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

第1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1.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对象范畴的狭隘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逐渐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果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共同评定;课程考试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第2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阅读疗法心理健康大学图书馆

论文摘要: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13益加剧,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疾患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相对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较差,适应能力偏弱,导致在人际交往和面对新环境时引发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存在着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有社会各种舆论带来的压力,有家庭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与自身观念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自杀、犯罪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担忧和如何应对的思考。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地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为使图书馆发挥预防、化解、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教育职能,近些年兴起了“阅读疗法”,用以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j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必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礼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卜,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巾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凶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丁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二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埘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丌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r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眼务的职能外,还宿负着对火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同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凋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j,“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耆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一一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日。

3.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闭读台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靖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5.丰富馆藏资源,编制专题书目。阅读疗法必须有相应的馆藏资源,应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文献配置。还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开展导读工作。

第3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情感;兴趣;学生自学;全面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就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创设愉快氛围,开展积极有效的方法,改进教学,促进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笔者从事高职英语教育多年,在如何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方面有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的文化课普遍基础薄弱,他们多数因英语底子薄、学习能力弱,进而对英语的学习缺失信心,从而影响整个学习阶段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英语学习上容易产生自卑,害怕,沮丧,愤怒,厌恶心理。而作为教师,要在关爱学生上做好文章。英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是人的心理发展与文明发展的纽带。另外,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都是带着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我们一直强调情感教学,也就是因为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因素。在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时,我们更要注意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第一,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第二,解决情感问题也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课堂是语言学习参与者(即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存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研究表明,当今的语言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因此,传授知识点的同时,教学目标不能囿于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使得他们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在上课时,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关注他们每一步成长,积极为学生营造舒适安全的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从学习实践中获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创设愉快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理学家朱熹也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创设愉快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愉快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个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

离职学生处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渐趋成熟和稳定时期,他们多数会通过社会生活体验以及网络、影视、书籍的教育,具备一定思想和信仰、开始追求成功、希望得到所在群体的认同、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教师要尽可能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

在教学中,首先要善于趣味导课,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风趣的开场,生动的故事,好听的歌曲,走红的电影等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合理利用校本环境。在教室,学校组织班级学生开设与英语学习有关的各种活动。例如在教室的墙壁挂上英语格言或警句,如“No SweatNo Sweet”、“Never Give Up”等。

还有教唱歌曲,也使得学生兴趣盎然。爱好音乐,是高职学生这个年龄的普遍特点,而多数英文歌曲都嵌入了友情、亲情、爱情、励志、信念、怀旧等主题,既是好的专业教材、也是好的人文熏陶。

再有,通过一些游戏开展英语教学,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教授被动语态运用于现在完成体时(have/has been done),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些游戏。让一位学生暂离开教室,教师和其他学生在教室里做一些事情,使教室有所变化。

三、善于“以逸待劳”,引导学生自学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率的提高,单凭教师不行,强行灌输或强化训练也行不通。要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有人就形象地说过,小学是老师牵着走,中学是老师指着走,大学则是老师看着走。过去我们高职英语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往往事倍而功半。实践表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的主导作用,变老师要他学为他自己要学,并努力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学,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阅读环节时,学生带着任务自我阅读,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再与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则上课时集体讨论解决,老师则略加点拨。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轻松学习,学得牢固踏实。

第4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13益加剧,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疾患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相对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较差,适应能力偏弱,导致在人际交往和面对新环境时引发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存在着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有社会各种舆论带来的压力,有家庭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与自身观念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自杀、犯罪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担忧和如何应对的思考。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地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为使图书馆发挥预防、化解、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教育职能,近些年兴起了“阅读疗法”,用以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j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必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礼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卜,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巾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凶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丁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二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埘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丌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r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眼务的职能外,还宿负着对火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同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凋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j,“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耆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一一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日。

3.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闭读台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靖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5.丰富馆藏资源,编制专题书目。阅读疗法必须有相应的馆藏资源,应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文献配置。还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开展导读工作。

第5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转贴于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第6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关键词: 霍桑 弗洛伊德 人格多重性 《“幻想”的魔法盒》

