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范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第1篇: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范文

一、巧用插图,处理好教学的几个环节

1.观察插图,导入新课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新教材针对儿童认知心理,运用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插图深入解读,精心设计,就一定能为我们有效快速地导入新课打开方便之门。

在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我就用幻灯片呈现第一幅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表情、动作,用一句话来说孩子们的心情。(兴奋、骄傲、神奇十足……)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兴奋、骄傲。紧接着我又呈现第二幅插图问:又该怎样来形容孩子们的心情呢?(沉默、难过、垂头丧气……)我又相机板书:沉默、难过。当学生被这两幅截然不同的插图吸引时,我便引导学生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兴奋、骄傲、神气十足”的孩子变得“沉默、难过、垂头丧气”了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尽情朗读,到文中找答案吧!学生带着兴趣、揣着疑问走进课文。

2.借助插图,承前启后

课文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学生对课文朗读、理解、感悟、积累、运用,需要“几进几出”课文,他们常常要在文字与情景之间来回多次,才能达到目标。而课文中的插图便是学生“进出课文”的桥梁。

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学生交流了有关重阳节的习俗,却无法感受“插茱萸”“登高望远”的真实情景。我便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到重阳节这天,一家人头戴茱萸,手挽着手登上高山,脸上洋溢着笑容,学生自己也很快就融入了温馨、幸福的情境中。这时,我引导提问,而远离家乡的王维呢,此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带着温馨、幸福的企盼去读这首诗,却发现王维孤身一人,徘徊在一群群欢聚的陌生人身旁,孤寂、落寞、思念、慨叹,种种思绪弥漫心头。学生的感悟顿时深沉了,透彻了。

3.依托插图,推波助澜

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依托插图,注重情感熏陶,潜移默化,从而有效地实现课文教学的人文目标。

《掌声》一文描写了两次掌声。第一次是英子上台时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第二次是演讲结束时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当读完描写第二次掌声的这个片段后,我便出示插图,引导思考:此刻你想把掌声送给英子吗?你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看着图中英子自信的神情、老师和蔼的笑容、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大家也很投入地讨论起来。“英子!好样的!你终于战胜了自己!”“英子,真坚强!”“英子!你就要这样!自信点!”听到同学们对英子真诚的鼓励,此时,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说:“我的掌声是送给每一位同学的。”同学们也热烈地鼓起掌来,他们说把掌声送给身边自信、坚强、乐观的同学。

课文有了插图的衬托,顿时形象生动了;插图融入课文的理解,变得丰富灵动了。

二、巧用插图,解决好教材的几个要点

1.把握插图,突出重点

课文中的插图大多都是课文重点内容的直观再现,它给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参照和依据。如,《荷花》一文的插图,画出了不同姿态的荷花。在学习时,把课文中描写三种荷花的语言文字与图对照,就能深深体会到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每一朵都很美,都很值得欣赏。利用这一幅幅鲜活的画,图文对照,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

2.活用插图,突破难点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有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文本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用插图突破难点。

比如,《黄山奇石》一文,我们的学生当中可能没有几个去过黄山,如果先从文字上寻找理解课文的途径,是比较困难的;但课文有了这四幅鲜活的插图,我们只要活用好了这些插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借用插图,消除疑点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新课标中所说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但并不是一味顺从,当发现学生的理解、价值观发生偏移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倾听他们的疑难困惑,巧妙借用课文插图,消除学生的疑点。

三、巧用插图,训练好学生的语文能力

1.借助插图,训练学生识字能力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所吸引。在低年级进行识字写字训练时,可充分运用插图辅助课堂教学,处理好从图形向文字的过渡。即便是高年级学生,插图在识字写字中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中,有个生字“矛”,总有学生在书写时忘记加一撇,在教学时,我问学生:谁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该用什么方法记这个“矛”,才不会丢掉一撇呢?有个学生提醒大家:仔细看插图,这一撇就是矛上的红缨,后来人们把矛称作“红缨枪”。经他这一提醒,从此再也没同学写错这个字了。

2.借用插图,训练学生写话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课文中的插图是静止的,无声的,但它却能为学生提供广阔丰富的想象空间、鲜活的写作素材。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部分描述得非常简单,只有一两句话而已。我们可以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设想人物的语言,用一段话把“负荆请罪”的过程具体地描述出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思想品质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3.围绕插图,训练学生朗读能力

课标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往往画出了课文中最感人、最摄人心魄的一瞬间。教师可围绕这些插图,配之以生动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情境。

第2篇: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活动化 中职语文 教学模式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38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较低。而中职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中职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中职语文教学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局面。要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应实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所谓活动化是指教师研究教材,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活跃,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课堂活动实例展示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举出四类语文课堂活动实例,以供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一)“我要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通过读,可以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朗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何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可能替代学生解读文本。

