提问解疑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培训质量的检查监督与反馈要常态化

对培训质量的检查应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在培训前,主要侧重于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衔接情况的检查;培训中,应侧重于对培训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等方面的检查;培训后,应侧重于对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培训效果的检查。

培训信息的反馈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获取有关的规划性政策指导性文件等;二是通过企业单位了解用工市场需求及对农民工技术培训成果的满意度;三是通过学籍管理与跟踪,及时了解培训后的农民工培训需求培训的实际进展和效果;四是通过培训主体自身的分析与反馈,积累宝贵的培训经验;五是通过社会其他机构的反馈建议,来评估自身的培训结果,并积极改进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