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关照下,对霍桑的文本作出解读的合理性是值得质疑的。弗洛伊德出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此时的霍桑已经出版了他主要的几本短篇小说集,并且正在创作他的几部长篇小说。弗洛伊德主要的心理学著作出现在二十世纪的头二三十年,而这在霍桑去世之后已有半个世纪。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一些作家和作品来作为心理学分析的案例,比如古希腊戏剧、与他同时期的传奇小说和诗人,但从弗洛伊德的作品中我们没有发现他曾关注过霍桑和霍桑的心理分析小说。弗洛伊德对霍桑的忽视让我们觉得奇怪,因为二人对人类心理方面的许多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某些观点完全相同。霍桑和弗洛伊德生活年代的不同造成了文本解读的一个问题: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来解读早于这个理论半个世纪的霍桑文本这一做法合理吗?从大的方面来说,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否需要在文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能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霍桑作品的认识?这些问题涉及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以及文学理论的自身价值等基本问题。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理论,我们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就降低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作家有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并不能提高或降低他们作品的艺术水准,读者有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并也不能提高或降低他们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其实,文学理论的盛行只是近百年的现象,大学学院派的论文用理论解读文本的模式,以及大学开设文学理论课只是近五十年的现象。文学批评与文学同在,有文学就有批评。此前却不存在一套自成系统、分门别类的文学理论。我们把此前的文学评论家的见地和用理论武装起来的今人的评论相比较,可发现他们毫不逊色,而我们并无超过前人之处。用现代的心理学理论来解读早于它半个世纪的霍桑的文本更是毫无意义的前后倒置。

《“幻想”的魔法盒》的主体部分由三个场景构成。它的开头和结尾处是霍桑对“罪恶本质”的讨论。本文选取第一个场景作为分析对象。小说的基本背景是这样的。一位一生有着良好声誉的老人躺在房间的靠椅上回忆往事。房间光线柔和,周围环境安谧。这时有三个客人来拜访老人。一个名字叫做“幻想”,手里拿着魔法盒;一个名字叫做“记忆”;手里捧着一本书;一个名字叫做“良心”,手里握着一把匕首。“幻想”先在老人面前转动魔法盒。通过盒子的放大镜老人看到里面有一张画面。画面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女孩跪在一个站立的男孩面前。男孩的脸上露出不屑、鄙夷和傲慢的神情;女孩则匍匐在地上,无力抬起布满痛苦和悔恨的脸来面对这个男孩。看上去,女孩的哀求不可能得到男孩的同情,女孩的过错不会得到男孩的原谅。老人看着看着忽然发现画面中的男孩就是年轻时候的自己。老人对“幻想”大发雷霆:“恶毒的造谣的图片!我什么时候傲视过被蹂躏的贞洁?Martha不是在她十几岁妙龄的时候就嫁给David Tomkins吗?David Tomkins不是赢得了她女孩时代天真无邪的爱慕,并且大半生都享受着她作为一个妻子的柔情与温存吗?自从Tomkins死后,Martha不一直是个声誉良好的寡妇吗?”(Hawthorne:111)正当老人在对“幻想”咆哮时,“记忆”在不停地翻那本书,然后停在了某页上。“记忆”向老人念着上面的内容说,“幻想”的那张画面只是老人年轻时心里闪过的一个念头。这个愿望没有被实施,也就没能成为现实。这时,只见“良心”把匕首插向老人的胸膛。如果不是老人紧紧抓住“良心”的手,那将是致命的一击。该短篇的第二、三个场景与第一个性质相同,分别讲述了老人对自己过去人生中邪恶念头的回忆和忏悔。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报复恋人的念头,第二个是谋杀的念头,第三个是欺诈的念头。

我们时常会有一些本能的歹意和恶念。对于这些歹意和恶念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或者不承认,因为它们往往是无意识的。就如同老人年轻时在爱情中受到了伤害,本能地产生有朝一日征服对方、报复对方的念头。而时过境迁后老人自己却不承认自己有过此类的想法。“记忆”提醒了他,他意识到了自己曾有过这一恶念,这时他就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惩罚。通过“幻想”、“记忆”和“良心”这三个借喻,霍桑表达了他对人格多重性的深刻认识。“幻想”代表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本能的欲望,相当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概念。“记忆”代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现实世界”,它遏制和阻碍“本我”欲望的自然发泄。“良心”等同于“超我”,它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惩罚。对于“自我”同“本我”、“现实世界”与“超我”三者的关系,弗洛伊德如此解释:

谚语有云,一个人不能共事二主。可怜的“自我”的处境则更为艰难,它同时要服侍三个苛刻的主人。它力尽所能同时满足这三个主人的要求(指“本我”欲望的发泄、“现实世界”的阻遏和“超我”的谴责)。这三位主人的要求总是不一致的,而且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本我”常常在这三重压力下不堪重负以致揭开面具露出本形,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三个暴君分别是“现实世界”、“超我”和“本我”。“自我”感到它三面被围,同时受到来自三方面的威胁。当这种威胁发展到让“自我”感到有不可承受之重,“自我”的反应就是慢慢地累积焦虑。在“自我”试图调和“本我”与“现实世界”的矛盾时,在潜意识里它常常用理性分析来竭力劝阻“本我”本能的无意识的欲望,以试图掩盖“本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冲突。当“本我”固执地坚持己见并表现出决不妥协的态度,“自我”则以外交家一样的不诚实,对现实世界作出假装的尊重。另一方面,“自我”的每一个念头和动作都时时处于严厉的“超我”的密切监视下。“超我”对“自我”定下了某些理想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对“自我”可能遇到的来自“本我”和“现实世界”这两方面的困难却置之不理。当“自我”没有做到理想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超我”就会惩罚“自我”,让“自我”感到紧张并表现出自卑感和罪恶感。一方面受到“本我”欲望的驱策,一方面受到“超我”的围堵,一方面又受到“现实世界”的回绝,如此这般,“自我”艰苦卓绝地进行着它精打细算的工作,以尽量减少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和影响,让它们达到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101-102)。