语文课堂离不开朗读,教学时可采用不同朗读方式――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配乐读、分角色朗读等。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上册(以下示例均出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教材)《我愿意是急流》为例,学生熟读该诗、师生共同解读诗歌内涵后,笔者请男女两名学生配乐朗读。在深情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中,两名学生读得舒缓、深沉、愉悦,读出了热烈的感情,作为听众的学生也深受感染,为之陶醉。再如教学朗诵诗《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该诗结构匀整,语言流畅,激情澎湃,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疏通字词障碍初读诗歌后,笔者首先播放抗震救灾义演晚会上群星的朗诵,学生很明显受到了强烈震撼。此时笔者要求学生分组读――每组朗诵一节,全班朗诵最后一节。读完后学生意犹未尽,笔者再请出7位同学各朗诵一节,全班朗诵最后一节。通过酣畅淋漓的朗诵,学生看到了诗歌中提到的一张张脸,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二)“我要说”

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现在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活学习环境相对闭塞,因而知识面不广,有时显得比较胆小;其二是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如教学《二十年以后》,小说讲述了两个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吉米和鲍勃,在分别20年后重逢时,当警察的吉米逮捕了变成通缉犯的鲍勃。感悟品读小说后,对于吉米逮捕鲍勃的行为,学生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一,认为是对友情的背叛,其二,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友谊。笔者不急于解答,而把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了正反两个组,按照正反方陈述―自由辩论―正反方总结的程序进行辩论。联系身边实际,学生有话要说,辩论进行得如火如荼: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积极发言,多次迸发出思维的闪光;平时心不在焉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其中。学生们在辩论中理解了吉米的可贵,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这种可贵的自我教育绝不是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所能替代的。

(三)“我要写”

不少中职学生惧怕写作文。笔者认为应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诱导学生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笔者在教授写说明文时,对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进行训练指导后,设置情境:给你一间房和一些家具(笔者准备好卡纸做的图片),请你利用这些家具布置房间(可以合理配置小用具和装饰品,如台灯、窗帘等),然后加以说明,让别人不借助图也能知道这间房子的布置情况。经过十分钟准备后,笔者请出两名学生,一位面向全班述说他的房间设置,另一位则拿着准备好的图片,根据同学的陈述用图片在黑板上展示。台下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完成后,笔者提出要求:其一,请陈述方指出贴图方是否如实还原了他的房间设置?问题出在哪里?(参照点是否选好?方位词是否用准?)其二,请学生指出陈述的同学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三,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的活动可以开展3~5组,一堂课下来,唤醒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化思维与创造性,在轻松的氛围中达成了本课教学目标――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另外,不少小说结尾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堂上师生们充分解读文本后,笔者往往会设计一个环节――“故事结尾我来写”,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文学空白,训练语言表达。比如教学《离别的礼物》,笔者引导:“故事的最后彼得、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他们此时各自的心情是怎样的,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呢?”这样的命题充分重视了学生们的个性思维,他们有话可说,续上的故事可谓千姿百态。学生们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通过写作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写作便成为一件充满快乐的创造性活动。

(四)比一比

中职学生有着好玩的天性,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会非常认真、非常投入。适当开展课堂竞赛活动,学生们在紧张但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课堂效率自然大为提高。

笔者每周都会在班上进行一次生词、名句听写比赛:每个小组抽一个代表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听写本上写,对优胜组、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有了这个活动,学生们对待生字词、名句不再大意,一学期下来积累了不少好词好句。再如,结束诗歌单元学习后,即举行诗歌背诵比赛:将全班分为4个小组,人人参加,以抽签形式决定其所背篇目(背诵篇目为之前所学诗歌),以全组总分决出胜负。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自发为台上每一位胜出的同学鼓掌,也为本组没能背出诗歌的同学叹息扼腕。课堂上时而静穆、时而掌声雷动,连平时比较厌学的学生都在认真背诵诗歌,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二、设计语文课堂活动的要求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身心愉悦地投入到课堂中。但如果教师设计不当,也许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笔者认为教师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时须考虑以下四方面:

第一,活动设计精当,活动时间充裕。每堂课的活动环节应精当,过多过滥的活动不仅使学生活动不充分,而且会丧失活动本身的意义。只有当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进行了充分的活动,他们才能在活动过程中有所体验、感悟、思考、探究、审美、评价、表达,并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第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喜新厌旧”是人类共同的最突出的审美心理特征,因而,活动教学的形式、方法、过程、内容等最好能推陈出新,以增强活动教学的效果。

第三,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设计、组织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条件,更应把握学生语文基础、心理特点、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因素。明显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活动都是难于开展的、无效的。只有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课堂活动,才能让他们能够参与、乐于参与,从而使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活动设计尽可能考虑参与面的广度。课堂活动设计尽可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教师应保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量避免“少数学生是演员,多数学生是观众”的活动设计。