霍桑和弗洛伊德对于人格多重性认识的相似之处如下图所示:

弗洛伊德 霍桑

本我 幻想

自我 现实世界 记忆

超我 良心

图示中“本我”与“幻想”、“超我”与“良心”都能很好地对应,无需多作说明。“现实世界”与“记忆”似乎不能对等。其实二者也是相通的。对于弗洛伊德,“现实世界”是催促或阻止“自我”行为发生的客观情形;对于霍桑,“记忆”是老人对往事的回想。弗洛伊德一般选取在生活中积极进取的年轻人或者仍然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年人作为其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婴幼儿和步入生命最后时刻的老人的情形则有所不同。婴幼儿的“本我”与“自我”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本我”有自然的欲望,“自我”就真实地表达,“自我”对“本我”不会有任何的压制和掩饰。老年人同样如此,他们经历了一世的沉浮、一生的荣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求晚年的平静安逸而与世无争。《“幻想”的魔法盒》中的老人即属此类。这样,老人的“记忆”就是他年轻时的“现实世界”。二者是就人生的不同阶段而言的。

尽管弗洛伊德与霍桑对人格多重性的区分如此相似,但他们作出这一区分的目的不尽相同。他们同样试图窥探人性中的深邃底层和黑暗角落。不同的是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兴趣所在是人的神经系统的紊乱,而作家霍桑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健康。弗洛伊德作出如此的区分旨在指出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焦虑的产生,以及神经质者的致病之源乃是在于“自我”承受不住来自“本我”、“现实世界”和“超我”三方面的压力而脱去外衣现出原形。弗洛伊德把作家和文本只是作为他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分析的案例,而不是从美学的视角来看待作家和分析文本。文艺界或批评界并不认可弗洛伊德具有敏锐的艺术眼光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弗洛伊德对诗人的理解也是前后不一的(Welleck and Warren:82)。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对于文学他是个“门外汉”(Freud:173)。Lionel Trilling进一步指出:“弗洛伊德并不想染指文艺界……他对艺术的形式不感兴趣,他把自己限定在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讨论上。”(121)霍桑对人格作出以上的三种区分是为了说明有关“罪恶本质”的话题。有一句话说:在意识的层面,我们都是谋杀犯。小说的一开始霍桑就问道:什么是罪恶?人的意识里闪过一个邪念而没有付诸实施,这也算是一种罪吗?那个老人,一生中没有什么严重的过错,只是偶尔意识里会有一些并未成为现实的罪恶的念头,当他死后进入天堂,还能向上帝表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吗?弗洛伊德和霍桑对人格多重性的认识如出一辙,但因他们的职业不同,所以旨趣不同,关注的焦点也就不同。

本文最后就“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点新的看法。弗洛伊德和霍桑都认为存在一个凌驾于“自我”之上的“超我”。这一“超我”象征着理想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如同上帝或宗教的力量。它时刻监视着“自我”的一想一念、一举一动。没能达到“超我”的预期,或屈服于“本我”的欲望,“自我”就会产生一系列诸如悔恨、罪恶、焦虑、虚弱、无能、压抑等不良情绪,就如同作为弗洛伊德研究对象的病人所表现出来的一样,也如同霍桑小说中人物Dimmesdale、Miriam、Donatello和Hester所表现出来的一样(这些自认为有罪的并且表现出悔恨的男男女女就是霍桑所要治疗的病人)。《“幻想”的魔法盒》中的老人受到“良心”的严厉谴责。“良心”压抑住“自我”本能的报复的冲动,并时刻提醒:有这种念头是邪恶的,把它付诸实施更是错误的。霍桑着迷于分析以不可避免地犯罪为特征的人性弱点,正等同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力图揭示的“本我”与“超我”一种共存却不可调和的关系。然而“本我”的诉求难道永远是和“超我”的戒律相对立吗?换言之,难道每个人都认为在他之外还有一个更高尚、更伟大的心灵值得他顶礼膜拜?对于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而言,“超我”会对“自我”发挥作用和影响。然而有一类特殊的人,他们的意志力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能完全控制住感情的泛滥和欲望的魔鬼,他们就不会感受到上面列举的种种不良情绪。对于这类人而言,“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与普通人有着质的不同,三者在他们身上化而为一。“超我”与“自我”同心共谋以满足“本我”的欲望,“超我”与“自我”通力合作以扫清“现实世界”的障碍。或者说对于这类超人而言,“超我”根本就不存在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楷模,自己就是自己的“超我”。

参考文献:

[1]Freud,Sigmund.Collected Papers.Vol.4.New York:Basic Books,1959.

[2]Freud,Sigmund.“The Structures of the Mind.”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Ed.Zhu Ga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98―106.

[3]Hawthorne,Nathaniel.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Nathaniel Hawthorne.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1959.

第7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一)重学生轻教师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双主体教学理论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他们开始转变观念,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改中最为可喜之处,因为观念的改变可以促进教改的深入与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矫枉过正,重学生却轻教师。具体表现在,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标,忽略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事实上,素质教育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误区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教师的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却不能与动机成正比。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往往采取“作者介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三段论式教学,这种模式今天依然有着较大的市场。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面”铺得较广,“点”挖得不深,教师更多的是充当了知识的传声筒,因而课堂教学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为改变这种现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教师就通过讲述作者的生平故事、文坛趣事、野史逸闻等相关内容来丰富教学课堂。这样的穿插教学本无可厚非,首先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但是,一旦不能把握好“度”,过分倾斜于此,教改就会走向误区———为吸引学生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传授了基础知识忽略了能力培养。客观上,随着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学生评教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业绩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喜好。学生评教的角度往往从自身的兴趣出发,要求课堂气氛轻松,不能注意到知识的系统与衔接,不愿接受思考与科研的辛苦。一堂生动的好课就被狭义地理解为多讲故事、多举事例。笔者曾就“如何上好古代文学课”向学生展开调查,70%多的学生认为文学史及作品枯燥了些,要求老师“多介绍一些背景知识、作家生平及相关故事”。此外,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明显感觉到:学生对小说教学的兴趣远远高于诗文教学。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评教为主,势必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误导,为获得学生的高分评价,一些教师的教学自然会迎合学生的口味。教与学的相互融洽,应该是教学中的极高境界。然而,以牺牲教师的主导地位为代价换得的“融洽”,应该说是得不偿失的。学生得到的是信息时代网络书籍上轻易可得的“趣味”,失去的是培养能力时代的能力丧失。最典型的莫过于四年本科毕业,毕业论文都无从下手。

(二)重手段轻方法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正越来越深入地走进教育,多媒体教学就是最好的说明。小小三尺讲台可视接千里,耳听八方。教学容量增加了,教学效率、效果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强了……多媒体教学正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正如一枚钱币有正反一样,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误区,这就是重手段轻方法。明显表现在多媒体课件蜂拥而上,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依然陈旧。以古代文学教学为例,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三段论”直讲,不同的是将粉笔板书换成多媒体的屏幕显示,配以一些画面与音乐。其最终除增加学生的感官刺激外,与传统的教学效果并无二致。这种现象的形成,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偏差。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手段的多媒体具有时代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办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征。无论是对学校的本科教学(研究生)验收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多媒体教学都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因素。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往往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一种错觉:凡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就是教改,就是好课。事实上,多媒体只是适应时展、以计算机作为知识载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始终也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它不可能改变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实质,教学的主体只能是教师与学生。这就好比教师是厨师,学生是吃饭者,多媒体是灶具、炊具。饭菜是否可口,关键是厨师的手艺和学生的胃口。灶具、炊具最大的影响只是在于做饭的功效。一堂好课,手段固然不可缺少,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衡量一堂好课并不能以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为标准。曾经有幸聆听过中国文学研究所杨义先生的两次讲课,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却依然让我们有如沐春风之感,领略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内涵。应该说,教师的主导地位就体现在教师的知识积累及传授的方法上。重手段轻方法,只能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新瓶装旧酒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而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也是形成重手段轻方法的一个原因。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运用最多的莫过于教学课件。课件的来源,或是自己制作,或是网上下载,或是花钱购买。自己制作的课件,因为计算机知识的欠缺,往往只能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结果无非是将原来粉笔的板书变为电子板书,换汤不换药,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网上下载或购买的课件,因为“舶来品”的缘故,教师不熟悉教学内容,丧失教学的主动性,很可能导致“照本宣科”。此外,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限制,课件往往重复使用,修改的概率微乎其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使得教学模式固定化,从而抹杀了教学中的个性、特色与灵活性,限制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自然也就陷入了重手段轻方法的误区。

二、特色课堂的构建———古代文学教改的应对措施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会学,教师就必须会教。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掌握古代文学知识的同时,增加人文素养,陶冶性情、情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材与课堂结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建特色课堂至为重要。古代文学特色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是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原则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知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增强人文素养。为此,笔者将古代文学特色课堂分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强化记忆的自学课堂