综上所述,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发展,它能提升课堂艺术与教学质效,从而让中职语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只有把课堂活动设计作为教师备课的思维核心,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时有创新,从而使中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靳健.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能力;培养 

爱因斯坦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句话被教师引用到文章中的频率很高,笔者作此引用时提醒自己要避免拾人牙慧,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思考。 

在笔者看来,提出问题是基于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而又高于数学学习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期待学生在小学阶段,在数学学习之初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因为此时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具有真正的数学意义。然而,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又不能不让学生提问题,毕竟小学生还是处于问题意识比较强的阶段,这种意识是可贵的,必须保护。笔者想阐述的意思是,小学数学需要的有意义问题,不只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提出的生活味大于数学味的问题,而更应该追求他们能够提出符合小学生数学认知特点,且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有关要求的、具有数学味道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的不足与原因浅析 

经过了十多年课改的实践与探索,应该说今天的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得承认新课程改革在其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我们还应看到,结合我们对小学数学的期待,结合我们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目标,我们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而且,在当下小学数学的日常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现象与问题。 

有学者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能力做过实证研究,通过对上百节小学数学课堂的调查与统计,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还会遇到非常多的学生难以提出问题的情境,还会遇到伪问题充斥课堂的现象,甚至还有给了时间与空间但学生也无法提出有效问题的现象。 

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与提问能力的提高。 

一是教师角色定位不准使得学生不敢提出问题。 

虽然说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定的强势,而这种强势对于学生而言,是巨大的教学垄断,学生难以有胆量提出问题。我们可以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教学内容:可能性):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可能”来描述呢?有哪些事情可以用“一定”来描述呢? 

生1:今天是星期一,明天肯定就是星期二。 

师:嗯,很好!还有吗? 

生2:今天是星期一,明天肯定不是星期三。(这是一个有点小调皮的学生,有点喜欢标新立异。) 

师:这个答案与刚才的不是一样吗?为什么还要说呢? 

生3:张丽是小红的妈妈,那小红就可能是张丽的孩子。 

师:同学们能就他这个说法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均沉默,没有谁提出问题。 

刚刚还踊跃回答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明显的说法,为什么没有人提出问题了呢?显然教师对生2的评价让其他学生产生了提出问题的畏惧心理。这种无意识的教师强势常常会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日常教学中十分要注意的。 

二是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无意识的错误认识让学生不愿提出问题。 

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也是曾经的学习者,都有这样一种共同认识,即学生读的年级越高越不愿在课堂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日常教学会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即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学得不好的学生。加上应试形态下的评价只注重学生考试的分数,并不考虑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能体现学习者素质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开始。 

当然,除了这里所说的两点之外,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我们的小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的策略和思考 

这里所说的培养严格意义上既包括对儿童先天问题意识的保护和后天对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培养。而要有效地达成这一目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可以作为一条有效的策略来实施。 

问题解决是教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均围绕某个问题的解决来进行。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生活中哪里存在三角形;让学生用手边的笔搭三角形;不同小组间比较搭建出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吗?是多少?学生用量角器量出同一三角形的三个不同内角大小并求和;总结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生可以自主地到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可以自主地搭建不同的三角形,可以在交流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这三个步骤中的自主合作,都可以产生探究的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那么,怎样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内角和的大小上呢?可以遵循“异中求同”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来依次比较两个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我们会发现不可能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比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大或者都小,这里是否蕴含着什么规律呢?……当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时,他们会自发地提出问题:怎样去比较不同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呢?而接下来选择量角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再如,在一些习题的讲解与训练中,也可以利用问题解决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问题的能力。 

在苏科版小学数学中安排有“倍数”这一知识点,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在这一部分的知识中很容易出现错误,笔者分析了学生的错误原因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比较机械,缺少一个自我梳理的机会来内化。于是笔者设计通过一组题目的研究来化解这一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为例进行阐述,笔者首先给出学生几组数据:1和6;2和5;2和7;8和9。让学生去确定它们的公倍数,这时学生由于对此内容相对生疏,因此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要给足。当学生自主得出答案之后,让他们去寻找确定这类数的公倍数的规律。带着这一任务,学生在对这四组数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大都会自然产生一个问题:这四组好像是有着什么规律,因为它们的公倍数都是两个数直接相乘。有了问题的驱动,他们又进一步去探究,从而在探究当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来,当两个数不存在倍数关系时,它们的公倍数就是两个数的乘积。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得一些较难的知识可以变得简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相应培养。 

■三、小结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基石,其作用超越了对一些知识的掌握。从小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甚至我们可以说提出问题是学生的一种本能,但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还是有较大的培养空间的。显然,这里问题意识的激发与问题提出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巧。 

所谓教学理念,是指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而这一点对于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在教学任务的“压迫”下,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不少小学数学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表现往往只是一个点缀,真正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不多,真正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也不多。这首先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笔者以为数学教学应当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利用他们喜欢提问的特点,将学生的思维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以让学生提出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