该课堂体系的特色就在于,以学生自学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与古代文学学科的考试相结合。具体操作上,以教师为主导,首先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古代文学史在总体上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知识的系统化与完整性。比如,介绍到魏晋小说,可以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加以介绍;学习宋代诗歌,可以将北宋、南宋诗坛加以概括。接着,在多媒体的教学屏幕上显示一个教学单元的基本练习,诸如作家的字号、作品,名句的填空,文学流派的解释,作家创作的概况等基本知识,由学生在课前预习及课堂开卷的基础上随堂完成。学生的练习作为该门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学课堂,可以充分优化教材,将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以相对少的教学时间梳理出清晰完整的线索并加以强化训练。同时,通过强制也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打好古代文学的基础,杜绝平时作业中的抄袭及期末考试时的临时突击和舞弊现象。

(二)“授之以渔”的能力训练课堂

该课堂的特色主要是对教材中的重点章节有选择地进行专题讲述,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专题教学中教师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参考资料等通过多媒体屏幕介绍给学生,进而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比如,讲解姜夔作品,可以结合周济的《宋四家词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的评论加以讲评。讲授清代小说时,可以将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研究空白等介绍给学生。据笔者了解,这样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教师不是教“死书”,能扩大他们的视野,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专题研究教学也可以采用讨论教学,可以事先布置讨论题或读书报告,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课堂上以学生介绍资料综述及自己的观点为主。如《聊斋志异》专题可重点分析其女性形象。《聊斋志异》几乎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狐仙鬼女主动找书生,并且一见面就委身于书生,就此可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深入探讨作者的女性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课时及教学要点设计好一学期的教学专题,如,唐代文学中的“李白研究”、“杜甫研究”等,教学不要求面面俱到,重在给学生以启发,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教学课堂,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重要的是通过平时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完成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毕业时,论文无从下手,抄袭、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

(三)增强人文素质的情商课堂

“情商”是心理学家相对于“智商”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在这一点上,古代文学课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中,很多地方显现着健康健全的人格魅力和优良的民族美德。如果引导得法,古代文学课完全可以成为生动的美育课,给学生以心灵的洗涤与净化。情商课堂的创立就是要联系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以此增加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直觉能力,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情商课堂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作家生平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如苏轼生平经历坎坷,但在逆境中始终能保持一份乐观。《潋湖上初晴后雨》《前赤壁赋》《水调歌头》都表现了这一共同特点:人生的不快、不顺、不幸、不如意都在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中得以化解。将苏轼的人生态度与当前大学生找工作的挫折相联系,会给学生很好的人生启示:遇到挫折,如果一味自怨自艾,生活的天空会一片黯淡;只有尽量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才会海阔天空。该课堂也可以在讲解作品时联系相关话题,对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进行思考。如讲解《红楼梦》时,可将贾府的腐败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贾府的腐败包括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三方面,贾府的腐败是它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腐败不仅是封建社会的毒瘤,也是当今社会的毒瘤,通过《红楼梦》的学习,可以知道反腐倡廉的重要意义。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最感兴趣、最敏感的话题。《聊斋志异》中一些篇目(如《葛巾》等)的女性毅然离开了原先的“爱人”,可以联系近年来大学生因失恋轻生的现象,探索其原因,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生命观的教育。此外,情商课堂还可以通过对古代诗词的欣赏、朗读陶冶大学生的性情,培养其审美欣赏的直觉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将音乐、画面、朗读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情商课堂可以使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可以使古代文学教学更贴近现实人生,从而增添时代气息。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薪火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格的塑造,对今后走向社会至关重要,因此,情商课堂的构建是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个亮点。

三、结语

第8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也会对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古典气质,具有一种不问世事的洒脱之气,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减少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结论的独到看法,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第9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同性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同性恋是日益被社会关注的话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分子,他们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将对未来社会中同性恋者的生存处境构成影响。

在今天的中国高校,罕有专门讲述同性恋与性议题的专门课程。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到各高校应该将心理健康课程设为必修课。而在“教学内容”中囊括了“性心理”的内容,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最有可能涉及同性恋议题的课程。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教学中有关同性恋的内容,对同性恋所持的态度,以及接受教学后的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1.2文献综述

同性恋,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的分类上删除[1]。2001年《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也正式规定不再把同性恋划为病态。然而,刘华清认为,CCMD-3关于同性恋的新界定,并没有明显的减少社会大众对同性恋存在的偏见。大学生虽然作为高文化水平群体,但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是多样的[2]。2010年,刘予玲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是中性的,但其内隐态度是消极的[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8年张涵等人以自编信度、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问卷为工具,采用整群抽样法从3所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500人进行调查,得出3个结果:(1)理科大学生相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说,对同性恋知识了解的更多,态度也更宽容;(2)关于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不同性别、不同成长环境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其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从张涵等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有助于他们对同性恋采取更宽容的态度[4]。

张笑笑等人在2010年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3所高校的540名文、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可以从主观动机、负面经历和环境影响等7个方面去分析。在性别和学科两个维度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主要受情感和认知的影响,对同性恋的认识越全面,态度就越宽容,反之就越反感[5]。

李长谨等人2011年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进行同性恋态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在年级、专业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及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为积极[6]。

傅晓龙等人在2012年采用自编的“大连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得出,在性别、专业、民族、环境等几个维度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有显著差异。调查结果还发现,大学生在如何与同性恋者相处上还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甚至部分大学生具有恐同倾向。调查结果显示60.4%的男性和46.7%的女性都不接受自己的孩子、家人或朋友是同性恋;如果有同性恋追求自己,11.6%的男生和4.0%的女生会怒骂追求者。可以看出,各因素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同性恋认识和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7]。

同一年,梁斌和亢旭东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成都部分高校的1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同性恋者间是否存在真爱、能否保持稳定的关系、同性恋是否违背中国道德、同性恋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同性恋的存在以及是否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等问题的回答,在认知态度上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

如何使大学生对同性恋形成正确的认知,一些学者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李丹认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歧视态度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加以改变,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他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并以此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部分,李丹设计中包括两个小时的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以及130分钟的电影欣赏。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和课前课后问题的调查表明,本次教学实践比较明显地改变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歧视态度[9]。

在前面提到的李长谨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在进行定量调查的同时,还加入了同性恋健康教育,即向学生传授有关同性恋的知识,并发现,接受了同性恋健康教育的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为客观[10]。

朱非等人在2012年对南京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同伴教育,并且在同伴教育前后分别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同伴教育有效地改变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同伴教育前,在大学生群体中,10.7%认为大部分同性恋者是艾滋病患者,41.3%把同性恋者归为另类,43.8%把同性恋当做一种心理疾病;同伴教育后, 8.4%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者是艾滋病患者,30.0%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者是异类,以及28.4%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心理疾病,干预前和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官晴华在2012年通过因素分析法,分析出“接触认知”、“性开放度”和“道德认知”三项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控制这三个变量,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形成[12]。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同伴教育等措施,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同性恋。但前提是传授同性恋知识的人群有正确的对同性恋的认知,才能传达正确的同性恋知识。本研究以北京市高校为例,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老师有关同性恋知识的讲授内容入手,结合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大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的知识量及对其态度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1质性研究

旁听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以性人权和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他们的同性恋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方法是:选取北京市10所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与这些高校的老师联系,询问他们心理健康课程中讲授同性恋内容的时间,然后前往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判断他们讲授的关于同性恋的知识是否正确。

2.2定量研究

采取方便取样,在北京市所有大学中选取了10所大学,所有被试均来自这10所大学修《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课程中的学生。本研究按照是否专门讲授“同性恋”一讲为划分依据,把被试划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命名为“听了同性恋课程”的群体,即群体一;另一个群体命名为“没有听同性恋课程”的群体,即群体二。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7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7.7%。群体二495人,群体一482人,剔除无效问卷7份。

2.3数据分析

对定量调查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20.0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合数据特征和研究目的,使用百分比、信度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旁听课程进行质性分析。分析授课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是否正确传达了同性恋知识;授课老师在传达知识过程中,无意识或有意识表达的对同性恋的态度;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反应。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

通过问卷定量的统计,结合对高校课程质性的分析,可以对北京市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同性恋内容的总体情况做一个统计,结合听课和教案分析,对“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同性恋内容”做质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等。

3质性研究结果

3.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同性恋内容缺失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了10所大学。其中5所大学的心理健康课中专门把同性恋列为一讲;另5所大学的心理健康课没有将同性恋列为一讲,所以笔者旁听的是“恋爱与性心理”的内容。

研究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同性恋内容缺失。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性心理也是必修内容之一。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老师在讲到恋爱与爱情时,大部分只介绍异性恋,同性之间的恋爱被授课老师忽略。即便有老师在讲恋爱时提到同性恋,也是避重就轻,一带而过。

3.2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老师同性恋知识欠缺

部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即使有提及同性恋,由于老师自身知识的缺乏或自身对同性恋的态度问题,也给学生传达了错误的同性恋知识。例如,某位老师在提到同性恋时,这样叙述:“除了我们正常的恋爱,也存在着同性恋”。言谈中将同性恋归为“不正常”;还有一位老师在整个课程中就对同性恋做了一句点评:“同性恋属于第三性”,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3.3大学生渴望了解同性恋的知识

笔者接触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对同性恋知识的高度关注。一次课上,授课老师让同学们把想了解的方面通过递纸条的方式告诉老师,其中很多同学问到同性恋的问题。

还有一次旁听中,当授课老师跟学生介绍笔者时,说笔者是做一项有关同性恋的问卷调查,学生顿时开始议论纷纷,笔者能够明显感到同学们的新奇。

由于该研究在设计问卷时,性别这一项包括“男”、“女”与“跨性别”,学生在填写问卷时,许多同学不明白跨性别指什么。

3.4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多元化

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除了授课老师的普及外,跟个人有很大关系。在本研究中,作者本人曾受邀在某个大学做了一讲有关“同性恋”的讲座。在讲课过程中,当提到“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吗”时,一部分同学举手表示赞同,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表示不赞同。在课程结束后,还有一名同学发邮件告诉笔者,由于,他完全不赞成同性恋。该学生是工科学生,他通过正反两方面推理证明,来告诉我同性恋是罪恶的。

在另一次旁听同性恋专题的课程时,在上课开始前,授课老师对全班同学做了一个粗略的调查,授课老师问同学们同性恋是否正常?70%的人中立,20%的人认为同性恋不正常,只有10%的人认为同性恋正常。在录入问卷时,一名同学在问卷后面专门写道“美国开放同性恋之法规,可能是限制普通大众人口数量之阴谋。即:限制大众人口,保证精英安全”,表现出对同性恋相关议题的无知。

4定量调查结果

4.1问卷的信度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SPSS进行处理,信度值如下:

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 Alpha项数0.64315

问卷信度为0.643。虽然信度略低,但由于该问卷只是此项研究中的一部分,已属于可接受的效度。

4.2不同专业对同性恋的态度

5分析与讨论

5.1年级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

从问卷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级被试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着差异。大四学生在“比较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所占比重为8.7%,大三学生在“比较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所占比重为13.0%,在“比较不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所占的比重为9.3%;大二学生在“比较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所占比重为43.5%,在“比较不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所占的比重为32.0%;大一学生在“比较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所占的比重为34.8%,在“比较不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所占的比重为58.8%。由此对比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相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对同性恋的接受度要高,即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友好。

本研究与彭玲等人(2009)研究一致,即在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不同生源地及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获得有关同性恋的知识在不断地增长,更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事物,自身的态度更加包容。年龄的增加不仅使学生接触事物多样化,而且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因此,年级越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越友好。

5.2出生地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

出生地的不同,对同性恋的态度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由表4可以看出,来自大城市的被试,比来自乡镇的被试,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更高;来自乡镇的被试,比来自农村的被试,对同性恋的接受度高。即就城乡差异而言,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明显会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与其他学者对同性恋成因的研究相似[14、16]。出生地不同,所接受的教育质量也不同。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从小接受比较高质量的教育文化。而在农村,信息比较封闭,学校老师质量也不高,家长思想也比较保守,从小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就比较保守。对于同性恋,有些农村来的孩子,到了大学都不知道同性恋指什么,更不用说对同性恋的态度了。

5.3性别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

性别也影响着被试对同性恋的态度。由表3可以看出,对比“比较接受同性恋”和“比较不接受同性恋”两个维度上被试所占的比重可以发现,相对于“比较接受同性恋”,女性在“比较不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比重有所下降,男性和跨性别比重却有所增加。由此对比可以发现,女性比男性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友好。这跟吕少博的研究结果相似,即男女被试之间对同性恋的态度差异显著,相对于女性,男性对同性恋有着更为消极的态度。在该问卷中,没有详细分出对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态度。而且该研究显示,在“同性恋者更容易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这一项目上,跨性别被试相对于男性和女性,均值更大,也就是说,跨性别被试更认为同性恋者更容易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跨性别者对同性恋的态度并不算友好,这与一般的常识有所不同,按照常识来说,跨性别者作为性少数群体,本应该对同性恋持更加包容的态度。笔者分析,这跟跨性别被试的人数少有关系,本次调查中,跨性别者只有8人,而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所以这8名跨性别者应该对所有跨性别者没有代表性。他们的态度应该不能代表所有跨性别者对同性恋的态度。“同性恋太多,会引起社会不稳定”这一项上,男性、女性、跨性别被试的均值都在3以上,即大多数被试都认为同性恋太多,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有所改善,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极深的“恐同症”,他们担心对同性恋持普遍宽容态度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担心社会对同性恋的普遍接纳会使更多的人成为同性恋。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知识的缺乏,同性恋并不会因为社会宽容而人数增加,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

5.4不同专业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

不同专业也影响着被试对同性恋的态度。在“比较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文科、理科和工科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0.3%、29.0%和50.7%;在“比较不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文科、理科和工科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7%、33.3%和49.0%。由此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比较接受同性恋”维度,在“比较不接受同性恋”维度上,文科和工科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文科所占比重减少更多,理科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文科被试,对同性恋的态度相对比较友好。

这与吕少博和林荔的研究结果不同,吕少博的研究得出,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比心理学、中文、外语、经济专业的学生对同性恋者持有更为消极的态度,其他专业之间差异不显著。林荔等人(2011)研究认为,文科学生接触社会的面相对较广外,不同专业(文、理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态度方面总体上不存在较大差异[13]。本研究整体上显示,理科和工科的学生比文科学生对同性恋持更多的积极态度。笔者分析,这是前述的研究均是针对未进行过同性恋相关知识教育的学生进行的,而本研究中,10所调查院校中有6所是理工科院校,而且全都进行了同性恋知识的教学。虽然有些教学内容存在不足,但“谈到”本身便足以使人们对被污名的群体采取“平常”的态度,从而消解污名与歧视。专业对于同性恋态度的影响,远不如是否接受了正确教育的影响更大,这也提示我们,进行正确的同性恋知识的教育,将极大推进大学生观念的改变。

5.5接受同性恋知识和没有接受同性恋知识群体间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接受了同性恋知识的学生,对在问卷调查上显示的是对同性恋态度更友好,即授课老师在正确传达了同性恋知识时,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会提高。部分学生由从未听说过到了解,部分学生由了解到理解。结合笔者在旁听课程中分析,授课老师总体上传达的同性恋知识时积极向上的,不存在明显的歧视和诋毁。只是在细节表达方面,如“一般人”、“正常人”等用词方面,可以看出部分授课老师仍然认为同性恋是不正常。学生听授课老师介绍同性恋后,除了部分由于或其他某些根深蒂固的原因,多数对同性恋的态度都会有所转变。

5.6学习同性恋知识之前和之后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相关分析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习同性恋知识之前和之后,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着正相关。授课之前对同性恋态度不甚友好的学生,在听课之后也会明显变得友好;在老师没有讲同性恋内容之前,对同性恋持友好的态度,那么在老师讲同性恋之后对同性恋的态度,绝大多数仍然是友好的。在现在网络媒体等迅猛发展的时代,课堂教学并不能成为传达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会在其他方面获得知识,进而影响到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这就需要其他传播途径,如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在传播知识时,不能只是为了吸人眼球,更重要的是传达知识的正确性。当然,对于学生这一群体,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

6总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发现,虽然曾经有许多调查同性恋态度的研究,也有许多如何提高对同性恋认知的研究,但大学生这一群体,对同性恋的态度,仍然不是全部接纳。即使对同性恋友好的学生,一些人也仍然有所保留。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受到年龄、性别、出生地和专业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生从课堂外获得知识媒介的影响。

教师作为传达知识的中介,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教师对同性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本研究发现,部分教师仍然把同性恋看成是病态的。还有部分老师,虽然表面声称平等对待同性恋,但仍然会在授课过程中暴露出其对同性恋的不完全了解,甚至偏见。这跟老师的年龄、阅历和所接触的群体有关系。年龄较大的资深教师,由于所处时代的限制,接触到的同性恋知识都是把同性恋作为病态来看的,即使在2001年中国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标准当中去掉之后,一些心理学界的人士也难以真正改变观念。在旁听课程中,明显可以感受到,专门从事性与性别研究的教师,由于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性少数群体,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平等对待这些性少数群体,尊重他们的权益,所以他们会站在性少数群体的视角来传达知识,而其他老师,即使是心理健康课老师,由于平常接触性少数群体的相对较少,知识和认识也相对较浅。

由此可见,加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任课老师的同性恋及其它性多元知识教育,对于端正大学生的同性恋态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包括促进同性恋学生的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方刚.方刚观点.台湾:万有出版社,2011:270.

[2]方刚主编.性别多元:理论与实务研究.台湾:万有出版社,2012:655-666.

[3]刘予玲.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及其干预.郑州:郑州大学,2010.

[4]张涵,孙婷婷,王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中国性科学,2008,17(9):9-12.

[5]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2010,26(2):71-73.

[6]李长谨,韩秋玲,杨漫欣.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武汉:心理学与社会和谐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313-316.

[7]傅晓龙,苏宁穆其尔.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及实质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1):22-28.

[8]梁斌,亢旭东.成都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1-212.

[9]李丹.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歧视态度的教学个案报告.中国性科学,2009,18(12):14-17.

[10]李长谨,韩秋玲,杨漫欣.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武汉:心理学与社会和谐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313-316.

[11]朱非,严娜.大学生同性恋反歧视同伴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00-402.

[12]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10(6):6-10.

[13]彭玲,张继红,王小惠,等.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2):58-60.

[14]Lung FW, Shu BC. Father- son attachment and sexual partner orientation in Tawian. Com prehensive Psychiatry, 2007,48(1): 20- 26.